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恐怖推理 -> 《龙脉》——源自济南的灵异故事 -> 正文阅读

[恐怖推理]《龙脉》——源自济南的灵异故事[第75页]

作者:灰猫警长二点零
首页 上一页[74] 本页[75] 下一页[76] 尾页[9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师父,是不是所以人一生气发怒,就会做出种种的恶业来吧?”小林问道。“阿弥陀佛。正是如此。小到人与人的关系紧张以及家庭关系不和,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说到底都是跟嗔心有关,因此诸恶业的因缘多是由嗔心而起。”“嗔心还有什么危害吗?”阿黄问道。
    “所谓一念无明起,火烧功德林。何谓功德?即是戒、定、慧也。而嗔恚之恼热如火,能把修行人所建造的为善之功德林一把火烧光。我们学佛之人皆想跳出三界、离苦得乐而永远出离生死轮回苦海。三界之中,嗔恚只属于最下方的欲界所具有的烦恼,而色界和无色界的天道则没有嗔恚烦恼。我们如果不熄灭这嗔恚之火,即使连欲界也无法出离,又如何能成佛得道呢?”
    “师父,你也别嫌我啰嗦麻烦,我现在还是不太明白轮回到底有什么不好呢?”砍刀似乎有些回心转意的问道。“阿弥陀佛。一切有情,皆以诸欲因缘,自作自受,如车轮回转不已,生死于六条道趣(六道、六趣)之中而接受制裁。三恶道自不必说,即使是三善道里的天道众生,虽然寿命极长、福报极大,但终有命终之时,所以仍然要根据业力去轮回不止而永无出期。譬如从一个富有天下的国王忽然间变作一个乞丐,或者从一个绝色佳人变成一个丑陋无比的残疾人,再或者,从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学问者忽然变成一个智障者,这样的轮回难道不是最大的痛苦吗?”迦罗解释道。
    “可是师父,谁又能证明六道轮回是真的存在呢?”砍刀追问道。“阿弥陀佛。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世尊在《圆觉经》中开示道:‘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由于我们肉眼凡胎,六道之中仅能看见人道和畜生道,在偶然情况下能或许有人能看到鬼道众生。因此,许多凡夫就自认为没有天道、修罗道、地狱道的存在,甚至连鬼道的存在也一概否认,这是多么无知可笑的事情啊!
    其实有许多大修行人,如历代高僧大德,其中部分已经证得各种神通,如天眼通和宿命通,所以他们就能真切的感受到六道众生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僧人愿意倾尽毕生精力来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悲智并运、真俗融通,在世间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用无缘大慈心和同体大悲心来教化一切众生、觉悟一切有情啊!”
    “师父开示的太好了!砍刀你想想,这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昼夜黑白六时交替,难道不是时间的轮回吗?前后左右的方位转换,这里那里你处我处有所不同,难道不是空间的轮回吗?还有就是地上江河湖海的水汽蒸发上天以后变成云朵,然后又变成雨雪降落下来继续滋润大地;种子开花结果,变成种子再开花结果,这难道不是物质现象的轮回吗?”我想起了在卧狮山神识出离的时候,历城土地公公让我看的那面铜镜所说的话来了。
    “嗯,听着道理也对,可是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这没见过的事情非让我相信,的确是有些难啊!”砍刀的口气软了下来。“如果给古人说登上月亮以后所见到的景象,想必古人也不会相信;而对于今人来说,国家和民族的悠远历史,列祖列宗的生平经历,也是没有人亲眼见过的,难道就能否定历史和先人的存在吗?”迦罗循循善诱道。
    “那…..道理还真对,不过……”砍刀还是无法彻底相信。“这样吧,贫僧说一谜语,大家猜猜可好?”迦罗的话语随即引起了我们大家的强烈兴趣来了。“什么谜语,师父快说来听听!”阿黄催促道。“这谜底仅是一个汉字而已,谜面是四句小诗,那就是:三点如星布,弯勾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大家猜猜这是什么?”迦罗微笑着问道。他的笑容不多,但是非常真诚灿烂,让人如沐春风,又如月夜星空一般让人感到心情极为舒畅。
    “这是什么字呀?猜不出来呢!”砍刀挠着后脑勺问。“应该是个三点水旁的字吧?”阿黄也在琢磨着。难道是江?还是河?都不对呀。我在心里想到。“师父,是不是心字?心脏的心?”小林问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正是此字!”迦罗笑的更加开心了,“其实,轮回就是我们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在于我们这颗颠倒妄想的心!”“此话怎讲?”砍刀问道。
    “阿弥陀佛!佛说宇宙形态的变化和生命过程的流转,都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感应而来。换言之,由于我们凡夫心中具有六道众生的心理特质,因此这些心理外化以后便呈现出了轮回流转的种种形态。”“师父你能不能再详细说明一下,我还是有些听不懂呢!”砍刀的语气变得虔诚起来。
    “好的。其实放开真正的六道不说,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思考,就会发现人间也有六道之别。先说说修罗道:其特征就是嗔心极重并以斗争为乐。而放眼我们周边,这样的人也比比皆是——他们热衷于各类争斗和挑衅,似乎只有不断的争强好胜才能感受自己的存在,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的内心,时刻也是处在极为不稳定的状态,见不得人富贵,瞧不起人贫寒,时时刻刻都想着通过与别人的攀比和争斗来获得满足,这跟阿修罗又有何不同?
    再说畜生道:其特征就是愚痴无明。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就是在于人有理性思维,而动物只是凭本能而生存享乐。有许多愚痴之人,一生就是为吃喝拉撒和传宗接代而活着。对他们而言,活着就是为了生存,生存就是为了活着。他们对物质以外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过多的思考和追求,换言之,一切都是出于本能,这跟畜生道又有何不同?
    再说饿鬼道:其特征即为渴求无度和不知满足。如贪官污吏,他们对地位、金钱和异性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渴求,即使拥有再多也不知满足,其活着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不断的索取,他们的内心与饿鬼又有何不同?
    再说地狱道:其特征就是身心时刻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世间有许多人在现世之中就遭受各种苦不堪言的处境,有些是身体的原因,例如被剧烈的病苦所纠缠;而有些则是心理的问题,例如被无尽的烦恼所折磨。这些人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身心时刻都在痛苦无间而备受煎熬,这种生活状态,跟人间地狱又有何不同?”

    
    灰猫按:
    回复7385楼木沙生生世世约定朋友
    看了您的留言,心里十分难受,也十分感动。是的,人生最苦莫过于爱别离之苦,相爱的人阴阳两隔,真的是痛彻心髓,也让活着的人痛不欲生。佛教对于轮回和因果通三世的看法,毫无疑问是确信无疑的。下面,灰猫将尝试用最浅显的语言给您解释一下为何会有轮回和因果通三世,希望您能认真的看一看,若是能稍微消除一下您的思念之苦也是好的。
    所谓轮回,是指除了已经解脱生死的小乘阿罗汉,和已经自主生死的诸佛菩萨之外的众生,在六道里上下沉浮的生死流转。所谓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
    打个比方说,这六道轮回就像公园里的摩天轮一样,众生就在这个摩天轮的生死苦海里面上下沉浮流转,一会是天人,一会是畜生,一会获得了人身,一会又到了地狱。也就是说,在六道里面轮回的众生,没有一定的顺序,不是像轮子一样的回环,而是根据生前的业力决定下一期生命投胎的去向。
    总之,在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里面的众生,就如在摩天轮的上方一样,风光无限、心情舒畅,感觉美妙极了。当然,人道是苦乐参半的,后面我会专门说道。而三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里面的众生,则如在摩天轮的下方一样,身心疲惫、痛苦煎熬,感觉生不如死。总之,众生就是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而无有出期,这便是生死轮回。再进一步的说,涅槃则是不生不死的永恒和极乐状态,就像从摩天轮里面出来而飘在空中一样。
    因此在佛教看来,生命其实是不死的。一期生命的结束,就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但在中国传统迷信中,认为人死即为鬼,也就是说人死之后的灵魂去了阴间。在那里,有一个跟阳间差不多的世界,这些亡灵在那里继续着阴间的生活。这在佛法看来其实是非常愚昧可笑的事情。
    因为按照佛法的观点来看,人是六道众生之一,而鬼同样也是六道众生之一。人有生死,鬼一样有生死。所不同的是,人是胎生,而鬼是化生。更何况人死之后不一定就生在鬼道,人死之后为鬼的可能性只有六分之一。进一步的说,与普通人所认为的更加不同的是,佛教并不相信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也就是说,生死轮回的并不是所谓的‘灵魂’这个东西,而是被称作“阿赖耶识”的第八识去轮回了。
    在普通人的意识里,人死了,灵魂就会脱离了肉体去转世投胎,就像一个主人从一个旧房子搬到一个新房子里面,只是换了一个新的驱壳而已,而灵魂这个主人是永恒不变的,是它在轮回。但是,正信的佛法并不接受这一套所谓的灵魂观念。因为佛法的基本观点之一是诸行无常,也就是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生灭无常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亦复如此。
    我们的物质世界大到宇宙银河,小到飞虫蝼蚁,无一不是有着成、住、坏、空或生、住、异、灭再或者生、老、病、死的过程。有生命的如此,没有生命的也是这样。物质世界是生生不息而刹那之间变化的(这就是所谓的无常),那精神世界的心理现象则更是念念不停的在变化之中。因此说,“灵魂”的不变性和永恒性就是不存在的了。不要说人死之后没有固定的灵魂,纵然就是人活着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是在时时刻刻的变了又变而变变不已当中。
    在佛法看来,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是感识,就是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的“意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还有一个第七识叫做“末那识”,它是前六识的眼耳鼻舌身意与外在物质沟通交流之后所集聚的自我意识;在此之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叫做“阿赖耶识”,就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习气和习惯。
    打个简单的比方说,前六识一直在不停的做善事和恶事,当然也做了一些不善不恶的事情,比如走路、呼吸什么的。而第七识就像一个搬运工,第八识就像一个仓库,第七识毫无选择的把人的前六识所做的善恶之业都原原本本的搬到了第八识的仓库之中。而这个储存了我们善恶业因的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这个仓库,就是我们轮回的主体。
    但是要指出的是,这个第八识的仓库并非只进不出。它不断的从外面藏进去,也不断的从里面搬出来。藏进去的是人的行为影响心理而印入了心田,这就是业因的种子;而搬出来的是心理促成行为而感受行为,也就是“业果”或者现行。所以就这样搬进搬出,种子到业果,业果到种子。在一期生命中是如此,轮回转生到二期、三期乃至无数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于总是逃不出这样一个因果的规律,所以才构成了生命的连贯和生死的相续。
    因此,不要说人活着的时候第八识的质量与前生和来世是不同的,就是前一念和后一念也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念念生灭和念念不同,我们才会有沉浮生死或者超越生死的可能。佛法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要在于截断第八识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识这个“仓库”的作用完全消失,即装不进去什么,也拿不出来什么的时候,那就成了“空性”,在佛教称之为“转识成智”,意思就是说把烦恼变成了清净的智慧,因此人就能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于生死之中。
    或许有朋友会问,或者不挺好吗?轮回不也挺好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放开三恶道不说,就算是天道众生,虽然福报极大,寿命极长,但是也终有命终的那一天,还是一样要去六道里面轮回。我在前天的《龙脉》里面写了,这就像譬如从一个富有天下的国王忽然间变作一个乞丐,或者从一个绝色佳人变成一个丑陋无比的残疾人,再或者,从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学问者忽然变成一个智障者,这样的轮回难道不是最大的痛苦吗?因此说,唯有不生才能不死,这才是永恒,才是极乐,即是所谓的涅槃。
    如果您对佛法所说的上面的观点还无法理解的话,就暂且把人的灵魂当做去轮回的主体也没有关系。而轮回的去向是如何决定的呢?在佛法看来,人在一期生命结束之后所去轮回的方向,受着三种可能的引力所制约,也就是有三种原因。第一是随重:就是说,人的一生中,如果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会先生于善道。如果善道的天业比人道的人业重,就会先生在天道;相反,如果恶业比善业重,则会先生于恶道。如果恶业里面地狱道的地狱之业比畜生道的畜生之业重的话,就会先生到地狱道里去受罪受罚,余此类推。
    第二是随习:如果人在一生当中没有做过大善或者大恶的事情,但在或者的时候有着特殊强烈的习气,比如贪财的,好色的,好生气的,甚至喜好念佛也是,那么在命终之后,就会随着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去向。
    第三是随念:也就是在临命终那一刻的心念所决定的。如果临终之时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或者嗔恼等等,那就很容易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所以,佛教主让人在临死或者新死之时,家属不可哭,应该为亡者布施修福并且要让他知道,同时要宣说他一生所做的善业功德,使他心里得到安慰,使他能看破放下。如果能为他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以及佛的净土则更好。如果将亡之人没有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至于堕落到三恶道里面。甚至有可能因为亡者的心力感应到了诸佛菩萨的愿力而往生佛国净土——这也是佛教主张临终时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未完,待续)
    上面简单的说了下六道轮回,下面再说一下三世因果。
    佛法中所谓的“三世”,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只是上辈子、今生和下辈子。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可长可短,可近可远。如果把三世简单的当成前生、今生和来生,那就太狭隘了。
    有些人不相信三世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看不到或没有见过。或者认为只有有了宿命通才能知道过去,有了天眼通才能知道未来,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对于人生前或者死后的因果关系和事实,已经超出了我们大脑能理解和记忆的范围。所以有人会认为只有借助鬼神的力量或者修炼出神通以后亲眼见到了过去和未来的生命现象才会坚信不疑。
    其实,鬼神是存在的,神通也是存在的,但是鬼神和神通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让人知道无穷无尽的过去和未来。那么,如何让人相信三世因果的存在呢?佛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告诉人们两句话,那就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现在,就是你过去的将来;将来,就是你未来的现在;而过去,就是当时的现在。所以,你若是想知道你原来如何,那么看看现在就知道了。比如你现在考上了大学,肯定是原来有过十年寒窗苦读的经历(西藏有学区房除外,280分一样能上北大)。换言之,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将来,那么看看你现在的所作所为也就会八九不离十。
    当然,作为佛法中心思想的“因果”二字,有些并非是马上就能兑现的。比如有现世报,有来世报。打个比方说,你种一颗丝瓜或者葫芦,当年就能开花结果;但是你栽一颗桃树或者梨树,就需要三五年才能吃上果子。所以,这就是因果通三世的最好比喻。
    但是,佛教坚信有因必有果,种善因,必有善果,种恶因则必有恶果。而且种瓜必定得瓜,种豆必定得豆。就是诸佛菩萨也不能让瓜的种子结出豆子来。这也就是所谓的佛有三不能之一的——佛不能改定业。再比方说像一颗花生或者大米的种子,只要保管好,不管过几年,它们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水分、温度和阳光等条件之后,就肯定会生长发芽。而这颗种子,就像我们的阿赖耶识一样,生生世世的去生死流转了。
    佛法从释迦牟尼佛传法到了今天,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如果它是迷信,是骗人的,则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强的生命力。而且说到底,佛教其实不是宗教,它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佛陀的教育”。也就是说,佛教是佛陀教育人们脱离生死轮回苦海的办法。所以我们才把释迦牟尼佛称作“本师”,也就是根本的老师,而不是把佛陀当做神来顶礼膜拜。我们拜佛,是出于怀念或者感恩的心情,就像我们为孔夫子塑像画像并纪念的道理一样。而且,佛教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也就是说,佛教不承认有一个全知全能的神来创造了宇宙。佛教主张“因缘生法”和“自性本空”,也就是说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到宇宙星球,小到一花一木一粒微尘一个原子,都是假借了因缘的聚集而存在的。除去了“缘”,什么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本质上看也是空无一物的。
    上面灰猫啰啰嗦嗦的说了半天,无非是想给您先简单介绍一下六道轮回和三世因果的真相。下面回到主题来,就是您说您对亡夫的思念,由于你们感情很深而且没有孩子,所以您打算终生不嫁然后下辈子再做夫妻。看了您的这段话语,灰猫十分感动,您的痴情真是让人唏嘘感叹。在此灰猫无意对您的想法做出评判。但是我想说的是,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您跟您老公今生能做夫妻,肯定是生生世世种下一些因缘的。但是来生能否记得今生的事情?能否再续前缘?这是谁也不敢保证的。
    我们生生世世以来,沉沦在生死苦海之中而永无出期,其实就在于一个“情”字,因此,佛法把生命叫做“有情”。我这样说,绝非是让人做无情之人。但是刚刚上面说了,轮回是有的,因果也是有的,所以谁能保证下辈子再遇见相爱之人?痴心是让人感动和感叹的,但是下辈子我们谁能保证还能得人身?佛说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意思即是说,来世再次得到人身的几率是非常非常小的。就算下辈子还能为人,但是到时候谁能记起前世的事情呢?就算与前世相爱的人再次相遇了,谁又能保证对方也记得自己或者能爱上自己呢?
    佛是大医王,能医世间一切心病。或许您看到这里会有些不悦,但是我们众生轮回生死就在这一个情字上。从近处说,佛法能让人离苦得乐,摆脱烦恼。从远处说,佛法的终极目标则是让人出离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的永恒极乐境界。而且,出离了生死以后,除了小乘的圣人,大乘的菩萨和诸佛还是会慈航倒驾乘愿再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唯有发心修炼成佛之路,等成佛以后就能自主生死,就能够再回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来,去救度你生生世世的父母、配偶、儿女、家人和朋友,这难道不是最根本最彻底也是最好的办法吗?
    因此,这也是灰猫写龙脉的根本目的之一,所以上面洋洋洒洒数千字,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佛法到底在说什么。同时,也只有从根本上明白了佛法的思想,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加美好,前途也才能更加光明。在此,我向诸位强烈推荐台湾高僧圣严法师(阿弥陀佛,已往生)的三本佛教著作,——《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和啊《佛学入门》,这三本书也是灰猫的佛学启蒙著作。圣严法师在其三本著作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佛教的道理,读来真是让人醍醐灌顶爱不释手,让人可以彻悟到许多道理。这三本著作京东网站就有,还不到三十块钱,但这真的是一笔巨大的思想财富,希望大家能优购来读一读,肯定受益匪浅。网址如下:
    http://item.jd.com/10037746.html
    洋洋洒洒说了半天,希望您能理解灰猫的一片苦心。所谓境由心生,命由己造。我们的前途和未来就把我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命由我不由天。只有念佛和积德行善,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灰猫与各位共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灰猫按:
    再次回复‘木沙生生世世约定’朋友
    千万不要有轻生的念头,因为人身极其难得。前面灰猫这数千字就在给你说一个道理,那就是生命其实是不死的。既然不死,就会有不断的轮回。我非常理解和同情你对亡夫的思念之情,这真的是痛彻骨髓的感受。但是,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爱情,还有亲情和有情。还有你所爱和爱着你的人们在你的周围,所以,决不可有轻声的念头。而且在佛家看来,自杀者每隔七天就要重复一遍自杀的痛苦,而且人的亡魂极易被厉鬼所持,甚至很容易堕到三恶道之中。
    因此,佛法的伟大就在于让人们知道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并让人们免于对死亡的恐惧。爱别离只是佛陀之处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生八苦之一,其余的如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阴炽盛无一不是痛苦。我们所能记忆和感受到的,只是这一期生命的痛苦而已。对于我们生生世世做天人、做阿修罗、做恶鬼、做畜生以及在地狱中所受的苦报,都已经不能再回忆起来了。
    说到底,唯有按照佛陀所开示的办法如法修炼,出离了生死轮回苦海,才是唯一可靠的方法。而且只要修炼到了菩萨阶位,就能慈航倒驾、乘愿再来。换句话说,那时候的你,不但能见到并救度你此生的亡夫,而且还能救度你生生世世的父母、配偶、儿女、亲人和朋友。这难道不是唯一的、最可靠和最保险的办法吗?
    佛法大海,信则能入。佛法其实是超越世间科学和宗教的终极真理。如果您能静下心来从佛法的基础知识看起,就会发现佛法无所不包,就会明白它真的是救度我们出离生死轮回苦海的唯一办法。所以,衷心的希望您能走出心理的阴影,发大愿来救度你的亡夫,也就是依靠佛法的智慧来救度他,也救度你自己。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那人道和天道呢?”砍刀问道。“阿弥陀佛。此须先说人道和天道的特点方可,”迦罗继续解释道,“我们南瞻部洲之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无数的欲望,因此能造作各种善恶业行。而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又可译为‘忍土’。意即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罪孽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才行。因此我们娑婆世界才被称作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不过佛法特别相信,众生的生死范围虽有六道之分,但是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是以人道为主。因此说,唯有人道才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
    “什么意思呢?师父我没太听懂。”阿黄说道。“也就是说,六道里面除了人道的其余五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像天道和修罗道只有享受福报而无暇另早新业。三恶道众生只有感受苦报而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众生,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美丑善恶。因为在佛家看来,业力的造作薰习在于心识的感受,如果无暇分辨或无能分辨善恶,纵然造业,也不能成为业力的主因。”
    “是不是因此说人的善恶行为就非常重要?”我问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正是如此!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于人是有智慧能分辨是非对错和善恶美丑的高级动物,所以做善事和做恶行就会将善恶的种子储藏在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一旦外界的因缘聚会成熟之时就要受到相应的果报。也正因为如此,佛家才特别重视人生善恶的行为责任。”
    “可是师父呀,我就算今生不断的做好事,但是我原来做过一些坏事,也就是说原来已经种下了恶因,那又该如何是好呢?”砍刀若有所思的问道。
    “妙哉妙哉!问的好,问的好啊!要解答这个疑问,其实无非还是因缘二字。”“啥意思?”砍刀追问道。“在佛家看来,一切无非都是因缘生法而已,但是自性本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均是如此。没有了缘的外因,什么都不会存在。所以说,众善奉行就是广结善缘,就会让人平安幸福而免遭横难。同样道理,诸恶莫作就是断掉恶缘,如斩草除根一般。没有了恶缘,岂能结出恶果来?”
    “哎呀,师父说的真对啊!”砍刀猛的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我要是不杀刚才那只狐狸,就不会有后面转世成野猪的事情发生了,对吧?”“正是如此。诸恶莫作和众善奉行是‘戒’,而自净其意就是‘定’与‘慧’,就是说修行人要通过自觉的修持断恶修善行为来净化自己的思想意念。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因此诸恶莫作是十分要紧之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而要切实、踏实去做方可。”迦罗说道。
    “师父啊,我从内心感觉佛陀真是太伟大了!他老人家所说的道理句句都是真理啊!”我合掌礼佛而言。“阿弥陀佛。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着,不异语者,如语者。”“但是还要靠我们自己努力去修行才行啊!”小林说道。“正是!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也就是根本的老师。伟大的佛陀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教给我们出离生死轮回的方法,但这正如教书先生授课一般,学习和考试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去践行方可的。”
    “那师父呀,是不是我们人间的人道之人,就是努力修行并且断恶行善之人?”阿黄问道。“是的。”“能具体说说吗?”“阿弥陀佛。虽然《地藏经》有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但是佛家同时又肯定了人生在南瞻部洲的优胜性,认为南瞻部洲是六道之中最好的所在。世尊在《长阿含经》中曾开示道:此南洲人有三事胜过其余三洲人及鬼道、欲界天:‘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意思即是说,由于我们南瞻部洲的人类意志力顽强,思考力和记忆力发达,所以能作善业,也能修清净离欲的梵行。更为殊胜的是,由此而感应了佛出此土,来救度人们出离生死轮回苦海。所以,相比起来,南瞻部洲的人类要比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北俱芦洲以及鬼道和欲界的天道众生要好的多。”
    “那我们人间的人道之人又是什么情形呢?”小林问道。“因为人具有造作、思想和觉悟的能力,同时还有惭愧之心,加之我们这个世界苦乐参半、八苦焦煎的生存现实,所以人类更容易信受佛法和修学佛道。相比之下,由于天道众生福报极大、寿命极长,没有诸多痛苦和生命短暂的紧迫感所逼迫,因此他们极难发心,反而比人道众生更难修学佛道。至于成天被嫉妒斗争所烦恼的修罗道、饥寒交迫只知道索求饮食的饿鬼道、愚痴无知的畜生道以及日夜遭受各种惨烈刑罚的地狱道众生,它们想修学佛法的障碍十分巨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啊!”我插话道。“正是。佛出世难,佛住世以及佛法所流传的时间,在宇宙成住坏空的茫茫劫海中就如电光火石一般转瞬即过。能得到聪明智能的健康人身本来就实属不易,若能生逢佛法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唯有对佛法信奉受行,或者能种下将来脱离生死轮回而成佛的种子才是最值得庆幸的事情。否则,虽然值遇佛法而无善根信受,甚至为了财色名食睡而造作诸多恶业,则是浪费了难得可贵的人生,在佛家看来这才是最为可悲、可怜、可惜和可叹的事情。所以,正如刚刚阿黄所说的,能够断恶修善、努力修行,便是人间的人道之人。”
    “那人间的天道之人呢?又是什么样子的?”小林问道。“阿弥陀佛。世尊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开示到:天道之人,有着端庄迷人的外表和容貌,他们的眼睛清澈明亮,他们的身体极为清净,从外到里都不受尘垢污染,就像琉璃一样充满着光明。他们性情柔和,慈悲善良,只要心有所想就能心想事成,因此天道众生心态上时刻能保持欢悦适意。换做人间而言,就是那些超凡入圣、为人师表、救国救民、舍生取义,愿意为理想而献身的圣贤之人。”
    “师父我明白了,刚才我真是太鲁莽了!看来我就是人间的阿修罗啊!”砍刀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因此从佛家的观点来看,世界正是人心迷妄的显现。我们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就会感得什么样的生命状态,所以说,六道其实并没有离开我们的内心,这就是境由心造的最好解释。”迦罗说道。
    “师父,我真是错了。原先我以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也把你原先给我们讲的忍耐,不,不是忍耐,是忍辱,对,是忍辱,给忘得一干二净了,我现在真心的表示忏悔。”砍刀虔诚的说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苦海回头金不换,转迷成悟必成佛。”迦罗合掌而言。“好吧,我错了!我真是太对不住你了。”砍刀走到被它杀死的小狐狸的尸首旁边忏悔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佛前皆忏悔。”迦罗又说道。“师父,我真是错了,你帮我念咒超度超度它吧。”砍刀恳求道。“我陪你一起忏悔。”阿黄似乎也觉得刚才说起砍刀是野猪的事情有些过意不去,所以陪着砍刀一起合掌跪了下来。于是迦罗在狐狸的尸首旁盘腿而坐念起经咒来。
    我看看有些贪生畏死的阿黄和嗔心杀气过重的砍刀,再想到对潇潇痴情不已的自己,我们三个,不恰恰就是贪心、嗔心、痴心的三个代表吗?《法华经》有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畏怖。而佛是大医王,能医世间一切众生的身病与心病。所以,唯有念佛以求往生极乐净土,才是我们出离生死苦海的根本之道啊。于是,我也情不自禁的合掌念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来。
    念着念着,我心里忽然一动,想起我们刚才明明都戴着防毒面具来着,怎么这会竟然都没了?难道真是有魔在捣乱,让我们集体失忆了不成?还是像在白洞里面,我遇见白龙的时候,也是让白色雾气所迷?真是太诡异了!见迦罗在念经咒,阿黄陪着砍刀在一旁忏悔,于是我小声的问小林道:“兄弟,我们刚刚不是戴着防毒面具吗?怎么不见了?”小林的脸上顿时也泛起了惊讶的神色,他往自己的脸上摸了摸,又看了看我们大家,随即小声的说道:“是啊,是啊,不是我们刚刚都戴着面具来着吗?怎么忽然就没有了呢?”
    我俩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等迦罗把经咒念完起身以后把这个情况给大家说了。砍刀和阿黄也惊讶的不得了,只有迦罗淡淡的说道:“魔境现前,大家勿要惊慌才是。”“快看,那边又是什么?”阿黄忽然指着前面问道。我们循声望去,十几米开外影影绰绰的有几个人站在那里,由于周围有雾气的原因,我们也看不清他们的模样。我们几个都迅速的把枪端了起来,而对方似乎也在做着相同的动作,一时间气氛大为紧张。
    “喂!什么人?干什么的?”砍刀问道。一连三遍,对方却也不见回答。我见这样僵持着也不是个办法,就想着上前去看上一看。“别开枪!我只是过来说说话而已。”我一边向前走着一边高声喊道。谁知对方见状也有一人径直的走了过来,我心想这倒也好,至少对方不是见人就开枪的鲁莽之人。谁知越发走的近了,我就越发感觉有些不对劲,因为对方虽然看上去像个人在动,但是他的动作显然非常奇怪。于是我放慢了脚步,可是对方随即也慢了下来。等我再前进一点看的清楚些的时候,我才赫然发现对方竟然是头下脚上走过来的!什么怪物?我大惊失色,嗖的一下从背后抽出斩龙剑,猛地往后跳了三尺远高度的警戒着。
    不料对方也做了一个往后蹦跳的动作,等我再定睛一看,随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怎么了灰猫?你笑什么?”砍刀在后面问道。“大家快来看看吧,原来这里是一面镜子啊!哈哈哈哈,紧张了我半天。”我放下斩龙剑回头笑道。“什么?镜子?”阿黄他们急忙都走了过来。果然,立在我们面前的,竟然是一面如水晶一般透明的镜子,它宽约一米,高在一米四五左右,厚约寸许。但是不可思议的是,镜中所呈现出的影像,竟然全部都是倒立的!
    大家都围上来看个稀奇。“师父,这又是个什么宝贝?”砍刀问道。“贫僧尚未断定。”“咦,怎么是倒影呢?这可真好玩啊!”阿黄也前后左右的看了半天,调皮的站在镜子前面做了几个鬼脸,然后学着《白雪公主》里面皇后的话问道:“魔镜,魔镜,快告诉我,谁是这世界上最帅气的男人?”大家都以为是个玩笑没有当真,但是镜子里阿黄面前忽然现出了迦罗的倒影,吓的阿黄嗖的一下躲到了我们的后面去了。
    “不会吧?感情这镜子还能回答问题?”砍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镜子能回答问题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我在卧狮山神识出离的时候,当时的历城土地公公就让我跟一个铜镜对了半天的话呢。”我解释道。
    “看来出家人才是世间最帅气的男人啊!”小林感慨而言。“迦罗师父就是很英俊呢。我一直觉得你像哪个明星,但就是想不起来,呵呵。”我终于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你别说还真是啊!师父就是很帅啊!”砍刀也笑道。迦罗见状摆摆手以示不要再夸奖他。“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之。对吧师父?”见状我岔开话题道。“阿弥陀佛。非贫僧自夸,曾有大德对此开示过:将相乃豪杰的型范,大丈夫则是圣贤的型范。豪杰是凭气势而成,圣贤则是禀气质而成。豪杰未必有圣贤的气质,而圣贤则能涵容豪杰的气势。”
    “看来要不是大丈夫,还真是无缘出不了家呀!”小林感慨道。“阿弥陀佛。《涅槃经》有云:‘居家迫迮(zé)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出家的根本是出烦恼家、出五蕴家、出三界火宅之家,出生死轮回之家。出家需要具备大福报和大悲智,是大慈、大悲、大爱、大孝之举,是发扬人性至高之善的第一步。然后用慈悲喜舍的修行步伐,最终登上菩提觉悟的顶峰。”迦罗缓缓而言道。
    “说的真好啊!我还记得师父曾经说过,寺庙里供奉佛像的大雄宝殿,意思就是伟大的英雄对吧?”阿黄问道。“阿弥陀佛。大雄乃佛之德号。大者,即包含万物。雄者,乃摄服群魔之意。宝者,佛法僧三宝是也。因释迦牟尼佛具足无上正等正觉,因此能雄镇大千世界。”迦罗合掌而言。
    “我也想当伟大的英雄。”砍刀似乎是从心底有所触动,遂喃喃的说道。“那就快忘了胖大姐,跟师父出家吧!”我笑道。“哪壶不开提哪壶!”砍刀白了我一眼用手拍着胸口说道,“男子汉大丈夫,为国家为民族为朋友肝胆相照两肋插刀,岂能成天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说罢他回头再一看,然后惊呼起来:“哎呀不得了!我怎么看见我的心肝肺了!!”
    我们赶紧凑上来定睛一看,可不是吗,镜子里砍刀的五脏六腑都看的清清楚楚的呢!可是再看看镜子里面的其他人,除了还是倒影以外,都不像砍刀这样能看见内脏的。“我滴个乖乖,怎么就光能看见我的五脏六腑啊?难道我人品不行吗?还是因为我嗔心太重啊?”砍刀摸着心口窝自言自语的问道。“真是怪了!怎么就看不见我的内脏呢?”阿黄笑着在镜子前面来回扭动着身体问道。我跟小林也好奇的看着镜子里面砍刀的内脏,就跟透视一般清清楚楚,而且还是彩色的!
    “师父,这……”砍刀转过身,一脸迷茫的看着迦罗问道。“咦!怎么又看不见了!”我和阿黄同时喊道。砍刀赶紧回过头,再看看镜子里面,果真没有了透视功能。“难道是……”砍刀一边说着一边把手又缓缓的放在了胸口处,果真,镜子里他的内脏紧接着清楚无疑的显现了出来。然后他又迅速的放下了手,内脏随即又看不见了。见状我和阿黄还有小林都立马把手捂在了胸口上,神奇的是,我们也竟然立刻看见了自己的内脏。
    “哎呀,这到底是个什么宝贝啊,感情真是个魔镜啊!”砍刀感慨的说道。“师父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阿黄问道。“贫僧也是没有答案。”“灰猫哥,刚刚你说在卧狮山神识出离的时候见到了历城土地公公,那想必这里也应该有山神或者地神的吧?是不是也能把他们请来问上一问?”小林提醒我道。
    “哎呀兄弟!我就说了嘛,别看你话不多,可是经常能说到点子上啊!真是个好主意啊!”我拍了拍小林的肩膀笑道。“咦!好办法!”砍刀也笑道。但是我转念一想又开口说道:“可是,当时我是被那雷电给震晕过去了,所以才神识出离的。然后是历城土地公公主动见的我呀,这会儿我该怎么去请当地的土地公公呢?”大家随即都把目光转到了迦罗身上,这些天来,我们一旦遇到难以解释的现象,迦罗几乎都能用佛法给我们答案。就算是不能解决的难题,但只要他在身边,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一般而不再惊慌失措。
    “师父,有没有什么咒语能请土地出来?”阿黄问道。“是啊,师父,西游记里面孙悟空不就是念个咒语,那白胡子的土地公公就从地下钻出来了吗?”砍刀笑道。“倒是真有一个类似的咒语。”迦罗答道。“啊?还真有啊?”砍刀笑道,“师父你快念念呗,看看能把土地公公给请出来吗?”“不过贫僧也不知道能否管用。”
    “师父啊,你不是常说至诚则灵,感应道交吗?现在我们困在这里进退两难,如果真能请出这里的土地公公来,那么这山洞里的谜题,还有我们遇见的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就全能弄明白了吗?”我说道。“阿弥陀佛。如此也好,且待贫僧试上一试吧。”于是迦罗端坐在地合掌念道:“南无三满哆[duō] ,母驮喃,唵(ong),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如是一连百十遍的样子,我们凝神静气的在一旁等待着,忽然发现镜子开始轻微的抖动起来。
    我们都专心的盯着镜子里面而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章节。果真,让我们感到并不意外地是,镜子里面先是出现了一个草木山川连绵不绝、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大地景象,紧接着云雾缭绕之处,伴随着一阵犹如天籁一般的仙乐,一位身着古装左手拿着盛满鲜花铜钵的女神翩然而至。
    我们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这是何方神圣。“哎呀,这是观音菩萨吗?”砍刀小声问道。“不知道,先别说话。”我叮嘱道。见状迦罗急忙起身合掌而言:“贫僧迦罗拜见尊神。”我们四个也赶紧合掌虔诚的看着镜中的影像。“汝等何人,为何在此念诵安土地真言神咒?”女神问道。“阿弥陀佛。贫僧法号伽罗,我与众人为寻国宝而来,被困于这南梦溪黑洞之中而不得返回。无奈之下,只好念诵地神真言,以求感应尊神出现而为我等指点迷津。如有打扰,万望尊神赎罪。”
    “原来如此。”女神微笑道,“汝等欲知何事?”还没等迦罗回答,砍刀在后面就急不可耐的说道:“我们想知道这镜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此乃秦镜也。此镜高六尺,广四尺,人来则倒影见,扪心则内脏现。此镜能窥人表里病疾,能知人心地善恶。当年此镜在咸阳宫内照人无数,有邪心者则胆张心动,故嬴政以此为准而诛杀之。”
    “尊神在上,是不是成语秦镜高悬就是来自于这个典故?”我恍然大悟道。“正是。因此镜出于秦地,故称秦镜。盖因其能察识凡夫内心世界,忠奸善恶立现原形,因此被嬴政收入宫中以作识别奸邪所用。此后世间将善于断案之清官明吏喻为‘秦镜’。但嬴秦刑法苛刻、赋税沉重,加之兵役繁多、徭役无期,后世痛恨其噬人暴政,故后人遂将秦镜逐渐演称为明镜尔。”
    “阿弥陀佛。不知尊神是何方神圣?”迦罗问道。“吾乃坚牢地神是也。”“原来是地天菩萨降临,贫僧有失远迎,万望恕罪。”迦罗随即跪拜道。我们几个见状也赶紧跪了下来。“哎呦乖乖,感情不是观音菩萨呀!”砍刀小声说道。“这到底是不是土地公公呀?”阿黄不解的问道。
    “阿弥陀佛。诸位有所不知,”迦罗转身为我们解释道,“这位尊神,乃是色界十二天中的第十天,为主掌大地之神,又名地天。当年释迦世尊成道之时,就是坚牢地神菩萨自地踊出,证佛成道并降伏诸魔。今日我们诸位能得见地天菩萨,真乃百世修来的大福分呀!“哎呦,看来这位菩萨的官儿要比土地公公大许多啊!”砍刀咋舌道。“贫僧十分感激地天尊神降临,还需恳请菩萨为我等明示出路。”迦罗再拜而言。
    “你等因何因缘来到此地,可细细道来。”地天菩萨问道。“哦,是这样的,菩萨请让我来简单说说吧,”我接话道,“尊神在上,我们兄弟几个跟这个出家的迦罗师父都来自山东济南。开始我们是为了救一个看见金龙而吓病了的人,后来随着寻找龙涎救人,我们北上草原、西进戈壁、南下秦岭,经历了一些在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蒙诸佛菩萨保佑与加持,我们幸运的找到了龙涎而救人成功。但是我们又发现了新的线索,于是根据上古轩辕黄帝所画的神州龙脉图上所标注的点,来到这秦岭里面南梦溪的大山之中,就是为了寻找一块龙形的石头,以便于能解开一些千古之谜。
    我们在一个猎人的带领下来到南梦溪深处,跟一帮盗墓者发生了枪战,然后进入了标着‘无忧城’的巨大山洞,看见了里面成群结队的陶俑武士,遇见了一只自称是秦始皇转世的黑龙。而且为了保护我身上所背的这把盘古大帝精气所凝结而成、由舜帝锻造的斩龙神剑,我们在一只白龙的帮助下跟黑龙搏斗了好几个回合。我倒是夺了它的龙丹,但是我们手里的一颗当年东海龙王送给龙树菩萨的,能驱土、避水、防火、定风的夜明珠却被黑龙给吞了。
    开始我在山洞里面入定的时候,看见了古代的秦赵长平之战和僧人被拘、天神救僧以及不知是何年代的一场禁佛运动,我们在这山洞里面还意外的捉住了两个不知来历的半尺高的小人,后来把它们放了之后,它们驾驶着一个飞行器飞走了。紧接着出现了一只力大无比的红狼,差点害了我们的性命,然后我们又得到了一颗青鸟之丸,就在我们准备撤离的时候,山洞却忽然坍塌了,之后我们就不知道怎么来到了这个陌生奇怪的地方而看见了这面秦镜。所以,这山洞里面所见到的种种异象,都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菩萨能否给予慈悲开示?”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黄帝画野,都邑始分。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观世间万法无非还是因果二字。”“灰猫愚鲁无知,还请菩萨明示,我们是何因缘遇见这些灵异之事?”我又叩头道。
    “你们远道而来,看似与这苍茫大山毫无关联,实则有其甚深渊源。但尔等肉眼凡胎,不知过去未来之事,因此难窥其中一二。佛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你们生生世世以来,做下无数善恶之事,所以感得今日果报,故有此一劫。然而你等能于乱世之中不避艰险,推行仁义道德,弘扬正信佛法,普度四方有情,利益一切众生,因此自有善神守护,方能趋吉避凶、遇难成祥。”“菩萨,您老人家说了半天,我们还不明白这山洞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砍刀在一旁问道。
    “这山洞,非人力开凿而成,乃是秦人借助北海异人之力而修建的。”地神答道。“这北海异人是哪里来的?他们怎么会帮助秦人呢?”我问道。
    “秦嬴政二十六年,有十二巨人,身长五丈(约11米),皆穿狄服,见于临洮(甘肃定西)。此事朝野震动,君臣莫知祸福。时有民谣曰:‘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因渠字有大之意,大去一乃人字也。此民谣乃云:若人依附金器,则可百邪回避,福瑞丛生。因嬴政好神仙之事,故假托征兆,谎称顺应天意,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金人十二以示祥瑞。加之嬴政夜梦神人告知,十二乃地支之数,又合四面八方之意,故铸金人十二可保天下一统、江山永固,自此嬴政更加迷信神仙方术。
    赵公子高志在复仇,与方士韩终密商灭秦大计。因终有异术,能驱使鬼神,能腾云驾雾,加之少时游历四方,故知北海之下有异人存焉,二人遂欲借异人之力铲除秦朝暴政。那韩终遂历尽千辛万苦,到北海之滨拜见异人。因异人急需地气补充能量,遂与韩终一拍即合。于是韩终上奏朝廷,说有神人求见,嬴政大喜,密会北海异人于咸阳。
    异人告知嬴政,欲得江山永固,须北修长城以防胡人,南通灵渠以定岭南,并要广筑直道、五尺道及通往六国国都之驰道,且以通地神器以作示范,嬴政自然首肯。异人另告嬴政,可暗置驰道于地下,从皇陵始,至六国国都终,待其百年之后仍可巡视其泱泱帝国,嬴政大喜并即刻许之,故此方有今日之无忧城也。”
    大家听了以后都感到十分惊讶。“菩萨,那秦始皇修建地下的驰道也就罢了,但为何还要建造这么一个大山洞呢?里面还弄上这么多陶俑武士?”阿黄问道。
    “此事道来话长。经云:‘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那嬴政的前世,本是古印度羯陵伽国国王。自其国于佛历283年(公元前261年)被阿育王所灭之后,遂忧愤自尽。但因其生前广行善事,感得人天福报,于死后两年转生人道并再为人间帝王。
    再说阿育王,其凭借武力统一印度之后,对杀戮无辜深感悔悟,遂皈依佛门。之后其派遣沙门摩诃勒弃多东来震旦传法,汉地自此始知圣教。因业力所致,那嬴政对佛法极为痛恨,遂将赍(jī)经来化之沙门释利防等十八人拘禁。后因天神救僧,嬴政深感恐惧,遂稽首称谢沙门并厚礼遣使送回。
    但嬴政心量狭窄对此恼羞成怒,遂对汉地僧众大开杀戒。又因方士做驱神弄鬼之法,嬴政始得知晓前世之事,因此极欲报此血海深仇。但阿育王已于佛历312年(公元232年)往生,那嬴政深知此生报仇无望,遂建此地下之城并取名‘无忧城’,此举乃率兵打到孔雀王朝国都华氏城、誓将取下无忧王头颅方解吾恨之意也。”
    听地神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恍然大悟不胜唏嘘起来,看来教授跟迦罗所分析的这一切也都是八九不离十的。“这因果二字,真的是不可思议啊!”我合掌道,“地天菩萨在上,可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跟这些历史事件又有何渊源呢?”“且看这是何人?”地神道。我们仔细一看,那秦镜之中出现了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他一袭白衣,身佩长剑,与一个手持大铁锤的力士并肩站在一个空旷的园地中间。只见少年与壮士相互行礼之后,那壮士便挥动起手中的铁锤来。
    正是那:风飘飘,上山杀得猛虎;雨摇摇,下海屠得蛟龙。双臂尤能扛(gāng)鼎,单肩即可挑山。陆行不避犀象,水渡何惧鲸鲨?容貌雄毅,力拔山兮气盖世;胆智绝人,猛催城兮功无双!
    数招过后,壮士收好铁锤站立一旁。微风起处,白衣少年猛地一个出剑亮式,随即嗖嗖的把手中的宝剑舞了起来。
    只见那:剑如游龙戏海,有开天辟地之势;气若猛虎下山,存万夫不挡之功。出招象白蛇吐信,收式即猛禽归巢。左冲右突正是蜻蜓点水,上穿下梭恰似飞蝶恋花。好一个雷霆万钧乾坤震,真是那地动山摇鬼神惊!
    后人有诗赞曰:
    少年不忘亡国忧,家财散尽无所求。
    杜鹃夜啼如望帝,凤凰泣血对九州。
    博浪沙中埋刺客,士当必死敢献头。
    千古一击惊天地,人间正气有留侯!
首页 上一页[74] 本页[75] 下一页[76] 尾页[9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我所认识的龙族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修仙悟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1-01 15:22:04  更:2022-01-08 15:19:39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