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恐怖推理 -> 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 -> 正文阅读

[恐怖推理]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第5页]

作者:QQq小鲤鱼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5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翻译:大道广泛周流,可左可右。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功业成就而不据为己有。覆盖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大”。因为其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就它的大。无言而自然。所以狂风不能持续整个早晨,暴雨不能持续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尚且不能持久,更何况人呢?)
    (备注:1、承接上文,自该段起便开始揭示其知晓天下情状的原因。
    2、大“道”无所不在,故其可左右;大道独立不改周行不怠,故而功成不居。
    3、“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我们说道即是最小又同时是最大,该句正是此意,只是解释的途径不一。“希言自然”是对该句的解释,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4、“希言自然”是为承上启下之句,两段本相连接,并非原版只做开启下文。上文言“希言自然”,下文则阐述勉力作用不能持久。更甚者则“强梁者不得其死”。)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翻译:所以从事于道者合同于道,从事于德者合同于德,从事于失去道与德者就失去道与德。同于道者,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者,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者,失也乐于得到他。)
    (备注:1、该段与上段亦本为一段,自“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至“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便是“吾何以知天下然哉”的解释。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故可修天下而德普,故可知天下之情状。
    2、道化生万物,德保全万物,万物不可恃强妄为,则从事于道德而道德接纳之。道大,德亦大,上天有好生之德,故无抛弃之人,无论你是谁,做过什么事,只要肯回头,道就在身边,所以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违逆道者,受天之刑法,叫做天之戮民,世俗之人无不是天之戮民。
    当然了,并非只有做大逆不道的事才叫做违逆道,所谓的“大逆不道”其实是违逆人道,事实上,不知保身长命而恣意妄为者都叫做违逆道。
    道无处不在,故而世俗之人,每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人们不能察觉细微而已。《天瑞》曰:“人自世至老,貌色智态,亡日不异;皮肤爪发,随世随落,非婴孩时有停而不易也。间不可觉,俟至后知。”便是此意。至于所谓“细微”,前面已经详细解释,而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一点无差。
    所以,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人类最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宽恕,宽恕的不是他人正是自己。也许有人问:那就让坏人逍遥法外吗?简单回复一下: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万物皆是阴阳化和而来,除天地外,无至阴至阳之物,所以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好人可做好事,坏人也会做好事,好人好的出发点可能引起坏的结果,坏人坏的出发点也可能有好的结果,论迹论心,好与坏的标准很难确定;2、冤冤相报何时了;3、每个人都是天之戮民,受道的制裁,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没有人能替天行道,替天行道者叫做代大匠斫,代大匠斫者,无有不伤其手者,后文有此解释;5、罪人作恶是结果,而众人都忽视其原因,因影响果,果又反过来影响因,因果会反复报应,后文再详细解释;6、死刑除去的是罪大恶极之人,而其如果可改过自新,仍然处于死刑则有违初衷,若其仍然任意妄为,自然终遭天戮,何必劳人亲自动手。
    发挥开来,不仅死刑,其实所有的刑法法律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但人们更应该知道,礼仪制度是应运而生的产物,《礼记·礼器》曰:“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意思是说,礼仪的制定,首先要合乎时代背景,然后是顺乎人情,然后是区别对象的不同,然后是适宜情理,然后要与身份相称。条纹律令是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时机成熟后才能废止的。)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翻译:道化生万物,德畜养万物,物体赋予万物形态,形势促成万物。因此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的尊崇,德的珍贵,在于没有命令而顺其自然。所以道化生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之生长发育,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化生养育,化生而不占有,成就而不自恃,尊长而不主宰,这就是“玄德”。)
    (备注:1、上段讲万物从事于道德而同于道德,可知天下情状,该段承接上文得出万物无不尊道而贵德的结论。
    2、求以得,有罪以得免邪,故道为天下贵;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即最大的德,故而道贵而德尊。道与德即为全文描述之对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可以叙说,不是永恒的道。其名可以命名,不是永恒的名。无,叫做天地的开始。有,叫做万物的根本。所以从常无中,将以观察天地的微妙。从常有中,将以观察万物的边际。这两者一同出现而名称不同,都称之为“玄”。玄秒而又玄妙,是众妙的法门。)
    (备注:1、阐明道之尊德之贵,自该段则正式开始了对于道的阐述。
    前面讲,道是勉强的称呼,自然讲解也是勉强的讲解,该段则给出了原因,即可以叙说的道并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命名的名不是永恒的名,所以老子说强字之曰,强为之名。那为何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本的道呢?因为万物本自混沌,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本就无法用语言叙说,故而只能称之为勉强描述。
    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与“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句历来有所争议,比如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与“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版本,孰是孰非,一来是文意是否同一连续,二来查下文是否合“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之意。
    “无”即“虚无”,“有”即“物质”。虚无是天地的开始,天地为二,混沌为一,即有与无混沌在一起,则化分之时,虚无成为天地的开始,物质成为万物的开始。《老子》开篇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与此处文意相合,前后呼应。此两者指“有”与“无”,皆来自于“无”,文意同一连续。再来看其他版本,此两者是指“无名”与“有名”,或是“无欲”与“有欲”吗?又如何解释“同出而异名”,又如何可称作“玄”呢?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叫做天地的开始,有叫做万物的根本,下文曰既得其母知其子,故前句“其”指天地,后句“其”指万物。该句告诉人们如何去正确的认识这个世界,建议所有的专家学者弄明白它的意思再去搞研究。观察物质可以观察万物的边际,宇宙的界限,观察能量可以观察天地的奥妙,宇宙的奥妙。好在科学家的眼界已经开阔,除物质外,也开始研究暗物质、能量(例如宇宙射线、微波背景辐射等)带给宇宙的影响。那什么叫做观察能量可以观察天地的奥妙呢?比如《大惑论》曰:
    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黄帝曰: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黄帝曰: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蹻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
    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
    人为天地和气而生,故可知人善忘、善饥不食、病不得卧、病目不得视与多卧等原因与天地的关系。
    5、何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此之谓也。《周易》通篇讲阴阳之道,易在天地之间,故为众妙之门。
    6、“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宇宙的开端。混沌初开,即所谓的宇宙大爆炸后,产生了物质与能量,宇宙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事物开始有了对立又可相互转化的属性,阴阳不断转化,于是事物产生了变化,有初生有死亡,有形成有毁灭,于是时间就产生了。宇宙有了开端,自然也有灭亡,就正如人类有开端也有灭亡,那么中间的过程又是怎样呢,且让我们另起一篇。)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继续更新下一章节!!!
    6

    宇宙自从开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不断的进行扩张,在扩张过程中,形成无数的星系星辰。物质膨胀的同时,能量也在膨胀着,就好比一个球壁同时扩张与增厚的膨胀气球。那么总有一个时刻,这个膨胀会达到顶点,此时能量与物质共同达到峰值,那么这个顶点在哪里呢?
    首先数学拿他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数学能得出答案,那么空间积聚成为物质的奇点也可以计算得出,圆周率也便不是无限。那怎么办呢?
    答案是通过现象!事物的本质会通过现象展现出来。我们先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池塘只能养活以百或千计数的小鱼群,且限于池塘面积,鱼的体积一般不会很大,而大湖则可接纳以万甚至十万百万计数的大鱼群,且因为面积广大,甚至会存活个头非常巨大的鱼。《礼记·乐记》曰:“土敝则草木不长,长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育。”即是此理。物种具有适应环境并随环境变化的能力,比如说鲤鱼在池塘中一般长到二三斤左右,而在大湖中则可重达二三十斤。不同星球好比不同大小的池塘与大湖,而鱼生长生存的规律是不变的,所以在宇宙能量与物质都达到顶点的大环境下,所有有生物的星球,生物数量与其整体高度也同时达到峰值。所以,我们只需观察地球本身的情况,便可推测得知该顶点所在(虽然地球只存在了46亿年,远不如宇宙本身,但宇宙整体生物存活的曲线,则可以通过地球生物存活曲线推测,至于地球尚不存在的宇宙前期该结论的验证工作,则有劳科学家费心了)。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并稍作整理:在距今约5.3亿年前一个被称为寒武纪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了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不约而同的迅速起源、立即出现。节肢、腕足、蠕形、海绵、脊索动物等等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动物在地球上来了个“集体亮相”,形成了多种门类动物同时存在的繁荣景象。
    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这也是显生宙的开始。
    寒武纪大爆发又叫做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至今仍被国际学术界列为“十大科学难题”之一。中国云南澄江生物群、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和凯里生物群构成世界三大页岩型生物群,为寒武纪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命大爆发提供了证据。
    其实,该难题可以这样解释:“常无,欲以观其妙”,即观察能量可以观察事物的奥妙。这段文字很明确告诉人们,在5.3—5.5亿年左右的时间里,地球上的物种达到了峰值,这时候的物种整体高度必定也是最高的(虽然我们没有证据),在此之后,物种的数量一直呈减少状态,甚至出现过数次物种大灭绝(据科学称有5次)。没错,就是寒武纪大爆发的这段时间里,宇宙的能量与物质都达到了顶点,所以物种才会相对应的达到峰值,这就是根本原因。
    而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那些突然爆发的动物化石的原因又是为何呢?进化论不能给出原因,甚至恰好可以成为反证,那么有没有更具体的原因呢?现代人不知道,否则不会成为悬案,其实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物种具有精微的变化。以下两个段落足以提供研究方向:
    《天瑞》曰:“种有几:若蛙为鹑,得水为?。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舃。陵舃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灶下,其状若脱,其名曰鸲掇。鸲掇千日化而为鸟,其名日乾馀骨。乾馀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食醯黄軦生乎九猷,九猷生乎瞀芮,瞀芮生乎腐蠸。羊肝化为地皋,马血之为转邻也,人血之为野火也。鹞之为鹯,鹯之为布谷,布谷久复为鹞也。燕之为蛤也,田鼠之为鹑也,朽瓜之为鱼也,老韮之为苋也,老羭之为猨也,鱼卵之为虫。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曰类,河泽之鸟视而生曰鶂。纯雌其名大腰,纯雄其名稚蜂。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后稷生乎巨迹,伊尹生乎空桑。厥昭生乎湿,醯鸡生乎酒。羊奚比乎不笋,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久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至乐》曰:
    种有几,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 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乾馀骨。乾馀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笋,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 ,皆入于机。
    以下材料来自于摘抄并稍作整理:
    标题:科学家发现达尔文生命进化树理论错误
    北京时间1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进化生物学家发现,物种间的异种交配比他们原先认为的更为普遍。这一结论实际上证明达尔文的“生命进化树”理论并不正确。
    1837年达尔文第一次用一颗假想的树勾画物种进化方式。这一概念很快就成为了自然选择进化论的标志。但科学家们现在表示,达尔文标志性的显示物种在进化史上的关系的“生命进化树”是错误的,需要被一种新的理论取而代之。
    现代遗传学显示,用树代表进化史是错误的。科学家们称,表现物种起源和物种间相互关系的更为现实的方法应该是一株密集的灌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埃里克·巴特斯特告诉《新科学家》杂志:“我们根本没有根据可以证明生命树是正确的。”    
    越来越多的细菌、动、植物的基因测试显示,异种交配要比我们原来想像得多,这意味着基因并不是简单地遗传给生命树上的个别枝条,它们还在物种之间以不同的进化路径进行转换。其结果是一个杂乱无章且更为缠结的“生命网”。
    细菌交换基因材料非常混杂,以致你很难从一种细菌中分辨出另一种细菌来。动植物也经常异种交配,交配产物可能具有生殖能力。据估计,10%的动物在与其他物种一同生活的时候会产下“混血”动物。去年,美国阿林顿市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在包括家鼠、野鼠和非洲爪蛙在内的8种动物的基因组合中发现一种奇特的DNA。这是鸡、大象和人类所没有的DNA,这说明它一定是一些动物通过异种交配形成的基因组。
    这一新发现意味着用达尔文的进化枝条来连接物种那太简单了。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迈克尔·罗斯说:“生命树正被掘坟埋葬。虽然有些人不承认,但是我们对生物的整体基础观点需要改变。”【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备注:1、恕我不对古文进行翻译,感兴趣者可自行查阅原文,但解释中往往有诸如此类的解释“醯鸡,即蠛蠓,一种小飞虫,古人误以为是酒醋上的白霉变成”,学者专家们都认为古人傻,若古人单单认为白霉可变成飞虫不怕贻笑大方也就罢了,毕竟龙生龙凤生凤是常俗之理,可无论今人古人再傻,也不至于无凭无据说出马生人这种话。此外,段落开头便说“种有几”,几即精微,可察觉细微者,非圣人其谁也!还请专家学者重新审视,至于其中那些需要科学验证与庞大数据支持或具体的科学论据的,也有劳费心了。
    然后,我们再解释一下其它更匪夷所思之事,以“思女不夫而孕”为例。现代科学告诉大家,人得以受孕是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话是没错,但这是现象,“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才是本质。《黄帝内经》也告诉人们,人始生,先成精,而后有形有质。所以机缘特殊之时,上天赐予先天之精于女而得以使之受孕也是有可能,而上天精气之纯正非等闲人可比,故而你可明白为何史载圣人多无父了吧。况且,玛雅预言中第一代文明根达亚文明的女性便是与神(上天)交流而祈求得子。此外,自然界中也有先例,比如大斯淋巴鱼,生长于亚热带河流,此鱼交配时雌雄两鱼深情对视,鱼卵便会受精,从而孵化出小鱼。
    说回正题,宇宙在寒武纪大爆发左右的时间里达到了能量与物质的顶峰,正如人走到了一生中的壮盛,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然后宇宙开始走向衰败。前面讲宇宙四种基本力时说到,宇宙的强核力凝聚物质不使之分散,但是随着宇宙继续扩大,精气(也就是能量)会越来越稀薄,强核力越来越小,物质就不断被撕裂,然后释放出能量;另一方面弱核力使物质产生放射性释放能量,物质在被撕裂的同时,弱核力也在变弱,释放能量变少;强核力与弱核力不断作用,加之宏观物体之间的引力与磁力等综合作用,维持着宇宙间物质与能量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正双双递减衰弱下去。这种变化会通过很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比如物种的整体数量与高度的对比,所以你可以得出结论,自古至今大气压整体是成降低趋势,同一大小的物体,古代比现代要致密等等。宇宙自古至今的温度变化就可以提供证据,微波背景辐射也可以,虽然我们对此毫无研究。另一方面可以确定的是,宇宙的崩溃是从高纬度开始一层层溃败的。
    这种衰败持续到最后,物质与能量混又沌在一起,宇宙便不存在了,正如前文所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最后就只剩下无尽的寂静与空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阴阳离合,二又混沌为一,一又回归于道,而道独立不改,自始至终从未改变,从该观点看正如某些科学杂志而言“宇宙从未存在过”,那么自然宇宙也从未灭亡,那么人类也从未活着,也不曾死亡。
    万物由道化生,最后又回归于道,这是最大的轮回。然后又是新的一轮开始,可见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永动机,那么在这个肉眼可见的世界里永动机也是存在的。如果单论宇宙的演化,那便是自初生至灭亡,则自始至终推动者宇宙运转的就是阴阳的轮转,那么阴阳之道即是宇宙的终极精神。
    我们刚才提到,物种的整体高度是下降的,但是人类却是一个特别明显的反例,几千年来,人类的平均身高与数量整体上一直处于不断的上升状态,可以预见人类的壮硕程度也同样如此。这说明了什么?地球作为一个大环境,就好比一个池塘,能养活的物种数量是有限的,物种整体高度与数量处于减少,而人类却不断壮大,恰恰说明人类抢夺了本属于其他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与资源。《卫气失常》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古人崇尚身体匀称自然,今人却崇尚身高身材,为此费尽心机。上天有好生之德,损有余补不足,待众生平等,人类则永不满足,损不足益有余,蚕食残杀加速其他生灵灭亡之时,本身也在互相残杀,悲剧从不曾停止。人类发展起来的物质文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抢夺与暴力,却以情感而自称。
    也许你会说,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上有老下有小,我想让他们活的更好,人又不是为自己活着。其实你又错了,人其实就应该为自己活着,另外让他人活的更好有其他的方式。人类就是这样,本应该作为世界的守护者而存在,却渐行渐远,成了世界的毁灭者!人类赖以自豪的双手,正亲自挖掘着自己的坟墓。人类正走在历史的转折点,真正到了自我救赎的时刻。那人类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找回曾经创造者赋予的那份荣耀呢?且让我们从人类的起源说起。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继续更新下一章节,风里雨里,不见不散!!!
    7、


    人类是被创造的,本应该成为世界的掌管者,德被苍生。所以与其他物种相比,人类跑不快,跳不高,不能飞,不伤人亦不害物。最初,人类只是无拘无束活着,随心所欲行事,能活很长很长时间。后来,因为天地分离,造成地球剧烈的动荡,导致了地轴的偏移,导致了史前大洪水,万物遭受了灭顶之灾,人类最初的家园也惨遭破坏。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
    从前冬天冷呀夏天雨呀水呀
    秋天远处传来你声音暖呀暖呀
    你说那时屋后面有白茫茫茫雪呀
    山谷里有金黄旗子在大风里飘呀
    我看见山鹰在寂寞两条鱼上飞
    两条鱼儿穿过海一样咸的河水
    一片河水落下来遇见人们破碎
    人们在行走身上落满山鹰的灰
    幸运的是,人类被保护下来,并得以繁衍生息,但这一次大洪水,却深深烙印在各个民族祖先的记忆里。然后人类开始启蒙,走出了质朴的混沌时期,智力得到飞速发展,世界在眼前清晰开来,自然地天性也越来越难以保全,又过了几千年,然后到了现在。
    据考古,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古墓里,就发现了大量妇女化妆的用品,有梳子,镊子,胭脂,口红,眼影,润肤油等等。千年前,中国人便拥有了四大发明。然而,这几千年里,人类的生活内容几乎没有变化。至今,每天清晨,妇女们起床后第一件事仍是化妆,其步骤也基本相同,人们的生活起居也离不开纸笔、导航、印刷、各种火器,虽然品牌不同,形状不一,用途更加精确。难道人们活着只是为了享受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和舒适感么。
    人类不知不觉中,就画地为牢,生活在一地鸡毛里,每天被迫创造与重复琐碎的生活片段,从审美疲劳到愿望疲劳,再到热情消退,几乎每一代人都在重复这一过程。人们工作,赚钱,买东西,享受,再工作,再赚钱,再享受,本质上与一头猪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达生》曰:“祝宗人玄端以临牢?说彘曰:汝奚恶死!吾将三月豢汝,十日戒,三日齐,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为彘谋,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之中。”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于腞楯之上、聚偻之中则为之。为彘谋则去之,自为谋则取之,所异彘者何也!”
    《杨朱》曰:“则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而美厚复不可常厌足,声色不可常玩闻。乃复为刑赏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之余荣;偊偊尔慎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徒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重囚累梏,何以异哉?”
    两者表达相差无几,基本都是人过分专注身外之物事,而伤害了人类本身的至乐。至于何谓至乐,绝大部分人无从得知,也不会明白。所以我特别能够理解某些明星艺人富豪的种种怪异癖好与行为,试想一个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名望有名望,已失去奋斗的目标与动力,那还能去干什么呢,还有什么能吸引他呢?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甘愿这样活着,许多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活着的真义,他们认为人类应该更加伟大,但也仅限于此。于是人类迷失在自己的文明里了,人们并不愿意相信,自己用汗水浇灌的文明成果是虚无缥缈的,于是跟着自己的文明前进,盲目而且自信。
    人类既自私又暴力。很早以前,人类迫于生存的压力,被迫服从了自然的法则,但欲望却驱使人类走上了一条暴力掠夺之路,掠夺本属于鱼类的海洋、鸟类的天空、陆生动物的土地,人类无休止、无节制地向周围的世界掠夺所需要的一切,而且从不为世界创造什么。
    人类进化的脚步已经停止了,而且在本身文明的人性关怀中,又违背了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甚至开始退步。人类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小,物竞天择的大山已经从头顶移开。人类的进化失去动力了,后面没有野狼追赶,也不必拼命奔跑。当人类面临外在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小时,其种群本身内在的生存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关于这一点,我想高中生在做草履虫的实验时会有特别体验。诚然,人类在积极发展科学,将人类的视野拓展更宽,然而一方面知道越多不知道也就越多不确定性也就越大,而且你知道的越多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不是吗;另一方面拓展视野并不能更好地让人类生存下去,最起码以女博士女硕士为首的高学历女性越来越难像找到对象。无论人类多么伟大,但到目前为止,依然还不能离开地球,作为人类视野的延伸,人类的飞船至今未能飞出太阳系,更别提漫步于宇宙空间,占领别人的星球。
    这种退步体现在微观上便是直接伤害了人类的基因库,并且遗传下去,遗患无穷。而多种有害的突变存活下去的结果,会使得遗传物质退化,人类将从内部被消灭。从普遍的现象上便更直观,各种有害的突变导致人致残致畸极端衰弱,任其生死并非人道,但他们确实依靠机器存活下去,并将有害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也是不争的事实。关于人类基因库的衰败,我想生物学家一定会有庞大的数据作为支持,他们的论据论证必定更加详细明确,我们暂止于此。
    事物的发展无非从生长繁荣至没落,所谓物极必反,人类已经走到了进化的最高点,虽然一个手机可以进步再进步,但人类已经不可能了。如果不能进化,那么只能走向衰亡,最后是种群的灭绝。如果其他星球的文明也同样是物质的文明,继续发展也只有自取灭亡一条路,所以人类能找到更先进地外文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们说过,生命的出路只有一个,就是获得时间,那么人类的选择也只有两个:永生,或者繁殖。前者,无数人曾经追求过,但如今人们都当做玩笑;后者,正遭遇巨大的挑战。所以,在被动进化之后,人类只有自己寻找出路,也就是主动进化。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但曙光已经出现,你还能够偏执于黑暗的角落吗?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八章,千里万里,文字之间,你我相见!!!
    8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翻译:天下有起始,作为万物根本。既然得知根本,就可了解枝末。已经知道枝末,又持守根本,终身不会危险。闭塞感官,关闭门径,终身不会劳碌。打开感官,成就事物,终身不可救治。看见小叫做“明”,持守柔叫做“强”。运用其光,复返其明,身体不会遭殃。这就叫做沿袭“常”。)
    (备注: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而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故而“无”为天下始,“有”为万物母,故得其母可知其子。
    3、“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万物熙熙攘攘为之情状,此为知万物躁动而复守清净则终身没有危险之意,即“静为躁君”。
    4、“塞其兑”,兑即嗜欲的感官,比如五官;“闭其门”,门指巧利的门径,比如下文里“五色、五味”等。
    5、“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绝大多数数人终生忙碌,而不知为何,这便是根本原因,即是说人一旦凭借智慧而不是自然天性与人和社会相处,便会这样。更直白些就是人一旦投身于世俗中去,此生便不得安宁,世俗是喧嚷嬉闹之地,种下该因,便得此果。
    6、“见小曰明”,小即细微,明即明了,观察细微才能明了,而知道者才能观察细微。《宝命全形论篇》曰:“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那什么叫做明了,谁又能做到呢?《乾卦·上九》曰:“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惟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此之谓也!
    7、“守柔曰强”。前文讲“心使气曰强”,而欲念主使精气(即用智慧行事)正是世俗社会人类相处的方式,而后紧跟说明“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可知所谓强是逞强,“守柔”才是真正的强,也符合开篇所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总论。
    8、“用其光”,光疑似指智慧之光,“复归其明”即用智慧之光复返见小之明,这样才能免受伤害得到保全。
    9、前文讲知和曰“常”,“用其光,复归其明”有知和之意,而“无遗身殃”则为“袭常”,上下文为承接关系。)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翻译: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车毂中,当有了无,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当有了无,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当做房屋,当有了无,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作为便利,“无”发挥作用。)
    (备注:1、上文讲“有与无”“母与子”,该段承接上文继续讲有与无的关系,文意看似很容易理解,但是这还不够,它隐藏了更深刻的道理,比如如何认知这个世界。
    2、要认识这个世界,就得从阴阳两方面认知,阴是阳的现象,阳是阴的本质,阴阳互相对立,又可相互转化。科学与宗教关于世界的认识一直有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在这里我们将它结束。
    闵可夫斯基在1908年的一次名为“时间与空间”的演讲中向世人大声宣布了他的一个发现: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只能影响它的将来光锥内的物体,凡是在事件将来光锥外的物体不会受到该事件的任何影响。
    千万不可小看这个发现的意义,这是世人对宇宙规律最深刻的发现之一,这个发现告诉大家宇宙是一个“定域”的宇宙,也就是任何一个事件能影响的时空范围是有大小的,不但有大小,而且大小还是固定的一个圆锥形。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我完全不小看,可是我是真的看不懂,对此我只能说科学就是这样,其实我也不懂,科学的复杂与深奥让它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科学,然而宇宙却是所有人的宇宙,道是所有人的道,对此知之甚少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跳过这部分,毕竟了解世界的途径不只物理甚至科学而已。
    说回正题,从该发现中国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即万物因为被感知而存在。然而可笑的是,古人很久以前就告诉了我们,《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告诉我们虽然你用眼睛能看到事物,但真正让你看到它的是你的心。
    且继续,比如当你看到一个苹果,得知苹果是存在的,而别人家的苹果不在这件事的将来光锥内,所以完全不能对你产生影响,所以别人家的苹果对你来讲是不存在的。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你周围有质量的一切事物,只因为被你感知到而存在,当不能被你感知到时便不存在。也许你会说,你说物质不存在我也就认了,那声音是怎么回事?我非要引用古人的话来向你解释清楚,《礼记·乐记》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噍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意思是说:大凡音的产生,都是由人心而生。人心变动,是事物影响的结果。人心感受到事物而产生变动,所以以声音表现出来。声音互相应和,所以产生变化;应和产生规律,就叫做“音”;按照音而心内快乐,再以干戚羽旄施舞,就叫做乐。“乐”,音所以形成,其根本在于人心感应于事物。所以人以哀心感于物,声音就焦急而短促;人以乐心感于物,声音就宽裕而舒缓;人以喜心感于物,声音就开朗而轻快;人以怒心感于物,声音就粗犷而严厉;人以敬心感于物,声音就正直而端方;人以爱心感于物,声音就温和而柔顺。这六者,并非人的本性,感应事物而后内心变动罢了。
    其实,听到、看到、闻到、触摸到等都叫做感知,所以实际上,你的世界只有你感知到的大小,而非想象中宽广。不然你认真想一想,当你在睡熟时,身体所有感知功能都关闭,即所谓的深度深度睡眠状态下,世界对你而言存在吗,时间对你而言又有意义吗?只有当你醒来,你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周围的事物都存在,你以为你的时间是连续的,其实你的时间是跳跃的。
    也许你会说,爱因斯坦告诉人们,宇宙是客观存在的;你也会有自己的解释:事物之所以被看到是因为其发射或者反射出无数的光子,被我们的眼睛接受,我们才能看到,而当我们不去看时,只是因为眼睛没有接受其发射或者反射出的光子,只是看不到,然而事物还是在它存在的地方实实在在存在着。至于精神对于世界的影响(或者叫意识对物质的影响),就让我们秉持着科学的精神去看一下科学实验吧!
    这个实验最早是在1801年被一个叫做托马斯?杨的英国医生(同时他也是一个物理学家)做出来的,现在的高中物理课都要做这个实验,它就是物理学史上非常非常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这个实验刚开始并没有引起物理界多么巨大的轰动效应,但是随着人们对光、原子、电子的进一步认识,它开始逐步引起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的关注,直到最后引发了空前的全“民”大讨论,整个物理学界开始为这个实验抓狂,学物理的人自然懂得它是多么的重要。
    现在高中生基本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咋一听没什么,但其实问题很大,因为光子是粒子,粒子是物质,而波并非实际存在的,相当于一种能量传递。比如说水波,水分子的上下振动引发了波纹,这个波纹只是表示能量的传递,并非客观实在的物体;比如说声波,是空气分子振动形成的,除了空气分子和传递的能量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所以“波粒二象性”的实际意义就是说光即存在又不存在。
    在物理学界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达成共识后,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个光子到底是通过了左缝还是右缝呢?
    就是这个问题让物理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停息,试想一束光如果只通过一条狭缝,那么在屏幕上不会产生干涉条纹,但是如果通过了两条狭缝,则会产生干涉条纹。假如把一束光看成是亿亿万个光子聚合而成,当其中一个光子遇到了狭缝的时候,按照最朴素的观念,这个光子要么通过了左缝,要么通过了右缝,二者必选其一,但问题是,当一个光子通过左缝的时候,它是怎么知道还有没有另外一条右缝的存在呢?

    

    如上图是所谓光的“衍射”现象,一束光通过一条狭缝照在后面的屏幕上,会形成一片光亮区域,离狭缝越近的区域,就越亮,离狭缝越远的区域越暗。把光子比喻成一个个的小球,他们通过一条狭缝后,并不是走的直线,而是根据概率分布在屏幕上,中间多两边少。但是,一旦在那条狭缝的边上再开一条狭缝,情况马上会变的很神奇,我们会看到光子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排成了整整齐齐的队形。

    

    是不是很神奇?光是如此也就算了,毕竟可以用波的干涉现象去解释,但是单个光子在通过了左缝的时候如何知道有右缝的存在,通过右缝的时候又如何知道有左缝的存在呢?要知道,相对于光子的尺度来说,双缝之间的距离就像从地球遥望月球一样,把这个问题问得更简洁一点就是:单个光子到底通过了左缝还是右缝?
    为方便理解,我们再打个比喻,假如你是一个足球运动员,在球门和和你之间竖着一道开了双缝的墙,然后你开始对着两条缝射门,你觉得会呈现怎样一副情景?是不是下面这幅图显示的那样:

    

    但是现在如果脚下的不是足球,而是一个个的光子,结果却呈现出下面这样怪异的图像:

    

    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九章!!!
    9

    后来,有物理学家解释说:这个问题本身不成立!光子既不是通过左缝,也不是通过右缝,而是同时通过了左缝和右缝。当然并不是说光子会分身术,一半通过了左缝一半通过了右缝,就是指的同一个光子同时通过了左缝和右缝。
    讲到这里,严谨的物理学开始向形而上的哲学靠拢,记得我们之前说过吗,科学与宗教殊途同归,科学发展到最后必定是宗教的理论,而宗教的理论也必须通过科学来证明,当然这是后话。至于单个光子到底是通过了左缝还是右缝,科学家仍然本着严谨的科学精神用实验去证明,但是观测光子本身的难度太大,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光有双缝干涉现象,一束电子流同样也有双缝干涉现象,一束电子流跟光一样具备波粒二象性。要记录和测量电子就要比测量光子容易得多,因为电子不但有质量,而且带电,大小也比光子大得多,只要在双缝上面各安装一个记录是否有电子通过的仪器就可以观测了。
    但是无数次的实验结果共同证明:一旦在狭缝上装了记录仪,确实可以观测到电子通过了某条狭缝,但怪异的是,一旦电子被观测到,双缝干涉条纹也就消失了,如果不去观测,双缝条纹又神奇地出现了。
    这个实验证明了,电子的行为跟观测有关,一但观测就只通过一条狭缝,不产生干涉条纹,不观测就同时通过两条狭缝,留下干涉条纹。换成光子的话也就是说,它什么时候是粒子什么时候是波取决你是否去感知。所以,你可知为何实验里电子能同时通过两个缝隙?电子是物质形态时当然不能同时通过两个缝隙,但当是能量状态时就可以。
    这个实验再三告诉人们,电子的行为跟人的观测(感知)有关,你的观测与否决定了它的存在,而电子是物质的最基本构成,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另一个更“恐怖”的结果:哪怕你是在电子已经通过了双缝之后再去观测电子实际通过了哪条狭缝(原理就比较复杂,物理学家自有巧妙的方法),只要一观测,干涉条纹就消失了,也就是说哪怕你在电子通过了双缝之后再观测,电子就不再同时通过双缝了,而只要不观测,电子又同时通过双缝了,让电子同时还是不同时通过双缝是可以在电子实际通过以后再决定的。
    人们最朴素的世界观,事情的原因影响结果,结果是原因导致的,而现在,人的事后观测行为居然影响到了电子之前做出的选择,这岂不是变成了结果影响原因?
    后来,有科学家站出来解释说:“在我们看来,没有什么真正的因果,只有‘互补原理’,原因和结果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先后关系,你我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观测者和被观测者互相影响,形成互补关系,原因会影响结果,结果也一样会影响原因。”
    看不懂对吗?没错,科学就是这样,总是能将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而且越研究下去就会越无法自拔,就像人们一旦陷入世俗中便只能终身劳碌一般。记得吗,我们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最深奥的道理一定是最朴素易懂的。且听我的解释:混沌初开,一生二,有天有地,然而就好比颜色之间都有渐变色,物种进化也有过渡一样,一生二并不是一直接一分为二,而是有一个过渡,那么这个过渡就是阴阳相互纠缠,若即若离的一个状态,它的能量状态与粒子状态互相纠缠在一起,就形成了光,然后生天生地,光的出现承接了其上混沌状态与其下阴阳分离的状态。另外,在被我们所感知到的这个世界,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是相伴而生又对立转换的,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因为精神影响的原因,光子即能变成波,波也能变成光子,原因可以影响结果,结果也可以影响原因,原因可以变成结果,结果也可以变成原因。
    那么且来解释下物理学著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先进行简单介绍:把一只猫放进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连接到一个包含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和一个装有有毒气体的容器的实验装置。设想这个放射性原子核在一个小时内有50%的可能性发生衰变。如果发生衰变,它将会发射出一个粒子,而发射出的这个粒子将会触发这个实验装置,打开装有毒气的容器,从而杀死这只猫。根据量子力学,未进行观察时,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所以猫即是死的又是活的,这就是“薛定鄂的猫”。而如果在一个小时后把盒子打开,实验者只能看到“衰变的原子核和死猫”或者“未衰变的原子核和活猫”两种情况。
    首先我要说,上天交给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是感觉,而不是科学,所以基本上你的第一感觉就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所以很明显猫不可能即是死的又是活的。其实这个问题本身不成立,在这个世界上,有因才有果。实验中,当人进行观察叫做因,发现猫的死活叫做果。当人不去观察,不给与一个因,是不会见到结果的。因果亦是阴阳,阴阳相伴而生,因与果就像事物的对立面,也是同时生成,也就是说当你给与原因的同时,结果也形成了,原因就是结果,结果就是原因,你永远也看不到过程。在我们肉眼可见的世界里,最初的原因又变成结果,结果又变成原因,反复下去,最后变化较大的与当初不同的结果人们称之为果。其实不存在过程,所谓的过程不过是这中间因果的反复变化。所以,不去观察便无所谓因果,没有因果却凭空出现过程,可能吗?所以“未进行观察时,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所以猫即是死的又是活的”,文中所谓的过程是不存在的。想想也就罢了。
    也许你会有疑问,既然意识能够创造物质,而且通过实验得到了证明,那为什么我不能凭空制造出一座大山?这便是尺度的问题,常规尺度下的精神作用在微观领域可以创造物质,而宏观尺度下的精神作用可以在常规世界创造物质,微观世界的精神作用又可以在宏观世界创造物质。所以人的观测能让波变成粒子,而神的精神能凭空造物无中生有。
    所以,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道本虚无,道又化生万物,本质上讲世界不存在,万物皆不存在,但是在天地之间,精神长存,万物皆因为被感知而存在,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以唯物论去认知行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回归世界的本源,持守清净,以唯心论去认知也没有问题。于是,延伸文字再多,概括来说无非也是一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也许你还是难以置信,你问我一个人若果真能关闭感官,那他碰到具体的事物怎么办,事物对于我来说是存在的,而对他是不存在的,那岂不是要凭空穿越么,岂不成了神仙?且来看这样一篇故事。《黄帝》曰:
    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于中山,藉芿燔林,扇赫百里。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襄子怪而留之,徐而察之:形色七窍,人也;气息音声,人也。问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
    其人曰:“奚物而谓石?奚物而谓火?”襄子曰:“而向之所出者,石也;而向之所涉者,火也。”其人曰:“不知也。”魏文侯闻之,问子夏曰:“彼何人哉?”子夏曰:“以商所闻夫子之言,和者大同于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文侯曰:“吾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刳心去智,商未之能。虽然,试语之有暇矣。”文侯曰:“夫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夫子能之而能不为者也。”文侯大说。
    该段解释的非常详细,其实若果真能刳心去智合同于物,所能做的远不止于此,《周穆王》记载曰“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大意是说周穆王时期,西方极远之国来了一位会幻化之术的人,他能进入水火之中,穿过金属岩石,能翻倒山河,移动城市,悬在空中不会坠落,碰到实物不被阻碍,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既能改变事物的形状,又能改变人的思虑。
    就描述而言,这是神仙方能做到的事情,人们之所以迷惑,就是因为境界太低,或者所谓的修为不够,就像蚂蚁不能了解人类一样。当然了,刳心去智这种修为只有至人才能做到,所以也请不要问有这种本领为什么不去统治世界之类的愚蠢问题。
    果真能达到合同万物,则万物皆是能量聚集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己身之能量混同于万物,便如水滴融入大海,天地万物皆是你的肢体,只要运用其精神便可使之随心所欲变化,点石成金成金聚沙成塔皆同儿戏。自然,精神可影响世间万物,自然也包括人类自身,那么人类又该如何认识自身呢?
    《知北游》曰:
    舜问乎丞:“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我们来翻译下:舜问丞说:“道可以获得而据有吗?”丞说:“你的身体都不是你所据有,你怎么能获得并占有大道呢?”舜说:“我的身体不是由我所有,那谁会拥有我的身体呢?”丞说:“这是天地把形体托付给你;降生人世并非你所据有,是天地托付你阴阳之和;性命也不是你所据有,是天地委托顺境于你;子孙也不是你所据有,是天地托付你的蜕变之形。所以行走不知去哪里,居处不知持守什么,饮食不知什么滋味。(行走、居处和饮食都不过是)天地之间气的运动,又怎么可以获得并据有呢?”
    可知,人的肉体并非自己所有,而是天地交付的使用权,那么人的精神呢?《汤问》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这个换心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也并非自己所有,而是精气强弱的外在表现。既然如此,那么就有了更大问题:1、死是怎么回事,是天地收回了人的肉体与灵魂吗,又该如何看待死亡呢?2、人的一生是怎么回事,只是一场梦境吗?
    但至少,我们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这个世界?答案很简单,物质因为被感知而存在,意识因为物质存在而有功用,所以既不是我选择了世界,也不是世界选择了我,我与世界是相辅相成而缺一不可的。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十章!
    文字是一座桥,不必远行万里,你我相见!
    文字是一段情,无情者白头如新,有情者倾盖如故!
    10、

    人们不知生死,一心扑在世俗中,即使听了无数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其实所有的大道理都是小道理,于人而言事莫大于生死,且看古人如何说。《知北游》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该段告诉人们,生死相依而互为起始,其符合天地阴阳的法则。“生也死之徒”告诉人们活着是走向死亡的途径,那“死也生之始”如何理解呢?
    《天瑞》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气,聚则成形,散则为气。气之聚为人之生,人生为天地之委形,人死则为气之散,复归于天地,也就是说人死则反其本,而其本又以为生,其生或以为人,或以为物。做个简单的比喻,就好比我们将一个原来形状的积木拆散重组成另一个形状,这就叫做“死也生之始”。故而有后世之人或物有存其前世模糊记忆者,这种情状人们一般称之为转世。死亡,如《至乐》骷髅所言:“死, 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那么新的问题出现了,既然死亡叫做返本,人为何还要活下去,干脆自杀不就好了?
    此又可以这样理解:能量散而为精,聚而成神,人死则被动和于大道,人生则主动和于大道,成为人类自己的神明。也就是说,人衰亡致死,其神散而为精返其本,无抱其神,神机俱灭。但当人一直活下去,其神聚精,其神得保,并与道长存。用大白话做比喻就是,那些修为成神之人无生无灭,好比有生命的积木,而普通人死亡之后便成为这个有生命的积木的一部分,并为其所用。
    所以,人活着永远不要停止对道的追求,之前人们不知“道”,但现在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去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走进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人又该如何对待生死呢?《养生主》曰:“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意思是说,人之生,应运而生,人之死,顺势而死,安心时运,顺变不惊,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胸中,古时候把这种解脱叫做天帝解人于倒悬。那么人的一生又是怎么回事?且让我们先从造化讲起。
    《周穆王》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难穷难终。因形者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所谓造化,由阴阳所变,说的更直白些,世间万物皆是造化,亦是虚妄,佛家所言一点不虚。造化于人而言也要从阴阳两方面分析,《周穆王》曰:“觉有八征,梦有六侯。奚谓八征?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征,形所接也。奚谓六侯?一曰正梦,二曰愕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也。
    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无所怛。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内;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沈实为疾者,则梦溺。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舞者哭。”
    “觉有八征”即人清醒时的八种状态,其产生的原因是肉体与外物有所接触,“梦有六侯”即人睡眠时有六种占验,其产生的原因是精神与外界有所交接。下文的意思是:“不了解感应变化的起源,事情发生就会对它的由来感到迷惑;了解感应变化的起源,事情发生就能够明白它的由来。理解事情的由来就不会担忧恐惧。将充盈和亏虚,消长和停息都视为一体,都与天地相通,可应接于事物之类。”
    所以,你便可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此言非虚,“清静为天下正”是谓至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所言为何,所以人们的疑惑实在是太久太久了。肉体和灵魂与外界相接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而下文紧接着便是讲解阴阳不相调和反应在梦境的情况。如果可以到达至人的境界,便可如《周穆王》所言“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世间万物皆是虚幻,人的一生亦是虚幻。也许你仍然感到不可思议,在你的记忆里,家人的每一次鼓励,朋友的每一次支持,爱人的每一次笑容,都是那样的真挚和温暖,你从咿呀学语开始,跌倒过,努力过,哭过又笑过,是那么的真切实在,那些流过血的伤痕,是你人生经历的勋章,那枕边还未褪去的温度提醒着你昨晚的温存,是那么的令人留恋。可是没错,这一切都是梦境。
    《齐物论》曰:“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意思是说:梦中饮酒作乐的人,早晨醒后很可能痛哭抽泣;梦中痛哭抽泣的人,早晨醒后又可能在欢快地打猎。当人在梦中,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睡梦中又卜问所做之梦,醒来以后方知是在做梦。只有真正醒悟的人方才知道人生也是一场大梦,而愚昧的人则自以为清醒,窃窃然好像知道的样子。认为君啊臣啊本来如此!孔丘和你都是在做梦,我说你们在做梦,其实我也在做梦。我们讲的这番话,可以叫作奇谈怪论。万世之后假若遇到一位大圣人,知道这番话的道理,也如同在旦暮之间相遇了!
    我们不是大圣,不过也终于可以试着解释一番,如果上文不能说服你,我们还能拿出真正具有杀伤力的证据:“庄周化蝶”。且先看《齐物论》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且来翻译下: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就好像栩栩然的蝴蝶一样。自我认为适合蝴蝶的志向,不知道庄周是谁。突然醒来,分明是蘧蘧然的庄周。不知道是庄周的梦境化成了蝴蝶,还是蝴蝶的梦境化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分别。这就叫做物化。
    以前人们读到该故事大可以一笑而过,但现在必须重新审视与思考,真相究竟如何呢?其实答案已经写的非常清楚: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分别,这就叫做物化。我们再做解释:灵魂是人之根本,灵魂本不受限制,其千变万化莫知其极,蝴蝶只是其中一种。但是庄周不同,他是庄周本人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如此一来,灵魂便受到了限制,只能伴随肉体过完这一生,而这一生就是灵魂的梦境,则庄周就是灵魂的物化。那么便可举一反三:芸芸众生,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是灵魂的物化,人的梦境便是灵魂的真实写照,而人的一生则是灵魂的梦境。)
    很抱歉,昨天因为第十一章每次更新都被系统删除,再发就被封杀了,目前刚刚解封,现在只能试着用图片发表出来,请见谅!首先是上半章节:

    
    

    然后是下半章节,如果再被删除,那就没有办法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天下都知道美为何是美,就丑陋了。都知道善为何是善,就不善了。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比较,高与下互相依靠,音与声互相谐和,前与后互相跟随,是永恒的。因此圣人以无为处事,以不言施教。万物兴起而不为其始,化生而不占有,作为而不自恃,成就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业,才不会失去功业。)
    (备注:1、上段讲大制不割,而该段前半部分正是对于大制不割的解释。
    2、《天瑞》曰:“运转亡已,天地密移,畴觉之哉?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世随死。往来相接,间不可省,畴觉之哉?”告诉人们,万物皆从一中出,物盛于此,必亏于彼,所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即是丑,皆知善之为善即是不善。所以一个人在某方面如果特别突出,那么他其他方面就会受到削弱,《天地》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好比每个人原本都是一块同等大小圆形的橡皮泥,你的所有才能都混沌在里面,而当你开始理智的成长,某项或某些才能开始突出时,就好比橡皮泥突出一根刺,刺越大,橡皮泥的整体就越小,所以有些人是数学天才但自理能力差的一塌糊涂,所以有些人体型庞大但精神软弱。如果人人都有大德而不自显其能,那么天底下也就没有美丑善恶,正如《周易·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是人类社会最终要到达的终极模样。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阴阳相生又对立转换,这是世界的规律。所以正义永远不会被消灭,邪恶同样不会。阴阳相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既有太平盛世也有战乱凶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善恶,如果想彻底消灭邪恶与一切阴暗,那就要连同正义和光明一同消灭。这或许就是所以的灭世吧!你一定不希望看到。故而“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世上之人皆有所作为,只要有所作为,便要在阴阳的对立中轮回,而好事又可变为坏事,坏事又可变为好事,谁能把握其中的度(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孰知其极?其无正也)呢?
    4、“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此即无为之大为,此实为明王之大治,《应帝王》曰: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老聃曰:“是於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嫠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世俗之人皆以为此方能成为“明王”,事实上明王之治天下大治,而该段所描述明王之作为显然有违人的天性,而且该要求人即使再贤明勤勉也难以做到,所以所谓的“大同世界”只是理想中的世界。故而下文又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我们一直在讲无为和有为,但是到底何为“无为”,何为“有为”呢?《庚桑楚》曰:“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谟也。知者之所不知,犹睨也。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之谓治,名相反而实相顺也。”意思是:道,是德的钦敬。生命,是德的光华。性情,是天生的本质。天性有所动叫做作为,作为受伪请驱使叫做失。智慧,是与外物相接而来。智慧,就是谋划。智者也有有所不知,就像斜着眼睛观察。有所举动却出自不得已叫做德,作为而非为己叫做治,名声与物相反,而天性与物相顺。可知,有为是指做事受内心驱使,自然天性有所波动;无为也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行为处事符合自然天性,内心无所波动。人好比一片有思想而顺水漂流的树叶,随波漂流自由自在叫做无为,而欲逆流而上或加速而下则称为有为。)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稍后继续更新第十二章!!!


    12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翻译:大道荒废,才有仁义。智慧出现,才有大伪。六亲不和,才有孝慈。国家昏乱,才有忠臣。)
    (备注:1、上段讲大道不废,世人浑然处事;大制不割,圣人无为处事。该段承接上文,讲大道废,则世道不再浑然一体,有清明必有黑暗,有仁义必有不仁,则世人不再无为处事,则智慧出,奸诈现。善恶美丑共存于世,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大道废,有仁义”。大道为何会荒废?且让我们从《庄子》中寻找答案:
    ①《知北游》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此为原因一。“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意相同;“知形形之不形乎”,与“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声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其意亦相同。
    ②《人间世》曰:“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原因二:道不欲杂。清净无为可近道,《天地》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故《缮性》曰:“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所以说,离世俗越近离道就越远,越造作就越不能得道,佛家人讲“佛就在心中”,缮性于世俗而求道如同缘木求鱼。好名则道德丧失,争夺则智慧突显,智慧与名声看似人间至宝,是行走天下之利器,实则为凶器,不可尽行与天下。所以说,正人先正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者绝非好人,那些父母过世不去守孝而忍痛留下搞科研者,妻子生产不去床前守护而坚守岗位拧螺丝钉者绝非善类,这类人可存于世间,不可显于天下。
    ③《缮性》曰:“乐全之谓得志。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原因三:本末倒置。本段也可归为原因二,此处单独拿出。“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即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利金钱权利是谓也。世俗之人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倒置之民一言以蔽之。
    ④《知北游》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无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意思是:有人问道而应允的人,他不知“道”。即使是询问“道”的人,也没听闻“道”。大“道”无问,发问无回应。无问却去发问,发问就没有穷尽;无应却去回应,是没有内应。以无内应对待无止境的发问,外则不能观察宇宙,内则不知大初,所以不能越过昆仑,也不能逍遥于太虚之境。
    无内即内心与道没有呼应。“道无问”,道为最大,无所不包,但凡一发问,便受到限制,但凡一回应,就有失全面;道又为最小,无所包含,既然无所包含也就谈不上任何回应,故“道无问,问无应”。《秋水》曰:“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 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西方名言曰: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智慧是人与外物相接而来,有相争则智慧出,智慧出则诈伪现,智慧让人类离内心离清净越来越远,人类越思考,就越迷乱,而宇宙不可穷尽,生命则有终结,以有穷问无穷,终身不得。故后文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而今人妄图以科学尽道,更如后文言:“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 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原因四:以小求大,以偏概全。此亦可归结原因一。
    ⑤《天道》曰:“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原因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亦可归于原因一。书之所贵为意之所贵,书可传之于世,而意不可传,世人皆深陷世俗失其意也久矣,故后文有一段非常形象的描述: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病传》中在对人自身的论述中也有一段形象的阐述:“要乎哉问!道,昭乎其如日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与俱成,毕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着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金匮真言论篇》亦曰:“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可知,道能心神领会,却不能世代相传。所以参禅也好悟道也好,唯在修心,全凭一个“悟”字,学习不来,研究也无法获得。
    ⑥《秋水》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原因六:束缚于教化。人们求学认知,然而所学之学本就被局限,于其所限中得其所限,于道而言曾不如九牛之一毛,不知阴阳,不识有无,不得清净,不可语道。)
    大道至简,世界上最复杂的道理一定有最简单最朴素的解答,欲得道必修心,人类失道也久矣。下面且以中国的历史发展为轨迹,不妨先来看看人类是如何渐渐背离大道的。

    本章节结束,只有一段,明日更新第十三章!

    13

    这是一段很长的过程,我们要从最初讲起,那时(勉强叫做那时吧)宇宙还没有诞生。
    太初之时,只有茫茫无尽的寂静与空虚,这个巨大空间的里面就是它的外面,外面就是它的里面,它既是最大的,又同时是最小的,我们勉强称作为“道”。道永恒独立周行不改,往返是它的运动形式。
    道的运动,使空间本身受到挤压,于是最初始的能量状态开始形成,虚无中也产生了最初始的形状,运动持续下去,最初始的物质状态也产生了。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始的能量状态并不是能量,最初始的形状没有具体形状,最初始的物质状态也不是物质。这三种状态始终纠缠在一起,不分彼此,叫做混沌,看不到听不到又摸不到。混沌又有变化,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称之为“一”。
    “一”又有变化,均衡的状态一分为二,彼此分离开来,轻盈者上天成为天,浑浊者落地成为地,混沌结束了。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宇宙大爆炸,宇宙就像忽然被打开的电视机一样产生了,物质与能量产生的那一瞬间叫做奇点,然后物质与能量急剧四射喷散,时间便产生了,而用以丈量时间的本身并没有时间概念的光也随之洒向宇宙每一个角落。宇宙在不断膨胀,渐渐形成了星云、星系、星球以及各种天体。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独阴不生,孤阳不长。
    将范围缩小到地球,天地成形,万籁无生,世间也太寂寞,于是天道下行,地道上行,阴阳交互,冲气为和,生命便产生了。时间在流逝,生命在发展进步,一点点复杂,逐渐适应着环境。而物种间精微的变化,使得物种具有了多样性。地球顺着宇宙膨胀的洪流在发展着,当这种膨胀发展到顶峰时,地球也出现了最鼎盛的繁荣,在这个时期,无论是物种的数量还是整体高度都达到峰值,这就是著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当然,也许在早期便出现了文明,比如踩在三叶虫上的不明足迹,但这已经无法考证了。
    然后宇宙继续扩张,物质却走向了崩溃,物质崩溃的同时又释放大量的能量,借以维持着宇宙的温度,在这个过程中物质与能量同时在湮灭。反应在地球上,则是物种数量与整体高度的降低,物质的性质与结构在悄悄改变。
    随着时间的流失,不断有生物灭绝,不断有生物新生,他们相互主宰并称霸着这个地球,它们就那样不断的繁荣与衰落。
    时间又过了很久很久,在我们熟知的历史年代里,文明出现了,但文明也像普通物种与种群一样,有繁荣也有衰落,旧的文明会被新的文明代替或者传承。那时候大陆还是连在一起的,天空也没有月亮。玛雅人告诉人类,地球并非人类独有,在最近的五个太阳纪中出现过五个文明,第一个是根达亚文明,又叫做超能力文明,毁于洪水肆虐,逃亡者后来在米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又发展起了新的饮食文明,该文明最后被风蛇吹得四散零落。后来该文明的逃亡者,又在新的大陆定居生活,兴起了生物能文明,他们被称为穆利亚文明,该文明毁于天降火雨。第四个文明是亚特兰蒂斯文明,又叫做光的文明,他们来自猎户座,继承了上一个文明。
    超能力文明与饮食文明离我们太遥远,缺少证据与文献,我们从后两个说起。猎户座的殖民者乘坐着巨大的飞船从遥远的猎户座来到地球时,穆利亚文明正在延续中,两个文明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和睦共处。巨大的飞船遮蔽了天空,于是他们利用自己的能力创造了太阳与月亮。后来他们又就地取材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与植物,甚至还创造了人,并赋予了人灵魂。两个文明各自壮大,终于引起了摩擦,也许是因为土地和资源,也许是因为其他,总之矛盾越演越烈,大到不可调和,于是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战争旷日持久,涉及整个地球的海洋陆地与天空,最终致使穆利亚文明走向覆灭。战争导致了巨大的灾难,巨大的飞船被迫升空远离地球,当其稳定后便以固定的轨道围绕着地球旋转,成了地球的卫星,人类的月亮;而地月分离产生的巨大力量直接导致了地轴的偏移与大陆的撕裂,而这一连串的反应又引起了巨大洪水。这一些后来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山海经》中并流传了下去。
    亚特兰蒂斯文明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地球,教化人类,并为战争的恶果买单,于是有了三皇五帝治世,有了大禹治水。《尚书·吕刑》曰:“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寡无盖。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家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意思是说(天帝)命令重和黎断绝了天地的交通,神和人不能再升降来往。许多帝王留在地上,任用贤人,扶持常道,德被万民。又命令三位国君慎重地治理民事。伯夷颁布法典,用刑律判决人民纠纷;大禹平治水土,命名名山大川;后稷教民播种,努力种植庄稼。三后大功告成,百姓就富足忠厚。士师又用公正的刑罚制御百官,教导臣民敬重德行。恭敬在上,勤勉在下(指天帝在上,群后在下),光照四方,没有人不勤勉德行,所以刑罚公正,治理老百姓以扶持常道。主管刑罚的官,不终于作威,而终于仁厚。恭敬而持戒,不再互相指责。肩负天德,自作好命,配天在下享有禄位。
    再来看人类的生活状态,最早之时,人类只是凭借自然天性生活,这是人类最好的时代,《缮性》曰:“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 。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这时候的人基本人人得道而又与世无争。
    《天地》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该段告诉我们,为何上古人类像谜团一样没留下痕迹,正因为人人“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即使有什么事需要临时记一下,也不过就是用绳子打个结,即史载的“结绳记事”。这一点很好理解,比如人们写小说拍电影做音乐,是因为有故事在里面,如果没有事情发生,那还会有小说电影和音乐呢,流水账能流传后世吗!
    再看详细一点的记录,《胠箧》曰:“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至德之世,上古帝王无为而治,只是留下个名字而已。《礼记·乐记》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此即上古的社会秩序。
    《盗拓》曰:“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 ,与蚩由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备注:1、该段大体阐述了上古人类社会生活状态的一种变化,即道德在不断衰败,人类也逐渐失道。所以说上古社会是至德之世,人类不知道而不失道,不知自然而不失自然,真正做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古者民不知衣服”,最早时候的人类确实不穿衣服(《圣经》里人还没被逐出伊甸园时也是如此),人们没有羞耻的概念,但却和谐,人类正是从有了羞耻心开始才不知羞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正是如此。
    3、“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上古人类只凭借天性行事,没有性的概念,更没有忠贞与否的概念,人类正是自从有了忠贞的概念才开始不忠贞。事实上,人越简单,越容易从一而终,越是为此设立枷锁,又是道德又是法律,越适得其反。因为不知其父,所以人类从小就跟随母亲长大,母亲是他们唯一的亲人,这个时期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长到历史学家特意为其起了一个叫做“母系社会”专有名词。这时候社会的组成单位是个人,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部门中突出地位的显现,原来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婚宴制度也开始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男性的权利逐渐提升,父权制随家庭出现而出现,即是所谓的“父系社会”。姓氏的最早出现,也许只为表明后代与配偶的出处,使得其根源得以往上追溯。但随着男性占有欲与私心的膨胀,姓氏的存在被强化了,尤其是家天下后。君主是天子,后代一定要根正苗红,所以姓氏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拔高。于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变成了家庭,人类开始真正步入依靠感情维系社会的时代,于是第五代文明“情感的文明”,这种依靠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人类的文明兴起了。)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十四章!
    文字是一座灯塔,有人看到了光,有人却是光本身!!!
    14

    人类的道德一直处于衰败状态,那么最早的帝王过后,且再来看三皇五帝时期的人类生活状态,《缮性》曰:““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枭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 ,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哉?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
    《天运》曰:“老聃曰:“小子少进, 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尧之治天下,使民心亲,民有为其亲杀其杀而民不非也。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竞,民孕妇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谁,则人始有夭矣。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其作始有伦,而今乎妇女,何言哉!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乱莫甚焉。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其知憯于蛎虿之尾,鲜规之兽,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 ,而犹自以为圣人,不可耻乎?其无耻也!”
    《天地》曰:“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
    《礼记·乐记》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联系以上几段,道德下衰的过程大体如下:最早时候帝王无为而治,在“至一”的社会状态里基本人人都达到圣人或更高的境界;而燧人氏、伏羲氏时,人民虽不能达到“至一”,然而顺从自然与天性,虽贤者不能自比;后至神农黄帝时,人民安居乐业,朴素无忧,待外物无有偏见,人皆为贤者;此时的社会已经有少数人开始开化了,他们从混沌朴素的状态走出来开始展现技巧,《山海经》中记载,琴瑟乐风弓矢等都是在黄帝之后开始兴起,而传说里黄帝更是参与造车造船,乃至命仓颉造字,人类就这样在一步步认识并参与改造自然的同时,渐渐失去自然与道德。后至尧舜时,开始有“治理天下”,无为而治的时代结束了,此时的社会“民心有亲”则仁义开始出现,“民心有竞”则斗争开始出现,人民朴素的生活状态结束了;人们开始背离自然天性而智力得到彰显,于是有了纹饰与浮夸,开始走向迷惑,并且不能复返其真;人民也有了高下之分,这种道德的下衰是个人与社会的共同沦丧。人的寿命也由无始无终,到延年益寿,到享尽天年,再到有中途夭折而不得全年尽生。
    后至大禹时,这种分化越加明显,人皆知善恶皆好争竞,于是争斗四起,天下大乱的祸根已经埋下。人民别说不能终享天年,甚至不能安逸的享受生活。后至启时,世袭制家天下开始了,史学家所谓的“奴隶制社会”里充斥着漫长的战争与斗争,奴役与压迫,人类终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一走便是几千年,人类彻底的远离了大道。
    最初的人类,就是后世的佛,和谐、安详、尊敬、清晰,阴阳平衡,是世界的管理者,他们甚至没有性别之分?婴儿为道之初生,婴儿基本算是没有性别与性征之分吧,而且脸型基本都是同样的胖乎乎,只有当长大后,才慢慢的出现差异,出现高矮胖瘦不同的体型,圆脸、方脸、锥子脸等不同的脸型。
    自天地分离,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地间的阴阳平衡被打破,《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天地尚有阴阳失衡,更遑论人类,《素女妙论·四至九到篇》:曰“夫天不足西北,故男子阳气有余,阴血不足;地不满东南,故女子阴血充实,阳气不足。”因为此,性别与性征得到了凸显,男子阳气有余,所以好动而争强;女子阴血充实,故而好静柔弱而有月经。而人有夭折死亡,故需阴阳交合培育后代,男女则需婚配。神话里也证明,男女婚配并不是一开始便如此。
    人类渐渐开启的智慧使本身更加迷惑而与道渐离渐失,所以上古的帝王便开始教化人类,他们留下了《易经》、《黄帝内经》、《山海经》,让人类得以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从而重归于道,然而人类越加乖张取巧,抛弃自然与天性却无法自得。
    且以汉字的简化为例。人类是善于模仿的,类似于从一开始学话是来自对大人的模仿,所以人类最早的文字也一定是更早的模仿,现代推行的简化汉字确实方便了记写,但却丢掉了精髓。相传仓颉造字时“惊天地泣鬼神”,一代代简化下来,不当简化的恶果也渐渐累积,许多像是可怕的预兆终于发生了,在这因果循环的世界里,就像是报应。下文来自摘抄并稍有改动,不代表本人意见,谨以此提供思维模式: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继续更新第十五章!!!
    15

    人类从最初道德不离,而后黄帝首先倡导仁义,而后仁义俱失,礼仪兴起,礼仪是忠信薄弱的体现,不遵守礼仪便是祸乱的前提,大禹之后,人类开始兵戎相见,自保尚且不易。夏商周三代无不如此,有兴盛也有衰落,有治理也有祸乱。期间也不乏有贤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手笔,比如文王重演《周易》,周公做礼乐,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一两千年里,创造人类的神或者神的后代,还没有离开人类,虽然神不再直面人类,但是并未断绝联系,连接两者的桥梁是“巫”。“巫”通过神秘神奇的仪式请示上天并将上天的启示传达给人类,或者将人类的疑惑反应给上天。夏商周三代的巫卜仪式非常普遍,虽然如此,但神与人的接触范围却已经非常小了。这些“巫”的境界非常高,他们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既能为人看病,又能为人解惑答疑。他们的神奇其实并不神奇,只是普通人不能参悟,由于“巫”只是将结果而非过程展示给人,所以他们在普通人眼中的形象,就像现代人眼中的魔术师一样不可思议,于是“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他们即是“巫”又是“医”,即为君王服务又承接上天旨意。
    中国,有中央之国之意,即远古大陆的中央国度,人民开化较早,此时此刻,在其他地域,比如遥远的西方,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民还未开化,仍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状态,如《黄帝》之言:“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这种社会状态,在佛家人眼中被称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人们向往的天堂,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无百冤之结与无妄之灾。这既是人类社会最初始的形态,也是人类最终要步入的社会形态,这就是“至一”的社会状态,是我要到哪里去的答案。所以说,人类前进的方向,与其说是一场空前的进化盛宴,莫若说是一场盛大的复古。在这个社会里,人人皆可超凡入圣,成为自己的神明,但是这个过程也非常漫长,且待我们慢慢讲解。
    也许有人难以置信,认为人怎么可能存在入水不溺入火不热这种事情,现在统一解释,《达生》曰(《列子》也有此文):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请问何以至于此?”
    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予语女。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隙,物奚自入焉!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是以天下平均。故无攻战之乱,无杀戮之刑者,由此道也。
    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不厌其天,不忽于人,民几乎以其真。”
    (翻译:列子问关尹说:“至人潜行于水中不会窒息,脚踩在烈火上不会感到灼热,行走在极高又险恶的地方而不会感到恐惧。请问为什么能达到这样呢?”
    关尹说:“是精纯能量的守备,并不是靠智巧、果敢之类所能做到的。坐下,我告诉你。凡是有形貌、迹象、声音、色彩的,都是物,物与物为何相差太远呢?物又怎么能在物之前呢?不过是色相罢了。而物创造于没有形态终止于无所变化,能够明白而穷尽此理者,事物又怎能阻挡他!他将身处不被扰乱的范围,藏在没有开端的纲纪,游荡于万物开始于结束的区间。使性情抱一,保养元气,合乎道德,以相通于造物之处。像这样的人,他的自然天性能持守完全,精神没有间隙,外物怎么能侵入呢?
    喝醉酒的人从车上坠下,虽然受伤却不会摔死。骨骼关节跟他人一样而受到的伤害却跟别人不同,他的神情保全罢了。乘坐在车子上也不知道,坠落地上也不知道,死生惊惧全都不能进入他的胸膛,所以与物相逆而不惊惧。他得全于酒尚且像这样,更何况得全于天呢!圣人藏于天,所以不受伤害。复仇的人不折断利剑,虽有怨恨,却不怨恨飘落的瓦片,所以天下平均。因此没有攻战之乱,没有被残杀屠戮的人,就是由于这个道理。
    不去开启人的智巧,而去开启自然的天性。开天者德得以生,开人者贼心得以生。不以天性为厌,不以人而精神恍惚,人就能接近本真。”)
    连同《黄帝》篇赵襄子率徒十万的故事,应该不难以理解,实在理解不了,可以回想一下稍稍懂得气之运用的气功大师,他们曾有过用电钻钻肚子钻下巴等表演,道理与此相同,只是境界不同罢了。
    时间在继续,自三皇五帝到大禹治水到夏商周三代,人类经历了所谓的原始社会、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奴隶社会,然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人类社会也逐渐分裂了:社会最初是一个整体,帝王无为而治,人民自然朴素,无我无他,天下一家。后来国家作为统治机器出现了,最早施行分封制,国家众多,天子依靠德行使诸侯归附,推行礼乐以制天下。《左转》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说,天子树立德行,凭其出生之地赐予姓,分封给予土地又赐予氏名。诸侯以字作为谥号,凭借次以成氏族。累世做官而有功劳,就以官为氏族,封邑也是如此。直至东周礼乐崩塌,道德丧失,孔子欲挽大厦之将倾而不能。天子德行微薄,不足以聚拢天下之人,则诸侯并起互相征伐。
    这个时代,是最坏的时代,因为人类整体彻底迷失,与道无缘;这个时代又是后世里最好的时代,因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众人皆醉里有部分先驱先哲独自苏醒,面对浩瀚星河与茫茫天地发出了最朴素的疑问,并孜孜不倦的追求,成为最后一批得道之人。在中国老子留下了《道德经》,在西方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其他宗教也渐渐兴起,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人类讲述着世界的真相。
    除此之外,当后人再度回顾这段辉煌的时期,尤其是大约公元前500年左右,在前后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世界上爆炸性地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出现,基本框定了人类以后两千年里社会生活与精神文化的格局。
    这次爆炸产生了三种非常有影响的宗教思想,并最终形成了三种影响几千年的宗教:老子的道家思想,最终形成了中国的本土道教;释家牟尼的轮回思想,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佛教;琐罗亚斯特的善恶思想,最终形成了拜火教。宗教的目的直指人心,试图将人类的灵魂从罪恶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然而时间的洪流无法阻挡,人类彻底迷失在文明里,无法再去探求精神的世界,于是圣人归隐,混迹于世而人皆不知。虽然如此,中原大地上仍然有一批人没有放弃,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呐喊回荡在这个时代,同样对后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这个时期历史学家称之为“百家争鸣”。这些人的名字在后世看来就如同夜里的明星一样闪亮,且来看看这份名单: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惠子、邹衍、苏秦、张仪、吕不韦(这份名单还可以列的很长),他们纷纷著书立作,创立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等不同的流派。
    这里重点介绍孔子与庄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的儒学思想与道家思想一同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影响后世两千多年。但大家还记得《天道》中桓公与轮扁的故事么,圣人若死,其所留书籍即为糟粕,其实孔子真正得道是在《论语》记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后。
    再说庄子,庄氏,名周,道家学派主要创始人,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仅此而已了。若不是一部《庄子》,我们甚至连庄周为谁都不知。你道庄子与孔子谁的境界更高呢?无为胜有为,只留下过名字与传说的胜于创造过丰功伟绩的,文言朴实的胜过华光溢彩的,所以论境界,庄子胜过孔子,老子又胜过庄子,《道德经》文言简练朴素却因被打乱和多意的语句而难以理解,那么《庄子》就是对于《老子》最好的补充与阐述。再说《庄子》,其行文汪洋捭阖仪态万方,自此以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大半都是在其影响之下发展而来。人们会被其宏大雄奇的文风吸引进而去考察其思想,又会因为其思想深刻而惊奇于文采,在相得益彰的同时,又有相互背离,人们往往被其怪诞的大手笔惊艳而忘追溯其思想,又往往因为沉溺于思想表达而无视行文风才,相互对立又相互转换。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十六章!!!
    16

    《庄子》是最早论述中国学术概况的书籍,《天下》篇介绍和评判了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派的论著与其思想成果,且来看原文,(一):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 。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备注:1、该段为总论,阐明道术的根源,指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并以得道之境界高低分为“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及“君子”,并予以解说。上古道术是完备的,而后世学者则各执己见,偏于一说,将道之一隅作为最高学问,以一方之术、一管之见而沾沾自喜,于是道术被割裂破坏了。虽然如此,百家之说中,仍然有许多学派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道术的某些特征和内容。后文便就墨翟、禽滑釐、宋钘、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伊、老聃、庄周、惠施等各家观点一一进行评述。
    古代道术明显表现在礼法度数方面的,旧的法令和世传史书中多有记载,记载在《诗经》《尚书》《礼记》《乐记》中的,邹鲁之士大多能明白其中道理。《诗经》用来表述情志,《尚书》用来表述世事,《礼记》用来讲述行为规范,《乐记》用来调和情绪,《易经》用来讲述阴阳之道,《春秋》用来讲述名位职守。这些学问散布于天下而施行在中原的,百家之学中时有称引和讲述。
    值得注意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是在礼法度数上对于道的体现,所以这些书于研究道术而言是很好的资料(当然也是研究中华历史不可多得的资料)。而《山海经》《黄帝内经》等是上古之时流传至今,我们大多所引用便是《山海经》《黄帝内经》《周易》,以及得道者老子所著《道德经》,继承老子之道者庄周所著《庄子》,另外有《列子》等,这些都对道有很好的阐述(而且他们的内容可互相验证,比如《内经》与《周易》、《道德经》、《庄子》等甚至有相同的段落),再后则失道久远,人们在不同的流派里所获甚少,鲜有集大成者,再者所著书籍内容庞杂而真假莫辩,我们精力有限,故不予选用。当然后文里,还有一本记叙阴阳交接之道的书籍,我们也会大量引用,就是《素女经》。)
    (二):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
    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跋,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奇偶不仵之辞相应,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
    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无跋、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备注:这里是对于墨子、禽滑厘之说的点评。请大家格外注意最后一段点评之语,“乱之上也,治之下也”是说祸乱之本在于上位,治理却自下位,非缘木而求鱼若何。墨子虽为天下难得之才,而天下人并不能如他一般能堪大任,必定使后人疲于劳碌而不能得道。清静无为则以近道,疲惫劳碌故不可取,而近代有许多教徒以苦修方式而求道,亦同于缘木求鱼。)
    (三):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虽然 ,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哉!曰:“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己也,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
    (备注:这里是对于宋钘、尹文之说的点评。以禁攻息兵为外在活动,以清心寡欲为内在修养,他们怀抱这种主张周游天下,对上游说君主,对下教示人民,即使天下人不愿接受仍然强劝,故而遭到厌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理想主义,与现实有所脱节。)
    (四)
    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曰:“知不知,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豪桀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
    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师曰:“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风窢然,恶可而言?”常反人,不见观,而不免于魭断。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虽然, 概乎皆尝有闻者也。
    (备注:这里是对于彭蒙、田骈、慎到之说的点评。世间的道理真真假假,从来如此,他们的学说有许多正确的部分,但又不足以代表全部,所以文言“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虽然, 概乎皆尝有闻者也”。)
    (五):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 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
    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
    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备注:这里是对于关尹、老聃之说的点评。老聃即老子,我们的观点首先是建立在认同老子的观点之上的,而庄子作为老子思想继承与发展者,故为之引用。老子谓道之大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言道之大而贵一,知阴阳对立转换而贵和,非博大真人而为何?)
    (六):
    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备注:这里是对于庄子之说的点评。我们认为非常贴合,特翻译全文,以求对庄子思想更好的理解:寂静漠然不落形迹,变化没有常规,死生与天地同体并存,与神明相往!茫然不知何往,恍恍惚不知何去,包罗万物,不足以归往。古代的道术有在此者,庄周听到这种风教就喜而从之。他用虚远的论说,荒诞的话语,不着边际的言辞,常常放任发挥而不偏执,不以一端之见自显。认为天下人沉迷不悟,不可同庄子言谈,以卮言推衍事物情理,以重言为真正之言,用寓言发散推广。独自与天地精神交往,而不傲视万物,不去责问是非,和世俗相处。他的书虽然写得奇特壮伟,但却宛转随顺而无伤于物,他的言辞虽然神奇多变,但却奇异可观。其内容充实,不可穷尽,上与造物者同游,下与超脱死生、无有终始之人交友。之于根本,弘大而透辟,深广而放纵;之于宗原,可以说是条达而上,直至于宗。虽然如此,他能顺应变化而解除物累,其理不枯竭,其来不离根源,茫昧恍惚,未能穷尽。)
    (七):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 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 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不蹍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龟长于蛇;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 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
    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
    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曰:“天地其壮乎!”施存雄而无术。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 ,益之以怪。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弱于德,强于物,其涂隩矣。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其于物也何庸!夫充一尚可,曰愈贵道,几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宁,散于万物而不厌,卒以善辩为名。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悲夫!
    (备注:从天地之道来看惠施的才能,就好像一只蚊子、一只牛虻那样徒自劳倦,对于万物有何做用!充当一家之言尚且可以,要说比道还珍贵,就危险了!惠施不能以此而止息,把心思分散在追逐万物上而不厌倦,最终只得到了一个善辩的名声。多么可惜啊!惠施的才能,放荡而不能得道,追逐万物而义无反顾,这就像用声音去追逐回声,让形体和影子竞走一样、是多么可悲啊!
    这一段不仅仅是对惠施之说的点评,事实上例如卵有毛诸如此类的事情,正是现代科学界所作之事,尤其是上世纪物理界飞速发展的那一段时期,人们以为那是一段辉煌的时期,那些人的名字足以名垂青史,但其实正如桓团、公孙龙等人所为,表面上科学正是在争辩与争议中前进,实际上却是在追逐万物的道路上一去不返,真是太可惜了。)
    以上学说无一不在后世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而后世纷纷扰扰莫衷一是,但《庄子》所言非常中肯。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十七章!
    17

    除开上诸贤学说,我们重点来看儒家仁义治世之说,仁义是中国礼仪之邦几千年来的传统,然而以道为至高,且来看《马蹄》如何评价:“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 ,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备注:该至德之世正是历史学家眼中的野蛮社会。“一而不党,命曰天放”,这个时代的人民被上天放养,每个人都是上天的子民,神明的子民,人类与自然毫无隔阂,与万物皆为朋友。而恰恰是人类自以为傲的开化与发明,让自己远离了自然,远离了神明,远离了万物。)
    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备注:1、该段阐述了人类是如何从“至一”的社会进入的“一分为二”社会(即看待事物出现对立的思想),而圣人其罪难逃。
    2、讲明了仁义出现的原因。
    3、阐述了仁义对于“道”与“一”的破坏,下文则继续阐述了对于人民天性的扰乱。)
    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踢。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已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备注:该段告诉我们,仁义是治国之大罪,因为其妨害人民的自然天性而显人民之能,人民显能则起争斗,后世则乱矣,圣人亦其罪难逃。)
    仁义之道失道而非道,令天下之人迷惑而不得返,且看《天地》所言:“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所谓善而善之,则不谓之道谀之人也!然则俗故严于亲而尊于君邪?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谓己谀人,则怫然作色。而终身道人也,终身谀人也,合譬饰辞聚众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垂衣裳,设采色,动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谓道谀;与夫人之为徒,通是非,而不自谓众人也,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不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侉,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以二缶钟惑,予虽有祈向,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释之而不推。不推,谁其比忧!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
    (备注:该段阐述了天下人迷惑而失道的原因,我们想说之话皆在其中,故仅做翻译: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君主,这是做忠臣和孝子的最高品德。凡是父母所说的就是对的,所做的都认为是行善,那就是世人所说的不肖之子;凡是君王所说的都认为正确,君王所做的都当做善举,那就是世人所说的不肖之臣。可是人们却不了解,世人的看法就一定正确吗?世人所谓正确的便把它当作是正确的,世俗人所谓好的便把它当作是好的,却不称他们是谄谀之人。难道世俗之人就一定比父亲更威严,比君主更尊贵吗?如果有人说自己是谄媚之人,就一定会生气变了脸色;说自己是溜须巴结之人,就一定会发怒变脸。可是一辈子谄媚的人,一辈子奉承的人,只不过看作是用巧妙的比喻和华丽的辞藻以博取众人的欢心,这是始与终、本与末不一致的。穿上讲究的衣裳,装饰着美丽的色彩,随机变化容态,迎合整个世俗,却不认为自己是阿谀;跟世俗人为伍,通晓是非,却又不把自己看作是世俗之人,真是愚昧到了极点。知道自己愚昧者,并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人,并不是最大的迷惑。最迷惑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自。
    三个人同行而有一个人迷惑,所要前往的目的地仍可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少;如有两个人迷惑,就会徒劳而不能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多了。如今天下人全都迷惑不解,我即使祈求导向,也不可做到。这不令人可悲吗!俗人欣常不了高雅的音乐,俗人只为那些《折杨》、《皇荂》之类的民间小曲,听了之后就哈哈大笑起来。所以世俗人的心里留不住至高言论,至高言论不出现,则流俗的言谈便胜出了。让其中两个人迷惑而弄错方向,我即使寻求导向,怎么可能到达呢!明明知道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还非要勉强去做,这又是一大迷惑!所以不如放弃而不去推究。不去推究,谁又与你一起忧愁呢!丑恶之人半夜里生了儿子,赶紧取灯照看,心情紧张地唯恐孩子像自己一样。(所以,世人多愿把时间浪费在相生、小品、电视、话剧、舞蹈等,只为哈哈一笑,也不愿意读圣贤书,不愿去深入思考和观察自然,这算是一个病态的社会吗!))
    可见,儒家仁义学说虽然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然而究其根本,与诸子百家之说除受众较多之外,并无重大不同,都是失道多而得道少。
    时间继续流逝,这个时代过后,中国历史便进入秦的统治。天子无德,单靠德行已然不能统率天下,于是武力代替了德行,刑法代替了德化,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中央集权代替了天子德化天下。
    古时候打仗,未战而君子知其胜,有德者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尚书》明示:商汤罚夏,以桀荒淫无道,尚不敢贪己之功,而言代天之命;武王伐纣,以纣残暴虐施,尚不敢言己之德,以其胜归先祖完德,以其败归己无德。后世无德者多,有德者少,同是无德,则多计谋者胜出。大国间的博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无不如此。于是,权谋、兵法开始兴胜。
    人类社会真正的悲剧开始了。但到了现代学者眼中,这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他们考虑的只是社会的生产力,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来不会考虑也不会明白,究竟什么才能代表文明的进步。
    自此以后,世代更是治乱不停,神明也彻底远离了人类,人类开始真正的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上述贤者之说后继无人,人类最后的一点希望之光也湮灭了。
    人类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在太平之世与动乱之世中,在迷乱不能自得的时间洪流里前行,中国人也曾创造灿烂的文明,不负中国之名,但也因此渐渐封闭麻痹,就这样过了很多很多年。在中国仍旧自以为是时,世界的发展中心悄悄转移到了西方。18世纪起,英国发起了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的技术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作的时代。这一次技术改革引起了一场更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次以工作机的诞生为开始,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迅速形成并壮大起来。
    这次革命的成功,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资本主义从此代替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这些国家由此开辟了殖民的道路,开始在世界大范围的大肆杀戮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奴役当地农民,加剧了当地农民的贫困落后,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哪里有压迫哪里便有反抗,由此,区域性的战争走向了全世界,这是全人类的不幸,也是人类自食其果,这就是文明的代价。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列强入侵中国的历史,也是中国人不断抗争、探索的屈辱的历史,英国人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后来又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火遍布了整个中国,也同时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后来,战火又蔓延至全世界,自1914年始至1945年,短短30几年的时间里,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致使地球满目疮痍,人民流离失所,这是文明带来的灾难。再后来,世界基本恢复和平,不再有世界性的战争,各个国家开始着重发展经济与科学。科学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又将目光重新投向了世界,但却忽略了对自身的思考。短短的几十年里,牛顿建立了经典物理学大厦,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波尔提出了量子理论,这些理论直到目前仍在不断的完善,科学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了世界。那么后来呢?科学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牛顿晚年痴迷于上帝,不再醉心于科学研究;爱因斯坦也进入了宗教领域的探索,40岁以后再没有大的建树……那份名单你还记得吗!
    世界观是他们建立并维护起来的,但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却停留在了科学与宗教的边缘,并不会上前一步。说白了,人们并非相信真理,而是愿意相信自己认同的真理。在人类即将面临重生与灭亡的交出路口,科学与宗教都要拯救世界,而科学尚未完成世界的统一理论,宗教却因为不能被理解而遭受着种种质疑。
    人类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我们坚定不移的相信,拯救社会一定要从拯救个人开始,社会道德的衰落一定是由庞大数量的个人道德衰落而组成。那个人的道德又是如何衰落的呢?《天瑞》曰:“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孩之全,方于少壮,间矣。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简单来说,人在婴孩时,德行是完全的;等到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有所攻,德行便衰落了;老耄之人,气力皆若,意欲清心寡虑,虽不及婴儿,但德行又有所回归;又至死亡,魂归于天,上天有好生之德,德行又归于极致。
    所以我们希望有一种方法,让人类可以在活着的时候,使个人与群体的德行都能回归;可以同时兼顾科学与宗教,通过拯救人心,让人类突破自我,实现重生,真正做到天下一家,最终实现世界大同。天不负人,我们最终发现,人类的祖先早就将它公布于世,只是它被割裂而分散到了各个角落,落满灰尘,于是我们将它重新拾起,串联起来,并融合科学与宗教。虽然文字很长,而道理非常简单,我们写那么多,只为让它显得真实可信。我并不愿见到人们手里有伞仍然淋雨,我相信世界会为每个人敞开大门,我也并不是孤独的行走……)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十八章!!!
    很抱歉,下半章节最后一段漏掉了,在这里补上吧:

    那么还有一个很多人都迫切希望得到解答的疑问:神还会再次降临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个世界上有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叫做因果,于大无遗,与小无漏。虽然是人类自绝生路,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归根结底是他们创造了人类,而且正是三皇五帝开始了对人类的教化,神也必须为此买单,与人类共同承担恶果。了结前世欠下的债,便是消除了罪孽,才算得上功德圆满。)
    18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翻译:百姓的饥荒,由于居上位者吞吃赋税多,所以成为饥荒。百姓难于治理,是由于居上位者有所作为,所以难于治理。百姓轻视死亡,是由于居上位者求生过于丰厚,因此轻视死亡。唯有不因为生存有所作为者,要比以生为贵者贤明。
    百姓不畏惧死亡,为何用死来恐吓他们。假如使百姓经常畏惧死亡,而成为独裁者,我就抓起来杀死,谁敢呢?本有司杀者杀伐。代替司杀者杀伐,就叫做代替高明匠人去砍削。代替高明匠人去砍削者,很少有不伤到他手的。)
    (备注:1、本段由七十四章与七十五章两张组成,本不必分段,前段讲“大道废,有仁义”,道本无为,该段紧接讲上位者有为治世对人民的影响。
    天地虽大,其化也均,上位者求其多则民得少,有为治世终将乱世,中国历史几千年的进程无不如此。如《天下》篇对墨子的评论,治世者再贤能勤勉,然而过高的要求纵使其能达到,天下人也无法跟随。例子再简单不过,一贫如洗而矢志不渝者历来有之,而天下之人无不是衣食足而后知荣辱。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人活着,并非为了梦想和家人,只有一个,就是活下去。无为自然自可长生,越努力长生越适得其反。《渔父》曰:“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何谓自然,何谓人为?《秋水》有言: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可知,自然就是天生地长,人为即在智慧的辅助下有所作为。
    5、“奇”有独裁者之意,假如使百姓经常畏惧死亡,而成为独裁者,我就抓起来杀死,谁敢呢?唯有司杀者!“司杀者”即掌管杀伐者,也就是道,世间没有人能够逃脱阴阳之道,世界对所有人真的都是公平的,绝对不存在偏爱。你道为何佛能够无生无灭,不入六道轮回,就是因为佛抱一守静,在“二”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而在“一”的世界里一切都混沌着。
    6、“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坏事做尽,自有司杀者杀,世界上不存在替天行道这种事,没有人能替天行道。所有的悲剧都是罪有应得,所有的喜事都是理应所得,勉强作为只会自食恶果。有这样一个笑话:航船将翻,一船人面临落水,有人跪地祷告上帝,诉说有无辜者在船上,上帝回答说‘我凑齐这一船人容易吗’。往日里听闻笑笑也就罢了,但现在你知道,这是一个事实。
    7、所谓上位者,不但指君王,也包括臣子,君王治世会扰乱天下,臣子同样如此,《人间世》曰:“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
    “且苟为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
    这里暂不翻译,请大家自行查阅资料。臣子有为外不能治理天下,内不能保全自身。倘若不得又该如何呢?《人间世》后文提供了臣子之道: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屈原的故事众人皆知,屈原中正耿直,不愿随波逐流,可结果又能怎么样呢?仅仅多了一条亡魂罢了。所谓的骨气、名声,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它让人的淳朴性情一去不返,小至亡身,大至亡国,更甚者至生灵涂炭遍野哀鸿。)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杜绝圣明抛弃智慧,百姓得利百倍。杜绝仁抛弃义,百姓恢复孝慈。杜绝巧诈抛弃货利,盗贼不会存在。这三者,作为文饰不足够。所以使百姓有所归属:展现素抱守朴,减少私心和欲望,杜绝学习没有忧患。使国家小使百姓少,让百姓有各种器具而不使用,让百姓重视死亡而不向远处迁徙。即使有船车,没有乘坐到达之地,即使有武器,没有地方去布阵。让百姓再回到结绳而用。以其食物甘美,以其衣服漂亮,以其居所安适,以其风俗和乐。毗邻之国相互望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到,百姓到老死不相互往来。)
    (备注:1、上段讲居上位者有为会扰乱民生,该段则给出了真正的治世之方,即反其道而行之。该段为十九章与八十章两章的结合,本不必分段。
    2、该段讲述的方法,即我们所谓盛大的复古,回到人类最初的家园,回到至德之世。事实上,《山海经》中描述的上古社会,确实是国家众多且区域狭小而民众较少的,完全符合该段的描述(直到东周时期仍然如此,只要去《诗经》和《春秋》中数一数便知道了)。这种社会,如《汤问》所言:“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天堂吧,再对比一下现在:食物健康的问题成为一大隐患,人们无法甘其食;人们皆追求个性华丽,互相攀比,无法美其服;房价高的离谱,甚至成为人一生的累赘,无法安其居;欺诈,拜金,歧视等现象多不可数,人们做好事都要掂量一下后果,更无法乐其俗。所以,你向往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呢?
    3、此三者指圣知、仁义、巧利,即后文所谓绝学之“学”,也可以理解成世俗之学。当然,如果你非要学,我推荐你读《礼记·学记》。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记之意,即学者如何学,教者如何教之意。
    4、《徐无鬼》曰:“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所以你知道了,为何《山海经》里会有那么多的国家,原因正是居上位者使小国寡民,民重死而不远行。后世的分封制正是小国寡民思想的体现。
    5、欲望会滋生罪恶,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则可削减欲望消灭罪恶。另一方面,人的疾病与情绪变动有很大关系,《举痛论》曰:“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所以少私寡欲则疾病少生,如《至真要大论篇》言:“夫阴阳之气清净,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翻译:不崇尚贤人,使百姓不争。不珍贵难得的货物,使百姓不成为强盗。不展现可以起贪欲之物,使百姓心不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虚弱百姓心智,填饱百姓肚腹,削弱百姓志向,强健百姓筋骨。经常使百姓没有智慧没有欲望,使智者不敢作为。做无为之事,那么没有不大治。)
    (备注:1、上文给出治世之方,这里则为治世之方作出解答。
    “不尚贤,使民不争”。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断绝产生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出现问题而后解决,这就是治未病。《庚桑楚》曰:“举贤则民相轧,任知则民相盗。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大乱之本生于尧舜,在于其举仁义而有作为,而后世人与人相食则已成为现实。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物依稀为贵,不贵难得之货,则民无利可图,故不为盗贼,很容易理解,且看一下盗贼产生的原因,《则阳》曰:“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涂而诛不至。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说白了,盗贼、欺诈产生的原因在于上位者有所作为。
    4、“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人间世》有这么一则寓言: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将隐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禅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亦有此语:“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可知,人有智则有为有用,有为有用则应接外物于无穷,不但远离道,更是散精尽力,以致早夭,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为无为,则无不治”。民皆无为,无需治则自不必治,一切都交给司杀者,既不枉负自己,又不辜负天下。且做个比喻:画一个圆,你的作为尽在圆中,圆越大,圆周越长,与外界相接越广,你所不能为做越多;当你所为越少,圆周越短,所不能做就越少;当你无为之时,圆只剩一个点,你便融入整个世界之中,无所不能。
    人类走过了几千年,无论是君主专制,还是两党制、多党制、或是某一阶级或者阶级联盟制度,都不能使国安长治久安,那么想要使整个人类社会(并非某个国家)走向至德之世,就需要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制度就是圣人制。《系辞传》曰:“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于圣人。”故而治天下者非圣人莫属,《灵兰秘典论篇》曰:“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治天下如同养自身,天下历来不缺贤者,然只有圣人可使其各居其位各施其能,即主明而下安是谓也。那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圣人呢?这个还真不好判断,但以下几个标准可以参考:
    法天象地,通晓人与自然的规律;
    养生有道,尽享天命,至死不衰;
    有余于天下,即让天下人受益,当然如果有损一毫而利天下不为者,悉天下奉一身不取者,这一定是至真至人,圣人犹不及也;
    4、朴素抱一而守静;
    当然,这还不够,下文也有其他提示,且不必纠结于此。当然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也无不可。但也仅此而已。乾坤之类,禽兽万物之数,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圣人居天地之中而统四方,较之凤凰、麒麟、神龟、蛟龙更难现世,现亦不自显。也许圣人哪怕坐在你面前你也不会知晓。)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十九章!!!
    19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翻译:最上,不知道有他存在。其次,亲近并且称赞他。其次,畏惧他。其次,轻侮他。诚信不足,才有不被相信。悠然珍贵其言,功业成就事情遂愿,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如此。)
    (备注:1、上文讲“为无为,则无不治”,并予以详细解释,该段则对无为治世者做出评判其高下的标准。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凡事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人的德行若配不上他的地位,别人就不会信服,此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比如骗子也是择人行骗,一个人若正气凌然,骗子便很难向其下手。
    3、“悠兮其贵言”。物以稀为贵,言论同样如此,话多必失,此乃世之真理。言论这种事情再重视都不为过。《齐物论》曰:“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意思是说:“言论的出口就像放出的利箭,掌管着是非的称谓;言论的留阻就好像发过誓言,是说在等待胜利的机会;言论的衰败犹如秋冬的肃杀,是在说一天天走向消亡;沉溺在辩论中,再无法使他们恢复天性;言论的厌恶如被束缚,是在说其衰老枯竭;走向死亡的心灵,没法再使他们恢复生机了。”言论好比杀人利器,可不慎乎!《诗》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齐物论》曰:“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意思是说:“言论并不像风吹。说话者各自有言论,他们的话并不能作为衡量是非的依据。他们果真有自己的言论吗?还是不曾有过自己的言论呢?他们认为自己的言论与刚破壳小鸟的叫声有所不同,有区别吗?还是没有区别呢?道为何被隐藏而出现真伪?言论为何被隐藏而出现是非呢?道为何去往不被留存?言论为何留存而不被认可?道被一孔之见所隐蔽,至言被浮华之辞所隐蔽,所以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他们都肯定对方不赞同的主张,反对对方认为正确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就不如用明镜之心。”可知,言论的出口若不能成为标准,就会如脱弓之箭,成为是非的引线,多说无用而无益,是以悠兮其贵言。
    4、“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为无为,则无不治;为无为,则不自显。不自显,而又天下大顺,故好像自然,事实也确是自然,所以民不知有其人是无为之治之太上。)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翻译:百姓不畏惧权威,那么大的权威就达到了。不以其居所狭小,不以其生活为厌。只有不使生活厌倦,百姓才不会感到厌倦。所以圣人自己知道而不自己表现,自我爱护而不自显高贵。所以除去彼获取此。)
    (备注:1、前面讲“为无为,则无不治”“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该段则紧接告诫居上位者“人民不畏惧权威,上位者才是真正获得了大的权威”,前后实为顺承关系。历史告诉所有人,君主自称天子,秉承天之威严,然而若以刑法、军队威慑天下,人们虽口不言语,然心却不顺承,臣子也前倨而后恭。君主壮盛时恭顺,君主或后世衰弱时则必反。真正的威严,不怒而自威;真正的话语,无言胜有言。
    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如果不按照上下文,很容易理解成“人民不畏惧权威,会招致更大的灾祸”,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全文的基调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开头早已点名,是以至誉无誉,至言无言,至威无威。
    3、“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只有使生活本身不招致厌,百姓才不会感到厌倦。此亦治未病之理,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算是《三章》前半段的总结之语。
    4、“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圣人自知不自见,故不显德,不显德则民不畏威,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上天造化众生,尚不显德,圣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藏德于身,混迹于世,天明则日月不明,圣人明则民不明,道理相通。)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翻译:古代善为道者,并非使百姓明知,将会使之愚钝。百姓难以治理,由于其智慧多。所以用智慧治国,是国家的祸患。不用智慧治国,是国家的福庆。知道这两者,也是法则。经常知道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幽,渺远,与万物同返,然后才到达大顺。)
    (备注:1、上段讲圣人治世之法,这里紧接以古之善为道者治世作为对比,并做出结论。
    2、“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智慧这种东西,对内则害身,失其本性不得复返,治世则使之大乱。《达生》曰:“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人之天即智慧,天之天即自然,故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缮性》曰:“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翻译过来就是:“古时修道的人,以恬淡涵养心智,心智生成而不用,这叫以心智涵养恬静。心智与恬静相互涵养,而和顺、义理便从本性中流露。德,和也;道,理也。德和而无不相容,叫做仁;道无所不顺,就叫做义。义理彰明因而物类相亲,叫做忠;心中淳厚朴实而返归本性,叫做乐;诚信显著、容仪得体而顺应节度,叫做礼。礼乐遍行,那么天下就混乱了。自身正而收敛德行,德行就不会外露。德行外露那么物类必定失却本性。 ”是以古之善为道者,将以愚民,使民有智而不用,使德行不外露,使与物无伤。
    又曰:“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是以德不外露则包容天下。
    又曰:“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己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则今人多以小识小知自骄自傲自以为得,是以皆失道矣!
    3、“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也许你有疑问,不治天下,如何安定人心?其实古人早有回答,《在宥》曰: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强,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 ,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mamo,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讙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 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可知,人心险恶,犹如浑水,可使静焉,不可作为。故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是以绝圣弃知,民利百倍。
    4、“故以智治国,国之贼”。《天地》曰: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齧缺,齧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
    尧问于许由曰:“齧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许由曰:“殆哉,圾乎天下!齧缺之为人也,聪明睿知,给数以敏,其性过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审乎禁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絯,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虽然,有族有祖,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为众父父。治,乱之率也,北面之祸也,南面之贼也。”
    是以让聪明睿知之君治国行不通。
    又曰:将闾葂见季彻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请尝荐之。吾谓鲁君曰:‘必服恭俭,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辑!’”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其观台,多物将往投迹者众。”
    将闾葂覤覤然惊曰:“葂也汒若于夫子之所言矣。虽然,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季彻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若然者,岂兄尧、舜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欲同乎德而心居矣!”可知让恭俭贤明之君治国也行不通,以智治国,国之贼也,一言以蔽之。
    5、“知此两者,亦稽式”。稽式即真理、常规,或者法则,两者为“以智治国”与“不以智治国”,知和曰常,知此两者亦为常。
    6、“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常知此两者亦即无为处事,无为亦玄德。
    7、“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玄德无为而不显德,物得大德一隅以为德,故玄德与物反,反者道之动,乃至大顺即返回至德之世。)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二十章!!!新年快乐,自求多福!!!
    2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翻译:智者不言,言者不智。挫折其锐气,解决其纷争,混合其光芒,齐同其尘世,就是玄同。所以不可得到而亲近,不可得到而疏远,不可得到而受利,不可得到而伤害,不可得到而显贵,不可得到而低贱,所以作为天下之贵。)
    (备注:上文讲古代善为道者如何治世,该段则阐述无为治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单独拿出讲,则言语犹如弓弩之发,是招惹是非的源头,但结合上下文是指,无为治世可用心体悟,不可大肆宣扬,一旦宣扬,就不再是无为治世。故智者不言,而言者不智。
    3、“玄同”,即最大的同,亦即视万物为一,而“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其方法。锐,即锐气,有造作之意,挫折其锐气即防止其造作,故能解决纷争;和其光,即和同世人智慧之光,所有颜色的光能混同为一,世人所有的智慧也能混同为一,故能同其尘世。
    4、玄同即合一,“一”的特点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所有皆混同于一起,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但该句并非“道”不可得而亲疏害贵所以作为天下贵之意,道化生天下万物,本即为最贵,此处为(治天下者)达到玄同境界,世人便不可对其有亲疏害贵,所以能成为天下贵之意。“佛”即如此,世人不可亲不可疏不可害不可贵,但“佛”为天下贵。
    5、“挫其锐”。其,指治天下者,并非人民。人心,是最难治理的东西,治理人心好比手腕缠蛇而使其咬人。治天下唯正己,而使民心自然。正己修身则礼自成,是以《春秋》笔则笔,削则削,一字之间见大义,重结果而轻过程,无及于己者不书,人之事以其讣告知会为准,是以《左转》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翻译:知道(常人)不知道的,高明。不知道(常人)知道的,是祸患。圣人没有祸患,因为他患有不知常人所知之病。正因为他患有不知常人所知之病,所以没有祸患。)
    (备注:1、上文讲以智治国是为国贼;又讲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为天下贵,可知智慧对于个人也是祸患,该段则以圣人不病为例为此做出解释。
    2、“知道常人不知道的就是高明,不知道常人知道的就是祸患”,这是普通人的世俗观念,而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圣人生于天地,法天则地,玄德深矣,与物反矣,这才是大智慧。故不知常人所知,不与外物相接,紧守内心宁静而不生祸患。
    3、“圣人不病”。不世俗者不一定为圣人,但圣人一定不生世俗之病。那世俗人有哪些通病呢?《齐物论》曰:“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通病一:先有是非后有成见。
    《列御寇》曰: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道物,太一形虚。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水流乎无形,发泄乎太清。悲哉乎!汝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宁。”通病二:自以为是。世俗人小识小智,离不开赠送与酬答,在浅薄的事情上耗费精神,却想着兼济天下疏导万物,以为这样就能物我相容合同于道。若如此,早已被世俗之事纷扰迷惑,身形劳苦拘累而不能了解太初。世人多管中窥豹之徒,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所以《大宗师》对于人的境界高下也做了一个标准,且看你在那一层: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翻译:弯曲则保全,屈枉则直伸,低洼则充盈,陈旧则更新,缺少则获得,过多则迷惑。所以圣人抱守“一”作为天下表率。不自我表现,因此显明;不自以为是,因此彰显;不自我夸耀,因此有功;不自我骄傲,因此长久。正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能与他争。古时所谓“曲则全”者,难道会是空话吗!确实能保全而回归。)
    (备注:1、世俗人的智慧,是非分明,曲全枉直,洼盈旧新,各自有分。面对繁杂的世界,大师却告诉人们“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自己连同世人一起迷惑而不能复返。只有圣人知道阴阳是互相转换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上段讲“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该段则得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结论。
    2、圣人处阴阳之和而无偏执,故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此圣人所以可治天下也。
    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齐物论》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意思是说:万物无不没有彼方,无不没有此方。从彼方则不见此,从此方则可自知。所以说,彼从此出,此也从彼出。彼此是相对而生的。虽然如此,刚刚出生也就是刚刚开始走向死亡,刚刚死亡也就是刚刚走向新生;刚刚可以也就是刚刚开始不可以,刚刚不可以也就是刚刚开始可以;因为是(这个道理)所以不是(这个道理),因为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是(这个道理)。因此圣人不走这个道路而一切凭上天定夺(常有司杀者杀,此之谓也),也是因为这个道理。这就是“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原因,也阐明了万物玄同之理与圣人无为的原由。
    5、《齐物论》曰:“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我们的科学家,哪怕伟大如爱因斯坦,都像那朝三暮四的猴子,在繁杂世界里迷惑惘乱!难道不是太可笑么,苦苦寻求宇宙大一统,却不知万物皆是相同。能不被迷惑的大概只有圣人吧!
    6、《阴阳清浊》曰:“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象,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这段话告诉人们,一个人真的能够改变全世界。《礼记·中庸》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大,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 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7、“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反者道之动,故不争而天下莫能争。另《礼记·乐记》亦有解释,且作为参考: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僈焉。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
    很抱歉,下半章节不知道为何不能过审,明日补上!!!
    第二十章结束,共分两段,自二十一章起至后几章,主要阐述男女交接之道,包括性的姿势、意义、方式方法等,估计很难过审,直接用图片代替文字,请大家对性有正确的看待,切莫避讳,或耻笑之!!

    首先是 第二十一章上半章节:
    很抱歉,牵扯到阐述“性”的内容,果然还是不能过审,就算过了,没多久又会被删除。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请大家去博客看了,名称是“小正太嘲笑鸟”,有同步连载!!!
    很抱歉,这几章我估计都不太好发送了,今天又没能成功发送,且停更一天,想想办法!!!
    第二十一章


    《素女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唐代以前,中国曾流传过《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许多房中性学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已经失传。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著作早已流传到了日本,因而在该国尚保存着部分中国古代房中著作。日本人丹波康赖于公元982年编成《医心方》30卷,其中第28卷就摘录和引述了上述房中著作。近代学者叶德辉从《医心方》等书中分别把有关的引文辑录出来,收入所编《双梅景暗丛书》之中,才使国人得以部分地窥见上述房中著作的风貌。
    传说,黄帝时代天帝曾经派素女与采女两位仙女下凡教授黄帝阴阳jiao合之道,而黄帝研习得道,最终升天而去。所谓阴阳之道,又有内外之分,外为人与自然的相接,内为人体自身的调和,所以就有了《黄帝内经》与《素女经》,内与外相互补充又相互牵制。虽然,现今版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但得其部分也大有受益。这是一本男nv都需要通读研习的秘籍,内外合和才所谓抱一,才可达到人与自然的真正相融,所以它的重要性不亚于《黄帝内经》。
    中外对待性的看法一直多有不同,西方渐渐形成开 fang的姿态,而中国则一直是讳莫如深的保守态度。不仅中国,西方的古老神话里也有xing ai女神,自然也会留下xing ai秘籍,然而无论中国或者外国,在上古同一个大陆时,都归天帝统辖,至于东西方的女神是不是同一个人,所著秘籍是不是所指相同,还请有关专家去考证。
    那么就通过《素女经》,我们去共同感悟,究竟该如何去对待性。下面就按照本书的顺序选择性摘录,且来看那些被人类遗忘和忽视已久的秘密。(备注:所选《素女经》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至理第一
    黄帝问素女曰:“吾气衰而不和,心内不乐,身常恐危,将如之何?”
    素女曰:“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伤于阴阳交接之道尔。夫女之胜男,犹水之胜火。知行之,如釜鼎能和五味,以成羹霍。能知阴阳之道,悉成五乐;不知之者,身命将夭,何得欢乐?可不慎哉!
    (备注:1、凡人的衰微都伤于阴阳交接之道,而男nv交接又是此中之重,必须非常非常慎重,因为它直接关系人的寿命长短。
    2、男为阳,女为阴,男如火,女如水。男人是火性,若经大水一泼,便因射..精而熄灭。女人是水性,愈受火势焚煮,则鼎中水便愈加沸腾汹涌,故言女之胜男,犹水之灭火。所以男nv交接之道必须讲求配合,方可如釜鼎和五味以成羹霍。)
    至理第二
    素女曰:“有采女者,妙得道术。”王使采女问彭祖延年益寿之法,彭祖曰:“爱精养神,服食众药,可得长生。然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也。男nv相成,犹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渐,能避渐伤之事而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
    (备注:1、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爱精养神为长生久视之道。
    2、男nv研习交接之道可避免渐渐衰老,即所谓的驻颜有术青春不老,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多岁,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至理第三
    素女曰:“御敌家当视敌如瓦石,自视如金玉,若其精动,当疾去其乡。御女当如朽索御奔马,如临深坑下有刃,恐坠其中。若能爱精,命亦不穷也。”
    (备注:1、敌家指xing jiao中的女方。
    2、女之胜男,犹水之胜火,则御敌家必须在精神上占领高地,且必须谨慎小心,不可怯弱心生退意,否则容易早早缴械投降。
    3、人之长生在于其精长存体内,所以jing液不可妄泄,爱精保命才能长寿无疆。《金匮真言论篇》: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虐。
    4、之所以要延长交接时间,并非只为贪欲,而是更大限度的汲取彼此的阴阳之气以进行互补。)
    至理第四
    黄帝问素女曰:“今欲长不交接,为之奈何?”素女曰:“不可。天地有开阖,阴阳有施化。人法阴阳随四时;今欲不交接,神气不宣布,阴阳闭隔,何以自补?练气数行,去故纳新,以自助也。yu茎不动,则辟死其舍,所以常行以当导引也。能动而不施者,所谓还精。还精补益,生道乃著。”
    (备注:1、《易》有否卦,天地否,天在上地在下,天不下行,地不上行,则天地不相合,云雾不施,雨露不下,则万物不得生机。男nv交接亦如此,长不相接则非但不能保..精长生调和阴阳,严重者可至阴 jing坏死。
    2、动而不施即忍..精不射,此为保..精爱精,因为其可还精补益,彰显生机。)
    至理第五
    《素女经》云:“黄帝曰:‘夫阴阳交接,节度为之奈何?’素女曰:‘交接之道,故有形状,男致不衰,女除百病,心意娱乐,气力强。然不知行者,渐以衰损。欲知其道,在于定气、安心、和志。三气皆至,神明统归,不寒不热,不饥不饱,宁身定体,性心舒迟,浅内徐动,出入欲希。女快意,男盛不衰,以此为节。’”
    (备注:1、得阴阳之道,男致不衰女除百病,双方心意娱乐气力强盛,并非众人都亲历做完之后的疲惫感。
    2、男nv交接,必须在舒适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所谓的愉悦是指男nv双方都要愉快,男nv双方必须要顾及对方的情绪,即定气、安心、和志。该道理同样适用于婚姻,人们相处,对于越亲近的人越无所顾忌脏话连篇,哪怕是床头打架床尾和,并不能幸福美满,秘诀只有四个字,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相敬如宾!
    3、男nv并未都未进入状态与xing ai刚开始时,切记要舒缓,千万不要由着性子肆意粗鲁粗暴,违背交接之道则人即有衰损。)
    至理第六
    《玄女经》云:“黄帝问玄女曰:‘吾受素女阴阳之术,自有法矣,愿复命之,以悉其道。’玄女曰:‘天地之间,动须阴阳,阳得阴而化,阴得阳而通。一阴一阳,相须而行。故男感坚强,女动辟张。二气交精,流液相通。男有八节,女有九宫,用之失度,男发瘫疽,女害月经,百病生长,寿命消亡。能知其道,乐而且强,寿即增延,色如华英。”
    (备注:1、《周易·系辞传》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天地之道亦为男nv之道,故故男感坚强,女动辟张。
    2、“二气交精,流液相通”。即男nv双方能量与液体的交汇,男子阳气有余阴血不足,女子阴血充实阳气不足,二者相交相合,则男子采阴补阳,女子采阳补阴,即所谓阴阳相合。而避yun 套正是阻碍阴阳交汇的屏障。
    3、男nv交接要有节度,过于频繁与稀少都会伤身害命。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佛教弟子所谓的修行,他们避免女色,素食斋戒,青灯古卷,了却余生……我相信佛经也是讲阴阳之道,劝人向善,让人朴素守静,放弃私信与yuwang,然而除非内心深处真正能够接受宁静,否则必然伤害人的自然天性,也背离了阴阳之道。)
    和志第二
    ?又云:“黄帝曰:‘今欲强交接,yu茎不起,面惭意羞,汗如珠子,心情贪欲,强助以手,何以强之,愿闻其道。’素女曰:‘帝之所问,众人所有。凡欲接女,固有经纪。必先和气,yu茎乃起。顺其五常,存感九部。女有五色,审所足扣。采其溢jing,取液于口。精气还化,填满髓脏。避七损之禁,行八益之道,毋逆五常,身乃可保。正气内充,何疾不去?府藏安宁,光滑..润理,每接即起,气力百倍,敌人宾服,何惭之有?”
    (备注:这里注意“七损八益”“五常”等几个词汇,后文会有重点解释。另外该段对交接时yu茎无法bo 起做出了解释与解决。下为翻译:又有记载:“黄帝问:‘现在想强行交接,yu茎却不能bo 起,面惭意羞,汗如珠子,心里想着贪欲,强行以手帮助,也无济于事,请问原因。’素女说:‘您的问题,众人都存在。凡是想与女子交接,都要有经纪。必须先和心静气,yu茎才会bo 起。顺应五常,存感觉于九个部位。女子有五种色相,审视其出现方可与之交接。吸取她外溢的精气,以口从她口采取唾液。精气化藏于自己体内,填满髓脏。避免七损之禁,行使八益之道,不要违逆五常,身体可保健康。正气充盈体内,还怕疾病不离去么?脏腑安宁,光滑..润理,每次交接立即bo 起,气力百倍,对方降服,那还会惭愧呢?’”)
    和志第三
    《玄女经》云:“黄帝曰:‘交接之时,女或不悦,其质不动,其液不出。yu茎不强,小而不势,何以尔也?”玄女曰:“阴阳者,相感而应耳。故阴不得阳则不喜,阳不得阴则不起。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加以卒上暴下,爱乐未施。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悦心,故女质振感,男..茎盛,男势,营扣俞鼠。jing液流溢,yu茎施纵,乍缓乍急,玉..户开翕,或实。作而不劳,强敌自佚。 吸..精引气,灌溉朱室。今陈八事,其法备悉,伸缩俯仰,前欲屈折。帝审行之,慎莫违失。’”
    (备注:玄女指出,在交接时,若彼此的xingyu程度不同而勉强交接,不但不能达到kuai感,反而会使对方产生厌恶。阴阳交感方可交接,心使气曰强,强梁者不得其死。)
    五常第六
    黄帝曰:“何谓五常?”素女曰:“yu茎实有五常之道,深居隐处,执节自守,内huai至德,施行无己。夫yu茎意欲施与者,仁也;中有空者,义也;端有节者,礼也;意欲即起,不欲即止者,信也;临事低仰者,智也。是故真人因五常而节之,仁虽欲施予,精苦不固。义守其空者,明当禁,使无得多实,既禁之道矣。又当施予,故礼为之节矣。执诚持之,信既著矣,即当知交接之道。故能从五常,身乃寿也。”
    (备注:该段即为五常之详述,这段也是警示男人,如何正确的看待xing.器官,它并非低俗xia流的标志,也非展现男人雄风的骄矜之物,此实乃仁义礼智信备俱也。)
    五征第一
    黄帝曰:“何以知女之快也?”素女曰:“有五.征.五.欲,又有十动,以观其变,而知其故。夫五征之候:一曰面赤,则徐徐合之;二曰ru坚鼻汗,则徐徐内之;三曰嗌干咽唾,则徐徐摇之;四曰阴滑,则徐徐深之;五曰尻传液,则徐徐引之。”
    (备注:该段指出女子出现各种反应时,男子应视对方反应而进行的步骤。)
    五欲第一
    素女曰:“五欲者,以知其应。一曰意欲得之,则屏息屏气;二曰阴欲得之,则鼻口两张;三曰精欲烦者,则振掉而抱男;四曰心欲满者,则汗流湿衣裳;五曰其快欲之甚者,身直目眠。”
    (备注:交接之时,男nv必须配合默契,所以对于女子的特征而做出相应的回应尤其是男子应该注意的。)
    十动第一
    素女曰:“十动之效。一曰,两手抱人者,欲体相薄,阴阳当也;二曰,伸其两枇者,切磨其上方也;三曰,张腹者,欲其泄也;四曰,尻动者,快善也;五曰,举两脚拘人者,欲其深也;六曰,交其两股者,肉痒滔滔也;七曰,侧摇者,欲深切左右也;八曰,举身者迫人,摇乐甚也;九曰,身布纵者,支体快也;十曰,yin 液滑者,精已泄也。见其效以知女之快也。”
    (备注:交接之道,无复他奇,但当从容安徐,以和为贵。彼此互相向对方索取己方所需,并提供对方想要,双方互相体贴尤为重要。)
    ?

    很抱歉,图片也没法过审,只要是阐述“性”的章节,基本都被拒之门外,那么近几章不再分段,不管能不能过审,然后另起一楼,附上博客的链接(博客有同步连载),被删除的二十章后半段和新的新的章节都可以在博客中阅读,只能如此,深表歉意!!

    博客名称:小正太嘲笑鸟
    22

    ?
    四至第一
    《玄女经》云:“黄帝曰:‘意贪交接而茎不起,可以强用不?’玄女曰:‘不可矣!夫欲交接之道,男经四至,乃可致女九气。’黄帝曰:‘何谓四至?’玄女曰:‘玉..茎不怒,和气不至;怒而不大,肌气不至;大而不坚,骨气不至;坚而不热,神气不至。故怒者精之明,大者精之关,坚者精之户,热者精之门。四气至而节之以道,开机不妄,开精不泄矣。’”
    (备注:四至为交接无损身体之前提,故而四至不达,切不可勉强贪欢,妄泄..精气。)
    九气第一
    《玄女经》云:“黄帝曰:‘善哉!女之九气,何以知之?’玄女曰:‘伺其九气以知之。女人大息而咽唾者,肺气来至;鸣而吮人者,心气来至;抱而持人者,脾气来至;阴..门滑泽者,肾气来至;勤殷咋人者,骨气来至;足拘人者,筋气来至;抚..弄玉..茎者,血气来至;持弄男ru者,肉气来至。久与交接,弄其实,以感其意,九气皆至。有不至者,则容伤。故不至,可行其数以治之。”
    (备注:男子四至达而女子九气至,可尽行交接之道,女子有九气不止则会在相应部位发生衰损,知病理方可行治理之道,故后文便给以其数治病之法(如三八之数,五八之数等)。听闻西方一些古老的宗教仪式中便有性..交的神秘仪式,不知与此是否有关,还请相关专家验证。)
    九法合一
    《玄女经》云:“黄帝曰:‘所说九法,未闻其法,愿为陈之,以开其意,藏之石室,行其法式。’玄女曰:‘九法——
    第一曰龙翻。令女正偃卧向上。男伏其上,股隐于床,女攀其阴,以受玉..茎。刺其谷实,又攻其上,疏缓动摇,八浅二深。死往生返,势壮且强,女则烦恍,其乐如倡,致自闭固,百病消亡。
    第二曰虎步。令女俯挽救,尻仰首伏,男跪其后,抱其腹,乃内玉..茎,刺其中极,务令深密。进退相薄,行五八之数,其度自得。女阴闭张,精 ye外溢。毕而休息,百病不发,男益盛。第三曰猿搏。令女偃卧,男担其股膝,还过xiong,尻背俱举。乃内玉..茎,刺其臭鼠。女烦劝摇,精 ye如雨。男深案之,极壮且怒,女快乃止,百病自愈。
    第四曰蝉附。令女伏卧,直伸其躯。男伏其后,深内玉..茎。小举其尻,扣其赤珠,行六九之数。女烦精流,阴里动急。外为开舒,女快乃止。七伤自除。
    第五曰龟腾。令女正卧,屈其两膝。男乃推之,其足至ru,深内玉..茎,刺婴女。深浅以度,令中其实。女则感悦,躯自摇举。精 ye流溢,乃深极内,女快乃止。行之勿失,精力百倍。第六曰凤翔。令女正卧,自举其脚。男跪其股间,两手据席,深内玉..茎,刺其昆石。坚热内牵,令女动作,行三八之数。尻急相薄,女阴开舒,自吐精 ye,女快乃止。百病消灭。
    第七曰兔吮毫。男正反卧直伸脚。女跨其上,膝在外边。女背头向足,据席挽头,乃内玉..茎,刺其琴弦,女快,精 ye流出如泉。欣喜和乐,动其神形,女快乃止。百病不生。
    第八曰鱼接鳞。男正偃卧,女跨其上。两股向前,安徐内之。微入便止,才授勿深。如儿含ru,使女独摇。务令持久,女快男退。治诸结聚。
    第九曰鹤交颈。男正箕座,女跨其股。手抱男颈,内玉..茎,刺麦齿,务中其实。男抱女kao,助其摇举。女自感快,精 ye流溢,女快乃止。七伤自愈。”
    (备注:1、男nv交接的形态、姿势并非只有此九种,只是其他姿势也多为在此九种的基础上稍有变化,而九为数字之最,此实为效法自然,以九种生物做出的比喻。
    2、该段即为“故不至,可行其数以治之”的详细讲解,鉴于篇幅还请大家自行查阅资料去翻译与领悟。
    3、所谓七伤,指人体内外两伤(即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与五藏之伤(即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共七伤。)
    八益第一
    素女曰:“阴阳有七损八益。一益曰‘固精’:令女侧卧张股,男侧卧其中。行二九数,数毕止。令男固精,又治女子漏血,日再行,十五日愈。
    二益曰‘安气’:令女正卧,高枕,伸张两枇。男跪其股间刺之。行三九数,数毕止。令人气和,又治女门寒。日三行,二十日愈。
    三益曰‘利藏’:令女侧卧,屈其两股。男横卧,却刺之。行四九数,数毕止。令人气和,又治女门寒,日四行,二十日愈。
    四益曰‘强骨’:令女侧卧,屈左膝,伸其右枇,男伏刺之。行五九数,数毕止。令人关节调和,又治女闭血。日五行,十日愈。
    五益曰‘调脉’:令女侧卧,屈其右膝,伸其左枇。男据地刺之。行六九数,数毕止。令人脉通利,又治女门辟。日六行,二十日愈。
    六益曰‘蓄血’:男正偃卧。令女戴尻跪其上,极内之。令女行七九数,数毕止。令人力强,又治女子月经不利。日七行,十日愈。
    七益曰‘益液’:令女人正伏举后。男上往。行八九数,数毕止。令人骨填。
    八益曰‘道体’:令女正卧,屈其枇,足迫尻下,男以股胁刺之,以行九九数,数毕止。令人骨实,又治女阴臭。日九行,九日愈。”
    (备注:《内经》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也。”此处即为八益之具体解释,另外此亦为行其数以治病之方。你需要了解的是,在这个世界上,阴阳相生又对立转化,正如毒蛇出没之处,近处必然有解毒之物存在,因违背交接之道出现的病症,也必定要以交接之道治愈。)
    七损第一
    素女曰:“一损谓‘绝气’。绝气者,心意不欲而强用之,则汗泄气少,令心热目冥冥。治之法,令女正卧,男担其两股深案之。令女自摇,女精出,止。男勿得快,日九行,十日愈。
    二损谓‘溢..精’。溢..精者,心意贪快,阴阳未合而用之,精中道溢;又醉饱而交接,喘xi气乱则伤肺,令人咳逆上气,消渴喜怒,或悲惨惨,口干身热而难久立。治之法,令女人正卧,屈其两膝侠男。男浅刺,内玉..茎寸半。令女子自摇,女精出,止。男勿得快,日九行,十日愈。
    三损谓‘杂脉’。杂脉者,阴不坚而强用之,中道强写出,精气竭,及饱食讫交接,伤脾,令人食不化,阴痿无精。治之法,令女人正卧,以脚钩男子尻。男则据带内之。令女自摇,女精出,止。男勿快,日九行,十日愈。
    四损谓‘气泄’。气泄者,劳倦汗出,未乾而交.合,令人腹热唇焦。治之法,令男子正卧。女跨其上,向足。女据带浅内玉..茎。令女自摇,精出,止。男子勿快,日九行,十日愈。
    五损谓‘机关厥伤’。机关厥伤者,适新大小便,身体未定而强用之,则伤肝;及卒暴交会,迟疾不理,不理劳疲筋骨,令人目茫茫,痈疽并发,众脉槁绝,久生偏枯,阴痿不起。治之法,令男子正卧,女跨其股,踞前向,徐徐案内之,勿令女人自摇,女精出,止。男勿快,日九行,十日愈。
    六损谓‘百闭’。百闭者,yin佚于女,自用不节,数交失度,竭其精气,用力强写,精尽不出,百病并生,消渴目冥冥。治之法,令男正卧,女跨其上,前伏据带。令女内玉..茎相摇,精出,止。男勿快。日九行,十日愈。
    七损谓‘血竭’。血竭者,力作疾行,劳因汗出,因以交.合,俱已之时,偃卧推深,没本暴急,剧病因发;连施不止,血枯气竭,令人皮虚肤急,茎痛囊湿,精变为血。治之法,令女正卧,高抗其尻,申张两股。男跪其间深刺,令女自摇,精出,止。男勿快。日九行,十日愈。
    (备注:上为八益篇,此为七损篇。且解释下“日九行,十日愈”:原理皆为阴阳互补以调其中和,一日为小周期,九为数字之最,数满则伤,故曰“日九行”,而九日则为周期已满之意,数满则复,复则如初,故曰“十日愈”。)
    七损第二
    采女曰:“交接以写精为乐,今闭而不写,将何以为乐乎?”彭祖答曰:“夫精出则身体怠倦,耳苦嘈嘈,目苦欲眠,喉咽干枯,骨节解堕,虽复暂快,终于不乐也。若乃动而不写,气力有余,身体能便,耳聪目明,虽自抑静,意爱更重,恒若不足,何以不乐也。”
    (备注:该段讲述凡人交接之后疲惫之原因,并将暂快与常乐进行对比,重申精不可妄泄。)
    还精第一
    黄帝曰:“愿闻动而不施,其效何如?”素女曰:“一动不写则气力强;再动不写耳目聪明;三动不写众病消亡;四动不写,五神咸安;五动不写血脉充长;六动不写腰背坚强;七动不写尻股益力;八动不写身体生光;九动不写寿命未央;十动不写通于神明。
    (备注:精不可妄泄,而该段即描述还精补益对于身体的功效,普通人不知而做不到故有所huai疑,而大功告成者则自知不自现,故其备受质疑。西方曾有教会认为人在she 精的那一刻空白是最接近神明的一刻,但实际上通晓阴阳交接之道才是通神明之法。)
    ?
    ?
    二十二章更新完毕,若被删除,请去博客(小正太嘲笑鸟)阅读,同步连载!!!
    很抱歉,第二十三章被系统删除,无法过审,请大家去博客(名称:小正太嘲笑鸟)阅读,博客有同步连载!!!
    明日更新第二十四章!
    24

    阴阳交合与采补之道
    凡人之生,感父精母血而受始,合地水火风而成形。盖寿夭之际,其因不一。有二三岁、五七岁至十二三岁而亡者,皆由父母受胎而无禁忌,故生子不寿。或二三十岁而亡者,其人四大本虚,初无坚固之质,不能学养生之术;年及少壮,血气方刚,而迷恋欲情,使精气耗散,疾病多生,而不识治疗之方,是乃自丧其本源,岂得望延年益寿乎!
    (备注:该段属于总结之语,包括普通人如何初始;因父母受胎不避天殃,而幼子早夭;少年体弱亏虚之因;壮年多发疾病,不得康健之由。
    既知人之初,也需知人之终。我要到哪里去?之于人的个体,那就是活下去,进入精神世界;之于人的群体,或者叫人类社会,便是重返至德之世。且看寻常人一生的发展变化,以身观身,以知小大不同,方可语大。
    上文讲“凡人之生,感父精母血而受始,合地水火风而成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可知,人的初生,首先有先天之精,而后气与质毕,即所谓感父精母血,所谓精子与卵子结合而受精,于是新的生命得以形成。
    讲到这里,且解释一下“慧根”。“慧根”一词来自佛家,一般来讲多指能信入佛法的根机,或者聪明的天资。哪怕看了解释,除开得知其为先天具备之外,我相信包括佛家弟子在内大多数人仍旧不明就里。其实道破很简单,“慧根”即先天之气,就是人之初所具备的先天纯净的能量。基本而言,父母双方皆养生有道,而备胎受孕又按《素女经》之法,避天灾地害,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际而阴阳交感,其子便具备慧根,见性明心,而贤良多寿。如今世间之人,知修身得道者屈指可数,得其慧根者更少之又少。那什么时候人类都能备具慧根而长寿呢,答案是返璞归真,进入至德之世。大道永远宽敞,并非仅对极少数人开放,这一点佛教做的很好,它是对所有人无条件的开放的。而修身得道这种事不仅存在小说中,一定是先有事实,而后才有记叙与演绎。最深奥的道理总是最简单易懂,你与真相就差那么一点点。
    新生命形成后,接着是生命材料的构建,即上文“骨为干,脉为营”等。然后是生命的延续,《天年》曰:“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可知生命的延续在于神机不灭,神机不灭则气息长存,而心主神明,此又得益于阴阳合和。那么,寻常人的一生又是怎样呢?《天年》曰:“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这便是寻常人的一生,该段非常重要,它解释了人为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行为变化,比如幼年好动乱跑,是因为五藏刚安定,气机在下;而青少年好走,而性情有所张扬,是因为血气始盛,肌肉方长。这一些,现代医学都不能为你做出解答。至于现代人多数七十左右便就死亡的原因,《我是谁》有讲过,前文也多次有穿插提及,《天年》亦有论述:“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道”泛指各种血气通道与经隧,善于观察的人会发现,多数长寿之人性情都不徐不疾,气息悠长,而短命之人多性情暴躁,气息喘急而杂乱。
    现代社会非正常死亡与非自然死亡太多太多,比如灾难忽至,或者车祸,致使人的肉身死亡,但神机未灭,灵魂只能弃肉身而去,飘荡于世间,寄希望于寻找新的宿主。寻常人阳气旺盛,护卫着身体不容易被侵犯,而有的人恰好因为身体空虚,或者被疾病困扰等导致精神与肉体结合不紧密,提供给可乘之机,便会发生诸如灵魂附体之类的事件,所以横死的人怨气特别重。那为何其中又以何横死女子或早夭婴儿尤甚呢?答案是男人尤为造作,比如活动量大,工作强度大等,精神耗费与五藏损伤程度巨大,女人则相对损耗较小,婴儿五藏虽未完全,但先天能量几乎没有任何损耗。
    这便是文明发展带来的灾难,那么立即放弃是否可行呢?有人说,太可笑了,人类怎么可能放弃发展,虽然会有事故发生,但这是必须承担的后果,人类只能通过各种举措将损失降到最低。这种说法,其实是抛弃了一部分人,是心胸狭隘的表现,并非以人为本。当然,立即放弃确实不可行,人类自从很久很久以前的缓慢发展,一点点提速,直到如今,正犹如一辆加速的列车,贸然使其停止,必定车毁人亡。那么要如何兼顾文明发展与以人为本呢?在《道德经》二十七章与三十六章的讲解中,我们会给出答案。
    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那哪种人能够健康长寿呢?《天年》曰:“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以机器作比喻的话,就是让每一个部件都无损伤而正常运行。而修身养性的根本又在于阴阳和谐,阴阳调和的手段又在于五脏的养护。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引用的各种书籍,都有“呼吸微徐”之类的字眼,可见呼吸之于养生、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寿享百年,无疾而终呢。《天年》曰:“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大家都是普通人,境界需要一步步提升,那到底要怎么做呢?上段是为总述,且结合之前提到的养生内容段落,下面再加以详细补充。《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我们细分一下:1、和喜怒而安居处;2、节阴阳而调刚柔;3、顺四时而适寒暑。
    第一,和喜怒而安居处。
    《本神》曰:“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人之喜怒不和,于身有殃;天之喜怒不和,而雷霆暴雨,烈日暴旱,万物俱折。喜怒之和,不可不调。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解释了人为何会因为哀痛致死;“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解释人为何会因为惊吓而尿裤子。
    2、和喜怒,是和“喜”与“怒”,人皆知怒而伤身,但“人生得意须尽欢”同样不可取。
    3、“盛怒者,迷惑而不治”。科学实验证明,人在暴怒时那一瞬间智商为零,所以老话说的没错:冲动是魔鬼。
    五藏被伤,而死于对应的季节,《玉机真藏论篇》给出过解释:“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故而可知“凡人之生,感父精母血而受始,合地水火风而成形”并非虚言。《经脉别论篇》曰:“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所以,不安居处则多奔波劳累,精神疲惫,即为过用,疾病便趁虚而入。
    第二,节阴阳而调刚柔。
    关于调和阴阳,已经说过太多,下面再以经脉为例,重点阐述一下阴阳和合的重要性。《五乱》曰:“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而治?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为相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第二十四章更新完毕,如果无法观看,请前去博客(名称:小正太嘲笑鸟),有同步连载,明日更新第二十五章!!!
    25

    第三,顺四时而适寒暑。
    春夏秋冬为一年四时之气。人作为天地之气化生的产物,生命活动一刻都离不开自然,而精神又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因此,四时的变化中调摄好精神情志是养生的关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稿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本篇首先论述了依据四时之气变化而调摄形神的具体方法,其次论述了异常的气候变化对生命活动消极的影响,指出违逆四时养生原则所造成的伤害,最后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防微杜渐”与“治未病”的理念。
    以下几点仍需注重:
    1、“内格”疑为“关格”之误,《禁服》中有讲述两种阴阳离决的死症,一为“内关”,即阴气被阳气关闭在内,表现为寸口大四倍于人迎,且大且数;一为外格,即阳气被阴气隔绝在外,表现为人迎大四倍于寸口,且大且数,名曰溢阳。两者统称关格。还请专家查证。
    2、治未病其实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比如亚健康就是邪气入侵但是并未发病时的征兆。
    3、人类是智慧的,却很少用于顺其自然,反而在违背自然上做的很出色。比如发明了燃气灶电磁炉等代替柴火烧火做饭。木柴秸秆等因为饱含生发之气,木之春气又能促进饭之香气,两者相得益彰,所以对人有益,难道你不晓得真正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都是借用薪柴烧火么。科学上难道有用电做饭对人有益的报道吗?《汤液醪醴论篇》曰:“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即是此理。
    比如发明了温室大棚,于是人类吃上了反季节蔬菜,而科学实验证明其并未有危害性。那反季节蔬菜到底好还是不好呢?当然不好!人对于长久生活的环境会做出相对的适应,在什么季节就要吃该季节相应的食物,这叫顺应自然。比如春季的食物自然带有春气,食用此可护养肝,但若是被反季节蔬菜代替,就叫做逆春气,就会伤肝,即下文所谓“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那为何科学实验没有验证呢?首先,人体有强大的调节能力,在不至于过量的情况下,不会有明显的影响;第二,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有很多,该方面的危害也许会被有益健康的措施弥补;第三,反季节蔬菜肯定对身体有害,但这种危害是微小的,就好比熬夜也有危害,但并不会立即致人于死,这种危害性也许在很久以后才会爆发,导致被人忽视;第四,也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比如南方人忽然到北方区生活,饮食方面的不同,会突然导致人精神萎靡浑身无力恶心呕吐等的症状,就是所谓的“水土不服”,只是人们司空见惯而不认为是病罢了。所以你要记得,祭祀一定要用当地的时令物产。《礼记·礼器》曰:“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意思是说,不到节令的当地物产,鬼神是不会享用的。你也知道了中药里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说(指的是中药配伍上的禁忌),但是科学实验无法证实的原因了。说一千道一万,养生无非是调和阴阳,圣人也并非天生神圣,普通人若要寻找一个标杆的话,且看孔子的生平: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且从至于学开始一点点努力。《素女经》对于养生亦有总结之言:
    养生篇
    帝问曰:“养生之道,以何为本?”
    素女答曰:“养生之道,以气为本。气能运血,血能化精,精能养神,神在则生,神散则死也。气者,神之本也。能炼气者,入火不焦,入水不溺。固守其精而不散,故终夜御女而不泄。若不能保守精神,而狂妄任意者,必失神丧气,名之为夺命之斧。”
    帝问曰:“若人专守养生之道而不行夫妇房帏之礼,则人伦已绝,后继将断。”
    素女答曰:“凡人年少之时,血气未充足,戒之在色,不可过欲暴泄。年已及壮,精气满溢,固精厌欲,则生奇病。故不可不泄,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
    帝问曰:“时泄而遣其兴,能其精而养神乎?”
    素女答曰:“不然也。若常泄而偶不漏,反生疮痈;常秘而偶泄,则患暴虚。各害养生之道。”
    帝问曰:“男子精血盈满,神气充足,何以知之乎?”
    素女答曰:“男子二八天癸至,而血气不足,精神未定,故戒之也。年至二十,血气渐盛,而精聚肠胃,三十日而一泄焉。三十而血气壮盛,而精在两股,五日一泄焉。年四十,精聚要脊,七日一泄焉。五十而血气将衰,精聚背膂,半月一泄。年至六十四岁,天癸尽,卦数满,血气衰,jing.液竭矣。六十已上,能保全余气,兴壮者尚可泄。至七十,不可妄思欲动..情。”
    帝问曰:“朊知无赖之子,自赖强壮,一日三泄或五泄者,何乎?”
    素女答曰:“暴泄者暴虚,后必痿辟。若泄而不休,自招天亡。”
    帝问曰:“人阳气夜间勃然起立,腾然兴发者,何?”
    素女答曰:“晨昼暮夜,此一日中之四时也。故阳气生子时,于卦为复;至丑时而二阳生下,于卦为临;寅时三阳已全,于卦为泰。若人半夜暴泄,则阳精枯损,年未五十,必发头晕腑痛目昏耳塞。又有五伤:
    其一,男nv交会,精泄而少者,为气伤;
    其二,精出而者,为肉伤;(结合《治伤篇》,而字后疑tuo一“清”字)
    其三,泄而疼者,为筋伤;
    其四,精出而涩者,为骨作;
    其五,临门忽痿垂涎者,为血伤。各泄精过度、jing.液竭乏所致,何可不谨哉!”
    文段比较容易理解,但几处有必要重复:1、养生之道,以气为本;2、若常泄而偶不漏,反生疮痈;常秘而偶泄,则患暴虚。各害养生之道;3、暴泄者暴虚,后必痿辟。若泄而不休,自招天亡。)
    接《素女经》,且继续看下去。
    大伦篇
    男nvjiao合,非为yin乐也。今时之人,不晓修养,勉强临事,故多损精败气,疾病依生焉;或误引食服饵而损性丧命,良可哀哉!
    帝问曰:“夫妇之道,为子孙之计,而今无子者,何乎?”
    素女答曰:“三妇无子,三男无子。男子精冷滑者、多yin虚惫者、临敌畏缩者无子也;妇人性yin见物动..情者、子藏虚寒藏门不开者、夫妇不如妒忌火壮者,无子也。”
    ……
    帝问曰:“阴阳之道,名之为交接者,何乎?”
    素女答曰:“阴阳jiao合,男施女接,故名之为交接也。女人阴中自有明兆焉,无刺琴弦而及菱齿,美快之极,放露真宝,阴血包阳精则生男,阳精包阴血则生女。谓之阴阳交接之道矣。”
    帝问曰:“交接,人伦之原也。而有不相和悦者,何故也乎?”
    素女答曰:“盖因女子不能察丈夫之意,男子亦不晓妇人之性,此不达人伦之道、生育继嗣之理也。各顽劣多yin,各huai不足,互填愤怨;或弃自己妻妄而通外妇,又欺丈夫而野合奸yin;又男子痿软不满欲情,或强阳悍无休息,后终生厌恶。”
    帝问曰:“夫.妻亲睦相敬爱者,人伦之常也。而敬爱之情,因何乎生焉?”
    素女答曰:“既济者,顺也;未济者,逆也。八庚相合,少壮应时者,顺也;八字不协,老幼不遇者,逆也。才貌两全,意气相合者,顺也;蠢丑相背,狠戾反目者,逆也。但恩爱契..合则生敬恭,敬恭则富贵长命而子孙蕃育。”
    (备注:1、首段明确了人对于性的正确认知;其次对无子之人做出判别;其次为交接之名做出解释,以及生男生女的根本原因,染色体的结合是其在现象上的表现;其次为夫妇不睦的原因解释;最后是对于夫妇互敬互爱的原因解释。值得注意的是,像八字等古代的相术,并非空穴来风无稽之谈,判断其是否正确有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判断其是否顺应阴阳法则。
    2、《上古天真论篇》曰:“帝日: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则齿发去,形体皆极。肾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藏腑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以上是寻常人不能生子原因的描述,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得知:
    ①五为数之中央,男nv都是在五七、五八之数开始走向衰败,即面焦发堕等的描述,但原因不同:女子象地,大地能源取之不尽,故其由三阳脉衰败而致,而五藏尚好;男子象天,故其由五藏衰败所致,而脉象仍然强盛。民间也有“女人黄金期短暂,过了三十五就开始走下坡路,男人四十仍然一朵花”的说法,基本上过了鼎盛时期,男nv健康上的最大区别是女子脉象衰弱而五脏良好,男子则五脏衰败却脉象强盛。
    ②女二七,男二八可有子,所以最早的婚配年龄是男子16岁,女子14岁;晚婚晚育则男子21岁,男子24岁;再晚一些,赶在衰败之前,男子32岁,女子28岁,于此则五脏相合,对社会的发展有益;若过了壮盛期,则对社会无益,但从自身受益的角度来讲,女子嫁青年,男子取少女则可。
    ③女子不能生子原因是形坏,男子不能生子则是形神俱坏。
    ④男子xing.欲旺盛,是因为五脏强盛,所以能够施泄,而肾脏因为受五脏六腑之精,所以尤为重要。
    ⑤普通男子八八之数,女子七七之数过后,皆不能生子是因为天地赋予的精气耗尽了。)
    除此之外,《素女经》仍然包含甚广,对比如房..事的忌讳与方式方法、以及一些病理的解释和许多秘方等都有详细描述,还请大家自己去领悟。在回归正题前,且先解释一个愚蠢的问题:无论是《黄帝内经》、《周易》、《素女经》都内容庞博而杂,非圣人难以领悟,果真回到至德之世,人们无知无虑,那他们如何知道天地禁忌与调和阴阳呢?解答:这里有一个先后关系,不是回到至德之世人们要如何调和阴阳,而是人们只有先调和阴阳,领悟阴阳,洞悉宇宙的真理,然后逐渐忘却,无知无虑,最后才能返璞归真,回到至德之世。这样的人,称为至真至人,在圣贤之上,本身便是阴阳合和,一举一动皆是自然,无违天命,无遭天殃。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二十六章!!!
    《素女经》的引用与讲解已经结束,现在恢复分段日更:

    26

    回归正题,继续看《道德经》。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翻译:宠辱好像惊恐的事,像对待身体一样重视大的祸患。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得宠为上,受辱为下。得到好像惊恐,失去也好像惊恐,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的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等我没有身体,我有什么祸患呢。所以为天下珍贵身体,好像可以寄存于天下。为天下珍爱身体,好像可以承托天下。)
    (备注:1、上段讲善摄生者无死地,该段则提出了善摄生的方法,即宠辱若惊、贵身、爱身,并做出解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一国之君不可不知也。故有后世学者认为《老子》是帝王之术治世之书也不无道理,只是这并非主要核心观点。
    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人皆喜受宠而厌受辱,殊不知受宠亦是受辱的开始。宠辱与言语一样,都是是非的导引,欲想无死地,就要防范于未然(即治未病)。所以宠辱对于身体而言,就是大的祸患,一定要重视。但联系上下文,其实是指善摄生者将宠辱都当做惊恐的事,像对待身体一样重视大的祸患。
    3、《在宥》曰:“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圣人治天下尚需无为,人君岂可恃强?
    4、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错误翻译示范:我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自身的私利;如果我没有自身的私利,我还有什么祸患呢?)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翻译:大邦处于下流,是天下的牝户,天下的交汇。牝经常以静胜过牡,因为静居于下位。所以大邦居于小邦之下,就取得小邦,小邦居于大邦之下,就被大邦取得。所以有居于下位去取得,有居于下位被取得。大邦不过想聚养众人,小邦不过想进入侍奉他人,两者各得所想,大的更应该居于下位。)
    (备注:1、上段讲要向对待身体一样重视大的祸患,那该如何做呢?该段便以邦国角度提供了答案:谦下!谦下则人民各安其位,天下大治;争胜则人民不在其位,暴乱丛生。《左转》曰:“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所以,上古时期帝王禅让而天下大治,岁美民安;后世帝王专政而天下动荡不安,治乱不停。而现代社会,讲究的也不是谦让,而是各凭本事,有能者上位。
    2、“牝常以静胜牡”。《天道》曰:“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故而圣人效之。《素女经》曰:“女之胜男,犹水之胜火。”亦是此理。
    3、则取大邦,与则取于大邦不是同意,取大邦就是取得大邦的意思,但是结合下文“两者各得所欲”,此处明显是被大邦取得之意,实脱一“于”字。
    4、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德行越宽广,能力越深厚之人与事物,便越加谦下,大地之贵,亦在于此。另外,谦卦在六十四卦中是唯一所有爻位都无咎或吉利的卦象。)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因为它善于处在百谷下位,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因此圣人要处于百姓上位,必须以言辞处于百姓其下。要在百姓之前,必须把自身放在百姓之后。所以圣人处于上位而百姓不觉其重,处于前面而百姓不受其害,所以天下乐意推举而不厌恶。因为圣人不相争,所以天下没有能与其相争。)
    (备注:该段继续以江海为例,阐述谦下的道理,并且加以发散。圣人治理天下会成为后世新的制度,而该段正是对于圣王之道做出的明示。《天地》曰:“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是为对圣人之道的阐述,可与之互相参考。)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翻译:最好的善于好比水。水善于使万物得利而不与相争,处于众人都厌恶之地,所以几乎接近于道。善于居处地势,善于心思渊博,善于与仁慈相处,善于言辞守信,善于政事治理,善于处事发挥,善于把握时机行动。只有不争,所以没有过失。调和大怨,必有余留怨恨,怎么可以称为善呢?所以圣人手执左契,而不责难于人。有德者掌管劵契,无德者掌管税收。天道没有亲疏,经常帮助善于(谦下)的人。)
    (备注:1、上段讲“善”下之,该段则阐明了最好的“善”,或者叫做为最好的谦下做了一个标杆:水。“善”即善于,有模仿之意,并非善良,所以“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最好的模仿就像水一样,并非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下文皆是阐述水是如何“善”的,所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为“善居于地,善心于渊,善与于仁,善言于信,善政于治,善事于能,善动于时”的倒装。
    2、最好的“善”像水,夫唯不争,故无尤。那么不好的“善”什么样呢?即“和大怨,必有余怨”。故前后实乃承接关节,所以第八章与第七十九章本为一段。
    3、从上段圣人善于谦下所以处上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可以看出,天道经常帮助的是善于谦下的人,即文中所谓“善人”,而非善良的人。
    4、和大怨,必有余怨,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可称之为善。那该如何做呢?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即所谓以德报怨。或许有人问,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论语》也曾记载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答复。首先,孔子倡导因材施教,这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回答,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其次,以直报怨仍然不能解决怨恨,不能称之为善;其次,世人常说“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人之德莫大过天地,天地有大德且不曾言,人之德又何必求报。有求于报,则内心失平静而与外物相接,则与道远矣,故而大德无以为报,亦不求报。所以“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的该版本是错误的!)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翻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而攻坚克强者没有能胜过水的,因为水无可取代。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却没有人能实行。所以圣人说:“承受国家的屈辱叫做社稷之主,承受国家的不详之兆才能成为天下之王。”正话好像反说。)
    (备注:1、上段提供了水成为上“善”的凭据,该段则继续阐述了水称为上“善”的原因。另,“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是“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等句得出的结论,该段与上段亦本是一段。强行分为两段实为便于阐述。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与“盖闻善摄生者……以其无死地”有异曲同工之妙。
    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黄帝》曰:“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故上古之言:强,先不己若者;柔,先出于己者。先不己若者,至于若己,则殆矣。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以此胜一身若徒,以此任天下若徒,谓不胜而自胜,不任而自任也。”意思是说,所谓强,是指能胜过不如己者;所谓柔,是指能胜过强过己者。等不如己者发展强盛如己时,自己便危险了;而能胜过强过己者,就没有什么危险。故而下文又曰:“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若保之。极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故而文曰“守柔曰强。”)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如果被系统删除,大家可以去博客(小正太嘲笑鸟)阅读,有同步连载!!!
    27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翻译:圣人永无世俗之心,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善者我善待他,不善者我也善待他,德行善。诚信者我信任他,不诚信者我也信任他,德行诚信。圣人在世间,收敛而谨慎,为天下使内心浑浊。百姓都专注其耳目,圣人都以婴儿般对待百姓。)
    (备注:1、前面以比喻讲述谦下的道理,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讲“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圣人故而效仿之,那该如何做呢?该段则提供了答案。
    2、圣人常无心。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无偏心亦无偏私,圣人效仿,故无己心,平等对待天下之人,无论善恶美丑;圣人为天下浑其心,故可待天下人如婴孩,无论善恶美丑,故德行周全。
    3、为天下浑其心。不结合上下文,此处便会产生歧义,浑其心,“其”指为谁?是天下人?亦或是圣人自己?前后文都有提过,治理国家切勿有所作为,人心尤其不可驱使,《五十七章》亦曰“我无事而民自静”,可知此处为浑浊圣人自己内心。
    4、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百姓私心各不相同,所以全部私心混杂在一起便犹如万物繁杂复回归混沌一般,故而后文曰浑其心,非但天下人心混杂如此,天下所有学科所有知识混杂在一起,也是混沌而已,所以“能说出来的道便不是道本身”。
    5、该段文辞简约,对于圣人在人类社会中如何与人相处,《秋水》又有较为详细论述: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
    大意是说大人之行,不做危害人的事,也不多施惠于人;行动不为获利,不轻贱家奴;不与人争夺财物,属于自己的也不推让;遇事不求助他人,也不赞美自食其力,不轻贱贪污之人;行为与世俗相异,但也没有乖张邪辟;目的是为跟从众人,所以不轻贱谗佞诬陷之徒,世俗的高官厚禄不足以用来劝勉,杀戮蒙羞也不足以当做羞辱;知道是非的界限不可确定,小大的标准也不可端倪。
    “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该句尤为重要,正因为此无论“善者”“不善者”圣人皆孩之。所以后文有讲“圣人无弃人,也无弃物”,并提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德充符》也有论述:“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斫,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意思是说,圣人有所游历,智慧会成为灾孽,约束会成为禁锢,德行会成为接引(指内心与外物相接),工巧会成为买卖。圣人不谋划,哪里会用到智慧?不砍斫,哪里用得着约束?没有丧失,哪里用的到德行?不借贷,哪里用得到买卖?知、约、德、工四者,是上天的哺育。上天的哺育,就是上天的饲养。既然享受上天的哺育,又哪里会用到人为呢?圣人有人的形体,没有人的情感。有人的形体,所以与人群居;没有人的情感,所以是非不会沾身。渺小啊,所有事属于人的;伟大啊,独来自于上天。
    既然寻常人与圣人皆有人的形体,为何寻常人不能脱离世俗呢?人心排下而进上,好贵而恶贱,好大而恶小,是个可怕的东西。世人价值观之所以狭隘,不能与圣人宽广之心相比,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其对是非贵贱等没有正确的认识。《秋水》借河伯与北海之对话,对此有详细阐述: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昔者尧、 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该段请大家一定要对照翻译仔细理解,混沌初开,后有阴阳,阴阳者,对立转化者也,是非贵贱大小皆是此理,世人不懂事物变化治理,故有偏执;圣人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故而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故能全身而非是非之患。)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翻译: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用“道”莅临天下,鬼怪不显神通。不是鬼怪不显神通,而是其神通不伤害人。不仅其神通不伤害人,圣人也不伤害人。两不相伤,所以德行交互回归。)
    (备注:1、上段讲“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既然对待所有百姓都一样,则百姓好比小鲜,一个大国好比一锅小鲜,治大国也就好比烹一锅小鲜一样简单,而德行也会交互回归了。此即“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
    2、所谓烹小鲜,家庭主妇们清楚的很,翻动不能过于频繁,只需要适时翻动几下便足够了,所以治国之道切勿政令繁多,只需适时引导即可。人们以为这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单独拿出来完全没什么问题,但并非本段之意,第五十七章有对此的阐述。
    3、“其鬼不神”。《内经》曰:“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周穆王》曰:“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无所怛。”故以道莅天下,以朴素行事,其鬼不神。
    4、何为鬼神?《内经》曰:阴阳不测谓之神。《天瑞》曰: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简单来说,游荡的灵魂就是鬼,神鬼莫测的就是神。“其神不伤人”:一来鬼不伤人,二来人不在死地。“两不相伤”: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人不伤天害神,神亦与人无伤。上下互不相害,谓之两不相伤,互不相伤则德行交互回归。)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翻译:政治蒙昧素朴,人民淳朴忠诚。政治精细明察,人民欠缺不满足。灾祸是幸福的依傍,幸福是灾祸的潜伏。谁知道最后的结果?本来就没有标准。正又转变为邪,善又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时间本来就很久了。因此圣人方正而不割害,锋利而不刿伤,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备注:1、上段讲“治大国若烹小鲜”,该段则道出了原因。
    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即所谓不治不乱,《胠箧》曰:“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罯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该段比喻非常形象生动,也非常易于理解的告诉人们,“其政察察”(即以智治国)的危害,不仅使民心大乱,更使万物不得安宁。另外,“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阐述了世人为何执迷不悟。知诈渐毒是指人心不古,多伪骗欺诈、奸黠狡猾,而“颉滑坚白、解垢同异”的言论就好比如今物理学中“薛定鄂的猫”、“不确定理论”以及运动力学上的各种各样的论题一样,越研究下去人们就越迷惑,离真相越远。最后一段是是说,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情况就是这样,舍弃那淳朴的百姓,喜好狡诈谄佞的小人;废置恬淡无为,而喜好那碟碟不休的说教。繁琐的说教已经扰乱了天下,人之谜其日固久矣!
    也许人们有所疑惑,不去治理天下,如何使人心向善呢?后文的回答是:绝圣弃知,民利百倍。所以说,治理天下要放任人们凭借其自然天性行事而不加干涉,《在宥》曰:“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意思是说:只听说放任自由于天下,没听说过治理天下的。放任的原因,是怕天下人淫乱了自然本性,自由自在的原因,是怕改变了天下人的淳朴德行。天下人不淫乱自然本性,不改变淳朴德行,还有治理天下的人吗?从前尧治理天下,使天下人性欣欣然快乐,不再宁静;桀治理天下,使天下人性瘁瘁然疲惫不堪,不再愉悦。不宁静不愉悦,都有失德行。有失德行也可以长久的,天下没有这种事情。另外,所谓大制,是相对于万物而言,人类只是其一,以治人之制,并不能治理万物。《至乐》曰:“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此之谓也!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又可转变为福,福又可转变为祸,祸福本无定数,所以下文说“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本来就没有标准,所以有为治世或许会祸乱天下。人间之事,莫不如此,正如《人间世》言:“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所以电视剧里孙悟空说“天上的事情好办,地下的事情也好办,只有这人间的事情最难办,重不得又轻不得”原因就在于此。那什么人不受祸福牵限呢?是婴儿!《庚桑楚》曰: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
    4、“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故而圣人与人两不相伤,《知北游》曰:“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翻译:万物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刚强有赢弱,有成就有毁坏。因此圣人除去极端、奢侈、过分;不出门户,遍知天下。不偷看户牖,能见天道。其出行越远,所知越少。所以圣人不出行有所知,不观察而明了,不作为而成就。)
    (备注: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都阐述了阴阳转换的道理。过犹不及,故而该段阐述圣人之道“去甚,去奢,去泰”,即除去极端。
    2、“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万物自有其对立转化的属性,此为万物之理,阴阳之道,故而圣人知阴阳,不出户遍知天下,不窥牖明见天道;圣人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故而去甚,去奢,去泰,处阴阳之和。
    3、“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养生主》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扰动内心与外物相接,越探求万物则越不可得,故而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四十七章》本为《二十九》章后续,两章实为一段,现重新归位。)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二十八章!!!
    28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翻译:天下最柔弱的,驰骋于天下最坚硬的之间。无有进入无间,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能赶上它的。)
    (备注:1、上段讲圣人除去极端不为而成,该段紧接论述无为的益处。
    2、“无有入无间”。水为天下至柔,却可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故称无有入无间,即无有之形入无间隙之中。水本无形,以物之形为形,无孔而不入,无孔亦可渗透,是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3、不言之教,圣人则之,天下希及之。《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翻译:道永远无为而无不为。侯王如果能坚守它,万物将自己化生。化生而想造作,我将用无名之朴去震慑。用无名之朴去震慑,将不会想要造作。不想造作而安静,天下将自己归正。)
    (备注:1、上段讲无为有益,该段则讲益处具体化阐述。从道的层面即无为而无不为,从侯王的层面即无为可治万物,非单治人可比。又提出万物化生造作使其规正之法,即守静。
    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无为而万物自化,侯王无为与道合同,万物亦将自化。另,万物将自化即万物都是自己化生的,并非科学上所谓渐变与进化而来,万物也并非有共同的一个祖先。
    3、化而欲作。万物初生都是混沌质朴的状态,“欲作”有“一生二”之意,即从混沌质朴的状态脱离开来,进入阴阳对立转化。万物一旦踏入阴阳规律掌管的世界,便进入一种轮回,在里面生长变化壮盛衰落,无法长生久视,更莫提合同于道。而阻止万物造作的方法,便是以朴素抚平内心的动荡,消除造作。有句话叫做“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是,虽然山峰犹如千把利刃,但是因为心中没有欲想欲念,所以不感到害怕,自然就比利刃还要刚强。和尚在寺院里修炼一辈子,末了没有一个不想上西天的;道士整日闭关打坐,末了没有一个不想白日飞升的。可见消除欲望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4、“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守静则天下归正,那如何做到守静呢?《刻意》曰:“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可知守静即恬淡寂漠,虚无无为,并非刻意尚行而成。以上几种人士,未能“去甚,去奢,去泰”,其做法非为不可,只是境界见小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翻译:安定易于维持,没有征兆易于图谋。脆弱易于消解,细微易于分散。在未有之时作为,未乱之时治理。合抱的大树,生长于毫末之初;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开始。百姓做事经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慎重对待自始至终,就没有失败。因此圣人追求世俗所不追求,不珍贵难得的货物;学习世俗所不学习,挽救众人所犯过错。用来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敢有所作为。)
    (备注:1、上段讲“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该段则提出了具体方法,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于人而言,即治未病。并与《第三章》相呼应,并且可作为其解释。
    2、自古以来,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衡便有怨念,最终导致争端。那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均施天下,非但世人,亦照之万物呢?答案是无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虽大,其化也均!天地对于万物本来就是均衡而施,只有无为才能顺应自然。但凡有所作为,便是对于天地均施万物的阻碍,故云“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翻译:作无为之为,行无事之事,尝无味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以德行消解怨恨。图谋困难从其容易处入手,做大事从其细微处入手。世间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世间大事必须从细微处做起。因此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就大。轻易许诺必定少有诚信,多容易也必定多困难。因此圣人也以困难态度处事,所以最终没有困难。)
    (备注:1、该段接上文,继续阐述与发挥。
    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所以“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只是不扰动内心;“事无事”并不是什么都不从事,只是不为私利,不徇私情,不有意作为;“味无味”并不是吃什么都没有味道,而是“甘其食”。
    3、“大小多少”。它阐述了事物成就的道理,比如万物皆空,而正是无数的空间聚合压缩而形成最初的物质,无数的物质又经过组合而成为大千世界。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世界的规律便是如此。如果非要追究其中的数字,质能公式为人们提供了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比例。
    4、“报怨以德”。德行消解怨念可称之为善,该四字当移到此处。
    5、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还是以圆做比喻,当圆越大,外面的世界也就越大,当圆缩小再缩小,成为一个什么都不包括的点的时候,圆的外面就是圆的里面,这就是至大,到达这种境界也就得道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翻译:做学问每天有所增益,修道每天有所减损。减损又减损,以至于达到无为。无为则无所不为。获取天下经常凭借无事,等到有所作为,则不足以获取天下。)
    (备注:1、上面讲无为有益,该段则将为学与为道做出对比,阐述如何达到无为。
    2、增益何?减损何?无他,皆指世俗所学所贵。比如仁义礼仪,比如智慧、知识。事物永远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学问与知识是无止尽的,寻常人又怎么能够全部掌握呢?
    答案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我们前面提过一个拆墙的理论,但这个拆墙并非硬拆,一个人但凡有所知有所为,其耳濡目染便会不知不觉印在心里,很难根除。但若是从观察自然开始,通晓神明之德,类比万物之情,体验阴阳造化,并且将所学所得融汇贯通的话,就好比俄罗斯方块的游戏一般,满则清空,最终达到无所不知又回归于浑然不知,这便是拆除墙了。
    真正的学问,并不是学习而来,真正的懂得叫做触类旁通。懂得一个道理,进而懂得一类道理,这就是悟。故而圣人知阴阳可遍观宇宙;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是以圣人浑然守一,无为无不为。
    3、“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应帝王》篇中天根问无名人如何治理天下时,天根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可知,抱有治理天下之心正是天下大乱的祸根,顺物自然没有私欲则天下大治。
    4、圣人以无为治天下,那天下人该如何做呢?有观点认为,上无为而下有为,这才是治世之道,并附以长篇大论,《天道》篇对此有详细论述:“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
    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之末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绖,隆杀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
    末学者,古之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宗庙尚亲, 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语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语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哉!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仁贤不肖袭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
    该言论无非是在取法自然的基础上阐述人伦等级的合理性,肯定了贵贱、大小、上下的差别,然则其只知自然秩序,却不知万物秩序之由来,亦不知事物变化治理,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实乃小大之辩,境界差矣。且看《天道》下文点评:故书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骤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迕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礼法数度,形名比详,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意思是古书上说:“有形有名。”关于形体和名称,古人已经注意到了,但没有放在首先的地位。古代谈论大道的人,是在五种变化后才谈到形体和名称,九种变化后才涉及赏罚的问题。唐突地谈论事物的形体和名称,不可能了解“形名”问题演绎的根本;唐突地讨论赏罚问题,不可能知晓赏罚问题的开始。把上述演绎顺序倒过来讨论,或者违背上述演绎顺序而辩说的人,只能是为别人所统治,怎么能去统治别人!突然谈起刑名赏罚,这种人只知道有治人的工具,而不知道有治人的规律;只可以被天下人役使,而不可以统治天下;这种人就称作言辩人士,即只能认识事物一隅的浅薄之人。采用礼法和度数之制,对事物的名实加以比较详审,在古代就已经有了,但这只是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做法,不是君主用来畜养臣下的做法。若果真能如书中所言,时代到达“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下与上同德”,此即合乾卦用九所言:“见群龙无首,吉。”是为至德之世之开篇,《易》无所用也!)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二十九章!!!
    29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翻译:想要获取天下而去作为,我看他不会达到目的。天下作为神圣之器,不可作为,不可把持。作为会失败,把持会失手。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失手。)
    (备注:1、上段讲“以无事取天下”,该段则反过来论述。
    2、“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道化生万物,天地使万物生演,又使万物覆灭,天地本身就是规律,人不可定胜天,逆天而行者会被无情碾压,故不可为,亦不可执。)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翻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够长和久,因为其不因自己生存有所作为,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圣人置身百姓之后而处身百姓之前,置身度外而自身保存。因为其无私,所以能够成就私心。)
    (备注:上段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该段则给出了解释,即不自生故长生。)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翻译:踮起脚者不能久立,跨步者不能远行。自我表现者不明了,自以为是者不彰显,自我炫耀者没有功劳,自我骄纵者不长久。从道来说,多于的食物和行为,被万物厌恶。所以有道者不这样做。)
    (备注:1、上文讲无为有益,该段则进一步讲有为之害,并阐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的道理。
    2、“余食赘行,物或恶之。”《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而赘行实为造作,造作则远离道矣。食物分为五味,《五味论》篇则详细论述了五味摄入过多对人体影响以及原因:“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挽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
    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
    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
    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
    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所以,余食赘行,物或恶之,不是说说而已,是果真有严重的后果。而《五味》则论述了五藏病变者的宜食与禁忌,且当做科普: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所言五宜者: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糠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翻译:真实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话语不真实。善辩论者不去辩论,辩论者不是善辩者。知者不广博,广博者不智慧。圣人不积累,尽力帮助人,自己更富有。全部接济人,自己更加多。天之道,助利而不伤害。圣人之道,作为而不相争。)
    (备注:1、上文讲无为与有为做出对比与选择,该段则对自己的话语(信言)与世人的话语(美言)做出评判。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周易》有一卦为“贲”,山火贲,该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离,上卦为艮;离为火为明,艮为山为止;山下有火,一片红艳,花木相映,锦绣如文,有装饰与文明之意;而《杂卦》对于贲的解释是:“贲,无色也”,可知所谓的纹饰,并非加上颜色,而是以五色突出其原有的面貌;贲卦论述文与质的关系,以质为主,以文调节,文明而有节制。有一个成语叫“文过其实”,指文辞浮夸,不切实际。而贲卦之后紧接为剥卦,山地剥,该卦为异卦相叠,下卦为坤卦,上卦为艮;坤为地,在山之下,艮为山,在地之上;山在地上,常年受风吹雨打,雷击日晒,被不断剥蚀;《序卦传》曰:“致饰,然后享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剥也。”经过贲卦的纹饰,通达到了尽头,接着就是剥蚀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相总是朴素的。
    3、“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圣人知是非不可分,细大不可倪,故而不言不辩;当有辩驳的余地时,如《齐物论》言:“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如《人间世》言:“夫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兽死不择音,气息勃然于是并生心厉。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
    一来,言论不似风吹,如果说出的话不能成为定论,那么言论的意义在哪里?二来,言论很容易兴作,失实容易使人陷入困境,甚至危及生命。马丁·尼莫拉牧师有一段著名的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大意是这样:起初他们抓共产党,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然后他们抓犹太人,我也不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接着他们抓工会成员,我还是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之后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依然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为我说话了。
    如何现代教育教导的那样,它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有立场,但是仔细追究,这种论述只知有立场可以受到保护,却不知没有立场可以免受迫害。试想,人类的历史上,无论佛陀,还是是真人,或者神圣,有谁是有立场的吗?他们哪一位不是为全人类着想?善者不辩,并不是因为他的话无可辩驳,而是事实真相总会混杂在一起,展现以混沌朴素的状态,但凡话语必择其重而论之,混沌朴素之物无有轻重,论必有失其全面,故而至言无言。
    4、辩论者与善者没有对立转换的关系,“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应为“善辩者不辩,辩者不善辩”,善者乃善辩者之意。
    5、“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曰: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曰:以有崖求无崖,则殆矣。知道越多,就越与外物相接则不得复返,真正智者紧守内心宁静抱一而已,故而广博者不智,智者不广博,《天元纪大论篇》曰: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故而圣人知阴阳,可观于天地之谓也!
    6、“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道》曰:“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此两者亦有“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之意,藉此得出下段“天之道,其犹张弓与”的结论。)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备注:天之道,好像张弓射箭吧!高者抑制它,低者抬高它。有余者减损它,不足者补充它。天之道,减损有余而补充不足。人之道就不如此,减损不足来侍奉有余。谁能有余来供养天下呢,只有得道者。因此圣人作为而不自恃,功业成就而不占据。他不想显露贤能!)
    (1、备注:该段是上段做出的结论。
    2、以张弓比拟天道,再形象不过,损有余补不足为其方法,其实就是均施天下,使阴阳得以化合。《汤问》曰:“均,天下之至理也,连于形物亦然。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发不均也。均也,其绝也莫绝。人以为不然,自有知其然者也。”该段阐释非常到位,意思是说:均衡,是天下最高的准则,涉及形物都是这样。均匀的头发能悬挂均匀,有轻有重而头发断绝,因为不均匀的缘故。力量均匀,本来应该断的也不会断。一般人认为不是这样,但自然会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
    3、《七十七章》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六元正纪大论篇》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丛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至真要大论篇》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九针十二原》曰:“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以上其指者皆同,只是使用范围有别。
    4、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违逆天道,故而人为天之戮民。各个宗教为拯救人类无不付出了努力,比如道家有辟谷食气提倡无为,佛家有八戒十戒提倡清净,基督教有七宗罪,皆旨在限制人的欲望。
    5、“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化生天地,道大于天地,自然有道者可供养天下,此亦为判断圣人之准则。
    6、道本无为,天地不言,故而圣人为无为,功成而不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故而圣人不欲见贤焉。)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备注:善于行走,没有辙迹;善于言辞,没有瑕疵;善于计算,不用筹策;善于关闭,没有栓梢而不能打开;善于捆缚,没有绳索而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善于拯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拯救万物,所以没有被抛弃的生物,这就叫做“袭明”。所以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是善人的资用。不尊重其老师,不珍爱其资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就是要妙。)
    (备注:1、上面讲圣人不欲见贤,该段则继续阐述其功用,不欲见贤则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2、“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我们讲,为人不要有立场。直到现在,还有人在争论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且莫纠结,其实人之初皆是朴素自然,待混沌初开,人性便有了分化,犹如天地分离般,有性本善者便有性本恶者,这是相生相伴的道理,所以既不必弘扬人性的善也不必摒弃人性的恶。故而圣人为天下浑其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故而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当今的世界,无论经济的发展,或是法律和一切规章制度,都是为服务或者规范大部分人,所以它抛弃了另一部分人,并非以人为本。人类需要的不是惩罚,也没有人能替天行道,更没有人应该被抛弃。你也应该明白,哪怕是恶人,自有其存在目的,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作恶,大恶惩小恶,小恶惩不善,善者与恶者所在区间不同,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好人,作恶的人是不会伤害你的。不吃鱼的人,永远不会被鱼刺卡到喉咙;不贪小便宜,永远不会吃大亏!就是这个道理。
    更重要的一点,中国历史世代以来,所谓治国,就是治人,然则偌大之国仅有人而无物焉?
    人与物相差到底有多远呢?《黄帝》曰:“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亦不假智于人也: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壮者居外;饮则相携,食则鸣群。太古之时,则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帝王之时,始惊骇散乱矣。逮于末世,隐伏逃窜,以避患害。”可知,禽兽与人,在对待生命方面,凡是有血气之物,心知都不会相差太远。既然如此,那么人与禽兽必定是可以沟通的,本来太古之时,人与禽兽便是杂居同处。该段上文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尧使夔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此以声致禽兽者也。然则禽兽之心,奚为异人?形音与人异,而不知接之之道焉。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可知,人与禽兽的沟通至少有以力驱使,以音声致使两个方面,而神圣教化天下,境界远胜于此,该段下文曰:“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故先会鬼神魑魅,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蛾。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
    神圣所训天下,先会鬼神魑魅,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蛾,于世无所遗逸焉,亦即“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所以,你肯定知道了,为何圣人被称为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翻译:知人者智慧,自知者明了。战胜别人者有力,战胜自己者强大。知足者富有。顽强坚持行为者有志。不离失根本者长久,死而未亡者长寿。)
    (备注:1、上段世人虽自以为智,实际大大迷惑,该段则对人的境界与高下做出了阐述。
    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故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曰知足者富。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为无为,事无事,常随自然而已;故曰强行者有志。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故曰不失其所者久。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曰死而不亡者寿。)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三十章!!!
    30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翻译:上德无德,所以有德。下德不失去德,所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所作为,下德无为而有所作为,上仁有为而无所作为,上义有为而有所作为,上礼有为而得不到回应,就用手臂推搡人去做。所以失去道而后有德,失去德而后有仁,失去仁而后有义,失去义而后有礼。礼,是忠信的薄弱,混乱的开始。前识者,是道的虚华和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身处其厚重,而不居浅薄,身处其笃实,而不居虚华,所以除去彼获取此。)
    (备注:1、上面讲圣人无为而不欲见贤,那是否就代表圣人残忍无德呢?该段与下端则对此做出了解释。另,该段同时也体现了道德下衰的过程。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该句似乎不是很好理解,那么且补全一下:上德无为而无以(之)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之)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之)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之)为。如果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再更直白一点:上德无为而不会以(无为)为,下德无为而会以(无为)为。上仁为之而不会以(为)为,上义为之而会以(为)为。
    3、“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天运》曰:“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者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它告诉我们,礼仪法度要应时而变,要被人用,而不是作为规范犹如缰绳一般加之于人。”
    4、“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仪,是忠信薄弱的体现。常言道,人们炫耀的正是他缺少的,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大力提倡的,正是当世人们欠缺的。中国早已不是礼仪之邦,不信看国家的宣传标语,无不是大力提倡居民遵纪守法,做守法知法懂法的好公民。封建社会尚有君子之风,有士为知己者死,到了现在,礼也缺失,变为“失礼而后法”。法即法律,再往下自然是“失法而后兵”,兵即战争。战争是全人类的不幸,然后便是更彻底的混乱。
    5、《渔父》曰:“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意思是说“礼”是世俗人的所作所为,“真”是来自于上天的恩赐,是自然而不可代替的。所以圣人取法于天珍贵纯“真”,不拘泥于世俗。愚者却与此相反,不能取法自然而体恤于人,不知道珍贵纯“真”,匆匆忙忙跟随世俗而变化,所以有所不足。故而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翻译:天地不仁慈,把万物当做刍狗对待。圣人不仁慈,把百姓当做刍狗对待。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空虚而不枯竭,鼓动而风越多。多言导致窘困,不如保守中和。)
    (备注:1、该段紧接上文,是为总结之语。
    2、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仁”都存有误解,现在重新规正。《天运》曰: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 ”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庄子曰: “至仁无亲。”大宰曰:“荡闻之,无亲则不爱,不爱则不孝。谓至仁不孝,可乎?”庄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夫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冥山,是何也?则去之远也。”至仁无亲,故而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均,天下之至理也,故而天地无私,均爱万物,故而圣人无弃人亦无弃物。后世墨子闻而悦之,勉力有为,提出“兼爱非攻”,然此亦“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所以遭遇窘困。天地不仁,不仁即大仁,然天地不言其仁,人又何足言之,故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不如守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如果说“一”是一种万物混杂在一起的均衡状态,那么三便是阴阳划分之后而又相互聚合的一种和气。“不如守中”便有驱使自身处于阴阳合和状态之意。《天道》曰:“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意思是说通晓天地之德的人,就叫做认识天地的根本,就能与天相和谐。所以能够均调天下,与人相和谐。与人相和谐,叫做人乐;与天相和谐,叫做天乐。
    4、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为何圣人不以仁义治国呢?世人皆颂扬仁义之主,却不知以仁义治国之害,且来看仁义治国的弊端:
    弊端一,仁义仿若绳索,会损害人的天性与生命,使天下人迷惑而不得反。《骈拇》曰:“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使天下惑也!”
    又曰:“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仁义易其性与?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此之谓也!
    弊端二,扰乱天下,使盗贼四起;易被大盗或无德之人盗用,成为其统治工具。《胠箧》做比喻曰:“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藤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又曰:“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qie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又曰:“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明日更新第三十一章!!!
    31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翻译:达到极端空虚,持守清净无改。万物一起生长,我来观察其往返。万物繁多,各自回归根本,回归根本叫做“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知道“常”叫做“明”。不知“常”,妄为造作凶险。知道“常”能够容纳,容纳才能公正,公正才能保全,保全才是天性,天性才合于道,合于道才长久,终生没有危险。)
    (备注:1、上段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该段则回归本源看本质,继续阐述方法与原因。
    2、“静”即虚无,与“虚”为互文;“复命”即回复生命,指“静”为生命的本源;“全”指保全,并非普遍或周全;“天”指天性,即自然。保全则德全,常德乃足,则复归于朴,返朴归真即合于道。单独拿出该段,自然横看成岭侧成峰,翻译会各有不同。
    3、“致虚极,守静笃”。《西游记》中唐僧一行返回如来处要求以无字真经换取有字经,佛祖是这样回答的:“你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无字真经虽然无字,但有所表达,那就是“空”;如果多说一点的话,“致虚极,守静笃”再合适不过了。
    那如何才能做到?答案是恬淡寂寞。《刻意》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遁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故曰,悲乐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道之过也;好恶者,德之失也。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
    故曰, 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此外,关于守静的原因,《天道》如是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休,意指息虑,上同。)
    4、“不知常,妄作凶”。《周易》有一卦为无妄,天雷无妄,该卦为异卦相叠,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震为雷,天在上,而雷雨风行,则万物不敢妄动,妄动则招致凶险。
    5、“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静为生命的本源,世间本无纷扰,故而天地容纳万物;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里之理,故而于人物无弃。天地容纳万物而无偏私,故而公正;圣人于人物无弃,故而公正。公正则万物敬仰而无灾祸,故而得以保全;保全则德全而神不亏,神不亏则天性无缺,天性无缺则可称之为道。)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我所认识的龙族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修仙悟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9-15 03:05:16  更:2022-09-15 03:13:16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