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长篇历史小说——秦汉风云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长篇历史小说——秦汉风云[第2页]

作者:山朦胧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64

    第二十五回:项羽设计棘原之战困秦军
    章邯进退维谷动摇欲求和(三)

    章邯一看,来人正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猛将项羽。原来项羽在阵前督战,见那将领与章邯交战很快便气力不支,处境危险,便轻轻提一下马缰,那乌骓马极有灵性,马首一扬,长嘶一生,四蹄腾空,如飞一般疾驰而来,将章邯与那名联军将领隔了开来。? ? 项羽挺起铁戟拨开章邯的长枪,直取章邯要害,章邯自知不是项羽对手,急忙双手举枪,格挡开项羽这一击,然后虚晃一枪,急令退军,项羽遂命楚军乘胜掩杀,大败秦军。章邯逃回棘原,看到项羽已经逼近棘原,外围防线被撕破,便下令收缩防线,坚守棘原,再不出战。? ?
    汙水一战,秦军再次遭到重挫,不但伤亡严重,多处防御据点被联军拔除,更为致命的是,经上党向西撤军的道路已经被项羽封闭。不久,更加严峻的消息传来,秦军侦察兵飞马来报章邯,河内郡已经被项羽派赵军将领司马卬占领,走棘原西南经太行陉退回关中的最后一条道路也被切断。
    章邯不得不佩服项羽的用兵,终于明白:秦军已经陷入绝境,走投无路,不禁忧心忡忡,焦虑万分,军营上下也是一片悲观绝望情绪。? ?
    经过再三思虑之后,章邯把司马欣和董翳叫到跟前说道:“秦军接连战败,军心不振,已无斗志再与项羽继续交战。朝廷又有赵高把持,难以面见皇上奏明军情,请求支援。如退兵咸阳,西去关中的道路皆被项羽的军队阻断,已对我军形成包围之势。若强行突围,一路上无坚可守,项羽必定下令大军四面围攻掩杀,我等孤军苦战,后果不堪设想。即便杀出重围,西去关中的路上还有刘邦的大军阻拦,如项羽和刘邦前后夹击,必定是死路一条!”? ?
    司马欣和董翳听了章邯这番话,低头沉默不语。章邯万般无奈地深叹一口气,又接着说道:“我考虑再三,为今之计,只有和项羽媾和,归降于楚军,方可保全我等身家性命和手下二十万将士。”? ?
    司马欣和董翳听了都说道:“上将军说得极是,现在的形势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不是我们不忠,实乃朝廷昏庸无道,赵高奸佞狠毒所逼,我等不得已而为之矣!”?
    章邯听罢仰首长叹一声,垂泪道:“我对朝廷忠心可鉴,为大秦征战杀敌无数,不想今日竟是这般结局。当年自咸阳出征时,我带领的七十万士兵,虽然是骊山刑徒,却个个忠于职守,自随我征战以来,拼命杀敌,生死不惧,秦军才因此得以连胜义军,取得赫赫战果。然而能活到现在的也就这二十万人了,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有父母妻儿,甚至父子一起从军,降了项羽,虽然保住了他们的性命,但那奸贼赵高心狠手辣,不知这些士兵远在关中的父母妻儿会是怎样的处境!”? ?
    司马欣和董翳听了也是神色黯然,默默摇头,扼腕叹息。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65  

    第二十六回:走投无路章邯无奈降项羽
    殷墟签和约秦军悉数归楚(一)

    章邯三人相对无言,沉默片刻后,章邯平息了一下情绪,苦笑着问司马欣和董翳道:“上次项羽见了我派的使者大发雷霆,非要取我项上人头,把使者吓得魂飞魄散,两腿发软,不知这次派谁去见项羽较为合适?”
    司马欣答道:“还是我去面见项羽吧,我与项羽的叔父项梁倒是曾经有过交往”
    司马欣见章邯面露诧异之色,接着说道:“项羽的叔父项梁早年因是地方豪杰,我与他曾打过交道,算是有一面之交。有一年,项梁在他家乡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因触犯秦朝法律被捕入狱,托人找我求情,恰好当时我在下相县任管理监狱的狱掾,与县令关系不错,便向县令送了些银两,以罪状轻微,证据不足为由设法将项梁释放出狱,故而项梁叔侄对我心存感激。我若去面见项羽,想必他不至于向我发怒吧?”
    章邯听了司马欣所言,面露喜色道:“司马将军怎么不早说此事?如此甚好,既然将军于项家有恩,此行岂不事半功倍耶!”于是,司马欣只身前往楚军营地面见项羽。
    项羽见是司马欣到来,果然没有发火,以礼相待,命人摆上酒菜与司马欣叙谈。二人酒过数杯之后,司马欣便再次向项羽提出,愿与其订立和约,全军无条件归降于项羽,一切听从项羽差遣。
    项羽因为没有亲手杀了章邯,又看到此前章邯的信中似是柔中带刚,不肯服输,仍然怒气难平,不愿马上接受章邯求降,再者,即便是接受章邯的投降条件,也不能答应得如此痛快。项羽略一思索,举杯对司马欣说道:“来,司马将军,干了这一杯!”
    项羽放下酒杯,对司马欣说道:“这章邯在定陶杀我叔父,灭我义军弟兄,此仇不报,我实难咽下这股怒气。我本打算组织联军再向棘原发动一次攻势,狠狠地打击章邯的气焰,以泄吾恨。既然司马将军亲自前来见我提起和谈归降一事,我自当认真考虑。请司马将军暂且先回棘原,容我考虑成熟之后再作答复。”
    司马欣明白,项羽与章邯有大仇未报,不会马上爽快地答应接受秦军归降,只好起身告辞返回棘原,将面见项羽的情况告知章邯。章邯听说项羽还在犹豫之中,仍未答应签订和约,虽然忐忑不安,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耐心等待项羽的回复。
    司马欣离去之后,项羽对亚父范增说道:“这个章邯先后两次提出率秦军归顺于我,看来有些诚意,亚父有何见解?”
    范增对项羽说道:“籍儿,此事应该考虑。章邯屡败于我军,退回关中的道路被全部切断,已经斗志全无。但是他手中仍然握有二十万军队,可说是久经战阵,未受重创,战斗力不弱。章邯此人有勇有谋,是领兵之才,可堪重用。若不趁机收编,将其逼入绝境,必困兽犹斗,拼死抵抗,我军要完全消灭他,必然要付出重大代价。再者,当前我军粮草严重不足,运输不便,不宜久战,应尽快结束这一局面,以抓紧进入关中为重。老臣以为,我们应该顺势接受章邯的请降,命他带领二十万秦军为我军充当前锋,扫清西进障碍,以便迅速挺进关中。且棘原城中储备有大量军粮,正好可资我军之用。”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66

    第二十六回:走投无路章邯无奈降项羽
    殷墟签和约秦军悉数归楚(二)

    项羽听罢范增的这番话,明白亚父说得十分有道理,章邯能攻善守,短期内无法将其彻底击败,目前条件下又不能与之长期对峙,不如抓住有利时机,接受章邯归降,收编秦军,加快进军关中。
    这样考虑之后,项羽对范增说道:“亚父说得不错,其实我也是这样打算,不能在此地再与章邯继续耗下去了,我之所以没有马上答应接受章邯归降,是为了让他多几天焦虑不安,以彻底挫掉他的锐气。既然亚父没有异议,那就按亚父说的办,接受章邯归降,择日与他签订和约!”
    与军师范增商议决定后,项羽把属下将领和各路诸侯首领召来宣布此事。项羽对众人说道:“目前,章邯的二十万秦军坚守棘原,虽被我军四面包围,却一时无法速战速决将其全歼。我军目前粮草已所剩无几,不宜在此地久留,应尽快启程西去关中。现在章邯被困棘原,走投无路,提出愿意归降罢战求和,我打算接受章邯的请求,与他订立和约,收编其军队,令其带兵进军关中,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各路诸侯将领无不对定陶之战记忆犹新,他们心里明白,章邯手里的二十万骊山大军实力可畏,且章邯智勇双全,善用诡计,即便项羽勇猛过人,不付出重大代价,也难以歼灭这二十万军队,接受章邯求降当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于是纷纷说道:“这章邯慑于上将军威猛,愿求和归降,避免了我军损失,又扩充了我军兵力,如此甚好,我等悉听上将军定夺!”
    项羽见各路诸侯无人提出异议,便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定了,择日与章邯订立和约,共同反秦,拿下咸阳!”
    各路诸侯将领听罢皆向项羽欣然施礼道:“喏,谨遵上将军之命!”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二月这天,项羽与章邯这两大对手按照约定在洹水(又名安阳河位于河南北部)南岸的殷墟(河南安阳市西北部)举行了历史性会晤。
    洹水岸边早已搭起崭新的营帐,营帐两边联军士兵手持兵器整齐站立,四周“楚”字大旗迎风飞扬,十分威武壮观,项羽与范增等一干义军大将立于殷墟旁等待章邯到来。
    章邯与司马欣、董翳等人骑马而来,远远见到项羽已经在等候自己,急忙下马步行。项羽因为抛开了对章邯的仇视,心情反而舒畅了许多,远远地便向章邯招呼道:“久闻章将军大名,别来无恙啊,哈哈!”
    章邯赶忙带着司马欣、董翳上前几步恭敬地跪拜道:“败将章邯拜见上将军。将军戏言了,巨鹿一战,项将军刚毅果决,勇猛无敌,气吞山河,威震天下,章邯钦佩无比。章邯乃将军手下败将,实在无地自容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67

    第二十六回:走投无路章邯无奈降项羽
    殷墟签和约秦军悉数归楚(三)

    项羽见章邯不但相貌端庄,而且忠厚儒雅,言语恳切,倒有几分喜欢,伸手拉起章邯的手说道:“章将军请起,入座叙话。”
    二人就座后,寒暄几句,话题便自然而然地指向朝廷黑暗腐败的现状。章邯向项羽诉说道:“当今皇上胡亥昏庸无能,听信谗言,那丞相赵高阴狠毒辣,专权朝政,迫害忠臣,诛杀良将,逼得我等走投无路,陷于此背叛朝廷的不忠不义之境,实属无奈矣!”章邯说罢,忍不住流下泪来。
    项羽对章邯说道:“章将军不必太过悲伤,暴秦早已腐朽不堪,命悬一线,灭亡之日不远,你我二人联手反秦,定可迅速进入关中,攻下咸阳,杀了那昏君胡亥和奸臣赵高,共享荣华富贵!”
    章邯见项羽如此大度豪迈,连忙离座再次施礼称谢,说道:“章邯多谢上将军不计前嫌,收容章邯之恩。我等愿为上将军当马前之卒,听从驱使,冲锋陷阵,万死不辞!”
    项羽听了十分高兴地说道:“如此甚好,你我二人既然和解,便是兄弟,共举大事,不分彼此!”
    项羽与章邯遂于殷墟订立和约,秦军二十万人马降于项羽,作为回报,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封地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将章邯留在自己帐中,共商军事事宜。其实,项羽是有意把章邯与秦军隔离开来,不让章邯继续在军中发挥核心作用,以防生变。
    而封章邯为雍王,显然是项羽与范增经过了深思熟虑。也说明了三点:首先,项羽无视楚怀王熊心“谁先入关即为关中王”的号令,霸道专断地将关中西部的雍地封给了章邯,说明项羽根本就不把楚怀王放在眼里,也从未打算让刘邦称王关中,可说是视刘邦如无物耳;其二,项羽根本就没有打算常驻关中,以咸阳作为自己将来称霸天下的大本营和战略基地。或者换一种说法:项羽依恋故乡,认为自己在江东照样可以威震四海,统一天下。他封章邯为雍王,说明他早就放弃了关中这一极具战略意义的帝王之地,这也注定他成不了一代伟大君王;其三,雍地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章邯又是秦地人,熟悉当地情况,便于统治雍地。如章邯将来驻于关中,则可保护咸阳安全,防止咸阳落入他人之手,项羽将章邯封为雍王,可说是对章邯的莫大赏赐,令章邯对项羽更加忠心。
    项羽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先锋部队,等于是剥夺了章邯的兵权,董翳仍为校尉,辅助司马欣,由此又可以看出项羽对司马欣十分信任。部署妥当之后,项羽下令全军即刻启程,向关中进发,首要目标直指函谷关。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68  

    第二十七回:项羽除隐患新安辣手杀降
    章邯知真相痛不欲生晚矣(一)

    有句名言叫作“历史总是惊人得相似”。项羽、章邯定于殷墟(79)和谈可谓是天意注定,颇具象征意义。
    大约公元前一千四百年,商王盘庚自山东曲阜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市),盘庚致力于整顿政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稳定社稷,曾使衰落的商朝一度出现复兴局面。大约公元前一千零四十六年,周武王姬发(80)联合各部族军队征讨勇武好战、失去民心的商王帝辛(即商纣王)(81),而帝辛因为连年征战已无军队可用,匆忙间只好调集奴隶和战俘组成军队迎战周武王。
    结果,在牧野之战(今河南新乡市一带)中商朝军队发生哗变,倒戈加入了周武王的军队,商王帝辛遭到惨败,遂逃往殷都以南百余里的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新建的王宫。周武王率大军兵临朝歌城下,将帝辛团团包围,商王帝辛见大势已去,不愿当周武王的俘虏,便自焚于朝歌的王宫内,延续三百五十年的商朝就此灭亡。此后,商朝原来的国都殷城也便逐渐化为一片废墟,这与秦朝末期最后的境况何其相似乃尔!
    项羽、章邯的殷墟和谈,标志着秦军主力全部消亡,秦朝再无兵力可抗衡起义大军,秦王朝走向覆灭只是时间问题,眼下更为重要的是,就看谁先入关中,拿下咸阳称王了。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项羽率领诸侯联军以及二十万秦军降兵自南阳出发行军六百余里来到新安(今河南洛阳新安县),此地距离咸阳还有七百余里,如此迟缓的行军速度令项羽甚为焦虑和不满。
    一路上秦军降兵与各路诸侯军的士兵龃龉不断,时有冲突发生。因为楚军和各国诸侯此前皆被被秦国灭国,成为亡国之奴,受尽秦朝的苛捐杂税和严酷吏治之苦,不但在与秦军交战中死伤无数,且多数人都记得秦国名将白起曾在五十多年前的长平之战中一次诛杀赵国战俘二十万人,因此对秦人深为痛恨,并将这种愤恨迁怒于队伍中投降的秦兵身上。
    行军途中,秦军降兵得不到尊重,联军士兵动辄对秦军降兵呼来喝去,随意侮辱,任意打骂,秦兵与联军士兵之间经常发生摩擦甚至斗殴,这就使得秦军降兵的怨气日益上升,在军中传播蔓延。很多秦军降兵抱怨道:“悔不该受章邯的欺骗投降楚军,遭受欺侮不说,万一入关后败给秦朝大军,被秦军俘获,朝廷必会把我们全家杀光。还不如当初不做降兵,与楚军拼命一搏,光荣战死。”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79)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王灭亡夏朝后,建立商朝,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商汤王的后裔、第二十代商王盘庚(姓名子旬)后来又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殷作为商朝国都长达二百七十余年,所以商朝又称“殷商”。
    (80)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 ,周文王姬昌的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
    (81)帝辛是商朝帝王的称呼,帝辛姓子名受,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后人称其为“商纣王”含贬义。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69

    第二十七回:项羽除隐患新安辣手杀降
    章邯知真相痛不欲生晚矣(二)

    项羽安插在秦兵队伍中负责监视的楚军将官听到这些议论后,急忙报告给项羽,项羽得知这一情况后更为担忧。其实,项羽早就有所担心,如此大量的秦军降兵并非自愿投降,不易管束,很容易发生骚乱,现在果然不出所料,降兵中开始出现动乱的先兆。于是项羽召集范增与英布、龙且、陈武等将领秘密商议应对措施。
    项羽说道:“自安阳出发以来,这些秦军降兵与联军士兵时有冲突发生,不但扰乱军心,而且会耽误我入关大计,刻不容缓,必须设法解决,各位有何见解?”
    军师范增说道:“秦军降卒二十万之众,一路上怨声载道,皆声言不该跟随章邯降楚,如当初奋勇战死,家中妻儿老小还能得到朝廷抚恤。这二十万降兵若是在战场上发生哗变,其后果不堪设想。且如此之多的秦兵,不但消极懈怠,行动迟缓,而且消耗我们大量军粮。此地离咸阳尚有七百余里,何时能够到达?如此拖延下去恐怕让刘邦占了先机,上将军须早作决断!”
    项羽听了范增的意见,心中的打算已渐渐明确,点头说道:“亚父说得极是,我也早有这个担忧。我历来不相信秦人,秦军降兵数量庞大,被迫投降我军,内心不满,关键时刻必然不会拼死与敌军作战,已成为一大隐患。如果一旦进了关中不服从命令,事情就危险了。”
    英布、龙且、陈武等将领此刻已经大概领会了项羽的意图,齐声说道:“我等明白,随时听从上将军命令!”
    项羽在营中低头踱步沉思,似乎是在下定最后的决心。片刻,项羽停下脚步,将大手重重地拍在案上,抬头看着范增等众人说道:“我的意见是只留下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其余全部杀掉,以根除后患。各位意下如何?”
    范增、英布、龙且等将领其实也想到了这点,认为这是唯一可行而彻底的解决办法,皆赞成项羽的决定,点头说道:“这二十万秦兵已经成为累赘和祸患,大局要紧,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休要怪我们心狠手辣!”
    这天下午,项羽按事先商议好的计划,邀约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到自己军中大营饮酒叙谈。项羽对章邯等人说道:“最近连日行军,未及与各位坐下来好好饮酒叙话,来,今日畅饮几杯,一醉方休!”
    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不知就里,听到项羽宴请,十分感激,忙施礼称谢,四人盘膝而坐,开怀痛饮。项羽酒量极大,频频举杯劝酒,时间不长,章邯三人便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知。项羽见章邯三人已经喝得烂醉如泥,遂命军士将三人抬回各自营帐歇息。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70

    第二十七回:项羽除隐患新安辣手杀降
    章邯知真相痛不欲生晚矣(三)

    傍晚时分,英布、龙且、陈武等数名将领各带一万人马,以整编队伍为由,命令秦军降兵放下武器,将他们分批带至新安城南的荒野之地,点燃火把照亮,将秦兵团团围住乱箭齐发射杀,然后再冲上去将尚未死去的秦兵尽皆杀死,就地掩埋。当秦军士兵们意识到大难临头的时候为时已晚,可怜二十万秦军将士虽然投降了楚军也未能幸免一死,一夜之间竟全都成了荒郊野鬼,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妻儿老小了!
    直到第二天上午巳时,章邯才从大醉中醒来,他看到司马欣、董翳神色异常,两眼发红,在卧榻旁站立着看着自己,几次欲言又止,忙揉揉眼起身问道:“你二人为何这般脸色?究竟发生了何事?”
    司马欣含泪答道:“将军,项羽昨晚以秦军士兵图谋兵变为由,已连夜派楚军全部诛杀于城南荒野,如今仅剩我等三人矣!”
    章邯听了这一噩耗,顿时如五雷轰顶,肝胆俱裂,目瞪口呆,他这才明白项羽昨晚宴请自己的真正用意。不禁双膝跪地,以拳捶胸,嚎啕大哭,向天举起双臂连连嘶喊道:“苍天啊,我的二十万秦军弟兄,竟一夜之间化为冤魂,这都是我章邯的罪过啊,上天呐,你用雷劈了我这罪人吧!”
    然而,无论章邯怎样痛哭、悔恨与自责,也无法挽回二十万秦兵的性命了。
    章邯虽然兵败降楚,名节不保,导致二十万秦军降兵被项羽尽皆诛杀,但是后来有的史学家却仍然给予这位曾经的秦朝名将以充分肯定。清末著名学者蔡东藩先生(82)这样评论说:章邯为秦之骁将,国之栋梁,如章邯不败,则秦朝不亡。章邯亲率刑徒之军征伐义军,连战皆捷,攻入山东,竟无人能够抵挡。然而秦朝丞相赵高奸佞,独揽大权,祸国殃民,秦二世胡亥昏愚无能,荒废朝政,秦朝日渐衰败已无可挽回,此乃天意亡秦。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乎?
    这话看起来虽然很有些道理,但是仍然无法掩饰章邯为自保而投靠楚军,最终造成二十万秦军士兵被项羽全部杀害的血淋淋的事实。章邯后来之所作所为,焉能称其为“秦之骁将、国之栋梁”耶?
    新安杀降,也成为项羽在政治上的最大败笔之一,这一事件不但导致项羽在秦人中的威望尽失,引起了秦人对他的更大仇恨,将自己完全置于关中民众的对立面,而且也在各诸侯中招致愤懑与不满。而后来刘邦入关后,施行“约法三章”、亲善秦人的政策则受到关中民众的赞扬和拥戴。
    此消彼长,就更加凸显了项羽的冷酷和霸道,使其不知不觉间开始陷入孤立的境地。当然在此时,这一事件丝毫不能阻挡项羽大踏步地向着他的人生巅峰迈进。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82)蔡东藩(1877年7月23日-1945年3月5日),清末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演义小说家,著有《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等凡730余万字,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扬光RC 2022-06-20 14:44:34
    赏读好作品,向文友学习!
    -----------------------------
    感谢杨光RC先生赏读鼓励,夏安!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71

    第二十八回:朝堂施淫威赵高指鹿为马
    奸臣瞒报军情秦二世不满(一)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秦朝大将章邯继巨鹿之战后再于棘原之战中大败于楚军,最终走投无路归降于项羽,秦军主力已经消耗殆尽。而秦二世胡亥此刻还蒙在鼓里,以为章邯全军出击,必定大胜叛军,朝廷稳如泰山,依旧天天歌舞升平,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群臣虽然心中不满,却无人敢言。
    但是,猜忌心极重的丞相赵高仍然感觉放心不下,他为了牢牢控制朝中大权,防止大臣们图谋不轨,在背后联合起来反对他,于是精心策划了一起臭名昭著的荒诞事件:指鹿为马。赵高欲借此观察朝中大臣们对他是否敬畏顺从,以便进一步实现他的野心。    
    这天一早,赵高特意请秦二世胡亥上朝听政,说是有要事启奏。胡亥因为昨晚风流了一夜,哈欠连天,浑身无力,勉强上得朝来,懒洋洋地斜靠在龙椅上,强打精神,问久已等候在大殿内的众臣道:“众位爱卿,可有什么要事禀报于朕?”
    大臣们发现丞相赵高还没有来到,齐声说道:“启禀皇上,臣等无要事禀报!”
    ? ?秦二世胡亥听了,暗暗责怪丞相赵高并无要事禀报却让自己早起上朝听政,于是便懒懒地说道:“如无事启奏,朕便退朝了。”
    胡亥话音未落,却听见门外传令官高声喊道:“丞相到——”
    只见赵高昂然步入大殿,身后跟着一个仆人,仆人手中牵着一只梅花鹿一同进入殿内,入殿后,赵高命那仆人将这只梅花鹿拴于殿内的圆柱上。
    大臣们不知道赵高打得什么主意,皆感觉十分惊讶,却又不敢开口询问,只在殿下低声议论纷纷:“今日丞相忽然牵来一只梅花鹿究竟作甚?”
    赵高向胡亥说道:“启禀皇上,为臣今天牵来一只奇物,要献与皇上。”
    胡亥见是一只梅花鹿,十分高兴,提起精神走下台阶,围着梅花鹿仔细观看了一会儿说道:“爱卿送来的这只梅花鹿确实优雅漂亮,朕很是喜欢,让人放入御花园内好生喂养。”
    不料赵高却语出惊人,他对胡亥说道:“皇上请仔细看看,这哪里是梅花鹿?这可是一匹上好的骏马啊!”
    胡亥听了不禁哈哈大笑,用手指点着赵高说道:“爱卿真会开玩笑,让朕开心。这明明是只鹿啊,爱卿何以说是匹马呢?”
    赵高说道:“皇上一定没看清楚,您再仔细瞧瞧,这的确是一匹上好的枣红!”
    胡亥听了连连摇头,笑着问在场的大臣道:“众位爱卿,丞相说是一匹马,朕认为它就是一只鹿,你们说说它究竟是什么?”
    此时,几个头脑灵活的大臣虽然还不明白赵高的险恶用心,不清楚赵高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却害怕说得与赵高不一致而招致打击报复,于是便随声附和着说道:“皇上明鉴,丞相牵来的确实是匹马而非鹿。”
    胡亥只当是赵高为了让自己开心而做的一场游戏,并不深究,连连击掌笑道:“哈哈,有趣,你们也说这是一匹马?朕偏说它是一头鹿!”
    有些正直而不愿意趋炎附势的大臣,看到丞相赵高荒谬得太过离奇,在大庭广众之下竟敢拿皇帝寻开心,当场戏弄皇上,这是犯了大不敬之罪,心中不忿,于是大胆地说道:“皇上说得没错,臣以为丞相牵来的确实是一只梅花鹿而非枣红马!”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72

    第二十八回:朝堂施淫威赵高指鹿为马
    奸臣瞒报军情秦二世不满(二)

    有些大臣则装聋作哑,沉默不语,但求自保,一场严肃的朝堂议事就这样在一片哄笑声中散朝。
    事后不久,赵高便根据大臣们的不同表态区别对待,站在皇帝一边坚持说是鹿的大臣一律找借口安上罪名杀掉或者贬职、流放,附和自己把梅花鹿说成是马的官员则被当成可以利用的人,拉入自己的圈子分别给予升迁赏赐。自此以后,大臣们彻底看清了赵高的阴鸷嘴脸和歹毒用心,在朝堂上更加唯唯诺诺,噤若寒蝉,再无人主动说出自己的见解,更无人敢于提出与赵高相左的意见,此时的赵高已俨然如一位不加冕的皇帝。
    这年初夏,昏庸的秦二世胡亥终于隐隐约约听说了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大败于项羽,全军投降起义军的消息,他似乎有所明白,原来赵高一直对自己所说的天下太平竟然是哄骗自己的一派谎言。
    胡亥气愤地询问侍奉自己的下人道:“如此重大军情,关乎朝廷生死存亡,尔等听说过吗?”
    下人慌忙下跪答道:“禀皇上,小人早已知晓矣!”
    “那为什么不及早禀报于朕,难道你们不知道这是欺君之罪要杀头吗?”
    胡亥见自己的贴身侍者都知道秦军大败的消息,而唯独自己尚兀自不知,不由得又惊又怒。
    侍者叩头答道:“禀皇上,小的若是早点把这些消息告诉皇上,恐怕早就一命呜呼,宫中再无人侍奉皇上了。”
    秦二世胡亥听了侍者这话,气得顿时语塞,方知这一切都是赵高授意安排的,于是急忙召来赵高责怪道:“爱卿不是说章邯的二十万大军节节胜利,叛贼不堪一击吗?怎么朕听说叛军竟然消灭了章邯的二十万大军,连那少府章邯也投降了项羽,一起杀奔关中而来,如今事情变成这样,丞相又作何解释?”
    赵高见胡亥追问得紧,支支吾吾对胡亥说道:“皇上休要听信那些下人胡言乱语,情况哪有如此严重?臣等正在调集军队扭转战局,严守函谷关、武关等重要关隘,关中之内固若金汤,叛军休想入关,皇上大可不必担忧。”
    胡亥听了将信将疑,不耐烦地对赵高挥手说道:“爱卿说得可是当真?朕知道了,那你就退下吧!”
    胡亥自登基以来对丞相赵高十分敬重,毕竟胡亥年少时赵高曾经是胡亥的太傅,又篡改始皇帝遗诏扶立胡亥继位称帝,因而胡亥对赵高言听计从,放任不管,还从未对赵高采取过这种态度。如今听说朝廷已经既无兵也无将,叛军即将攻入关中,这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胡亥因此对赵高大为不满。
    胡亥终于开始察觉到赵高滥用大权,瞒报军情,哄骗自己,其心叵测,遂打算削弱赵高的权力,自己亲自问政,然而为时已晚。早有篡位之心的奸贼赵高见秦二世胡亥对自己起了疑心,无法继续隐瞒遮掩下去,终于露出了狰狞面目,决定杀掉胡亥,扫清自己篡位称帝的最后障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乱臣贼子赵高指鹿为马。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73

    第二十九回:刘邦攻昌邑受挫改道而行
    彭越严厉治军斩首违令者(一)

    再说刘邦按照楚怀王的命令,趁项羽率诸侯联军与王离、章邯率领的秦军鏖战之时,带领两万义军自砀郡出发,踏上西行的征途。为拔除秦朝的军事据点,消除后顾之忧,刘邦率义军首先向西南方向攻下距砀县七十余里小城栗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继而向北行军二百六十里一举攻占了秦军把守的成武(今山东菏泽成武县)。
    刘邦见两战皆胜,精神振奋,随即率义军再向北进军一百二十里,来到秦军占据的昌邑城(今山东巨野县昌邑村),下令义军向昌邑发起进攻。但是几次攻城皆遭受挫败,刘邦正感到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之际,正在魏地一带(83)四处游荡,游击作战的反秦名将彭越(84)因为一向敬佩刘邦的为人,得知刘邦正在攻打昌邑,也带领自己的人马赶来助战,刘邦见援军到来,大喜过望。
    彭越,字仲,乃砀郡昌邑(今山东菏泽巨野县)人,长得身材高大魁梧,浓眉虬髯,一双鹰目炯炯有神,平日里在巨野湖边靠打鱼贩鱼为生,因生活贫穷,无以养家,便被迫纠集一伙同乡好友在砀郡一带占山为王,干些打家劫舍,拦路敛财的勾当。因彭越为人仗义,武功超群,乐于接济他人,很受当地百姓敬服。后来,有一百多人感觉生活没有出路,便跟随彭越做了緑林好汉,日子过得倒也逍遥快活。
    陈胜、吴广起义后,弟兄们对彭越说道:“各方豪杰都相继打出旗号反抗秦朝,复国称王,大哥何不带领我们也揭竿而起参加起义,将来若是推翻了朝廷,大哥谋个一官半职,大家跟着您享受荣华富贵,有了钱购买土地房产,何乐而不为?”
    彭越习惯了逍遥自在的生活,不愿参与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拒绝挑头组织义军。最后,经不住一百多弟兄的一再请求,彭越便对众人说道:“好吧,我比你们年长,是你们的大哥,既然你们一致推举我担任你们的头领,组织义军反秦,那就必须首先答应我一件事。”
    众位弟兄们七嘴八舌地说道:“只要彭大哥带领我等举旗起义,能发大财,便是十件事也答应,大哥请讲!”
    彭越道:“此事说起来容易,办起来极难——若是举义反秦,就是组建一支军队,今后一切行动按军令从事,不得有误!”
    这帮穷弟兄们不知道军令厉害,见彭越答应做大家的起义首领,十分高兴,便一起答道:“我等愿意服从军令,一切按彭大哥说的办!”
    彭越听罢随即正色说道:“我要提醒大家,此事绝非儿戏。既然大家同意我的要求,我便下达第一道军令:明日早上太阳刚出大野泽水面(古湖泊,今已湮灭),大家便在此处集合,整装出发,违者立斩,休怪我彭越言之不预!”
    众人齐声答道:“好,服从大哥军令,明早准时来此!”
    注解:
    (83)秦时魏国的领土包括现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84)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砀郡(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西汉名将,开国功臣。
    感谢赏光鼓励,祝好!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74

    第二十九回:刘邦攻昌邑受挫改道而行
    彭越严厉治军斩首违令者(二)

    第二天天刚亮,彭越便已在集合地点等候,当太阳跃出大野泽水面时,让彭越最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竟有十多人未按时到达集合地点,最后一人直到中午时分才打着哈欠到来,满不在乎地笑说是昨晚酒喝多了,故而大醉不起。
    彭越见状微微摇头,不由得怒从心起,他心里明白,若是今天姑息这些违反军令者,今后打起仗来将更加难以约束,必须杀一儆百,树立权威。
    待队伍集合完毕,彭越沉声说道:“昨日我已宣布,军队当按军令行事,不得延误,违者立斩!今日竟有十几人无视军令,过了规定时辰迟迟未到,按律应该全部杀头。但我念及今日乃刚组建义军第一天,稍加宽宥,迟到者不全部按令处斩。但是,为了维护军令至高无上的威严,严重违令者死罪难免,即便我不再担任大家的头领,今天也必须执行军法!”
    众弟兄见彭越说得如此严肃,以为是威吓大伙,遂笑着说道:“彭大哥何必如此认真,大家都是兄弟,今后再不迟到便是了。”
    彭越也不搭话,铁青着脸走进队伍,拉过最后到来的那个人,口中说道:“兄弟,对不住了!”话未落音便一剑砍去,顿时人头落地,血流如注,众人见了无不大惊失色,吓得两腿发软,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彭越下令堆起土台,用那个违反军令者的人头作为祭奠,号令众人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上下一心,勇猛杀敌,违令者同样下场。
    祭罢,彭越对众人抱拳说道:“众位兄弟,非是我彭越狠心,实乃今后战场上残酷无情,刀剑无眼,生死难料,因而必须军纪严明,行动一致,方能战胜强敌。我杀了那位兄弟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今后还望弟兄们严守军令,切勿再犯!”
    众人这才知道彭越手段狠辣,说一不二,军中绝无戏言,自此以后皆齐心跟随彭越攻城略地,战果颇丰,起义队伍迅速壮大至数千人,在当地名声大振。
    刘邦与彭越的部队会合之后,向昌邑发起猛攻,但昌邑城池高大坚固,秦军防守十分顽强,起义军死伤不少弟兄仍然无法攻破该城,刘邦见昌邑难以迅速攻取,便决定停止进攻,绕过昌邑继续西行。
    临行前,刘邦邀约彭越一起西征关中。刘邦对彭越说道:“ 作战勇猛,是杰出将才,在当地流动作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如随我共举大事,西征咸阳,将来推翻秦朝,割地封侯,我等共享荣华富贵,岂不美哉?”
    但是彭越不愿远离家乡西去关中,习惯于在当地与秦军周旋,游击作战,自由自在,不受他人约束,便婉拒了刘邦的邀请。彭越对刘邦说道:“多谢沛公美意,彭某一向钦佩沛公为人大度仗义,谦和仁厚,只是在下难舍家乡父老乡亲,不愿离弃。日后沛公如有用得着在下之处,彭某定当全力以赴,协助沛公!”
    刘邦见彭越主意已决,不能勉强,于是便告别彭越,率义军一路向西急进,从此与彭越相识相知。彭越后来果然为刘邦屡立大功,成为汉朝一代名将、开国功臣,此是后话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75

    第三十回:高阳狂生郦食其投奔沛公
    首提民以食为天攻取陈留(一)

    为了争取时间,尽快进入关中,刘邦事先精心选择了最便捷的路线,即从巨野(今山东菏泽巨野县)出发,首先向西前进六百里,攻取军事重镇荥阳,然后继续西行二百里拿下洛阳,自洛阳向西不到四百里便是函谷关,一举攻破函谷关进入关中平原就再无阻挡,向西长驱直入五百里即到达秦朝都城咸阳,直线距离大约一千七百里。
    刘邦大军一路西行十分顺利,所到之处,那些被秦军打败的义军散兵游勇纷纷前来归附,沿途各地许多小股揭竿而起的反秦武装队伍也都仰慕刘邦仗义宽厚的名声,赶来投靠于刘邦,因而刘邦率领的义军日渐壮大,竟达到十万之众。而此时,项羽也解除了巨鹿之围,再于棘原之战后彻底解决了章邯的秦军,正在快速向西挺进,刘邦与项羽的两路大军暗暗展开了一场进军关中的争夺战。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的起义军一举攻下了颍川(今河南许昌),此地离洛阳不足四百里,但这时义军队伍粮草物资已所剩无几,急需补充,但颍川城内并无多少粮草储备。刘邦便派人四处打探,得知东北方向二百余里的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一带有秦军据点,于是决定率义军向高阳进发,打算夺取秦军的粮草补充义军。
    队伍行至高阳境内,刘邦命暂停行军,侦察敌情,正在这时,忽然有人禀报:高阳人士郦食其求见。
    这郦食其乃高阳儒生,是一位著名的说客。此人颇有点学问,伶牙俐齿,能言善辩,狂放自傲,目中无人,自视甚高,人称“高阳狂生”。当年起义军首领项梁率大军路过高阳附近,友人劝说郦食其道:“凭你的学问才华,前去投靠项梁,定能得到赏识,谋个官职,施展才能,光宗耀祖,何乐而不为?”
    然而,郦食其却并不看好项梁,他认为项梁虽然势力暂时强大,作战勇猛,却难成大事,并没有去投靠项梁,依然四处游荡,终日饮酒,天天喝得烂醉,最终为了生计,便在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混了个看城门的差事。唯独听说势力弱小、尚无名气的刘邦为人仗义,从谏纳言,爱惜人才,郦食其便认定刘邦是自己值得侍奉之人,于是,便前来义军营地投奔刘邦。
    本就不喜欢舞文弄墨之人的刘邦听手下说郦食其是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儒生,满腹经纶,号称“狂人”,便从心里瞧不起郦食其,听见护卫通报郦食其前来求见,刘邦便打定主意故意捉弄他一番,看看这个“狂人”郦食其究竟有何德行。?
    郦食其跟随护卫一直走进刘邦的居所,一进门顿时一怔。只见刘邦衣衫不整,大咧咧地坐在卧榻上,伸着两条腿,正让两个侍女为他洗脚,郦食其心中十分不快,不由得皱起眉头,并不对刘邦行大礼,只是略一躬身作揖道:“高阳儒生郦食其前来拜见沛公!”
    刘邦抬头看一眼郦食其,继续洗着脚说道:“嗯,你好啊先生,随便坐,不必客气。”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76

    第三十回:高阳狂生郦食其投奔沛公
    首提民以食为天攻取陈留(二)

    郦食其哪里见过有人如此轻慢自己,他看刘邦无礼,忍不住发怒道:“我曾听说沛公不爱读书,轻视文人,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沛公欲领兵西征,志在攻取咸阳称王关中,而今见沛公对待宾客如此傲慢无礼,不守规矩,岂是成就大业之道?依老夫看来,沛公的举止哪里是打天下,您的所作所为简直像是帮着朝廷攻打义军!”
    刘邦听郦食其毫不客气地说出这番话来,不由得心中一惊,方知这郦食其绝非一般夸夸空谈的儒生,确有真知灼见,忙让侍女退下,自己穿上鞋子整理衣衫站立起来,对郦食其施礼,正色道:“方才多有得罪,刘季有礼了,先生请入座叙话。”
    刘邦知道郦食其爱喝酒,遂命人端来酒菜,请郦食其坐在上座,二人边饮酒边纵论天下大事,谈得甚是欢畅。刘邦见郦食其知识渊博,精通韬略,说起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不由得对眼前这位老先生另眼相看,于是向郦食其讨教西进之策。
    郦食其端起酒杯一口喝干,抚着胡须略一思忖回答道:“禀沛公,义军目前的情况老夫也略知一二。王者,以民为天;而民则以食为天。如今大军作战,也是同样道理,不可一日无粮。沛公进军关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必须有充足的粮草供给,不然则寸步难行。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乃秦朝屯粮之地,距此地仅六十里,因为紧靠秦军重镇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因而驻军并不多。依老夫之见,沛公应该首先全力攻下陈留,取得粮草物资作为保障,然后再图西进方可无虞!”
    刘邦听了郦食其的建议,竟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认为郦食其指出了问题的要害,对郦食其十分欣赏,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当即采纳了郦食其的主张。
    第二天,在郦食其指引下,刘邦率义军连夜向西北方向急行军六十里,向陈留发起突然进攻。陈留防备松懈,秦军遭到突然袭击尚不知敌军来自何处,略作抵抗便弃城而逃。义军攻入该城,果然缴获大批粮草物资,解决了急需的军粮问题,刘邦大喜。为表示感谢,当即封郦食其为广野君(85),请郦食其留在自己身边担当谋臣。
    郦食其见刘邦果然仗义宽厚,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十分感激,遂将自己的兄弟郦商(86)召来,劝说郦商连同随身带领的数千人马一并交与刘邦统领,刘邦欣喜接受,遂封郦商为先锋将军,领兵作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郦食其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民以食为天”的国策,高度概括和揭示了古代历代君王治国安民之本,即大力发展农业,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江山才会安定,社稷才能发展。郦食其的这一重要贡献永载史册。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85)因巨野县东北有座广野亭,因而刘邦封郦食其为“广野君”。
    (86)郦商(?―公元前180年),高阳(今河南杞县)人,郦食其之弟,西汉初年名将,侍奉汉高祖、汉惠帝两任皇帝,屡立战功。
    @海州书生 2022-06-26 16:23:15
    写得好!
    -----------------------------
    感谢海州书生先生赏读鼓励,多多关照,祝好!
    @海州书生 2022-06-26 16:23:15
    写得好!
    -----------------------------
    @山朦胧 2022-06-26 22:00:42
    感谢海州书生先生赏读鼓励,多多关照,祝好!
    -----------------------------
    我会继续努力,请持续关注,谢谢!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77

    第三十一回:沛公大败秦军杨熊遭斩首
    ? ?? ? ?刘邦西征屡受挫喜遇张良(一)

    刘邦的义军攻占陈留,收获颇丰,义军不但得到粮草补充,而且队伍扩大,刘邦精神振奋,斗志旺盛,他见大梁(河南开封市西北)离陈留仅六十余里,是一座大城市,攻下大梁即可沿黄河西进直达荥阳,便下令义军向西北方向进军,攻打大梁,想乘胜扩大战果。
    大梁守将赵贲看到义军兵临城下,士兵个个衣衫不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十分轻视,遂领兵出战迎敌。刘邦命樊哙出阵交战,樊哙手持长矛,大吼一声冲了上去,挺枪直取赵贲。赵贲哪是猛将樊哙的对手,战不几合便急忙逃回大梁城,樊哙领兵追击,接连杀死秦军近百人没有追上赵贲,随即率义军攻城。
    大梁曾是魏国都城,城池高大坚固,有秦军重兵把守,义军冲到城墙下,还未等竖起梯子登城,守城秦军立刻放箭,箭矢密密麻麻射下来,伤了不少义军弟兄,攻城的士兵纷纷后退不敢上前。
    刘邦看到义军缺乏攻城装备,不善攻坚,屡次进攻失败,便决定停止进攻,绕开大梁,向北进攻秦军大将杨熊据守的白马津(河南滑县黄河渡口),拔掉这个据点,消除了后顾之忧,起义军可以沿着黄河南岸向挺近进。
    杨熊也是秦军一员名将,他发现义军进攻白马津,随即率秦军出城迎战。樊哙、曹参、夏侯婴等义军大将领命与秦军展开激战,杨熊难以匹敌,大败而走,率秦军向南败退。刘邦带领义军紧追不舍,一直追赶了三百余里来到曲遇(今河南中牟县东)。
    杨熊知道不能再退,便集结队伍稳住阵脚回头再战。刘邦命樊哙、曹参、周勃出战,义军与秦军遂于曲遇城外再次展开大战。樊哙、曹参、周勃勇不可当,率义军士兵向秦军阵营连连发起冲击,杨熊的军队终于抵挡不住义军的勇猛进攻败下阵来,只好放弃曲遇城向西退逃一百五十里进入荥阳,据城固守。
    杨熊战败失地的消息传入咸阳,赵高不懂军事却想着树立自己的权威,在秦军兵少将寡之际,向秦二世胡亥奏报说杨熊身为主将,畏惧叛军,临阵脱逃,犯下重罪,应予处置。胡亥随即下令,以战败溃逃、扰乱军心的罪名将杨雄斩首示众,秦军至此再无名将。
    刘邦率义军进至荥阳城下,骑在马上抬头望向高大的城墙,见城头上秦军士兵林立,严阵以待,城下壕宽沟深,难以接近城墙,心里明白,荥阳乃秦朝护卫咸阳的军事重镇,关中东部门户,丢了荥阳则洛阳难保,因而历来有重兵把守,难以攻破。刘邦皱起眉头,抚着颌下胡须反复考虑,下一步该走哪条路线进入关中?
    经过长时间思考,刘邦感到沿黄河南岸直取函谷关虽然是一条仅有五百里的捷径,但几处重要城邑皆有秦军把守,很难突破,只能另辟蹊径。于是,刘邦率义军绕开荥阳,继续向西行军一百余里,来到黄河南岸的平阴渡口(今河南孟津县东),打算在此地北渡黄河,避开秦军重兵把守的据点,沿着黄河北岸向西进军。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海州书生 2022-06-27 21:20:52
    支持佳作!
    -----------------------------
    感谢赏读,顺致夏安!继续努力!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78

    第三十一回:沛公大败秦军杨熊遭斩首
    ? ?? ? ?刘邦西征屡受挫喜遇张良(二)

    不料,镇守河内的赵军将领司马卬正打算在平阴津向南渡过黄河进攻洛阳,欲抢先进入函谷关。司马卬得知刘邦正在率义军向平阴津进发的消息,看出了刘邦的意图,立刻下令把黄河南岸的所有渡船全部转移到北岸,并在平阴渡口北岸部署军队,阻止刘邦强渡黄河。
    刘邦率部队赶到平阴津,看到茫茫黄河波涛汹涌,风急浪高,河面上竟无一条渡船,忙派人四处打探,方知渡船已经被司马卬全部转移,并在黄河平阴津北岸部署重兵防守。刘邦看到北渡黄河西进的道路被司马卬封堵,倍感失望,无奈之下,便在渡口处留下一支军队监视司马卬的行动,防止其渡河西进,随即率义军掉头向南五十余里,进至洛阳城下。
    洛阳至函谷关仅四百里,如能攻取洛阳,则可直达函谷关,但刘邦心里明白,以部队目前的作战能力,攻取洛阳毫无把握,只能一拼。义军稍作休整后,刘邦下令向洛阳城发起进攻。果然不出刘邦所料,洛阳城池高大,秦军防守严密,义军又不擅攻城,几次发动攻势均遭失利,伤亡了不少义军弟兄。
    刘邦看到士兵疲惫不堪,士气不振,实在无力拿下洛阳,只好下令停止进攻,率领义军退出洛阳战场转向东南,攻取了秦军防守薄弱的小城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部),在此地暂做驻扎,休整队伍,考虑下一步行动。
    看到经函谷关进军关中的路线难以通过,西进计划受挫,刘邦不禁忧心忡忡,眉头紧锁,寝食难安,不知如何是好。他担心如此下去,先于项羽入关的打算很有可能前功尽弃,不仅白白断送了大批义军士兵的性命,称王关中更是无从谈起。身边的谋臣萧何、郦食其等人皆不懂行军作战,也拿不出好的办法。
    经过再三思考,刘邦也没有想出可行的计划,遂决定率军离开颍阳,沿大路向东南方向一百五十里的阳翟dí(今河南禹州市)撤退,再设法寻找适宜的西行路线。
    义军走到阳翟境内,刘邦骑马踏上一处高坡环顾四周,但见南面、西面、北面群山环绕,延绵起伏,云雾茫茫,不知西进之路究竟在何方?刘邦不由得感到怅然无措。
    正当刘邦踌躇不决,举棋不定,满怀焦虑之际,却见一支军队走了过来,前面的士兵高举一面旗帜,旗上绣着篆书“韩”字,原来是一支韩国军队,刘邦忙派人上前打听谁是带兵之人?
    不一会儿,只见一人骑马赶了过来,刘邦眯起眼定睛一看,此人竟是自己朝思暮想的良师益友张良!想不到分别一年多之后,竟于此地第二次遇见了自己的贵人,刘邦不禁惊喜万分,急忙下马迎上前去。
    张良离刘邦还有十步之遥便下得马来,气喘吁吁地紧走几步来到刘邦跟前,一把握住刘邦的双手,激动地说道:“沛公别来无恙乎?想不到在此地与您相见!”二人握着手含泪相视而笑。
    原来张良与刘邦在微山湖畔分别之后,便协助韩王成在阳翟重新建立都城,率韩军在周围一带攻城略地,巩固扩大地盘。但是由于张良不善领兵作战,手下缺乏勇将,进攻秦军把守的较大城邑屡屡受挫,只能在秦军防守薄弱的地区进行流动作战,所以战果甚微。
    刘邦这次与张良不期而遇,自然不愿意再次失去这一值得信赖且难得的人才,于是请求张良随自己西征关中。张良已看出刘邦非同凡人,从容大度且胸怀大志,必能干成一番事业,而且此时韩国已经复国,张良心愿已遂,再无牵挂,想起黄石老人命自己辅佐贤能之人成就霸业的嘱咐,张良自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刘邦的邀约。
    为了解除张良走后韩王的顾虑,刘邦带领自己的军队协助张良荡平了阳翟周围一带秦军把守的据点,收复了大片失地交还韩王,令韩王成深为感激,爽快地答应张良随刘邦西行。
    临行前,刘邦为了加快进军速度,便将大部分部队留在阳翟一带驻扎,恭请韩王成坐镇阳翟,保护自己的侧翼,自己则带上张良,率领三万精兵离开阳翟继续向关中进发。
    自此,刘邦身边便有了张良与萧何两位极为重要的谋臣,一个深谋远虑,精于战略谋划,一个事无巨细,擅长政务与后勤,可谓虎添双翼,今非昔比。张良、萧何不负刘邦厚望,付出了全部智慧与心血,辅佐刘邦砥砺前行,逐步打开了秦末战争的新格局,最终实现了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的宏图大业。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与周朝姜子牙齐名的西汉大军师张良!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79

    第三十二回:张良指点迷津刘邦走武关
    沛公攻宛城失利意欲绕行(一)

    刘邦见到张良,既兴奋又激动,说起别后经历与相思之苦,仿佛有千言万语,一时难以道尽。张良问刘邦道:“沛公自砀郡出发,至今已经八九个月之久,如何才走到此地?”
    刘邦听张良问起此事,皱起眉叹口气答道:“唉,我奉楚怀王之命,先向北攻打昌邑,不料守卫昌邑的秦军十分顽强,费了不少时日竟没有拿下,便放弃昌邑向西进发,打算攻大梁,取洛阳,破函谷关直奔咸阳,未曾想大梁、洛阳皆防守牢固,义军屡攻不下,西行受阻,只好自洛阳后撤,退至此处再做打算。没想到正彷徨无助间遇见了子房,真乃天助我也!不知子房可有其他进军路线,让我尽快攻入关中?”
    张良听了刘邦讲完一路上的经历,摇摇头对刘邦说道:“沛公急于入关,攻取洛阳进函谷关自然是最近的路线。但荥阳、洛阳经秦军经营多年,城池高大坚固,设防严密,不易攻破,且东面是原赵国、魏国的地盘,各路诸侯皆归附于项羽,极易被其阻住道路,使我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刘邦听张良说到这里,连连点头插话说道:“子房说得正是。我进攻洛阳失利,原本打算在平阴津北渡黄河,避开秦军的洛阳防线沿黄河北岸西进,不料那赵国人司马卬看出了我的打算,竟然掠走河上的全部渡船,陈兵黄河北岸,阻止我渡河,甚是可恶!”
    张良捋着胡须微微颔首道:“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所以,在下以为,既然北渡黄河不成,攻取洛阳受阻,沛公应避开强敌把守的城邑,绕道向南经南阳盆地(今河南南阳),再转而向西穿越秦岭,经武关进入关中,直逼咸阳!”
    刘邦问道:“武关是关中四大要塞之一,地势险要,过了武关紧接着是峣关、蓝田关,皆有秦军把守,如何能连过这三关?”
    张良不慌不忙地答道:“据我所知,胡亥、赵高绝没有料到我军会自武关进入关中,其防御重点设在开封、荥阳、洛阳一线,所以,武关、峣关几乎没有秦军精锐守卫,担任守关的秦军皆非主力,战斗意志不强,防备懈怠,只要见机行事,妥善处置,定能顺利闯关!”
    刘邦听了张良的一番分析频频点头,感觉茅塞顿开,思路清晰,心中大悦,遂欣然接受张良的提议,立刻调整进军路线,率军自阳翟继续向西南进发。义军走了一百六十里,来到秦军把守的犨chōu县(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刘邦见城门紧闭,城墙却不甚高大,便下令义军攻城。
    南阳郡守(87)名叫吕齮yǐ,此人勤恳爱民,忠于职守,听侦骑报告,发现有一支起义军人马自北面直奔犫县而来,便亲临第一线,坐镇犫县观察敌情。他见义军发起进攻,便登上城头亲自指挥守军抵御。但是吕齮很快发现,这支攻城的队伍战斗力不弱,犨县守军松松垮垮,毫无斗志,很快就抵挡不住义军的勇猛进攻,纷纷逃离。
    吕齮看到情况不妙,急忙带领守军弃城而逃,退入犨县之南二百六十余里的军事重镇宛城(今河南南阳宛城区)。进城后,吕齮下令宛城军民一起上城头抵御起义军进攻。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刘邦率领西征起义军兵临宛城。刘邦让义军士兵喊话,劝南阳郡守吕齮开城投降,避免杀戮。吕齮见城下这支队伍衣衫不整,旗帜杂乱,皆是农民打扮,又无攻城装备,料定他们攻不下宛城,拒不投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关中四关之一的武关要塞!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0

    第三十二回:张良指点迷津刘邦走武关
    沛公攻宛城失利意欲绕行(二)

    刘邦发怒道:“好你个姓吕的,不让你吃点苦头,你不知道我刘季的厉害!”遂下令起义军向宛城发起进攻。
    不料,这宛城不仅高大,且秦军防守顽强,义军士兵虽然十分英勇,奋力攻打,却屡攻不下,伤亡不断增加。刘邦在城下见了,心中焦躁又无计可施,心中暗想,早日入关才是大事,宛城既然难以攻取,不如放弃攻城,绕过宛城继续前进。于是,刘邦下令义军停止进攻,绕过宛城继续西行向武关进发。
    张良在后方发现起义军停止了进攻,正在撤离宛城,急忙找到刘邦问明情况,刘邦说道:“我看这宛城十分坚固,秦军防守严密,怕是短期内无法攻取,决定放弃此城,继续赶路,免得在这里浪费时间!”
    张良一听急忙劝说道:“沛公所言差矣,宛城绝不可放弃。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西进路上险要的城池关隘皆有秦军扼守,宛城乃军事要地,秦军兵力不在少数,现在不攻下宛城,一旦前面遇见秦军拦截,宛城的秦兵再趁机从后面倾巢而出,前后夹击我军,后果不堪设想!”
    刘邦思忖片刻,也感觉放弃进攻宛城不妥,万一前后受敌十分危险,点头说道:“子房说得有理,幸亏有你提醒,不然又犯大错矣!”
    说到这里,刘邦皱起眉头问张良道:“可是宛城防守严密,屡攻不下,我军又已经拔寨撤离,还有何办法挽回不利局面,拿下宛城?”
    张良捻着胡须考虑了一会儿,对刘邦说道:“这南阳郡守吕齮乃一文官,平时善待百姓,爱护士兵,并非忠于朝廷的顽固之辈,且宛城远离咸阳,孤立无援,吕齮之所以固守宛城不降,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家人与城中军民的性命罢了。对付此人,沛公宜采取‘虚实结合,攻心为上’的策略,施以仁政,以智取胜,定可拿下此城!”
    刘邦听了连连颔首道:“攻心为上,以智取胜,说得好。既可减少杀戮,又可减少我军弟兄们的伤亡,不知子房可有具体办法?”
    张良答道:“办法倒是有,但须悄悄进行,不可泄露。”
    于是,刘邦按照张良的计策,将队伍佯装撤退数十里隐蔽起来,在农户家把路上缴获的布匹拿出来,统一制作了几十面旌旗,旗帜的颜色和式样焕然一新。准备停当之后,刘邦下令起义军趁夜间悄悄返回,在宛城四个城门下整齐列队。按照张良的计谋,刘邦于黎明时分下令士兵在城下一起摇旗呐喊,擂鼓助威,摆出强攻的态势,以对守卫宛城的秦军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87)南阳郡,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设立,包括现今南阳市、鲁山、嵩县及湖北枣阳市、襄州、樊城等地区。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古宛城早已不复存在!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1

    第三十三回:张良献策兵不血刃取宛城
    所过勿掠安民政策得人心(一)

    守卫宛城的秦兵突然发现一夜之间被起义军四面包围,十分惊慌,急报南阳郡守吕齮。吕齮听说又有敌军来犯,大吃一惊,急忙更衣于晨光熹微中登城观望。但见城下旌旗飘舞,阵势威严,战鼓轰鸣,杀声震天,数十面旌旗之中一杆“刘”字大旗分外醒目,看样即将发动攻势。
    吕齮看到城下这支军队旌旗鲜亮,气势不凡,顿时惊得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心中暗想,昨日抵御那支义军攻城已是竭尽全力,死伤许多士兵百姓,今日这支队伍军威森严,战力必定不弱,若是向宛城发起进攻,势必难以抵挡,城池不保。
    吕齮既担心破城后自己与妻儿老小被义军俘虏受辱被杀,又担忧城中军民遭到屠戮,不由得手足无措,心灰意冷,他自忖难逃此劫,万般无奈之下便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遂一跺脚对属下说道:“这支‘刘’字军队军容齐整,不同于昨日撤走的那支军队。难道是那刘邦又搬来了援军?今日若被义军攻破城池,刘邦必恨我率宛城军民抵抗义军攻城,不肯放过我,我不如趁早自行了断,免得被俘受辱而死!”
    吕齮于绝望之下便欲拔剑自刎,属下谋士陈恢急忙上前一步按住吕齮拔剑的手,让吕齮坐下,劝说道:“郡守大人万万不可轻言自裁,您冷静地想一想,你若死去,撇下城中士兵与众多父老乡亲将如之奈何?若是继续抵抗,一旦城池被攻破,义军必然大开杀戒,不知有多少人死于刀剑之下,大人于心何忍?在下听说沛公刘邦仁和宽厚,大度仗义,亲善秦人,所到之处皆受到拥戴,现如今反秦烽火四起,势如燎原,我秦朝早已危在旦夕,回天无力,大人何必为昏庸无能的秦二世胡亥舍命殉葬?眼下宛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与其负隅顽抗,玉石俱焚,不如归降刘邦,既可保住自己与家人的性命,避免城中军民遭义军屠戮,说不定大人您还能继续为官,何乐而不为呢?如大人允准,在下愿出城面见沛公刘邦,与他商议和谈归降事宜。”
    吕齮沉思片刻,感觉陈恢说得有理,先保住全城军民性命要紧,于是叹口气说道:“唉,也罢,到了这步境地,也只好如此了。你去告知义军首领刘邦,如能保住宛城军民的性命,我吕齮甘愿以死谢罪!”
    陈恢说道:“大人放心,为了全城百姓安危,在下定不惜肝脑涂地,舍命劝阻义军停止进攻,罢战言和!”
    于是,陈恢打着白旗走出城来,口中高声喊道:“宛城郡守吕齮有要事相告沛公,切勿动手!”
    城下的义军士兵见有人出城高呼要见沛公,随即一拥而上,将陈恢捆绑起来押到刘邦的大营。
    刘邦命人将陈恢带上来,心中怒气难平,厉声问道:“你可是南阳郡守吕齮派来的?死到临头,还有何话要说?”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2

    第三十三回:张良献策兵不血刃取宛城
    所过勿掠安民政策得人心(二)

    陈恢见果然还是刘邦的那支军队,并不十分意外,心中暗暗钦佩刘邦更换旗帜、虚张声势的妙计,深深施礼答道:“在下特意代吕齮大人向沛公致意。陈某久仰沛公大名,听闻沛公奉楚王之命西征咸阳,先入关者即为关中王。如今沛公率军攻打宛城,已经付出代价,而南阳乃是秦之大郡,有数十座城邑相邻,兵员众多,物资储备充足,沛公怕是一时难以攻取。而宛城军民皆因惧怕义军一旦攻破城池必然屠城,难逃活命,是以据城坚守不降。若沛公放弃宛城西进,又担心宛城及附近城邑守军随后掩杀,形成前有阻截、后有追兵之势,义军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刘邦听陈恢分析得头头是道,点点头说道:“哼,好大的胆子,你敢威胁我?你接着说,我倒要听听你还想说些什么!”
    陈恢答道:“在下岂敢威胁沛公?不过据实陈奏而已。在下以为,宛城的局面,战则两败具伤,无数人为之流血丧命,家破人亡。和则两利,免于攻伐杀戮,沛公不如以和平方式取得宛城。”
    “噢?你说说看,我该如何和平拿下宛城?”刘邦此时已经明白了陈恢前来的用意,随即问道。
    陈恢接着说道:“以沛公的德行和威望,和平解决其实并不难。只须沛公做出承诺:不伤百姓,不杀官员士兵,不追究南阳郡守吕大人抗击义军的罪责,宛城即可归降沛公,守军交由沛公指挥。如此,沛公不但避免了杀戮和牺牲,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西进,而且周围那些尚未降服、还在观望的城邑得到这一消息,定然争相开城欢迎沛公,心悦诚服地归顺于您,若如此,岂不是皆大欢喜,两全其美之事?”
    刘邦听了陈恢所说的和谈条件,心中暗喜,更加庆幸张良在身边出谋划策,避免了一场血战。于是故作沉吟,转头望向张良,张良向刘邦微微点头示意,表示可以接受陈恢提出的条件。
    刘邦便对陈恢说道:“嗯,我看你提出的办法倒是不错,容我仔细考虑再做决定!”遂命人带陈恢下去暂且歇息,等待答复。
    陈恢走后,张良对刘邦说道:“为争取民心,沛公应答应陈恢所提出的全部条件,一是对宛城官员和军民实施安抚政策,全部赦免其罪,并令吕齮继续为郡守管理南阳地区,二是即刻派出使者向周围城邑宣扬沛公的善意主张,凡归顺义军者,原秦朝官员一律继续为官,不予追究罪责!”
    刘邦颔首答道:“子房所言甚合我意,我也有此打算,赦免这些秦朝官员,我们既不会失去什么,而且更有利于地方管理,稳定后方,反倒是件好事。既然接受吕齮投降,那就遵守信义,一律赦免其罪,既往不咎,南阳再无后顾之忧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张良兵不血刃,巧妙易帜取宛城!
    感谢文学网友关注支持,顺祝夏安,将精彩继续!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3
    第三十三回:张良献策兵不血刃取宛城
    所过勿掠安民政策得人心(三)

    刘邦遂请张良修书一封,派使者与陈恢一道进宛城面见南阳郡守吕齮,送达沛公刘邦的答复:接受宛城归降,赦免全城官员和军民,各级官员仍然各司其职,不予追究,宛城守军收编为义军队伍。南阳郡守吕齮看了刘邦的来信,心中一块大石这才落地,随即命人打开城门,率众官员出城投降。
    起义军兵不血刃,轻取宛城这一军事重镇,刘邦遂按张良提出的方针,施以任政,封南阳郡守吕齮为殷侯,继续治理南阳郡,赏陈恢为千户侯,任宛城县令。宛城守军除了留少人马数维持当地治安以外,其余归于刘邦统领。消息传出,宛城上下皆感激刘邦的宽容大度,热情拥戴刘邦和义军。
    南阳郡下辖的其它城邑的秦朝官员见宛城郡守吕齮已经降了刘邦,安然无事,照常为官,也纷纷效仿,放弃抵抗,派人前来宛城与刘邦谈和求降,刘邦均一视同仁,令其保留原官职,管好自己的城邑,不得侵害百姓。一时间,刘邦与起义军声名远扬。
    忙碌完这一切,刘邦心中顿感踏实许多,他不禁感慨地对张良说道:“连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看这秦朝统治下的百姓是多么希望罢战止戈,过上和平安定的日子啊!”
    张良点头说道:“沛公说得极是。暴秦之下的民众渴望和平安定久矣。所以,只要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军队不抢掠民间资财,不滥杀无辜,我起义大军必然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进而让全天下人信服!”
    刘邦听罢频频颔首,略一思忖对张良说道:“作战需要攻心,安民亦是如此。那就请子房拟定一条法规,义军所到之处,不得打扰抢掠百姓,严禁滥杀无辜,违者问罪,通告全军和天下!”
    张良捋着胡须,抬头望向远方,思忖片刻说道:“那就请沛公下一道军令,叫‘所过毋掠’,严禁部队扰民!”
    “所过勿掠,所过勿掠......”刘邦听完思索着,口中念了两遍,遂欣喜地看着张良说道:“甚好甚好!就请子房依此为我制定数条军令,颁布下去,命全军严格遵守,违者严惩不贷!”
    张良为刘邦拟定的“所过毋掠”这一重要的安民政策,就成为刘邦此后在关中地区及攻占的各诸侯国实施“攻心”策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所过毋掠”政策一经宣布,各处民众争相宣扬刘邦的仁义德行,归顺者不断,刘邦的义军队伍日益壮大。
    刘邦的宽容大度与声望给了张良以极大震动,张良深知自己用兵统将皆远不及刘邦,索性把自己率领的全部兵马都交与刘邦管辖,刘邦欣然收受,对张良更加信任倚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1
    第三十四回:赵高露狼子野心发动政变
    一代昏君秦二世被逼自刎(一)

    刘邦在张良指引下,率起义军自宛城出发不久即沿大道转向武关所在的西北方向,义军接连攻下秦军防守薄弱的胡阳(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析郦(今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丹水(今河南南阳市淅川县)等城邑,扫清了入关道路上的各处障碍。此时的刘邦斗志昂扬,骑在战马上挥鞭直指武关,起义军士气大振,马不停蹄迅速向武关要塞推进。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间,秦军战败的军情接连传入宫中,但是皆被赵高截留,没有上奏秦二世胡亥。胡亥见宫中静如止水,悄无声息,没有任何奏报,反而感觉十分疑惑,一再询问丞相赵高前线平叛战况如何,赵高每次都是敷衍搪塞,说秦军正取得节节胜利,皇上不必担忧。
    胡亥将信将疑,于是便召来其他大臣了解情况。大臣们有的支吾着推说丞相赵高掌管军事,自己不知情,有的则说形势大好,秦军大获全胜,叛军已大部被歼。这让胡亥更加疑窦丛生,心神不宁,对赵高的怀疑也愈发加重。于是,胡亥便瞒着赵高,下令调阅近期所有奏折和战报要亲自过目,打算上朝亲政过问前线战事。
    宫中的一举一动自然瞒不过赵高,秦二世胡亥欲亲自临朝问政的消息很快便传到赵高的耳朵里。赵高发现秦二世胡亥开始对自己失去信任和耐心,感到胡亥的存在对自己独揽大权、独断专行已然构成了极大威胁,决定立刻发动宫廷兵变,除掉胡亥,然后伺机篡位称帝。
    八月这天,赵高召来自己的兄弟、郎中令赵成和女婿、担任咸阳县令的阎乐(88),秘密制定对胡亥下手的计划。赵高对赵成和阎乐说道:“这胡亥看到朝廷日渐式微,对我日益不满,欲限制我的权力亲自上朝理政,这对我如今的地位构成了极大威胁,已成为我们的头等心腹之患,必须立刻除掉此人,以根绝后患!”
    阎乐全靠岳父赵高一手提携才进入朝廷,官至咸阳令,且掌控皇宫外围护卫,可说是赵高最为信任的爪牙,听了赵高的打算,阎乐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关乎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便问赵高道:“岳父大人打算何时动手?”
    赵高阴沉地说道:“此事紧急不宜再拖,我恐日久生变,必须马上行动!”
    阎乐毫不迟疑地说道:“好,如何行动悉听岳父大人安排。”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这天,赵高与赵成、阎乐经过一番密谋策划,开始实施政变计划。赵高事先借故撤走了皇宫内的护卫军,然后赵成与阎乐按赵高事先安排,带领一千余名咸阳守军,手持长矛弓箭,一路上高喊着:“抓捕盗贼,缉拿凶手,阻挡者格杀勿论!”直闯胡亥的望夷宫。
    宫内侍者见是郎中令赵成和咸阳令阎乐率领一千余士兵闯入皇宫,个个气势汹汹,满脸杀气,赶紧纷纷躲避,秦二世胡亥的近身护卫见状上前阻拦,皆被赵成、阎乐带领的士兵所杀。
    胡亥此时正在宫中与几个妃子、宫女饮酒取乐,听见呼喊声由远而近传来,胡亥一看竟然是一群秦军士兵闯进宫来,怒喝道:“是谁如此大胆,竟胆敢擅闯朕的宫殿,要造反吗!”
    胡亥话音未落,早有几只利箭“嗖嗖”射了进来,把胡亥龙床上的帐幕射穿了几个大洞,胡亥见状大惊失色,急忙大喊:“侍卫在何处,来人啊!”但是无一人应答。胡亥这才发现宫中一片死寂,除了自己和几个妃子以外,早已空无一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88)据资料称,秦时宦官为内臣,掌管宫中事务,并非全部是阉人,所以赵高有女儿理应属实。到东汉即公元25年以后,宦官才全部是阉者。

    
    秦二世胡亥,身败名裂,咎由自取也!
    感谢朋友赏读鼓励,顺致夏安!
    非常感谢方夫人先生赏读鼓励,祝好!
    @扬光RC 2022-07-05 06:43:27
    支持佳作!
    -----------------------------
    再次感谢扬光RC先生赏光鼓励!祝好1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2
    第三十四回:赵高露狼子野心发动政变
    一代昏君秦二世被逼自刎(二)

    胡亥正不知所措,只见赵成和阎乐随后仗剑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跟随着大批手持武器的士兵,阎乐挥手示意宫中的妃子、宫女离开,只留下胡亥一人。
    胡亥不明所以,还不知死期将至,壮着胆子摆出皇帝的威严,战战兢兢地指着赵成、阎乐说道:“尔等来此作甚?难道不知携带兵器擅闯皇宫是死罪吗!”
    阎乐看看胡亥惊恐不安的模样,冷笑着抬手指点着胡亥斥责道:“胡亥,你这昏君,自登基以来骄横放纵、荒淫无度,草菅人命,肆意诛杀,罪恶累累,如今天下所有的人都背叛了你,你却兀自不知,天天沉溺于酒色。你的存在只能激起民愤,贻害大秦王朝,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秦二世听了阎乐的一番话,不觉心里一沉,脊背发冷,感到事情不妙,忙问阎乐道:“请问爱卿,丞相现在何处,我可以见丞相一面吗?我有话要当面对他讲。”
    阎乐断然拒绝道:“不可,丞相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没工夫见你。”
    秦二世又说道:“那就请爱卿转告丞相,我愿意交出皇帝玉玺,让出皇位,迁出皇宫,只做一个郡主即可。”
    胡亥说完,见阎乐皱着眉头望向宫殿上方,并不理睬自己,以为还未达到阎乐满意,便又说道:“如果丞相还不答应,那我就在关中做个万户侯吧。”
    阎乐听到这里,已经极不耐烦,脸上现出杀气,掂了掂手中佩剑刚要开口,胡亥见阎乐这幅神情,知道大事不好,遂抱着最后的希望哀求道:“罢了,那就请爱卿转告丞相,我也不做万户侯了,就和皇后、儿女去乡下做个普通百姓,自食其力,永不回宫......”
    阎乐打断胡亥的话,说道:“住口,你到如今还不明白吗?我是专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来诛杀你这个昏君的,无论你说什么,我也不会替你传话,现在你的忌日到了!”
    阎乐说完,向身后一招手,示意站立于身后的士兵上前动手。
    秦二世胡亥终于明白赵高是蓄意置自己于死地,死到临头哀求已是徒劳,他不愿意被人乱剑砍死,于是摆摆手绝望地说道:“尔等休要上前,让我自己动手吧!”
    胡亥长叹一声拔剑在手,两眼流出泪水,仰天说道:“上天啊,朕何罪之有,今日竟死于非命?赵高啊赵高,你独掌宫中大权还不够吗?还要取朕的性命。我悔不该当初拒听李斯劝谏,放纵赵高为所欲为,竟至于今日遭最宠信的丞相加害于我,我死不瞑目矣!”
    胡亥说罢,举剑自刎,至死也没有完全明白,究竟为何落得这般结局,更想不到的是,他最后竟然死在自己最宠信的丞相赵高之手。    
    胡亥做皇帝仅三年便死于非命,年仅二十四岁。死后,赵高命人按照庶民身份将胡亥葬于西安之南的曲江(今陕西西安市雁塔区曲江镇),距骊山秦始皇陵墓相距八十里,胡亥若是地下有灵,只能在此处面向东北遥拜父皇了。
    秦二世胡亥虽说是个荒淫奢侈的昏君,无德无能,参与矫诏篡位,迫害忠良,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罪该万死,咎由自取,但最后竟死于自己最宠信却又无比阴鸷毒辣的奸臣赵高之手,其可悲下场也令人叹息。
    唐代诗人周昙在他的《秦门·胡亥》一诗中感叹道:
    ? “鹿马何难辨是非,宁劳卜筮问安危。
    权臣为乱多如此,亡国时君不自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致方夫人:历史总是留下无数遗憾,比如诸葛亮,假如没有一系列失误,会战胜曹操吗?再如项羽如果没有性格缺陷,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也许中国历史上就没有汉朝;再如,刘邦如果不纳薄姬为妃,历史上又何来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历史真是个奇妙让人回味无穷的东西。

    
    奸贼赵高弑杀秦二世胡亥,祸国殃民,罪该万死。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3

    第三十五回:子房巧设连环计麻痹秦军
    义军突袭武关刘邦入关中(一)

    武关是进入关中地区的四大关隘之一,即东函谷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武关位于关中地区东南部,距东北方向的函谷关五百余里,也是当年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的交界处。此关北依高耸的少习山(因而春秋时期武关称为“少习关”),关城的东、西、南三面濒临武关河(89),入关的山路蜿蜒曲折盘山而建,最狭窄处不能并骑而行,有“秦关百二”之称(即二人守住山道,百人莫敌),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秦军历来重兵把守于此,防范严密。
    刘邦率义军跋山涉水,穿越莽莽秦岭,进至武关之下。刘邦骑在马上遥望关隘,但见山势险峻,道路崎岖,城墙高耸,壁垒森严,心中暗想:如强行攻城,即使遭受重大伤亡也不一定能够取胜,不由得皱起眉头,捋着胡须苦苦思索攻关之策。
    这时,张良催马向前与刘邦并立于一起,他见刘邦眉头紧锁,望着武关一动不动,知道刘邦在苦思攻城计策,遂微微一笑,问刘邦道:“沛公眉头紧皱,可是在谋划入关之策?”
    刘邦听见张良问话,从苦思中回过神来,答道:“正是如此。我看这武关山道狭窄,险峻异常,易守难攻,极难突破,苦思不得良策,是以独自忧心矣!”
    张良听了略一沉思,向刘邦献计道:“沛公不必忧虑。在下听说秦朝丞相赵高独揽军政大权,架空了秦二世胡亥,赵高此人专横霸道,一人独尊,且野心极大,以在下之见,不如派人秘密进入咸阳联络赵高,就说我军愿与其和谈,若是开关让义军进入关中,不仅可以避免流血杀戮,还将一半关中平原划给赵高作为领地,互不侵犯。然后再派人进入武关,把此消息告知守城将领,贿以重金,待其守军麻痹松懈之际,突然发动袭击夺取武关!”
    刘邦听了张良的计策,面露喜色,抚着胡须连连点头说道:“嗯,好计策,此乃双管齐下之计,相辅相成,同时并举,我看可行,就交与子房速速办理吧!”
    于是,张良给赵高修书一封,密派使者带上信件走秦岭小道潜入咸阳,将刘邦的密信交与赵高。
    赵高听说义军已经兵临武关,不禁暗暗心惊,忙展开刘邦的来信观看。只见信中写到:“沛县刘季拜见丞相大人。久闻赵大人贤德仁厚,治国有方,刘季甚为仰慕。在下刘季也曾是秦朝沛县小吏,欲尽心报效朝廷,皆因秦二世胡亥昏庸无道,厉法酷税,欺压百姓,迫害忠良,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得已起兵反秦。丞相与我皆为秦朝臣子,如今义军即将攻破武关,不日将兵临咸阳城下。在下不忍与丞相大人兵戎相见,相互残杀,伤及无辜秦人性命,特派使臣前往咸阳与丞相大人商谈停战议和事宜。如义军不战而进入关中,在下愿将关中一半土地分与丞相大人作为领地,今后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共享富贵安乐。不知丞相大人尊意如何?刘季在武关城下静候赵大人佳音。沛县刘季拜上。”
    赵高生性狡诈多疑,看了刘邦的来信,自然是将信将疑,他不相信刘邦信中所言,会把一半关中之地分给自己,而且即便和谈成功,自己也几乎失去了今天拥有的一切,既不能称王,更遑论称帝君临天下了。但是,朝廷已经无兵可用,无力抵御来自武关和函谷关两支起义大军的进攻,如继续抵抗,恐怕结局更加不妙。赵高一时拿不定主意,因而一直狐疑不决。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释:
    (89)武关河,汉江支流丹江上游较大的一条支流,因流经武关而得名。发源于陕西省丹凤县蟒岭南麓庾家河乡土地沟,北南流向,全长116.7公里,是丹凤县仅次于丹江的最长河流。
    感谢朋友赏光,祝好!
    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但所指的“儒”究竟是些什么人?仍有争议,而且,这丝毫不妨碍秦始皇嬴政是一代统一天下的伟大君主的地位。始皇帝北疆扫荡匈奴,南方平定岭南,统一文字、度量、车轨,削诸侯,设郡县,件件皆是不世之功。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4
    第三十五回:子房巧设连环计麻痹秦军
    义军突袭武关刘邦入关中(二)

    赵高心里明白,如果断然拒绝刘邦提出的议和条件,怕是那一半关中之地也化为泡影,因此,赵高不想放弃与义军讨价还价的机会。经过再三考虑,赵高决定先试探一下义军的虚实,于是,赵高派信使赶赴武关,告知守关将领秦扈暂且不要与义军交战,拟与刘邦谈判媾和。
    数日后,张良派往咸阳的使者归来,向刘邦禀报此去咸阳面见赵高的经过,刘邦得知赵高还在犹豫不决,知道时间紧迫,机不可失,当即决定立刻派谋士陆贾为使者前往武关面见秦军守将秦扈。
    陆贾单身匹马来到武关城下,向城头守军高声说道:“我奉义军统帅刘邦之命前来与你们秦将军商谈停战事宜,快快打开城门让我入关与秦将军面谈!”
    守城士兵听了急忙禀报守关将领秦扈,秦扈此刻恰好刚接到赵高加急送来的信函,信中命令武关守军暂不与义军交战,秦扈又见刘邦派使者来见,深信不疑,遂命士兵打开城门让陆贾入关进入兵营。
    入座后,陆贾对秦扈说道:“我义军首领刘邦已经派使者进入咸阳,正与丞相赵大人商议和谈安排,不日我军统帅将亲往咸阳与丞相大人会晤,目前起义军已经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我军统帅刘邦让在下捎话给秦将军,若是和谈成功,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今后友好相处,不分彼此。为表示友好,沛公特命我带些薄礼送与将军,还望将军笑纳!”
    秦扈见陆贾带来的“薄礼”竟是十分贵重的金银珠宝,大为惊喜,对陆贾的话愈发相信,送走陆贾之后,随即下令撤去城头的秦军哨兵,放松了武关的守备。
    陆贾自武关归来,向刘邦报告了面见武关守将的经过,刘邦听了感到时机已到,当机立断,趁第二天清晨大雾弥漫之际,派人在武关城下喊话道:“我义军统帅刘邦与朝廷丞相赵高已经约定,在咸阳城下举行会晤,商议罢战和谈事宜,快快打开城门,让我军统帅刘邦入关,不要耽搁会谈大事!”
    武关守将秦扈刚收了珠宝,又有丞相赵高的指令,听守军士兵说城外仅有十数人等待入关,料定不会有诈,便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欲放刘邦入关。这时,埋伏在武关周围的起义军将士见城门徐徐打开,立即在樊哙、曹参、周勃、夏侯婴等数员大将率领下,突然从雾中冲了出来,杀入武关要塞,控制了城门,刘邦率义军大部队紧随其后冲入武关。
    守卫武关的秦军将领秦扈完全没有料到义军会发起突然袭击,急忙召集人马仓促迎战,但为时已晚,数万义军士兵个个勇往直前,奋力厮杀,攻势凶猛,与守城秦军展开巷战,经过几个时辰的激战,秦军伤亡大半,主将秦扈在混战中被杀,其余秦兵四散而逃。为绝后顾之忧,刘邦下令将守卫武关的秦军全部歼灭,最终完全占领了进军咸阳最为关键的武关要塞,踏上了关中大地。
    稍事休整,补充粮草物资之后,刘邦留下一支军队守卫武关,率义军主力继续向西北方向三百里的峣关(今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南)进发。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ty_豆腐780 2022-07-07 20:40:13
    图文并茂,支持大作,学习问好。
    -----------------------------
    感谢豆腐780先生赏读鼓励,祝好!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5

    第三十六回:子婴称秦王除奸赵高毙命
    张良布疑阵行贿峣关守将(一)

    秦王子婴元年(公元前207年)九月,赵高杀掉秦二世胡亥之后的第二天,以胡亥的名义通知满朝文武入宫议事。
    文武大臣进入大殿却不见皇帝露面,因为胡亥极少参加议政,即便上朝也大多不按时间到来,所以大臣们早已习以为常。正在议论纷纷之际,只见赵高大步走上台阶,高声宣布道:“秦二世皇帝自知昏庸无能,骄奢淫欲,杀害忠良,贻误国事,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罪孽深重,深感愧对社稷,已经在望夷宫自裁驾崩。皇上临终留下遗言,嘱托本丞相择日另立贤君,稳定社稷,以维护我大秦江山万年永固!”
    众位大臣听说秦二世已经自裁身死,个个目瞪口呆,十分震惊。但是多数官员心里清楚,事情绝非赵高说得这么简单,其中定有隐情,但慑于赵高的淫威,无人敢于站出来表示质疑,皆保持沉默。
    其实赵高欲自立为皇帝,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天子美梦,蓄谋已久。胡亥死后,奸猾的赵高便派出爪牙,在宫中四处传播丞相赵高是最为合适的皇帝人选,应该早日登基称帝的消息,以探测人心向背。没想到,朝中大臣竟鲜有人响应,就连那些一向逢迎讨好于赵高的大臣们也缄口不言,装聋作哑。因为人人心里清楚,赵高若登基称帝,秦朝江山就改名换姓,归了赵氏,这无异于发动政变,推翻了秦氏的统治,这可是大逆不道、诛灭九族之罪,谁有这个胆量敢于冒犯天条,追随赵高铤而走险?
    赵高从中觉察出大臣中压抑的不满情绪,他担心自己如贸然篡位称帝可能遭到朝野上下的强烈反对,后果难以预料,便暂且打消了篡位登基的念头。因胡亥的兄弟全部被杀,胡亥死后被贬为庶民,赵高便决定在皇室成员中挑选一位老实忠厚、便于自己操控的皇室成员继位登基。于是,赵高经过反复挑选,最终看中了平日沉默不语、深居简出、不问朝政的王室成员子婴(90),准备择日将其扶上皇位。
    但是,赵高心有不甘,他为了自己今后名正言顺地登基称帝,煞费苦心地想出一个招数,在朝堂上提出:“当前,六国已经纷纷复国称王,我秦朝地域与势力范围已经缩小至关中以内,实力尚且不如诸侯,已经不足以号令天下。我以为皇上应该去帝号,改称‘秦王’,以宣示今后东山再起,统一天下,再次称帝的决心,各位大臣有何不同意见?”
    众大臣皆记得赵高“指鹿为马”的教训,担心遭到报复,无人敢于反对,都说道:“我等赞同丞相提议!”于是子婴放弃皇帝尊号,改称“秦王”,世人称“秦王子婴”。
    赵高为显示自己的权威,控制子婴,继续掌握朝中军政大权,当朝宣布:“恭请秦王自明日起移驾宗庙,斋戒五日,祭拜祖先,然后举行登基大典,加冕称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释:
    (90)子婴(?-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仅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其身世存疑,一说是秦始皇的孙辈,一说是秦皇的侄辈,一说是秦始皇的兄弟,莫衷一是。

    
    秦王子婴生不逢时,受命于秦朝危难之中,无力回天!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6

    第三十六回:子婴称秦王除奸赵高毙命
    张良布疑阵行贿峣关守将(二)

    子婴虽说历来不参与朝廷议政,不问朝中之事,外表恭顺谦和,却极有政治头脑。他时刻都在密切关注朝廷与海内局势的发展,暗中结交志同道合的官员,随时掌握事态动向,耳闻目睹赵高协助秦二世胡亥矫诏篡位,陷害忠良,误国害民,发动宫廷政变弑杀秦二世胡亥的种种罪行,早就对赵高恨之入骨,欲除掉这个十恶不赦的奸贼,只是赵高一向疑心极重,防卫森严,子婴等人无法得手。
    当子婴听说赵高让他独自去宗庙斋戒五日,祭拜先祖然后登基的安排,心中十分不安,他担心赵高万一在宗庙中设有埋伏,自己一旦进入宗庙中了赵高的圈套,必定有去无回,赵高极有可能趁机杀了自己找借口篡位。几经考虑,子婴遂心生一计。
    第二天一早,子婴便派人去赵高府上传口信,假称自己突然病重,不能马上去宗庙祭拜。狡诈的赵高自然不相信子婴所言,于是派人以问候为名去子婴府邸打探。探视者果然见子婴躺在卧榻上,面带病容,精神萎靡,卧榻前摆着熬好的中药正待服用。探视者回来禀报赵高,子婴果真患病卧床不起。赵高听了将信将疑,却也无计可施,只好等待子婴病情好转再做打算。
    就这样,赵高一连等了五天,几次派人看望子婴,探望者回来皆说不见子婴病情有起色。赵高终于忍耐不住,决定亲自去子婴府邸看个究竟。
    这天,赵高趾高气昂地带着护卫进入子婴府邸,行至子婴寝宫前,管家出来对赵高深深施礼道:“在下不知丞相驾到,有失远迎,还望丞相恕罪。秦王有恙在身,正在静养,不宜喧哗,请丞相大人单独入内觐见秦王,护卫在门外等候。”
    赵高料想咸阳是自己的天下,无人敢在这里对自己不敬,于是朝身后的卫士挥挥手说道:“尔等在门外守候,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妄动,我去去便回。”赵高说完便一个人往寝宫深处走去,兀自不知,这一去便再不能活着出来。
    赵高大摇大摆地走到子婴寝宫门前,见房门敞开,垂着帷幕,两名侍女分立房门左右。见赵高到来,侍女为赵高掀起帷幕,赵高昂然入内,顿时一怔。却见子婴并没有躺在病榻上,而是端坐于案前,神色肃杀,毫无病态,正手持一盏铜爵饮酒,子婴身后站满了大臣。赵高一看知道事情不妙,正欲转身离开,身后房门早已关闭。
    赵高惊恐地说道:“尔等想做什么?”
    子婴低声喝道:“奸贼赵高,你的死期到了!”
    子婴说着,将手中铜爵“当”的一声重重掷于地上,埋伏于寝宫帐幕后面的几十名刀斧手听见号令,立刻涌出来将赵高团团围住,也不说话,剑斧齐下,霎时将那赵高砍成肉块。等在门外的赵高的贴身护卫还来不及做出反应,也被子婴布下的亲兵尽皆杀死,一个不剩。
    除掉赵高,子婴随即率众臣祭拜宗庙,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宣布登基称王,布告关中,下诏灭赵高三族,于咸阳宫门外示众三日。祸国殃民的奸臣赵高一生恶贯满盈,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赵高伏诛的消息传出,大臣们皆额手称庆,宫廷内外欢声一片,人心大快。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秦王子婴除掉祸国殃民的奸臣赵高。
    除掉赵高,子婴随即率众臣祭拜宗庙,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宣布登基称王,布告关中,下诏灭赵高三族,于咸阳宫门外示众三日。祸国殃民的奸臣赵高一生恶贯满盈,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赵高伏诛的消息传出,大臣们皆额手称庆,宫廷内外欢声一片,人心大快。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感谢关注,祝好!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7

    第三十六回:子婴称秦王除奸赵高毙命
    张良布疑阵行贿峣关守将(三)

    或许,秦王子婴本来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延续秦朝命脉,他登基后,迅速展现出自己的政治魄力和处事手腕,果断诛杀奸臣赵高之后,迅速抽调秦军加强守卫关中军事要塞峣关和函谷关,以图阻止义军前进,重振朝纲,挽回颓势。
    然而,只可惜子婴生不逢时,在古代嫡系相传的制度下,他不可能有继位称帝的机会。当历史的无形之手将他推上秦王的宝座时,秦朝已是风雨飘摇,苟延残喘,病入膏肓,任是神仙下凡也回天乏术,大厦倾覆只在眼前了!
    再说刘邦率起义军攻破武关,继续挥师北上来至蓝田(今陕西西安蓝田县)境内的峣关。峣关因临峣山得名,距咸阳不足二百里,是护卫咸阳的最后一处咽喉要道。蓝田盛产美玉,以其温润光泽(91),闻名天下,秦始皇玉玺即为蓝田玉雕刻而成。蓝田景色秀丽,青山碧水,河流潺潺,因而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赞颂蓝田风光的诗篇。唐代大诗人王维游览蓝田山水后写诗赞叹道: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唐代著名诗人钱起也在他的《过孙员外蓝田山居》一诗中这样描写:“近窗云出洞,当户竹连山。对酒溪霞晚,家人采蕨还。”
    通过诗人的生动描述,足见蓝田风光之幽美,山川之秀丽,只可惜在秦末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忙于攻城略地,征战杀伐,争夺天下,无暇顾及这大好河山,壮美景色了。
    峣关位于蓝田县城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大道经峣关北通咸阳,南接武关,乃军事重地,秦朝一旦失去峣关,便再无险可守。刘邦见峣关陡峭险峻,难以接近,心中暗想:自己所带领的前锋部队仅有三万人马,又无攻城器械,该如何攻取此关?
    刘邦便问计于张良道:“子房,我看这峣关十分险峻,易守难攻,我军兵力不足,又不善攻坚,不知有何办法拿下此关?”
    张良早已成竹在胸,抚着颌下胡须思忖一下,不慌不忙地答道:“沛公不必担忧。我探得消息,听说峣关守将名叫蔡旺,乃是一屠狗卖肉出身的商人,此人贪财重利,花钱买来此守城官职。可先以金银珠宝予以收买,令其麻痹大意,放松戒备,我军再于关下虚张声势,展示军威,然后伺机而动!”
    刘邦听了欣然说道:“原来子房已有计策,就按子房说的办法实施。这说服峣关守将的活儿非郦食其莫属,立刻命郦食其进峣关面见这个秦将蔡旺,令其放弃抵抗,向我军投降!”
    在郦食其进入峣关之前,张良首先施以疑兵之计,命负责起义军炊事的人员每次做饭时都伪装成五万人以上的伙食,故意在峣关城下用马车反复往来运送餐饭,让守卫峣关的秦军注意到,起义军人马多达五万之众。然后,张良再命人于峣关周围的几个山头上竖起大批义军旌旗,点燃烽火,虚张声势,以震慑秦军,削弱其斗志。这一切办妥后,张良请刘邦命郦食其带着金银珠宝进入峣关,面见守关的秦军将领蔡旺,商议和谈反秦事宜。
    刘邦见张良部署得有条不紊,无懈可击,遂由衷地赞叹道:“子房思虑缜密,滴水不漏,妙也!有子房相助,我何愁攻不下峣关?”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释:
    (91)蓝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和田玉、岫玉、独山玉) ,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玉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谢谢赏读,恭祝各位朋友夏安!

    
    蓝田风光甲天下。
    谢谢赏读,恭祝各位朋友夏安!
    刘邦见张良部署得有条不紊,无懈可击,遂由衷地赞叹道:“子房思虑缜密,滴水不漏,妙也!有子房相助,我何愁攻不下峣关?”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8

    第三十七回:郦食其做说客劝秦将归附
    刘邦克峣关再获蓝田大捷(一)
    峣关守将蔡旺此时已经接到守城士兵来报,得知义军五万人马兵临关城之下,周围山头战旗飘扬,人喊马嘶,大有攻城之势,心中早有几分胆怯,见到郦食其前来不知何意,忙请郦食其入座。
    蔡旺试探着问郦食其道:“你是义军,我乃秦将,我奉朝廷之命守卫此关,与你井水不犯河水,不知老先生来此作甚?”
    郦食其向蔡旺施礼说道:“义军路过此地,我军统帅沛公见将军远离家乡,常年驻守于此,十分辛苦,特命在下给将军送一份薄礼,以示友好和慰问!”
    蔡旺见郦食其送与自己的竟是十分贵重的金银珠宝,不禁喜出望外,两眼放光,爱不释手,一边把玩这些珠宝,一边嘴上却说:“本将军并没有为你们做些什么,如何受得起沛公这么贵重的礼物?”
    郦食其见这位秦军将领果然爱财,毫无拒绝之意,便趁机劝说道:“实不相瞒,老夫此来,是代表义军统帅刘邦为将军指引一条明路!”
    蔡旺听了停止把玩手中的玉器,问郦食其道:“老先生何出此言?本将在峣关享受朝廷俸禄,衣食无忧,不知先生所说的明路又是何路?”
    郦食其抚着胡须答道:“将军此言差矣。当今天下形势,将军想必也知道一二。不知将军想过没有,秦二世胡亥昏庸无道,秦朝大厦将倾,灭亡在即,而沛公的五万先锋大军勇猛顽强,势不可挡,已经攻破武关兵临将军把守的峣关城下,后续十万兵马朝夕可至。而将军兵少将寡,又无援军相助,自忖能够抵挡沛公率领的五万大军进攻吗?”
    蔡旺听了郦食其所言,知道说得不差,于是忙问道:“依先生之意,本将该当如何?”
    郦食其说道:“恕老夫直言。目前形势已明,秦朝危在旦夕,回天乏术,将军何必继续为腐朽不堪的朝廷卖命,而与沛公的大军为敌,做无谓抵抗呢?老夫以为,将军不如顺应时势,早做打算,与起义大军罢战言和,归顺沛公,以便留条后路全身而退,将来与家人团聚,共享安乐!”
    守将蔡旺听了郦食其的一席话,不由得暗想道:重兵把守的武关已被攻破,现如今数万义军兵临城下,自己守卫的峣关又能支撑几时?眼看秦朝已经朝不保夕,无可救药,不如趁机敛点钱财,将来返回家乡乡经商做买卖方为上策。
    蔡旺沉吟片刻答道:“此事重大,末将手下还有几位部将有待商量,请先生宽限两天,待我说服了他们,三日后定当献出峣关,归附沛公,共同反秦如何?”
    郦食其说道:“那就专候将军的好消息。为表示诚意,我军后撤十里,绝不进犯!”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感谢赏读,谢谢鼓励!祝好1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蓝田景色秀丽,青山碧水,河流潺潺,因而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赞颂蓝田风光的诗篇。

    
    关中峣关风光!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89

    第三十七回:郦食其做说客劝秦将归附
    刘邦克峣关再获蓝田大捷(二)

    蔡旺听了很是满意,送走郦食其之后,随即放松了戒备,减少了城头上的守军。刘邦听郦食其说峣关守将愿意归顺自己共同反秦,大为惊喜,夸奖郦食其道:“先生一张铁嘴果然厉害,竟说服峣关守军归降于我,取得峣关你是第一功!”
    刘邦遂下令起义军整顿军容,做好入关准备,决定两日后亲率义军进峣关接受秦军归降,以彰显自己的威武尊严。
    张良听了刘邦的打算,急忙劝说道:“沛公切不可轻信峣关守将所言,您当先入关接受秦军投降怕有危险!”
    “噢?我为何不能率先入关受降?那秦将蔡旺不是已经答应归顺义军,共同反秦吗?”刘邦见张良阻止自己当先入关,十分不解地问道。
    张良答道:“沛公您想,您派郦食其将金银珠宝私下里送与守城主将蔡旺,这蔡旺仅是口头上答应愿意归顺于您,但是他手下的众多将士却并未得到您所赠送的财物,如何能断定全体秦军将士皆服从峣关主将的命令,甘愿献关投降呢?若是秦军设下圈套,沛公贸然当先入关,无异于身入虎口,秦军居高临下突然发起袭击,则局面危矣!”
    刘邦听了颔首再问张良道:“那么,子房有何打算?我军该如何进入峣关?”
    张良说道:“沛公欲扬我军威,彰显尊严,不在于这一城一时。依在下之意,我军不如趁峣关守军放松警戒之际,对峣关发动突然袭击,用武力降服秦军,以防意外。”
    刘邦听了张良的分析连连点头称是,感觉张良考虑周全谨慎,自己亲身率先入关受降的决定过于大意草率,遂叹服地说道:“嗯,多亏子房提醒,贸然入关受降是有些冒险。那就立刻做出部署,明日寅时向峣关发起进攻!”
    按照郦食其与秦军守将蔡旺的约定,刘邦命令部队撤去各个山头的旗帜,后撤数里隐蔽起来,然后布置兵力准备袭击峣关。
    这天凌晨许,天还未亮,峣关沉浸在黑暗与寂静之中,偶有夜禽发出几声啼鸣。刘邦带领义军趁秦军麻痹松懈、正在熟睡之际,悄悄接近至峣关城下。按照事先计划,刘邦下令事先挑选出来善于攀爬的精壮士兵攀越峣关城墙。这些壮士很快跃上城头潜入城内,杀掉了看守城门的秦兵打开了城门,随即向潜伏于城外的义军发出三声夜禽的叫声,示意城门得手。刘邦听见信号大喜,遂下令全军冲入峣关,向秦军驻地发起猛烈进攻。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张良遍插旗帜施疑兵之计!
    大禹乃中华民族共同尊奉的伟大先祖,也是秦始皇嬴政崇拜的大英雄。嬴政率众臣登上青葱瑰丽的会稽山,虔诚地祭拜大禹(7),照例命人作文刻石为自己歌功颂德,记载这次东巡之行壮举,然后派出数千人分乘几十艘大船,去海上各岛屿寻访炼丹的仙人道士。然而,数十天过去了,秦始皇并没有寻找到他日思夜想的长生不老仙药,心中极为失望。
    这天凌晨许,天还未亮,峣关沉浸在黑暗与寂静之中,偶有夜禽发出几声啼鸣。刘邦带领义军趁秦军麻痹松懈、正在熟睡之际,悄悄接近至峣关城下。

    
    军师张良献计智取峣关。
    @扬光RC 2022-07-13 07:39:55
    拜读、支持!
    -----------------------------
    感谢鼓励,会继续努力!精彩继续!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90

    第三十七回:郦食其做说客劝秦将归附
    刘邦克峣关再获蓝田大捷(三)

    守城主将蔡旺以为与刘邦已经议和,可以相安无事了,毫无防备,突然遭到起义军的袭击,顿时惊慌失措,仓皇下令迎战。秦军见义军士兵犹如从天而降杀到了眼前,早就乱作一团,略作抵抗之后,蔡旺便携带珠宝弃关而逃不知去向,秦军士兵见主将逃跑,斗志全无,纷纷丢掉兵器向义军投降。刘邦终于夺取了通往咸阳的最后一道军事要塞,进入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攻取峣关后,刘邦指挥起义军继续向西北方向进发,矛头直指咸阳。没想到,在距离咸阳仅有一百余里的蓝田之南的官道附近(今陕西西安蓝田县),竟有一支秦军扼守于此。刘邦忙派出骑兵侦察敌情,方知这支军队是秦朝最后一支皇宫精锐卫队中尉军。这支部队虽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战斗力不弱,绝非一般秦军可比,当年陈胜、吴广手下西征大将周文,就是在距离咸阳以东仅一百里的戏水,遇到秦朝皇家卫戍部队中尉军的顽强狙击而无法前进,最终遭到失败。
    世人称蓝田为“秦楚大道”,是东南各地商旅游客过武关、峣关之后前往咸阳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军事要道,欲进军咸阳,必须歼灭眼前这股秦军,消除最后的障碍。
    面对秦军的精锐卫队,刘邦不敢大意,先后派出樊哙、周勃、曹参、灌婴、卢绾等手下大将轮番上阵,与秦军展开激战。秦军将领不是这几位义军猛将的对手,战不多久即损兵折将,支撑不住,向北撤退,刘邦亲率义军紧紧追赶。
    秦军将领知道自己背后就是都城,已经无路可退,遂做困兽之斗,率军退至蓝田之北重新集结兵力,准备再战。秦军主将见刘邦率领的只不过是一支农民打扮的队伍,作战虽然勇猛却没有什么章法,便占据有利地形稳住阵脚,摆开防御阵型继续抵抗。
    樊哙见秦军吃了败仗还在负隅顽抗,更加激起斗志,怒吼一声道:“这群孙子还敢阻挡爷爷进咸阳,这不是找死吗!”说着便手持长矛拍马杀向秦军阵营。刘邦麾下大将周勃、曹参、灌婴、夏侯婴、卢绾等人怕樊哙有闪失,也抖擞精神,跟着樊哙一起杀入秦军阵中,往来驰骋,各显神威,与秦军展开最后厮杀。
    刘邦见状豪气勃发,按捺不住,下令士兵擂响战鼓,随即拔出龙渊宝剑指向秦军,大喝一声道:“弟兄们冲上去,给我杀!”遂一磕坐骑马腹,催马向前冲向敌阵。
    义军士兵见自己的首领刘邦身先士卒冲向前去,个个备受鼓舞,斗志昂扬,呐喊着冲向秦军奋力杀敌,顿时杀声震天,尘土飞扬,战况激烈。秦军终于抵挡不住起义军的勇猛攻杀,伤亡惨重,丧失斗志,四散溃逃,刘邦命全军将士追杀残敌,最终全歼这支秦军精锐中尉军。
    至此,秦军全部主力终于被彻底歼灭,刘邦起义军通往咸阳的胜利之路已经畅通无阻。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感谢关注,立马顶起!
    感谢杨先生赏读和鼓励!
    刘邦见状豪气勃发,按捺不住,下令士兵擂响战鼓,随即拔出龙渊宝剑指向秦军,大喝一声道:“弟兄们冲上去,给我杀!”遂一磕坐骑马腹,催马向前冲向敌阵。
    感谢各位朋友赏读和鼓励,祝好!

    
    图片解说文字有误,应为“秦末蓝田之战”,错写为“蓝天”,特质歉意!
    感谢关注赏读!
    祝各位文学网友安康快乐!
    祝各位朋友夏安愉快!
    祝各位文学网友酷夏安康快乐!
    *长篇历史小说* 秦汉风云 091

    第三十八回:刘邦率军驻灞上虎视咸阳
    秦王子婴降刘邦秦朝灭亡(一)

    秦王子婴元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获得蓝田大捷之后,率领起义军进至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南,亦称“霸上”),此地位于咸阳南面,距咸阳城不足百里,便于监视咸阳动向。为了安全起见,刘邦下令停止进军,命灌婴率领一支骑兵部队到咸阳周围侦察敌情。
    与此同时,派出一支军队向咸阳以东夺取函谷关。守卫函谷关的秦军听说起义大军已经兵临咸阳城下,朝廷覆灭在即,早就作鸟兽散,逃得无影无踪,刘邦便在函谷关留下少数兵力,以维持当地治安。
    灞上地区是一片黄土高地,对咸阳有居高临下之势,南依秦岭终南山,北面灞河流经高地,所以称为“灞上”。因此处道路四通八达,历来是秦朝军事重地,常年驻有重兵,囤积军用物资。
    当年秦始皇以王翦老迈、胆魄不足为由,派出年轻将领李信率二十万秦军征伐楚国,结果不出王翦所料,李信轻敌冒进,大败于楚国名将项燕统领的五十万楚军。始皇帝嬴政这才明白自己因为轻敌而错怪了王翦,于是便亲自来到王翦的住所,向王翦赔礼,恳请王翦出面再次担任秦军主将,率六十万大军再战项燕。
    王翦出征这天,秦始皇嬴政率众臣亲往灞上秦军大营,为老将王翦壮行。王翦果然不负始皇帝重托,再展名将风采,自灞上兵出武关,与项燕的楚军对峙一年,最终运用麻痹懈怠之计,在项燕退兵时突然大举掩杀,全歼五十万楚军,斩杀名将项燕,不久,王翦又攻下楚都郢城,活捉楚王,灭了楚国。王翦与儿子王贲成为秦朝开国最大功臣。
    想当年,大秦王朝是何等辉煌荣耀,灞上演兵场曾经旌旗飞扬,战鼓轰鸣,矛戈如林,战马长啸,军威雄壮。然而,如今的秦军重地灞上,却是空无一人,一片萧索寂静。
    在张良、萧何与樊哙、周勃、曹参、灌婴、夏侯婴等一众大将陪同下,刘邦骑着战马于灞上遥望四野,但见大地一片沉寂,呈现出少有的平静——战事终于告一段落,刘邦长吁一口气,心中顿觉轻松了不少。他在马背上舒展一下双臂,对张良等人说道:“战争终于结束了,前面不远即是咸阳,连日鏖战,甚是疲惫,终于可以好好歇息一下了。”
    张良说道:“沛公说得是。沛公亲率义军弟兄们自砀郡起兵,一路上攻城夺隘,跋涉数千里,十分辛苦,我看短期内是没有战事了,可命义军弟兄在此地休整待命,整理军容,整饬军纪,避免扰民,看秦王子婴有何举动,再择日进入咸阳。”
    樊哙听见战争结束了,无奈地说道:“无仗可打,岂不闲得难受?等俺进了咸阳,定要喝上一顿好酒,再睡它三天三夜,那才痛快!”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5-06 11:30:52  更:2022-07-17 17:45:16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