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波罗蜜 工夫必须用到临末关头有十分的把握,了生脱死才有你的份。 动转施为中,工夫要把得住;昼夜六时中,工夫要把得住。若有如是的工夫,与你们的本分事才有点相应。 工夫上有一点放下来,就是一点空档子。这一个空档子,就是一个洞,我们的生死就从这个洞里冒出来。 平静来自于完全地将整个身、心投入所做的事情中。 保持恒长心远比短暂的勇猛心还要重要。 专注和定力是志求圆满成果的人所不应忽略的重要因素。 诸佛只指出道路,用功则需要靠自己。 所谓不放逸,就是不与因兴因缘假合的事物游戏。 真正修法的人,他的身体虽然入睡了,但心灵永远保持清醒,随时准备去观察万物的真相。 我们不应视内心的杂染为敌人,而应视之为一种挑战。 大多数人都死在床上,因为那是善终的地方,可是,却不是浪费时间的好地点。 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方法。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看经要能解意,解意要能并行,名为转经,否则便是被经转。 念佛常常昏沉、散乱,是因为没有愿力。 修行便是在修每天的烦恼。 时时紧闭六根,打扎自身的功夫,那里还有闲情对外攀缘? 要无所求地净心念佛,从心里面自然出现的,才是真的。 行住坐卧,不离功夫。 念念无妄,名真精进。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一念弥陀,即无上禅,该罗三藏,总摄六度。 不稍间断,即大精进。 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无论行、住、坐或卧,我们应该以正念去守护及观照住这颗心。 精进是一切证道的根本,一切成就的基础。 学佛容易修行难,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容易决心难,决心容易有恒难。 若处处在假我上着相,不在真我上用功,是名假修。心即真我。离心外求,即不相应,亦名假修。 无恒则百事无成。 若不在心念上用功,便是心外求法。 要将秽土三千界,尽植西方九品莲,仔细思量无别术,只消一个念头坚。 愿求功德池中水,尽涤娑婆世上尘,此非念佛工夫到,安得超凡愿力成? 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 无上菩提,是由努力修学而来的,并不是空谈幻想可以成功的。 以解导行,以行验解。 由懒惰而堕落,致善根而浮薄。 已经走上了路,必有到家的日子。修学也是一样,并非学得一点皮毛就生满足心,必须精进勇猛,发长久心,才能够有真实的效果。 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掉举与昏沉,都是失念的病源。 打佛七,贵在一心。如果心不一,东看西听,这样的念佛,就是念到弥勒下生,还是业障缠身。 学佛者应研习一切教理,而以行持为根本。 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就是平常。 闻钟卧不起,护法善神瞋,现世减福慧,死后堕蛇身。 悟道不难,总要生死心切。具长远坚固向道之心,至死不退。 衣食难,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细腻;清斋薄粥但寻常,粗布麻衣随分际;别人睡 时你休睡,三更宿尽五更初,好向释迦金殿内。 甘淡泊,忍疲劳;精勤禅诵,唾弃名利。 亲近善友,痛除习气;勇猛精进,誓不退堕。 三界梦宅役役不停,苟不能奋起大精进勇猛志力,于此大梦宅中,极力一跳跳出,向白日青天之下,披襟一笑以快平生。决定以梦入梦,辗转攀缘,随逐妄尘,堕入无间,岂不辜负积劫以来,诸佛菩萨为你所下之般若菩提种子乎?或不趁身强体健之际,做一气直走到家,眨眼便是无常,老病相催趱(趱:赶路。)也。 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 二六时中,无欲无依,自然超诸三昧。 把生命投注在佛法上,必定功不唐捐。 粗究其说而不细求其理,不智也;细求其理而不实体诸身,不仁也;不智不仁,何以学为?终其庸愚而已矣! 禽兽皆有日长进,人性更明精进心;若受微苦身难忍,何能功德众欢欣? 每个人应当怀着一颗虚空的心修行,有时我们可能无法受到肯定或赏识,但坚守本分、脚踏实地地鞭策自己,依旧是个人精进的正道。 修行勿耍巧妙,巧妙是挡不住无常的。 纵为细水,如果不断流动,必能使坚硬的石头穿洞,两根木头相互摩擦,毫不歇息,终会引发火花。修行若以不断精进的态度持续前进,必能达成功之境。 只有懂得好好利用所有的瞬间,我们才能相信自性的永恒,当每个刹那,都能以崇高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时候,连最微细的义务,都会变成有价值。 生死大关,岂是悠悠散散可以突破的。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不要将实贵的时间,浪费在形而上的问题中,而扰乱了心境的安宁。 修行做工夫,最要紧的是一个「切」字。当知,用此一「切」字,不愁不到古人田地。 修行先须克己惠物,下心于一切。然后,视金帛如粪土,则四众崇尊而归之矣! 为了爬很陡的高地,首先必须慢慢地走。 虽然本性本自具足,但一样要听经闻法、解行并重。 称念佛菩萨的名号,可以感召佛菩萨的清净之体。 夫放逸是众恶之本,不放逸乃众善之源也。 向下扎根的树木,不怕不向上开花结果。 念佛,在于专而不在于多。 跨最大步的人,并不一定是走得最快的人。 修行要象滴水穿石,钻木取火。 修行——念佛是很重要的,但「放下」更是第一首要的功夫。 我们若把执着于男女感情的力量用在念佛上,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老实念佛即是通达本性。 念佛要以空性为主题,先放下烦恼,念佛才会专一。 无念即是精进,心平何劳持戒。 能于无念中起大妙有,是名真精进。 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恒以惭愧水,洗涤懈怠心。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修行是点滴功夫。 放逸的人虽有生命,却也等于是死的。 百岁光阴能几何?劝君及早念弥陀。莫贪五浊娑婆界,极乐莲邦胜得多。 奉劝诸贤及早修,光阴似箭去难留,寒来暑往催人老,不觉青年白了头。 有时候,用最笨的方法,就是最聪明的办法。 一匹驴子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骏马;用执着分别心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为学如初,成就有余。发心如初,成佛有余。 是否迅速,要看能否继续不断的努力,而非一时之奋发。 志密行亦密,功深悟亦深。 放逸懈怠是烦恼。古来大德,没有不是一天当十天用的。 仅只是好奇心无法使吾人走上生命的更高层次。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槃。 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修行要使妄想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参禅人须下大疑情,心中有不决了处,须力争,不可稍存情面。 精进者所谓精审而进,密密内照,不使一毫放松也。 树干粗时,不怕没果实。 心不厌细,功不厌繁,事不厌周,法不厌备。 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今之做功夫不灵验者:一、无古人真实志气。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 一件大事。三、拌舍(拌舍:舍弃。)积劫以来,所习所重放不下。 闲情日逸,妄见潜生。 利根上智者,得之不费力,遂生容易心,便不修行,多被目前境界夺将去,作主宰不得,日久月深,道力不胜业力,临命终时,亦不得力。 光景易过,时不待人;大事未明,何日是了。努力!努力! 修行人忘失菩提,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 在身上修是下法,在心上修是中法,在性上修才是上法;性心身三了了是无上法,是无上道。 学道如钻火,逢烟未可休。直至金星现,归家始到头。欲知到头处,自境界,他境界,如也。 赵州和尚云:老僧十二时中,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余无杂用心处——此是这老和尚真实行履处。 学世间法,全仗口议心思;学出世间法,用口议心思则远矣! 若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心若住于法,则眼为法遮。盲修瞎炼,无由见道。 心心不触物,步步无触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 真正的生命是专注它,而不是描述它。 蜡烛无火不生辉,参道无悟任时催,逆水行舟不停桨,登得彼岸胡不归? 向下扎根的树木,不怕不向上开花结果。 莫要口说无常,而使光阴空过了。 虚生浪死,至为悲痛,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大好光阴,切莫空过。 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于此用力谓之修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多学广闻无利益,汝应一意专心修,修持精粹心要法。 若欲即身成佛位,无散专一观自心;密续了义之精华,六法摄尽应勤修。 二六时中禁语如哑,发奋勇心,截断贪欲,若能决心依一切空,必可跨越生死大海。 修行定时间,勇猛精进成懈怠,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 睡得熟,起得早。多出坡,莫烦恼。多念佛,增定慧。多习禅,转活泼。天天持,了生死。弥陀国,您有份。 终日毋忘一百八,弥陀念得口头滑,念得口头是心头,自然生死如根拔。 念佛不作福,入道多苦辛。作福不念佛,福尽还沉沦。无福不念佛,地狱鬼畜群。念佛兼作福,后证两足尊。 理虽顿悟,事要渐修。 聪明远逊智慧,生命应观早晚,莫待夕阳西下,再叹黄昏已晚! 渐修者,顿悟本性,与佛无殊,无始习气,难卒顿除,故依悟而修,渐熏功成, 长养圣胎,久久成圣,故云渐修也。 做工夫,疑情不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毫厘失念,则丧身失命。 提起话头,不明决定要明,不破决定要破。譬如捉贼,须是见赃始得。 毫厘有差,则入邪径。 光景易过,时不待人;大事未明,何日是了? 做工夫,不得沾着世法,佛法尚沾着不得,何况世法耶 风停波尚涌,理悟念犹侵。 做工夫,贵在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做工夫,最怕耽着静境,使人困于枯寂。 人间五欲及无涯,利锁名缰割不开,若把利名心念佛,何须辛苦待当来! 进力:忘诸懈怠,成办出世道业故。 正精进:住无漏智,正行精进,勤趣涅槃。 修诸道时,能向正行精进,不取无益苦行故。 轮回的舞台 「生」是指念头的生起,也是我们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此刻可以驾驭这种「生」,就可以控制肉体死亡后的「生」。 地狱真正的意思是焦虑,像被火烧般的焦虑。如果一个人心焦如焚,当下他就是个地狱众生。 不论何时,一个人如果愚痴,那么他就是个驽钝的畜生。 只要有无谓的愚痴,当下就堕落为畜生。 「生」为饿鬼是指精神上极端饥渴。 如果恐惧、怯懦,就会「生」为阿修罗(受惊吓的鬼)。 死亡是指无尽的轮回,「我执」没有生起,轮回暂止,就是「死亡」的境界没有来临。 只要我们愈是选择善的反应,心就愈能惯性地快乐起来,反之亦然。 所谓的生与死绝不仅止于我们的生日与祭日,它的意思是指念头与感觉在刹那间的生与死。 负面的情绪,其实不过是失去控制的心罢了。 如果情执不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 万缘牵扯,割舍不下,那么,百年万年还是在三界内。 人我憎爱之心,是轮回之因。 娑婆世界没有一样我们可留恋的。 食但果腹,衣但蔽体,不要汲汲于衣食事,因那是属于四生的种子。 贪世间的一枝草,都要再来轮回。 善恶之业,皆生死缘,造之弥多,生死弥广。 不好的心,只会聚集愈来愈多的坏。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一切众生,轮回生死者,意缘走作,心于六道不停,致使受种种苦。 动地惊天勤念佛,槌门打户劝修行,问渠因甚忙如此,只怕众生入火炕。 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须知生死元无体性,因迷自心,妄逐轮回,宛然成有。 生死本空,由悟方觉;涅槃本有,以迷罔知。或不能洞悟自心而欲决了生死,是犹不除薪火而欲鼎之不佛。理岂然哉! 了生死莫亲于悟心,悟心莫先于立志,忘寒暑、废寝食、空情妄。 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爱憎之情作,则死生之跡动转迁流,新新不住,念念相续,以至一刹那间具八百生灭,岂待百年气泯然后为生死者哉?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是作趣向,皆是污染。 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一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 一切诸法,本来不有,因心故生。 一切学道人随念流浪,盖为不识真心。 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重复你的情绪即是轮回。 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贪为欲界,瞋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却只是一声的叹息! 生命的本质超越时空之外,「死」只不过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变,但生命却不因此而消失。 生命的展现与回复,乃至消失,犹如水的循环,蒸发在阳光中,而后有凝聚为雨露。 众生由于分别现在因缘幻化之假相,所以妄念不断。 人由于无始劫以来,受到业力的薰习,所以,人性无量劫来的善、恶、无记种子皆具足。 人由于无始劫来的欲望,见相二取而产生了动,动即是念头,有念头即是妄想, 妄想不断即是生死。 一切诸世间,生者皆归死,寿命虽无量,要必终有尽。 在人生痛苦的生活里,只要凭着信心返归本心,便可望于现世中达到解脱。 业不亡则生死不尽,生死不尽则轮回无穷。 受苦比死亡需要更大的勇气。 一切的果报,都离不开第六意识的思惟。 不要浪费时间及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我们皆被无明的坟墓所埋没。 宇宙乃是业力所感召而来的,而业力即是无明的产物。 那个生死业根,只在汝一念生灭之间。 生死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转变,并无真实之体。 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 若于思惟中,硬加一念知见,即是生灭。 心性本无杂念,本无生灭,只因一念妄动,而有无明。 若落入数量、对立等的观念中,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业。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人活着与死亡只是肉体的变化,实质上并没有变化。 当未来成为往事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往事成为未来(生死再轮回)。 「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 众生只管世间乐,而未具洞察其灾害的智慧。其实这个世间乃是充满痛苦的恐怖之地,老、病、死的火焰一直燃烧不息。 凡夫长期徘徊在迷惑之道而无休止。 以业为田,心为种,复无明之土,润贪爱之雨,浇自我之水,增长邪见,而产生迷惑。 在无穷尽的轮回之间,若将一个人烧掉的骨灰堆积起来,则比山还要高;若将其间他所流的眼泪收集起来,则比海水还要多。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死亡只是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逗点而不是句号。 由于愚昧无知,我们把今生短暂的生命误认为是生命的全部,事实上,整个的生命是隐藏在超越我们称为生和死二点的部份。 精进求道虽然很苦,但无求道心的人更苦。生于此世间老迈、生病、死亡,其痛苦是无休止的。 众生最可悲的事,乃是生时摆不脱欲的枷锁、烦恼的缠缚,死后拖着那以「业」为素材的灵魂出没六道,沉沦业海。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只要你把握住生命的要点,千万众生中,你就可以是个例外。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心生种种舍者,这个病根拔不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便从如今作事处莫教颠错,如今作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贪瞋也。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莫把庭花类此身,庭花落后犹逢春,此身一失知何处,三界茫茫愁煞人。 不能洞悟自心,而欲决了生死,是犹不除薪火而欲鼎之不沸,理岂然哉? 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系不受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盖因迷起妄,由妄生执。顺其所执,则爱之之念纷然而兴;逆其所执,则憎之之习勃然而起。爱憎之情作,则死生之跡动转迁流。 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聚舍,皆是轮回。 无始劫来只这个,今日依然又这个;复将这个了那个,这个那个同安乐。 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 无明即是颠倒。迷真起妄,不动而动,是为颠倒。 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明轮转生死。 闻人说空说寂,则生怕怖,殊不知只这怕怖底,便是生死根本。 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 不用别求,有求皆苦。 见闻如幻翳,知觉乃众生。 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烦恼障障人的般若德,业障障人的解脱德,报障障人的法身德。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生。 寻常计较安排底是识情,随生死流底亦是识情,怕怖慞惶底亦是识情。而今参学之人,不知是病,只管在里许头出头没。 修禅人定要做到一切时一切处,皆能保持真心清净,绵密相应,片刻而无走漏,才能出三界,若是操之则存,舍之则亡,到了临命终时,就难保中阴业识不入轮回而受生。 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 凡夫倒用心,多被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及。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 着相造恶,枉受轮回;着相造善,枉受劳苦。 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叫做造作。向外驰求,转疏转远。 菩萨观世间,妄想业所起,妄想无边故,世间亦无量。 人以惯性的意识过活,算命先生才有生意可做。 应痛感世事无常,生死迅速,深信业果不坏,轮回是苦。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一念不生,万法无咎。 三界不安,犹如火宅,尘刹虚浮,喻同朝露。 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生」与「死」是同时并发而展现的。 自性中无生死,众生错认无明为本性,故有生死轮回。 世间何物最苦?僧云;地狱最苦。师云:不然。在此衣线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 可惜青山常在,堪嗟白发时新,尽是尘中逆旅(逆旅:旅舍。),谁为物外闲人? 一切众生,心本无二,着妄迷真,幻成六道,依业受报,轮回流转,沉溺五欲,堕落三途,受苦无量。欲免轮回,莫若学佛。 因这臭皮囊,波波劫劫忙,只知贪快乐,不肯暂回光。白业锱铢少,黄泉岁月长,直须痛棒打,此恨卒难忘。 凡夫着有,心逐境胡,常迷不觉。 禅心 谁说工作和禅坐不能同时呢? 没有烦恼,要智慧干啥? 对境无心即是禅。 禅的主要目的是让一个人打开自己的慧眼。 知足,在禅的世界里,是指脚步所踏处,心必如实随之。 禅坐是为了让心平静专一,而后用来观察身与心的本质,用来更清楚地看清它们,不要只为短暂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下承当就是的。承当的一句话也是多的,本来无欠无余,现现成成的。 禅就是要唤醒自己清净的心灵,去领受生活多采多姿之处。 什么是法?无一不是。 别认为已结束禅坐,其实,你只是改变姿势而已。假若你如此反观,便将拥有平静。 在禅坐当中,陷于平静里比卡在烦扰中还糟,因为,卡在烦恼中至少还会想逃脱,然而,在平静中你却只会乐于其中,没有任何进展。 修行或者禅坐,是在心里完成的,不是在身。 当你结束禅坐时,提醒自己——其实你并没有结束禅坐,你只不过是改变姿势罢了。 要在一切事物中寻找真理,因为外尘和内尘都总是相互影响的。 禅坐并不强调专注呼吸或感觉的时间长久,而是在于我们有多觉知与清醒。 并不是只闭着眼睛坐着就能开展智慧的。眼、耳、鼻、舌、身、意经常地与我们同在,因而要经常地警觉。 湛寂不动,名为禅定。 不复驰逐,即大禅定。 意无心灭,心无行绝,不用证空,自然明澈。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寂,一切因果皆所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 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夫真如无念,非想念而能知。实相无生,岂色心而能见?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槃。 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心;悟者,悟无所得。 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 禅定智慧生,而贪瞋痴毒尽。 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心安即是禅;自在即佛法。 作为一位禅修者,并非只是闭起眼坐着而已,对于自己所作的每件事,你必须要机警、清楚明白。 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意识若不停止,境界将会一直现前。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安禅何必用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禅」乃是融于生活中产生的无量妙有。 禅心的体悟,是绝对的自我。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禅的定义即是感性、理性、智性达到最高的平衡点。 真求即是不求。 大修行人虽整日吃饭但不着一粒米。 开悟的人:我真的一无所有,连立锥之地亦无。 禅——安详、喜悦、宁静、自由。 禅——知识如果不是自发的,就不具任何价值。生活的价值就在于真正的了解和体验。 禅——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 禅——雁无留踪之意,水无取影之心。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菩提。 禅:不二、绝对。 禅的架构:一、正知正见。正知正见最彻底——明心见性。二、正受(正确的感受和觉受)。三、永恒的我,清净的本性,庄严的本性。 十字街头好坐禅。 般若悟境无生,禅定知心无住。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禅:内不涉思惟计度之情,外不加学问修证之功。 禅心的特质在于身心安放。 活泼的生活即是禅。 一切法门皆是禅,何以故?禅重自心。一切法门,若不了自心,终不成就,心外无法故。 然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无定无乱,谁言禅乎? 悟心者,心不自心,悟从何得?悟既不立,心亦无心。 本性虽空亦由修空而显空。 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若是坐佛, 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禅宗是直截了当的「直示佛果」的方法,所谓「见则便见,拟异则差。」 参禅不是直觉,直觉乃不出脑神经作用。 「观照」是病不是禅。 通达本无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心神澄净,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湛然不动,名之为禅。 在禅者的眼中,一切举动、施为、语默、啼笑都是智慧。 当一草一木,一尘一物皆能使你启发智慧时,你的心一定有禅。 禅不是渴望得到什么,而是单纯的承担与一种当下的精神。 不受外相迷惑,心中没有善恶、二元的境地,才是接近了禅。 禅是建立在不即不离上面。 禅是一个最奇妙的东西,它不是任何东西。 禅之一字,非圣凡所测。 禅宜默不宜说。 习禅要像哑子一样,心中有所得,却不足与外人道。 花开有花开的好,花谢有花谢的美,能体会到周边各种情况的美好,于是你将进入禅的大门了。 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取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 但了本自性空,更不复起观,即是宗通。 不变随缘为心,随缘不变为性。 平实无奇,禅就这样现实。 无念、无住、无相。 正觉离名相,随缘即道场。 祖师颂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适敌知一切时中,动用施为,东行西住,吃饭着衣。皆是真心,妙用现前。 凡夫迷倒。于着衣时,只作着衣会,于契饭时,只作契饭会,一切事业,但随相转,所以在日用而不觉,在目前而不知。若是识性底人,动用施为,不曾昧却。 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禅不在坐,坐即不着。 我宗无言句,亦无一法与人。 禅不是离开生活,而是醒着生活。 禅也不能只有生活,否则就轮转而不能出。 禅以觉性为轴心,以般若为轴,以柔软心为轮,循着戒的轨迹,平稳开出菩提大道。 禅可用可不用,可度世亦可逍遥自在。 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一个人要能无死,一定要先「无生」。 佛祖以心传心,盖彼彼颖悟透脱,如两镜相照,非言相所拘。 不可向经书上引证牵动识情,识情一动则妄念纷驰,欲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安可得乎? 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若悟如是,任运寂知,遮照无二,则是为顿门双修定慧也。 好胜之心,于退让处可见。好财之心,于与人处可见。好名之心,于誉人处可见。 虚荣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不能安份的人追随你,不是为了感情,而是因为不满另一人的缘故。 世间唯一可用来影响别人的方法,就是谈他们的需要,并暗示他们满足那种需要的方法。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日间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日间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小人行谄是「利己」;君子行谄是「为人」。 如果你借钱给别人,不是失去了金钱,便是得到了一位敌人。 一个人被称为自私自利,并不是因为他追寻自己的利益,而是在于他经常忽略了别人的利益。 「赞美」来羞辱我,因我暗地里求取它。 如果喜欢听别人的隐私,那么纵使你未参与他们的恶业,仍是拾起了一些恶臭。 当自私到了一个极点以后,和平即会消逝。 最佳的能力即在于能够为人所信赖。 对诱惑的反应揭露一个人的个性。 个性与行为的差异在于:行为只在特定情境下发生,个性却是持续的;行为是特定的,个性则是基本的。 人们都乐于帮忙那些让他们觉得舒服的人。 如果你想要引起人家的注意,告诉他——那是个秘密! 我们愈少抱怨,则可以得到愈多同情。 当事实仍不为人知时,谎言已传遍四处。 就平均数而言,你过于看重自己,别人则愈不看重你。 从来没有任何事能迅速中止一段对话,除非你们谈话的主角忽然出现。 所谓的人性就是:当你开车时,咒骂行人;当你走路时,则咒骂驾驶人。 任何情境都是自己造成的,但成功者才会承认这一点。 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人们注意倾听,除非是叫到他们的名字。 要真正评断一个人,就看他如何对待一个对他完全没有好处的人。 秘密只要泄漏出去便不安全。 权力愈分散,愈没有人负责。 百分之九十的人根本不在乎我们遭遇的问题,剩下的百分之十则会幸灾乐祸。 人类有一项最幼稚可笑的通病,就是做任何事只想自己的需要。当然,你对自己 的需要总是关心的,而其他人也正和你一样,他们关心自己的需要。 世间唯一可用来影响别人的方法,就是谈他们的需要,并暗示他们满足那种需要的方法。 对于胜利者,没有东西能使他们感到恶劣。 像试金石测验黄金一样,黄金也可以测验人。 越希望能够在世界上站起来的人,越是卑躬屈膝。 有些人在晚上即对早上赞扬的事物加以谴责,但他们总觉得最后一个意见是对的。 处身于鸦群中胜于处身在谄媚中,盖乌鸦只啄食死者,而谄媚却啄食活人。 失仪之事无过于阿谀奉承者。如果你阿谀所有人,你并不能取悦任何一个人;如果你只阿谀一两个人,则又无异是对其他人加诸侮蔑。 从敌人嘴里发出的赞美,才是真正的光荣。 虽然权势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子可以拉着它的鼻子走。 世间任何事物,追求时的兴致总比享用时来得浓烈。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别人的难题容易解决,因为痛的不是自己。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如果我曾经」,或者「如果我不曾」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却无法停止猜测。 人生的痛苦有五项:生、老、病、死、比。 不问不闻者为局外人;隔岸观火者为无情人;两面讨好者为奸人;功成身退者为哲人。 凡人渴望成名;名人希望还原。 我谦虚的心害羞着,因为它知道自己其实是虚荣的孪生姐妹。 因为自信,所以谦虚;因为心虚,所以必须自我膨胀。 一个人是否有品德,能不能里外一致,只要从小事便可看得出来。 严肃的脸,吸引严肃的灵;喜悦的脸,吸引喜悦的灵。 持消极态度的心比患病的躯体更危险,因为它具传染性。 当别人以和善的方式,并不忘提及优点地说出批评时,我们通常会乐于接受指正。 成功毋需解释,失败却有许多托辞。 绝不要听从一个多疑的人,除非你也想变成如此,因为怀疑是很容易传染的。 为人调解者总比煽动者获得更好的回报。 虽然互信互赖是所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但它们却非常脆弱。 一个不能了解自己的人,根本谈不上了解别人。 我们轻视许多事物,归根究底是为了不轻视自己。 对于他人,我们并非我们自己,却只是在他们生活中扮演某个角色的演员,而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演戏。 大多数人爱抱怨命运,却几乎没人抱怨自然。而且他们越认为后者对他们仁慈,就越抱怨前者的不公平。 我们虚荣到如此地步:甚至会计较那些我们不屑一顾的人们的看法。 自负出于天性,谦逊出于需要。 我们往往以自认具备的美德为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优点。 许多人患有一种沉疴痼疾——他们对大多数事情都不满意,却又为自己所拥有的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沾沾自喜。当他俯视芸芸众生时,他鄙视他们,因为他是某种官员;当他仰望上帝时,他又低声抱怨,因为上帝没有使他成为国王。 可能有虚伪的谦虚,但绝没有虚伪的骄傲。 人的自私心理令我们极不愉快,因为它暴露了我们的贫乏。 相信自己以后,对于其他的事情,也自然而然产生信心了。 一个人若不能对自己有些了解,便无法了解人类。 记忆说:「我做过那事。」骄傲却说:「我怎么会做那种事!」两者互不相让。 最终——记忆屈服了。 慷慨加上谦虚,会赢得好感。 从总体上了解人类要比具体地理解一个人更容易些。 在自由的国度里,怨言多,痛苦少;在专制的统治下,怨言少,痛苦多。 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邪恶穿行于充满欲望的路径,引诱许多人跟着它走,美德追求一条险峻陡峭的途径,对人就较少诱惑力。 智者受理性的指导;常人受经验的指导;愚者受需要的指导;而野兽受直觉的指导。 掩饰一个缺点,结果会暴露第二个缺点。 使人高兴或沮丧的,与其说是事实,还不如说是比较。 人类喜欢陪伴,哪怕陪伴他的仅仅是一支小小的,正在燃烧的蜡烛。 不能用温情征服对方的人,用殴打也征服不了对方。 拥有权力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 完美主义者,几乎都无法把人生过得十足完美。 「君子」是人前批评人后赞美,「小人」是人前赞美人后批评。 顺境最易见败行,逆境最可见美德。 不要对人辩证你是对的,人性是反对自以为是的。 如果你须诉苦,不要向友人倾诉而使他厌烦——就说给你的敌人听吧,他会高兴的。 日常生活中的磨擦,十居其九是起于说话的口气。 食以娱己;穿以悦人。 富而无骄易,贫而无谄难。 我们祈祷,是因为有所求。当我们心中充满喜乐幸福时,还会那么殷切地去祈求吗? 跟往常一样,胜利找到一百位父亲,但失败是位孤儿。 我们乐于给人忠告,但却吝于接受忠告。 人们常忘记他不想去记忆的事。 如果一个人在开始时什么都肯定无疑,最后他必然会拿不定主意;假若他在开始时对事物抱存疑态度,最终他必然会拿定正确的主意。 许多人埋怨自己的记忆力差,却很人会埋怨自己的判断力差。 「患难与共」及「富贵」是人格的试金石。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我们最想夸耀的,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赞叹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宁过于君子,勿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它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它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它生活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就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先吃饭,再谈道理。法轮未转,食轮先转。 观人于临难,观人于酒后,观人于忽略,观人于临财。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感觉为人所爱,可以减轻最难受的痛苦。 人经常犯错:知道人死,而不知己之将死;讨厌被人欺骗,但高兴自己能骗人;挑剔别人的规矩,却自己不懂规矩;更有人终日祈祷,偏偏不向自心去求。 好胜者必争,贪荣者必辱。 人生大罪过,只在「自私自利」四字。 大抵常人之情,责人太详而责己太略,是所谓以圣人望人,以众人自待也,惑之甚矣! 心粗最害事。心粗者,敬未至也。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好己之好,而忘人之好。 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给所有人出主意,但不要替任何人担保。 走运时能深思的人,处逆境时少受苦难。 不要让眼睛的偏见左右思想。 发脾气是为了别人的过失而惩罚你自己。 一分学问要辅以十分见识才能运用。 要是一年四季都是游戏日,那么,游戏也会变得像工作那样令人厌烦。 退后才能跳得更远。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骄傲往往是跌跤的前奏。 不在小事上谨慎,就只能等着在大事上收拾善后了。 今天的悲剧,可能是十年后的喜剧。 不自重的人受辱,不自畏的人招祸;不自满的人得益,不自以为是的人多闻。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贫病知朋友,离乱识爱情。 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 名不过实的人是有福的。 我们总得为可能发生的事留个余地,因为没有哪件事是不应该发生的。 我们浪费太多生命在寻找有趣的事物上,一旦某事物不再有趣时,我们就会排斥。 假如你不去理你的仇敌,总有一天会有别人来替你对付他。 不要仅靠表相去评断一件事情。 如果你使不上力,至少不要帮倒忙。 可以解开的结,不必急着把它剪断。 会让你惹上麻烦的,不见得是你不知道的事,反而是那些你自以为知道而实际并不知道的事。 人们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这常常是问题的源头所在。 就算是蠢人也偶有对的时候。 在失败后给予鼓励,远比成功后加以奖励来得有价值。 生命清楚地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 即使我们不打算采收果实,也要为后代子孙种树。 有时候要省几分钟,却浪费数小时。 到了隧道尽头就把灯关掉,可能因小失大。 抄捷径可能会走到你原本不打算去的地方。 耐心比匆匆忙忙更能成功。鸡是从蛋孵出来的,不是打破就能得到。 耐心就是智慧加上自我控制。 耐心像是苦涩的种子,却能结出甜美的果实。 没有耐心比没有经验更糟。 蛋糕还没烤好之前,是不用谈到冷藏的。 老木匠会丈量两次,但工作是一次完成。 对今日工作的最佳表现,正是在为明日作准备。 给人一条鱼,不如教他如何钓鱼。 眼光放远,眺望结果而非过程。 与其打破诺言,不如一开始就拒绝。 做得比答应得多的人,赢得他人尊敬;答应了却不做,则不再被信任。 做出来的结果比口头上的应允有效得多。 不要为他人的行为作担保,承诺只能是自己做得到的。 陷溺在今日的懊悔,只会限制了明日的可能性。 不要以一个人现在的情况来判断他,而要以他理想中能达到的样子。 享受眼前的欢乐,应以不损害将来的快乐为原则。 你救了一个老人,你只救了一个单位;若你救了一个孩子,便是救了一个乘数表。 在人生的海洋上,最痛快的事是独断独航,但最悲惨的却是回头无岸。 所有人类的事物都注定退化与衰弱;当命运召唤时,君王也必须服从。 爬险峻的高山,开始时需要步伐缓慢。 天下事成于真而败于伪;成于公而败于私。 意志不纯正,则学识足以为害。 人生如下棋,必须有远见方能获胜。 读书为明理也;明理为做人也。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做官想到去之日,做人想到死之日,更当留一二好事于人间。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处事从容,则有余味;为人从容,则有余年。 恭敬撙节,福之基也;骄横傲慢,祸之始也。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所谓先见之明,就是察觉出别人没有察觉到的细节。 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才过三寸成何物,谗什么!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 失去与获得的,都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走下去。 生长需要时间,成熟需要等待。 琳琅满目的各色饮料,充其量只能给生活增添些滋味,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才能陪伴我们一生。 凡事无法尽如人意,当你得到能够保命的武器,可能也是让你致死的危机。 有智慧的人,不会轻蔑任何小事,因为小事中都蕴含着大道理。 贪图一时私利的结果,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绝对不要从封面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 错误就如同园中杂草,不需施肥就会生长,而且不赶紧清除的话,会占据整个花园。 如果把重要的事先办妥,你就可以好好处理一些突发状况了。 狭隘的眼光或想法会让你错失生命中许多绝佳的机会。 时间总会过去的。 此生最美妙的报偿就是,凡真心帮助他人的人,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事不三思终有悔,幸能一忍永无虑。 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毁灭了。 人生如搭车,直达车也许等得较久,票价较贵,但却方便省事,一路通达目的地,看似慢,其实是快。 学习是最好的投资。 其进锐者,其退速。 大多数的计划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无法适应外在世界的变化。 焦躁会因焦躁而受到十倍的惩罚。越焦急地想接近目标,只会更远离目标。 政客想的是下一次选举;政治家想的是下一代。 人的双脚必须根植于他的国家,但他的双眼必须纵览全世界。 一个好人有两倍于他人的生命,因为回顾过往所作所为而获得快乐者,他等于活过两次。 任何强求,只会带来遗憾。 要躺卧大地,必先保护它。 有操守而无知识的人,软弱无力;有知识却无操守的人,危险可怖。 万般事须是闲时办下,忙时得用。 没有人愿意计划失败,但绝大多数人却败于缺乏计划。 小憩一会儿。经过休耕的田地,可以结出美丽的果实。 若只看到海,就认为没有陆地的存在,是无法成为优秀的探险家的。 我们的生和死是同一件事,不能有此而无彼。可笑的是,面对死亡,人们是如何的伤心悲痛,对于生却何等欢欣快乐。 害他人的结果,则自他俱害;利他人的结果,则自他俱利。 不要只顾低头检视脚下的地面。只有抬头注视远方的人,才会找到正确的道路。 处事留有余地步,发言留有限包涵;切不可做到十分,说到十分。 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无事如有事提防,方可免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之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而大事不成。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所谓小事,乃大事之根苗。 信义是最宝贵的财富,实话的味道最好,智慧的寿命最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着眼于事情之结果,较显示于外表上一时的成功,更具有处世的智慧。 若你面对着一棵树,只顾着看树上的一片红叶,对其他的叶子都将视若无睹。如 果你不看这片叶子,而无心地只看一棵树,则所有的叶子,都会在你视野之内。 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下一秒要发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 文明带给我们无穷的方便,也带给我们无穷的后患。 「时间」是最伟大的终结者。 布施及积善,才是你银行帐户里最佳的保障。 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你必须看得周全。那么,当快乐来时,你不会得意忘形,当痛苦来时,你也不会乱了方寸。 慎终如始,绝无败事。 得意莫忘失意时。 闻恶,不可即嗔,恐为谗夫泄忿;闻善,不可即亲,恐惹奸人近身。 「千丈之堤,毁于一蚁之穴。」小事若不加以注意,往往是失败的开端。 不要轻易说「是」或「好」。除非你确定或知可行。 是非得失,要到「最后结果」才能评定。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要在日常能惜水,莫待渴时再掘井。 时时以后继者为念,处处为将来事设想。 不要期望不正当的成就。 一言足以召大祸——慎言。一行足以辱终身——慎行。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最大的危机,就是投机。 人们常是应退时而不退,等到要退时,却又无法退出来。 养生如看戏,以安乐为至上。 奢侈站在灭亡悬崖旁。 凶猛的老鹰总是隐藏起它的爪子。 希望不义而得之财,便是丧财的开始。 若以势利的眼光看这世界,则将无任何珍贵的事物可言。 天下的事,占不得便宜;有了便宜的贪心,便有不便宜的懊悔。 宁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错误;宁可笨些,不要太巧而败事。 死者的光荣不在于受时人赞美,而在于为后人效法。 模范乃人类之最佳学校。 实际去效法成功的人,总比在一旁暗暗羡慕的好。观察那些领先你的人,找出他们致胜的要素,然后迎头赶上。 爱迪生在白炽灯泡达到理想前失败过一万次,所以如果你只失败一次,别太担心 尽管书页被蛀蚀,历史评价却没有被销毁。 我们必须将此刻视为跳板而非沙发椅。 如果想改变任何事物,就去改变你的无明成为智慧吧! 贪、嗔和痴是所有我们受「苦」的因,我们必须学习去对治它们,让自己从它们的支配中解脱出来。 蝴蝶必须破茧而出方能振翼而飞。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当我们苦行修到将苦化为乐时,自然一切事情就会明明朗朗,无不通晓,而智慧大开。 千人所指,无疾而死。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做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肆傲者纳侮;讳过者长恶;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爝:火把。)火虽微,卒能燎原。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戒、定、慧 戒、定、慧是一起作用,缺一不可的。事实上,三者是一体、相等的。犹如阶梯彼此连接着一般,如果你要上楼,不能光选择其中一阶,而是整座阶梯。 去苦有三阶段,首先是去掉生理和语言上犯错所导致的苦。持戒就可以解脱第一阶段的苦;第二则培养正念。最后一个去苦的阶段,我们称它为智慧,也就是了悟。正确的了悟是去苦的唯一工具。 有些人说:「出家人没有做什么工作。」但事实上,弃绝杂染烦恼的工作,是这世间最困难的工作。 身心的收摄就是戒;观照就是定;见到事物的真理就是慧。 任何行动中都含有戒,因为行动本身就要保持稳定和秩序。所有的成功都跟随有 戒、定、慧。定是能量;慧是有所目标的活动;戒是使活动进行平顺的根基。 专心会使你忘我,进入「定」的境界,产生「慧」的花朵;经由无我,才能进入宇宙的大我。 如果心没有力量,智慧就不能生起,因为没有力量的心,等于一颗没有定力的心。 戒、定和慧共同形成了佛教修行的核心。戒,使身体和言语保持清净,而身体则是心的住所,我们必须和身体及言语一道修行。因此,戒、定和慧是个一起运作的和谐共同体。 只有「道」才能将你带到目的地。戒、定和慧是佛陀真理的外表,但是,它是导引我们到达这个真理的道路。当你增长了这三个因素时,其结果是最完美的平静。 舍弃贪嗔痴,心地才能明。 真正的护持佛法必须透过修行的「供养」——培养戒、定和慧来落实。 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 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 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 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念自性定;心地无我自性慧。 不被境转即是真定。不被欲染即是真戒。不被境所转所染即是真慧。 解散乱则正定生,知愚痴则智慧发。 外不寻有,内不守空名戒,一念不生,万缘空寂名定,善能分别,不生憎爱名慧。 六根摄境,心不随缘,谓之定;心境俱空,照鉴无惑,谓之慧。 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 面对嫉妒 人们不会去摇撼贫脊的树木,只有那些挂满金色果实的,才有人用石子去打它。 能受天磨方铁汉,不被人忌是庸才。 应付侮辱的唯一适当方法就是忽视它;如果你不能忽视它,那么就超越它;如果你不能超越它,那么就嘲笑它;如果你还不能嘲笑它,也许就是你活该受这侮辱。 只要我依循责任感与信念做事,我就对侮辱嘲弄视而不见,我想它们带给我的好处远大于坏处。 众犬吠月的时候,我却从未听说月亮因为这缘故而停止转动。 要避免批评的唯一方式是:不做、不说,也不成就任何事。 我们该担心的不是那些公开批评我们的人,而是那些不赞同却不明言的人。 当某人批评你时,他可能只是在生自己的气。 不管你做了什么决定,一定会有人告诉你,你错了。记住,批评者未必都是对的。 如果没有世人的同意,诽谤是不会深入人群的。 忍耐与缄默是对诽谤最好的答复。 诽谤是一种偷盗行为,栽脏者也和偷盗的人同样有罪。 冷酷的谣传,在车轮上滚动着,它每经一道手,都要被加上一些润滑油。 制止诽谤的最好方法是鄙弃它。若企图追捕及驳斥,它会比你跑得更快。 假使说诽谤是一条蛇,那它就是一条生有羽翼的蛇——不但会爬,而且会飞。 我从不听信诽谤,因为如果它不真确,我要冒被欺骗之险,若它是真的,那令人 痛恨的人也并不值得我介意。 诽谤很快就会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没有人收留它时。 忍耐一点,诽谤是不会活很久的;真理是时间之子,不久它将出现替你辩明。 诽谤与刺客的分别,只在他们所用的武器;前者是用唇舌,后者用匕首。 诽谤像一只大黄蜂,假使你没有把握将它一下打死,那么最好还是不要打它。 最有价值之人,最易被人诽谤;最鲜美的果实,最易被鸟啄食。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要听信是非。如果你不听,那些话便将飞回去损害那诽谤者;如果你接受它, 它便继续飞行,最后伤害了那听信它的人。 如果别人告诉你:「有人说你坏话。」你不必分辩,而该回答:「他一定不知道我还有其他的过错,否则他不会只说这一点。」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我从不理会人们的诽谤;它是个微小的火花,如果你不吹它,它便会自行熄灭。 不要听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诽谤者的话,因为他不会是出诸善意告诉你的。他既会揭发别人的隐私,当然也会同样的对待你。 如果有人说你坏话,你应扪心自问,如果你有错,就应立刻纠正,如果没有错,也应引为警惕,只有这样你才能从苦胆中提炼出蜜汁,从敌人中产生一个亲蜜的朋友。 何时说话的人才会不说坏话呢?当听者不听坏话的时候。 诽谤是一种两面打击的劣行,伤害了作这件事的人,也伤害了那被中伤的人。 诽谤像伪币,那些从不打算制造它的人,也会流传它。 如果没有那么多张开着的耳朵,便没有那么多张开的口。 闻谤而怒者,谗之由也;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绝由去媒,谗佞远矣!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若能容;人之毁我也,与其能防,不若能化。 会轻易批评他人的人,只不过是些没有能力参与竞争,愤而嫉妒的懦夫。 你不必为别人怎么想而担心,因为别人很少为你怎么想而担心。 伟大的心灵总会受到平凡之心的猛烈对抗。 杰出的人处境总比别人更糟,因为我们既然无法跟他们相比,就总是把眼睛盯住他们不放。 别人的罪孽不能使你变成一个圣人。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对背后的流言听而不闻。 当你受人从后面踢时,那便是说——你是站在人前了。 没有反应也是一种反应,而且往往是最有效的对策,因为「谣言止于智者」的道理千古不变。 活得更有意义,就是送给敌人的最佳礼物。 不管人们如何非难我或说些什么,我都会反省到,重点不在于他们是好或是坏。 善或恶必得在我们自己的内心里才能被看见着;不管人们如何,那是他们的事。 声名,谤之媒也。 以温和的态度对待毁谤你的人,其实对方已被你征服。 鞭子能留下伤痕,口舌能造成创伤。自古死于诽谤者,比死于刀剑者多得多。 无论今昔,沉默者遭到嘲笑,饶舌的人也遭到嘲笑,话多话少都有人嘲笑。世界上,简直没有一个人不遭人非难,但也没有一个人永远遭人斥责。 那些最不受诽谤中伤的人,通常都是那些最不逃避它的人。 世间绝对不会有仅受诬谤,或只受称誉的人。一般人心中的善恶标准及判断,将 会随着时代的迁流而改变,人间所有价值,都是相对的,所以,世间的毁誉之论,根本就不值得我们去计较。 一个人若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他就不可能是安和的。 造诬者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不要无中生有,更不要丑化他人。 如果你有指责别人为恶的时间,那么还不如去做一件善事。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德修而谤来。 闻谤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缚。 向天丢一把斧头,一定会坠地。诽谤他人,只会伤害你自己。 沉默是对诽谤最好的答复。 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会批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送礼物予他人。别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带回。恶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为所动,那么所有恶言(过失动怒),将如数带回自受自污。 只管活自己的,不必介意别人的扭曲。 人格如圣贤之辈,尚且,难免受人批评,何况凡夫?请不要难过。 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 伤人名誉等同杀人。 不要管批评者的话,世人还从不曾为批评家立过相呢! 诽谤是懦夫的报复行动,他的防卫是伪装。 必今日能容天下之谤者,他日乃能受天下之誉。 请不要让你的批评成为二手传播。 你的成功就是对批评者最大的报复。 忍耐与缄默,是对诽谤最好的回应。 爱情 婚姻 匆匆地结婚,慢慢地后悔。 结婚是暴风雨中的避风港,同时,也常常是港中的暴风雨。 爱情没有对错,它的本质是疯狂。聪明的人在其中成长,愚蠢的人则在其中堕落 在亲密的关系中,仍应保留一点空间。 真爱不是索取,而是无私付出。 真爱不在于两人含情互视,而在于一起朝同一方向看。 维系婚姻的不是锁链,而是细线;千百条的细线随着时间,慢慢地将人们的心缝合在一起。 你可以自由地寻找爱人,但和谁结婚多半靠际遇。 结婚是权利减半,责任加倍。 如果你想永远记住妻子的生日,那就忘记一次试试看。 在最亲近的人眼中,没有人够格当英雄或伟人。 世上最强而有力的情感,通常是那些未说出口的。 婚姻是你必须要贡献出全部思想的东西。 爱者,憎之始也。 世上最难的事之一,是使女人相信:便宜货也是要花钱的。 凡过于重视爱情的人,就要丧失他的财富和智慧。 千万不要劝人参加战争或结婚。 相爱重要,相处比相爱更重要。 爱情是男人生命中的插曲,却是女人生活的全部。 爱情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是最脆弱的一环。 爱如果为利己而爱,这个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欲。 青年男女的恋爱,事先应要求严谨,事后应相互宽容。 在我们所有的感情中,最会使人迷惑和神魂颠倒的,就是爱情与妒忌了。 千万句海誓山盟的情话,抵不上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 结婚——是男人以他的自由为赌注,女人以她的幸福为赌注的牌局。 婚姻是一次长谈,杂以争辩。 为财产而结婚,无异出卖自由。 男女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 夫妻有了孩子,离婚就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了。 女人总是想将男人制服,男人只好离她而去。 现代的婚姻,常在结婚前就种下了离婚的因素。 想离婚的人都是像买奖券的想法——这次不中,下次总有希望。 亚当是最幸运的男人——他没有丈母娘。 很多家庭悲剧都是由夫妻双方家长所引起的。 世界上最难对付的女人,就是岳母与婆婆了。 婆媳同居一屋,就像一个袋子里装了两只猫。 爱情是盲目的,所以人们谈情说爱时,总是在黑暗的地方进行。 爱神的箭常把人们的心穿得血淋淋的,但是仍有很多人喜欢它。 爱情(Love)虽然只有四个字母,但常常给人带来很多麻烦。 很多男子想用绳子把女人拴住,却没料到自己也被拴在一起。 结婚是唯一你和敌人睡在一起的战争。 人类为了不甘寂寞才结婚,但是结婚后更寂寞的却大有人在。 成功的婚姻未必在于找到正确的人,而在于成为那个正确的人。 爱情虽是喜剧的素材,但悲剧也常取材于它。 爱情是一朵生长在绝崖边缘的花,要想采摘它必须有勇气。 年轻的时候,爱情的价值是智能、精力和时间;老年以后,爱情的代价是金钱。 父子兄弟间相爱,系出于天性,如果讲利害,就失去家庭的温暖;夫妇结合,系出于情爱,若以经济为条件,就失去了相爱的本意。 爱侣们永远看不见自己所作的傻事,因为爱情是盲目的。 妻子为青年人的情人;中年人的伴侣;老年人的看护。 一个有理智的人恋爱时,可能像一个狂人,但他决不会像一个傻子。 恋爱是懒人的忙事,是忙人的闲事。 纯洁的爱使人类臻于至善;淫逸的爱则使人类败坏。 爱情的视觉不是眼睛,而是心灵。 你能用金钱买来的爱情,别人也能用金钱把它买去。 我们最初的爱及最后的爱是自爱。 恋爱虽然不是游戏,但对恋爱的态度豁达一点,总是聪明的。 人在恋爱中是不会聪明的。 丢开一个薄倖的男子,要像丢开一只脱了跟的破鞋一样;因为他使你摔了一跤。 对于男子的甜言蜜语,你相信三分之一就好了。 美貌使女人骄傲,贞节使她们圣洁,美德使她们受敬仰。 婚姻是一种奖券。男人以自由作赌注,女人则用幸福作筹码。 好丈夫应该装聋,好妻子应该作哑。 男人的誓言是女人的陷阱。 女人的忧虑像她的爱一样,不是太少就是太多。 情人们的誓言,并不比堂倌口里的话可靠,因为二者都是惯报虚账的人。 一个被人恋爱的女子,要是不知道男人重视未获得的事物,甚于既得的事物,她就等于一无所知;一个女人要是以为恋爱在达到目的以后,还是像热情未获满足以前一样甜蜜,那么她一定不曾恋爱过。 一个使性子的女人,就像受到搅动的池水,混浊可憎,无论怎么口渴的人,也不愿啜饮一口。 要是妇人的眼泪有孳生化育的力量,她的每一滴泪都会变成一条鳄鱼。 可以量深浅的爱是贫乏的。爱情进了人的心里,是打骂不去的;它既然到了你的身上,就会占有你的一切。 爱情的心灵是全然没有理性判断力的。 你要是爱她,你就看不清她,因为爱情是盲目的。 智慧和爱情只有在天神的心里同时存在,人们是不能兼而有之的。 金钱可以买田地,娶妻只能靠运气。 恋爱是盲目的,恋人们瞧不见他们自己所干的傻事。 情人们和疯子都富于纷乱的思想和成形的幻觉,他们所理会的不是冷静的理智所能了解的。 在热情燃烧的时候,一个人什么盟誓都会说出来;这些火焰是光多于热的,一下子就光销焰灭,它们所允诺的和它们本身一样虚妄,你不能把它们当作真火看待。 爱情是彩色气球,无论颜色如何艳丽,禁不起针尖轻轻一刺。 误解你的人,不值得你去爱他;了解你的人,他不敢爱你。 女人的魅力在于,她能与你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爱情不是简单的童话故事,它是一篇复杂的间谍小说。 男女相悦时说尽好话,男女反目时说尽丑话。 人间没有永恒的事物。「爱」也如身躯一样,有茁壮、灿烂;也会枯萎、消失。 一个人想结婚,不是了解透彻,就是一无所知。 爱来的时候,让原本理性的人变得盲目。爱走了以后,让原本盲目的人恢复理性。 爱,是动词。爱,是付出。爱,是关怀。爱,是尽力了解对方的需求,并且不断改善彼此关系的一种努力。 爱是接受对方,不是企图改变对方。 在爱情的世界里,其实都是自己在伤害自己。 虽然有很好的婚姻,却很少见到快乐的夫妻! 自由是爱的精髓。 婚姻是青春的结束,人生的开始。 幸福的婚姻是经营培养来的,不是偶然撞见的。 不要只把结婚当做是一种享受,而要同时看出它的责任。 像浪费其他的东西一样,滥用感情也要遭天谴。 舞台上的爱情比生活中的爱情要美好得多。因为在舞台上,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却常常不幸。 人一恋爱,对最深信不疑的事也常常发生了怀疑。 既然失恋,就必须死心;断线而去的风筝是不可能追回来的。 青年男女的恋爱,事先应要求严谨,事后应互相宽容。 如果一个人把生活兴趣全部建立在爱情那样暴风雨般的感情冲动上,那是会令人失望的。 最热烈的恋爱,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恋爱总比婚姻更令人愉快,恰似小说总比历史更令人愉快。 爱情是盲目的,但婚姻恢复了它的视力。 只有视而不见的妻子和充耳不闻的丈夫才能有美满的婚姻。 执着造成爱的不清净,导致不满足,全然的充实感也无法可得。 爱能给予我们力量而非软弱。但是,如果它像一般人所误解的,是与情欲的结合,那就会使人变得脆弱,因为它有所依赖。 选对象也要像选金饰一样,真金才能保值,K金只能闪烁一时。 爱情就像雾里看花,婚姻才是实弹射击。 感情如同雨量,给得过多,容易发生水灾;给得过少,容易发生干旱。 世间如果有永不褪色的恋情,那就不叫「爱」情了。 要使女人回头转顾,便是称赞她美丽。 把你太太曾一直渴求的东西,买来给她,她又会查问你何以有钱去买。 当一个女人忍得住缄默时,可能是她的电话坏了。 婚姻之价值并不是使成年人能养出子女,而是使子女可以造就成年人。 能待妻子如看顾新汽车的人,便是理想丈夫。 婚姻如一对大剪刀,结合起来不能拆开,动作方向常相反,但是有谁插入中间,便会受惩罚。 一个女人能与丈夫和乐相处,比一百本探讨快乐童年的书,对子女更有益。 如果你想知道女友和你结婚后,会怎样待你,只要听听她对小弟弟说话的语调。 妻子须多了解丈夫而不必太爱他,丈夫须多爱妻子而不要想去了解她。 一个人一生中的一切行为,最与他人无关的,是他的婚姻。但在我们一生所有的 行动,最会受到他人插手的,便是婚姻。 贤妻便是好嫁妆。 丈夫最好的财富,便是有好妻子与健康。 恶妻可使一个人的家变成人间地狱。 择妻用耳勿用眼。 择妻如定下作战计划,一误便无可补救。 我并非不相信一见钟情,但我认为应该多看一眼。 结婚一次是天职,两次是愚蠢,三次是疯狂。 有妻有子的人,是作了财产与命运的人质,独身的最通常原因是自由。 人不是十全十美的,却憧憬完全的爱。 真爱是尊重对方的选择,容让对方拥有真正的自由。 夫妻生活建立在责任感上,不是建立在完美浪漫的想法上。 世间是个舞台,男人与女人都只是演员。 生活是一种磨擦,感情是一种迷茫。 「恋」的上半部是「变」的开始,失恋的人要懂得「恋」这个字隐藏的玄机。 两性之间的爱,是一种能力最大的符咒,任何巫术、魔法都不得不对它让步,但有一种力量能够抵抗它,那是什么呢?不是火,也不是空气和物质,而是「时间」。 结婚——就是无论用何种罗盘都无法发现航路的荒海。 爱情是盲目的,但是愈远却看得愈清楚。 在结婚之前,两眼要睁大。结婚之后,则要闭一只眼。 女人若不变成一个非女人(经过很大创伤)——就无法得救。 感情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有人至死还在执着。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 避开不必要的讥嫌,夫妻才能互相信任。 如果你准备结婚,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要忍耐对方的缺点。」 婚姻是个陷阱,但有人却很喜欢这个陷阱。 恋爱中的男女,你就当他(她)是疯子。 爱情令人发狂。 多情只会换来消瘦。 戴上白纱(结婚),前途茫茫。 夫妻之间,任何一方一意孤行,宁静、祥和则了不可得。 喜欢是爱的冒牌货。 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分的缺点,对方也必须如此对你。 女人回答的「不」,还真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肯定词还是否定词。 「爱」必须伴随着永远的宽恕,而「喜欢」常会为了自己的快乐而牺牲对方。两者大不相同。 贤妇助夫贵,恶妇坏家门。 占有和依赖不是爱的形态。 如果能够把婚姻生活转化成一种互相尊重的交往,相信家庭的不幸,会降到最低点 有一位少女,人家问她,母亲与未婚夫落入海中,她会救谁?她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未婚夫。」 一切真挚的爱是建筑在尊敬上面的。 在生命中拥有另一半是受苦,拥有一个好的另一半真的是受苦——由于全然的执着。 如果娶到贤妻,就会成为幸福的人;假设娶到悍妻,就会变成哲学家。 夫妻必须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拴上链子。 世间人所谓的「爱」,在「永恒」的辞典里找不到。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