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五一的婚礼(中篇小说,连载)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五一的婚礼(中篇小说,连载)[第7页]

作者:邗江老刘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4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西乡的姜子 时间:2015-01-12 19:16:34
    @邗江老刘 2015-01-12 14:44:46
    ......“有的人巴不到我死了,”张妈妈停了一下,有意瞟了陈奶奶一眼,“他们好称心如意地把我女儿娶到家里,为国民党反动派传宗接代。托毛 共产党的福,我老妈妈死不了,你们的阴谋诡计也永远不会得逞。”
    “你、你、”陈奶奶气得脸刷白,话也说不出来,身子踉跄了两下,差点跌了下来。
    看到陈奶奶好好的,不但没有死,而且面色红......
    -----------------------------
    谢谢姜子每日关心老刘
    @血三
    谢谢问候
    陈奶奶走了,小五一再也见不到她老人家的身影,再也听不见她老人家的唠叨。空荡荡的小院一片宁静,小五一从来没有这么孤单、寂寞和凄凉。他想起了小三妹。从云南回来,小三妹在陈奶奶灵前磕了个头,就被张妈妈强行拉了回去。由于极度的悲伤和忙碌,小五一根本顾不上小三妹。虽然没有领取结婚证书,成为合法夫妻,虽然没有三媒六证,获得亲朋好友和家人的确认,然而昆钢工地大半年的同居,在小五一的心目中,小三妹早已是他的妻子。更何况爱情的种子已经在小三妹身上生根发芽,小三妹怀上了陈家的血脉,小三妹成了小五一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奶奶走了,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上,小三妹成了他唯一的亲人。现在他多么需要小三妹,需要小三妹用温柔抚摸他憔悴的身体,用善良安慰他悲伤的心灵。然而小三妹失踪了。
    陈奶奶出殡的那天,斜对门的王老者,黄毛丫头的胖妈妈,被张妈妈羞辱过的中年寡妇,二街所有的街坊邻居,就连七街的湖南小木匠夫妇,都来替陈奶奶送行。只有紧隔壁的张家大门紧锁,没有一个人出来为老太太送行。不仅如此,张二哥上班的商业局,丁玉华上班的糖烟酒公司,张妈妈上班的二街居委会,小五一都去过了,都没有见到张家的人影。小三妹失踪了,张家人失踪了,一夜之间张家仿佛搬到了其他地方。
    小三妹,我的妻子,小三妹,我的亲人,你现在何方?
    夜深了,小五一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一闭上眼,小三妹就挺着肚子向他走来;一静下来,小三妹的呼声就在耳边响起,小五一也在心底一直呼喊着小三妹的名子。他索性翻身起床来到了街上,月黑天高,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只有天上闪烁着稀稀朗朗的几颗星星。一阵寒风吹来,小五一打了个寒噤。张家的大门依然紧锁,只听见里面的座钟敲响了三下。
    小三妹,哪怕走遍天涯海角,我都要找到你,找到我的亲人,包括你腹中的小孩。
    “大伯大妈、大叔大婶、大哥大姐,行行好吧,请给我一点吃的,我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
    初冬时节昼长日短,下午六点多天就黑定了。关龙茶场防震棚内透出几点昏暗的灯光,里面的住户家家正吃着晚饭,一个衣服褴褛的青年沿家进行乞讨。
    听口音这是一个云南人,“我到关龙有事,在火车站被小偷偷了,现在腰无分文,望你们给一点钱吧,五分一角不嫌少,攒起来做回家的路费。”
    “我们家饭煮的少,给你一毛钱做路费吧。”张巧云打开门,给了年轻人一角钱。乞讨的青年一边连声谢谢,一边朝屋内张望,昏暗的灯光下只有两个小孩坐在桌边吃饭。
    精明强干的张巧云竟然没有认出乞讨的小伙子就是娘家隔壁的小五一。一是自从丈夫被抓,张巧云己经八年没有回过娘家,小五一己从毛孩子长成一个雄壮魁梧的男子汉。二则晚上灯光昏暗,根本看不清对方的容貌。然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小五一的一口纯正的云南口音,让张巧云没有产生半点怀疑。
    昆钢烧结分厂的门口有一个双腿截瘫的残疾人,每天趴在地上向上下班的工人乞讨。
    “大伯大妈、大叔大婶、大哥大姐,你们行行好,给我几分钱,救救我这个残废吧。”
    日子一长,小三妹耳朵都听出老茧来了。有一天她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工棚门口传来了残疾人乞讨的声音。她感到非常奇怪,今天莫非遇上了鬼,一个没有双腿的人怎么能跑到这里来要钱?她一骨碌爬起来开门一看,原来是小五一操着云南口音装着瘫子在乞讨。笑得小三妹直不起腰来,她拍打着小五一的脊梁连声说,“以后可不许再学了,幸亏我胆子大,要是胆子小的人,痧还被你吓出来呢。”
    小三妹肯定不在屋里,否则她听见这个熟悉的声音,晓得肯定是小五一来了,早就冲出门来招呼他。小三妹不在,小五一还不甘心,当晚他在火车站候车室凉拌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又悄悄来到这里,早上七点两个小孩揹着书包去上学,八点张巧云锁好门,扛着锄头去上班。看来张家人真的不在,否则张巧云不会把五个大活人锁在家里。
    @狼来了狼来啦
    谢谢网友的光临与支持,早安
    两天以后小五一来到凤城马场,这里是小三妹的老家,以前他曾随张妈妈和小三妹来过这里。虽然解放前小三妹的爷爷奶奶就带着她父亲落户县城,可这里还有她的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和众多的堂房兄弟姐妹。张妈妈是个爱要面子的人,凡是老张家兄弟姐妹娶媳妇嫁女儿,或者过大寿,她都要回老家应酬一番,生怕张家的老亲说他们进了城,当了干部架子大了,认不得家乡的穷亲戚了。
    马场並不产马,也不是买卖马的交易巿场。他和牛场、龙场、羊场、猴场、鸡场、狗场、猪场等一样,是一群按时间序列排列的特殊地名。千百年来,人们按照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初一赶牛场,初二赶龙场,初三赶马场,初四赶羊场。时间一长,人们就把牛日赶场的地方叫牛场,马日赶场的地方叫马场。所以一个县有七八个牛场、马场,一个省就更多,诸如牛场马场之类的地名少说也有几十百把个。
    人民公社化以后,为了确保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防止部分社员初一赶牛场,初二赶龙场,初三赶马场,周而复始,赶所谓的转转场,从价格低的地方把东西贩到价格高的地方去卖,进行投机倒把活动,省政府决定,把所有的场统统改在星期天赶。
    今天是星期天,正好遇上马场赶场。老乡们揹着背箩,牵着马,络绎不绝的来到马场,不到十一点,把一条小街挤的水泄不通。这里地势偏僻,交通闭塞,农副产品相当便宜,不少县城和矿上的人都到这里买米,买鸡,买鸡蛋和火腿,更给马场赶场增添几分热闹。不过和县城赶场相比,马场就差远了。
    作者:西乡的姜子 时间:2015-01-16 13:09:47
    @邗江老刘 2015-01-15 16:43:57
    两天以后小五一来到凤城马场,这里是小三妹的老家,以前他曾随张妈妈和小三妹来过这里。虽然解放前小三妹的爷爷奶奶就带着她父亲落户县城,可这里还有她的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和众多的堂房 兄弟 姐妹。张妈妈是个爱要面子的人,凡是老张家 兄弟 姐妹娶媳妇嫁女儿,或者过大寿,她都要回老家应酬一番,生怕张家的老亲说他们进了城,当了干部架子大了,认不得家乡的......
    -----------------------------
    欣赏,学习,支持老刘!
    谢谢姜子。
    作者:原娟 时间:2015-01-15 20:33:59
    看到陈奶奶好好的,不但没有死,而且面色红润,比离开凤城到关平前胖了,人更有精神了,张妈妈火冒三丈。她一直认为,小五一出走了,陈奶奶经受不了打击气病了,加之身边没有人服侍,人早就上了望城坡,去和她的媳妇相会了。没想到陈奶奶还活着,活的比以前还滋润。她突然回过神来,小五一和小三妹私奔,原来是他们精心策划的阴谋,主谋就是陈奶奶,帮凶就是在场的各位,包括她的儿子儿媳妇。他们联合起来整我,整我这个老妈妈。
    ==============
    悲剧性的猜疑无处不在,这就是人生!

    谢谢老乡的问候。
    县城赶场不仅人多,每场少则两三万,多则四五万,而且形成了专业化市场。五街道路宽,是木材巿场,一条街上专门卖原木、枋子、板子、椽子,还有桌、椅、床、柜各式家具。七街是粮食一条街,专门进行米、麦、玉米、豆类的交易。三街买卖家禽、鸡蛋和肉制品,一条街摆的都是黑里透红的火腿,阵阵清香让人直流口水。二街是蔬莱市场,九街专门买卖煤炭。四街最繁华,专门给商业局、供销社的各大公司摆摊设点,销售生产资料和日用百货。沿河一条街专门是个体小摊点,小皮匠、小铜匠、理发的、打铁的、补衣服的,为赶场的农村人提供各种手工服务。
    凤城地处云贵交界,历来是商业和交通要冲,老百姓的经商意识非常强。千百年来,上云南,下贵州,北到四川,南到广西,经商做生意,是绝大多数老百姓的谋生手段。小五一也不例外,初中一毕业,每到赶场就在九街的煤炭市场卖黄泥巴。为了增加煤粑的粘性,在做煤粑的时候都要掺入适量的黄泥,所以买煤炭时都要顺便买上担把黄泥。由于小五一的黄泥粘性大,斤头足,送货上门,很受用户的欢迎。时间一长,小五一的黄泥出了名,即使不赶场,老百姓需要黄泥也到小五一家去买。
    作者:雪花与火花 时间:2015-01-16 22:31:40
    大沙发!欣赏,继续支持!
    谢谢,晚安。
    作者:衣宝泰 时间:2015-01-17 05:15:53
    @邗江老刘 拜访支持,双休日快乐!俺是宝泰....
    谢谢宝泰。
    作者:懒人老吴 时间:2015-01-17 08:27:52
    老刘,大湿啊,诗词比兴中到处有你的大作。
    原来大作藏在这,老吴特来拜读、学习了!
    谢谢老吴光临,我的主业是小说,副业是诗歌,不过主业副业,都是退休生活的消遣。
    不过小三妹赶场做生意的历史远远超过了小五一,早在小学五年级,小三妹就和班上玩得比较好的女同学上街卖凉水。
    “卖甜凉水来——卖甜凉水,两分钱喝一气,不甜不凉不要钱。”
    她们也学着街上的小姑娘腰间系一条青布围裙,一边用水瓢轻轻击打水桶,一边使劲的吆喝。
    记得初次上街卖凉水,小三妹还有点不好意思,见到熟人躲的远远的,吆喝的声音就象蚊子叫。可时间一长,不但喊的声音比哪个都斩劲,而且卖水也卖出了经验。一到赶场天,早早就去占领四街和五街交汇的十字路口,这里赶场的人流量最大,就象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贵阳的大十字。不仅在凉水中放糖精,让凉水增加一点甜味,有时还放上一瓢酒酿,把甜凉水当成甜酒水卖。不但赶场的乡下人爱喝,而且还从两分钱喝一气漲到三分钱喝一气。为此小三妹还写过一篇《卖凉水》的作文,不仅语言通俗流畅,还由于贴近真实生活,具有劳动人民的感情,受到语文老师的高度好评。
    不过小三妹赶场卖凉水的历史再悠久,她也离不开小五一。每次赶场小五一总是雷打不动地替小三妹提上一担井水,然后再挑到小三妹指定的地点,用两块白纱布盖住水桶。当然小三妹卖水挣得的钱也有小五一的一份,读书的时候小三妹用这些钱买些铅笔、橡皮檫、作业本送给小五一。以后不读书了,则用这些钱买些荞面粑粑或绵糖,两人在小五一的房间内共享劳动成果。

    作者:西乡的姜子 时间:2015-01-17 19:31:09
    玩了一天,刚回来。
    问好老刘!
    谢谢姜子
    作者:司空苍雪 时间:2015-01-17 22:01:44
    周末到了,温暖与祝福和支持一并送上!
    谢谢送来的温暖与祝福。
    作者:懒人老吴 时间:2015-01-18 10:50:17
    @邗江老刘 2015-01-17 11:09:08.0
    作者:懒人老吴 时间:2015-01-17 08:27:52
    老刘,大湿啊,诗词比兴中到处有你的大作。
    原来大作藏在这,老吴特来拜读、学习了!
    谢谢老吴光临,我的主业是小说,副业是诗歌,不过主业副业,都是退休生活的消遣。
    —————————————
    刘老师,退休了?退休生活很精彩啊!
    —————————————————————
    钓鱼、上网、弄黑涂鸦、打麻。悠哉悠哉!
    作者:雪花与火花 时间:2015-01-17 23:54:05
    欣赏,继续支持!!
    ———————————————————————
    ————————————————————————
    谢谢雪花与火花。
    小五一背着一只背箩,装着赶场的样子,不断地在小三妹的伯伯、叔叔的家门口转悠,可始终不见小三妹和张家人的影子。眼见日头西斜,赶场的老乡纷纷离去,小五一急了,他装着讨水喝,直接闯进了小三妹的伯伯家。
    “老人家,我是城里来赶场的,口干了,跟你讨一飘水喝。”
    “水在缸里,你自已拿瓢舀吧”。
    小五一不敢相信,眼前的老妈妈就是小三妹的伯母。十年前还是一个干净利索人见人爱的中年妇女,十年不见,竟成了地地道道的老太婆。如果和小她两岁的弟媳妇站在一起,人家一定认为她们是婆媳俩个。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人和农民的差别,在妯娌二人的身上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我弟媳妇一家也是城里人,就住在城门洞边上,小伙子,不晓得你认得认不得。”小三妹的伯母和小五一拉起了家长,这正中小五一的下怀。
    “老人家,你弟媳妇家姓什么?”小五一明知是小三妹家,他故意装着不知道的样子。
    “弟媳妇家姓张,男的刚解放就死了,女的在街道上做事,还是一个共产党干部。”提起弟媳妇老人很自豪,在这偏僻的山沟里,能有一个亲戚在城里做事,那是再光荣不过的了。
    作者:雪花与火花 时间:2015-01-18 21:24:16
    大沙发!继续支持!
    ——————————————————————
    谢谢雪花与火花,祝安!
    作者:feiba5758 时间:2015-01-19 14:46:41
    重在参与,向网友们学习。
    ————————————————————————
    谢谢网友的鼓励。
    作者:西乡的姜子 时间:2015-01-19 13:25:49
    周一问好老刘,永远不变的友谊!
    ————————————————————————
    谢谢姜子的厚爱。
    @懒人老吴
    謝谢网友夸奖,祝晚安。
    作者:雪花与火花 时间:2015-01-19 20:41:43
    欣赏,继续更新 !
    ——————————————————————
    当继续努力,不负网友期望。
    作者:雷本祖 时间:2015-01-19 22:41:11
    @邗江老刘 夜深了,小五一突然从恶梦中惊醒,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浑身也吓出了一阵冷汗。他推开房门,一阵涼风迎面袭来,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噤。外面黑洞洞的,黑夜象一张大嘴吞噬了整个世界。四面静悄悄的,整个大地死一般的沉寂。仰望长空,月黑星稀,只有稀稀疏疏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天地间还有一点点生气。一颗颗昏暗的星星就象一双双眼睛,双双都盯着他陈五一。
    ----------------------------------------------------------------
    我察觉了夜的黑 凉风迎面而来 我也打了个寒颤 文字彰显魅力 只有老刘写得出
    ———————————————————————————————————————谢谢本祖点赞
    作者:西乡的姜子 时间:2015-01-20 09:38:53
    @邗江老刘 2015-01-18 16:27:25
    ......“老人家,你弟媳妇家姓什么?”小五一明知是小三妹家,他故意装着不知道的样子。
    “弟媳妇家姓张,男的刚解放就死了,女的在街道上做事,还是一个共产党干部。”提起弟媳妇老人很自豪,在这偏僻的山沟里,能有一个亲戚在城里做事,那是再光荣不过的了。
    -----------------------------
    那个年代,哈哈~~有个亲戚在城里,可不是一般的光荣~~~何况又是干部呢!
    问好老刘!
    ——————————————————————————————————————
    谢谢姜子点评、向候。
    作者:司空苍雪 时间:2015-01-20 10:43:07
    支持老刘!
    —————————————————————
    谢谢司空。
    作者:原娟 时间:2015-01-20 10:42:21
    看望刘老师!
    ———————————————————
    谢谢原娟。
    “噢,你说的是张妈妈家,他家有一个儿子叫张二哥,在县商业局上班,媳妇是个云南人。有一个姑娘叫小三妹,跟我同龄,就住在我家对门。”
    “对对对,你说的一点都不错。小伙子,那个张妈妈就是我弟媳妇。”
    “最近怎么没见你老人家进城去看望弟媳妇,是不是小三妹和她妈妈回来了?”
    “哎,小伙子,乡下人穷事多,那有你们街上人清闲,一个星期休息一天,可以到处走走。”老人家叹了一口气,“他家小三妹在红旗社上班,据说也是个小干部,姑娘已经有年把不回来了。只是弟媳妇过年和清明回来过两次,她每次回来都住在我家,从来不住在老三老四家。他们做干部的事多,已经有半年不回来了。不知道小三妹的婚事怎么样了,本来说国庆节结婚,还请我们去吃酒,可国庆节早过了,还是没有带一个信来,叫我们几家人都不放心。”
    小三妹和她妈妈不在老家,小五一轻易地从她伯母口中知道了这个消息。
    马场离县城足足有五十华里,由于在张家呆的时间太长,错过了马场开往县城的唯一一趟班车,小五一只得步行返回县城。对于腿长脚快的小五一,五十华里不算什么,顶多只需三个小时。
    关平不在,马场不在,张家人究竟去了哪里?小五一一边走,一边在思考,难道他们一家去了云南安宁?不可能,张妈妈一到安宁,必然会知道他和小三妹曾在这里,这不是丁玉华给自己添麻烦,影响到婆媳之间的关系。丁玉华是个聪明人,她才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关平不在,马场不在,云南安宁也不会去,張家人究竟去了哪里?小五一急的满头大汗,他拚命加快步伐,以此发泄心中的烦躁。
    作者:雪花与火花 时间:2015-01-20 22:13:55
    步行五十华里回县城?
    ——————————————————————
    四十多年贫困山区出行主要靠两条腿,步行三五十里平常事。
    @血三
    谢谢,并祝周三快乐。
    作者:西乡的姜子 时间:2015-01-21 13:17:25
    @邗江老刘 2015-01-20 15:07:14
    “噢,你说的是张妈妈家,他家有一个儿子叫张二哥,在县商业局上班,媳妇是个云南人。有一个姑娘叫小三妹,跟我同龄,就住在我家对门。”
    “对对对,你说的一点都不错。小伙子,那个张妈妈就是我弟媳妇。”
    “最近怎么没见你老人家进城去看望弟媳妇,是不是小三妹和她妈妈回来了?”
    “哎,小伙子,乡下人穷事多,那有你们街上人清闲,一个星期休息一天,可以到处走走。”老人家叹了一口气,“......
    -----------------------------
    学习,支持!
    ————————————————————
    谢谢姜子的点评。
    作者:司空苍雪 时间:2015-01-21 14:59:57
    顶起!
    ——————————————————————
    司空,谢谢!
    傍晚七点不到小五一来到了吴官营道班房,这里曾是小三妹和他一起敲石子的地方。路还是石子路,山还是老样子,只是当年的一排小白杨长大了,如今已经成为公路边的一道绿色屏障。那块连着大山的青石板还是静悄悄的躺在马路边,可当年坐在上边敲石子的小三妹,你究竟去了何方?山窝里的一排小平房,亮着几点昏暗的灯光,这里是道班房的职工宿舍,花和尚鲁盘生家以前就住在这里,他和小三妹曾去过他家喝过一次水。只听小三妹后来说,开了两年的车,鲁家发财了,早已不住在道班房宿舍,搬到了自家盖的一栋小楼房。
    小五一突然眼前一亮,张妈妈的一家会不会去了花和尚鲁盘生家?一个反常的现象终于找到了答案,张妈妈把小三妹藏在那里。
    刚从昆明回来,小五一的几个小朋友就赶来告诉他,恶棍鲁盘生恨死了他,並多次发狠,一旦遇到小五一,一定把他朝死里打,拚着一条老命也要报夺妻之仇,要他千万小心。就连城关派出所的支所长借吊丧之机,也悄悄关照小五一,注意提防鲁盘生,老所长可不想让他的辖区出了人命案件。可小五一回来已经二十多天了,鲁盘生却一点动静都没有。相反,遇到小五一,鲁盘生和他的狐朋狗友就躲得远远的,这让小五一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小三妹住在鲁盘生家,小五一又感到不可思议。小三妹是个大活人,不是任人摆放的东西,她怎么可能藏在鲁盘生家?因为小五一知道,小三妹最瞧不起流氓鲁盘生,特别是张妈妈收下鲁家求婚的彩礼,小三妹更是处处躲着鲁盘生,现在怎么可能往狼窩里钻?
    小三妹能在鲁家吗?小五一心里十分矛盾。然而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不管在与不在,他都要跑到鲁家,弄个水落石出。
    作者:雷本祖 时间:2015-01-21 17:50:21
    @邗江老刘 故事可读性极强 点赞
    —————————————————————
    谢谢本祖鼓励。
    作者:原娟 时间:2015-01-21 17:45:30
    刘老师家的大沙发!
    ———————————————————
    谢谢老乡支持。
    作者:雪花与火花 时间:2015-01-21 20:50:39
    在鲁家吗?期待下文!
    ———————————————————————
    下文即将交待。
    作者:司空苍雪 时间:2015-01-22 14:41:29
    @邗江老刘 2015-01-15 16:43:57
    两天以后小五一来到凤城马场,这里是小三妹的老家,以前他曾随张妈妈和小三妹来过这里。虽然解放前小三妹的爷爷奶奶就带着她父亲落户县城,可这里还有她的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和众多的堂房 兄弟 姐妹。张妈妈是个爱要面子的人,凡是老张家 兄弟 姐妹娶媳妇嫁女儿,或者过大寿,她都要回老家应酬一番,生怕张家的老亲说他们进了城,当了干部架子大了,认不得家乡的穷亲戚了。
    马场並不产马,也不是买卖马的交......
    -----------------------------
    这和我们老家的赶集差不多。
    对,我们老家叫逢集,这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自然经济的特征之一。
    作者:西乡的姜子 时间:2015-01-22 12:46:19
    @邗江老刘 2015-01-21 16:16:12
    傍晚七点不到小五一来到了吴官营道班房,这里曾是小三妹和他一起敲石子的地方。路还是石子路,山还是老样子,只是当年的一排小白杨长大了,如今已经成为公路边的一道绿色屏障。那块连着大山的青石板还是静悄悄的躺在马路边,可当年坐在上边敲石子的小三妹,你究竟去了何方?山窝里的一排小平房,亮着几点昏暗的灯光,这里是道班房的职工宿舍,花和尚鲁盘生家以前就住在这里,他和小三妹曾去过他家喝过一次水。只听小三妹后来......
    -----------------------------
    物是人非。
    中午问好老刘!
    ———————————————————
    谢谢姜子点评和问候。
    作者:雪花与火花 时间:2015-01-22 20:06:21
    继续拜读,期待下文!
    —————————————————
    且听下回分解,雪花与火花,晚安。
    作者:懒人老吴 时间:2015-01-22 21:20:45
    拜读刘老师大作,继续支持
    ————————————————
    谢谢老吴,晚安。
    作者:衣宝泰 时间:2015-01-23 06:41:26
    早上好...顶起来...
    —————————————————
    谢谢宝泰,早安。
    @司马苍雪
    谢谢点评。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4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2-24 16:34:33  更:2022-02-24 16:49:05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