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 正文阅读 |
[佛经]宏海法师:净土或问[第17页] |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
首页 上一页[16] 本页[17] 下一页[18] 尾页[25] [放入我的收藏夹] |
第十七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的学子们,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好,请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是我们《净土或问》第十七讲了。很快十七个星期就过去了,那我们在这样的一个三伏天里边,能够从法的受用上得几许清凉,这也是跟诸位共同拥有的一个莫大的福报,本人也非常欢喜,也很欣慰。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平静且法喜的再把这一个小时闻思的功德圆满具足。 今天我们要讲到的内容,可以说是比较熟了。以前在讲每部经论讲座中,都再再的提及到这两个问题的内容。概括一下,第一个,为什么非要往生极乐世界;第二个,为什么非要念阿弥陀佛。当然行文上其实比较简单,我们今天就循着天如惟则法师的开示,把我们的心能够同步的相应到来。 先看第十二个问题。 “问曰,同居净土,其类甚多。今偏指极乐,而又偏赞其境胜缘胜,何耶。” 因为十方三世国土很多,染土净土无边无际。既然说极乐世界称之为同居净土,像这一类的国土也比比皆是,为什么非要独指极乐世界,偏赞极乐世界的正报依报庄严殊胜,快速成道。 我们在此之前首先要明了,就是极乐世界是净土的代表。我们相应到在无边无量的国土中,就在西方十万亿的定位中,它是极乐国土的核心点展开处。所以我们了解它的背景的时候,已经知道了它是二百一十亿个国土的种种情状,国土里面所在的众生的种种善恶,来思维摄取的精华结晶,是这样的一个集中点。 但是这个集中点,也正是它的集散处,为什么呢,因为往生西方是通一切国土的,是一切净土的窗口。如果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就等于生这一个国土,就已经生一切国土,因为能够顿见十方的他方世界。见一尊阿弥陀佛,就可以说,能够供养他方十万亿佛都是一念间的事。 所以,佛在每一部经典里面显说也罢,隐说也罢,正说也罢,旁说也罢,菩萨造论,祖师的言教,皆是如此的指归导向,正所谓千经万论同宣。我们就是要随顺着佛的见解,领悟佛的用意,承担佛的指示,证明佛的导归,这是我们当下作为佛弟子的一个根本弟子相。 其实下面的内容,主要就是针对此土的苦和彼土的乐,而展开的一个对比性的诉说。 “答曰,经云,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我们常讲到极乐极乐,“极”就是究竟、无以复加的意思,已经彻底了。所以由极乐世界作为我们的对境,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咱们国土里面这么讲,我们要反观到,其实我们娑婆世界,还有一个异名是当之无愧的,就是“极苦”。你不要以为说堕到无间地狱的才叫极苦,整个娑婆世界它的苦也是究竟的,不断重复的,无有了期的。 以为是乐的,结果会乐极生悲,我们常讲到的“坏苦”,就是这个意思;浑然不知之际,以为是在天下太平的这样往前走,经过生命的流淌,殊不知在悄然之间,我们已经在节节败坏,这就是“行苦”;最明显的就是随时都会无常,来不及适应,还不给你观照的机会,即刻就陷入了这种大的业力果报,不通知的,突然袭击的,这就叫“苦苦”。 所以大家修得越久,越能够知晓在本质上就是苦的。我们所谓的寿命,就是忍受的“受”,也有这个内涵。在生死之间,受不能够随顺自己意愿的苦逼,逼迫。本质上就是苦的,无量苦逼身,这是真的如此。这个苦怎么来的?就是因为“有”,有苦有苦,你有一念有所得,有一念执著心,有一念分别念,这就是苦。它是有为法,是有漏法,是颠倒的,只要你有,它就是苦的。所以这就是娑婆世界的真实,当下现实中的情状。我们不要以为,后面讲到的层层递进,好像是在书本里的话,离我们很远。 “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这是从娑婆世界的苦和极乐世界的乐,来对比的。如果是上乘的法器,一闻到就便相应。 可是后面具体的,“今以娑婆对而比之。” 相对着娑婆世界的苦,来对比极乐世界的乐,给我们一一把它具体细化的表达出来。从中我们也可以反观到,末法时代我们真的是身在苦中不知苦。本来前面说极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一句话就应当相应了,但是我们还不能够相应,心入不到这个法境,只好再有下面的广说和分说。就像佛陀当时制戒一样的,本来制戒的话就是制一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略教,就是整体的戒律,就是这一个标准。但是大家相应不了,所以只好再一条一条的杀、盗、淫、妄这样的制广戒,别别制,就是人的根器不够。所以我们看这里讲到的苦乐对比,亦复如是。 “此则血肉形躯,有生皆苦。彼则莲华化生,无生苦也。此则时序代谢,衰老日侵。彼则寒暑不迁,无老苦也。此则四大难调,多生病患。彼则化体香洁,无病苦也。此则七十者稀,无常迅速。彼则寿命无量,无死苦也。” 大家看禅师讲的还是非常接地气的。首先就是给我们把生老病死的根本苦法,做了一个对比。讲到“生”,我们都知道众生众生,又说四生九有,四生就是胎卵湿化,胎生、湿生、卵生和化生。其实如果说到究竟处,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不管你是何种形式生,其实总的来讲,都是“幻化”的。 可是就是在一样的根本幻化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生相。我们属于胎生,因为借着一念的淫欲心的轮回主线,父精母血就是淫欲的行为,我们一念神识投胎进去,出现了一个胚胎,慢慢的长的十月怀胎,这也是淫欲业的结合。所以在生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娑婆世界,我们这个粗重感太强了,你看这里讲到的“血肉形躯”,这个色身太沉重了,骨呀肉呀血呀相关联,在这样的一个畅通无滞的运行中,我们才觉得有生命感,这是“我”的身体。可是这个身体,大家每天心细的用功久了观察一下,真的你活着每天都是由这个色身所累。其他的不说了,你每走一步都有地球引力啊,就觉得我们每天都拖着死尸。有时候世间常说,人胖了以后跟瘦的不一样,为什么,他每天就这么走,什么东西都不拿就扛着一袋面,这就是说色身的沉重。 打个比方,我们这个色身就好比飞机一样,其实是一个非常沉重的东西,好像轻盈的飞起来,是来源于引擎、发动机、能量不断的快速运转,投入能源,才显现的好像浮在天空。所以一样的化现,它跟飞鸟或者雄鹰是生理现象就在天空漫游,自然而然的这种呈现,是两种概念。当然这个比喻只不过为了说明,一样的化生,我们这个世界化的是血肉形躯,胎生。极乐世界真的是莲花化生,化现出来的,轻盈的、逍遥的、自在的就出现了。这就像鸟在天空漫游一样,它跟飞机是不一样的。 “病而言”也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是四大调在一起的,它是造色种,实际上就是我们循业发现的幻质,身体的幻质。可是你要调到四大合理组合相互平衡的一个范畴内,这个状态是很少的。虽然在合理的范围内,四大比较调和,好像身体健康,可是问题是终有不相续的时候,而且一定会还要分离。这就是后面讲到的“此则七十者稀”,能活到七十还不分离的,已经很稀有难得了。所以“无常迅速”。 然而极乐世界不会死,简单的一句话“不会死”,我们悟不到这个“不会死”是怎么一个状态。由于寒来暑往,老病相催,就是如此的,这是生、老、病、死苦,八苦交煎里面的前四种。 “此则亲情爱恋,有爱必离。彼无父母妻子,无爱别离苦也。” 一般人吃不消这个法,说你家庭都没有了,亲情都没有了,你还活着有个啥意思。可是我们不知道,家庭是最大的牢狱,每个修道者哪怕嘴上不说,心里自己最清楚。经典里面说家是牢狱,父母妻子,或者说父母、先生、子女,实际上是我们的头号债主。 所以为什么赞叹出家的功德?他能够奋力一跃,能够顿舍这么一把,这一把舍的时候这个功德种下去,可以持续到往生的时候,都是顶大事的呀。一旦透过去的心力,已经过了那个关口一直在,在往生的时候,同样还可以兑现这个作用。所以咱们这里处处都是爱别离,稍微一块有点缘分,待着熟了,或者久久关系比较不错了,要分开的时候马上就会心生惆怅,难舍难分,不管各种感情各种关系,都是如此。 “此则仇敌怨仇,有怨必会。”冤家路窄,狭路相逢嘛。但是极乐世界“彼则上善聚会,无怨憎会苦也。”“此则困苦饥寒,贪求不足。彼皆衣食珍宝,受用现成。此或丑秽形骸,根多缺陋。彼则端严相貌,体有光明。” 这是后四种。可以跟大家讲,我们现在不论老少,生老病死苦呀,我们已经就是麻木了,大家的目光已经被这种躁动的心不投往那了。我们现在饱受的是后四种苦更多,特别是年轻人也有。 刚才讲到爱别离、怨憎会。怨憎会来讲,现在人的怨憎会苦是太多了。因为好多同修反馈的问到,一块工作的人或者好像是原来关系很好的朋友,他背后捅冷刀子。或者说一样的工作,有时候碰到顶头上司老欺负他,我是力争要去跟他说点啥呢,还是一味地忍辱?实际上反应的内心就是,想去说呢怕得罪,不去说呢自己又受不了,就这样天天的憋屈着,这就是“怨憎会”。 大家都在这样的一股大的气场中,以拜金为(价值观),现在我们基本上都是把能赚到钱,作为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一个极端的衡量,所以几乎所有的心思都用在这了。可是问题还是贪求不足呀,你看看我们这些年,我这岁数我还能记得,就这三四十年吧,现在特别是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为什么呢,因为贪求不足,满不了自己的愿,越要多越嫌少。其他的就不用说了,光吃的呀,穿的呀,包括有点小钱了,还在汽车上面在乎点儿,换个车呀,越来越好呀。就光说房子,这些年都快把中国人给弄疯了,不必多说。 可是极乐世界呢,“衣食珍宝,受用现成。”大家要确认这个法,在极乐世界,一念就成就物质的提供,而且是源源不断的,应你的心,所求遂愿的。 我们这呢,你说是六根具足了,可是有的人确实长得丑的,这个不知道过去也是一种恶业吧。长得丑的拿不出手呀,要不今天去割双眼皮,明天去垫鼻子,又嫌老了再把肉给割开再往上缝,把那下巴呀什么的已经彻底变样了。你想想这个业力,业习啊真是如此,有的整的差不多点,好像还稍微比原来提升了一点颜值,有的是越整越都不像个人了。所以大家想想,这就是一种业力,他管不住自己,所以只能越长越丑,越长越老,越长越衰。 但是极乐世界相貌庄严,都是紫金身,童男子相,而且身体有光明,不像咱们这都黑乎乎的黄乎乎的,纵然很白其实是白癜风,所以一点光明都没有。可是极乐世界,色身非常的殊胜。 这是后面的四种苦,这是八苦。 我们再往下看,进一步来讲,总的而言,“此则轮转生死,彼则永证无生。此有四趣之苦,彼无三恶之名。”从前面一直到这里,这都属于正报的苦。前八苦属于一条一条的零碎,后面的轮回,上下的这种上升下堕,这是指的一个总的规律。但是但凡这都是属于有情而言的,特别我们现在在人道来学法。 后面就讲到依报了,“此则丘陵坑坎,荆棘为林,土石诸山,秽恶充满。”大家仔细观察,真的是说透了。 现在其他的不要讲,就看建筑垃圾,哎呀,走到哪,满目都是。那个水泥混凝土把它建起来,然后大家都去追求,好像好好的房子。结果再一规划再一拆迁,那个东西就碎不掉了,甚至里面还有的钢筋。建房子的时候质量都不过关,可是你拆房子的时候,拆下来这个还敲不碎,一堆一堆的没地方放,就堆在那里了。我记得那会在五台山朝山的时候,到那个村里边边上,家家户户拆迁的那些,实在是破坏整体的道场庄严,名山的清秀。把它毁的是,大家都不管,反正只要说我院子里好就行了,出了我这门,哪怕臭成个天,脏的惨不忍睹,都不管的。这就是我们现在这样的一个情形。 然而,“彼则黄金为地,宝树参天,楼耸七珍,花敷四色”,这是从依报国土。 那后面再是从修道的条件上而言了,“此则双林已灭,龙华未来。彼则无量寿尊,现在说法。此则观音势至,徒仰嘉名。彼则与二上人,亲为胜友。” 这是从圣尊者而言的。就是讲到我们释迦牟尼佛,就在八十岁的住世的因缘。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是佛前佛后占了主要的时间段,占了主流。“双林已灭,”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双树林中已经涅槃。弥勒佛还得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在龙华三会,那会咱们要是修得好了,还能凑个数,当然如果不往生的前提下而言。你要是修的不好了,像《地藏经》里面说的,“辗转相寄”,你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还参加龙华三会,会不到自己的。 但是一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现在说法”。就跟我们在法堂里边老师教课一样,你有什么问题可以亲口问他,他肯定一对一的给你解答,这样的一种。我们这的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听个名号,不知道就说要获多少的无量功德利益,可是你还是只能“徒仰嘉名”。一到极乐世界就成了同学伴侣了,这是从胜友上而言的。 从邪友上而言的,“此则群魔外道,恼乱正修。彼则佛化一统,魔外绝踪。” 这个是最麻烦的,现在就是。这些魔还好说,外道或者说附佛外道是更加的麻烦。因为外道他也修道,其实不乏有的人,他一开始也是以为在修佛道,甚至他还有一些悟处。《楞严经》里面讲到他有悟处、有境界、有功夫的,可是一旦走着走着他夭折了,一旦入到我慢心、我执心,一念掺着进来的时候,全部就转为邪知邪见了。问题是他还有点功夫,他还能领众,甚至他还有一些邪定、邪通,这么一弄,这就叫群魔乱舞了。 这“恼乱正修”嘛,正经八百的世间红尘这些凡俗事的话,我们还能分得清楚,可就是学修佛法往往容易跟着邪乎的人走。这个很麻烦,最麻烦的就是这一点了。但是在极乐世界的话,你没有这个机会,都是由大圆满觉、正遍知、调御丈夫、佛,现前来“佛化一统”。 我们这里,说实在的,你到寺院里边来亲近,没有因缘的话,只能在各堂口或者路头路尾见了师父。格外有因缘的,还可能跟师父别有因缘,坐下来给你开示开示。特别有因缘的,才能到庙里边或者见见长老呀,大德呀。他是有这个差别相有缘深浅的,这一重又一重其实就是等于重重的障碍。极乐世界就不是这样。 “此则媚色妖婬,迷惑行者,彼则正报清净,实无女人。” 最毁我们道行的一个就是淫欲。因为欲界的众生,要修道出离,最力拔头筹的,就是最障碍你最粗的绳子就是欲,你最后一定要砍断的也是欲。可是一个修行人他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还行,再稍微有的人性格见解比较,比如闻法闻的见解入心了,那么定力就出来了,在一般的情况下他也能够防守的住。就怕是碰到宿世最亲最近的冤亲债主,一旦出现的时候,可以说你即刻就全盘皆输吧,再守不住,为什么?“迷惑行者”嘛。为什么要讲这么厚十卷的一部《楞严经》,就因为里面阿难的一念。 而极乐世界正报清净,没有这些邪门外道。从欲上来讲,“实无女人”,诸位女同修们又不要再生闷气了啊,这个女人,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古来中国来讲,男女中常讲女色作为代表,其实就是一个淫欲心的表达,一个情欲的表达。那么投放到极乐世界,“实无女人”的内涵就是,每一位菩萨、清净海众都不会生起对另外一个人的情欲之心,可以这么平等的来说。 “此则恶兽魑魅,交扇邪声。彼则水鸟树林,咸宣妙法。” 我们这个国土不修了还好,修的话途中各种魍魉鬼魅。住山修的这些苦行僧们,他们有很难的一关,就是一块住山的这些仙呀道呀精呀怪呀,这是真实不虚的。有的你要是把他得罪了,他要害你的,甚至要夺你的性命的。或者有的修的功夫可以了,宿世冤亲债主还在神鬼道,他追着你不放。乃至我们有时候修的功德还行,就有众生来求你帮忙呀,求帮忙的时候他就提醒你,有的他也是要稍微的恼乱一下你,让你警觉到这个层面。 所以讲到这里呢,我们常要回向。为什么菩萨地有一种叫十回向,《普贤行愿品》里面叫普皆回向。最好就是回向的时候,不要太顾及自己的这点小家小户了,所有的功德包括我当下现前回向的功德,就点滴不剩的全部给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福慧增长。然后自己就空空如也,这就道行又高了,自己也自在了。 你要是不回向呢,有时候你做功德,每天功课这个真的是积呀攒呀,攒攒攒攒的,那旁边有一些受苦众生他看着你,说实在的就跟你身上背了好多钱,然后你又不花就天天在那儿晃荡。还继续在赚,那旁边没钱的人呢,他看见了,就心生想跟你弄点,想方设法各种手段一样的道理,法界人与人,人与鬼,人与神仙等等天人都是如此。所以这就叫做“魑魅”,往往容易在这个上面。“恶兽”也是如此,其实贪嗔痴是最重的恶兽。“交扇”,就是不断的给你投放这些邪知邪见的信息。 但是在极乐世界呢,“咸宣妙法”。 这一比比的,这几个回合,从分段八苦,到正报依报。乃至教主同行善知识,或者这个国土里面的境缘,就是外境呀,提供的因缘。我们这天生的都是障道因缘,极乐世界天生的是助道因缘。所以这么一段一段的讲下来,希望大家一个,说的这么苦楚,就我们娑婆世界前半句,每一段的前半句,那我们一定要把正念提到这个苦的层面来讲。 很多时候我们不太明了,就以为苦哈哈的非常不吉祥,或者不自在,他就不愿意。你试试,真的有苦境、苦相逼迫你的时候,我告诉你,你如果不修行还算了,你也永远尝不到这个味道。你要是真修行的话,这是一个莫大的加持,你会上瘾。你会修的觉得这个特来劲儿,修的是长驱直入,突飞猛进,慢慢的到了一些无记的境界,或者有时候来点善的诱惑呀,你都觉得没意思,觉得修的不过瘾。 所以讲这么多,首先我们要把这个苦楚,祖师给讲到这个层面,那大家也一定要把心相应到这个苦楚上来。否则他说那么一些,你总是觉得与己无关,实际上自己念念身心皆在其中。 后面看,“二土较量,境缘迥别。”一个是依报正报提供的因缘,境界的因缘。再一个就是修道的增上。一个境一个缘,就是这两点相比较而言,差别太大了。 所以,“而乐邦之胜,其数无穷,未暇悉举也。”就是真的是极乐之乐,莫能名喻。娑婆之苦,苦不堪言,就是没办法一一再说。这就回到前面,为什么这里偏指极乐偏赞极乐,让你往生呢,最后总结了两句话。 “其境胜者,”就是指的依报庄严。“可以摄众生取净之情”,国土殊胜可以让我们生起要往生西方,向往各种外境的清净殊胜的好乐之情。 光去了以后他还给你有一个好的待遇,什么呢,“其缘胜者”。就是主也罢,伴也罢,主就是指的阿弥陀佛,伴就是指的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广义上说就是所有的清净海众,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都是一生补处,诸上善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你就混在人家堆里,我们不修都活不了的。 因为缘胜,“可以助生者修行之力”,对我们的修行有一个天然的增上,无间的增上。所以“虽同居净类甚多,唯极乐修行缘具,故偏指也。”虽然这么多的凡圣同居净土,但是为什么这里就说了极乐世界呢,大家也要常说到阿弥陀佛的愿力愿力,就是在因地发愿的时候,谁都没发的过他。 他把极乐世界圆满到什么程度呢?“唯极乐修行缘具”。就是修行的缘分具足。具足,换一个词就是圆满的意思。 大家要知道修行缘具足是很重要的。因为他方国土虽然殊胜,甚至有的很庄严,可是未必是不间断的成就我们修行的。说白了,咱们娑婆世界也是有修行缘,也是具足的。你看皈依三宝,有这个事,有这个门,到处都是寺院,有这个道场,流通经书,也有人人都可以接触的机会,这都叫修行缘。问题是他圆不圆满,具不具足,甚至有的虽然有修行缘,可是娑婆世界的下堕缘更为猛烈。 所以极乐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它是全具的。其他国土,哪怕凡圣同居净土,它未必是有修行缘,但是不具足圆满。就是有时候提供可以修,过一会他还得歇一歇,极乐世界就不让你歇,你歇也罢,不歇也罢,修也罢,不修也罢,所有的都是成就你的无间而修。这是极乐的最胜之处,请大家要听明白。 所以综上所述,从正报的苦,生老病死轮回无常;从依报的苦,国土秽劣;从修道的苦,常不值佛,群魔乱舞。这个境缘而言,我们一对比就知道极乐之乐,真是极乐。为什么,因为从境界上是圆满的乐,从修道上给提供我们究竟之乐。 这是对于第十二问的讲解,这么贯一遍。因为文辞并不是很艰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教理或者名相。我们就进入到第十三问。这是第二个话题,就是为什么非要念阿弥陀佛。 “问曰,十方如来,皆可亲近,今独推弥陀者,何耶。” 确实如此,诸佛无量无边,佛佛道同。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就这么偏心,处处指归极乐世界,处处劝念阿弥陀佛,这是为什么?当然甚深的缘起,甚深的愿力,甚深的六度万行,甚深的净土极乐世界的道场启建,甚深的觉行圆满以后,终于可以成就极乐世界,甚深的摄化众生无量无边,都是一一难以说尽。可以说诸佛菩萨广长舌不断的说,都把这个功德说不完。这里天如惟则禅师,非常有提炼的智慧,他给我们举了三个层面,让我们一目了然: “答曰,独推弥陀,其故有三。一誓愿深重。二娑婆有缘,三化道相关也。” 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就从这三个方面,足以告诉我们最好念阿弥陀佛,一定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 第一个,“愿重者”,弥陀的愿力深重呀!大家常要相应到,他在因地所发的每一条愿,都是跟咱们娑婆世界的情况是相吻对接的。他能够起到我们正需要的作用,这个就是近水解近渴,所以在这里才叫弥陀的愿深广。再一个,“重”是什么意思,就是发愿以后他修行的功德非常深重,他把愿力愿心落到实处了,承载量就非常的大。大到能够有一句名号,就能够带动成佛的功德资粮,大家要知道这是极为少有的作用。所以这里讲到弥陀“誓愿深重”。 “经云,弥陀往昔因中,尝发种种广大誓愿。其略曰。”我们已经学习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了,心里已经有数了,略略的来讲的话,“若我成佛已来,其有众生愿生我国。或闻我名,修诸善本,称我名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取正觉。既生我国,若有退转,不决定成佛者,誓不取正觉”。 大家读这几句话,如果每天读诵四十八愿的,就太熟悉了。这几句话其实是把一些核心的愿条,进行了一个串联。比如,闻名欲往生,至不退地,听到我的名号,欲生我国者,如果修诸善本,不能生者的话就不取正觉。特别核心的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这中间已经提到了。还有一些,生到我国以后必至灭度,不住邪定聚。最后一条能够得到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若不尔者,不取正觉。都是愿条的内容。 希望大家常把四十八愿的内容熟悉一下,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信愿的营养资源就是四十八愿,这是最能够大补的。因为不知道四十八愿,你就不知道阿弥陀佛到底承诺了些什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讲这个承诺这么难得?甚至有时候我们以为,有那么容易吗?我能行吗?四十八愿一看,真的我能行,就那么容易。往生后真那么好吗,就活的比咱们娑婆世界高级吗?无以伦比。 “故华严钞曰,弥陀愿重,偏接娑婆众生也。” 这句话实际上还是指归到跟咱们这有缘,大家想释迦牟尼佛这么说了,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这的缘分,是他当我们的教主。他专门为了度化我们娑婆世界末法时期五浊恶世的众生。人家别的菩萨都不来,觉得没有意义,无药可救了,他还不嫌弃,到人寿百岁的时候来。你说他为什么?他就是为了来度化我们,他不是来害我们的,也不是来耽搁我们的,也不是来给我们设局迷魂阵的。他就是想让我们快点得度,早点成佛。为此他一生又一生来了八千次,这都是偶尔的露一个冰山一角。我们作为人的秉性想一想,他不把最切要的、最顶事的、最能够马上起作用的法门呈现给我们,他卖那关子干嘛,有没有必要卖这关子?大家要设想。 所以,“偏接娑婆众生。”为什么,从释迦牟尼佛的发愿和示现就足以证明,因为他来的时候,就带着阿弥陀佛的秘密来的。你别看他不断的讲不断的讲,可是真的是“唯说弥陀本愿海”,他知道我们这跟弥陀的因缘深厚,所以“偏接娑婆众生”。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这件事情,就足以证明净土法门是偏接娑婆众生的。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两个过去有约,一个在做国王,一个在做大臣的时候,大臣就是释迦牟尼佛,叫宝海梵志,他当时就劝无诤念国王,国王就是阿弥陀佛,劝他发菩提心构建净土。你想他成就他的这个缘起,他再来我们这来劝化,是不是“偏接娑婆众生”?偏呀!这真的是偏着我们的。 好,我们再看第二段。“有缘者。我佛释迦现在世时,众生闻佛所教,归向弥陀,固已多矣。” 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讲到极乐世界有个阿弥陀佛,大家都在听,而且常在听佛说,已经非常耳熟能详了。净土就是一个根本法,谁不知道净土,谁不修净土呀。大家去听听其他的法门,修一修试一试,最后都是说反正有净土嘛,都不用说。 “观佛灭后,末世众生,无问僧俗男女,贵贱贫富,稍闻佛教者,无不信向。” 我们现在有时候讲皈依、受戒、四谛、六度,不是人人都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学佛学的糊涂的也很多,就信。可是没有不知道阿弥陀佛的。 “未闻佛教者,亦会称名。” 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已经成为一个你是不是佛教徒,你知不知道有佛教的一个标志了,已经提升到这个广度和层面上来了。你想想他的缘分有多大,大到已经越位了,阿弥陀佛的因缘跟我们深的已经越过释迦牟尼佛了。有的不知道释迦牟尼佛,都知道阿弥陀佛,这是事实呀。 “纵是顽愚暴恶,无信之徒。或遭厄难危险之处,或发赞叹怨嗟之声。不觉信口,便叫阿弥陀佛。” 就是不信佛的,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阶层,方方面面,小说里边,故事之中,现实里面,甚至这个人很麻烦,可是他有时候突然发生紧急状况了,乃至看到一件事情,不由自主地赞叹或者感慨一下,都会不觉的不由自主的说,“哎呀,阿(a)弥陀佛呀!”“阿(e)弥陀佛,善哉善哉”,电视剧里面都演。 “至于儿童女子戏弄之际,聚沙抟泥,图墙画壁,便作弥陀佛像”。 就跟我们现在走到哪里,随便写一写画一画,不由自主的就把这个形象、这个名号从心底里显现出来了。很多来普陀山千步沙、百步沙的游客,有的就是来玩的,他不知道佛教,也没有什么信仰,但是他到沙滩上说写字留个念,写个啥呢?有的画个心,完了以后旁边写个“阿弥陀佛”,这是事实。 “甚至于学行未稳,学语未成者”,都是牙牙学语,还不会说话,字还不识,这个层面,“自然能唱阿弥陀佛”。 大家想是不是这样,这个情景说明什么呢,就是说他上辈子就带来的。就跟我们一生下来就会吃奶,能喝水,要拉屎要撒尿一样的,念阿弥陀佛这已经是他的天然能力。大家发现了没有。 “此皆不劝而发,不教而能。非有缘而何。” 缘分已经深到这种地步了,你还能否定吗?纵然你否定,你也否定不了了呀!所以这里讲到与娑婆有缘。因为他们都是从娑婆世界修出去的,阿弥陀佛也罢,观音菩萨也罢,大势至菩萨也罢,都是如此,所以极有缘的呀! 另外一个,刚才讲了这么多的事实理论。用事实说话,事实才是检验因缘生起的现前标准,也就是已经形成事实了,你还不认可吗?有缘有的已经就跟我们的本能的业习一样了。本能的业习就来到欲界了,我们就跟欲有缘,就到了这种本能缘了。吃东西天生就会,天生如此的因缘,那是不是偏有因缘了?后面讲到了,这是《无量寿经》里面讲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因缘已经从头儿到尾结到尽头了。 “又如无量寿经云,吾说此经,令见无量寿佛,”这是《无量寿经》面讲的。“及其国土。所当为者,皆可求之,”重在后面一句,“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愍,特留此经,更住百岁”。 经典里的原话说“特留此经,止住百岁。”经道灭尽了以后,还让净土在那等待一百年,守候一百年,希望还有一些落下的,尽量不要落掉,是不是有缘? “其有众生,值此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这是讲的《无量寿经》。 后面又更进一步,“又经云,此经灭后,佛法全无。但留阿弥陀佛四字名号,救度众生。其有不信而谤毁者,当堕地狱,具受众苦。” "故天台云,当知彼佛于此恶世,偏有缘耳故天台云"。 最后经道皆灭了,《无量寿经》也灭了,净土的经也灭了,就只留着“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在虚空出现。如果有人能念的,还能够得度,就是不要生深深的怀疑心诽谤,那要堕地狱的。只要你念这个四个字,还行。真正的在开示里面都讲过,说那会儿的人,就是有的甚至念了“南”,就不会念“无”。念了“南无”,就不会念“弥陀”,就念不全,能把四个字念全的,都是法门第一人的国师级别的大法师。就这样的一个情形。所以那个时候,法已经等于说就最后一点油灯了,马上要灭了,众生的恶习已经到了何等程度,连四个字都念不全。 “天台云”,应该是智者大师说到,阿弥陀佛与我们偏有缘。这是第二点,与娑婆有缘。 第三点,化道相关。就是说两个人一直是合起来,完美地合作这场度尽众生的戏。就是把欣求极乐和厌离娑婆,他们两位各负一责的演绎成型,就是一个赶着你赶紧去,另外一个等着说你快快来,这就叫作“化道相关”。度化这一个套路的,是一个相关,为什么? “先觉谓两土圣人,示居净秽。以折摄二门,调伏众生”。 以前的开示中有讲,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他们两个是合作的。“示居净秽”,大家知道这句话的深度吗?就是他们两个结伴而行来此一番,阿弥陀佛就是用极乐世界这个大的国土舱(我们讲太空舱啊),释迦牟尼佛就用娑婆世界这个国土舱,他们各执一舱,然后示居在这两个国土范围中。他们本来已经在常寂光土,就因为这个结伴而来,一东一西、一染一净、一苦一乐的做了一个合作示现,也就等于走这一遭,逛这一圈,就是为了这一件事,所以叫“示居净秽”。这个背后有多大的缘起,和多纯粹的针对性。 “以折摄二门,调伏众生”,用了一个什么手段呀? “此以秽以苦以促以多魔恼而折之,俾知所厌。”故意在娑婆世界讲苦法,来折服,让大家心里认可要厌离娑婆。“彼以净以乐以延以不退转而摄之,俾知所欣。”阿弥陀佛那就专门呈现出有多么多么的好,清净无染,快乐无比,寿命延长到没有死的地步,而且都不会退转,这样来摄受。一个以苦、以染来折服,一个以乐、以净来摄受。 “俾知所欣”,让我们知道欣求极乐。好了,这两个一合作,“既厌且欣, 则化道行矣,”这才叫完美地结合,把这个戏唱圆满了,大家看明白了,每个人自己的角色该怎样就知道了。让我们都有参与感,“则化道行矣”。所以这就叫,苦,让我们归心似箭。乐,要知道佛望穿秋水。 最后一段,“又我释迦于三乘授道之外,其有度未尽者。”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教法中,如果能够靠自力的度了也算好,你自己有本事。出了苦海了,上了佛道了,到了不退地了,没有问题,这就赚了嘛。 可是释迦牟尼佛他的这个局,太殊胜巧妙。你自己赚可以,我保证不让你赔。这就叫“其有度未尽者,度在弥陀。” 就是最后你实在赚不到这个,好了嘛,我给你拿个福利,一定让你还是能够赚。就是有阿弥陀佛呀,他是末后一著,一个底线的保票就给你打在那。所以为什么六方佛乃至十方恒河沙佛,都舒其遍覆大千世界的广长舌相来证明,众生要知道阿弥陀佛功德真实不虚。 “故于诸大乘经,叮咛反覆,称赞劝往者,盖化道之相关也,” 一个,愿力深重;再一个,与娑婆有缘;第三个,化道相关。就从这三方面,天如惟则法师给我们提供了,要念阿弥陀佛、就要念阿弥陀佛、只能念阿弥陀佛的有力佐证。所以“以是三者之故,乃独推焉。” 禅师讲法干净利落,我们今天听得也一气呵成,所以超了八分钟,借大家的时间又多了八分钟功德。下面我们一起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下一页 |
首页 上一页[16] 本页[17] 下一页[18] 尾页[25] [放入我的收藏夹]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