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 宏海法师:蕅益大师法语 -> 正文阅读

[佛经]宏海法师:蕅益大师法语[第3页]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4] [放入我的收藏夹]
(第三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莲友晚上好,希望我们能够随时保持正念、正知、正见,随时能够提起来道心。
今天我们又要做一个开示分享,本人也由衷的高兴。可以向大家说个心里话,对于线上的开示,有一段时间我身心比较累,虽然没想放弃,至少也生起来了一种疲厌心。现在我又回来了,觉得渐入佳境,也是我们这个道场的加持,所以今晚也非常的随喜各位。
一直看到大家在群里面忏悔和回向,我真的随喜,也觉得不容易。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本来可以诱人心散乱,使人比较容易被五欲六尘染着的这样一个所谓的网络,被我们转为道场作为道用,真的是非常难得,是我们的共业所感吧!所以请大家也生起欢喜心。此时此刻也请大家开始提起正念,观想莲宗第九祖蕅益老人,从极乐世界放光现瑞,给我们开示无上甚深微妙法。
今天晚上我想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面比较靠前的一段。因为前面一部分都是他老人家当时有时候会忏悔,有时候会结界持咒,比如说多少多少万,他每次都会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去写一遍愿文或者回向文。只要做一次佛事,他都会认真的去做。从中也可以感觉到这样的一代祖师是怎么练成的,他的这种一丝不苟的展现也是菩提心中怜悯众生的表现。
所以呢,今天首先我们来分享他的一段愿文。
“智旭夙造深殃,丁兹末世。虽受戒品,轻犯多端,虽习禅思,粗惑不断。读诵大乘,仅开义解。称念名号,末入三摩。外睹魔党纵横,痛心疾首。内见烦恼纷动,愧地惭天。复由恶业,备受病苦。痛娑婆之弊恶,叹沉溺之无端。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灵峰宗论》卷一之三,九华地藏塔前愿文)”
为什么要先来看这一段呢?这是蕅益大师有一次去朝拜九华山地藏王菩萨肉身塔的时候,写的一段祈请大士地藏王菩萨加持的祈愿文。想想我们现在也会出去游玩,走走拜拜,很好,也算是个朝山拜海吧,但是心力跟祖师比,可以说确确实实很多时候是不务正业的。
这一段蕅益大师一开始就点自己的法名“智旭”,跪在地藏王菩萨肉身塔前,先把自己的名号报上,然后说“夙造深殃,丁兹末世”。首先是非常惭愧的态度,不像我们一般的凡夫和不明就里的人,会向外抱怨,或者说自己修行这么精进,为什么没有感应?反而还会有违缘,出来不如意的事。他首先反观的是自己“夙造深殃”,一切都是自己的事,另外所感的是什么呢?“丁兹末世”,“丁兹”就是正遇上的意思,正好还生在末法时期,所以头两句是彻彻底底的从轮回、因果的大背景线上向地藏王菩萨忏悔,说这是自业所感、自心所造。
首先忏悔的是“虽受戒品,轻犯多端”。蕅益大师在律宗里面,也可以算是非常杰出的祖师了,只不过后来他的行重在净土,所以就偏重列到净土祖师中了。他对戒律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在通过对戒律的研究以后,他后来甚至把自己降级,说比丘都不敢当了,只能算一个沙弥,退居为一个沙弥菩萨僧。当然这样的大师忏悔自己“虽受戒品”,但“轻犯多端”,我们可千万别认错了,说哎呀,原来这样的大祖师都屡屡犯戒。
大家要知道,祖师们对自己的要求很严,不是跟众生比,也不是跟弟子们比,而是跟佛菩萨比的。所以说在戒律微细的开遮持犯上,他是非常清楚的,这种正念到了什么程度?稍微有一个可能是“轻犯多端”,或者是应当学,或者是由于怎么样的时节因缘,他都会感觉自己有所毁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说这是破戒比丘了,人家从根本上就是极其完美,戒律皎若冰霜嘛。所以有一点点的好似飘来的杂质,他都马上能觉照的出来,来反观、忏悔,所以到了地藏王菩萨本尊前,首先忏悔“轻犯多端”。
我有时候出去讲法,问大家扪心自问五戒持得怎样?真的持圆满了没有?有的同修说:“我五戒已经持得非常具足了。”我见过这样的人,真的是不知者不怪吧。真正讲到戒律上微细的开遮持犯,比如说杀戒的话,看电视剧里中国人打日本鬼子,你觉得坏人被好人打死了,起一念的随喜或认同心,这都算毁犯的。当然求授戒体是好事,但我们仔细看看每天的起心动念,根本就是不入流了,有时候对于戒律上戒条确实不甚了解,有的一塌糊涂,自己毁犯也不知道,根本就没在条条框框内。
蕅益大师的真的是从大善知识、佛菩萨的境地上来讲,说是轻有毁犯。这种严于律己也是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标杆,一切要以戒为无上菩提本。直到往生到极乐世界,还有七重栏楯,就是代表的戒,加上后面的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就是代表戒、定、慧。所以说戒是非常重要的。
大师在首先忏悔“轻犯多端”。其次,“虽习禅思,粗惑不断”,这是从修止观的角度来讲。当然“粗惑”又是一层的隔裂境界,就是看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凡夫,那念念都是贪、嗔、痴,特别是对于根本的五欲,尤其色欲、食欲这都是本能的、下意识的,这些对于祖师来讲已经不存在了。那“粗惑”是什么呢?是从不生灭法上来讲起心动念,就像赵州老和尚一天二十四小时基本上都已经在道上了,就吃饭的时候或者上厕所时候,稍微有点走,这就称之为“粗惑”,这样来忏这个根本法的。
下面说“读诵大乘,仅开义解”。就是说对于大乘经典并没有往实相上会,而且开的都是用生灭心、意识心去进行理解、会通,然后再做一些讲解,诸如此类的。所以跟那个时代比,现在觉得有一个闻思讲堂已经难能可贵,其实我们讲法基本上还都在义路上做文章,确实没往实相上会。那么这个他认为也是过失。
确实从学习经教来讲,有两个路径,一个是“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这是从闻思上而言,确实是依经而想,依经而悟;另一层从修证上来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三藏十二部大乘经典都是直指我们明心见性,从迷到悟的。所以说,整个其实说的都是一句话,不是说把它隔裂开来,这个经说的什么内容,那个经又是表达什么方法等等,天天分别名相不知休,这就学错了。解悟上来讲,依文解义就不好,我们要听佛讲的玄外之音、言外之意,这才是悟,不是解。所以在我们的悟上有解悟有证悟,它是不一样的。大师这里也是说他总是在义路上去开解,而真正的大乘心地法门并没有常住在里面。
最后,虽然“称念名号”,而严格的讲“未入三摩”,没有得三摩地,也就是还没得念佛三昧。
我们来仔细的捋一遍,这样的祖师爷,连发愿文都不会违背释迦牟尼佛说的圣教次第,从戒、从定、从慧还有从念佛这四从,一定是从戒、定、慧三学开始。简单的写一个发愿文都如此的严谨,最后还是导归净土,忏法都是从这上面来忏的。当然我们再看祖师的内心,都是在微细烦恼、甚深法界上来尽情的要求跟佛菩萨的境地看齐,而生的忏悔心。所以忏悔、发露的话,一定要从心底深处全部倒出来。为什么呢?有时候说是忏悔,我们只是表面的忏一下,或者象征性的想一下。其实脏东西不是不愿意忏,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甚至有一些人之常情上的好像高姿态的说一下说这不对,可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或者非常坚固的习气,他舍不得动。
你看这样的一位祖师,他来忏悔的心发到极致了,见了地藏王菩萨,那真是如对圣容战战兢兢的,这样的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而且认为一个是宿业所感,一个是共业所牵。所以说“夙造深殃,丁兹末世”。后来的戒、定、慧三学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做的不到位。没有一味的向外求,他能把忏悔法门当下修成心地法门,这只有祖师们能做得到。
特别是后面:“外赌魔党纵横,痛心疾首”。这就是悲心呀,慈悲心、护教心嘛,看看到处都是邪魔说法,邪师说法多如牛毛。蕅益大师在明末清初的那个年代已经是末法了,外道那么多,何况至今了,我们现在外面那真的没法说了,去一些地方讲法,我也是耳闻目睹了好多。有些在家人模仿出家人,登座给人授菩萨戒,收皈依弟子,又给说三年能超度,必然能到边地疑城,但是有一次不来或者有三次不来这就不算数了,就以这样的一种来笼络人心,掌控心念,这就是教主欲,一看就是典型的魔头种子屡犯的寻常毛病。所以我们这个年代也是“魔党纵横”的,国际上的我们听得更多。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痛心疾首”。
再一个“内见烦恼纷动,愧地惭天”,这是从自力上来讲,每天反观。我们不知道有没有觉得“烦恼纷动”,可能现在还觉得不错,参加了闻思讲堂了,每个周末都有讲法,随心所欲去听,线上线下都有,觉得这学佛越来越好。但发现了没有,蕅益大师的“烦恼纷动”指的什么呢?念念都在反观,一天基本上都是在道上,就干这么一件事。那我们可能稍微有个轻微的法喜,或者就马上知足,觉得这一个月都足了,今年就够本啦,所以都不能比的。
在这种情况下,才又觉得“复有恶业,备受病苦。痛娑婆之弊恶,叹沉溺之无端。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蕅益大师跪在地藏王菩萨面前忏悔求加持来了。这样一种深度的惭愧忏悔心,用非常次第明了的教法表达出来,而且留给我们后人以作提正破邪所依的根本法义。那么我们也要从此段文中得到一些启示,纵然现在不可能像祖师大德这样痛彻心髓,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发心,而且对于佛事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去做。
蕅益大师这样的人,已经完全有资格说不执著了,又何必在乎那些呢?非得跑到九华山,还得一句一句的写出来,首先把自己名字提起,他何必这么认真呢?执著了,心到了就行了嘛!他没有,而是认认真真的写了这么段愿文,而且还跪在地藏王菩萨面前。
后面的文我没给大家贴出来,其实此次他也是这样,在胳膊上点臂香来供养地藏王菩萨。首先燃了“三柱供忉利(《地藏王菩萨本愿经》是在忉利天宫讲的)胜会化身无数、大集胜会现声闻相、六根聚会善巧说法地藏菩萨摩诃萨”;一炷香忏悔自己的身口意业过失;一炷求清净自己的律仪,断惑证真,长康无病,广做福事;再一个就是说最后要圆满菩提等等如此。一共燃了六柱臂香,其实就是在胳膊上点香供佛了,做了这么一件事。
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祖师们于弘法利生,自利利他上面是点点滴滴去做,一点点都不愿意错过,一点点都不喜欢粗心大意的敷衍,而是认认真真真正去做到位,做到头了,这才是叫觉,已经觉了,开悟的祖师才行圆满了。有一点点没有生到最到位的深处,行没填满,叫不圆满。所以他临终才能够自知时至,向西而化,这都是积功累德、功夫成片。希望大家生起惭愧心,向老人家学习,向前圣先贤们看齐。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若知我当为何事,则不贪逐名利,不逐名利,则杜外谤。不著文言,则善悟理。悟理则本立而道生,杜谤则德孚而物化。可以自利,可以利他。不然,学问愈多,去道愈远,学人愈盛,法门愈衰。(《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摄三)”这是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第二段开示,这也是给一个叫摄三的出家人开示的。
我们不是一直都在闻思讲堂听法嘛,那就听法而言,我们要思维知见上应该如何来确立,心念应该调成怎样,怎样能够知行合一,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才是一个殊胜的闻法功德。诸位同修也一样都在听法,所以在此要把大师的这种婆心切切的开示,哪怕一句我们记的住,以后在听法上就可以作为善护念功德。
首先蕅益大师说“听讲不得徒事口耳”,那就说明我们常犯的毛病是什么呢,一个是口舌之快,再一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所以讲和听的人不能在口和耳上来显现功夫,而“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这个背景你树立不起来的话,那到底是学知识呢?还是学本事呢?还是凑热闹呢?还是说反正也没事干,就这么弄一弄?
“佛为何事说经”呢?在《法华经》里面讲到了,诸佛出世是为了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每一尊佛特别是释迦牟尼佛,能够化身到人寿百岁的时候来八相成道,那么他就是这样的一种累劫勤苦所致给我们积功累德,来感得他出世说法。那他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在菩提树下打坐成道?我们在听法之前先要这么做训练,“为何事说经”,即不是为了展现文采表达口才,也不是为了说修证的玄妙、神通、意识等等这些。他是为了什么呢?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觉,佛知见,佛以佛心知,佛以佛眼见,现在我们六根门头都是凡夫知见。那为什么要学经?也是为了入佛知见。
如果能够明白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这个的话,那么“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因为我们好多时候听了讲经,得不到真实受用。首先第一个就会比,怎么比呢?说今天比上一次讲的怎么样,或者说这部经比那部经讲的怎么样,或者哪位法师和哪位法师讲的怎么样,或者说这个法我相应嘛,我不相应等等这些,一不留神就这样。
所以说从凡夫层面来讲这些具体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要善于调心,不要“耽著文言”,而要听它的真实功德。如果说知道为何事来听经的话,那就更好了。“则不贪逐名利”,其实从我们而言,就是不会有刚才说的种种过失,真心为了学道。这个知见、这个立场摆正的话,永远都是百毒不侵的,只要真心为道,念念向道,如如不动。那么之所以我们有时候被转,贪着名利也罢,或者其他种种的这些习气,种种的这些烦恼生事也罢,为什么?一定是你被牵着走了,就跟支流一样从沟里流走了,没有走坦途了,被转了。
所以两句话从根本上指出了我们一定发心要正,就是来学佛法的,就是来修佛法的,就是来成佛的。这样的话才可以自利,可以利他。如果不贪着名利,那就不会引起是非,也不会被人家诽谤。悟性比知识和才华要重要的多,不执着文字,就不会在文字上面始终咬着不放,否则就跟想离开地球的外太空引力,结果始终地球的引力摆脱不了一样,这是很难受的。所以,“不着文言,则善悟理”。这样的情况下,才是一个坦途正路和一个健康的良性发展状态。
蕅益大师说了,不然会有什么弊病呢?“学问愈多,去道愈远,学人愈盛,法门愈衰”,祖师们都是一针见血,一目了然,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把听闻佛法,闻、思、修的利和害,正和偏等等,这些都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匡正。大家看这段就要引以为戒,希望在闻思的过程中,要始终将这些祖师的言教铭记在心,否则的话,产生这些弊病是一不留神的事。
大家听闻佛法确确实实要学会随文入观。我一直也在线下讲《楞严经》《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和《瑜伽师地论》。比如从弘法角度来讲,大家可以这样去设想一下,如果是一种推销手法,那么你始终是为了一种对立的、说服的,那就说明我们的心是隔裂的,是二元的,没有共同感,同体的这种一体感的功德出不来。如果你只管忘我的入到法里边,那么这种巨大的能量张力不是你的,是佛菩萨三宝这种无上甚深微妙法宝出现的功德,那么在这种法的巨大加持下,就可以把所有在场人的心调到共振一致的可能曾经未到之处,正念的高层次的正受中来,这样的话就随文入观,就住在法里边了。如果始终是一种冷冰冰的,或者是一种对抗感,那么就是干巴巴的。
那我想诸位听法也是如此,不管哪个经哪个论,或者哪一段开示,听的时候就把心跟着步调一块走,不要打岔,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完全的六根门头所有的心念跟着法。跟着法好像在整个法界来讲,他是一个导引,你是一个追随,最后合二为一步调一致,这就叫随文入观,才能够自利利他。为什么呢?听的法你自己的心安住在那儿,那么才能安住别人。自己的心法喜到这个地步,那才能带动别人的法喜分享。
否则如果我们注重到文字的摆弄,或者说还想着其他方面的一些利益,那么作用就是不如不学嘛,学问越多,你听的越多,离道越远了呀!人越多(这群里不是有二百四十一个人嘛),看上去热闹,那法门越衰,最后“狮虫之记,良足畏也”。其实最后有可能每个人都变成狮子身中虫了,是败乱佛法的。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到,闻法的时候要这样来匡正心念。
同修们再来看一段,这是给一个叫法源的师父开示的。咱们福报还挺大的,听到的不是给居士开示,都是给法师开示的,所以就更为透彻,但是也更为浓缩,所以我们还是要用点心来融会和领解。
“念佛功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回向,虽误作恶行,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只为信力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也!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法源)”
这段话说的是“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一般我们都很难理解。虽然我一直在弘扬佛法,都是在强调信愿行,但是基本上把念佛的工夫来体现的时候呢,还是念佛。没想到念佛的功夫他说贵真实信心,怎么说念佛本来是一念相应念念相应,一心不乱才叫做功夫嘛,怎么贵在信心上?这乍一看好像有些牛头不对马嘴,好像错解经法根本义趣一样的。因为我们一般说心地功夫,下意识的会想起定力,就会想起一心不乱等等。为什么要贵在“真实信心呢”?就是说信心本身就是工夫的一个表达方式,大家一定要悟到净土法门的玄妙,信心就是第一个功夫,如果这个功夫你解决不了,那么下面的功夫就是虚的,整个就是空中造物,没有脚踏实地。所以这一句话就点透了,说只贵真实的信心。
大师下面又逐次略举了几条,这几方面我认为大家要有一个了解。“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当然我们总是在听这样的话,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佛性是一体的”等等,都会听惯这样的话。可是却能不能谛信这句话,领悟这句话的内涵,从这句话上生起无限的法喜,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我可以说。有时候也是翻来覆去讲,他始终就入不到这个念上来。为什么说“信我是未成之佛”呢?首先要确立的是,虽然我现在造恶业、受轮回,在这儿迷迷蒙蒙的完全不知情,但是一定要知道,我本来的佛性是具足的,现在受三界的生死轮回,是冤枉不实的,经不起推敲的,一推敲就塌,所有的佛法就是让我们推敲,坍塌这个执著。
整个的佛光是遍照法界的,我们现在把自己给弄到一个屋子里面了,那么这个屋子呢,它也在法界的光明遍照中的,但是我们自己把这个屋子给关闭起来了。学习到佛法,就等于说开了一扇窗户,法界的光明照彻进来了,有了希望了,但是只要我们把这个房子给它震塌、去除,那么当下所有的佛国净土就能够显现,无二无别。一切的法门、行门都是为了这个。
所以要谛信“我是未成之佛”,就是成佛的可能性永远都在,佛性永远在,只不过阿弥陀佛已成,也是他把可能性变成可能而已,只要我一念回心就能够跟他一样。他也只不过曾经跟我们一样,但是他掌握了这条隧道了,这是一点。大家要生起信心就是我们决定能够成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能够跟阿弥陀佛一样,本来就一样,就是因为我们没往生,之所以没往生,有十万亿佛土相隔,就是因为有十万亿的烦恼,这个烦恼是无明一念翻动,只要我们本觉生起,那么就是洪炉化雪,顿然就生起这样的信心,本来是无差别的。
那么“其体无二”,大家尝试着有一个了解吧。我现在在居士林有时候会讲《楞严经》,这个体是怎么样的一个东西?什么感觉呢?《楞严经》里面讲得非常到位,它说这个体我们尝试一下。比如说,诸位每天用眼看东西对吧,有时候用耳朵听声音,好像说只有眼在看东西,耳朵听声音,可是你稍微琢磨一下,最后能感觉到东西和分别声音的这个心它是一个,而且眼和耳都是直通我们现前的这个心的,这个心从来不变,不会随着眼和耳的分别而变,感觉始终就是那个,能感觉的功能是不会变的。
那么它也不会随着天亮天黑而变,就如同我们眼睛睁开合上,能见东西的功能也没有变,那么它当然也不会随着生死而变,就是不管你轮回生、轮回死,这个体性从来不变,这也是往大讲的。那么这样来讲的话,不管在轮回中,不管成佛度众生,不管你已经在佛法界还是在无间地狱,它也没有变,这个就叫“其体无二”。
大家仔细认真去悟,当下所有的六根门头,要感知的时候,没有被外界转的时候,这个东西是始终如如不动的,跟佛是共振的,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一体的。只要从相上、缘起法上,性空法讲的就是这个无差别法。你到哪儿这个东西从来不动,可是所有的到哪儿的哪儿呢,是缘起发挥的。只要相信,现在我把幻相的这个缘起发挥得比较陋劣,可是不动的那个东西永在,就是这里讲的“其体无二”。哪怕我从这儿死,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前来接,莲花化生,顿入法会,还没有动过,乃至到了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圆证三不退,最后成佛,在极乐世界或他方世界去化现,也有自己的佛国净土,还是没有动,跟咱们现在轮回在娑婆世界,我叫宏海,诸位闻思讲堂每个人都有名字是一样一样的。可以说这是今晚最比较难悟的法义,大家仔细悟一悟。
我以前无数次用金子给大家表过,虽然相上咱们是马桶,他是佛像,可是性上我还是金子。这个最根本的见地建立起来以后,这就叫“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呀!就是已经具足了我还怕什么呢?必然要成就我还怕什么呢?本来如此就是如此的,我现在只要随着这个缘,什么缘呢?随着佛的教法,随着念佛往生净土之法,只要一念回生就可以成就。
所以第一个信从根本的本质上而言,没有差别,这一定要信,这个底盘从来没有动过,现在只是冤枉而已。那么在冤枉的本位上,其次就要从现象上信什么呢?“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其实表达的就是愿力。那么虽然本体上是一的,可是在这种如幻如化的东西境界中,极乐世界它就是很乐,是我们的归宿,太阳落下的西方,设教都是这么设的,是一个安养之地。那么娑婆就是一个苦,只要在娑婆的境界中,就离不开一个苦。马上我们在第五群就讲三界流转无边际,世间多忧恼,就是讲的苦。当然从这点来讲的话,他给我们讲苦和说乐,不是陈述完就完了,要有功用的,就是让你要想着离开这儿,去到那儿,这就是“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炽然欣厌”。
到了极乐就如归宝所,对娑婆巴不得赶紧离婚。生起一点对娑婆的感觉,生起来一念就知道错了。所以我们想净土信愿行的这种微妙度,就随便挑一个信一个愿出来,其实都是具足的,把一切的法门都带进来了,愿力里边的出离心,般若空性乃至六度万行中的布施(舍)法门,舍到没有一个舍,取到没有一个取,这都是现前空性,其实就是愿力的表现。所以在这方面这就是第二个信,把愿作为信来陈述了。
下面更加殊胜了,“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重在回向的功德上。说到这里,我们在实修群里边再再劝导大家回向,群里面最大的功德体现的就是回向。这也不是在这里非得自己杜撰,而是诸佛菩萨、祖师言教里面再再的讲到,“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那么大家想想这个回向心里面含不含信?有没有愿?如果一举一动都可以回向,何况念阿弥陀佛这个举这个动呢。
可是“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如果回向心没有,没有信愿相资,那么这个功德,只能在娑婆的本位上来讲算点善法,乃至上品的善法它也没有这个功德力,横超的功德力是用信愿来表达的。所以信愿的表达在回向的操作上面没有相应,那没办法了。这点来讲的话回向的重要性,其实也还是刚才我们说的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如果不回向的话,修上品善也往生不了。
可是如果知道回向,“虽误作恶行”。虽然你误作了恶行,一不小心犯了业障,造了重罪了,也有可能嘛,同修们都会犯业障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怎么样?“速断相续心”,起了惭愧心了,而且这种相续恶业的相续心,怎么断呢?也是由回向的长养,日积月累的回向心把它断的。为什么呢?我们本来在娑婆世界里面造恶业,贪、嗔、痴现行跟这个世界恶劣的外因情境对接、相互增上、互动而生起了恶业。
那么回向,当下“回”就是转生,“向”就是脱离,所以“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就靠着“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忏悔即是回向,即是信愿,始终就在这一条线上,也能够往生。善恶之辨就在于回向与否,甚至定善恶的性质都在于回向与否。如果有回向的话,造了恶业生忏悔还是回向可以往生。如果你没有回向,纵然善业在这里,不算往生资粮,那在往生法修净土法门来讲,那就不能算善业,甚至成了轮回资粮,多此一举嘛!所以这个法讲到这么纯粹的话,我们要好好受用、领悟。
如果说“忏悔之力”也能往生的话,下面一句又反过来讲,“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在娑婆世界的时候,我们当然是种种的漏业,天然的毁犯戒律,不持嘛。为什么这里要“持戒”,只有你刻意的抽身和故意的不干,才能够持得了,修福需要我们主动去修去行动,那就说明我们天然就会每天在犯戒,自然而然的在造恶。这样的情形都是在庄严染土,跟这种庄严染土的业,一反观对着干,那么就是在庄严净土,这是确定无疑的,一念善法都是净土之因。
所以说从这点讲,所有的都是你信不信,虽然没有成佛,可是你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是根本一样的。那么你信不信娑婆是苦的,安养的乐比这要乐得多,解决了所有一切娑婆的苦。你信现前的一举一动都是往生资粮,只要带着回向心,那么善恶就以回向作为背景来定性。大家听到这里,可能说这也太过了吧,确实如此。
最后大师说了,“只为信力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呀!就是说我们造的这个上品善业,乃至每天修的善法功德就由于信心没到位,就会沦为什么呢?沦为有漏的、有染的业呀。那就是说没有出来三界,还在轮回里面打转。
下面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矣!”有的人一听了就说,哎呀,那这样讲的话我修这么多善法没用,那就不够了吗?那就不修了吗?难道又要赶紧换一下法门,抉择一下见地?我原来修的对不对,整个这么多的时间和经历是不是白白的浪费了?疑心又起来了,这也是一种错误。为什么呢?就是说现在需要真信愿力和回向往生的心,并不是说造的业,比如说善业是不算数的。不是说让你舍开此又取彼,又开始倒腾了,需要的是“但加真信”。
最后一句话特别重要。“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就你老老实实按部就班,还是按照原来的没错。需要是什么呢?再加这个信。“但加真信”,加了再加,信了再信,老老实实回向就要往生极乐。就在这点上用功夫,千万不要前面这么一堂开示一讲,就以为我又错了,不对了。
所以这一段开示其实还是一个信字。只要信了,“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听了这个开示觉得有可能是错了,跟一个缸里面放了豆浆一样的,以为这豆浆是错的,赶紧舀干了重新注入清净的水,放点糖甜了,这才叫好了。但是呢,不要以为这一缸这豆浆不对要舀掉,我们只需要一点卤水,卤水一点豆腐就成。所以这个信就像卤水一样,不是让你把原来的豆浆舀干了换水,那豆腐也点不成了,就在这个豆浆上点卤水,豆浆就是豆腐,就这么简单,让我们生起信心尔。
所以从这几段蕅益大师的开示,我们来进行一个汇总。
首先就是从修道上来讲,要发真实忏愧心。第一段蕅益大师的忏悔发愿文,其实就是体现的那种纯真的道心,可以总结为始终对自己的修行和道业的不满意。一旦有点自满,觉得还可以,那你就丧失掉往前走的资粮了。所以到如此地步了还觉得不行,戒也不行,定也不行,慧也不行,念佛也不行,就对自己道业不满意。既然不满意,就从头来过,要从闻、思、修开始,听闻的时候不是说闻了再思了再修,闻的时候就要直接配思、修,为什么听,为什么讲。
这么听这么讲,讲完以后真正切实到功夫的时候呢,大家要知道我们有时候进不了,或者修不上去的症结和病根在那儿,到底信还是不信?一信永不再疑,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所有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疑”呀!那你都不疑了,这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就没有问题了。你看就短短的几段开示,一个脉络就出现了。
所以佛法就是这样子的。今晚上这也算是一个打岔,希望大家再听的多,也要如我们最后一段挽澜处所说,能够真实做回向,若知回向与不知回向,大师已经权衡利弊给我们交代清楚了。
堂里的诸位同修,我不知道你们这一段时间来自己的受用怎么样?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这是形式主义,哪怕我们暂时是一个形式主义,可是你天天积累它一定质量上会增进的,有改变的,这是决定的,必然的。那么这个形式主义它有个什么好处呢?我们每天什么不是形式呀,吃饭就得去厨房,拉就得去厕所,睡就一定得在床上,这都是形式呀,那彼之形式都成真实受用,此之形式怎么就错了呢?所以呢,就是依照这个形式中的世界,我们来立这么一个形式,慢慢久而久之就能够产生道用的。在这点上请大家坚持,继续坚持,一如既往的坚持,希望诸佛菩萨、大祖师们永在真如法界内,慈悲不舍来时时刻刻的摄受护念我们。
那么在大家齐心协力每天都不忘的回向下,实修群自然而然就名副其实了,那庙里边有方丈、和尚、首座,有各个执事,当然我来讲法,义工菩萨们提前清场、主持、回向等等,这都是各司其职各自有各自的功德,其实我们已经就是在一个大道场里,这就是一个空中的庙,法界的庙,极乐世界接引的一个庙。随喜大家的实修功德,愿今天的闻思能够偶尔有一句让我们再增进几分,那我们开示就功德圆满了。
好,今天就到此为止。愿大家依然吉祥如意精进不懈。阿弥陀佛!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下一页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4] [放入我的收藏夹]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7 20:47:18  更:2021-08-17 21:57:17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