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文字吧 -> 【日记】文字日记思考楼 -> 正文阅读

[文字吧]【日记】文字日记思考楼[第33页]

作者:隆地堂
首页 上一页[32] 本页[33] 下一页[34] 尾页[1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废弃片单# #印度电影# #你的城市# #爱# 实际上不只是我对印度电影的过于商业化感到厌烦,近年来印度电影在各大电影节的入围和斩获也越来越少。而之前在远没有现在的国际知名度和票房时,从《流浪者》、《大地之歌》到我目前最喜欢的一部阿米尔汗电影《印度往事》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五佳,虽然最后都没有夺得大奖,但提名也足以说明其是有着足够的人文关怀和拍摄品质的。
歌舞也好,的提升娱乐和观赏性的手段也好,只要适当出现,不破坏整体的气氛只作为调剂都是可以原谅的。如果做到恰到好处甚至是值得称赞的。其实不只是印度电影有着这样的歌舞问题,很多电影,就算是《颐和园》这样毫无疑问在我心中是经典的伟大作品,在后半段响起了黑豹的《无地自容》时我都觉得之后的一切我可能就不会喜欢欣赏了。那是某种太过具体的符号和意向,当它的浓烈程度超过了情节所需本身的话,就会让戏过了。戏过了就会产生做作和狗血,让人产生厌烦。
当然其实《颐和园》中我不赞成不欣赏的东西很多,但这不影响我对它整体的评价,就算后半段我现在几乎没有任何好的印象也是如此。可对于《你的城市》和《爱》,它们的前半段没有那么好,却同样的在一首歌之后开始了崩坏。
 
#废弃片单# #印度电影# #你的城市# #爱# 其实两部片子的确都有很多优点,首先是《你的城市》有着极好的音效,单从声音来说可能是我目前看过印度电影中最好的。同时音乐也是可能可以排进前几的优秀,虽说从出现歌舞开始就有些走下坡路,但单就那段不长的歌舞而论却是一点都不突兀,在极具感染力的同时甚至做到了对尬歌尬舞的反讽。另外整部片子的打光也是极其舒服,不是过度的滤镜,同时又保持着足够的明艳。
而《爱》在前半段则更为优秀,打光和音效自然都是极佳,可更重要的是它的好达成了某种近乎完美的平衡,不用特别去感觉哪一个点是优点,只需要感受它的整体就好。
其中从小细节展现出的情侣之间相处的小心思既甜蜜的同时也隐隐透露出冰冷残酷的现实问题的端倪。这种微妙的不安和割裂感正是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但两部片子后半段的崩盘却也都是因为这种微妙被打破后的失衡。当花纹变成了裂缝,裂缝走不断的蔓延,最后剩下的就只能是精美的残缺不全。
这个崩坏的起点就是在于突然的反转,有时反转的确是必不可少的情节,但当它过于巨大、生硬或频繁时就会使人厌烦。甚至在许多现实的事件里,最让人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反转。
 
我觉得自己在偷时间,偷总会带来额外的刺激,但偷来的东西却总是很难偿还,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得不偿失的。就算我偷的是自己的时间,这个代价我也付不起。我变快的这一点机会不知道又需要做出多少的后退才弥补回来。
不过其实后退和前进有时只是视角不同的看法不同而已,当我决定主动放弃了一些东西时,有些脚步就可以提前。哪怕只是半步,也是提前了。我不想抓住一点的成就便心满意足,可一个个微小的可以支撑可以发力的瞬间,就能支撑起我的平衡,让我觉得自己是正在前进。
路边长了也许相对的也会变得平缓,至少我把自己的文字拉长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跨度,在感觉上是少了压力更轻松了。但轻松不代表一切问题就解决了,这只是一个开口,让我有了喘息的机会。而这个“开口”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面对问题再次开垦出一个口子,另一个是许多以前不愿意说的事要试着开口说出来。不是说说出来就能解决,只是说出来代表着自己能迈过了心里的某些坎突破旧有的尺度,这是一切问题解决前必然要具备的条件。有些事是突然就能解决了的,可那是因为之前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一点点的突破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废弃片单# #印度电影# #你的城市# #爱# 虽说这两部片子都因为反转而让我失去兴趣,但这种反转毕竟不是调音师长片版那样近乎油腻的不断炫技,而是接近真实的急转直下。
在这个拐点之前毫无疑问我认为《爱》严重好于《你的城市》,在这之后却是完全相反。相比之下《爱》的转变更为自然,因为前半段一直铺垫着足够的不安。可是突然彻底的黑化,让一切滑进仇恨的深渊这种发展却依然是我不能接受的,甚至我都没有真的看到结尾。
不过我也不能想出这样的题材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法,因为的确很多时候现实就是如此。一个微小的错误念头之后,一切就滚雪球一样不断失控无法自拔。其实在这么说着时我突然觉得是有必然重新看完它的结尾的,因为比起片子的问题,我自身的不愿面对和逃避才是更大的问题。
至于《你的城市》,在从纯爱转向惊悚的割裂之后,结尾却很大程度上挽回甚至拔高了整体。最后经历了那么多,得到的似乎只有看一眼大海,而看海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有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无论多危险有多少随时都会倾覆自己的惊涛骇浪,都要去成为那个勇敢的自己。
实际上在想到这些写下这些之后,这两部片子的意义似乎不该再呆在废弃片单里了。为了它们,我已经写下了前所未有长度和时间跨度的文字,这是很大程度的改变。但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改变我应该客观的评论,这一点才是我不断改变为了维持它永远不变的原则。
 
#半影评# #全影评预备计划# #华语年度最佳后选# #一日父子# 一口气加了这么多从来没想到过要用的标签,是因为真的是久违的被一部电影如此触动。但要真的谈论电影本身之前其实我还是要绕很大的弯子说很多其他的事。
比如我一直不愿意去提起的全影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开始郑重其事的用一个我可以接受来完成我对自己真正喜爱和崇拜对象的描述。可我知道总有一天我是必须这样做的,就算把标准降低到一个无法想象的程度也是在所不惜的。而在那之前,我还是选择了一个预备计划来尽量拖延。这就像一个骗人的预告片,不过有的时候预告片会比正片要好看。尤其是对于很多的烂片来说。
至于华语最佳实际上很大程度来说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按《一日父子》这个标准来看华语片一年或几年都很难说能出一部。当然其实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的能达到足够标准的也没有太多。我本来是不喜欢非要分个中外的,但贴个标签只是为了好分类而已,说不定以《一日父子》的水平能排进年度世界前几。可要让我矮子里拔将军的把不够水准的国产片也称作“最佳”的话,还不如永远也凑不齐数。
当然华语片也是有水准之作的,比如《江湖儿女》就是算时间距离上最近的一部值得同等待遇的片子。其实只要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挖掘,就总能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我并不勇敢,一点小的改变之后的连锁反应都是我所讨厌的,但我没有提前考虑好这些就做出了行动,而我的懒惰和怯懦又让我不打算停下这惯性的继续向前。于是好像是我自己推了自己一把,带着不情愿甚至绝望的,并不坚定却不后悔,就决定这么走下去了。
实际上现在的我知道有些事就是烦人绝望一时半会儿,可能都是永远无法解决的,所以我是接受在某些时刻就是要挨打受刑,在其他的时刻也许不是加倍偿还但也能快乐的。有了这种认识,就算我没有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在绝对不失控的程度,一段段的分割存放也是一种相对冷静的处理方式了。
我知道自己是一定要走入更理性的状态才能解决更多问题的。而理性很多时候意味着要切断感觉,进行绝对零度般冷静的分析和评判,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就是无论最后得出的有多好多不可接受都要继续保持判断能力,做出可能依然要面对无数次失败的尝试。至于最终的结果大概率还是某种程度的妥协。来回拉锯的中点其实已经是一个相对不错的终点。
我的心情状态是再次变得下沉了一些了,不过重新进入某种延长泥泞的拖延里,我却觉得自己是在面对解决问题了。一定程度可以恢复不会彻底崩溃的不开心,就是和问题战斗所应有的可接受的损失。我不能想着不伤分毫的取胜,我能做就是不断投入兵力的长久消耗,只要耗的下去,就能站得上风,就能最后胜利。
 
#半影评# #华语年度最佳后选# #全影评预备计划# #一日父子# 真的要开始谈论这部片子还是艰难的,其实发现这部片子是因为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俗气的片名和看不出来是什么却色彩强烈的海报。实际上这种反差感在片子里不是那么强烈,因为比起反差,更高明的是和谐。
毫无疑问它没有背叛有些喜剧的片名,整部片子都是在某种舒适和轻松的氛围之中的。甚至好不夸张的说,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看过最舒服的片子,它的舒适不只在于某一个细节,而是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声音都如同顺畅的呼吸一样推进流淌。也正是在这种氛围的铺垫里,在这种舒适的引导下,生活中的苦和甜才慢慢出现,让人想要去品尝去体会。
这种苦不是什么苦大仇深,平常的人生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大起大落,只是小小的烦恼与纠结而已。可虽然小却依然艰难,摆在人面前的坎不分大小,只是有能迈过去和还没迈过去的。
苦无法避免,所以才需要有甜。相比苦只要有一点就会无比明显,甜最难得的反倒是不过分浓烈夸张的淡然。我觉得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电影的甜,那就该是:这部电影看了让人好想结婚。
只所以说是想结婚而不是想恋爱,就是因为这甜度的轻微和真实,是在痛苦之中独立又彼此支持的感人。这样的甜就是真实生活的甜,是在不如意的生活中总能期待遇到,让人可以走下去的瞬间。
 
#半影评# #华语年度最佳后选# #全影评预备计划# #一日父子# 真实的生活的确在很多时候充满着狗血的瞬间,而许多伟大作品的戏剧冲突本质也是狗血的。但从某些俗套出发,在处理上又有反俗套之处,这才是真正的高明。实际上一日父子这个标题式的最大的冲突只占用了很小的篇幅,甚至让人觉得这个情节可能都不会出现了。而当它出现时也并非什么大起大伏的瞬间,只是某种不期而遇的淡然,是一种放手后才能不再顾虑短暂拥有好好感受的瞬间。
没有什么突然改变一切的天翻地覆,人与人就是相遇,做出自己的选择,然后尊重彼此选择的走下去。至于许多问题就像埋在了潜意识里,不一定要弄个清楚,在朦胧中可以到达和解,在不说中也能够延续。
除了整体的好,我记忆最深的还有几个细节。第一个是夫妻两人同学会冲突在路灯的夜色下走着,那种在微光中互相依偎、扶持、支撑的感觉瞬间让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看过的华语片的最佳夜景之一,好的景色是在发着光的情绪。
第二个是冰淇淋融化滴在机场地上后回去用纸擦的瞬间。现在想想这似乎是每个人都该做到的事,但我不记得这样类似的场景是否在其他地方看到过。无论如何就在那一刻,可能是因为决定放下后情绪上的释然,这个动作突然让人觉得有了绝对严谨的秩序感和道德感,标志着一种标准意义上的“好”,一个纯粹的对任何人来说的好人。
第三个就是最后拿到驾照后两个人下车、换座位、丈夫给妻子调座位。前两个动作有着生活里不经意间会出现的有着那么一点土味儿的酷,后一个动作真真实实平平淡淡的甜,是自然流露的爱和照顾。
 
挣扎这么久,我始终是不想让自己变慢的,但要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速度,先把速度降下来就是必须先做的事。
其实我在做的事是能看到一些未来的方向的,就算只是这样我严重不满意的文字,投入了一定的时间精力进去,也能得到某些程度的满足。可能任何事都是这样,要得到就必须先投入,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种爱好,不爱它也不可能被它回报爱。
但这样说来好像爱又不是什么太了不起或难得的东西了,因为只要需要只要想要,随时随地的从空气里从思想里都可以找得到抓得出来。这是一种简单的不全面的认识,想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就必须经过一个简单问题复杂化的阶段,它是不对的,却是必然的。不是说我做到了什么了不起的牺牲,只是要做到更多就必然承受更多,认识到这点能做的事就多了一点。
现在要我突然挤出一些道理来似乎不那么容易了,因为我没有在处于很大的压力下。也许压力是一直存在的,不过在这个阶段我可以比较好的与之相处,不会长期的被困扰。我想要做到的变慢就是一种与有问题的人和事相处的能力,是一种能在任何打击任何压力下都能恢复过来的秩序。而现在的某些不如意、没头没尾、循环往复和痛苦,都是需要的牺牲。
 
#废弃片单# #泛谈# #韩国电影# #无血无泪# 我似乎对某些不那么火的电影有着偏高,甚至是觉得可能一部片子要是只有我一个人看过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不过我也不会因此就改变自己的审美标准,对片子还是要实事求是的评价。只是某些小众的不那么火的片子有时会有一些最本真和纯粹的东西,比如两千年初期的韩国电影,虽然也有千万观影人次的大片和《老男孩》、《杀人回忆》这样的国际知名作品了,但与现在的火爆程度不可同日而语。那个时期的韩国电影更多的是明显的套路和杂糅,可同时在这样的尝试中才能诞生最有创造力点子。
《无血无泪》就是这种片子的典型代表,从整体来说我是快进着看完的,因为吵闹和琐碎感是这部片子的基本音染,而这种吵闹和有着拙劣的质感也正是片子的有趣之处。用它当做一个喧嚣背景音,似乎会有一种反叛的乐趣。
除了整体算不上太好,其中的三段打戏却是几乎可以说是让人终身难忘的经典。第一段的多打一一边是漫天飞舞一边地面拳击,既夸张又很实战,最后把主角打飞出去扫爆了一个灯箱的火花四溅更是有一种极致狂暴的癫狂。虽然被打的主角是反派,但如此凶狠的像对待一个杂鱼一样痛打主角,在我的印象里实属罕见。
第二段是一段碰碰车式的追车。车辆像装了弹簧的飞鱼一样上下翻飞,只不过溅起的不是水花而是火花。这段完全实拍的追车却有一种过火的可笑,但在可笑的同时又是真实的赞叹,这种矛盾的感觉是某种分裂的乐趣。
第三段是最后其实整体不太出彩的打戏里一个不算长的长镜头,在旋转镜头里双方激烈对攻其实是我一直想看到却不多见的镜头。如果这个镜头在长一些,也许它就能成为一个能载入史册的真正经典。而在我模糊的记忆里,对这种镜头的执着可能就是来自于多年前看过这部片子。
 
#半影评# #版本删减# #再见南屏晚钟# 对这部片子的期待本来是能达到年度最佳水平的,真的看到了只能说还是适合放在半影评里合适。但这不是说片子不够好,实际上就前半段来说的确是有年度最佳资格的。因为近期看的几部国产片来说,无论是网络上小有名气的寻狗启示还是拖了很久才看失望程度远大于本片的大象席地而坐(本来想着大象是值得放到废弃片单里的,可转念一想也许是长度名气和幕后现实的影响才让我想这么做,单独论作品虽然也有动人之处,但从整体的质量来说依然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的。而对于此类盛名之下的超长度影片,日后我会做一个汇总式的废弃片单。)都使用了一个镜头一场戏的模式,可那两部在我的标准里都不合格。因为如果长度和难度上去了就降低了对剧情信息和表演准确度的把控,毫无疑问一场戏就是不合格的。
在《再见南屏晚钟》的整个前半段里虽然没场戏的镜头都是固定的,但对话的大量信息量和表演情绪却是有着明显巨大的流动性的。这种流动性正是影像才能记录和创造的独有的魅力。明明是家长里短式的事件,在经过剪裁与框架的处理后就有了在一个平行世界看到自己的有趣、悬疑和感叹。
 
我以为自己领悟了一些新的东西,对旧的问题可以深入或者忽略到一个更高的程度了。可实际上不是如此,因为我的领悟实际上来自于某种对于某种损坏不得不接受的放手,而现在我发现这样的损坏不是彻底不可挽留的,我还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喘息甚至浪费,这样一来我有的选择,就还是会选择不后退的松懈。
我不想说自己就是容不了一点好,我认为人是该得到好的机会,不是必须鞭策才能向前的。因为我也没有多轻松就犯了错误,也许不轻松我还是会犯错,我依然是希望自己能得到不需要努力就变好的机会的,只是要留住它我就必须保持努力,不让自己因此而松懈下来。
这比我预想更多的阻力,无非是让我变得更慢而已,有一定下沉的空间是我必须要拥有的能力。虽然被迫的发生不是我要的主动学会,但允许更多的不完美是让自己的内外变得更完美的必经之路。
我想越来越多的事我都是不能一次完成的,无论是看一部片子还是写一些文字。更多的断点是会需要浪费更多时间来进入状态的,但把一切变得悠长压力也会相应的缓慢。我不是第一次进入这种状态,可只有不断的深入和重复,才能真的掌握一些什么。
每次我想到的东西总是比写出的要好很多的,不过每次在开始之前我都不去想这点,在结束后也尽量不为烦恼。
 
#半影评# #版本删减# #再见南屏晚钟# 后半段的崩盘其实从前半段就埋下了隐患,那就是从整部戏最差的演员那个小孩开始。由于投资的原因可能的确很难找到一个更好的演员,但如果把这个角色的戏份减少,整体的效果也许就能好很多。
不过除了演员的问题,后半段大段的过于舞台化呈现也是不能忽视的巨大问题。舞台化很多时候的问题就是在于有情感浓度却浮夸表现过度,那个小演员的问题也就是在于这点,那种诗朗诵式的表演不能说是彻底的一无是处,至少放在电影里是不合适的。
但整部电影没有彻底的崩盘到底,忍过大篇幅有些跑偏的邪教部分和两段突兀的舞台化情节过后,回归到主体冲突上的镜头恢复了之前水平,甚至在一段母女并坐对谈戏中有了某种油画式的凝固之美,而在这种凝固之中又是充满着台词之下隐瞒的强烈情感。
最后的一段变幻的双人舞虽然用了《大开眼界》和邪不压正都用过的知名配乐,可声画贴合程度的确很高,让剧情达到了某种不可能的遥远意识中的和解,并非简单的挪用而已。结尾灯下一人雪落下的镜头不是多么有生机和希望,但也是一种继续坚持下去不回头或或者会在某个时刻领悟悔改的力量。
至于版本删减的问题,其实少了三分钟的版本是开头少了可能几十秒,结尾没有了字幕,并不是中间少了什么。毫无疑问电影的确是最完整的版本才最尊重作者,但就目前能看到的版本来说,都是可以接受,不至于伤筋动骨可看版本。
 
#半影评##不烂片单##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 实际上我是没得说了才会想到要说这部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又是不得不谈论它的。而且有许多这样在大众认知范围内的烂片我是深受其打动的。我并不是想要凭一己之力改变什么大众的看法,我现在没有这样的能力,就算有我也不是真的用来强行改变什么,我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多好多坏,仅此而已。
首先很多人对这部剧的预判可能就是不对的,对于一部喜剧自然也不能原谅全无道德逻辑与真实性,但因为夸张而把不合理的事合理化却是情理之中的。比如要是按照评判抗日神剧的标准来评判《虎口脱险》那么在剧情上也是贬低了敌我双方的智商,可因为出色的喜剧效果,让人可以忽略这方面的问题,况且在这样的喜剧中,真实从来都不是其追求的方向。
当然论喜剧效果,本剧是不能和《虎口脱险》相比的。只是说在某些方向上是相同的,《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本质上是一部纯粹的疯狂喜剧,在这样的喜剧里不说人话甚至不办人事是一种内在逻辑上的正常。纯喜剧就像纯动作片,一切的情节都是为了搞笑或打斗服务。这不是说类型片的剧情就可以粗制滥造彻底忽视,而是这方面的薄弱只要在类型元素上的效果有了补偿,就不能算做是绝对的不能容忍的缺点。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不用在一个笑话里非要有什么正确的三观和道理,当然前提是它足够搞笑,并且不是充满了恶意。
 
如果每件事都是可以固定下来,只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的话,似乎很多事都会变得简单。当然这是建立在我依然有些透支自己基础上,我的透支程度是比以前轻了,没有那么勉强自己了,不过这也可能是运气好了那么一点,没有遇到太过艰难的情况。可我还是选择相信自己是要进入一个开始好转的时期了,虽然有些部分还是在下降,谈不上是触底反弹,但我已然在建立和恢复一些秩序,而且在完成建立之后,依靠着我所建之物,我能得到的比付出的要多。
忽略和封闭几乎是永远不能停止的改变方式,前进就是改变自己相对所处的方位,在这个过程里必须要有的就是磨损与丢失。我能学会的只是做出选择,从重要的事里选一个不那么重要的放手,或者是把不得不放手的事从心底里接受它是不那么重要的。
我是想要在文字里有突破的,不过我还是不想彻底的破坏原来的面貌,不管原来的样子是多么不堪丑陋,习惯的力量都是十分强大的。一个坏的习惯当然最终是一定要改正的,只是面对强大的敌人,需要的就是重复的很难看到尽头的消耗。说起来好像是一件非常让人沮丧的事,可在这个过程里慢慢占据了上风,也的确能让人高兴。
 
#半影评# #不烂片单# #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 在那么多辩白之后,其实真要我举出一些剧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段子我却一时想不出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我缺乏对幽默桥段的创造与再造能力,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我很难做到随时讲出一个段子的原因——是我认为好的幽默是要在某种恰当的情景之中才能够成立的。这种情景在表演中来自于演员的默契,在生活中来自交谈双方的熟悉或有着足够的共同语言。
在我看来笑点必须是自然才是有趣的,所以大多数现代意义上的脱口秀模式——无论中外的——我都是觉得不够好笑的,我感觉这就好像是目的明确的努力挠人痒痒,完全缺乏正常的舒适感。而像传统相声式的对谈虽然也是刻意化的表演,但至少有着对生活化模仿的倾向。
本剧的幽默形式就是相声式的,不过相比之下虽然类型是剧情为喜剧服务,可 剧情上不断的推进却是极为流畅的,这就使得每个笑点都不会因为必须要让人发笑而用力过猛。虽然没有哪个点值得说得上是能让我笑上几年或终生难忘,但这种能从一个笑点开始对下一个笑点就有所预判有所期待同时又不会落空体验依然是好的喜剧才能带来的乐趣。
 
#半影评# #不烂片单# #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 其实虽说我是不喜欢非要把人弄哭的喜剧,但这部剧让我记忆最深的却是一个感动的点。那就是女主替儿子写作文那段,如果是孩子是天上的星星选择落去凡尘,那么妈妈就是选择了从人变成神,为了孩子变得无所不能。虽然这是一直都明白的道理,但在突然透过表演再次领悟的那一刻还是感人至深。
这的确不是那种能彻底震撼人心的表演,可我觉得好的表演可以分为三个等级:轮廓、再现、奇观。有了轮廓是证明有了准确的表达,再现是有了重塑现实体验的能力,奇观则是能到达超越现实只有表演才能达到的领悟。第三种可遇而不可求,第二种已经足以称为优秀。
还要说回三观的问题,虽然我没怎么看其他人的评论,但我想对这部剧最大的批评还是在于三观,而这段戏则是完全可以使这部剧的三观合理化的。现在毫无疑问催婚催生都成了最大恶极,恐婚恐育才是主流话题。的确以任何一种手法控制他人的自由意志都是不对的。但由此而反对所有赞美血缘女性的倾向,甚至把“为母则刚”都划入封建范围就有些矫枉过正了。
就在原生家庭与血亲生育成了很多人痛苦原罪的时候,像《小偷家族》和《异星灾变》这样非血缘关系的作品却备受推崇。非亲非故彻底由自己选择的爱的确是伟大的,但大多数——除了受到胁迫不得已——生下孩子的母亲都是有着自我选择的。也许在之前或之后的某个时刻这样的爱也会消失不见,但它曾经的存在和美好却无法否认。正是这种美好,让人成为人,需要去爱,渴望被爱。
 
不知道在这样一个时刻谈论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因为我现在可能是到达了一个冰点。在一次崩溃之后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当然也许这只是我太过不高兴的心理作用,想把责任推给别人而已。我知道这样做没用,有用的办法是好好的后退到一个更远的程度,不想着还多要求什么,只是把握好这个几乎零度的时期,记住自己能缩减到一个什么程度。
虽然这么说着,但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尽快的恢复温暖,为此冒一些风险也值得。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想着要试着坚持原来的道路,看看再顶一下能不能顶过去。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许是一种试炼,可身在其中时我只觉得这是折磨。
我让自己探索到底能放平到一个什么程度其实是没有用的,我不断失去曾经珍惜的部分是早晚都要发生的事。而我的精力不能总是放在感受痛苦上,我应该在失去一切之前建立起一些东西,不过追赶却似乎是永远都遥不可及的事。所以我还是要回到某种程度的麻木之中。这种看起来很不积极的结尾不是我想要的风格,可这就是我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半影评# #想见你# 现在谈论这部剧可以说是能完全的与流行绝缘了,但其实我依然是犹豫到底该不该或者该以怎样的方式谈论它的。因为对它的感觉与隐秘的角落类似,都是虎头蛇尾最后让人觉得很难完整观看第二次的作品,但不同的是我再看了一次《想见你》的第一集时是有了一种想要再次完整经历一次观剧体验的意向的。之所以说是意向,因为这种感觉的确不是那么强烈冲动的欲望,可反倒因为如此,才能更冷静的考虑到了之后剧情上所要经历的一切,才可以客观冷静的说:它还是值得看,值得再看的。
而至于隐秘的角落其实我也是该尝试着再次观看的,虽然明知道它有着更激烈的开始和更迅速更彻底的衰败。
与许多人的评论不同,我认为《想见你》最好看或者至少是在整体水准以上的部分就是开场的两集。虽然这开场不是什么大开大合的情节起落,可慢慢舒展开的情绪却有一种更强烈持久的力量。同时在其中引而不发的的暗线也有着类似于隐秘和冰火的多线可能,一个迷题最迷人的往往不是真相大白,而是谜团交织出的无限可能。
 
#半影评# #想见你# 实际上虽然在悬念之外的爱情元素其实才是剧情的核心,但毫无疑问本剧能有如此口碑的原因就是因为穿越悬疑元素对于主题严密的包裹。而且从第一次的穿越开始,不断逆转的因果轮回就一直在形成某种可以自圆其说的完美闭环。尤其甚至在经历中间有些平淡的几集之后,当男主也开始穿越时,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双循环模式出现了。虽然严格来说在循环中任何一个点都是起点,但从不同视角对命运的重复验证其实是只有剧集的长度和节奏才能做到的事。
这种环状结构正是时空电影的魅力所在,穿越时空是为了逆天改命,可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对命运的验证。而这部剧的崩盘就是在于结局的改变未来和为了这个目的出现的混乱。从两个男主的同时出现开始,时间便开始出现了错乱感,也许是我的个人理解能力不够,但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任何一个点的穿越都变得有可能,这就和信条一样从根源上就变得不合理。
几乎每部关于时间旅行的经典电影,从《终结者》、《回到未来》到《源代码》的关键都不是改变过去或未来,而是改变自己。这之中个人认为最经典是《七龙珠》沙鲁篇里特南克斯的穿越,最后回到自己世界的特南克斯没有改变任何已经发生过的事,只是面对同样的敌人的是一个更强大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改变未来。
如果时间真的是可逆的,那么人的意识就是不可逆的。人没有后悔的能力,也不该有后悔的权利。
 
虽然不是有意而为之,但似乎慢下来的确让我有了一些好转的力量。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我有了那么一点浅尝辄止的反思,在看到了一点黑暗之后就能更安心的回到固有的不多的温暖和光明。这是一种不怎么积极的退步表现,可如果短暂的休息之后是很快的再次向艰难挑战,应该也可以算作是某种廉价的勇敢。关键不是在于是否好贵,而是在于是否勇敢。
对限制的更加适应不失为一种接近自由的方式。我知道这种说法证明我太过懦弱,不过我就是这个样子。我还做不到太深的自省,连数落自己的缺点说得太多了都会受不了,但偶尔就这么突然的看到一眼自己丑陋的真面目,让心里紧那么一下,我觉得也是有用的。至少紧了之后就能有松,松松紧紧之间就能产生类似韧性的东西,只要我不做得太过,把自己崩断的话。
我好像又把自己的状态说得太顺太好了。实际上还是有太多的地方我是急需改正却依然没做到的。暂时的安稳只是一种拖延,被囚禁的欲望如果不能及时疏导或忘却,下次再出现的反扑就会更加强烈。拖延不是放弃抵抗,而是要不断储备有朝一日能够对抗的力量。我说路很长,不是为了不急着去走,而是要相信我已经在路上,有了可以发力的方向。
 
#废弃片单# #泛谈# #山口百惠# #古都1980# 单就以我不算太多的日影观影量来看,七八十年代日本女星中除了几部作品就短暂退隐的之外,可能只有山口百惠是没演出过三级片的(当然其实很多这样的三级片只是某种噱头和擦边球,很多主演本人没有大尺度裸露镜头)。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她的地位,只要有她就可以不用担心没有观众,不用再用低俗伎俩哗众取宠。
不过在这样的人气之下,她的作品能真正拿出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却不多。这一点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高质量修复的极少,就目前我看到的也只有古都1980和《春琴抄》有上佳的画质。虽然许多当年的票房巨制比如《水手服与机关枪》修复画质也不算太好,但山口百惠既没有那样的超高票房作品又没有在影迷或各大电影节上留存的高质量拷贝,其实说明了她的一种尴尬地位:不是流量也不是艺术家,在二者之间却两头不靠。
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在商业和艺术间保持着某种平衡,但这样的平衡是很难保持的。尤其是在她的演技和角色定位有着不可忽视的问题的基础上。这点最明显的体现就可以从古都1980中看的出来。
 
我又在很深的犹豫之中,我的犹豫在于不知道自己的改变应该做到一个什么程度,我依然是惧怕发现原本的自我有一天已经完全消失了的。虽然我知道杀死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可我还是在努力拖延寻找最安乐的死法。而在拖延更长的时间里,我就会有更多绊住自己的犹豫。面对这些犹豫,只能硬着头皮不在乎更多东西的趟过去,过程里所有的失和伤都要承受下来。
我知道大概该怎么做,不过是不知道在更远的角度来看能对多长的时间。那些轻微腐烂变质的部分我也不能确定会不会扩散到一个不可控制的程度,我把自己又放到了又危险的尝试里,而且我尝试的还是保持旧有的习惯,只是看这次能不能做得更彻底而已。这样说我好像是明知故犯的在做错的坚持,但越来越多的时刻我觉得不能去管对错或善恶,只能暴露出更多的自己,不去管很多的让自己迷惑的东西。
其实我可以不写自己的痛苦,写我对某些渴望探索的尝试。可在这样的探索里我也是充满纠结和痛苦的,因为寻找是因为亏欠,有些东西却是找不到的。在快乐的过程里会遇到痛苦,那么在痛苦里应该也能找到快乐。就算没有,也要这么想着,才能前进下去。
 
#废弃片单# #泛谈# #山口百惠# #古都1980# 本来看古都1980版是为了看65版做一个准备,但的确从海报开始就对这版有着很好的印象。而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有很高的水准,那种远近适中的观望态度和缓缓移动的长镜头有一种风雨欲来前的从容和优雅。接下来与字幕同时出现的高调笛与弦乐更是突然把某种莫名情绪提升到了一个最高点,这种方式第一次看到是来自于我可能最喜欢的香港新浪潮武侠片《名剑》,现在发现出处也许就是这里,这证明这版有着自己的影响力。
不过在这个最高点之后就是下降,当镜头开始推进到女主足够近的距离时,问题就开始出现。尤其是在她与另一个男性角色散步聊天时,感觉整体的情绪焦点都不是在她身上而是在另一个人身上。这种情况在很多山口百惠的电影里都发生过,很多时候配角的颜值演技会盖过她。这是因为她的演技风格其实有着微妙的错位感,相比于典型东方柔美素雅类型的容貌,她的声音偏浑厚有硬度和力量感,这就使得角色如果适合容貌就不适合声音,适合声音的角色又是比较不适合容貌的。
 
#废弃片单# #泛谈# #山口百惠# #古都1980#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声音比容貌更能代表一个人真实的自我,所以相比与影视作品,虽然大多数山口百惠的音乐作品我也不是多喜欢,却更为认同和能欣赏其中你美感。
而要是她接演更多符合其声音特色的作品,以当时的风气而言也许就必须是一些大尺度的作品。凭借她的人气自身肯定不用做出什么太大尺度的表演,但这样的作品之后可能会改变人设的方向,反倒有所事业的商业价值。
不过从性格和演技来说,这样的转型也许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她的性格其实和容貌一样是比较传统的,对于太复杂独立个性的角色很难想象能有多好的发挥。她另一部修复质量极佳,我认为可能是她最好的我迟迟没有完整观看的作品《春琴抄》也许就是最适合她的角色,在传统中有那么一点个性,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
她声音上虽然有着一定的强硬可音乐风格上也是传统演歌改编居多,在音乐市场上的继续发展也可能很快就会跟不上流行趋势。所以在顶点时隐退回归家庭也许就是她最好的选择。
 
#半影评# #泛谈# #舞蹈综艺# #起舞吧齐舞# 之前没想到过废弃片单也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次,至于半影评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了。虽然战线拖得越长我就会越丢三落四的忘记本来要说什么,可把疲劳评论分摊的确也能让我不会一下子承受那么多压力。没有什么长篇大论是能一下子完成的,我不敢说自己能做到什么鸿篇巨著,但我要试着话越来越多,不管是不是说的都对。
首先还是要从批判开始,舞蹈毫无疑问是最好去剧场欣赏的艺术,虽然我没有真的在剧场看过,但我认为在综艺中的展现也是以贴合剧场舞台为最佳。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目前大众公认(也就是豆瓣了,豆瓣也许是国内最靠谱的评分网站,可也只能仅供参考,虚高假低都是常事)口碑最好的舞蹈风暴可能是做得最差的。尤其是那个所谓的“风暴时刻”,技术的确是高超的,美也是美的,可舞蹈就是舞蹈,不是雕塑也不是摄影,没有音乐的烘托、没有连续动作或表演情绪的前因后果,单独一个动作的呈现再美也不是属于舞蹈的美。就像截图和剧照代表不了电影,不是某一帧能做壁纸的就是好电影。
 
“人拥有的越少就越怕失去”这句话我不知道是哪里听过还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只知道这的确就是我的真实写照。而且想到它时我似乎从某种绝望的困境中缓解了一些,然后我忘记了它几个小时,一切又变得恶化起来,现在我再次想起,不知道能不能再让一切变好。我是觉得自己该更少一些迷信的,可运气越坏的人越是迷信,因为除了迷信似乎不会有什么好事情无缘无故的发生。
其实我在进行着文字,就说明我的状态没有那么差了。至少我是在一定的距离和包裹隔离下在谈论这次崩溃。我很久没有这样彻底的被打击,而在被打击时我总想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一般来说被打击受痛苦,都是为了让我做出某些之前不愿做出的让步。在足够坏的情况下,曾经以为不能承受的后果会相比之下显得不那么可怕,变得有了可以执行的可能。
当然最好我是不需要这样的时刻出现的,要是我能狠下心早对自己下刀,总是会比被动的做案板上的肉要好。这次被击倒了,也留只有下次再来而已。我不得不在某些时刻倒下,放平自己,然后用更低的姿态走下去。
 
#半影评# #泛谈# #舞蹈综艺# #起舞吧齐舞# 当然有时综艺影视可以做到剧场做不到也是好事,比如我目前看过最好的舞蹈综艺——同时也可能是国内所有综艺里我唯一觉得可以一次又一次重复观看的——《中国好舞蹈》就做到了许多剧场舞蹈也许无法做到事:真正的镜头感和剪辑感。这是影视化比剧场真正的高明之处,去掉许多视角单一造成的不足,把情绪和情感用一般人无法发现的视角呈现出来。
而这个所谓的风暴时刻是完全反影视化的,因为这种子弹时间的用法毫无疑问来自于《黑客帝国》,但在《黑客帝国》中却没有哪个子弹时间是这样绝对静止的(第一段戏的静止仙鹤踢腿除外,实际上那是在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提前拍摄用来争取投资的部分,所以品质上比之后的戏份差了很多,说是全片最土最劝退的部分也毫不为过,风暴时刻偏偏模仿的就是这一段),从躲子弹、飞机炸楼到动能化解,镜头中总是有在运动的主体的。就算是后来良莠不齐的诸多模仿者里,也几乎没有让镜头静止的,因为毫无疑问这违背基本的影视美学。
甚至其实静帧拍摄这个方法都是比舞蹈风暴早几个月播出的《起舞吧齐舞》先使用的,不过的确齐舞的技术远不如风暴。可如果这这种方式是用来看齐舞的整齐程度无疑是更适合的,而且从节目后期来看,齐舞除了海选在后半段节目里便很少出现这个技术,前期的使用也是一笔带过没有占用太大的篇幅。当然不能否认也许是技术不足使得节目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但这的确是符合了艺术规律的。
 
#半影评##泛谈##舞蹈综艺##起舞吧齐舞# 本来没想到会用这么长的篇幅来批判一部作品,但的确对于舞蹈风暴我的感受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毫无疑问对于舞者们的技术我是绝对的肯定,虽然分数虚高我也觉得是可以原谅的,另一方面对于节目其他的部分说是深恶痛绝都毫不为过,这种感觉尤其是在第二季第一期没快进的情况下更加明显,简直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
首先最忍不了的就是评委点评,几乎全程膈应人的花式彩虹屁。不是说一定要给表演挑出什么毛病才是好的点评,可有着一定标准的审视才能更好的发现美与瑕疵。一味的吹捧等于失去了评论的意义,真心的夸奖泛滥也就成了虚假的马屁。
其次是舞台的设计和对表演长度的压缩。虽然相比其他节目可能只是每段表演只少了几十秒而已,但这就使得舞台呈现上只能看到技术,而几乎看不到一个有完整表达的作品。其中最过分的是对于一组拉丁舞选手的表演居然是以一种全程二倍速方式呈现的,在我看来这种鬼畜的做法简直就是对艺术赤裸裸的践踏,如果不打算播出这一段,那么剪掉或者只播片段就好,用鬼畜进行恶意篡改实在太过无耻。而再想到这压缩的时长只是为了多几句无用的废话点评,就让我实在不能再多这个节目有任何的支持。
 
虽然不是我愿意的,但接下来很可能我会进入一个更艰难你阶段,不过这也是一个机会,让我需要确定什么才是重要的,而其他的就必须放弃。
实际上在近几天虽然被打击的时刻没有太少,可我还是感觉有一些东西是在恢复和建立的。这一点不多的建筑很快就要用更大的打击来验证是否真的坚固。
我以为自己在进入一个加速的状态,其实这只是某种相对匀速的稳定。真正的加速是要不断变化的无所畏惧的不停向前。
我知道自己短时间之内是还做不到这样真正的加速的,我能做的只有在深入更深的困境面对更具体紧迫的问题时努力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在被打击被伤害后尽快重建某种可以维持的秩序。
在更深处的问题里,很多东西都是可能会被颠覆的。我现在觉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东西,也许在某个时刻就会轻易放弃。想到这些是有些让我失望的,但同时又会让我产生对当下更为贪恋欲望。我之所以说是贪恋而不是珍惜,是因为面对这种情绪在以往我总是无法控制的让自己陷入失控的情况。
这次我算是比以往更早的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我不敢说这次我能把贪恋变成珍惜,但我能说我是在接近于可以做到,接近于可以做到任何事的。
首页 上一页[32] 本页[33] 下一页[34] 尾页[1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文字吧 最新文章
【晚安】喝醉了他的梦
都是兄弟不骗人
一同看会员
【影评】【影人论】【老男孩】
变得优秀才会不负时光??
我肯定是疯了
分手至今 他说的哪句话还让你念念不忘
排期楼。
Clown大阿媛
社恐患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30 23:45:43  更:2021-07-04 11:07:3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