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恐怖推理 -> 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 -> 正文阅读

[恐怖推理]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第2页]

作者:QQq小鲤鱼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体经络的阴阳大环境,按照少阳、太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的次序,阳由少慢慢增多,到阳明则阳壮盛到极致,盛极则衰,于是从厥阴开始阳又慢慢减少,到太阴时阳衰弱到极致,物极必反,于是从少阳开始,阳又慢慢增多,如此则往复不休,如环无端;按照厥阴、少阴、太阴、少阳、太阳、阳明的次序,阴由少慢慢增多,到太阴则阴壮盛到极致,盛极则衰,于是从少阳开始阴又慢慢减少,到阳明时阴衰弱到极致,物极必反,于是从厥阴开始,阴又慢慢增多,如此则循环不止,如环无端。
    对应而来,按照少阳、太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的次序,血由少慢慢增多,到阳明则血壮盛到极致,盛极则衰,于是从厥阴开始血又慢慢减少,到太阴时血衰弱到极致,物极必反,于是从少阳开始,血又慢慢增多,如此则往复不休,如环无端;按照厥阴、少阴、太阴、少阳、太阳、阳明的次序,气由少慢慢增多,到太阴则气壮盛到极致,盛极则衰,于是从少阳开始气又慢慢减少,到阳明时气衰弱到极致,物极必反,于是从厥阴开始,气又慢慢增多,如此则循环不止,如环无端。
    故而阴阳可互为表里:
    少阴与厥阴互为表里,少阳少血多气,厥阴多血少气;
    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太阳多血少气,少阴少血多气;
    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阳明少气多血,太阴多气少血;
    如果按照原文,不符合阴阳对立转换的法则。)
    经脉十二,分为手足三阴三阳,三阳为少阳、阳明、太阳,三阴为少阴、厥阴、太阴,共计十二条。五阴经主五藏(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除外),六阳经主六腑。人体分阴阳,阴阳生四象,那何谓阳明,何谓厥阴?《至真要大论篇》曰:“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故而阳明之阳最多,厥阴之阴最少。《逆顺肥瘦》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此为脉行之逆顺。
    《经脉》详细叙述了十二经与十五络的起止、循行部位、发病症候。通读全文可知十二经分别为: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心手少阴之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肾足少阴之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胆足少阳之脉、肝足厥阴之脉。十五络分别为: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手太阳之别,名曰偏历;手阳明之别,名曰外关;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督脉之别,名曰长强;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此外,十二经还有两个特点,其一:手少阴之脉无腧穴。《邪客》曰:“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俞,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黄帝曰:少阴独无俞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除开其原因,你也知道了,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不会生病,故而邪不能入,阻滞于心之包络。科学也证明了,只有心脏是不会得癌症的,心跳动着,人就活着,所以早时候医学界以心脏停止跳动作为判定人死亡的依据;你也知道了,为何一心想死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救不活的,因为心藏神而主神明,心伤则神去,神去则人必死。同样的,科学也证明了,意念可以改变人的健康,即好的念头会让你远离疾病,俗话也说“好人有好报”。
    其二:只有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是跳动不休的。《动输》曰:“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足阳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从还?不知其极。岐伯曰:气之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于鱼以及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
    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岐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附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前面讲人迎与寸口若引绳,这里也阐述了原因,故而也可知五藏与六腑相表里,《九针论》曰:“足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厥阴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足之阴阳也。手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心主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手之阴阳也。”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经脉与呼吸的关系,它们也有规律可循,《平人气象论篇》则有更详细论证:“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统一说明:若无特殊情况,本文每天更新一章,为保持文章的连贯与完整,一般拆分为两段,字数多则三段,上午下午晚上各更新一次。
    偶尔有发帖被删除的情况,煮酒论史板块有一个名为《终极奥义》的帖子同步进行更新。
    那么常人的经脉动作一成不变么?答案是否定的,《经脉别论篇》曰:“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息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可知生活起居,特别是人的情志对于经脉都有变动的影响,所以保持平静的心情对于身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千万不要不以为然,这是人体的运行机制,跟随自然变化的规律生活人便可形气相得而脉象平稳,且看人体四时正常的脉象,《平人气象论篇》曰:“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帝曰: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帝曰: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濡,故曰营,反此者病。”
    该段亦阐述了脉象的成因,脾不主时故而无对应之脉象,此外原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四季经脉的太过与不及,以及因此导致的病症。如若违背自然法则会引起不适于疾病,更甚者引起死亡。《平人气象论篇》曰:“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这便是违逆四时规律时自然对人体的反噬。
    现在,让我们以五藏经脉为例,来对比一下常人与病人的不同。《平人气象论篇》曰:“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平肝脉来,耍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文中描述非常形象,古文不好的同志要补补功课了。既然知经脉逆从,那何谓虚实呢?《通评虚实论篇》曰:“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帝曰:虚实何如?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余脏皆如此。帝曰:何谓重实?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
    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如何?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帝曰:经虚络满何如?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帝曰: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帝曰:何谓重虚?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帝曰:何以治之?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恇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
    段落非常详细的讲述了经络虚实不同的问题、治法与生死的情况。《玉机真藏论篇》中亦有讲述包括经脉虚实在内关于生或死的十种情况:“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第二节 再谈经络(下)
    人有衰亡,脉亦有衰败,《诊要经终论篇》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若欲知其经败亡现象之原因,可去对应十二经之终始,此外《经脉》有单独关于五阴经气绝详细的阐述:“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气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少阴者心脉也,心者脉之合也,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俱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此十二经之败也。”
    该段最后亦是论证阴阳离绝的具体情况,五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离决则人必死矣,《脉度》曰:“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所以提早诊断发现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脉要精微论篇》曰:“诊法常以平旦,阳气未动,阴气为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此为诊法大论,知三部九侯之理亦可决人生死,《三部九侯论篇》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此为大论,诸如风气之病或女子月事不计在内。
    此外,五种真藏脉出现之时,人也是必死无疑的。《玉机真脏论篇》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新张弓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者,皆死不治也。”至于原因,接下来讲的也很清楚:“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大意是说,脏气必须依赖胃气的输送才能到达手太阴,所以五脏才能在各自主时以不同的脉象出现于手太阴寸口,但如果邪气过胜,则精气衰败,非常严重时胃气便不能同脏气一起到达手太阴,所以真脏脉就单独出现了,这是不治之死症。《平人气象论篇》中有更易于理解
    的解释:“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意思是说,脉象之所以正常,是因为脉气与胃气相和而至,现在缺少胃气所以真藏脉便显现出来,人便要死亡。
    《老子》第四十二章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亦属万物,自然负阴而抱阳。五藏为神脏,灵魂所属,通于天气,其脉亦行天气;胃为形脏,化水谷之气,水谷之气为地气,故胃气属地气,其脉亦行地气。现在天地和气,阴阳相合,“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调经轮篇》)。这是人体的“冲气以为和”。发散开来,独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合和,万物以生,世间皆如此理。
    所以通天气是人的根本,《生气通天论篇》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人同食天地之气,其地气来源于水谷,天气来源于呼吸,食地气可以饱腹,那食天气的意义何在呢?《生气通天论篇》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没错,就是通神明固阳气。当然了,天气指清净之天气,所以滥砍滥伐破坏自然破坏天气,制造雾霾的人类,长此以往将自食恶果,那就是“失之则内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虽然大家不是圣人,不能服天气而通神明,但同食天地之气,修身养性,亦可使神机不灭,《六节藏象论篇》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是人的情志的产生。据说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虽然有些动物会模仿人的笑,但并无笑的实质,这便是不得神机的原由。而且动物知声不知音,《礼记·乐记》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假设有动物经年累月吸食天地精气得以生神,进而化生灵魂,那么它除开外形,实际与人无异。如果达到更高境界,比如通达神明,那便得以俯视众生,为人祭拜。你是否感觉并不真实,然而这并不是异想天开,《山海经》里便记载了诸如此类许许多多的神。你以为那只是神话,可神话并不一定是虚构造假。
    另外,《经络论篇》对于经络的颜色有大概阐述,这里不再啰嗦。本章最后,且来简单讲一下诊脉知孕的情况,虽然现在会把脉的人已不多见,精通之人更是寥寥无几。《平人气象论篇》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而至于原因,在《腹中论篇》:“帝曰:何以知怀子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如一骑绝尘 2017-11-16 10:02:35
    感觉我好笨啊
    ----------------------------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营卫之气
    第二十三章
    第一节 营卫之气(上)

    人体有无穷的奥秘,比如人体的运行便是一个庞杂而又井然有序的过程,这一节我们来讲环绕人体的两股重要气息:营气与卫气。顾名思义,营气指营养之气,卫气指护卫之气。且来通关《营卫生会》全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备注:1、该段讲述了营卫之气的生成与相会。营卫之气来源于水谷,经胃生成,传之于肺,而贯通五脏六腑,后分为两条道路,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天地初开之时,亦是轻盈者上天,浊重者下地,此亦为人体与自然的对应。那清浊之气又是区别的呢?《阴阳清浊》曰:“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受谷者浊,受气者清”,也可理解为天气为清,地气为浊;肺气为清,胃气为浊。清气入五藏,浊气入六腑,各自又有行径,清浊相交冲叫做乱气。这是区分方法与大体分类。但要切记,虽然它们名称不同,但异名同类,实质是一样的,其实不必做过多解释,它们都是从同一股浑浊之气中分化而来的不是么。
    2、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卫气》曰:“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亦可知营卫之气的关系,好比贯穿人体阴阳的有环无端的圆。)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
    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备注:年老者白天不明夜里不寐,而少壮者白天精力旺盛夜里睡梦香甜,人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该段才是真正原因,此亦为人体运行的机制。)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备注:此为营卫运行之初始。)
    黄帝曰:愿闻上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
    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备注:卫气的特点是慓悍滑疾。该段亦论述了营卫的相会情况。)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
    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备注:1、气可化血,血亦可化气,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其实不仅如此,精气津液血脉亦同为一耳,《决气》曰:“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痹,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脉脱者,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2、阐述了精气津液血脉之名的由来,即因部位与功能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名称,这也是所谓的“名可名,非常名”。另外同样也阐述了气脱的症状和彼此的贵贱关系。
    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夺血者失神,失神者死;夺气者失精,失精者亦死。此为人生有两死。血之与气,一阴一阳,阴阳离合,独阴不生,独阳不长,故生有一!
    3、营气者,以奉生身也。《脉度》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此之谓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
    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备注:此为人饮酒,饭未消化而小便先出的原因。)
    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备注:1、前面我们讲,中医的五藏即是西医的五藏,那么你也应该知道,《内经》中所论述的所有器官皆为有形有质的器官。《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为人体器官,则阴阳必然不能分离,故而有器官之用。其实这是非常非常容易理解的,人们常言地理地形,可曾有人描述天的形状?物质有形状,无形的能量可曾有形状?所以,三焦绝对是有形有质的器官。那三焦究竟为何?三焦乃六腑之一,既然如此那便与其他五腑为并列关系,大家且掰着指头数数,《内经》里所有论述的器官与现代医学指定的器官对照,有没有那个器官是遗漏的?没错,是胰,或者叫胰腺。有专家称,中医没有胰腺这个概念,用现代医学反推回去,胰腺应该包括在脾的系统里。我们根本不用仔细推敲,试想这么大一个脏器在人体内找不到,而《内经》网罗天地贯穿阴阳却单独对胰腺没有专门的论述,但凡稍微懂些医学的人,都应该感到奇怪不是吗?那到底是不是呢?且看现代医学对胰腺的描述:
    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液中含有碳酸氢钠、胰蛋白酶原、脂肪酶、淀粉酶等。胰液通过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所组成,胰岛主要由4种细胞组成: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以旁分泌的方式抑制A、B细胞的分泌;PP细胞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
    另,胰腺为混合性分泌腺体,主要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功能。它的外分泌主要成分是胰液,内含碱性的碳酸氢盐和各种消化酶,其功能是中和胃酸,消化糖、蛋白质和脂肪。内分泌主要成分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其次是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肠血管活性肽、胃泌素等。
    另,胰岛素的功能为:
    (1)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此作用主要通过提高肝脏和肌肉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而完成。
    (2)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内。
    (3)激活葡萄糖激酶,生成6—磷酸葡萄糖。
    (4)抑制糖异生。如胰岛素缺乏时,进入组织细胞内的葡萄糖减少。肝糖原的分解与异生增强;由肝脏释放入血的葡萄糖大大增加,血糖水平升高,并超过肾糖阈值而从尿中排出,表现为糖尿病,胰腺炎。
    我们来提取一下主要信息并与《营卫生会》段落相对应。
    (1)“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与“胰液中含有碳酸氢钠、胰蛋白酶原、脂肪酶、淀粉酶等。胰液通过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胰岛素的功能(4),抑制糖异生。如胰岛素缺乏时,进入组织细胞内的葡萄糖减少。肝糖原的分解与异生增强;由肝脏释放入血的葡萄糖大大增加,血糖水平升高,并超过肾糖阈值而从尿中排出,表现为糖尿病,胰腺炎。”与“下焦如渎”与“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九针论》)”
    (2)“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与“它的外分泌主要成分是胰液,内含碱性的碳酸氢盐和各种消化酶,其功能是中和胃酸,消化糖、蛋白质和脂肪。内分泌主要成分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其次是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肠血管活性肽、胃泌素等。”与“中焦如沤”。
    (3)“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与“胰岛素的功能为:(1)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此作用主要通过提高肝脏和肌肉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而完成;(2)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内;(3)激活葡萄糖激酶,生成6—磷酸葡萄糖。”与“上焦如雾”。
    胰腺有外分泌与内分泌两大功能,以经络为联署,往上贯通于胃,往下接于回肠,除此之外与五藏六腑又皆有联络,总而分之,又别行三路,故有三焦之称。可见其体积虽小,却掌控着整个腹腔,称为人体最大的脏器的也不为过,这就符合了后世医学家的观点,同时也解决了三焦脏器大与小的矛盾。
    2、《痈疽》曰:“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阐述了三焦的功能与天地之纪的道理,可与此段相应和。)
    统一声明:文中会有大段引用原文的情况,若是易于理解,或者与目前科学认识出入不大之处,暂不进行一一翻译,文章会太过冗长,还请自行查阅。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营卫之气(下篇)
    第二节 营卫之气(下)

    营卫之气贯穿阴阳,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那这个数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五十营》有详细的叙述: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分有奇。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有奇。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该段论述了五十营的来历,虽然在病理方面《内经》更注重现象而非数字,但是在人与宇宙的对应方面,《内经》却以非常确切的数字增强了可信性。人体本身便是小宇宙,所以你也知道了《内经》为何要关注那些遥远的星系,所以“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星系或者星座”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此外,我相信有些数字你一定非常熟悉,比如一万三千五百,这是《西游记》中金箍棒的重量。
    且接着看营卫之气具体的巡行路径,营气行于脉中,《营气》曰:“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此为营气的巡行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在无数段落中都可以见到诸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如是无已、如环无端等表示循环往复的字眼,阴阳转换永无止休,此为天地之纪,足以道进万物之理,亦为人体运行机制亘古不变之常理。卫气行于脉外,《卫气行》曰:“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端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其散者,循手少阳之分,下至小指次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于身三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太阳运行一星宿的时间为一舍,文又曰:“大要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纷纷昐昐,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要理解该段还要掌握二十八宿的知识,大家需要恶补一下。可知卫气日周行于阳二十五周行走于藏外,夜周行与阴二十五周环行于五藏,营卫之气各行五十周而复会于手太阴。当然,你也知道了人的起居卧睡有早晚不同的原因。另外卫气作为一种剽悍之气,其有失常之时,而诊法与治疗手段《卫气失常》有详述。
    营气与卫气周行全身,当遇到阻碍时,气又是如何回返全身的呢?《动输》曰:“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风,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四街指头、胸、腹、胫各自之气街,《卫气》曰:“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我们怀疑“络绝则径通”应为“络绝则经通”,络为细小之脉,脉为通大之络,意思是说四肢末端是阴阳会合的地方,也是营卫之气循行的必经之路。邪气阻塞了小的络脉后,四街大的经脉就能开通,营卫之气仍然能够运行。当四肢末端的邪气祛除后,各络脉又沟通如初,营卫之气又从这里转输会合,周而复始,循环不止。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第二十四章第一节 病从何生(上篇)
    第二十四章
    第一节 病从何生(上)

    人体阴阳失调的后果就是疾病,前面有过简单论述,现在再次详述疾病的生成与传化。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但这也恰恰是现代人最缺乏的,预防疾病就必知疾病生成的原理,为表示重视,我们非得占用一个篇章。且看《百病始生》: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备注:百病之始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有内因亦有外因,两者俱得病方生成。《五变》曰:“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少俞告诉人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不犯人,乃人自犯之。上古之人,遵从教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病安从得?圣人避风如避矢石,故身无奇病,尽享天年。)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备注:该段是对上文的进一步发散。“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气有定舍,因处为名”,故而同时遇风有病有不病者,有同时得病而病不同者。《论勇》曰:“黄帝问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问何急?黄帝曰:愿尽闻之。少俞曰:春温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
    黄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风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外内皆然,乃病。黄帝曰:善。”这是同时遇风有病有不病的解释,里面用到了五行的知识,例如“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肝木主春,脾属土属黄色,木克土,故而如此,下皆此理。
    《五变》曰:“黄帝曰: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少俞曰:善乎其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断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夫木之早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漉而浅;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杌伤;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
    黄帝曰:以人应木,奈何?少俞答曰:木之所伤也,皆伤其枝。枝之刚脆而坚,未成伤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是对一同遇风而病不同的解释。
    此外亦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也会生病,《贼风》曰:“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
    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可知,虽不出屋门,然早期亦有伤于湿气而残留于身,也会在后期因某些原因而引发致病,而这些原因里,情志的变化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圣人遍知万物之理,故万物不得动摇内心,情志则是平静愉悦,故身无奇病而尽享天年。另外,你也知道,宗教让人清心寡欲,吃斋念经,种种的仪式无不是为让人保持内心的平静。)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代去。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俞,在俞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俞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备注:该段详细阐述了病邪的深入和传化过程。疾病在不同的部分,也会反应出不同的征兆,另外五官上也有相对应的症状,《卫气失常》曰:“黄帝问于伯高曰:何以知皮肉气血筋骨之病也?伯高曰:色起两眉薄泽者,病在皮;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营气濡然者,病在血气;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受尘垢,病在骨。”此之谓也!
    那邪气在什么时候入侵人体呢?《岁露论》曰:“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虚邪乃能伤人乎?少师答曰:不然。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人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
    黄帝曰: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少师答曰:帝弗知邪入乎。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黄帝曰:可得闻乎?少师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郗,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少师答曰:得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黄帝曰:愿闻三虚。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帝曰:愿闻三实。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黄帝曰:善乎哉论!明乎哉道!请藏之金匮,命曰三实。然,此一夫之论也。”可知虚邪乘人体之虚,随时都会入侵,只是有轻重不同。另外,该段又从人与天地相对应的角度论述了人体一日之间的腠理开闭的规律;三实三需也是必须要重视的,三实指气旺之年,月满之时,四时和顺之季,三虚则与此相反。)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湊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腹?满雷引,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揣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备注:该段则是对于上文更进一步的阐述。)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备注:该段则是对“积病”原由的解释。)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备注:该段是五藏之伤,以及治疗的方法。)
    统一声明:最近章节中会多有原文大段引用,由此造成阅读上的障碍,深表抱歉。但大家一定要知道:1、引用段落并非难以理解,网络上到处都能找到翻译,个人有特别的理解或者和大众认知有出入之处一定会特别指出和翻译;2、理解古文一定要翻阅原文,一定要翻阅原文,哪怕不能很好理解,也比盲目听从而得到错误信息要好的多。谢谢支持!!!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病从何生(下篇)
    第二节 病从何生(下)

    虚邪之风乃致病的外因,《至真要大论篇》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阴阳应象大论篇》则阐述了病邪致病的部位:“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感则害皮肉筋脉。”病有生于阴,有生于阳,《调经论篇》曰:“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这是疾病的传化过程(与《百病始生》所述者同),基本上是皮肤、孙脉、络脉、大经脉这样一个由外到里的顺序,此外亦有风湿伤人的征兆。天有虚邪之风,正逢人虚之形,两邪相遇,疾病乃生。虽然如此,大家仍然要知道,最整体的原因便是阴阳有失调和,《邪气藏腑病形》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它的翻译是“阴与阳,不同名但同类,上与下相会,经络进行相互间的连贯,像没有开端的圆环”。我们仍然要强调翻译的问题,大家在理解的过程中务必秉承原文,不要私自丰富内容,也千万不要穿凿附会,比如阳经就是阳经,千万不要发散成为五藏的阳经或是手足三阳经之类。《内经》之所以难懂,私自添加赘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现在市面上关于《内经》的翻译基本上都不可取,想要大力发展中医,对《内经》重新进行正确的翻译是十分重要而刻不容缓的,特别是对于藏象生命体的重新认识。另外钻研中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千万不要怀疑它的正确性,虽然人类骄傲又傲娇的本性很难承认自己愚昧,但中医的没落原因正在于此。《方盛衰论篇》曰:“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之后世,反论自章。”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说回正题,“百病之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风寒暑湿燥火”就是所谓的“中医六淫”,“化”与“变”可以理解成“生化”和“变化”。且再详细介绍病邪侵入人体的情况。《邪气脏腑病形》曰:“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恒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备注:邪气中人,常在上部,风气常是清气,故吹人上部居多;湿气中人,常在下部,湿气多是浊气,故吹人下部居多。)
    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何故也?岐伯曰:褚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出汗,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中于膺背两肋亦中其经。
    (备注:虚邪乘人虚乃发为病。)
    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岐伯曰: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淖,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黄帝曰:此故伤藏乎?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与腑。
    (备注:五藏为阴,藏气实则邪不能入,所以还之于腑;六腑为阳,经络遍布,故传输于经脉。)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忧愁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黄帝曰:五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气乃往。
    (备注:五藏为神脏,乃人之根本,情志不稳,喜怒不节,对于五藏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你应该知道,为何情绪稳定是长寿之人的共同的特点;你也应该知道,为何神佛慈仁而面容常无变化。)
    ……
    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也;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黄帝问于岐伯曰:五藏之所生,变化之变形,何如?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黄帝问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岐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备注:五种面部颜色对应五藏脉象。色脉相得是健康人的正常现象,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比如见色青而诊断不到肝脉,反倒诊出毛脉,也就是肺脉的症状,肺脉属金,肝脉属木,金克木,那么这人就没救了;如果诊断出石脉,也就是肾脉的症状,肾脉属水,肝木属木,水生木,那么这人病就能治愈。查脉诊色是诊病的最有效而神奇的手段,《移精变气论篇》曰:“帝曰: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
    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
    (备注:但是这种色脉诊法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师,若非几十年如一日临病的体验感悟是不能实现的。所以,修为甚深者能理色脉而通神明,无修为者则自以为得而疑之甚深。这种境界的差距之大,类似于人与神,我特别想引用《庄子·逍遥游》的段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诊病与治病
    第二十五章 诊病与治病

    病邪初伤人也以轻微,若有无无,《邪气藏腑病形》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而人的差异性也致使病情深浅不同,所以诊脉治病要讲求因人而异,这又是中医的一大优越之处。《经水》曰:“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量度乎?岐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夫度之人,消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可知寻常人虽有标准,但对差异较大之人则并不适用,所以中医另有一套诊病的方法:望闻问切。
    顾名思义,望即观察,闻即耳听,问即询问,切记切脉。其中又以观察与切脉尤为重要,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色脉参伍相得,乃得其病,单独调其尺脉亦可,《论疾诊尺》:“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甚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悗有加,立死。”可知虽不视五色,但亦要触其肌肤,知其寒热等相参合。
    人有阴阳,寸口主阴,人迎主阳,视其脉数而得发病之经亦有大要,《终始》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其治疗原则《禁服》有相应论述: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而高明的医生当断则断,不必待色脉病症俱全才开始治疗,可谓早知,《邪气藏腑病形》曰:“黄帝曰:调之奈何?岐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对比现代医学,寻常人没有标准,病人反倒有标准,比如将发烧的标准定在37°以上,这种标准是非常粗漏的,所以误诊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再看“问”,问也是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现代医师只会询问与病情直接相关的问题,比如病情症状,稍好的医师则询问饮食怎样、睡眠如何,而中医则关注更加丰富,且看《疏五过失论篇》:“帝曰:凡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热。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惟言死日,亦为粗工。此治之五过也。
    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
    这是诊病治病的五种重大过失,且来简单阐述。医工第一过:诊病时不问病人生活状况是否有过较大改变,比如原先高贵后来低贱,或者本来富贵后来贫困,有此情况病人虽然不致中邪,然而病从内里生发,而医工诊断不明。医工第二过:诊病时不问病人饮食起居与生活习惯,是否有暴喜暴怒的情况出现,有此情形会损伤人精气与形体,而医工诊断不明不知补泻,致使病人病情越发严重。医工第三过:擅长诊脉的医工,一定要善于别异比类,通晓常人脉之常态,异人脉之奇态,从容细致的掌握疾病变化规律,粗工恰好反之。医工第四过:诊病时已寻问病人贵贱贫富与苦乐的情况,但未认真对待,去转变病人的精神状态,而是顺从病人之意,敷衍治疗,以致治疗上丢掉法度,不能除掉病患。医工第五过:良工诊病必然查本知末,了解疾病的全部过程,切脉问候注意性别差异,以及是否曾有生离死别等让情怀郁结之事,为工而不知便谈不上医术。易犯此五类过失的医工,名为医工,实为受术不通,人事不明。现代医师,恰恰一无所知,谈不上什么医术。《内经》中有医有工,而工是比医高一个层次的存在,能称之为工的都是境界非常高深可通神明者,像文中所谓“善调尺者”与“善调脉者”,其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基本上达到了《上古天真论篇》中贤人的境界。
    而圣人要更上一层,《疏五过论篇》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贪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惧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至于“闻”与“色”前文里多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得知病情,下一步便是治疗,治疗讲究标本兼治,但病有先后缓急,故有先治标者,有先治本者。所谓标,如树之枝叶;所谓本,如树之根本。至于其治疗原则与标准,《病本》有大体论述,这里不再赘余。那么当病人的意志与疾病相违背时又该如何呢?《师传》曰:“黄帝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喜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岐伯曰:便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告诉人们,治病不仅是医师的事情,与病人心意共通,使其知与己为善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疾病所发一般有个特点,即是白天安好,夜里加重,《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黄帝曰:有时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阐述了具体原因,与相反情况的原有,另外可知一日之间,亦有四时之气。
    治病之要在于一个“顺”字,而《征四失论篇》中提到了必须惩戒勿犯的四种过失,谨奉上原文:
    黄帝在明堂,雷公侍坐。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雷公对曰:循经受业,皆言十全,其时有过失者,请闻其事解也。
    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言以杂合耶。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
    (备注:该段解释了为何哪怕医术高深之人治病也不能得到十全效果的原因。)
    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备注:此为四种过失的具体阐述。所以你知道了,上来就摸脉而一言不发的中医根本不值得信任。翻译曰:诊病不知阴阳逆从的道理,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一个原因。随师学习没有卒业,学术未精,乱用杂术,以错误为真理,变易其说,而自以为功,乱施砭石,给自己遗留下过错,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治病不能适宜于病人贫富贵贱的生活特点、居处环境的好坏、形体的寒温,不能适合饮食之所宜,不区别个性的勇怯,不知道用比类异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这种作法,只能扰乱自己的思想,不足以自明,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三个原因。诊病时不问病人开始发病的情况,及是否曾有过忧患等精神上的刺激,饮食是否失于节制,生活起居是否超越正常规律,或者是否曾伤于毒,如果诊病时不首先问清楚这些情况,便仓促去诊视寸口。怎能诊中病情,只能是乱言病名,使病为这种粗律治疗的作风所困,这是治病失败的第四个原因。)
    是以世人之语者,驰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论,诊无人事。治数之道,从容之葆,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呜呼,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
    (备注:该段说明了中医是如何一步步沦落到被人质疑嫌弃甚至要废弃的地步的原因。大意是说,人们说话,视线能延伸到千里之外,却不能明白细微的道理。治数之道,以从容和缓为贵,只知诊查寸口,自然诊断不明,无法治疗,这时候就开始自怨学艺不精,然后归罪于老师教授不好。所以治不好疾病就将医术抛弃,偶然治好就得意洋洋。道之大可以比拟天地,为人而不知,就是传授明道也依然糊涂。)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谈古论今
    第二十六章 谈古论今

    今人与古人对人的认识是不同的,在此之上发展而成的医学也有较大差异,现代医学将人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中医学则认为人与自然宇宙本为一体。现代医学是现代科学无数分支中的一支,而中医学则是宇宙整体观的一个体现。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所谓的中医学并非现代人掌握的可怜残缺而又漏洞百出的中医学;第二,所谓的古人生活的年代比你想象中要更早更早,《内经》产生的年代也比现代人定义的更早更早。
    你肯定会有疑问,一来这个更早要追溯到什么时候,二来为何我们只拿《内经》说事,其他诸如《难经》、《脉经》,甚至印度的《奥义书》都有关于人体的详细论述。
    让我们先从《内经》说起,自问世以来,《内经》便以极其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此后历代医学家著书立说、临床实践无不以其作为理论依据,可以说没有《内经》就没有中医学。但问题是这本书一经面世,其理论之宏伟与深奥便犹如一座设施极其完备的惊天大厦伫立眼前,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这座大厦里东跑西颠,惊叹不解,从不能为其添砖加瓦,至于药方与治疗手段也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增减减。现代科学发展至今,吸取几千年来无数代人的发展成果,至今仍未完善,而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无数的曲折坎坷,没有道理在那么落后的年代,人们仍在为食物而挣扎的环境里便能创造出如此宏大精深而又系统完备的天书。所以我的结论是,现代医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中医学则是上古文明的产物,它们是两个文明的产物,所谓的上古就是现代人模棱两可,现代科学漠视的那个久远的年代。如果你想得知上古文明以及那个年代发生的事件,它们记载在其他的书里,我们下一本书里讲。但现在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上古文明辉煌灿烂的程度更甚于今。
    现代人经过考究,《内经》成书于战国、先秦或者西汉时期,这个结论你笑笑就好。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四大发明不过是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几支,然而中医学天罗地网无所不包,其成就之辉煌远非四大发明相比。例如四大发明中最早的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时期,以后渐渐得到改良,没有道理只有中医学渐渐没落。如果中医学是上古文明的遗留瑰宝,而上古文明走的是物质文明之外的另一条道路,那便能说的通。所以,《内经》宏大而精深的理论并非以唯物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也不是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藏象生命体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据。
    也许你又感到奇怪,虽然《内经》不离阴阳,但总是不厌其烦论述五藏,难道上古时代的人看不到人身为肉长?其实不是,既然《内经》偏重于论述五藏与经络,那么应该也会有偏重于外在肉ti的经书。阴阳互为表里,有内自然有外,我们猜测这本书很可能是《黄帝外经》,它的内容一定与《内经》相互补充与验证。《汉书·艺文志》里面确实记载了此书,共有37卷,可惜早就失传了。除此之外,《内经》中还提到几种失传已久的医书,比如《本病》、《九针》、《金匮》、《揆度》、《刺法》等,我们已经不能得知它们原来的名字,或者是否有其他所指,但那一定是治疗方法或者病理的具体论述。
    只有非常发达的文明才会产生宏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内经》只是其一,当然也有其他书籍流传于世,说来你可能不信,它们是《山海经》和《易经》。《易经》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前面两种早已亡佚,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连山》是最早的易经,相传为神农时代所用的易;《归藏》次之,相传为黄帝时代所用的易。《上古天真论篇》中有过“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种境界的论述,其中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质人,其次是圣人与贤人,也就是说黄帝应该处于下古。所谓的上古文明,又包含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期,黄帝虽然名气大,但距离现代文明还是比较接近的。
    现代学者追溯中国的最早文明朝代为夏朝,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的儿子启。夏朝是个扑朔迷离的朝代,文字记载与考古证据非常之少。其实不仅是夏,接下来的商朝与周朝同样如此。为追溯中华文化的源头,国家花费了四年多的时间,投入无数人力物力进行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该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五计划”中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正式启动于1996年5月16日,2000年9月15日通过验收。但由于工程成果报告简本发表后,其结论和方法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不少质疑,因此最终的报告繁本未能获得通过。严格来讲,该工程是一项尚未完成的项目。
    连最基本的朝代断代都如此艰难充满争议,可见其与上古时代之接近。上古文明的流传大多是因为神话,而大禹即出现在神话传说中,也出现于历史记载里,可以说是连接上古时代与近代文明的桥梁。夏朝鬼神色彩浓厚,占卜盛行,商周稍次之。《庄子》中常有三代并称,那三代到底属于上古,还是属于近代文明呢?
    人类文明的记载渐渐清晰开来是从周以后,夏商周这个模糊的时代我们先不去计较。《周易》就比较明显了,它成书最晚,据司马迁考证是“文王拘而演周易”。“演”是演绎的意思,就是由原来的易经重新推演而来。《连山》以艮卦为首卦,艮为山,于是叫《连山》;《归藏》以坤卦为首卦,坤为地,大地象征厚重,万物得之以生,又得之以归藏,于是叫《归藏》。《周易》以乾卦为首卦,乾为天,天象征纯阳刚健,《内经》中也时常谈到食天气的重要性和天之大德,其发之于周,于是叫《周易》。那么有两点就必须要注意:
    第一,文王演周易,说明《周易》完备成书大概位于商末,居于上古文明的末尾。虽然三易名称不同,但天地间的规则,阴阳五行等是不会变的,所以《周易》与《连山》、《归藏》必定多有共通之处,且将三易合一,并称为易经,同属上古文明。
    第二,三种易经过时间变迁,其八卦之方位已然改变。众所周知,易经是一种论述天地间事物发展变化的书籍,目的是令人趋吉避凶,其方位是不能轻易改变的。这就说明,曾经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令地球的方位改变了,而且是大到诸如磁极倒转、大洪水或者天地分离等足以使地轴发生方向变动的事情。如果人们能够理解《周易》成书的理论依据和凭证,再推断出《连山》、《归藏》的成书年代,那么就可以倒推两者的内容。
    那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这些书籍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猜测,《内经》是为让人民真正认识人类本身,《山海经》是为让人们了解与认识世界,《易经》则是说明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道理,指导人们趋吉避凶进而更好的生存。这样一来,三者就将最微观之处,还有人类本身,加之宇宙的宏大世界结合起来,如果能融汇变通,那就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即道家所讲的“道”。现代物理学的三大板块,量子理论、经典理论和相对论,不也是在微观、普观、宏观的尺度上阐述宇宙的规律吗,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只是现代科学并没有放开视野,走进宽阔之处;只是人类走上了曲折蜿蜒的道路,而且正在付出巨大代价。
    我要长吁一口气,幸亏失传的是《外经》,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于人体研究越来越详细,在显物质与数学和数字方面,现代科学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也许可以弥补《外经》失传的遗憾,但假若失传的是《内经》,那不知何年何月人类才能全面的认识自己。
    这并非茶余饭后的闲谈,除开这些玄而又玄的古老书籍作为物证,我们还有活的证据证明上古文明是多么的灿烂辉煌,但是现在不能说,包括你那些许许多多的疑问,比如上古文明是什么文明,又为何毁灭等等,我非得用一本书的篇幅讲给你听。
    自从工业革命以后,现代文明的发展越加迅速,马车换成了汽车,木舟换成了轮船,人类甚至登上了远在38万公里远的地球,但是这样,就能证明现代文明胜过上古文明吗?文明先进与否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文明的倒退
    第二十七章 文明的倒退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分属于上古文明与现代文明,近代文明是物质型文明,它是人类几千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用鲜血与热泪铺成的,但是走到如今,人类仍然步履蹒跚,文明的发展仍然在投石问路,人类发展失去了方向。
    其实,宗教为人类提供了发展方向,但人们又发现它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势。人们找不到一种办法,能将宗教与现代文明共同包容,于是人类自行分裂,宗教与科学势同水火。人类的未来依然模糊不清。
    科学发展到如今,已经开始涉及到唯心的领域,这就拉近了与宗教的距离,而且“万物理论”的破壳而出,有了将物理学三大板块进行统一的可能,虽然它仍然不完全,也在遭受着质疑,但好歹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方向,使物质与精神开始走向兼容。
    上古时代是人类精神完备而又发展均衡的时期,人们对于人与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刻,人们不需要科学,不必懂得万物理论,阴阳于大可充天地,于小不失毫厘,阴阳二字足以概括天地间的规律。如果说现代人的世界是狭窄的,那上古时代人们的世界则是宽广的。也许你会疑惑,既然如此,那为何它的文明不发达?
    首先,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消亡的过程,历朝历代以来,无不是前朝建国伊始励精图治,而后鼎盛一时,而后腐朽败落,而后被毁灭,而后被新的朝代统治,后来者居上,无限循环。但后来者并不一定就比前朝更为发达,所以时间早晚并不能成为两个文明谁更发达的证据,这只是你的想当然。
    其次,注重精神的发展必定会冷落物质的发展,注重物质的发展必定忽略精神的发展,这是一个取舍的问题,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上古文明本就不是物质文明。再次,人类对于发达的认识不同,现代人发明了火车飞机宇宙飞船,使人类的速度大大提升,将眼界延伸到了地球的层次,可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并没有火车飞机宇宙飞船,却将眼界延伸到了宇宙的层次,你道谁才是真正的发达呢?最后,物质的东西总是不容易保存的,虽然如此,现代人考古时也必定发现了许多令现代人都惊叹不已甚至望尘莫及的属于上古时代的东西,只是他们有意漠视,没有去公布。物质总会湮灭的,而思想却不会,尤其像《内经》这种宏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更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越加闪光。你道谁更发达呢?
    明明是文明在倒退好吗!你也认为没有道理人类自诞生初始便是巅峰,而后一直在走下坡路。那如果上古文明不是人类创造呢?你可曾有想过?
    其实,在现代人一筹莫展的上古时代,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人,一种是其他人(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神)。辉煌灿烂的远古文明正是其他人创造。当时人类混沌未开心智未启,为帮助人类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自己,他们留下了《黄帝内经》;为使人类更好的认识世界,他们留下了《山海经》;为使人类趋吉避凶更好地生存,他们为人类留下了《易经》。所以,中医其实是神的医学,《山海经》其实是神的大事记,《易经》其实是神的宇宙观。当然也有其他书籍,只是没有流传下来。他们中有些人后来成了人类口中的始祖先帝,直到现在仍然享受祭奠拜祭。但是后来,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事情,使得他们与人类彼此分离,其距离之远,何止隔了一个天地。人类则为了生存继续奔波,当时摆在人类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是延续这种文明,但脱离了掌控的人类,最终走上了另一条暴戾的道路,就是如今的物质文明。
    在其他人离开的早期,人类的心底深处仍然留有该文明的印记,因此越是接近上古时期的夏商时期,人们对于鬼神越加敬畏。而时间越推移,人的自主性越强,越喜欢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无意描述远古文明的社会形态,我们想讲的,是以今古治病方式的变化为例阐述文明的倒退。
    《皮部论篇》曰:“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缪刺论篇》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可知疾病的发生是由外及内,由微及渐的一个过程。那么上古之人是如何治病的呢?《移精变气论篇》曰:“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己也。”
    可知,上古人的治病之方叫做祝由。祝由的理论依据是移精变气,大概是通过调控思想意识来改善人体精神活动状态的一种方法,说的再简单一点,祝由嘛,就是唱歌跳舞或者说喜庆话,就是祝福和祈求神明保佑等手段。
    我仿佛听到了你的嘲笑声,你肯定会想,如果只是祝由就能治病,这世界就不需要医生了是吧!然而文中解释的很明确,“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又知“清净则腠理闭,虽有大风苛毒,而弗能为害也”,所以病邪只是停留在皮毛,非常轻微,因此只用祝由便已足够。
    西方有个非常出名的名谚叫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便是突出了祝由对于疾病治愈的重要性。也许大家曾有这样的经验,当有轻微生病,身体不适,而突然有大好消息传来,令人保持心情愉悦,身体便立刻或者时间不长便痊愈的情况吧。其实,现代的精神疗法或者某些催眠术与上古祝由的方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今人,内有眷暮之累,外有伸宦之形,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阴阳惧伤,而当病邪来袭,人体防线自然是层层崩溃,使得病邪可以长驱直入,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内外皆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祝由也便不起作用了。所以这时候的治病(下古)便要“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现代人一心扑在工作上,求取功名金钱与权力,身体承受着内忧外患,精力一直在别处,身体本能的抗拒恬淡自由,因此总是时常遭受病痛折磨。非但祝由不能起到作用,哪怕吃着药物,做着化疗与手术仍然心念其他,无论是针石还是手术刀都不能将其精力转移到自己身体中来,病能治好才是奇怪。
    那么中古及后世之治病又如何呢?《移精变气论篇》曰:“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兇兇,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可知,中古治病以汤液为主,然后加之医生与病人的配合,病邪就能除去。关于汤液,其实上古时代也有,只是作为备用,到了中古便正常使用,《汤液醪醴论篇》曰:“自上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可知中古之用汤液是因道德下衰的关系,所谓“道德”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善恶观,而是指合乎自然法则与人世道义。
    此外,治病与信任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简单来说就是你信任医生,病才能治好。如果一个人一心想死,那么他无论如何都是救不活的,故《内经》曰:“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当然还要标本兼得,但无论怎样,“得神”是最重要的一点,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汤液醪醴论篇》曰:“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那“得神”之“神”指的是什么呢?《八正神明论篇》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如果我告诉你“神”便是“神明”的意思,你一定非常气愤,这个解释好像没有解释。那是自然的,如果我能解释开来并且让大家都能了解,那么大家岂不都成了神明?比如说,水是什么形状?能量又是什么形状?水本没有形状,能量也无形无质,水流入什么容器便是什么形状,能量聚集于什么物体便是什么形状,所以经络遍布人体便是人的形状。神明本无形,藏于内心中,所以要用内心去体验感悟。
    且按顺序来捋一下自上古及今治病方式的转变:上古时期,汤液作为备用,祝由即可;中古时期,汤液为主,标本兼得;下古时期,毒药针石齐攻内外;后世粗工兇兇,无视自然;现代则自以为是,将中医学弃之不顾,胡乱施为。
    那么自古及今,治病的效率又是怎样呢?答案是递减的。上古祝由与中古汤液之治基本都能将疾病治愈,而且是在疾病未发与始发之时;到下古之时,疾病已经比较深入,毒药攻邪却是药三分毒,针石之后身体虚弱需要调养,疾病进入五藏再治基本半死半生;后世粗工兇兇,却也知病诊病对症下药,有能救死扶伤者;至于当今,人们自以为是,不知人体构成,不知疾病来源,疾病诊断正确率低的可怜,攻邪的毒药也不敢使用,因此疾病深入五脏,基本只有死路一条,其他疾病的痊愈绝大部分也是依靠身体强大的自动调节机制。如果真正要考究现代医学的疗效,其结论并不乐观。据西方统计,真正被医生治好的病人只占8%,人体自我康复的占了60%以上。其中最大的问题出在信任上,现代医生会用一大堆数字、照片告诉人们,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得病、病在何处,怎样治疗、原理为何,当你信任的时候,身体开始启动治愈程序,病已经好了大半。
    一提到中医,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中草药,人们认为中药治病虽然缓慢,但是去病根,而且对于身体调养很有帮助。然而你一定要知道,同样是中药但是疗效也有不同,而且这个不同不仅仅是地气使然(也就是种植环境的不同),天气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至真要大论篇》曰:“帝曰:其主病何如?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帝曰:先岁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帝曰:司气者何如?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升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简单翻译一下:黄帝问:那些主治疾病的药物怎样?岐伯说:根据岁气来采备药物,就没有遗漏了。黄帝问:采备岁气所生化的药物,这是什么原因?岐伯说:因为能得天地专精之气,疗效比较好。黄帝问:司运气的药物怎样?岐伯说:司运气的药物与主岁的药物相同,但是有有余和不足的区别。黄帝问:不是司岁的药物,又怎样呢?岐伯说:其气散而不纯。所以本质虽同,而等次却不相同,如气味有厚薄的不同,性能有静躁的不同,疗效有多少的不同,药力有深浅的不同,这就是关于非司岁药物的说法。不了解也没关系,至少你知道不同年的药物疗效是不同的。
    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再次强调,中医的目的并非治病,治病只是过程,仅就治病来讲,中草药也并非主流。上古人治病时,作汤液醪醴只是备用,整部《内经》中介绍中药的篇幅少之又少,但是《内经》中另有一种治疗方法,不仅见效极快,而且治疗范围之广也是中药望尘莫及,那就是针刺。上古文明没落了,中医名存实亡了,针刺之术也跟随着没落,但是我相信,在人类迈入崭新的文明的道路上,针刺术一定会重复荣光。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针刺之术
    第二十八章第一节 针刺(一)

    这一节我们来讲针刺,这个占据了《内经》非常多篇幅的治疗手段。现代医学治病,病人只管听从医嘱吃药打针,病人不必了解自身,但把自己的健康贸然交给他人的人,是对自己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上古之治,需要标本兼得,即医生与病人要精神相通,而微针正是沟通两者最好的桥梁。
    人们一直认为中医疗效慢,但其实针刺的效果可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九针十二原》曰:“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可知针刺之法虽然各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使气血通畅,其效果就像风吹云散一样迅速而明显。但请记住,虽然银针治百病,但并非万能,《玉版》曰:“黄帝曰: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小针能取之乎?岐伯曰:圣人不能使化者,为之邪不可留也。故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于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谋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无白刃之难者,非一日之教也,须臾之得也。夫至使身被痈疽之病,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夫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
    黄帝曰:其已形,不予遭,脓已成,不予见,为之奈何?岐伯曰: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而明为良方,着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者,为其不予遭也。
    黄帝曰:其已有脓血而后遭乎?不导之以小针治乎?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可知,诸如痈疽类病症是不遵从自然规律而成,初发时不以为然,等病已经形成已经非常严重了,小针治疗功效不大,大针又会产生不了后果,故而十死一生,生还希望不大。病已形成只能用砭石铍锋治疗,所以圣人治未病而愚者遭已成。当然这只是个例,如果针刺万能,那还用汤液艾灸干嘛呢?而且,包括所有人在内,无视自然恣意妄为导致形败气衰,是无论如何救不活的。更何况,如若治疗不当,针刺能杀死而不能回生,《玉版》曰:“黄帝曰:夫子之言针甚骏,以配天地,上数天文,下度地纪,内别五脏,外次六腑,经脉二十八会,尽有周纪,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岐伯曰: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也。黄帝曰:余闻之,则为不仁,然愿闻其道,弗行于人。岐伯曰:是明道也,其必然也,其如刀剑之可以杀人,如饮酒使人醉也,虽勿诊,犹可知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迎而夺之而已矣。”可知,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就好像好像刀剑可以杀人,饮酒可以醉人一样明显易懂,至于道理文中讲的很详细:人所禀受的精气,来源于五谷,五谷都进入胃,所以胃是气血化生的源泉。大海蒸腾而运行云气,是在天地之间;胃能化生运行气血,是在经隧之里。经隧是联络五脏六腑的大道,迎而夺气人则死矣。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人只有命不该绝,而从无起死回生。
    另外,该段视微针德被天地意义非凡,也许你认为微针不过尺寸长短,不能如定海神针般随心变化,上可通天,下能定海,肯定是夸大之词,其实黄帝也曾像你一般疑惑,那它的意义究竟如何呢?《玉版》曰:“黄帝曰:余以小针为细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余以为过针之意矣,愿闻其故。岐伯曰:何物大于针乎?夫大于针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备也,非生之具。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其不可不参乎?夫治民者,亦唯针焉。夫针之与五兵,其孰小乎?”
    《老子》曰:“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上天有好生之德,兵器乃不祥之器,为死之备,乐杀人者,无法得志于天下;而微针则能活人,合乎天地之德。所以针虽细小,意义重大。
    既然微针与天地相参,且具体细看,以得九针之名,《九针论》曰:“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二者地也,地者土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物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氂,且员其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舍于络,而为痛痹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
    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九针十二原》曰:“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提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提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长,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两相对比,可知九针之名与来源,并知其功用。
    我们再次强调,九针参合天地而成,治病只是过程,一切只为达到最终目的。那其目的为何?《刺法论篇》曰:“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虽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九针亦为调和阴阳,可知成为真人是其最终目的。真人无生无灭,与人们脑海中的神佛类似,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所以自古至今都有人以修真为要,而宗教本身也是为此服务,佛教许你成佛,道教允你得道,有许见上帝者,有允接真主者。
    九针有除邪之功,故见全神养真之效,欲除邪必先知邪之形成,《六微旨大论篇》曰:“
    帝曰:善。寒湿相遘,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间乎?岐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帝曰:何谓邪乎?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意思是说,物体的新生,是从化而来,物体到极点,是由变而成,变和化的互相斗争与转化,乃是成败的根本原因。由于气有往来进退,作用有缓慢与迅速,有进退迟速,就产生了化和变,风气便形成了。风是百病之长,故能致病。病邪深入的过程《调经论篇》有过论述,则九针之刺也是大体的过程,《阴阳应象大论篇》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从阴阳的层面来讲,九针除邪亦遵循该原则。
    当病邪深入经脉,针刺便有巨刺与繆刺的区别,其方法与技巧有了较大差别,且从《繆刺论篇》中选取几段来看:
    其一: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其二: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
    其三:凡刺之数,无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
    大体上讲,巨刺必中经脉,繆刺则中络脉。而经脉的不同,导致对刺法要求亦有不同,《血气形志篇》曰:“刺阳明出血气(原文错误,实际应为刺阳明出血恶气,与人之常数相对,多血则出血,少气则恶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亦应如此),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当病情发展至五藏时,再进行治疗就比较困难,而且几率折半,所谓“治五藏者,半死半生”。另外,治五藏并非直接针刺五藏,否则非但不能治病,反而会致死。《诊要经终论篇》曰:“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四时刺逆从论篇》曰:“刺五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脏必死,其动则依其藏之所变候,知其死也。”也许你发现两者时日不同,所以你要细致的翻阅两篇,以知四十刺逆从的不同。另外,《刺禁论篇》也有类似的论述,同时也论述了针刺其他部位的禁忌和后果。可知欲行针刺,必须对人体了若指掌,否则反成疾病帮凶绝人长命,但后世之人对于藏象的认识与对精神的掌控越来越差,因此针刺之术便渐渐没落。下面,且具体来看用针的法度。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针刺篇(二)
    第二节 针刺(二)

    九针参合天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必有法度,《官能》内容可分两段,前段言用针法度与针刺大纲,后段则言官能,即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与适宜的领域。且纵观全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
    (备注:“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可知针刺之术并非人皆能得,也并非学即可得,故而有《官能》之篇。其实不仅是针刺,其实所有道术皆是如此,大白于天下,而人皆贱之。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黄帝曰: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虚泻实,上下气门,明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淋露,以输异处,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虚与实邻,知决而通之;左右不调,把而行之;明于逆顺,乃知可治。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九针,刺道毕矣。
    (备注:此乃行针必备之前提,妄行逆施必至粗工败亡。)
    明于五俞,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言阴与阳,合于五行,五脏六腑,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于明堂,各处色部。五脏六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上下者,引而去之;视前痛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不知所苦,两蹻之下,男阴女阳,良工所禁。针论毕矣。
    (备注:此乃具体行针所遵循的原则,以及针对不同病症所用的方法。)
    用针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岁之虚,救而不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针意。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粗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莫知其形,若神仿佛。
    (备注:本段乃言用针法度。“必知天忌,乃言针意”,现代中医只有针之名,而无针之意,不知九针之来,亦不知九针所往,譬如行路只知目的而无方向,而言治人,不亦可笑乎?)
    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
    (备注:无论何种治法,治未病总是最高明之治。治未病,则无病不治。)
    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备注:“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同样是行针,有立竿见影者,有若有若有者,有反受其害者,法天地阴阳是为一,专其心神是为二,所以说针刺并非单纯的物理作用,或者可以说物理作用非常微小。)
    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备注:该段为官能之大论,非常非常重要,且看翻译:雷公问黄帝说:《针论》说“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怎样知道他是可以传授的呢?黄帝说:求得不同方面的适当人员,量材取用,所以他们能够精通其事。雷公说:我想听听正规用人之法。黄帝说:目明的人,可以教他们候视颜色;耳聪的人,可以教他们辨听声音;言辞流畅而辩捷的人,可使其流传后世;温和恬静而手巧心细的人,可以教他们施行针灸,以理正血气、调治各种逆乱不顺的病症,并教其审查阴阳之变而兼顾各种治疗方法;筋节柔缓、心气和调的人,可以教他们导引行气;嫉妒、刻薄,说话轻视人的人,可以教他们唾痈咒病;指甲粗糙、下手狠,做事爱伤人的人,可以教他们按压推揉积聚和痹症。各人的所长适得其用,各种治疗方法才可以推行,名声才可以显扬。如果传授不得其人,其功业不能成就,老师也得不到荣誉。所以说“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两句话的意思就在于此。识别手毒的人,可以试让他按压乌龟,将乌龟放置在器具下面,叫他用手从上按压,到五十天乌龟就会死掉;手甘的人,乌龟依然象原来那样活着。所以有以上不同者,皆气之使然。)
    明白用针法度方可行针,下面且看针刺曾经的辉煌与没落的过程,《八正神明论篇》中有上古之刺与下古之刺的对比,且看上古:“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可知,上古医师可观冥冥通于无穷,
    所谓冥冥,即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实在无法理解,可浅显的认为上古良医可以得知普通人肉眼所看不见的人体能量的流动,然后借以施为。然后是下古之刺:“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今”即下古,可知下古之刺要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亦即得天时与人和,并指出针刺之禁忌。《宝命全形论篇》关于行针之道又有总体论述:
    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帝曰:愿闻其道。
    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
    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可知上古之刺要道有五,根据具体情况会有先后不同,但治神是首要的,若神机不再,人则必死。“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是指其效果神奇而立竿见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是指其并非借鬼神之力,实乃人力施为。末世之刺即下古之刺,手段是根据人的虚实进行补泻。何为补泻?《九针十二原》曰:“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所谓泻,即尽泻邪气,故出针后不能立即按闭针孔;所谓补,本来内虚不能再流失真气,所以出针要迅速而立闭针孔。《八正神明论篇》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排针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是为对补泻法度的一个论述。至于补泻的原理,《离合真邪论篇》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大意是说趁病邪未能稳定立即将其赶出体外。
    此外,针刺亦必知三部九侯,《离合真邪论篇》曰:“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简单来说,不知三部九侯,不合四时五行而下针易伤人害命。
    《四时刺逆从论篇》讲述了针刺与四时的关系,其曰:
    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帝曰:余愿闻其故。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岐伯曰: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着,令人腹胀。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冬刺经脉,气血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
    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精气不转。必审九候,正气不乱。
    此外,亦可知四时气之所在与其原由,亦可知逆四时而刺之严重后果。所以四时之刺需要谨慎,《诊要经终论篇》曰:“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该段下文亦有论述倒行逆施之后果,与《四时刺逆从论篇》可互相对应。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针刺篇(三)
    第三节 针刺(三)

    《九针十二原》首先论述了针刺中经气的微妙变化及针刺的疾徐迎随开阖等手法和补泻作用,其次详论了九针之形制及各自适宜的主治病症,然后叙述了身体各处的十二原穴及脏腑疾病分别取用十二原穴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有几处且重点看一下:
    一、刺法的高下之分。其实刺法本无高下,医者却有水平高低,文曰“粗守形,上守神”,曰“粗守关,上守机”;《小针解》亦曰:“粗守行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可知把握气血变化与精神波动,坚决果断的行针是施针之上上策。
    二、治五藏可从四关十二原入手。文曰:“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可知,五藏六腑之腧并命名之理,又曰:“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十二原穴是五藏聚三百六十五节经气而集中的地方,因此有了病变就会反应到十二原穴,故而五藏有疾可取十二原穴。
    三、五藏久病仍可治疗。文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五藏旧病认可治,然未得其术者,则无功反害,文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
    然而九针再神也无法起死回生,如人形神俱失,自不必治,文中多处亦有提及,例如《本神》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五藏本已有疾,又加之以伤,必无生还希望。
    那么施针者的态度为何,具备那些知识方可施针呢?《邪客》曰:“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其本末尚热者病尚在,其热以衰者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
    黄帝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岐伯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泻欲端以正,补必闭肤。辅针导气,邪得淫泆,真气得居。”虽然我们截取文字有限,但欲行针刺之道,没有深厚的功底,不参天地之道,明显不可取的。关于经脉缓急小大滑涩等六种情况的刺法,《邪气脏腑病形》又有详细描述:“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已按其疝,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微针虽小然而奇妙无穷,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的医师又是凭借什么施行针刺呢?妄意施为,不知逆从,岂不成病之帮凶么。《逆顺》曰:“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黄帝曰:候其可刺奈何?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该段虽然是对于气之顺逆如何行针的大约描述,然其道理用于军事领域与待人接物亦无不可。
    此外,《官针》阐述了九针的九种不同刺法,以及针对十二经脉的十二刺法,还有适应邪气深浅的三刺法,和针对五藏病症的五种刺法。此外,《寿夭刚柔》中也有阐述关于刺法的三种变数,感兴趣者可自行查阅。
    此外,行针时也会遇到几种比较特殊的情况,《行针》篇有具体阐述:“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
    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熇熇蒿蒿,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者也。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黄帝曰: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为便于理解,且进行翻译:黄帝问岐伯说:我从您这里听闻九针,而施行于百姓。百姓的气血有所差异:有的人精神易动,未曾下针气就有所反应;有的则针一刺入,其气立时而至;有的则针已出,而气仍然独行;有的则是针刺数次,才有反应;有的下针之后,其气逆乱失和;有的针刺数次,病情反倒愈加严重。对针的这六种反应,各不相同,我想听听其中道理。
    岐伯说:重阳之人,精神易受触动,其气也易于来往。黄帝说:什么叫重阳之人?岐伯说:重阳之人,其气火热炽盛,说话快,走路时脚举得高,心肺的脏气有余,阳气滑利充盛而升腾,所以精神一动,其气就不待针入而先有反应。黄帝说:重阳之人,精神也有不提前扰动的,为什么?岐伯说:这样的人,略有些阴气。黄帝问:怎么知道这种人略有些阴气?岐伯说:多阳的人多喜,多阴的人多怒,常常发怒但又很容易消解,所以说略有些阴气,他的阴阳离合比较困难,所以神气不能先行。
    黄帝说:那些气与针相逢的,又怎么样?岐伯说:阴阳和调的人,其血气湿润滑利,所以针入而气出,迅速地相逢。    
    黄帝说:针拔出后气才独至的人,这是什么气的作用呢?岐伯说:这类人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深沉而阳气浮越,阴气沉而内藏,所以在针拔出后,气才尾随而出,独自成行。
    黄帝说:针刺数次才有气感,这是什么气在作用呢?岐伯说:这样的人多阴少阳,其气沉滞,运行困难,所以针刺多次才见效应。
    黄帝说:针刺入而其气上逆的,是什么气促使这样的呢?岐伯说:针刺后其气上逆,或多次针刺而病势反加严重的,与阴阳之气及其沉浮的情势无关,这都是治疗粗疏导致失败,是医工的失误,并非患者形气的过错。
    本章节结束,共两段,下章节预告:针刺篇(四)
    暂时无法更新,中午补上,请见谅
    第四节 针刺(四)

    得知行针的法度原则与方法,那么再详细的了解一下行针的禁忌,注意事项有很多,先看整体的大论。
    《疟论篇》其一:
    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
    (备注:“经”指《针经》。段落原因下文亦有解释:“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勿敢毁伤,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大意是说,病发之快,就好像火烧或者暴雨突至,当病迅猛时不要有所动作,等到疾病开始衰弱之时,再进行治疗,就会事半功倍。)
    《刺禁论篇》其二: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刺要论篇》其三:
    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后生大病。故日: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然寒票。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然不去矣。
    (备注:该段为针刺深浅的主要论述。疾病的深浅与发病部位不同,自然针刺部位与深浅也有不同,过甚与不及都会带来比较恶劣的影响。此外,《刺齐论篇》中对于针刺的深浅也有论述,请大家自行对照。)
    《阴阳系日月》其四:
    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备注:该段阐述了针刺与日月轮转的对应关系,并与此对应的针刺禁忌。)
    《终始》其五: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步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乱,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备注:该段为刺法中十二个禁忌,脉乱气散,营卫相逆,经气不次,不可施针。)
    《五禁》其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夺。岐伯曰:无泻其不可夺者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岐伯曰:补泻无过其度。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逆。岐伯曰:病与脉相逆,命曰五逆。黄帝曰:余闻刺有九宜。岐伯曰:明知九针之论,是谓九谊。
    (备注:不可刺而刺者,绝人长命也!至于五禁、五夺、五逆具体论述皆在下文。)
    然后再看详细的论述:
    《玉版》其一:
    黄帝曰:上下有数乎?岐伯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脏之气尽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输矣,此所谓夺其天气者也,非能绝其命而倾其寿者也。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窥门而刺之者,死于家中;入门而刺之者,死于堂上。黄帝曰:善乎方,明哉道,请着之玉版,以为重宝,传之后世,以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
    (备注:该段是阐述针刺上下的大约之数,禁忌迎而夺气。)
    《刺疟篇》其二:
    虐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凡治虐,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挟脊者,必已……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之间中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备注:此为刺虐之法,上文只截取部分,还请大家仔细查阅原文。)
    《刺节真邪》其三: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蒙者,刺腑输,去腑病也;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俞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岐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黄帝曰:刺五邪奈何?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
    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汗大泄,血气减,皮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穿地者必待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备注:该段阐述了刺法五节,刺之五邪,具体论述皆在下文;另外参天地四时,详细的阐述了解结的方法。)
    此外,《骨空论篇》详细论述了风病的刺法与寒热病的灸法,以及人们感兴趣的任督二脉与冲脉的位置;《水热穴论篇》详细论述了水病的四时刺法以及注意事项;《离合真邪论篇》有涉及针刺与呼吸的关系;病有虚实之分,故针刺有补泻之别,《调经论篇》重点论述了关于补泻时神有余不足,气有余不足,血有余不足,形有余不足,志有余不足共十种情况,以及引起情志与身体不同变化的情况。总而言之,形气相得乃人之根本,《五运行大论篇》曰:“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人的一生,总是无法避免与疾病做斗争,然而人们请来的救兵大部分时间总是迷失在与影子缠斗上,却不知一根细细的银针,几乎可以对所有疾病起到疗效。然而,针刺之术再精深奥妙也不离阴阳二字,微针虽治病攻邪,但目的是为保人健康进而全神养真。路漫漫其修远兮,认识人体的奥妙是出发的第一步。一根细细的银针,光芒虽然淡薄,但当人们能够以更宽广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它将更加耀眼夺目,照亮这个世界。
    本章节结束,共两段,下章节预告:特别篇(经络是什么)
    特别篇:经络是什么

    经络之于人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前面有过实验证明,《内经》也有过位置与主要功能的详细阐述,但是问题又来了,经络可以进行证明,表示它是存在的,但是它又无法实证,表示它是不存在的,那么经络可能即存在又不存在吗?所以,本着最认真严肃的态度,我们来讨论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经络是什么?
    百度百科对于经络的解释是这样的:经络,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
    该解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完全没什么用,而且恰恰回避了最关键的问题,其下文还有: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自身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协同”的细胞社会学分形经络。
    该解释较为具体一些,但最核心的地方是错误的,如果是细胞社会学分形经络,那就代表是物质的,如果是物质的,那肯定能够进行实证。另外,也有许多观点认为经络是血管或者神经等的观点,还不如该段表述更加完善。那经络到底是什么呢?
    《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血与气其实是同种东西,大家平时所说的“血”其实指的就是“血气”,血在运行的过程中,气也同时在运行着。经脉可行血气,故而与血管便有莫大的关系。人分阴阳,肉ti与藏象生命体一阴一阳,则“营阴阳”指二者之营养缺一不可。人同食天地之气,地气来源于五谷,其能量不能被直接吸收,故而需要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参与;苍天清净之气是可以被人体直接利用的纯净能量,肺朝百脉,故而其需要呼吸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等的参与;经脉又有运行营卫之气者,有营养与护卫人体功能,故而需要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参与。水之德与大地之德相近,水又是人体必不可缺的能源,故而其需要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的参与。“濡筋骨,利关节”等也需要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参与。所以整体来看,百度百科的解释“经络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起到“自身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协同”作用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大家切记,中医与现代医学对于人体的综合阐述目的都是一样的,它们只是运用了不同的方式,哪怕现代医学不够全面又面临各种问题。中医里,人分为两大方面,那就是五藏与经络。五藏为人之核心,五藏又与六腑互为表里,将胸腹内的脏器联系为一个整体,而经络则将“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加之五藏统归于一个整体。现代医学,将人体分割开来,脏器都有单独分类。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经络的功能其实涵盖了人体九大系统,那经络到底是什么呢?
    遍观《内经》不难发现,与经络有关的内容包括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经水、皮部等几大部分:
    大体而言,经脉为里,纵行居多;支而横者为络,由经脉分出而网络全身;络之别者为孙,即由络脉分出而更多更细小的脉络。
    经别,顾名思义,指别行于正经的经脉,故又有十二经别。经别与本经经脉其他分支不同,一般分支别出以后再与本经相合,而十二经别从阳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仍回到本经;从阴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却与相表里的阳经相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故十二经别共有六合。
    经筋,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具有联系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本质上同样是筋,并非经络所属。
    人体构造与天地自然无不一一对应,经脉运行血气,故又有十二经水。水,好比大地的血气,其相对于大地的意义,好比经脉之中流通的血气对于人体的意义。上古版图有十二条大的河流,故取象其川流不息,以比拟经脉受血气而周流人体的状态,因此称为经水。经水为经络所挟,而非经络所属。
    皮部,为十二皮部的简称,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经络之气散布的区域,即全身体表皮肤按十二经脉分布划分的十二个部位。经脉、经别、络脉、经筋,大体上都分手足三阴三阳,在体表的皮肤也是按经络来区分,故称为十二皮部。皮部即皮肤,挟经络以为用,而非经络所属。
    综上可知,除皮部包络人体外露体表,经络所行使一切之功能皆在体内进行,并包络血气、筋节、甚至四肢百骸,可知经络功用之大范围之广,那经络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内经》在进行表述时,常以经隧代替经络。我们以最简单直观的解释来看“经隧”,经指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经水等的总称,隧即隧道,百科最通俗的解释是“凿通山石或在地下挖沟所成的通路”,将人之血液比拟为江河,筋脉比拟为地理纹脉,肌肉比拟为田土,骨骼比拟为山脉,则经隧即为贯通人体凑里肌肤连筋节络骨骼输送血气而营养阴阳的通路。更直白的表述即是:人体一切肉眼可见组织或器官等结构之间的空隙。这些空隙彼此相连接,使人体真正成为各个器官与组织互相关联的有机的整体。
    《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身形五脏为“有”,神之五藏为“无”,则五脏有中藏无;经络为“无”,血气为“有”,则经络无中藏有。五藏与经络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二者相合,在运转变化中维持着整体的阴阳合和,故乃成人。
    所以,经络并非物质构成,但其却是物质(比如血气)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所以,经络只能证明而不能实证。那么经络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请你伸出手,将拇指与食指合围成一个圆,请问这个圆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它是不是即存在又不存在呢?
    但实质上,它是存在的,当你开始发问的那一刻,或者开始看见的那一刻起,它就存在了。空间本身是不存在的,但当空间受到限制时便存在了,否则为何从没人问起拇指与食指合围外的圈是不是存在呢?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下章节预告:人体大论
    第二十九章 人体大论

    人以五脏为根本,五脏与六腑为表里,亦可说脏腑为人之根本,脏腑功能正常人才正常,疾病的发生也是以脏腑功能失常为根本,故《本脏》成篇,且通观全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
    (备注:人体以五藏为根本,组织结构互相关联,构成一个精密的整体,大意是说:人的气血精神,是用来奉养生命而周行人体的;经脉是运行气血,营养阴阳,濡润筋骨,滑利关节的;卫气则能温煦肌肉,充养皮肤,滋润腠理,主导开合;人的意志,能够统驭精神,收摄魂魄,适应寒温,调和喜怒。所以血和则经脉畅行,反复营养阴阳,强劲筋骨,滑利关节;卫气和顺则使肌肉滑润,皮肤柔和润泽,腠理致密;志意和顺则精神专注集中,魂魄收拢,悔怒不生,五脏不会遭受病邪。寒热调和六腑就能运化五谷,使风痹病等无从产生,经脉通利,肢体关节灵活。以上就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五脏贮藏精神气血魂魄,六腑传化水谷而输送津液。这些功能都是来自于上天赋予,无论愚笨、聪明、贤能、浅薄,都必须依靠而依赖。)
    然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之恐,然犹不免于病,何也?愿闻其故。
    (备注:有的人能享尽天年而邪不能客,而有的人足不出户依然疾病丛生,上文讲人之同,人之禀赋具受于天,其化也同;该段讲人之异,人之盛衰起于顺逆于天,其变也异。)
    岐伯对曰:窘乎哉问也!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
    (备注:五藏六腑和顺对应人的健康,健康的人是相似的,疾病者更有不同。《脉要精微论篇》曰:“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此为大体的论述,下文则是对二十五种变化的具体阐述。)
    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肺小则安,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肺高则上气,肩息咳;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肺坚则不病咳上气;肺脆则苦病消痹易伤。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胸偏痛也。
    肝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且胁挽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痹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
    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也;脾大,则苦凑?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则?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归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痹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肾小则脏安难伤;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俛仰,易伤以邪。肾高则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俯仰,为狐疝。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则苦腰尻痛也。凡此二十五变者,人之所苦常病也。
    (备注:五藏的二十五种病变会通过疾病等的现象表现出来,本质通过现象表露,现象又会反过来揭示本质。)
    黄帝曰:何以知其然也?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无骨曷骬者心高,骨曷骬小短举者心下。骨曷骬长者心坚,骨曷骬弱小以薄者心脆。骨曷骬直下不举者心端正,骨曷骬倚一方者心偏倾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胁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胁偏疏者肺偏倾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骹者肝高,合胁兔骹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而不坚者肾脆。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也。凡此诸变者,持则安,减则病也。
    (备注:虽然情况各不相同,只要掌握这些规律,注意调摄,也会安然无恙,若不以为然,就会导致各种疾病产生。)
    帝曰:善。然非余之所问也。愿闻人之有不可病者,至尽天寿,虽有深扰大恐,怵惕之志,犹不能减也,甚寒大热,不能伤也;其有不离屏蔽室内,又无怵惕之恐,然不免于病者,何也?愿闻其故。岐伯曰:五脏六腑,邪之舍也,请言其故。五脏皆小者,少病,苦憔心,大愁扰;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扰。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复言语也。
    (备注:人和人不一样。不负责任的家长,别有用心的领导,愚蠢的自己,总是喜欢说“别人行,你为什么不行”,喜欢问“别人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经常自责“别人行,我为什么不行”,然而手掌越磨越厚,骨头越伤越薄,有些事情是天注定的。历史传说与记载中,有许多事例可与此相验证,比如比干心有七窍、姜维胆大如斗等,可惜现代学者总是不屑一顾,自作聪明的认为比干之事子虚乌有,姜维只是得了胆囊炎。却从不懂得运用现代发达的科学,建立数据库,去从概率上验证。)
    黄帝曰:愿闻六腑之应。岐伯答曰: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黄帝曰:应之奈何?岐伯曰: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裹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
    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
    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幺者胃薄,肉?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不坚者胃缓,肉?无小果累者胃急,肉?多小果累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
    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
    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黄帝曰:厚薄美恶,皆有形,愿闻其所病。岐伯答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备注:该段详细阐述了五脏六腑的相应,及反应在身体上的情况。本质有变,则现象必有变,故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阴阳又可细分,故而病发有不同,人亦有不同,以上所述为肉眼可见。那么反应在藏象生命体又有什么变化呢?能量本无形,以物体之形为形,那么当能量失去物体限制时,便可幻化无穷,梦境的形成便是这样。当阴阳合和,梦境则舒缓愉悦,那么当阴阳失调时,梦境又是怎样呢?《方盛衰论篇》曰:“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wu,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此皆五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可知少气原由与五藏气虚对于梦境的影响(得其时指肺气虚时正逢秋,肾气虚时正逢冬等)。
    《脉要精微论篇》曰:“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坠;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此为阴阳偏胜之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水火为阴阳之征兆,故而阳盛则梦境多大火燔灼,上盛梦境多飞而轻盈;阴盛则梦境多涉大水恐惧,下盛则梦境多坠而沉重;阴阳俱盛则相搏争胜,故梦境多相杀毁伤。
    《淫邪发梦》曰:“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立已。
    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客于项,则梦斩首;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客于胞?,则梦溲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该段揭示了邪气乘人体脏腑虚弱而侵入脏腑,使魂魄不安而成梦的机理,故称为《淫邪发梦》,算是对上文《脉要精微论篇》段落的一个补充。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下章节预告:人体器官
    抱歉,上午暂时无法更新,中午补上
    第三十章 第一节 人体器官(上)

    随着解剖学的发展,人类对于人体内部的构造了解越来越多,应运而生的各种学科也是越分越细。比如在某种分类上,人的营养物质由有机物与无机物构成,有机物又可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物又可分为水、无机盐等。然而你要知道的是,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六大类,而六大类营养物质却并不能组合成人,哪怕将物质继续细分到分子原子,哪怕了解全部基因的排列顺序与组合方式,仍然不能组合成人,甚至不能创造生命。所以《内经》首先将人体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后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致分割讲解。
    《调经论篇》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精、气、津、液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本为一体,只因部位或职能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名字,《决气》亦有详细论述;九窍指眼耳鼻喉口与前后二阴共九窍;五藏指心肝脾肺肾共五藏;三百六十五节是指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气穴,其与天地自然相互对应。至于十六部《内经》并没有明确详述,历来多有争议,但其一定是肉眼可见的身体部位。
    又曰:“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合,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身形五脏即解剖刀下肉眼可见的五脏,那么与之对应的便是人察觉不到的神之五藏,所以许多学者认为中医五藏并非实质的五脏,那是因为其不知阴阳相生的道理。五藏成形,人便有了情志的变化与通神的可能。其实所谓的动物成精,不过是因为活得年月长久,长期吸收天地精气生成了神明,虽然如此,人为天地之间最贵,故而其神仍不如人。
    也许仍有人持不同意见,比如五脏位置的差异,人体的结构在手术刀下一览无余,所以你能清楚看到,肝在腹部右边,然《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却告诉人们“左肝右肺”,这是怎么回事?
    往大处说,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上古时候人眼中的世界全面而广阔,现代人则狭窄而阴暗,以为唯物主义是不可动摇的利器,两者世界观有很大不同,在认识人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左肝右肺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往小处说,这只是一个站位与鉴别对象的问题。《阴阳离合论篇》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意思是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面叫做广明,后面叫做太冲。为什么是这种站位方式,为什么又是圣人呢?
    答案是:北极星常居于北而俯视人间是为最贵,而治天下者莫大于圣人,《上古天真论篇》有“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的说法,可知上古之治为圣人治天下,所以圣人为北极星(又称紫微星)在下届的化身,故而介绍人体选择圣人为对象是毫无疑问的,故而圣人面南站立,庶人则北方拱服。庶人自视其身,肝在腹部右边,同样的坐标视圣人则如看镜子里的自己,我之左即是彼之右,故而左肝右肺;而且人们视人待物,以诊病治病为例,都是以不病待已病,例如《平人气象论篇》便有“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的说法,而非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两人彼此面对,你眼中是别人肝肺的位置,而自身肝肺的位置在别人眼中,故而《内经》称左肝右肺。所以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左肝右肺是中医全凭气象定位,肝并非肝脏的实体而指肝气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中医的五藏就是生理学上的五藏,所以它们的位置也是同样的,五藏又称为神藏,人们只是没有认识到其藏有神明而已。而在论述上不包含神明的五藏(身形五脏)又有一个名称,叫做五宫。《生气通天论篇》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宫是宫殿的意思,可以理解成住所,意思是说五宫是神魂意志魄的住所。人食天地之气,以养五脏,养五脏者亦伤五藏也。且看五藏之伤,《本病论篇》曰:“黄帝曰: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可得闻乎?
    人之五藏,一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此即人气天气同虚也。又遇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因而三虚,神明失守。心为群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一帝群泥丸宫下。神既失守,神光不聚,却遇火不及之岁,有黑尸鬼见之,令人暴亡。
    人饮食劳倦即伤脾,又或遇太阴司天,天数不及,即少阳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此即人气虚而天气虚也。又遇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醉饱行房,汗出于脾,因而三虚,脾神失守,脾为谏议之官,智周出焉。神既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也,却遇土不及之年,或已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阴天虚,青尸鬼见之,令人卒亡。
    人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即伤肾,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因而三虚,肾神失守,神志失位,神光不聚,却遇水不及之年,或辛不会符,或丙年失守,或太阳司天虚,有黄尸鬼至见之,令人暴亡。
    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又遇厥阴司天,天数不及,即少阴作接间至,是谓天虚也,此谓天虚人虚也。又遇疾走恐惧,汗出于肝。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神位失守,神光不聚,又遇木不及年,或丁年不符,或壬年失守,或厥阴司天虚也,有白尸鬼见之,令人暴亡也。
    已上五失守者,天虚而人虚也,神游失守其位,即有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也,谓之曰尸厥。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圆也。非但尸鬼,即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此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前面一直强调“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这里终于给出了具体的解释。该段落又特别提到了年运与人等的关系,不甚了解者暂不深究,以下几点则易知:
    忧愁思虑伤心,大惊之下,汗出于心,易造成心虚,逢天虚,易神明失守;
    饮食劳倦伤脾,饮食过饱,汗出于胃,加之醉酒行房,汗出于脾,逢天虚,易脾神失守。
    久坐湿地,勉强入水伤肾,逢天虚,易肾神失守;
    暴怒气逆伤肝,又遇疾走恐惧,汗出于肝,逢天虚,易肝神失守;
    然后就缺少了然后,而文中却说“已上五失守者”,虽然有提到胃,但胃不属于人之五藏,因此我们怀疑这里缺少了描述肺神失守的一段文字。按照《内经》的理论,若有缺失,应该是“形寒寒饮伤肺,又遇夜行惊恐,汗出于肺,逢天虚,肺神易失守”的类似内容。
    最后需要注意,“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圆也。非但尸鬼,即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五神各守其位,人则安康,若五神易位或者失守,即“神光不圆”时人便容易犯邪。比如所谓的掉魂儿、见鬼、中邪等邪门之事,即是五神失守引起。
    五脏藏神各不相同,五神易位则气息紊乱而神光不圆,那正常情况下五脏之气又是如何做到各行其道而相安无事呢?《胀论》曰:“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名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岐伯曰:夫胸腹者,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且看翻译:黄帝说:脏腑在胸肋、腹里之内,就像是珍品被深藏在匣柜中一样,并各自按照一定的次序居守。虽然名字不同,但共同居一域之中,各自气息不同,请问是何原因。岐伯说:胸腹是脏腑的外卫;膻中是心脏的宫城;胃是容纳水谷的仓库;咽喉和小肠,是传送饮食的道路;胃之五窍,就像闾巷邻里的门户;廉泉、玉英,是津液运行的通路。所以五脏六腑,都有各自界限,所表现出的症状也各不相同。
    说完五脏,且看《内经》对于消化道,尤其是肠胃的阐述。《肠胃》详细而精确的记叙了常人从口唇到直肠的整个消化道的大小、长短、受谷的规度,近代学者研究认为,虽然今古度量不同,仅从长度而论,消化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基本上与解剖学记载相符合。所以你一定要知道,基本上相符也就是说有稍稍差别,这是一定的,因为上古之人与现代人因为生活方式、习惯,甚至三观等种种的不同而使形体产生了差异。
    人以五谷为食,现代科学告诉大家人绝食七天就会死亡,所有人都知道是饿死,然而机理为何?《平人绝谷》提供了答案,且看原文:“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
    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肠胃之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其实意思很简单,七日不食,肠胃内的水谷都消耗殆尽而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所以就饿死了。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下章节预告:人体器官(第二节)
    第二节 人体器官(下)

    人体有众多器官,各自行使着不同的功能,又相互联系使人成为井然有序的一个整体。而对于人体器官,又有各种不同的归属与分类。人有九脏,心肝脾肺肾五脏各藏其神,称为五神脏,胃、大肠、小肠、膀胱,叫做四形脏。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叫做器,《六节藏象论篇》有“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的描述;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叫做六腑,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五脏有五阴经,六腑有六阳经,加之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共阴经六阳经六,故而阴阳相配,互为表里。
    《五藏别论篇》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可知,脑、髓、骨、脉、胆与子宫是受地气所生,有地(厚德载物)的象征意义,名叫奇恒之府;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承天气之所生,其有天(阳刚自强)的象征,名叫传化之腑。两者的区别是,奇恒之府藏而不泻,传化之腑泻而不藏。五藏与六腑的区别是,五藏藏精气而不泄,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有的器官,比如胆,即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虽然归属不同,但分类并不互相干扰。那么问题来了,器官各自行使不同职能,它们是如何成为一个整体的呢?
    其实解答这个问题可以借用类比,人体的正常运行好比国家的正常运行,国家要正常运行,就需要有领导者,无论这个领导者是个人或是团体,有领导者即有领导层,下属皆遵从领导者旨意领导下层人民,人民皆顺从,则国家可长治久安。《灵兰秘典论篇》即有详细论述:“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先说五藏。心是君主之官,神明从心而出。君主是天下最大的官,心对于人体则是最重要的器官,而不是大脑。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这是大脑告诉你的,然而人的本能是不会骗人的,当遇到突发事件,人往往会下意识的双手护住头部,身体蜷缩起来,咋看之下,是为了保护头部,但实际上人蜷缩起来是为了保护胸腹五藏,尤其是心脏。甚至在胎儿时的形状,也是蜷缩起来,而并非掩盖住头部。人有心才能够通神明,一般心脏有问题的人,精神状态也是比较糟糕的。
    肺是相傅之官,治节从此而出。相傅相当于辅佐君主的宰相,肺朝百脉,任务是主宰一身之气,从而治理与调节人体内外上下的一切活动。你道肺为何能起如此作用,人食天地之气,地气由口而入,经胃化食,而苍天之气纯净无染,直由接肺吸收,胃气与肺气化合,也就是天地之气经过化合,然后送往全身,因此全身内外上下的活动都是由肺来完成。
    肝是将军之官,谋略从此而出。将军统领三军,一举一动关乎着整个战役的胜败,因此必须做出谋略。寻常人行为处事,谋虑是从肝而出,而非大脑,一般肝脏不好的人不易胜任企业首脑,强力而行只会成事不足,更加伤肝。
    脾是仓廪之官,五味从此而出。在胃的协同下,受纳水谷,贮存营养,转化五味。现代科学认为,尝出五味是由舌头味蕾来进行细胞传递,再经大脑皮质味觉中枢产生兴奋等环节最后而形成。至于孰是孰非,还请科学家们进行一项严密而周详的实验来证明一下脾胃与味觉产生的关系。
    肾是做强之官,伎巧从肾而出。做强就是能力充实,理解成使身体更强健也未尝不可,伎巧是指技术与技巧,这些都离不开肾。小到穿针花活,大到力抗巨鼎,凡是从事技术与技巧有关的事情,比如做男女交合,比如练武讲究腰马合一等等,没有肾的强力支持是完不成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肾有问题,那么他(她)基本与行业顶尖水平无缘了。
    胆是中正之官,决断从胆而出。一个人是赤胆忠臣还是奸佞小人往往由他的胆来决定,而非大脑,因为肝做出谋略后是由胆来决断,《六节藏象论篇》便有“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的描述。
    ?中,臣使之官,也就是内臣,是心的臣使,用来传达心的喜乐。
    胃与脾同为仓廪之官,收纳水谷,化生五味。
    大肠,传道之官,食物的通道,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都在这里完成,所以叫做“变化出焉”。
    小肠,受盛之官,接受脾胃初步消化的食物,更进一步进行消化,所以叫做“化物出焉”。
    三焦,决渎之官,主管水道,管理周身津液的运行。
    膀胱,州都之官,贮存水液的地方,经过气化作用,也就是能量与物质的转化,尿液才能排出。
    段落最后告诉我们,主明则下安,就是说作为君主的心心境清明才能领导其余器官安宁有序,以此进行养生则寿命长久。心境不清明,则器官会失去统领,人就容易做出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以此来养生则形体大伤,无法长久。
    既然人体的运行可类比于国家的运行,那人的衰亡就好比国家的衰亡,朝代不断更替,政权不断更换,就好比人有新生有死亡,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果真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万世不竭呢?这不是所有统治者的梦想吗?
    想得出答案,只需知道人能不能长生不死就可以了。答案是能!该段明确告诉大家,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至于人有衰亡而国家有覆灭,该段也非常明确阐述了原因: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至于如何才能做到主名下安,如何才能养生得寿,如何才能治天下而久安,后面会有详述,但简单来说,治世则世乱,治人则人亡,未闻治世者,自治而世人皆安也。有一个故事这样讲:一位牧师正忙于工作,而小儿子则一直折腾,于是牧师将一张彩色世界地图撕成碎片,让其拼接完整,借以支开儿子。谁知道仅一会儿,儿子就拼好。因为地图后面印着一幅人物肖像,将人拼对了,世界地图也就拼对了。
    你是对的,你的世界就是对的,就是这个道理。《阴阳清浊》曰:“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象,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一段文字,我们以后还会用到,那是用来解决一个更大的问题,但这里就此打住。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下章节预告:人体别论
    第三十一章 人体别论

    人体是一个严密的整体,藏有无穷的奥妙,下面就一些人们司空见惯却经常忽略的问题进行解答,以下文段选自《内经》各篇章,以问答形式为主,故又称别论。
    1、男女有别,男子血气阳刚,须眉茂盛,女子则阴柔婉转,肤白貌美,为何女子不生胡须?
    答:《五音五味》曰:“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者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
    黄帝曰: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备注:士人指一般男子,天宦指先天阴器受损者。该段分别阐述了女子、士人、天宦三类人不生胡须的情况。解释非常详细,但只是从人体的角度来阐述,并非根本原因。人有男女应天地阴阳,天地故有有余不足,故而男女亦应血气有余不足。然而天地有余不足为何?事关重大,以后详细叙说。)
    2、人的性格多样,有勇有怯,原因为何?
    答:《论勇》曰:“黄帝曰:夫人之忍痛与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见难则前,见痛则止;夫怯士之忍痛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夫勇士之忍痛者,见难不恐,遇痛不动。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见难与痛,目转面盼,恐不能言,失气惊悸,颜色变化,乍死乍生。余见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少俞曰: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
    黄帝曰:愿闻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衡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黄帝曰:愿闻怯士之所由然。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骨曷)骬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备注:该段详细阐述了勇怯之士的不同、勇怯的产生原由与酒壮怂人胆的原因。)
    3、人有忧愁喜乐,悲伤时多有泪流成河者,亦有哭泣而无泪者,原因为何?
    答:《解精微论篇》曰:“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经有也。复问:不知水所从生,涕所出也。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早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雷公曰:大矣。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能独来。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盲。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备注:简而言之,哭而无泪是因为不够悲伤。该段详细阐述了鼻涕眼泪的由来,以及一同出没的原理。《口问》亦有论述,曰:“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泻足少阴,补足太阳。
    黄帝曰:人之哕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补手太阴,泻足少阴。
    黄帝曰:人之唏者,何气使然?歧伯曰:此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而阳气绝,故为唏。补足太阳,泻足少阴。
    黄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
    黄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一日补眉本也。
    黄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歧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补足太阳荥、眉本。一曰眉上也。
    黄帝曰:人之亸者,何气使然?歧伯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因其所在,补分肉间。
    黄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补天柱经侠颈。
    黄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也。
    黄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气使然?歧伯曰: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补足少阴。
    黄帝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歧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
    黄帝曰:人之自啮舌者,何气使然?歧伯曰:此厥逆走上,脉气辈至也。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视主病者,则补之。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补足外踝下,留之。
    (备注:欠指哈欠,哕指呃逆,唏指哽咽,振寒指打寒颤,噫指嗳气,嚏指喷嚏,亸指浑身酥软无力,哀指哀伤,太息指长叹气,涎下指流口水,耳中鸣指耳内作响,啮舌指咬舌。该段具体论述了包括哀伤而涕泪俱下在内的十二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因为司空见惯而不以为然,其实它们是病邪初步侵入人体而表现出来的轻微的症状,这时候病邪未深,甚至不能称之为病,故而非常容易治愈,亦可称为治未病。)
    4、人生病时,往往有不能入睡的情况,原因为何?
    答:“《邪客》曰: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备注:该段亦论述了营卫之气之功用与巡行部位。)
    5、天寒地冻,人寒加衣,而脸独露于外,原因为何?
    答:“《邪气脏腑病形》曰:黄帝问于歧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
    歧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热甚,寒不能胜之也。”
    (备注:如果反应在现象上,或者科学做出的解释大概是毛细血管丰富,脂肪厚实,供血充足,热量提供及时。两种解释,一个从本质出发,一个是从现象出发,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
    6、人受寒等情况下多有咳嗽,那么咳嗽又是怎么来的?
    答:“《咳论篇》曰: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备注:咳嗽不仅由肺引起,五脏六腑皆能引起咳嗽,例如肝主春气,所以春天肝受寒则为肝咳;心主夏气,夏天受寒则为心咳。所以咳嗽有十一种,病情初发是五藏之咳,五藏久咳则转移至六腑。)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下章节预告:人的种类

    统一声明:文中有多次出现大段引用原文但未带翻译的情况。1.原文与如今主流科学观点无较大出入,特殊情况和个人有不同见解一定会解释的;2、你到处都能够找到翻译,真的很简单很容易;3、最重要的一点,本文最终目的并非阐释《内经》,而是以《内经》来阐释别的事情。
    第三十二章 人的种类

    人的先天禀赋不同,而正是先天禀赋的不同,决定了人的本性与能够成就的事业。有时候,你做过一些事情,你以为是能力使然,但其实这是上天赋予你的,而有些时候,你用脑子想过的事情,却总以为做过了。
    也许你突然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你不问,我也不说,且继续讲下去。人合天地之气而生,天地有阴阳,人亦有阴阳,而阴阳细分无穷尽对应人的本性各有不同。阴阳气血偏多偏少的差别决定了人天然禀赋的差异,故而《内经》有《通天》之篇,该篇着重论述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人,该篇非常重要,且通关全文: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
    (翻译:黄帝问少师说:我听说人有阴阳之分,什么是阴人,什么是阳人?少师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不仅是一阴一阳而已。这只是大体论述,其情况复杂,用语言难以说清。)
    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备注:两仪生四象,故各有偏向,有太阴、少阴、太阳、少阳之人,以应天地四方,居中央者为五,故而有阴阳和平之人,共五者。)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备注:上文论述了此五种人的品性,也许你身边会有这种人,但请记住,这些品性并非其日后学坏,而是其本性里自带,待其壮盛后才表现出来。且看翻译:黄帝问:关于不同之处,能讲给我听吗?少师说:太阴属性的人,贪婪而不仁义,表面谦卑而内心险恶,好得而恶失,喜怒不形于色,不识时务,行动上惯用后发制人的手段,这是太阴之人。
    少阴属性的人,喜欢贪图小利而暗藏贼心,看到别人有损失,好像自己受益,好伤害别人;看到别人获得荣誉,反而感到气愤,心怀忌恨对人毫无恩情,这就是少阴之人。
    太阳属性的人,平时处处表现自己,喜欢谈论大事,没有能力只是虚空大话,志向远大关乎四方,做事不顾后果,而自以为是,即使事情失败了也不后悔,这就是太阳之人。
    少阳属性的人,做事精细审慎,自尊虚荣,有点小官职便沾沾自喜,好自我宣扬,善于对外交际,不愿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这就是少阳之人。
    阴阳和平属性的人,生活安静自处,无为处事而不患得患失,宁静愉悦,顺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不与相争,顺应时势变化,地位高却谦虚,以德服人而不倚强凌弱,叫做“至高之治”。古代善于应用针刺艾灸者,根据人的五种类型分别施治,偏盛的用泻法,偏虚的用补法。)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其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备注:上文详细论述了五种人的阴阳不同与治疗方法,此外我们怀疑太阳之人后文应为“多阳而无阴”。)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如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
    (翻译:黄帝问:五种类型的人,若素不相识,初一见面,不了解他的行为,要如何辨别呢?少师说:一般人不具备这五种类型的特征,所以又有五五二十五类属性之人,不包括在五种类型的人之中。此五种类型的人,和一般人是不相同的。《阴阳二十五人》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形,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可知,普通人的属性皆在二十五人之列。此五种人比较少见,因为其气血偏胜与常人不同,所以其行为外貌也与普通人不同,异人故有异貌,能做一般人做不了的大事,所以古人云: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崄,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备注:上文则从形态上论述了如何识别这五种人,另外《阴阳二十五人》则对二十五种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故而以五行分类,五者又分有五,所以是二十五种人。五行所指广泛而普遍,比如颜色,世界范围内的人种,按颜色分大概的话有五种等。)
    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除开阴阳形态外,身体类型的不同,比如肥瘦大小、老庄少弱等也是诊治疾病时必须重视的,那么如何区别这些不同呢?《卫气失常》曰:黄帝问于伯高曰:人之肥瘦大小温寒,有老壮少小,别之奈何?伯高对曰:人年五十已上为老,二十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
    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脂、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肉坚,皮满者脂。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
    黄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
    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此别于众人者也。
    黄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是故膏人者,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备注: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众人即平人即普通人,故而身形不大不小。人之阴阳若引绳,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故而血多者气少,气多者血少,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而相加者,则阴阳俱盛,若两虎相争,若两军对垒,则两败俱伤,所以身形不大不小者长寿,瘦小者高大者易夭折。所以一味追求高大健壮、细腰丰臀并非好事,过犹不及也。此外,该段对人之肥瘦、寒温、大小、老壮等的判别做出了标准,另特别指出了脂肪、膏、肉三者异于常人之处。)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下章节预告:面相学
    第三十三章 面相学

    《通天》告诉大家,凭借观察可以得知五种人的不同,《卫气失常》告诉大家,凭借观察可以判别脂、膏、柔三种人。但在传说中,有些神医或者术士,素昧平生,所言之事却于人无不精准,所作预言无不应验。这种神秘色彩浓厚的相术,也常常被人污蔑为妖术。
    其实相术又称相人术,是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等推测吉凶祸福、贵贱夭寿的一种相面之术。既然是相术,必定有依据,相术精深之人虽然不过只观察对方片刻,但却凭借多年的经验,综合多方面的判断,对人的情况了然于胸,所以在省略了过程只告知结果的情况下,对方的反应一定会像听到福尔摩斯告知送信员曾经是海军军曹后立即得到验证的华生一样惊讶。
    天地之间,不离阴阳,六合之内,不离于五,这便是相术的依据,且来简单解析。《五阅五使》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脏,必当治理。
    (备注:五官是五藏的窗口,五气则是五藏气息的外在表现,并与五季相参,五色的交替显现与五时相对应,故而查色可知五藏疾病健康。)
    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搏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
    (备注:五官分明,天庭饱满,是以明堂查五色的前提条件。另外,该段论述了长寿者的容貌特征。此为相术者着重观察之处。)
    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备注:五官是五藏的官使,官使职能即传达其主之意,故而五脏出现问题必定会相应的反应在五官上,此为相术的基础。)
    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
    (备注:此为短命易夭之人之容貌。)
    《五色》中亦有五色之具体论述,且截取部分:
    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备注:此为对于明堂、阙、庭等代指名词的具体解释,该段告诉大家,五官端正分明者为长寿之相。而五官端正分明又是形气相得阴阳和谐的表现,《寿夭刚柔》曰:“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黄帝曰:何谓形之缓急?伯高答曰: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若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骨小则夭矣。形充而大肉胭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决生死。”此亦为断寿夭刚柔之根据。)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翻译:明堂立于中央,五藏六腑皆有次序,故而可分辨五官。)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
    (备注:此为从面部颜色变化判断疾病发展的基本情况。《五音五味》曰:“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此之谓也。)
    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
    (备注:此为五藏六腑与人体肢节在面部的具体位次。)
    五脏六腑肢节皆在面部皆有位次,查五色可知五藏情形,查五官肢节亦可知晓五藏情形。《师传》曰:“黄帝曰:本藏以身形肢节?肉,候五脏六腑之大小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伯曰:身形肢节者,藏府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
    黄帝曰:五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知而阅之,奈何?岐伯曰:五藏六府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黄帝曰:善。岐伯曰:五藏六府,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骨曷)骬。黄帝曰:善。岐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黄帝曰:善。岐伯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黄帝曰:善。岐伯曰: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
    黄帝曰:善。愿闻六府之候。岐伯曰:六府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府者也。上下三等,藏安且良矣。”
    “上下三等,藏安且良矣”,从面部来讲,即指上中下约等而协调,类似于人刚出生时自带的婴儿肥,于成人而言大体就是珠圆玉润又旺夫聚财的脸型,所以整容成锥子脸蛇精脸型的人可谓是自毁珠玉。
    五色与天地相参,故可从面相判断个人吉凶,然而观天地却可知民众吉凶。古时候国师观于天地星象,便可知民之盛衰国之兴旺,此亦相术,关于冥冥者也。《岁露论》曰:“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黄帝曰:候之奈何?少师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黄帝曰: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少师答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曰旱乡;从西方来,命曰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国有大灾也。正月朔日,风从东南方行,春有死亡。正月朔日,天和温不风,籴贱,民不病;天寒而风,籴贵,民多病。此所谓候岁之风,残伤人者也。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三月戌不温,民多寒热;四月已不暑,民多瘅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诸所谓风者,皆发屋,折树木,扬沙石起毫毛,发腠理者也。”此之谓也!
    相人者可保一人,相天者可保万民。相术起源源远流长,据《大戴礼记》记载:“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可知相术如同人们对于大道的认识一样,是一个不断衰落的过程。古人尚知顺其自然保身长命,现代人却将相术视为迷信,认为命运是不可预知且时刻存在变数的,认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认为只有努力上进,正确判断人生的选择才可把握命运。若果真人定胜天,又哪来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呢?
    相术博大精深,但人事更加繁杂,天地更加广大,又如何能便知万物,趋吉避凶呢?答,相术不能,《周易》办得到。只是易学更加精深博大,我们非得放在另一本里讲解。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下章节预告:终章 我是谁

    终章了。三部曲第一步马上就要结束了!!!
    终章 我是谁

    几千年来,无数人仰望星空,面对皎洁的明月,深深思考过。他们叹息着,抬起头又垂下头,从青丝变为白发,来了又走了,一代又一代,直到今天。这个问题犹如一个巨大的拼图,让人束手无策。但时间走到如今,我们终于找齐了散落的碎片,足以拼成大体框架,完成断臂的维纳斯。
    我是谁?我想,你的心里已经都有了答案,不过请允许我们从头开始,顺着本书的路线来一个简单的总结。在开始的时候,我们首先提出了疑问,一个几乎所有人都想过而得不到回答的疑问。这个疑问关乎人类的发展方向与生死存亡。
    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活到25岁就死了。他们只有懵懂的小时候,才会睁大眼睛问到这个问题,然后接受正规教育,用科学的眼光对看待与了解世界,他们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工作,忙忙碌碌。当生命走到尽头,他们又忽然看淡了一切,重新去思考这一辈子,可惜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仍然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能够永生。而且从现在开始,那些开悟了的人们,将开始真正的活着。
    如果说,一个答案绝对正确,那么它是很少有质疑声的,而这个世界上却有一个庞大的团体,在不停地对抗着科学主导的世界,那就是宗教。这个团体遍布世界各地,占据了地球一半以上的人口。
    两方势力各执己论,势同水火。可是难道大家就没有想过吗?没有根据的道理怎么能够站的住脚!就时间而论,宗教已经存在几千年了,虽然随着科学的崛起而遭受压制,却亦有不可动摇的根基,而且更有渐渐抬头甚至反扑的趋势。科学的世界虽然仅仅存在几百年,但却更加深入民心。那么谁更有资格来定义这个世界呢?
    科学能够定义世界,但是却不完善,科学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然其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却为灵魂的存在提供了不利于己的证据;宗教能够定义世界,但是却不能服众,人们总是不太能够接受唯心主义的解释。如果两者都正确,只是关注世界的侧重点不同,那为何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呢?
    于是我们找来了中立者:中医。我们选取的所有佐证都来自于《内经》,它是中医存在的前提。《内经》网罗哲学、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涉猎广泛,其内容相互交叉,往往相同的内容散落在不同的篇中,而许多不同的内容又合并在一篇之中,融会贯通着实困难,于是它成了上古三玄之一。
    按照发展的道理来讲,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加深的,没有道理一部著作一出世就能成为巅峰之作,所以后来,我们又推论出上古文明,上古文明的辉煌程度远超现在,上古人民对待人与世界的态度要更完善。《内经》便是上古文明的遗珠,它的指导思想不是唯物主义却包含唯物主义,不是唯心主义却包含唯心主义,不是按照科学精神进行探索,却比科学精神更完善,它是一个集大成者。
    宗教认为人是有灵魂的,灵魂是人体的另一种生命形式,而中医里藏象生命体则恰好是人的另一种生命形式,所以我们认为藏象生命体就是人的灵魂,是人体内的另一个自我,是人的主宰,而且比肉体更加高贵。其实严格来讲,灵魂作为一种神灵,担当的是《内经》“心藏神”中神的角色(本书第四章扁鹊换心的故事里就告诉你了),但一来心是君主之官,二来五官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三来经络为之驱使,五藏与经络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所以将灵魂等同于藏象生命体也未尝不可。另外,整部《内经》中没有“藏象生命体”这种说法,该称呼有对立于肉体之嫌,事实上其与肉体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人在活着的时候才有灵魂,死后便魂归于天。当然,也有另有一种情况,比如真人,真人的寿命是无限的。“藏象生命体”这种叫法只是为便于描述迫不得已。为证明观点,我们进行了漫长的论证,比如中西医的对比,科学实证经络的存在,梦境,甚至亲身体验灵魂出窍。只是这种感觉并非用眼睛,而是用心。
    但是这还不够,尽管你知道它的构成,与人体的关系,但仍旧不知其最为质朴的构成,好比你告诉古人汽车是由车厢和轮胎组成,可是万一古人认为汽车是木头构成的呢?于是我们又拿出《内经》,从阴阳开始,进行了大段的论证与解释,最终得出灵魂是能量体的结果,能量场便是证据,其在科学实验中已得到证实。于是,人们对于《内经》重新进行正确的认识与阐述便有了开始的可能。
    天地之间,唯阴阳而已,阴与阳的对立转化,正是宇宙发展变化的规则,而物质与能量正是宇宙的阴与阳。于是,人们的眼光将变得更加宽广,认识世界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唯物主义。于是,人们对于《内经》重新进行正确的认识与阐述便有了思路和方法。
    那么如何真正的认识世界呢?阳是阴的本质,阴是阳的现象,如此而已。科学从物质出发,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宗教从灵魂(能量)出发,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所以科学与宗教也就有了互相融合的可能。科学无法理解的事情运用宗教的观点解释,宗教无法阐述清楚的道理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理解。人的最佳状态是阴阳合和,社会的最佳状态便是科学与宗教互相融合。
    宗教为人的未来提供了终极目的,人的未来就是人类的未来。人类手里拿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目的地,可是人类没有路线,只能投石问路,于是跌跌撞撞走了几千年。而科学的出现使人类拥有了指南针。可是得意忘形的人们,竟然丢掉小纸条,开始了盲目行走。当失却方向的时候,停下来就是前进。所以,请停一停,认真思索,是时候谦虚谨慎,捡起小纸条,紧握指南针奔向目的地了。
    后来,我们又讲到了人体与天地自然的对应关系,重申“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观点,在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上,我们反其道认为“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再后来,我们又详细论述了五藏与经络,然后是日后必将重放光芒的针刺术。在许多篇幅里,我们以问答的形式回答了许多比较重要的问题,然后又对人体进行了一个大体的论述:人有五脏之神,而后有五脏之宫;脏为阴,腑为阳,五藏故得与六腑相表里;五脏六腑俱全,而后通之以经隧,行之以气血,环阴阳以营卫,支撑以骨骼,充实以肌肉,覆盖以肌肤,加之以衣缕,行之以仁义,交会以礼仪,乃以为人。
    然后就到了回答“我是谁”的时刻。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不是么!人是共生体!灵魂与肉体共同组成了躯体,只是一个看的见,一个看不见。当然了,这个看不见是指用眼睛。自然界里共生体的例子有很多,只不过与人体共生的是更高级的神灵。所以每一个“我”都是“我们”。
    现在你懂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证明你还没懂。这个世界不只是你看到的大小,它还有小到你看不见的微观世界,还有你看不完全的宏观领域。物理学家将世界分成了微观、普观与宏观三个方面,应运而生了量子理论、经典物理学与相对论,这是很明智的。对于“我是谁”的终极答案,也要从极小、普通与极大三个方面去认识。真相只有一个,解开真相的钥匙却有三把。第一把钥匙是“人是共生体”,这是经典而温暖的世界里人的组成。那么,且一起出发吧,拿起第二把钥匙,去极小的世界里,探究宇宙最原始最质朴的构成,找出“我是谁”的答案。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三部曲第一部结束。下一部预告:我从哪里来;
    第一章预告:宇宙的构成!
    统一声明:

    三部曲第一步结束了,那些没能解答的留下的疑问,会在第二部和第三步中得到解释。今天停更一天,主要原因有:
    1、请大家对本书发表一下看法和意见,希望得以借鉴(上午)
    2、对于本书的总结和概括(下午)
    3、为下一部书的内容做一个简介和预告(晚上)
    那么开始吧,请大家不吝赐教,发表一下意见和看法吧:
    本书总结:
    未来会对本书做一个不大不小的修改。说不大是因为本书的整体框架不会动,整体的思路与阐述的流程仍然照旧;说不小是因为会对整体行文的风格与一些概念和解释做出修整:比如将行文风格往严肃和平铺直叙靠拢;文字叙述更加简洁明了,多余的案例和解释一概删除;废弃和调整某些概念,例如废弃藏象生命体的概念,一概用藏象代替,因为藏象生命体从不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只有与肉体紧密结合才有意义和发挥作用;
    新书类似于对旧书的重新装修,虽然是新瓶装旧酒,但酒质更加清纯凌冽和芳香,完成后将在三部曲结束后重新上传。
    另,第二部在本文继续的基础上会重开一贴,那么应该放在哪个版块呢?请大家出出主意吧!
    下部简介和预告:
    主旨:我从哪里来;
    涉猎书籍:《山海经》、《周易》、《河图洛书》、《黄帝内经》
    解决的重大问题有:1、人到底是进化而来,还是神造;2、河图洛书的真正秘密是什么;3、《山海经》到底代表着什么;4、周易的来源、卜卦的依据、如何进行卜卦;5、上古文明的形成发展与灭亡;
    第二部:我从哪里来
    第一章 宇宙的构成

    大家知道,我们的世界由物质构成,那物质又是如何构成,物质有没有最小的单位呢,你可曾有想过?
    我们把物质一点点缩小看看会发生什么。《庄子?天下篇》里提到这样一个诡辩论据: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杖,每天取一半,永远不会取完。引申的意思是物质没有最小单位,可以无限分割下去。
    以后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说,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一种叫做原子的小球构成,这些小球有着一模一样的形态,它们是物质的最小单位,万万千千原子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了万物的不同形态,包括你和我。
    以后又过了很多很多年,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就像爆炸一样的增长,很快的,化学元素被发现,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再后来,现代原子理论发展起来,原子也不再是不可分割。
    直到现代,哪怕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都会指着书本告诉你,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又可分为原子核与电子,再往下原子核又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又可以分为夸克……然后又有形形色色的“子”被发现了,比如费米子,比如被称作“上帝粒子”的玻色子等等,仿佛物质没有尽头,可以无限分割下去……
    但是,终于有到头的一天了,现代最新的物理理论告诉人们,一切都是——空。
    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比如,你拿起一杯水,仰头一口气喝下去了,你喝到的是什么?
    你说:“水啊,化学成分式为H2O,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了水分子。”
    我说:“好,我承认你喝下了无数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你知道原子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吗?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只占到整个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而电子比原子核还要小1000倍。也就是说,如果将一个原子放大至足球场的体积,原子核就相当于其中一粒沙子,而电子就像一颗小灰尘在里面飞来飞去。如果你看到这样的一个球场,你会认为这里完全空无一物,你再仔细也无法找到原子核和电子。你喝下去的一杯水,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空球场组成的,你看起来满满的一杯水,其实里面99.9999999999999%是空的,如果把这杯水中所有原子中空的部分全部抽走,只留下原子核和电子,那么这杯水剩下来的东西你要用现在全世界最强大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差不多一亿多倍才能看到,现在你还认为喝下的是一杯水吗?
    你说:“好吧,我承认我其实只喝下了很小很小的一点东西,但你也不能就认为我喝下的是空,好歹还有点原子核和电子嘛。”
    我说:“很遗憾,我的话还没说完。那么原子核和电子又是什么组成的呢?由一些更小更小的基本粒子组成,这些基本粒子又是什么东西构成呢?其实,这些基本粒子到头来都是一根根的‘橡皮筋圈’,就像吉他弦一样在空间中振动着,构成这些橡皮筋的材料不是别的,正是空间本身,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只有更小的空间蜷缩在你无法想象的小的三维空间中,构成一个个橡皮筋圈,以不同的频率振动着。”
    这下你该明白,你其实喝下去的什么也没有,只是空间本身而已。
    讲到这里,物理学变成了哲学,这个宇宙除了空间本身真的是什么也没有。你和我,世间万物,到头来,一切都是空。
    上面这些,正是最近一二十年在物理学界迅猛发展起来的“超弦理论”,它就是我们提到的“万物理论”的候选理论,而且是唯一的候选理论。
    在超弦的世界中,一个个振动着的橡皮筋圈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同的振动频率构成了不同的基本粒子,不同的基本粒子组合又构成了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和中子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一起构成了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材料,材料构成了世间万物,包括你和我。
    这就是宇宙的构成。上帝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在空无一物的空间中,随手这么一抓,然后在手中一搓,一段空间被搓成了一根弦,然后他捏起弦的两头,在空中打了一个结,再用手指这么轻轻一弹,于是,弦振动了起来,这就是夸克,接着上帝又用同样的手法制作了胶子、中微子、费米子、玻色子……最后,他用眼花缭乱的迅捷手法不知怎么地就用这些“子”组成了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分子、金子、银子……
    如果上帝可以听见振动着的弦发出的声音,那么每一个基本粒子就是一个音符,原子就是乐句,分子就是乐段,世间万物、你和我就是乐章,整个宇宙就是一首恢弘的交响乐。这首交响乐从宇宙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演奏,直到宇宙消失的那天为止,永不停歇。
    宇宙是一首永不停歇的交响乐,我们都是这首交响乐中的华美乐章!
    科学的结论到此基本结束了,超炫理论已经开始对接了科学与宗教,到这里唯心主义隐隐有崛起的势头。
    但我们不是理论的搬运工,我们仍将继续挖掘下去。科学的宇宙是唯美的,万物皆空唯有音乐,可是我们眼里的宇宙,空就是空,这个空就是道家所谓的“静”,是没有音乐的。科学认为宇宙万物皆是由空间本身组成的一根根弦构成,我们认为这不是宇宙的本质。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维度理论么。天地之数,始于一而终于九,我们提到的十个维度里,有一个维度是任何都不包含的点,这是后面九个维度的来源,或者叫做维度之母,这个维度叫做零维,与天地之数并不矛盾。所以,宇宙万物最初的构成并不是一根根弦,而是一个个什么都不包含的点,这就是宇宙的本质。
    这些什么物质都不包含的点构成了宇宙本身,而宇宙本身却包含了所有的物质,所以零维和宇宙终极的第十维度其实是重叠的。所以说,宇宙本身的衍化就像是一个有环无端的圆,这就是天地之纪。为便于理解且打个比方,假如你站在地面,如何画一个圆并使它面积最大呢?聪明人会画一个很小很小的圆,然后跳进去说“我已经站在圈外了”。假如将这个圆缩小再缩小,使它成为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什么都不包含的圆的话,请问这个圆是最小还是最大呢?答案是,它既是最小又同时是最大,它即不包含任意又同时包含所有,这就是“道”,比万物都小,小到不能再小,又比宇宙更大(宇宙再大只能包含其生,不能包含其死),大到不能再大。
    继续发散则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其实物质与空间是一回事,物质是“有”,空间是“无”,无和有是同一回事。
    科学认为宇宙有限无界,有物质才叫宇宙,没有人会将空无一物的空间本身称作宇宙,话虽如此,但是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这个宇宙的构成,除了物质外,还有空间本身。或者说,宇宙由物质与能量构成,而物质与能量也是一回事。
    《老子?第一章》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我们来翻译一下:无,也就是空间本身,是宇宙的初始;有,也就是物质的初始,是万物形成的开端。空间和物质,或者说,能量与物质,都是同一种东西,都是从同一处发源,只是有了不同的名字,它们都可以叫做“玄”。
    也许大家对最初的“有”有所怀疑,认为是物质的最小的形态,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弦”,或者夸克,其实不是的,这个后面讲。
    “无”与“有”,也就是物质和能量构成了这个宇宙,那么且先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老子?十一章》曰:“三十辐共一縠,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再清楚不过,使用物质并且获益,但空间的存在才是使物质能够得以使用的根本原因,所以人类看待宇宙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物质本身,更应该去观察那广阔的空间。如果你要问观察它有何用途,《老子?第一章》说的很清楚:“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就是说观察宇宙虚无的空间本身,能够发现宇宙的妙处,这个妙处包括宇宙的形成与演变,还有宇宙的无限性;而观察物质可以得知宇宙的边际,这个边际指的是宇宙的有限性。
    《老子?六十四章》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里的“毫末”指的就是物质细分到不能再细分的单位,即最初的“有”。《灵兰秘典论篇》曰:“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我们来翻译一下:最大的道在最微小的地方,有谁能知道它的本源呢?尴尬啊,人们勤勤恳恳,日渐消瘦,又有谁能得知它的奥妙呢?它是那样的暗昧难明,有谁能成为良工?似有若无的数量,都是源自毫厘的微小数目,这些微小的数目又是起源于更小的度量,然后千倍万倍的积累扩大,推演增益,物体也就具有了它的形状,世界也就有了它的模样。
    该段告诉了人们,虚无的空间是如何构成现代人眼里多姿多彩的世界。到这里,上古文明与现代科学对于世界的认识便有了初步对接,综合一下,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世界由空间本身与物质构成,所以人类认识世界的目光应当更加宽广,不仅要关注物质,也要关注空间本身。
    2、物质由空间本身构成,正是空间本身构成的物质与空间本身构成了宇宙,因此宇宙的本质就是佛家所谓的“空”,或者道家所谓的“静”,或者《老子》所谓的“无”。
    3、经过上一条推论,宗教与科学也有了初步的对接,有了走向融合的可能。
    也许有人会说,尽管你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我还是不服,有本事拿出更加确凿的证据,别总是成为上古文明和现代科学的搬运工。
    没关系,这一次我用数学的手段证明给大家看,空间本身是如何构成物质的。数学是凌驾于物理之上的规律,应该再确凿不过了。但凡对数学稍有研究的人,都曾经做过0.9循环等于1的证明,过程如下:
    设x=0.99999……
    那么10x=9.999999……
    10x-x=9.99999……-0.999999……=9
    9x=9
    x=1
    所以0.999999……=1
    既然0.99999……=1,那么自然的0.000……1=0
    这个0.000……1可以看做是物质的最小单位,这个最小单位最终等于零,也就是“空”或者“静”,那么接下来:
    0.000……1×9+0.000……1=0.000(……—1)1=0+0=0
    则0.000(……—1)1=0
    则0.000(……—1)1×9+0.000(……—1)1=0.000(……—2)1=0
    ……
    (无限次的循环下去)
    ……
    0.000(……—(……—1))1×9+0.000(……—(……—1))1=0.0001≠0
    (备注:0.000(……—(……—1))小数点后面0的数量是我们并不能确定的一个确定量)
    这个证明其实不难理解,而且我们从这个很普通的证明里能得出几个很了不起的结论,它们每一个都将闪闪发光,闪耀在现代人的历史中:
    1、宇宙万物都由“空”构成,因此万事万物具有共通性。
    比如原子与恒星系(比如太阳系)的结构简直相似到雷同。太阳相当于原子核,只占据相当小相当小的空间,行星就像电子般围绕着原子核运转,此外绝大部分都是空间本身。推演开来:在最根本上,大到宇宙小到原子,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都是相同的,这也是《易经》能够推演天地变化的原因。
    道家认为人体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体,这对于人与宇宙的关系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认识,尽管《内经》在更早的时候就指明了。如果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磁场,那么每个人就好比大磁场中的小磁石;如果说宇宙是一个大的漩涡,那么万物就是其中的小漩涡,即使有的漩涡自旋方向相反,也会在保持自身旋转的情况下围绕着大的漩涡进行旋转,最终的最终归为一体。
    也许你会问,既然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那么宇宙肯定也有一个中心喽,但是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不断扩大的,宇宙是有限无界的,宇宙怎么可能有中心呢?
    这就是人类目光的局限性,一个立方体让其对角线相交便能找到中心,虽然宇宙有限无界,但宇宙的中心未必是空间的中心,先卖个关子,问题留到后面详解。
    2、在“无”与“有”,或者叫做能量与物质进行突变的那个临界点(就是那个我们无法确定的确定量)非常重要,在宇宙刚刚形成时这个临界点叫做奇点。当然了,证明的最后我们私自将它扩大到肉眼看见的地步了,实际上,0.0000001也不等于0,再小一些也不等于0,只是为让大家更便于理解。
    3、数学无法将宇宙进行概括,不同尺度上的数学的规则是不一样的(例如理论上来说圆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它是无数边形的近似图形,但事实上圆确确实实能画出来,而且只需要确定长短的两脚圆规就可以)初生时的宇宙与发展壮大中的宇宙与走向灭亡的宇宙数学规则是不一样的,所以科学家们想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数学模型,将宇宙自初生到灭亡都能进行统一阐述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代的科学只能三分宇宙,一是微观尺度的宇宙,也就是小数点后面要加许多0才能表示的数学尺度;二是常规尺度的宇宙,这个常规尺度是相对于人类而言,也就是大家常用的个十百千万等的常规数学尺度;三是宏观尺度的宇宙,就是常规的数字后面要加许多0才能表示的数学尺度,比如光年就是宏观宇宙的一个数学尺度。所以发展到现代,物理学分成了量子理论、经典物理理论、相对论三大板块。
    当年,伽利略在力学和物体运动规律方面奉献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是他打下了牛顿经典力学的基桩,而牛顿则在这片基桩之上盖起了足以让后人仰视的经典力学大厦。后来,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相对论是研究时间、空间与运动这三者关系的理论体系的总称。再后来,普朗克率先提出了量子概念,后来经过波尔、德布罗意、波恩、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等无数物理大师的创新努力,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
    物理学和数学是严谨的,相对论是牛顿理论的修正,在常规尺度上,相对论就会退化为牛顿理论,量子理论也是同样的情况,而后出现的新理论,比如弦理论同样是对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修正,如果再发现了新的理论,那肯定也是弦理论的近似理论。
    然而,在没有科学的上古时期,人们却以另一种更简便而精深的方式对宇宙进行了阐述,那就是“阴阳”,《阴阳离合论篇》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我们来翻译一下:阴与阳,掰着指头数可到十,推演开来能到百,继续数下去能到千,在继续推演可到万,再继续下去可大到无法计量,但是无论再大,总的原则都是要守一。《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而阴阳的尺度小至细微不可度量,大至恢弘不可附加,《易》以道阴阳,故可推演万物。
    阴阳之上有太极,现代科学有万物大一统理论(且不去计较理论是否正确和完善),但这仍不是最终极的理论。阴阳是“二”,太极是“一”,道生一,一生二,“道”才是最终极的理论。但一定请记住,“道”不是宇宙的终极理论,但却是最终极的理论,因为“道”超出了宇宙本身,宇宙的理论用“阴阳”二字足以阐释,“道”却不能。
    也许你认为没有什么东西会比宇宙更大,那很正常,因为你读不懂《老子》,也理解不了“道”、与“一”、“二”所指为何。人们在翻译时总是通通翻译成“道”,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好比有人寻问你的位置,你的回答是“地球”,虽然回答正确然而没什么用。但有些人喜欢翻译成“自然规律”或者“宇宙法则”,这就大错特错了。没关系,在后面我们都会一一解释。
    然后,我们再普及几个非常重要的知识。首先,不仅物质不可以无限分割,其实就连空间本身也不能无限分割。也许你会问,“有”经过无数次分割下去,最终得到“无”,难道“无”也能继续分割吗?下面来看一个悖论:
    公元前5世纪,芝诺发表态了著名的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悖论,他提出让乌龟在阿基里斯前面1000米处开始,并且假定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比赛开始后,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设所用的时间为t,此时乌龟便领先他10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t/10,乌龟仍然前于他1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t/100,乌龟仍然前于他1米……?总之,阿基里斯能够继续逼近乌龟,但决不可能追上它。
    这个悖论能够非常容易解决,是因为它太具有实践性了,只要用脑袋想一想就知道不可能,但是当大家把目光集中在问题本身时,就会发现这个题目没毛病。如果你也这样认为,那你一定没有理解我们上面做出的推论。我们再强调一遍:
    在不同的尺度下,数学规则是不同的,因此在常规尺度里通行的宇宙法则到了微观宇宙就失去法力了,所以在人们肉眼可见的空间里,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但当空间无限分割下去时,突然有那么一刻空间无法分割了,这一刻的空间就是空间的最小单位,因此在这个微观宇宙中,无穷大的空间被直接跨过,阿基里斯可以超过乌龟,悖论也就可以解除了。
    我们一直等同对待空间与能量,既然空间具有最小单位,那么能量呢,是否也有最小的单位?
    没错,早在1990年马克思·普朗克就提出能量是非连续的,而且有一个最小单位,这个单位称之为量子。他在研究物体热辐射的规律时发现,只有假定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进行,计算的结果才能和试验结果是相符。在计算过程中他发现有个常数是固定不变的,这个常数就是后世通称的普朗克常数。所以,当给一杯水加热时,在温度从21°到22°时,并不是21.2°后必须先经过21.3°,21.25°后面也不必须先经过21.26°,虽然数字可能不准确,但意思却没偏差。
    我们将焦点对焦到这个最小的单位,且做两个重要的结论:
    1、零维空间与十维空间是重合的,一个什么都不包含的一个点同时也包含着宇宙的所有可能性,所以“道”超出了宇宙本身,比宇宙更大。如果将现代科学比喻成一把尺子,那么宇宙比尺子更长,而“道”比宇宙更大。“道”能衡量宇宙,“道”却无法被衡量。所以《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道”排第一位。另外,“道”并不神秘,《内经》说“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就是这个意思。
    2、现代科学认为,当一个事物的内涵无限大时,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个观点和“一个什么都不包含的一个点同时也包含着宇宙的所有可能性”是同等的。另外,奥卡姆剃刀原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某个条件不能被人们感知和检测到,那么和没有这个条件是等价的。这个观点和“道并不存在却又无所不在”也是同等的。
    正因为“道”的内涵无限大,却又没有任何意义,正因为“道”不存在,而有无所不在,所以《老子》无法将“道”解释清楚,我们也无法解释清楚,你也不会解释清楚,将来也不可能有人解释清楚。
    我还没有忘记为何出发,现在开始解答问题:
    第一,我是谁?
    答:在微观尺度下,我和宇宙同样,本质都是“无”。
    第二,我来自哪里?
    答:在微观尺度下,我是由空间本身构成,我来自于“无”。
    第三,常规尺度下,现在的这个世界里,我是从哪里来?
    答: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节结束,共分三段,下章节预告:人并非进化而来
    第二章 人并非进化而来

    我从哪里来?呵呵。
    我想我已经听到了你的嘲笑声,你说:“你丫是不是傻,人和妖都是妈生的,不同的是,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至于那些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荷花跟莲藕做出来的,有谁会相信呢。”
    我只能说,这个回答很机智,但是深究一下,这个回答是没有尽头的,好比鸡是蛋生,蛋又来自于鸡,而这个问题的根本是,最初的那只鸡或者那个蛋是怎么来的。
    严谨又认真的人会这样告诉大家:最初的蛋来自于鸡,最初的鸡来自于更古老的生物进化。回答的太棒了,可是人又从哪里来呢?
    你一本正经道:“当然也是进化而来,最初的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开始经过数百万年漫长的进化,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类四个阶段,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那么然后呢?
    我仿佛又听到了你不屑的语气:“最初的猿人类又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而这个更古老的生物同样是由更加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这样不停的追随,直至生命的起源,而最古老的生命起源于海洋。”
    你戏虐的望向我:“那么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喽!怎么样,你要不要试着推翻教科书呀!”
    于是,我大致查阅了一些资料,资料告诉我们:
    人类进化是查尔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这一理论得到一些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的支持。和其它由进化理论发展出来的理论一样,这一理论同样面对很多挑战和难以解释的现象。
    看到最后一句我就放心了,原来这个理论还没有成熟到无懈可击。
    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所以科学是严谨的。科学定律能对世界万物的原理或者规律做出归纳性阐述,所以一旦当科学定律不能够对它所包含的对象做出归纳与阐述,哪怕只有其中一件,我们都要进行修正,或者将其推翻。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是推翻科学定律而不是科学本身。
    于是,我们开始了对人类进化论的攻击,请看以下几个资料:
    事件一:
    2005年8月10日是一个让达尔文十分尴尬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堪萨斯州教育委员会以六票对四票通过了一系列自然科学的教学标准,同意在学校的科学课程中引入和进化论矛盾的学说。经过一些外界评审,新的教学标准将在新学期被采用。
    事件二:
    500多名美国科学家联合签名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这些科学家联合签名的反对文章中写道:“我们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表示非常怀疑。” 这篇文章还称:“我们对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理论表示怀疑。我们认为,作为科学家,我们有责任要求各领域科学界进行一系列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确定达尔文的理论是否合理。”在这篇反对文章上签名美国科学家共有514名,其中有154名生物学家、76名化学家、63名物理学家,其余为毗邻学科的专家们。
    事件三:
    进化论只是一种假设理论,达尔文希望将来能发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进化论是对的,可是禁得起检验的证据至今也没有找到,而且进化论的理论与事实也出入太大,论证模棱两可,结论也无法重复。
    事实上,不仅仅是越来越多人在怀疑进化论,甚至连达尔文本人都未曾十分肯定这个理论。只是后来的学者将其当作一种科学的信仰继承下来的,人云亦云,到现在被当成了真理。关于进化论,至少我们知道它根本不是一个成熟的理论,而且正在遭受深深的质疑,质疑它的这些人正是最理性的唯物主义之科学家,更别提宗教根本不屑一顾了。另外,学科与学科之间有共通性,科学只是分的大类,好比红与橙之间肯定有一个中间颜色,可别小看这个结论,它也许代表着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学科都能够融汇到一起,你知道所有学科融汇到一起是什么样子么,我们以后告诉你。
    也许你会有疑问,进化论明明解决了许多生物衍化的问题,你怎么能够因为它有几个未能解释的问题就将其弃之不顾呢?
    你的疑问恰好代表了你未能理解真正的科学精神,我们举个例子:有时候集会上会有套圈的游戏,一个区域内摆满了许许多多的物品,有的大,有的小,然后人们将圈扔出去,套住哪个就可以当做奖品领走。现在,进化论就是这个圈,它能套住许许多多的物品,但只要有一个物品套不住,那就证明这个圈有问题,不符合游戏规则,你是一定要找老板理论的,老板理亏就会扔掉它,然后换一个更大的能够套住所有物品的圈,因为这个圈就是对游戏规则最好的诠释。
    我们现在要找的就是这个圈,至于进化论,在将其扔掉之前,我们先来阐述一下理由。
    本章节结束,共分两段,下章节预告:驳斥进化论
    第三章 驳斥进化论

    我们驳斥进化论,确确实实有证据在手:
    1、物种基因的稳定性极难逾越。
    物种取决于基因,但基因根本不进化,这就是基因的稳定性,这个稳定性是物种保持自身稳定所必须的。在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基因交流过程中,尽管不同个体的遗传密码会有差异,但差异绝对不会超出物种的范围,这种差异并不能使此物种变成其它物种,这种进化是一种微进化。就像男女性爱,女性受精怀孕肯定不会生出猴子;老虎的后代永远是老虎,生不出狮子,尽管它们都是猫科。虽说人类和黑猩猩基因很像,据说相似百分之九十九,但就是那百分之一是绝对不可能逾越的物种界限。其实随便找出哪种动物,都会与人类基因具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相似。这说明进化论有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在理论上,人们把突破这个障碍的可能性寄望于基因突变。
    且将这个突变称之为广进化。大意是说生物遗传的变异,如果给予足够时间,传的子代数目足够多的话,不但可以跨种,还可以跨属、跨科、跨目、跨纲、跨门、跨界。新达尔文主义者认为,人类的进化就属于此,其实学者通常对微进化并无争议,但新达尔文主义者提供的证据始终无法超出“微进化”的水平。
    另外,在理论和实际上,基因突变产生高级性状的机率几乎是零,概率计算表明,生物进化的可能性小到了绝对不可能的程度。?
    大多数自然“进化”或者突变的东西,其实是偶尔“岔种”的异类,类似于残次品,绝大多是生命力极其脆弱的,能繁衍后代的更少,比如人工有意识培育的骡子就生不出小骡子!更何况自然界中偶尔的几率。
    而且能繁衍后代的“异类”或者进化者必须在同时同地出现相当数量(且必须有雄有雌)才有可能繁衍后代,也就是说,一只偶尔进化成长脖子的公鹿,必须在其有生之年,找到一只和它进化成相同程度的母鹿才能进行“进化”,为保证后代不会因基因突变变成“夭寿亡”,还要在同时、同地出现相当数量的“进化异类”以作为繁衍替补才有可能“实验”出长颈鹿,而同时、同地出现相当数量的异类几率几乎是0。
    2、迄今为止,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人和猿之间有过渡物种的存在。
    在从猿到人的问题上,科学家们将一些化石归类为“古猿”、“类人猿”、“猿人”、“智人”,唯独没有“类人猿”。至今,寻找过渡物种“类人猿”,被列入了科学的“十大悬案”。
    生物学实践中科学家发现,亲子两代之间不能有太大的变异,否则就是畸形,会被淘汰。所以,在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必有大量中间过渡型存在,人也不例外,那物种断层的化石应该满世界都是。而且化石的形成是普遍和随机的,不可能单单漏掉过渡类型。但偏偏化石就缺少这个中间环节,在这里形成了断层,显示人类与以上物种之间是独立而不相干!要知道,进化论虽然是了不起的一个推论,然后化石才是看得见摸的着的确切证据。
    如果生命真是从无机物逐渐化合而产生,然后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话,化石中一定可以找到这种进化的证据,这一点是相对所有物种,而不单单人类而言。可是化石的证据对进化论的观点非常不利。达尔文本人也曾承认化石的证据是最明显的反对进化论的最大理由。
    可见不单单是人类的进化受到质疑,就连进化论本身也有着非常大的问题。
    不利的证据越来越多,与预计的渐变相反,化石的证据显示生物种往往表现为停滞不变、突然同时出现、又突然消亡,这才是常规现象。以著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为例,距今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短短200万年间,生命进化出现飞跃式发展,几乎所有动物的“门”都在这一时期同时出现了。然而一经产生,这些“门”在其后的几亿年至今都十分稳定,拒绝“进化”。
    当年,6具“始祖鸟化石”的相继问世,轰动了世界,成为鸟类和爬行动物之间过渡物种的典范。后来鉴定出5具是人造的,剩下的1具坚决拒绝任何鉴定。最初的“发现者”也坦白因为太信仰进化论,而进行的伪造。而教科书中,对始祖鸟还是不予更正,这就太奇怪了。?
    另外,数次宣布的人类始祖,也很快就被否定了。例如,一九二二年,生物学家奥斯本宣布发现一颗同时具备猩猩、猿人及类人猿特征的牙齿,并给牙齿的主人取了一个名字-尼布拉斯加人。后来,相信进化论的人士,仅仅凭着一颗牙齿,仅仅凭着一颗牙齿,画出了这个猿人的想象图。后来经过更深入的研究,这颗牙齿的主人被鉴定不属于人类或人猿,它而是一种绝种了的美洲野猪。
    例如,曾经被进化论教科书列为人类祖先化石的“皮尔当人”,其实是一群考古学家刻意造假的作品;又如1892年发现的人和猿之间的过渡化石“嘉伯人”,其实是一块猿的头骨和相距40英尺的一根人的腿骨拼凑出来的,“嘉伯人”遭到了学术界的否定,然而科教方面却还在宣传。到了1984年,“嘉伯人”又被新发现的猿人化石“露茜”代替,这个“露西”在《超体》中出现过,出名的很,但后来的鉴定中,露茜也被学者否定了,他们证实露茜是一种绝种的猿,和人无关。
    其实自1924年始,接连发现的一些南方古猿(露茜即是南方古猿阿法种的代表)、拉玛古猿等等所谓“类猿人”之类化石,基本上化石极其不完整,比如只有一具头盖骨或几根手指等。迄今为止,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人和猿之间有过渡物种的存在。
    煮酒论史板块同步贴中有网友提供了始祖鸟真实性的材料,现声明如下:
    1、非常抱歉,由于本人没有谨慎查阅资料的真实性就加以使用,导致文章真实性受到质疑,还请各位提供确凿证据,目前我能查阅到的资料关于始祖鸟的真实性是科学界尚有争议,如果没能搜集到确切资料,那就将本段废弃删除。
    2、本人并非神创论支持者,不崇拜上帝,也不支持科学唯物主义!。
    3、关于始祖鸟的看法。说到此就得略微剧透:物种生成大体有此几种情况:有一部分生物自生成起就一直维持着物种的稳定性拒绝进化;另一部分在亿万年的时间里是不断进化的,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生物是被创造的,而且至今有存货于世者;
    4、人是进化的观点我们完全摒弃,至于生物进化论绝大部分不赞同,微剧透:生物进化论并非链条式的进化,而是树型的进化演变。不理解没关系,后面会有详解!
    3、奇妙的人体精密构造和精良生理机制,很难通过自然演变而产生。
    眼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达尔文曾承认,眼睛不可能由自然选择形成,以致于他发表《物种起源》之后,一想到眼睛仍感到害怕。此外,还有太多难以解释的问题,暂且列出几个:?
    ①时间的问题。地球经历过几次冰川灭世,除了少数植物,动物基本灭绝,这就大大缩短了每次“进化”的周期。而每次灭世之后,用进化论加几率换算来说,出现新生物必然应该是若干亿年后的事情,地球应该死寂很长很长的时间。这样一来,新生物出现不灭亡就称得上是奇迹了,因为他们要面临没有食物等等许多极大的生存难题。然后再进化出新种族又得若干亿年,这些新物种布满世界又得若干年,这还只是说一个极好运气的物种,再出现一个由无到有的物种又要以上的过程。但现实是,成千上万的新物种在大地复苏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奇迹般的“突然一起出现”了。
    ②相同物种“进化”的趋同性。按环境改变物种的理论讲,赤道所有物种应该都差不多,北极所有物种也应该都差不多,环境决定一切。但恰恰相反,赤道的一条狗一定像北极的狗,而不是像赤道的猴子。人类今天遍布世界,按说受环境影响,民族之间生理上应该有大差异吧!但所有种族的人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直立行走,即使在不同环境体征也大致相同,只有肤色不同而已,且这个肤色不同也与环境没有关系。比如说,白人曾经把热带的黑人赶到温带做奴隶,没经过血统融合的黑人几百年还是黑人,根本不会因为到了温带而自己进化成白皮肤,这绝对与环境改变物种相孛。
    ③人类在灵长目中确实是独特的存在,在进化的链条中,属于“消失的环节”。比如生殖器官和性行为的急速变化就非常令人困惑。例如:人类男性有着全灵长类中绝对值最大的性器官,而且唯一没有骨头的特例;例如,只有人类女性的性器官有处女膜,其它灵长类没有;例如,只有人类在正常性爱时有男女面面相向的性行为;例如,只有人类能够以性行为当做追求快乐的目的;例如,只有人类的受精卵附在子宫内壁生长发育,等等等等。另外一大难题就是人脑相对于其他动呈物爆炸型进化的问题。
    4、史前文明的存在。如果说前两个论据像压死骆驼的稻草,那么这个发现就像进化论的一票否决。
    关于地球的年龄和人类的年龄目前在考古学界仍有很大分歧。按同位素测年法,地球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而人、猿分手大约在七千万年左右,文明人(以用火为标志)也有一百万年的历史。然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史前文明的遗迹,足以证明进化论的荒谬。例如,1972年在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的大型核反应堆,布局非常合理,经科学家考察,是20亿年前建成的,它运转了50万年,而人类在那时可能还没进化到猴子;例如,美国科学家发现一块三叶虫的化石,上面留有人的脚印,是穿着鞋踩上去的,可是三叶虫是6亿年到2亿6千万年前的一种生物;例如,在西班牙北部几个荒无人烟的山洞里,发现了距今28000—10000年旧石器时代的雕刻和绘画。这些发现起先被人们怀疑为诋毁达尔文进化论的阴谋。后来考古学家从所在地区的地下发掘出了和画上一致的野兽的骨髓。据考证,这些动物大多为远古时代的珍禽奇兽,有许多早在许多世纪前在欧洲就已经绝迹。还有近几十年来,人们陆陆续续在海洋大陆架上发现了许多史前建筑物。以及新近在印尼发现的小人种化石等等等等,这些史前文明的存在足以推翻荒谬的进化论。
    如果不够,我们还有其他的证据。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我所认识的龙族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修仙悟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9-15 03:05:16  更:2022-09-15 03:13:0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