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1968,不羁》那些年哪些人那样想那样做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1968,不羁》那些年哪些人那样想那样做[第28页] |
作者:山茅2018 |
首页 上一页[27] 本页[28] 下一页[29] 尾页[5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关中马 2019-06-27 08:17:54 学习!支持! ----------------------------- 文友好 |
(续前) 李轼想庄子的思想就像这金沙江一样奔腾不羁,不会受束缚,按自己的意愿奔流。而一些追求终极目标、终极意义的人,实际上等于是把自己套进了一个思想的笼子。他在心里想,武兴宇有时就把自己装进了笼子,不过他不想跟武兴宇讨论这些。武兴宇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 “李兄,庄子说的是个体,我着眼的是人类这个群体。你说过去讲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时间是无始无终的,这样倒是好解决问题了。小时候我问父亲,天外是啥?他说天外还是天,天是没边的。我又问他天是啥形状?他说没形状,说要是有形状就得有边了。我问没形状是啥样?他说不晓得是啥样。现在有一种大爆炸理论,说宇宙的大小是有限的,是有起始的。而时间则是随着这个空间的出现产生的,没这个空间就没这个时间,那就是说时间是有起头的。李兄,既然这样,我想晓得,这起头之前又是啥?” 李轼看着天上闪烁不定的星星们,看着那些缥缈无迹的云雾,心想这武兴宇的脑壳头,咋老想这些缥缈不定的事?事情完全可以简单化嘛,于是回答道: “兴宇,你尚且不明白,我更搞不清。不过,你可以不信它,还是信时空是无限的、无起止的这种观点。这样,你说的那些问题不就有答案了嘛。这跟信奉宗教差不多,都有一个起始的假定。离我家不远有一个天主堂,小时候我看过信徒们做祷告,天主教就认为宇宙万物是天主创造的。起头就在天主那里。” (待续) |
@关中马 2019-06-28 08:08:41 欣赏!支持! ----------------------------- 文友好 |
@冷月888 2019-06-28 09:49:32 早上好,支持文友佳作,拜读跟帖! ----------------------------- 文友好 |
(续前) 听李轼这样说,原本昂头专注于夜空的武兴宇,却晃起脑壳来,对说服不了自己的东西,他是不信的: “李兄,但这种假设没人能证明呀。我就常想,一种理论,如果证明不了,至少应该自圆其说吧。” “兴宇,科学家提出的理论,有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证明的,需要其他手段的产生才能证明,这也不是很稀奇的事。科学家不是就设定任何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吗?这哪个能证明呢?这不也是自圆其说吗?反正你也没办法证明它错嘛。”李轼坚持往简单里说。 “李兄,我就常想,要是人类还没来得及搞明白这些问题,地球就毁灭了或者人类就消亡了,那是多可怕的事。就像流星一样,外星人还没来得及晓得地球上存在过生命时,地球和人类就像流星一般消失。一切人类文明像流星那绚丽的色彩,就一闪即逝。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生命又开始在其他星球上进化,或者还有另一种情况,不同的生命在不同的星球上进化。但生命的进化需要这样漫长的时间,等不到生命进化到能搞清自身和宇宙问题时,又毁灭了。我有时就想,在地球出现之前,就有生命存在于其他星球,但等不到这些生命相互联系时,就毁灭了,就消亡了。那所谓的生命是不是跟星球一样,周而复始地存在,周而复始地消亡。”武兴宇望着渺茫的夜空,不停地发问,但并不是在问李轼,而是在说自己的想法。 李轼不愿意为这些没兴趣的事,花费心思,想结束这种谈话: “兴宇,你小时候,你父亲给你说的也许有道理,地球毁灭之前,也许人已经有能力跑到其他星球。” “那要是那个星球又不行了,咋办?” “这简单,接着跑吧。” “美国的登月火箭上就坐了3个人,地球上几十亿人往哪里跑?可能吗?”武兴宇仍执著于自己的思路。 天上的星星还是那样多、那样密、那样闪烁不停,把天庭映得满堂生辉。绸缎般的云雾,还是那样飘忽不定,还是那样行踪无迹,一会儿消失得干干净净,把一个星空完全敞开出来,一会儿又不知从何处而来,重新盘旋、舞动、把夜空又装点得扑朔迷离。 李轼清冷的眼光望着那浩瀚无边的星空,这是武兴宇钟情的星空,他操心的事都在天上。自己想的事都在地下,用当局的话说,像他们这些人就是逃避下乡。如今尚且觉得无处可逃,哪里还有心情去想几十亿年后,几十亿人往哪里逃这种遥不可及的事情。 (第129章 完) |
@关中马 2019-06-29 08:48:57 欣赏!支持! ----------------------------- 文友好 |
谢谢各位文友,昨天未能上网。 |
第130章 生有涯 李轼抬头看天,夜深了,星空更清朗。原来在银河上飘忽来飘忽去的那层薄纱没有了,周围的浮云也少了,天空更澄净明亮。天顶上的星星像河滩上的鹅卵石一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不分彼此,星星一闪一闪的,像都在眨眼笑他的无知。 他不忍打断武兴宇的好兴致,但又不愿意跟武兴宇漫无边际地扯下去,他觉得那是一个无涯之洞,陷进去易,出来难。于是说: “兴宇,不扯这个了,扯不清楚的。我想还是庄子那个话对,不要以有涯去随无涯。以古代人的水平没法想象我们今天的事,以我们今天的水平也没法想象未来的事。何必自寻烦恼。” 半夜深沉,四野寂寥,江水还在不知疲劳地奔流,像在嘲笑周围的一切:你们为啥停下来?为啥静下来?走吧,动吧,生命在于自由的搏动! 草丛中的小虫也休息了,不再鸣叫。回应江水的是一闪一闪的星星,它们都在眨眼。繁星满天的夜空确实美,确实充满了许多为什么,确实能勾引人们无限的好奇心,确实能激发人们想干点啥的欲望。 武兴宇纠结的是假如时空有起始,那起始之前是啥呢?他常冥思苦想,却是脑壳想痛了,也一无所获。如果没有起始,这无异于事先就存在了一个毋庸置疑的前提,这又说服不了他自己。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他有时甚至有一种恐惧感,人是如此渺小,不晓得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晓得到哪里去?想着想着,对所有的事情都生出一种心灰意冷的情绪。 李轼想的跟武兴宇不一样,时空作为一种知识,他可以了解,但并不关心它的究里。因为它离自己太远。他关心的是现实,他生活在这种艰难的现实中,而现实中就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前提,领袖的思想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而个人的哪怕很小的一点不同想法,都没有立锥之地。 李轼想起一次跟紫罗兰等几个校友在人工湖摆龙门阵的话题。 (待续) |
@关中马 2019-07-01 08:10:53 学习!支持! ----------------------------- 谢谢 |
(续 前) 那次,当几位校友说到“文革”初评判“香花”、“毒草”那些往事时,一个校友对紫罗兰说: “老紫,马克思就说过一段关于紫罗兰的话。你晓得吗?” 紫罗兰立刻当仁不让地说:“我当然晓得。马导师说: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玖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思想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那时的不少学生都擅长把领袖们的语录背得滚瓜烂熟。紫罗兰也像吴能一样博闻强记。他一背完那段话,另外的校友接口就说: “现在就是只能一种存在了。” 在一旁听着的李轼,想马主义的创立者说得很不错。他们在创立之初也反对一尊独霸,可惜后来的衣钵传人把马恩学说敕封成了放之四海独尊的理论。这很类似欧洲宗教改革上的许多情景,当初备受打击的异端,一旦掌了权后,对他心目中的异端的打击,也毫不逊色于之前自己遭受的。 无独有偶,前几天他和吴能在江边摆龙门阵时,吴能说,孔夫子是儒学创始人,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的他还是谦逊的,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话。现在的学说创立者一点都不客气,说自己的理论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李轼说庄子在表述认知时,关于生有涯知无涯那话,意思就是天下的知识多得很,个人晓得的就那一点。一个人不可能啥子都晓得,更不用说都是正确的。我觉得庄子的思想,看重的就是个体的自由自在,所以,不见容于统治者的专制思想,现在也仍不被看好,说它是唯心的。 吴能一笑说,是啊,今天的学者还不如古代学者的境界高,牛皮吹得那样响。 (待 续) |
@春光辉耀 2019-07-01 20:45:55 ----------------------------- 文友好 |
@关中马 2019-07-02 08:40:22 欣赏!支持! ----------------------------- 文友好 |
(续 前) 李轼心想,这些话跟武兴宇是说不着的。因为武兴宇似乎不太关心人间的事,不过,答应过他父亲的事,还得做。趁方二他们走了,正好说说: “兴宇,既然连科学家都没搞清楚的事情,你干啥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让吃这碗饭的人去忙吧。还是想想你自己如何找个饭碗吧。” “李兄,你看你又来了。我就不愿意跟你们扯这些事,扯一扯的,又扯到具体事上来。” “兴宇,你这话不对。天文作为一兴趣爱好很不错,但你不可能去搞研究吧?你的知识和能力都不够。况且,搞研究的人都得有相当的条件,你也根本就不具备这种条件,硬要这样,就是钻牛角尖。” “李兄,你说得对。我目前真没有这个能力,也就是一个爱好。但我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个爱好上,有啥不行?” “说了半天,你还是钻牛角尖。我是说你应该好歹找个活路干干,换一种生活环境。你这样呆着,你父母压力很大。”李轼的话里透出一种恼火。 “他们能有啥压力,你是我父母让你来当说客的?”武兴宇感到有点惊讶和不悦。 李轼冷清的目光也透出一丝不悦,心想你要是像一颗星星高挂在天上也行,世间的烟火熏不到你。可惜你是戳在地上,能离得开世事纷扰吗?于是就说: “兴宇,你这话就说远了,哪个单位都在动员,你父母能没压力吗?他们还是干部,压力可能更大,只是没在你面前说罢。你父母是不是这个意思我搞不清楚,但我确实有劝你的这个意思。” 李轼没有把话说穿,武兴宇的父母最担心的不是来自单位的压力,而是怕他们这个儿子总这样下去,会走火入魔。 (待 续) |
@关中马 2019-07-03 08:31:59 学习!支持! ----------------------------- 文友好 |
@冷月888 2019-07-03 11:39:01 拜访楼主 ----------------------------- 文友好 |
(续 前) 武兴宇似乎根本就没有把知青上山下乡当一回事,更不觉得他的父母会因为他不下乡,承受啥子压力。甚至对他姐劝他下乡,也耿耿于怀: “我姐就曾经为下乡的事,跟我闹翻。她说这是上头的号召,每个人都应该去,女娃儿都能去,你一个男娃儿为啥不能去?赖在家里,让父母不好做人。我懒得理她,父母都没有埋怨我,也没有让我出去找饭吃。她凭啥子指责我?我又没吃她的!在她眼里,我好像成了坏人,我不下乡好像妨碍了她似的,真是不可理喻。” 在和武兴宇说话时,李轼不再看星空,而是把目光落在奔涌的大江上。武兴宇则是一边和李轼说话,一边照旧在仰望夜空。李轼想他对星空如此入迷,是因为天上有许多他不晓得的东西,是他感兴趣的。 李轼晓得要说动对方不容易,武兴宇总是按自己的思维逻辑行事,直接说无济于事,也许说点他不晓得的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趣。于是说: “不下乡当然是你的选择,我也是这样选择的。你家里吃得起饭,可以不用着急,但这跟你自己找饭吃是两回事。再说干活路有干活路的乐趣,当然也苦,但这种乐趣你不经历是享受不到的。我还觉得,多一些杂七杂八的经历,对你的思考有益无害,说不定还能让你有新的视角。” “你说的这一层还有点意思,但我能干啥呢?”武兴宇有了一点好奇。 “孙友忠在拉板板车,你可以去帮他忙,钱不钱的,你也不在乎。拉板板车的活路,啥技术都不需要,也不用动脑筋,这对爱动脑筋的你来说,就是一种休息。活路肯定苦,但自在,想休息就休息。说不定你一天跑下来,有啥新发现也说不定,要得不?” “要得。”武兴宇回答得很干脆。 “那就算说定了。我找小孙说。另外,你得有准备,刚开始几天最恼火,你得咬牙熬下来,我当初也是熬出来的。”李轼还是不太放心,又叮嘱一句。 “放心。我去拉车。”武兴宇很干脆。 (第130章 完) |
@浅色夏沬 2019-07-03 20:30:11 支持佳作,问好祝福! ----------------------------- 文友好 |
@关中马 2019-07-04 08:34:16 欣赏!支持! ----------------------------- 文友好 |
第131章 孙氏兄弟 在李轼的同学中,孙友忠不像杨建国那样聪明于内,也不像大牛那样刚强外露,但孙友忠也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孙友忠处事稳重务实,不张扬,当杨建国和大牛都被逼下乡后,孙友忠照样没去。不仅他没有去,他的哥哥友雄和兄弟友勇也没有去,这在城里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那时一个家庭赶上有3个知青下乡的不稀奇,而像孙友忠这种有3个知青,却一个也不下乡的家庭太罕见。 紫罗兰曾开玩笑说,石碣村有阮氏三雄,你们信义巷有“孙氏三杰”。而看着他们长大的长辈邻居则以孙家老大、孙家老二、孙家老三呼之。 李轼曾经问过孙友忠:“未必你们那里就不动员你家弟兄?”孙友忠说他们归在居委会管,而他们那个居委会也天天上门动员,但没有你们遇到的那样疯狂。所以,好歹算是捱过来了。 孙友忠家经济条件也很差,是城市贫民家庭。每年寒暑假都参加勤工俭学劳动,是众同学中劳动经验最丰富的人,也认识一些工头一类的人。当李轼和一些同学逍遥时,孙友忠就开始在干零时活路。 学校复课闹革命时,孙友忠没有到学校来,去通知他的人就找不到他,听邻居反映是在干活路。很多同学都认为他思想落后,对运动不积极,等到上山下乡时,才发现他是思想超前,已先行一步自谋出路。 有一次李轼同吴能下河的途中,碰到孙友忠。李轼问他咋个不到校,都在忙啥?孙友忠一笑没回答。李轼看出他对所谓复课闹革命的不屑,就问他: “友忠,是在干活路吧?” “李兄,我们都是毕业生了,跟老子还复哪门子课?从哪里开始复?又复到哪里去?瞎扯嘛!” 李轼一听,才晓得孙友忠比自己视野宽,自我解嘲地一笑,跟他打个招呼,同吴能继续往河边走。吴能说:“我晓得他哥,也是高66级的。你们班的人都厉害。个个都有主意。” 很快“复课闹革命”就一阵风似地刮过去。孙友忠也始终没在学校露过面。 (待 续) |
@海州书生 2019-07-04 14:50:11 再来欣赏。 ----------------------------- 谢谢 |
@关中马 2019-07-05 09:07:22 欣赏!支持! ----------------------------- 文友好 |
(续 前) 孙家在另一个城区。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走的人很快就走了,没走的人都在躲避动员。一次孙友忠在街上碰到李轼,开口就问:“李兄,去吗?” 李轼一摇头:“你呢?” 孙友忠也一摇头:“不去。” “为啥?” “你晓得我家也很恼火,但乡下更恼火。你那个小学同学小吕就是我邻居,他的情况我也清楚。你说我为啥还要去?再说下乡不就是混碗饭吃嘛,与其到乡下去找饭吃,我还不如在城头找饭吃。” 孙友忠跟李轼说了一阵,他看到李轼忧心忡忡,显然是受到动员的压力,一问晓得李轼已住到钟益生家去。孙友忠对动员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到家来动员的人都是一些居委会的大娘,由她们去跟父母说吧。 家里弟兄3人都没去,居委会的人自然得天天上门来动员。就算是例行公事,孙老爹也感到压力巨大,像脑壳上顶着泰山。3个儿子却个个稳如磐石,像屁股坐在泰山上。老父亲急了,说: “3位小祖宗,你们哪怕去一个也好啊!一个都不去,我咋个交待嘛!是不是要我这把老骨头跪下来求你们啊?” 弟兄3人,你看我,我看你,哪个也没说话。心里都明白,哪个也不愿去。也都明白,并不是像父亲想象的那样简单,去了一个就可以让另外的2个不去。既然如此,那就让父亲自己想办法去交待吧。 3弟兄都心照不宣地去找活路干,精神上不能帮助父亲减轻压力,至少在经济上不增添负担。因此,孙友忠早在李轼到工地前,就开始拉车。 (待 续) |
谢各位文友支持 |
(续 前) 孙友忠拉板板车的性质跟李轼干的活路是一样的,也是一些临时的,零星的活路。工头负责去联系这些活路,又组织一帮人来干这些活路,钱也由工头分给干活路的人。干活路的人需要自备一辆板板车。孙友忠就是自己借80块钱买了一付板板车车轮,然后找木匠做了一付车架装上。 拉板板车,一般是两个人打伙拉一辆车。多数是家里人打伙,家里要是有一个成年人在拉车,往往有一个半大的娃儿帮着拉偏套。不过,真要是遇到特别陡的坡,两个人也照样拉不上去,拉板板车的人是有协作的,往往是二三辆车在一起走。到了陡坡时都停下来,所有的人帮着推帮着拉,把车一辆一辆地拉上坡顶,然后再一起出发。孙友忠只有一个人,原来有一个打伙的人,前一阵走了,还没有找到新的打伙人。 按说“打虎亲兄弟”,家里人一起干最好,偏偏哥哥和弟弟都不愿干,从一开始就没有同他干。孙友雄是高66级的,运动之初也像吴能那样上蹦下跳很欢腾,随时都可看到那忙碌的身形。 到城里武斗开始,连他们的人影都见不到了。李轼后来曾对杨建国感叹:高66级的同学大几岁就是不一样,晓得规避风险,不像我们初中生憨头憨脑地去参加武斗。初68级的孙友勇唯他大哥马首是瞻,在运动中孙友雄折腾他就折腾,孙友雄逍遥他也逍遥。 开春不久,孙友雄带上孙友勇和紫罗兰等人到雷波森工局下面的砍伐队去了。临行前,在茶馆紫罗兰还幽默地说:“我们这也是上山下乡,上山砍树子,下乡搬树子”。 那里的生活条件比农村艰苦多了,吃住都在深山老林中,一个月也难得出林子一次,用伐木工人的话说,连母蚊子都见不到一只。那时到一些艰苦的边远山区找活路干,也是一条路子。就像一些女生走往西藏、新疆嫁人的路子,能解决工作问题一样。 孙友忠一个人干,这样每次他都拉得很少,三四百斤而已,就是这个分量,遇到上陡坡时,他一个人也拉不上去。有时求路边干活路的人帮忙,有时又找不到人帮忙,只能等着,所以很恼火。 当李轼跟他商量,让武兴宇和他一起干时,他欣然答应。他跟武兴宇关系一般,能帮同学一把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钱不钱的,对光棍一条的他来说,倒不是太重要。 (待 续) |
(续 前) 孙友忠第一天到武兴宇家,是跟李轼一起去的。武生启也在家,他把孙友忠拽到一边说: “小孙,我家小宇没有出外干过活路,诸事你多照顾,一定注意安全,钱不钱的不要紧。我们的想法,主要是不让他一个人闷在家头,闷出病来。” “伯父放心。没啥危险的,就是累点,也没啥关系,一趟多歇几次就行。我也是慢慢熬过来的。”孙友忠说得很轻松,就像去乡下赶场一样。 就像武生启刚才说的那样,不在乎钱,所以他根本不问路程有多远,货物有多重,钱能挣多少。而是问:“中午能回来吗?要是回不来,在哪里吃饭?在哪里休息?” “伯父,中午回不来。回家不顺道,不在一个方向上,要回来太耽误工夫。吃饭也是在外面随便吃点,中午休息可以在板板车上躺会儿。晚上收工才回来。”孙友忠作了解释。 “那你们千万注意,不要把身子累坏了。不挣钱也没关系,来日方长,身体才是革命本钱。” “伯父放心吧。” 孙友忠想这老头子也真好笑,还身体是革命本钱呢,真是当干部当惯了,官话随口就出来。不挣钱我喝西北风去啊!不填饱肚皮哪来身体本钱?不过他也理解当爹的对儿子这种关爱心情。 “爸,放心好啦。不是你们让我去干的吗,事到临头又婆婆妈妈的,那你说我究竟去不去呀?” 武生启立刻说:“去,去。” 孙友忠和武兴宇就一起出发。李轼跟他们分手也去工地。 (第131章 完) |
第132章 采石场 武兴宇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远方高处是起伏的山岭,眼前的低处是深丘地带,都被树丛覆盖着,植被完好。一个一个的山头像绿浪一样由远而近滚过来,其中有几个浪头直接扑过来,矗立在眼前。 他大致能明白这是一个工地,但又觉得不像工地,没有任何机器设备,连通常工地上最常见的吊车也没有,干活路的人也不多。刚才他和孙友忠差不多用了五十多分钟走到这里,离开主马路后,走进这简易的土路,有一二里远的路程。 “友忠,这是啥地方?”武兴宇好奇地问。 “这是一个采石场。我们把这里的条石运到西郊去,那里有一个建筑工地,要用石头。有人收方,不过称,量尺寸,按体积算,月底拿钱。你看前面那些板板车都是和我们一起拉石头的。”孙友忠作了大致介绍。 东张西望的武兴宇,发现四周没有啥人,想像中的机器设备也没有。按他的想法,一个工地至少是机器轰鸣,人来人往的,就转头问孙友忠: “我咋没看见有啥人干活路?” “你得往里看,石匠都在山岩上,就二三十个石匠,分散得很开,三四人一组。现在没啥事情,还没有轮到我们装车,你自己看一阵子吧,我先抽一根烟。” 武兴宇眼前的采石场,就是一座巨大的山体的一部分,覆盖层已经被削掉了,剩下裸露的光光岩石。武兴宇想象这种岩石是地球形成后的原貌呢?还是沧海桑田后的产物。 山体因为长年开采的缘故,已经被分割成几个巨大的高低不等的山岗。有的地方像狗啃过的一样,犬牙交错,形成一些石窝,有的像被巨斧从上到下劈过的一样,光滑的岩壁,纹路清晰,足有几十米高。 (待 续) |
(续 前) 在那垂直的悬崖边上,有四五个石匠正抡圆了二锤,往下砸那石壁上的钻子。二锤把不是木棒,而是用两块楠竹片绑在一起构成的,一米来长,有很好的弹性。双臂一抡起来,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弧线,其道理和撑竿跳高的道理一样,借用竹片的弹力。 石匠中有一个正是吴能的邻居安力柱,他只穿着一条裤衩,连草帽都没有戴,一身油黑。他脚下石壁上四五个钻子成一条线排开锲入岩石,他一抡圆二锤,随着身子的俯仰,一道一道弧线闪过,伴随着一声一声的吼叫声,一下一下砸在钻子上。随着二锤的一次一次敲击,石壁上慢慢出现一条裂缝。 石匠在抡锤砸钻子时,必须大声吼叫,一是为了凝聚气力,二是防止震伤内脏。所以石匠们把二锤抡起来时,都悠长地喊着“依……哟……喂,嘿!”伴随着最后一声“嘿”,把抡圆的二锤砸下去。日复一日地这样出力和吼叫,石匠们个个都练得膀大腰圆、声如洪钟。 武兴宇想这种劳动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可能是人类在铁器出现后就是这样了。眼前这个石场的开采与几千年前的开采没有区别,看着眼前这种古老的方法,他突然来了兴趣: “友忠,这种方式,一块石料要开采下来,要十几个钟头吧?” “不好说,有时一天,有时半天 ,跟石料的大小,石匠的体力都有关系。你看像他那种砸法,有时一个多钟头才能砸出一线裂缝来,然后又换在其他方位上砸。直到几个方位都出现裂缝后,才用撬棍把石料撬开,一块石料就算开出来。下一步再把这些大的石料改成一条一条的条石,我们就可以运走。”孙友忠一边抽烟,一边回答。 “难怪不得,古埃及那些金字塔要修建几十年上百年,单是开采石料恐怕就得花上若干年。况且六七千年前,人类还没有铁器。据说埃及人是用火烧烤后,泼冷水,使岩石产生裂缝的方法来开采的。”武兴宇的表情似乎神游到了几千年前。 正在抽烟的孙友忠一愣:李轼说孙友忠常有一些像宇宙一样宏大的想法,看来还真是的。老子来拉石头想到的是能填饱肚皮,他老人家来拉石头,想到的是金字塔的石头是咋个开采的。我关心的是现在,人家操心的是历史。真是花有百样红,人与人不同啊!于是略带讥讽地说: “金字塔的石头跟我有啥关系?我只晓得这眼前的石头,跟我有关系,拉一块石头就能挣几毛钱。” (待 续) |
首页 上一页[27] 本页[28] 下一页[29] 尾页[5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