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18页]

作者:青梅煮酒1970
首页 上一页[17] 本页[18] 下一页[19] 尾页[56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ndan0911 2015-11-12 13:49:47
    楼主加油!
    -----------------------------
    谢谢lindan0911师兄鼓励,一定努力!
    @xiao840616 2015-11-12 11:34:23
    青梅,提个意见,关于抗战部分,个人觉得,尽量言简意赅,因为,第一,不是文章主线,第二,这部分文章太多太多,而且基本情节大家都耳熟能详,没必要细写,第三,如果真要细写,这都可以单独出一本书了
    -----------------------------
    Xiao840616师兄提醒的是。
    我一定注意,能省就省,前期几个大战役简单说两句就直奔张鼓峰、诺门罕而去。
    好多年不整东西了,没一点掌控能力。说起话来罗里吧嗦个没完,好像有点更年期提前了。
    第一章本来计划只安排25万字,现在还有三节多就已经超字数了。
    唉!
    @老汉八十四 2015-11-12 17:50:32
    好,
    -----------------------------
    谢谢师兄的鼓励。
    @双儿妮 2015-11-12 21:47:59
    强烈关注,一年后再来,
    -----------------------------
    呵呵,好滴。
    看名字应该是师姐或者师妹吧。
    一年后应该至少有70-80万字了吧,我争取多写点,够您看一星期。
    @zhyhaha_1 2015-11-12 21:53:43
    多写些其他的也无妨,只要是真正的东西。如果只是列出大家都了解的几场战役,选取有利于自己观点的数据阐述自己的理论就没意思了,能让大家看到更多的事实才好。
    -----------------------------
    师兄好。
    两楼合在一起回答师兄的问题:
    一、师弟也觉得真是纯粹的战争过程反而容易整理一点,反而是前因后果理起来比较困难,枯燥乏味,我也有点提不起劲儿。
    二、师弟也是粗估把日本海军排在第三。法国、意大利、苏联的海军可以暂时忽略不提,手头也没有1937年美、英、日三国海军的数字对比。好像记得在开战前永野修身说过,现在的日本海军已经超过了美国实力的70%,这是最好的开战机会,因为美国正在全力备战,距离很快会拉开。如果日本是美国的70%多一点的话(具体数据这会没查),师弟认为英国海军不会比美军差到30%的水平。实力上应该是强于日本海军。
    三、日本海军开战之初的战术思想无意是最先进的,航母编队就是他们的创新。且不说在新加坡用陆基航空兵完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就是之后的锡兰海战也打得英军四处逃跑,连正面应战都不敢。
    四、日军的坦克不说也罢。尽管在中国可以耀武扬威,但是到了下节的诺门罕,就成了苏联坦克轧着玩的玩具。200公里能走四天,要是真被古德里安、隆美尔看见了,估计能笑得哭出来。
    1.8.4 血肉磨坊——淞沪会战
    大上海,在抗战当时乃至今天都是中国最大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极易受到海、陆、空立体式的打击。
    鉴于京津地区的冲突已愈演愈烈,就在北平沦陷的1937年7月28日,日本政府下令对扬子江沿岸以及上海附近的日本居民进行撤侨,至8月9日撤侨完毕。也就在这一天,日本海军陆战队西部派遣队队长大山勇夫海军中尉和一等兵斋藤与藏冲击了上海虹桥机场的中国守军。
    193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根据中日双方达成的停战协定,中国不能在上海驻扎正规部队。不过不要紧,我让正规军换上一身保安服不就行了吗?倒霉的大山和斋藤遇到的正是这么一群“假保安”,结果自然是当场被击毙。这就是所谓的“虹桥事件”。中方对外的说法是,双方冲突日军先开枪,导致一名叫时景哲的中国“保安”身亡,其余中国保安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才打死了两个日本人。后来才知道,这是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童元亮和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商量出来的高招。他们从囚牢里拉出来一个死刑犯人换上了“保安”服装,然后枪毙在虹桥机场的大门口,这个可能就叫时景哲的囚犯也算是“死有所值”。
    南京政府负责京沪地区防务的军事长官就是大家熟悉的张治中,其官方身份是“中央军官学校野营办事处”主任,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办事处以及主任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张治中的工作任务就是制定京沪地区的作战计划以及构筑这一地区的防御工事。京沪地区的几条主要防线吴福线(吴江至福山)、锡澄线(无锡至江阴)、乍嘉线(乍浦经嘉兴到苏州)、海嘉线(海盐经嘉兴到吴江)都有这个办事处组织兴建。据说这一系列工事后来起了个名字叫“东方的兴登堡防线”。当时法国的马奇诺防线还没有最后完工,要不肯定就会叫“东方的马奇诺防线”了。一旦长三角地区发生战事,张治中这个办事处弄块板写几个字挂出去就是前线作战指挥部。“卢沟桥事变”之后不久,张治中立即摇身一变成为了京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官。
    前文已经提到,蒋百里之前早已提出将日军的进攻方向由“北-南”转换为“东-西”的作战方略,这一观点与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冯.法肯豪森不谋而合。赞成和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军界要人白崇禧、陈诚、刘斐等人,也包括前线指挥官张治中。张治中认为:以前中国对日作战采取的第一种方式是,你打我,我不打你,比如张学良在东北。第二种是你打我,我再打你,如第一次“一二八淞沪抗战”和长城抗战。这次张治中建议才用的是第三种方法,那就是知道了你肯定要打我,我先出手打你。既然在上海开战已经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那还不如率先出击争得主动。
    一大群军事家一致要求在上海地区主动出击的主要理由如下:
    一、在华北大平原上投入主力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大规模阵地战,势必被日军迅速各个击破。一旦华北日军利用京汉、津浦铁路从北到南长驱直入,将中国军队主力逼退至沿海地区,则败局已定。日军三到四个月结束战事的目标就很可能实现。
    二、主动出击歼灭上海以及在长江内河里的日本舰艇,开辟华东战场,将有效地分散日军的进攻力量,迟滞日军的南下进攻。
    三、对于世界而言,中日两国在华北的磕磕碰碰不过在局部地区的小打小闹。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一旦战事爆发势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西方列强在上海的利益也肯定会受到损害,列强将不会甘心日本独霸上海而积极进行干预。
    四、从军事上讲,利用上海的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与日军进行巷战,然后逐步将其引入长江沿岸湖泊河流密布的水网地带,就会极大的削弱日军的机械化优势,随之就可以将其拖入漫长的持久战。相对于华北而言,京沪杭一带交通便利,利于中国军队的补给。只要能顶住一段时间,中国就很可能会得到国际上的援助,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五、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河流是由西向东,由东向西作战对于进攻一方不利。中国原定的大后方在西南,就是边打边撤也是背对着后方作战,似乎有居高临下的心理优势,这种态势对防守一方较为有利。
    六、历史和心理因素,中国历史上蒙元和满清都是自北向南灭宋亡明的。必须让日军避开这一条传统的进攻路线。
    有利就肯定有弊。长三角区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一旦沦为主战区经济损失势必巨大。更重要的是上海易攻难守,一旦上海陷落,同样无险可守的首都南京几乎没有保全的可能,带来国内的政治压力和国际影响更大。
    8月11日,中日双方就“虹桥事件”开始交涉。出乎日军意料的是,一贯软弱可欺的中国人这次却一反常态。得到中央授意的上海市市长俞鸿钧态度极其强硬,对于日方提出“拆除军事工事、撤走保安队”的无理要求,俞鸿钧表示:这里是中国的领土,在自己家里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天热,你一边凉快去吧。
    由于“虹桥事件”中被打死的是海军陆战队的人,加上驻守上海的基本都是海军的部队,此前一直表现不太积极的日本海军开始显现出难得的热情。8月9日,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11日其先遣分队19艘军舰已经到达了吴淞口。到12日,在淞沪地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总计达到了9000人,海军舰艇31艘。
    在8月14日晚上召开的日本内阁会议上,一向谨慎的海军大臣米内光政一反常态,正式提出了派遣陆军参加上海作战的请求,并公开声称,“事态不扩大主义已经消灭了,打到南京去,海军将做应该做的一切”。米内的号召当即得到“扩大派”陆军大臣杉山元的极力赞同。
    1937年8月11日,蒋介石在南京召集了一次最高国防会议,研究和决定对日作战的国策和战略问题。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国防委员会副 汪精卫,正、副参谋长何应钦和白崇禧外,还有各大战区的负责人及军委会委员。唯一不是大腕的就是会议记录员、汪精卫的机要秘书黄浚。会议正式决定在上海地区对日本实行“以快制快”和“制胜机先”的策略,趁日军主力集中于华北之时,率先歼灭其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同时封锁江阴要塞,一方面阻止日本军舰由上海沿江而上进攻首都南京,另一方面截获当时正在长江中下游南京、九江、武汉、宜昌等各口岸的日本军舰与商船,收先声夺人之效。会议还命令张治中所部国军精锐部队立即连夜进抵上海。
    就在蒋介石的命令还未下达到有关部队时,在汉口、九江、南京等长江各口岸的日本军舰和商船却纷纷拔锚以最快速度沿江顺流而下,向长江下游逃跑,迅速冲过了江阴要塞。蒋介石得知此情报后,震怒之余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在13日晚命令驻扬州的空军第五大队追击日本向黄浦江方向逃跑的舰船,但为时已晚。除俘获日本商船“岳阳号”和“大贞号”外,其他日本舰船均顺利逃走。
    原来作为会议记录的汪精卫机要秘书黄浚就是日本精心安排的间谍。不仅日本船只基本安全逃脱,中国将率先在上海发起进攻的消息也被敌方获悉。顺便多说两句黄浚,这个7岁就能作诗的“神童”还曾经当过梁启超的秘书,可谓才华横溢。但是有才无德,黄浚不但自己当汉奸,还利用职权把儿子安排在外交部一起为日本人效命。1937年12月,黄浚及其子黄晟以卖国罪被判处死刑公开枪决。——大快人心!
    12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的上海市民惊讶地发现,满街都是已经久违了多年的中国军人。同日,海军部长陈绍宽率领8艘舰艇和20艘商船全部凿沉于江阴水面,封锁长江水道。,已经改名为第9集团军的张治中所率5万作战部队在本日完全到达预定进攻位置。
    8月13日上午,中方第88师与日海军陆战队第三大队在闸北及虹口公园北的八字桥发生了小规模的交战,这是两军正规部队之间第一次发生的战斗。史称的“八一三淞沪会战”正式爆发,中日战争也从“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
    8月14日,张治中所部第9集团军对上海市区之敌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炸伤日海军旗舰“出云”号重巡洋舰。下午16:00,中国军队在炮火掩护下猛攻虹口及公大纱厂。由于兵力不足,日军在第9集团军的强攻下节节败退,被迫于16日退守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等坚固据点。人数上居于劣势的日军依靠坚固工事顽强抵抗,致使中国军队付出了较大的伤亡,仍然无法实现重大突破。
    针对上海出现的危机局面,8月15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下达了经天皇批准的“临参命第73号”,即派遣军队“占领上海及其北方地区要线”。根据命令派往上海的两个师团及现有在上海的武装力量统一组建为上海派遣军,并召回已经退役的“中国通”、攻坚战专家松井石根大将担任司令官。
    这个松井石根就是战后以“南京大屠杀”的直接责任者被判处绞刑的七名甲级战犯之一。身材矮小的松井石根作为“皇道派”的骨干在“二二六”事变之后被打入预备役。接到出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的任命,已经59岁松井知道这将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报效天皇”的机会。踌躇满志的松井当即作汉诗一首以为明志:“汗了戎衣四十年,兴国如梦大江流。君恩未酬人将老,执戟又来四百州”。殊不知这个机会最后要了他的老命。
    松井觉得两个师团的兵力太少。他向陆军大臣杉山元和海军大臣米内光政请求再拨给上海派遣军3个师团,因为“他早就对上海和南京附近的地形作过调查,已经想好了在一旦占领上海后就进攻南京。”从东京出发时,松井又在车站对前来送行的首相近卫文麿和杉山元等人宣称:“此番无论如何也要打到南京去!”
    松井石根也曾经同情和支持过中国革命,和中国同盟会元老陈其美是老朋友,当年21岁的青年蒋介石就是由大哥陈其美介绍才与松井认识。在日本留学时蒋介石就住在松井石根家里,当时名字叫蒋志清。后来蒋介石到日本高田联队实习也是松井做的担保。就在一年前的1936年2月,松井还曾以私人身份对中国华南、华中地区进行了考察,期间不但见了蒋介石,还会见了党国大腕胡汉民、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张群等人,可见其在中国的影响力之大。
    一年之后,在那片他曾经呆过十三年的土地上,松井石根将率领大日本帝国皇军与蒋介石展开殊死搏杀。
    @青梅煮酒1970 1921楼 2015-11-12 16:47
    @青梅煮酒1970 1904楼 2015-11-11 22:32
    为了应对肯定无法避免的战争,国民政府也开始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准备。按照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国民政府颁布国军典范令,将全国军队武器标准化,新建扩建军工厂力争弹药自给自足。为了便于军力的机动和物资运输,在全国开始大建公路、铁路。在“黄金十年”内中国的公路铁路总里程翻了差不多一番,期间“粤汉”、“浙赣”两条铁路顺利通车,铁路达到了13000公里。耗费巨资在沿海及沿江诸要点构筑了大量的国防工事,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工事基本上没……
    -----------------------------
    @冀D鹏鹏哥2013 2015-11-12 23:00:05
    我是向您学习的
    -----------------------------
    兄弟们互相学习。
    @刀客老马 2015-11-12 23:10:59
    今天的看完了,睡觉去,,,
    -----------------------------
    老马哥,做个好梦。
    俺也呼呼去。
    谢谢楼上leslj、嘉陵江上的鱼夫、背负青天九万里、龙、天生我才生生生、历史的包袱、102663235、铁血丹心、魔鬼筋肉猫、行者无疆、卤蛋、zhyhaha-1众位师兄。
    @龙汔惠 2015-11-11 17:48:33
    俺们有几千年的 历史 ,随便翻翻都能找到战争记载,这些战争记载中,关于军师(参谋)的记载其实是很多,在夸耀他们方面,史书并不吝啬。所以俺们应该知道参谋其实是军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最近几十年来的书籍、影视总是以各种手法突出中心,导致在所有人的认识中,如何建设军队、管理军队、指挥军队都是1号说了算,其他人都是拍巴掌的机器。不过纳闷的是既然1号都全知全能了,那还要那么多头头干嘛?
    ......
    -----------------------------
    @leslj 2015-11-13 08:52:53
    与素质无关。
    专治集权体制下,“一把手”就是皇帝。县委书记权力大,乡镇书记权力难道不大?市委书记权力难道不大?省委、 。。。。。
    -----------------------------
    leslj师兄好。
    师弟还是感觉县委书记这一级高不高、低不低的最牛。
    曾经听到过一个刚刚由县委书记晋升的副市长说:当市长后我脾气好多了,也文明多了,以前我当县委书记时,早他妈。。。。。。
    @龙汔惠 2015-11-11 17:48:33
    俺们有几千年的 历史 ,随便翻翻都能找到战争记载,这些战争记载中,关于军师(参谋)的记载其实是很多,在夸耀他们方面,史书并不吝啬。所以俺们应该知道参谋其实是军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最近几十年来的书籍、影视总是以各种手法突出中心,导致在所有人的认识中,如何建设军队、管理军队、指挥军队都是1号说了算,其他人都是拍巴掌的机器。不过纳闷的是既然1号都全知全能了,那还要那么多头头干嘛?
    ......
    -----------------------------
    @龙汔惠 2015-11-13 12:00:58
    说的是两个岗位对素质的要求,而不是指两个岗位上坐的人的素质。
    出现1号把2号当奴看的情况,确实更大的原因要从体制上找,要知道,地方各级组织中,一半以上的1号都是从2号位置上熬过来的,经过2号岗位的艰苦磨砺,按理说到了1号岗位上应该不至于表现成那个样子。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
    一个是把自己在2号岗位上受的委屈找回来。
    一个是自己在2号岗位上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另一个就是体制原因了,到了1......
    -----------------------------
    呵呵,一切尽在不言中:咱懂的。
    龙师兄别嫌兄弟话少呀。
    @u_102663235 2015-11-13 16:39:04
    诺们坎日苏差不多吧,相对来说苏联损失还大些,
    -----------------------------
    102663235师兄好。
    诺门罕日俄双方人员损失是差距不大。
    但是安冈正臣的第一坦克师团在与苏军坦克部队的较量中可吃了大亏,人家甚至凭着个子大都不开炮上来撞他,后来干脆挂免战牌不打了。
    @魔鬼筋肉猫 2015-11-10 22:38:47
    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排名不分先后。。核工业这边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等巨人,相当值得尊敬!
    -----------------------------
    @青梅煮酒1970 2015-11-11 16:27:59
    的确如老弟所言。
    没有他们研究的那些东西,腰杆都直不起来。
    -----------------------------
    @魔鬼筋肉猫 2015-11-11 17:10:44
    去过两弹城,那么艰苦,确实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去忆苦思甜
    不论其他,我觉得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国际大奖
    特别是和平奖,哈哈
    -----------------------------
    历史 的包袱 2015-11-13 15:21:37
    搞出核武器的能拿和平奖?还有没有一点是非曲直?
    当年哪个为亩产万斤进行过科学论证?基本的人性哪里去了?
    台湾,韩国没有核武,他们哪个没直起腰杆?倒是朝鲜听说有核武了,腰杆都很直吗?
    -----------------------------
    @魔鬼筋肉猫 2015-11-13 17:13:13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到今天以及以后都是,硬不硬的那是跟中国硬不硬有关
    中国软了,你以为台湾敢硬?
    韩国被朝鲜吓得每夜用尿不湿哭着喊着抱美爹大腿还直得起腰杆?
    朝鲜有没有核武不知道,虽然穷了点,腰杆都很直
    作为国家、个人,哪个会没有错误,哪个会一直先进正确?
    真理,只存在大炮射程之内,老生长谈了
    只有当三钱、于敏、邓稼先、王淦昌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
    让中国拥有了......
    -----------------------------
    筋肉猫兄弟一向惜字如金,第一次发表长篇重要讲话,铿锵有力呀!
    历史 的包袱 1949楼 2015-11-13 15:21
    @魔鬼筋肉猫 2015-11-10 22:38:47
    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排名不分先后。。核工业这边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等巨人,相当值得尊敬!
    -----------------------------
    @魔鬼筋肉猫 2015-11-11 17:10:44
    ……
    -----------------------------
    @铁__血__丹__心 2015-11-13 16:41:24
    以核制核,搞核平衡,这是基本常识!那么为国家搞核武器的科学家,专家不得和平奖,难道你应该得?
    台湾,韩国天天夹在美国,俄罗斯,中国中间,今天被这个讹诈,明天被那个讹诈,你觉得他们腰杆会硬吗?
    还有,五六十年代中国没有核武器时,被美苏核讹诈过多少次,你知道吗?典型的两次,一次是中印战争,尼赫鲁跑美国要求美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一次是中苏边境危机,前苏联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自身强大是和......
    -----------------------------
    @魔鬼筋肉猫 2015-11-13 17:02:58
    完全赞同!
    -----------------------------
    几位师兄说起核武,本来师弟是要到快结束(如果能坚持到那里的话)时才提的,这里也不妨先啰嗦几句:
    对于这种武器,确实很纠结。
    作为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一员,我也和大家一样希望我们和我们的后人能够永远不受战争之苦,更不愿核武毁灭我们的星球。
    所以师弟在排行榜上才想将“核击日本”排在“光复菲律宾”、“苏联出兵东北”等等之前列为十大无聊战役第一位。
    不可否认,从核武诞生那一天起,地球和人类的生命就时时处在危险之中。因为有,就肯定有使用的可能。
    所以才有第四次世界大战重新使用棍棒、石块的戏言。其实这种戏言也不存在,地球可能已经不再了。
    很矛盾,引用几句大师的话吧:
    爱因斯坦说:如果知道德国人在制造原子弹方面不可能成功的话,那么我是连指头都不会动一下的。写信给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发现核武原料94号元素钚的哈恩:我对那些人的死亡负有责任,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
    参加轰炸长崎的美国飞行员比汉:但愿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投原子弹的人。
    1953年赫鲁晓夫接任斯大林出任苏联领导人后第一次获悉核武的破坏力后夜不能寐。后来他在回忆录里写道:当我明白,我们永远不可能使用这种武器时,我才重新睡着了。
    1961年肯尼迪出任总统后,当听了关于核武威力的汇报之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毕竟是人类!
    核弹的使用并非全无可能。当年卡扎菲不就派了贾卢德到中国,找到先总理买原子弹,被拒绝后还说出“大的不卖,给的小的也行”的笑话吗?
    @魔鬼筋肉猫 2015-11-13 17:34:50
    参与一下嘴炮大战。。哈哈。。。。
    作为常识,绝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认识:只有吃饱了,才有精神和力气去玩一点高雅的东西,吃了上顿想下顿,谁有心情在那里唧唧歪歪搞什么“文明”,说来也搞笑,西方人弄了一个“文明”的定义,真的笑死人,吃都吃不饱的西方人,还真够厚脸皮来定义文明?最可怜的就是一些断了脊梁的人,动不动就让别人去看所谓文明的定义,。什么叫做文明?在我看来,能吃饱就叫文明,别扯那些没用的城......
    -----------------------------
    错错猫弟,在这里才百无禁忌,想说啥说啥呢。
    @天生我才生生生 2015-11-13 12:47:40
    就是更新太慢了
    -----------------------------
    请师兄见谅。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不这两天搞项目验收,忙的跟日本鬼子似的,刚从单位回来。
    又不想写作业了。

    顺祝楼上各位师兄周末愉快!

    @悠悠见南山L 2015-11-13 21:55:37
    看看
    -----------------------------
    谢谢南山师兄!
    @侧卫1985 2015-11-13 22:18:18
    @青梅煮酒1970 1935楼 2015-11-12 22:49:00
    针对上海出现的危机局面,8月15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下达了经天皇批准的“临参命第73号”,即派遣军队“占领上海及其北方地区要线”。根据命令派往上海的两个师团及现有在上海的武装力量统一组建为上海派遣军,并召回已经退役的“中国通”、攻坚战专家松井石根大将担任司令官。
    这个松井石根就是战后以“南京大屠杀”的直接责任者被判处绞刑的七名甲级战犯之一。身材......
    -----------------------------
    侧卫师兄好。
    当时已经成立了华中方面军,下辖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松井石根已经升任了华中派遣军的司令官,朝香宫鸠彦接任的是上海派遣军的司令官。
    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松井因为肺病在苏州养病,直接下令处决所有俘虏的就是这个朝香宫鸠彦。但是战后所有皇族的都没事,松井就只好死了。
    作为方面军司令官,松井肯定有责任,死了一点都不冤枉。
    日本皇族出了不少元帅、大将,但是真正厉害的几乎没有,大部分获得高军衔凭借的是特殊的出身。
    @感秋华而泪 2015-11-13 23:34:32
    如今的大国不都加入反核武器扩散条约吗?别担心啦。
    -----------------------------
    善良的师妹呀!
    条约在强权者眼里不过就是一张纸而言。
    但是我相信大国都不会轻易动用核武,第一个动用核武的很可能是一个小国。
    但愿这种情况我们都看不到,连我们的后人也都看不到。
    @sky961042 2015-11-14 10:04:49
    楼主赶快更新,我要挑刺。
    -----------------------------
    哈,谢谢师兄,先洗衣服后吃饭,早中合一。
    下午继续更。
    谢谢楼上安彦良和、102663235、南平的科比、yang7425、jj001009、多年没摸过选票了、晓风残月zsg、zealotcity1234、liaofan-123各位师兄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来捧场!
    @龙汔惠 2015-11-13 22:25:55
    谢谢楼主抬爱,还是叫我师弟吧。
    -----------------------------
    呵呵,看来师弟痴长龙师兄不少岁。
    不过劳德诺也比令狐冲大很多。
    @u_102663235 2015-11-15 11:19:17
    102663235师兄好。
    诺门罕日俄双方人员损失是差距不大。
    但是安冈正臣的第一坦克师团在与苏军坦克部队的较量中可吃了大亏,人家甚至凭着个子大都不开炮上来撞他,后来干脆挂免战牌不打了。
    —————————————————
    看的苏联解密说苏联损失大些,远东苏联有100万,如果这么干日本整个中国战区的军队全去打苏联就算胜也是惨胜,这样对付中国他根本没有力量了,打中国可比打苏联简单,这个原因......
    -----------------------------
    师兄所言甚是:
    诺门罕被打疼,也是日军放弃北进实施南进的原因之一。
    @南平的科比 2015-11-15 13:15:12
    我们可以牢牢记住战时的一位士兵,却无法记住和平时代的一位将军。你能说出1980年美国的国防部长和海军司令是谁吗?
    -----------------------------
    欢迎南平的科比师兄光临土楼!
    在江湖庙堂师兄的绣楼里见您多次了。
    @u_102663235 2015-11-15 11:19:17
    102663235师兄好。
    诺门罕日俄双方人员损失是差距不大。
    但是安冈正臣的第一坦克师团在与苏军坦克部队的较量中可吃了大亏,人家甚至凭着个子大都不开炮上来撞他,后来干脆挂免战牌不打了。
    —————————————————
    看的苏联解密说苏联损失大些,远东苏联有100万,如果这么干日本整个中国战区的军队全去打苏联就算胜也是惨胜,这样对付中国他根本没有力量了,打中国可比打苏联简单,这个原因......
    -----------------------------
    @安彦良和 2015-11-15 17:48:59
    苏军的步兵单兵素质比日军的要差,小鬼子的单兵训练强度估计没几个国家受得了。
    -----------------------------
    安彦师兄:
    的确如此。
    不知道数据准不准,据说在随后的张鼓峰战斗拼刺刀苏军和日军的伤亡比是110:4。近于28:1的比例。
    苏军坦克在诺门罕不怕日军的坦克,就怕日军士兵拿汽水瓶罐汽油与他们同归于尽。
    @zealotcity1234 2015-11-15 18:30:24
    希望持之以恒,还望加油!
    -----------------------------
    师兄呀,折杀小弟了。
    本来压力就够大了,您再这么说,那可是要崩溃的节奏呀。
    别的不敢说,可以跟师兄保证一点:
    可能时间会拖长,可能会因为出差暂停,可能会因为手不顺放慢节奏,但是俺坚决不练葵花宝典和辟邪剑法。
    绝不太监!
    8月23日拂晓,松井石根率领第3、第11两个师团的援军在海空火力的掩护下于狮子林、川沙口、张华浜等地登陆。蒋介石闻讯急令陈诚为第15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98师、第11师、51师、61师、67师、14师火速分赴各处抗击敌人登陆。登陆后的日军不顾一切向前攻击前进。9月9日,日军沿淞沪公路和月浦、罗店之线向中国军队发动强大攻势,双方展开殊死搏杀,战略要地罗店和宝山先后落入日军之手。9月11日,第15集团军右翼阵地被日军突破,部队减员严重,遂渐次退至罗店以南施相公庙、浏河之线构筑阵地固守。第9集团军亦转移到北站、江湾、庙行、蕰藻浜右岸之线构筑阵地,与日军暂时形成对峙。
    此时中国军队在上海战场上已经形成了两个作战集团:张治中率领第9集团军继续负责上海市内作战,陈诚所部第15集团军则全力抗击日军增援。
    日军上海派遣军自登陆以来,在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下进展缓慢,人员也出现大量伤亡,仅九月份的伤亡数字就达12334人。松井石根无奈向东京发出紧急求援电报,声称他当面的部队都是中国最精锐的陆军。如果要想取得上海战事的胜利,必须至少再投入五个师团以上的兵力。松井特别强调,这是一举聚歼中国主力部队的天赐良机。
    为了打破上海的僵局,9月11日,日军参谋本部再次做出向上海增兵的决定。第9、第13、第101师团以及台湾守备队重藤支队奉命加入上海派遣军。至此,日本在淞沪战场投入的兵力已达五个师团,加上原来在上海的海军部队总兵力达到了20万人。9月22日之后,增援的三个师团等兵力陆续到达淞沪战场。
    随着增援兵力的不断加大,9月23日,一直反对扩大对华作战的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石原莞尔少将黯然辞职。
    面对日军不断地调兵遣将,国民政府也决定迅速增派中央军及各省地方部队至淞沪参加会战。为打赢这场关键之役,蒋介石几乎将当时的精兵强全部调到了淞沪前线。除了原有的第8、第9、第15集团军外,又增加了薛岳的第19集团军、刘建绪的第10集团军。稍后又调来廖磊的第21集团军。第15、第19集团军编为左翼兵团,陈诚为总司令。第9集团军为中央兵团,朱绍良为总司令。第8、第10集团军为右翼兵团,张发奎为总司令。加上不久后赶赴上海参战的川军刘湘部5个师,国军在淞沪战场的总兵力已达75个师、70余万人。除了蒋介石的中央军之外,粤军、桂军、湘军、川军、东北军以及西北军的部队都陆续来到。
    狭窄的地域之内,中日双方陈兵已达百万之众。
    10月1日,由内阁首相近卫文麿、陆军大臣杉山元、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外务大臣广田弘毅参加的四相会议在东京召开,会议研究提出了《处理中国事变刚要》。《刚要》指出,由于北方苏联的强大威胁,日本要迅速结束在中国的作战。鉴于华北、华中战局在不断扩大,战局很可能被拖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所以设想通过十月攻势的战果寻找结束战争的机会,与南京政府和平解决。内阁的一致意见是:以扩大战争的手段尽快在淞沪战场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中国迅速丧失战斗意志”。
    从此时开始,近卫文麿就开始无数次向军方提出同一个无比尖锐的问题:“究竟进攻到什么地方才能使蒋介石屈服?”军方的回答始终是毫不含糊:“下一个地方。”可惜的是,这个地方到日本投降也没有找到。
    中国军队转入防御后,日军开始发动大规模进攻。10月5日至9日,国军第8师、第59师、第61师、第67师、第77师、第90师及税警总团等作战部队因连日与敌浴血激战,终因伤亡太多无力对峙,相继退出阵地。往往一个几千人的师投入战斗,撤下来的时候只剩下几百人。——残酷的上海战场因此被中国军人称为“一寸山河一寸血”,而被日本军人称为“血肉磨坊”。9日起,日军再度集中海空军火力配合步兵向蕰藻浜南岸强攻,中国守军轮番上阵抵抗,经数昼夜血战始遏止日军强大攻势。
    10月15日,日军突破蕰藻浜,战场再度告急。此时从广西调来的第21集团军抵达淞沪前线。该集团军属桂系王牌部队,以能打能拼在地方军中享有盛名。白崇禧向蒋介石献策,认为纯粹被动防守非长久之计,必须以一支主力突击部队主动出击实行积极防御。蒋介石于是下达了实施反击作战的命令。10月19日,中国守卫蕰藻浜南岸的部队配合第21集团军发动全线反击。当日,日军第9、第101师团及第3师团一部亦向蕰藻浜南岸发起猛攻,双方主力迎头相撞,桂系2万人马一日内即被打散,上万敢死队大部战死。激战至25日国军被迫撤退。日军乘机反扑兵锋直指大场。
    10月23日,日军以重兵直趋真太公路,大场失守。中央军部队被迫撤退到苏州河南岸,左翼军也奉命转移。至10月28日,中国军队退入浏河、沈家桥、朝王庙、徐家行、广福、陈家行、江桥、北新泾至梵王渡的第二期既设防御阵地固守。
    在全军撤退苏州河南岸之时,蒋介石获悉国际联盟要在11月初召开会议重点讨论日本侵略中国问题。为获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蒋介石认为有必要留下少部兵力坚守苏州河以北地区。经蒋介石钦点,第88师孙元良部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该团1个主力营 400余人(对外称800人,故后来这支部队被誉为“八百壮士”)据守闸北四行仓库。谢晋元部与敌周旋三昼夜毙敌百余名,而所坚守的四行仓库阵地始终岿然不动。最后在租界各国请求之下,这支力战不屈的孤军于10月31日夜奉命退入公共租界。谢晋元部在退入租界时,出于敬意的租界英军指挥官马勒提少将亲自站在机枪阵地前护送中国守军通过了日军的封锁线。
    淞沪会战进入10月底和11月初,中国军队虽然战线一再后撤但仍与日军处于对峙状态。日军大本营经过审慎研究之后,认为中国已倾全国兵力之五分之三云集上海,决战的态势已经初步形成,于是决定将战略重点由华北向华东、华中地区转移,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上海战役。
    10月20日,参谋本部下令从华北和国内抽调第6、第18、第114师团以及第5师团第9旅团等部共约12万人组成第10军,由骑兵出身、擅于长途奔袭的柳川平助中将担任司令官,准备从上海主战场的侧翼实施登陆作战来打开僵局。参谋本部同时命令在华北作战的第16师团转隶上海派遣军序列,命其在长江的白茆口登陆配合主力作战。淞沪前线日军兵力至此增至30万人以上。
    日军第10军预定在10月末或11月初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地域登陆,主力以快速突进方式向黄浦江之线前进,攻占松江以切断沪杭铁路。一部向闵行渡河点前进,渡过黄浦江之后向上海以西及南方攻击前进,与上海派遣军配合合围上海周边的中国军队。此举无疑将使上海周边的守军完全陷入被动局面。
    本来蒋介石已根据白崇禧、陈诚等人的建议决定放弃上海,全军退到上海外围既设之国防工事采取持久战策略抗击消耗日军。但随后闻听国际联盟要于11月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九国公约”会议讨论中日问题,蒋介石立刻电令前线做最后的努力,在上海战场再支持至少10天到两个星期,以便在国际上获得有力的同情和支持。此举使得各部队失去了最佳的撤退时机。
    11月5日拂晓,新组建的日本第10军在柳川平助中将指挥下,由海军第四舰队护送在杭州湾金山卫突然登陆,包抄淞沪中国军队防线的侧后。原来驻守此地的是张发奎第8集团军所属的4个师1个旅。因蒋介石一直认为日军全力进攻上海正面不会有从杭州湾登陆的可能,故在战事趋于激烈、兵源枯竭之时将防守杭州湾的部队一一投入正面战场。到日军登陆时,在杭州湾几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仅有第62师的一部及少数地方武装防守,面对10万装备精良的日本生力军迅即被击溃。日军南路的铁拳已经虎虎生风挥向眉梢。
    11月7日,为了统一淞沪战场的指挥,日军参谋本部下令组建华中方面军,——该方面军由上海派遣军和刚刚登陆的第10军组成,由松井石根统一指挥。原来松井石根担任的上海派遣军司令官职务由裕仁天皇的叔叔、朝香宫鸠彦中将接任。
    登陆后的日军第6、第18师团立即按照预先的部署分别向松江、沪杭铁路扑去。前往增援的东北军第67军全军覆没,军长吴克仁战死,松江陷落。日军随即兵分两路,一部直趋南京,主力则指向枫泾镇、嘉兴、平望。11月9日,沪杭铁路及公路均被日军切断。
    与此同时,由华北转向华东的日第16师团在江苏太仓境内的白茆口成功登陆,前锋直指京沪铁路。日军北路的扫堂腿也已风驰电掣迫近脚踝。
    位于中路苏州河北岸日军5个师团的主力部队于10月31日强渡苏州河后,迅速发起全面进攻并向南北两路登陆日军靠拢。淞沪地区中国70万大军顿陷极度危险之境地。
    面对风云突变的不利战局,蒋介石不再坚持死守的观点,无奈在11月9下令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由于撤退命令仓促下达,下达命令的手段又十分落后,各部队接到撤退的命令时间不一,有的部队只是看见友军撤退也就跟着开始撤退,从而导致大撤退迅速演变成大溃败。加上跟多部队都是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对上海周边的地理环境根本不熟,导致撤退的部队完全没了章法,陷入极度紊乱状态。日军以飞机在天上轰炸扫射配合,地面部队势如破竹追击国军溃兵并扫荡上海周边各镇。
    本来中国军队计划撤到吴福线、锡澄线、乍嘉线和海嘉线一带依托原有坚固国防工事作持久抵抗。但当部队到达这些防线时,才发现大部分工事上杂草丛生,根本达不到作战的实际要求。构筑工事的混凝土用手就可以捏碎,机枪射口大如门窗,各个碉堡间也无交通壕连接,修建的300多个机枪掩体几乎有一半不能使用。——豆腐渣工程真是害死人呀!甚至闹出部队要进入工事找不到钥匙的尴尬局面。溃败下来的国军士兵根本无法在这些防线上形成新的防御只能一路往后退下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至此门户大开。
    自11月9日起,各路日军击退中国军队零散抵抗,连占虹桥机场、龙华、枫泾、青浦。11月12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宣告上海沦陷。
    11月18日,日军占领广德、宜兴、溧阳。
    11月20日,日军占领南浔。
    11月25日,日军占领无锡、湖州。
    12月2日,日军攻克江阴要塞,南京的水路门户已经敞开。
    同日,丹阳和金坛也被日军占领。
    接到前线战报的参谋本部惊讶地发现,一路势如破竹的华中方面军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们的目标已经指向了中国的首都南京。——攻克敌国的首都,对于每一个军人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但是占领一国的首都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参谋本部尽管狂妄好战,这点觉悟还是有的,他们立即向前线发出了停止攻击的电令:“发来报告称已部署以全力经湖州向南京追击问题,被认为已经脱离了《临命600》的指示,殊为念念”。——之前的《临命600》规定,华中方面军的作战区域大致定在苏州、湖州一线以东地区。
    各路日军无奈暂时停住了向前追击的步伐。
    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至此结束。整个战役中日军伤亡约4万人,中国军队伤亡约25万人。
    前面,南京已经近在咫尺!
    @侧卫1985 2015-11-15 20:51:52
    -----------------------------
    是的侧卫师兄,北上对苏,南下对英美,日本的胜算都不大。
    对于这一决策,日本争论了几十年。
    最后还是荷属东印度的石油占了决定性因素。
    法国败亡、英国无暇东顾、荷兰女王在英国建立流亡政府,这一系列举动使得东南亚一下子成了真空地带,日本认为时机已到,这才冒险南下。

    @多年没摸过选票了 2015-11-15 16:40:11
    老酒说下午更贴。。。
    -----------------------------
    不好意思师兄,晚上懒不想做饭,去邻居那里混了一顿。
    发的晚了,请师兄原谅。
    多谢秋华师妹、枫昀师姐,多年未摸过选票了、卤蛋、八里庄发言人、江南旧雨、南平的科比、筋肉猫、铁血丹心、嘉陵江上的鱼夫、背负青天九万里、老鹳、yang7425各位师兄顶贴!
    @jj001009 2015-11-15 14:37:54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揭示战争的政治博弈才是重点。
    -----------------------------
    谢谢jj001009师兄的关心和支持。
    师弟也觉得这些战前战后的政治博弈更难整理一些,有时候弄得一头雾水,反而是纯粹的战争过程好把握一点。
    前边的内容也不敢展开,详细战斗场面还是留给后边正戏吧。
    师兄可否?


    @枫昀 2015-11-16 00:18:44
    青梅师弟一定要坚持写完,累了可以慢慢写。
    -----------------------------
    师姐的话,不听那肯定是不对的!
    一起加油!
    @江南旧雨 2015-11-16 03:39:53
    楼主贵庚?小时候就接受了苏联是老大哥的教育,肯定是前辈了!
    -----------------------------
    江南师兄,“前辈”可是万万称不得的。
    实际年龄在名字里边有显示呢。
    @背负青天九万里 2015-10-14 08:07:31
    中国有一个顺口溜:高粱叶子青又青,918打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咱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呢,就拱手让出了沈阳城。
    -----------------------------
    @感秋华而泪 2015-10-14 16:27:11
    这是当时的百姓在讽刺张学良呢,还有一首更绝呢。
    《中国周报》提名张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因为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和平主义者和救世主耶稣的追随者”。林语堂则挖苦说:“张学良你干得真漂亮,你为我们丢失了大片国土,但为我们保护了大批国宝。”——讽刺张学良收集古董字画的癖好。
    -----------------------------
    @江南旧雨 2015-11-16 12:45:06
    马君武《哀沈阳》: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这段师弟也写了5000多字,发了一些可能是不恰当的个人感慨。
    可惜发不出去,只好作罢。

    @江南旧雨 2015-11-16 12:34:12
    现在不是说汪精卫才是民族英雄吗
    -----------------------------
    @感秋华而泪 2015-11-16 15:51:15
    现在确实有人想为汪精卫翻案,不过呢很不成功,汪精卫是汉奸的定论还是难以推翻啊。
    -----------------------------
    秋华师妹好。
    现在似乎翻案成风,岳飞、辛弃疾都变成了大汉奸,秦桧、汪精卫都是大忠臣。感觉有点矫枉过正了。
    师兄认为这应该跟咱们的宣传有关。好人好的毫无缺点,坏人则坏的没一点好处。
    其实我倒觉得要看主流。汪精卫也曾经是反清义士,不过想翻案好像很难。
    楼上卤蛋和诺坎普都是老朋友,就不谢了,哈哈。
    卤蛋兄弟,你是饭都不想让老哥吃的节奏呀!
首页 上一页[17] 本页[18] 下一页[19] 尾页[56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7-17 17:38:36  更:2022-07-17 17:53:23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