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恐怖推理 -> 妖言水浒:九百年前的那场山寨盛世(笑死算自杀) -> 正文阅读

[恐怖推理]妖言水浒:九百年前的那场山寨盛世(笑死算自杀)[第24页]

作者:暗黑山老妖
首页 上一页[23] 本页[24] 下一页[25] 尾页[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uqinghuacc 2302楼 2013-05-26 22:52:00
    每看一次,都是一次心的飞扬。。。。嬉笑中陷入深思,老妖你怎么如此有才?
    -----------------------------
    过奖了
    @岩永 2308楼 2013-05-27 11:29:00
    @暗黑山老妖
    啊啊啊,昨天忍不住又看了一遍水浒!
    就是智劫生辰纲那段,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一个重大的细节!都被古今学者忽略了!
    我是第一个发现的,这也印证了老妖的观点
    晁盖确实是老玻璃!
    因为有吴用为证!
    话说为什么呢?
    大家记不记得吴用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拿着什么兵器?
    这个问题给大家留个悬念,我查了古代的兵器谱,发现根本没这种兵器
    根本就是施大爷虚......
    -----------------------------
    呵呵,考证得不错。握手
    @紫薇通灵师 拜托你自觉一点,别在别人帖子里胡闹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6
    生辰纲的案子是这么破获的。
    济州太守认为辖区里出了大案,应该整顿一下,于是开展了严打运动。
    在一次抓赌行动中,一名叫白胜的赌徒落网。
    该犯被认出是山西假酒案的重要嫌疑人,因此受到重点照顾。
    经过照顾,白胜的态度就变得很坦诚,承认全国的假酒都是他造的,还说生辰纲也是他抢的。
    在结案报告中,何涛本来准备删掉后面这句话,但太守认为这有点奇怪:
    这个案子还没破,他一个造酒的是怎么听说的?
    因此不一定是胡话。
    经过进一步审讯,白胜把晁盖等人招出来了。

    至于杨志,他离开黄泥冈之后并没有走远,一直在济州附近转悠,有时候打把式卖艺,有时候也干点劫道的买卖。
    有一天他正在一个熟食摊上吃霸王餐,旁边来了个胖大和尚,要了三斤牛肉,二十瓶酒,风卷残云一般吃完了,然后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兄弟认识洒家吧?”
    杨志摇摇头:“不……不认识……”
    “噢,不认识啊,不认识就好办了。这顿饭先替洒家垫上,有空找洒家要钱去。”说罢转身提着禅杖就走。

    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挫折,杨志变得很没幽默感,于是跟他打起来了。
    两人斗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这时那个卖肉的跳出来喊道:“二位别打了!这顿饭我请了!”
    那和尚立刻就住手了,说:“早说啊,害我费这么大的事。”
    杨志对和尚的功夫非常佩服,问道:“长老好功夫,敢问尊姓大名?”

    这个和尚当然就是鲁智深。由于两人都在东京工作过,而且互相听说过对方的名头,因此有不少共同语言。
    至于那个卖肉的,也不是外人。他就是林冲的徒弟,当年东京福田院的主治大夫,“操刀鬼”曹正。

    关于曹正的故事,以前在林冲的故事里讲过一些。
    其实林冲出事以后,他又有奇遇。
    事情是这样的。
    礼部某给事中腹痛,大概是阑尾炎,到该医院就医。
    院长认为这么简单的手术交给曹正应该没问题,但是后者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他在手术过程中一走神,把病人的大肠切了下来。
    回过神来一看不好,赶紧往上接,但又误接到了气管上,也没发现就缝合了。
    此人侥幸不死,出院后到下面做报告,群众都反映:这领导说话怎么跟放屁似的。
    给事中也觉着最近口臭异常,于是又回医院复查,一号脉,专家惊呼:“怎么嗓子眼以下全是下水!”

    这次医疗事故的结果是曹正和院长一块儿被开除。
    曹正找不着工作,只好拿动手术的本事来杀猪宰羊,干个小本生意。
    曹正本来就是个胆大包天的人,失业以后,更是无所顾忌。
    他满怀愤恨,走上了反政府反人民的道路。
    他对自己的career做过很多规划,上二龙山也是其中之一。
    据他观察,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位于几个州县的交界处,是一个三不管的山头,非常适合占山为王。
    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山上经常影影绰绰地出没着一些人,看来是有主了。

    “这些人吧,穿得还都挺好的,马车也都是高档货,就是年纪普遍比较大,都有四十来岁。更奇怪的是出入都搂着至少俩小妞。你们说这是什么贼人?”
    曹正百思不得其解。

    这当然难不倒江湖经验丰富的鲁智深。
    他当场就判断:这不是山贼,是诈骗团伙。
    但是诈骗犯人多了也不好对付,更何况二龙山山势险要,上山的路非常难找,要硬打上去,难度很大。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杨志忽然放声大笑起来。
    那笑声震得桌子都颤动,却充满了参透命运的恍然大悟和心有不甘。
    笑完之后,他摸出一张纸,拍在桌上。
    那是二龙山的地图。

    有关二龙山,还需要补充说明一下。
    曹正的情报并不完整。
    从一方面讲,二龙山的确是一个三不管的山头,但另一方面讲,又有好多人在管着:几个州的衙门都动用小金库,在山上建了干部疗养基地。
    这些干部在鲁智深他们攻占山头时没来得及跑掉,于是都被迫成了他的部下。
    其中青州的损失最严重——除了慕容知府,整套领导班子几乎全军覆没。
    慕容知府犹豫了将近半年,最后还是把这事向中央作了汇报。
    这样生辰纲所有相关人犯的下落都搞清楚了。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7
    如前所述,生辰纲一案被济州破获了。
    考虑到此前他们有近十年没破过案了——假如你查到他们的破案率是百分之九十多,我这里还有个解释:朝廷英明地取缔了明教,所有破不了的命案都栽在邪教分子头上了——这无疑是个伟大的胜利。
    太守高兴之余决心不让其他人把功劳抢走,于是派何涛到郓城县,坐镇指挥抓捕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给何涛的行动经费几乎相当于全州治安预算的一半。
    临行前,太守拍着何涛的肩膀说:“小何,毕其功于一役!到时候我上调东京,你跟我去刑部!”

    不幸的是这段话何涛似乎只听见了“进刑部”这三个字,顿时百感交集。
    干他们这一行的,都想进刑部。
    二十多年来,何涛始终感觉头上有两座大山:一个是限期破案,一个是破案率。
    这两个东西经常弄得自己成月地不眠不休,苦不堪言。
    但是只要一进刑部,他的工作就只剩下一项,那就是统计别人的破案率,命令别人限期破案。

    终于要熬出来了!
    二十年来风餐露宿含辛茹苦的经历全部涌上心头,何涛在奔赴郓城的路上偷偷哭了好几次。

    大宋警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外地捕快来办案,本地都要公款招待一番,弄个接风宴。
    何涛当然知道,如此大案,不应该提前惊动本地胥吏,否则容易走漏消息。
    但是要是连顿酒肉也没有,手下二十几个弟兄也提不起办案热情,万一关键时刻不出力,出了纰漏自己第一个倒霉。
    再加上他面临职业生涯的飞跃,也的确需要庆祝一番。
    于是何涛做了一个影响大宋历史走向的决定:用办案经费,咱们自己去喝一顿!

    何涛一行找了郓城最高档的酒楼,一头扎了进去。
    由于前一段忙着严打,大家牺牲了不少个人爱好,因此那天就玩得比较疯。
    据目击者回忆,他们那天光陪酒的歌妓就叫了十六个。
    不一会儿何涛第一个喝醉,发起酒疯来,除了一般酒鬼常干的那些事,他还掏出一把交钞扔到空中,引起极大骚乱。
    事实证明,这种过度的放纵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他当场就被人盯上了。

    那天晚上何涛醉醺醺地搂着两个小妞进了客房,还没来得及聊句天,有人就跟了上去敲他房门。
    第一次敲门,何涛开了条门缝,看见门外站着个黑矮胖子,就冲他亮了亮工作证,接着把门关上了。
    那人第二次敲门,何涛开门给了他一个耳光。
    第三次的时候最为惊险,何涛冲出来一脚把他踹倒在地,拿刀顶在他脖子上让他滚蛋。
    但那个人还是不屈不挠地敲了第四次门:“英雄,你以为你躲起来就行了吗?没有用的,你那矫健的身手,雄浑的嗓音,视金钱如粪土的气质,都把你出卖了……”
    最终何涛不但开了门,还当场跪下了:“亲爹,你到底想怎么样啊?!”
    那人看他的精神状况不太适合聊天,于是留下张名帖就走了。
    第二天何涛酒醒以后拿出那张名帖一读,才知道,这孙子叫宋江。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8
    我们今天对宋江的全部了解就是此人是个坚定的投降派,完全忽视了他当年胸怀大志的一面。
    当然这个大志不是李逵所说的“杀进东京,夺了鸟位”,而是要做一个响当当的英雄。
    宋江年轻时床头常贴一幅字,上书“沧州小旋风,河北玉麒麟”——这是他的人生两大偶像。
    小旋风柴进不用多说——此人号称养士三千,天下闻名——玉麒麟卢俊义可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整个中国北方的黑社会教父。
    宋江崇拜这两个人,说明他很有股“不能流芳百世,便要遗臭万年”的劲头。

    根据我的经验,任何人都会把前者作为首先争取的目标。
    即使那些后来真正遗臭万年的人,在世时也都相信自己不会遗臭万年。
    因此宋江年轻时也应该总在琢磨着怎么成为柴进式的人物,而不是克服万难去当土匪头子。
    但生活的惊喜总是太多。

    当然,柴进也不是谁想学就学得了的。
    此人不但有钱,而且还是个王爷,国家公开保护动物,有丹书铁券(就是免死牌),就算一不留神收留个政治犯也不怕受牵连。
    考虑到这些因素,宋江作为郓城小吏,能在山东河北成为名气仅次于柴进的“及时雨”,是件很值得佩服的事。

    关于宋江的成功秘诀,大家有很多种说法。
    有人说关键在于宋江求贤若渴,只要是英雄,不管出身贵贱,他一律高接远迎,端茶倒水。
    还有人说,宋江真正令人感动的是那种执著的求才精神,只要他认定你是英雄,克服万难他也要交你这个朋友。
    还有人说他涵养好,有时候简直到了唾面自干的程度。
    关于这几点,何涛都可以证明。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9
    何涛向茶坊打听了一下,得知宋江是郓城县的宋押司,本地小有名气的及时雨,顿时对自己昨晚的行为感到后怕,于是赶紧整理着装,要去县衙。
    没想到一开门,发现宋江已经在门外等候了。
    他打扮得衣冠楚楚,身后是郓城县的都头雷横和朱仝,以及十余名美貌歌妓。
    一见何涛,他立刻快步上来唱喏:“何观察大驾光临郓城,蓬荜生辉!昨天在下多有冒犯,今天特来摆酒赔罪。快请!”

    何涛那天没能及时赶去县衙。
    他直接在清江酒楼喝瘫了。
    郓城方面的人配合默契,劝酒娴熟,饶是何涛的酒量超人,也双拳不敌四手。
    不久,他开始跟雷横朱仝称兄道弟,还抱着宋江哭,多次自打耳光。
    假如不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两人真的可能成为莫逆之交:
    何涛在醉倒之前,介绍起自己的本职工作来。
    宋江听他说是来办案时还很高兴,但一听到他说来郓城是为了抓晁盖,心里就咯噔一下,再也笑不出来了。

    关于宋江的情况,还有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
    长久以来,人们都以为清江酒楼是宋江的个人财产,这是不对的。
    这栋建筑的产权和使用权都完全属于郓城县。
    它的本来名称叫做“郓城县驿站”。
    作为县里的押司,宋江的工作就是管理招待所。

    虽然今天看来所长只是个小官,但在以前却未必。
    比如说同样是厂长,在90年代意味着天天被职工堵着门索要拖欠工资,在70年代却可以决定分房子、批准结婚等重大问题,大家巴结还巴结不过来。
    由此上溯到明朝,考虑到那时候全国只有两个厂,东厂和西厂,这个职务简直赶得上皇帝了。
    同理我们可以推知,在宋朝,作为所长的宋江也是不可小觑的。
    跟柴进相比,他甚至还有不少优势。
    首先在财政上,柴进再牛,平时的开销还得掏自己腰包,而宋江却一分钱都不用花。
    第二点优势体现在管理上。
    柴进虽然有祖传的几千间大瓦房,但住几千位江湖人士就稍嫌不够——这些人聚在一起,经常为了谁上厕所不冲水之类的问题打打杀杀,搞得柴府鸡飞狗跳,难免影响小旋风的名誉。
    宋江的招待所就没有这种问题。这座高层建筑虽然住人少一点,但房间都是Apartment,大家吃喝拉撒都不用出门,避免了很多摩擦。
    另外地下的课外活动中心还有几家赌场,因此大家都过得很充实,犯不着去打架,这样大家就自然觉得宋公明很够意思。
    养鸡场里的笼养鸡和老百姓的家养鸡相比,前者收益多。
    宋江和柴进的差别也可以这样概括。

    宋江的另一个过人之处就是有经济头脑。
    他在北宋时期就意识到,等价交换的真正载体不是财物商品,而是劳动时间。
    换句话说,有时候不一定要花钱,花点时间帮人点忙也可以得到回报。
    因此宋江除了收留天下英雄,还经常助人为乐。
    当然,前提是这个人有偿还能力。
    晁盖作为当地有钱有势的代表,宋江自然没少帮他。
    相比之下大街上的叫花子他就很少有兴趣去帮。
    那天他听说何涛要抓晁盖,马上就意识到这回是要亏了——晁盖这种人属于长线投资,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回笼。

    目前宋江面临艰难选择:到底救不救晁盖?
    《水浒传》以及后来梁山的《天魁星照耀中国》都可以告诉我们,尽管风险巨大,最后他决定还是要救。
    正当宋江心惊胆战地策划细节时,何涛支持不住,趴在桌上不省人事了。
    同时倒下的还有雷横和朱仝。
    宋江赶紧溜了出来,骑上快马,直奔东溪村。
    到了晁盖家,他敲开门,没给对方说任何废话的机会,就告诉他生辰纲事发,赶快逃命要紧。然后又匆匆赶回郓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文献都没有记载以后发生的一件事。
    我们知道,拯救晁盖的决定及行动都是宋江陪何涛喝了八斤多白酒以后发生的。
    赶回郓城途中,被冷风一吹,他的酒劲就下去了。
    这时他忽然想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当即勒住马,左右开弓狠狠给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妈的晁盖从今儿起就是通缉犯了,我还他妈指望他回报什么呀?”

    意识到自己白白成了通匪犯之后,宋江当即回拨马头,又来到晁盖家中,握住他的手说了一通“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江湖风波险恶,多多保重”之类的话,然后强调:“兄弟帮你可是看在咱们的情分上。我可不是想要你一百两黄金啊。”
    然后掉头就走了。

    当宋江回到驿站,推开包间的门时,里面已空无一人。
    他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完了,去的时间太久,被他看出来了!
    连忙问刚才陪酒的歌妓何涛等人什么时候走的,得到的回答是:
    没走,仨人都在桌子底下呢。

    待续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10
    如前所述,政和某年某日,何涛来到郓城县抓捕晁盖,却被宋江等人灌倒。
    这只是他遇到的第一个挫折。
    晚些时候,他又遭到了别人的暗算。
    这个别人就是雷横和朱仝。

    我们知道,雷横和朱仝不但跟晁盖有同村之宜,而且交情还不坏——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因为放了晁盖的侄子,收了对方一笔贿赂。
    假如晁盖落网,把类似的事招出来,两人很可能会就此断送前程。
    因此二人早些时候听到何涛说要抓晁盖,心里比宋江紧张多了。

    当然,他们也知道宋江跟晁盖交情不坏,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就很有默契地把何涛灌醉,然后同时不省人事。
    宋江走了以后,他们又同时醒来,商量对策。

    “拖?”两人搭档多年,默契非比寻常,交流起来言简意赅。
    “不,催!”

    何涛恢复神智时,发现自己身处郓城县衙,身边全是捕快。
    他大惑不解,四下张望,发现身后的墙壁上挂着横幅:“生辰纲大案抓捕准备会议”。
    雷横走上来说道:何观察,你的计划,我等都明白了!
    朱仝也抱拳请命:何观察,动手吧!一定成功!

    何涛当时还处于半醉不醒的状态,这时候连自己姓什么都未必记得,你叫他去跳楼学飞行,他也八成会去。
    果然,何涛看雷横朱仝那么激动,自己也激动起来,大手一挥:出发!
    雷横朱仝在背后相视而笑。

    当然,何涛这种老公安,脑子里还是有根弦的。
    他隐约记得,今天这事好像比较重要。
    于是他硬撑着站起来,大着舌头反复强调,要求同去。
    这个举动让雷横心里打鼓,不知他是真醉还是装糊涂。
    就算是真醉也不放心,万一到了东溪村,这厮酒又醒了怎么办?
    为了保险起见,他又决定:干脆,把他支开。

    出发不久,雷横让队伍在一个路口停下来,对何涛说:何局,我看这样吧,前边有个岔路口,你带大队从大路走,我领几个人走这条小路,去抄他们家后门。
    何涛眯着醉眼,对这两条路端详了很久,问道:“这条小路上很热闹呀,都——都是些干什么的?”
    朱仝说,何观察,不好意思,这条路一直是治安死角,街两旁全是些洗头房什么的,这个案子完了以后我们一定好好整顿一下……

    没想到何涛却笑眯眯地说:“不要紧不要紧……我看还是这样,你们带队走大路,我自己去包抄就行了。”
    说着就朝小路走去。
    走了两步,一回头看见雷横等人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他还一边倒退一边挥手:“你们去就行了,这边我一个人应付得了……”

    雷横朱仝带队来到东溪村,命令手下敲锣打鼓,扯着嗓门大喊道:
    “晁盖,往哪里跑!”“你在黄泥冈的案子都调查清楚了,快点来自首!”“抓住晁盖,别让他跑了!”
    这当然是多余的——如果你打过群架就会知道,人逃跑的速度跟胆子大小是成反比的,因此接到宋江报信后晁盖等人跑得应该比兔子还快,早就到石碣村了。
    雷横扑了个空,就带队回郓城了。
    本来他俩还担心何涛会怪罪他们办案不力,甚至怀疑到他们头上,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何涛搂着两个小妞在城门口冲他们招手。

    雷横小心翼翼地说:“何观察,不好意思,人……跑了……”
    何涛好像没听见:“好……挺好……走,一……块儿上去喝……两盅……庆功……”
    雷横等人跟着进了酒楼包间,一股香水味迎面扑来,里面足有二十几个花枝招展的陪酒小姐,好像一个surprise party。
    何涛大着舌头对她们说:“我说——马上——就来吧,你——你们还不——信……”
    这件事就这么结了。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11
    以上就是晁盖等人虎口脱险的全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件顺利得几乎没劲的事。
    但在后来梁山上的文献中,这件事却变得复杂了很多。

    我在前面引用过梁山方面的文献,你大概也看出来了,这些东西真正起到的作用并不是记录历史,而是考验人的忍耐力——有的时候它的确操蛋到令人想把它烧掉的程度。
    在晁盖刚上山不久编纂的权威文献《黄泥冈起义纪要》一书中,只有宋江报信这回事。后来宋江上了山,“雷横私放晁天王”的记载就出现在更权威的《梁山简明革命史》一书中:
    当时晁盖等人还在家收拾行李,听到响动才开始逃跑。
    但不幸跑错了方向,迎头撞见雷横的队伍,雷横冒险把他们放了。

    假如你翻阅再后来成书的最权威文献《天王实录》,就会发现,宋江报信这件事消失了,只剩下雷横……
    对于到底谁救过晁盖这个简单的问题,每个答案都像星星一样忽隐忽现,实在令人头疼。

    当然,完全让人省心的文献也不是没有——在晁盖临死前不久修订的《天王实录》中,已经没有任何记载说有人救过晁天王。
    假如采用这种材料,整件事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
    案发后,晁天王带领众人及时转移到东溪村,在水泊设伏打败了官兵的第一次围剿,然后转移到梁山,收编了当地土匪武装王伦朱贵,建立了梁山根据地。
    整个故事干净紧凑,如同黑白影片,没有任何让人头晕的颜色。

    大学毕业以后,我出国留学。
    必须承认,我在留学的时候不是一个节俭的人,有点钱就喜欢乱花,买点DVD什么的。有一次我买到了纪念版的《辛德勒的名单》。
    有个工作人员在拍摄花絮里说,该片做成黑白影片相当于拍两部电影——先拍彩色的,然后把所有胶片加工成黑白的再转录一遍。
    这首先令我很惊讶——我本来以为斯皮尔伯格是为了省钱才拍黑白片的;
    然后它又影响了我对某些历史纪录的看法——简单干净的故事,必定是出自加工。
    因此尽管某些资料能够极大地减轻我的工作负担,但我并不打算采用。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12
    这篇小说不叫“宋江的故事”而叫“断金亭”是出于以下考虑:根据我接受的历史理论教育,人不过是充当历史无意识的工具,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宋江这么个人,只要历史需要,也会出现另一个人来完成拯救晁盖的任务。
    这样看来宋江只不过命好,假如他那天在不适当的时刻去上趟厕所,他的位置弄不好要由何涛来代替了——除了他我实在想不出在那种情况下谁还能去报信——因此不值得大书特书。

    相比之下晁盖占山为王就重要得多,因为这验证了另一条权威理论:伟人对历史的发展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用梁山官方的说法,“没有晁盖,至少我们的事业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晁盖逝世以后,被追封了很多头衔,比较重要的有“晁盖思想创始人”、“梁山根据地创始人”、“伟大的军事家”、“革命诗人”等等。
    这当然不是乱封的,每个称号都有其实证。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一个山大王的文化水平不会很高,但据我所知晁盖却写了不少诗,刊印成册,广为流传。
    晁盖还整理了不少革命心得,归纳为“晁盖思想”,甚至还译成了多国语言。
    我看过英文译本,译名是“Chaos Theory”。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只要一个伟人在东方动一动手指,就会在加勒比海形成飓风”。

    一般人还认为,晁盖没怎么打过仗,这也是错误的。
    梁山战史有“前三大战役”之说,指的是石碣村、祝家庄和曾头市。晁盖就指挥了其中两次。

    石碣村之战被誉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吴用回忆说当时官差士兵共有近千人,气势汹汹地杀来,有的同志已经丧失信心(说到这里他还瞟了刘唐一眼),但晁盖毫不惊慌,通过充分发动群众,迅速组织了抵抗武装,并通过游击战、麻雀战成功地粉碎了何涛领导的第一次围剿。

    对吴用的说法,我首先对那个“近千人”表示怀疑。
    除了考虑到他的为人以及中国人计数喜欢无故进位的习惯,还有何涛的报告可以参考印证。
    何涛次日酒醒以后,思考了两分钟,终于想起自己此行的任务,还回忆起雷横说晁盖跑了,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好在朱仝后来告诉他说东溪村有人报告,晁盖等人去了石碣村。
    何涛不敢再耽搁,决定带队前往石碣村。
    但雷横说石碣村有一两千村民,阮氏兄弟在那里经营已久,强行抓捕恐怕警力不足。
    何涛觉得有道理,于是跟济州方面联系,又调了二百官差过来协助执行任务。

    那天何涛带队来到石碣村,一进村就发现气氛有点不大对头:家家关门闭户,街上连条狗都没有。
    但走了一阵,就发现渐渐有人影出现在街头巷尾,而且都是手持棍棒的后生。
    这些人越聚越多,最后终于把何涛等人围在一个街口。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晁盖方面的备战活动。
    战前准备会议开得很热闹,大家都在乱糟糟的发言,基本都是在骂白胜。
    阮小二虽然经常说造反有理之类的话,但真到了非造反不可的境地,他又很不甘心,因此开始对晁盖发火,嫌他拉白胜这么个累赘入伙。

    晁盖说:熟归熟,但这么说话就是血口喷人了——最后决定用白胜的人是你,你怎么不记得了?
    有的人,不分青红皂白,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
    我们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我们的事业虽然有挫折,但是从整体来看,成绩是主要的,是九个指头……

    晁盖还企图拉出吴用助阵:“吴学究你当时也在场,你说句公道话。”
    但吴用看见阮氏兄弟的表情都有些吓人,更重要的是他想起此时大家都在他们三兄弟的地盘上,于是就哼哼唧唧的不肯说话。

    阮小二表示想不起来录用白胜是自己的决定,还进一步断定白胜是个卧底,并质问晁盖把房子租给这么个卧底是什么意思。
    晁盖依然没有看出势头不好,坚持不肯认错:
    “有的人,一贯地制造是非,一贯地投机取巧,一贯地见风使舵,你翻开你的历史看看,你究竟干了些什么?
    关于这个白胜,我早就说过不要搞了,是你非逼着我搞的,如今出了问题,怎么又成了我一个人要搞的呢?
    要是没有我,你们谁会知道生辰纲呢?
    如果讲到责任,责任在吴用、责任在刘唐,其他人多多少少有点责任……
    主要责任应当说在我身上。
    你们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无后乎?
    我一个儿子都没有,我看是没有后的……”

    就在大家的忍耐力快到极限的时候,阮小七一拳把晁盖打晕,然后跟小五一起把他捆了扔在墙角。
    大家都感觉耳根清静了很多,可以思考问题了。

    公孙胜首先提出上梁山,但吴用不同意:“不要被敌人吓倒,难道我们除了当土匪就没有别的出路了?我看不一定吧……”
    公孙胜把嘴一撇:“别看不起土匪,依我看土匪的水平也比整天揣着张报纸到处胡说的人高多了……”
    “那也肯定比整天叼着烟卷污染环境的人高多了!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切反动势力,不是真老虎,也不是铜老虎、铁老虎,统统都是这个……”
    公孙胜依然不买账:“有的人就是胆子小,看什么都像老虎。”

    争吵声中,刘唐方寸大乱,嚷嚷着主张逃到海南,但没多少人支持,他就歇斯底里,乱喊乱叫,说什么“咱们跑不了了,都得砍头”等等。
    这时晁盖已经醒了过来,对他展开了批评教育:“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弄个梨子,亲口吃一吃……
    我国的死刑有很多种,你怎么知道不是绞刑腰斩五马分尸……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结果阮小五不得不找了块抹布把他嘴堵住。

    最后还是阮小二拿了主意:上梁山。
    考虑到官兵已近(他派了不少治保会成员当眼线),他决定先想个办法拖延一下他们。于是阮小二召开了村民大会,作了如下发言:“乡亲们,得到上级通知,今天下午加收公粮。”
    下面顿时炸了锅,大家都表示三天两头收公粮,已经活不下去了。
    阮小二又说:“乡亲们,这回可不比寻常,我得到消息,州里的观察何涛亲自带队,谁要是不交,就带到州里蹲小黑屋——那可跟平时在咱村的小黑屋不一样,进去了不死也得扒层皮!”
    村民们听说世上还有比阮小二家后院还要黑暗的地方,当时就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冷战,然后纷纷喊出大逆不道的口号,决定拼死抗粮。
    阮小二十分满意,带着大伙悄悄溜走了。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13
    遗憾的是上述事实何涛并不知道。
    因此当有人问他“你是不是何涛”时,他就点头了。
    然后就是山呼海啸的喊打声,何涛以及全体官差都被村民们淹没了。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他们多次想问问自己为什么挨揍,但都没有成功。
    最后还是雷横和朱仝的支援部队把他们救了出来。

    石碣村的老百姓虽然叫嚣着要造反,但显然缺乏革命思想的武装。
    他们看到著名的凶神,雷横和朱仝站在面前,仍然感到很害怕,有的人还偷偷把棍子扔到沟里。
    双方的队伍对峙了一会儿,村民方面派出几个老头作谈判代表。

    “我们的政策就是‘法不责众’。今天我们只抓阮小二一家,决不搞株连,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朱仝声嘶力竭地作思想工作。
    那几个老头听了面面相觑,问道:“你说的是真的?有红头文件吗?”
    雷横把逮捕文书交给他们。
    这几个代表传阅了半天,越看越激动,最后全体哭倒在地,有个比较坚强的坚持着没倒,回头向村民们喊了一句:“乡亲们,老天开眼啦!阮小二完蛋了!!”

    当天何涛仍然是醉倒在酒席上。
    尽管他的伤势比较严重,但谁也没把他送进医院——大家都被村民高举过头,像英雄一样抬进族长家,痛饮了一夜。
    村里到处是鞭炮声,还有人自发地跑去把阮氏兄弟的家烧掉了。
    这给何涛醒来后的侦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来他还可以在三阮家里抄点东西回去交差的。
    这下一切线索都断了。
    他只好写了一份结案报告,说“现查生辰纲一案案犯晁盖等人均已暴病身亡,十万贯钱财已被挥霍一空”。
    另外附上一张七万贯的差旅费报销单。

    最后交代一句:济州太守和何涛的理想最终还是大体上实现了。
    太守东京上吊,何涛进了刑部大牢。

    祝大家周末愉快
    @破锋校尉 2390楼 2013-06-08 11:25:00
    最后交代一句:济州太守和何涛的理想最终还是大体上实现了。
    太守东京上吊,何涛进了刑部大牢。
    ==========================================
    顶这句!
    -----------------------------
    何涛后来好像刺配厦门了
首页 上一页[23] 本页[24] 下一页[25] 尾页[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我所认识的龙族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修仙悟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5-09 13:43:42  更:2022-05-09 13:55:28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