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长篇小说连载:灯盏火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长篇小说连载:灯盏火[第6页]

作者:山茅2018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续  前)

    紧接着抗战胜利,中共中央预见到占领东北对解放全国的战略意义,立即派遣两万干部和十万军队挺进东北。霍见和古明琪也随着十万大军奔赴东北。国民党军队也利用飞机、汽车、军舰抢占各战略要地,为了跟国民党抢时间,他们的队伍日夜兼程,在经过敌人控制区时就夜行昼伏。

    一天要跑一百多里,一些身体弱的女同志得到照顾,古明琪分到一匹驴子,她骑着赶路,霍见就拽着驴子尾巴跟着跑,因为太疲劳,有时跑着跑着就打瞌睡,边打瞌睡,边迷迷糊糊地跟着跑,脚下一踩空,就是一跟斗,摔一跟斗后,赶紧爬起来又跑。

    一次穿过封锁线时,古明琪受了枪伤,骑不了驴子。如果留下来,在敌占区很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霍见坚持带着她一起走,把她绑在驴子上,他跟在一旁扶着跑,这样坚持到了解放区。

    后来的几年中,两个人经历了不少生死考验,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古明琪晓得霍见对自己的爱是真心的,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支撑她活下来。当霍见向她提出确定双方关系时,古明琪说自己当年对鲍仁甫有承诺,自己必须信守诺言,霍见尊重了她的选择。

    在延安时,女青年特别少,她也拒绝了别人的求婚,因为在她最艰难时,是霍见帮助了她,如果不是有鲍仁甫这一层原因,她会答应霍见的求婚。

    解放战争后期,两个人随着大部队一起从东北打到长江,然后进入大西南。

    古明琪要回来寻找鲍仁甫,除了鲍仁甫是她的初恋割舍不下外,她在心头一直想搞清他为啥没有按时到达集合地点。

    霍见回老家是因为要为年迈的父母尽孝,所以没有接受二叔的意见留在北京工作,同古明琪先后回到老家。两个人都在川南行署工作。

    (待  续)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03 07:37:01
    顶
    -----------------------------
    文友好
    @zhuangxuechan 2019-09-03 18:29:19
    作者辛苦了。
    -----------------------------
    谢谢
    (续  前)

    古明琪见到鲍仁甫后。第二天就离开戎州回到江阳。

    她很快将鲍仁甫的情况向有关方面作了反映。并通过电话告诉鲍仁甫:

    “我已经把你当年的情况向有关部门作了反映,你今后的入党问题不会有啥障碍了。你和江翼惠都是大学毕业的,又有实际工作经验,解放了,国家建设很需要各种人才。江翼惠也是一个有抱负有能力的人,你也应该鼓励她加入共产党。我们的妇女干部特别少,新社会为妇女提供了用武之地,她也应该积极要求进步。”

    之后,古明琪和霍见组成了家庭。

    新国家建立之初,川南行署设在江阳。组织上考虑到古明琪父亲古北溟是当地有名望的商人,组织上把她安排到统战部工作。而霍见调到邻县当县委书记。

    后来,江阳和戎州合并为一个地区时,他们两个人都调到戎州地委工作。

    (第一章  第三节  革命家庭    完)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04 05:20:08
    签到
    -----------------------------
    辛苦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05 07:19:38
    顶
    -----------------------------
    文友好
    文友好
    第一章  第四节    新的成分

    古北溟因为儿女都是共产党的干部,也受到关照。他在儿女的劝说下,明白必须跟新政权合作,必须跟共产党走。所以建国之初的各项运动,他都积极响应和支持。

    到了政府搞公私合营时,古北溟内心并不愿意交出自己几十年辛辛苦苦经营的商铺和工厂。他在当地是有影响的资本家,古明琪受命说服父亲带头配合政府工作,为其他资本家树立一个榜样。

    古明琪和两个哥哥都劝古北溟,说你辛苦一辈子,挣下诺大家业,不就是为了给后人吗?当你最终离世时,那嘛你这些家业交给哪个?交给我们吗,我们不要,我们共产党的目标是让大家有饭吃。对个人来说,我们都是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供给制。你还不如跟上时代,痛痛快快地按照政府的要求,搞公私合营。

    刚解放时,古北溟生意场上的伙伴、商会的同仁都很羡慕他,说你的儿女都是共产党的干部,今后肯定照样吃得开。他嘴上不说,心头是颇为得意的。他想古明琪他们作为共产党的干部,不会要自己的家产,自己可以交到小儿子古明存手上。

    古明存好逸恶劳,是一个败家子,不会挣钱,只会花钱,留给他家产,至少可以保他衣食无忧,不至于沿街乞讨吧。没想到的是,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混到土匪堆里,在解放军剿匪时被击毙。

    到公私合营时,熟人、朋友纷纷来找他打探消息,是否必须公私合营?私人产业是否会变相充公?他心中却是茫然和苦恼。

    因为他确实不愿意把自己的厂子、公司、店铺交出去合营,那是他辛辛苦苦挣来的,这些家产是他西上戎州东下重庆,北上成都南下昆明,一个光洋一个光洋累积起来的。一朝之间,说要交出去就交出去,实在是割心头肉啊!

    (待  续)
    谢谢各位文友
    (续  前)

    古北溟想起上一次改朝换代时,民国之初,他劝堂兄古北沧经商时,堂兄说吾无子嗣,要诺大家业何用?还说如有子,子贤,自会兴家,子不肖,虽万贯家财何益?

    当时他在心头笑话堂兄书读多了,迂腐。如今自己有子有女,是新政权的官员,按时下标准看,应该算是贤吧?他们也不要自己的家财,还劝自己交出去。这又从何说起?看来还是堂兄有远见,后人贤也好,愚也罢,都抵不住改朝换代。

    由此,他还想到了侄女古明瑾,古明瑾也是很有能耐的人,如今财产都充公了。古北溟也明白,自己抗不过掌权的,抗拒只会给子女找麻烦。既然子女们都不要这些家产,自己又何必看不开呢?

    所以他在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是比较积极的,被树立为榜样,登报宣传。后来又选入工商联任职,并被安排进政协当委员,一直到去世都挂着这个头衔。

    临解放那一年,古北溟曾对古明琚说:“三女,劝你妈把家中的那些田卖了吧。把钱放到我的铺子里,算入股。”

    “为啥呢?”

    “你一个年青人,咋还不晓得时势?共产党很快就要打进四川,他们的政策是分田分地。你家还留着那些地干啥?到时都得分给佃户。”

    “真的吗?”她不太相信,她听古明琪说过,说共产党搞共产共妻是国民党造的谣言。

    “当然是真的。在共产党管的那些地区已经这样做了。”

    “幺叔,那你那些厂子和生意就不怕被分掉?”

    “不怕。共产党对资本家的政策不一样,新政权照样要有人做生意,要建工厂,要发展经济。”

    古明琚晓得他除了子女中有共产党外,作为一个大商人,又是商会的头面人物,跟共产党可能也有联系,说这些话肯定是有道理的。

    她猜得一点没错。跟她比起来,古北溟更了解共产党的政策,在他儿子劝说下,这两年把家里的田土全卖了,只留下工厂和店铺。

    (待  续)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09 05:31:17
    打卡
    -----------------------------
    辛苦
    @百年过客2016 2019-09-07 00:33:19
    支持佳作。
    -----------------------------
    文友好
    (续  前)

    古北溟大的两个儿子是共产党的人,他过去一点不晓得,直到临解放前,他才看出苗头。古明琪在东北参加土改,对党的土改政策当然明白,让两个哥哥告诉父亲要适应这种政策的变化。她不晓得两个哥哥早就是共产党员了,话说得并不直接,但两个哥哥当然明白。

    古北溟这一代由地主演化为资本家的人,对土地还是有相当深的感情。当他晓得这一情况后,当初是想不通的,为啥地主雇佃户种田收租,土地就要被没收分掉,资本家雇工人干活路赚钱,工厂、店铺不会被分掉。

    他的儿子对他说,你不用搞明白这些,你就照着做就行了,而且让他不要告诉别人。他想到当年堂兄古北沧为官时,他也沾了不少光,内心既有亲情也有感激,所以提醒易全福一家变卖田土。

    古明琚这几年,一方面要教书,一方面要照顾两个娃儿,早就不管娘家的事了。家里有一个过继的兄弟,虽说不是一奶同胞,但也是叔伯兄弟,是有血缘关系的,而且过继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古家继承人。要她去说这些话,她觉得有点不合适。就问:

    “真要是这样。幺叔,还是你去跟我妈说管用些。我是嫁出门的女,管娘家的事不合适。再说,家里有幺兄弟,我说这话不太好,好像我要争家产似的。”

    话是这样说,她后来还是去劝过易全福。

    她对父亲印象不是太深,因为父亲去世早。只听她妈说过,父亲长年在外为官,并不管家中的财产。母亲也不会经营家中资产,所以家中除了田土之外,没有其它产业,不像幺叔那一房,生意做得很大。

    等到父亲去世,家道就衰败了,没有多少田土了。

    (待  续)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10 02:57:09
    顶顶
    -----------------------------
    辛苦
    @海上的一滴水 2019-09-10 09:36:58
    欣赏!支持!
    -----------------------------
    文友好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11 04:05:52
    顶帖
    -----------------------------
    文友辛苦
    (续  前)

    二姐明瑾抗战胜利后,就到南京去了。前一阵曾来过信,也提到国民党垮台用不了多久。古明琚平常跟甘行俭摆龙门阵,或者在学校跟同事摆龙门阵时,多多少少也摆到旧政权要垮台,对旧政权的垮台,大家都不惋惜。

    旧政权的腐败是有目共睹的,别的不说,单是发生在教师行当中的“六腊战争”,就让她们感受到旧社会的弊端多多。再说,新政权来了,也得办学校,也得要人教书不是?当教书匠的也能找到饭碗吧,所以她并不恐慌。

    二姐的来信,让她想起幺叔的话,幺叔既然这样考虑,肯定是有道理的,还是跟母亲说一说为好。她对易全福说:

    “妈,家里那些田就趁早卖了吧,这是幺叔的意思。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收成也不咋好。明志兄弟在读书,也不可能帮你管,收不了几个租子,还不如卖了少操点心。”

    “你父亲原来治病,早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就这点祖上留下的田,要是都卖了,也对不起祖先哇。再说,都卖了,以后靠啥子维持家计啊。”

    “幺叔说,钱可以放在他的生意里,吃股息。”

    “几块田,放着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卖成钱,现时的物价,过不了多久,就废纸一张。”

    “听幺叔讲,世道要变了。放着田土反而不方便。”

    古明琚只好把幺叔跟她说的那些话,跟易全福说一遍。但易全福坚持不卖田土,说不管咋个改朝换代,总得有人种田种粮,照章纳税不就行了。

    (待  续)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10 02:57:09
    顶顶
    -----------------------------
    文友辛苦
    @zgsxsltsj 2019-09-10 22:10:57
    
    
    -----------------------------
    文友好
    (续  前)

    古北溟说的那些,很快就成为现实。

    易全福土改中被划为地主。易全福手上已经没有多少亩地了,当时划成分更强调有没有请雇工,是不是靠收租子为生。她一个老太婆,没有劳力,自然全是请人耕种,自然全是佃出去靠收租维持家计。符合这两条杠杠,自然被划为地主。

    易全福对此不太在意,对女儿说,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还能活多少年?爱划啥就划啥吧!

    古明琚对此也不是太在意,她晓得在新社会这是一个不好的成分,但这是母亲的成分,跟自己有多大关系?能影响到自己啥?自己是靠教书吃饭的。所以,刚开始她并没有感到有多大的负担和压力。

    在家里,甘行俭有时跟她开玩笑说,你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现在是所谓的地主小姐了。

    她还一笑了之,不就是一个成分嘛。管它干啥,自己该干啥还得干啥嘛。

    (第一章  第四节    新的成分      完)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12 05:09:56
    记号
    -----------------------------
    祝文友中秋节快乐
    各位文友中秋节快乐
    第一章  第五节  官家太太

    古明瑾丈夫鲁怀之去了台湾,儿子恒民去美国留学,她坚持留在大陆没走。之前,鲁怀之再三劝她变卖家产,一同去台湾,说共产党来了,国民党的人不会有好下场,尤其是跟共产党打过仗的人。

    她不愿意去台湾,家产虽然变卖了一些,让丈夫和儿子带走,但仍有没能出手的,因不愿意太贱卖。

    对丈夫的劝说,她回答,我只是一个商人,不是军人,没有跟共产党打过仗,我也不搞政治,也不是国民党,没有反对过共产党,有啥好怕的。这些财产都是我自己花心血挣来的,我不能弃之不顾,所谓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坚持留在南京没走。

    她认为共产党要发展民族资本,应该有自己的容身之地。鲁怀之一边听一边摇脑壳:明瑾,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现在你不走,以后想走都走不脱了。

    情况出乎古明瑾意料,因丈夫是国民党军官的原因,她的资产定性为官僚资产被没收,自己既成官僚资本家又是反动军官家属。抗战期间,她在重庆、江阳有些商铺,抗战胜利后,她急于去南京,把这些资产贱价转手给幺叔古北溟,对他说,幺叔你不是外人,肉烂了在锅里。

    如今,自己的资本成了官僚资产,而幺叔的资本成了民族资产。如今,真像鲁怀之所说,走不脱了,她在南京呆不住,只好回到重庆,因为重庆还有一套住宅。

    (待  续)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13 07:17:48
    顶!顶!顶!
    -----------------------------
    辛苦
    @zgsxsltsj 2019-09-16 10:39:26
    
    
    -----------------------------
    文友好
    (续  前)

    回到重庆后,古明瑾曾专门回江阳看望母亲易全福。易全福一向疼爱这个女儿,如今却无能为力了。她反倒劝慰母亲说,自己经济上还能过日子,只是不能回老家尽孝了。

    古北溟晓得她的资产没有了,就提议把当初她廉价转让的商铺再转回去。古明瑾说,不必了,我还得谢你,要不是先转给你了,这次说不定一起被没收。你再转给我,不还是打水漂吗?我个人无所谓,有口饭吃就行。

    真要到了没饭吃的那天,要饭要到幺叔门口,别放狗咬我就成。说完爽快地一笑。古北溟晓得她是玩笑话,也不自然地跟着笑笑,心想古明瑾像她父亲古北沧,对钱财看得开,对人生也洒脱。

    古明瑾临走前,对古明琚说,三妹,我回重庆了。老母亲我是管不了了,你就多辛苦、多担待。我手上还有一点钱,万一需要,可以找我。果然,两年后,甘行俭去兆雅镇接易全福时,帮易全福减租退押,花了一笔钱,就是古明瑾出的。

    古明琚很替二姐难过,丈夫走了,儿子走了,家产也没有了,剩下自己孤苦伶仃一人。就问那些资产你就不想要了?你就不心痛?

    古明瑾说不是不心痛,不是不想要,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是新政权定的政策,个人扛不过政权,随它去吧。朝代更迭就是这样,对共产党来说是打下了江山,该坐江山了。对民众来说,结束了内战,有了一个和平的环境,可以安居了,以后说不定还能乐业。这也是好事嘛。

    古明琚又说,二姐,你想得真宽,管啥民众,你就先管你自己吧。今后有啥打算?

    古明瑾说,我名牌大学的优等生,随便找一个学校教书没得问题,从商多年,只要有人肯用我,当个经理啥的绰绰有余。再不然就嫁一个人嘛,找个人来照顾我,问题好办得很。

    古明琚看她说得轻描淡写,以为她是说笑的,就说:二姐又说笑了。

    不料,古明瑾正色道:我不是开玩笑,是说正事。说完,轻轻拍拍妹妹的肩,走了。

    果然,没多久,古明琚听得到二姐真的结婚了。

    (待  续)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17 05:41:34
    签到
    -----------------------------
    文友好
    @zgsxsltsj 2019-09-17 11:04:01
    
    
    -----------------------------
    文友好
    (续  前)

    重庆有一家很有名气的泰华照相馆,其中一个叫舒虎的年轻照相师,拍摄技术一流,尤其擅长人像摄影。很多爱美的人都喜欢找他照相,古明瑾也是其中一个。

    舒虎人长得清秀出众,也很机敏,嘴巴也甜,讨女客人喜欢。舒虎特别崇拜古明瑾的美貌,说她照出的相片不仅时尚漂亮,而且气质优雅。只要古明瑾去泰华,舒虎就丢下其他客人,说鲁夫人是提前约好的,围着她忙前忙后,等待时还喜欢跟她摆摆龙门阵。古明瑾走时,他一定送出门外。

    每次的照片出来后,他都不等古明瑾派人来取,主动送上门去。要是长时间没去,他还关心地问长问短。他对旁人说他要找老婆,就找她那样又漂亮又耐看的。

    古明瑾有一次跟他开玩笑说,小虎啊,你这样讨人喜欢,可惜晚生了好多年,要不然我还真会看上你哟。说得他一脸通红。

    有一天,古明瑾手下的人告诉她,看见她的大照片挂在泰华相馆的橱窗里,一张笑靥如花的脸,特别迷人。她一听,很生气,因为泰华相馆既没有得到她的授权,甚至连招呼也没有打一个,竟敢侵犯她的权益。

    她立即让律师去兴师问罪,提出两条:一是立即取下相片,并登报致歉,二是作出经济赔偿。老板同意了,却把责任推给舒虎。挂出她的照片确实是舒虎出的主意,说相片绝佳,挂出去肯定能压倒其他影楼,肯定能招徕更多的顾客,但也提醒老板事先给她打个招呼,征得同意。

    老板晓得官太太不比明星,不会同意自己的照片在社会上招摇,却又利禄熏心,心想就算日后吃官司或上了报纸,反而有轰动效应,自作主张就先挂出来。

    (待  续)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18 05:27:13
    新的顶贴!
    -----------------------------
    文友辛苦
    @春光辉耀 2019-09-18 07:35:44
    《浪淘沙*搬砖盖楼*顶帖子》
    其二
    天涯起疾风,时光匆匆,不觉又是盛夏中。多少文友归去来,今又重逢。
    百花竞相涌,踏遍芳丛,花香醉人酒一盅。篇篇佳作真善美,玉振金声。
    其三
    登天涯论坛,流连忘返,好花美酒遍仙苑。佳作美文赛琼林,羽化登仙。
    读雄文篇篇,声声赞叹,神州才子聚此间。赏花品酒步琳琅,珠飞玉溅。
    -----------------------------
    才思滔滔
    文友好
    (续  前)

    相馆老板原来想故意整点轰动新闻,后来朋友提醒他,你这不是耗子逗猫吗?对方是有权势的人,就算是本人不出面,手下人收拾了你,你找哪儿哭去?老板一听,脸都吓青了,赶紧让舒虎去情。

    舒虎找到古明瑾,把经过说了,恳求她高抬贵手,不然他的饭碗砸了不说,在这一行以后也不好混下去。她说这跟你没关系,你只是伙计,我只找老板。

    他再三请求,她是精明人,当然明白这是相馆老板的算计,因对舒虎有好感,更主要的是不愿意为这事闹得满城风雨,也就同意了只登报道歉。第二条经济赔偿就免了。那几个钱,她也没放在心上。

    离开重庆到南京前,古明瑾又到泰华相馆去拍了一次照,说留着纪念,以后回来的机会不多了。舒虎得知她要走了,还有几分伤感。

    没想到,几年后他们又见面了。舒虎在大街上,老远就看到古明瑾,那熟悉的气质,让他立即就认出来,感到很奇怪,惊问她为啥又回到重庆。她没有告诉他原因,只是微微一笑,摆了两句闲话,分手时客气地说了一句,有空到家坐坐。

    她只是随口一说,没有放在心上。让她没想到的是几天后,舒虎带着礼物上门来看她,她内心多少有点感动。她不再去照相,但舒虎隔一段时间就来看她一次,顺便帮她做点家务事。

    她这时已经没啥朋友了,遂把他当一个朋友看待。当他晓得古明瑾经历的变故后,有了向她求婚的念头。

    (待  续)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19 07:46:19
    顶帖,支持
    -----------------------------
    文友好
    @春光辉耀 2019-09-19 07:32:02
    
    -----------------------------
    文友辛苦
    (续  前)

    后来,当舒虎提出想和古明瑾结婚时,她大吃一惊。他欣赏她的美丽,她从前听他说过,也能感觉出来。但说到结婚,那就是天方夜谭了,她对他说,她已不再年青,岁数比他大七八岁,儿子都长大成人了。

    他说晓得,在我眼中你仍然漂亮。她一笑,拒绝了:小虎,我们还是做朋友吧。反正我现在也没啥朋友了。他还是固执地说,我也晓得跟你隔得远,各方面都配不上你,但只要你不嫌弃,我是真心的。

    听他这样说,她没有说话,心头想,社会不同了,自己过去的身份,成了如今的“罪恶”了,而眼前这个人居然看不清这点,还真是一个本分的人。见她不说话在,他以为她心头活动了,就说:

    你原来说可惜我晚生了好多年,现在你是单身一人了,我可以照顾你,我也愿意照顾你。她开心地笑起来:小虎,那就是一句玩笑话,多少年了,你还记着?真是一个痴情种。

    鲁怀之一去,音讯杳无,她明白这就是天隔一方了。当初分手时,约定三年为期,如联系不上,就各人好自为之。

    舒虎还是照常到她家做客。当他再一次求婚时,她说愿意嫁他,但请他考虑好,一是她不会做任何家务,照顾不了他,二是自己虽有一点积蓄,但没有职业,没有新的经济来源,三是她已年过四十,不想再为他生孩子。

    他说,我也不想要娃儿,至于家务事,更不用你操心,啥子我都会。我不用你做,我来照顾你。

    (待  续)
    谢谢各位文友
    (续  前)

    古明瑾开心地笑起来:小虎,那就是一句玩笑话,多少年了,你还记着?真是一个痴情种。

    鲁怀之一去,音讯杳无,她明白这就是天隔一方了。当初分手时,约定三年为期,如联系不上,就各人好自为之。舒虎还是照常到她家做客。

    当他再一次求婚时,她说愿意嫁他,但请他考虑好,一是她不会做任何家务,照顾不了他,二是自己虽有一点积蓄,但没有职业,没有新的经济来源,三是她已年过四十,不想再为他生孩子。

    他说,我也不想要娃儿,至于家务事,更不用你操心,啥子我都会。我不用你做,我来照顾你。听他这一说,她感到他是真心的,家庭生活中没有一个男人真不行。刚开始她还请着一个佣人,后来佣人晓得她的身份后不干了,再后来她也请不着人了。重庆是山城,路陡梯高,随便买点东西回家,拎在手上都需要有气力,她过去没体会,现在是有体会了。

    她又沉思了一下,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刚才她没有提到自己的身分问题,她不觉得自己的身分有啥问题,像母亲易全福总说那句话,平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整个抗战期间,她没有少捐钱捐物,应该说对得起国家和民族。在重庆、江阳经营的公司,也为老百姓提供了便利,对得起乡梓。

    但社会已经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已经是列入另册了,这种身分,旁人避之不及。三四年来的各种运动、活动,她虽然没有成为专政对象,但压力却是感受到了。她是明白人,对这些能理解,能坦然面对,却不想让他受连累,就把自身可能带来的麻烦说了。

    舒虎说,你不怕,我有啥好怕的?我就是一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啥时候都得有人照相嘛。

    两个人结婚后,相处得还好,她也尽量学做一点家务事。后来,一个民办小学缺老师,愿意请她去代课,她也很乐意去了。她对学校说我就是代一个课,不占学校任何名额,学校如有人了,我就退出,你们不为难,我也自在。

    后来,古明瑾一直断断续续当代课老师。

    (第一章  第五节  官家太太        完)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9-23 00:44:53
    支持
    -----------------------------
    夜半支持,着实辛苦
    第二章  思想改造

    第一节    对象

    新社会很快就把甘行俭和古明琚带入新生活。他们都很兴奋地投入到这种新生活中。甘行俭一到戎州,就很快进入角色,在晋秋阳当校长的中学任教。古明琚也在一所新建小学当老师。

    在工作的同时,和所有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都投身到新社会的每一次运动中。建国之初的三大运动:抗美援朝、镇反运动、土改运动,影响和冲击到他们的世界观,积极捐款给国家,为志愿军买飞机大炮,认购国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没多久三反五反运动铺开,他们都感到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感到新社会正在迅猛地荡涤着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

    没多久,烦恼的事也开始出现了。

    之前参加的一些运动,他们都不是运动的对象。而1951年底开始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全国的学校成了重点区域,他们这些当教师的人自然成了运动的对象。

    他们回到家里,也交换着各自学校搞运动的情况,情况大同小异。都是先听上头来的人作报告,聆听运动的目的、意义;跟着学习上头指定的材料,诸如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的著作、上头的文件、指示等;

    然后对照个人的思想进行检查,检讨自己有哪些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旧思想,深挖旧思想的根源在哪里;最后是表明立场,摆脱旧思想束缚,跟旧制度划清界线,跟剥削阶级划清界线,树立为新制度服务的思想、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思想。

    (待  续)
    @春光辉耀 2019-09-24 08:04:38
    支持!欣赏!
    ---------------------
    文友好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1-17 12:29:39  更:2022-01-17 12:30:27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