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恐怖推理 -> 三世书:前世今生 -> 正文阅读 |
[恐怖推理]三世书:前世今生[第3页] |
作者:余新安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出去转了一圈,回来继续写,争取六点之前写一段,晚上还有个饭局 |
第二十章 软尸咒 处理完生魂的事情,舅舅也没在张家再呆,连夜带着我回了家。他说这么多年都在外面跑,还是在家里睡得踏实。 到了舅舅家已是半夜,舅妈拉着我左看右看,确认我没事,这才说:“还指望着孩子跟着你能有个平安,谁知道一捅就是一个大篓子。” 舅舅笑了笑说:“那明天我送他回家好了。” 舅妈急道:“那怎么行,这才来几天呢。”转头又对我说:“新安,你妈不要你了,你就跟舅妈舅舅过一辈子吧。” 我想也没想就说:“好啊,我要跟舅舅学本事。” 老两口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花直冒。其实墨工一辈子看似风光,其实背后凄凉无比,我那时还不明白,也没去想那么多。 在舅舅家呆着,画画符,听舅舅扯些老黄历,过得自在无比。舅舅怕我无聊,翻出一本封神榜让我看,竖排繁体字的那种,我看了几页,十句能懂一句,随手就丢开了。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舅舅照例上香的时候,神坛上供着的铙无缘无故地嗡嗡的响起来。墨工的法器是不会无缘无故自己响起来的,舅舅默默盘算一阵,叹道:“时辰到了,想躲都躲不了。” 舅妈说:“新安也要去?” 舅舅点点头,对我说:“你还记不记得在三湾的时候我跟你说,我们还要去一次的?” 我想起舅舅在三湾做的事,点头说:“是不是刘家那老头?” 舅舅笑了笑说:“当天我都看出来了,不过他也那么大年纪了,也算是享了天年。” 我问舅舅道:“那天你用他的头发是做什么的?” 舅舅说:“那老头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个善人,临终的时候,本来要受阴鬼折磨几天,受尽苦难才死。那天他既然在门口等着我,我便替他挡了这一灾。” 舅妈听了脸色有点难看,却也没说什么。舅舅吩咐我早点睡,他去请班子里的人,刘家的人天没亮就会来。 替人送葬是一件大法事,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一般做这一行的都有个班子,少的三两个,多的十几个。 舅舅也有两个跟班的,都是别村的人,会使法器,只有丧事的时候才会把他们叫来。 其中一个四十多岁,姓张,脑门上长了颗李子大的肉瘤,看起来有点恐怖,别人都叫他张果老。张果老是敲鼓的,还能跳上一段打摆子似的步子。另一个叫赵小豪,是个十八九岁的青年,长得虎头虎脑,他能吹海螺,还兼打铙。 我模模糊糊的睡了一会,舅舅已经把两人都找来了。那是天还没亮,过了一会,又来了个中年人,手里拿了一叠纸钱,里面包了一把清香,还有个黄纸写的帖子,上面写了刘老头的生辰冥辰,进门磕了三个头,正是刘家的人来请墨工。 舅舅也没说什么,接了香纸,便叫我们一起出门了。 那中年人是刘老头的儿子,叫刘贵,却是个老实人。舅舅问了下他刘老头过世的情况。 刘贵说:“父亲走得很安静,昨天从晚饭的时候一直在念叨您,当时我就留意了,果然半夜就走了。” 舅舅点头说:“是喜丧。” 刘贵又说:“我出来的时候,听见隔壁李家也有动静了,那老婆子比父亲年纪要大,没想到碰到一起了。” 舅舅点点头,叫我们把法器一路敲起来。赵小豪看见我也跟了来,便问舅舅道:“表叔,这小孩哪家的?” 舅舅笑了笑说:“我家的,还别说,这孩子比你可机灵多了。” 赵小豪歪着脑袋说:“你会什么?” 我将舅舅给我的钹扬了扬,叮叮哐哐的敲了几下,得意地说:“我会敲钹。” 赵小豪嘿嘿一笑,将手中脸盆大的两块铙搓了两下,刺耳的滋滋声震得我耳膜都鼓起来。 张果老拍了他脑瓜子一掌,骂道:“正经点。” 赵小豪正了正脸色,把肩上的海螺拿起来,吹了两下,呜——呜——的苍凉的声音直透云霄,惊得路旁的野鸟扑啦啦乱飞。 两人找了下节奏,一路咚滋咚咚滋咚咚地敲着。 到了刘家已经天亮很久了,此时刘家已经聚集了不少帮忙的村民,刷门板的,洗锅头的,宰猪的,乱糟糟一片。不远处的一家也是如此,想来就是刘贵说的李家了。 到了岔路口,舅舅叫大家停下来,自己到土地公那里烧了一炷香,又叫赵小豪把海螺吹了三下,这才进了屋。 刘老头的棺材已经被抬了出来,放在大堂,黑漆漆的让人惊心。 舅舅先在大堂的神坛上了一炷香,便让张果老和赵小豪去帮着摆置灵堂,自己带着我来到了刘老头的房间。刘老头直挺挺的躺在床上,跟那天相比没什么变化,只是脸色灰白,我看了倒是没怎么害怕。 床前围了不少男女老少,基本都是他的儿孙亲戚之类的。舅舅拿出戒尺,在床头敲了三下,掐个手印,念了一段惊魂咒,然后便叫妇女小孩都出去了。 舅舅对刘贵说:“去两个人,把他抱起来。” 刘贵点点头,便和另一个中年人上了床,一左一右将刘老头搀了起来。由于老头已死了多时,身体早就僵硬了,两人使了很大的劲才把他搀起来,弓着背站在床上,样子极为诡异。 舅舅又叫另一个人去打了一碗清水来,掐个手印将清水端在手里,对刘贵两人说:“抱好喽!”说着念了个咒语,手指在水里一搅,接着含了一口,噗地喷向刘老头。 刘老头的身子毫无预兆地一软,像根面条似地,呲溜一声滑了下来,瘫在床上。这一下倒是把我们吓了一跳。 舅舅面不改色地说:“给他洗洗,穿上寿衣吧。”说完便带着我出来了。 |
下一章:卷龙幡,再下一章:鬼抬棺 额,吃饭去了,明天再写 |
最近打开天涯老是出错,不懂为什么 |
忙点事情,一会就写,稍等哈 |
第二十一章 卷龙幡 这时,旁边李家已经传来了叮叮咚咚的锣鼓声,还夹杂着唢呐声,甚是热闹。舅舅问旁边一人说:“李家请的是哪个先生?” 那人说:“萧家的,那班人来了十几个人,可热闹了。” 我突然想起来,上次回来的时候在路上碰到的那个煞鬼,不正是萧家的送的么。 送葬是打斋祭鬼,开阴阳路,人多只能图个热闹。舅舅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过了一会,主家已经将老头子清洗干净,穿了寿衣,刘贵走出来,脸色有点难看,对舅舅说:“父亲身体又僵了,抬不动,好像不愿意走。” 舅舅皱眉说:“十五之前等三天,十五之后等三年,他想赖在家里干什么。”说着又进了房。 老头子穿着一身黑色的寿衣直挺挺的躺着,周围几个准备将他抬起来送入棺材的人面面相觑,老头子死后不过几十斤重量,几个人合力尚且抬不动,这就有点怪异了。 舅舅叫人来拿一叠纸钱,塞在老头的手里,拿出戒尺,在床头一拍,喝道:“一入黄泉路,今生不回头,起!” 那几个人再抬的时候,轻轻松松就将老头子抬了起来。待到送入棺材,舅舅在棺材两头各贴了一张符,吩咐主家将盖子盖上,只留一丝缝隙。 设好灵堂,贴了丧联,一切进入正轨。主家开了普孝,到场的人每人一张白布,都绑在脑门上,老头子看到这白洋洋一片,当是很高兴才对。 接着是主家儿孙上来祭拜,哭丧,这下就精彩了,老头子的几个孙子孙女没怎么会哭,只是流了点眼泪,但那两个大小媳妇就哭得厉害了,只听她们哭道:父亲啊,儿媳不孝啊,您在生的时候没好好孝顺您......两人一边哭一边数落,足足哭了好几十分钟,话都没一句重复的。哭丧也有讲究,不能说重复的话,但凡有一句重复了,就要停住。两个媳妇互相不甘示弱,你来我往,拼了个不相上下,最后都声竭了才停下。 我还是第一次听见这种哭丧,听得有点发毛,不过周围的人倒是齐口称赞,说这两人有孝道。 主家祭拜完毕,舅舅便把我叫到身边,一起坐在灵堂下,让我敲钹,自己则闭目念经。张果老两人跟了舅舅多时,不用吩咐,自己就将锣鼓打起来。 打了一阵,舅舅便让他们停了,依旧让我继续敲钹,他又念了三藏经,将之前许的愿还了,这才收了坛。然后大家散去吃饭不提。 到了晚上,便是打斋祭鬼,大门前灯火辉煌,摆了法坛,香案前摆着三十六碗斋饭,预备施给水陆野鬼。 那边李家的锣鼓已经响了一天了,我们这边才响了两遍,相比之下有点冷清。舅舅也是个好面子的人,当下叫来刘贵,吩咐道:“准备十二根长竹竿,十二串长钱,起龙幡。” 卷龙幡是墨工才会的道场,请来四海龙神,在灵前献舞,为死者祈运。舅舅一生也没用过几次,这回碰巧跟萧家的道场碰了头,对方人多势大,若是不弄点花样出来,不但请不到阴司鬼神开路,老头子抬不出去不说,还会坠了名头。 刘贵求之不得,当下便叫了些人着手准备。不一会,十二杆龙幡拿了上来,几丈长的竹竿上面挂着一串两丈多长的长钱。龙幡竖在门前的晒谷坪上,长钱随风微微摆动。 舅舅焚香燃纸,向天拜了拜,念了一段咒语,完毕唱道:“善哉道场,广饲饿鬼,地藏星君,轮回天官,阴阳有序,他乡鬼途,行个方便。”接着又焚了炷香,掐个印诀,唱道:“刘氏门中,今丧考妣,弟子祈愿,龙神星君,赐阵清风,龙幡卷起!” 唱完用戒尺一拍香案,喝道:“起!”地上无端端得刮起一阵阴风,原本微微飘荡的龙幡突然同时高高扬起,在半空里穿梭不停,活脱脱一阵群龙起舞。 围观的人大部分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场面,一个个惊得舌头都掉了下来。 舅舅没有理会,闭目默默念着咒语。那龙幡卷了一阵,齐刷刷地掉了下来,依旧挂在竹竿上,微微晃动。 舅舅睁开眼,焚香送走各路鬼神。旁边的人上去看那斋饭,此时已经变得干硬发馊,臭不可闻了。 |
第二十二章 鬼抬棺 打斋完毕,又打了一通锣鼓,念了一遍经,留下主家守灵,舅舅便带着我去睡了。我跟舅舅睡的是刘老头的房间,房间已经打扫干净,被褥也换了新的。由于是第二次压冥床了,我倒也不怎么害怕。 模模糊糊的睡了一会,我只觉得房里微微有些响动,睁开眼看时,床边赫然站着一个黑影,从轮廓来看,应该就是刘老头。 舅舅一把捂住我的嘴,低声说:“不要惊了他。” 我见舅舅也醒着,便放下心来。那人影在床边站了一会,便缓缓地坐上床沿,我只觉得床微微沉了一下,再无动静。 背对着我们坐了一会,他又站起身来,往门口出去了。 舅舅对我说:“刚死的阴魂还没喝过忘魂汤,所以每天晚上都会回来看看。” 我说:“是不是每个都一样?” 舅舅说:“不一样的,有些只是回来坐坐,有些回来就到厨房里弄锅碗瓢盆,还有些回来看牛马牲畜,不过一般动静都不大。像我们在龙家碰见的那煞鬼就不一样了,煞鬼回来,非要弄得鸡飞狗跳,坐上床的时候,又重又寒。” 我点点头,也不害怕了,倒是觉得很稀奇。 舅舅想了想又说:“不过他也轻得有点过,估计是尸体化开了,唉,麻烦。” 当时正是七月天,热得很,也没有冰块之类的冷冻设备,放上一两天,化开也是正常的。 果然,第二天一起来,大堂里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尸臭。帮忙的人远远避开了,早饭摆出来也没几个人吃得下。舅舅无奈,便叫主家把棺材盖死,尸体都化开了,也没必要再瞻仰仪容,索性就钉死了。 谁知到了中午,棺材里传来一阵哔哔啵啵的发酵声,尸水从棺材底的缝隙里渗了出来,淌了一地。这下连守灵的人也呆不了了,乱成一团。 刘贵对舅舅说:“这怎么办?等到明天都该流干了。” 舅舅皱眉想了一阵,吩咐道:“去拔几根老茅草来。” 刘贵赶忙差了儿子出去,在附近的山坡上拔了一把茅草回来。 舅舅拿过茅草,剪去头尾,将草根一端插在棺材底板的缝隙里,枝叶连着地上的黄汤。大家都围在大门口,看着舅舅弄些茅草支着,不明所以。 舅舅在神坛上了炷香,燃了一叠纸钱,手持戒尺,念了一段咒语,念完戒尺一拍棺材,喝道:“幽冥鬼使,憎恶黄汤,回去!” 那地上的尸水突然如同龙吸水一般,一窝蜂地顺着茅草流回了棺材缝里。不到一刻,地上的尸水已经流得干干净净,恶臭也渐渐散去。接着把用过的茅草捡起来,塞在棺材缝里,那尸水也不见再流出一滴来。 众人一片哗然,舌头掉了一地。 到了下午,舅舅带着我去看了下老头子的墓地。墓地夹在两个山坡之间,两翼有依靠,前岸平缓,虽然算不上什么好地,但也勉强能用。 地盘是早就找好的了,几个年轻人正在挖墓井。舅舅看了一眼,点点头,便带着我又回来了。 舅舅跟我说:“看阴宅,只要后有依靠,水岸长远,不逢煞头,就基本能用了,现在哪还有什么好的阴宅。从古至今,奇人异士无数,好的阴宅早就有人用了,哪还轮得到后人。” 事实上也是这样,我外公就是个大风水师,一生也没看出几个好地来,时代在变,世道人情也在变,除非你有移山改势的本事,否则也不用过于苛求。 当夜有不少的族亲上祭,送来不少纸幡花伞,依旧是念经打鼓,也没什么差错。 第二天天没亮,舅舅就把我叫起来,准备发丧。 送丧的队伍都准备好了,棺材也捆绑停当,舅舅焚香念了一遍经,抓起主家送上的大红公鸡,掐破鸡冠,抛出大门外,戒尺一拍棺材,喝道:“幽幽黄泉路,此去永相隔,起!” 抬棺的几个人抬起杠子,喊声号子,一起使劲,棺材还没抬起来,绑棺材的绳子却吧嗒一声断了开来。众人脸色一变,知道遇上鬼抬棺了,顿时不知所措。 舅舅眉头一皱,又上了炷香,掐指默默盘算一阵,末了冷笑一声道:“阴鬼不来拦我你来拦我,我也不跟你计较。” 说罢叫众人把棺材重新捆好,向主家要了一碗水饭,倒在门口,念了阵咒语,喝道:“五方鬼使,受我差遣,空棺悬魂,起!” 抬棺的人再一抬,便轻轻巧巧地抬了起来。出了门,舅舅向李家那边看了一眼,叹了口气,什么话也没说。 |
咒语太多,每个场合的用法都不一样,有些我都记不全了,要想很久,有时候还要翻书,所以写得慢,大家莫怪。 |
@忆回眸 2011-11-21 18:14:00 弱弱的问楼主一句,晚上还有吗?我不是催更啊。。。 ----------------------------- 没有了,一天写两段 |
早上不用等啦,我还有事,下午写 |
第二十三章 瘟神咒 送葬的队伍出了村口,天空忽然下起绵绵细雨来。阴雨来得突然,大家也没什么准备,很快就淋得透湿,纸幡花伞淋了个稀烂。主家的人都走在前面,刘贵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个斗笠,小心翼翼地遮着手中的引魂灯。 舅舅皱着眉,对刘贵说:“老人家生前是不是跟萧家的有什么过节?” 刘贵脸色有点难看,摇头说:“父亲这几年很少出门,碰不道萧家的人,应该没什么过节。” 舅舅嘿嘿一笑,低声说:“他今早差阴鬼来抬我的棺,现在又弄点猫尿来拦我的道,这又是怎么回事?” 旁边刘老头的大儿子皱眉说:“李家的那个也化开了,黄汤流了一地,今早出门的时候,抬丧的人都穿了雨衣才敢抬。萧家的是个大坛,这一比下来,面子上过不去,会不会因为这样才给您使绊子?” 舅舅想了想说:“先不要理他,把老人家送出去再说,记住,灯不能灭,不然今天到场的人都没有好果子吃。” 这时天仍没亮,队伍前面有两盏马灯探路,张果老不紧不慢地打着鼓,赵小豪一声接一声地吹着海螺,一路上也没人说话,大家拥着黑沉沉的棺材,气氛显得有点诡异。 走了一阵,路旁忽然刮起一阵阴风,阴风里夹杂着一股恶臭,熏得人直欲作呕。队伍顿时乱了起来,不少人忍不住一阵干呕,刘贵手中捧着的引魂灯被恶风一卷,摇曳一阵,突然灭了。 就在这时,绑住棺材的苎麻绳格勒一声断成两截,棺材嘭的一声掉在地上,盖子都险些滑了下来,吓得抬棺的人纷纷避让。 舅舅脸色一变,上前一脚踩在棺材上,快速在棺材上贴了一张纸符,拿出戒尺,左手掐个手印,喝道:“五方鬼使,速来帮忙!” 那棺材在地上砰砰地震动了几下,便再也没有动静。 送葬的人都看着舅舅,一个个脸色煞白,先是有鬼抬棺,现在无端端的又来了一阵恶风,引魂灯灭了不说,棺材也抬不走了,这种情况还从来没见过。 刘贵脸都青了,颤声道:“大表哥,这是怎么回事?” 舅舅皱着眉,默默盘算一阵,末了对刘贵说:“老人家的事,你们是不是先去请了萧家的?” 刘贵低头想了一阵,恍然道:“前几月父亲病得厉害,听说萧家有个方子,我就去讨了一副。当时跟他提起过这事,他也没点头。父亲过世的时候,一直提起你,我也就没去请他。” 舅舅听了摇头道:“高堂之上莫要乱说话,况且上面还供着坛神像。我们这一行,说一就是一,跟许愿是一样的,说了不做,坛神都帮你记着。” 刘贵苦着脸,一时无语。老头的大儿子黑着脸说:“这萧家的夜太小家子气了,这不存心报复么,我找他去。”说着就要走。 舅舅急忙拦住他,说:“这是瘟神咒,阴鬼术法,阳间你到哪里说理去?” 赵小豪在一旁呕了一阵,这时嚷道:“大先生,先解了咒吧,再吐下去我黄胆都要吐出来了。” 舅舅点点头,递了张纸符给我,说:“咬破手指,画个辟邪咒。” 解瘟神的辟邪咒舅舅教过我,需要用童子的血来画符才行。我不敢怠慢,赶紧画了咒递给舅舅。 舅舅向刘贵讨了个斋饭碗,接了半碗雨水,将符烧了,和在水里,递给刘贵说:“每人抿一口,不要多喝。” 喝了符水,大家都没了作呕的感觉,这才好过一些。 舅舅又对刘贵说:“引魂灯一灭,老人家是不会走的,要用你的魂魄来点一盏掌心灯,不过你放心,没有害处,最多有两天觉得不舒服。” 刘贵点点头,将手伸了出来。舅舅掐个手印,在刘贵眉心一挤,沾了血,快速在他掌心画了个符,念道:“黄泉路远,孝子点灯,起!” 刘贵的手掌发出一阵微微的光亮,就像攒着一只萤火虫似地。 点完掌心灯,舅舅对抬棺的几人说:“上来几个人,不用杆子了,扶着棺材就行。”说完戒尺一拍棺材,喝道:“天罡力士,速速抬棺,起!” 抬棺的人上来,用手托着棺材底,轻飘飘地抬了起来,继续向前走。 |
@pzr518 2011-11-22 13:44:00 LZ你说的那戒尺是不是令牌啊? ----------------------------- 跟令牌差不多,不过源于《鲁班书》,所以叫尺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
我所认识的龙族 |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
修仙悟 |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