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长篇历史小说:《永乐风云》(已出版)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长篇历史小说:《永乐风云》(已出版)[第34页] |
作者:江汉逸士 |
首页 上一页[33] 本页[34] 下一页[35] 尾页[6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建文神情的变化,马后悉数看在眼里。她知道建文今天是难得的偷得浮生半日闲,所以她也是想尽法子,想让夫君能在这里开心一些。眼珠一转,马后忽然“哎呦”一声,左手顿时搭在肚子上。 “怎么了?”建文紧张的问道。 “没什么!”马后娇羞一笑道:“这孩子,在肚子里就不老实,又踢了我一脚!” “哈哈!”建文大笑道:“这么好动,肯定是个儿子!”说到孩子,建文顿又来了精神,对战事的忧虑果然少了几分。 “皇上怎知道是皇子?没准儿是个公主哩!”马后娇声嗔道。其实是儿是女都不重要,关键是要把建文的心思引到孩子身上。唯有这样,才能让这位被国事折磨地日渐憔悴的天子获得片刻地惬意和舒心。作为大明的皇后,马氏很清楚自己应该为夫君做些什么。 “是公主也无妨,不过最好还是皇子!”建文笑着说道:“朕既为天子,自然要有诸多皇子才是,否则皇室如何兴旺长久?不瞒皇后,朕连儿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哦?”这下轮到马后惊叹了。建文每日都忙得昏天暗地,连看她娘俩儿的功夫都无,居然还有心思给他未出生的儿子取名? “这还是由凝神之宝想得的!”见爱妻不解,建文遂笑着解释道:“玉者,圭也!《周礼•大宗伯》云:“以青圭礼东方”。以圭命名,既庄且吉。且按太祖定下的五行相生起名之法,朕这一辈属火,下一辈应属土,圭字含二土,正好也符合;再者,‘圭锐象春物初生’,如今国家凋敝,朕惟愿此子之生,能与天下带来太平!” 马后出身于普通官宦家庭,平日对学问的钻研也不过限于《列女传》、《女宪》之类的妇德文章罢了,这经史子集里的东西她又哪会懂得?建文高谈阔论,马后立刻陷于云山雾绕当中,遂笑道:“皇上学问一向是好的,臣妾自无异议。”言及于此,马后又低头想想道:“帝系的世系命类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皇上是允字辈,如此说来,这儿子的名字应就是文圭了?” “不错,文圭!”建文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名字,不仅彰显了建文渊博的学识,更寄托了他希望获得上天保佑,能早日勘平战乱,让天下早归安宁的美好愿景。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建文之所以迫不及待的将这个名字说出来,除了适逢其会之外,也是希望,这个充满寓意的名字,能在新的一年里,给他,给大明朝廷带来吉祥好运! “陛下!”一声轻呼,把建文从斟酌品味的臆想中拉了回来。建文一看,江保正站在暖阁外望着自己。 “哦!天也不早了,传膳吧!朕今日便在坤宁宫用膳!”此时已是傍晚,建文以为江保来请示用膳的,故而随口答道。 “陛下!”江保听完,并未就此离开,而是略显紧张的继续道:“外面传过话来,说兵部茹尚书在左掖门递牌子请见!” “何事?”建文立刻也紧张起来。眼下已过了朝官当值的时间,茹嫦的求见必有大事。齐泰在当兵部尚书时曾经簧夜求见,报告真定大败之事;此时又是兵部尚书紧急求见,建文思及往事,自然是吓得心惊肉跳。 “回皇爷,奴婢也不知道。消息是守左掖门的李驴儿传来的,要不奴婢再过去问下他?”江保小心的回道。 “什么驴儿马儿的!”建文心慌意乱地骂了一声。茹嫦这个时候来,肯定是报告东昌战事!建文当即起身,大声吩咐道:“让他去武英殿,朕马上就到!” “遵旨!”江保应了个诺,马上飞一般的跑了出去。 “朕要走了!”来不及多说,建文随口跟皇后交待一声,马上匆匆向外走去。 “陛下,把裘衣穿上!”马后慌忙起身,将建文落下的裘衣拿了过来,文奎一把夺过裘衣,蹦蹦跳跳的追上建文,把裘衣递上道:“外面天寒,父皇当心身子!” “好皇儿!”尽管心急如焚,但对儿子的关心,建文仍觉得十分受用。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建文亲切地摸了摸文奎的脸,旋套上裘衣,向外疾步奔去。 建文抵达武英殿时,茹嫦尚未赶到。宽敞的大殿中,建文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停的踱步打转儿。东昌打的怎么样了?盛庸到底是胜是败?建文急切的想知道结果!但在内心深处,他又有些害怕茹嫦的出现。毕竟,败仗打的太多了!建文生怕茹嫦递来的,又是一份败报!一年多来,年轻的天子已经经受了无数次打击,他本就不算坚强的心灵已实在有些不堪重负了! |
@爱上浮云的美妙 2011-08-12 14:36:00 悄悄问一下楼主:金忠在朱棣登基之前是不是就死了?朱棣后来的残忍是不是听信了纪纲的谗言?我个人觉得金忠这个人虽然老谋深算,但是人还是挺正直的,相反,同样是精于权谋,纪纲却很歹毒,不择手段。 ----------------------------- 呵呵 金忠没有死 一直活到了永乐朝 还当了大官 朱棣后来的所谓残忍 其实在一定程度是后人的污蔑,而他的一些狠手,其实也都有其政治目的。像朱棣这种人物,政治智慧绝对是超一流的,这种人其实不会太意气用事,否则怎么可能成就大业? |
@陈贤正 2011-08-12 23:17:44 顶楼主,一直等下去的 ----------------------------- 呵呵 多谢兄弟支持 |
@爱上浮云的美妙 2011-08-13 13:35:50 建文失败后,据说焚了宫殿,偌大个南京紫禁城化为灰烬,不知道建文的皇子朱文奎和皇后逃出来没有?就算逃出来,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建文想必也是心灰意冷。 ----------------------------- 呵呵 就焚了一个奉天殿 从燕军进城到杀到紫禁城也用不了太多时间,哪能让他把整个紫禁城都焚了 呵呵 |
@爱上浮云的美妙 2011-08-13 17:31:19 楼主对明史很了解呀!当年的教科书对明朝只是一笔带过,鄙人对明史不太了解。部分人对明朝的理解是:黑暗腐朽,我想可能是因为锦衣卫和厂卫的原因吧?就像国民政府时期的军统。 ----------------------------- 呵呵 厂卫只是鹰犬 哪个朝代都有类似机构,算不得原因。主要还是君主专制的宿命。缺乏权力制约和外部监督,王朝的净化完全靠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督和官僚的自我道德约束。而有句老话,君子与小人就在一线之间,既然缺乏有效监督,君子变成小人也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惩罚,久而久之,官僚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自然就从君子渐渐变成了小人,而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导致内部监督的瓦解,形成恶性循环,直至不可救药,这就是治乱循环。 |
呵呵 谢谢大家支持 晚安 |
来了 |
“臣兵部尚书茹嫦叩见陛下!”一个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茹嫦到了! “茹爱卿平身!”建文用尽可能平和的语气说道。尽管他急切的想知道东昌之战的最后结果,但仍不得不摆出一种泰然若素的姿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既是道家之本意,也是一个皇帝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谢皇上!”茹嫦又磕了个头,方站了起来。 “茹爱卿急着见朕,所为何事?”虽然已猜度到茹嫦的来意,但建文表面上仍是不温不火。只是一旁的江保却发现,年轻天子的左手已紧紧地捏成了个拳头。 茹嫦从袖中拿出一张薄薄的纸,双手奉上道:“回陛下,征虏大将军盛庸送来紧急军报,呈请陛下御览!”不知是有意逗弄建文,抑或一时疏忽,茹嫦并未直接说明军报内容。 建文的心已提到嗓子眼儿上。他并未回话,而是用眼角扫了一旁的江保一眼。江保会意,忙从茹嫦手中接过军报,恭恭敬敬的呈放在御案上。 建文抬起微微颤抖的手,将折叠在一起的军报打开,映入眼帘的是盛庸的亲笔: ……十二月已卯,臣率军与北兵战于东昌城南。是战,王师所向披靡,大破北兵,击毙贼帅张玉,斩首万余级,缴获粮草辎重无算…… “盛庸胜了!盛庸胜了!建文喃喃念了两遍,竟从御座上一跃而起,双手朝天,大声叫道:“朝廷终于打胜了!啊哈哈!天佑皇明,天佑皇明啊……”打了一年多的败仗,终于迎来了一场大捷。饶是建文再镇定,此刻也终于憋忍不住。他尽情的欢呼,尽情的雀跃,以看似失态的方式,庆祝这场难得的胜利! 一向以平和示人的皇帝,竟兴奋地近似癫狂,江保与茹嫦看的都是目瞪口呆,过了好一阵,江保方轻声唤道:“皇爷!皇爷!” “啊!”江保的轻唤,把建文从狂喜中拉了回来。此时,他才发现自己有些失态了。略为羞涩地望了茹嫦一眼,建文强按住心中喜悦,尽可能平缓的说道:“马上将此事发到邸报上,传示百官知晓。今日正好是正旦,朕要用这场大捷,给朝廷增添喜气!” “遵旨!”江保一个答应,便要出殿传话。 “回来!”建文一声大喊,已转过身子的江保忙又折了回来。 “此乃朝廷的天大喜事。朕要亲拟诏旨,诏告天下!尔等朕拟好旨意,再一起拿去办!” “遵旨!” “还有……”又望了茹嫦一眼,建文缓缓说道:“方才之事,不要传与外人知晓!尔等可明白?” “臣明白!” “奴婢明白!” 这一次,茹嫦和江保齐齐回道。 “好了!”交待完事情,建文重新回到御案后坐下,对茹嫦笑道:“茹爱卿先不要走,给朕参详一下,看如何写好这道诏书!” “是!”茹嫦忙应道。茹嫦是接齐泰的班,重任本兵之职的。齐泰主掌兵部时,朝廷连战连败,自己刚一回来,官军便先有济南退敌,后又是东昌大捷。作为兵部尚书,他自然也能捞上一份运筹之功。想到这里,茹嫦的心情也是十分愉悦。 “嗯……”建文正欲草诏,忽又放下笔,若有所思一阵,方自言自语道:“东昌得胜,燕藩必然气夺。既如此,齐爱卿与黄爱卿也该官复原职了。” 建文声音不大,茹嫦听了却是心头大震。黄子澄是茹嫦在官场上的死对头,而齐泰不仅与黄子澄一党,更是先前的兵部尚书!他若复职,自己这个现任的兵部尚书往哪摆?想到这里,东昌大捷带来的些许喜悦一扫而空,茹嫦顿时陷入深深的忧虑当中。 “茹爱卿,还站在那干嘛?快过来与朕参详啊!”建文并未察觉茹嫦的一番心思,而是一脸喜悦的催促道。 “是!”茹嫦忙应了一声,暂将心头愁云撇下,堆起笑脸过来应付正满腔欢喜的年轻天子。 |
自顶 |
很快,东昌大胜的捷报便传遍了整个京城。得知消息,朝野一片沸腾。这是开战一年多来,朝廷第一次取得重大军事胜利。在这一年半的岁月里,朝廷官员、尤其是赞同削藩的文官们已经遭受了无数次打击,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如今,所有阴霾似乎都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文官们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向皇上进献贺表。一些原本对平燕颇有微词的勋戚武官们也悄悄地改变了立场,转而对皇帝的平燕事业大唱赞歌。 最开心的自然是建文本人。尽管在随后的军报中,建文得知燕军最终逃脱了官军追击,成功撤回北平。但大破敌军的辉煌战果,仍让建文喜不自胜。 在这么一片弹冠相庆之中,有一个九卿大臣显得十分落寞,他便是兵部尚书茹嫦。随着齐泰、黄子澄的复职,茹嫦迅速的被边缘化。虽然他仍是兵部尚书,但兵部事务已被另一位本兵齐泰毫不客气的重新把持,茹嫦不过垂拱而已。而建文对茹瑺的倚重也迅速减弱。这几日朝廷连连下令,河南、江淮等地的镇守卫所悉数北上,大批的粮饷、辎重也从京师装船,源源不断地向德州运输,而这一切,都是建文与齐泰、黄子澄商议后的决策,他茹嫦不过是在大事已定后被告知一下而已。茹嫦忿然,但又敢怒不敢言,只能郁郁寡欢,暗自悲叹。 这一日寅时,茹嫦如往常一般散衙回府。刚到府门口下马,一个家奴打扮的人忽然凑到近前一揖道:“茹大人,我家老爷在江东楼备好酒席一桌,敬待大人捧场!”说着,家奴恭恭敬敬的将一张名帖奉上。 “你家老爷?”茹嫦看这个家奴有些面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遂面露狐疑的将名帖接过,一看之下,面色顿时一变。隔了半晌,方喃喃出声道:“是他……” |
第二节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江南大地上的绿草也渐渐冒出了尖头儿。与春意盎然的节气相同,京中士民的心思也似乎被撩拨起来。这几日,秦淮河畔的钞库街、武定桥一带,无数公子少爷们蜂拥而至,把个十里秦淮烘托的是热闹非常。 当然,浪子们流连秦淮,绝非是为了吟风弄月,所图者,不过是欲与秦淮河畔青楼里的私妓春宵一度罢了。大明开国后,朱元璋在京师专设富春院以及江东、鹤鸣、醉仙、集贤、乐民、南市、北市、轻烟、翠柳、梅妍、澹粉、讴歌、鼓腹、来宾、重译、听佛等十六处酒楼,归教坊司管辖,其间蓄养官妓,供人取乐。不过十六酒楼主要是为官绅和本地商贾饮酒作乐所设,里面的官妓只是卖艺,最多也就是陪酒侍宴而已,想床上欢愉却是不能;富春院管治较松,里面倒也可以偷偷安排些陪寝之事,但只允客商出入。官绅入内,但凡被发现,轻则名声败坏,沦为众人笑柄,重的还要遭御史弹劾,官爵不保。面对如此严苛的管制,京师显贵自然更青睐无拘无束的私妓,这秦淮河畔,便是私妓聚集之所。 这一日傍晚,钞库街上最富盛名的翠烟楼前来了一位衣装华丽的贵客。守在门口的老鸨儿远远瞧着,当即堆起满脸笑容迎上去,笑道:“哎呦李二爷!都一年多没瞧着您了咧!自打您去了河北,后来就没了音讯。前两个月,听客人闲谈时说您哥哥已被皇上赦免,咱还想着您也没事儿了,可左盼右盼,就见不到您过来。还以为您老把咱们都给忘了呢!”说着,老鸨便把一双奶子往来客身上直凑。 “我这不是来了么?”来客趁机再老鸨胸前抹了一把,一脸淫笑的道:“萧烟儿还好么?可有把老爷我忘了?” “您还有脸面提?”老鸨啐了一口,哼哼道:“您这一走就是一年,烟儿日思夜盼,人都憔悴了!就上个月,烟儿还抽抽嗒嗒的跟我提起,说您最后一次来时,还答应送她个金簪子来着,敢情您是反了悔,所以就撩开不理她了!” |
“哪能呢?”来客当即一叫道:“老爷我是什么人?还差个破簪子?十个咱也不眨下眼睛,快,带我去见她!” “您这边走!”老鸨从来客怀中抽出身来,笑着一让,然后扭动着腰肢向内院走去。来客贼笑一声,紧步跟上。 这位前来买春的“孤老”不是别人,正是堂堂岐阳王次子,李景隆的弟弟李增枝。李增枝因着兵败白沟河,故背着个“待罪听勘”的罪名在家闲居,倒也一直十分谨慎。不过盛庸取得东昌大捷后,建文大喜之下,重新重用剿燕派大臣,原先被罢官的齐泰、黄子澄纷纷起复,连李景隆也时来运转,恢复了太子太傅的官职。李景隆都复了职,李增枝自然也不用再“待罪听勘”。虽然前军左都督的官职未复,但他仍以闲散大臣的身份位列朝班。先前落魄时,李增枝为了避祸,不得不收敛行迹,如今祸事已矣,他也算是囚鸟出笼。又忍耐了两个月后,李增枝实在憋不住,终于再来秦淮河寻欢作乐。待走到后院,早有一个二九少女迎了上来,当即一声嘤呼,直扑到李增枝怀里。李增枝直觉下身硬梆梆的顶起,胸口一团火直往上冒,当即忍耐不住,一把搂住少女,顿直接往旁边的房中奔去。老鸨嘿嘿一笑,随即将门带上离开。不一会,房中便响起震天般的怪叫声…… 一夜风流,到了第二日拂晓,李增枝方从温柔乡中醒来。这一日正值朝休,李增枝本欲再风流一阵,不过转念一想,现在他毕竟是刚刚起复,凡事还需谨慎些好,故盘算着趁天没亮透赶紧回府,如此也不招人惹眼。计议已定,他遂又将手在少女身上摸索一阵,待过完了瘾,才恋恋不舍的穿衣盥洗,付账而去。 待李增枝从翠烟楼出来,天空已隐隐露出肚白。李增枝从武定桥上过了秦淮河,正欲顺着东牌楼、贡院街打道回府,忽然前方过来一辆堆满木桶的板车。因推板车的人身形娇小,又是一副民妇打扮,李增枝只当是起早收粪水的,倒也没太在意。可当板车与他交身错过时,民妇忽然从车上掏出一个大木棒,疾步冲了过来。李增枝察觉后面一阵疾步声,正转头欲瞧,后脑勺便已挨了一棒。李增枝只听得“砰”的一声,继而便昏倒在地,什么也不知道了。 待李增枝再醒来时,已身处一片荒木丛中。待左右一扭,他才发现,自己全身上下早已被捆的严严实实。李增枝心中大恐,一抬头,发现两个少女正一脸愤恨的望着自己。此时天色已有些亮了,李增枝定睛一瞧,当即大惊——这两个女人,一个是自己当初强抢的玉蚕的侍女景儿,而另一个,竟是徐府的四小姐——徐妙锦! “徐妙锦,你要将我怎样?”待意识到什么后,李增枝浑身战栗,当即吓的大叫。 “把侬怎样?”徐妙锦一声怒哼道:“侬这淫贼,害我玉蚕姐姐,还想逍遥法外?皇帝哥哥不杀侬,那是他没长眼睛!我今日要替天行道,为玉蚕姐姐报仇雪恨!” 原来妙锦早就想杀李增枝,只因怕牵连家人,一直不敢动手。东昌大捷后,李增枝兄弟相继起复,妙锦得知,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遂每日与景儿乔装到岐阳王府外晃悠,侦伺李增枝行踪。昨日傍晚,李增枝从府中出来,直奔翠烟楼,妙锦他们一路尾随。确信李增枝又要嫖宿后,妙锦心生一计,竟拉下脸面,装扮成运粪车的民妇,一早便躲在中山王府的后院中,并派景儿在李增枝回府所必经的东牌楼一带晃悠。东牌楼就在中山王府的西门外,待李增枝出现,景儿即刻回报,妙锦当即出击,趁李增枝不备一举将其擒获。 当“报仇雪恨”四个字从妙锦口中说出时,李增枝已彻底明白她接下来要做什么,惊恐之余,他当即尖声叫道:“徐妙锦你敢!我乃朝廷一品大员,你敢私自杀我,朝廷必诛你徐家满门!” “叫什么!”妙锦怒目而视道:“侬自个睁开狗眼看看清楚,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聚宝山,早就出了聚宝门了!荒郊野岭的,谁会一大清早来这里?我就是杀了侬,又有谁知道是我杀的?”说到这里,徐妙锦又是一声冷笑道:“侬李家兄弟折了十多万京卫将士的性命,现这京城内外恨侬二人的多得是,我这也算是为这些孤儿寡母报仇!到时候朝廷就是追查,也疑不到我徐家头上!”经历了德州一事后,妙锦也成熟不少,此番她如此设计,也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在荒郊野外诛杀李增枝,还真是一点漏子也没有。 |
首页 上一页[33] 本页[34] 下一页[35] 尾页[6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