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潇湘溪苑 -> 【原创】将相(兄弟,君臣,微虐) -> 正文阅读

[潇湘溪苑]【原创】将相(兄弟,君臣,微虐)[第17页]

作者:太子姑娘
首页 上一页[16] 本页[17]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久,皇上就把审案人员定下来了。中书省是孙敕,大理寺是裴绍钧。至于御史台,自从前御史大夫于承平致仕后,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直到两月前,皇上才从地方上选了个名叫赵世康的官员,擢拔为御史大夫。于是赵世康还未在京城站稳脚跟,也没摸清京中各派势力呢,就被推上去参与谋反大案的审理了。
“这个赵世康什么来头?”交接完了杭州的案子,邵安现在终于可以悠闲的坐在政事堂中,和孙敕聊天谈心。
孙敕在吏部干了这么多年,早已熟记了各位官员的来历背景,连履历都不用查,闭着眼睛就能背出,“他是皇后娘家的人,此次能调上来,是靠国丈亲自向圣上举荐,求了好久才得来的呢。”
“国丈怎么不去颐养天年,居然要去趟浑水?”
“可能是清闲衙门待久了,想找点事做。要是干得好了,还能挪挪地方呢。”孙敕半开玩笑的说道。
邵安撇撇嘴,对此不屑一顾。要知道本朝一直防着外戚干政,对外戚当官有严苛的要求。况且当今圣上的母亲早逝,母家势微,朝廷上几乎无人。有这个例子在此,即使其他外戚们干的再好,也无法确保能更进一步。即使像国丈这种位列一品,也不过是个闲职。
“算了,不过是凑数的闲杂人等,这件案子,还得要靠你和裴大人多多操心了。”
“应当的,应当的。”
“还有,皇上急着等结果呢,所以这个案子要办得快。当然,也别马虎了。”说到最后一句,邵安的手指轻叩桌面,以示强调。
说是“别马虎”,其实是“要马虎”的意思。孙敕了然一笑,这案子该怎么审,他已心中有数。
第七十五章 解疑窦风止尘埃定,望长安再拜归无期(一)
审问紧张有序的进行着,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中书省、大理寺、御史台三方想尽一切办法,仍然没有让晋王府的那些属官开口。
至于京城戒严,搜查叛党一事,也毫无进展。就像和杭州一样,长安城中风平浪静,仿佛从来没有过什么叛军。
“查来查去什么都没有查到,孙敕、裴绍钧、赵世康,你们三个作何解释?”
皇帝厉声斥责,甚至连名带姓的叫他们,可见是龙颜大怒了。孙敕等三人集体下跪请罪,口称无能。
“你们也算是国之栋梁,怎么在审案上,办事不利?看来刑狱之事,无人能及冯致远了。”皇帝负手瞭望远方,心中又起惜才之心了。
然而冯彻,此刻还在京兆府。押送晋王回京后,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忘记了冯彻这位功臣,连皇帝也没有让他继续插手此事的意思。
虽然冯彻是断案高手,为人处世却不够圆滑。要是让他审案,以其较真的性格,不知会审出什么来。孙敕和赵世康同时侧首,二人目光相交之间,赵世康便知此时他必须得出头了。他进言道:“请皇上再给臣等几日,臣必定日夜审案,尽快结案,以报皇恩。”
刚刚皇帝只不过是心头一动,并未真的打算启用冯彻。既然赵世康在此立誓,君前无戏言,皇帝便顺水推舟道:“朕就再信你们一次,退下吧。”
三人走后,邵安觐见。皇帝开门见山的问道:“当初,你有没有在晋王口中套出什么话?”
“臣问过,但是晋王绝口不提背后主使者。是臣无能,请圣上降罪。”
幕后主使要是能那么轻易问出,还要刑部和大理寺做甚。皇帝当然不会怪罪邵安,又继续问他:“那你觉得背后之人是谁?”
“臣以为,或许是晋王旧党。”
皇帝点头,“晋王党的势力比我们想像的要大。还有那些属官,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审到现在还没有结果。”
邵安有点难以理解了,按说大理寺的手段,要比地方上厉害的多,况且三位审问官员也非等闲之辈。可过去了这么久,居然还对付不了一群小小的属官。
“晋王在宫中待了有些日子了吧。”
“是。”邵安心中有些忐忑,看样子,皇上终于打算见见晋王,而他们兄弟俩,的确该好好的谈一谈了。
大家中秋节快乐


姑娘来零点送祝福啦
晋王已被幽禁多日了,以他的性子,早就烦躁不堪了。最初的几日,他身处母亲的旧居中,颇为缅怀伤感。几日后,晋王过够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开始担心外面的事了。虽然他知道邵安定会将杜云龄带回了相府安顿,为其治伤。但他依然担忧龄官,想见他,想听他唱戏。而如今只是妄想了,没有龄官陪伴的日子,对晋王而言,真是度日如年。
这天,本以为以前许多天一样,死气沉沉,了无生气。未曾想,到了午时,长久不再开启的朱红宫门忽然打开,太监宫女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盘中散发出食物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晋王诧异的望向来人,果然看到了他的五哥。
宫女们忙着布置摆放餐具,晋王安静的坐在皇帝对面,显得格外乖巧,却也疏离。
“咱们兄弟好久没有在一起吃饭了。”皇帝点来点桌上的一盘水晶冬瓜饺,“朕记得你以前爱吃甜食,特命御膳房准备的点心,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晋王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碧粳粥、糖蒸酥酪、如意糕、吉祥果、 莲叶羹……全是自己爱吃的甜点,便明白五哥是用了心思的。他默默夹起一个水晶冬瓜饺来,嚼了几下,却觉得食不甘味,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香甜。
“谢谢五哥。”晋王放下筷子,低声说道。
皇帝闻言,感叹一声,“你还愿意叫我‘五哥’。”
“五哥,弟弟自知犯了大错。但我,只想求个真相……”晋王不顾一切的抬头问道,“我母妃是怎么死的。”
※※※※※
邵安焦急的在中书省里等待着,他不知道皇帝对晋王说了什么,也不知道晋王有没有像那天问他那样,质问皇帝淑妃的死因,更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回答。他只有等待,等待着最后的结局。
到了申时,皇帝传召,邵安养心殿觐见。
然而令邵安意外的是,在去养心殿的途中,居然遇见了东宫太子苏晟晖。太子与邵安迎面相碰,避无可避。邵安略微尴尬的向太子行礼问好,太子却什么都不说,径直离去。
邵安回头,看着太子一瘸一拐的艰难前行的背影,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邵安进去时,皇帝刚见完太子,还处于极度愤怒之中。见他来了,皇帝怒不可遏的说道:“朕养的好儿子,居然勾结晋王谋反。”
邵安完全愣住了,幕后操纵之人,怎么可能是太子?他怀疑道:“会不会是其中有什么误会?”
“晋王亲口供出,太子也已认罪,还有什么可误会的。”
邵安大脑一片空白,在他眼中,太子虽然偏执,但绝不会干出这种无君无父之举。或许太子也像晋王一样,被人误导而不自知。
“孽障!”皇帝一气之下,将桌上的笔墨纸砚全部扫落,声音沙哑的悲愤道,“难道,这就是得到天下的代价吗?”
帝王盛怒之下,谁敢多说一个字。邵安和陈怀恩急忙跪倒在地,深深叩首不敢抬头。
邵安俯首于地,蓦然忆起在王府初遇苏晟晖的时候……
那日,清风习习,落花满天,安王府花园中欢笑不断。邵安路过花园时,见王妃正为小世子轻轻擦汗,可世子调皮,又跑到了秋千那里,坐在上面努力地想荡高。可他力气太小,总是无法如愿。安王看到笑了起来,走到后面帮他推了一把,秋千被高高荡起。小世子咯咯的笑起来,一个劲的喊:“再高点,再高点!”
邵安站在树下,默默看向苏晟晖,再回想起自身的境遇,心中既羡慕,又伤感,甚至有点嫉妒。世子有温暖的家,有严父慈母,而他,什么都没有。可当他现在再看太子与皇帝父子之间的恩怨,却不知该说什么了。
毕竟那时,太子的腿还未瘸。那时,安王还不是皇帝。
待皇帝怒气稍减,邵安赶紧进言,“太子殿下年少,或许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利用?”皇帝心中冷笑,“若是心中无欲,别人又如何利用?朕欲……废太子!”
果然,皇上还是舍不得重惩太子的。邵安理解皇帝的心情,作为父亲,他对儿子有太多了亏欠,还未补偿,却又不得不废立。
念及此,邵安叩首道:“太子者,国之根本也,若轻易废立,则会引起朝野动荡。历代来立嫡立长,圣上只有这一个嫡子,若立庶子,又会发生当年夺嫡之争。”
“其他罪朕尚可宽恕,可这是谋逆,朕可以原谅他,但朝臣会同意吗?”
那就压下来。邵安和皇帝心里都知道这一点。然而要压下此事,何其难啊。
“冯致远怎么安排?”皇帝突然问道。
皇上不会无缘无故忽然提及此人的,邵安揣度着圣意,回答道,“京中似乎没有合适的位置,不如去地方上历练历练?”
前段时间刚罢免一堆刑部官员,位置多的是,而皇帝却没有质疑,随口道:“恩,调出去,你看看哪有空缺,尽快安排。当然,也别亏待他。”
“臣明白。”邵安心里有点替冯彻惋惜,在晋王事中,冯彻是第一个发觉谋反的,立此大功,本应调入刑部。邵安曾想把刑部尚书的位置给他,但现在他也是有心无力了。冯彻没有上去的理由很简单,时机不对。
事后,很多人为冯彻倍感不值,并觉得邵相太过呲牙必报了。但也有部分敏感的官员们,已从此事中分析出,皇上和丞相对于谋逆案的态度。
此后,太子被秘密地软禁于东宫,对外则称储君身体有恙,不见外客。外戚赵世康刚上任没多久,就被皇帝以审案不力为由头,撤职查办了。然而到底废不废太子,皇帝却没有对邵安明确表态。不过看这情形,邵安心想,还是先将冯彻调出去,将太子谋反之事瞒下再说。
压下此事倒是不难,目前知道太子参与谋反的,只有圣上、晋王和邵安。至于王府属官,晋王说他们官卑位轻,并不知晓太子也参与了。于是皇帝口谕暂停会审,唯有京中搜查仍在继续。
而冯彻,以被吏部派任从五品柳州知州,即日离京。
※※※※※
这日正值退衙时分,邵安仍在中书省处理公务,忽然有一小厮求见。那人恭敬的说道:“丞相大人,冯大人请您去他家一趟,有要事相商。”
“有事在衙门里不能说吗?”邵安惊奇,冯彻什么时候开窍了,居然请上官去他家做客?该不会为了外任一事套套关系吧。
小厮为难道:“小的也不清楚。”
“算了,你在前带路吧。”邵安倒要看看,冯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邵安随着那小厮,穿过大半个京城,终于在一条小巷前停了下来。小厮抱歉的向他解释,说前面路窄,马车过不去了,只得步行。邵安望向前方坑坑洼洼泥泞小路,他没想到,冯彻好歹也是堂堂命官,居然会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巷子里。
等到了冯府,邵安又惊讶又伤感的打量着周围,只见这是一小小的四合院,地方不大,贵在清净。进屋后只觉得家中贵重摆设不多,但室内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净整洁。
邵安到时,冯彻居然不在家,只有他的夫人和稚子在此。冯夫人荆钗布裙,正围着炉灶在炒菜。见客人来了,忙出来泡茶招呼。
家中男主人不在,邵安单独和冯夫人相处,倍感尴尬。反而是冯夫人不拘小节,不像那些大家闺秀一样忸怩作态。她端了茶出来,含笑道:“家中简陋,没有好茶招待,望丞相见谅。”
邵安接过,微抿一口,“茶香清幽,夫人客气了。”
冯夫人微微一笑,“夫君他脚程慢,恐怕要劳丞相稍坐片刻了。”
邵安知道她灶上还煮着饭呢,便道:“无妨,冯夫人有事先忙吧。”
冯夫人也牵挂她锅中的饭菜,也不再客气,“那丞相请便,妾身先下去了。”
冯夫人匆匆离去后,邵安干坐片刻,深感无聊,故起身随意走走,来到了冯彻的书房。
书架上,各类书摆放的整整齐齐,而书桌上,倒有几分杂乱。只见几张纸随意的乱摆在桌子上,字迹龙飞凤舞,显示出写字者烦躁的心情。
邵安每次看冯彻的奏章,都是用工整的台阁体书写的,还从未看过冯彻的草书呢。他一时好奇,便拿起最上面的几张,只见上书: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是陆游的诗,没想到冯彻竟然会写这种伤感的诗句,真是出乎邵安的预料。他又翻出一张,却见上面写的是辛弃疾的诗: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邵安一愣,被诗句深深的悲愤击中,他心中有股隐隐的不安,更加急切的继续翻阅着,却看到了更悲哀的诗句: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第七十六章 解疑窦风止尘埃定,望长安再拜归无期(二)
正当邵安愣神时,冯彻终于归家,一进书房就急忙请罪道:“劳邵相久等,下官来迟了。”
邵安放下手中的纸,扯了扯嘴角,“还好,没等多久。”
冯彻看了看桌上的纸,尴尬一笑,“下官字迹丑陋,让邵相见笑了。”
“平日见多了你写的台阁体,今日乍见狂草,倒别有一番韵味。”邵安步出书房,到大厅落座,“你叫本官来,有什么事吗?”
“下官却有要事。”冯彻边说,边走到门前,将房门和窗户紧闭了。
邵安一愣,这冯彻搞什么鬼。
关好门窗后,冯彻走上前来,深拜长揖,“邵相,下官已查明,太子参与了此次谋反。这是奏章,请丞相过目。”
邵安端茶的手一抖,差点打翻茶杯。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他稳住心神,接过奏章,一目十行的看过去,只见冯彻查得极其细致,甚至连晋王和太子第一次在京城见面的时间和地点,都已查明。
“你早就知道,太子谋反?”邵安合上奏章,厉声问道。
“是。”冯彻毫无惧意的承认,“那时,晋王刚来京城,下官已发觉不对。后来看到晋王和太子碰面,更觉其中有阴谋。只是下官并无人证物证,不敢冒然弹劾太子殿下。”
“于是,你就用‘烛影斧声’来引我去杭州。先抓晋王,再诱太子出手。等抓到了太子谋反罪证后,一封奏章,欲将击将太子击倒?”
“正是。”
邵安怜悯的看着他,摇头道:“你该不会不清楚,皇上对太子的器重吧,为何非要触逆鳞?本官劝你,识时务者为俊杰。”
冯彻正气道:“下官只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太子是嫡长子,若废了他,定会引起朝野不安。皇帝其余子嗣尚幼,未能看出哪位皇子能担当大任。这太子之位,又该给谁?”
“太子是嗣君,是明日的天子。若品行不端,逆某犯上,将来如何服天下万民?丞相难道要看着江山,落在一个无君无父的人手中?”
邵安心中内疚,太子本是个好孩子,只是因为腿瘸之事,怨恨皇上和自己,才会性情大变。可这些,冯彻不会知道,他也无法说明。邵安只得从另一方面劝道:“暂且不论天下,就算是为了你自己的仕途和家人,也别惹祸上身。”
冯彻苦笑,“丞相不是看到我写的字了吗,下官岂是那种贪图权位,恋眷性命之人?”
邵安此刻终于明白,冯彻为什么会写那些贬官诗词了。
原来世上,真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邵安心中有钦佩,有惋惜,更有无奈。他平复心情,冷漠道:“你的奏章,不会到皇上手里的。”
“丞相想要扣留奏章?可惜,已经晚了。下官之所以到家这么晚,就是在等邵相走后,向中书省递交了这封奏章。”冯彻观察细致,思虑周密。他早就从自己要外放知州之事,看清了皇上和邵安的态度。他们必会像对晋王那样,对太子也手下留情。
邵安一惊,没想到冯彻居然会跟自己玩心眼。今夜本当邵安轮值,却因冯彻邀请,未能留守中书省。此刻邵安和孙敕俱不在中书省内,那里只留了一些中书侍郎和舍人值夜,他们见到是弹劾太子的奏章,必不敢压,定会立刻上交圣上。最重要的是,冯彻不是以密折上奏,中书省人员众多,定然全都传看过了。
想必明日朝廷上下又会物议沸腾,太子之事,到底是压不住了。邵安头痛的看了眼冯彻,随后不发一话,怒气冲冲的夺门而出。
正在做饭的冯夫人瞥见此状,疑惑的跑到书房问自己的丈夫,“丞相怎么走了?不留他吃顿饭吗?”
冯彻轻轻摇头,“夫人,看来咱们又要搬家了。这些年跟着我东奔西跑,苦了你了。”
虽然已是于事无补,但邵安还是急匆匆进宫,求见圣上。如今情形,肯定是无法再将此事压住了,可也不能任其肆意发展,必须要和皇上商量个补救之法。
等邵安到达养心殿时,皇帝已经把冯彻的那封奏章,翻来覆去研究好几遍了。
“中书省没人看着么?这折子是怎么递上来的?”皇帝一见到邵安就大怒,将手中的折子摔在他脚前。
邵安赶紧捡起奏章,放于龙案上,低头认错道:“是臣大意了。”他并没有扯出冯彻,也不会说出中了冯彻的调虎离山之计。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看来,是老天爷不想原谅他了。”皇上偏头吩咐内侍,“去请东宫。”
邵安明白,这下太子谋反事件传开,废太子是肯定的了。至于是流放还是圈禁,就要看最后的审案结果了。
内侍向太子传旨期间,皇帝又拿起案头上冯彻的折子,再阅览了一遍。读罢,他轻轻放下奏章,对邵安道:“冯彻有一句话说对了,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①而太子,不孝父母,不忠君主,将来如何能安天下呢?”
————————————————————
①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未几,太子至。邵安偷眼打量太子,见他面容面容憔悴,身形明显消瘦了几分。看来这段秘密软禁的日子,太子过得十分煎熬。
太子拖着残腿,慢吞吞的走上前去,艰难的跪下行礼。皇帝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让他起来赐坐,只是对邵安和陈公公说,“你们暂且退下,待会朕再传召。”
“遵旨。”邵安和陈公公对视一眼,这是要处理家事了,不该看的千万别看,还是早抽身为妙。
空荡荡的大殿,只余下了皇帝和太子。这一君一臣,一父一子,一立一跪,相持沉默着。皇帝看着自己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此刻落寞萧索的跪在自己跟前。儿子的眼睛虽仍是那样炯炯有神,却已陷了一圈下去。看来软禁中,没有少吃苦头。
“在东宫闭门思过这些日子,你想清楚错在哪吗?”
“我错就错在,不幸生于帝王家,不幸成为你的儿子。”太子倔强道,“若我不是你的儿子,就能随心所欲的去做喜欢的事,喜欢读书便可入仕,喜欢学医便去救人,喜欢戏曲便去唱戏。而不是像现在,呆在冷冰冰的东宫,做太子!”
“你终于说出你的心声,这些年,憋坏了吧。”皇帝冷冷的说道,“可惜你投错了胎,身为皇族子弟,嫡子长孙,本就没有选择。那个宝座,固然不是你想坐就能坐的,可也不是你想不坐就能不坐的。既然已当上了太子,要么成王,要么败寇。”
说罢,皇帝不知从何处,抽出了一根藤杖,右手拿着轻轻敲打着左手手心。
太子瞥了眼那根藤杖,心中又生气又委屈,对皇上悲愤道:“你凭什么教训我。父皇,你管过我吗?你教我读过书吗?你看我舞过剑吗?从我六七岁的时候,你就不在我身边了。你为了皇位,去了战场,抛弃了我和母后。”
“住口。”皇帝呵斥,狠狠心扬手就是一杖。
“你不陪着我,却陪着邵安!你教他读书下棋,你带着他上战场。”太子大喊道,“到底谁才是你的儿子?太医说,只要早那么一柱香时间,我的腿就不会瘸。可你,选择先救邵安,不救我。”
“他当时性命垂危,情况比你凶险万倍,朕自然要先救他,再救你。”
“他不过是个野孩子,凭什么要救他。”
“逆子。”皇帝动怒,又扇了儿子一巴掌,“读了那么多年书,都白读了吗?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圣人之言,都不记得了吗?你身为储君,却缺乏仁德,朕如何能把江山万民交给你?”
“这江山,从不是我想要的。而我想要的,你却吝啬的不肯给我。”太子只想要一份父爱,然而天家无亲情,这份最为平常的心愿,却成为了奢望。
皇帝闻言,眼前一黑,手中的藤杖落地,发出剧烈的撞击声……
“父皇!”太子一惊,没想到一直刚强的父亲,居然会被自己气的几欲昏倒。
邵安和陈公公一直在门外守候,听见里面太子的呼声,急忙闯入,果然见皇帝十分狼狈的倒在地上。邵安吃了一惊,他望着自己追随多年的主子轰然倒塌,一向威严的脸上,竟然露出了深深的倦意。
在邵安的搀扶下,皇帝缓缓坐起身,他轻轻摇了摇头,示意邵安自己没事。然后,皇帝失望而又悲伤的看向自己的儿子,疲惫道:“怀恩,送太子回东宫。”
陈公公领命,他和邵安对视一眼,然后拉起太子,押送回宫。
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邵安心中不是滋味。忽然又听见了耳边传来了皇帝沉重的叹息声……
“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失职,没有时间陪伴他左右,让他少年时受了太多孤苦。后来,又将你们搅入当年太子、晋王党争之中,害你们遭到废太子苏瑾瑜的暗算,差点丧命。他的腿也……”皇帝回想起那段往事,神情悲痛,语音渐渐低沉了下去,最终化为了一声似有若无的哀叹……
毕竟太子还太年轻,并不懂得什么是爱。其实,谆谆教导是爱,疾言厉色是爱,相依相伴是爱,默默守望也是爱。
然而邵安却在此刻,深深的理解了一句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下一章完结此卷,潜水的童鞋们,再不冒泡就没机会了哦
)
终章 解疑窦风止尘埃定,望长安再拜归无期(三)
太子被禁足东宫,国丈、赵世康等参与谋反者下狱。赵氏外戚一夜之间被皇帝连根拔起,皇后无奈的看着儿子即将被废,母家亲人接连入狱,故而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皇帝知道,皇后赵氏品行良善,温婉贤淑,决不可能参与谋反之事。所以没有因此而废后,并让太医尽力诊治。然而谁也没想到,皇后一病就是数年。直到多年后,当她抱着那个酷似自己儿子的小孩,感受着小孩子温暖的体温时,她已死多年的心,终于被焐热了。
这回中书省和大理寺审案极其迅速,因为冯彻已提供了所有的物证,只需按部就班的再问一遍,画押签字就是了。可怜国丈大人一把年纪了,还是栽到了冯彻的手中,欲辩无言。
国丈在狱中,要求见皇帝一面,皇帝准奏。白发苍苍的老人恳求的看着自己的女婿,称一切皆是他幕后策划,愿意领罪,只求不要牵连到自己的女儿和外孙。
十日后,皇帝下旨:废太子苏晟晖,贬为庶人,徙黔州。晋王苏瑾琪,削除王爵,贬出长安。国丈、赵世康及一干外戚,赐自尽。晋王府所有参与谋反的属官,秋后问斩。刑部左侍郎顾清誉贪污受贿,私自移交刑部证物,流放黔州。
至此,惊动天下的谋反案落下了帷幕,然而邵安和皇帝心里都清楚,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以国丈大人的才智,不可能谋划出整件事情。而那位隐藏在深处的真正主谋,依旧毫发无损。
不过,那位黑袍人也没有达到目的,除掉真正该除之人。他冷冷的望着相府的方向,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久,有的是时间慢慢斗。
※※※※※
苏瑾琪抬头看向天边,白云一片去悠悠,在庄重威严的宫殿的映衬下,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他接过圣旨,心中无半分伤怀,在内侍的带领下,从多日囚禁的长春宫走出。
直到身后缓缓关闭的宫门,苏瑾琪才回头,最后一次看向母妃的旧居。他知道,自己再无可能回到这里,回到幼年居住的地方了。他想,他终究没有按母妃期望的那样成长,反倒成为了她最不喜欢的戏子。若母妃泉下有知,恐怕该生气了吧……
养心殿,一如既往的肃穆,象征着不可侵犯的巍巍皇权。苏瑾琪在门口等了片刻,不久大门打开,他看到废太子苏晟晖一身布衣,缓慢的从内走出,又看到殿内只有邵安一人,立于皇帝身侧。
“对不起。”苏瑾琪在苏晟晖经过他身边之时,轻轻说道。
苏晟晖步伐一顿,他摇摇头,而后离开了皇宫。
(太子领盒饭了

陈公公请苏瑾琪入殿后,再次关上了大门。苏瑾琪目不斜视的走向殿内,恭恭敬敬的跪下给皇上叩了个头。皇帝心中一痛,忙出声让他免礼。兄弟两人对视片刻,皇帝忽然想起,自己已经许久没有像旧时那样,好好的抱一抱自己的弟弟了。然而皇位,将他们兄弟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仿若天涯海角。
不仅是兄弟之情,父子之情、夫妻之情,都会渐渐离他而去。最终,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孤零零的坐于皇位之上,独享盛世繁华。
皇帝遥望自己的弟弟,想在脑海中刻下苏瑾琪最后的面容,可御前长长的台阶将他们隔开,令他看不真切。皇帝放弃了,苦涩的开口,“老八,朕给你自由,以后好好过日子。”
“谢……五哥。”苏瑾琪谢恩,是谢哥哥,不谢皇帝。
邵安在旁看着,欣慰他们兄弟能够和好如初。皇帝最后又问:“临走前,有什么要说的吗?”
苏瑾琪终于看了一眼邵安,然后颤抖的拿起袍子一角,用力撕扯。
割袍断义,是割袍断义!邵安万万没想到,苏瑾琪竟然要和他绝交。邵安眼睁睁的看着他撕扯袍角,知道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从小玩大的朋友了。
或许是袍子太结实了,或许是苏瑾琪手抖的太厉害。他撕了半天,却没有扯开。邵安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忽然转身去拿殿中架上的御剑。剑出鞘,一片若有若无的光华流逸而出……
皇帝沉默的看向邵安,看着他将剑交给苏瑾琪。而苏瑾琪,也毫不犹豫的,一剑斩断了他与邵安多年的交情。
“安儿,你料事如神,太过聪明了。或许……也只有像李洪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朋友。知道我有多羡慕你和洪义吗?你们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而我,除了王爷的身份,什么都没有……”苏瑾琪断断续续的说着诀别的话,直到最后,泣不成声。
他本不想哭的,他本想潇洒的告别,潇洒的离去。可是眼泪就像不受控制似的,哗哗直流。他抬手使劲擦,却越擦越多,怎么也止不住。
邵安呆呆的看着苏瑾琪,一时之间只觉得胸臆空茫。他脑海中翻涌起无数思绪,最后却只剩下一个念头。他感慨的想着,瑾琪真乃君子,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质问自己,戳穿自己的谎言。
苏瑾琪渐渐抑制住了哭声,张了张口,只说了一句,“就这样吧。”
就这样吧。那是苏瑾琪对邵安说的最后一句话,而后他抹抹眼泪,深深吸了口气。最后,再看了邵安一眼。
那短短一眼,却长过漫漫一生。邵安看着苏瑾琪的决绝转身,看着他踉跄而去,头也不回的跨出殿门……
转首便成千里别,经年不寄一行书①……他与他,终究是永别了。
————————————————————
①出自:宋代戴复古《望江南》 全诗如下:
壶山好,也解忆狂夫。转首便成千里别,经年不寄一行书。浑似不相疏。
催归曲,一唱一愁予。有剑卖来酤酒吃,无钱归去买山居。安处即吾庐。
望向苏瑾琪离去的背影,邵安终于坚持不住,毫无征兆的默默垂泪。皇上微微一愣,他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个坚强的孩子流泪了。在听说李洪义死了时,邵安没有哭;流放黔州时,他也没有哭。皇帝仿佛有种错觉,邵安他是不会哭泣的。可是现在,当看见两行清泪从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中缓缓滑落时,他终于记起,这个孩子是会难过、心痛、流泪的。
“其实我也羡慕他,多想像他那样,敢爱敢恨,敢作敢当。但我这辈子恐怕做不到了。”
邵安低声啜泣良久,终于说出了那句话,“是我……骗了他。”
皇帝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君子可以欺以其方。人这一辈子,想要巧妙的度过一生,哪能会没有秘密?叹只叹,一生心事何诉,复谁知?”
※※※※※
苏瑾琪从皇宫出来时,杜云龄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他故意忽视瑾琪红红的眼睛,微笑着上前,问道:“你闻到了吗?”
“什么?”苏瑾琪被他打断离愁别绪,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道。
杜云龄一笑,深吸一口气,“自由的味道!”
苏瑾琪也跟着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心境豁然开阔,不由自主的点点头。
“我终于不是王爷了,以后我们做什么?”
“跟着我,四海为家,唱戏为生,你愿意吗?”
“愿意。能唱戏,能和你一起唱戏,我很开心。”
“那就走吧。”杜云龄偏头一笑,向他伸出了手……
苏瑾琪最后看了一眼他前半生住过的巍峨宫殿,在这里的一切悲喜、恩怨、爱恨,如过往云烟,随风消逝。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苏瑾琪擦干最后一滴眼泪,紧握住身边人的手,跟随他朝未来走去……
(完)
ps:晋王领盒饭!!!这回是真的上部完结了。至于下部,大四了事比较多,估计要等放假后再动笔了。期间可能会写番外什么的,主要看你们的热情程度啦
,多多留言冒泡,别忘了我。另外,姑娘在此各种打滚求长评



没人帮顶,只好来自顶
伪更怪我喽

我来冒泡跨年了,好久没来大家有没有想我
虽然还没有码文,但一月中旬就放假了,再等我半月吧。另,祝新年快乐



终于考完了,马上可以回家啦


几个月没更文,剧情都快忘了。为了快速找到感觉,大家快来说说你们对安儿的印象吧
首页 上一页[16] 本页[17]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潇湘溪苑 最新文章
【原创】帝师(师生)
【原创】师尊徒弟的那些事(古剑奇谭二同人
【原创】苏宅记事(琅琊榜同人,苏流,蔺流
【原创】一引懂进退,苦乐都跟随(琅琊榜,
【原创】小黑屋(梅长苏飞流)
【原创】娶你为妻(攻挨打,小受温柔腹黑)
【原创】琴殇  新人(处女作)。。。
【原创】古风,严重虐身虐心,微SM,后妈来
【联合】我家的少爷
【原创】父爱不迟 (原贴:不能“惯”着你)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9-08 14:29:19  更:2021-09-08 16:57:23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