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金沙江系列第三部《皓月之光》中国水电百年起落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金沙江系列第三部《皓月之光》中国水电百年起落[第12页] |
作者:山茅2018 |
首页 上一页[11] 本页[12] 下一页[13]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姜雄华想,真是不容易,1977年国家刚恢复高考,自己和一帮朋友都有了机会,走进考场。如今自己也在这行当干了几年,这电站才算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梁仲夏接着说,到了八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国恢复了在世行的席位。为了缓解水电建设资金不足的窘境,水电部有了利用世行贷款建设黄牛角电站的打算,遂向世行提出申请,世行也派人来华考察。 双方都是第一次合作,都很慎重,谈判评估花了很长时间,到1984年世行才正式同意贷款。 别人的钱你可以用,但不是你想咋个用就咋个用,别人有别人的规矩,你得按别人的规矩来。所以,按照世行的规矩,工程中的引水系统采用国际招标选定施工单位。 董建设说,这一决定今天看来已经没啥大不了,而当初在内部引起了非常激烈、非常尖锐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应不应该接受世行的贷款条件,把工程拿到国际上公开招标。有人说,我们的施工队伍都吃不饱,为啥还要让别人来干?有人说,钱借给我喽,咋个用是我的事,凭啥还要受你监督? 有些意见更尖锐,认为接受外方条件是“崇洋媚外”,是“卖国”。像后面这种意见,如今看来很是有些“可笑”,根本就不值得讨论,而当初争论双方都当成了生死攸关的大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姜雄华想,这一点不奇怪,长期以来受“左”思想影响,让人们失去了正常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要改变任何一个人的习惯思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
1983年,在参加投标的中外8家企业中,2家日本公司报价在八千多万元,2家有中国企业参加的联营公司报价都在1.2亿元。就在黄牛角施工现场的水电工程局占着天时地利之优,而且已经为工程的前期工作付出了许多,结果在第一轮中就惨遭淘汰。 结果日本的天程公司中标,标价8460万元,为最高标价的一半不到,还不到标底的60%,比中国企业参加的联营公司所报标价低了32%-33%。 如此之低的报价,让中国人根本想像不到。这样低的报价能完成工程吗? 这个大“?”号,当时是挂在所有参与施工建设的中方水电人脑壳头的。 但工地上传来的一个一个施工纪录,这个“?”号,最终被日本人拉直,变成了“!”号。 |
四十五、 来自工地的震撼 两位司长对工程极其熟悉,对那些数据也是张口即来。 汽车仍在路上颠簸,姜雄华脑壳中的问号也在颠簸,他想,黄牛角虽说是利用世行货款,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然而这笔钱只占总投资的小部分。真正占有很大分量的影响,是国外先进的理念、模式、技术等等,这才是影响产生的冲击所在。 所以,姜雄华也是带着一个大问号去的,但已经不是日本人如此低的报价能否完成工程的问题,因为日本人已经按照进度,完成了工作任务。 他的问号是,日本人究竟是咋个完成的。这也是他们调研组此行的主要目的——日本人经验何在? 他脑壳中的颠簸还没有结束,黄牛角到了。 |
在招待所住下后,董建设问梁仲夏:“梁司长,明天咋个进行?是先到现场看,还是先听汇报?” “你定吧,老董。这次是以你们司的人为主,事也主要是基建的事。我们就来了两个人。”梁仲夏说的两个人,就是指他和姜雄华。 “梁司长,这事得你定。你是组长,又是牵头部门。”董建设晓得梁仲夏是老资格,部长对他都很客气。让自己定,那只是他为人谦和的习惯,自己哪能不晓得深浅嘛。 “既然这样,就先开一个预备会,碰碰情况,把工作安排一下。”梁仲夏也不推辞了。 预备会上没有新内容,仍旧按梁仲夏原来的想法布置,先到现场看,然后分头调研,最后开座谈会。 梁仲夏说,评价工程,不要先听汇报,那样容易先入为主。大家分几个组,先到现场的几个点看,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听汇报时心头就有数了,了解情况也有针对性了。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皇甫深,姜雄华当年在大学的班长,正在云南的水电工程局。 他们从毕业后就没再见面,姜雄华之前晓得他去了工程局,随工程走南闯北,流动性很大,不晓得他去哪个工地。在黄牛角见到老同学,两个人都感到意外的惊喜。 “哟,要早晓得你在这里,上次我就来了。”姜雄华对意外的相见,由衷地高兴。在此之前,曾有一次机会的。 皇甫深右手握着姜雄华的手,一直没有放,左手拍着他的肩,开玩笑地说:“咋样?在上头当部老爷还安逸吧。” “安逸啥哟!还是在下头好,这第一只螃蟹不就被你啃上了。用你的话说,台子大呀!国际台子嘛。”对方是老同学,姜雄华说话也少了一些忌讳。 平常,姜雄华说话还是很谨慎的,毕竟是从部里下去的人,说话是很注意分寸的。这是梁仲夏平常总教导他的。 在简易的办公室里,皇甫深对姜雄华摆起了他亲历的事。事情过去差不多两年了,皇甫深已经没有当初那样震惊,但话里话外,还是充满钦佩的语气。 从皇甫深的简单叙述中,姜雄华晓得他全过程参与了黄牛角电站的建设。 |
皇甫深说,日本人的报价这样低,跟老子根本没有想到。你说,哪个想得到嘛!我们报价一个多亿,人家比我们少了三分之一,当时,没人敢相信。 都说这小日本搞啥名堂?是不是为了占领我们中国市场,宁肯赔本也要赚吆喝!就像解放前,外商的洋油低价挤进中国市场,挤垮中国的桐油后,他们就开始抬价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人说,日本人的设备和人员还远在日本,等他折腾到中国再折腾到工地,能按期完成工程吗?不要说是基层的职工,就是像皇甫深这些水电工程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觉得是根本办不到的事。 姜雄华本想问,为啥有这种怀疑?但没有问出口,因为水电工程局的情况,他也了解一些。 熟悉中国水电建设的人都晓得,在大陆水电资源丰富的省区,分布着十几个水电建设工程局。这些工程局,职工动辄有大几千人或上万人,像最大的葛洲坝工程局,职工有五万之众。 一个水电工程局职工再加上家属,那就够得上一个小社会。实际上也是如此,水电施工单位社会功能门类都有,从幼儿园到中学、医院、商店、影院等等一应俱全。用一些老水电职工的话讲,除了监狱和火葬场没有外,其他部门都有。 水电工程局就像一个流动的城,流动到哪里,就在哪里形成一个城市。三门峡市、宜昌市可以说就是这种方式形成的水电城。 在中国这不算特例,以企兴市在其他行业也存在,如钢铁城鞍山、石油城大庆、汽车城十堰等等。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几年来,随着水电工程局转战南北,皇甫深对国内的水电施工队伍了解得很深。 他说,70年代中期,水电工程局按照上级指令,几千职工开进黄牛角开始施工准备工作。黄牛角远离城镇,四周荒山野岭,职工和家属两万多人要吃要住要过日子,就得先办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 在一个狭长的山沟里,把这样多人安顿下来,是一件很恼火的事,施工队伍受到拖累,工程建设也受到严重影响。六七年间,国家累计投资1个亿,相当一部分都用到维持职工和家属的生活方面了,受此影响,前期工作完成得并不多。 皇甫深说,当我们这种拖家带口,既要进行生产,又要统管生活的施工企业进入市场,真要跟国外先进的企业竞争时,才发现成立了二三十年的水电工程局,退休员工就有几千人,在岗的人员老化,伤病号也不少。一句话,自己根本不是外国人的对手。 不要说职工们有牢骚,就连局长们也有牢骚:包袱如此沉重,维持尚且不易,咋个跟人家竞争嘛。 姜雄华说,是呀,难怪很多人就按自己的状况去猜测日本人,一切人员和设备都不到位的条件下,报价出人意料的低,肯定有名堂,肯定不能按期完成。 皇甫深说,以后的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天程公司承担的引水系统工程质量完全符合合同要求。 日本天程公司组织施工的引水工程,隧洞开挖期间,单头月平均进尺222.5米。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对业外人来说,就是一个单纯的平面数字而已,没有任何一点立体感。像皇甫深等业内人士当然晓得它的分量,这个水平相当于我国同类工程开挖水平的两倍到两倍半。 晓得后,谁都得伸伸舌头,表示惊讶:真了不起! |
谢谢文友 |
不仅如此,日本人的团队还创造了月进尺357米的世界纪录。 正是有这许多个诱人的“了不起”,才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学习者。从开工到1985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有八十多个单位,七百多人次到工地参观。铁道部的施工单位还派人跟班学习。 与这些成为鲜明对比的是,由水电工程局承担的首部枢纽工程开工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进度缓慢,世界银行特别咨询团1984年、1985年两次来工地考察,都认为按期截流难以实现。 在这种现实的对比下,失落和不服气的心理笼罩着中国的水电员工。一个老水电职工对皇甫深说,狗日的小鬼子,没想到还跟老子这样牛皮。 在这种情况下,1985年底,水电部派出由梁仲夏带队的调研组,实地到黄牛角电站施工现场调研。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四十六、 杀老子的腰枪 姜雄华是真没有想到在黄牛角碰见皇甫深,而皇甫深却说,我可晓得你要来。 姜雄华很诧异:“你咋个会晓得我要来?我又不是带队的,就是一个普通成员。” “你们上头的人,当然不在意下头的人。下头的人可在意上头的人,部里的动向,下头人能不关心吗?所以,哪些人要来,或者中途又换了哪些人,下头的人早都打听清楚了。便于接待嘛,便于开展工作嘛。”皇甫深据实说,在老同学面前没有隐瞒。说到最后一句,嘴角浮出一丝意味深长地微笑。 这话道出一个实情,下级部门的人对上级部门来的人是非常重视的,除了接待上的需求外,直接关系到该部门的对外形象和发展空间。 姜雄华还是第一次从老同学嘴里听到这种话,心头一懔,也明白了老同学那微笑的意思,没再问。 问起当年毕业分配时的事,皇甫深原本也是要分到部里的,对此,皇甫深很满意,因为他一直希望有一个大的台子。后来不知咋个搞的,最后的名单中又没有他了,被分到了另一个单位。 当时分配方案一宣布,姜雄华就和曲英霞回老家,顾不上询问皇甫深究竟是咋个回事。 这一分别就快四年了。 |
谢谢文友 |
在皇甫深那简陋的宿舍里,他请姜雄华喝酒。 这种临时建筑物,姜雄华一点不陌生,十年前他在雷县林区伐木队干时,就是住的这种简易工棚。而十年后的水电工人依然是这种居住条件。 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摆龙门阵。 皇甫深说,当年事不像外面传的那样复杂,其实很简单。我们年级的辅导员,在一些事情上和我有分歧,比如说,在一次支部会议上,讨论发展学生入党的问题。他还是按过去的一些思维和方式,让我们支部的几个党员,每人承包几个。 我说同学多是老三届的学生,有独立思想和主张,而且这些年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滑坡得厉害。所以,我主张还是尊重学生的意愿,有一个算一个,不要勉强。最后说了一句,又不是在地头种庄稼,搞啥承包嘛。他当时没有说话,脸立马就阴下来。 后来,我听他对别人说,打人不打脸,皇甫深居然讽刺我是农民出身。老姜,你说他可笑不可笑,我虽然是从机关考进大学的,但我也是农民出身嘛!实实在在耕过田种过地的,我咋个会讽刺农民?跟老子,这不是欲加之罪嘛! 姜雄华放下酒杯说,我跟他接触不多,但也晓得他为人有些小肚鸡肠。农民出身咋了?英雄不问出身嘛。当年跟我一起在河滩上干活路的农民,现在都成老板了。 不过,就这点工作上意见分歧的事,他也不至于给你下绊子啊! |
谢谢文友 |
皇甫深喝了一口酒,慢慢地说,不完全是这类事。班里的事搞得不太好,他几次受到系总支书记的批评。他把满腔的怨气发在我身上,他认为是我在暗中跟他作梗,让他的工作开展不顺利。你说,这是哪儿跟哪儿的事嘛,他多少有点权,我犯得着得罪他吗? 姜雄华回忆起来,他们的辅导员是工农兵学员毕业留校的,岁数还比他们这些大龄学生小好几岁。所以好多学生真没把他放在眼里,他说的话,同学不当回事。尤其是有几个一进校就三十多岁的学生,性格也耿介,有些事说毛了,对他直呼其名。让他很是下不来台。 反过来,皇甫深说的话,同学们还觉得入情入理些,愿意听点。无形中让辅导员陷入更尴尬的境地,他忌恨皇甫深,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皇甫深仰头喝尽杯中酒,说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辅导员到书记面前汇报我在同学中鼓吹“台子论”,并评论我入党动机不纯,是为了做官才入党的。书记因此认为我言行不当,最后分配方案时把我打发到基层了,说让那小子好好在基层锻炼锻炼。 姜雄华很诧异:你跟同学说话时,确实是爱说“台子要大”这类话,但也仅限于一些要好同学的范围,咋个会传到辅导员耳朵里? 皇甫深自己动手往杯里倒上酒,说:老姜,你不晓得,定分配方案时,不少人到系里甚至学校钻营,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嘛,为了自己的前景嘛。我也是后来出差碰到一个当年知情的老师,他告诉我,我是被“点水”了(当地语汇,意即“告密”——山茅注)。 一个同学,名字我就不提了,为了分到想去的单位而挣表现,到辅导员那里告的我。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说到这里,皇甫深抿了一口酒,叹了一口气说,辅导员到系里汇报,说问题的根子在我身上,不能让这种家伙到要害部门去。就这样在最后名单中把我刷下来,改分到云南的一个水电工程局。 我当时就想,老子不怕,工程局就工程局,正好可以为老家建水电站。 姜雄华问了一句,我记得你在系里也挺红的,为啥不找系领导谈谈,申诉一下? 皇甫深晃晃脑壳说,我也跟系领导谈了,但领导没有采信我的申诉,而相信辅导员的一面之词。当然也可能是出于另外的某种考虑,你想学生毕业离校就跟他没瓜葛了,跟辅导员还得继续共事。 辅导员的作为我不感到奇怪,让我寒心的是那位同学,你也晓得他跟我关系还不错,居然在背后杀老子的“腰枪”(当地语汇,意为“暗箭”——山茅注)! 姜雄华这才明白皇甫深真在腰眼上挨了一“枪”,伤得颇重。感叹道,真应了那句话,学校也不是净土啊! |
皇甫深摆摆手:话说回来,其实我这是因祸得福,工程在云南,正好由我们工程局干。像黄牛角这种工程,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赶上的,好多人干了一辈子工程也碰不上,我碰上了。 我现在干得很好,积累了很多经历。我敢断言,今后跟外商打交道的工程会越来越多,会大有作为的。 说到这里,他仰头喝干了杯中酒说,我不是叹息被分到工程局,而是感叹,手中有点权力的人,就可以为所欲为。说这些,跟你们要调研的课题是有关的,权力这玩艺儿用得好有利,用得不好就有害。日本人的管理人员,都是有职有权的,所以效率高。不像我们这里刚相反,有责的无权,有权的无责。而且我发现日本人的权力界线很明确,不滥用。老姜,你可以专门找日本人聊……聊聊这方面的情况,小日本鬼的理念有……有独到……处。 皇甫深喝得有点多了,话说到后来,有些不连贯了。 姜雄华点点头:我已经注意到这点,还需要详细了解一下。这至少对我们的管理结构很有借鉴。 姜雄华酒量好,皇甫深已经够量了,遇到几年不见的老同学,他放开了喝。 一看时候不早了,姜雄华就对皇甫深说,你差不多了,歇下吧。我也走了,明天还得上工地。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四十七、 可以穿布鞋的施工现场 梁司长和董副司长都是老水电,到过很多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尤其是已经习惯工地那种乱哄哄的场面,道路坑洼不平,深一脚浅一脚。材料四处堆放,满地泥浆积水,泥一脚 水一脚 。对这些,可以说是见怪不惊了。 这次到了日本人承包的引水系统工程工作面一看,调研小组的人,人人震惊。连梁司长也忍不住频频点头赞许,董建设不由得说,嗬,这日本人还真有两下。 走进隧洞,姜雄华立刻看到现场干净平整,材料堆放有序,洞内日光灯及电线布设、风水管道的安装,整整齐齐一条线。排水通畅,地面平坦干燥,使人有一种整洁舒适的感觉。 其干净整洁的程度,可以穿着布鞋到作业面,到过水电施工现场的人都能明白这点意味着啥子。通常的水电施工现场,去过的人都晓得,那是高低不平,泥水一片,不要说穿布鞋,穿胶鞋都恼火,得穿水靴子。 后来姜雄华又跟部长来过一次,部长穿着布鞋进了隧洞,考察之余,对日本人文明施工表示赞赏。 国人都晓得,上级领导要来之前,下头早就准备好了,而日本人还是照平常的程序干事。这是后话。 在调研中,姜雄华他们了解到这种干净整洁的施工环境,是因为日方把文明施工、清理现场作为每一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一道工序。这种要求不是临时的,也不是针对某一生产环节的,而是一种工作制度。运来的材料必须按要求堆放整齐。每个工种都做到工完料清,如电工架线后必须收拾好废线和包装布,再如炮工装填炸药后的药箱及塑料袋必须拉走。 |
陪同他们一起看现场的皇甫深,感触特别深。作为施工队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过去脑壳里考虑的是进度、质量、安全。除此之外,啥子材料堆放,临时管线的敷设,都是随意处置,咋个方便咋个来,根本就没有用过心思去考虑啥子文明施工这些名堂。 至于工地上高一脚低一脚,一洼水、一坑泥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更没有人去考虑了。相反还认为如果把精力分散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会影响工程进度。一直到看到日本人组织的施工现场后,才明白了啥叫文明施工,不由得在心头叫了一声: 惭愧。国内跟国际水平差得实在是太远。 董建设在工地干了二十年,担任过工地指挥长,习惯了工地上人流滚滚。让他震撼的是,日方施工队伍精干,就只有三四百人,这又跟国内施工队伍动辄千人乃至万人以上的施工宏大场面截然不同。 皇甫深对调研组的众人说,我不晓得你们是否清楚,这四百多号人也不是三头六臂,也不是从日本本土远道而来,他们就是我们水电工程局在职的职工,熟悉得来相互能叫出“外号”。是日本天程公司从水电工程局聘用的四百多人,这四百来人也不是日本人挑选的,就是普通职工。而这些职工原来在水电工程局干活时,就没有创造过所谓的世界纪录。 听到皇甫深的介绍,姜雄华和其他调研人员的脑壳里立刻浮现两个为什么: 一是日本人为啥能以如此低的报价承包该工程? 二是同样的一拨员工,在水电工程局干活的效率与在天程公司干活的效率,为啥有如此大的差异?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后来在座谈会的讨论中,皇甫深说,其实很容易找到答案。 日本人的施工理念、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都是世界一流,他当然敢于以低报价承包工程。我们的职工到了他们那里一个个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也好理解。日本人靠奖金激励,工人的积极性自然激发出来了,天程公司认为中方工资分配刺激不够,又另给奖励,因此隧洞施工人员,每月还可再拿到500元。 一个月多拿五百元,这笔钱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份量,哪个都能掂量得出来 。相当于十个月的工资,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姜雄华在工地曾经问一个工人:愿意给哪个干?回答是日本人给的钱多就给日本人干嘛。他又问:要是日本人开除你咋办?回答是那我还是给自己人干,钱虽然少点,好歹是一个铁饭碗。 姜雄华看到,都是水电局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在日本人组织管理的一个开挖工作面,只配备了20个人,而我们自己同等情况的一个工作面,配备了83个人。结果,日本人的工效还比我们高一倍。 别看天程公司派到黄牛角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只有二三十个人,而他们身后拥有上万名员工的天程公司本部作为后盾的。 天程公司是一个国际知名企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企业,派到国外工程的人员,都是挑选出来的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在处理交通隧道断层中,体现出他们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他们也从不掉以轻心,遇到重大问题立即向公司本部技术中心请示,中心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一天之内就给予回复,最棘手的问题也必须在三天内作出答复。本部还会及时派出有经验的专家及时赶赴现场指导工作。 姜雄华暗想,如此高的工作效率,在国内根本不可想象。 他把自己这种感受讲给梁仲夏听,梁仲夏不像他那样动感情,沉思了一会儿说,建设体制不改变,工作机制不改变,短期内难以见到效果。而改变这些又不仅仅是一个水电部的事,涉及到很多部委,甚至更高层,要改变,又谈何容易!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谢谢文友 |
首页 上一页[11] 本页[12] 下一页[13]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