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散文随笔集《笔墨缘》每日更新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散文随笔集《笔墨缘》每日更新[第25页] |
作者:耿家强1 |
首页 上一页[24] 本页[25] 下一页[26] 尾页[17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11 |
``111 |
笔墨缘2016。01。30。星期六,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0,《香积厨宴中吃文化》 有位社会学家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心态在大幅度地改变,就拿‘民以食为天’的‘食’来说,若干年都是‘吃饭’‘吃菜’‘吃食品’,后来是‘吃保健品’,现在却是‘吃文化’。”--好个“吃文化!”此论实在精辟。诸位看官,你说那么多聪明绝顶的大老爷们,为什么下班之后竟不想与娇妻温存爱子团聚,却急匆匆地扎进餐馆酒楼,和一群臭哄哄的男人东扯西拉?为什么各个阶层各种人物中,总有那么多人憨乎乎地对自己家中清净丰盛的饭菜不屑一顾,偏偏要到乱哄哄的饭店食府去趁打热乎闹?让那些贤妻良母实在难以理解,现在,笔者给你们答案了:“他们都是‘吃文化’去的,因为,小家庭虽然温馨,但缺少这种氛围呀。”谓予不信,笔者试举一例。 听说古彭城故黄河之东,有一家新开张的“香积厨”文化酒楼,有一段关于吃的“格言”:“聪明人知道吃,傻子也知道吃。不同的是,聪明人不但用嘴吃,还要用眼睛吃。所以聪明人有两个胃,一个在肚里,一个在脑子里。”说得太好了,据说,这是“香积厨”的“专利”,某日,曾被四川一家叫“五斗米”的酒店“借”用,于是引发了一场官司,当然是“五斗米”败诉了。 进得楼来,且不说酒香扑鼻聚风雷,菜香诱人有乾坤,书香高雅藏日月,高悬壁上,赫然在目的唐代大散文家苏澈的《既醉备五福论》“善夫,诗人之为诗也”,文人“圣经”《大学》“在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诸名篇,便使人如入书香门第、积善之家。当然还有现代幽默--如作家兼老板的刘太亨的一段《酒,诗人与餐饮》:“大凡写诗人,无论男女,都能喝上几杯,80年代更是如此,一个朋友甚至给北方一个诗人的信中说,要押一车皮酒到北方去,把对方灌倒……”在肆意夸张中,透出一种文人的豪迈之气。还有该楼把最俗的厕所叫做“洒脱间”,男厕叫“官人洒”,女厕叫“娘子洒”,实在与众不同。 当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吃”上,香积厨之菜肴“色、香、味、器”皆清新别致、十分高雅,难用言词表达,且说有个名叫“卵石亨肥牛”的菜,外用木桶器皿,底层以加热之黑色鹅卵石作燃料,皿中之牛肉鲜美无比,正啧啧称赞间,一文友对笔者笑曰:“肥牛洗了桑拿浴,怎么能不鲜嫩?这鲜美,只有当事人心领神会,你这支笔恐怕是写不清楚的。” 笔者点头称是,咦,有人称香积厨是“平朴、儒雅、风流、大气,高举文化旗帜的餐饮连锁企业”,实在是名副其实呢。 (2002年09月03日星期二.《徐州广播电视报》) |
笔墨缘2016。01。30。星期六,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0,《香积厨宴中吃文化》 |
11 |
111 |
笔墨缘2016。01。31。星期日,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1,20020910,亲历9.11事件现场的徐州人 亲历9.11事件现场的徐州人——孙越仁 在9.11事件一周年之际,记者访问了曾亲历9.11事件的徐州市工商联的老领导孙越仁先生,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孙老在一年之后,仍然记忆忧新。 孙越仁是随徐州市工商联赴美商务考察组,于2001年9月10日下午4点抵达美国纽约的,当时他们下榻在FOUR POINT宾馆,住在第12层,凭窗眺望,高楼林立的纽约市曼哈顿岛尽收眼底。 孙越仁他们居住的这家宾馆距纽约市中心不到十公里,远远望去,高耸的世贸中心姊妹楼仿佛近在眼前,煞是雄伟壮观。望着辉煌灿烂的曼哈顿夜景,望着刺向夜空的利剑般的世贸大楼,他们这些来自中国徐州的工商联赴美商务考察组的同志们,兴奋地谈起了第二天--也就是9月11日的游览日程。按照计划,导游将于早晨8点整,到饭店来接他们,然后乘车,赶在8点半登上观光电梯,参观世贸大楼,将于上午10点半时,在世贸大楼内,参观华人企业,与在美华人商会座谈--注意!他们计划在9.11这天的整整一个上午,都在世贸大楼内度过!直到下午才安排参观自由女神像。 9月11日早晨8点,孙越仁和商务考察组的其他同志们准时用完早餐,欣喜地等待导游的到来。但是,应当十分准时的这位导游,却偏偏没有准时!半个小时过去,也迟迟不见导游的影子!人们焦急了,失望了,准备向有关部门投诉!幸好,大家熟悉的那辆面包车终于急匆匆地驶来了,导游满头大汗地请大家赶快上车。 “很对不起,路上堵车--DD们快点走吧,抓紧时间上世贸大楼。”导游不停地向大家道歉。 路上,导游详细地向商务考察组的同志们介绍世贸大楼的有关情况。WTC世贸中心占地6.5公项,建设时耗资7亿美元,它由六幢建筑物组成,分别是:一座海关大楼、一座饭店大楼、两座9层的办公大楼(专供政府及贸易机构使用)。当然,要数两座主楼最突出了,各有110层,高411.5米,共有46部直达电梯,114部区间电梯,89部货梯,工作人员有5万人之多,每天参观的人数也平均超过3万人。 说着,面包车转了一个弯,孙老他们便清楚地看到高高耸立的世贸大楼了。 “咦,世贸大楼的顶层怎么有那么多的烟雾呀?”不知是谁讲了一句。 “哦,世贸大楼一号楼顶层是个大旋转餐厅,也许是餐厅失火了吧?”导游一边解释,一边仔细观察。 “不好,着火了,世贸大楼着火了!快看!快看呀!”导游突然惊恐地说。 孙越仁等四人忙随着导游手指的方向,向前看去:啊呀,世贸中心一号楼的顶层,已经整个地笼罩在浓浓的烟雾之中了。 当人们意识到世贸大楼的确失火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世界贸易大楼,可是世界第一流的建筑啊,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故呢?看来,美国人的管理也确实漏洞不小啊。面包车继续向前驶行,包围在疑团中人们不再说什么,只听到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行驶的“沙沙”声,大家一门心思,赶快到世贸大楼跟前,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赶快摄像!这可是千年难遇的镜头啊!”导游提醒大家。 |
笔墨缘2016。01。31。星期日,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1,20020910,亲历9.11事件现场的徐州人 |
笔墨缘2016。02。01。星期一,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此刻是早上8点45分。车内忙起来,有的拿摄像机,有的拿照相机,各种议论和猜侧也脱口而出...... “不要着急,我们参观的是2号楼,现在着火的是1号楼,不会影响我们的参观计划。”导游很自信地说。话音刚落,大家的视野内出现一架大型客机,在空中飞得很低很低。这时,面包车转了一个弯,飞机和大楼都被障碍物档住了。当车子再次转弯,孙老他们又看到世贸大楼时,每个人都目瞪口呆了:世贸中心的两座大楼都已在熊熊大火中燃烧,刚才那架低飞的飞机也不见了。 眼前的突发事件,是导游和商务考察组的同志们始终没有料到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愣了几分钟后,导游说:“看来世贸大楼参观不成了。”他把车子开到世贸大楼附近的一个公园,这个公园和曼哈顿仅一河之隔。于是,孙老他们只好“隔岸观火”了。 这时,公园里已经停了几辆车,车上的人也是游客,多数是亚洲国家的。 商务考察组的同志们一边照相,一边观察大楼的火势。眼看着红红的火苗窜出世贸大楼窗外,人们通过摄像机变焦拉近距离,清楚地发现,世贸大楼中有人在窗户上呼救和挣扎。 9点零5分,几辆警车驶进公园,让所有的游人离开。这时,空中已有许多警方和新闻机构的直升飞机在盘旋了。 导游只好带大家离开了公园。 这时,能进入曼哈顿的途径,只有林肯隧道和荷兰隧道。而当孙越仁他们的车到达隧道入口时,发现有很多警察把守,两个隧道口全部被封锁了。 面包车只好退回来。 为了更确切地了解眼前发生的一切,导游建议,大家去一家大型电器商店看现场直播的电视新闻。谁知,这家商店也大门紧闭着。商店保安向大家解释道:接上级命令,暂停营业。 怎么办?导游只好给他的爱人打电话,询问情况。 导游放下电话后,半天才说:“这是恐怖分子所为--在大楼被飞机撞击,引起着火,现在,世贸大楼可能要倒塌。” 孙越仁他们不约而同地找到一块空旷的地方,再向世贸大楼望去:只见一片硝烟滚滚,世贸大楼的两座高大的主楼,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从万里之外的徐州赶来的商务考察组的中国客人们,也不由地感到巨大的震撼和无比的悲凉。 世贸大楼倒塌已经一年了,这事件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孙越仁至今还在感谢那位导游迟到了半个小时。他感概地说:“要是导游按时而来,说不定我们要和大楼同归于尽了,一年后的今天,我仍然有些后怕。”孙越仁还记得当时导游也无限感概,他说:“这是你们徐州人的命大福大,是我托了你们的福。”孙老还说:“这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孙越仁还清楚地记得,“9.11”事件发生后,他们与家里的联系暂时中断,徐州方面无法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到处打听,家属们的心理更是十分焦急。孙老说:“当时徐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得知我们这个团组正在纽约时,十分关心,随即派市委统战部及工商联的主要负责人,赶到我们家里,问侯,安慰。我家里人至今仍对领导的关心非常感激。” 孙越仁回到徐州,在南郊宾馆受到徐州市市委书记何权、市长潘永和的接见,何书记握着孙越仁的手说:“见到你很高兴,真是有惊无险啊。”(耿家强) (2002.9.10*都市晨报*特稿) |
笔墨缘2016。02。01。星期一,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
笔墨缘2016。02。01。星期一,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善于言辞之人,未必就懂得爱情,更未必能获得爱情。 -------------------------------------------------------------------------------- |
笔墨缘2016。02。02。星期二,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2,1206与孔夫子同台晒书记1当徐 与孔夫子同台晒书记 ?耿家强 2012年5月25日清晨7时零3分,阳光明媚,笔者和徐州市老记者协会同仁一行,乘车前往永城芒山镇芒砀山,参观刘邦斩蛇起义处,领略汉文化色彩,却不料,竟与孔老夫子同台晒起书来。 芒砀山,由大小十多个山头组成,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秦未风云动荡的年代,汉高祖刘邦凭借山之险要地势,与秦政权周旋,他在山前大泽之畔义释刑徒,醉斩白蛇,勇举义旗,继而又挥师西进,夺取天下,方建立了大汉王朝。芒砀山本有梁孝王王后陵,梁孝王刘武陵,梁共王陵壁画,汉高祖斩蛇碑,陈胜墓园等处景点,然而我却对一个名叫“孔夫子避雨处”的景点,感起兴趣来。 因为,孔圣人也曾带着弟子乘车,从鲁国南下赴我徐州南郊,赏吕梁洪奇观,并留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因孔子在山上讲学、观洪、晒书等经历,在如今的吕梁凤冠山上留下了孔子观道亭、晒书山、悬水村等古迹遗址——看来,孔子那竹简书,不能经水,是要经常“晒”,才能不生霉变的,所以我们才得以见着这“又一个晒书山”。 这个故事是说,春秋末年,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大致路线是从鲁国,到卫国,到曹国,到宋国,到郑国,到陈国,到蔡国,到楚国,然后返回鲁国。公元前495年,他带领弟子冉有、子路、子贡、颜回等从曹国去宋国,途经芒砀山,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们想要找个地方避雨歇息,可哪里也找不到居住人家。孔子及弟子只好在雨中狂奔,及至芒砀山群西边的一座小山,他们看到有一处山崖,只好先在此避雨。此山崖虽宽20多米,但空间很窄,孔子弟子及马车仍在受淋,孔子自言自语道:“此山洞能再大一点多好!”说罢,只听空中一声响雷过后,山崖向前长出一截。孔子暗喜,说:“如能再大一点更好”。说罢又一声响雷过后,山崖又向前伸出一截。 孔子道:“吾师徒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在此遇雨,得到上天庇护,可我师徒人众,此山崖仍不足以遮挡风雨,望上天再让石崖往外伸一点”。孔子说罢,拱手屈膝对苍天拜了三拜,只听一阵响雷之后,石崖又往外长出一截,共深6.5米,这下不但可容纳其弟子,连其马匹、马车、书籍也能不受风吹雨淋了。 雨过天晴,太阳直射崖洞,孔子及其弟子赶紧整理书籍,把竹简上的水倒净,搬到外面的大石台上去晒,这就是芒砀山著名的孔子晒书台。晒书台也许是沾了孔子的灵气,说是周围下露水,此石上却不下露水,可以日夜晒粮。 待至路上积水消去,孔子带领弟子又向宋国都城赶去。后人为纪念孔子在此避雨,此山被命名为“夫子山”,这个山洞命名为“夫子崖”,也称“夫子避雨处”。所以当地人称,孔夫子,是神秘芒砀第一见证人。 于是,我们也一齐涌到了夫子崖,在晒书台上与孔子“晒”起书来。初夏的阳光射进,群书反映着灿烂的日光,现代的书籍,沐浴着“为孔夫子晒书的同一轮红日”, 煞是金玉满堂,金碧辉煌。别有一番景致。 哦,我想,我们这个世界不也是同一个日头吗?我仰望这广袤的苍穹,漫天无云,豁然开朗。想起近日,美国国务院,心血来潮,忽然向遍布全国的“孔子学院”的教师发难,欲不再续签其签证,限期离境,此举妨碍中美文化交流,实在可笑。幸好过了七日,也就是晒了七个日头,他们终于去除了“霉”气,开始醒悟了,赶快重新发布公告,表示“孔子学院合法,不需认证”,保证“一个教师也不让走”。哦,这不也是“为孔夫子晒书的同一轮红日”的功劳吗,嘻嘻,难道还有什么比这红日,更宽广璀璨的吗? 天涯共此日,世界文化都是相通的啊。 哈哈,大家都当了一回孔夫子的弟子了。 |
笔墨缘2016。02。02。星期二,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2,1206与孔夫子同台晒书记 |
笔墨缘2016。02。02。星期二,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2心灵如果没有爱字,那你每说一个爱字,不就是在撒一次谎吗!你不都在玷污这个字一次吗 -------------------------------------------------------------------------------- |
笔墨缘2016。02。03。星期三,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3,20100416留恋昨天9矿 《徐州矿工报》创刊60年纪念日,正迈着庄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是的,《徐州矿工报》从1950年创刊,至今已是60年一个“甲子”,从1979年复刊至今也已经31年了。 我的大半生是伴随着《徐州矿工报》度过的。算来,矿工出身的我,作为《徐州矿工报》的读者已近50年,作者近40年,编者近30年。 1960年,我17周岁,从家乡淮安“支徐”来到徐州矿区,不久,便从夏桥煤矿运搬工区我的一位姓唐的师傅那里,见到了一张四开二版的《徐州矿工报》——那时候,党报在我们矿工的心目中是极其神圣的。唐师傅读完报上的一篇高产消息,只让我接过来扫了几眼,便把报纸夺过去珍藏起来了。但我至今还记得报上提出的一句口号:“国家需要煤,我们增产;国家有困难,我们分担。”——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徐州矿工报》。 1963年,中央决定借鉴西方用经济办法管理企业的模式,试办跨省区的特大型煤炭联合企业“华东煤炭工业公司”,总部设在徐州。“徐州矿务局”成其下属,改称“徐州分公司”。不久,华东煤炭工业公司便创办了一份《华东煤矿报》——这是《徐州矿工报》1960年7月停刊,和1979年5月复刊之间的一段小插曲。它代替了《徐州矿工报》的部分职能——报纸办了三年,我一直是活跃的通讯员和作者。 1975年,复刊的《徐州矿工报》的前身《矿工简讯》出版,我又是积极的作者和实习编辑。1979年,《徐州矿工报》正式复刊,我担任了副刊编辑、主任编辑、专刊部主任、副刊部主任,直到退休,之后又返聘为副刊编辑,直到2004年。其中,《煤海》文艺副刊,我就编了1200多期。 我对《徐州矿工报》的感情,真是一言难尽。退休后,我积极投入“作家协会”、“写作研究会”、“孔子学会”等各种社会活动,还参与主编了《当代徐州》杂志,但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担任什么工作,我都骄傲地自我介绍:“我本《徐州矿工报》人。” 岁月蹉跎,1979恍如昨日,30多年难以言说。我经常回忆我在《徐州矿工报》工作的那些宝贵岁月,欲说还休,不思量,自难忘,以至常在黎明朦胧的梦境中,回顾编采往事,在惴惴的情绪中出一身大汗而猛醒。 于是我拿起了《徐州矿工报》——虽然我已经退休离开了《徐州矿工报》的岗位,但阅读《徐州矿工报》,对于我来说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它反映的是我经历过的非常熟悉的生活,它反映的矿山百事和矿工诸情,在白纸黑字之间弥散着我的种种回忆和慰藉,是任何其他报刊网络不可取代的。阅读《徐州矿工报》,可以让我的情感和心灵有了一个与之呼应且充满着悠扬回声的空间,可以给我一个与现实相对弈的空间,可以让我能够仰起头,不再只注意退休后自己眼皮底下那一点点荣光,而会重新注视我头顶煤城的浩瀚天空——我心中的矿工们,还英勇奋战在百里煤田,用自己的光和热,如红日般明朗朗地照耀着大千世界呢。 我明白了,我供职30年的《徐州矿工报》,已经成为我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坚持收集32年、立志还要继续收集下去的《徐州矿工报》,已经成为我晚年不可离开的伴侣——有人说我这是留恋过去,留恋昨天。我不否认。是的,尽管我虽然退休却雄心勃勃,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但是我依然珍惜昨天。因为,昨天虽然如夕阳西下,但在我的眼前,仍然是彩霞满天,在我的心中,仍然是一片光辉灿烂。 (《徐州矿工报》2010.04.16. 留恋昨天 ) |
笔墨缘2016。02。03。星期三,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3,20100416留恋昨天 |
笔墨缘2016。02。03。星期三,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3一个没有人爱,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丈母娘看见踹三脚的人,是不是有问题啊。 |
笔墨缘2016。02。04。星期四,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4,20041201,散文:《好一个美丽的开发区》 我,来到徐州经济开发区——徐州城区东北郊的金山桥之前,曾听到市规划局的领导给我介绍一段史料:解放后的1951年,有关领导曾考虑将徐州市的“中心区”,迁移至老市区东北的石桥一带—-这,一方面是为了向矿区靠拢,另一方面上想靠近新运河(不牢河),以改变徐州市区长期缺乏水面的旧面貌。当时,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的勘察,范围东至荆山桥,西至津浦路以西的小张家、万寨、大朱庄一线,北起不牢河,南至白云山、靴子山一带,总面积约60余平方公里——后来因种种原因,又改变了规划。但是,先辈们没有想到的是,半个世纪后的“石桥一带”,已经变成了遍地流金的“金山桥”——碧螺山、桃园、金月、龙潭,不光名字动听,实实在在是一些红墙绿瓦的厂房和别墅,大中小型现代化企业、外资或合资的新型企业遍地皆是,有千家之多,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历史的“荆山桥”,历经沧桑,全国级的汉代墓葬——占地500平方米的驮蓝山,和占地300平方米的东洞山,以及占地1800平方米的清代建筑荆山桥,在全国赫赫有名。为了继承老祖宗的文化遗产,在徐州经济开发区领导的关怀下,最近“驮篮山汉文化遗址公园”已经奠基,一期工程将于明年“五?一”前对外开放。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时至深秋,汽车把我们带进了老年公寓“蟠桃山庄”,却见小桥流水,金鱼点点,曲径通幽处,忽现出门球草坪,往在这里的老人们真是进了神仙境界了。金巢引来四面八方的老人。有一对原住徐州城南郊“风华园”三室一厅宽敞住房的郑姓老夫妻,老大爷年方82岁,老太太年已83岁,却兴致勃勃地跑到居他家数十里地之遥的东北郊金山桥“安营扎寨”——为什么?他们说,金山桥风景美啊,金山桥人好啊,这,确实是开发区人的骄傲啊。 我们还来到了“透视民俗文化,展览农家风情”的稼悦园,参观了刘湾小区10栋新楼房,村民们即将乔迁新居,欢乐和满足时时飞跃在脸上。 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说,好一个美丽的开发区,你是我们徐州人生活的“伊甸园”,经济发展的黄金宝地!徐州经济开发区,我爱你! |
笔墨缘2016。02。04。星期四,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
笔墨缘2016。02。04。星期四,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4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爱——人人所弃的,真正是你必须所取的吗? |
11 |
111 |
笔墨缘2016。02。05。星期五,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5,家教:请关注品德教育1当徐 步入街头,常见有年轻男女大学生身边竖一个牌子,上写“家教”二字——提起“家教”,大多数人皆以为是指“到家中教育子弟”,不外是“语文、数学、英语”诸科,目的主要为“升学”之需要也。殊不知,“家教”的本意,却主要是指“家庭中的礼法,或家长对子弟进行的关于品德、礼节的教育”,而后者,恰恰是我们欠缺的。所谓“家教不严”是也。 现在的青年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家长像“宝贝”一样的哄着,“家教不严”,加上肩负“教书育人”伟大使命的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只顾“教书”,不顾“育人”,孩子长大了,也不懂什么“品德、礼节”和“法律”——“大学生自杀”、“高考状元杀人”,“博士硕士下毒致死人”,常有所闻,犯了国法,根本不当一回事,这许多案件的发生,往往令人触目惊心。 反思,中国的古代,是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首位的。因为,一个人,长大以后,可以是一位“伟人”,也可以是一位“凡人”,而且大多数是“凡人”;可以“当官”,也可以为“民”,而且大多数“为民”;可以是“脑力劳动者”,也可以是“体力劳动者”,而且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不能说“伟人”、“当官的”、“脑力劳动者”就是“优秀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就大”,而“凡人”、“为民的”、“体力劳动者”,就不是优秀的人才,就不是“成功人士”?如果,极少数“伟人”、“当官的”、“脑力劳动者”才是“优秀的人才”,极大多数“凡人”、“为民的”、“体力劳动者”,就不是优秀的人才,那么,我们的教育,不大多数都是失败了的吗? 仔细推敲,我们的教育,目的为的是什么?是培养优秀的人才。什么是“优秀的人才”,大学生么?非也!白领阶层么?非也!公务员么?非也!——“优秀的人才”,与“职业”、与“地位”,甚至与“文化程度”都“没有关系”—— “优秀的人才”,是“一群注重品德的人”,是“对社会有一定贡献的人”。而“注重品德”,就要从小,从“家教”抓起。 我们的教育,有过这样的考虑么?我们的“家教”,有过这样的考虑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为因为“家教不严”,又影响了“社会风气的不正”,“ 家风、家规”影响着“党风、官风、行风、社风”。眼下社会上的“三公腐败”( “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上的问题),和“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磨之风),从一定程度上,也与“家教不严”有关。一个国家就好比一个家,“家教不严”,何以治国。所以,中央下了“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作了新的规定,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违反规定收送礼品、滥发钱物铺张浪费、超标准接待和组织参与赌博活动”,对办公室面积标准、公车配备,也做了相关规定。 为了整顿机关的作风,徐州市级机关还搞了个“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执行办法有“五章十四条”,下了“十条禁令”,提倡“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别人”——规定不可谓不细,但要自觉遵守,还要从“家风”、“家教”做起。 关于家风,也就是“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很大,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和“黑”就是指所处的环境。中国人的家风有“节俭、好学、上进,与人为善”等, 不同的家庭和从事不同职业的家庭也增加不同的家风内容,耕读之家要加上“子弟好学上进、尊师重教”;尚武之家,要加上“急公好义,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等;商业之家,要突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医药之家主要以“医德医风”立世;工匠之家,则要有“有求必应,工艺不欺”的声誉等等。家风就是家族承传的一种精神。但眼下有多少家庭身体力行“家风”、“家规”呢?非常罕见。大多数家庭在这个问题上处于“虚无飘渺”的状态,说有也有,说无也无。古时封建家族社会中,几代甚至十几代大家族集居一起,享受共同的荣誉和利益,真个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当下,大家族不复存在,绝大多数都是三口小家庭,有个三代同堂之家就极为稀见。多数人为生存发展都是“孤军”奋斗,独立打拼。因而,即便有比较明确的祖传“家风”、“家规”,实际上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名存实亡。 “家教”,就是“发扬广大祖传的家风”,“自觉遵守祖传的家风”。如今,确实是到了为“家教”正名的时刻了。 当然,“家庭教育”必须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 可喜的是,开学以来,《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正式出炉。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江苏将在全省1700万未成年人中全面推行“八礼四仪”,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未成年人开学后学“八礼四仪”, 涉及吃饭、旅游、走路等诸多方面;今后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要编写读本,还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家长也要陪读“懂规矩——幼儿园孩子要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在家长的帮助下梳理头发;小学生要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初中生要懂得重阳节问候家中老人,参加敬老活动;高中生观赏高雅艺术演出时,要着正装……“关注品德教育”,正在“学校”进行。 是的,家教,也请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有人说,现在“生存竞争”这么激烈,那能不“优先”考虑孩子的“学习成绩”呀,但你想过么,考上“名牌大学”的毕竟是少数人,考不上的是大多数,你的孩子“90%是在这个大多数里”,那你叫他长大后,如何做人,还要不要做一个“优秀的人”,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家教”,请“从小”从“品德”抓起。 |
笔墨缘2016。02。05。星期五,耿家强1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105,家教:请关注品德教育 |
笔墨缘2016。02。05。星期五,耿家强1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58503-1.shtml 5人人可爱之人,很可能俗不可耐,很可能会变成人人都不爱 ---------------------------------------------------------- |
首页 上一页[24] 本页[25] 下一页[26] 尾页[17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