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 -> 宏海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正文阅读

[佛经]宏海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6页]

其他法师|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20] [放入我的收藏夹]
(第六讲)
好,我们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学们,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各位,今天是我们来闻思《金刚经》的第六讲了,每到我们线上,这个道场闻法的时候,希望我作为一个所谓的讲解者,大家作为一个听法众,我们都能够沉浸在这个法义、法境中,在这个法海中来遨游,把所有一切六根门头,所谓依报正报中的这些幻象事儿都抛之脑后。
今天我们来开始迈入正文的讲解。上次给大家讲到序分里边“敷座而坐”了,既然是随着佛陀的敷座而坐,宴坐在这个法性毕竟空中。那么今天可以说是又从另一个角度掀开了这个表法的方法,那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语言文字。一般我们学习一部经典,以前给大家讲的时候也总是从三分的内容去进行,也就是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但是《金刚经》还又有一个格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流通本中常见到的,当时历史上的昭明太子把它分了三十二分。从法会因由分、善现启请分,这样分了三十二个小片段,总而言之是从分论、总论上差别相而已。
那么,我们今天既然是《金刚经》讲空性,希望我们处处往这个上面来汇这个空心。其实三十二种分法也是为了有序地理解和了悟。在这一段又一段的经文中,使我们的心地更加的开明,因为就是一部经文,这样一味地读诵下去,或者说贯解下去的话,好像没有一个调琴的这样的一个间隙一样,所以反而容易说让人不得其门。但是如果论悟道而言,就着文字来悟这个道的话,那么哪一句不是一分的内容,皆有入道的可能和方便,每一句都有这样的功德。
再比如说,我们常说到的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来讲,它也是从一个常规上而言的,实际上也没有一个定性的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的这样一个概念内容,因为一切都是名相。既然我们讲这个经就要从这儿把它截止。因为从表象上看的话你能够引申出正文,我们就把它叫做序分,那么对于前面的、前文的引发而言,正面的说明,我们就把它叫做正宗分的内容。但是序分、正宗分乃至流通分,它也是相因相缘而有的,相互成就,对比出来的。如果你从悟道而言的话,那如果说你从序文的内容中就悟了这个道,那这个序分也成了正宗分。那么如果你从正宗分中读懂了序分的引导,那么正宗分可能对你来讲也只是一个序分的作用。所以说,总而言之,一切皆能悟道,所以一切法都是佛法。同时一切相皆是虚妄,把握住这个主心骨,来随时随地随念随当下地同步空性的观照就可以了。
那我们在此学习,主要依着中观般若系的吉藏大师的分经法。他分得非常合理,就是因为佛法表现出来的唯一功德就是利益众生。所以他把前面“乞食”的部分,属于佛用身业来利益众生,“敷座而坐”入定的部分属于用意业来利益众生。当然,下面开始讲法,就属于口业来利益众生。如果说从福德智慧而言,那前面讲的是修福,今天我们开始讲的是修慧,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总而言之,因为经义是无穷无尽的,一部经的义趣没有局限性,所以说,我们所说的语言一定是有局限性,有不足的。大家能在这个见解中就可以了。
那我们刚才讲到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相皆是虚妄。从这部经典的当机者来讲,就很有趣的把它提炼出来。我们先来读一下这段经文。好,大家听仔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是这一段。那我们很有意思地来看一下“时长老须菩提”这句话。这个“时”呢,在这里也就是说,为了表示没有断片儿,还是指的我们上一讲到,世尊吃完饭洗完脚,敷座而坐的这个时候。但是为什么这里说“时长老须菩提”又很格外,因为每天佛陀都是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在乞食打坐。为什么被须菩提这里赞叹为“希有。世尊。”每天这个时候都是最稀松平常的事儿,但是今天此时被叫做“希有”,为什么呢?因为机缘成熟了,般若法呢被这个须菩提给领解,给看到了,给悟到了,故在这个时候,称为“时”,非常稀有。
那从须菩提这个人物的缘起上,我们也可以了解他被称之为解空第一。《金刚经》就是正讲空性的,须菩提本来是东方叫做青龙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陀”,现在示现在释迦佛的这个法会中来辅佐他教化,那么长老须菩提,他这个名字翻译成咱们的汉语,叫做“空生”,空性的“空”,生活的“生”,又叫做“善现”,善良的“善”,显现的“现”,这两个异名,就是不一样的名字,恰恰就体现空性的一个正确的中道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在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境非常富有,但是当他一出生下来的时候,他们家所有库房里面藏着这些金银财宝都没有了,就像那个虚空藏菩萨,一旦出现的时候,整个大地什么的,这一切万物都没了,空掉了,所以给他起了个名字就叫做空生。但是如果光就着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理解这个法义,这就叫断灭空,确定有个空。为了防止这种过失的出现,过了七天以后,他们库房中的财宝,又出现了,所以称之为善现。
从这个名字概念的缘起中,我们就知道须菩提之所以称为“解空第一”,他解的这个空性,不是那种死空的,而是说空而不空的这个谛义的中道空性。这才是真正的般若的义趣和内涵。所以在般若会上,必然是以他为当机者,“妙有非有”,缘起法的“有”不是真的有一个定见的有,所以他叫做空生,但是真空呢,并不是真的有个空,真空是不空的,是真空妙有同时的一个结合的中道空性体现,所以又称之为“善现”。善巧方便地显现,不是让我们执以为实的这种真实的定见的显现,所以你看从“须菩提”这个名字上表法就表的这个法。
为什么我们此前给大家讲的时候说,我们一定要在文字上了解的时候还要观心呢,如果你能念念销归自性的话,所有《金刚经》的每一句法。甚至整个一代教法的三藏十二部一切法,甚至我们所有的生活的真实境界都是在表法。那这里必须要用佛陀的因缘,他讲的教法,修行套路来显现,我们发现这个真理。所以必须这个时候由须菩提作为代表,来挑起这个因缘,建立这个缘起。
所以大家来看“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这是为大众来请法的。因为普通的大众天天都见佛陀这样的这个活法儿,这个状态,就是见不到这个法。所以须菩提见到了,他就为大众来祈请佛陀来宣说。那么又因为他是属于以解空为第一的这种弟子的示现。特别是般若法门,正对着也就是针对罗汉而讲的法。大家如果稍微有一点佛学知识会知道,天台宗下面有一个概念叫做转教付财,就是指让罗汉作为当机众,其实是为罗汉讲般若法,让他们回心向大。所以这里由须菩提来代请。但是代请呢,你要有一个代请的样子,也就是有一个请法的仪轨。这就大家看到了,连贯性的“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这五句特别的如法,非常到位。为什么我们现在有时候不得法呀。大家发现了没?就是没有法仪,没有法轨。所以有时候我们大家这个宗教情怀,不能从宗教仪式上表现的到位,那往往有时候就得法就不受用了。
比如说在咱们线上群里边,我说请大家合掌,未必每个人都在合掌。我说请大家端身正念,未必每个人都在端身。那这个就是分三六九等,没有办法。因为,你的因缘就这样,你的福报就这么多,你的恭敬心就这么个量。那往往得了法不受用,听了不入心,或者也只能动动心,但是不能够开悟。这就是佛法在恭敬中求,不能变。所以有时候我们想想,为什么汉传佛教,有时候没个规矩,没个样子?这点有时候相比其他的来讲,因为有一些比较成功的传法的这种途径也罢,这种现象也罢,人家是极具仪轨性宗教性。就是说不管你的内心说什么没有差别、平等,但是你从外相上你就得表这个法。如果说,你说空性就一切不执着,那还有比须菩提,解空第一的弟子更加明白空性的吗?为什么现在他这里更加要从头做起,认认真真地来请这个法呢?试问一下我们每个人,几个人能够行到此处?你行不到此处,你就悟不到此处,这一定是同步的。
所以,现在我们汉传佛教在这个上面做的不到位,而且越来越淡化,要么是刚开始还有个法仪样子,慢慢熟了就没有了。有的人一开始就看了点经教,听了点好像说放下不执着,就觉得一切都是平等的,何苦执着这个相等等。所以一开始你走路的时候,就没在这个道上行,那将来你就一定会有这个缺憾,有这个漏。
那我们来看,首先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这是修恭敬法,既然尊这个人,重这个法,那么他不可以稳稳地坐在那儿,不能宴然而坐,所以要起来请法,要先从座起。我们现在有时候人来了,一屁股坐在那儿,还坐在上座,他才不管你这些。
第二个叫“偏袒右肩”,一方面是随顺当时印度国家的礼仪,偏袒着,衣服款就是这样子的。那么再一个也是表身为弟子愿意为佛陀世尊效劳,依教奉行的意思。
特别是“右膝著地”,“著地”是什么呢?就是恭敬,就是依止依教的意思,没有违反拒绝的心态,是顺从的,是把心地打开来,准备迎接甘露法语的,叫做“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这是什么意思呢?是殷重的,不放逸的,是收敛的,也就是把精神集中起来,专心求佛传授法道。合掌向佛。
“而白佛言。”那前面是从这个动作上,用身业上来表达恭敬,那这里就是从口业上来表达恭敬,“白”是从晚辈到长辈,下面到上面。这样的一个承白、敬白,而不是我们说的告召天下,你看佛告舍利弗,“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那就是从师尊到弟子,叫做“告”。所以这里“而白佛言”就是恭敬的意思,很重要。请大家在我们领略这个玄妙法义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基础才是得法的根本。
那么这里一开始就讲到“希有。世尊。”“希有”,释迦牟尼佛出世一次,太难得了,大家要知道,世尊过去世,不知道有多少生,一直是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意味着什么?就是当时在天下来讲,是人类福报最大的时候。转轮圣王也是王里边福报最大的,那么已经到人道里面,福报到极致的时候,还能够剔除须发,舍俗出家,太难得了。你看我们现在有时候看到出家人,或者说非常好的人才剃度出家了,反而就觉得可惜,当然有一些有正见的会说,哎呀真的是难得,真的是生生世世,是这个出世丈夫相。
从这点来讲“希有。世尊。”第一个出世稀有。如果佛不出家的话,告诉诸位,他能够当转轮圣王的福报,能够一直持续两千五百岁,两千五百年。那么,现在人家舍了轮王的这种世间福报位来行乞,来进行乞食法,大家想想何等的稀有,一般人做不到。所以叫做出世稀有。再一个来讲稀有叫做时处稀有,就是时间和处所稀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放大一点来看的话,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尊佛所化的国土。那大家想想三千大千世界,怎么就被我们娑婆世界这个地球上的国土给命中呢?就跟买彩票中了头等彩一样,把佛陀给遇到跟前了,这叫做处稀有。那么世界的成住坏空的大背景中,如果佛不出世的时候多,出世的时间少,特别是释迦牟尼佛一共就八十岁,从时间上我们也能遇见,这也是稀有。时处稀有。
第三点叫做演法稀有,演绎这个妙法太稀有难得了。其实这个法,我们一直也提醒大家,就是一直被世尊演绎在生活中。但是大家从来不得而知,不能了悟,现在被须菩提给发现了了悟了。所以他在法喜之余,师徒之间心照不宣,心心相印了一样,乘兴地来感叹道,“希有。世尊。”原来如此。就着世尊的稀有,其实请法的这个因缘,对释迦牟尼佛出世来讲也是非常稀有的,因为别人不知道,须菩提这里来施设的来问这个问题,就是这个机缘就太奇巧,正好撞到一起。为什么呢?你看这个须菩提,他已经是知道把无名相法,他不是用文字语言来了解的。但是他为了众生他又很巧妙的用这个语言文字来问来请。虽然是以语言文字,名字来说,可是他要体现的是假名无相。
这个难度太高了呀,因为他这样的一种表法,他要出现一个非常稀有的效果。祖师们在赞叹这个请法稀有的时候,就好比说整个满三千大千世界被劫火给点着了,没有一处一个地方不被烧的,结果这个时候有人担着一担干草从中过,大家想想这个干草从整个世界起火的这样的一个世界中过,他居然无妨没点着。你想想,也就是说,打个比喻说,我们所有的众生都陷入到语言文字中,整个世界都是一个语言文字的假相,这样串联起来的一种似乎成实体的世界。可是他用这个语言文字在请世尊讲《金刚经》的这个法里边,居然能够让大家对语言文字不执着而悟言外之意,就像担了一担干草从劫火中过居然没点着,这个有多稀有,所以叫做请法稀有。
那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为了入到究竟稀有世尊来,什么叫做究竟稀有呢?就是说世间的真理,就这一道儿就这么一法,这是正道这是正法,是不二法。其它的皆非佛法。这个究竟稀有到什么程度呢?稀有到只有,所以叫做稀有。这里须菩提赞叹世尊“希有。世尊。”很难得。
后面一句话,你看,“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个可是非常诚恳的来赞叹世尊的利他的功德。因为佛一出世他真的就是无时无法不在利益众生,不管是前面的乞食也罢,此处的讲法也罢,都是为了护念,都是要产生护念付嘱诸菩萨行者的功德利益的。大家要前后来看,你看护念的这个功德,我们从讲《金刚经》经题开始到这儿讲了第六讲了,六讲才讲到经文的第二段,可是就这一点点内容里面真的一直在护念,前面的无声的这种说法是以意业来护念,护佑促成行者的心念。这叫做护念。
为什么说不讲法还能护念?我想诸位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去亲近善知识,聊得很嗨,师父开示讲得正欢喜,大家也听得很过瘾,这么说着说着突然间没话,一下子沉寂下来无言了,这个时候大家一起坐在那就会很尴尬,这就是烦恼中的人。如果说智慧多一点的人,正在大家感到应该找点什么说的时候,突然间会悟道有什么可说的呢?说着说着大家停下来了,那么这个心念马上就提到这个境界中,只要用心去念道,用心念去入道,有啥可说的呢?这就叫护念,护念的功德。
当然,我们只是从现实生活中抽样调查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片段而已,让我们感受一下。其实护念的方法是真的是多种多样,无处不在的。还有一个,比如说佛善于护佑行者的这种护念,不管是他从慈悲的摄受,还是从威德的折服,他都能够散发出来这种提携行者正念的功用,这也是一种护念。
再一个,比如说“善护念诸菩萨”,从后面经文里一句我们常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这个究竟法上来护念,佛或者善知识护念,真是没有善知识是不行的,为什么呢?他就观你的根性、你的状态,就不让你在心地上来生执着生染污。不让你有住,这才叫善知识。就是只要你对一个法有住,有自我感觉良好,不管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只要你有住,它就一定会用手法,用手段,破这个相,剔出来这个法,不让你有住。这才是真的善知识。为什么呢?他不会计较说他对你的手段是什么手段,也不会说光让你欢喜,说好听的,而不用得罪你的方法。如果他认为得罪你的方法来的快,他就得罪你。他不会顾忌说你对他的看法,当然他唯一的相续是说,你们的缘起还在,不能断了这个法缘。所以是真正根器的弟子,他是能够承受得了这个法的。那一般次一点的根器,中下等的就没法说,他绝对就是明白这个道理,他也受不了这个法。
比如说你世间的福报会障你道,那他就护持你的心念让你快速损福。出世间的境界,有些修行的比较有点感觉,似乎入到一个清净的状态,使你生起贡高我慢的心了,有了成就感了,那他就损你不认可你,制造因缘让你出自我感觉良好的这个局,这也叫做善护念。大家要领这个情,认这个法,才能够理解什么叫做善护念。“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那么什么叫做“善付嘱诸菩萨”呢?前面乞食的时候叫做护念,这个时候的说法其实就可以认为是付嘱。把无上的法宝,付嘱给诸菩萨,因为你只有跟大菩萨们善于问答,问答中喷发出般若的空性的智慧,这样才能够让这个法宝能够流通久驻世间。我想这个我们也是有体验的,大家不要说听了经文上的话这么讲,好像跟现实生活中没有联系,自己好像没到过这个地步,一定有的。为什么呢?你比如说有时候这种善知识,或者菩萨示现,他们演这个法的时候,一句问答一问一答,他有什么妙用呢?他可以让你很长时间这种功课或者学修的积累,突然间能够得开通,能够入大受用。为什么叫做点化众生?这就叫善付嘱。他俩在那儿演法,实际上是给你说的。有时候我们有些修行虽然很精进,但是就没有突破,由于他这个法语三下五去二就,甚至有时歪打正着就让你突然间又有所悟解,这就叫善护念善付嘱。
这跟我们生活中对佛法的受用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总而言之,善护念,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这么理解,就是让我们现在怎么去用心,心地上好好地行持。善付嘱,带有一点就像“授记”一样,将来如何如何,总归皆在因缘之中,能够保养这个信心吧。另外的话,善护念其实就是让我们行者的内德,自了的程度来讲,自行的范围内,能够坚固,内德坚固,善付嘱让我们的外德成就,这是从化他的角度来讲,所以善护也就是巧护的意思。善护,善于,护持,护佑。在佛的巧方便中,比如说他让行者的智慧成就能够入佛法藏,那这就是护他自了的自行的。善付嘱,是让行者成就教化众生的能力,有这个能力,这就是化他的,自行化他。全在佛的善护之内。智慧就是善护念,慈悲就是善付嘱。
另外还跟大家提醒一点,大家都读过《地藏菩萨本愿经》,还记得释迦牟尼佛把所有的众生像托孤一样,把孤儿托付给众生来养育一样,全部托付给地藏菩萨,这就是最典型的善护念善付嘱。为什么这么说呢?善护念是从根性已经熟了的菩萨而言,加持他得到自行化他的能力。那么善付嘱是什么呢?把根器还没有熟的这些,交代给根器已经熟的,让已经熟了的这些助成他们,也能够慢慢儿熟。这是善护念善付嘱。没有熟的这些修行人太不容易了,希望让他们已经得到的功德千万不要再退,没有得到的功德能够得到。所以你看《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把这个善护念、善付嘱发挥地淋漓尽致。
所以为什么大家说如来就如母如父,一模一样。这个善护念的就跟我们母亲一样,如母能够护念,善付嘱就跟父亲一样,能够嘱托。就跟那个《常回家看看》不是有这个歌儿唱的吗?母亲张罗那些吃的喝的,父亲就问问工作上有什么烦恼,成长中有什么事情。就是这个意思,跟世间法一样的,这叫做“如来善护念善付嘱”。
如果说从这部《金刚经》本身而言,善护念护的就是空性智慧,善付嘱就是付嘱的缘起的度人的因缘,这样观照才能叫做善。请大家闻思。这是这两句话。下面我们再来看,这是须菩提具体开始祈问了。“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须菩提代大众问出来的问题。
首先,我们看这个善男子善女人,在大乘经典中的经常见到善男子善女人这个词汇,《弥陀经》中不是也有吗。那我们估摸着感受一下,就首先一点,其实能到人道中来的,都算善男子善女人。想想在六道这种业海牵引的因果中,真的能够修到人道来的都算是善。你没有这个善法,你不可能到人道中来,到了人道里面能够再加一重信佛的,这又是一种善根了,这个就比光有福力生到人中,但是没机缘闻佛法的要强的有了质上面的飞跃,真正意义上的善根。那么这里讲到,“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样发无上心的这些男女,非要有大善根性的人才行,这才叫善男子善女人。
那么再一点我们对于这个善,还有意思就是善语的善。善语,《弥陀经》里面讲到的“善”,一个是闻说阿弥陀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闻说就称为善,执持名号,执持就为大善。所以《金刚经》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发心就叫做善。在发心的愿力下,具体的行门中能够降伏其心,那就叫做大善。
总而言之,每部经典的都有自己的机理,契机契理的相契之处,不一样的。那统而言之都叫做善男子善女人。
这里须菩提白世尊所发的问,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就是云何发菩提心?你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就是问怎么发菩提心?第二问就是云何应住?在一切的因缘中境遇里把心怎么安住,说白了就是怎么个状态才算好呢?才算如法呢?才算在佛法上呢?第三问就是云何修行降服其心?这是须菩提代大众祈问的,就是看似上提问,实际上大家发现了没有,须菩提尊者已经把修行次第的标准已经给施设出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凡为修行者必须要先发菩提心,所以先问发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觉的意思,就是发无上的正等正觉之心。但是你发这么个发心,你要发的什么水平?搞不清楚,不是死咬着说哎呀我要无上,比谁都强,正等正觉,好像攀龙附凤一样,这就错了。要依什么发呢?要依般若空性而发,依无住而生起这心,启动这个心,如果你不依着般若的空性发心,那你一定没有住在般若空性上,那你就住在什么呢?住在颠倒上。
所以这就叫"应云何住",次第问说"应云何住"?般若上住,这样发心。既然由此住在般若上,那你就不住颠倒了,不住颠倒所修的行呀,全部叫做无所得行,因为你在无所得中行的话,你的颠倒、有所得的心就生不起来,这才能称之为降服。
所以大家看,虽然佛还没有答,人家须菩提已经问的就是这个套路了。所以就是以菩提心空性的心,如此的行,这就是成就佛道的之道。当然这个说起来太高了,其实我们也有这样的问题,转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能够听到这样的问题,就如同说哎呀师父法师呀,我想学佛,怎么学?应该注意些什么呀?我不了解。害怕错了呀,说修行是在生活中修行,那我怎么在平常生活中去运用呢?烦恼来了我怎么对治呢?就是这个问题。
所以大家看整个佛法的修行的核心就是围绕着心,这个心,你是在怎么样的一个状态。住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正确的状态,在什么样的情态下。降服,为什么要讲降服呢?大家想想这个心本来就是这个心,可是你降服啥呢,因为你在这个心上面,主要是看你是见真还是见妄,是沉迷于妄想呢,还是保持觉性,沉迷妄想就是意识就是烦恼,注意觉性就是智慧就是般若。实际上修行就是这么一个关键点。听起来很高妙,落实在生活中就是这样子的。
大家在我们的见,一切法中,一切都是法嘛,都是相。你在相里边,你能够见闻觉知这个相那个相,那觉得不对。好了,我把眼睛闭起来,你还在见闻觉知,不见不闻不知还不对。最后就放任开了,一切相就任其自性,那么自性,本来就清净了,这就降服。
所以说其实呢,修行一开始确实是一个斗争的过程。这也是对的,因为毕竟开始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嘛。所以真妄两个在相攻的时候。一定是哪个力量大,哪个占了上风,那么哪个就站住着这个状态。可是大家要知道你这个真妄相攻,要攻到什么时候?一直铆足了劲儿,这个劲儿铆的是向哪儿的?就跟对面真的有个对手吗,你所谓的降服就是把他弄死?除灭?不是的,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其实是反转、融化,最后融二为一,彻底的任运,这才叫做正确的住,有效的降服。
记得以前也给大家讲过,就好比祖师们说的降服烦恼的过程一开始烦恼很炽盛,就像干柴遇烈火一样,快快的就点着了,一下就一点就着。烦恼来了就是要使劲儿的拽,这个烦恼比较大。慢慢修的时间比较久了似乎有点儿降服的能力了,烦恼就像钻木取火一样才能把你撼动。那最后呢,你这智慧比较多了就像金属一样,可是它的烦恼火的温度高了,还是能把你融化。哪怕你最后修的好像降服的能力已经胸有成竹了,就像水一样可以灭火了,可是我告诉你,这还不叫降服。为什么,因为水装在容器里面,火还能把你烧开。怎么降服?只有你把心修的像镜子一样,镜子就是觉,我只有觉性在,任他烦恼在其中。虽然这个烦恼的假相在生,可是呢,你的心不跟着生,没有烦恼感,在烦恼中没有烦恼感,这才叫做降服,这才叫做住。所以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这么个意思。
那么这里呢,“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因为前面我们今天的问题主要讲几个点,一个是请法的恭敬的仪轨法仪;第二点释迦牟尼佛的稀有之法,稀有世尊;第三点是什么叫善护念善付嘱;第四点就是云何住云何降伏,这是我们这一段主要的内容。下面我们再贯完,就是这里善哉善哉呢,是赞叹须菩提他请的法义的行为,因为他问的非常及时,而且他问的是有点儿出格,为什么?他本身示现成为一个声闻罗汉,但是他问的是菩萨大法。所以这里佛就赞叹他“善哉善哉,谛听谛听,汝今谛听”。
大家也在听法,谛听是什么概念呢,谛就是真实正确的意思。就是让把这个法能够如法的听闻,我们现在有时候不一定能够达到谛听的效果呀,有时候生起贡高我慢的心,有时候又生起一种卑微的心,与自己无关的心,这两种都不叫做谛听。就算你听到了也不算谛,不能够正确,谛就是正确的意思。比如有的人稍微了解了一点经教他就生了我慢心了,认为自己已经入了法海了,见到谁都看不上,无意中就说点儿引经据典,其实呢我执又被这个法给滋养的不知道高了多少了。那还有一种呢,又认为这个境界太高了与我无关,你们是上根的人,我自己太差劲。这两种跟大家说,都不对,都不属于谛听。
所以佛这里就讲到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怎么呢,“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那大家看这一句话是很关键的,它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就承前而言,就是指的什么叫做应如是住呢,就像前面世尊已经演示好了,你还问,就是著衣持钵,这是从身上而言的,身业。从身,身体的身上,这是承前。那启后是指的什么呢,启后是指的后面说灭度一切众生而言。“如是降伏其心”,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所灭度,这是从心地上讲。所以这句话你看,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里边有内容开展。
从心地上来讲,这个修行非常高妙,你的心要在幽微玄妙上,要入到寂灭圆满的法中。可是从身体的显现上还是正常的生活呀,所以这才叫做降伏其心,应如是住。就是说你学佛就是一个正常的状态,生活的状态,你不要搞怪呀,不要生这种乱象呀。非得装扮的与众不同,别人吃饭你就不吃饭,当然过午不食的不在此列,大家不要误解了,过午不食是佛制的。有的人完全不吃饭,或者穿个怪衣服,以为这才叫做“应如是住”,现在还有百衲衣,百衲衣在网上卖一件儿,做的都是新布绞成的缝起来,比我们现在穿的这些正常的僧服都贵,然后穿在那好像这就是应如是住,像世尊一样这么简朴,成本太高了,这就叫搞怪,不应如是住。但是还应当降伏其心,为什么?你还要密密绵绵的要不能懈怠,要用心,要念佛来降服,如是,这才叫如是。
那么当然须菩提就非常的乐意,这里讲到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这个乐(yao)就是乐(le),愿乐欲闻这个词儿,那这里的唯然,就是点头称赞应诺之词,其实也就是回应佛赞叹须菩提说:“善哉善哉”。那须菩提也对佛说:“唯然世尊”,师徒两个一唱一和,非常的完美。因为须菩提既然了然了佛对他所认知的境界,这个法的境界也做了认可。
所以这里呢,其实表达的须菩提被佛印证的这种法喜,才在这里说了唯然,愿乐欲闻。愿就是希望的意思。那么愿乐欲,乐就是好乐的意思,欲就是希望深入的意思,这三个表达,这三个字是一层深入一层。你看“愿乐欲闻”表达的大众对法的渴求。从闻上来讲,其实也是深浅不同的,这里的闻不是我们说的闻言的闻,就是听你说话闻语言,用耳根来识别他所听到的言说,这叫做闻言;那再档次高点叫做闻意,用意根去配合他表达的内涵,就是所谓的领悟。这里的闻是什么,“愿乐欲闻”叫做闻境,境界的境,要身心凝聚,要忘言疑义。就是语言,第六意识的猜测也不行,完全要销归自性,往真如法上去汇,这才叫做“愿乐欲闻”。这一段经文。
那后面开始讲的呢,就是佛告须菩提了,“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怎么降服呢,就是要且听下回分解了。今天我们是讲到的前一段,在昭明太子的分法中就是,善现启请分第二的这一部分内容。
那我们还有几分钟,我们说说这个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大家听了一晚上了,又觉得说那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降服呀,告诉诸位,忍着,就是忍着。你不要说那么些,我们常说的说那么多片儿汤话没用。唯一有用的就是忍着,今天也是跟同行善知识一起来讨论说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一个说忍着,那另外一个说,怎么个忍法呢,憋屈吗?这个回答说,你觉得该怎么忍你就怎么忍,人人都会忍,不要再问了。结果又说忍不住怎么办呢?说忍不住就不用忍呗!到不用忍的时候就成佛了,大家要听明白啊,就是彻底住在不忍中了。好家伙,那到底忍还是不忍呢?这修行到底是什么样儿呢?跟大家讲确实如此,如果你真的是住在不忍中,不用忍了,就成就了。因为我们现在修行的途中是什么?这善知识说的,总是在忍住忍不住之间进进出出,其实都不叫做忍。那最后另外一位又不懂了,什么叫做不用忍呢?结果这个善知识说了,想怎样就怎样,叫做不用忍。说那不是随心所欲吗?那就尽情的贪嗔痴吗?结果善知识说这个是有指标的,不是说光自己想怎么样怎么样就叫做不忍了住在任运中了,同时也要是人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儿,你还能忍得住,叫做忍。这就叫做“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那我们就来点儿能够用的上的吧,什么呢,就是忍着。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阿弥陀佛,随喜大家的闻法功德,也感恩观音菩萨慈悲,给这样的一个道场,这样的一个角落,让我们能在此做殊胜的闻思学修因缘。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下一页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20] [放入我的收藏夹]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8 15:26:26  更:2021-08-18 20:03:43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