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一出下乡知青与美丽村姑的爱情故事——《青萍之末》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一出下乡知青与美丽村姑的爱情故事——《青萍之末》[第2页] |
作者:陈沫2014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第六章 洞房夜耍流氓 讨论了这么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刘四梅是被那句“女人终究是要嫁人的”送上了花轿,然后又被那句“女人嫁人是为了生孩子”推入了洞房。 入洞房之前刘四梅的真实想法是:我嫁人是为了生小孩,可不是因为我身体上有需要男人的欲望。 生小孩当然要和男人睡觉了,关于这一点没有上过生理卫生课的刘四梅明白。既然明白,那就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和男人睡觉,都得接受,可是只睡觉,可不包括被你杨秀山脱光了,还拿着蜡烛在边上仔仔细细地看。 如果刘四梅对男女关系有个正确的认识,明白杨秀山需要自己,同样自己也需要杨秀山,她会怎么做?当然不会反对杨秀山拿着蜡烛欣赏她了,说不定杨秀山欣赏完她,她还会抢过蜡烛欣赏欣赏赤裸裸的杨秀山同志。 相信在烛光的照耀下,新娘子刘四梅一定会有“重大发现”,那个“重大发现”要是不安分,跳一跳,一定会让刘四梅兴奋。兴奋了刘四梅在那个“重大发现”上滴几滴蜡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那样刘四梅还会拿刀劈身上带着“重大发现”的杨秀山吗?答案是:不可能。 杨秀山兴致勃勃拿着蜡烛要欣赏,刘四梅不让,两下里一撕扯,刘四梅火了,心说:你奶奶的,这还没有和你正式过日子呢,你就这样子欺负,往后我还不得寻了我二姐的老路? 封建礼教让刘四梅对一件很正常的事不理解,生了气,她二姐的悲惨遭遇又刺激到了她。 如果这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只凭着这两条,刘四梅也断不会拿起刀把杨秀山给赶出来,可这是在新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又提倡男女平等,毛 还说了一句让妇女同志特别提气的话:“妇女能顶半边天”。 可以说正是这些新的变化让刘四梅有了底气,最后拿起刀,把新郎杨秀山赶出了洞房。 当然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刘四梅的身上确实有刚烈的地方,要是换了别的女人,既然到了和你睡觉的地步,顺便让你看看也无所谓嘛,何至于此。 身穿新娘衣服的刘四梅在洞房花烛夜跑回了娘家,可惊呆了她的父母双亲。 刘四梅母亲顾不上穿衣服,问:“怎么啦?秀山欺负你了?!”刘四梅靠在炕沿上不说话,好像吃东西吃得岔了气的老牛,吭吭直喘粗气。 “他娘的,刚结婚就这样,我拿铁锹劈死他们一家子。”刘四梅父亲下了地,趿拉上鞋就要走。刘二梅的死给这一家人留下了极重的阴影。 “你激动个啥?”刘四梅母亲看刘四梅脸上没伤,又翻女儿的衣服,发现没有受伤的痕迹, “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给妈说。” “我拿刀把他赶出来了。”刘四梅低头看地。 “谁?秀山?他怎么你了?” “他欺负我。” “他怎么欺负你了?!” 刘四梅抬头看了父亲一眼,又低下了头。刘四梅母亲用目光把那个气哼哼的男人支走,然后问刘四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刘四梅这才吞吞吐吐说了杨秀山要拿着蜡烛看她光身子的事。 “真就这么点子事?!”听了原因后,刘四梅的母亲不相信。 “嗯。” 刘四梅的母亲看女儿,然后突然笑了起来,那个样子很像她重孙女第一次看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一样,笑得开心,无拘无束,没有任何掩饰。刘四梅不理解母亲为什么会笑成这样,问:“你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刘四梅的母亲停了笑声说:“不笑什么。” “我不跟他过了?”刘四梅说。 “就因为秀山要看你?既然你怕他看你,你嫁他做什么?” “我嫁他是为了生孩子呀,可不是为了给他看的。”刘四梅说得理直气壮。 刘四梅母亲又笑了。“笑什么?要是喜欢笑就到外面笑去。”刘四梅立起了眼睛。 怕被刘四梅赶出去,刘四梅母亲强忍住了笑,说:“吴蓝来咱家借根萝卜还顺手抓一把萝卜樱呢。不错,人家娶了你做媳妇是为了传宗接代、生孩子,可是顺便看看也很正常,再说了你就让他看看又能怎样?” 借萝卜顺手抓一把萝卜樱和生孩子顺便被看这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及,生气中的刘四梅一时之间很难把它们联系起来。 |
刘四梅跑回了娘家,杨秀山跑了出去。杨秀山的父母从听房人那里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就四处找杨秀山,最后是杨秀青把几乎光着上身的杨秀山从孤山上拽回了家。 杨秀山刚进家门,一家人就把他当作了犯人,开始审问:“究竟是怎么回事?说呀,洞房夜不好好睡觉,跑到山上做啥?”杨秀青父亲首先开了炮。 “她拿刀劈我!”杨秀山哭丧着个脸。 “你把人家怎么了?人家就拿刀劈你,你说清楚。” “没怎么地?” “没怎么地?没怎么地,就敢拿刀劈你呀?她是女人吗?!”被刘四梅推了个屁股蹲的杨秀兰火大得很,“二哥,我们找她去,不把他们家的锅砸了不算。” “你急什么?”杨秀山父亲喊住了杨秀兰,然后又吼杨秀山,“究竟怎么了?你说,这可不是遮遮掩掩的时候。” “就是,等四梅父母寻来了就不好说了。”杨秀山的母亲也催促。 在全家人的逼视下,杨秀山低声说:“我只是想看看她。” “怎么个看法?!”杨秀山父亲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 “就是拿着蜡烛……” “说呀!” “拿着蜡烛,脱光了衣服看,又没什么啊!”在全家人的逼视下,杨秀山终于说出了原委。 “流氓。”杨秀山话音没落,杨秀兰说了两个字,然后跑了。杨秀青说:“无聊。”然后也走了。 关于这个问题,杨秀山的父亲不好乱发评论,接下了就只有杨秀山母亲一个人教训杨秀山了。杨秀山母亲说:“你这孩子,怎么不学好?结了婚就应该一心一意想着法生孩子,看什么看啊?还拿着蜡烛看,你这不是胡来吗?”杨秀山母亲瞥了自己不说话的男人一眼,又说,“以后她天天跟你在一起,你等她睡着了不能看啊,偏偏洞房夜里看,你也太笨了,怎么就不学学你爸,你看你爸……” 看见了没,封建礼教害人不浅吧!杨秀山母亲也认为男女结婚就是为了生孩子。 杨秀山父亲不想自己的丑事暴露在儿子面前,打断了杨秀山母亲的话,说:“这事是你惹出来的,我们帮不了你,你自己想办法去。”又说,“你要是不把刘四梅接回家,这辈子你就打光棍去吧!” 被家人教训了一顿,杨秀山不委屈了——本来委屈得很——但是后悔得要死,心说我怎么就这么笨呢!要是不硬来,现在还不正抱着软玉温香睡觉,别说看了,摸都随便摸。 第二天一大早,懊悔了一夜的杨秀山鬼鬼祟祟去了丈母娘家,在丈母娘家院墙外,碰见了自己的岳丈。岳丈正拿了粪叉子拾粪。 刘四梅的母亲一夜给女儿上哲学课——讲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的相关性,还没有时间和老头子说杨秀山究竟怎么了刘四梅呢,所以刘四梅父亲还在生杨秀山的气呢。刘四梅父亲睁圆了眼睛瞪杨秀山,看杨秀山不走,就举起了手里的粪叉子。 杨秀山看着高高在上的粪叉子和其上叉着的牛粪,抱了脑袋就往回跑。杨秀山跑过两个拐角,撞在了同样出来拾粪的景添福身上。 景添福无故被撞,但是一点都不生气,笑嘻嘻地说:“秀山,洞房花烛夜你可是破记录了啊,零!你可是要名垂千古了。” 杨秀山啐了一口,跑回了家,在家里窝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又被全家人数落了一顿。母亲说:“真不像你爸!”父亲说:“你个孬孙!”妹妹杨秀兰说:“耍流氓的人多了,没见过和自己老婆耍流氓的。”只有杨秀青比较厚道,说:“哥,你明日给嫂子陪个不是,把嫂子叫回来吧,不然我都没脸出去见人。” 第三天早上,杨秀山还没有起床,大队的大喇叭就开始广播了,张发财在喇叭里喊:“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收获的季节马上要到了。我们过年能不能吃上一顿饺子?明年开春后会不会饿肚子?就看接下来的这几个月了。所以凡是能出气走动的,都得到地里劳动,不要想着偷奸耍滑,孤山村大队可不养闲人,特别是那些大了肚子却一直生不出孩子的女人,还有两天前刚入过洞房的年轻人,你们就都出来吧!你们可正是有力气的时候,不去地里劳动可浪费了。” 张发财的喊话刚落,喇叭里又传出了一阴阳怪气的声音:“特别是那些在洞房花烛夜没有把力气浪费在自己老婆身上的人,就更得去地里干活了,啊!” 这天杨秀山去地里干了一天的活,也被社员们奚落了一天。 晚上回家,杨秀山先给自己打气,今天无论如何也得把刘四梅接回家,要不然,自己不被躲在裤裆内那个阴暗的家伙顶个死,也得被村民奚落死,左右都是个死,还怕什么老丈人的粪叉子。 鼓足勇气的杨秀山正在要出门,刘四梅的父母派人稍话来了——刘四梅母亲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给刘四梅联系了起来,刘四梅想通了——让杨秀山把刘四梅接回去,把夫妻俩洞房夜里没有走的程序走完。 杨秀山听了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他的脚还没有落地呢,张发财又在喇叭里喊开了,喊什么?让全体社员到大队开会。开会做啥?响应伟大领袖毛 的号召,除四害,抓老鼠。 |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抢红包】
|
第七章 一出悲剧的开始 杨秀山这个气呀!气得蛋都疼。杨秀山最生谁的气?张发财的。洞房花烛夜乃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多珍贵、多宝贝!可我杨秀山的四大喜之一是怎么过的? 从头发尖倒霉到脚后跟,先是被新娘子给了一耳光,后来又让人家拿着刀砍,运气好,跑了。后来被兄弟拽回了家,被全家人教训一顿,接下来在家窝了一整天,今天被你张发财逼着去了地里,劳动了一天也被社员们奚落了一天。晚上好不容易盼到丈母娘让把媳妇接回来,让我搂着睡觉,你张发财倒好,让我当猫,抓老鼠。 你奶奶的,我能和猫比吗?猫一年发一次情,我呢?一年365天,是天天发情,你姥姥的!你姥姥的姥姥姥姥的!!! 杨秀山抱怨归抱怨,但还得像其他社员们一样听张发财的命令,白天照常去地里劳动,天一黑就开始抓老鼠。怎么抓?用“守株待兔”的方式,这主意是张发想出来的。 吃过饭后,社员们就四处找老鼠洞,找到了,就像猫那样俯下身子,手里拿上一件能拍死老鼠的武器,屏声静气等着老鼠出来偷粮食。全体社员连着抓了四天老鼠,人累了个半死不说,老鼠却没抓住几只。 大队开大会,张发财说:“我们和老鼠的战斗就暂时告一段落了。”全体社员刚松了一口气,张发财又说了,“不和老鼠斗,接下来我们该对麻雀发起一场战争了。这些家伙可比老鼠坏多了,偷吃咱们的粮食不说,还天天在咱们的头顶上骄傲地飞来飞去,偶尔高兴了还在你脑门上拉泡屎,嘚瑟得很!如果我们不把这些偷粮食的贼剿灭干净,往小了说,对不起被这些贼偷吃了的粮食,对不起我们日日付出的辛苦劳动;往大了说,对不起我们的党,对不起全国人民,更对起我们的伟大领袖毛 !” 张发财一抬出伟大领袖,社员们只要不累死,那就得听话。 自己想出来用守株待兔的方法对付老鼠,成效不大,这次对付麻雀张发财就不自己瞎出主意了,而是动员大家想好的方法出来。社员们七嘴八舌讨论了半个小时,想出了两种对付麻雀的方法。 对付老鼠只是在夜里进行,对付麻雀,白天和夜晚都要进行。白天的时候社员们用弹弓、石头打麻雀。这个办法开头还有点用,人过去了,麻雀还不飞;后来就没用了,孤山村所有的麻雀都成了惊弓之鸟,只要周围一有风吹草动,就飞上了蓝天。这种情况下,某社员想用石头打死一只麻雀,那得有今天你偶然花两元钱买张彩票,中了五百万大奖那样的运气。 夜里怎么办呢?人可以不睡觉,可麻雀却是要睡觉的,等到麻雀回窝了,社员们就去掏麻雀窝。这个方法有用,一掏一个准,不过这个方法有个坏处,就是让杨秀山想要搂着刘四梅睡觉的伟大梦想破灭了。 社员们掏麻雀窝掏到第三天的晚上,出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孤山村发生的第一出悲剧。 张发财的大儿子张爱麦是个高大英俊帅气的小伙子,是孤山村姑娘梦寐以求,见了面直流哈喇子的结婚对象。梦寐以求到什么程度?据说张爱麦白天多看了村里那位姑娘一眼,那位姑娘能连着偷笑三天。 于求财的妹妹于求仙是个看什么都月朦胧、鸟也朦胧的白内障患者,一年四季的笑,因为她总是觉得张爱麦在看她,无论何时何地遇到都在看她。 丰城县武装部部长和其手下到杨柳渠公社挑选新兵。那个年代能当兵,那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情,比得上封建社会的状元、探花和榜眼。因为当兵光荣,所以杨柳渠公社及其管辖的各大队的青年人,不管是英俊潇洒还是歪瓜裂枣,只要觉得自己有点希望,都跑去杨柳渠应征。 |
应征的场地挤了几千号人,乌压压一大片。武装部长愣是从这几千号人中看到了张爱麦,招手让张爱麦过去,问:“你也是来应征当兵的?” “是。”张爱麦回答。 “你们家是什么成分?” “贫农。”当时,贫农是最高阶级,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第一个人人都想争着当贫农,现在嘛,又被踩在了脚底。 部长把张爱麦拉到了里面,交给了他的一个手下,交代说:“给他做个检查,只要身体上没啥大的毛病,就给他个名额。” 张爱麦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所以很顺利就拿到了一名当兵的名额。 成为一名战士,那是要保卫伟大祖国的,必要的时候为了祖国义不容辞准备牺牲性命的。为了这份光荣,在当兵走之前,张爱麦自然积极响应父亲张发财下发的抓老鼠、逮麻雀的命令。 麻雀的窝一般筑在土崖中间的小洞里。和麻雀开战的前几天,村民们已经把那些住的比较矮的麻雀窝掏了,剩下没有掏的都是些住得比较高的麻雀窝。 孤山的北面有一小段陡崖,陡崖的上半部住了十几窝麻雀,住在这些窝里的麻雀每天都会叽叽喳喳地叫着,在孤山村的上空飞上十几个来回,显眼得很。要是不把这些麻雀除掉,不论孤山村人最后消灭了多少麻雀,和麻雀之间的这场战争就不能算是胜利。 因为地势险要,社员们都不敢对这些麻雀动手。 “领导好,领导辛苦了……”周围所有人之所以这样称呼你,不是为了让你贪污和幸福地享受美好生活,而是为了在前方没有路的时候,你能给大家指条阳关大道,是为了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你能带着大家伙往前冲。 张发财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把消灭孤山陡崖上的麻雀——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大儿子张爱麦。都要走出大山保卫伟大的国家了,消灭几窝麻雀算个球。 对麻雀发动战争的第三天白天,张爱麦、张爱麻兄弟俩在家里鼓捣出一个长长的梯子。快晚上的时候,兄弟俩抬了梯子去了孤山的北面。 那个晚上的月亮非常亮,洁白的像个玉盘静静悬在空中,好像住在广寒宫里嫦娥姑娘孤单寂寞了,正用她那双妙目寻找地上的像张爱麦这样的英俊男子。 别看麻雀会飞,但是它的脑细胞少得可怜,用手挤出来不比苍蝇拉的一粒屎大多少。月亮比往常亮,傻麻雀就以为天还没黑,所以它们迟迟不回窝,站在树梢顶“东家长、西家短”得拉家常。 张爱麦和张爱麻兄弟俩看见麻雀没回窝,以为麻雀发现了他们,就躲在了一块大石头后等着。张爱麻低声问:“哥,你当兵走了想不想家?” “想。” “当兵发不发枪?” “发。” “回家了拿回来给我看看。” “好。” “还得领个漂亮的嫂子回来。” “好。” 张爱麦一边敷衍着弟弟,一边监视着那些麻雀往哪里飞,哪个地方才是他们的家。 嫦娥没有看到石头后面的张爱麦,就蒙了一层轻柔的白纱,休息去了,这个时候,麻雀们拉家常也拉得累了,互道“明天见”后,都飞回了家。 待所有的麻雀飞回了窝,兄弟俩又等了一阵——给睡眠不好的麻雀留出入眠的时间——这才从隐身处出来,把梯子搭在了陡崖下。 张爱麻扶着梯子,张爱麦消无声息地顺着梯子往上爬,到了一个小的洞口,张爱麦把袖口拢住洞口,伸出手往里掏,不管是碰到了麻雀还是麻雀窝都一把抓出来。 张爱麦连着掏了两个小洞,都有斩获,总共抓住三只麻雀,掏出一窝麻雀蛋。到了第三个洞口,张爱麦同样先拢住洞口,伸出手往里掏,胳膊还没有伸出一半,就感觉到一条滑腻腻的东西钻进了袖口,张爱麦一甩袖子,一条白花花的蛇,在空中弯曲着身体,翻滚着掉了下去。 蛇惊到了扶梯子的张爱麻。由于梯子打得立,张爱麻一躲,张爱麦就从高高的梯子顶掉了下去,摔在了一块大石头上。 蛇钻进草丛跑了,醒悟过来得张爱麻问张爱麦:“哥,没事吧?” 张爱麦抹了头上的冷汗,说:“没事。”兄弟俩检查身体,没发现有蛇的牙齿印,就放了心。张爱麦休息了片刻,想要站起身,却发现一条腿不能动了。张爱麻说:“哥,我背你。” 张爱麻把张爱麦背回家。张发财叫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杨永艺过来瞧,杨永艺看了后说:“没事,养几天就好了。” 张发财不相信,要拉着张爱麦去丰城县医院,张爱麦说:“没事,真没事,你看我这大脚趾头还能动呢。” 看见儿子脚趾头确实能动,张发财这才放了心。 杨永艺让张发财买来半斤白酒,把酒含在嘴里喷张爱麦的腿,然后用力揉搓,说是这样就能把腿治好。半斤白酒的一多半进了杨永艺肚子后,杨永艺开始“五花大绑”张爱麦的腿。 张爱麦疼得直呲牙,杨永艺说:“忍着,绑得紧点对腿有好处。”想到自己就要是个军人了,张爱麦就咬紧钢牙,忍着。 |
第八章 打死毛驴累死麻雀 在杨永艺想着法子对付张爱麦腿的时候,张发财把全体社员叫到了大队,连夜开会。 开会的目的就一个:让大家想办法,怎么把偷粮食的贼——麻雀来个一网打尽,是一网打尽,不是逐窝消灭更不是逐个消灭。虽然张爱麦没摔死,可是再也不能让社员们掏麻雀窝了,为了一窝麻雀真摔死了人不值的。 社员们的智力有限,想不出好办法,就七嘴八舌乱说一顿。多数社员说,麻雀是抓不完的,现在能抓到这么多也就不错了,干脆别抓了。 “谁说抓不完了?再说了,老鼠捉不干净,麻雀抓不完,这怎么向上级交代?”因为爱子被摔,张发财对麻雀是恨之入骨。 “再挖些草根,当麻雀尾巴交上去不就得了。”能扯蛋的景添福说。 “你以为公社领导比你傻,连草根和麻雀尾巴都分辨不出?”张发财气得肝疼。 景添福被呛得闭了嘴,其他社员却说:“向上面汇报,就说我们孤山村的麻雀被抓光了。” “麻雀真被抓光了?!难道你们看不见麻雀天天还在我们头顶上飞来飞去?”张发财说。 “那我们可真想不出办法来!”社员们开始乱嚷。 社员们一乱嚷,张发财真的生了气,也不管社员们的安全了,说:“想不出办法就用老办法,只要孤山村的上空还有麻雀在飞,这场战争就不能停!” 张发财这话对其他社员震动不大,可是把个杨秀山吓坏了,简直可以说是晴天霹雳。杨秀山心想,要是真按张发财这话来,那我这辈子就别想着入洞房了,说不定到了阎王爷那里都还是个童男子,到时阎王爷问:“你们谁是童男子呀!”我说我是。阎王爷说:“连个老婆都娶不到,没用的男人,下油锅。”那我得多冤呀! 不能这样呀!可千万不能这样呀!!杨秀山用拳头擂了自己那不开窍的脑袋两下——恨不得让毛驴来两蹄子,终于擂出了点灵感,他站出来说:“把孤山村的麻雀轰到山外不就得了。” 社员们听了,纷纷称赞杨秀山出了个好主意,景添福又出来说:“洞房夜打破记录的人就是聪明。”社员们听了都笑。 社员们认同杨秀山的方法,可张发财听了却直皱眉头,偷吃了孤山村上千年粮食的贼就这样被轰跑了,实在是不甘心,对阶级敌人也太仁慈了,再说了全中国的大地上无有一处不在抓麻雀,你把孤山村上空的麻雀轰跑了,不见得它们就不会再被轰回来,那样的话,不等于白费功夫。 因为连着捉老鼠、抓麻雀,社员们被累得精疲力竭,就在张发财没个主意的时候,有几个社员做到了地上,靠在一起准备睡觉。看着这些个萎靡不振的社员,张发财突然灵光附了体,他由杨秀山想出的这个馊主意想到了另一个办法:人既然能被累成这样,难道麻雀就不累吗?让麻雀这么累下去,到最后不得都累死。 张发财挥手让大家安静,然后问:“你们说我们人能不能被累死?” “当然能了,像这样再累个两三天,我们都得累死。”社员们这样回答,全然不知道张发财这是在给他们挖坑。 “既然我们人能被累死,那么麻雀一定也能被累死了,你们说是不是呀?” 比较聪明一点的,意识到情况不妙的社员闭了嘴。“能。”有好几个不知好歹的家伙作了回答。 “能就好。接下来我们不掏麻雀窝了,改成轰赶麻雀,直到把麻雀累死为止。”张发财这句话一说完,社员们全都不说话了。如果按着这个计划来,他们可别想着睡觉了。 “怎么,你们说话呀!麻雀还没累死呢,你们就先累死了?”张发财问。 “那要是我们一轰赶,麻雀全飞走了怎么办?”景添福又跳出来。 “不会的,”张发财故作神秘状,“我们孤山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我们处在盆地中。我的计划是,把我们这个盆地围起来轰赶,不让麻雀飞出去,也不让麻雀落下来休息,直到把它们都累死为止。” “麻雀可是有翅膀的,我们不让人家飞出去,难道人家就不飞了?麻雀就那么听话?” “就是,如果麻雀真能听人的话,我们干脆打个哨子让麻雀投降得了,还费那劲干吗?” 在社员们肆意嘲笑张发财出的这个馊主意的时候,孤山村的张国华说话了。张国华是孤山村的小学老师,是公认的村里最有文化的人。 |
张国华站出来说:“大家先别吵!听我说一句。”等所以的社员都安静下来之后,张国华说:“古人有句话,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 “没有,你要是问我们谁谁谁洞房夜和老婆搞了几次,这我们知道,问这个我们怎么能知道。” “不知道不要紧,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指的是麻雀虽然有翅膀,但是它没有大雁飞那么远、那么高的志向。我们孤山村有好的地形条件,只要在四周的几个山凹处点上火,麻雀就不会飞出去了。我觉得张书记的这个主意不错,只要我们再辛苦几天,一定能把麻雀全给累死。” 杨秀山看见事情向着不利于自己入洞房的方向发展,跳出来说:“那我们先休息几天再说。”他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促狭鬼社员接了过去,“秀山你是想急着入洞房了,是不是?”社员们立马笑成了一片。 张发财挥手制止了社员们奚落杨秀山,说:“秀山同志,你想着入洞房很正常,可是也不能怪大家,谁让你在洞房夜耍流氓了?”社员们又笑作一团,气氛一轻松,张发财赶紧说正事,“再一个就是,我们真的是不能休息,大家可以想想,这三天来我们可把麻雀折腾得够呛?如果我们休息了,麻雀是不是也会休息,那这三天不就白折腾了?” 因为嘲笑杨秀山,社员们情绪高,有好多社员同声说:“就是。” “我知道这几天大家比较辛苦、比较累,可是难道我们人连个麻雀都不如?如果我们再坚持个两三天,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把孤山村的麻雀消灭个干净。”说到这里,张发财拔高了声音,并把右臂举了起来,“为了我们孤山村在今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麻雀来偷盗我们的粮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饿肚子;为了拥护伟大领袖毛 的英明决定,大家说,我们要不要接着干?” “要要要!一定不给麻雀任何喘息的时间,让麻雀立马去死!”社员们的革命斗志又一次被激发了出来,很有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壮志。 当革命洪流滚滚而来的时候,个人的那点子事情——比如杨秀山同志急着入洞房——直不值得一提。 趁着大家伙情绪高,张发财继续让大家出谋划策,制定对麻雀发动最后一击的作战计划。没用多长时间,社员们七嘴八舌地制定出了一份比较详细周全的作战计划。这是千古以来,孤山村人集体智慧的一次结晶,让我们来看看这份作战计划的内容: 敌人:麻雀。 参战人员:孤山村全体社员。 主要武器:锅碗瓢盆、毛驴牛猪羊……一句话概括就是只要能发出响声的东西都是武器。 战略战术:四周的山凹处点火,封死外围;要做到整个孤山村范围内不留死角;想办法发出各种噪音。 战争目的的达到:不要让一个麻雀逃逸,孤山村所有麻雀累死。 安全措施:所有人员要对头部做好保护工作,避免飞着飞着累死了的麻雀掉下砸破脑壳。 注意事项:不要浪费任何响声,比如人要放屁,不要穿着裤子放,也不要向下放,要脱了裤子对着天空放。 为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张发财把腿被杨永艺“五花大绑”了的张爱麦抬上了自家的窑顶,给了张爱麦一口破锅和两个棒槌,让张爱麦不停地敲击《将军令》。 那些七老八十不能行动的老人听说张爱麦因为消灭麻雀而摔伤了腿,都主动要求儿女把自己也抬上房顶,敲不了《将军令》那也能哼哼个里格楞,反正只要能不让麻雀落下地休息就成。 能行动的社员则领了小孩、赶了家畜、拿了锅碗瓢盆到指定的地方蹲点。 到了地方后,社员们先是乱吼一顿——当然也不乏有脱了裤子对着天空放屁的——把嗓子吼哑了,就敲锅碗瓢盆,等到锅碗瓢盆敲烂了,就打牛马羊猪狗毛驴等家畜,让这些家畜发出它们应有吼声。 平时这些家畜也喜欢没事乱叫几声——人类不把我们当人,引起点注意也是好的——可是连着吼了一天,把这些家畜累得,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等着人直接给它们来一刀,好来个痛快点的。可人就是不给它们来个痛快,除了拿棍子打外,再就是拿脚踢,也没有个新花样。 家畜们想活活不成,想死死不了,就怪怨自己过去做了什么错事,它们全然不明白今天的人们什么这么对待它们。 公鸡对他的众妻妾说:“我今后再也不打鸣了,原以为打鸣是件好工作呢,原来一点都不好。”母鸡说:“我以前每下一个鸡蛋就骄傲地叫几声,今后别说下个鸡蛋了,就是不小心下了个鸭蛋、狗蛋或者是驴蛋也不叫了。”猪被打急了,就干脆躺地下装死,心里直骂娘:“哼!他娘的,老子身来就是为了养肥了给你们人类吃肉的,你们却让老子叫,叫还不行,还得吼,你们人类难道疯了不成。” 猪骂对了,那个年代的人确实疯了,只不过他们当时不知道自己疯了而已。 荒唐岁月发生的荒唐事,真是不可细数!!! |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抢红包】
|
第九章 终于得偿所愿 事后证明,在对麻雀发动的这场战斗中,毛驴做出的贡献最大。毛驴那个叫声,不仅粗狂,而且还绵长。一头皮滑、毛顺、脖子长的好毛驴对着天空连着“嗯昂、嗯昂……”个十几分钟,天上的玉皇大帝听了都蛋颤,十几天没有能力和王母娘娘同床,更不要说麻雀了。 孤山村连着沸反盈天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上午,坐镇孤山顶指挥的张发财终于看见一只正在飞着的麻雀突然不扇动翅膀了。张发财一愣,他娘的,难道麻雀飞着也能休息!就在张发财发愣之际,那只麻雀突然以自由落体的速度掉了下来,摔死在了下山的石头台阶上。 张发财见了大喜,飞奔回了大队,对着喇叭大喊:“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麻雀快飞不动了,我亲眼看见一只麻雀掉了下来摔死了。请大家再接再厉,把我们准备好的炮仗拿出来,让鸡牛猪羊狗兔子,特别是毛驴发出它们最后的吼声,我们要对垂死挣扎、快要累死的麻雀发动最后一击!” 听了张发财那鼓舞人心的话,社员们又打起了精神,他们放炮的放炮,折磨家畜的继续折磨家畜,觉得自己还能放出屁的,赶紧脱裤子,免得浪费那一点响声。只听的孤山村上空一阵“叮呤当啷”乱响,仍在空中飞着的麻雀纷纷坠向了大地。大地啊,我的大地,你是我亲爱的母亲!自从几天前被驱赶着离开了家园,我就一直在想念着你,现在我终于回来了,回到了你温暖的怀抱。 看见空中确实没了麻雀,张发财又回到大队的办公室,用喇叭宣布这场战争的胜利结束。 张发财刚发布完命令,一个叫刘老大社员拿着一只麻雀跑了进来,“书记,掉下了的麻雀只是睡着了,没有摔死,这是我刚在地上捡到的。” 张发财看刘老大手里那只麻雀的翅膀还在朴愣,马上就要飞起来了,慌忙说:“赶紧一脚跺死!不要让它飞走了。”然后对着喇叭喊,“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掉下来的麻雀可还没有死,它们只是累得睡着了。为了不功亏一篑,不前功尽弃,我们还不能休息,还不能休息,我们要把孤山村的每一寸土地像女人梳头一样梳一遍,看见麻雀就一脚跺死,记得多跺几脚啊!” 社员们又寻了一天的麻雀,到了晚上天黑看不见了,张发财这才不得不宣布对麻雀的这场战争彻底结束。我们已经做到最好了,即使还是有麻雀活着,那也是天意。 为了在这场战争结束后,自己还有力气入洞房,杨秀山在对麻雀的这场战争中偷奸耍滑了。 杨秀山是怎么偷奸耍滑的?具体表现为,别人吼,嘴张着能发出声音,杨秀山是干张嘴没声音;别人敲什么什么响,他敲什么什么不响;还有天一黑,杨秀山就躲草丛里睡觉。不管生产队长和张发财怎么喊杨秀山,杨秀山就是不出来——脚丫子踩在了杨秀山的脑袋上也不。 奶奶的,抓麻雀哪有我入洞房重要,简直不能比嘛,哼!为了抓老鼠、麻雀,竟然耽误我好几天入不了洞房,这是什么世道嘛?! 张发财晚上宣布战争结束后,杨秀山没有回自己的家,而是鬼鬼祟祟去了老丈人的家。 那个晚上真安静,没有风,也没有虫鸣声,当然也听不到麻雀叫,甚至连侥幸活下来的老鼠都给自己放了假,躲在阴暗的地下深处瑟瑟发抖。 杨秀山推开岳丈的家门,看见岳父一家人横七竖八地躺了一炕。杨秀山往里走,看见自己的老丈人面朝上,头耷拉到了炕沿外躺着。老丈人睁着一双大眼看着窑顶。 杨秀山轻身喊:“爸,我来接四梅了。”他老丈人不动,一如既往地看着窑顶。杨秀山张大了嘴,把四个手指全放到嘴里咬,使劲咬。要是我老丈人被累死了,我这洞房,怕是等到那玩意抬不起头了都入不了。 害怕过后,杨秀山又想了,老头没累死吧!要是累死也不会回到家里来了,不是吗?战战兢兢的杨秀山把手指放到了老丈人嘴边,感觉不出有气流出来,他壮着胆子把老丈人的脑袋挪到炕沿里,手还没有离开,老头嘴里突然发出了如山的呼噜声。把杨秀山的小心肝吓得“扑通、扑通……”直跳。 没有死人就好,没有死人就可以入洞房,杨秀山在炕的最里面找到了自己新娘子刘四梅。刘四梅睡得可真死,杨秀山爬在她的耳朵边喊了好几句:“我来接你了,我来接你了。”都没把酣睡的刘四梅给喊醒。最后,刘四梅是被杨秀山扛回家的。 几十年后,叶小鱼偶然听说他姥爷入了两次洞房的传说,把姥姥、姥爷叫到一起盘问:“姥姥、姥爷,你们是怎么入得洞房?真的入了两次?” 没了牙的刘四梅说:“我拿刀把他赶出了家门。” “我说的不是第一次入洞房,是第二次?” “呵呵,睡着了,不记的了,真不记得了!” “那姥爷记得吗?” 杨秀山没说话,只是望着西边的日头傻笑,满是皱纹的脸上是一副“心满满足、得偿所愿”的神态。 |
抓了老鼠和麻雀,接下来该大炼钢铁了。对此张发财就不积极响应了,“炼钢、炼铁,钢铁能当饭吃吗?即使能吃得下去,那吃下去后拉不拉得出来也是个问题。”当然,这话张发财可没敢说出口,只是一个人在心里嘀咕。 毛 的命令,不积极响应,不等于一点都不响应,至少你得敷衍敷衍。 于求宝和于求财兄弟俩是铁匠,祖传的手艺。于求财没儿子,这门手艺自然传给了于求宝勇字辈的儿子们身上。 张发财把炼铁的任务交给了于一勇兄弟几个。 于家兄弟先是锤打出了两口大铁锅——因为吃大锅饭,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在打大铁锅——然后从孤山的后面搬回两块不知名的黑色石头,砸碎了放在锅里炒,炒热了铲出来用铁锤砸。他们希望把这些东西砸成铁片那样的东西。 即使是真的铁矿石,用这种方法也拿捏不到一块,别说是石头了。于家兄弟没解决了问题,就把问题又推到了张发财面前——谁叫你是领导呢。 张发财只知道多收获粮食,对于炼钢炼铁一窍不通,没办法,张发财就让人把村里坏了的铁制农具或者看上去是铁器的东西收集起来,让于家兄弟把这些东西砸成两个铁箱子,把之前炒的黑色碎末装到箱子里,然后把两个铁箱子砸成什么都不是的铁疙瘩,把这两块铁疙瘩放在一口锅里,让于家弟兄抬了铁锅,跟着自己去杨柳渠交差。 在进公社大门之前,张发财用炭黑抹了自己的脸。见了公社书记王立竹,张发财先说实话:“王书记:您也知道我们孤山村的情况,离城里远不说,而且又是山区,煤炭拉不进去,好一点的炼钢器具更是拉不进去,就这条件,你说我们怎么能把钢铁炼出来?” 还没等王立竹张嘴批评,张发财又说:“不过,我知道你们做领导的也不容易,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拉领导的后腿不是。所以我逼着社员们想办法,社员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用大锅炼出了两块铁,虽然看着不像样,但它们确确实实是铁。希望书记多体谅体谅我们,能让我们过关。” 王立竹看着张发财一脸的炭黑,又念在孤山村的实际情况和抓麻雀的时候确实做出了成绩,就让孤山村过了。 大炼钢铁,张发财是敷衍过去了,可是到了全国各地农业战线放亩产万斤粮“卫星” 的时候,张发财就不好敷衍了。 农业战线亩产放万斤粮 “卫星”究竟是这么一回事呢?这得详细说说。 当时的中国有句口号,就是全国人民要兴高采烈地“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现在人不理解这是一种什么状况,不过有一首老歌很好地描述了这个场景:“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毛 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把这首歌多唱几遍,始知以上和以后的故事不是科幻。 要进入共产主义,生产上就要求多快好省,多,包括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多收粮食。上级领导把全国各地区的负责人叫来开会,问李某某:“这都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你们那个地区亩产能达到多少斤粮食呀?” 李某某摸了摸脸皮的厚度说:“1000斤。”同样的问题问到曾某某,曾某某为了不落在李某某的后面,就说:“我们地区,亩产最少能到达1500斤。”这样一个地区一个地区问下去,就出现了亩产万斤粮食的“卫星”。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