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印光大师| ->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白话文 -> 正文阅读

[佛经]《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白话文[第3页]

印光大师|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5] [放入我的收藏夹]
第四章 论生死事大
一、警人命无常
导读
佛陀常说,人命就在呼吸之间。一气不来,一命呜呼。因此,印光大师提出修行人要时刻记得一个死字。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先为之计划。只有生死一事,反而大多置之不理。一直等到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人命无常,但是人死了以后并非就什么也没有了,人死了,再投胎,仅仅是形体改变了,所以人不要怕死。可人又要怕死,因为人死了,下世有可能投胎三恶道,现在就要精进修行,以求临终往生。
179、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都不停息。这大概是造物主出广长舌,普为你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受沉沦的无上妙法啊!
180、生死大事,必须提前准备。如果等到临终才修,恐怕被业力所牵引而沉沦恶道。
181、古语说:“聪明不能战胜业力,富贵亦不能免除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只有阿弥陀佛,能为依靠。可惜世人知道的很少,知道并且真信实念的更少。
182、求生西方的人,不能怕死。如果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正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怎么可以今日要死,却不愿死?既然贪恋尘境,不能放下,就会因贪成障,净土的境界就难以出现了,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的境界就会出现。境界一旦出现,就会随业受生到善恶道中去了,往生西方,便成空想。因此净土行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所从前业的安排,不去妄生计较。如果信愿真切,则报终命尽时,神识就能够往生净土,从此不要受业力的牵引,摆脱了世间一切痛苦。一到西方,就可以在九品莲花中化生,阿弥陀佛授记成佛了。
183、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先为之计划。只有生死一事,反而大多置之不理。一直等到报终命尽,便随业受报。不知这一念心识,又向哪一道中受生去了。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这样说来,则了却生死轮回的方法,当然不可不急于寻找了。
184、佛法无一人不堪修,也无一人不能修。时刻记住,若不修净业往生西方,则长劫轮回,没有办法出来啊!以此自怜怜他,自悲悲他,大声疾呼,使近到家人,远到世人,同修此道。这种利益与只求自了的人比较,何止有天壤之别啊。
二、教专仗佛力
导读
为了一生了断生死轮回,印光大师提出要靠佛力才能往生净土。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久经长劫,所造恶来,无量无边。如果想要依靠自己修持的力量,消灭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真是难如登天。如果能信佛所说的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则无论业力大,业力小,都可依靠佛的慈力,往生西方。依靠自力了脱生死,就好比一粒沙子,入水即沉;而如果依靠佛力往生西方,了生脱死,则即使有数千万斤石,装于大轮船中,也可不沉,并且运到他处,以随意使用。石头比喻众生的业力深重,大轮船比喻弥陀的慈力广大。如果不念佛,依靠自己修持的力量,想要了生死,必须到业尽情空的地位才行。否则即使让烦恼惑业,消灭到只剩下一丝一毫了,也不能了生死。好比极小的沙子,也必定沉于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
185、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必须凭借戒定慧消灭贪瞋痴,使身心完全清净没有一点妄念,才可以了生脱死。要达到这个境界真是难如登天,不是我们这些充满烦恼的凡夫所能期望的。如果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浅深,功德大小,都可依靠佛的慈力,往生西方。这就如同坐轮船过海,只要肯上船,即可到达彼岸,这是借助船的力量,并非自己的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是这样,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的道力。
然而一旦生西方,则生死轮回已结束,烦恼不生,已经与在娑婆久用功夫,消灭烦恼了却生死的人相同。所以念佛一定要求生西方,千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那些不注重信愿念佛求往生,只以念佛求开悟的说法,千万不可依从。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收敛耳朵仔细听,即是摄六根的下手处。能志心仔细听,与不听而散念相比,功德相差悬殊。这个方法无论上中下根人都可用,都可得益,有利无弊,可让一切人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
186、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久经长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如果想要依靠自己修持的力量,消灭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真是难如登天。如果能信佛所说的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则无论业力大,业力小,都可依靠佛的慈力,往生西方。依靠自力了脱生死,就好比一粒沙子,入水即沉;而如果依靠佛力往生西方,了生脱死,则即使有数千万斤石头,装于大轮船中,也可不沉,并且运到他处,以随意使用。
石头比喻众生的业力深重,大轮船比喻弥陀的慈力广大。如果不念佛,依靠自己修持的力量,想要了生死,必须到业尽情空的地位才行。否则即使让烦恼惑业,消灭到只剩下一丝一毫了,也不能了生死。好比极小的沙子,也必定沉于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阁下只可生信心,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再产生别种念头。果然能够这样,寿未尽则可使病速得痊愈,因为专一志诚念佛的功德,便能灭除宿世恶业,好像天亮太阳出来,霜雪就会融化一样。寿已尽时,即能往生,因为心无异念,就能与佛感应道交,所以蒙佛慈悲接引往生。阁下若相信我的话,则在生得大利益,死后也得大利益。
187、《楞严》这部经,不知道净土的人去读它,就会成为破净土的元勋。知道净土的人去读它,就会成为弘扬净土的善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自力悟道难,净土往生易,十法界因果,一一分明。如果不依靠佛力,即使破五阴中的一二,如果着魔发狂,就是地狱种子。而且二十四门圆通的功夫,今天的人谁能修习?唯有如子忆母般地念佛,凡有心的,都能奉行。只要能够净念相继,自然可以亲证三昧境界。知道好歹的人读它,他会认同只主张自力不依靠佛力吗?
188、念佛人有病,当一心等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因为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若不放下,只求病愈,如果不能病愈,则一定没有办法往生了。因为他不愿往生,只求病愈。这个道理不明白,还能依靠佛的慈力吗?
189、净土法门,是极难极易的法门。说它难,则大彻大悟,深入经藏的人,尚且不信。说它易,则愚夫愚妇,至诚恳切念,即能临终出现各种瑞相,往生西方。那些大彻大悟,深通经论的人,也不能望其项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些大彻大悟,通经通论的人,他们放弃佛力以专主自力;而愚夫愚妇专靠佛力,而由佛力以引发自力。因为佛力,法力,自心本具的力,三法契合,所以能够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净土法门最重要的地方在信愿,有信愿,则一定肯认真修持,肯修持即可得往生的利益。
190、佛祖出世,他的教法都是随众生的根基而建立的。末世钝根,应当选择其中契理而又契机的净土法门,专精用力,才可依靠佛的慈力,横超三界,在这一生,即了却百千万劫不易了却的生死轮回大事。
三、示临终切要
导读
临终一般人都有病苦,这是正常的。高僧也会有病苦,何况一般人?对于一般人,在临终病苦中,即将断气时,最重要是要助念,印光大师详细地说明了临终助念的方法。在助念时,不能哭泣,要轮班不让佛号停止。
191、临终一关,最为要紧。世人有很多愚人,在父母眷属临终时,总是悲痛哭泣,洗身换衣。只图世人好看,不考虑给死人留下祸害。不念佛的,暂且勿论。对于一心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临终遇到这种眷属,多数都会被他们破坏正念,仍然留在三界之内。临终助念,譬如懦夫上山,自力不足,幸而有前牵后推左右扶助之力,才可登峰造极。(凡有平素念佛的人,或他的子孙信佛,于临命终时,请众居士助念,利益很大。见文钞续编复杨慧昌书二。)对于临终正念分明,却被魔眷,爱情,搬动等破坏的人,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而亲朋好友,各各把自己的东西,让他担负,担负过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其中的得失,虽然由于他人引起,实际也是自己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他人的善恶业力所引起的。凡是修净业的人,应当成全人的正念,预先向眷属开示其中的利害关系,让大家知道应当要注重的是人死之后神识的去处,而不在世情场面的好看,这样才可以没有顾虑了。
192、凡人有病,可用药治的,也不必一定不用药。不可以药治的,即使仙丹也无用处,何况世间的药呢?无论能治还是不能治的病,都宜服阿伽陀药。这药绝不误人,服则或身或心,一定即刻见效。然而,人生在世,无论长短,最终都有一死,死不足惜,但死后到什么地方去,才是最重要的,怎么可以不预先为之安顿呢?有力量的人,自己预先替自己安顿妥帖,则临终当然不须他人辅助。可有人辅助,则更加得力。无力量的人,应当让家属代他念佛,则必能提起正念,不至于恩爱牵缠,仍然被爱情所束缚,下世仍然留在六道不能出离轮回了。
193、在重病中,宜将一切家事,及自己的色身,全都通身放下,用一尘不染的心,念万德洪名圣号,把自己当作将死的人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让心中起一丝杂念。能这样的,寿已尽,则一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则一定业消病愈,慧开福高。如果不这样去念佛,痴痴然只求病速愈,则不但不能速愈,反而又添病。如果寿尽了,一定随业漂沉,而永无出离这个娑婆的苦日子了。
194、你心里除念佛外,不使自己有一点别的念头,连你这个身子,也不要去预计死后怎么样安顿,连孙子重孙等,都要当做素不相识的人,不管他们长长短短,只管念我的佛,一心盼着佛来接引我往生西方。你能照我所说的做,一切事通通放下,到了临命终时,自然感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如果仍旧贪恋一切好东西,及银钱房屋首饰衣服,并儿女曾孙等,则万万也不会生西方了。
195、有净业正因,再加以正信心,自己念,眷属助念,何必担心不生净土?之所以不往生,是由于情爱一起,正念就消失了。莫说功夫浅,即使功夫深,也不能往生。因为凡情用事,就与佛圣气分相隔了。
196、能成就他人往生,等到自己临终时,必定大有成就自己往生的人来,千万不要认为事不关已而忽视。平常应当与家中眷属,说临终助念的利益,说预先洗澡换衣及对死人哭泣会造成的祸害。应当请一本《饬终津梁》,让家人阅读详知如何安排后事。等到父母或其他眷属快要命终时,家中眷属,同为念佛,让他心存正念,随佛往生,并请同修为他助念。这个时候千钧一发,关系很大。应当将丧祭种种虚华的花费,移到这个时候来用,并将悲哀尽孝的诚心,转变成为亲人念佛的行动。必须让眷属都听从助念同修的指导,千万不可随从于习俗,以误大事。
197、至于为人助念,怎么可以为他念观音,是为他祈寿吗?念佛也能延寿,念观音则无求往生的心念,如果寿命已尽则误事。并非念佛一定死,念观音一定不能往生。愚人以不求往生的心念,必然误事,最后随业轮回了。阿弥陀,就是“无量光”的意思,即消灾,又有“无量寿”的意思,即延寿。念阿弥陀佛,最高成果尚且能成佛,难道还不能延寿而让人速死吗?
198、平素不念佛的人,临终善友开示他,大家助念,也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常念佛的人,临终若被无知眷属,预先替他揩身换衣,问及各种事情,以及哭泣等等,由此因缘,破坏正念,就难以往生了。因此念佛之人,必须让家中眷属,平时都念佛,那么自己临终,他们均能助念。又因常说临终助念的利益,及瞎张罗,哭泣会造成的祸害,便不至于因为后辈尽孝心反而引起亲人仍然受生死轮回的大苦,就得到往生西方的大益了。
199、玄奘法师临终,也稍有病苦,他心里就怀疑他所翻译的佛经,或许有错谬。这时就有菩萨出现安慰他说:“你往劫的罪报,都在这一点小痛苦上消除了,不要有什么怀疑。”你应当以这个故事去安慰你的母亲,劝她在病重中生欢喜心,不要生怨恨心,那么就一定可以蒙佛加被,寿未尽则病速愈,寿已尽就往生了。
200、人的一生事事都可作假,唯独人的死,不可作假,何况她(指写信给印光大师的那位居士的母亲)临终无爱恋之情,有悦豫之色,安坐而去世。如果不是净业成熟,怎么能到达这样的地步?只愿你昆弟与全家眷属,认真为你母念佛,这不但让母亲得益,实则比自己念佛的功德更大。佛所以教人,凡诵经持咒念佛作各种功德,都是为法界众生回向,平时尚且为与自己无直接关系的法界众生回向,何况母亲临终,可以不至心为母亲念佛吗?因为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如一滴水,投于大海,即与大海同深同广。如果未到海,则莫说一滴水,即使是长江大河,也与大海有天地悬殊之别。因此应该知道,凡是施恩于亲,及一切人,都是属于自培自福。知道了这个道理,有孝心的人,孝心要更加增长。无孝心的人,也应当发起孝心。请僧人念四十九天佛很好,念时,你兄弟家必须有人随之同念。
201、保佑病人,超度亡者,今人都以诵经,拜忏,做水陆法会为事。我向大家说,都让念佛。因为念佛利益,比诵经,拜忏,做水陆法会的利益多多了。为什么呢?诵经则不识字的不能诵,即使识字,但诵经速度快如流水,稍钝的口舌,也不能诵。有人虽能诵,但懒惰不肯诵,就有名无实了。拜忏,做水陆,也可例推。念佛则无一人不能念。即使懒惰人不肯念,但大家一口同音念,他不塞住自己的耳朵,则一句佛号,当然已清清楚楚灌进他心中了,虽然不念,但与念也没有差别。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没有特意追求这样的效果,却反而得到这样的效果。要为亲眷祈求平安,及超度亡者,这个道理不可不知。
202、至于丧祭,通通都用素菜,不要随俗改变。即使不识时务的,说不能这样,也任他讥笑罢了。丧葬之事,不可过分铺排张罗。做佛事,只可念佛,不要做别的佛事,并让全家通通恳切念佛。这样做,对于你母亲,各眷属及亲戚朋友,都有实益。
203、自佛法东来,僧人死后都实行火化。到了唐宋时代,崇信佛法的高人达士,也常常用这种方法。因为佛法重神识,唯恐死者迷恋身躯,不得解脱,故把身体火化,则知这不是我,就不再迷恋了。又为亡者诵经念佛,期盼他早证法身。
204、火葬一法,唐,宋佛法兴盛时,在家人多用它。然而你还是应该随俗葬埋比较好,主要是怕执拗拘泥,不知变通的人妄生议论。实际上火化是最好的处理方法,过了四十九天再烧更为妥当。埋葬则年代一久,可能会导致骨骸暴露了。
205、世间最可悲惨的事,莫过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因此有心想要自利利他的人,不可不早为自己计划考虑了。实际上“死”这个字,原来是假名。因为宿生所感一期报尽,所以舍此身躯,再受别种身躯罢了。不知佛法的人,简直无法预先计划,只可任他随业流转。今天既然听到了如来普度众生的净土法门,就当然要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以期望免除生死轮回的幻苦,证得涅磐常住的真乐。
如果父母,兄弟及各眷属得重病,势难痊愈的,宜发孝顺慈悲的心,劝他念佛求生西方,并为他助念,使病人由此死后,即生净土。其中的利益,真是无法比喻啊!今列三要,以它作为成就临终人往生的依据。语言虽然简陋,可道理来自佛经。遇此因缘,都一一列举出来去实行。
说三要: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使生正信;第二,大家轮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然能依此三法去实行,一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这样的利益,全靠眷属助念之力。能这样实行,对于父母,则是真孝;对于兄弟,姊妹,则是真悌;对于儿女,则为真慈;对于朋友及平常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植自己的净因,启发同人的信向。久而久之,成为风俗还有什么困难呢?今为一一陈列,才不至于临时无所适从了。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使生正信。恳切劝告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的事,速让他交代。交代以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现在将要随佛往生佛国想,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都是障碍,会招来祸害,因此不应生一念系恋的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说“死”,只是舍此身而又受别种身罢了。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再受生于善恶道中。(善道,即人,天。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修罗,又叫善道,又叫恶道。因为他所修的因和所感的果,都是善恶夹杂的缘故。)
如果在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这种志诚念佛的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让我往生。莫怀疑我是业力凡夫,怎么可能以短时间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应当知道佛大慈大悲,即使是十恶五逆的极重罪人,临终时地狱出现了,若有善知识教他念佛,或念十声,或只一声,也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这种人念这几句,尚且能够往生,我又怎么可以认为自己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怀疑呢?须知我们本来具有的真性,与佛无二,只因为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天既然归命于佛,如儿子靠近了慈父,是回到我本有的家乡,难道是分外之事?
又佛曾经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因此一切众生,临终发志诚心,念佛求生西方,无一不蒙佛垂慈接引啊!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祸害非小。何况离开这个痛苦世界,往生到那个极乐世界,是最快意的事,应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旧不能不死,反而引来不能往生西方的后果了!这是因为自心与佛心相违反的缘故。佛虽具有大慈大悲,对于不依佛教的众生也没有办法挽救。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我们多生罪业,如空中一片雪,业力凡夫,由于念佛的缘故,罪业便消灭,如一片雪近于洪炉,即刻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业力既然消失,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怎么可以怀疑自己不能往生,以及佛不来接引呢?这样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然可以生正信心。为病人所开导的内容大致是这样。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致诚的地方,也在这里。
第二,大家轮班念佛以助净念。前面已经开导病人,让生正信。然而此时病人心力虚弱。莫说平素绝不念佛的人,不易相继长时间保持念佛;即使向来以念佛为事的人,到这个地步也全靠他人相助,才能得力。因此家中眷属,应同发孝顺慈悲的心,为他助念佛号。如果病人尚未断气,应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在默持时办理。值班时,千万不可走开。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即使念一昼夜,也不很辛苦。
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也会得到人助念的回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当如此,就是为平常人,这样做也培植了自己的福田,增长了自己的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仅仅只是利益了别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就是成就一众生成佛,这样的功德,怎么可以思议?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有力气能念出声,则随大家小声念;不能念,则收敛耳朵仔细听,心无二念,自然可以与佛相应了。念佛声音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也不可太低,低则病人听不清楚。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跟随,听也不很清楚;太慢,则气接不上,也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让病人字字句句,入耳经心,这样才容易得力。
念佛法器,只用引磬,其他一切,一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则开始念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因为字少易念,病人或者随大家念,或者摄心听,都省心力。家中眷属这样念,外请善友也这样念,人多人少均这样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使病人,佛念间断。如果正值吃饭时,大家应当换班轮流去吃,不要中断佛声。
如果病人将要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再分班念三小时,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后事。当念佛时,不得让亲友来病人前问讯安慰。既然与病人有感情,就应当随念佛若干时,这才是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如果用世间俗情去看病人,简直就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于主事者是否明白道理,应预先与人说清楚,以免引起有碍情面的事情发生,以致危害病人,由于分心而不能往生了。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病人将终之时,正是来世做凡做圣做人做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到了极点。只可以用佛号开导他的神识,千万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动地方。任他如何坐卧,只可顺他的姿势,不可稍有移动,也不可对他露出悲痛感伤的样子,或者忍不住哭泣。因为这个时候他身体不能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就停止了。随瞋心去投生,大多堕落为毒类众生,恐怖到了极点。如果临终之人见其亲友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也停止了。随这情爱心去投生,则生生世世,不得解脱。因此此时,最有益的,莫过于一心念佛;最有害的,莫过于妄动哭泣。如果妄动哭泣,引起他生瞋恨及情爱心,则要生西方,万无有一了。
又人快要死了,热气从下至上的,为超升相。从上至下的,为堕落相。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头顶最后冷是圣人,眼最后冷生天,心最后冷投人胎,腹最后冷变饿鬼,膝盖最后冷成畜生,脚板最后冷下地狱。”然而果然大家能至诚助念,则亡者自然可直下往生西方。千万不可屡屡去试探病人体温,以致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恼和痛苦,以致不得往生。这个罪过,实在是无量无边。愿各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试探他的身体最后冷于何处。为人子的,于此留心,才是真孝。
如果依照世间种种俗情办理后事,就是不惜推亲人以下苦海。这样做引来一般无知无识的人,群聚而称赞他能尽孝,但这种孝与罗刹女的爱正相同。《经》上说:“罗刹女食人,说:我爱你,所以吃了你。”那些无知的人行孝,让亲人失乐而得苦,难道不与罗刹女爱人相同吗?我说这种话,并非不近人情,只是想要大家各在实际上讲求,必定要期望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成全孝子贤孙孝亲的一片血诚,不知不觉我的言语就这样激烈了。真正爱护亲人的人,必能体谅我。
第五章 心诚则灵
导读
我们常说,心诚则灵。对于信仰尤其如此,维持信仰的根基就在心诚。心诚的表现就是真诚和恭敬。
206、修行入道,门径很多,只是随从各人的志趣,完全没有固定的修法。要说有一定的法则,那就是“真诚”与“恭敬”。这两条,就是尽未来际,诸佛出世,都不能改变,何况我们这些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想要顿消业力牵引,速证无生法忍,不致力于诚敬,譬如树木无根而想茂盛,鸟无翅膀而想飞翔,这可能吗?
207、念佛一法,是最简单,最容易,最广大的法门。必须恳切志诚到极处,(印光大师示寂入灭的那天晚上,告诉真达师等:“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只要恳切至诚,没有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的。”见《永思集》。)才能感应道交,此生亲身获得真实的利益。如果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然是种下了遥远成佛的因,可是亵渎轻慢的罪过,在现在和不久的将来,就有不堪设想的恶果。我常说,想要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必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除一分罪业,增长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除十分罪业,增长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亵渎轻慢,则罪业愈增,福德与智慧就愈减了。
208、礼佛,诵经,持戒,念佛等种种修持,都应当以诚敬为主。诚敬到极处,那么经中所说的功德,纵然我们在凡夫位上,还不能圆满地全部获得,但所得到的,已经是不可思议了。若无诚敬,就与唱戏相同,戏里的苦乐悲欢,全部是假,不是真实的。所以说,若无诚敬而修持佛法,即使有功德,也不过是人天痴福罢了。而依靠着这么一点痴福,将来必定迷惑颠倒而大肆造恶,那么,将来的痛苦,哪里有了结的时候呢?
209、真诚,恭敬,若说这两个词语,每个人都知道,若说其中的道理,又有谁真正懂得呢?我自己由于罪业深重,总是期盼着可以消除罪业,以报佛恩。于是我就常常从高僧大德们的行持与心得中去寻求道理,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秘决,那就是“真诚”和“恭敬”,这就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的妙法啊!所以,我常常以此谆谆告诫那些有缘的人。
210、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所存的唯有经书与佛像。若能将泥土,木头,金属,彩绘等做成的佛像,视作真佛,就能灭业障而破烦恼,证三昧而出生死。若将他们视作泥土,木头,金属和彩绘,则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土木金彩而已。对土木金彩,不恭敬也没有过失。如果亵渎的并非是土木金彩,而是土木金彩所做成的佛像,那就是弥天大罪!
读诵佛经祖语,认为这是佛祖现前,为我亲自宣说的,不敢稍微萌发懈怠轻忽的念头,能这样恭恭敬敬的人,我说他一定会在此生高登九品往生西方,彻底证得一真法界。否则,不过是游戏法门,其利益只是言语文字的多知多见,说得头头是道,可得不到一丝一毫的真实受用,只有道听途说的本事,没有真实体会。古人在三宝门中,都存真实的诚敬,不只是浮浅,不切实的口谈,而是真恭敬!今人在口里尚且不肯说一句恭敬的话,何况是实际的行持呢?
211、礼佛仪式,对于极忙的人,不便特立,但只要至诚恳切,好像诸佛菩萨就在面前,用无比虔诚的心,哪怕只是念一句佛号,礼佛一拜,也有莫大的功德。
212、没有机缘能够礼拜舍利,也不能亲自到丛林中接受祖师大德们的教诲,又有什么缺憾呢?只要见到佛像时,作真佛想;看到佛经祖语时,就当是佛祖就在面前亲为宣讲。必恭必敬,没有懒惰松懈,也无粗心大意。这就是整天见佛,整天在亲近诸佛,菩萨,祖师和善知识。舍利不能礼拜,丛林不能亲灸,又有什么好遗憾的?
213、释迦牟尼大觉世尊,所说的一切大乘显,密经典,其义理的源头都出自于本心,其道理的根本都符合实相。这样的佛理,纵使经历全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不会改变;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以上十个法界都必须共同遵守。这些经典,回归本元,恢复本性,是诸佛的导师;拔除痛苦,施予快乐,作众生的慈父。若能竭诚尽敬,礼诵受持,那么不但自己和他人都蒙受殊胜的利益,就是法界一切有情众生,也会共同沐浴佛恩的慈光。就像那“如意宝珠”与“无尽藏”,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心现量,都满所愿。
214、想要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就必须用十分的诚心。大家诵经念佛,表面上都是相同的,而实际上,每个人心中的诚敬却有着浅与深,轻浮与恳切的不同,因此各人所得到的利益便大相悬殊了。世间一切事情,事事都必须凭借“诚心”才能成功,何况是诵经念佛这样出世间的大事?要以凡夫身,了生脱死,超登佛国,不“诚”而能成功吗?
215、诵经持咒,贵在于诚。即使根本不知道经义咒语的含义,但如果能竭尽诚敬,虔诚恳切地受持,久而久之,自然恶业消除,智慧明朗,业障灭尽,自心清明。这样久而久之,对于佛意尚能直达,更何况是弄懂那些文字注疏及其意思呢?相反的,即使能清楚明白经咒的意思,由于不至诚,也只是凡夫的情识浅见,私心猜度思量而已。经文的真实利益,真实感应他都无法得到。因为完全是用意识心去思量计度,这样怎么能够潜移默化地自然通达佛的智慧?又怎能暗暗地自然符合佛道不可思议的微妙,从凡夫地一下超越直接进入圣位,立刻获得殊胜的利益呢?
216、经上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在过去世就已经种下了善根因缘,佛经的名字,连听都听不到,何况还能受持读诵,修因证果呢?然而如来所说之法,实在都是依据众生“自性本自具足”的道理,于心性外,完全没有另外什么法可得。只是因为众生在迷执中,不能清楚明白真谛,在真如实相之中,由无明而产生了许多妄想执着,从此贪婪,瞋恚,愚痴,造作了杀,盗,淫等罪业。智慧迷失了变成了烦恼,真心不见了变成了生灭万法。
经过了像微尘那么多劫数的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在迷途,不能返回自己的家乡。终于有幸遇到如来所说的大乘显,密各部经典,这才知道自己衣中宝珠固在,佛性仍存。这个流落他乡的贫贱人,原来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人天六道,不是自己的住处,“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才是自己本有的家乡。回想从无始以来,这么长的时间,从未听闻过佛法,虽然具有清净本性,却因迷路,无端端地枉受轮回,真该痛哭流涕,声震大千世界,心片片裂,肠寸寸断啊!佛恩浩荡,此恩此德,超过天地父母养育之恩,何止百千万倍!纵使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啊!
217、《金刚经》上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又说:“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为什么要对《金刚经》如此的尊重呢?因为一切诸佛,以及诸佛的无上正等正觉,都是源自此经而出。每部大乘的经典,处处教人恭敬经典。因为各大乘经是诸佛之母,菩萨之师,三世如来的法身舍利,九界众生的离苦慈航。
即使已经高证佛果,也仍然须要恭敬法宝。这是饮水思源,报本追远,不忘大恩。故《涅槃经》说:“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都供养法,何况地地道道的凡夫呢?通身上下全是业力缠绕,好像判无期徒刑的重囚犯被关在牢狱里,久久不能出离,幸而承蒙过去世所种善根,看到了佛经,如囚犯得到赦书,何等庆幸?当然就要坚定不移地遵从佛经的教导,努力修行,从此永别三界,永出生死的牢狱,并且亲证佛陀的三身,直达涅槃的家乡。如此无边的利益,都是从闻经得到的,怎么可以放任自己狂妄无知的错误见解,丝毫不存敬畏之心,像世俗读书人那般,随随便便地读诵经典,言行举止轻慢亵渎呢?
218、至于阅经,如果想做法师,为众讲说,弘扬佛法,则应该先看经文,再看注疏。然而这样做的话,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没有不徒劳心力,虚度岁月的。如果想亲得读经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身,口,意三业。可以先端坐片刻,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接着才开始朗诵,或者只默读,或者拜佛之后,端坐一小会,再打开经文。读经时,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发一念的懈怠,不敢稍起一念的分别。从首至尾,一路读下去,无论是文字或经义,一概不加理会,只管恭恭敬敬,一心一意地读过去。
这样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解二空的道理,证得诸法实相。就算是善根浅薄,生性愚钝的人,也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德智慧。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只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就是指这样看经,所以说一个“只”字,即只能这样。能这样看经,各大乘经都能明心见性,难道唯独就是《金刚经》吗?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什么义,此一段是什么义,全属凡情妄想,瞎猜乱想,怎么能够暗合佛意,圆悟经旨,并由此业障消灭,福慧增长呢?
智者大师诵《法华经》,到《药师如来品》时,豁然大悟,寂然入定,亲见释迦牟尼佛灵鹫一会还未散呢!这样殊胜的利益,岂是用分别心读经所能得到的吗?一位古德写《法华经》,一心专注,以至妄念情想一时消灭。天已经黑了,他也不知道,依旧写。等到待者进来说:“天黑了,怎么还能写?”这一提醒,起了分别,随即伸手就不见五指了。这样读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是一样的,都必须专心致志。如此用功,久而久之,自然有一天会突然地豁然贯通,大彻大悟,得大利益!
明朝雪峤信禅师,宁波府城人,目不识丁,中年出家,苦参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他的苦行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时间一久,大彻大悟,随口所说,妙契禅机。开悟时,还是不识字,不会写,继续苦行,后来竟然识字了。再苦行一段时间,居然手笔纵横,成为无师自通的优秀书法大家。此等数不胜数的利益,都从毫不分别的专精参究中来。读经人都应该以此为榜样。
219、学佛之人,夜间不可赤身裸体睡觉,得穿上衣裤。因为随时随地想着佛在面前,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恭恭敬敬。吃饭不可过度,再好吃,也只可吃八九分。若吃十分,已不养人。吃十几分,脏腑必伤。常如此吃,必定短寿。饭一吃多,心神昏昧,身体困倦。消化不好,多半要放屁。放屁一事,最为下贱,最为罪过。佛殿僧堂,均须恭敬。若烧香,不过表心,不必讲究多少。若吃多了放的屁,极其臭秽。以此臭气,熏及三宝,将来必作粪坑中蛆。不吃得过度,则不会放屁。如果是受了凉,身体不好,要放屁了,别担心,从佛殿出去到空地上放掉,等到气味散尽了,再回到屋中。如有事不能出外,常用力提,憋住了,不一刻,即在腹中散开了。有人说:“不放会得病。”这话比放屁还罪过,千万不可听。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在圣中圣,天中天的佛殿中,三宝具足之地,竟敢不加约束,任意放屁,这个罪过,极大无比。
许多人因不多看古德著述,当做古德没有说,却不知是古德说得委婉,叫“泄下气”。看的人也不理会是什么话,仍不介意。我在三四十年前,就常说“泄下气”这桩事。后来,发觉我的话似乎没起什么作用,就试着问:“知不知道什么是泄下气?”人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因此,我就只好不客气地直说“放屁”了。唱戏骂人说“放肆”,意思就是说“你说的话是放屁”。凡有所畏惧的人,气都不敢大出,怎么还敢放屁?只有肆无忌惮的人,才敢放屁。你不要说“放屁”的话,不好听,我实在是为了要救人,以免他们不懂事,将来变成粪坑里的蛆啊!
220、早晨起床后,及大小解后,必须洗手。凡在身上抠,脚上摸,都要洗手。夏天虽然热,裤脚不可敞开,要扎好。随便吐痰甩鼻涕,是一大折福的事。清净佛地,不但殿堂里不可以吐痰涕,殿堂外干干净净的地上,也不能吐。净地上一吐,便出现污相。有些人肆无忌惮,房里,地上,墙上到处乱吐,好好的一个屋子,遍地满墙的都是痰。他以吐痰当架子摆,久久成病。天天乱吐,饮食精华,都变成痰了。
221、看经论,及各典章,不可急躁,要多看。急躁不能心静,走马观花,必然难得其中要旨和大意。有些稍微聪明的后生,倘若得到一部经书,就废寝忘食地看。可一遍看过后,再提不起兴趣看第二遍。就算是再看一遍吧,也是心不在焉,丢魂丧魄,无精打采的样子。这种人,绝无成就,应当引以为戒。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可他读《易经》,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以孔子的天资,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何必还要拿着书,看着读?所以说,看书读书,有特别的好处。背诵,大多滑口诵过。看文,则一字一句,都去认真理解其中的要旨和大意。我们应该效法孔子,千万不要卖弄聪明,专门崇尚背诵。
孔老夫子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书都写在木板上,或者是竹简上的。《易经》的六十四卦,是上古时期伏羲所画。六十四卦开首之彖,是文王所作。每卦的六爻,是周公所作。除此,剩下的上经彖传,象传,下经彖传,像传,并乾坤二卦的文言,及系辞上传,系辞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称十翼,都是孔子自己著作的。如果按字数算,孔子所写的,比文王,周公加起来所写作的,还要多十余倍。可是孔子读文王,周公写的《易经》,竟然将编书用的绳索,磨断过多次,从中不难得知,孔子读《易经》,遍数之多,无可计算。我们能够有孔子的恒心,持之不断地读佛经,持佛名,一定可以用佛言,佛德,熏修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把业识心转成如来的智慧藏。
222、佛经破损毁坏得不能读了,佛像破损毁坏得不能供了,当然应该焚化,但是又不可当作平常字纸那般火化。必须另设火化的器皿,要防风吹,不让灰飞起,散落到其他地方。将这些灰装进极密致的布袋内,再装一些干净的沙石,使它可以沉入水中,不会漂浮于两岸。有漂洋过海的,可将它投到深海中,或投到大江深处去。小沟小溪小河,万万不可投。
第六章  论因果
导读
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于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众生常造恶因,等到出现报应的时候才后悔,想要免除恶果,可是已经晚了。印光大师强调因果是通三世的。报通三世是指现报,生报和后报。“现报”是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生报”是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后报”是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第四生或以后的十百千万生,乃至无量无边劫后,才受福受殃。后报虽然迟早不定,但是凡所作业,是决无不报的。转变由心,譬如有人作了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可他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一边自己修行,一边教化他人,求生西方。因为这样的缘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遭受一切不如意事;这样,先前所作应永堕地狱,长劫受苦的恶业,即在此消灭。
佛教从众生平等和六道轮回的观点出发,提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必须戒杀。既然众生都有佛性,杀动物与杀佛也没有区别。印光大师谆谆告诫,在各种罪业中,杀的罪是最重的。他又引用儒家圣人孔子的话,孔子说最先提倡造作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这个人将来一定断子绝孙。因为偶然是众生,用它殉葬就断了慈悲的种子。又解释孟子的“君子远庖厨”,希望大家不要说远离厨房,就可以吃肉了,这是圣人随俗的权宜说法。只有永断荤腥,才是真理实义。
一、明因果之理
223、因果法则,是圣人治理天下,佛陀普度众生的法。就佛法的道理而言,从凡夫地到佛果,所有诸法,都不出因果之外。就世法的道理而言,不也是这样吗?所以孔子赞叹《周易》,开篇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与积不善,是因;余庆与余殃,是所得之果。既有影响到一家人的余庆,余殃,难道就没有本庆,本殃吗?本庆本殃,就是积善与积不善的本人,来生后世所得的果报。这个果报应当大于子孙们遭受的余庆余殃百千万倍。普通人看不到前世和后世,就可以说这样的事情不存在吗?经上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洪范》是在夏朝大禹所著,周朝的箕子将它陈献给武王,书的末后有五福六极之说,阐发说明三世因果的意义,极其确切。但是,宋时的儒者说:“佛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为了骗愚夫愚妇信奉佛教,其实并无其事。”这是断定人死即无,身体朽灭腐化了,神魂也已飘散。纵然真的有剉,斫,舂,磨等酷刑地狱,又能向谁用刑?既然灵魂已经飘散,让谁去投胎受生呢?所以他们断定没有什么因果。然而,《春秋传》,《汉书》,《史记》中常常记载有冤枉被杀者作崇,蒙受恩惠者报德的种种事实,这难道都是前贤先辈为佛教预先准备好的骗人把戏吗?既无因果,无后世,则圣人尧与暴君桀都同归于尽,死后没有两样,那谁还肯勤勉地孜孜修持,以求身后之虚名呢?因为实实在在的我已经死了,留下一个虚名,对我何用?如果是这样的话,善得不到勉励,恶也受不到惩罚。这就会让天下大乱啊!
224、佛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彻底地阐明了因果的道理。有人说因果是小乘,从而不肯提倡,这都是些专事空谈,不修实在功德的人。如来成正觉,众生堕恶道,都不出因果之外,怎么能单独视它为小乘呢?古德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指的是什么样的道呢?不就是“诚明合一”的道吗?“诚”,就是“明德”,是人们即心本具不生不灭的妙性,为“性德”。由于没有克已复礼的功夫,“性德”就不能显现,所以称之为“阴”。“明德”之上,再加上一个“明”字,即“明明德”,是指朝夕晨昏,日日夜夜努力追求,警惕用功,兢兢业业修持的功夫,即是“修德”。修德之事显著,称之为“阳”。修德的功夫达到极处,性德就能圆满彰现。
“诚明合一”,就是“明明德而止至善”。明明德的功夫,为格,致,诚,正修;至善的事业,为齐,治,平。然而,诚明合一,明明德而止至善,直到齐,治,平,并非是凭空产生,无根无据的,自然有使之不能不如此的原因存在。什么是使它不能不如此的原因呢?那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再愚蠢,也一定没有喜好凶祸,厌恶吉祥,以灾为幸,以祸为乐的。听到“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的话,贤良的人,必定会更加勤恳修持,而不肖的人也会努力行善。
不断勉励自己,久而久之,则恶业消除而智慧显现,没有过错而性德显明。虽然过去是不肖浪子,现今却已成为有德贤人。因此,“诚明合一”的道理,对于自己的修持已经足够了,但是要用它教人的话,如果不借助于因果规律,就难以让一切人都依从奉行。把“因果”与“诚明”两种法门结合起来,才是圣人顺应天心所建立的真理,是流传万世而不变的大道。也就是自心本具的智慧之光和普照法界的佛光啊!
225、《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由此可知,智慧德相,是众生和佛所共有的,即“性德”。有妄想执著的是众生,离妄想执著的是佛,众生与佛迥然不同,原因在于修德。修德有顺有逆。顺着性德而修,愈修愈近,修到后来就大彻大悟,虽证悟而归无所得。逆着性德而修,愈修愈远,修到后来就永堕恶道,虽堕落而“性德”亦无所失。明白这一点,则愚人可以变为贤人,贤人可以变为愚人;长寿的可以夭折,夭折的可以长寿;富贵贫贱,以及子孙的繁衍灭绝,一一都可以自作主宰。
有祸福吉凶依据的,也可以变为无依据,无依据的也可以变为有依据。譬如山高不可登,有的人由此停步,望山兴叹;有的人则凿岩设砌,开出一条路来,那么高山绝顶也可直到。古今之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的道理,多少大聪明,大学问人弄得前功尽弃,而且还累劫祸害后世。若不修德,即使亲身做到富甲天下,贵为天子,或者是位及人臣,声势显赫的宰相地位,能够在有生之年不被杀戮,不惨遭灭门者,有吗?难道这些人都是本不该富贵而该灭绝的吗?
袁了凡就很懂得“随心造业,随心转业”的道理,改变了命运。所以,所享受的一切,都不是前因所固定了的。前因,世俗的称为“天”,天定者胜人,是讲天命半点不由人,前因难转;人定者亦可胜天,是讲命运不是固定的,通过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修持,前因是可以改变的。这是以现在的善因,消灭了前面的恶因。但如果恣意妄为,为所欲为,则结果相反。懂得了这个道理,则愚蠢者也可变得贤良,平庸者也能够超拔卓绝,这全在自己是否存心修德以及是否随时随地从善而已。
226、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于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众生常造恶因,想要免除恶果,如同在阳光下想要逃避自己的影子一样,徒劳奔走。常常看见无知愚人,稍微做了一点善事,即盼望得大福报;一遇到逆境,便说做善事不得善报,没有因果,从此退心,放弃作善,反过来诽谤佛法。他哪里知道“报通三世,转变由心”的奥旨。
报通三世是指现报,生报和后报。“现报”是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生报”是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后报”是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第四生或以后的十,百,千,万生,乃至无量无边劫后,才受福受殃。后报虽然迟早不定,但是凡所作业,是决无不报的。转变由心,譬如有人作了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可他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一边自己修行,一边教化他人,求生西方。因为这样的缘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遭受一切不如意事,则先前所作应永堕地狱,长劫受苦的恶业,即在此消灭。并且他还能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金刚经》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诵读《金刚经》,若被人轻贱,此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因为今世被人轻贱的缘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转变由心”的含义了。
227、念佛虽能消灭过去的恶业,然而必须生大惭愧心与大怖畏心,把损人利己的私心,转为普利众生的菩萨行。那么不管是过去世的,还是现在的所有恶业,都会凭借此大菩提心中的佛号光明,而消灭净尽。
228、人们修福造业,总不会超出六根,三业。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属于身业,后意根属于心,即意业。三业,一,身业。有三:即杀生,偷盗,邪淫。这三种事,罪业极重。第一,杀生。学佛的人,应当吃素,爱惜生命。凡是动物,都知道疼痛,都贪生怕死,不可杀害。若杀而食之,就造了一件杀业,来生后世,必被他杀。第二,偷盗。凡他人的财物,未经许可,不可私自拿取。偷轻物,则丧失自己的人格;偷重物,就会害人身命。偷别人的财物,好像得到了便宜,实际上折了自己的福寿;失去自己命中所应该得到的,比所偷的还要多上许多倍。如果是用计谋取,或者是以权势威胁强夺,或者是为人管理财务作弊贪污,都叫做偷盗。偷盗之人,必生浪荡的败家子;廉洁的人,必生贤良的好儿郞。这是符合天理的因果规律。第三,邪淫,凡不是自己的妻室,无论贤良卑贱,都不可以与她行淫。行邪淫就是败坏人伦,就是以人身行畜生的事。现生已成畜生,来生便做畜生了。世人以女子偷人为耻,不知男子邪淫,也与女子一样。邪淫的人,必定生不贞洁的儿女,谁愿自己儿女不贞洁?自己既以此事行之于前,儿女禀承自己的气分,决定难以正而不邪。不但外面的美色不可淫,即使是夫妻间的正淫,也应当有所限制,否则不是夭折,就是残废。贪房事的人,反而不易生儿女;即使生,也难以养大成人,即使成人,也会孱弱无所成就。世人以行淫为乐,不知乐只在一刻,痛苦却牵累一生并殃及子女及孙辈啊。以上三方面都不犯,则为身业善,犯了则为身业恶。
二,口业。有四: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妄言,即说话不真实。话既不真实,心也就不真实,就会大失人格。绮语,即说风流邪僻的话,让人心念淫荡。无知少年听久了,必定会邪淫,而丧失人格,或犯手淫损害身体。绮语的人,纵使自己不邪淫,也当堕大地狱。从地狱出来,或作母猪母狗。如果生在人中,当作娼妓。开始则貌美年青,尚无大苦,久则梅毒性病一发,则苦不堪言。做人幸有口说话,何苦为自,他招祸殃,不为自,他作幸福呢?恶口,即说话凶暴,如刀如剑,让人难受。两舌,两头挑唆是非。小则误人,大则误国。以上四方面都不犯,则为口业善,犯了则为口业恶。
三,意业。意业有三,即贪欲,瞋恚,愚痴。贪欲,对于钱财,田地,物品,总想通通归我,越多越嫌少。瞋恚者,不论自己是不是有理,若他人不顺自己意,便大怒,并且听不进他人善意的劝导。愚痴者,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即使读尽世间书,过目成诵,开口成章,但是不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说什么人死神灭,无有后世等,都是愚痴。以上三方面都不犯,则意业善,犯了则为意业恶。若身,口,意三业全部都善的人诵经念佛,比三业恶的人诵经念佛,所得的功德要大百千倍。
229、“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即是害己。杀他人的父母,他人也会来杀他的父母;杀他人的兄弟,他人也会来杀他的兄弟。善心事奉自己的亲人,他的儿子必然孝顺;善心事奉自己的兄弟,他的子女必然和睦。如屋檐水,后必继前。由此看来,孝亲敬兄,爱人利物,都是自己后来幸福的基础;损人利己,伤天害理,都是自己后来灾祸的根本。人即使再愚蠢,也一定没有喜欢灾祸,趋凶避吉的。
然而研究他们的言行,其结果却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就在于他们没有遇到明理的人,为他们详细说明因果报应的道理和事实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么才能使天下大治太平呢?那就要帮助天下的人,都能知因识果,则贪,瞋,痴心不至于兴盛,杀,盗,淫业,都不敢妄为。爱人利物,乐天知命,心地既已正大光明,则无论走到哪里,无不是光明的前途。
230、佛与众生,心体是一。然而佛与众生的受用,却是天地悬殊,这是因为彼此的用心不同所造成的啊!佛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度脱众生为本怀,没有人我彼此分别的心。纵然度尽一切众生,也没有能度所度的分别。所以得福慧具足,为世间之至尊。众生唯以自私自利为前提去作事,对于父母,兄弟这样的至亲,尚且做不到不分彼此,何况是对旁人,世人呢?故众生所感业报,或生到人间而贫穷下贱,或堕入三途恶道。即使能够奉行五戒十善,自修禅定,得生人天乐处,但因为没有大悲心的缘故,不能直契菩提,以至于福报一尽,仍然会再堕落,可不悲哀?所以,一心想要利人的,正是成就了自利;而那些只想损人利已的,却偏偏是害了自己。
231、天下的事,都有因缘。事情成功与否,都是由因缘决定的。虽然有操纵成败的人,但其实真正的根本权力,还是在于自己的前因,而不在他的现前缘分上。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该乐天知命,不怨天尤人了。(若知前后因果,则困窘,顺利,获得,丧失,都是自作自受,纵遇逆境,不怨不尤。只惭愧自己无有德行,不见人天会有什么过失。见文钞正编《何阆仙家庆图》序。)安于本分,尽职尽责,则无时无处而不自得了。
232、人生世间,之所以能够成德成才,建功立业,有一才一艺养活自己及家人,全仗“文字”主持的功力。“文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人变为圣人,愚蠢的人变为有智慧的人,贫贱的人变为富贵的人,有疾病的人变为健康的人。古代圣贤的修道法脉,得以流传于千古,身家经营的财产,得以遗传给子孙,没有不靠文字功力的。倘若这世上没有文字,则一切事理,就会混淆不清,而人与禽兽没有不同了。文字既有如此的功力,就该十分的珍重爱惜。我却常见今人对字纸任意亵污,简直把至宝当成粪土,哪有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的呢?
二、示戒杀之要
233、诸恶业中,唯有杀业最重。普天之下,几乎没有不造杀业的人。就算毕生不曾杀生,可天天食肉,即是天天杀生。因为没有杀,就决定没有肉,屠夫,猎人,渔夫,都是为了食肉者所需而代为杀生的。食肉吃素一关,实在是人们祸福升沉,天下治乱的根本,不是细微小事啊!自爱其身,兼爱普天人民,想要长寿安乐,免遭意外灾祸的人,就应当戒杀吃素,这是挽回天灾人祸的第一妙法。
234、须知水里游,陆上跑,天上飞,洞里藏的各种动物,其灵明觉知之心,和我们人类一样只是因为宿业深重,使其形体和我们相差很远,口不能言。观察它们求食避死的情状,就可知道是与人无异了。我们秉承宿世的福力,幸而生在人道,心有智慧思虑,正该推崇天父地母,民胞物与的情谊,以期不辜负“天,地,人”三才之名,能够做到天人合一,同声赞扬天地教化养育的恩德,使人类与万物各得其所,都能同受天覆地载,同乐天年。
倘若不去体察天地的好生之德,恣意放纵自己贪吃的念头,以我的强大,欺凌弱小的动物,用众生的肉,填饱自己的肚子,如此下去,一旦过去生累积的福报享尽了,杀业就会现前,要想不改头换面,不受辗转杀食之报,能办得到吗?况且肉食有毒,这种毒素是动物被杀时的瞋恨心所聚结产生的。所以大凡瘟疫流行,素食者很少传染。另外,肉是秽浊的食物,食后血液污浊,神智昏迷,发育快而衰老早,最容易使人生病。
蔬菜瓜果是清洁的食品,食后口气清洁,神智明朗,健康长寿并且不易衰老,这是因为素食富有滋补之力的缘故。这个虽然是卫生常谈,但实在还是回归本性的至论。只因世俗习以为常,代代相传,导致人们积迷而不返。要知道,仁爱人民的人必能爱物,而残害生灵的人也决难仁爱人民,这是习性驱使的。
所以圣王治世,连鸟兽鱼鳖都能获得他的恩泽;以正确的道理教化人民,则黏蝉的竹竿及打鸟的弹弓都没有了。试想从古至今,凡是残忍贪吃的人,家门多数没有后人;而仁爱慈悲利济万物的人,子孙必定昌盛。最先提倡造作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孔子断定这个人将来一定断子绝孙;贪吃肉食者,如来预言他们随后定会得到偿报。希望大家不要说远离厨房,就可以吃肉了,这是圣人随俗的权宜说法。只有永断荤腥,才是真理实义。
235、或者有人说:“鳏寡孤独,贫穷患难,到处都有,为什么不施舍救济呢?只是热心于不相关涉的异类,这难道不是缓急轻重倒置了吗?”答:“你是不知道如来教人戒杀放生的道理啊!人与动物外表虽然不同,内在的佛性却是相同无异的。动物因为过去世的恶业,沦落成异类,人以过去生的善业,幸得人身。如果人对动物不加以同情怜悯,任意吞食动物,那么一旦我福享尽,被杀与被吃的动物的罪受满了,就会改头换面,我变为畜生,它成了人,就这样从头偿还,充填他的口腹。
须知刀兵战争的大劫难,都是宿世的杀业感招的。若无杀业,纵然身遇贼寇也无危险。那些平常凶恶歹毒的贼寇,面对没有杀业的人,也会心生善念,不忍杀害。另外,那些瘟疫水火等等的灾难横祸,戒杀放生的人也是绝少遭逢的。由此可知,爱护动物的生命,原本其实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
对于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人,也应当随分随力实行周济,岂有戒杀放生的人,就不做这些慈善公益事业的呢?然而,鳏寡孤独虽然深为可怜,尚未至于死地,动物则如果不行救赎,立刻就会成为了拈板上的肉,鼎锅里的菜,很快就到人的肚子里去了啊!又有人说:“物类无尽,能放多少?”答:须知放生一事,最可贵的地方,其实就在培养人们爱护物命的善良慈悲之心,希望人们能够体会放生的心意,油然而生怜悯之心,不忍食肉。
既不食肉,捕捉杀害者也就会停止杀业。这样,水陆空行一切物类,就能自在飞走于它们各自的世界。这岂不成了不放而普放,把天下全部当做一大放生池了吗?纵使不能人人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则有无量的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且不止一个人呢?再说戒杀放生,还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除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圆,夫妻偕老之缘。所以说戒杀放生,正是在提前周济,让人们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遇鳏寡孤独等苦,长享富贵长寿等乐。这难道不是让全天下众生都得到幸福的好事吗?怎么可以漠然置之呢?请大家仔细地想想吧,戒杀放生究竟是积极帮助人,还是只积极帮助动物,是不是缓急轻重倒置了呢?
236、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轮回六道,互为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彼此生养关爱,这叫做“互生”;另一方面,互为冤家对头,循环报复,这就叫做“互杀”。佛虽然在各种大乘经中,屡为劝诫,而见闻者少;即得见闻,真心信受奉行者更少。于是,佛以大悲心,示现各种异类,供人杀食。即被杀以后,现出各种不可思议的情景,使一切人,知道是佛示现。这是佛陀的大悲权宜之法,以此希望可以教化众生戒杀放生,从而消除杀劫,令众生都得安乐。如蛤蜊,蚌壳,牛腰,羊蹄,猪齿,鳖腹,都有佛化生其中,惊人耳目,息世杀机。如此奇闻,各种典籍上记载很多,怎么能详述得尽呢?未杀之前,都说是畜;既杀之后,才知是佛。因此要知道,杀生,就等于杀佛。即使它不是佛变化的,也是未来佛,杀而食之,罪恶之大,比海深,比山高。应该赶紧痛下决心戒杀,才能得到解脱。
要知道,人和动物形体虽异,但是灵敏和愚蠢也是会互相变换的。人虽然号称万物之灵,可是蠢人,愚昧无知;动物虽然蠢,灵敏的动物也很有智慧。五伦八德,也不会比人差;而其诚挚处,比人更深。怎么还敢以我强,杀食其肉呢?害自己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转相报酬,常被人食。纵观史籍,自古及今,凡利人利物者,子孙必定贤善发达;凡害人害物者,子孙必定庸劣灭绝。
237、念佛的人,应当吃长素。如果做不到,应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廿四,廿八为十斋。遇到月小,即尽前一日持斋。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宜持长素,做各种功德),由渐渐减少最后做到永远断除荤腥,才最好。即使没有断荤,也应当买现成的肉,不要在家中杀生。因为我们常常希望家中吉祥,如果天天杀生,则家就成了屠宰场。屠宰场是怨鬼聚会的地方,太不吉祥了!因此应当切戒在家中杀生。
238、人只因为不知道设身处地,反观自我,所以把极惨极苦的事,强加在动物身上,而心中还觉得欢悦,称之为“有福”。却不知道他宿世所培的福寿,因此就渐渐消失了,而未来要受的苦毒,生生世世没有了结的时候!倘若在杀生食肉时,一想到此,纵然以杀身逼迫,叫他杀生食肉,亦有所不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5] [放入我的收藏夹]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8 15:26:28  更:2021-08-18 21:05:48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