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暗自“骄傲” 团司令部组织全团精度射击比赛,9个步兵连加团特务连参加。每个参赛队编组为步枪5人,冲锋枪2人,班用机枪1挺(2人)。比赛前的两周时间各个连队都进行了紧张的选拔工作,优中选优地组合参赛队。罗连长摸着下巴,考虑片刻,胸有成竹地决定,把7连的“家当”都拿出来开“小灶”,突击练兵。他的意图是把连队多年来存下来的子弹全端出来,让参赛队员管“饱”,整出几个“神枪手”,为连队争光。那几天团里的射击场几乎从早到晚排着队,各参赛队对抓紧时间“战前磨刀”。这是一次“王牌对王牌”的竞争,各连派出的都是顶级高手,而且都是冲着名次而来,为集体荣誉而战。我们几个入选新兵这么大剂量地“消费“子弹,那可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异口同声,大呼过瘾。罗连长的那张深沉莫测的脸上已经写着:“此赛只准胜,不准输,我已不惜血本了。”按照精度比赛规则,一百米距离,三种武器各20发子弹,限时3分钟,步枪为无依托,冲锋枪和班用机枪有单射与点射的要求,参赛队既算总分,也计个人分值。开赛前一天连长把参赛人员召集在一起,再一次地分析研究,把握节点,坚定信心。看着由他的“魔鬼训练法”磨练出来的“枪手”,连长自觉信心满满。开赛的时刻到来了。十个参赛队依次上场,赛事紧凑,气氛紧张。我上了2号靶位,调整好姿势,压上子弹,均衡呼吸,就等下达射击指令。仿佛进入了一人世界,周围的一切似乎已经静止。大脑里重复着一个动作:用左小臂托着枪体,丝纹不动,对目标三点一线后屏住呼吸,缓慢击发。无依托卧姿射击的难点就是左小臂须有高度的稳定性,时间的持续性和与身体的协调性,也是罗连长自诩的“罗氏训练法”的关键。五个小时的持续端枪,偏移率不能大与0.5厘米,这对步枪射手来说是非常残酷的,通常状况是以整个左臂失去知觉为底线,吃饭,洗簌要靠右手。我排除周边靶台的一切干扰,全神贯注地把20发子弹在时限内击发完毕。集中报靶,2号靶位,197环。天那,也就是说20发子弹只有3发打了9环,其余全是10环。报靶完毕,我对这个战绩还是相当满意的,突破了自己训练时的最好成绩。比赛结束,7连参赛队以最高总环数获得集体第一名,与第二名五连仅差1环。我也以总环数一环之差将步枪射击第二名收入囊中。领奖时我看到远远站着的罗连长,背着手,度着步,犹似闲庭信步。不久,一些兄弟连队陆续派人前来学习取经,罗连长在谦虚之余,听说还是留了一手。在为连队争得荣誉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有过一阵自足自满的暗自骄傲,这是个人艰辛付出的结果,“鹤立鸡群”当自傲,拔乎其萃可自赏。毕竟,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大家见到我,都称谓我是“神枪手”或7连的“狙击手”,听到这些,我有点飘飘然。当然,这种骄傲小情绪或叫思想“一闪念”,最终被灵魂深处的“斗私批修”给清除出壳了,要不然,那来日后的不断进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