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恐怖推理 -> 个人经历和一些朋友的经历 -> 正文阅读 |
[恐怖推理]个人经历和一些朋友的经历[第10页] |
作者:上心求 |
首页 上一页[9] 本页[10] 下一页[11]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172 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个故事是纪晓岚写的。 葛正华是吉州人,说其乡有数个商人,驱骡在山间行走,看见路边上立一道士,青袍棕笠,以拂尘招其中一商人说:“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籍贯。”商人如实以告。道士说道:“就是你了,你本是天上被贬的仙人,今期限满了当归仙庭。我是你本师,故来引导你,你应该随我来。”此商人心想平生不能识一字,又如此鲁钝,不应为仙人转生,且父母年已高,也无弃之求仙的道理,就坚持谢绝不去。道士太息,又招众人说:“他既然已经堕落,当有一人要补其位,我与你们相遇,即是有缘,有能随我行者乎?千载一遇,不可失也。”众人都疑骇无答应者,道士叹息而去。众人到了旅舍,就以此事告诉其他人。有人说仙人接引不去实在可惜,也有人说恐怕是妖物,不去就对了。也有好事者,第二天循路去探访之,到了一岭上,看见草间人骨残骸狼藉,乃是新被老虎吃的人。好事者惶恐而返。此道士难道是为虎作伥?故无故而致非常之福,冒失的人喜欢,聪明人所惧也。无故而作非分之想,侥悻者其偶,颠越者其常也。谓此人之鲁钝,正此人之聪明可矣。 |
902#作者:rf1974 回复日期:2010-9-25 10:42:00 好故事 回味无穷 顶一下 -------------------------------------------------- o(∩_∩)o 907#作者:巫雨雨 回复日期:2010-9-26 13:17:00 来顶一下~支持ing ----------------------------------------- o(∩_∩)o 谢谢了ing... 908#作者:独自过七月半 回复日期:2010-9-26 20:02:00 那个放生的视频我看了 好神奇啊 -------------------------------------------------------------- o(∩_∩)o 是有点神奇。。。 这也是理论结合实际,实践出真知呀。。。 尝试一下,我估计多数人都会碰上奇迹的。。。 |
作者:心慌小女接麻疹 回复日期:2010-9-27 16:08:00 我以前不信鬼啊神啊的,现在深信。好些年我一直会做两种梦,一个是梦到蛇,一个是梦到日本鬼子。梦里的蛇有大有小,有时候自己好像也是条蛇,但又狂害怕它们;梦日本鬼子也害怕,偏自己还是地下党通讯员之类的身份,看见日本人就腿软,经常大汗淋漓的吓醒。这类梦我做了好多年,有时候还重复。不过,有孩子之后好像就好了。有没有高人解释一下? -------------------------------------------------------------------------- 呵呵,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你一些前世的记忆了,人肯定是有轮回的,呵呵。。。 ------------------------------------------------------------- 谢谢大家顶帖,继续。。。 |
173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这个故事是纪晓岚写的。 我家附近有人能看到鬼,他说起:“鬼也熙熙攘攘憧,若有所经营,但不知所经营何事,也有喜怒哀乐,但不知其是何缘由。大致鬼与鬼竞争,就如人与人之竞争。然而鬼是微阴不足敌人的盛阳,故鬼无不畏人。也有鬼不畏人的,一是由于人住了鬼所居的房子,鬼由于怕人阳气而变的刺促不安,故现一些变相驱赶人走;或由于鬼祟(害)人求祭享(祭奠),或由于桀骜强魂,戾气未消,如人世间的无赖,横行为暴,但遇到气旺的人就躲避,遇到走霉运的人就敢欺负。若有的鬼是冤魂厉魄,得到神的批准,到人间报复以申积恨的鬼,则不在此数。若夫人欲心所感,则淫鬼应之,杀心所感,则厉鬼应之,愤心所感,则怨鬼应之,则皆由其人之自召,更不在此数了。我曾经清明上墓,看见游女踏青,其妖媚弄姿的人,则有诸鬼随之嬉笑,其幽闲贞静的人,则左右无一鬼。又曾经看见学校数鬼,教导主任鲍先生出来(刚正不阿之人)则瑟缩伏草间。训导某先生出来(吊儿锒铛之人),鬼则跳掷自如。然则鬼之敢欺侮人与否,尤视乎其人哉。” |
174 入土为安 这个故事是纪晓岚写的。 董曲江说起,他乾隆丁卯年参加乡试,寄宿在济南一僧寺,晚上做梦到了一个地方,见老树下有破屋一间,墙斜欲塌,一女子靓妆坐户内,面色红愁绿惨,摧抑可怜。董想大概误入人家内室,就不敢进去。女子忽向董遥拜,泪涔涔沾衣袂,然而终无一言,董心悸而醒。过了数晚,又梦到如此,女子颜色更加可怜,向董叩头至百余个,董想要追问原因,但突然梦又醒了,疑惑不能解,就将此事告诉一起住的人,大家都不能解释。一日董散步于寺园,见廊下有一棺材,棺木已将朽坏,忽然仰视其树,则宛然如梦中所见也。董就询问寺僧,僧人说起此是某官爱妾的棺材,寄停于此,约好来迎取,但至今已数十年杳无音讯,寺里的人也不敢移葬,也旁皇无计很长时间了。董这时豁然心悟,因与历城的县令是老朋友,就出钱买了半亩地,告于官然后把棺材迁葬了。 乃知亡人以入土为安,停搁非幽灵所愿也。 |
921#作者:独自过七月半 回复日期:2010-9-27 22:01:00 邻人夜梦亡母,告其受苦于阎罗界,望儿解救。其大哭于田,偶遇一道人,赠法宝,其挂于母坟。次日,又梦,其母笑,告其已脱苦海。 -------------------------------------------------------------- 不错,是你自己写的呀? |
175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这个故事是纪晓岚写的。 景州李晴嶙说起,有刘生在古寺中教小孩读书,一晚,微月之下,听窗外有淅淅声,从窗隙中往外看时,见墙角处似有二人影,刘生急呼有盗贼,忽有人隔墙说:“我辈非盗,来有求于你。” 刘生惊恐问有何所求,就听有人说:“我等因为过去生罪业,堕于饿鬼道中,已将近百年,每当闻僧厨烧菜煮饭时,就饥火如焚,看你似有慈心,残羹冷粥,赐我们一浇奠,可乎?”刘生问佛家念经忏悔,足济冥途,何不向寺僧求超拔(度)?那人说:“鬼逢超度,也是有前因的,我辈于过去生中,营营仕宦,趋炎附势,势败则掉臂如路人,我等得志时,本未扶穷救苦,造有善因,今日势败,又安能遇如此善缘乎?所幸当时财物丰盈,不甚爱惜,孤寒故旧,尚小有接济,因此或能时遇怜惜,得一点饭食,不然,则如目键连母在大地狱中的情况一样,食至口边,皆化猛火,虽佛力亦没有办法。”刘生也恻然怜悯之,就答应如鬼所请,鬼也感激鸣咽去。自此以后每次以残羹剩酒浇在墙外,有时似有人影晃动,但不见形,也不听闻声音。过了一年多,一天夜闻墙外呼:“感谢你的恩惠,我们今来和你道别来了。”刘生问何往,有人说:“我二人无计求解脱,惟思作善事以求自拔,此林内野鸟很多,有打鸟的人过来,我们就先把鸟惊走使之高飞;有用网捕鸟的人,我们就先把鸟驱走使之勿入,以是一念,感动神明,今已得付轮回也。”刘生经常拿此事告人说:“沉沦之鬼,其力犹可以济物,人奈何谢不能乎?” |
看来你对灵异故事很感兴趣,呵呵。。。 |
176 恻隐之心 这个故事是纪晓岚写的。 临清的李名儒说起,其乡有屠夫买了一牛,牛也知道要被屠宰了,就不肯向前走,屠夫拿鞭打牛,牛就横走,屠夫搞的筋疲力尽,才强曳着牛前行。牛过一钱庄,忽向门屈两膝跪下,泪涔涔下,钱庄主人也生了怜悯之心,知牛价八千,就出钱想向屠夫买下。屠者痛恨牛不听话,坚绝不肯卖,钱庄主人就想加钱买下,屠夫也不许,说道:“此牛可恶,必手刃之而甘心,虽万贯我也不卖。牛听闻是言,也蹶然自起,随着屠夫去了。屠夫煮牛肉于锅中,然后就去睡觉了,五更后屠夫自己起来去看视。过了良久,妻子怪屠夫怎么还不回,就疑而去探视,则见屠夫已自投锅中,腰以上与牛肉俱縻烂矣。凡有情众生,无不畏死,不以其畏而怜悯恻隐,反以其畏而愤恨,牛之怨毒,也是寻常的数倍。厉气所凭,报应也快速,宜哉。 我的先叔仪南公,曾见屠夫许学牵了一牛,牛见先叔则跪下不起来了,先叔就拿钱赎它下来,把牛给于农户张存,张存养这头牛数年,牛耕田劳作,卖力程度是他牛的数倍,然则恩怨之间,物犹如此,人可不深长思哉。 |
931#作者:此路人甚是毒舌 回复日期:2010-9-30 17:02:00 ------------------------------------------------------------------ 呵呵,看来你也是胆大之人呀,每个人都有心魔,或许两个故事都和这有点关系吧。。。 933#作者:独自过七月半 回复日期:2010-9-30 19:05:00 ------------------------------------------------------------- 其实纪晓岚写的很多故事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很多都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你应该也有很多故事吧。。。 |
这几天有点小忙,就不更新了,呵呵 |
178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但退一步海阔天空 附近有崔某者,与豪强打官司,理直但冤屈不能伸,崔某心中不胜气愤,欲自杀。夜梦其父语曰:“人可欺,神则难欺,人有党,神则无党。人间之冤屈越不能伸张,到了地下就越容易伸张。当前之纵横如志的人,都是几十年外阴间业镜台前打官司的人。我目前为阴间送茶,已见阴间把豪强的事记下来了。你又有何恨焉。崔某自此怨恨都消,心情畅快。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目前社会有某些人为了一点小事而想不开,一根劲搭上了,那就太不值的了。或许以上的故事也可以认为是自我安慰,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存哲学呢? |
950#作者:独自过七月半 回复日期:2010-10-4 20:08:00 好吧 -------------------------------------------------------- 呵呵,谢谢你的经常光顾,你自己没有经历过灵异,那喜欢看灵异故事也是很不容易。。。 942#作者:boromi99 回复日期:2010-10-2 11:15:00 楼主,你可以不贴那些纪,袁的作品么?那些我想一般人都看过了吧,作为小说。 真正感兴趣的是你的经历,你身边人的经历,谢谢。 ----------------------------------------------------------------- 呵呵,其实(子不语)和(阅微草堂比较)很多故事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如果你还经常看看佛学书,就会发现里面的逻辑性还是很强的,讲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正所谓理论联系实际。。。 我自己和身边的人也没有这么多经历呀,有些经历比如讲见鬼什么的,讲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谢谢各位的鼓励,继续。。。 |
177 举头三尺有神明 这个故事是纪晓岚写的。 有僧人云游到交河的苏吏部家,僧人善幻术,出奇不穷,说与吕道士师出同门。一次僧人用泥做了一头猪,念咒后猪渐渐蠕动,再咒之猪忽然作声,再咒之猪就跃起来了。然后交给厨房杀之供客,吃起来味道不大好。吃好后,客人都呕吐了,所吐出的都是泥。有一士人因为下雨就留下来和僧人同宿,士人偷偷的对僧人说:“太平广记记载术士对瓦片念咒,划墙壁立开,可已潜至妇人房间中,师傅的术能及此否?”僧人答曰:“此不难。”然后拾起一片瓦念咒良久,对士人说:“拿着这你就可去了,但是不能开口说话,说话后那么术就不灵了。”士人试之,墙壁果然开了,然后到了一处,看见自己平时所仰慕的女子刚刚卸妆就寝,士人守僧人戒不敢说活,就直接登床去xxxx,那女子也很配合,过后两人就倦而酣睡。忽然睁开眼睛,则见睡在边上的正是自己妻子。两人正要互相质疑,这时僧人登门数落士人曰:“吕道士因为一念之差,已受雷诛,你也想连累我呀?这是我的小术戏你,幸亏也不伤盛德,以后也不要有这非分之想了。”既而太息曰:“此一念,神灵已记录之,虽无大谴,恐怕于你的禄籍有妨害。”士人后来果然不顺,晚年就得了一训导。(教书的) |
179神仙必有,然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非今之说法禅僧。 这个故事是纪晓岚写的。 李老人不知是何许人也,自称年已几百岁了,这也无法考证。他是我的先师钱文敏公家的宾客,我也曾见看到过他,符药治病,也时有小验。一次文敏的次子到京师水月庵做客,夜饮醉归,看见数十厉鬼遮路,因而发狂自刨其腹。当时我和陈裕斋,倪余疆一起去探视文敏的次子,只见他血肉淋漓,仅存一息,似万万无生理。李老人忽自来把他带走,治疗半月后开口愈合,众人颇以为异。然而钱文敏公误信祝由术,割指上疮毒不当,疮发后病死了。当时李老人也过来治疗,也没有灵验,盖符箓烧炼之术有时有效,有时而无效也。先师刘文正公说:“神仙必有,然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非今之说法禅僧。”这也真是千古持平之论矣。 |
959#作者:千年之恋ABC 回复日期:2010-10-6 16:00:00 ------------------------------------------------------------------ 平时无神论的还是很多,还是经历的太少了,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 ---------------------------------------------------------------------- 呵呵,其实这也是每个人的缘份,如果所有的人相信,那证明佛教的因果理论就不对,阴阳本来是相对的,没有坏人,哪有好人。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挫折中才会有进步,才生智慧,才能出淤泥而不染。 |
961#作者:独自过七月半 回复日期:2010-10-6 19:07:00 (⊙v⊙)嗯 ------------------------------------------------------ 呵呵,这几天我有点懈怠了。。。 |
180 取非所有者,终不能有 这个故事是纪晓岚写的。 我的老师赵横山先生,少年读书于西湖,因为一处寺楼幽静,就睡在那楼中。夜里听见房间里有淅淅声,似有人走路的声音,就起身叱问到底是鬼是狐,为什么打扰我。徐徐有声音对曰:“我亦鬼亦狐。” 赵又问鬼则鬼,狐则狐耳,何亦鬼亦狐也?良久复对曰:“我本数百岁狐,内丹已成,不幸为同类所扼杀,盗我丹去,幽魂沉滞,今为狐之鬼。” 赵问它何不向阴间申述,对曰:“凡内丹由吐纳导引而成者,如血气附形,融合为一,不自外来,人不能盗也;但如果内丹是由采补而成者,如劫夺之财,本非己物,故人可杀而吸取之,我媚人取精,所伤害多矣,杀人者死,死当其罪,虽诉神,神不理也。故宁郁郁居在此处。”赵问你为居此楼的目的是什么呢,对曰:“本匿影韬声,修太阴链形之法,因为你的阳气很盛,使我的阴魄不宁,故我出来想对你乞哀,求幽明各适。”说完后,问之不复再答。赵次日就从里面搬了出来。后以此事告门人曰:“取非所有者,终不能有,且适以自杀也,可畏哉。” |
顶一下。。。 |
965#作者:潜心1985 回复日期:2010-10-11 13:54:00 顶下,难得贴子里没有广告,都这么清静多好,手机党看起来就方便多了。 -------------------------------------------------------------------------- 广告还是挺多的,应该是都被管理员清理掉了,前面几天借了一本佛学的书,有些写的挺好的,本来想这几天把他写了来,可惜今天又出差了,有空多来看看,呵呵。。。 |
966#作者:独自过七月半 回复日期:2010-10-11 17:42:00 我也几天没来了 -------------------------------------------------- 呵呵,有空常来看看。。。 |
181 鬼红衣 这个故事是纪晓岚写的。 季廉夫说起,泰兴旧宅后有楼五间,人迹罕至,廉夫觉得此处僻静,就一人独宿其中。一天晚上开门时,见板阁上有一黑物,似人非人,瞏瞐长毳如蓑衣,长吼一声而去。 廉夫在扬州住宿在舅氏家时,一晚朦胧中,见有红衣女子推门入,心知是鬼物,就起来呵叱之。那女子跪地,好像若有陈述,接着冉冉出门去。次日问主人,果然有女子吊死在此房间,经常出来为祟。一般幽房曲室,多鬼魅所藏,黑物殆精怪之未成者,潜伏已久,那晚看到的黑物应该是来不及躲避吧。吊死鬼长跪不起,有可能是求廉夫解脱沉沦。廉夫因为壮年气盛,故鬼物均不能靠近。 巫言凡吊死者若穿红衣,则其鬼魂出入房屋,中癲神(门神)不能禁止。所以女子一般不以红衣下葬,红为阳色,仍似生魂的缘故。此语不知出自何处,然而妇女非常相信。因此衔愤含冤死者,多穿红衣上吊,以求死后为祟。此鬼穿红衣,应该也是此原因了。 |
182缘来则聚,缘尽则散---赵氏再婚成怨偶 这个故事出自清代的(子不语),是袁枚写的。 雍正年间,布政司郑禅宝的妻子赵氏容貌好,品德也高,两人非常恩爱,后来赵氏因为痨病去世了。临别时诀誓曰:“愿生生世世为夫妇。”死的当天,旗下刘某家生一女,此女生而能言,曰:“我郑家妻也。”刘父母大惊,以为是妖怪,但此后此女就不说话了。 刘女八岁过亲戚家时,路上遇见郑禅宝家的奴仆骑马冲撞其车,此女怒曰:“你是郑四,自幼卖身到我家,何敢见我而不下马?”郑奴愕然,因而就来访到刘家,见到刘女孩父母,刘父母具道生此女孩时之异常。刘女归来后见到郑四,因问:“你的主人现在安康否?”并询问一切妯娌上下奴婢田宅事,历历如绘,有的郑四也不知道的而刘女都知道。郑四归来后,把此事告知郑禅宝。郑就来到了刘家,两人谛视涕泣,絮语良久。当时鄂西林相公以为这是两世婚姻,也是太平瑞事,就劝郑禅宝续娶刘女。于是刘女十四岁即行合卺之礼,郑时年六十岁,已是白发飘萧,又有小妾。刘女嫁过来一年左右,郁郁不乐,居然上吊死了。 袁子曰:情极而缘生,缘满而情又绝,异哉! |
973#作者:潜心1985 回复日期:2010-10-12 12:02:00 我天天看楼主更新,一般都是潜水,希望楼主一直写下去。 ----------------------------------------------------------------------- 呵呵,谢谢,看的人多我就多写一些了。。。 972#作者:圣地西藏 回复日期:2010-10-12 10:14:00 支持~ ------------------------------------------------------------------------- o(∩_∩)o 974#作者:毛山道士2009 回复日期:2010-10-12 13:41:00 ----------------------------------------------------- 看你的网名估计你和灵异应该是比较有缘份了,呵呵。。。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时见到一不一定是坏事。 一般如果看到的话,往往会对鬼神深信不疑,举头三尺有神明,同时也会对宗教产生兴趣。 如果没看到的话,往往会相信无神论,很容易造成道德信仰的缺失。。。 |
183是心所幻,但空尔心,一切俱灭矣 这个故事是纪晓岚写的。 有书生爱一娈童(同性恋),两人相爱如夫妇,后童病重将死,凄恋万状,气已绝,犹抓住书生手腕不放,用力才掰开。童死后,书生梦中也能看见他,灯月下也能看见他,后来乃至白天也能看见。距离一般都在七八尺,问之也不答,呼之也不上前,书生上前他就后退。书生缘是惘惘成心疾,符箓劾治都不灵验。其父就让书生借榻于寺庙,希望鬼不敢入佛地。但是到寺庙后还是和以前一样能看见。一老僧曰:“种种魔障,皆起于心。果然是此童耶?是心所招,不是此童耶?是心所幻,但空尔心,一切俱灭矣。”又一老僧曰:“师对下等人说上等法,书生无定力,心怎么能空?正如但说病的根源,不说药物治疗方法。因此对书生曰:”邪念纠结,如草生根,比如物在孔中,用木片把物弄出来,木片满孔后则物自然出来。你当思惟此童死后,他的身体渐至僵冷,渐至洪胀,渐至臭秽,渐至腐溃,渐至尸虫蠕动,渐至脏腑碎裂。血肉狼藉,作种种色,其面目渐至变貌,渐至变色,渐至变相如罗刹,则恐怖之念生矣;再思惟此童如在,日长一日,渐至壮伟,无复媚态,渐至胡须满面,渐至发斑白,渐至两鬓如雪,渐至发脱齿落,渐至伛偻劳嗽,涕泪涎沫,脏秽不可近,则厌弃之念生矣;再想此童先死,故我思念他,倘若我先死,他的面貌姣好,定有人引诱,利饵势胁,他未必守贞如寡女,一旦引去和别人同床,我在生时,对我说种种淫语,做种种淫态,俱回向他人,任其娱乐。从前种种昵爱,如浮云散灭,都无余滓,则愤恨之念生矣;再想此童如在,或恃宠跋扈,使我不堪,偶相触忤,反面诟谇,或我财不赡,不餍所求,顿生异心,形色索漠,或彼见富贵,弃我他往,与我相遇,如陌路人,则怨恨之念生矣。以是诸念起伏,生灭于心中,则心无余闲。心无余闲,则一切爱根欲根无处容著,一切魔障不祛自退矣。”书生于是按照此僧所教导的方法,果然数日或见或不见童,又过数日就看不见童了。病好后到寺中拜谢,但寺中没有此二僧人。有人说这大概是古佛现化,也有人说是佛十方常住,来往如云,萍水偶逢,已飞锡他往云。 |
981#作者:独自过七月半 回复日期:2010-10-13 19:51:00 在我看来 第183算是BE的吧 ----------------------------------------------------------------------------- 呵呵,有句话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心病还需心药医。。。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
上次看了美国Discovery拍的一个关于轮回的记录片和下面的故事基本一致。 看来很多时候人知道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下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知道太多了,造成了很强的心理负担,最终承受不了,出家了。但如果记得喝口孟婆汤从新再来的话,就不会有很强心理负担。 不过话说回来,到底是糊涂好,还是清醒好呢,天知晓? 184 世人皆醉我独醒 粤东有士人,妻子某氏,是一个读书人的女儿。生了三个儿子,大的十九岁,小的十七岁,两人已经在读书了。幼子六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家人都怀疑他是聋哑之人,视他为痴呆。一天,士人出了一题目考二个儿子,自己到亲戚家去奔丧。二子也被题目难倒,构思不成,相与讨论写作方法。这时幼子在旁,忽开口对二兄说:“这题的扼要在某处,当何如则制胜矣。”二兄互相惊叱,幼子说:“我也不是妖异,只是知道前生罢了。你们把笔拿了,我来帮你们写。”二兄就从其言,果见其文思泉涌,颇称佳文。父亲归来,读了这文章而奇叹不已,对二子说:“文笔颖锐,很像你外祖父某公之作,你们的原文是从何处得来的?”二子看不能隐瞒,就如实以告。父亲益加惊奇,于是把幼子叫来苦苦逼问。幼子才哭泣着说:“我已隐忍数年,现在不得不说了。我本是你的岳父某人,平时也无疾病,一天午后睡觉,魂离于身体。自己也不知已经死了,就徒步来到你们家看我女儿,因为知道她快要生产了。没想进门就跌倒,急忙想叫人,忽觉肢体寒冷。再一看自己已成婴儿,然而心目了了,但就是不能开口说话,也不明白缘故。等到看到女儿,才恍然明白自己已经转生了,不禁失声大痛。心想生老病死,人之常理,无足为悲。但所难堪者,女儿变成母亲、父亲变成儿子。是天作孽耶?是自作孽耶?不得而知也。”说完,大声痛哭。士人急忙告诉其妻,妻子仔细一想父亲死的日子,就是幼子出生之日,不觉也悲伤起来。满堂为之怆然。幼子自此又绝食数日,也没死成。后来削发为僧,至今已三十余岁矣。 醉茶子曰:投胎托生,世或有其事。不知司其事者,果何神也?闻之聪明正直而为神,况赏善罚恶,宜出于至公至正。胡为转易之间,令其伦常颠倒,抑又何心耶?异矣。 |
... |
985#作者:独自过七月半 回复日期:2010-10-14 19:22:00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 o(∩_∩)o 987#作者:潜心1985 回复日期:2010-10-16 23:07:00 楼主更新啊 ------------------------------------------------------------------- 更新来了,呵呵。。。 |
185 荷袈裟 出自清代(耳食录),是乐钧写的。 我的曾伯祖乐瞻,说他的前身,是邻村寺庙的一个僧人。僧人平素修持念经,有修为。 曾伯祖乐瞻的父亲叫乐子惠,是个忠厚长者,家里也颇富裕。僧人也比较羡慕,曾经对别人说:“我敲木鱼、宣贝叶以种善果,惟愿来生成为乐子惠家的子嗣就足够了。”一天,我同族有人遇到僧人,问僧人到哪里去,僧人答曰:“我到子惠公家里去。”没过一会儿乐瞻就出生了。那族人偶然经过子惠公家,问:“僧人因何事到此”答曰:“未看到僧人来此呀。只是刚才夫人生下一儿子。”族人非常惊讶,也不言语,马上回头到寺里造访僧人,僧人已涅槃矣。问僧人气绝之时,即自己看见僧人之时,也是乐瞻降生之时也。盖公即僧转世也。僧人之愿望于是就满足了。 乐瞻公浑厚有德,和蔼可亲。小孩孺子,都喜欢和他相依,一起戏笑玩耍。他一生丰衣足食,康宁安乐,年八十岁才去世。平生宽衣缓带,不大修边幅,人家都叫他“荷般裟”。 还有一个故事,新城有僧綖与涂老头要好。一天,老头在家坐在堂上,僧人忽然进来,直接进入其夫人的卧室。老头觉得很奇怪,问里面有人看到僧人没,都说没看到。当时夫人刚要生小孩,小孩身体已出来半天了,但一条腿还在里面。老头急忙派人到寺庙里去找僧人,但僧人已经死了,只是僧人一条腿还弯曲着,那人急忙把僧人腿摆直。果然回来后小孩的一条腿也出来了。小时就取名为世綖,沿用了僧人原来的名字。长大了后考取了进士。 我查阅了古人小说所记前身的事请,讲僧人的占十之七八。是知轮回因果说本来出自佛教,故其灵验的特别多。 |
186 “缘起”产生世界 本来释迦牟尼佛对涉及世界本质的一些问题是拒绝回答的。但在阐述人生现象时,却又无法回避一些关于世界起源或者人的生死等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为此,释迦牟尼佛提出了缘起的思想,以说明世界的形成和变化问题,“缘”指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条件,但这种原因或条件不是指事物存在的根本因(如造物主或万有本原一类的东西),而是指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处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世界就是在这种关系之中依一定的条件而生灭变化的。缘起即是依条件而产生之意。(中阿含经)中:“若有此则有彼,若无此则无彼,若生此则生彼,若灭此则灭彼”,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这里,佛教实际上已论及了关于世界现象相互的关系问题,已论及了事物的因果联系问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 1、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 一切生死皆源出于无明。“无明”尤指执恋自我为实有的我执。自无始轮回以来,无明便一直伴随着我们,从没一刻相离。这种影响便似一块黑布,把我们的眼睛盖着了,令我们不知事物的真相。 2、行(造作诸业) 由于无明,我们便会造作种种善恶不同之业,这便称为“行”。 3、识(业识投胎) “识”是业之载体。由无明所引致之任何行,会被纪录在识之中。无明、行及识就如播种人、种子及大地之相互关系及组合。如果把生死轮回比作一座房子,无明、行及识便是其最主要的三根柱头。 4、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名色”是指众生在受孕入胎一刹的蕴身。这一身体是负载识的容器,亦是后来发展出之各支的基础。如果没有这蕴身,识便没有附托的对象,亦无从发展出后来之视觉及听觉等。如果把前三支比作房子的柱,名色则好比墙及屋顶等。 5、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在名色蕴身存在后,并不马上有感官功能,但在没多久后,它便发展出眼、耳、鼻、舌、身等根,而具备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等功能,这便称为“六入”。如果把名色比作房子,六入便是它的窗及门。透过这些窗及门,房内的人便能与外界有所接触。 6、触(出胎与外境接触) 由于有了六根及各感官功能,我们便藉此媒介与外境发生关连,这便是“触”的意思,譬如说我们有了眼根,而又有视觉功能,现在面前有一朵花,我们的视觉感官便透过眼根与这外境发生关连了。 7、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 有了感官等与外境的接触,我们便生乐、苦或不乐不苦之中性感受,这是“受”支的意思。举些例子:当眼睛与面前的漂亮花朵二者相遇时,眼识便生起作用,我们便会有乐的感受;当鼻根与臭味相遇时,嗅觉便生起作用,我们生出苦的感受。 8、爱(对境生爱欲) 因为有了前一支——受,我们便会有所贪爱,眼喜欢见美丽的事物,耳爱听悦耳的音乐。不愿与好事物及感受分离,又不愿与不好的事物及感受相遇……,这是“爱”支的意思。 9、取(追求造作) 因为有上一支,我们便有强烈的欲望,这便是“取”。 10、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 由爱支及取支,再加上第二支——行,我们便具足了以后再受生的因缘了,这是“有”的意思。前面讲过无明、行及识好比播种人、种子及大地,而爱支及取支正好比肥料,有支则是长出之幼苗。 11、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因为上述各支,便衍生出又一次的投生,这便是“生”支的意思。 12、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既有生、其必然后果是有“老死”。 |
187 世界并不是神创造的 佛教认为世界并非由神创造,而只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生成的。缘起论是佛教世界观的核心理论。这表面佛教是无神论的,这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最特别之处。 佛教虽然主张“无神”,但这种“无神”确与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并不一样,佛教虽然认为宇宙之间没有主宰神,但是却并不否认在冥冥之中有鬼神存在。佛教认为鬼神也和人类一样,只是有情众生的一类,并不具有永恒主宰的意义。而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则是一种断灭论。他不认为世界上还有鬼神存在,也不认为有情众生在死亡之后,生命还能继续得以延续。佛教虽然否认永恒,主宰的神或灵魂,但肯定生命不是断灭的,而是在缘起规律的支配下,不断不常,相似相续。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无神”的主张。不论任何宗教,不是崇拜多神的偶像,就是信奉一神的主宰,比如犹太教,基督教。只有佛教独树一帜,认为不是神创造了世界,而是世界创造了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为缘起而产生的。 佛也不是神,梵文中的佛,意指从情感和内心的扭曲中净化和解脱出来,并获得无上智慧的人,因此,佛可以说是所以获得证悟的人的统称。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发现宇宙万物都是沿着缘起的规律兴衰成败,并非由神主宰决定。佛教提出“诸法无我”,“无我”就宇宙而言,指没有永恒的,主宰世界的神,就个体而言,指没有永恒的,主宰生命的灵魂。佛教以缘起观点看世界,不见永恒的,主宰的神和灵魂。 |
呵呵,谢谢。。。 |
188 鹦鹉报恩 出自清代(右台仙馆笔记),是俞樾写的。 吴江梅堰镇有个姓殷的人,是商人的儿子。他养了一只鹦鹉,已有五六年了,视它如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咸丰十年四月,听闻贼寇要过来,殷就举家奔窜。走到半路忽忆起鹦鹉还在家中,就复奔回至家中,对鸟说:“贼寇要来了,我也不能养你了,你赶快飞走避祸吧。”于是就开锁把鸟放走了。鸟刚飞去贼寇就到了,殷也差点死在乱刀下。后过了一年左右,殷就迁居在莺湖的计家港。一天,鹦鹉忽然飞来,一边飞一边鸣叫,好像有什么话要说。殷也不明白,喂它也不吃,鸟笼也不睡,到了夜晚还没飞走,只是哀鸣如故。忽然闻有炮声,才明白贼寇将至,这时鹦鹉也飞走了。殷立即带上眷属狂奔,但是贼寇已经四面合围了,逃脱不得。等到天色微明,全家想偷偷从桥北走,到了桥头,谁知贼寇伏于桥两侧,正准备群起遮拦。忽有一鸟翱翔其间,贼注目视之,原来是鹦鹉兄,怪就怪在鹦鹉口衔白布一幅,贼寇都很骇异,疑为神鸟,(看来古代人迷信,真不假)不敢上前合围,这时殷氏全家已从桥上过去了。贼因鹦鹉之灵异,也不穷追。殷至光绪中尚健在。 |
994#作者:潜心1985 回复日期:2010-10-17 21:23:00 很喜欢这些故事,如果可以等孩子大了讲给他听 --------------------------------------------------------- 呵呵,你倒是发扬教育从娃娃抓起了嘛。。。 995#作者:独自过七月半 回复日期:2010-10-18 20:13:00 滚来滚去 滚来滚去 --------------------------------------------------------- 呵呵,此话怎讲。。。 |
189 身外身 (清代沈起凤。(谐铎)) 翰林院某官员年轻时未考取功名,听闻灵隐寺老僧人法瓒得禅门宗旨,就投僧人座下想做弟子。老僧取他八字布算良久,说:“你骨相是佛门种子,而命又应该富贵,现在不可急躁也!”他就苦苦哀求。僧人笑着说:“这干老僧什么事?你先领取十二年富贵,再来吧。”他痛哭流涕不肯去,老僧掷禅杖逐他走。他也没法子,就起身走了。 他归来后好像有点变痴了,白日则读书,夜晚则犹如依在老僧座下,听老僧说法。 后来又到灵隐寺拜见,老僧闭门 不纳,并说到:“你想向此处讨面目,须要还我神杖来。”他也茫然不解而回。后来成功通过乡试,又去灵隐寺拜见,老僧闭门如故。己未年他也考取功名,官翰林,接着又主持湖北的考试。富贵荣华自不必说,但是蒲团佛火,未尝一日不在他的梦寐中。 一晃十二年,屈指旧约,他就向上面辞职,上头也同意他归故里。于是星夜驰驿,不一月已抵达浙江边界。夜晚睡在蒯家旅店,离灵隐寺不过十五里。但他转辗伏枕,心急不能成寐。拥被焦思,伸脚忽坠,起来一看,则是灵隐寺方丈室。一龛灯火,荧荧佛座。自己穿着百衲禅衣,左缝右结。摸摸自己的头顶,光滑没有一根头发。大惊,急跑到老憎座下。而老僧闭日垂眉,正当入定。约过了两个时辰许,老僧始出定。他伏拜地下,乞求慧指。老僧微笑说:“你已剃度在此十二年了,至今日还在饶舌耶?”他顿悟。 第二天,在蒯家旅店里他的仆人们不见他起来。就去揭开被子一看,止有一禅杖,大惊,遍寻不获。仆人听闻他与老僧有约,偷偷至灵隐寺寻访,看见他破衣破帽,居然是一和尚,仆人也奇怪的询问,他答到:“昨天恐惊动你们,偷偷的来此。你回去对我的家人说,不要挂念我了。”仆人把禅杖拿给他看。他笑道:“痴拐儿!十二年富贵,辛亏是你代替了。自后应谨守禅门,勿再跳入尘寰了。”仆人们也不知他所云何事,都叹息而去。 铎曰:“仙家有分身术,而佛门则无,盖大慈悲不欲以幻术欺世也!公耶杖 耶?非耶是耶?吾何得而知之耶?” |
首页 上一页[9] 本页[10] 下一页[11]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
我所认识的龙族 |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
修仙悟 |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