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 -> 宏海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正文阅读

[佛经]宏海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20页]

其他法师|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尾页[20] [放入我的收藏夹]
(第二十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吉祥,请大家端身正念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请大家放掌。
各位今天是《金刚经》的最后一讲了。一晃眼,不多不少,因缘中安排的刚刚好,二十讲,非常欢喜做这个法供养,今天又算一个小的阶段性圆满吧。虽然说《金刚经》讲到的般若法门,我们因为平常以念佛居多,那么我们在开讲的时候就给大家说过,可以对于我们修净土的人有个小补,在平常的心地用功中,能够快速的用“金刚空性”来降伏现前的烦恼,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够做到,但是我们永远要怀揣着一颗向道之心。现前的法喜也罢,业力也罢,都把它在这个过程中,一一在心地上应对起来,明朗起来,这就是佛法的应用。
可是确实《金刚经》为上乘人说,不仅仅是说根器上要求大家,确实理解力、领悟力、观照力都得上一个台阶。每次我们来听《金刚经》,我相信大家如果说听的吃力,然后又有一些欢喜,那么这样说明每次都在进步。而且听完以后转身回来,在生活中不管什么境界,好的、坏的、顺的、逆的,你还能够忆念到上乘法的话,那说明你心地上还是开始上道了,相应了。当然途中我也考察过,有的同修说确实吃力,我们只要大家能在听闻的过程中,把心提到上乘上来,也是很功德无量的。因为确实般若法门,它虽然不离世间觉,可是它太超越于我们平常一般生活中的这些知见,所以在此希望这次《金刚经》的听闻,会对大家在法上有一个很好的帮助和提升。
我们上一讲的时候,讲到了最主要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也就是在我们的认识中,对于佛、大圆满觉、宇宙真相的洞察者,他所拥有的境界,不是我们寻常的凡夫的局限性能够概括,只能用信心来直通。所以我们对“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法,上一次讲到结尾的时候就是要超越我们寻常的认知,对于以“来”和“去”的平常现象中,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产生的是一种错觉,讲到这里了。那么既然有来有去,一定是有世界的呈现,众生的聚集,今天开始我们就循着下一段的经文,再来看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又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来听经文: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这一段主要讲到的是构成世界的元素“微尘”。下面再来看: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这段经文。首先我们一直讲下来,都有一个脉络给大家讲到,每一次回合的问答都是代表着一个断他的疑惑,生他的信心这样一个过程。
这段经文的来义,首先大家要跟前面有所区别,因为前面也讲过“微尘”的概念,可是我们不要弄混了。为什么呢,虽然都是打比方,前面讲到的微尘是你的布施像微尘这么多,是比喻有所得的布施,不如持经的功德大。这里讲到的微尘,从上半部分讲微尘,下半部分讲世界,乃至所说的“一合相”,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前面讲到的佛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给人一种如如不动的感觉,这个时候就是为了用微尘做比喻,说明既然佛不动,又说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的。我们就要明了十方诸佛的法身,佛遍一切处,十方三世的佛很多,他们的法身是一体的还是异体的?再说俗一点,是一个东西呢?还是各有各的?佛的法身到底是怎么样,因为前面我不是讲到法身没有去来,大家就会觉得生起一个疑惑,十方诸佛都没有去来的话,法身同住就是成为一个法身吗?还是各有各的法身不在一起?
所以用这个比喻,就是用世界来比喻佛的法身是一个,一合相,用微尘来比喻佛的法身是各有各的。到底应该怎么认识如来的不动法身呢?所以放在这些理论上而言的话,这个道理似乎非常的有趣,似乎一定要解答,但是我们往往就是在这种情景之下,最运用不起来般若的空性,不能起分别心。哪怕世界碎为微尘,但是你不能说他在一处住,不能说在一处住不是一体的,就不存在一个合成,混成一个大千世界一样的这样的一个法身。你也不可以分别他在各有各的在异处住,异就是,有异的异,不一样的意思,不可以说他在异处住,所以不可以说各有各的法身。
这一段听起来似乎好像在讲世界,所以大家一定要明了,他在做比喻,佛的法身是一个,就像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还是多个,就像碎为微尘一样;在这个上面来进行辨析,所以我们也不要搞错了。可是他的前提已经在此出错,前面讲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叫做如来,整个就是我们凡夫的这一套思维体系中,你出现不了对佛法身完全状态的描绘,你打入不进去,你只能修证,只能现证。这就是空性般若的难处,无上甚深微妙法的难处。
大家想想,就从我们比喻来讲,一般我们说世界,一般我们说的有器世界,就是整个物质的世界。大家想想物质的世界来讲的话,这里讲到的碎为微尘,可是这么多的微尘,又合成一个世界。可是这全体都是我们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一种幻相,你在这个幻相里边,一直去寻求真理的体现,它没办法对接。
所以这里讲到的虽然有这么多的“微尘众”,你也不可能好像有多个法身。因为微尘的合和在一起,它是一个世界,可是你又不能够决定的执着,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像这里讲到的叫做“一合相”,就是以为是一个整体而牢不可分,也错了。所以这里“佛说微尘者。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整个一切法,大家如果一路听过来的话真的会悟透这个道理,什么叫做不可说,真的是不可说。
我们学修佛法你修行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觉得语言太苍白,还害事,亲近善知识也是无须多言。弘一大师去亲近印祖的时候,两个人一星期都没说话。一般我们来讲,这怪怪的也不教导他一下,他也没有问题问一问,他们的心念同步在“般若波罗蜜”上,在“但念阿弥陀”上。所以你想想除了法,除了金刚般若这个真理,还有什么呢?要说吗,不可说不可说,不须说不须说,无言之教。
所以这里讲到“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可是“凡夫之人。贪着其事”。就是一个合和的世界也是不可得的,可是我们凡夫,他既迷了这个事,也不明白这个理,就真的认为有一个“一合相”。你看我们现在也一说起、一研究、一理论的时候,肯定说我们这个世界,这一个大世界大宇宙。等一个大世界大宇宙出来,一念出来的时候,已经就落入幻相烦恼中了。这是这段经文。
我们再往下贯,今天要贯三段经文就圆满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大家注意,把心提上来,到了倒数第二段了。这里讲到的佛说“是名什么什么”,我们都要理解他是从相貌上,从差别相上而言的,那么如来所说“即非什么什么”,如果心细的人真的看经文就知道,佛讲法的时候这种微细缜密。罗什法师翻译的时候,这种精准,这种解佛所说的真义。
这里讲到:“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佛说的时候就一般都是从相上而言的,随顺着世间方便善巧的说,用说来说这个“无说之说”。不解如来所说义,就是从性上来讲的,从法身上来讲的,叫做“如来”,他用词都不一样的。我们来看这里又讲到:“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就是前面讲到的“四相”四种见解。从根本上而言,这四种妄见,它是怎么生起,怎么如此的丰满呢?
大家琢磨一下我用的词叫“丰满”,就是我们在生活的刹那刹那中,离不开“我”的绝对主宰的烦恼、核心烦恼,包括我们现在听法,还是不能够去除。只要有一念心动,生起分别“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四相,大家要知道它不是说慢慢的你前我后,是同时俱起的。所以当我们去观空遣相的时候,也是不分前后,一念的狂心,顿然歇下来,四相就桶底脱落,就无名无分。
从这段经文我们要反思一下,“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就是“我见”吧,它是从什么背景起动的,就是我们要把它搞定,破我执,你要掌握它的入口和出口。佛常说“由假说我法”,特别是《金刚经》空性的般若法门这套体系,它就是借“我”的世界,而获取“无我”的真实。所以我们在同步说佛处处说“无我无人”的时候,才说“我见、人见”。可是我们凡夫听了以后,当体就起这个“我见人见”之见。不能够领略佛是为了明了“我见”是没有的,所以才说“我见人见”。但是我们一听就随着佛说“我见人见”,就觉得有“我见人见”;佛说没有一个“我见人见”,我们又说没有“我见人见”,始终拽着“我见人见”,从两端都不放。很微细。大家要思维明白。就是说“我见、人见”是为了当体就证明没有“我见、人见”,可是我们虽然知道佛要说为了证明没有,可是我们还是在没有“我见、人见”的同步时候,我们为了证明它的时候,就拿着“我见、人见”不放。这是凡夫的一个常态。
进一步再来,有一些修行者,他见原来我们有“我见、人见”是烦恼,就去断“我见”而得解脱了,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得道了、修行了、有了法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忘了,又出现了什么烦恼呢,有了“法见”了。所以你看第二段讲到:“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这说什么呢,名“法见”也是不可得的。其实“法见”只是“我见”的又一种演绎形式而已。所以大家一定要听明白,佛说“我”,就是为了表“无我”;佛说“法”,就是为了表“非法”。这个很重要。凡所有见,皆不可见。
讲到这一段,总的来说这段经文,虽然前面一直在说,不可以有我相人相,不可以真的有一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定见的心去发,不可以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但是它容易引发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听《金刚经》大家一直在听空性,一直在破相,一直在说无我,我们就一定要以为把这些有我、有相的、有法的问题搞定了、解决掉,才能得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我们入不了金刚一乘法诀窍的最大误区。
所以大家看这段经文的决定性意义,非常重要。为什么放在最后一段讲呢?因为再后一段,就几乎到了流通了。我们要掌握一个究竟诀窍就是,这个烦恼是怎么搞定的,怎么解决,怎么把烦恼去搞定、去解决呢。通常我们一听的话,那就是要对治,要修法等等这些。到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呢,你不去搞定、不求解决,是彻底搞定、真的解决。
因为“我见”是什么,哪有个“我见”,本来无一物啊。法相,哪来的法呢,本来也是无一物的。所以你想要断“我见、法见”,断烦恼,你从根本上就要认识到没有烦恼,这是真断“我见、法见”。这是真的到了这一步,才要讲“何处惹尘埃”。我们平常就喜欢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是我们什么物都有,怎么没尘埃啊。
但是我们来学习《金刚经》,学习上乘法,真的上乘法就是这么上乘。本来就没有,哪里去惹呢。你去求解脱,那烦恼怎么解决呢。你去断我见、断法见,怎么断呢。你用一个方法去解决、去断,那么这个方法本身又成一个烦恼了。烦恼能断烦恼吗。唯一的方法就是要认为有一个问题解决,认为要断这个烦恼,本来就没有。这才叫空性,叫做证空、毕竟空。我相法相,这里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本来就没有。法相也本来就没有。本自不生,今则不灭,这才叫做“不生不灭”。我也罢、法也罢,都是不断而断,叫做真断。这才叫证通。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搞错,这才叫真情理中。可是通常我们会发现,意料之外原来是这样子的。真正的空性,或者是佛法,原来是这么弄的,很难接受。
我们去考察一下,“我、人、众生、寿者”等等,这四种见,本来就没有,又何必去断、去破呢。这叫做“最上般若”。所以后面才有一句话叫“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本来无一物,真如实相,你知不能离开这个见解;你见也不能离开这个见解,你信解也不能离开这个实相。一直是平等、不生分别的实相。这样的最上般若不可不去如是知见如是信解。这里特别提倡“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这是给我们最后,也可以说前面在经文一开始的时候,须菩提请法的时候就说:“因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此处才算回答圆满了。结学之处就是,不生我相,不生法相,就是降伏,是为无所住。
所以大家设想一下,就跟我们现在修行也是,从初基的开始当然要立一个目标,然后不断的去达到,路途中一定要过关斩将,总归是一个奋斗的过程,可是最后我们要成就的时候,一定是奋斗过了以后,彻底把奋斗前和奋斗后全放下,真到了这种境界地步,才能称之为不动,才叫做无上正觉,才叫做上乘、大乘,才称之为“金刚般若”,就是“如是知、如是见”。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梁武帝当时也是笃信佛法,还有一个佛学大士,他不是出家人,但是他对佛法也有一些悟境。有一次这个大士披着和尚的袈裟,头又梳成道士的形像,脚上穿着一双俗人的靴子,来看梁武帝。梁武帝就很有意思,指着问他说:“你是僧人吗?”说他是僧人的时候,他指着头上道士的发型,戴个道冠。梁武帝又说:“那你是道士呀。”他又指着俗人的靴子。结果梁武帝又说:“原来你是个俗人哪。”他又指着和尚的袈裟,就来了这么一套怪设备,扮怪相。
结果就这个公案,在被后人演绎的时候,道人的冠,儒家的靴子,释迦牟尼佛的袈裟。说:“和会三家作一家,忘却兜率天上路,双树痴坐待龙华”。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真正的般若空性,没有一法可得。你执着是僧、是道、是俗,都没有这些相。没有一个世间法的相、俗人的相,也没有个修道者的相,也没有个成佛的相。浑身都是般若,没有一法可得。应当这样“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所以你看般若法门究竟不究竟,大家听了也要往这上面汇。这是今天讲的第二段经文。
下面我们来看今天讲的第三段经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我们先把第三段的上半段讲完。这段经文是最后的一个校量。我们一路讲过来,一直在校量有相的布施和受持经典无相的功德差别。这里讲到的更加升级了,已经到了“满无量”这是一个修饰词。阿僧祗又一个,世界又一个。无量阿僧祗世界的七宝来用于布施,也不如受持此经四句偈为人演说的福德大。
所以说前半段,其实还是一直是为了发明有相的行布施和无相的受持经,两个之间不可相提并论。说白了也是告诉我们,你在世间有为法中修福报修的再怎么大,都是不究竟的。你要是受持《金刚经》入到不起分别无念的心地中,就是成佛的正因。所以大家要知道,你虽然知道布施,可是不知道般若,这就是住于相。你虽然没有布施,一直在受持经典,可是不去执着这个相,这叫做真布施。非常有意思。所以大家看从始至终,经文一直在校量这个功德。从开始就讲到,用七宝来布施,不如持经的功德。为什么,因为受持经典能到本具的七宝净土呀。大家想想,你用七宝布施,还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福报。可是你受持经典,能够显现自己本具的七宝之净土,这是究竟福报。
前面也讲到了用生命去布施,用自己的色身的命,一生一世,生生世世像世界般的布施,不如持经的功德,能证什么呢,能证法身。我们用色身去布施,还不如持经的功德,能证法身。用再多的宝物去供养诸佛,不如受持经典,能让自己成佛。供养诸佛不如自己成佛。所以前面讲的能够得成于忍,这是成佛之因,可是布施的因能跟成佛的因比吗?能够如如不动,这是成佛的果。布施的果能跟成佛的果比嘛。
所以这里一直讲到“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前面也不断的讲到布施和受持的功德差别。这里的重头戏是什么呢,叫做“云何为人演说。”其实下面最重要的,是解释怎么为他人演说的方法。前面只是在讲自己受持为他人说,到底怎么说呢。现在讲这部经要讲到圆满了,马上要结束了,那开示说法的方法是怎么样的一个方法呢。我们听法也要了解,到底听个什么法。
大家来看,这里讲到了叫做:“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这样演说。也就是说,当“如如”而说,这里讲到的“如如不动”是什么意思,第一个“如”就是如此的“如”,如此这般的“如”。第二个“如”才是我们讲到的法性的本来面目的“如”,真如实相的“如”。这里就是劝我们行者,不在一切世间法不在方便法权巧法上论,只是一味的往“真如实相法”上而说,想方设法让它汇到这个境界里。所以这就是古德,特别是禅宗的大德们,不仅用口说,用各种手段、各种演绎、各种表情、各种身体的肢体动作等等,全都在说“如如不动”之法。总是问你:“汇得吗?”你看以前的大祖师,人来了请法,说:“你汇得,汇不得啊?”汇不得了,然后让你再怎么怎么样,过段时间又来考问。
所以大家要明白,这里讲到的说法,第一个要明白,效果就是不可以起心动念;第二个说法之说,就是具体的操作是全身心来把自己表成一个般若金刚之法,从身口意也罢、从能观的智慧、所对的境界,现前一念的境界,乃至众生听法的知见,他们能够生起的信解,全体表显成般若。可能听起来好像说:法师你这么讲什么意思呀?搞不清楚。通俗的讲,就是所谓的说,就是我活着,体现的就是除了般若什么都没有,二话不说。这里非常表显的,如如不动,“如”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道八不,不生不灭。所以叫做不动。这是显的什么呢,就叫做“实相般若”。
一开始讲经题的时候就和大家讲过“实相般若”,本有的真理。为人演说就叫文字般若;不取于相就叫观照般若。你看这三句话,就把怎么讲《金刚经》,全体皆往金刚般若上汇,这才叫做“为人演说”。
还是梁武帝跟这个大居士。有一次讨论《金刚经》,梁武帝就来了,大家都起身去迎接,毕竟皇帝来呀。只有这个大士他不动。然后梁武帝旁边的太监就说:“圣驾在此,你怎么不起来迎接呀?”结果大士就说:“法地若动,一切不安。”你看这表的就是如如不动。
下面这里再有一段,就是要讲到最著名的四句偈了,我们都误会以为这才叫做四句偈。这一段经文,就是具体讲到说法之辞了。怎么为人演说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为什么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就是最著名的“金刚六喻”。比喻有为法不实在。从微妙的观门,让你应作如是观,这样子去观照。观呀,观是怎么组成的呢,叫又见。就是让你重新认识,依着这个教法,再去重新组合你的人生观,依着真理来组合,“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为什么如梦呢, 因为我们所有过去造的业,现在所感的果都像梦境一样,由于心的忆念而生起,它没有真实的事实存在,是不实的。因为世间的,既然是不实的,它是从妄缘结合而生,从幻相的这种力量给变现起来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叫如幻。
由于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跟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的眼识,耳识,鼻识,最终来意识,三个层面的精神物质一结合,好像我们真的每天就有一种苦呀,乐呀,各种受用,可是它是一会沉一会就散,就像如泡,水泡一样的。起来了,就有一个泡,破灭了,这个泡就散掉了,不坚固叫如泡,如梦幻如泡。如影,就像人的影子一样,你看上去好像有一个这样的一个影像,可是它具体没有这么一个东西,这是假的呀。
如露,暂时住着,太阳一出来就没了。如电,好像生的时候即刻就灭,刹那刹那,毫不停息,无常迅速表这个法。如果真正的常能如此观照,用这个观门能够观照,就能证得实相妙理,就能得般若金刚本体,这就叫“金刚六喻”,观照法门。
我们跟大家讲讲,现前我们看一下我们现在讲《金刚经》这个事情,今天最后一堂也是这样子的,也在此列的。一直就像梦一样,如梦幻嘛,一直像梦。我也是幻化的,大家也是幻化,声音也是幻化的,手机也是幻化的,怎么就从我这幻化就幻化到你那以为听到了,都是幻化的,如梦幻。泡影,一次又一次,一会在这讲,我记得讲《金刚经》北京也讲过,银川也讲过,普陀山又讲过,今天这最后一堂到了五台山了,所以就像一个泡一个影一样的,真是如此。
当然这个也非常殊胜,今天我们讲般若智慧的法门,最圆满之处居然在五台山圆满了。所以说一切因缘都是现成的,在文殊菩萨座下我们圆满了《金刚经》的讲解,也是非常殊胜。那么殊胜的同时,你不要真的生起了情见了,要同时观照,这就像露一样电一样。今天才刚刚开始讲,今天就讲完了,我记得第一堂开始讲,为什么要讲《金刚经》,希望能够对净土有小补,发明缘起性空的道理等等,这还在刚刚说的话一样,结果今天二十讲就完了,二十个星期就过去了。所以不要说世间的一些过往,我们讲《金刚经》听闻佛法无非还是此法,一切法皆是金刚般若法。
再讲到梁武帝跟这个大士,他们在讲《金刚经》,大家都听,等着说哎呀那就升座讲一下。好,他登座了以后坐在那讲《金刚经》,刚坐上去,用这个镇尺挥了一下,就下来了。给大家说《金刚经》讲完了,讲经已经结束了,下座了。你看,这就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法一下讲完了。
当时长沙有一个寺院的古德,有一个岑禅师,寺院里有一个僧人死了。这个禅师为了表法就用手摸他的顶,给大家说“大众师父你们看,这个僧人慈悲,这个常住师父今天为我们真正的讲了一讲《金刚经》,大家能够汇的得吗?”。大家都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死了个人怎么就讲《金刚经》了。结果住持和尚禅师就说了一句偈子:“目前无一法,当处亦无人,荡荡金刚体,非妄亦非真”。“非妄亦非真”这就是本来面目,应作如是观。
这就是金刚的法门,不知道是讲明白了,还是讲糊涂了,那么不管怎么样,这部经典终于讲完了。最后一句:“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你看这里“佛说此经已”,从须菩提开始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到佛刚刚“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回答圆满,所以这里讲到“佛说此经已”。
萍僧也给大家一块来学习《金刚经》,今天也说了,也讲完了,稀里糊涂的葛藤了一番,这部经讲已。这里讲的大家都听了以后,你看这里是比丘,比丘尼,长老须菩提,当然这是当机者,在场的法会众一直都在听,人家可没有中途跑掉,或者说请个假,都是一直在听,包括世间还有天龙八部等等这些,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为什么说信受奉行呢,因为清净呀。大家要知道说者是清净,因为是佛,圣人,圆满觉在讲呀,清净。他不是为名闻利养,不是有目的,不是为了控制人心。所以说者清净,说本身也清净。为什么,他说的是绝对真理,没有一点瞎说,没有一点虚说,颠倒说。那么既然这样听闻佛法者,听到以后得果也清净,你依照这个解,依照这个行,就能得无漏的佛,成佛之果,所以才叫欢喜奉行,这才叫信受奉行。
所以在此所有的听法众,为什么《金刚经》一路这样不断地断疑断疑生信呀,一切的疑情冰释无痕了,大家都断疑生信了。生什么信呀?诸位想想我们也一部《金刚经》听下来了,大家生起什么信心了,生起什么?本来就是佛。本来就一切具足的,谛信自己本来信佛,不需要修不需要证,没有众生没有佛。一切都是本来面目,你敢不敢信这个法,不敢信就有疑,那你就必须要修,相信因果,多行善断恶。如果说你当下就相信本来一切现成那就是即因即果,就善恶的差别就泯却了。只有一切法皆是佛法,信的落了这个地,所做一番都圆满了,就叫做奉行。
所以大家就要看一下,试问一下,你敢不敢相信本来无一物。我们从三皈,学佛,选择法门,功课抱定,精进勇猛,一直想将来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可是大家知道,你要成个啥呢?你要到哪去呢?现在已经就在呀。我们现在就等于说原来就像一个苍蝇一样,老是扑咚扑咚的往玻璃面上撞,就好像要出去出去出去,要到哪去呀?现在一转头你本来就是自由的呀,这就叫做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这就是《金刚经》。
一部《金刚经》讲到此处,也算是本人的法供养又一次圆满了吧,祸害大家在此止住了。就好比我记得讲《楞严经》的时候,不是说有一个演若达多嘛,他有一天去看镜子,看到自己镜子里面,人家有一个头,他就觉得人家那个头很好,自己头没有了,到处去找头,结果突然间有一天摸了一下头在身上,狂心就歇了,狂心歇掉了,所以说一切佛法就是为了歇狂心。
我们老给大家说宝山已入休空手,可是我们要知道本来手就在,怎么可能空呀。所谓空是见不着自己的手,见了自己的手,高坐白牛见法王。跟大家分享,佛老的这个涅槃塔上的对联叫做“生死涅槃浑如大梦,狂心歇处遍布慈云”。我们普陀山丈室有一副对联“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 ”,这都是《金刚经》,就是佛法,看看大家怎么去成吧,阿弥陀佛。
好,那么我们《金刚经》讲圆满了,特别是在五台山圆满,本人也非常高兴。上一周本来就圆满来着,因为咳嗽得不能讲了,拖了大家一个星期,今天想想原来缘应在这了,非要上五台山来讲。我们讲堂,这两天又来了一个群六,群六里面的同修,可能这也是福报显现吧,居然把《金刚经》最后一讲给赶上了,那我想说的是,虽然讲完了还有几点要嘱托一下。一个是从我个人而言,《金刚经》虽然讲空,那么我的个人意见。
第一点,虽然修的不好,通过自己的这么些年的一种经历,不要妄谈空,再次提醒一下,而且我还要告诉大家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我个人意见,修空法好修,你一念相应智慧观照起来了,这就开始启动了,修善法难修,我告诉大家。所以说开悟的人开悟了以后,空性现前了,可是你依然还要像世间一样要断恶修善,就像佛陀称之为觉行圆满,觉早就觉了,什么时候行到善法圆满了,才叫做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所以说不要以为讲了空就不修善。
第二点,如果我们心要依附在心地上,来真正地作它一把,成为道人。你一定要知见要到位。比如说禅也罢,不分别也罢,不动也罢,空性也罢,一定要记住,不动它不是死的。有时候我们坐禅盘腿坐得有点功夫,当然禅一定也是坐出来的。可是你不要在自我感觉良好上去觅空性,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空性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在一切法上走过,不停不住,任它动,你没有心就叫不动。只要你想让它动或想让它不动,这都叫动。
所以就好像我们有时候在清净的房间里面,一个人好像很勇猛的称之为一个修行,但是心念乱飞,那不对。哪怕你这会好像身体,或者在一个事情中,人际关系里面像狂风四起,任四大五蕴缘分乱飞,但是你的心念如果没有一个主宰,没有自我存在感,这就叫无心道人。不起心不动念这才叫无心境界无心禅定,这才叫做不动。所以大家把知见不要搞错,什么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叫做“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这是特别给大家嘱托的两点。
特别特别要给大家嘱托的第三点,你看我们说《金刚经》其实越听越简单,真的是这样,是否就和但念阿弥陀一致呢,真的是一致的。这不是我个人在这里牵强附会,确实是殊途同归,直通染净净土的。你如果一天好像学了《金刚经》,找空找空到处找空,空本身就在,可是你的念头管不住,你的心就找不着个歇处。如果你这样还不如念佛,因为你如果不念佛,你的心找不着个歇处,你就在那光念,一会念空,一会念有,一会念对,一会念错,一会念这个道理,一会念那个什么意思,你还不如索性念“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世人但念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金刚法已经就被你用起来了,信起来了,这是再三算是一个叮嘱吧。为什么,因为要多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和《金刚经》是同步的。希望大家在这几个知见上,这是《金刚经》讲完了,最后的,不敢说总结吧。因为《金刚经》讲完了,就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了,总什么结什么呢。但是论我们具体的事相上的操作,修法无非如此。以《金刚经》为先锋,空性般若,以念佛为后劲,愿生西方净土中,今生此世陷到这种法门里边,忠贞不渝至死不改,必然有你的好时候,一旦了生脱死才知道曾经的轮回冤枉。
好,那么今天的时间就到了。再有说一下就是从下一次开始,我们要讲《净土或问》了,因为一直讲《金刚经》讲的空性,我就害怕大家空偏了,所以还是回到我们的根本净土上来,再一者呢,因为发愿一直要讲《净土十要》,《净土或问》就是《净土十要》中的一要,这段时间也在群里发了,希望大家认真地先去预习一下,是元朝的天如维则大禅师,把禅宗的畅快淋漓,再弘扬净土中的婆心切切结合在一起的一个,非常让我们,一开始学佛的和久修的都能够同步得到利益的精彩开示,希望在这样的一个法缘中,我们依然还能把手同行,直至往生西方同证菩提。
好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尾页[20] [放入我的收藏夹]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8 15:26:26  更:2021-08-18 20:04:1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