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 正文阅读

[佛经]宏海法师:净土或问[第14页]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首页 上一页[13] 本页[14] 下一页[15] 尾页[25] [放入我的收藏夹]
第十四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我们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好,请大家放掌。
各位同学晚上吉祥。非常高兴又到了周一,一起来听闻圣教,学修佛法。这段时间法务确实也比较密集,原来想着回了山了,海天佛国,当多一点闲云野鹤的滋味。结果走哪儿都是命理吧,现在法务比原来更加繁重。但是本人非常荣幸,因为我们在一起来学修正法。大家现在可能还每天正法学堂不经意之间,就是一个群,一个闻法的地方。我想,这个因缘这一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尽头,这个因缘过去的时候我们也许在某一时再回过来,会觉得非常的难忘的。
而且我也可以给大家打保票,什么保票呢?我们常说世间法和佛法。在世间法里边所有所做的一切,也许现在感觉还不错,但是将来是注定会觉得索然无味和悔之已晚,这是必然的。学修佛法,我可以打保票,将来必定是大生法喜庆幸之感,多亏听闻佛法,会越学越听越有滋味,越能够在见地、修学上面更上一层楼。
今天是我们学习《净土或问》的第十四讲。在此前我们已经讲到第二个具体的行门,就是忆念,引用的《华严经》的教理来进行说明,后面又从祖师的注释里边四种唯识观、四种比喻,包括一直讲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法师又把它划分为从事上、从理上两种境界,母子相忆,属于事上的一种修法,譬喻。入无生忍,这就属于后面更高的境界,一直讲“无生忍位,乃可入焉。”
今天我们来看论文,请大家注意听讲。
“又如弥陀经云,执持名号,至一心不乱。净觉曰,一心不乱,例前妙观,同名正受,即定心定善也。据往人之论,则有理事。”
讲到“则有理事”讲到这一句,我们开始解释一下,跟后面暂且做一个停顿。大家来看这里引用的经文,就是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只有两句话,“执持名号,至一心不乱。”这我们已经太耳熟能详了,都知道那段经文。“净觉曰”,这个“净觉”依然是上一讲里面讲到的霅川法师,霅川法师他是北宋时期天台宗的僧人,也是浙江人。(现在我也到了浙江,这因缘都汇到浙江了。)他这里讲到所谓的“一心不乱”,就解释前面两句经文,说是比例前面所说的“一心妙观”,就是一心三观的圆妙之观。所以他说这里都属于正受,是属于在定中的定心和定善。
既然这里讲到了(“一心不乱”),后面惟则法师说“据往人之论,则有理事。”就是从前面祖师爷的注释解,都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特别是讲到一心不乱,就理上来说,就事上来说,也就是就具体有根有据、有板有眼的修法来说,和就大明心悟性的背景下来看,它是要并驾齐驱的。
我们今天先利用一点点时间,首先把忆念,其实观想和忆念呢,都是前面我们讲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状态,不离当体的“即心,即佛”。但是这里我们就依着,光说到忆念这个修法,它的引文也罢,论著也罢,进行说明念佛行法的微细相和功德利益。所以我们这里讲解中必须要分事理而言,才比较能够容易的说明清楚。我们一直在讲事理。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做事相上去修,就是当真去行,在分别心中,彼此的进行修学,当真去行,最后超越、到达;另一头,从理体上而言,就是我们佛也罢,每位众生也罢,每一位众生本具的自性上进行认可和穿透,就是伴随着这个穿透,心里有数,这么一个境界。
现在需要大家用一点心力,把这几位大德对于事一心和理一心、事执持名号和理执持名号的一些大概的阐述,我们了解一下,一罗列对比,心里就会清晰起来。
比如莲池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疏钞》里面就说到事一心和理一心的“一心不乱”。他就讲到一心不乱而言也有事、有理,执持名号而言也有事、有理。从事上而讲,什么叫做事执持名号?就是忆念无间断,不断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断的想南无阿弥陀佛,不断的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从事相上来持名号;从理上来持,就是要体悟,悟入这个无间断,悟入到这里边来,这才是本具的不间断。打个比方吧,就好比世间有一种杂技叫走钢丝,那么事相执持名号,就像我们钢丝上面只管走,不能有一点点的分心,一点点分心就掉下去,必须让自己全情投入到这个上面一步一步走,这叫做事持;如果我们走的同时,还能当下了知,这个钢筋就这么长,从哪到哪,而且我还有保险,肯定摔下去也不会摔死,就在这种全体有把握的情况下,入到整个现前的境界中,都是清清楚楚,自己有数的这样的走,但是还要走,这叫做理持。
持到一心不乱的话,事持一心不乱就是听到佛的名号,字字分明,行住坐卧中不断的就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不会被贪嗔痴烦恼所干扰,这就叫事持持到一心不乱,也叫事一心不乱;
理持持到理一心不乱,就是指我们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是无二无别的。为什么说理上难悟?因为这个境界确实非常情所到。比如说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无二无别,它不是合在一块儿成一体了,因为我们理解成了一体了,它就有二。因为成为一体前提是有二,合在一起叫一体,这个时候理解就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了。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无二无别是什么呢?从心的角度来,以心代心和佛,除了能念的心,就没有所念的佛;如果以所念的佛来代心和佛,除了所念的佛就没有能念的心,是这样子的。所以能和所的二念,它非有非无的,你说它有也不对,你说无就是不能够在上面再动心思。唯此一念心契合我们本具的心性,这就叫“理一心不乱”。
莲池大师已经讲得条理很清晰。但是我们也要再学习一下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边怎么来阐述,他等于更深一层地和有序地表达的更加清楚。他说事持者,就是从事相上来持佛名号,信西方有阿弥陀佛,但是没有明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个理。你只是决定我就要往生西方,这辈子就跟母子相忆一样,没有暂时的忘记。这个就叫事持佛名号;
理持是什么呢?我还是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但是我同时也悟到或者相信,这是我自性本具的,是我唯心所造的。我现在依然还要依着唯心所造的南无阿弥陀佛,维系我唯心所造的心的对境,没有一点点暂时的忘记,这就叫理持名号。
所以大家看出来了吗?为什么藕益大师说得更加的有现实意义,因为不管事持也罢理持也罢,只不过是你在心地上有没有悟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没有悟到,那你就叫事一心;你悟到了依然还是必须执持名号,叫理一心。两方面都没有废掉,我们必须从事相上念佛。大家一定要读懂这个精髓就是告诉我们,你不管,不要高妙地说什么“事一心,理一心”,任何情况下你都得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逃不脱的。
什么叫做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呢?不管你是事持名号或者理持名号,看你的效果,你持到已经伏住烦恼了,断了烦恼了,乃至见思惑先断尽了,这就叫做“事一心不乱”;不管是从事上执持名号,还是从理上执持名号,一直持到你心花怒放,也就是明心见性了,见到本性佛了,这就叫“理一心不乱”,见到中道佛性了。大家要看到,这就所谓的事持、理持,它是指的手法,从事相上修呢,还是从理上本具的同步来修。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它又是说所证的境界,是这样子的。
我们还要给大家说一位传灯大师,今天就索性由《佛说阿弥陀经》“执持名号,至一心不乱”这一句经文,引出来《佛说阿弥陀经》最著名的三家注释里面对于事持和理持、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的解释,我们都过一遍。传灯大师说,如果我们口称佛名,系缘,就是把念头系在这个因缘上,声声相续,心心不乱。如果我们的心向外境走了,乱掉了,那么你赶紧摄受还让它归到名号上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生决定往生的心,把前后左右的这些世事要给废弃掉,不要想了,放下万缘。然后让念念的心渐渐增长,由少到多,由乱到净,毕竟要成。我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那么这就叫做“事一心”。他这个讲的其实是从结果上来见眉目。
那么他说“理一心”是什么呢?就是也不是说另外有个法叫做“理一心”,是在这个“事一心”的念佛的过程中同步跟前面讲的一样,念念能够了知我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是平等的,是无二无别的。既没有自,也没有他;既没有去,也没有来。它是不生不灭的,但是在这个不生不灭的根本心性中,我们依然还是可以炽然往生,成就西方。这就是传灯大师所讲的事一心和理一心。
给大家这么连攻了三段,三种匹配,我们如果听进去的话,就可以了解到了所谓的事持、理持,事一心、理一心是怎样的一种法相。
“若达此心四性不生,与空慧相应,是理一心。若用心存念,念念不间,名事一心也。”
霅川法师,也就净觉法师,他在这里解释的是什么呢?如果能够通达“此心四性不生”,“四性不生”就是能够了悟到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是不生不灭的。自也不能生,他也不能生,共也不能生,无因缘成就也不能生,这叫做“四性不生”。这个自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在此前已经给大家讲过了。又说明什么呢?就是说“与空慧相应”。你只要与空慧万法的真如实相相应,这就叫理一心,念而无念;如果你用心,你心里存了我在念,念念要念,念念不间断,这就叫事一心,无念而念。前面叫念而无念。
所谓的事一心、理一心,我们再来一个化繁为简法,说成白话,“理一心”就是忘掉彼此,“事一心”就是我要修行。就这两个概念不一样,其他的一模一样,必须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后面又引用了真歇了禅师对于“一心不乱”事、理的解释。
“真歇亦曰,一心不乱,兼含理事。若事一心,人皆可以行之。由持名号,心不乱故。如龙得水,似虎靠山。此即楞严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连摄中下二根之义也。”
这是从一个禅师视野中对于“事和理”的判断。他这里讲到的“事一心”,就是从禅宗的角度,他还是认为中下根器的人都依附的“事一心”比较多,这也是事实。像我们现在每个同修来修净土念佛法门,那都得当真的相信极乐世界,然后我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将来阿弥陀佛接引我,临终往生的瑞相,腿胳膊软等等,反正无一个不在事相上论,这就是应该叫中下根人了。
“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大家要念佛念到听到这八个字极其相应,这说明你还可以。“如龙得水”,就是他就在这个里面生活的得心应手,这么一个生活环境,一下子入到这个环境。就跟我们出去玩,虽然外面的风景好,可是舟车劳顿,旅途水土不服。哎呀,一旦回到自己的这个叫什么呢,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就叫“如龙得水”的感觉,就念进去了。“似虎靠山”,你想虎落平阳被犬欺嘛,虎一旦傍到山上那就是最佳状态。所以祖师们比喻的特别棒,就跟我们《楞严经》里面讲到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一样的。
“若理一心,亦非他法”。
大家看到了,正法眼的人,决不会法讲的你跟我不一样。不管他用什么口吻,什么文字,组织语言,讲出来的境界是一样的,劝信的目标是一样的。“亦非他法”还是要持佛名号。
“但将阿弥陀佛四字,做个话头”。
大家要知道这个做个话头是什么呢?不是说寻常我们说的禅宗,阿弥陀佛是话头的话,就是参念佛是谁,谁之前的那个念佛是谁吗?那我们要回答谁之前的那个话头,他是说阿弥陀佛只管念,就把阿弥陀佛当作一个话头的方便。那么怎么念呢?
“二六时中,直下提撕”。
“二六时中”一直把他提起来不能够间断,这就是禅宗里面讲的苦参密究那个劲,猫守着老鼠洞那个劲。
“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涉阶梯,径超佛地”。
这是真歇了禅师对于“理一心”的阐述。“不以有心念”,就是我要念佛,你不要存这个心,可是一听说不要存这个心,我就不存这个心了,也不行;“不以无心念”就是,哎呀,我不存我念佛这个心了,也不对;“不以亦有亦无心念”就是说,忘了我,好,我现前不想我,只想佛,只想佛,忘了我,这就叫“亦有亦无”,也不对;“不以非有非无”,我们认为是生即无生,无生而生嘛,那就等于“一切如梦幻泡影”的缘起法还是有的。虽然万法皆空,所以这就叫“不以非有非无而念”。
大家听出来了没有,说的这么高妙,最后告诉我们,就是你只管念,不要再多任何一个想法,不要在上面起心动念。所以以前有的同修也问过,他念着念着又觉得上不去了,又觉得这不对那不行,就提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念。有的时候他说我念的对不对,我这散心,一会怎么样,又说我入不了无我,只管这个念得净。我说散心诚心你都不要管,散心诚心的差别也是一种妄想,你就只管念好不好,什么都不论,只论念佛。一旦入到念佛境,就叫一心,出了念佛境就叫妄想。
所以,惟则法师这里对真歇了禅师也进行了点评。
“余尝评之。不以有心念等,文有四节”,就是前面讲到的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四种。
“可配三观”,又讲到空、假、中。
“初节配空”,不以有心念,就是空观;
“不以无心念”,就是假观配假;
“第三双离”,不以亦有亦无;
“第四双即。双离双即,可配中观。”不以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都不对,离四句绝百非可配中观。中观为什么我们说起来很容易,入进去很难?中观就是你说它对也不对,你说它不对也不对,它就是这么一个对或不对。它从不对也是对,对也是不对。取不得舍不得就这么得。所以一切最后的究竟法都表的是这个法。
“盖彼中观,亦含遮照之义也”。“遮”就是非有非无,“照”就是亦有亦无。
“合而言之,无非以修契性,显其当处即空,全体即有,亦非空有,亦是空有。”
说来说去就这一念,本有的心性,现前一念心性。你说他有的时候“当处即空”,如果说起有,不在内外中间;你说它没有的时候,这一念心性什么法都能发挥出来,“全体即有”;虽然“当处即空,全体即有”,你不要用有和空去描绘它,但是你也不可以说既不是空也不是有。就这么样的把你逼到山穷水尽处。
“不可凑泊,不可拟议。”
“不可凑泊”,就是你不可以不通透,凑合着,
你就糊弄糊弄念念就行了,糊涂着念不行,念得分分明明,信的透透彻彻。但是“不可拟议”,你也不可以想东想西。在文字中打转,所以大家听了半天,不是越听越复杂,越听越简单就对了。说从佛到祖师爷就不断的层层递进,引用开导。最后发现,就让你不管不顾的念。
所以为什么以前有一个老祖师爷,所有的人请他去开示,这个问题我怎样怎样,说你念佛吧。那个问题来了,又是我的这个根性怎么怎么样,在这最近修的您看看,说您念佛吧。头一个又去了说,我念呀念得怎么又出现什么问题,说你再念不够。第二个完了又去了,说我这个念的已经是不是得了境界了,说你还不够,老实念,不要再打妄想。初机也让他念佛,久修之人也让他念佛,有了疑问也让他念佛,出了境界还让他念佛,继续念,老实念,只要你念念相应,就咱们从第一讲到这十四讲所有这些义趣呀、法境呀、宗旨呀,全在一念之间,面面俱到,圆满体现了。
“心路绝处,即名为佛”。
我再给大家重复一遍,“心路绝处,即名为佛”。把你逼的逼到悬崖上,你又不想跳,害怕跳下去摔死,他又逼着你跳,你腿在这撑着,他把你的腿给你一脚踹开,你胳膊手在那拽着一个草根树干子,他给你折断。就让你往下掉,一点都没有牵挂的往出拽,结果正当你害怕的要命,说要摔死的时候呢,全来发现,放手一搏正好一跃而起。这就叫“心路绝处,即名为佛。”
“如上略举数条,通名忆念”,前面讲的这些法,就是说的忆念法。
“而各分理事”,每一个阐述的环节中都是从理上事上来讲的。
“其理念者,与圆观同。能破三惑,能净四土。此摄上上根也。”
我们从前面的观想开始,就一直在讲到圆融三观,空、假、中一体,一念中具足这种三观。其实为什么说念佛法门是总持法门,是下手易成功高呢?在此处我们插一小段,什么叫做“下手易成功高”?不仅仅说他力呀,信愿持名,带业往生,还不仅仅这些。是你下手易说“一心三观”,大家知道是圆教的菩萨才能观起来,藏教也就是声闻部,通教,中间的,后面的别教就是已经是进入大乘,菩萨,他呢也只能次第三观。大家知道吗?只有圆教的菩萨这个根性才能修起来一心三观。空、假、中一念中同念,一念观想中就能具足,所以这个成功率是非常低的。
可是只要我们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其理念者”就是只要你明白现前能所不二的理,然后念念相续南无阿弥陀佛。就“与圆观同”,这就叫下手易而成功高,为什么呢?因为下手去念佛,基本上是个人都会,凡夫也能。可是下手去观一心三观呢,圆教的菩萨才可以,前面第三种,连菩萨都不行。“下手易”是指的念佛这么好上手,一下就开始念。可是“成功高”是指的一心三观如此难达到、如此不好操作,可是只要念佛的时候,“与圆观同”。这样就能够破三惑,“能破三惑”我改一下,其实就圆破三惑,不仅仅说见思、尘沙、无明一点一点的破,一块一块的破,是一念间全部同步在破。“能净四土”,不是说吭哧吭哧地从凡圣同居到方便有余到实报庄严,慢慢的往上修。是“圆净四土,此摄上上根也。”这是理念。
“若其事相念者”,从事持名号上来讲。
“近则感同居净”,就是当下的好处,这是我们现在几乎娑婆世界的众生,人道的众生最高的期盼,就是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则感同居净”,殊不知真正往生后才是我们大显身手的开始,转凡成圣,大刀阔斧的时候了。
“远则可为上三土之因耳”,就是远来讲的话,这就已经步入实报庄严到常寂光土的因了,就上这个道了。这是从理一心到事一心。
“降此以下”,就是从此下面来讲还有呢。“事相不等。如诸经所说”,什么不等呢?
“或一生系念”,就是再往下来讲,每个人念法不同了,反正你不管事一心到理一心,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我们要结合现实。“一生系念”就是尽形寿念,一辈子。
有的人他根本达不到一辈子。“或三月系念”,这就属于克期取证来念,紧锣密鼓的这三个月精进不懈;
“或晨朝十念”,这就是大家一直在修的“十念法”。但凡我这有念过皈依受过五戒的,全部都给大家说根本法,就是十念法,这是我们打最底最底的保票的,这是为忙于事务之人;
“或七七日念”,一般就是道场里面打七、共修四十九天的精进;
“或十日十夜六时中念,或一日一夜不断专念”,等等从事相、从仪轨上,随你自己的发心多少,念南无阿弥陀佛。
可是后面这句话特别重要,“加以深信之力”,绝对不疑,信西方极乐世界,绝不因为任何世出世间法所动。“净愿之力”,就是求生西方绝不拖泥带水。
“佛加被力”,深信净愿我们还常讲的多,“佛加被力”,大家知道佛在加被我们吗?包括此时此刻,包括此时此刻之前,包括此时此刻后尽未来际,一直佛在加被我们。念念佛与我们同在,我们念佛时,佛与我们同在;我们不念佛时,佛依然与我们同在,佛在加被我们。这个加被是非常微妙的。说到这,我们再发挥一下,这算今天的一个重点。
为什么能加被呢?当众生念佛的时候,体认到佛念念与我同在。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能圆满的体悟佛的加被力,就是我念佛的时候,我都相信佛与我同在。这算是主观能动。相信我不念佛的时候,我依然体认佛念念与我同在。大家想想,是不是在不念佛的时候依然暗证,也就是密修念佛的功德,这就叫加被力。你仔细体悟,这个是不太好感受的。就是我们只管一心去相应佛,正在加被我这个法,本身就是更有保障的念佛功夫。就这么微妙,佛的加被力,一切法皆是念佛法门。马上要在有报名来普陀山参加法会的,在这里讲“马蹄无处避残红”,就要把这个道理要讲透,不讲透,我们现在虽然入了净土门,可是我们不能深入净土。大家仔细的体悟佛的加被力。
“皆生极乐”,深信净愿,佛加被,其实从我人这辈子出现在这个世间,大家设想一下,我们能够遇到净土法门,能够知道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我们这辈子出生在这个世间,能够遇到这样的好事,凭我们的善根,我们的这业障这么重,善根这么浅,福德这么薄,烦恼这么重,有可能吗?好像我们轮回到这辈子出生,就是过去因为跟阿弥陀佛结了缘了,在这个生死之际,他给你巧做安排,把你加被到有佛法,有净土法门的这个因缘中来的,否则我们都不知道流浪到哪个法界去了。不要说听到难行法、他力法门,自力法门都不知道。
所以从无量劫轮回中,佛已经给我们开始加被了。阿弥陀佛他发四十八愿的时候,那时候就替我们娑婆世界末法时期的众生着想,这就开始启动加被的缘分了呀!我们这辈子莫名其妙的走到佛门,莫名其妙的皈依三宝,莫名其妙的遇到善知识,莫名其妙的信了净土。虽然现在还莫名其妙的又想修,还莫名其妙的业障重,反正就是头头账账不知道怎么走到这一步,全体都是佛的加被力,没有比这种信法再无上的念佛法门。祝愿大家这辈子都能成就,阿弥陀佛!
我们再往下看,这是指的前面讲了那么多的事一心、理一心,然后在事相上来讲,具体不等,反正你们就念去吧,相信了这个无上甚深的理,念念念的,你能念这么多,哪怕这么少。
“又下而至于逆恶凡夫”。你看祖师们是不会违背经的,也不会不把经说到位的。
“临终十念,亦许得生。此摄中根及下下根也”。
所以这就叫三根普被。前面讲了那么多,如果说严格的讲,好像我们这辈子都没到达,没够的着的,怎么办呢?你要自信我们现在已经在往生摄受门中了,为什么呢?因为后面讲到,有造了五逆十恶的凡夫,他临终的时候生了重悔,念念阿弥陀佛,十念还能够往生,亦许往生。这是阿弥陀佛亲口答应的,不是任何人说的,他亲口拍了胸脯子,愿力里边已经写进去了,就像我们现在的宪法大纲已经把它明确的写进去了,谁都不准违抗,必须有这个事实。这是中根及下下根的人,从中根到下下根的人,前面讲的这一系列,最下下的就是五逆十恶的凡夫。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把第二个行法“忆念”讲完了。
下面开始第三个行法。大家还记得一开始讲了吗?人家问说,净土修法能不能详细的讲一讲,说了有三种,一个观想,二个忆念,第三个众行。永明延寿禅师有一本书叫做《万善同归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有点点滴滴的念念功德,全部点滴不漏地把它回向与四生九有、法界众生同生西方净土中,这就叫“众行”。
在众行中惟则法师说的非常的全面,他首先从大部头的经典中,从大根性的菩萨里,从他们所修的称性的无上法门中,最后把他们依然还是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末后一着,他给画龙点睛出来,作为圣言证,就是我们可以依之而效仿。
“如华严经,普贤菩萨劝进善财童子海会大众,发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其一一愿皆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业烦恼不可尽故,我此愿王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大家把心量打开,随着华藏海中普贤菩萨这样的上首菩萨,他能够发如此大的愿力,这个愿力大到什么程度?跟一念心性的发挥是同步的。我不知道这么讲大家能不能了解,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可以称性发挥无边无际的缘起法,人家发的愿望最后回向也可以称性,顾及到无边无际的任何缘起一法中,把它作为善法功德,包揽进来一起回向。我们常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时华藏世界海的那么多菩萨,所有的法门里面,这里特别称性把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给这样罗列出来。其实这十大愿里边,如果我们细细的体会一下,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再细细的体会一下,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全铺张在十大愿王;十大愿王全部收成一个,就是念佛法门。
“礼敬诸佛”是不是念佛法门?“礼敬”就是礼拜恭敬,念念相续的十方三世诸佛,我此顶礼,我此恭敬,一念能离得开佛吗?
“二者称赞如来”,念念随喜赞叹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乘本有的常寂光佛性来到一切法界度化众生,摄众生归佛境,是不是念佛嘛?
“三者广修供养”,为什么“广修供养”也是念佛呢?“广修供养”是为什么?我们就这点凡夫心,马上说“广修供养”为了培福。有舍才能得,结果我们舍还没舍,就开始想着得,舍一点就不知道要得多少。大家不知道舍得舍得,不是重在得,是重在舍。只有真正的重在舍,全情只管舍,这才叫究竟得。为什么?供养财呀,供养法呀,最后无畏供养,连自己什么都供养出去,这叫佛了,这就叫念佛。
“四者忏悔业障”,为什么要“忏悔业障”也叫念佛呢?忏悔业障是干什么?佛有业障吗?没有业障。而且只有佛没有业障,除了佛,等觉菩萨还有业障,一念无明没有破,没有破就是业就是障。虽然他比我们凡夫来讲,已经完全难以同日而语了,但是跟佛比他还差一点。所以我们忏悔业障,我跟大家真的是坦白,如果修的有时候到了一个福报链断了的时候,我体悟过这种,就是你生不起忏悔心,你知道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你也许也没有全情投入的去造业,可是就是不清净的这种无可奈何的上不了道的这种状态,你没办法调动出来激情,调动出来深重的惭愧、忏悔之心,没这个法财。所以为什么要发大心修大行,拼命的去做这种二百五的行门之事呢?就是积攒这点力量,否则你修到一定的时候修不动了。
忏悔业障,你业障最重的时候就到了三恶道。是不是?当然业障轻一点的就畜生,中等的就饿鬼,最重的无间地狱。业障再好一点就在人天道,当然人天道我们有时候也把它美化成为叫做福德,人天福德善法。可是不要说跟成佛了,跟解脱而言,恶法、善法全是业,都是业障。所以是一个行者,只要没成佛,就必须要忏悔业障,忏悔业障是为了成佛,就叫念佛。所以这十大愿王,愿愿只要你能够修的见地上发挥开来,修的彻底深入,透到极致,我给大家说都是念佛法门,都是成佛法门。
这个忏悔业障,你可以没完没了的盯紧自己来忏,跟进自己的烦恼心。从内而言,我们念念这种意识行为、起心动念、分别心,你要忏悔,这样的话就不会纵容自己的烦恼习气,一直这样得意忘形下去;从外而言,看看这世界的一切境界,你也要忏悔,为什么?这都是贪、嗔、痴、慢、疑感召的。就娑婆世界这个样子,虽然你觉得很失落、背的时候,可能还容易生点忏悔心。有时候一旦得了点理,还有时候卖卖乖,得瑟得瑟,好了,你就得意忘形了,这个也要忏悔,因为你都在迷失。所以活在娑婆世界,每天吃喝拉撒都是一种烦恼,你都要迎头赶上去忏悔。这个就是空性,就是应无所住。所以从内、从外,从现在、从过去,为什么从现在从过去呢?过去来讲,为什么有现在的果报呢?你过去造的业没消停,还在翻腾,还在变现嘛!这翻腾变现的时候,你不但不能够抽身出来,拔出根本业缘,你继续还投入进去与业共舞,人们说与狼共舞,咱们说与业共舞,又配合它造新的业给将来做准备,所以过去也要忏,尽未来也要忏,什么都要忏,但凡不成佛就要忏,这也是念佛法门。
“随喜功德”,什么叫做“随喜功德”?见人家做善事,发起赞叹之心,同步用这个欢喜心和他一样去成就善法。可能大家会觉得,那一旦不断的随喜善法,这不是成就善法还是业吗?怎么叫念佛呢?可是大家要知道,我们常说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大家都会以为是在修善法的同时,要死命的观照,拼命的跟自己做斗争,要离一切相。这个是很低水平的操作,而且效果很小,甚至没有。什么叫高水平的操作呢?就这一件善法,我就死磕到底,任何人、任何因缘、任何境界,都不能阻挡我,我就随喜,我天天随喜,我念念随喜,我一切善法都随喜。随喜他们造善法,随喜他们断恶法。他们行恶法的时候,诸佛菩萨怜悯他们,我随喜;他们行善法的时候,诸佛菩萨成就他们,我也随喜。就不断的这样一直随喜下去,随喜到不分别,就叫佛。还是念佛法门。
“请转法轮”是不是念佛法门呢?法轮常转是干什么的?度一切众生成佛的。
“请佛住世”,更是念佛法门。
“常随佛学”,依然是念佛法门。
“恒顺众生”,还是念佛法门,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你“恒顺众生”就是恒顺诸佛,就是恭敬诸佛。
“十者普皆回向”,把所有的现前成佛功德念佛功德,普遍回向十方众生,一切众生,同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大愿王,无一愿王,无一法门不是念佛法门。当然我们就在这讲讲,虽然说好像在吹牛,可是如果你们听得我吹得大家一起过瘾,心念跟上来了,我们现前就是普贤菩萨,你相应进来了,我们就跟普贤菩萨的心地步调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能够听闻佛法,就是一件无比殊胜幸福的事情,只有讲经说法,只有听经闻法,才是最殊胜的。
后面我们来看,所有的愿里边都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这就从本质上而言,虚空也是一念心性中的,众生也是一念心性中的,业力、烦恼都是一念心性中的。只要你这一念心性中,十方三世所有众生的心性中,有一念不明朗,一个众生没成就,我的愿就不圆满。大家想是不是跟心性同步发的?是不是叫称性发愿?这就叫众行。所以惟则法师把众行先给我们讲出来,已经就面面俱到,没有一行不在其行。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是从依报上来讲。正报来讲,我生生世世相续,我一生中念念相续。从有情本体上来讲,我身业、口业、意业,“念念相续”。“无有疲厌”,就是还在进行,不会舍去,不会断掉,无间的嘛。
“至临命终时,最后刹那,”到这会就真算账了,这会吹牛就用不着了,就看你吹的时候是真的呢,还是吹的。
“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六根门头做不了主了,你把它收集不起来了,掌控不了了。平常过去那点福报业力,这会使不上劲了。
你的世间名誉地位,“辅相大臣,宫殿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无复相随。”什么都顶不上事。
“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这我们就不用再发挥开讲了,说就说明白了。
“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无数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
往生到极乐世界,在无数劫中,由念念刹那组成的无数劫中,能够去十方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世界。具足的智慧力,善观察众生心,能够利于苦海中的众生。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就这么一点点的挪,在极乐世界,大家看如此大的手笔。我们好不容易赚到的这点体己,在极乐世界人家可以随心所欲的开支。
“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乃至能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去十方世界度化众生凭的什么?在极乐世界成就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我们让十方世界的众生,到时候全回归极乐,一切法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这就是众行中首屈一指的行,面面俱到的行,这是《华严经》里边讲到的境界。下面开始要讲《法华经》了。祖师爷们讲总是用最有力的、最圆满的经典来作为论证。
我们今天时间关系,先也把《华严经》这一段就这么贯完,特别是后半部分讲的比较没有那么掰开,发挥的讲。大家一看就了然,其实后面这些法语,如果我们的心力能够跟进上来起观,是最受用的,起观完了我们待会一落地,大家跟着我们心力一块往西方说“愿生西方净土中”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净土就形成了。我们常常如此一个净土一个净土的往上重叠,一旦重叠到一定的时候,因缘一到,极乐世界就现前。
好,请大家一起合掌,我们来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随喜大家闻法,今天就到这里。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下一页
首页 上一页[13] 本页[14] 下一页[15] 尾页[25] [放入我的收藏夹]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7 20:47:17  更:2021-08-17 20:49:4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