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19页]

作者:青梅煮酒1970
首页 上一页[18] 本页[19] 下一页[20] 尾页[56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1.7.5 首都之辱
    面对几个师团长一个接一个要求乘胜追击的电报,已经遥遥看到南京城的日第10军军长柳川平助无比烦恼。“二二六”事变中的叛乱部队基本都来自于第一师团,而当时第一师团的师团长就是“皇道派”的主力柳川平助。事变之后柳川和松井石根一样被解职打入了预备役。当此危难之际受命而出,正是一雪前耻重建功勋的天赐良机。可眼看着就在嘴边的肥肉吱吱冒油却不让吃,让人实在是爽不起来。
    柳川马上致电国内,强烈要求立即对中国宣战并下达攻克敌国首都的命令。在电文里柳川指出,不能让溃败的敌军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宜将剩勇追穷寇”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如果不正式对中国宣战,日军在中国的作战就显得师出无名、不伦不类。更重要的是,如果逼近了敌国的首都而不去占领,会使国内的民众对军方的战力产生怀疑,同时也会极大地打击官兵的士气。
    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连我都能看明白,日本政府和军方当然也不是傻子。他们考虑的比一介武夫柳川平助更多。战而不宣不但在军事上不能尽情发挥,那些占领区的行政系统也无法正常运作,扶植起来的那一群汉奸也就直不起来腰来。不宣战的另一个不良后果是,可能使得中国国民政府怀疑日本的战争之心而继续负隅顽抗。一切似乎都说明日本必须立即对中国宣战。
    但日本确实有难言之隐,尚不能一洗了之,内阁最后研究的结果依然是“不能宣战”。道理也同样并不复杂:世界上并非只有中日两国。一旦日本对中国宣战,势必受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这还可以死皮赖脸地不管,关键是日本赖以支持战争的大量战略物资,比如石油、钢铁、棉花、有色金属等都必须依赖进口,这些物资大部分都来自于美国。按照国际法条例,一旦日本与中国处于战争状态,美国极有可能首先停掉对日本战略物资的供应。到那时候别说打仗,生活都成问题。这也正是中国称“抗日战争”而日本称“支那事变”的根本原因。
    原本认为平、津、沪相继陷落之后中国肯定会乖乖地屈服就范,但这种结果却迟迟没有出现。中国就像一个踉踉跄跄的拳手,尽管挨了无数的重拳打击,但是背靠围绳双手抱头就是不倒下也不扔白毛巾。首先憋不住的竟然是日本。1937年10月21日,日本外交大臣广田弘毅会见了德国驻日本大使狄克逊,表示日本愿意和中国谈判。狄克逊迅速将日本的意见发回国内。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和中日两国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德国人也不希望两国的战争继续下去且不断扩大,因此很乐意地充当了两国的调停人。
    11月2日,广田弘毅向狄克逊开出了日本与中国谈判的条件:内蒙古自治,扩大华北非武装区到北平、天津以南,扩大上海非武装区,中国停止抗日共同防共等。这些条件很快被通知给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
    蒋介石根本不可能接受日本提出的这些条件。他还有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很快就要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显然违反了《九国公约》,蒋介石希望会议能做出有利于中国的决定。
    11月3日,包括《九国公约》缔约国九国在内以及后来加入该组织的十九个国家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会议。和以前大家都抢着当 不同,由于都知道会议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棘手的中日战争问题,各大国纷纷谦让不愿充当大会 。开个会总不能没有主持人,最后还是东道主比利时外交大臣背起了黑锅。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会议上强烈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暴行,要求各国从道义、物质和经济上给予中国援助,对日本实施制裁。由于前文提到的原因,各国除苏联坚决支持、意大利坚决反对之外,其余各国都是唯唯诺诺王顾左右而言他。会议最后不了了之,没有达成任何对日本制裁的决议,甚至连中国提出“将日本定为侵略国”的意见都不敢接受。这次会议之后国际联盟已经名存实亡,再也没有召开过任何会议。
    11月17日,日本战时大本营宣布成立,向中国和世界表明了“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仅仅三天之后的11月20日,中国国民政府发布迁都公告,宣布将首都迁往大后方的重庆。其中军事机构迁移至长江中游的武汉,在那里建设起中国中部的防守根据地。以此举向日本表明:老子不怕你,咱们就耗吧,耗死你小鬼子。
    蒋介石在随后的告全体将士书中指出:我前线将士自兹一心杀敌,更无顾虑,宜抱破釜沉舟之决心,益坚最后胜利之自信,寸地尺土,誓以血肉相撑持,积日累时,必陷穷寇于覆灭!
    11月22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再次致电参谋本部要求放弃“不扩大”方针,称“为了使事变迅速解决,乘现在敌人的劣势必须攻占南京”。松井表示,“除非南京的态度有所改变,停止抵抗,否则日军的铁蹄将继续西进,开往南京、汉口乃至陪都重庆。”
    其实早在之前的11月11日,柳川平助的第十军已经越过了参谋本部规定的“制令线”。随后上海派遣军也越线与第十军一起向前攻击前进。鉴于前线进展迅速的既成事实,11月24日东京大本营废除了“制令线”。12月1日,松井和柳川翘首以盼的《大陆命第八号命令》终于来到:“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我们在谈论一个战略要点的时候,最喜欢形容的第一个词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第二个词就是“易守难攻”。从十朝古都南京的地形来看,这里却绝对是“易攻难守”。中国历代的军事家无不认为,只要攻占了南京外围的几个战术要点之后,背靠长江的南京城就将成为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瓮中之鳖。——原来的背水一战,也可能置之死地而不生!
    对于首都南京的弃守,蒋介石连续召开一系列军事会议进行研究决策。
    李宗仁认为南京不可守。他的理由是:南京位于绝地,敌人可三面合围,而北面又阻于长江无路可退。何况我军新败,兵无战心,以受挫部队困守孤城又无有力增援,抵御士气正旺的敌军精锐之师,南京必被攻破。倒不如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以免敌军的烧杀抢掠。最优之策就是将有生力量撤退至长江两岸,既可以阻止敌军沿津浦路北上,也可以防止其沿长江两岸快速西进。孤零零一个南京城的丢失对长期持久抗战当无大碍。
    “李白李白”,名不虚传,白崇禧的意见是:德邻兄说的非常好!
    军令部第一厅厅长刘斐指出:南京守不住。但作为首都,“有必要进行象征性的防守”,在“做适当抵抗后主动撤退”,也好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在兵力使用上刘斐认为,“12个团最多18个团就足够”。
    刚刚从前线战场撤下来的陈诚认为:敌人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胜利,但在战略上已经落入我们事先设计好的圈套,逐渐开始走向失败。南京孤立且无现代化要塞设备不易坚守。我军应速速脱离战场撤至皖南,以南京为前卫阵地,贯彻我持久战之方针。
    似乎不守的意见占了上风。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训练总监部部长唐生智慷慨陈词:“南京为我国首都,全球瞩目,又是孙总理陵寝所在,如果不战而放弃南京,将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必当坚守也!”
    蒋介石马上接住了唐生智的话:那就守一下,由你来守。
    唐生智表示:“抗战以来中下级军士牺牲甚多,鲜见有高级将领牺牲者,卑职愿与南京共存亡!”蒋介石当即宣布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部队司令长官,指挥十五个师约十万人马进行南京保卫战。
    此时的蒋介石可谓是感慨万千。193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南京举行了结婚十周年纪念。他在日记中写道:“结婚已经十足年,党国前途艰难重生。以后第二之十年,究不知变化。”12月7日凌晨4:00,蒋介石起床做了一次祷告。5:00,他携夫人乘坐“美龄”号专机从明故宫机场起飞,离开了注定会沦陷的首都。远处南京近郊的枪炮声已经清晰可闻。专机经停武汉前往庐山。
    蒋介石后来说,这是一次令他“几欲心碎”的痛苦旅程。
    攻击南京的日军由两路部队组成。朝香宫鸠彦的上海派遣军第9、13、16师团和第10旅团,柳川平助的第10军第6、18、114师团和第9旅团。
    对于南京这个中国当时的首都来说,劫难已经不可避免。南京外围修建的几条防线已经在溃兵和追兵的轮番冲击下土崩瓦解。经过混乱的外围战,南京很快就直接暴露在两路日军的兵锋之下。南京背对长江,日军可以在北面用军舰封锁江面。地面上从芜湖突进的日军已经从西面包抄上来切断了南京与后方的联系,东面和南面也已被日军合围,——南京已经成为一座死城。12月6日,国军下达了全城戒严令。
    12月9日,日军已进抵南京城下,并用飞机向城中投撒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对松井的劝降不予理睬,命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
    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办法。他下令把各部队控制的船只统统交给司令部,还命令第36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
    12月10日,眼见劝降未果的日军开始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守军节节败退,南京外围主阵地很快失守,而复廓阵地立足未稳即在主要方向上又被敌突破。当涂附近已有日军渡江直扑浦口,守军的唯一退路也岌岌可危。
    战局的急转直下让蒋介石心急如焚。为避免南京守军被围歼,蒋介石于11日中午开始考虑让南京守军撤退,他电令在江北的顾祝同以电话转告唐生智,顾祝同当即电令唐生智当晚渡江北上,令守军相机突围。但由于唐生智是自己力主固守,若突然先行撤走怕今后责任难负,因而要求必须先向守军将领传达最高统帅的意图后方能撤离。当晚蒋介石亲自致电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唐生智于当夜与罗卓英、刘兴两位副司令研究后决定于14日夜开始撤退。
    12月12日,日军5个师团对南京复廓阵地及城垣全面发动猛攻。中午前后日军攻破中华门,南京失陷已成定局。城中秩序开始出现混乱。唐生智等决定提前改在当夜撤退。12月12日17:00,卫戍司令部召集南京守军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唐生智出示了蒋介石命守军相继撤退的电令,并下达了撤退命令及突围计划。
    下定破釜沉舟决心的唐生智根本就没有安排撤退船只,仓促下达的撤退命令甚至没有通知到担任督战任务的36师。结果第36师不允许各部队撤退,双方甚至还发生了交火。自行决定由下关渡江的军、师长大多未按命令规定的时间撤退,而是在散会后立即部署部队突围,个别单位在接到命令前即已撤走。有的将领只向所属部队打个撤退电话就脱离部队先行到达下关乘渡船先到江北。部分国军将领的提前逃跑更加重了撤退的混乱。由于城中各部队多沿中山路向下关撤退,而挹江门左右两门洞已经堵塞,仅中间一门可以通行,各部争先抢过互不相让,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下关情况更为混乱,各部队均已失去掌握,各自争先抢渡。由于船少人多,有的船因超载而沉没。大部官兵无船可乘,纷纷拆取门板等物制造木筏渡江,落江丧生者不计其数。
    由于担负掩护任务的乌龙山要塞守军私自撤走,12月13日拂晓日军未经战斗即占领乌龙山。日海军舰艇得以迅速通过封锁线到达下关江面,日第16师团一部亦乘舟艇进至八卦洲附近江面。大量正在渡江的中国军队官兵被日海军及第16师团的火力所杀伤。与此同时,继日军第6师团在师团长谷寿夫率领下最先从中华门攻进南京城之后,其余日军各部也相继突入城内。
    首都南京沦陷敌手。
    10多万中国守军除了很少一部分突围出去之外大部溃散。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亲自签署了“杀掉全部俘获人员”的命令,日本军队随即在南京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兵力约50000人,而执行军纪维持的宪兵却仅有17人。日军除了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
    12月15日,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3000余人被集体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负伤未死者亦与死者尸体同样遭受焚化。当天晚上,又有中国平民及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9000余人被日军屠杀。
    12月16日,位于南京安全区内华侨招待所中躲避的中国男女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中山码头,用机枪射杀后弃尸长江。
    12月17日,中国平民3000余人被日军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
    12月18日夜,日军将从南京城内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的中国难民共57418人驱赶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并对倒卧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以乱刀砍戮。事后将所有尸骸浇以煤油焚化以毁尸灭迹。
    1937年12月13日,《东京每日新闻》报道两名日本军官的“杀人竞赛”。日军第16师团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百人者为胜。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向井敏明杀了89人,野田毅杀了78人,因皆未满100“竞赛”继续进行。12月10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军刀都已砍缺了口。野田谓杀了105人,向井谓杀了106人,又因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杀100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重新比赛看谁杀满150人。这些暴行一直在报纸上图文并茂连载,两人也因此被称为“皇军英雄”。日本投降后,两人均在南京被执行枪决。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共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共15万人。在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超过30万人。
    据统计,国际红十字会在南京城内外掩埋尸体43121具,南京红十字会收埋22371具,慈善机构崇善堂收埋112267具,慈善机构同善堂共埋尸7000余具,鸡鹅巷清真寺王寿仁以“南京回教公会掩埋队”名义掩埋回族尸体400余具。仅此5个慈善团体收埋尸体就达185000余具。中国平民芮芳缘、张鸿儒组织难民30余人掩埋尸体7000余具,湖南木商盛世征雇工收埋上新河地区死难者遗体28730具。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超过了20000宗。
    血流成河尸横片野之南京,位列老酒“十大悲惨场景”之首。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许多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肆掠夺。仅仅一个月内抢走的各类图书文献就达88万册,已经超过了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就在南京陷落的第二天,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接到攻克南京的捷报,在我们为这必然的胜利欢欣鼓舞之时,站在同文同种的五亿民众之立场,我们不能不为他们不可救药的迷茫而感到悲哀。”
    也正在南京阴云密布、血流成河的同时,1937年12月14日,古都北平一个名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伪政权宣告成立,一帮傀儡的名字分别是王克敏、汤尔和、齐燮元等等。
    同一天,日本召开了大本营和内阁联席会议。与会的所有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打到哪里中国才会屈服?主战派和主和派在经过了几天的争吵之后,最后统一了对华继续强硬的立场。此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所进行的调停最后破裂。
    1938年1月16日,日本近卫文麿内阁对外宣布:“在攻陷南京后,帝国政府为了仍然给中国国民政府以最后重新考虑的机会,一直等到昭和13年。然而国民政府不了解帝国的真意,竟然策动抗战,内则不察人民涂炭之苦,外则不顾整个东亚和平。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复兴的新中国。”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第一次近卫声明”。
    1月18日,日本驻中国大使川越茂奉命回国。
    1月20日,国民政府召回驻日大使许世英,中日断交。
    就在南京陷落的第三天,1937年12月15日,蒋介石发布《为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国民书》指出:
    中国之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在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精神一日不灭,我国家民族亦一日不亡。抗战到底为本务,目前形势无论如何转变,唯有向前迈进,万无中途屈服之理
    日本妄图通过攻占南京迫使中国屈服的美梦再次化为泡影!

    @爷们老牛吃草2014 2015-11-16 22:29:42
    这么说来,此次淞沪战役是蒋介石挑起的?还有因为前文提到:蒋百里提出将日军的进攻方向由“北—南”转为“东—西”的作战方略。可以这么认为吗?另外还有:如果没有“西安事变”,蒋会发动这一战役吗?由于师兄没有讲解“西安事变”这一过程,想问:“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个人自愿发起的吗?好象有一种说法说是苏联在背后促使的,是这样吗?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蒋继续“围剿”红军,并在36年11月发生了“山城堡战役”,......
    -----------------------------
    老牛师兄好。
    本来计划中有一个小节想说说西安事变,因为对这一事件师弟也有不少疑问,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但是因为之前已经有一个小节“是非张学良”发不出去,估计写了结果差不多也是那样,索性一笔带过了。
    师弟估计,在西安事变过程中苏联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现在很多的资料表明,淞沪会战可能是中日众多战役中由中方主动挑起的唯一一次。
    谢谢嘉陵江上的鱼夫、江南旧雨、南平的科比、60712242、98999849、安彦良和、铁血丹心、yang7425、老汉八十四、我在未来某处、明月1215、102663235、我是卤蛋、折翅飞鲨、悠悠见南山、我是汉族人、庚家包租公公、背负青天九万里、自由无涯、侧卫、104944335、魔鬼筋肉猫各位师兄前来捧场!
    @江南旧雨 2015-11-17 05:22:54
    楼主如果生于1970恐怕小时候就没有机会接受“苏联是老大哥”的教育了。
    -----------------------------
    江南师兄好。
    所以不敢冒充前辈。上学的时候已经是“苏修”了。
    不过马恩列斯毛的排行还是有的。
    @60712242 2015-11-17 08:43:44
    向楼主请教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问题。
    在日军占领和控制南京之后,滞留在南京地区已放下武装的中国败军和平民不会对日军构成任何威胁,日军为什么还要实施如此血腥的屠杀行为?
    -----------------------------
    师兄好。
    2064楼98999849师兄说的很好。
    由于攻击太快,补给根本跟不上,日军早就下令就地补给了。抢掠在没进南京的时候已经开始,由于上司的纵容,这种情绪到了南京达到极限。
    日军极度鄙视俘虏,认为这样的人根本不应该活着。后来的巴丹死亡行军也说明了这一点。
    @u_98999849 2015-10-20 21:58:13
    老蒋有没有下过不抵抗令不重要,关键是他没有下过抵抗的命令,可见中央政府对于九一八事变的应对也是消极而无力,就这点,老蒋就该挨批。
    -----------------------------
    @江南旧雨 2015-11-17 06:13:24
    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政策,已成为刻在 历史 耻辱柱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了。但是,几十年来,围绕着“不抵抗”的由来、背景和具体责任,却一直有颇多的争议。
    总有人以1991年张学良接受采访的时候宣称蒋介石没有下不抵抗命令,以证明九一八完全是张学良的责任。而且以当天蒋介石身处长江中“永绥”军舰上、不知道日军已在沈阳动手开脱。
    其实根本用不着找这么久远的报道。张学良的九一八晚上发布的不抵抗命令......
    -----------------------------
    江南师兄:
    丢失东北的大片国土,作为领袖的蒋介石肯定不能说没有责任。
    但是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让他背上,反而给予实际的犯错者“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的评价。
    当时的地方部队蒋并不能完全指挥,要不头一年的中原大战直接命令张学良出兵助战不就行了,还要派人送礼、许以高位吗?
    @折翅飞鲨 2015-11-17 20:08:49
    这位师兄,你已经说了,9.18是一天发生的,后来直到日本人占领全东北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你仔细看了吗,东北军逃到锦州的士兵十余万,政府命令小张听了么?热河抗战,长城抗战,小张以及东北军在做什么?老蒋不怎么样,但不能所有的东西都往他身上赖吧!!
    -----------------------------
    赞同折翅飞鲨师兄的观点!
    @u_98999849 2015-11-18 10:37:11
    淞沪会战过程中,其实国民政府在对日作战的问题上还是不明确的,这点不同于日本,日本的军政两界分裂,军队怀着坚决打趴中国的决心,而政界虽有和的意愿,但被架空的现实终究使其让位与军队。
    开战伊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以收回国土为目标,这和军队的部署态势也一致,在上海战区中央的部署相对两翼要强,典型的攻击性部署(当时日军控制的地域也主要在中央),然而,在外交上,国民政府并未直接对日宣战。
    随着战......
    -----------------------------
    的确如此。
    一个杭州湾,一个娘子关。
    都是前面正较劲儿呢被人在屁股上来了一匕首!
    @侧卫1985 2015-11-18 13:59:09
    @青梅煮酒1970 2043楼 2015-11-16 22:41:00
    攻击南京的日军由两路部队组成。朝香宫鸠彦的上海派遣军第9、13、16师团和第10旅团,柳川平助的第10军第6、18、114师团和第9旅团。
    对于南京这个中国当时的首都来说,劫难已经不可避免。南京外围修建的几条防线已经在溃兵和追兵的轮番冲击下土崩瓦解。经过混乱的外围战,南京很快就直接暴露在两路日军的兵锋之下。南京背对长江,日军可以在北面用军舰封锁江面。地面......
    -----------------------------
    侧卫师兄真幽默!
    @安彦良和 2015-11-17 10:56:45
    在太平洋战场,美国人也尝到了这种苦头,一命换一命,一机换一舰,疯狂的狠。
    -----------------------------
    敢死队是九死一生。
    “神风队”是十死无生!
    @魔鬼筋肉猫 2015-11-18 17:39:53
    记得有资料表明:到了后期,鬼子金属、汽油奇缺,这些所谓神风队员,开着木板做成的飞机去送死,完全就是个炮灰,飞行员也是简单培训,只需要知道飞上天就行,完全不具备作战能力。甚至大和号战列舰出航,也只有单程油料,有去无回。
    -----------------------------
    猫弟,最后大和号带的油料应该不是单程的。
    本来是准备带单程燃料的。毕竟是有着民族象征意义的“大和”号出征,穷是穷,还不至于光屁股就走出门去,兜裆布还是要围上的。上自军令部和联合舰队,下到各海军镇守府和各个燃料基地都在想办法。联合舰队参谋千早正隆中佐到各基地油库把小金库也就是“簿外油”都给翻了出来,还是凑够了一旦幸免能跑回来的燃料。
    还没有查到具体加油的数据。“大和号”6400吨的油舱肯定没加满,但跑回来应该够的。
    素有油耗子之称的“雪风”等四艘驱逐舰最后跑回来就应该是旁证吧。
    @折翅飞鲨 2015-11-18 19:50:55
    中途岛日军损失最大的不是那4艘航空母舰,也不是那几百架战机,而是那随战舰一起沉没的优秀飞行员,战舰和飞机用几个月的时间可以生产出来,但优秀的士兵得用几年的时间才成长起来。企业号航空母舰(那艘被幸运女神关照的战舰)就被自杀飞机攻击,升降台被炸上了天,返回母港修理,没赶上没参加受降仪式。
    如果自杀飞机都是这种老练的飞行员,一机换一舰完全可以实现。不过要是日本人有这么多的优秀飞行员就不会用自杀......
    -----------------------------
    美日双方飞行员的使用方法存在差异。
    美国最好的飞行员在训练基地,可以培养出一波一波的优秀飞行员,强大的资源优势也使得美军飞行员有充足的训练时间。
    日军最好的飞行员都在前线搏杀,越打越少。
    @魔鬼筋肉猫 2084楼 2015-11-18 17:39
    —————————————————
    -----------------------------
    @背负青天九万里 2015-11-18 20:34:07
    科普一下,木材做的飞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落后,如英国著名的战斗机“飓风”就是用木材造的。
    自杀飞机用不着做过于猛烈的机动动作,用木材制造,无线电近炸引信无法引爆炮弹。
    小日本的算计,够狡猾。
    -----------------------------
    @魔鬼筋肉猫 2015-11-18 22:49:09
    受教了。。。拜谢拜谢。。很多书都这样说,金属不够,用木材替代
    -----------------------------
    跟猫弟一起跟九万里师兄学了一招。
    1.7.6 三路出击
    相继占领北平、天津之后,集结在这一地区的日军稍作休整就开始沿着津浦、平汉、平绥三条铁路线向前推进。沿津浦路方向的作战是为了策应对上海、华东等地的作战;沿平汉路南下目的是夺取中原,进逼华中地区;沿平绥路西进为的是占领山西、绥远、察哈尔。总体目标是控制整个华北,其志不在小也。
    1937年8月10日,陆军参谋本部下令将驻扎在平津地区的日军统一整编为华北派遣军,由寺内寿一陆军大将出任司令官。派遣军下设两个军。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下辖第6、14、20三个师团。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下辖第10、16、108师团。加上直属于华北派遣军的第5、109师团以及不甘寂寞前来凑热闹的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华北地区日军的总兵力达到了37万人。
    不但日本战时首相东条英机率领关东军察哈尔兵团莅临参战,前文提到的三大“中国通”在这里也悉数披挂登场,还正好一人一条战线:矶谷廉介第10师团在东路,土肥原贤二第14师团在中路,而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在西路,真可谓“群魔乱舞”。一些在未来太平洋战场凭借战功荣登老酒排行榜的人物此时也开始崭露头角,如中国驻屯军混成旅团旅团长山下奉文少将、第6师团36旅团旅团长牛岛满少将等等,不过这时他们还只有跑龙套的小角色而已。
    与日军华北派遣军相对抗的是中国第一、第二战区的部队。主要包括宋哲元的第一集团军,刘峙的第二集团军,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等,预备军由阎锡山亲自率领,下辖朱德的第18集团军,王靖国的第19军,赵承绶的骑兵第1军等。以上部队合计24个军53个师21个旅,加上辅助力量总兵力超过60万人。
    看起来人数是还真不算少。60万兵力用于进攻肯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往广袤的华北地区一撒,真跟撒胡椒面差不多。加上双方战力上的巨大差距,凭这样的力量国军不可能守住华北。
    日军进攻的路线由东、中、西三条,分别对应华北的三条铁路大动脉:津浦路、平汉路和平绥路。从东到西,由易到难,我们也从津浦路的作战说起。
    为了组织沿津浦路的防御,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了第六战区,由著名的倒戈将军冯玉祥出任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这样的安排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因为在这一区域作战的部队基本上属于原西北军的旧部,让老冯来就是为了指挥起来顺手一点。可惜时过境迁,那些原来的老部下根本不尿现在已经是光杆司令的老领导这一壶。冯玉祥命令韩复榘调山东的部队北上增援河北,韩复榘理都没理。冯玉祥专程跑到宋哲元的第一集团军商讨作战,宋哲元见到冯玉祥找个借口就溜了,一口气又跑回山东老家养病去了。接任宋哲元的冯治安更绝情,对冯玉祥的多次召见人家就一个理由:忙的很,没功夫去。
    9月18日,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率先沿津浦路发起进攻,沿途国军181师、59军、109师等部队一触即溃。9月25日,河北重镇沧州落入日军之手。面对穷追不舍的日军,第一集团军代司令冯治安下令扒开了运河,试图以此争取喘息的时间。
    面对日军沿津浦路的长驱直入,国民政府致电冯玉祥要求在德州以北集结兵力展开积极防御。冯玉祥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下令国军第40、49、59军对日军进行侧击,以迟滞日军的进军速度。但是矶谷廉介第10师团还是如入无人之境迅速进抵山东和河北边境。前边就是韩复榘的地盘。
    已经在山东当了八年皇帝的韩复榘拒绝任何人进入山东,包括中国人,——连老上司冯玉祥都被他强硬地拒之门外。老韩对冯玉祥的解释是,“河北的兵跑到山东来干吗?”此言和相声中传说他爹“山西人关云长跑到山东来干吗”的说法异曲同工。由于进不了山东,一路撤退的国军溃兵无奈只好离开铁路线跑到了河北南部。
    10月3日,日军开始进攻德州。韩复榘在这里只象征性地放了一个团的兵力,此举导致位于河北和山东交界的德州很快沦陷。可能是这里的烧鸡太好吃了,日本人在这座小城停下了脚步。东路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国民政府随即宣布撤销短命的第六战区。
    守卫中间平汉路的是“飞将军”刘峙的第二集团军。要说刘峙还真有雄心壮志,他竟然还制定了一个“光复北平”的反攻计划。可惜计划还没开始实施,日军香月清司的第一军已经兵分三路向南展开了猛烈攻势。
    向南一字排开的是川岸文三郎第20师团、谷寿夫第6师团和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短短几天内,日军当面的抵抗力量被纷纷击溃。9月18日,三路日军会攻保定。
    情势危急之下,刘峙无奈只好向蒋介石紧急求援。但当时国军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到上海去了,华北地区已经无兵可调,蒋介石只好命令刘峙利用现有力量在保定与日军决战。刘峙显然没有那么大的本事,9月24日保定失守。
    平汉路上保定和津浦路上沧州的失守使得整个华北战局急转直下。沿津浦路西侧推进的日第16、109两个师团沿着向西倾斜的路线直指石家庄。这条防线上的东北军第67军吴克仁部稍作抵抗后奉命退守献县。左翼东北军万福麟第53军及右翼西北军冯治安77军为保存实力极力避战,与敌稍有接触即很快溃逃,献县很快落入日军手中。这样,沿着平汉路直接南下的日军就与从津浦路斜插过来的日军并驾齐驱,合围河北重镇石家庄。
    此时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和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已经从察哈尔和绥远两路入侵晋北,第一战区的部队被迫相继前往增援。10月9日,日军第20师团强渡滹沱河,向石家庄西侧迂回,第4、16师团也先后渡河从西、南两面包围过来。守卫石家庄的万福麟第53军在10月6日已经退走,城中只有少数部队,日军几乎不战而得石家庄。
    出于北面苏联的威胁,同时由于东南淞沪战场战事吃紧,西边的山西也正在激战之中,日本参谋本部下令华北派遣军暂时停留在石家庄和德州一线。看来人家停下来并不完全是因为德州的烧鸡好吃。参谋本部的命令使得往南逃跑的国军总算能喘上一口大气了。
    相对于东路和中路而言,发生在西线的战斗才堪称惨烈。
    在华北战事刚刚开始之时,参谋本部就命令华北派遣军将主攻方面首先转到平绥铁路向西的张家口。因为关东军急切希望解决所谓的“蒙疆问题”,就是占领内蒙古、绥远和察哈尔地区以确保“满洲国”侧后的安全,同时解决平汉路、津浦路作战的侧翼和后方安全问题。沿这条攻击线路的第一个战略要点就是离北平只有60公里的南口。
    早在8月初,蒋介石就针对南口的防御下达了一系列命令,负责这一区域作战的主要有中央军主力汤恩伯的第13军,以及察哈尔省 刘汝明、绥远省 傅作义的、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的部队,还特地将调84师、21师合并为第17军,加入南口作战。
    平绥线的作战还没有开打局面就已经一团糟。傅作义、刘汝明、汤恩伯属于不同的派系,谁都不想听谁的指挥。蒋介石的部署是汤恩伯负责南口,刘汝明负责张家口,傅作义作为总预备队。但是汤恩伯的部队要去南口不管是走公路还是走铁路都必须经过刘汝明管辖下的张家口,刘汝明拒绝让汤恩伯借道通过。地方部队害怕中央军甚于怕日本人,和宋哲元一样,刘汝明也害怕汤恩伯的中央军假途灭虢趁势把他给收拾掉。
    无奈之下汤恩伯只好告诉蒋介石,蒋介石也管不了西北军出身的刘汝明,只好去找刘汝明的老领导冯玉祥。冯玉祥知道刘汝明肯定不会听自己的,就跟蒋介石玩起了太极神功。假装大义凛然地说不听话你把他枪毙算了。等到费老鼻子劲儿搬出西北军元老鹿钟麟把事协调好,宝贵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天。就这刘汝明还有附加条件,要求汤恩伯的中央军在路过张家口的时候不能停车。等到汤恩伯获准通过张家口前往南口的时候,形势已经大变,日军已经开始了进攻。在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汤恩伯所部每天能够到达南口的人数只能有一个团。
    8月11日,日独立混成第11旅团4000余人由北平沿平绥铁路向南口发起进攻,为随后到来的主力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开路。
    蒋介石要求汤恩伯固守南口半个月。攻守双方随即展开激战,南口几度易手。两军仍在不断增援,但国军增援兵力大部遭到阻击无法到达战场。至8月23日,日军第5师主力突破长城线向怀来突进。南口守军待援无望右翼又被突破,被迫于26日放弃南口撤退。日军随后占领居庸关、延庆、怀来等地。整个南口作战国军伤亡26000人,日军伤亡2600人。
    就在南口双方角力的同时,由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率领的察哈尔兵团已从察北方向直扑张家口,张家口的守军就是刘汝明的第68军。8月20日,日军向张北地区发起攻击。攻占南口的日军也随即向张家口方向攻击前进。26日刘汝明下令撤出战斗,张家口被日军占领。
    8月24日,日本内阁会议同意再次动员4个师团的部队投入中国战场。在被问及那个老问题“进攻到什么地方蒋介石才会屈服”时,陆军大臣杉山元回答:“即将到来的华北会战正是这样的关键一役。”
    平绥路上的张家口、南口相继沦陷后,日军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集结于怀来,东条英机的关东军察哈尔兵团集结于宣化,向南攻击山西的意图显而易见。9月3日,东条兵团一部开始向晋北重镇天镇发起猛烈进攻。天镇是山西东北部的重要门户,保卫山西势在必守。经营山西长达二十多年的阎锡山一贯奉行的是除了自己人谁都别想进入山西,现在不但日军来了,连中央军和共产党随后都来了。用他原来的话就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踩烂哪一个都不行”。现在看来日本人要取他的老命,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老西这才真正抖起了精神。他匆匆电令隶属傅作义第七集团军的第61军军长李服膺火速向天镇集结布防御敌。面对两路日军的入侵,阎锡山正在筹备所谓的“大同会战”,要求李服膺必须死守天镇。
    9月5日,日军步骑兵3000多人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开始猛攻天镇,三日激战无果。眼看正面进攻不能奏效,日军开始绕过天镇进攻阳高。9日阳高失守,日军复折回围攻天镇。9月11日,后路被截的李服膺下令弃收天镇。天镇失守导致晋北屏障顿失,阎锡山的“大同会战”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9月13日,东条兵团不战而得大同。
    恼羞成怒的阎锡山立即将李服膺拘捕,随后以“放弃阵地,擅自撤逃”的罪名判处死刑。李有幸成为第一个因作战不力被执行枪决的国军高级将领。
    在日军的持续猛攻之下,9月14日广灵20日灵丘相继失守,日军在国军晋北防线的右翼已经逼近了内长城。灵丘之南就是平型关。
    参加山西战斗的除了国民党部队之外,还有共产党领导的第八路军。8月22日之后,第八路军所属115、120、129三个师共计46000多人已经陆续加入到晋北战场。
    9月21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在23日占领团城口之后继续南进正面进攻平型关。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奉命以一部袭击灵丘、涞源敌后。25日上午,日军第六兵站汽车队携带大量辎重由灵丘向平型关开进。80多辆汽车、一百多辆马车、几百名官兵进入了115师的伏击圈,激战后几被全歼,此即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其实,被歼日军仅仅是第5师团的一个辎重大队。在日本历来有“辎重兵算兵、蜻蜓也能变老鹰”的说法。尽管只是这样的非主力作战部队,115师啃下来也废尽了九牛二虎之力。
    与此同时,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东进策应于28日攻陷茹越口,随后进占繁峙,威胁平型关侧背。30日晚,平型关守军奉命撤向五台山,日军遂陷平型关西进至代县。
    10月1日,陆军参谋本部向板垣征四郎所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兵团下达了进攻太原的命令。
    面对愈来愈危险的战局,阎锡山破例请求将平汉线上作战的卫立煌第14集团军加入晋北作战,蒋介石欣然应诺。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央军进入阎老西的老巢山西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10月4日,卫立煌已经先于部队到达太原。
    10月2日,日军察哈尔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向崞县进攻,激战一周之后崞县陷落,12日日军攻占原平。前面就是太原的北大门忻口。阎锡山下令将晋北各部撤向忻口地区组织新的防御。此时位于忻口的中国军队已经达到了28万,而以第5师团和东条兵团一部为主的日军总兵力有5万人。
    10月13日,板垣指挥第5师团猛攻忻口。14日,卫立煌下令国军全线反击,两强相遇勇者胜,战斗随即进入白热化。18日,忻口前沿阵地反复易手达13次之多,日军六次占领国军又七度夺回。战况最紧张的一天被打垮撤下来的部队就多达11个团。10月 19日,八路军129师769团陈锡联部夜袭阳明堡,摧毁敌机24架。在争夺南怀化高地的战斗中,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骐、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以身殉国。但国军第61军、第19军等部队依然始终坚守忻口阵地,双方在忻口形成僵持。惨重的伤亡使得日军几乎丧失了继续进攻的勇气。
    为了打开山西僵局,日本再次实施侧后突袭作战。中路平汉线的石家庄陷落之后,参谋本部下令第14师团和108师团继续南下,第6师团抽调淞沪战场加入柳川平助的第十军。第20和第109师团则受命沿正太路向山西进攻,配合板垣征四郎在晋北的作战。
    在淞沪战场前线双方对峙的紧要关头,日军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侧击导致了国军防线的全面崩溃,这一幕在华北战场同时上演。忻口前线中日两军头顶头憋足了劲在比拼内力,日军由平汉路向西的进攻无疑于在国军的屁股上猛插了一刀子。
    晋东战略要地娘子关告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第一战区部队一部转入晋东娘子关地区组织防御,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桂系黄绍竑负责指挥。10月11日,日军第20师团占领井陉,以一部攻娘子关正面,主力绕道于13日攻陷旧关。21日第20师团得第109师团一部增援继续正面强攻娘子关。26日日军左突击队已经迂回到娘子关和新关侧后,娘子关守军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被迫全线撤退,娘子关失守。日军沿正太铁路向西追击,11月2日占寿阳,迅速逼近榆次,太原危机。
    娘子关失守导致北路国军无奈防弃忻口退守太原。11月2日夜,忻口守军全线撤退。11月4日,阎锡山决心以忻口撤退的部队占领太原北郊阵地,以娘子关退下的部队防守太原东郊,以刚增援的汤恩伯第13军推进到榆次待机夹击日军。守城名将傅作义被任命为太原城防司令,负责率第35军残部和独立第1旅、第213旅共19个营的部队死守太原。
    然而两线撤退的部队立足未稳日军即追击而至,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5日,东路日军占领榆次。6日,北路日军进抵太原城垣,两路日军在太原郊外会师。7日日军开始协力猛攻太原城。战至当晚,守城官兵仅存2000余人。8日夜太原城垣被日军突破,傅作义率第35军残部突围而出。
    11月9日,太原沦陷。
    历时2个月的太原会战中,日军参战兵力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共28万人,伤亡10万人以上。
    继续从石家庄南下的日军于10月15日占领邢台,17日攻陷邯郸。11月5日,豫北重镇安阳落入敌手。
    至此国军在华北的正面抵抗宣告结束。
    单位有事,刚忙完,实在抱歉。
    回帖明天再说。请求谅解。
    很久没超过一斤了。亚历山大。休息?!





    洗洗睡吧。
首页 上一页[18] 本页[19] 下一页[20] 尾页[56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7-17 17:38:36  更:2022-07-17 17:53:26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