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一出下乡知青与美丽村姑的爱情故事——《青萍之末》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一出下乡知青与美丽村姑的爱情故事——《青萍之末》[第8页] |
作者:陈沫2014 |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下一页[9] 尾页[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游戏风尘2016 2016-03-06 13:08:13 好帖顶起来! ----------------------------- 谢谢朋友。 |
第二十四章 风云又起 不用争论,某癸是被冤死的。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只冤死了一个某癸吗?当然不是,连国家 刘少奇都冤死了,怎么能只有一个?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至1982年底,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的无辜受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放。 那么文化大革命之前,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又有多少中国人被饿死了呢?呵呵,这可真是个谜了。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八国联军来了,为了把他们从这片热土上赶出去,我们的国人要牺牲生命;日本鬼子来了,为了把他们赶出去,我们的国人要牺牲生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没办法,这都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所以要纪念。 可是当这些杂碎、强盗、土匪、王八蛋都被赶出去,连不得人心的蒋总统也跑到了台湾,在朝鲜,美帝国主义又被我们狠狠羞辱了一番之后,我们又饿死、冤死了那么多人,就真是不应该了!!! 不应该,却偏偏发生了,说明了什么?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就像一个人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被欺负,同样也避免不了会犯错误,走弯路。这个不是说几句风凉话,随便吐几口口水就可以改变得了的。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还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前人取得的功绩,是我们后人的财富;前人在大地上留下的弯弯曲曲的脚印,也是我们后人的财富。 我要怎样利用这些财富呢?像毛泽东说的那样,“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可是说这话的毛泽东最后却犯了错。 提到毛泽东和他最后犯下的错误,我们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一场口水战,一方义正词严说,全是毛泽东的错;另一方斩钉截铁说毛泽东没有错。 请问,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个人能做到只对不错?而又有哪个人能做到只错不对? 人人都会犯错,这是个常识,谁都明白的道理,可是一旦面临评价历史人物,或者说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们就会忘记这个常识。为什么?因为那两场灾难在我们的心中刻下的伤痕太深;因为我们经历的政治斗争太多、太过激烈;因为…… |
其实,如果把那两次灾难的过错全部归罪于毛泽东一人的身上,对毛泽东不公平,就如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功绩归于毛泽东一人对全体中国人民不公一样。再一个,那两次灾难太大,即使毛 真是神仙,他也承担不起。 用非黑即白的视觉去看待毛泽东,逃避我们自己身上的责任,我们是在挥霍我们的财富。 某癸之死,不是遭遇了偶然的打劫,或者因为区区钱财而遭到谋财害命,更或者是情杀。在文化大革命中,像是某癸那样众多无辜者的死是有历史原因的。 近代中国可以说被欺负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中法战争,失败;甲午战争,还是失败。 被人欺负得没法活命,眼看就要亡国灭种了,国人就开始思变。人的一生很短暂,能得过且过最好,所以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彻底苏醒的国人只是小打小闹地寻求变化。 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好像一群没头苍蝇,四处乱撞,撞得自己血肉模糊,付出了惨重代价后发现小打小闹不行,得革命,于是开始革命。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中国的大地上颠颠撞撞走路,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共产党人开始成熟。长征以后,共产党在延安立足,毛泽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共领袖。 1936年,西安事变,国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日本投降,三年后,国名党蒋介石败退到了台湾。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泽东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桂冠,顺理成章地当选为新中国的最高领袖。 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大地可以说一盘散沙,区区几万的八国联军竟然打到了紫禁城,好一阵烧杀抢掠,名义上管理着几亿中国人的慈禧老太太得化装成农妇逃亡;新中国成立,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国家浴火重生,世界老大美帝国主义不甘心,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结果被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狠狠羞辱一番。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反差。 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比作一列列车的话,开始是慢车,没有方向,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搭乘。后来有了方向,改成了快车,坐车的和为这列快车提供动力的人就越来越多。建国后,这列快车就成了一列急速前进的高铁。 这是一列由毛 为首的共产党人驾驶、被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全国人民推动的、最远方是非常诱惑人的共产主义海市蜃楼的高速列车。可是列车的正前方,不是共产党人熟悉的战场,是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 这列高铁行驶速度有多快,我们看看驾驶者毛泽东诗词里是怎么说的:三十八年看过去,弹指一挥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新中国成立,这列列车减了一点点速度,然后又开始做加速运动,于是就闯出了除四害、大炼钢铁、粮食亩产放“卫星”,最后导致了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凭着劳苦大众立下不世功勋毛泽东希望有这样的灾难发生?当然不希望。可是这样的灾难为什么发生了?因为骄傲,或者说几乎所有国人的盲目骄傲。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每所小学的墙上都挂着这样的横幅。那么多的优秀人才竟然会犯这样的幼稚病?会。因为我们不是神仙,我们的基因里埋伏着骄傲的因子。 因为三年自然灾害,领导层分裂,最后就有了文化大革命。 孤山村在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没有饿死人,是因为张发财年幼时候的特殊经历。到了文化大革命,杨秀兰领导的红卫兵脱离张发财的掌控,就有张国华和晏富被打,无故的某癸被打死,不过全中国可不止某癸一个。 有时候,个人的生命真的如草芥。 如果把某癸或者文化大革命放在一个更大的场景——宇宙星辰中去看,它是悲剧吗?或许仍旧是吧!不过这出悲剧可有些小,像极了你用显微镜寻找的空气中的一粒灰尘。逝者如斯,或许这是抚慰我们心中伤痕最好的言语了。 |
口令红包 "祝看帖女士们节日快乐"【抢红包】
|
某癸突然失踪之后,孤山村的红卫兵小分队开始了又一次的蛰伏——平白无故打死个人,他们心底深处也有内疚吧——不过也只是蛰伏了半个月而已。 人活着就要折腾。让一群身藏了数不清的荷尔蒙、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天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有条件折腾而不去折腾,永久地把自己雪藏起来,无疑是天方夜谭。 打某癸,景荣耀没有参与多少——几乎被于家俩兄弟全包了,所以,景荣耀成了红卫兵队伍里最先耐不住寂寞的人。 因为一个好主意,杨秀兰破天荒地对着景荣耀笑了。这一笑给景荣耀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要是我再出个好主意,杨秀兰不得对着我再笑一次!或许因为我的好主意她对我有了敬佩之心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如果是那样,不就可以哈哈……哼哼……嗯嗯了么。 天天睁着眼睛做美梦的景荣耀又动起了歪脑筋。可是这次他用两根手指在自己的脑袋上转了百十来个圈,也没有转出一个好主意来。 听人说,外面有红卫兵去北京见毛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可惜北京在哪里呢?孤山村离北京有多远?在路上得走多上天?骑马去还是坐车去?去了北京后再能不能够回来……这么多的疑问唬住了景荣耀。从出生就生长在孤山村这种封闭地方,景荣耀能接触到的知识面太窄了。 就在景荣耀一筹莫展的时候,从山外面来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给景荣耀带来了一个消息鼓励了景荣耀。 老人的名字叫秦木,是刘老大家的亲戚,家住在大南山南面一个叫大刘庄的村庄, 秦木打了大半辈光棍,在快四十岁的时候娶了个带着儿子的女人。大刘庄人开玩笑说:“秦木你可真省事,人家是一举两得,你是不用举就两得。”秦木不用造儿子,但是逃不掉为干儿子娶媳妇的责任,大刘庄以及周围村庄的姑娘不好找,秦木就想到了孤山村。这次秦木来孤山村就是为了给他的干儿子说个媳妇。 秦木进了刘老大家,寒暄过几句,就和刘老大说明了来意。刘老大把村里和秦木儿子年龄相当的姑娘寻摸了个偏,最后觉得于占艮家的姑娘于爱花比较合适。 于占艮是于占奎的哥,他们兄弟俩虽然和于求宝不和,但都姓于。因为张国华,刘老大和于二勇兄弟撕破了脸——险些打了起来,所以刘老大不好出面说这个媒。该让谁出面说和说和这个事呢?最后,刘老大想到了能扯蛋的景添福。 刘老大和景添福说了这个事,并说了自己不好出面的难处,景添福一口答应了下来:“让你那个舅舅晚上来我家吧!我和他先好好聊聊。” |
秦木去了景添福家,在景添福家里俩人聊了一夜。他们先是聊秦木的干儿子怎么能娶到于爱花,等到这事聊到实在是没话说了,两人就开始东拉西扯。秦木无意中说:“我们大刘庄有一个红卫兵去北京见毛 了。” “真有这事?”同一个炕上睡觉的景荣耀一听就来了兴趣。 “真的有!”秦木说。 “您没有骗人?” “我这么老了,骗人干啥?” “他回来了没有?” “回来了,一根毛都没掉。” “北京不远吗?” “不远。听他说,坐火车也就是两天的事情,而且去了北京,毛 还给吃的和住的地方……” 景荣耀问了个详细,心里就活动开了:为了杨秀兰,去北京走一趟又如何,再说了,如果杨秀兰敢去,自己又有什么不敢去的,要回不来,大家都回不来。 因为不想被于二勇几个浑水摸鱼,抢了自己的好主意,这次景荣耀一个人找的杨秀兰。 “你又想到好主意了?”杨秀兰见景荣耀像怀揣金箍棒、脚踩着七色云彩的猴子,轻飘飘地来到了她的面前,垂下眼皮问。 “秀兰呀,你可真是聪明,孤山村再也没有比你聪明的姑娘了——”景荣耀想大大恭维杨秀兰一番,可是看杨秀兰没有一点欢喜头脸,就开始说正事,“嘿——我是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怕秀兰你没有胆子领着大家伙去做。” “你别激将,以为我是于二勇、于三勇几个呢?” “这次我可真不是激将,我想到的这个主意真的有点大。” “你想说不?不想说就走人。” “唉、唉——我说。你听说过没有?大刘庄有一个红卫兵去北京见毛 了,而且还活着回来了?” “怎么,你是说我们也去北京见见毛 ?”杨秀兰有过这个想法。 “对。他们是红卫兵,我们也是红卫兵;他们能去,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了?我还听说只要是红卫兵,去了北京不仅有吃的地方,还有住的地方,什么都不用担心。想想看,我们火车没见过,也没坐过,北京没去过,北京的饭没吃过,天安门没见过,毛 更是没……”景荣耀说得都快流哈喇子了。 “可是我们啥成绩都没做出来,去了北京怎么向毛 他老人家汇报?”这是杨秀兰心中纠结的地方。 “嗐!全中国有那么多的红卫兵,毛 哪有时间一个个盘问你都做出些啥成绩?” “那我也没脸去见他老人家。” “什么有脸没脸,我看你们姑娘家就是脸皮薄。” “没有你脸皮厚。”杨秀兰冷冷看景荣耀。 “嘿,不说这个,不说这个。”见杨秀兰没多大兴趣,景荣耀很失落,当下就想着说服杨秀兰同意去北京,“我们去了北京,不向毛 汇报我们的成绩,只站在天安门城楼下听听毛 讲话也好呀。我想,毛 除了鼓励我们外,一定会教我们回来后如何开展工作,怎么做才是真正的拥护无产积极文化大革命。如果是这样……” “你是说毛 会教我们回来后怎么抓成绩?”景荣耀误打误撞,撞到了杨秀兰的心病上。 “当然了,不然邀请我们去北京做什么?还不是怕我们啥都不懂,不会支持文化大革命吗?” “你说的也有点道理。” 景荣耀看见杨秀兰慢慢有了兴趣,脸色由阴转晴,就腆着个脸,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地盯着杨秀兰看——等着杨秀兰对他如花灿烂一笑。 杨秀兰被景荣耀说通,她正要给景荣耀一个笑脸,看见了景荣耀那猥琐的脸,杨秀兰立马想到了上次景荣耀当着她的面意淫,所以她绷紧了脸,没有笑。上次那一笑,是杨秀兰此生对着景荣耀唯一的一次,当然他们俩也不会有来生如何如何。 怎么这次不笑了呢?景荣耀非常失望。 “去吧,”杨秀兰对等着她笑的景荣耀说,“去把咱们的队伍召集起来——你脑袋被驴踢了,发什么呆,快去呀!” 最后,景荣耀落了个被杨秀兰赶出来的结果。 |
第二十五章 去北京见毛 景荣耀虽然在杨秀兰那里没有收获一丝微笑,但还是很好地完成了杨秀兰交待的任务,走家串户通知了大部分的红卫兵。 好久没有行动的红卫兵们正无聊得紧,猛然听说美女领导召唤,就都急着去了杨秀兰家。杨秀兰见了自己的手下,没多废话,直接说了自己要领着大家去北京见毛 的想法,然后看大家的反应。 不管领导的想法有多好,下面人不支持,那就是个屁;不管领导的想法有多孬,只要有下属的全力支持,那就不仅仅是个屁的问题了,是臭屁。 其实孤山村离北京并不远,不过在当时孤山村人的眼里,北京那可真是位于九霄云外的天上人间,是他们这辈子不敢奢望去的地方。所以被红卫兵们听说杨秀兰要领着大家一起去北京见毛 ,就都发了愣、傻了眼。 “你们说话呀,怎么集体哑巴了?”杨秀兰催促。 “我们这样的人也能去北京?!”于三勇不停地眨巴着自己的小眼睛。 “我们这样的人怎么啦?”杨秀兰被这一句话气了个半死,“你们这是怎么啦?事还没干呢,就把自己不当人了,你们不把自己当人,那我这个当领导的还是个人吗?” “嗯……是人不是人,没什么。”于三勇嘟囔了一句。 “什么没什么?我问你,我们是不是人?” “嗯——是。” “北京是人待的地方不?” 在杨秀兰连珠炮般得发问下,于三勇的脑子变成了一锅粥,舌头也开始打颤。 “毛 都在北京住着,怎么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了!”景荣耀这个得意,原来于三傻这么胆小。 “既然是人待的地方,别人能去,我们也就能去。”杨秀兰说完这话,大家开始集体静默,同时,心里嘀咕:道理是没错,可是北京又在哪里呢? 这群人中间,于二勇的年纪最大,不过不要说领着大家去北京了,他是最不相信有一天自己会去北京的那一个。“秀兰,你是说真要带着我们去北京?!”于二勇小心翼翼问。 “对!我刚才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没?”杨秀兰很不耐烦。 “没有骗人?” “谁骗你了?” “秀兰——秀兰领导,那……那北京在哪里呢?”打人时候下手贼狠,丝毫没有一点善心的于二勇突然间像极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懵懂幼稚得很。 “现在讨论的是我们去不去的问题,可不是讨论北京在哪里。再说了,到了丰城上了火车,火车自然会把你拉到北京的。我说,你们兄弟,两个身高马大的大老爷们儿,怎么净担心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杨秀兰看见于二勇和于三勇怂包成这样,她在自信心陡然大增,这几话说得是气定神闲。 “那……那我们就去呗!有秀兰领导带着,我们还怕个球?”于四勇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去个北京又不是去阴曹地府,我真不理解你们这些大老爷们,怎么连个小屁孩都不如?” 杨秀兰虽然看不起她领导的这些个大老爷们,可是她知道这些人也不服气她,他们之所以遵自己为领袖,是因为自己长得漂亮。不过杨秀兰也没有办法,比力气,自己天生就不如人家;比粗野,没有力气怎么粗野,即使自己真有力气,也不愿意用自己的粗野去征服面前的这些傻男人。 当了头目的杨秀兰一直想用智慧让这些人臣服,可是效果不大,直到现在杨秀兰看到了另一种征服这些人的方法,那就是勇气和胆量。所以她就尽力地表现她身上的这两种素质。 “你们还有谁对去北京见毛 有意见?有就放个屁,别憋着。”杨秀兰看谁胆小,准备着再鄙视一番。 |
“那……那就都去呗!”十几个红卫兵嗫嚅着回答。 “好,这可说定了,到时你们可不要退缩啊,可不要连我这个姑娘家都不如。”在杨秀兰炯炯目光的逼视下,大家都犹豫着点了头。 统一了意见,接下来就该讨论怎么去了。杨秀兰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就去看景荣耀。 “听说得开个介绍信。”景荣耀说。 “到哪里开?”于二勇问,他心里想着有个什么事情卡着,能让大家去不成最好。 “管他到哪里开,我们先让大队开一个再说。”杨秀兰说。 “要不问问武进步,他经常去公社,说不定知道的多一点。”于四勇说。 于是杨秀兰领着自己的队伍去了武进步家。武进步年纪不大,和刘顶峰同龄,是孤山村少数几个在杨柳渠上初中的学生。 “武进步,你在杨柳渠上学的时候,听没听说红卫兵去北京见毛 要做些什么准备?”杨秀兰把武进步喊出来问。 “我听说很简单,开上一张介绍信,上了火车就能去。”武进步红着脸回答。 “谁给开?” “大队和公社都得开吧?” “公社给开这样的介绍信吗?”于二勇问。 “当然给开。这可是毛 号召的,哪个领导敢拦阻。” “好,我们先去找秦奎。”杨秀兰说。 秦奎从公社的王书记哪里得知,外面的红卫兵闹得凶,就连丰城县的领导都怕红卫兵。所以,自从杨秀兰拉起了红卫兵队伍,他就一直躲在家里,战战兢兢当宅男。杨秀兰拉起队伍在孤山村折腾了一个月,没有踏进秦奎家一步,秦奎还是很担心。 今天,秦奎猛然看见杨秀兰领着好多人进了自家的院子,吓得赶紧藏在门背后面。“快出去,出去问问他们要做啥?”秦奎要老婆桢二女出去探个究竟。 桢二女出去后,秦奎侧着耳朵细听,听杨秀兰说他们这些人要去北京见毛 ,找他来只是为了开个介绍信,这才一颗心才落到肚里。他赶紧出来,堆着笑脸说:“好好好,开个介绍信有什么难的,我这就给你们开,你们见了毛 ,可得带我向他老人家问句好啊。” 秦奎给开了介绍信,去北京的准备工作就都做好了。在解散之前,大家说好了明天几点起床,在哪里集合等事项。 |
杨秀兰要领着孤山村的年轻人去北京见毛 ,这条消息就像是一群被孤山村人惊吓得落不了地的麻雀,眨眼之间就飞过了全村的每个角落。 上了年纪的老人不相信,说:“这是谁在胡说八道,毛 住的地方我们农村人也能去?”相信杨秀兰能做出这事的人也有,他们说:“杨秀兰见了毛 ,回来后可就是个人物了。”和杨秀兰同年龄段的姑娘听了,用不屑一顾的语气说:“她可真能嘚瑟!”没了半拉耳朵的晏富听了这事,说:“那帮瘟神早该走了,死在外面不回来才好。”晏贵听了,抬头望天,寻找通往天堂的天梯——在晏贵的意识里,北京是天堂,毛 是居住在天堂里的神仙。 孤山村没啥娱乐活动,没事干的人一般喜欢下个象棋。刘老大和张发财正下象棋,张爱谷跑了进来。“杨秀兰要领着咱们村的红卫兵去北京见毛 了。” “这是真的?”刘老大和村里其他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反应一样——不相信。 “当然是真的。于四勇还问我去不去。” “去哪里?”正为一步臭棋发愁的张发财这才留意到张爱谷说的话。 “杨秀兰要领着红卫兵去北京见毛 。”张爱谷把刚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这是真——他们这是胡闹!”张发财气愤地撂下了手里的棋子。 “去北京就那么容易?”刘老大不相信。 “这我可不知道,他们说秦奎都给开好了介绍信。” “怕他们不走呢。他们走得越快越好,不然我张叔……” “别不相信,杨秀兰那个野丫头真能做出这种事。”张发财捻着一根胡须,表情是越来越凝重,“不过这个时候他们还真不能走。” 张发财为什么不让村里的年轻人去北京?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粮食。 杨秀兰领导下的红卫兵队员都是年轻人,这些人不仅是孤山村消费粮食的大户,也都是劳动好手。孤山村位于北方,地广人稀,搁到每个社员头上种的地就多。时间眼看到了秋天,如果杨秀兰把这些人都带走了,秋收这场大戏怎么收场。 奶奶的,你们倒想得好、想得妙,放着地里庄稼不收割,去北京见毛 ,见了毛 你们能一辈子不吃饭也行啊。问题是你们这些王八蛋能不吃吗?说不定回来后嘴变叼了,吃的东西更多,哼!这样的赔本买卖谁愿意做,张发财在心里直骂娘。 刘老大问张发财为什么不能让这些人走,张发财就把他的这个顾虑说了,刘老大一拍大腿,说:“这好办,到时少给他们分些粮食不就得了。” “人家可是打着毛 的旗帜去的北京,我们怎么能给人家少分粮食?” “这你别管,我有办法。” “你是有办法。问题是——没有见到毛 他们就闹得全村人鸡飞狗跳了,见了毛 回来他们不得把孤山村的天给捅个洞。”张发财这话说完,他和刘老大都倏然一惊,孤山村的红卫兵已经是股祸水了,去了北京回来后不得变成洪水猛兽。 |
@陈沫2014 2016-03-09 08:15:39 秦木去了景添福家,在景添福家里俩人聊了一夜。他们先是聊秦木的干儿子怎么能娶到于爱花,等到这事聊到实在是没话说了,两人就开始东拉西扯。秦木无意中说:“我们大刘庄有一个红卫兵去北京见毛 了。” “真有这事?”同一个炕上睡觉的景荣耀一听就来了兴趣。 “真的有!”秦木说。 “您没有骗人?” “我这么老了,骗人干啥?” “他回来了没有?” “回来了,一根毛都没掉。” “北京不远...... ----------------------------- @烟草燃烧的思念 2016-03-09 21:39:33 爱情的力量真恐怖。 ----------------------------- @施原 2016-03-10 09:54:00 盼这种恐怖啊~ ----------------------------- @东海闲鸥 2016-03-10 13:18:10 我也盼着呢。。。。 ----------------------------- @尤十万 2016-03-10 14:54:28 ![]() ----------------------------- 不要太奢望,同志们。 |
第二十六章 用帅哥忽悠美女 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张发财和刘老大开始凝神苦想,希望能想出一个不让杨秀兰去北京的好办法。 “这事就像下棋一样,擒贼先擒王,只能从杨秀兰身上下手了。”刘老大不怎么爱动脑子,说了句没用处的话。 “人家这就要走了,怎么下手?”张发财问。 “杨秀兰要是个男的就好了,黑天半夜给她一棍子,让她躺上半个月,看她怎么去?” “你就知道下黑手。” “不下黑手,怎么办?” 张发财想不出好办法,无可奈何说:“要是知道还会发生这种事,早把杨秀兰介绍到杨柳渠好了。” 孤山村人都知道,张发财不是他孤山村名义父母的亲生儿子,他是从杨柳渠抱回来的。 张发财的养父养母结婚后不生育,听说杨柳渠有户人家生了个男娃不想要,就去抱了回来。这个男娃就是张发财。有了张发财以后,夫妻俩一乐和,夜里钻进被窝就彻底放松了,这一放松,就给张发财放松出了好几个弟弟。 有了亲儿子,而且还好几个,夫妻俩就不这么待见张发财了——这是张发财小时候有险些被饿死经历的主要原因——所以,长大后张发财就和杨柳渠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取得了联系。在杨柳渠,张发财的那些哥哥、姐姐、叔叔、舅舅、姑姑、姨姨的孩子都是红卫兵。 之前为了救张国华,张发财想过把杨秀兰介绍到杨柳渠,让杨秀兰和自己亲戚的那些孩子们混去,后来考虑到行不通,也就没有采用。 张国华被救出来之后,张发财就把这事忘了,现在遇到了新的难题,他又一次想了起来。 杨秀兰一走,孤山村的红卫兵自然解散。可是正如张发财所说,现在有点迟了。杨秀兰不像他哥,也不像他弟杨秀青,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现在,杨秀兰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就差明天出发了,这个时候让人家别去北京了,不如到杨柳渠打出另一片天空,杨秀兰肯定不听。 问题是不去劝也不行,杨秀兰去北京的后果实在是很严重。 这个任务刘老大插不上手,只能张发财亲自出马了。该怎么说才好呢?张发财抱着渺茫的希望,先进了杨秀山家。 “老哥哥,您怎么亲自来了?有事让爱谷喊一句就行。”杨秀山一见张发财来了,堆上笑脸,热情招呼。 “你那个妹妹要去作死,主任可不得亲自来一趟。”刘四梅猜出了原委。 “唉,”杨秀山长叹了一口气,“我都说得口干舌燥了,可人家就是不听,还说我就是块被人拿刀劈的料,没资格劝。” “不仅不听,人家还怂恿了秀青一起去。”刘四梅补充。 “你母亲不知道?”来的路上,张发财想明白了,现在,只能把希望寄托杨秀山母亲的身上了,如果杨母能让杨秀兰迟去个一两天,他就有机会实行自己的那个想法。 “知道又有什么用?”刘四梅说,“老太太还能管得了人家,现在,天王老子都管不了了。” “那她走了,老太太就没人照顾了?” “我们老太太除了耳朵聋、眼睛花外,身体健朗得很。根本不用担心,再说了不是还有我们在嘛。”刘四梅说。 张发财见杨秀山夫妇帮不上什么忙,只好一个人去找杨秀兰,他刚走到杨秀兰和她母亲住的窑洞外面,就听见里面的杨秀兰说:“妈,您要是再唠叨,我现在就走,我可不是我哥。”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倔脾气的驴。”杨母骂。 “你这是在骂您自己呢?” …… |
张发财等到里面的母女不再吵了,这才推开了窑洞门。张发财以为杨秀兰母亲一定在抹眼泪,进了窑洞才发现,老太太并没有哭,只是绷着脸坐着,想来哭已经没用了。 杨秀青和杨母看见张发财来了,都热情地和张发财打招呼。杨母下了地,忙着给张发财倒热水。杨秀兰知道张发财反对他们这群人,所以什么话都没说,只是脸色僵硬地笑了一下,就继续做她的事。 张发财寻思不出该怎么劝说杨秀兰,就边和杨母寒暄,边看着杨秀兰做事。 “这下我们可是要离开了,主任你可是高兴了吧?”杨秀兰知道张发财在看她。 “我高兴什么呀?我还怕你们离开呢。”张发财实话实说。 “怕我们离开?”杨秀兰看张发财说得认真,转头想了一下,明白了,“你不是怕我们离开,你是怕地里的庄稼没人收割。” 张发财没想到杨秀兰这么冰雪聪明,一下子就猜出他的心思,谎话当下编不出来,就只好说实话了:“你猜得有点道理。” “那你可省省力气,别劝我了,北京我们是去定了。见毛 ,支持无产积极文化大革命可比收割庄稼重要得多。”杨秀兰一脸得意。 张发财还没说啥呢,就吃了个闭门羹,心里很不爽,心说:你们这些二货,饿你们几天,就知道什么重要了。 杨母给张发财倒了水,坐在张发财对面,细看张发财,“几年前,要不是因为你,我们可是要饿肚子了。”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怕杨母听不见,张发财提高了声音,“秀兰去北京,您一个人在家可就没人照顾了。” “没事,我只是耳朵聋,其它什么都能做。”杨母别了杨秀兰一眼,“你是不来劝秀兰不要去北京的?别劝,我们不和那倔驴子说话。” “主任,听清了没?如果你来只是为了劝我不要去北京?那现在就可以走了。”杨秀兰下了逐客令。 因为饿肚子的事情,杨秀青对张发财非常尊敬。“姐,你干吗这样说话?不是我叔,我们不知要吃多长时间的野菜呢。” “前几年,主任是挺关心我们社员的,这我知道,不过可不积极支持毛 的文化大革命。” 张发财听见这话,脸色阴沉。不支持文化大革命,好像成了所有人的一道魔咒。 “你和你的那些红卫兵就都是群傻子,谁都不愿意理你们。”杨秀青维护不了张发财,就搞人身攻击。 “谁说我们是傻子了?”杨秀兰柳眉倒竖,显然生气了。 “以前,你不是天天都说于二傻和于三傻的吗?你领了一群傻子,你不也是个傻子?”杨秀青不小心捅到了杨秀兰的痛处。 “你再给我说一句!”杨秀兰急了。 听了兄妹俩的这段对话,张发财突然想到:这杨秀兰平时自负得很,要不是因为文化大革命,她才不愿会和根本看不上眼的于家兄弟走在一起。这可是个挑拨他们的缝隙,就看自己能否挑拨成功了。有了迷茫希望的张发财突然间开始冷笑。 “您这是怎么啦?也嘲笑我们是一群傻子。”杨秀兰敏感得很。 “没有。”张发财嘴角还是蕴含着一丝冷笑。 “那你笑什么?笑我不管母亲,只顾着去北京见毛 ?” “没有。老太太身体硬朗,用不着你管。” “那您冷笑什么?” “我冷笑了吗?” 杨秀兰看着张发财不说话,摆出了一副“这还要问”的神态。 “唉,我是想呀,”张发财脸上依旧保持着笑意“你领着于二勇、于三勇、景荣耀几个去北京,见到了毛 ,那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激动、高兴、心潮澎湃罢。怎么,有点羡慕了?” |
“羡慕是羡慕。不过我是想啊,见了毛 ,你们有什么样的表现我能想得出来,不过我可想不出毛 他老人家见了你们会有怎样的反应?” “我们红卫兵可是祖国的未来,毛 见了我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那是当然。不过我想他老人家一定会问:‘秀兰同志呀!你这么亮堂堂一漂亮姑娘,光灿灿一巾帼英雄,怎么带来的手下不是些傻子,就是矮个子的武大郎。这不是丢你们孤山村——不对——这不是丢你们内蒙古人民的脸吗?’” 张发财一句没说完,杨秀兰立马脸色铁青,眉头皱成了一个倒八字。杨秀兰被张发财说到了疼处,想要反驳,但是不知从何说起,张发财可是借着毛 之口说出的这些话。 “秀兰,其实我今天来可不全是劝说你不要去北京的。”张发财赶紧转移话题。 “那你来干吗?专为嘲笑我领着一群二傻子和武大郎胡闹?” “我哪有那份闲心?” “谁能知道,我们抓了张特务,你们想办法……” “秀兰,可别扯远了。” “我才不扯呢。你说说你来我家的真正目的是啥?如果不重要,现在可以回去了,我们明天还要去北京呢。”杨秀兰又下了一道逐客令。 “你知道,我在杨柳渠有好多亲戚,什么姑姑、舅舅、叔叔一大堆,他们每家都有和你同一年龄段的年轻人……”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别急嘛。这些年轻人可都是红卫兵,我是想让你把他们一并带上,让他们也去北京见毛 。” 这可是个新想法,杨秀兰舒展了眉头调动更多的脑细胞工作,“你这是顺嘴胡说的吧?” “我怎么就胡说了?” “那带他们去北京和讽刺于二勇几有什么关系?” “我讽刺他们了?没有吧!我亲戚家的那些孩子个个长得都像你爱麦哥,要是你爱麦哥的腿好着,”说到儿子,张发财的脸上闪过一丝伤痛 “你领着一群像你爱麦哥那样的小伙子去北京,都赶得上毛 的仪仗队了,那多威风。” 杨秀兰对张发财讽刺于二勇几个很介意,不过张发财忽悠完这句后,杨秀兰就把这事给忘了,迫不及待地问:“您说的可是真的?他们也没有去北京?” “北京是啥地方?谁说想去就能去了,哪有那么容易?他们也就是说说。”张发财继续满嘴跑火车。 “拿,您亲戚的孩子们自己不想着去北京,怎么还要我领?”杨秀兰对这一点想不通。 “他们哪有你这胆量,再说了即使他们有你这样的胆量,也没有号召力呀,能招呼起几个人来。要是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姑娘去杨柳渠公社振臂一呼,招呼不了一个军,也能招呼起一个团来。到时候你领着一个团的红卫兵去北京,见了毛 ,毛 不得多夸奖你几句。毛 会拍着你的肩膀说:‘秀兰同志吆,你可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古有花木兰,今有杨秀兰。’到了那个时候,你可就不是咱们孤山村的人物了,也不是内蒙的人物,你是全国妇女同志的榜样。” |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下一页[9] 尾页[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