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卫道救时 不一样的曾国藩》第一部【完本】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卫道救时 不一样的曾国藩》第一部【完本】[第9页]

作者:扬光RC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谢谢鼓励支持??
    感谢支持!
    不一样的曾国藩(97)

    第十四章

    《经世文编》领衔撰 提携后辈受人尊

    前文说到,陶澍与贺长龄、魏源曾有约定共同推动湖湘人文之发展。那贺氏与曾氏何干呢?请接着往下看:

    国藩顿首顿首耦庚前辈大人阁下:

    二月接奉手示,兼辱雅贶,感谢感谢!过蒙矜宠,奖饰溢量。国藩本以无本之学,寻声逐响,自从镜海先生游,稍乃粗识指归,坐眢见明,亦耿耿耳(《复贺耦庚中丞 道光二十三年书》(《曾国藩全集》“札 卷一”)。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言之者不怍,信之者贵耳,转相欺谩,不以为耻(《复贺耦庚中丞 道光二十三年书》(《曾国藩全集》“札 卷一”)。

    国藩以兹内省早岁所为,涉览书册,讲求众艺者,何一非欺人之事?所为高谈今古,嘐嘐自许者,何一非欺人之言?中夜以思,汗下如霤。顷观先生所为楹帖,道在存诚云云,旨哉其暗然君子之言乎?果存诚而不自欺,则圣学王道又有他哉?镜海先生庶几不欺者也。倭艮峰前辈见过自讼,言动无妄,吴竹如比部天质木讷,贞足干事。同乡则黎月桥前辈至性肫肫,陈岱云行己知耻,冯树堂有志力学,皆勉于笃实者也。国藩虽愚柔,既闻明训,敢不请事。若夫读书之道,博学详说,经世之才,遍采广询,自度智慧精神,终恐有所不逮(《复贺耦庚中丞 道光二十三年书》(《曾国藩全集》“札 卷一”)。

    此信是写给时任贵州巡抚的贺长龄(字耦庚)的,自是称其为前辈。开头“顿首顿首”,可见尊敬之至。信中多次提及“镜海”先生,所为何人?此公就是陶澍、贺长龄等共同的好友——唐鉴、唐镜海先生。

    前文已述及湖南大佬陶澍,作为其任职江苏及督两江时的属下贺长龄也是绕不过的人物。何况他与陶澍、贺长龄、唐鉴又是至友呢,且更与本书传主都有相当的师承关系。所以,接下来说说贺长龄(贺熙龄)兄弟。

    亦文亦官贺长龄领衔编撰《经世文编》

    贺长龄(1785~1848) 清朝贵州巡抚、云贵总督。字耦耕。湖南长沙人。

    在曾、左大显之前,湖南先后出现过四个著名的督抚,他们是陶澍、贺长龄、李星沅,劳崇光。均为湘中士人集团所尊敬的人物,这四个人中,名声最大的是淘澍,影响最大的则是贺长龄,甚至可以说,贺是早起湘中士人集团的领袖。明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指出:“嘉道以后,留心时政之士大夫,以湖南为最盛。政治学说,亦倡导于湖南,所谓首倡《经世文编》之贺长龄,亦善化人。而陶澍以学问为实行,尤为当时湖南政治家之巨擘。”嘉庆、道光年间,社会矛盾逐渐尖锐,王朝危机开始显现。于此相对应的是,明末清初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潮再度兴起。

    贺氏的影响大,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贺是《皇朝经世文编》的主编,对于以经世致用为价值追求的湖湘士人来说,这部书乃他们的必读至书,且贺人品端方,为官有政绩,于是自然成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另一方面贺氏家族势力强大,人脉广泛。还有其弟熙龄、丹麓等或为朝中御史,或为社会名士,都有相当高的威望。贺家还在长沙城里办学经商,财力雄厚。湘中士人的头面人物如左宗棠、罗泽南师生、江忠源、刘容、欧阳兆熊以及湘阴郭家(郭嵩焘兄弟)、善化孙家(孙鼎臣兄弟)、茶陵陈家(陈源兖兄弟)等都与贺家关系密切,有的还在贺家做过西席(家塾教师)。所有这些,使得贺长龄在当时三湘士林中有着极高的声望。

    《皇朝经世文编》曾被誉为晚清经世派兴起之宣言书。它的成书,学术界普遍认为主要是魏源的贡献,甚至避而不谈另一核心人物:贺长龄。但从《皇朝经世文编》编撰所需的思想基础、《皇朝经世文编》编撰所需的物质条件、贺长龄本人的看法及后人的有关论述等方面来看,在《皇朝经世文编》的成书上,贺长龄做出了甚至比魏源远远还大的贡献。不深研者,当然是不知其幕与细节的。
    说明:有友说笔者总喜大段引用诸人著作内容,亦多有诲涩难懂之嫌。有者有译,有者则不译,不知何故?是有意卖弄文才,抑或无知无识而自不知而未译?!

    若细心读者可能会发现,皆因文之用之因所致:译者,当然希望全息明了。不译者:一是引用之文“大段美文”确有心不舍片段摘要而弃。二则凡对引用之文兴趣浓厚或喜爱者,多无需译之,且译文往往失去原文之韵味、之高阶、之意境!如此说,似可谅!

    感谢支持鼓励!
    嗯嗯??高人,学习了!
    不一样的曾国藩(98)

    第十四章

    《经世文编》领衔撰 提携后辈受人尊

    同声同气振兴湖湘大倡“经世致用”

    陶澍和贺长龄同是岳麓书院校友,求学岳麓期间自然深受湖湘文化温润化育,且慢慢浸入心肺,相识相交志趣相投、引为知己。加之二人任职江苏、两江时既有隶属关系,其政见又颇为相同,更为实现其抱负同声同气。坊间盛传二人曾专为湖湘人才培育而商议,以促湖湘士人蔚起。为此,经陶澍建议,似成立以其为主、以贺氏兄弟为辅的"湖湘人才铁三角”的育才计划。

    陶澍和贺长龄对“振兴湖湘”的人生理想早已达成共识,但如何培育人才,陶贺二人均也进行了实践,但终究不成体系,难以大有作为。

    在江苏任上,一次,陶澍和贺长龄在巡抚衙门又促膝长谈,当谈到湖南自汉唐以降似乎难有才人出,不由为之慨叹。俯察二人之职位,又觉二人应主动担起此份责任,为振兴湖南的人才付诸行动。

    二人谈得越来越投机。陶澍理了一下思路,又缓缓地说道:“耦耕啊,纵观古今,史上湘籍人士鲜有杰出人才,远不及他省。”

    “陶公所言极是,余亦常思其故,早已想与公商谈大计,如何扬我湖湘意气,壮我湖湘之威,传我湖湘文脉。”贺长龄附和道。

    “是啊。三湘四水之地,以资江为流,史上即使偶尔现一二惊艳之人,如北宋濂溪先生(周敦颐)、明朝西涯先生(李东阳,谥号“文正”)等,亦如流星闪过,难有群雄并起之势啊。”说到这儿,口气不由得又有些放低。

    “予独处时,也曾多次思过此事,也曾自问是何原因?为何无江西、河南、陕西、福建等省之情?更无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文华荟萃之盛呢。年兄可否有虑?”

    贺长龄听陶澍的一说,愣了一下,然后说道:“子霖兄,你此问我也想过,但却无深思。愿闻公高见。”

    陶澍捋着胡须,微微一笑,站起身在客厅踱起步来。过了一会儿,说道:“我丁忧在籍之时,曾于醴陵书院督课育人。经过几年求索,略有小成,但总觉不尽然。今日,也与你共议一下。”看来陶澍是有所准备,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首先,一地崛起务须有赖于一种哲学、一种思想为依托。濂溪先生(周敦颐)虽是湖南道州乡贤,但其思想大成后却居于江西、显于江西。他促成“濂溪学派”的兴起,进而使得江西在宋时涌现出一批人才”。

    “史上‘洛学’成、所以河南兴;'关学'大兴、所以陕崛起;'闽学'兴、所以福建起。盖认为均有此因而起”。

    “各地无不是先有哲、文,而后有基,再后聚而成批人才,再由一二关键之人予心规划、布局、整合,形成体系、往返回复育人,方渐散影响;故必先促人才蔚起,而后有区域崛起。盖所谓地域崛起之先手,赖以兴文为基础也。”

    贺长龄还没等陶澍的话音落地,马上说:“兄言极是!”

    陶澍闻言哈哈大笑,更是来了兴致,大声说道:“兄等果然心有灵犀。余在醴陵书院曾深思,湖湘崛起之机就以船山先生(王夫之)始:

    一是船山先生(王夫之)是明末三大家之一,名气足显;且在湘有基,‘船山学派’应不逊于‘濂溪学派’之影响。

    二是夫之'经世致用'主张正契合我等为官、为人之道。现朝政暮气沉沉,官员不思进取、玩物丧志,正需有振聋发聩之思想来击,而一洗涤其垢。

    三是船山先生亦是我岳麓校友,绝是重要渊源,应以此为枢为纽。我曾想将醴陵书院作为‘船山学派’起点,但细思,还是觉母校岳麓最佳。汝想:岳麓书院在史上育出人才众多,在湖湘地域足可扬起振兴湖湘之帜。由此,目标应以湖湘文化为根基,以振兴‘船山学派’为其任;以‘经世致用’学说为号召,结一志同道合者同行。

    后,将同道者推及官场,假以时日,湖南崛起必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将惠及于人、造福于湘,而蔚然蜂起、载入史册。

    诚然,或许你我只可默默奠基,享不到成之荣光。但,世上事总需有人去做,成事让于后人吧。此生夙愿、愿与你共勉,同气连枝,振兴湖湘。”

    贺长龄似被陶澍一席话所点燃,一时也激情四起,满脸通红,不由得起身将手伸向陶澍,两又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二人凝视良久,贺长龄才算平静下来,但仍坚定地说道:“子霖兄,我等虽然位卑言轻,但亦敢于任事,愿听陶公驱使,虽难亦往。”

    陶澍摆摆手,严肃地说道:“世上事成,无不经历艰难的,只要谋划得当定会成功。当下,我认为有三事需提前谋局:

    第一,立足岳麓,竖起大旗。首在岳麓书院寻些同道者,谋山长之职,聚人建营,以“经世致用”倡立‘船山学派’。

    第二,团结乡党,搭建平台。执政勤勉,谋取大位,以职推动成事。只你我两定不行,须最大限度团结湖湘乡党。自明日始,即分头联络每一科湖南籍进士,诚邀知名官员、乡贤与有识之士倡定期会商共举大事,传‘经世致用’船山学说;同在京城再寻各自同年同门同道者共举。并借机不断培育、输送湖湘后生才俊,同气连枝共成大事。

    第三,模糊地域,共倡‘经世’。既为国家、亦为苍生,家国一家、做家国干城,而不囿于一隅,既显之狭隘、没有器具,亦难免“瓜田李下”,被人误有结党之私。”

    贺长龄听陶澍这么一捋,思路即清晰,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陶公所言,正合我意。我欲联吾弟熙龄,使其共谋,居间联络成为接引。欲使其先于书院内结社,先将船山学派与经世致用之人连起,再从中筛些好苗培养。”

    陶澍闻言大喜,说道:“然也然也!始自岳麓、源源不断,大事可成矣!”说完,陶澍和贺长龄的两双大手又再一次地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于是,贺长龄首要的任务则是约其弟贺熙龄谋划落实大计。

    贺熙龄在陶澍和贺长龄的领衔之下,按其商定思路,在长沙利用城南、岳麓书院竖起了“经世”大旗。并利用岳麓书院结识、培育了大批杰出的湖湘子弟,源源不断地推荐给陶澍和贺长龄面谈。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名满天下的曾国藩和左宗棠等人,此为后话。

    首先发现并惠及而名起的则是魏源这个他们共同的校友。
    谢谢鼓励支持!
    @扬光RC 823楼 2022-06-13 13:02:00

    说明:有友说笔者总喜大段引用诸人著作内容,亦多有诲涩难懂之嫌。有者有译,有者则不译,不知何故?是有意卖弄文才,抑或无知无识而自不知而未译?!

    若细心读者可能会发现,皆因文之用之因所致:译者,当然希望全息明了。不译者:一是引用之文“大段美文”确有心不舍片段摘要而弃。二则凡对引用之文兴趣浓厚或喜爱者,多无需译之,且译文往往失去原文之韵味、之高阶、之意境!如此说,似可谅!

    感谢支持鼓励!
    —————————————————
    谢谢鼓励支持!
    谢谢鼓励!
    谢谢支持!
    不一样的曾国藩(99)

    第十四章

    《经世文编》领衔撰 提携后辈受人尊

    贺与魏之有伯乐与千里马之谊

    清有贺长龄,然后有魏源。这,可不是笑谈。

    魏源与贺长龄之关系,看起来是幕府宾主,但实际是一对相依相敬老友,同时也是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籍贯湖南隆回的魏源,与籍贯湖南长沙的贺长龄,都是湖南同乡,相互间有叙不尽的乡谊,加上彼此思想相近、观点相同,官职仅为知州的魏源,能够与官至总督的贺长龄相知相交,亦师亦友,也就不足为怪了。

    魏源,字默深,生于1794年,比他年长9岁的贺长龄,是魏源在岳麓书院的学长。两人最初相识是在1814年。此时刚满20岁的魏源随父进京,以读书备考为主,而贺长龄早在6年前就已进士及第,在京城担任编修了。尽管功名悬殊,但因“无日不读书,亦无书不读”,同处风华正茂,又常有交往,关系日益密切。就在这密切的交往中,贺长龄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魏源的旷世之才。

    贺长龄在官场顺遂,做了一段编修之后,就下派为地方官员,以后一路青云直上。而魏源则屡试不第,长期奔波流浪。

    一边是魏源的怀才不遇,一边是贺长龄无才可用。

    出于帮助提携同乡好友,也为己治政寻力支持,早在1819年,贺长龄还是山西学政时,就把自己相中的“千里马”魏源,延请到了学台帐下。

    魏源也就从此成为一名“亦官亦民”人物(履行参政议政职责),首次与政治结缘,从而为其成为杰出的思想家,打下政治基础。

    道光五年(1825年),贺长龄任江宁布政使(相当于主管财政、人事的“常务副省长”),再次把魏源请到来担任幕僚。

    这段时间,魏源帮助贺长龄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利用贺长龄私人藏书,代他编辑了《皇朝经世文编》;

    再就是为他十分关注的漕粮海运问题南北奔波,考求古今,提出了详尽而周密的改革方案。

    此时,陶澍也从安徽调任江苏巡抚(担任贺的直接领导)。那年的上半年,魏源集中精力着手编辑《皇朝经世文编》一部分后,下半年又接受陶澍、贺长龄的邀请,参与海运计划的制定。

    次年春,魏源又赴北京参加会试,再一次名落孙山,回到苏州继续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年底完成。《皇朝经世文编》而非一气编辑而成。

    该书收集了清初以来政治制度、经济改革、水利建设方面1300多篇文章,洋洋300万言的巨著编成后,署名贺长龄、魏源等编,但主要是魏源的智慧和成果。编辑此书坚持“四原则”,即:言心必验于事、言古必验于今,言人必资于法、言我必乘于物。书中大造改革舆论,所以它一问世,就如一石击起千层浪,一扫当时知识分子不问世事,埋首故纸堆的风气。

    当时的读书人,读了这本书,感到眼界大开: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学问,原来国计民生处处都是学问。此后数十年内,该书风行海内,书中所收文章的体例,几乎成为当时学术论文的流行文体,影响了一代学子,形成了一种务实的学风。

    以会读书、会办实业著称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称赞此书“于经济、掌故、交涉、政要最称明备”。

    有一位后学,曾撰诗称赞贺长龄和魏源合作编辑《皇朝经世文编》的业绩,诗云:长龄,善取精华勤搜典籍贺魏默深。一卷大开天下眼,方知学问在生民。

    与陶澍共谋漕粮盐运改革

    嘉庆年间,运河干涸,河运受阻,朝廷受困于漕粮,便问政于官;改革派主张——将漕粮由河运改为海运;守旧派则以先世成制不可改变为由,进行阻挠。

    魏源是海运的积极主张者,他认为海运胜过河运,具有利国、利民、利官、利商的优势。他入贺长龄幕府后,更是极力地推行这些主张,支持和推动了陶澍、贺长龄所负责的漕运改革。

    在贺长龄幕府这段时间,他代替贺长龄起草了《复魏制府询海运书》《海运全案序》等文稿,申述海运之利,极力主张由海商运送漕粮,并帮助贺长龄编制了具体的海运方案。陶贺依此方案,漕粮海运成功。

    1827年4月,贺长龄升任山东布政使。赴行前,又邀请魏源同往山东。而此时魏源正在准备第三次会试,加之考虑到家父邦鲁公在江苏做官,且年岁已高,不便远游,便向贺长龄递了辞呈。辞职归辞职,此时的魏源,却私下里专程拜访了隐居于南京吴门的策士包世臣,代贺长龄咨询治理山东省的方略。在为贺长龄饯行的宴席上,魏源将咨询到的治鲁方略和盘托出,献给即将上任的贺长龄。可见,情感之真,侠义肝胆!

    对魏源,贺长龄也倍加爱惜,临行前,他向上司陶澍力荐魏源。

    魏源和陶澍,本来就是世交关系,有了贺长龄的力荐,魏源更加顺利地进入了陶澍的幕府。

    此时的陶澍,已经升任两江总督。魏源在陶澍身边,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他辅佐陶澍进行了一项重大改革——盐政改革。几年下来,淮北私盐绝迹,国家税收大增,陶澍为朝廷立下盖世功劳。在这功勋章里,有陶澍的一半,也有魏源的一半。

    魏源无论在不在贺长龄身边,他们总是声气相通,感情相投。比如在禁烟问题上,都是“严禁派”林则徐的支持者。

    据史载,贵州在1835年前后,就已经有人栽种鸦片,开设烟馆。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禁烟的同时,贵州巡抚贺长龄也在贵州严厉查禁鸦片。

    而此时,魏源在江苏扬州的寓所潔园,又是撰文,又是写诗,向鸦片宣战,与林则徐、贺长龄,遥相呼应,在道义上支持了严禁派。

    1845年,年过半百的魏源,终于中了进士,有了做官的资格。

    这一年,他被朝廷委任为江苏扬州府东台知县。因有重任在身,魏源不能云游四方,便在工作之余,第三次修订《圣武记》。此时,贺长龄也刚刚升任云贵总督,两人天各一方,难以聚首。

    第二年4月初,魏源乘弟弟回湖南省亲祭祖之机,托其带回10本新出版的《圣武记》,请贺长龄的弟弟贺熙龄转送贺长龄,同时附信问候;信中提到贺长龄“总制西南,大为吾乡之庆”。

    可见,魏源对伯乐贺长龄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谢谢鼓励支持!
    谢谢鼓励!
    谢谢鼓励!
    不一样的曾国藩(100)

    第十四章

    《经世文编》领衔撰 提携后辈受人尊

    左宗棠成长背后之推手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巧合之事。往往一些小人物是很多大人物的背后推手。比如。。。如前两回我们说到的梁发与林则徐、洪秀全的关系;但还有一些大人物则成了另外一些大人物背后的推手——这就是从这一回开始我们要讲的内容:是谁成就了左宗棠?

    左宗棠,嘉庆十七年十月(1812年11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界头铺镇新光村。

    其父名观澜,字晏臣,又号春航,县学秀才,祖传数十亩薄田,不足供养9口之家,便开馆授徒。塾师收入仅能维持温饱,遇荒年,余夫人只得用糠屑作饼给家人充饥。虽是读书人家,却是最底层生活。

    左宗棠六岁始读《论语》和《孟子》。他接受能力很强,每早诵就功课,便蹦蹦跳跳到处玩耍,有时还遛到哥哥身旁,听父亲讲课。因是父亲宠爱幼子,父兄都让他几分,一直跟父兄读书到十九岁。

    嘉庆时,白莲教发展至巅峰,时任广西知县的左氏父亲左观澜,不可避免地与白莲教正面冲突,亦因战斗成名,而左宗棠24岁的哥哥左宗棫却在此战中牺牲。左父经受不住打击,后抑郁而终,还欠下债务。左父去世时,左宗棠才十八岁、二哥左宗植二十六岁,两人互相扶持一边度日、一边还债,把田地都留给了丧夫的嫂子。

    接着,左父在辛苦一生、欠债未偿情况下,又经不住丧母、丧妻、丧子之痛,于道光十年(1830年)在其(余)夫人逝后两年后,病逝长沙,夫妇二人均只五十三岁。

    左宗棠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和大哥接二连三地去世,家中剩下他和二哥,以及寡居的大嫂。此时,二哥左宗植又作出一个艰难决定:将四十八亩谷田全部留给大嫂,以解决孤儿寡母生活问题。兄弟二人继续刻苦读书。最为艰难的是,二哥还外出求学了,家中一切付于左宗棠打理。

    说说容易,读书就读书、料理家事就料理,但,必须得弄清一个问题:凭何为生啊?肯定是需要费用保障呀。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遇到什么贵人。是的,正是遇到了他的贵人!

    左宗棠的贵人便是贺氏兄弟——贺长龄和贺熙龄。

    爱才惜才育才以“国士见待”左氏

    道光十年(1830年)冬,左宗棠知悉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因丁忧回籍为母守制,左氏早闻贺长龄大名,且对贺长龄学问、功业和为人十分钦慕。便欲借贺氏在籍时机,前往长沙请教经世致用实学,专门拜见贺长龄(此时的贺长龄年近五十,与左宗棠完全属于两代人)。

    他为何如此器重一弱冠少年呢?最重要的当然是贺氏的爱才惜才之修养,亦是与陶公相约之责任!当然,与左氏潜质与可造也极有关。二人相识后,他和左交谈几次,即惊诧此生年纪虽轻,但其见识却极不平凡,便“以国士见待”。

    此时左宗棠不过是一名年仅十八周岁、且连生员资格还未取得,而贺长龄则早已进士出身、官至江苏布政使地方要员。左宗棠受此器重,倍受鼓舞。便将所学尽说与贺知,并请其指点。贺长龄看着对面的年青人能在经世学问上探索的有模有样、谈吐自如、颇有见解,特别这么酷爱读书,更是虚心请教,不自觉从心中大为赞赏。

    左氏看到贺长龄家中藏书甚多,便欲借读。贺长龄极为理解其“颇好读书,苦贫乏无买书资”之窘状,当即表态:”从此,吾家书房即汝书房。欲借书尽可到吾处来。予将于善化(长沙)守制,居家则会有些时日。所需之书,吾帮汝取。但,对汝仍有要求,须熟读一书方可再借他籍,否则,不予借与。“左宗棠当即回道:”谢谢恩公,定遵旨意。“

    此后,左宗棠,几乎定期到贺长龄家中借阅书籍。湘阴到长沙约160里,每次借还都有一大摞(批)书,往来虽非易事,难得是,借了别人书籍,总要应承对方刨根问底询问有否细读、所记几何等,当然,这些根本难不住左氏。

    初时,贺长龄还拣一左氏读过之书考问:”问其所得,互相考订,孜孜龂龂,无稍倦厌”。不想左氏回答甚出贺氏意外,贺长龄暗中称奇,觉得左宗棠是真读书,非徒虚名之辈。左每还书,定如门生循循善诱,又如友间互相切磋。对左频来借书丝毫不厌。

    贺长龄还激励左说:“天下方有乏才之叹,幸无苟且小就,自限其成。”了了几句,早使左氏热气腾腾、激情万丈。真不愧一个爱才如命之贺长龄!后左铭记贺语、隐忍不发。后他虽多年隐居在乡里、以耕读为生,却并未轻易去做卑琐小官,也多次谢绝友人邀请。

    贺长龄居丧一年后回原任。6年后他任贵州巡抚时,曾几次写信邀请左宗棠去贵州共事。亦因知左氏家贫,要以重金礼聘。那时,左已接受陶澍教其孤子之约,而辞谢了贺氏邀请。
    谢谢鼓励!向你学习!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4-22 19:44:42  更:2022-06-19 01:05:38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