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长篇传记文学《魔窟奇人传》每日更新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长篇传记文学《魔窟奇人传》每日更新[第5页] |
作者:耿家强1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2015.06.24.星期三,耿家强1《魔窟奇人传》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
先学知识,增知慧才能有力量实现心愿! |
1 |
111 |
2015.06.25.星期四,耿家强1《魔窟奇人传》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邓葆光接到兰德和俐娜的北平来信后,心中又难受又激动。原来,彼得病逝之前留下了遗嘱:“我没有什么话要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妹妹如果想嫁给中国人的话,就一定要嫁给邓葆光先生!”想不到这位德国青年,对中国朋友是如此多情、如此忠心啊! 俐娜此时还在学校上学,她在给邓葆光的信中,很坦率地叙述着自己的处境,倾吐着自己对邓葆光的爱慕之情:“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见面呢?希望你早日回北平来,谈谈我们的终身大事。” 邓葆光沉不住气了,俐娜那娇艳活泼的身影,顿时活生生地在脑海里晃动着,这纯洁活泼、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女孩子会因我而茶饭不思、感伤挂念吗?也许……于是,1934年底,邓葆光暂时离开了日本,回到了北平。 1935年春节,在北平西单忠信堂饭店,邓葆光与俐娜结婚了。虽然是中德两国人结婚,但邓葆光除了邀请俐娜全家和陶希圣全家外,未请其他外国人——因为他讨厌在华的外国人那种盛气凌人的样子! 新婚之夜是很热闹的。主婚人是陶希圣,他一家人,连80岁的老母亲也来了。 闹新房开始了,亲誊们按照北平地方的风俗习惯,端来了一碗生饺子,故意问俐娜:“你说,生不生?” 俐娜红着脸不说,这位德国小姐此时真地害羞起来了,幸福的火焰在胸中燃烧着,她不知答什么是好。 邓葆光却老练地接过话来说:“生,生,生!” “哈——”人们大笑起来。按照惯例,这时候如果连说三个“生”字,就意味着连生三个儿子。(有趣的是后来果然如此!) 俐娜对邓葆光百依百顺:邓葆光不请外国客人,她同意;这次婚礼,邓葆光只准备花150元,她也答应。结婚后邓葆光还要去日——她也愿同去。所以,结婚的第二天,邓葆光就携带新婚的妻子来到了天津,再渡登上了大沽港的海轮,向日本驶去。 邓葆光回到了东京中央大学。俐娜也进了东京法政大学英语系读书——从此,这位德国女性除了精通父亲的德语、生母的汉语、继母的法语之外,又懂得了日语、英语!可惜的是,俐娜只学了一年,到1936年,便因生大孩子半途缀学了。 1935年夏,俐娜的父亲兰瑟也因欧亚汽车公司破产,从北平来到了日本。在东京的“中国青年会”教德文。 于是,邓葆光便从郊区搬到市内,住在中国青年会办公楼对面的“春回坊”公寓。不久,蒋宝祥介绍了他的一个云南同乡叫“聂耳”的,到春回坊二楼居住。这聂耳就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邓葆光、俐娜和兰瑟就住在楼下,与楼上的聂耳共用一个厨房吃饭,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年轻的音乐家,他们的关系也很融合。聂耳每天找兰瑟学习英文,找俐娜学习法文。每天晚上聂耳在楼上拉小提琴,俐娜的父亲兰瑟吹口琴伴奏,俐娜唱英文歌曲,有时高兴得竟忘了睡觉。就这样,他们愉快地住了一个月。7月17日,聂耳应同学的邀请去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避暑,学习游泳,不幸被海水淹溺逝世,当时才24岁。邓葆光知道噩耗后,十分悲痛。 |
2015.06.25.星期四,耿家强1《魔窟奇人传》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25,只要你喜欢,我会一直呆在你的身边 |
111 |
2015.06.26.星期五,耿家强1《魔窟奇人传》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九, 上当受骗入魔窟 邓葆光的家庭渐渐地扩大了,为了贴补家用,他撰写了大量经济论文。论述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东北的经济,发表在上海《申报》、《新中华报》、南京的《时事新报》、《日本评论》和日本留学生张健冬、简泰良等主办的中文报纸《留东新闻》上。还给广西的《南宁日报》写些经济通讯。 邓葆光的文章发表后,本来影响并不大,但由于当时写经济研究方面文章的人极少,因此受到了“复兴社”派到日本东京活动的特务头子胡屏章的重视。 复兴社,全名“中华民族复兴社”。它的前身是所谓“总司令部调查科”,这个组织是1927年“4?12”政变后不久,蒋介石因何应钦等人不服从指挥,第一次下野时,为了继续控制党政军大权而成立的,以戴笠等黄浦军校的学生和一些流氓、帮会分子、亡命之徒为骨干,专为蒋介石收集情报。1931年9月18日以后,蒋介石在“复兴中华”的口号下,组织“复兴社”的秘密团体。在此基础上,1832年4月,在复兴社下面,蒋介石又召集“军方”“黄浦系”骨干分子组成“特务处”,专为蒋介石作情报和暗杀工作,由戴笠任处长,郑介民任副处长。4月1日,即正式成立“复兴社”。复兴社因其社员制服为蓝衣黄裤,所以又叫“蓝衣社”,不过这“蓝衣社”三个字,也可以说是半公开的名称,而公开的名称即很多:有时叫做“力行社”——蒋介石手下经常宣传“领袖”的所谓“力行哲学”,就是这个社名的来源。有时又叫“青年革命军人联合会”——这“联合会”主要由黄浦军校毕业的学生组成,后来又发展到陆军大学。有时又叫做“中华民族复兴社”——包括黄浦系和非黄浦系的分子,军人与非军人,范围较广。也有人说,蓝衣社的组织分三层:核心部分是“力行社”,中间一层是“青年革命军人联合会”,外围是“中华民族复兴社”——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明确,他们都属于蒋介石的特务组织就是了。 邓葆光当时对“复兴社”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也不知这位胡屏章先生是何许人。胡是以请俐娜教他女儿学英语的名义,找到邓葆光门上来的。接着,胡屏章就邀请邓葆光夫妇,到东京麻布区“国民政府”驻日大使馆附近他的家中去坐坐。 邓葆光和俐娜一起应约前往,胡家对他们非常热情。胡屏章慷慨激昂地对邓葆光说:“小日本太欺负人了!听说你对日本经济很有研究,好呀!我看了你在《留东新闻》上登的文章,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说理透澈,很好呀!我已经把它到国内转载了。” 这几句话获得了邓葆光夫妇的好感。接着,胡屏章就直接动员邓葆光回国时到南京去:“邓先生,中国只有一个政府,这就是南京政府。中国要抗战,只能服从一个领袖,这就是蒋委员长!你要抗战,理所当然应该到南京,到中央政府机构中去。” 邓葆光犹豫着,他不知道南京的抗日形势如何,他又想起了东北抗日的情况,和“南蛮子中药店”的战友们,但就在他犹豫的时刻,世界的东方发生了两件大事。 |
2015.06.26.星期五,耿家强1《魔窟奇人传》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九, 上当受骗入魔窟 |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26,长痛不如短痛, |
111 |
11 |
2015.06.27.星期六,耿家强1《魔窟奇人传》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一件是日本的“2?26事变”。1936年2月26日,在日本的东京发生了法西斯匪徒打击“保守派”的事变,首相冈村被打伤,财相被打死。不久,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者上台,加剧了侵略的步伐。 另一件是中国的“西安事变”。日本的不少人听到中国发生西安事变,便兴高采烈。有人说:“中国这下子完啦凤尾上内战要升级、火拼啦!”中央大学的日本学生片山正三的哥哥片山正雄是个军人,武士道精神特别强,他幸灾乐祸地向邓葆光挑衅道:“现在,你们中国的问题,只有请我们出兵才能解决呢,我们很快就要开到中国去了。我想,中国人会夹道欢迎我们的。” 邓葆光默不作声,他考虑自己怎么办? 但是,历史并没有按照法西斯主义者所想像的那样发展。13天后,西安事变终于和平解决了!消息传来,中国留学生欢声雷动,到处议论:“抗日,抗日,我们回国参加抗日去!”邓葆光也激动地向朋友们表示:“中华民族,团结抗日,我邓葆光走在头里。” 抗日,邓葆光依靠谁抗日呢?他考虑上南京。因为他觉得南京是中央政府,是正统;至于延安,他当时瞧不起——因为他不知不觉已被国民党军统特务们包围了。有4个人经常找他,其中有: 胡屏章,复兴社头目,在日本正式职务是“驻日大使馆副武官(现已去世)”。 严泽允,黄浦三期学生,也是复兴社头目,“驻日大使馆副武官(现已去世)。” 这两个人是南京政府官员,当然只能说南京好了——邓葆光犹豫着,他还要考虑考虑。这时,有两个中国留学生找上门来了。一个叫柳杰,大个子,浙江人;另一个叫余钏民,是他的同乡。他们进门就骂共产党:“西安事变,共产党太不像话了。那个张学良和杨虎诚,简直是叛徒,他们私通共产党,又伙同共产党加害于蒋委员长!幸亏上帝保佑蒋委员长,叫他们发现了委员长的日记本。他们一看,哎呀,委员长真是至大至刚、空前绝后、史无前例的大伟人呀1这下子,他们感动了,涕泪交流,‘扑通’一声,马上跪在委员长脚下忏悔起来,恳求委员长不要生气。为了将功赎罪,他们愿送蒋委员长回南京。喏,西安事变就是这么一回事。总之,是蒋委员长的浩然正气感化了张杨二逆,感动了共产党人,那共产党呢,畏惧舆论,不得不把蒋委员长放出来了……” “是这样的吗?”邓葆光半信半疑,反问道,“我怎么听人说,西安事变是张杨兵谏,张杨和共产党为了逼蒋抗日,才——” “哪里,哪里!”柳杰打断了邓葆光的话头,“我们堂堂一个委员长,怎么会受乱臣贼子逼迫!我们伟大的领袖说过,即使不幸牺牲,也不会同敌人谈和!瞧,这不是领袖的伟大人格,感动了张杨吗?!” 邓葆光没有作声,沉默着。 |
2015.06.27.星期六,耿家强1《魔窟奇人传》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27,未见面,虽然是几天时间,但我感觉却像天长地久一样, |
111 |
2015.06.28.星期日,耿家强1《魔窟奇人传》舞文弄墨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老邓,”余钟民高声说道,“吾人抗战,虽流血牺牲在所不辞!你我肝胆相照,同窗多年,相互钦敬了解!但窃以为,抗战,只有由蒋委员长领导!抗战,只能有一个领袖!这就是蒋委员长,他是全国唯一的领袖!” 这慷慨激昂的一段话,打动了邓葆光的心。哦,西安事变是这样的吗?邓葆光对蒋委员长,对南京政府不禁肃然起敬了——当然,他并不知道,这两人也是复兴社的特务。 邓葆光犹豫着,南京的抗日形势到底如何呢?得找个人问问。他忽然想起了当日《留东新闻》的编辑简泰良。《留东新闻》被日本查封,他被遣送回国,到南京找工作去了。他与郭沫若联系甚多,可是个反蒋反日的左派人士啊。从他那里打听一下,比较可靠呢,于是,邓葆光不时地向同学们打听简泰良回南京的情况。 邓葆光在等信期间,加紧了学习进程,加紧了经济研究资料的收集,给上海的《东方》杂志社寄去了几篇经济研究的文章,例如:《论法律——海拉尔铁路》、《谈日本的资源》等等,在《东方》发表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因此加强了与《东方》杂志及“东方系统人士”的联系,为他十年后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个大型经济研究机构”——“东方经济研究所”打下了基础。 终于,简泰良给日本同学来信了:“南京的抗战空气很浓!”接着,柳杰和余钟民等人又暗中策动,多次找邓葆光,以回南京专门研究日本经济问题为“幌子”,拉邓葆光回南京。好吧,邓葆光终于拿定了主意,于是,去找胡屏章去了。 |
2015.06.28.星期日,耿家强1《魔窟奇人传》舞文弄墨,已更新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
11 |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937629-1.shtml 28,如果可以的话,我绝对不想离开你! |
111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