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1968,不羁》那些年哪些人那样想那样做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1968,不羁》那些年哪些人那样想那样做[第13页]

作者:山茅2018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5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色夏沬 2019-01-22 19:19:04
    继续跟读学习,追更!
    -----------------------------
    谢谢,问好
    @zgsxsltsj 2019-01-22 20:12:15
    
    
    -----------------------------
    感谢文友,晚上好
    @冷月888 2019-01-22 20:16:05
    拜读神品佳作,感悟百味人生!祝福文友!!!
    -----------------------------
    谢冷月君,晚上好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1-23 06:03:02
    支持楼主
    -----------------------------
    谢谢文友,祝好
    @浅色夏沬 2019-01-23 19:55:39
    跟读学习,支持!
    -----------------------------
    谢谢文友,晚上好
    第92章 来的都是客

    当地有句俗话:抬头晴天少,眼前茶馆多。这后半句话是形容早年间茶馆遍布大街小巷的兴盛貌。不消说得,茶馆多自然是因为茶客多。而“文革”兴起后,散布于大街小巷的茶馆统统关门,城里供人休闲的公共场所更少了,因此,人工湖的茶园常是座无虚席的。
    那些年,服务行业都是公家的营生,所以嘛,服务员多是青眼少,白眼多。人工湖的茶馆还算一个例外,服务态度都还可以,所谓来的都是客。你只要一坐下,手一扬,随口喊一声:“这里来一碗!”立刻就有人来招呼你。
    当李轼和孙友忠出现在林荫道这头时,吴能已经先看到他们,扬起手喊:“这里来两碗!”
    当李轼他们坐下后不久,钟益生也迈着稳健的步子来了。他的视力极好,练过射击的人,寻找目标是强项。刚一拐进林荫道,他就看见李轼他们坐在露天坝,径直走过来。
    茶园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有两间茶室,四周是玻璃窗,两室中间隔一个天井。一般是一些老年茶客喜欢呆在茶室,里面安静,可以细细品茶,慢慢摆龙门阵或玩纸牌,透过玻璃窗也可看到外面的景色。在室内的人通常有自己习惯的位置,他们去得早,能占到自己的位置。二是紧靠茶室是一个面积更大,四周敞开的茶厅。厅中间没有隔断,是天热晒不着,下雨淋不着的地方,棋客、牌客喜欢呆在这里。杨建国就喜欢呆这里。三是茶厅之外的露天场坝,范围就更大些,都是石桌石凳,人也更多些。头顶上有紫滕架、葡萄架或树荫庇护,不少人就喜欢在露天就坐,觉得室外视野敞亮,空气清新,偶尔高声喧哗也不打紧。李轼他们就喜欢呆在这里。

    (待续)
    (续前)

    遇到周日和假日人多,室里、厅里坐不下,晚来的人就在大树下,藤架下摆茶桌,只要是茶房冲水力所能及的地方,都可以摆茶桌。高大的黄桷树、樟树、法国梧桐浓厚的绿叶四下铺开,似一把一把巨大的遮阳伞,紫藤架犹如长长的凉棚,都在为茶客遮阳挡雨。有时茶房冲水要是顾不过来,茶客也可以自己拎暖水瓶放在一旁,自喝自冲。
    人工湖的茶桌茶椅以竹子做的为主,最大的好处就是轻便,便于搬动。对茶馆来说,成本更低廉些。由于使用频繁,很多椅子的靠背都坏了,由椅子变成凳子。

    茶馆里的茶碗都是盖碗茶,一套茶碗原本是茶盖、茶碗、茶盏三件。茶盏一是为了水满时溢出来不直接流在茶桌上,二是手端着时不至于烫手。喝茶时,茶客一手端着茶盏,一手拿着茶盖子把漂浮在面上的茶沫子别开。但这种方式多半是是一些慢条斯理的茶客所为,显得斯文一点。因茶碗是易碎品,茶碗三件套都很容易磕些小缺口,茶盖子、茶盏子都极易掉地摔坏。到后来茶馆里有一半的茶碗没有配茶盏子,茶客中平民更多,也不介意。他们喜欢一只手直接端茶碗喝,而另一只手则可以腾出来,照样夹着烟,照样拿着扇子,照样摸着棋子。这样一边喝茶,一边继续正在干的事情,所以他们干脆是不用茶盏子的,嫌它麻烦。对他们来说,没有茶盏子也无所谓,那就是一个样子货,他们用不着那样雅致。

    那年头,除了茶馆,没有其他公共空间,歌厅、舞厅、酒吧、咖啡馆等一律没有。所以,不管何因坐茶馆,也是没得选的选。
    杨建国喜欢坐茶馆,主要是为了下棋、打牌,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不少的人,黄皮就是他的棋友,王有才也是在茶桌上认识的牌友。李轼他们坐茶馆主要是为了摆龙门阵。到了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茶馆更成了他们喜欢呆的地方。

    (第92章 完)
    @zgsxsltsj 2019-01-23 21:55:17
    
    
    -----------------------------
    谢谢文友,晚上好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1-24 06:52:33
    楼主加油
    -----------------------------
    谢谢文友,祝愉快
    @海上的一滴水 2019-01-24 14:53:33
    支持佳作
    -----------------------------
    谢谢支持
    @海州书生 2019-01-23 20:45:52
    路过欣赏。
    -----------------------------
    谢谢文友,问好
    第93章 茶厅混斗

    杨建国是喜欢熬夜的人,早上自然也起得迟,等他晃到人工湖时,通常在十点左右。他到后,习惯性地在外面转了一圈,昂着脑壳用目光扫视着茶园,一眼就看到李轼等几个人围坐在露天的石桌旁。李轼这几人都是经常在江边游泳晒太阳的人,他们更喜欢在江边摆龙门阵。杨建国是偶尔去一次江边游泳,对李轼那一拨人,有的熟有的不熟。不过今天来的几位都认识,李轼的右边是吴能,左边是钟益生,对面是孙友忠,挨着吴能那个人是方二。
    杨建国一边用眼找寻熟悉的棋友,一边向李轼他们走过来,老远就看见方二正在用手比划着说啥。
    杨建国正要坐下,听见他们在摆粮票的事情,就呵呵一笑:“本人已经和贫下中农在一个战壕头战斗了。这事跟我没关系,你们摆吧,我到那边看看。”
    “建国,听听何妨。”钟益生劝他留下。
    钟益生在这次上山下乡运动中很轻松。父母单位在外地,没人来动员他,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又找不到他本人,也就一直没人来动员他。他同样面临着领不到粮票的问题,他和孙友忠一样,户口虽然没有被下掉,粮票也被停发。
    “我先到那边去下盘棋,有个棋友在那边等我。还有我们学校几位校友也在那边。李兄,你看到王有才了吗?也在那边桌了上。”杨建国用手一指。
    “你去吧。王有才我跟他打过招呼了,我一来就看见他,他比我们都来得早。他好像是跟张山一帮兄弟伙在说啥子事。”
    李轼也看到那几位没下乡的校友在另一张茶桌。都是熟人,见到时都点点头,紫罗兰、孙友雄也在其中,另外有几位也是打牌下棋的好手。S中不少的学生历来有坐茶馆的习惯,如今,没下乡的人往往没地方可去,只要不干活路,都愿意在茶馆呆着,相对自在一些,也便于互通消息。
    杨建国转身冲孙友忠、钟益生、吴能、方二一点头,就向棋友那方走去。

    (待续)
    (续前)

    李轼他们几位正在摆领粮票的事。刚说几句,忽然一阵噼哩啪啦的敲砸声传过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原来是有人打起来了。
    茶馆东厅那方人头攒动,大声吆喝起来,有两帮人打斗起来。十几个人混战成一团,只见椅子飞舞,叫骂声、叮叮哐哐声、伴随着茶碗砸地“咔嚓、咔嚓”的清脆声音。旁边的人纷纷避让,有的人端着茶碗让到旁边,有的人顾不上端茶碗,赶紧往旁边闪。有怕的人往后躲,也有不怕的人往前凑,为了看得更清楚。劝架的人这时不会出面,要等到胜负大致显现后,才有人出面劝架说和。
    吴能和李轼抬眼望过去,但没有起身,离得还远,飞舞的椅子伤害不到自己。他们都厌恶这种打架斗殴的行为,吴能尤其讨厌这种行为,说是野蛮人干的事。但那时社会上这种事还真不少,形成一种风气,几句话不对付,就拳脚相见。反倒成了“英雄豪杰”之所为。钟益生看了一眼,急忙起身赶过去,临走丢下一句话:“好像有熟人。”
    打架的人已经从厅内打到厅外,又从厅外追逐到路上,只见一帮人追着另一帮人打,被追打一方人少,虽然其中有两个大汉很凶悍,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拳难抵四手。几个人落荒而去,另有两人脑壳被砸破,一脸血迹斑斑,一起奔园门方向去了。
    不过一碗茶功夫,茶厅又恢复了平静。破茶碗破椅子被收拾到一边,掀翻的茶桌重新摆好,原来避让四散的茶客,又重新坐到各自的位子上。打牌的继续打牌,下棋的继续下棋,倒茶续水的声音又重新响起来。像啥事都没有一样,唯一的就是水泥地上还能看到一些血迹,还有一把砸飞的竹凳挂在树枝上晃荡,没人去取。

    (待续)
    @浅色夏沬 2019-01-24 20:18:13
    继续支持!
    -----------------------------
    谢谢,问好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1-25 06:23:29
    顶贴
    -----------------------------
    谢谢文友,晚上好
    @浅色夏沬 2019-01-25 21:49:29
    继续跟读!学习佳作!
    -----------------------------
    谢谢文友,周末好
    @zgsxsltsj 2019-01-25 22:05:01
    
    
    -----------------------------
    文友晚上好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1-26 06:16:40
    楼主加油!
    -----------------------------
    谢谢文友,周末愉快
    @浅色夏沬 2019-01-26 20:23:14
    支持佳作!
    -----------------------------
    谢谢文友,问好
    (续前)

    这时杨建国端着茶碗踱过来。李轼问:“建国,看见钟益生跑过去了吗?”
    “看见了,他说有一个中学同学在里面,他跑过去看闹热。”
    “咋回事?”李轼晓得杨建国在茶园里认识的人多,消息灵通,就问他。
    “你晓得是哪个跟哪个在打架?”杨建国没有回答李轼的问话,先反问了一句。
    “我哪晓得!我也不认识哪些人。”
    “是王有才那帮人跟几个石匠打起来。”
    “王有才不是好好地坐在那里,没动呀?”
    “他是没动手,他在那里镇场子,替他的兄弟伙撑起。他那伙出手的有七八个人,有几个还没有出手,出手的人中有两个我们还一起打过牌。工地上的张山也出手了。”
    “为啥事?”吴能插话,“王有才不就是跟你们一起干活路的那个混混吗?我好像听你们说过是专门打群架的一个人。”
    “是他。”杨建国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说,“没啥子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前几天王有才那3个小兄弟和2个“操妹”来喝茶,没椅子。一个“操妹”看见不远的桌子旁有空椅子,就过去拿。在座的一个石匠说有人的,事情到此原本就完了。哪个晓得那石匠又多了一句嘴,说妹儿穿得这样周整,要是没地方坐,就坐哥这里好了。一边说,一边拍拍自己的膝盖,这话和动作有点挑逗的味道。那“操妹”自然不乐意,那3个小兄弟晓得后赶过来兴师问罪,就跟那几个石匠争扯起来,挨了几下,吃了点亏。你想石匠们一身蛮力,他们能占到啥便宜。那几个人觉得在众人面前栽了面子,尤其是在“操妹”面前栽了面子,想找回来。今天就把王有才搬出来了。”
    “那王有才为啥没动手,不是说这小子爱打架吗?”吴能听杨建国说完,又问了一句。
    “那是过去,现在他也不轻易动手。我们在工地干活路时,听他吹过,说要淡出江湖。”

    (第93章 完)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1-27 04:27:58
    加油
    -----------------------------
    谢谢文友,周末愉快
    @zgsxsltsj 2019-01-27 17:01:42
    
    
    -----------------------------
    谢谢文友,问好
    @浅色夏沬 2019-01-27 20:02:38
    支持佳作!
    -----------------------------
    谢谢文友,晚上好
    @海州书生 2019-01-27 20:32:16
    过来人写的故事,那段历史让人不能忘怀。
    -----------------------------
    谢文友理解,问好
    第94章 江湖是非

    60年代末70年代初,年青人无书可读,无工可做,无娱可乐。精神生活、娱乐生活极度贫乏,造就了大批的青年在社会上闲荡和张扬。那年月不仅有很多无业男青年在社会上闲混,也有一些无业女青年跟着在社会上闲混。一些有职业的青年也不例外,工作之余也在社会上混。社会上称之为“操哥”、“操妹”。
    这个“操”字是借用了操演的词义,主要的内涵是自我标榜、混江湖的意思,用后世的话来说其人可叫“另类”,其行可称“前卫”。因为这些青年男女操衣着,操发型,而其中一部分原来就在社会上混的人,除了操衣着外,还操兄弟伙意气,操逞强斗勇,因其平台在社会上,所以被统称为“操社会”。
    “操社会”的群体很庞杂。内中一些人其实只是着重在服饰及外形打扮上;有些人只着重在江湖上的逞强斗勇,不在意外形打扮;有些人则是兼而有之。而老百姓分不清这些,在老百姓眼中他们都是些小混混,所以,在大多数人口中,“操哥”、“操妹”是贬义词。
    操兄弟伙意气,操逞强斗勇者,相互间自然会有矛盾产生及至发生身体冲突。面对这种情况,个人单打独斗当然不如人多力量大,抱团壮声势成了一种必然。这颇有一点旧社会帮派的味道,不过除了江湖道义外,并没有规章制度。而且操哥间的打斗,基本上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多数情况是为了挣一个面子而已。为了那点面子,不惜大打出手。吴能对这种社会现象是特别看不上眼,常说是狗咬狗一嘴毛。
    今天,当张山那帮兄弟伙把那几个石匠指给王有才看后,王有才说其中姓安的石匠同在一个工地呆过,前年武斗时还一起并肩战斗过。人都很熟,不好意思为这点小事撕破脸皮。他跟张山说:
    “张山,你们过去跟他们说,说王哥的意思这都是球小事情,相互都有认识的人,跟老子不要伤了和气。虽说上次他们出手打了你们,也没啥子大伤,但他们既然先出手,就该道个歉,说声对不起。这事就算球了。你们的面子也找球回来了。”
    “要是他们不认账咋办?”张山有一点担心地问。
    “不认账?!不认账就好办,跟老子捶他狗日的!”
    王有才说话一点不犹豫,好像对方认账或不认账都在意料中。张山像捧着尚方宝剑,得意洋洋地去交涉。

    (待续)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1-28 06:31:03
    一以贯之的支持
    -----------------------------
    谢谢文友,晚上好
    @zgsxsltsj 2019-01-28 12:55:47
    
    
    -----------------------------
    谢谢文友,花很美,我老家的梅花也如此烂漫了。
    (续前)

    哪晓得,事情却让张山搞砸了。去交涉的张山口气太狂太冲,把王有才抬出来吹嘘:
    “晓得不?我们王哥是三横王!我们王哥说,让你们道个歉,就不球跟你们计较了!”
    安石匠听说是王有才后,就打圆场说:“要得”,他又劝另外3个同伴,“对方老王是我熟人,既然都是熟人,看我面子,让一步,把这事翻过去。”
    不料另外3个同伴并不买账,都是正值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脾气正冲的时候。那年头正是文化大革命武斗遍地开花时,影响到民间,城里每天都有操哥的打斗。在社会上混的年轻人都心气浮躁。其中两个壮汉开腔道:
    “哪个三横王?老子认不到!”
    “哼!老子又不是吓大的,怕他个球!”
    “老安,给你朋友一个面子,你不用出手。这事就算跟你没关系了,看老子咋个收拾这几个青沟子娃儿。”
    “这咋个要得。你们动手,我咋能揣着手看闹热嘛。”安石匠立刻亮明态度。
    “那好!跟老子就一起上,跟这几个青沟子娃儿不客气了!”
    ……
    ……
    杨建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吴能听杨建国说完后点点头:
    “哦,原来是这样。”
    “结果就是你们看到的那样,石匠大败。”
    杨建国说到这里时,钟益生又溜达回来,看见杨建国就问:
    “建国过来了,棋下完了吗?我看到一个同学,他也在出手。他好像跟你是一个公社的。”
    “棋刚下一半,桌子就被躲避的人挤翻。你说的那人,我也看到了。是啊,他咋个认识王有才的?在一起混。”
    “这有啥好奇怪的,用你的话说,城圈圈不大,茶馆更小,转来转去都是熟人。”吴能接着杨建国的话头说,“那4个石匠中,姓安的就是我们一个院子的,叫安力柱。为人挺豪爽,前段时间还跟我说,实在找不到活路,可以到他们采石场试试。我家里死活反对,说那种采石场土法放炮太危险,稍不小心,就缺胳膊少腿的,硬是不让我去。”
    “这姓安的石匠,为人还不错。我在采石场运条石时也见过,只是不熟悉。”孙友忠一直静静地喝茶,这时在旁边插了一句。他常在周边的一些采石场拉石头,对这些采石场很熟,也认识一些石匠。

    (待续)
    @浅色夏沬 2019-01-28 20:34:49
    
    -----------------------------
    谢谢文友,小年好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1-29 05:10:30
    期待
    -----------------------------
    谢谢文友,晚上好
    @zgsxsltsj 2019-01-29 12:46:29
    
    
    -----------------------------
    谢谢,文友晚上好
    (续前)

    那时候的江湖分野,是知青抱团在一起混,社会青年抱团在一起混。知青们觉得自己多读几年书,有点瞧不起社会青年。到知青上山下乡时,形势又反过来,在社会青年眼中,知青们都成了丧家之犬。在这两者之上的是有工作的年青人抱团在一起混,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心理感觉都更优越一些。当然,又常常因为亲戚、朋友、同学、熟人这些关系,圈子间的人有交集。所以一些打架斗殴的事,往往又因为这些人际关系,有人出面说合,当时的行话叫“拿言语”,经过拿言语后,多数能一笑泯恩仇。
    “建国,我看王有才一副大将风度的样子,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像啥事都没有。”李轼问杨建国。
    “他是打惯架的人。这种茶馆里的小打小闹,对他来说不过是小儿科。”
    杨建国说完王有才的事,端起茶碗喝茶。

    吴能看李轼问王有才的事,觉得有点好笑,细长的双眉蹙着,眯着眼睛问:“李轼,我看你对这事还挺感兴趣。有必要关注他们吗?都是狗咬狗一嘴毛的事。”
    李轼一听,立刻用犀利的目光迎过去,不以为然地说:
    “嗨,老吴,话不能这样说,这也算是市井百态、社会万象嘛。”
    “那也总得有一个是非曲直,不能只要是兄弟一伙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出手了。”吴能摇摇头说,更不以为然了。
    “老吴,这你就不晓得了。江湖无是非,只有恩怨。”杨建国放下茶碗,笑着说了一句。
    在座的人都笑起来。

    (第94章 完)
    @浅色夏沬 2019-01-29 21:30:35
    跟读学习佳作,支持!
    -----------------------------
    谢谢文友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1-30 05:56:44
    楼主加油!
    -----------------------------
    谢谢文友,晚上好
    @zgsxsltsj 2019-01-30 14:12:59
    
    
    -----------------------------
    文友晚上好,谢谢
    @浅色夏沬 2019-01-30 20:17:18
    支持佳作!
    -----------------------------
    谢谢文友,问好
    第95章 操社会

    那时候,社会上这帮人打群架,多少也有一点“盗亦有道”的作派。他们通常不在茶馆这类人多的地方动手,也有怕伤及无辜的意思。而是双方约到人稀地旷之处决一雌雄。像今天这种情况,就是赶上了,双方“拿言语”没有拿拢,一方就先发难了,场面失控,形成了“遭遇战”。
    钟益生说:“过去社会上打群架的也有,但不多,还不在明面上,见不得人似的。武斗兴起后,打架斗狠成了一种公开的风气,在操哥的心中干脆成了一种时尚。打架的人和搞武斗的人往往是同一些人,建国,就拿你们工地上的王有才来说吧,似乎也成了风云人物,身边还总跟着一些漂亮妹儿。”
    钟益生这样说,就是因为社会上的操哥们往往是和操妹们混在一起的,今天王有才那几张茶桌上,就有几个漂亮的妹儿。王有才的女朋友齐小冬也在座。
    吴能刚才被杨建国一句话说得有点下不了台,这时一听钟益生的话,又摇摇头,说钟益生你讲那些不对,我跟你分析一下:
    “第一,武斗跟打架斗殴不是一码事,武斗是有政治背景的,我们不说它,我们也说不清楚。现在的打架斗殴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些事,没有正常渠道解决,或者当事人不愿意通过正常渠道解决,就靠打架斗殴来解决。这样一来,“操哥”“操妹”都有了展示的舞台。
    吴能伸出五指,一边说,一边掰下一个指头。

    (待续)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1-31 06:44:47
    每天一顶
    -----------------------------
    谢谢文友,晚上好
    @海上的一滴水 2019-01-31 10:57:12
    支持佳作
    -----------------------------
    谢一滴水君
    @zgsxsltsj 2019-01-31 13:08:27
    
    
    -----------------------------
    文友晚上好
    @浅色夏沬 2019-01-31 20:05:25
    支持佳作!
    -----------------------------
    谢谢文友,晚上愉快
    (续前)

    钟益生一看吴能数指头,晓得他又要滔滔不绝了,与李轼对视了一眼,幽默地问,老吴,这是准备数几个指头啊?。吴能没有理他的幽默,掰下第二个指头:
    “第二,说到“操妹”喜欢“操哥”,要是具体的一对人,那很难说清究竟咋回事。这本来就是私人的事情,个人爱慕因素起多大作用,当事人才晓得。但如果究事情本质来说,这也是一个社会现象,肯定是有社会原因的。先说“操妹”喜欢“操哥”这一层,那是因为“操妹”需要“操哥”的能力来保护自己。“操妹”要在社会上展示自己也好,要出风头也好,都容易引来追慕者和骚扰者,为了不被骚扰,自然会去寻求能保护自己不被骚扰的人。这应该是“操妹”找“操哥”的基本原因。”
    在座的人一看吴能那个架势,不数完五个指头是停不下来的,就由着他往下数。果然,吴能随即掰下第三个指头:
    “第三,如果一个“操妹”根本就不介意自己的私事被打扰,那她肯定不会去找啥“操哥”的。其实有些年青女娃,就是喜欢能穿得漂亮一点,根本就不是所谓混社会的“操妹”。而一些小混混看见了,就觉得是同类,是他们可以纠缠的对象。可以说是社会风气把这类女娃儿往“操妹”堆里赶。
    第四,社会上还有这种情况,就是一个“操妹”今天追随甲“操哥”,过一阵子又追随乙“操哥”。那么肯定是前者保护不了她,她又去投靠后者了。所以要是一个小“操哥”保护不了自己的小“操妹”,往往会去找大“操哥”出面来帮忙。
    第五,“操哥”们多半是在社会上混的,而一个人势单力薄就不好混,所以自然而然要拉帮结伙一齐混。有帮派就有为首的,所谓的老大。这些老大都是靠耍横斗狠,拼命拼出了名头,加上相互吹嘘,刚操社会的人就容易依附他们。老大就越发显得有本事。”
    吴能的五个指头已经全部掰成拳头状,却意犹未尽,又把一个指头再次伸直,接着说:
    “第六,“操哥”要为“操妹”出头,除了异性相吸外,更多的也是体现了他的能耐。一个“操哥”屁股后头跟的“操妹”多,那就是表明他有很强的能力,能保护众多的异性,这能更好地体现他的江湖地位。所以“操哥”也很愿意出面显示自己的能耐。
    第七,……”

    (待续)
    @冷月888 2019-01-31 21:27:23
    前来支持山茅兄
    -----------------------------
    谢冷月君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2-01 07:01:56
    记号
    -----------------------------
    谢谢文友,晚上好
    @zgsxsltsj 2019-02-01 17:54:50
    
    
    -----------------------------
    谢谢文友,问好
    (续前)

    一看吴能伸直了第二个指头,还想继续说下去。坐在吴能左手边的李轼漫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打断他的长篇大论:
    “行啦,先别第七了。吴能你真行,啥事都能整得一套一套的。刚才还在说我感兴趣,我看你是兴趣高涨嘛。不过听你一说,我咋就想到这有点像所谓旧社会中的袍哥大爷了。”
    旁边的钟益生正想插话,吴能不容他插话,马上一摆手,接上话:
    “那倒不是,像旧社会中上海的青红帮那种黑社会,四川的袍哥那种黑社会,肯定跟经济利益是有瓜葛的。简单点的欺行霸市呀,厉害点的走私贩毒呀,相互间的争地盘呀,那种黑势力的火拼争斗都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这些势力,共产党执政后,基本上被铲除干净。没有了经济支撑,黑社会就存在不了。现在社会上这些“操哥”无非是些匹夫之勇,主要是为兄弟伙义气或争风吃醋打斗罢了。像跟你们一起干活路的王有才,早年斗勇耍横,混出点名堂。现在可以靠名气吃饭,刚才打架,他都可以不出手,自然会有一帮兄弟伙依附他。话说回来 王有才能下苦力,说明天良未泯。我刚才想说的第七,就是想说我虽然看不惯这些“操哥”“操妹”,其实他们也有很多无奈,很大程度上也像梁山的草莽,被逼到那个田地的。”
    “老吴,你真行,到底还是把你的第七说完了。”李轼微微一笑,透出一丝讥讽,把目光投向旁边水杉指向天空的树梢。他想,吴能喜欢深究问题,像那树梢一样,总要往天空钻。

    (待续)
    @浅色夏沬 2019-02-01 23:47:03
    
    
    -----------------------------
    谢谢文友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2-02 06:20:10
    新年好,万事顺利,心想事成
    -----------------------------
    谢谢文友,晚上好
    @zgsxsltsj 2019-02-02 15:24:55
    
    
    -----------------------------
    谢谢文友,周末愉快
    (续前)

    吴能晓得李轼并不是嘲笑他说的内容,而是指他的叙说方式。他仍不停下,还是往下继续:
    “李轼,你不用笑话我。总之,就像金沙江泥沙俱下,是自然现象。不是泥沙追随了金沙江,是金沙江裹挟了泥沙。操社会是社会现象,是社会造成了这种现象。一个社会中,如果有江湖或者有所谓黑帮的出现,就是当局权力的缺失,也可换句话说,是老百姓对当局的不信任,宁肯通过江湖方式解决纠纷。”
    杨建国总下棋,脸上常常是思索样,不爱笑,这时却率先哈哈大笑:老吴啊,我们坐茶馆是摆龙门阵。你老人家坐茶馆是研究问题来了。其实,哪有你说的那样复杂,江湖就是钱,没有钱,哪个为你卖命?
    方二等其他几个人也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李轼没笑,他晓得吴能书读得不少,这点他不奇怪,吴能家有不少藏书。没想到吴能的社会知识也很不一般,对社会上的事一点都不陌生,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的。
    孙友忠对社会上的事也很熟悉,也是见惯不惊。但他这次被李轼叫来,主要是想听领粮票有无着落的事,所以他在笑过之后,把话头拽回来:
    “李兄,还是说粮票的事吧。”
    “好,让方二接着讲。事情一岔,扯到别处了。”
    “你们接着说粮票的事,我还下棋去。”杨建国说完,端着茶碗就到另外的茶桌去了。
    他们几个人又说起粮票的事,主要是听方二讲催讨过程。

    (第95章 完)
    @浅色夏沬 2019-02-02 21:47:11
    
    -----------------------------
    谢谢文友,晚上好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2-03 05:43:34
    早起顶帖
    -----------------------------
    文友早起顶帖,辛苦了。谢谢
    第96章 一进办事处

    方二这是第一次踏进街道办事处的小院。
    他感到陌生。街道办事处他原来从未来过,当学生时,从未和街道办事处打过交道。
    他打量着这个小院,门面不大,进深较长,这可能是过去有点钱人家留下的私宅,在民居中算相当不错的。有朝门,朝门后是过道,前后有两处天井,天井中还有小花坛,种的不是花,是盆景中那种矮小而苍老的植株,究竟是啥,方二没心情去辨别。围绕天井就是一些厢房、厅房。房间下半截是木板墙,上半截是老式格子窗。房子都很旧了,屋脊有些塌了,檐口的封条都没有了,房子也狭窄。这小院若要是与市委大院、地委大院相比,那就显得非常寒酸。“文革”初期,方二常进出地、市委大院,那里不仅门面庄严气派,办公大楼也是宽敞漂亮,院内树木参天,花园、亭子、假山、小径均是有模有样的。
    这时期的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街道革命委员会,主要的任务是配合着上面搞阶级斗争那些内容,搞运动,搞斗批改,搞各种大批判,配合搞外调,搞清队一类事务。其次的任务就是动员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动员知青上山下乡。另外还保留了过去的组织生产管理等事务。
    方二曾经盘算过,他觉得自己应该来这里。

    之前的4月初,几个人在一起坐茶馆时,方二就说他想到街道办事处去要粮票,问吴能他们的意见。吴能说书不让读就算了,那就安排我们就业吧,如果安排不了,至少是让我们自谋生路吧。现在连粮票也不发了,显然是连自谋生路的路子都想给我们堵死。吴能说有人出头去要粮票当然是好事。方二说,那我就要去试试。

    (待续)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5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5 00:15:58  更:2021-07-05 00:52:18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