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来的“友军”
“九一三事件”之后,驻浙空军第K军因主要领导犯了路线错误,该军成了重灾区,部队进行思想整顿和组织调整,其所属的各个机场均被陆军接管。这天,一个身穿绿上装,蓝裤装的士兵分配到2班,全排同志都以好奇的眼光,像在动物园观赏珍稀动物那样看着这位来自曾经是老大哥的“友军”。排点名时,排长介绍了情况,根据连部的安排,该“友军”补充到2班,从兄弟部队初来乍到,希望大家关心帮助新来的同志。该“友军”姓杜,河北人,1971年入伍,是空军第五军警卫营的战士,该营编制撤销后,所属兵员归建步兵第B师,分散安置。他从司务长处领到并更换了陆军军服,从空中落到地面,跨界当了个步兵,不知这位杜同志此时何思何感。大概是其来自我的祖籍燕赵大地,从他出现在1排的那天起,我就又一种莫名的同情之心。你们头头出了事,与你们当战士的有半毛钱的关系吗?再说一个新兵你知道什么啊!池鱼林木之殃!你就自认倒霉吧。得知与我还是老乡,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以至后来到无话不说的地步。凡是能到军部警卫营的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特殊的职责使之练就了一身有别于步兵的本领,比如擒拿格斗,攀爬翻越,狙击射杀,水中蛙人等,有点“超人”的感觉。杜同志不善言谈,很少主动搭讪,可能与境遇不顺有关。不过对我他好像不怀戒心,时不时地说一些他在警卫营的事。看我还值得深交,他主动提出只向我一人偷偷传授用于近身格斗的捕俘拳。步兵的训练大纲里是没有这个内容的。一个时期里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俩就找个僻静之处,一招一式地教与学。二十几个动作组合的拳路包含近身防卫,阻拦击打,攻击要害,反锁制控,蹬踏腾跃等,难度系数偏高,但阳气十足,是“肌肉男”们的最爱。我俩的“小动作”还是被发现了,后来,自愿学习的多了,杜同志私下里成了教练,受到“弟子们”的尊敬。平日里没人敢惹他,如路遇不平,还会请他出面摆平。两年兵役期满,他杜同志退出现役,离队那天,在举行了退伍仪式,摘下帽徽领章后,他到宿舍拿出他的旧军服穿上后对我说:“从现在起我就是老百姓了,我要穿着空军的军装回家,当年参军时父老乡亲都知道我当的是空军。”我没有说话,我理解他。此时我俩无声胜有声地长时间握手,算是战友一场的长久告别。从那以后再无杜同志的音讯,不过他教授我的拳术至今还保留了几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