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恐怖推理 -> 惊天阴谋——夏、商、周以前的上古史,大家努力找出答案,还原真相 -> 正文阅读 |
[恐怖推理]惊天阴谋——夏、商、周以前的上古史,大家努力找出答案,还原真相[第5页] |
作者:zhaich5201314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5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tanghuangle 385楼 2013-05-18 01:07:00 还有,非常建议楼主去看看 小砚的白玉刀的帖子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 不知道楼主看了没,和楼主是一路人啊! ----------------------------- 实不相瞒,前天我在网上搜甲骨文图片的时候,他的帖子闪了出来。我看他蜀字和夏字的图片很完整,比我解得好,就把图片复制了。嘿嘿,他的帖子还没时间看~我怕看了他的帖子,我的思维会受影响,因为我比较熟悉的是西方历史~~他是解读山海经么,我这帖子只会穿插一点点山海经~ |
@汪新人 396楼 2013-05-18 11:32:00 有想法,说出来,爱看的看,不爱看的别看,不满不懈的朋友们没人阻止您绕道,。不说楼主找资料,认真分析值得肯定,码字这活也没多少人坚持。楼主,我顶你。 ----------------------------- 谢谢哈~这帖子其实是抛砖引玉罢了~因为我周围没有人喜欢这些,我老娘说我天天没事捣鼓这,又换不了饭吃~俺朋友都笑俺有精神病~ |
@lykuuu 303楼 2013-05-17 11:07:00 楼主大才,考证历史,追寻天道。《史记》、《资质通鉴》里有很多东西给人感觉不可思议,前后说不通,讲不明,感觉就是没有道理的事。凡遇上这种情况,现代砖家的解释似乎就是说古人比今人思想境界高,有道德。在我看来,简直是放屁,愚民教育。之所以古人记录这些前后不搭边,不合常理的事,估计就是因为在当时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手资料里,我只能这样记录,因此读史感觉很多地方都有留白。这就是传承,因为留白,因为不合理...... ----------------------------- @zhaich5201314 309楼 2013-05-17 17:21:00 你再好好想想,上古书籍里面的思想和我们现在接受的思想观点是不是有很大的出入? 在欧洲,用基督教统一思想之时,不许人们谈论“gnosis”(知识),亦不许人们获得知识。 中国的上古书籍,也被人篡改成相似的思想——比如说篡改后的《道德经》、儒家思想……都模仿古人的口吻提倡百姓应该无智、无欲、无求。 为什么会这样?便于统治。 20%的人通过学校,各种媒体,把80%的人教育成傻瓜,任他摆布。 ---------------------------- @lykuuu 391楼 2013-05-18 09:30:00 关于道德经,我曾经在天涯看过一种解释。“道可道,非常道”。这是通常的一种断句方式,但换一种断句方法,如“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楼主请看,三种不同的断句方式,是否意思就不一样了呢?关于知识的传承也是这样,老子写道德经,究竟想表达哪种意思,哪种是对的呢?后人不知道,或许哪种阅读方式都不对的。其他古籍也是这样,作者的意图已不可考,后人对照着古籍,我觉得应该抛开既定观念,换种方式去...... ----------------------------- 嗯,古时候的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的,所以随便怎么断都行,关键是自己的心~ 但是,湖北出土的郭店蝌蚪文竹简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还有《古文尚书》及《古文竹书纪年》,包括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竹简、及清华大学的竹简,都是一脉相传的。 这些,已经组成了和我们传统认知截然不同的一个完整的、新的历史。 特别是郭店蝌蚪文竹简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里面的《老子》系列,和我们现在读的《道德经》很多句子,意思是截然相反的。 如果你感兴起,可以去搜搜~~ |
@平常为善善意为爱 240楼 2013-05-16 13:27:00 有个想法,跟大家讨论,若禹真的是蜀人,那么破解夏禹书是否应该参照古蜀语的发音,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古蜀语的发音现在应该是无人知道了。还有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文字本身是为了信息传播和交流方便出现的,那么最早出现的文字未必会象如今的文字那样来定义,夏禹书12个字里面包含的信息,换成现在的文字来解释的话可能要上百个字才能解释的清楚,个人认为早期文字里的信息肯定不会只包括一个方面的,会包含很多方面。 ----------------------------- @石缝里的种子L 406楼 2013-05-18 16:28:00 有道理 ----------------------------- 此话有理! 古蜀人的发音已经失传了,但是我们可以从彝族、苗族人的发音里面参考一下。羌人已经完全汉化,08年北川震后我去了绵阳、北川、擂鼓一带,已经没有羌族人会说羌语了。哎~不过我们可以从三苗族的五次大迁徙的过程,找一找古汉语的发音~现在的成都、重庆两地的口音,都和古汉文没有关系,纯粹北方化了~ 按《竹书纪年》记载,夏禹继位和三苗族有莫大的关系,而彝族、羌族、包括苗族以前都是三苗族的一支~~ 据史书载,三苗族历史上曾经有过五次大的迁徙~ 1.远古羌人南人,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从苗族发源地今四川的雅龙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南岸的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定居下来;北岸的达到江汉平原。 2.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人多势大,号称“九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打败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在这里又经过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这时诞生的蚩尤,聪明好学,勇敢善战,后来成了九黎族的首领,制造多种兵器,军事力量强大,与来其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武装冲突。起初黄帝九战九败,后来联合炎帝族等,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结果蚩尤战败被杀,身首异冢。 3.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属,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黎国;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隶,后来融合到汉族中去了;一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 4.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渐渐强大起来。唐尧很惧怕三苗、共工、欢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从此分化瓦解。有部分人还逃到了东海,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个独立的群体。只有被流窜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期才初步归顺,在三危山一带居住下来。 5.这次迁徙是分途回归。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是原来力量最强的一支。他们整体逃迁中屡遭武装掠夺,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战败,一次次逃迁,从三危山出来,经过大雪山、渡过浑水河(黄河),朝着南风吹来的方向一步步迁移,过甘肃、青海,经产牦牛、骆驼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这支苗人的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欢兜),都是近距离的迁移,即由崇山往东,曾达到今湖南常德一带,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后来周王朝视为隐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蛮方”。 到战国时吴起发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这支苗人被迫逃进武陵山区,刚发展强大一点,又遭到东汉王朝的一再进剿,又被迫“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逃迁,最后达到今湘西、黔东北、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 这支苗人迁徙的方向是先向东、后向西。往东逃迁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没有在东海岸边长久定居,而是慢慢离开海边,逐步往西归迁。 他们中间有的人(约在四千年前后)可能渡海去了日本。今天日本有的地方有许多与中国黔东苗族相似,甚至相同的文化现象。从黔东苗族《跋山涉水》的迁徙歌中可以看出,这支苗人的迁徙是没有械斗的和平转移,他们从“就在海边边”的地方,由东向西,逐步回到原三苗部落联盟的住地,经过一段时间,为了“寻找好地方”,又由洞庭湖溯沅水迁移到五溪地区,再沿巫水进入南岭走廊,经越城岭北麓到今广西融水(大苗山),再往北达到今黔东南地区。 这支苗人的迁徙方向,大体是由东向西。上述三支苗人的这次迁徙时间,大约在1200年以前(约从周到宋时期)。 |
@zhaich5201314 263楼 2013-05-16 17:43:00 《旧约》里面,记载了亚当的儿子该隐和亚伯,一个种地,一个牧羊。种地的该隐拿耕作物祭献给耶和华,牧羊的亚伯把他的羊献给耶和华,结果,耶和华看中了牧羊人亚伯的祭物。该隐于是大怒,把牧羊的亚伯杀了。 这个可以对应苏美尔神话《Inanna Prefers the Farmer》,在这个故事里,太阳神Utu要他妹妹从农神Enkimdu和牧神Dumuzi中选一个当丈夫。太阳神喜欢牧神,妹妹喜欢农神。农神性情温和,牧神性情暴躁。故事最后,农神让妹妹选择牧神后离开了她,最后牧神死掉了。 巴比伦的神话里,Emesh和Enten管理农业和牧业的神。他们两个神不知什么原因打架,要到创造他们的神——Enlil(En=主,lil=空气、风)——那里讨个公道,故事的最后是和好收场。巴比伦另外一个神话《Cattle and Grain》里,家畜神Lahar和谷类神Ashnan都是Enlil的女儿,她们两个也因为争功而吵架,不过故事的结果没保留下来。 ----------------------------- @石缝里的种子L 412楼 2013-05-18 17:10:00 记得 黄帝是农业 炎帝是牧业吧? ----------------------------- 这种说法不太精准哎,三皇五帝的事迹都高度重合~需要有一个时间节点,找到一个参照物,才能粗略地推测一下下~ |
@ssy3241 405楼 2013-05-18 16:15:00 等更新 ----------------------------- 谢谢,大家一起探讨~~嘿嘿,都对这段历史感觉兴趣啊~ |
@顶贴专用马甲ABC 306楼 2013-05-17 13:52:00 发在鬼话这个板块,算是发对地方了 ----------------------------- @zhaich5201314 308楼 2013-05-17 17:11:00 是的,只能发在“鬼”话。 ----------------------------- @顶贴专用马甲ABC 310楼 2013-05-17 17:51:00 楼主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现在的国籍 你是不是美分 ----------------------------- @勾股几何 312楼 2013-05-17 18:26:00 楼主只是讲述事实,并没有政治倾向。她的文章里对犹太人和欧美国家批判地最厉害,对中国只是责备现在的历史专家没有客观精神而已。楼主明明是反西方的人,你为什么要说她是美分呢?真是莫名其妙。 ----------------------------- @顶贴专用马甲ABC 314楼 2013-05-17 18:31:00 不是莫名其妙 棒子和泥烘人常常造谣污蔑怀疑我们的历史,诬陷我们历史造假 楼主现在这么说,不由得不让人怀疑 夏商的历史是假的,历史专家不客观,后来的历史呢,是不是客观?? 这不是给棒子、泥烘人以及相关邪恶势力落下话把了嘛 ----------------------------- @瓜娃子很二 402楼 2013-05-18 15:18:00 你个SB,没看见这是鬼话吗?鬼话是什么板块,你不懂吗 ----------------------------- 算了,淡定~表介意~混国观的孩纸都这样~他心里有两个字百转千回,快要出口,又硬生生压了回去~那两个字叫“网特”~ 想象着他一本正经问我问题的时候,我感觉他挺逗的,忍不住在电脑旁笑了出来~ |
巴别塔和不周山 前文有朋友提到《山海经》里共王怒撞不周山。 《旧约》、《新约》亦记载了相似的神话传说:“巴别塔变乱”。 我们来找找里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犹太《旧约》记载大洪水后天上出现了第一道彩虹,耶和华说:“我把彩虹放在云彩中,这可以作为我与大地立约的记号,当我是使云彩遮盖大地的时候,必有彩虹显在云彩中,我便纪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下的约定;水就不再泛滥,不再毁坏一切又血肉的活物了。” 耶和华于是以彩虹与地上的人们定下了约定,不再用大洪水毁灭大地。 《圣经·创世纪11:1》:“那时候,天下的人都讲一样的语言,都有一样的口音。” 《圣经·创世纪11:2》这样记载:“他们往东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有一天,一个人提出问题:“我们怎么知道不会再有诺亚时代的洪水再次将我们淹死,就像淹死我们祖先的那样?” “有彩虹作证啊”,有人回答道:“当我们看到彩虹的时候,就会想起上帝的诺言,他说永远不会再用洪水毁灭世界。”另一个人争辩说:“我们没有理由把我们的将来和子孙的前途寄托在彩虹上啊,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以免洪水再次发生。” 《圣经·创世纪11:3》这样记载:“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圣经·创世纪11:4》:“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让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于是,他们立下誓言要精诚团结、同舟共济组成了秘密结社,开始建造一座【通天塔】。由于大家都语言相通,在示拿地的旁边最终建成了繁华而美丽的巴比伦城,高塔直插云霄,欲与上天一比高低。 《圣经·创世纪11:5》:“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上帝发觉自己的誓言受到了怀疑,看到人类这么齐心协力开始担心起来。 《圣经·创世纪11:6》:“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们,都是一样的语言,如今做起这事来,以后所做的事就没有不成的了。”——“看啦”这两个字,耶和华究竟是对谁说的?他在自言自语吗?当然不是! 《圣经·创世纪11:7》:“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请特别注意,这里的用词是“我们”而不是“我”1 《圣经·创世纪11:9》记载:“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语言,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 《圣经·创世纪11:8》:“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巴别】这个词,在古犹太人希伯来语境中含义是“变乱”的意思,于是这座通天塔就叫做巴别塔,也称为巴比伦塔;建塔的城市就叫做巴别城,也称为巴比伦城,都是“变乱”的意思。 同样还是【巴别】这个词汇,在巴比伦人的语言中【巴别】和【巴比伦】却都是“神之门”的意思。 令人费解的是,同一个词汇在希伯来语和巴比伦语种竟然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意思。希伯来语中的【巴别】是“变乱”的意思,明显是站在仲裁者一方的角度去命名的;而巴比伦语中的【巴别】是“神之门”或“神的大门”的意思,很明显,这里的“神”指的并不是耶和华势力的一方。 既然“神之门”不是“耶和华之门”,那么又是谁之门呢? |
@月灵狐 417楼 2013-05-18 17:38:00 圆规直尺是“规矩”的象征。 女娲伏羲兄妹而结婚,无子。后来女娲自己定下不准近亲结婚的规矩,并离婚。 记载中辅佐五帝的臣子,也都手持象征规矩、决断等的器具。 ----------------------------- 圆规、直尺,结合犹太共济会来讲,绝对不是你解释的意思。 |
巴比塔的原型究竟在哪儿,人们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巴别塔是巴比伦人所建的“神之门“,却是肯定的。 有人认为传说中的通天塔,就是新巴比伦王朝时代巴比伦城内高295英尺的马尔都克神庙大寺塔。 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在巴比伦城内有两座著名的神庙。一是马尔都克大寺塔,人称“地庙”;还有一座叫巴比伦塔,人称“天庙”。 他们认为“天庙”才是传说中的“通天塔”。但由于历史久远,巴比伦塔几经洗劫,能够留下的记载是凤毛麟角。 比较有价值的是在马尔都克大寺塔里发现的一块石碑,上面镌刻有“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460年游历巴比伦城时,对当时已经荒芜的巴比伦塔的描述。 因此,一般认为,马尔都克神庙大寺塔就是巴比塔。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这么一座巴比塔。 他在公元前460年游览巴比伦城时,曾见到了已经荒弃的巴比通天塔。 按他的描述,巴比塔有一座实心的主塔,高约201米,共有8层。外面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并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 希罗多德记下的塔基每边约90余米,高度也约90米。 他还记叙巴比通天塔上“建有一座大神庙,里面有张精致的大睡椅,铺陈华丽,旁边有一张金桌子。” 希罗多德的记载,大致把巴比通天塔的巍峨雄伟描绘出来了。 希罗多德笔下的通天塔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重建。 关键是,同一座塔,在犹太古希伯莱文和巴比伦文里面,却是截然相反的意思,这是为什么? 更重要的是,巴比伦人为什么修建那么一座类似于给航天器降落的中转中心? |
再结合前面犹太人把其它先进文明统统用篡改、植入的方式全部据为己有,我们是不是应该深思? 这个问题想明白了,也就能明白,我们华夏人为什么以龙的传人自居! 为什么西方人的传说里,统统都有屠龙史!西方人奉屠龙者为英雄! 等会再写不周山。 |
据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 》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 ”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 火神祝融,在这里代表炎帝。 《山海经 ·西山经·不周山 》原文:从长沙山再往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囟比】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这里的【囟比】,应该是苏美尔文或者古埃及文的译音。 又据《淮南子 》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翻译一下: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在战争中惨败后,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导致天向西北方向倾斜,连太阳、月亮、星星也向西北方向移动;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湖流水泥沙都往东南方向汇集。 如果联想能力更强一些,多翻翻史书里面记载的三皇五帝,能够找到更多的共同点。 家里有点事,这会没时间写了,晚上写好一起更。 |
很多人估计会以为我是疯子,既要否认《圣经》,还要引用《圣经》。我必须声明:我还好,精神分裂症目前还没发作。 《圣经》是复杂的,里面记载了相应的上古文明史,虽然这些文明与犹太人与现代西方人没一毛钱关系。 为什么?中东几大文明古国,全部断代了。 《圣经》里面的相关记载,是和真实的历史截然相反的,犹太人把所有的上古史揉合起来,声称是自己的。 所以,我们只需要明白,《圣经》里面记录的上古历史,和真正的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息息相关,这些史料被打乱了记录在《圣经》里。 犹太人用自己的角度记载的《圣经》历史,从来没得到考古证实!从来! 反而是《圣经》里面,犹太人的敌人,在历史上是真实的!这些文明能够得到考古证实! |
@wfbAgoni 433楼 2013-05-18 19:35:00 怎么复制别人的东西发帖????不道德!大家有兴趣可以百度李卫东!他写的书确实能让你质疑 ----------------------------- 无聊! |
@zhaich5201314 423楼 2013-05-18 18:05:00 再结合前面犹太人把其它先进文明统统用篡改、植入的方式全部据为己有,我们是不是应该深思? 这个问题想明白了,也就能明白,我们华夏人为什么以龙的传人自居! 为什么西方人的传说里,统统都有屠龙史!西方人奉屠龙者为英雄! 等会再写不周山。 ----------------------------- @石缝里的种子L 431楼 2013-05-18 19:32:00 现在不正在屠龙吗? 各种瘟疫,各种转基因食品…… ----------------------------- 是啊!我们生而为奴! 草民的人生就是这样悲哀! |
@皆因无始贪嗔痴 437楼 2013-05-18 20:22:00 楼主,我崇拜你!!! 你都是怎么想到的!!! 被教育多年的我 只会傻傻的背那些历史书 我果然是没脑子的人 每次看到揭秘历史的文章,我都只轻轻的唱一句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小时候被大人骗 长大了被世界骗 几十年下来,没有慧眼 只有一双高度近视眼 人与人的差距 高度不胜寒 我只有仰慕的份了! ----------------------------- 你以为我会告诉你,我家里收集了N多《世界未解之谜》么? 嘿嘿,我从小读到大啊。一直到现在仍然喜欢看这类型的书。 |
回复第2楼, @zhaich5201314 大概两年前,我曾经因为宗教里的神到底存不存在和网友展开辩论,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于1943年占领了南太平洋英属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个小岛。这个岛上有一些土著的原始部落,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之前,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外来的文明,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岛上。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以后,带来了发达的科学技术,并且把飞机上的食品给土著人分享,让土著人非常激动印象深刻。没过多久,美军撤离了这个小岛,土著人眼巴巴的望着“神仙”坐着飞机,消失在茫茫的天际。这个小岛从此又被 现代文明遗忘了,再没有人去注意它的存在。 如此过了几十年,有一支考察队又登上小岛时,发现这些岛上的居民竟然用木头雕刻了 一个飞机模型,每年还在飞机模型旁举行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祈求那些“骑着飞龙”并且赐给他们食物的“神”能再一次光临小岛。 故事讲完后,他问我:“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神到底存在... -------------------------- @wfbAgoni 432楼 2013-05-18 19:32:00 楼主,。,,,,,《月球的背面是外星人》 ----------------------------- 你以为我会告诉你,我没读过他的书吗? 我历来不相信外星人在地球之外! 我只相信外星人在我们脚下! |
@ysaw125999 429楼 2013-05-18 19:05:00 fuck!!!!!!!!!!!!!!!!!!!!!!!!!! fuck!!!!!!!!!!!!!!!!!!!!!!!!!! fuck!!!!!!!!!!!!!!!!!!!!!!!!!! fuck!!!!!!!!!!!!!!!!!!!!!!!!!! fuck!!!!!!!!!!!!!!!!!!!!!!!!!! fuck!!!!!!!!!!!!!!!!!!!!!!!!!! fuck!!!!!!!!...... ----------------------------- 你累不累啊? 敢问阁下是信基督教?抑或犹太教? 看不下去,要么圆润地点右上角的XX出去! 要么找找历史书,来跟我辩论! 慢走,不送! |
自从《圣经》的谎言被考古戳破之后,西方人现在改口了! 不承认《圣经》是信史!改口说《圣经》是占星学!哈哈~~ 我给大家穿插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叫“参商”!跟华夏上古的天文学有关! 古人把天上分为二十八星宿 ,其中有商星(心宿)、参星(参宿)。参在西,商在东,几乎不能同时看到。 这个故事来自《左传》。 据《左传 昭公元年》记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故参与晋星。” 翻译出来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个叫高辛氏 的人,又叫帝喾,他的儿子中,老大叫阏伯,还有个老四叫实沈 。据说高辛氏 的妃子有一天早餐吃了玄鸟(燕子)的蛋後,有感应而怀孕,後来生下了阏伯。阏伯自一出生就特别聪明与众不同,因此高辛氏 特别重视阏伯。 在所有兄弟之中,除了阏伯之外,就属老四实沈最有才华了,所以特别不服长兄。两兄弟小的时候,只要一见面,就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吵起来,严重时还会打架,没有片刻安宁,常常弄得父亲又为难又生气。长大以後,两兄弟相处的情况更加恶劣,偏偏两兄弟同住在一个屋檐底下,天天都得见面,一见面总是无缘无故的就吵起架来,最後甚至演变成动刀动枪,见面就廝杀,没有人可以排解这两兄弟的纠纷。 老爹高辛氏为此非常烦恼,本来他以为兄弟间应该和睦相处,没想到这对兄弟住得越近,冤仇就结得越深。看样子这两兄弟是天生相克,若没有把他们俩分开,早晚会发生无法弥补的憾事,毕竟手足相残,是为人父母不愿意看到的。高辛氏经过一番的思考,既然兄弟俩的仇恨无法化解,就该让他们离得愈远愈好,最好一辈子都不要再见面,才可以让样这两兄弟平安无事。 于是高辛氏找到尧帝 ,请尧帝下了一道诏令,把阏伯封在商地,把实沈封在大夏 。 一个在西,一个在东,除了漫长远途的征战之外,这两兄弟恐怕毕生也不能见面了。 这个故事,能不能带给大家启迪?令大家深思呢? |
@轻予云烟过 48楼 2013-05-14 09:30:00 楼主加油 ----------------------------- @zhaich5201314 49楼 2013-05-14 09:32:00 谢谢!你们怎么不说话,没有人和我讨论啊。我也有很多疑问,想借这帖子抛砖引玉 ----------------------------- @风流呆子唐白 445楼 2013-05-18 21:07:00 因为没人认真研究过。根本提不出问题 偶也曾经很迷这个! 偶认为简单认为是假史是不可取的,当然层积误传肯定很多 ----------------------------- 那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这个工程很大啊,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找到真相!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极其有限啊! 更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有局限性啊! 非得很多人一起,才能把图完整的拼出来。 |
关于黄帝最早的事迹,出自《尸子二十二篇》,这本书,早就下落不明。 《路史 后纪一》载:“黄帝始分土建国”。意思是,黄帝时期,才让各个国家分土而治。 黄帝的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嫘、雷音同,嫘祖,即雷祖。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娶嫘祖为妻,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 (即高阳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 、句芒生瞽叟,瞽叟生舜 。 《史记》记载:黄帝娶了擅长养蚕的嫘祖为皇后,嫘祖一共为黄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 古本《竹书纪年》里面是这么写的:“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若水这个地名,在蜀地金沙江和雅砻江一带。 据此,我们能够总结出来:黄帝时期的版图,绝对不仅仅限于华夏境内。他生前,把儿子们都分封到了各地,形成多个国家自治。 黄帝一共有25个儿子,跟他姓的却只有14个。还有11个跟谁姓呢?叫什么名字呢?对不起,我也不知道! 黄帝把和正妃“嫘祖”所生的儿子“昌意”,分封于蜀地金沙江和雅砻江一带建国。其它儿子呢?分封到什么地方?你猜! 再回过头来看看三星堆:三星堆是蜀地历史最悠久的遗址吗?不不不,显然不是。比三星堆遗址更悠久的是目前成都平原的宝墩遗址。宝墩遗址一共发掘出6个古城遗址,更多的,想必已经被历史湮灭了。 宝墩遗址的城墙建筑全部采用“双向堆土、斜向拍夯”的办法,房屋结构采用砖瓦。这些特点,与三星堆古城有共同之处。 目前的考古发掘显示,宝墩人在成都平原上共呆了800年。800年内,宝墩人却一直在周而复始的迁徙,并没有发展出青铜文明而是大量使用石器。 宝墩遗址考古发掘出了石斧、石锛和大量的器具陶片。 宝墩遗址证实城中亦有大型的祭坛作为祭祀之用。 大约于宝墩文化产生之后2000——1000年时间内,三星堆文明就突然出现了!三星堆文明没有过渡期,突然出现就达到了青铜器技术的高峰!三星堆文明不知道何时出现!何时产生!亦不知道何时消失! 但是,通过三星堆发掘出的上万文物加以对比,能够发现,三星堆文明和宝墩遗址并没有承上启下的关系! 所以,宝墩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之间,有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这条线,和黄帝把各个儿子分国而治有关系!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权杖和黄金面具,是全国首例!从此以后不再有相似的器物出土! 黄金金杖的一端,刻有图案,共分三组:靠近杖头的是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高冠,耳垂三角形耳坠,面带微笑的人头像。另两种图案相同,上方是两支两头相对的鸟,下方是两条两背相对的鱼。它们的颈部,都叠压着一根似箭翎的图案。 关于权杖的记载,我们来看看神书怎么记载的:《山海经 海外北经》说“夸父追日,弃其杖,化为邓林”。 除了金杖,还有大量金面罩、金虎、金叶、金鱼、金璋等装饰品! 三星堆文明里面最神奇的是8颗青铜神树:最大的青铜神树,树干高3.84米,通高3.96米 ,神树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马面头,剑状羽翅。 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山海经》中建木、扶桑、若木、三桑、桃都中的一种。目前普遍认为是代表了东方神木“扶桑”。 可惜的是,三星堆文物发掘时都发现有焚烧、损毁和掩埋的痕迹。你认为是三星堆人自己烧的吗?自己烧的没有时间烧彻底吗?需要这么慌张吗?脑残才会相信! 之后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成都平原又出现了金沙遗址,在出土的金器中,有金面具 、金带 、圆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30多件,其中金面具与广汉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其他各类金饰则不相同。 金沙遗址出土的400多件青铜器主要以小型器物为主,包括:立人像、瑗、戈 、铃……其中青铜立人像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相差无几,技术水平却落后很多。 剩下的物品清单为: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 夏、商、周三代史料记载以青铜鼎作为权力的象征,而长江流域的古蜀人却选择了金权杖!古蜀人对黄金的大量使用,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几乎绝无仅有! 金沙遗址之后,蜀地又发掘了位于成都商业街的船棺、独木棺墓葬。这批墓葬位于成都市商业街58号省委办公厅机关食堂地下室下面三米左右的淤泥底下。 墓葬结构下为墓坑,上有地面建筑,结构极为讲究,而在长宽各达二三十米的大坑内并列陈放众多船棺、独木棺,且棺木下铺垫横木的丧葬方式在全国属首次发现。长达十余米以上、最大直径一点七米的用整颗楠木凿成的独木棺葬具,数量之多前所未有,规模也堪称中国之最。 楠木船棺有4具是巨无霸,长达18.75米,直径1.7米。棺中尸骨有男有女,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男孩仅7岁,死因不明。其中有具男性身材非常高大,仅余下的骨骼就有1.7米的净高。 这一切,暗示着什么? |
@股市论坛白眉 269楼 2013-05-16 18:04:00 学术性很高的帖子,楼主想必是考古界的学者? 信息量太大了,要好好学习才能发言! 先顶,楼主千万不要弃楼!!!! ----------------------------- @zhaich5201314 272楼 2013-05-16 18:07:00 我才不是神马考古界的学界~~~ 你可以把我当成一个神经病~~~ 女神~神经~ ----------------------------- @summerflowersss 457楼 2013-05-18 22:38:00 楼主是女纸女纸女纸???????亮瞎我也 ----------------------------- 楼猪上辈子绝壁是抠脚大汉~~ |
@zhaich5201314 5楼 2013-05-14 08:39:00 上文所见即甲骨文里和金文里的“天”字。 天是人形。再来看看“人”字。 早期的“人”,半匍匐着,对谁作出这么恭敬的姿势呢? ----------------------------- @qw082009 454楼 2013-05-18 22:18:00 我只是信口胡说,请别介意。 看形,说半匍匐可能不确,还不说是躬身,比如说45°? 如要说对“天”恭敬,何不干脆全匍匐? 比如甲骨文的“女”字。 有个成语叫顶礼膜拜,解释是这样的。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 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 当然说到佛教,就是后世的事了。 【早期的“人”,半匍匐着,对谁作出这么恭敬...... ----------------------------- 看到这两个字,你感觉不到“恭敬”之意吗? 这两个字产生的时候,还没有佛教呢。 按佛教的意思解释,肯定不行嘛。 |
@拈花一笑fmh 455楼 2013-05-18 22:19:00 回复第391楼(作者: @lykuuu 于 2013-05-18 09:30) @lykuuu 303楼 2013-05-17 11:07:00 楼主大才,考证历史,…… ========== 马王堆帛书的道德经的自居,和现在广为流传的也有出入,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不是原字句 ----------------------------- 嘿嘿,那你需要你自己开动聪明的大脑去想象了~~ 奴隶变聪明之后,也许世界会改变~~ |
@gopanpal 470楼 2013-05-18 23:12:00 夏朝是蜀地发源的?三星堆就是夏都遗址? 很钦佩楼主对中华文明的追根问底的决心和努力 我觉得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记载了4000多年的文字 而在于易、医对于天道、人体的解释 这种世界观让我至今仍花费大量的时间妄图用一种逻辑的方法去解读,可能此生无解但是我乐在其中 期待楼主的继续更新 ----------------------------- 用逻辑的方法去解读肯定行不通啊,我们要用“天启的聪慧”。嘿嘿~~~ 古人的思想,我们现在只是管中窥豹罢了~~ |
@轻予云烟过 48楼 2013-05-14 09:30:00 楼主加油 ----------------------------- @zhaich5201314 49楼 2013-05-14 09:32:00 谢谢!你们怎么不说话,没有人和我讨论啊。我也有很多疑问,想借这帖子抛砖引玉 ----------------------------- @summerflowersss 452楼 2013-05-18 22:05:00 看的太费力,没心思讨论啊 话说前几天有个秦始皇见过外星人的帖子,也很火,不知楼主见过没有,或许你和那位楼主有共同语言 ----------------------------- 那个楼主么?我曾经在他帖子里发过言,追问了他好几个问题,他没回答。 如果我说的是“神话”,他讲的就纯粹是“科幻”了。 他前几天给我发过站内信,叫我加他QQ。我木有加。 |
@思维的山脉 448楼 2013-05-18 21:40:00 神 神教 是两回事 心中有真神 但不用去信某个教 那个教都是后人编出来的 ----------------------------- 我俩的思想比较接近~~嘿嘿~~ |
@翰林观海 476楼 2013-05-18 23:18:00 不得不佩服楼主的知识面丰富!有 好多很有道理!继续哈! ----------------------------- 谢谢了!我准备开支红酒,一边写一边喝~~挺开心的,哈哈~~ 我以为会很多人来骂我疯子呢。因为写这样的帖子,实话说,到处都不讨好~~ 把各个意识阶层全得罪光了~~ |
@yxsx 467楼 2013-05-18 23:10:00 信息量很大,值得好好回味。楼主一个女孩子这么深刻,难得啊。 ----------------------------- 谢谢哈~~因为我不会打麻将,也不会玩电脑游戏,没事的时候就找感兴趣的书这里翻翻,那里翻翻~~ 才有了这篇异想天开的帖子~~ |
@zhaich5201314 466楼 2013-05-18 23:09:00 关于黄帝最早的事迹,出自《尸子二十二篇》,这本书,早就下落不明。 《路史 后纪一》载:“黄帝始分土建国”。意思是,黄帝时期,才让各个国家分土而治。 黄帝的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嫘、雷音同,嫘祖,即雷祖。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娶嫘祖为妻,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 (即高阳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 、句芒生瞽叟,瞽叟生舜 。 《史...... ----------------------------- @股市论坛白眉 479楼 2013-05-18 23:29:00 楼主认为,三星堆是黄帝分封到蜀地的儿子属国? 也许就是昌意? 楼主的质疑一直是以古本《竹书纪年》为依据。可有的历史专家认为《竹书纪年》是伪史啊?此书是后人托名而作,楼主您对此有何看法? ----------------------------- 《竹书纪年》有两本,一本是今文,一本是古文。 如果古本《竹书纪年》为伪书,那么周朝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中国的一位历史大家,抱歉,我忘记了他的名字。 他就是在书房里面,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后,依托《古本竹书纪年》把周朝的历史划分出来的。 也就是我们现在历史书里面通用的周朝历史。 况且,《古本竹书纪年》里面记载的历史,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写的一样! 上海博物馆馆藏的蝌蚪文竹简,及现在清华大学的蝌蚪文竹简,又能够支持马王堆帛书的真实性! 这已经是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因为某种原因,清华大学出了一本书,专门讲解《古文尚书》的事情。可惜,因为XXOO的原因,没有深入地讲解这个问题。大环境下,我们能够理解! 很多的痕迹,需要多方查证后,才能断言。 嘿嘿~~ |
@sdwfaq106 459楼 2013-05-18 22:43:00 楼主前面陈述好专业,但推论的结果令我太出意外。关于史前文明说,外星文明说我也略有所闻,但看楼主的推论,却让我一下想起一部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也许我们的文明只是母体程序的演绎,每一次的文明改写,是程序遭受黑客攻击的自我修复,我们心中困惑的地下文明是否才是我们真正人类生存的尴尬局面? 如果现实真如科幻一般,那我们岂不欲器无泪——我们其实并不真实存,存在的只是母体的一段程序代码。鬼话?神话?...... ----------------------------- 去搜索一下:国外的某些专家,依托卫星,上世纪60年代左右,发现了青藏高原地下的大片空地! 然后,俺们国家在青藏高原地下找到了高科技史前遗址! 嘘~~这些消息,可能目前已经搜索不到了~~你翻墙试试~~~ |
@mh317860 483楼 2013-05-18 23:43:00 解释的都太牵强了,臆想成分太多,楼主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 等秦始皇陵挖开的时候就是真相大白的时候 ----------------------------- 我就告诉你了,秦始皇陵是绝对不会挖的! 你跟我打赌不?敢不敢? |
@哥要开通京杭运河 451楼 2013-05-18 21:48:00 楼主,你要是不写完我会恨你滴,还有,两年前猫扑里有位磨剪子抢菜刀先生跟你写的东西有一些重合,比如地下人类,还说地下人类属于阿修罗族,和天神老干仗,不知道你看过没,还有,我对地下族群非常感兴趣希望多写点,还有,你男的女的 ----------------------------- 表恨我好吗? 我会努力写的。我女的,上辈子是抠脚大汉~ 虽然我的推论不一定正确,但是能令到大家思索、多动动脑子,我的目的就达成了。 对了,我极其憎恨共济会!极其! |
@mh317860 483楼 2013-05-18 23:43:00 解释的都太牵强了,臆想成分太多,楼主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 等秦始皇陵挖开的时候就是真相大白的时候 ----------------------------- @zhaich5201314 485楼 2013-05-18 23:44:00 我就告诉你了,秦始皇陵是绝对不会挖的! 你跟我打赌不?敢不敢? ----------------------------- @mh317860 488楼 2013-05-18 23:51:00 这有什么不敢的,只是时间而已 ----------------------------- 史书载,泰始皇在外巡视期间身亡,当时是夏天,天气炎热,没几天尸体就发臭鸟。无奈之下,用了很多鲍鱼放在车里面,把味盖住。回到咸阳之后,始皇陵还没盖好呢。泰始皇死了之后好多年,陵墓才算初步完工,一共用了38年。 孩纸,我就告诉你了,民国时期有人写过一篇东西!俺很久以前看过!说除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外,民国时期亦开挖了始皇墓。 据说,民国时某位军阀,领了好多人马去挖始皇陵,就跟军阀孙殿英盗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一样,目的是为了凑军饷。 那位军阀打了盗洞后,入了始皇墓,结果发现,里面的珍宝大部分已经尽失,始皇棺椁里面木有人。 于是,那位军阀草草收民,把盗洞重新掩埋了,跑哒。 |
@雪怪D牵挂 254楼 2013-05-16 16:47:00 楼主恕我孤陋寡闻,能否科普一下三星堆? 我对这个的了解就是上学时候历史书上的.. ----------------------------- @zhaich5201314 255楼 2013-05-16 17:12:00 你必须先了解两个概念,即“文化”和“文明”的区别。 “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 ;“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某些领域内,使用上有时是通用的(比如:玛雅文明和玛雅文化)。具体要看在什么场合使用。 一般来讲,“文化”囊括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全部的人类遗产,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两个方面。通常是指一种客观存在,强调的是历史客观性。而文明通常是就人类的社会的进步程度而...... ----------------------------- @caperboy 492楼 2013-05-18 23:59:00 本朝的民族政策确实很混账!土家族也算吧,建国后从汉族分出去的,其实按炎黄子孙的血缘算,土家族比现在北方的汉人更纯正。 ----------------------------- 必须的,我们想解开上古历史,必须从这些少数民族身上找到痕迹。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5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
我所认识的龙族 |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
修仙悟 |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