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恐怖推理 -> 东北农村诡异故事(二姨讲给欠儿登) -> 正文阅读 |
[恐怖推理]东北农村诡异故事(二姨讲给欠儿登)[第3页] |
作者:凝波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狐狐勋勋 199楼 能等到的~~我在努力回~~~~!!!楼主不要太沮丧哦 ----------------------------- 为了你 ,更新一个小故事 |
阴阳雨 二姨还给姥姥讲了舅舅舅妈屯子阴阳雨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很诡异,但是很神奇。 舅舅舅妈的屯子叫上桥屯,而他们的临屯就叫下桥屯。两个屯子之间有条河相隔,河 上是一座小石桥,青石板搭成的,叫一线桥。这个名字很好玩,也很应景。里面还有个典故。东北的夏天下暴雨,通常来的快去的也快,有一次下桥屯的老李和媳妇去田里干活,他家地在下桥屯这边。于是扛着锄头过桥往地里去。眼瞅着晴空万里的,只一阵的功夫就刮起了狂风,转眼间乌云就从上桥屯那边压了过来。两人刚到地里还没干活呢,一看天气不好像要下大暴雨,赶紧往回家跑。只听到后面雨哗哗的就撵过来了。两人前面跑,雨就后面追,不过下雨了雨云就飘的慢,两人还跑了几十米竟然还没挨浇。眼看着桥就在眼前了,老李跑的快些,媳妇差他几步。老李上桥后想着回头拉她媳妇一把,就转头回来。 |
这一会功夫雨就追上了她媳妇,哗哗的把她媳妇浇了个透。她媳妇一看已经浇着了,索性也不跑了,冲老李摆手让他先跑。老李正没反应过来呢,雨就浇到了桥头,老李一看也别跑了,等着挨浇回家换衣服吧。正等着挨浇呢,雨到他面前却停了。不是不下,而是不往前走了。抬头看云,就跟定在天上似的,也没了风。过了十几分钟,这阵急雨就过去了。太阳立马就闪了出来。弄得两口子傻了眼。跟看戏似的互相瞅瞅,不明白咋回事。看雨停了,有刚才在树下避雨的放牛人过来,也啧啧称奇。说老李人品真是好,雨到脚跟前就是不往前走了。再看桥面,跟划了一道线似的,东头湿漉漉的,西面晒得干透。 |
当时还有装懂得人说,是因为有河的缘故,温度不一样水汽下不来啥的。这根本解释不通,因为不是到了河边就不下了,而是到了河的一半才不动了的。不过大家都觉得是巧合,也都没往心里去。可是接下来又发生几次阵雨,都是到了桥中间,云就不动了,然后你就从桥这边看下雨那边,跟水幕一样,往前走就浇到,往后退一步就晴天。也因此下桥屯没赶上好几次的及时雨,秋天的收成都没有上桥屯这边好。于是大伙就把这桥给改名了。就叫一线桥。二姨当时好奇的去看,桥上的青石板上很明显的一道水痕,舅舅说就是这边老挨浇留下的。不过二姨也只是听说这个故事,因为她在舅舅家只呆了一个冬天。还没等到夏天下雨。姥姥也觉得神奇,后来有机会曾经去过上桥屯,不过这桥已经在一次涨水中塌了。 |
当地的村民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有这事。姥姥也不曾怀疑。你是不是觉得很好玩呢?后来姥姥说这个叫做阴阳雨。有时候人能遇到的,就是你在前面跑,雨在后面追,后面乌云密布,前面阳光万里,只要你跑的够快,越过一道龙王划的坎儿,它就不追了,那边的地界就不归他管了。这个解释很迷信。但是我实在想不到更好的解释了。 |
今天更新到这里吧 我得尽快码字了。多攒存货 |
@狐狐勋勋 209楼 隔街不下雨,我倒是真看着过一两次,真的就是一条线,迈一步就没雨! 不过老是那个桥,就有点慎得慌哈 ----------------------------- 我也见过这种雨,到你面前就停的。特别好玩。你就看到对面的人浇的跟落汤鸡似的,你就干干净净。这个桥不在了,不然就是个景点啊。可以看水幕。 |
@蚪子 214楼 阿城?尚志?大庆?双城? 来自UC浏览器 ----------------------------- 这么多东北的啊,就这附近了 |
@郭大帅帅帅 216楼 二姨讲的故事好听亲切,以后天天来听! ----------------------------- 我天天更新。 |
@我爱臭屁丁 215楼 你的故事挺不错的,感觉很真实,加油哦! ----------------------------- 、、看、、、、、、、、、、、、、、 |
@lijinian99 226楼 写的好,陕西人民发来贺电 ----------------------------- 谢谢陕西人民 |
@误堕红尘 222楼 做大家,就得有耐心,写得很实在,继续啊 ----------------------------- 下午更新 |
下一个故事,古井 |
古井 村里有口古井,就在姥姥家出门的大门口。井口都是用青石板砌成,直径大概有一米半那么宽。当村里并没有达到家家打井时,这口井是全村食用水的来源。井边有棵老榆树,榆树下面的土地都被井边的孙家李家打扫的干干净净。夏日里大伙都喜欢聚集在井边乘凉聊天。从家里拿个篮子和一条井绳,再从自家园子摘些黄瓜西红柿放在篮子里,用井绳吊在井中镇上一会,等大伙侃大山侃累了提上来分着吃,嘿,又冰又解渴,比现在的冰箱节能环保。 |
井边的青石已经被磨平变得锃亮,但井边这么湿气重的地方,却不生青苔。老人说这井是宝,冬暖夏凉。这话是真的,东北冬天零下三十几度,井口不结冰,仅仅是井上的轱辘挂些轻霜。冬天打得水不冰牙,夏天打的水甘冽解渴。这井水和河里的泉子一样,可以不烧开就直接喝。也从没有村子里的人会提醒小孩不要去井口玩,因为掉不下去。这个很奇怪。当初井边孙家的孩子,大概只有三四岁,刚能跑跳,在井边乍巴乍巴的玩,她奶奶是小脚,哪里有小孩子出溜出溜跑得快,跟不住,一个不留神孩子就在井台上滑倒了。眼瞅着往井里滑下去。一个老太太一惊吓,脚都软了,连喊都喊不出来,偏偏又是个大晌午头,村头村尾都不见个人。老太太拼命撑起力气蹭到井边,竟然发现孩子抓着辘轳上吊着的井绳,没掉进水里。一个小孩能有多大力气,能抓着绳子坚持几分钟。老太太咬着牙把孩子绕上来,刚抱上来,井绳就被挂着的木桶带着嗖的掉下去,连带着辘轳飞速的转圈,噗通一声木桶掉到了几米深的水面上。溅出的水花崩了老太太一脸。这一激,老太太算是醒过神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把歇午觉的邻居都吵醒了出来看。大家纷纷称奇。虽说平时这井绳会在辘轳上别个弯,但是一个孩子也挺沉的,竟然禁得住。孩子救上来也没害怕,还嘻嘻的跟那笑呢。大伙都说是井神保佑,让老太太赶快回家杀鸡祭拜一下。老太太不敢怠慢,先是死命的掐了孙女几下,扭着小脚回家就把下蛋的鸡给抹脖子了。鸡血都洒在井边上。又上了几柱香叩拜了几拜。 |
后来又发生了几次意外,但都有惊无险的过去了。最好笑的是村头的张家小儿媳妇刚嫁过来,不会用大的辘轳,也没劲,打了水绕井绳绕不上来,自己一松手,被回过劲儿的辘轳给一杆子打晕掉到了井里。等村里人过来打水,看到这媳妇坐在打水的木桶里还晕着呢,这么个大人,坐在桶里飘在水面上,沉都没沉。自此之后,大家都说井水有神庇护着,不收人。也不收牲口。 |
至少三次,有小猫崽子爬到老榆树上下不来,最后掉到井里,无疑例外的被打水的人救上来,不会游泳的猫都淹不死,想想我舅舅家的一口小井,淹死了好几只鸭子,我就觉得这井真的是有灵气的,知道全村的人都靠这井水吃饭,不能肮脏了,所以不收性命。 我小时候去姥姥家玩,这口井还在,井水依旧甘冽,但是此时村里都已经通上了自来水,没有自来水的人家也都有自己家的电动抽水井,不在用这井水了。不过这井还是被村里人奉为神地,夏天依旧过来乘凉,依旧在井水里冰镇水果。那辘轳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也并未糟烂,而是被磨的越加的光亮。每个夏夜,老人们都会提起井边发生的惊心故事,然后对孩子说,这井有灵气,不能随便亵渎。就连最调皮的孩子也不会往井水里吐唾沫。井边的青石板上被镌刻上了李家屯井四个字。依旧还在。 |
谢谢顶贴的各位,周末没人上天涯啊。 |
@汰立白渍 246楼 很好看啊,再说说那个有鬼的,楼主不是说很吓人么 ----------------------------- 不会弃搂 ,但是有点小失落。人很少 |
@bobo1875 247楼 楼主多讲点呀,等着看! ----------------------------- 晚上更新 |
@妖娆的胡子 253楼 今天来转两次了,楼主快更、 ----------------------------- 八点更新 |
下一个故事 泉子钓鱼 |
村里的老头农忙过后,喜欢打打牌,喝喝酒,钓钓鱼。这种休闲方式在东北农村很多见。老头自己上山找个合适的榛子树,挑一条合适的枝桠砍下来。剥了皮,用镰刀咔吃直了。弄跟鱼线,去集市上买鱼钩和鱼漂,拴上就可以做成一根鱼竿。更有巧手的自己用缝衣针烧红了就可以崴成一个鱼钩,再用浮木雕刻鱼漂,省钱。 |
@误堕红尘 258楼 写得很朴实,讲得很真实,鬼坛不多的佳作,我认为是。 ----------------------------- 谢谢 |
北山下的郭老三就是一个爱好钓鱼的。只要闲下来,一定先去刨地找蚯蚓,然后扛着鱼竿去大河。他的钓鱼技术还特别好,知道去哪里下勾,知道什么时候鱼吃食。一天下来,总能有几条一两斤的鲤鱼外加无数巴掌大的小鲫鱼(东北俗称鲫瓜子,炖汤最好),除了自己家吃的,还能去集市上换点油盐酱醋,所以郭老三媳妇也不管,有时候还催着他去钓鱼改善伙食。知道鱼最爱在雨天咬钩,还特意用茅草给他弄了件蓑衣。每次见郭老三在毛毛雨中披着蓑衣扛着鱼竿,村里人都会笑说,老三你又去蹲水坑去啦?郭老三也扯着大嗓门回答:是啊,等我钓几条大的炖上,回头到我家喝酒啊。 大河不是南山下的西河沟,离屯子还得走一个小时左右,是西河沟的主河道。河面能有十几米宽,也得有四五米深。这才是养大鱼的地方。郭老三一般会揣几个饽饽一坐就是一天,回来鱼篓里就是满满的。二姨跟他家的大儿子玩的不错,有时候二姨过去正赶上他家弄鱼,就会叫二姨一起上桌吃,吃完了还用大海碗给二姨装点回家。这是大方的东北人对人热情之处。 |
一年春天,下起了春雨,郭老三一看不能下地干活,就收拾东西照常出去钓鱼,却没想赶上了春汛,差点没回来。原来这天村里面的雨下得不大,但是主河道牤牛河上游下了大暴雨,郭老三在河边坐着钓鱼呢,听着轰隆隆的水声过来了。往上游一瞧,浑浊的河水卷着树枝杂草向下游涌过来,幸亏他反应的快,把杆一扔,拔腿就往高处跑。什么鱼篓子都不要了。终于爬上一个缓坡,这河水已经惶惶的比平时宽出五六米了。郭老三腿都吓软了,坐在地上缓了半天,只见河面上飘着这样那样的东西,河边住得近的人家都被淹了。这一吓把郭老三吓老实了。回来以后就再也不去大河边钓鱼了。有时候实在犯瘾了,就扛着杆儿去西河沟找个水深得湾子去钓,但是再也没有大鱼,顶多就点白瓢子一类的小鱼,有时候收获还不如二姨拿笊篱捞的河石榴多。 |
这天郭老三又出去钓鱼,今天他想找个新地方,就沿着河边踅摸,一直走到大西边,这河边就全是苞米地,一般没人过来。太阳大了,也觉得热,就跳到水里沿浅边走。不过这边不像南山下的河水,滩底是沙子和石头,这边因为种地,翻地的时候泥土都落在河里,所以是泥底。踩一脚陷进去挺深。他只能试探着往前走。忽然觉得水温似乎变了,越往前走越凉。老三心里想着八成这附近有泉子了。西河沟里有很多的泉眼,估计是靠着山的缘故,南山上有个著名的泉子叫活水。从那淌出来水直接喝,酿葡萄酒也是一绝。扯远了。哈哈。 郭老三有点泄气,鱼不喜欢凉水,看来这个地方也不能有大鱼了。刚想爬上岸从路上走,腿边忽然有东西滑过去。感觉就是一条大鱼。细看水面,竟然有水旋。这可是起码一尺长的鱼在水里转身才能形成的漩涡。郭老三这个乐。看看岸上也没有遮阳的地方,干脆就站在水里把杆甩了出去。没几分钟呢,鱼漂就猛烈的往下一沉,郭老三经验老道,知道第一下鱼是试探呢,没挑杆。等再次沉了的时候才猛的往岸上一挑,竟然钓上来一条一斤多的鲤鱼。在岸上的草地上霹雳啪啦的乱蹦。自从不去大河钓鱼后,老三都没钓上这么大的鱼。可把他乐坏了。三步两步上岸,将鱼按住,钩子卸下来。这才想起没带鱼篓。就着岸边找了个柳树墩儿,撅了根儿柳条,将鱼鳃穿起来,挂在了树旁。又兴致勃勃的下水。这一天竟然让他钓上来四条大鱼。等擦黑儿的时候往回赶,一路上遇到放牛回家的邻居,都问他是不是又去大河了。郭老三笑说这是在西河沟钓的,大伙都不信。以往在西河沟用渔网抬鱼都不曾弄过这么大的鲤鱼,顶多几条鲶鱼而已。老三也不分辨,乐呵呵的拎着鱼回家。 |
我想一天翻一页,这是奢望么? |
老三媳妇已经做好了饭,原先也没指望他能拎着鱼回家。这一看钓到这么大的鱼,不由得沉下脸问他是不是又去大河了。老三费了半天的口舌才让媳妇相信他是在西河沟里弄得鱼,媳妇儿半信半疑,但还是很高兴的把鱼给炖上了。毕竟改善伙食也是不错的。二姨正好和郭大明一起玩呢,于是也被邀请一起吃。 炖鱼端上来,郭家一家六口吃的很高兴,但二姨只动了一筷子就再也没吃。二姨总觉得这鱼一股奇怪的土腥味道,偷偷的问郭大明,郭大明却说就是鲤鱼原有的腥味。二姨只吃了点蘸酱菜就回家了。 |
没人跟直播啊 |
@妖娆的胡子 253楼 今天来转两次了,楼主快更、 ----------------------------- 更新了 过来顶贴 |
从那以后郭老三就逮住这个地方了,三天五头的就去这个地方钓鱼。说也奇怪,每次都能钓上来三四条大鱼,而再往远走个五六十米,就钓不到大鱼。好像这些鱼只在这一湾水附近活动似的。再说每次都能钓到,这地方得有多少鱼呢?西河沟浅的地方不过能没过膝盖,深的地方也就一米多,怎么会有这么多大鱼在这徘徊?这些郭老三是不想的,只要能钓到鱼,家里能吃到鱼就行了。这样隔三差五的吃鱼,这片水域还是有鱼。二姨有些奇怪,有天就拉着郭大明一起跟着郭老三来到他常钓鱼的地方,郭老三站在水里钓鱼,二姨和郭大明在岸上看。那天的太阳很好,明晃晃的将水里照的很透彻,但二姨却只看到水里一团团的阴影浮动着,一会儿,郭老三就从黑影里钓上一条鱼,这黑影就散了。再钓上一条,黑影又散一片。二姨心里害怕,就指着黑影问郭大明能不能看到。郭大明瞪大眼睛却什么也看不到。二姨心里突突了。拉着郭大明往回走。郭老三却还在原地不肯回家。 |
@lolifish 273楼 直播直播 还能和卤煮合影 卤煮速更哟~ ----------------------------- 茄子,嘻嘻 |
二姨拉着郭大明直接去了刘奶奶家。刘叔刘婶都不在,老太太一个人在炕头摆骨牌呢。看到他们进来忙让上炕。二姨就把刚才看到的事情跟刘奶奶都说了。刘老太太想了想,就从炕上的柜子里取出了一包香,小心翼翼的抽了三根,来到西屋的供桌前点上。又闭上眼睛念叨了一通。二姨知道刘奶奶请仙家过来了,悄声闭气的等着。果然,刘奶奶说话的声音变的慢吞吞的了。让郭大明到近前来。摸摸脉搏,翻翻眼皮,好像村里的赤脚张看病一样。又问他家弄过几次这样的鱼,吃了几次。郭大明掰着指头数了数,从入夏起到近秋,差不多三个多月,他家隔三差五就能弄鱼吃。怎么也吃了四五十条了,还有些到集上卖了的。刘奶奶点点头,跟他说,你去把你妈找来,说我找他有事。郭大明很少来刘奶奶这,虽然刘奶奶供了家仙儿,但是平时很低调,不怎么看事,所以有些犹豫的看着二姨。二姨搥了他一下,让他赶快去,他才出门跑了。这边刘奶奶开始支使二姨,让二姨去鸡窝拿鸡蛋。二姨听话的从鸡窝里摸了三个刚下的蛋出来。刘奶奶又让给磕在大碗里,然后用开水一冲就喝下去了。喝的飞快,一点也不像刚才说话那种慢吞吞的样子。然后还伸舌头舔了舔碗,二姨有点打怵,因为太像蛇了。这时候郭老三媳妇领着郭大明进来了。郭老三媳妇也是知道刘老太太是有本事的,这下莫名其妙的叫她过来也不知道什么事,郭大明也没学明白话,所以小心翼翼的问:“大姑,你找我有事哇?” |
@夏日悠长1220 272楼 顶楼主 来自UC浏览器 ----------------------------- 谢谢 |
刘老太太点点头,伸舌头舔下嘴唇说:“你家最近老做鱼呀?也没想着给我送点来?吃完了身子没哪不得劲么?”郭老三媳妇想了想,就说:“也没啥不得劲,就是这阵子骨头缝里老像冒凉风似的,喝点井水也老拉肚,我家四口都这样。老三说他是水里泡出病来,冬天捂一冬就好了。可我家孩子也都怕冷,这不,没上秋呢都盖上厚被了。” 刘老太太嘻嘻的笑说:“你家得好好谢谢这孩子,要不是他,你家继续吃那鱼吧,不等过年你家老头子老太太就得见佛祖了。” 郭老三媳妇儿不大信,不过那时候都是乡亲,是不会靠算命吓唬人赚钱的,所以只是犹犹豫豫的问:“不是吧大姑,就吃了几条鱼,也不能犯啥说道啊?再说是不是秋天凉了犯病的,不是因为这个啊?” |
老太太又舔舔舌头,撇了撇嘴说:“你爱信不信,我话说到了。你当是河里的鱼就能吃啊?那些都是作妖的东西。南山西山交口处是咱这最阴的地方,那片水域都是聚阴地。埋在那里的坟要是八字能压住,都是不腐不坏庇佑子孙的。那水里的鱼你们敢乱吃?至寒。还吃三月,多吃点以后你家儿子都怕不能有小孩呢。” 老三媳妇这才害怕了,忙求着刘奶奶给解。刘奶奶抬着脸,不搭理她。二姨也帮着求。刘奶奶,确切的说是刘奶奶身上的蛇仙摆够谱了,才说:“行了,我去帮你们求点药。然后你们准备药引子就行了。过后给我送一只黑公鸡,一只白母鸡。知道啦?” |
@晕傻子 283楼 很喜欢看,楼主继续,等待中... ----------------------------- 马上继续 |
老三媳妇满口答应,问明白啥时候取药,刘奶奶说要明天太阳刚出头的时候。要锅底灰一撮,要房上的青苔一块,要老太太烟袋锅子的烟油子一点,还要黑狗的尾巴毛。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倒是农村都有,要是搁在现在,估计都不好找齐全。老三的媳妇答应了回去弄了,吩咐郭大明赶紧去河沟把郭老三叫回来。又想起来回身进屋问今天钓到的鱼咋办。刘奶奶有点不耐烦的摆摆手说:死了的就丢了,别舍不得去卖了坑别人,损寿。活着的就还放回那边,没断气的都死不了。说罢就开始扭腰扭脖子,然后一个哈气一个哈气的打。过了几分钟,刘奶奶就像做梦刚醒了似的抬起头,说话也是平时自己的声音了。 刘奶奶告诉二姨,以后少去那片水域,可能以后也会在那里出人命。二姨似懂非懂但记住了这句话。刘奶奶还说以后郭老三会瘫巴,是这事的后遗症。这话在四年后应验了。郭老三半身不遂,在床上躺了四年才走的。是后话。 |
第二天郭老三全家带着东西过来了,两只鸡也绑了翅膀堆在屋角。也怪,两只鸡之前还挣扎着咯咯的叫唤,但当刘奶奶点上香请仙家上身后,忽然就蔫吧了,一声都没有的瘫在屋角。这也是二姨第一次看到刘奶奶取药。仙家上身后,刘奶奶用一块红布罩在一个装了水的瓷碗上,这水还是二姨给端进来的。然后刘奶奶就开始不断的摆动,舌头也不断的舔着嘴唇,忽然就伸手从空中一捞,然后说来了。让二姨打开红布,二姨打开后吃惊了,明明自己端的是清水,现在碗底竟然沉着四五颗小指甲大小的药丸。凑近去闻一下,还是中药的那种味道。刘奶奶让郭三媳妇将准备好的四样药引子用火烧成灰,倒在碗里研开了。然后让全家人分着喝下去。喝完没多大一会,他家人都喊口渴,郭大明还说胃里好像火烧似的。刘奶奶都让忍着,过了差不多一刻钟,这家人才消停了。听说他们回家都拉肚了,厕所搞的臭气熏天的。刘奶奶告诉二姨这是将寒毒排除来了。说实在的,现在东北也有格空取药的做法,电视还出来辟谣说是骗子手法,但是二姨对此确信不移,且不说刘奶奶岁数大了,哪里有功夫学这套戏法?就算是学了这么快得手法,那农村上哪里准备这中药丸呢? |
郭老三送来的两只鸡,刘奶奶杀了,鸡血放了一大碗,供给了白家仙。鸡肉二姨跟着沾光吃了个饱。二姨说,蛇仙可能更喜欢吃鸡蛋鸡血这种液体易消化的东西。西河沟西山边上还陆陆续续的发生了好多事情,孙家坟和泉子鱼给二姨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姨深信这个地方至阴,以后都很少走,也提醒几个舅舅放牛不要过去。不过现在这片地已经被推平了,变成了采石场的仓库了。人破坏的力量总是无比强大,再阴寒的地方,都架不住人去开采。 |
翻页就在更新一个故事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恐怖推理 最新文章 |
有看过《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吗? |
我所认识的龙族 |
一座楼兰古墓里竟然贴着我的照片——一个颠 |
粤东有个闹鬼村(绝对真实的30个诡异事件) |
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掉做坏事的恶报吗? |
修仙悟 |
—个真正的师傅给你聊聊男人女人这些事 |
D旋上的异闻录,我的真实灵异经历。 |
阴阳鬼怪,一部关于平原的风水学 |
亲眼见许多男女小孩坐金元宝飞船直飞太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