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恐怖推理 -> 三世书:前世今生 -> 正文阅读

[恐怖推理]三世书:前世今生[第34页]

作者:余新安
首页 上一页[33] 本页[34] 下一页[35]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七十二章 观音庙

    舅舅过了命关,便在家里念起黄经来。黄经是最大的经,只有渡灾厄或者是还大愿的时候才念。黄经是晚上念,从半夜念到鸡叫三遍,一连要念七天。经坛摆在偏厢的楼上,舅舅怕我不忌口,所以也没让我上去。

    念经的时候家里要斋戒,猪油肉类就不用想了,平时只吃点青菜豆腐什么的。办酒席剩下来的酒菜吃不上,就让邻居你家一点我家一点地拿了去,大部分还是给了二舅家。

    我那时正是嘴馋的年龄,放着好吃的不能吃,那心里还不得像猫抓似地。吃了两天清汤白水菜,我馋的受不了,便偷偷跑到二舅家蹭点吃的。由于我不是本家人,在外面蹭点吃食,只要进门之前清净了口舌,也不妨事,舅舅看在眼里,也不去管我。

    这段时间,舅舅突然跟我说起了破四旧的事。那时农村做这一行的还不少,但大部分一夜之间就被抄了底,经书,法器之类的一件也没能留下来,闹了个碗底朝天。外公一生只是看阴宅阳宅的,家里虽然顶着坛神,知道内情的人却不多,再加上他为人精明,早早地让舅舅将这套东西都藏了起来,最后才得免于难。

    当时镇里还有座庙,叫观音庙,里面住着个老尼姑。尼姑庵,和尚庙,为什么这个也叫做庙,原因很简单,当时大部分人大字不识几个,也念不成个庵字,于是都叫做庙。反正里面供的都是菩萨,相差不会太远。

    那尼姑是民国时期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后来家道中落,家里人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守着个破落门户。乱世当中,一个姑娘家孤零零地生活,那艰难苦楚可想而知。再说那姑娘天生就不是劳碌的命,眼巴巴看着家里快要揭不开锅了,便索性把仅剩的一点家当捐了出去,让人在半山腰的一个石洞里盖了个破庙,从此青灯古佛,聊度余生。

    这期间肯定还有一段很漫长的故事,不过已经很少有人能数得出来,那尼姑也从没跟人提起过,大家也就不得而知了。那庙只有一个很高的漆木山门,里面是一个很大的空洞,洞口靠墙的地方供着几尊半人高的石佛像。洞的另一边用木头竹片搭了个小棚子,那尼姑平时就住在里面。

    逢年过节的时候,很多人就去洞里上香,顺便给老尼姑送点糍粑香油什么的。我奶奶年轻的时候,家境比较好,就偶尔还给她送一袋米,一篮水豆腐,一罐茶油什么的上去。老尼姑常年吃着斋,加上也没晒什么太阳,脸色青灰青灰的,跟个死人的气色差不多。

    老尼姑清净得很,平常人去上香的时候,她也不怎么搭理,你拜你的佛,我念我的经,两不相干。我奶奶去了几次,倒是能跟老尼姑说上几句,但说的都是家长里短,你要想问她来历,那是休想。

    有一次,家里打黄豆,奶奶忽然想起那老尼姑,便用包袱装了好些黄豆给她送上去。老尼姑接了黄豆,跟奶奶唠叨几句,末了摸出个银簪子,递给奶奶说:“这是我还没出家的时候戴的,有好些年头了,一直没舍得丢,你要不嫌弃,就一直戴着,莫要离身。”

    奶奶倒是不图她一个银子,推脱了几次,老尼姑一定要送她,便只好收下了。我祖上家境好着呢,奶奶嫁过来的时候,金的都戴不完,也没太在意那么一个银簪子,回到家里,往箱子里一放,慢慢地就忘记了。

    文革抄家的时候,家里值钱的东西一囫囵交了公,那支银簪子也一同交了上去。当时批斗得厉害,奶奶受不了折磨,便在夜里寻了根绳子,偷偷跑到屋后的一棵板栗树上上了吊。就在她快要断气的时候,冥冥中突然看见个人,手里拿了个银簪子,往那麻绳上轻飘飘地划拉了一下,那绳子刺啦一下断成了两截。

    奶奶掉在地上,半天才回过气来,摸到了那根绳子,仔细一看,只见上面断口齐齐整整的,像刀割的一般。奶奶忽然记起当年老尼姑送她一支银簪子,要她戴在身边,莫要离身,却是为了救她一命。奶奶当时百感交集,老尼姑一辈子只顾着念经,也不替人算命祈福,没想到却暗地里给她留了条后路,想到这里,也没了寻短的念头,便又悄悄地回了家。

    听舅舅说起观音庙,我便突然想起了奶奶说的这段往事。破四旧的时候,舅舅也就三十来岁的年纪,还没入这一行。念黄经的时候特别忌口,是非莫提,恩怨莫提,愿想莫提,他这时候突然跟我说起这事,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舅舅也没管我在想什么,便继续说下去。拆观音庙的时候,可谓是全镇动员,连舅舅也去了。

    当时那老尼姑还没死,也说不清多大岁数了,平常有人上香的时候,偶尔还能见着她。她在棚子里听见人声,便伸头出来望一眼,也不说话。有拿斋米斋饭给她的,煮熟的倒是吃了,生米却没动,估计自己也煮不了了。

    舅舅自小受外公的熏陶,知道一点这方面的禁忌。大伙到了山脚的时候,他便装着拉肚子,在后面一通磨蹭,迟迟没上去。

    老话说湿柴怕猛火,群情激奋之下,大伙也顾不上什么,呼啦啦一阵赶猎狗进山似地涌了上去。到了庙门口,先把山门打了下来,劈得稀烂,一把火烧了。烧了山门,大家心里有了底气,便冲进洞里要把那尼姑揪出来。

    那老尼姑可能事先得了消息,这会早就没了踪影。大伙四下里找不到老尼姑,便把她住的那棚子给掀了下来。棚子里只有两个草垫子,几个瓷碗,几件旧衣服,其中一个罐子里还有半罐香油,别的什么都没有。

    大伙商量了一下,一把火点了棚子,便又折返过来掀那佛像。那几尊佛像供了好些年头,看起来青黑青黑的,有些瘆人。大家心里本来就有些忐忑,这时都推脱着不肯上去。

    来了这么一伙人,光打雷不下雨,那哪行。当中有个中年人叫做朱大常,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他瞅见众人畏畏缩缩的,当场一撸袖子,发狠道:“咱们这么多人,怕它干什么,我先上去试试。”

    他抄起铁锤,照着一尊小的石像就是一锤子。只听咣当一声,那石像从座上翻了下来,差点没砸到朱大常的脚。朱大常吓了一跳,闪到一边,再看那佛像,脑瓜子都裂成几块了。

    众人一看朱大常没事,顿时来了胆气,纷纷涌上去一通乱砸。砸了一阵,小佛像都砸碎了,只有当中那尊较大的砸不动,不知是石质太过坚硬还是别的原因。这时大家都来了性子,哪还管那么多,有人找了根拴马的绳子来,捆住那大佛像,拖出洞门,几个翻转就掀下了山。

    待到大家把洞里的大小石块都丢下山,这才要去找那滚下山的大佛像。众人沿着佛像滚落的痕迹一路找下去,到了山底的土坨子里,却不见了它的踪影。土坨子里就几块玉米地,老鼠跑过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竟然凭空不见了那佛像,大家心里都起了个疙瘩,又装腔作势地找了一阵,便呼啦一阵做了鸟兽散。
    第七十三章 天门鼓

    再说那朱大常,学名叫做朱朝贵,大常只是他的诨号。关于他这诨号,还有个很有趣的来历。

    朱大常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个苦哈哈,家里穷得叮当响,经常是吃了上顿而下顿还没着落的。当时年景不好,地里种点谷粮也没多少收成,粮食不够,就到处借来吃。朱大常的父亲也是个晃荡子,哪家死了牛马,杀头猪之类的,他都去凑个热闹,顺便混点吃食。

    朱大常出生的那天,正是腊月末,他老父亲正在邻村替人杀年猪呢。报信的人好不容易找到那晃荡子,一看气得不行,骂道:“你这个晃荡子,家里老婆在生孩子,你却在这里混吃的,有你这样当家的么?”

    晃荡子干笑了几下,手里还拿着一截大肠在拾掇,也舍不得放下,按他的想法,自己家里一年到头也没顿好肉吃,这到口的吃食,怎么也得吞它几口再说。

    旁边的人看到他这样子,哪还不明白他的想法,打趣道:“老弟,你这下可是有后了,大喜啊!”

    晃荡子嘀咕道:“又多一张嘴吃饭,算什么喜,早不生晚不生,偏偏这时候来,老子这正忙着呢,帮忙只帮到一半,那多不好啊。”

    带信的人气歪了眼,没好气道:“好歹先给他起个名,你就是在这里吃死了,他也能知道自己叫什么。”

    晃荡子眼都没抬,顺口道:“我会起什么名,干脆叫大肠吧,这名字应景。”

    周围的人一听笑得人仰马翻,泪花子直冒。从此之后,猪大肠这名字算是传开了。

    家里老婆刚生完孩子,死去活来的,听得报信的人一说,差点没气得晕了过去。

    周围有个稍微念过几天书的妇女,这时候忍住笑,变通道:“这名字也太难听了,不如叫大常,大家的大,平常的常,这还像个人的名。”

    浪荡子虽然赖皮好吃,多少也还有点良心,吃饭的时候,他偷偷往衣兜里塞了几块梭子肉片,完了带回家来让老婆吃。他老婆做月子的时候,好歹也见了荤,没至于太过亏损。

    朱大常长大之后,别的没学着,他老父亲这点赖皮性子却捡了个一点不剩。平日里浪荡胡混,偷鸡摸狗也没少做,走过火坑挨过打,练得一身蛮横脾气。

    当时农村有很多邪门道,下咒整人,差鬼弄神,多不胜数。舅舅跟我说,这些邪术有个总称叫天门鼓。天门鼓供的不是坛神,而是阴鬼,喜乐瘟神,三难七苦,天门鼓供的是苦婆。阴鬼不需要你每日供奉,用到的时候,花点香火请出来就行。

    天门鼓里最厉害的是自来财、催命鼓、瘟神咒。自来财差不多类似于墨工的五鬼搬运术,家里放个米缸,里面装满了米,一顿舀出三碗来,吃过之后,米缸里的米还是满的。

    这米只能主家人吃,你用做别的,或者是舀多了,那就填不满。至于米是怎么来的,当然是别家来的,属于阴鬼盗物的法子。当时农村有个传说,天上有星星掉下来,掉在石山区的铁矿石堆里,你要是捡到了,把它放在米缸里,那米就永远是满的,其实说的就是这个。

    催命鼓最为阴毒,那是咒人至死的法子。催命鼓,判官笔,三更一过魂入土,邪异无比。会催命鼓的人,在古代的说法是掌握了这个地方所有人的生死簿,很是可怕。

    至于瘟神咒,三湾刘老头死的时候,南通萧家的就使过。萧家的学的也是杂学,瘟神咒只不过是其中一种本事,所以也不全。真正只用瘟神咒的人更邪门。

    八十年代的农村人都很穷,吃一顿油炸糯米粑,磨一盆豆花什么的,都是看年看月的事。那会瘟神咒的人走到你门前,你要是不叫他吃点,那可不得了。回头过去,糯米粑炸不熟,豆花煮成一锅清汤,很是古怪。

    当时镇里有个地方叫沙屯,那里住着个老头子,就会这样的邪门法术。舅舅虽然没跟他打过照面,却也听得他的名声,了解他的来历。

    朱大常好吃懒做,整天四下里晃荡,不知从哪里访到沙屯的老头有这么一身本事。他一想这多好的事啊,家里米缸不会见底,上门找吃食还不会遭白眼,当官的都没那么自在,于是便连夜摸上门去,死乞白赖地求着那老头教他些门道。

    那老头可没少见过上门学法术的,正眼也没看他,用竹扫把赶出门来,将他晾在外面。

    朱大常是个赖皮性子,一旦认了死理,那就不会松手。他见老头不收,性子一起,就躺在了老头家的大门槛下,闭眼睡起觉来。

    第二天天没亮,老头起了床,打开大门,抬脚出去就踩到了朱大常。朱大常半梦半醒的,跐溜一声像个泥鳅似地弹了起来。那老冷不防踩了个软不隆冬的玩意,吓得三魂去了七魄,待他看清那是朱大常,气得嘴都歪了,骂道:“好死不死,偏偏到我门槛下睡着,明天要这样,我就丢你到猪圈里去!”

    朱大常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躺在地上不起来,赖皮道:“你要是不收我,我就在你家门槛下躺到老。”

    老头冷笑一声,也没理他,关了大门,把偏厢的门打开,从那里进出。老头家里也没别的人,煮了饭,便自己吃起来,也不叫朱大常,两人就这么僵着,比一比牛脾气。
首页 上一页[33] 本页[34] 下一页[35]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我所认识的龙族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修仙悟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11-18 12:03:43  更:2021-11-18 12:13:06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