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潇湘溪苑 -> 【原创】莫及(古风,父子) -> 正文阅读 |
[潇湘溪苑]【原创】莫及(古风,父子)[第2页] |
作者:Ginger_Berry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聆雲暮@hu4hu@月舞梦扬@艾米艾米娃娃@一只奇葩进被窝@小黑璐璐@emma0214@hbyxjzt@墨痕浅浅l@泉幽之境@°寳﹏@小考拉Amy @xgvdfg @天权の光 @此花开尽更无画 @似雪情 @酒润莲心 @涵涵夜夜 |
后传 莫执(五) 宁王打到京师的时候,虽然朝中文官出走了一大半,态度明确,不与他合作,但还是有一些官员选择主动迎附宁王,其中包括陆家父子,以及岳梓建等陆云仓的旧识。 没人认出陆云仓,朱祯权一点都不奇怪。 即便是五年来几乎与他朝夕相处,朱祯权也可以看得出他每一天的变化。 无时不在的疼痛本已折磨得他形销骨立,两年来随军风餐露宿颠簸操劳更是让他的身体雪上加霜。如今的莫执已经彻底脱了相,眼窝和面颊深深地陷下去,灰白透明的皮肤看上去就要被颧骨撑破。 那天陆云仓向他汇报工作,之后毫无预兆地倒下去,朱祯权忽然有点可怜这个人。活着无疑比死去更苦,可朱祯权不觉得陆云仓无论如何也要这样活的原因,是和他一样为了心中励精图治的梦想。 朱祯权偶尔会思考陆云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还记得那时他们打到正定,在他们身后驻在山海关的守军奉旨准备讨伐宁王。 这支军队当初给他造成了很大困扰:每当宁王率军奔向山海关迎击,这批人便守关不出;当宁王回身南下,这批人又从山海关出来,开始入关尾随。 他们折腾得起,宁王折腾不起。不能去硬攻关,必须要尽快想办法解决掉这个让人头疼的大麻烦。 这支队伍有三个主要将领:第一个是主将都督,李检,年岁比较大,经验有余而魄力不足,这种人往往心里最希望的结果是保存实力,不发生激烈交战,这个人不可怕;第二个是副将都督佥事,林孜墨,勇猛敢干有心计,陆云仓的先妻林雅儿的堂兄,也算是陆云仓的大舅子,与陆云仓自小相识;第三个是都指挥使,齐晟睿,地位没有那两位高,但有实权,有经验,年轻有头脑。这个齐晟睿是宁王真正的威胁。 陆云仓首先暗中联系林孜墨。 十日后,宁王写好一封给齐晟睿的信,信中写明他们要如何里应外合,把这场战争拿下。 陆云仓找了两个被俘虏的对方士兵,给其中一个士兵好吃好喝好招待,送他细软银两,把信交给他,嘱咐他回去务必把这封信带给齐晟睿大人,让另外一个俘虏只在边上看着。随后把这两个士兵放了。 如果陆云仓判断正确,回去以后那个没得到好处的士兵定会向上汇报。 果然,收到逐级上报,林孜墨等的就是这一刻,马上派人去搜那位得了好处的士兵,不出预料,搜出一封信,信上表明齐晟睿与宁王勾结。白纸黑字,百口难辩。加上林孜墨在中间添油加醋兴风作浪,无辜的都指挥使齐晟睿最终被押送回京受审。 事出之后,李检马上把军队全部收缩到山海关外,不再出兵。 就这样,没费一兵一卒,陆云仓把当时重要的一支敌对力量控制住了。朱祯权当时想,哪怕是天天用参汤吊着,也必须让这个人活到自己得到皇位的那一天。 恰逢进入冬季,不利战事,宁军与傅葛成率领的北伐大军进入休战期。为了不让傅葛成安生地养精蓄锐,早春二月,陆云仓宣称要先把大同拿下,派人带队奔袭大同。北伐大军前线总指挥傅葛成接到求援信,火速赶往大同口外救援,朝廷军的将士们身穿铁甲,行军赶到还在飘雪冷得要命的大同,结果发现宁军根本只是虚晃一枪,声势浩大朝着北方走了不到百里就回头了。傅葛成此行冻伤了很多士兵,造成了非战斗减员。 陆云仓就像一个江湖术士,为了黑掉对方而无所不用其极,与朱祯权之前对出身名门的膏粱子弟陆云仓的印象完全不同。五年前那场鞭刑朱祯权并不知道内情,但是五年来与莫执的接触,他觉得这样的人,就算要陷害弟弟,也不会做得如此不高明。 打到京师以后,朱祯权推让了三天,大臣们劝进了三天,好不容易等到可以“勉为其难”同意登基,朱祯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证明自己做皇帝合理合法,继续起兵时的口号,追治奸党,扫除国难。当初他政治上的死对头,那些坚决支持削藩的大臣们,他一个都不会留。然后他要从史书上彻底抹去宣文帝存在过的痕迹,他要后世的人们都知道,他的皇位是兄终弟及合法继承而来。 这些事几乎都由陆云仓亲自帮他去办,他知道陆云仓一定会把这些事办妥。 统治者在选择工具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人性:有些人是一旦彻底弃了道义信条就会无所畏惧;有些人是眼中一切都是获得功绩的道具;有些人是用狠厉来掩饰他内心的负罪、恐惧或痛苦……朱祯权并不确定陆云仓是哪一种,这个一开始就用假身份来骗他的人,他也不知道因何会得到他如此信任。 朱祯权看着倒在地上的陆云仓,忍不住上前亲手把他扶起来。 陆云仓,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 *** 陆云仓赶去曹家的时候,曹府起了火。这位当初强烈主张削藩的曹尚书,也许是因为害怕,也许是要舍生取义,他把绳索系在房梁上,把自己弄成了一具死尸。然后,他的夫人放了一把火。 陆云仓在外面隐约可以听到孩童的啼哭。 他觉得自己几乎控制不住就要冲进去,与他同行的官员拉住了他。 火光和哭声似乎触动了陆云仓封存的记忆:娘亲温柔地握着他的小手,教他写字,检查他的功课,给他做酥糖茶饼,他跟表哥比武赢了,爹爹赏了他一匹小马驹…… 这些破碎的记忆,伴随着火光和亲人的鲜血,拼凑成了他最初的生命景象。 他转身离开曹府的时候,没有再回头。 那个孩子,就这样在火光中与亲人一同去往那个世界,又何尝不是好事。 回到京师以后,陆云仓一直没回去陆家的宅院。陆辰舒和陆云飞主动来找他多次,他每次都闭门不见。 他太忙了,没有时间做那种无意义的社交。 也许在梦里回去过几次:那攀爬着藤蔓的墙垣,光线黯淡的菜窖,掉了漆的门楣,门口的石狮,后院的无花果树,宽敞的马厩……在陆云仓的记忆深处,焕发着经久不息的无法消灭的吸引力。 可是当他醒来,陆辰舒再来求见,他还是没有见。 陆云仓看着镜中的自己惨白枯瘦的脸。他想,自己如今这张脸倒也符合他现在的形象。 他利用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愧疚,逼着一生坦荡的战神陆辰舒在战争中放水,又利用自己死去的妻子诓了林孜墨,然后用阴招黑了傅葛成的军队。也许是天网恢恢,陆云仓自己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长期的疼痛让他几乎无法进食,营养不良导致他的皮肤本就菲薄脆弱,从假意奔向大同的那个冬天开始,他的双手开始长冻疮,然后逐渐破裂和溃烂,到最后几乎无法握笔。 他总是把手藏进宽大的衣袖,看起来就像是要掩盖犯罪事实。 他想起前几日宁王给他送来的三个女人,她们见了他的脸之后微微倒吸冷气,陆云仓向外挥了挥手,看着她们带着仿佛难以置信的惊喜逃走。 他不想欠陆家的人情,所以那两个人,他会想办法安顿好。 只是见面没有必要,见了又如何?让他们看看自己如今这幅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让他们痛不欲生?也许五年前的陆云仓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可是如今,这不再重要了。 他现在只想把剩下的时间留给自己。他知道历朝历代他这样身份的人,鲜有善终者,但生存的机会是靠要自己争取的,五年来宁王已经向他证明了这一点。 |
后传 莫执(六) 丑陋的运尸平板车压过石路,停栖在某个熟悉的宅院面前。从院子里抬出自尽者的尸体,其中一些死尸已经变形,越过白色的尸布,可以看见死人神秘隆起的肚子,这是一种恶毒而迷人的景象,有人在静静地围观。 令人作呕的死亡的恶臭,像瘟疫般在四周弥漫。 陆辰舒在街道上走着,感受着恐怖紧张的氛围,追治奸党的运动不知何时是尽头。 有些宣文官员用出逃表示不肯与宁王合作,有些更极端的人,自尽以明志,宁死不从。一些邻居一夜间从空气中消失了,那些表情傲慢的公子和小姐也都相继蒸发,整条街变得空空荡荡,大量的宅院被空置起来。 各种鬼魂的传说甚嚣尘上,百姓对此深信不疑,当酷热的夏季傍晚降临时,在外面乘凉的人们时常会听到一些神秘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乌鸦的叫声,但那声音来自地面而非空中,它尖利地叫着,飞速地从街道的一端经过乘凉者的脚边,掠向遥远的另一端,又从另一端急速折回。所有的乘凉者都感到毛骨悚然,低头寻查,竟没有任何发现。人们最后纷纷躲回家里,掩上了房门,闷热的街道恢复了寂静。 有些被十字封条封住的房门,铁环已经锈迹斑斑,深棕色的门漆也已经剥落,从门缝里吹出神秘的气息,像是陈旧腌菜的味道。孩童们很想进去瞧瞧,但终究没敢撕掉官府的封条。 曹府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燃烧残剩的衣物被百姓偷走藏起,改做成了孩子的内衫。 “好布料,多好的布料。”一个老太太在灰烬里搜寻,手中执着一些碎片,摇着头自言自语。风吹散了最后那些黑色的灰烬。 陆辰舒远远地看着这一切的帮凶,他的儿子陆云仓,从那些宅子前面走过,他骨瘦如柴,几不胜衣,脸色灰紫,表情麻木,犹如一个孑然而行的鬼魂…… 不同于五年前见到血肉模糊的云仓时脑中一片空白,不同于两年前见到莫执时的震惊,如今眼前这幅图景,陆辰舒没有再不置信,没有觉得惊悸,他只是觉得心疼得鼻子发酸。 新帝登基,头等大事是巩固自己的权威,消灭一切现实和潜在的挑战。但这些事皇帝不能亲自去做。 因为他朱祯权有情有义、有恩必报、有功必赏,是闻名已久的。那些原本是王府中的亲兵首领,地位卑微的小军官们,现在都成了帝国的新贵,封公封侯,蹿升到贵族阶层的顶层。小小的护卫千户指挥佥事,三世赠王。封侯封伯者也各有十余。这些人情做法,有力地加深了宁王与他扶植起来的新贵的感情,这是他统治的基础。 卑微之辈,宁王也铭记不忘。他专门下旨,表扬那些在战争中出过力的普通百姓。在他起兵早期,那些帮他守大宁的百姓,那些运砖运石,运水浇城的,他分级给予赏赐,动辄钞百贯,绢百匹,棉花百斤。他深知这些戏剧性做法的宣传效果,它们将借助趣闻逸事迅速传遍全帝国的每一个街巷,树立皇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义气形象。 对于那些主动迎附他的宣文遗臣,他也表现出极为宽宏的气度,一律既往不咎。为安抚降臣,他命人把宫中收藏的旧奏章一把火烧掉,以表示绝不追究他们曾反对自己的责任。用一切手段传达“只要站在我这一边,必然前途光明”的信息。 然而对那些他政治上的死对头,那些坚决不服从的,统治者必然会像野兽一样凶残。而这些事皇帝不会亲自做。在做这件事的人,就是他陆辰舒的儿子,陆云仓。 陆辰舒想起几日前宁王的那条告谕。原本功臣子孙的袭职,必须经过武艺考核,陆家因迎附宁王,陆家子孙将享有三世免考的特权。陆辰舒不知道云仓又在背后做了什么,是不是又和宁王做了什么交易。 眼前的云仓还在向前走着,一个小孩跑过去,扔了一个鸡蛋,准确地砸在云仓的额头上。云仓先是一愣,然后拦住了想要上去抓人的差役,只是抬袖擦了擦头上的血和蛋清。孩子的母亲跑过来,一把把孩子拉到身后,拼命地磕着头。 云仓没有说话,没有表情,他低头看了那位母亲几秒,继而转身离去,留下一个单薄嶙峋的背影。 陆辰舒很想上前去抱住儿子,可儿子如今是莫执,莫大人,所以他不能这样做。 他此前去求见了三次,莫执均称病不见。 儿子对他失望,这是他应得的,他没什么可抱怨的。 可是陆辰舒现在去找儿子,并不是想求得原谅,他只是想告诉儿子,帮宁王是陆辰舒自己愿意的,是他自己的选择,与云仓无关。 他想去告诉儿子,千万不要再把这个包袱背在自己身上。 因为他知道云仓一定在狠狠地剜着自己的心。 他知道儿子不甘心,这辈子老天待云仓太薄,一个愿望都未能许给他,儿子不服输,他偏要自己圆一个。儿子一定在对自己说,哪怕这代价是自己的命,或是所有人的命,或是谁的人格,或是任何东西,又有何妨。儿子一定在说服自己,他已经没什么不可以失去的。 可是云仓,他的儿子,从骨子里就是个傻子,却一辈子都在学做聪明人。 云仓所经历的,旁人从来不屑体会其万一,包括他的父亲。可是别人经受的,云仓从来都会感同身受并千百倍地加在自己身上,不论他是否有错。 这些东西压弯了云仓的脊背,耗尽了云仓的生命,把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变成眼前这个枯萎残败的形骸。 陆辰舒后悔没有早一点懂这个儿子。如果他能早一点明白,他就可以在云仓小的时候告诉他,当年你娘的事情,不是你的错。他就可以告诉儿子,父亲很为你骄傲。 他无数次想过这可能来不及了,即便是在大宁知道那个莫执就是云仓的时候,即便是在蒲州他被撤换掉北伐主帅位置的时候,他都不确定他还来得及。 天知道当得知宁王打进京师的时候,陆辰舒松了一口气。他仿佛看到了他们的救赎就在那里向他露出了朦胧倦怠的微笑,只要他走过去。 他现在就只是想去告诉儿子,无论有什么需要,他都愿意去帮他。无论是杀人放火,还是肝脑涂地,让他这个爹去替他做,他真的愿意。 如果儿子不想做了,他就带儿子回家。 他只是想去告诉儿子这些。 |
后传 莫执(七) 陆云仓趴在失血昏迷的二弟陆云潇的床边。意识有些模糊,陆云仓不知道自己是睡着还是醒着。 他眼前是当年被他杀死的莫执高僧,陆云仓看着当年的自己挥剑的动作,好像在观看着一部古老的灯影戏,暴力变得那么柔和,他执剑的手在缓慢舞动,自己的表情残忍而冷漠。 血缓缓涌出,莫执高僧的躯体无言地倒下,头颅从土地上反弹起来。在他死去以前,他对陆云仓的注视像是一种类似叹息和劝谕的微笑…… 陆云仓看见了一群人在房间的阴影里毒打他的表哥。母亲的尸体在房间的另一角。陆云仓看到小小的自己躲在床底下,神色恐怖,仿佛是受惊的幼鼠。表哥倒在地上,他的脸转向躲在床下的小表弟。 陆云仓躲在那里,他很想冲出去,可他的腿毫无力气,他就这样看着表哥无助绝望的目光,以及流淌在他年轻的脸庞上的泪水。尔后,表哥把脸颊紧贴着大地,一劳永逸地阖上了眼睛。 然后,他看到了熊熊火光。他听到一声尖锐的喊叫,从恐怖的死亡气息中迸发出来,掠过孤寂的尸体和逃散的人群,它来自年幼的陆云仓的喉咙,来自那个惊骇胆怯的自己…… 他又看见了差役手持昏暗的灯火,投射在江面上,跟货船的桅灯遥相呼应。陆云仓知道那货船里装的是什么,也知道为什么它会在深夜出行。 宁王曾经命人在江岸修建栅栏,以阻止溺水自杀的汹涌潮流。但有些人未受这些法令和栅栏的困扰,他们在深夜把一家老小赶上货船,如果逃不掉就要在这江水中长眠。 有气节的文人们要宣判自己的不在场。在狂乱的年代,这种身体的缺席,就是至高无上的反抗。对他们来说,屈从和羞辱所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越了死亡能带来的恐惧。 江水为他们提供了骄傲的出路,被打捞出的丑陋的溺水的身体,向陆云仓做着最后的嘲笑。 …… 陆云仓看到,自己的剑,刺进二弟陆云潇的肩胛,血一点点晕开,眼前是弟弟不置信的眼神。 “大哥。”陆云潇虚弱地出了声。 陆云仓微微喘息着,松了松手。 鲜艳的红、弟弟深邃的眼眸,以及那一声大哥,让陆云仓看到了多年前的那个除夕,他抱着小小的云潇,全家人去看烟火。五色火焰映在云潇小小的明亮的眸子里,它们燃烧在狂热的人们高高举起的手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叫喊。云潇欢快地说:“大哥!你看!” 陆云仓看到那之后的每一个除夕,自己那张年轻的脸带着渴望,用力地倾听着爆竹,仿佛那些震耳欲聋可以弥补他难以自拔的庸碌。 然后,他看到了自己鸡零狗碎的焦虑、长久的缄默、童年欢叫和嬉戏的回忆,还有对目睹人生诸多辛苦而装聋作哑的神明的期待。 这些理由汇集成了陆云仓大喊的渴望,可是他喊不出来,他没有勇气扯开喉咙。所以陆云仓看到自己只是在第二年除夕继续花些银子买那些包在马粪纸中的黑色火药,点燃引线,使之发出类似叫喊的巨大声响,像是他黯淡的人生可以从这些聒噪中得到出路。 他看到第二天新年的阳光第一次照临的时刻,院子里到处布满炸碎后的纸屑,和火药燃烧过的黑色痕迹,他看到陆云仓平庸的生命依然如故…… 云潇,是来文渊阁任职的。是了,云潇年轻有为,有培养前途,做事干练有能力,配得上如此要职。 陆云仓如今品级高于弟弟,他自然不必嫉妒。 在云潇向他炫耀他现在北王世子的身份时,陆云仓也无动于衷,这是当年陆云仓亲自策划的,要说嫉妒也该是弟弟嫉妒他才对。 云潇告诉他,当年仪制和祀祭二司主事并未排挤他,陆云仓对弟弟的所谓“保护”,只是自作多情、反应过度。陆云仓还是没有动。他想,倒霉的只是那两个主事,他陆云仓没有任何损失。 当云潇对他说,宁王只是怕脏了自己的手,让陆云仓替他去干脏活而已。陆云仓依然没有回话,他当然清楚宁王要他做什么,但权力在手的时候,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他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适时在各处卖人情,暗中培植自己的亲信,若是宁王真的有一天打算对他下手,他也不会任人宰割。 直到云潇问他,为何不愿见父亲一面。陆云仓的心里才起了波澜。云潇带着蔑视笑着问他:“你何时可以停止把自己的失败怪在爹头上?” 陆云仓终于拔了刀,用他丑陋不堪的、还在溃烂流血的手,刺向弟弟。 “大哥。”陆云仓感到有人在轻拍他的脸。 陆云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地上,身上的凌乱、床边倒着的椅子、眼前云潇稍稍带着担心的脸孔,让陆云仓明白,自己刚刚是发病了。 陆云潇在哥哥的注视下略微尴尬地收回了手,肩上的伤似乎又有些裂开,绷带上可以隐约看到些红。 他这个弟弟,一向潇洒从容,今天竟然逼着自己的大哥拔了刀。 看来他陆云仓的存在,并非没在任何人心里留下过痕迹。云潇心里,怕也是在意的吧,他如今的一切是他大哥用命换的。云潇向来自视甚高,定是觉得如果没有陆云仓自以为是的施舍,他靠自己也可以做到。定是觉得他根本不需要你廉价的付出。 所以今天再见到大哥,他步步紧逼,就为了撕下大哥故作镇定和伪善的面具。 他陆云仓这个人本身,就是弟弟一生的痛处。所以,云潇见了大哥的面就句句往大哥心头上捅刀子,他要报复。 陆云仓笑了。 他这个弟弟云潇,向来认为大哥目光短浅,认为陆云仓只是一个精明的投机者,与成大器者有着本质的差别,只能在缝隙间投机取巧游刃有余,缺乏宏观的眼光和识度。也许确实是这样,陆云仓每天思考的东西、他的噩梦,都是如此不大气。 可原来他这个耀眼的弟弟,心里也怀着此等小心思。陆云仓想,他们兄弟到底还是相似的。 云潇确实聪明。戳哥哥的痛处,他戳得很准。 陆云仓拔刀,是因为云潇说对了。 他确实曾躲在怨天尤人的壳中,把自己的人生意义,与父亲的认可,绑在一起。因为这样,即便失败也会有一个方便的借口。 而其实他的每一步选择,都是他自己做的,怨不得旁人。 云潇,若十年前,你如此骂醒我,我会感激你。但今天,我已不需要你再来提醒我。 |
后传 莫执(八) 莫执利用帮宁王追治奸党的机会,暗中替有需要的人除掉政治对手,借此收买军士,在禁军中安插培植亲信,同时迅速累积财富;莫执出席各种场合时,极尽夸夸其谈之能事,谈起国内形势和皇上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有时竟至眼泪纵横,忧君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莫执平时处理日常政务鞠躬尽瘁,人人都道莫大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天地正气之所钟,国家希望之所在;莫执待人仁义诚厚如家人,上至太师太保下至守令小吏,有过交情的逢年过节都能得到他的丰厚馈遗,凡是一起从大宁打过来的老朋友有求于他,不管多难,他必定尽心帮助。 短短几年之内,莫执在朝野几乎可以一呼百应。 可惜,他已经没有机会把他积蓄的力量和野心付诸行动了。 陆辰舒看着床上昏迷中的儿子,回想起五日前云仓下了朝吐血倒下的情形,那时大夫来看了看,已不忍心再将他弄醒。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病入膏肓、时时刻刻被痛症所折磨的人,为何会如此执着于权势。 陆辰舒想起,在大宁的时候,莫执那张无爱无恨又隐约带着阴狠的脸,以及当时毫不吝惜的对宁王的谄媚。陆辰舒想,也许从到大宁的第一天起,云仓就决定和宁王的关系只是互相利用。曾经陆云仓一生的努力都在为他人做嫁衣,重生后的莫执要为自己而活,他不甘于作宁王的棋子,莫执有更大的野心。 那场鞭刑之后,儿子终于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这次他没有中途放弃,没有出尔反尔。没有为陆家,没有为任何一方势力。这次他只为自己,放开手脚做了这么一次,也许终究没能完成,但这次不是因为他的软弱,不是因为他的退缩。而是因为,他的时间到了。 陆云飞建议把大哥弄醒,好问问大哥还有什么愿望。陆辰舒没有同意,五日来,他在儿子床边衣不解带,他说,如果云仓愿意再见他一面,他会自己醒来的。 这几年来,他与儿子真真正正成了路人。同朝共事,他们之间的交往仅限于拱手行礼互道“莫大人”、“陆大人”。也许是儿子心里还在怪他,也许是儿子如今身份微妙,不愿意牵连陆家,陆辰舒几年来只能远远看着儿子日渐衰败下去的身形。 床上的儿子已经完全找不到当年的少年将军陆云仓的影子,灰白的皮肤松松垮垮地挂在骨架上,眼下是两片乌黑。儿子偶尔会不自主地仰起头,狠狠地抽气,喉咙里发出可怕的声响,胸膛快速地起伏,伴着抽搐、咳血。 陆辰舒把手放在儿子的脸上,希望能够安抚他。儿子的眼球在眼睑下滚动,表情很不安。陆辰舒心头钝痛。儿子做梦了吗?他梦见了什么?他又在被哪些回忆所折磨? 这些年,陆辰舒一遍一遍翻着当年儿子留在陆家的日记、随笔、书信,一遍一遍重新体会着陆云仓的灵魂。 那些用来描述云仓自己的不堪的词句,那些无比沉重文字,云仓那些自我审判,那刻骨的焦虑,不断地冲击着陆辰舒所能承受的底线,压得陆辰舒无法喘息。 自小目睹无数死亡和离别的云仓,自生命意识与忧患意识觉醒的那一天起,血液中累积的张皇忧惧就不曾让他有一日安眠。朝代更迭让他看到了一个民族彻底失败的可能,战场上的残酷让他看到了一个人英雄彻底失败的可能。他担心自己的父亲,担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一不小心就会失去,担心无论怎样都无法逃脱万劫不复的终局。 他是陆辰舒失宠的嫡长子,一生笼罩于不为人所爱的阴影,他害怕不被承认就默默死掉,但又觉得在此生已无法弥补什么,于是他一边努力,一边给自己催眠:也许死掉之后总会有人看到我的功绩或文章,也许史书上终会留下我一笔。然后他又开始痛恨自己的功利和小人之心、不顾亲情和嗜利忘义。从很早开始,云仓针对自我的思考便是无尽的批判和用力的嘲讽。 四起的灾荒和农民起义让云仓看到了人性。那个数月前还在田里劳作的善良农民,云仓还曾到他家借口水喝,他热情地让云仓进了屋,尽地主之谊,从院子里摘几个黄瓜让云仓尝尝,可转眼,一场天灾让他破产,一次仇杀让他逃离家乡,路过的农民军烧了他的房子,裹挟他一起造反。陆云仓目睹了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变成一个以杀人为乐的暴徒:活剐人皮、油炸婴儿、解剖孕妇。 农民军的每一个,平时都是憨厚和善,朴实内敛,仅仅是被饥饿所驱使、被暴力所威胁,聚集到一起就变成一群野兽。陆云仓看到,命运改变一个人,像变戏法一样不可思议。 所以谈到人性的底线,云仓的文字先是决绝清醒得吓人,随后,他又恨不得戳瞎自己这双专挑人性恶去看的眼睛,剜出自己冷漠悲观的心。 渐渐地,云仓的文字变得愈加触目惊心,对于死亡的认识愈发极端,所有那些脆弱的死去的形象,在云仓眼里都具有了反叛和惩罚他人的力度。云仓如自虐一般反复咀嚼着林雅儿的死对自己的意义。 那些文字上的内容,陆辰舒都曾亲身经历过,可是儿子的字却灼伤了陆辰舒的双眼,狠狠绞着陆辰舒的心。尽管他知道焦虑和矛盾伴着儿子的一生,可是他从不知道儿子的心早已这般积重难返。 那时陆辰舒渐渐明白了他与儿子的处境,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他的心头。原来对云仓,他真的没有第二次机会。 儿子在他身边二十几年,这件事欺骗了陆辰舒,使他产生了幻觉,使他以为他始终拥有儿子。而事实上,云仓生命的火焰在陆辰舒没有转过头的那二十年,早已悄悄被熄灭了。 莫执回来以后,陆辰舒在期待奇迹,他想,莫执心里也许还藏着陆云仓的一部分,也许他心里还在执著着陆云仓某些无法放下的东西。他想对了,莫执心里确实还住着一个陆云仓,但那个陆云仓,是写下他手中文字的那个沉浸在黑暗里无法逃脱的陆云仓,而不是陆辰舒二十几年来看到的渴望父爱的窝囊儿子陆云仓。 越过没有灵魂的黑夜,儿子就那样停栖在陆辰舒回忆的深处,他想起三十年前云仓发出的第一声怒气冲天的哭喊。儿子的哭声是那么洪亮充满着活力和希望,陆辰舒与妻子相视而笑。那时世界的容貌与今日并未有任何不同。 而后,陆辰舒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试图让儿子在岁月的消磨中与这个丑陋的世界达成和解。陆辰舒几乎成功了,如云仓自己所写,自从真理与信念死去之后,除了利益的声音,他已听不到任何心里的剧烈呼声。 陆辰舒成功了。如果,你可以忽略眼前这具在与世界和解的过程中千疮百孔的身体。 陆辰舒握着儿子的手。窗外的太阳正以通常的方式离开天空,在花色温柔的黄昏,疲倦的阳光打在儿子的眼睑上。 儿子眼睫轻颤,最终竟睁开了眼睛。 他神志朦胧,犹带睡意,醒来之后微微皱眉,好像小的时候那个懒床的云仓。 “爹。”云仓的声音沙哑微弱。他终于又叫了这声爹。 “嗯。”陆辰舒重重地应了一声。 “表哥呢?” 儿子认真的神情让陆辰舒仿佛回到了当年他们在守蒲州的日子,小小的云仓整天粘着表哥玩儿,一转身见不到表哥就要闹人,见人就问:“我表哥呢?”。自那场叛变之后,云仓已经近三十年没有提过“表哥”这个词。 陆辰舒鼻子发酸,他稍稍有些哽咽:“你表哥在院子里练武呢。” “唔。”儿子的表情稍稍安心下来,随后仿佛又想起了什么,“我娘呢?” 陆辰舒几乎落下泪来,他用力吞咽了一下:“你娘给小懒虫做酥糖茶饼呢。”说着,他如当年那般,宠溺地刮了一下云仓的鼻子。 云仓仿佛真的对酥糖茶饼满含期待,甚至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陆辰舒抚着儿子的头发:“仓儿觉得乏就多睡会儿吧,一会儿等你娘做好了爹喊你。” 儿子深深地盯着父亲看了一会儿,最终虚弱地说了声好,缓缓合上了眼睛,表情安谧而幸福。 窗外,星月开始从池塘和树丛深处升起,只有夕阳下的冬青树丛,散发出朦胧的暖色光芒。 【番外 莫执篇 完结】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潇湘溪苑 最新文章 |
【原创】帝师(师生) |
【原创】师尊徒弟的那些事(古剑奇谭二同人 |
【原创】苏宅记事(琅琊榜同人,苏流,蔺流 |
【原创】一引懂进退,苦乐都跟随(琅琊榜, |
【原创】小黑屋(梅长苏飞流) |
【原创】娶你为妻(攻挨打,小受温柔腹黑) |
【原创】琴殇 新人(处女作)。。。 |
【原创】古风,严重虐身虐心,微SM,后妈来 |
【联合】我家的少爷 |
【原创】父爱不迟 (原贴:不能“惯”着你)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