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长篇历史小说:《永乐风云》(已出版)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长篇历史小说:《永乐风云》(已出版)[第38页] |
作者:江汉逸士 |
首页 上一页[37] 本页[38] 下一页[39] 尾页[6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哦”建文眼光一亮道:“先生快快讲来!” “是!”方孝孺躬身一揖,侃侃道:“臣自参预兵事以来,对各地卫所亦颇有关注。据臣所知,现两淮尚有镇守卫所二十有余,总兵力达十万之多。依臣之见,不如从彼处调七八万士卒北上,如此德州、真定军势可以复振。” “调两淮之兵北上?”孝孺说完,建文眼中露出一阵犹疑:“两淮之地,为京师北方屏障,如今河北连连大败,北兵军势日强。若其再次南下,突入直隶,那时朝廷无兵抵挡,京师岂不危险?” “不会!”方孝孺自信的道:“先前茹本兵也说了,北兵孤军突入,纵能入两淮,也不可长久。故只要我们守住德州、济南,那即便北兵南下,亦无落脚之地。没有根基,北兵时间久了必然军心涣散、将士疲惫,且有德州重镇截住粮道,他们的军粮也成问题,届时自然会退兵!所以,只要山东不再败,那京师绝不会有任何危险!” “可若山东再败呢?一旦德州大营再败,那长江以北将无兵可挡燕人之锋!”建文摇摇头道:“此策不周全!” “是不周全!”方孝孺痛快的承认,但旋又无奈地道:“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要想守住德州和真定,只有这一支兵马可调!” 建文皱眉不语。稍稍一想,他便知道方孝孺说的是实情。但两淮实在是太重要了。这里无重兵把守,那几乎就是为燕军敞开了通向京师的大门。只要燕军能突破德州的阻扰,那便可畅通无阻的直抵长江!而对于德州,建文心里确实也没有底。夹河一战后,建文对盛庸的迷信也破灭了。虽然眼下他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替代盛庸,但要让他再相信盛庸不败的神话,那也是绝无可能的。 似乎看出了建文的疑虑,孝孺沉声道:“陛下,其实河北之事无需过多担心。眼下朝廷要短期内剿灭燕藩已无可能,当今之计,唯有一方面将燕藩钳制在北平省境内,以防其坐大;另一方面则抓紧收集流散溃兵,重新整练军队。只要进展顺利,快则一年,慢则两载,朝廷至少可再整编出三十万大军。到时候便有能力与燕藩再战。有此计较,德州、真定以及济南于此期间只要坚守不失便可,无须出城作战。三城不失,北兵纵然南侵,也不能持久,终究还是要退回去。而有两淮军马支援,我军虽无力与北兵野战争雄,但守住城池还是不成问题的。” “恩!”建文听了,觉得似有些道理,但仍放心不下,遂道:“不过两淮无重兵把守,朕的心终究不安!” 孝孺微微一笑道:“臣有一策,可为两淮留得十万大军!” “什么?”建文瞪大了眼睛,以不可思议的神情望着孝孺。两淮现在总共也不过十万驻军,抽七八万去了德州和真定,哪里又寻得十万大军来? 孝孺不慌不忙地解释道:“自燕藩反叛来,河北、山东烽火连天,百姓南逃者不计其数。这些流民现多滞于两淮间,且衣食无着。陛下可遣一干将,携粮饷去两淮招募义勇,想必会应着云集。朝廷再将他们集中起来,屯于徐州、淮安和凤阳三镇,如此既可免流民滋事,又可为朝廷募得一支守土重兵,确保两淮重镇的安全。如此岂不是一石二鸟?” 建文眼睛一亮。燕军不善攻城,流民虽不能和行伍军士相比,但守城还是可以的。把他们组织起来,确实不失为一个应急之法,何况还为朝廷免去了流民滋事的隐忧。这是个好策! “先生以为派谁去最合适?”建文兴冲冲的问道。 这一下倒把方孝孺问住了。夹河惨败以后,朝中风向又变,如今的右班武臣又渐渐不安分起来,这一点孝孺心中一清二楚,所以要找一个合适的人出来还真不容易。想了半天,孝孺方说道:“依臣看,唯有魏国公徐辉祖和驸马都尉梅殷较为合适!” 孝孺的想法与建文不谋而合。梅殷是朱元璋第二女宁国公主的驸马,他为人恭谨、且颇有韬略,又善于骑射,当年便很受朱元璋的赏识。朱元璋临终前专门指定梅殷为托孤重臣,让他辅佐建文。不管从能力还是忠心来说,梅殷都是个不错的人选。 魏国公徐辉祖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作为中山王徐达的嫡长子,徐辉祖继承了父亲的武勇。洪武年间,他多次到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等地练兵,其能力也饱受朱元璋赞誉。尤为难得的是,徐辉祖还很忠心。削藩以来,徐辉祖一直坚定的站在建文这边,哪怕是后来燕王谋反,建文一度对徐辉祖颇有猜疑,可他也依然忠心不二。因着这份赤诚忠心,建文渐渐消除了对徐辉祖的疑虑。白沟河一战时,建文便曾让他带兵增援李景隆。只不过他还没到,李景隆便已败了,所以没来得及和燕军交手。 |
@shanshanguai12 2011-09-02 02:27:21 今天没更新呀?等明天 ----------------------------- 这两天断网 一直没上 直到今天才更 呵呵 |
自顶 |
呵呵 晚上回家后更新 |
今晚更新 |
“梅驸马、魏国公!”建文口中喃喃有词地念着,心中一时倒犯了踌躇。两淮不是河北。河北败的再惨,朝廷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调兵遣将,而两淮直接关系着京师的安全,一旦出岔子,燕军便可饮马长江,所以择帅之事务须谨慎小心,必须要有最得力的干将前去镇守。 想了半天,建文终于下定了决心,派徐辉祖出马。梅殷也很有本事。但不足的是,这位驸马虽是托孤之臣,但从未真正带过兵。经过李景隆的事儿后,建文对将帅的经历十分注重,徐辉祖带兵多年,经验丰富,所以让他去比较保险。 “便用徐辉祖吧!先生下去后即刻拟旨。”建文摸了摸鼻翼,做出最后决定。 “遵旨!“方孝孺拱手领命。 交待完意见,建文眼光一瞥,这才发现茹嫦也在屋内,遂问茹嫦道:“茹爱卿,朕的安排,尔意下如何?” 茹嫦心中已是老大不爽。就在方才,建文与方孝孺你一言我一语,把用兵方略一股脑儿全部敲定,而他这个正牌子的兵部尚书,却连一句话都插不上。直到最后,建文才想起来征询自己意见。可这时大事已定,建文连拟旨的话都说出来了,他茹嫦岂还能再加置喙?不过茹瑺虽有不满,但兵事毕竟是其职责所在,对方孝孺的计划,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略一沉吟,茹嫦挤出一丝笑容,对方孝孺道:“孝直之策不可谓不佳,但仆有一虑:若燕藩孤注一掷,绕过德州不攻,而坚持南下京师,如之奈何?先生之募兵两淮,所集毕竟只是百姓。其用来守凤阳、徐州、淮安等坚城尚可,要想出城截击北兵,岂非螳臂挡车?届时北平不取重镇,而直接渡江,朝廷又何以拒之?” “孤注一掷?”孝孺一愣,随即笑道:“这绝无可能。北平与京师相隔三千里,中间皆朝廷地盘。北兵孤军南下,路途遥远,粮饷也接济不上,如何能够久持?” “可若燕藩就这么做了呢?”茹嫦丝毫不让,紧逼问道。 方孝孺一怔,随即心中生出一丝不快。在他看来,燕军完全没有可能在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如此长途奔袭,茹嫦这么说,倒有些抬杠的意思了。不过他既提出问题,方孝孺自也需有个答复。略一沉吟,孝孺抬头从容道:“若果真如此,反倒更好。朝廷只需命两淮三镇坚守不出,如此北兵在直隶便无可依凭之基。从北平到淮河,前后两千余里,待北兵突入江淮时,其势早已竭了,到时候朝廷再前发京师之上十二卫亲军,迎击北兵;后起德州、真定全部人马,尾随而下;同时,淮安、凤阳、徐州三镇兵马群起而上,对北兵四面合围。以燕藩实力,抛去北平三府守城士卒,燕庶人最多能带出区区十万人马,而朝廷倾巢而出,总兵力不下三十万,何愁不能取胜?” “白沟河一战,曹国公也有三十余万,可照样是一败涂地!”茹嫦冷冷一笑,又把方孝孺的话顶了回来。 方孝孺一窒,随即断然驳道:“江淮不是河北,不可相提并论。其一,燕庶人在河北经营多年,而且有北平作为老巢;而江淮则是朝廷地盘,燕藩在此没有根基。其二,北兵杀至江淮,至少也需数月,届时已是师老兵疲,其斗志与在河北作战时不可同日而语。其三,北兵孤军深入,与北平联系断绝,粮饷不可能持久。届时我军不必急于与北兵交锋,可先倚江淮三镇以及淮河、长江粮道天堑,与其长期相峙。要是燕庶人聪明,趁早退兵倒也罢了,若其执迷不悟,那我则可待其粮尽时再集大军决战。“说到这里,方孝孺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就算北兵骁勇异常,可当他们饿的前胸贴后背时,可还有力气上马提枪?果有那么一天,我军正好一举剿灭燕庶人,鼎定胜局!” “好!”方孝孺一说完,建文便击掌赞道:“就是这个理,朕还巴不得燕庶人能一意孤行,也好给朕一个一举扭转乾坤的机会!” 见方孝孺与建文如此坚定,茹嫦遂不再说话。只是心中忧虑却未散去。待从武英殿出来,茹、方二人顺着天街走到新端门前,方孝孺遂拱手告辞,自穿过左顺门,回文渊阁拟旨。茹嫦出午门后,家奴牵马过来让他骑上,接着又一路向南,从新皋门出宫。路上,茹嫦心事重重,骑在马上皱眉不语。待出了皋门,茹嫦突然对牵马的家奴道:“往右边走!” “往右?”家奴一愣,随即回道:“老爷,不是回兵部吗?兵部在青龙街上,该从长安左门出去啊!” “去右军都督府!”茹嫦阴沉着脸,口中迸出六个字,随即暗中咬紧了牙根。 |
呵呵 谢谢几位兄弟 O(∩_∩)O |
谢谢 自顶下^_^ |
今晚更新 |
第五节 与茹嫦告辞后,方孝孺回到文渊阁,将刚才商定的诸般事项草拟成诏旨,随后又交给尚宝司用印。因是紧急军务,方孝孺十分上心,亲自督促尚宝司卿立刻将诏旨拿到内廷,在内宫尚宝监处盖好了印,这才放心返回。回到文渊阁时已过午时,孝孺在衙门内吃了午饭,接着小歇一阵,随后处理了一阵公务,直到申时正牌才散衙回府。 回到家门口,方孝孺刚翻身下马,门前照壁后突然闪出一个乞丐模样的男子,将将直冲过来,口中大声叫道:“恩师!恩师!” 方孝孺吓了一跳,回首看这个乞丐,却不认识,遂问道:“尔是何人?为何以师称仆?“ “恩师!”乞丐此时被方家下人架住,全身动弹不得,只是带着哭腔喊道:“恩师,我是程济,我是程济啊!” “程济?”孝孺一愣,忙上前两步定睛一瞧,不由大吃一惊——这人果然是程济!只是这程济此时全身衣着破烂不堪,脸上也满是泥污,乍看上去不仅不像个风雅文士,却完全和个叫花子一般。 方孝孺忙一挥手,命家人放开程济,接着上前抓住他的胳膊道:“你不是殉国了吗?怎么又活过来了?还变成这般模样?”这程济原是方孝孺派到真定大营的参军,耿炳文兵败后,他又改归吴杰麾下。蒿城大败,真定大军土崩瓦解,当时程济也在军中。据吴杰传回的军报,程济已经阵亡,方孝孺得知后还伤心了好一阵子,却不想几个月后,他却又出现在自己眼前。 眼见恩师一脸关切,程济心中百感交集,当即痛苦失声道:“恩师,一言难尽啊……” 方孝孺见程济惨兮兮的痛哭,心中顿也一酸,遂安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想来你这一路也经历了不少磨难,且先回为师府中梳洗一番,喝两口热汤,再细细道来不迟!”说着,便招呼着程济往家中走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程济盥洗完毕,又换上了方孝孺给他准备的长衫,接着,孝孺令下人上饭,程济一口气吃了三大碗米饭,又将席上的鱼肉一扫而空,这才恢复了些人色。酒足饭饱,程济擦了擦嘴,忽然一跃而起,旋又跪到地上,面容急切的向方孝孺禀道:“恩师,学生有要事禀告!” “哦?”见程济如此,方孝孺也吃了一惊,遂放下筷子道:“是何事?” “禀恩师,臣在河北发现,右府左都督徐增寿暗结燕藩!” “什么!”方孝孺大惊失色,手中筷子也“咣当”落地。他当即起身,一脸惊讶的问程济道:“你这是如何得知的?” “学生亲眼所见!”程济坚声答道。 方孝孺浑身一震。他立即离席,将门窗关上,又回身将程济从地上扶回凳子上坐了,方一脸郑重道:“你把这前后经过给仆详细说来!” “是!”程济拱手一揖,随即拉开了话匣子: 那是两个多月前发生的事。蒿城一战,南军被打得大败,各部慌不择路,四散而逃。混乱中,程济与吴杰的本部失去了联系,不得已被乱军裹挟着,向南仓皇亡命。原本,程济想着待局势平稳,便返回真定。可燕军却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一路向南攻城略地。程济逃到顺德,燕军也攻至顺德;程济逃到广平、燕军又杀到广平;待程济狼狈不堪的逃进大名府时,燕军的铁蹄也踏入大名境内。无奈下,程济只得继续南下,准备越过大名,逃入河南境内再做计较。 经过几日奔波,程济于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逃了老岸镇。老岸镇位于大名府南端,再往南百里便是黄河。当逃到老岸镇时,程济的几个扈从亲兵都已失散,他本人也饥寒交迫,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只得在镇外一个废弃的小庙内暂歇,待暴雨过后再向南赶路。 枯坐在残破的小庙内,望着空空的四壁,程济心中说不出的悲凉。蒿城大战的失败,他程济应该是负有责任的。当时安陆侯吴杰根本就不想出兵,是他程济一心想雪夹河惨败之耻,拉着暴昭连催带逼,强迫吴杰将大军拉到了蒿城。此战过后,真定大营也元气大伤,朝廷在河北的最后一支主力也丧失了战斗力。想到这里,程济又悔又恨,几乎要落下泪来。 |
谢谢 呵呵 |
今晚更新 |
今晚更新 |
就这么枯坐了许久,外面的骤雨终于停了。又过了半晌,程济反应过来:现在还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候!大名府城随时可能被破,到时候燕军很有可能继续南下,自己必须抓紧时间,继续南逃。想到这里,程济托起疲惫的身躯,准备继续赶路。 就在这时,庙外隐隐传来一阵马蹄之声。程济立刻紧张起来。这些人会不会是燕兵?想到这里,程济心惊肉跳。 马蹄声越来越近,程济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想跑是不可能了,自己一出门,便会被骑马之人发现。现在唯一的办法,便是赶紧找地方躲起来。就在这时,角落处的一堆稻草引起了程济的注意。来不及多想,程济马上钻进稻草堆中,将自己身子掩藏起来。此时的他不停祈祷,希望这些人千万不要进庙。 不过程济马上就失望了。很快,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尖利的声音在厅内响起:“今日实在不走运!好不容易遇见你,却被一场雨浇了个清透!” 这个声音不男不女,竟像从宦官嘴里发出来似的,程济一听,心中更加惊慌。这里是河北,不是京师!朝廷派往真定监军的内官已在蒿城阵亡,这个人若真是宦官,那必定是燕王那边儿的。想到这里,程济吓的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全身一动不动,生怕引起这些人的注意。 又一个声音响了起来,这次是个正常中年男子的嗓音:“呵呵,马公公受累了。其实在下自己也能找到大营,何劳您亲自跑这远迎接!” 果然是燕府内官!程济的怀疑立刻得到了印证。就程但同时,另一个疑问在他心头泛起:这男人又是谁?他与这个内官跑来这儿坐什么?稍一思虑,程济又是一惊:据他所知,燕府中只有一个内官姓马,那便是燕王最信任的马和!若此人是马和,那眼前之事就更加玄乎了。究竟是什么人,能让马和亲自出马迎接?想到这里,程济好奇之心大起,他悄悄地将身前的稻草拨开一个小缝,紧张的向厅中望去。厅中就站着说话的两人,只是他们均背对着自己,一时看不清面容。 将外衣脱下,马公公又说话了:“岂敢当“亲自”二字?上次见面时,便约好这段日子再过来。可不想正赶上我军南下,大名这条路乱的很。王爷怕你有闪失,便派我和狗儿他们潜到南面儿来接你。” “承蒙王爷挂心!”男子又赶紧说道。 “好了,不扯这些了!”马公公一挥手道:“快把衣裳换了,咱们得赶紧回去。王爷急着知道京师消息,这是大事!” “是!是!”男子连连应承几声,又笑道:“朝中这段日子热闹着哩!我家都督已与勋臣们商量好了,一定要逼皇上罢兵!” 京师!朝中!都督!马公公!这两人你言我语,程济是愈听愈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在这时,中年男子转过了身来,程济定眼一瞧,差点儿没叫出来:这不是徐得吗! 当年在京中做官时,程济和徐增寿打过几次交道,对徐增寿的这个心腹家奴也有印象。程济记忆超群,虽然离开京师已近两年,但此时一见面,他仍一眼就将徐得认了出来。 徐增寿勾结燕藩!不用多想,程济立刻便得出了结论。如今燕藩与朝廷是死敌,徐增寿是朝廷的左都督,而他的心腹居然在这里和马和接头!并和燕王暗通信息!想到这里,程济怒火中烧:难怪燕军每次都能占得先机!对于燕王的用兵如神,程济始终抱有疑惑。尤其是夹河大战前,朱棣再次派人偷袭大名,烧了南军粮船。当时这批粮草刚到大名未久,燕军怎么就这么巧,正好在粮草方聚之时赶到?这个问题曾让他困惑了好一段时间。如今,这一切都有了答案!原因很简单:朝中出了大内奸,将朝廷的军事动态全偷报给了燕藩!这个内奸就是徐增寿!而传递消息的人,便是眼前这个徐得!想到这里,程济恨不得立刻把徐得绑回京师。不过他终究冷静下来。这时候出去,不但抓不住徐得,反而当场便会被马和杀掉!就是性子再急,程济也不会做这种飞蛾扑火之事。 |
自顶 睡觉 |
@爱上浮云的美妙 2011-09-02 08:53:35 兄弟支持你!坐等更新。我觉得你写的这永乐风云很有深度。特别是人物性格和心理描写拿捏的准。我冒昧地猜度一下,兄台应该是三十到四十的中年人。对吧? ----------------------------- 呵呵 还没那么老 兄弟是80后 |
过了一阵,徐得和马和都换好了衣裳。马和呵呵一笑道:“如今我军又胜了一场,估计用不了多久,河北便全是王爷的了。下次你再过来,这里便安全多了!” “哪还有下次!”徐得笑道:“如今朝廷败的都不成样子了。照这么下去,王爷的靖难大业指日可成!下一次,小人定与我家都督一起,在京师恭候王爷大驾!” “哈哈……”徐得的话让马和很受用,他大笑一阵,也不答话,便转身向外走去。徐得也随即跟上。不久,外面又传来一阵马蹄声。 待马蹄声远去,程济从稻草堆中爬了出来。走到门外,程济狠狠地向北面“呸”了一声,随即转过身子,匆匆向南跑去。现在,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他要赶紧回到京师,把这个惊人的消息报告给朝廷,报告给皇上! 不过程济并没有如期抵达京师。连日的劳累外加神经的高度紧张,本就孱弱的程济终于支撑不住。在走到北平省最南端的长垣附近时,程济病倒了。 这一病便是一个多月。待病好后,程济便急忙往南赶。由于官印与兵部勘合都已在蒿城遗失,故而程济无法使用各地驿站的马匹。经过好一番周折,在花了近二十日功夫后,程济终于回到了京师,而此时已是五月下旬,离蒿城大战已过去了两月有余。程济平日为人孤傲,在京中也没什么朋友,家人也都在老家,北上后京中租的宅子也已退掉,想来想去,程济发现自己走投无路,只好来寻方孝孺,这才有了刚才方府门前之事。 当程济说完时,方孝孺的背心已被汗水浸透。半晌,方孝孺回过神来,转而面容一沉,用审视的目光瞪着程济的眼,冷冷问道:“你说的可全都是实情!” “绝对是实情!”程济一脸正色道:“此皆为学生亲眼所见,若有半分虚假,学生愿受大辟之刑!” 方孝孺的脑筋开始飞速运转:程济这个人,他还是比较了解的。他虽然性格急躁了些,但绝不是妄打诳语之人,尤其是这种大事,更不会轻易胡言。而且,就在程济叙述时,方孝孺仔细观察了他的神情,并未发现半点虚伪做作之态,而且所述经过也十分有条理。以上种种叠加在一起,方孝孺已相信:程济没有撒谎!” “无耻之徒!”方孝孺一拳砸向桌面,杯中的茶水被震的四溅。他这句话当然不是指责程济,而是骂那个吃里爬外,出卖朝廷利益的徐增寿!削藩以来,这个徐增寿表现的十分恭谨,一副已与燕藩恩断义绝的样子,把建文和方孝孺他们都给骗了过去。而直到现在,孝孺才明白,这一切都是此人的伪装,其目的,却是要隐藏在朝中,为燕藩挖朝廷的墙角,掘皇帝的根基! “恩师,咱们该怎么办?绝不能让徐增寿这个奸贼再逍遥法外!”见方孝孺相信了自己的话,程济忙迫不及待的又问道。 略一沉吟,方孝孺猛然抬头,一脸坚毅道:“此事事关重大,非为师可以做主。你收拾一下,马上随为师进宫,将此事的前后经过再详细的向皇上禀告一遍。如何处置,待请示陛下后再做定夺!” “遵恩师钧命!”程济抱拳一揖。 |
首页 上一页[37] 本页[38] 下一页[39] 尾页[6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