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揭开中国佛教的隐秘历史《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揭开中国佛教的隐秘历史《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第2页]

作者:林欣浩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85
    这关系到佛教因缘说的一个特殊之处。
    先说两个术语:众生做的事情在佛教里叫作“业”。“业”按照因缘规律而产生的后果叫作“果”,或者“报”。
    在唯物者的观念里,一个人杀了人,这件事的后果是受害者死了。而在佛教的因缘说看来,一个人做了恶业就会受到恶报。凶手杀了人,不仅受害者死了,将来凶手也会遇到相当程度的倒霉事。这个倒霉事才是凶手杀人得到的果报。
    也就是说,虽然佛教和唯物主义一样,都认为世间万物是有因果联系的,但具体的联系规则却不一样。唯物主义的因果规则是物理学,没有人去亲手惩罚罪犯,罪犯就可以一直逍遥。而佛教的因果规则是它自己的道德标准:好人受好报,恶人受恶报。
    而且佛教认为,这种因缘规则的运行是极为准确的,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因为佛教看待因缘规则就好像是唯物主义者看待物理规则那样,是先天的、既定的、非人力神力能控制的,不可能存在运转错误的情况。
    这套因缘规则就是我们俗称的“因果报应”。
    佛教还有一句话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说的就是普通人不知道因果规律,所以当恶报来的时候非常恐惧。而高僧大德明白因果规律,知道因果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所以要提防的不是恶报,而是会引起恶报的那个因。
    这就是明白因果报应和不明白因果报应的区别。
    86
    关于因果报应,我们先多说几句,讨论一下可能引起的疑问和误解,然后再接着讲。
    第一个疑问是:因果报应能不能推出决定论?
    所谓“决定论”,意思是说,人类没有自由意志,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是其他事物因缘和合的结果。
    这个观点的思路是,佛教不是讲万法缘起吗?那么我们自己的思维也都是由其他因缘决定的了。
    比如一个人内心善良,是因为他从小生活的环境里,人们都教他向善的道理。假如他生在一个以恶为美的世界里,那么他也就会心怀邪恶了。因此,一个人是向善还是向恶,这不是他自己能自由决定的,而是看他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按照佛教的观念来说,这个生活环境就是产生这个人思想的因缘。
    再比如,您今天能看到我这本书,看到了这一行,也充满了偶然因素:
    可能是因为有人向您推荐这本书、或者您正好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心中一动,或者是您在朋友家随手一翻。
    您说了,我看这本书是因为我对佛教感兴趣。可您对佛教感兴趣,也是由您身边的环境决定的:或者是您的亲人朋友喜欢佛教,或者您看到了某本介绍佛教的书籍,总之,都是您受到了外界影响的结果。这些外界的种种影响,在佛教看来,也是因缘的一部分。所以佛教徒会把传教叫做“结缘”。当您对佛教表示出兴趣的时候,僧人会夸您和佛教有“有缘分”。
    决定论的意思就是说,假如我们的一切思想都是由我们生活的环境决定的,我一切行为都是之前种种因缘的结果,什么都是注定好的,那么我不就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了吗?
    按照这个说法,当我们拿起面前的杯子的时候,我们以为是凭借自己意志拿起来的,其实,这个拿起杯子的念头,不过是之前种种因缘的结果。
    那么,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按照因缘规则运行的、无意识无感情的机械体。
    更重要的是,佛也属于万法,也遵守因果报应规律。那岂不是说,佛也受因缘操纵,也没有自由意志了吗?
    这个说法成立吗?
    87
    不成立。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粗暴的解答:
    为了要求信徒修行,任何宗教都不会认同决定论。
    这是因为,如果人没有了自由意志,那么人也就不需要主观努力了——反正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被其他因缘决定好的。那么皈依宗教也是命中注定,不皈依也是命中注定,早就定好了,何必还要为自己信仰什么宗教走心思呢?
    同样的道理,人没有了自由意志,也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没有道德可言了。强盗杀了人,大可以辩解说:“我杀人不是因为我是坏人,而是其他因缘导致的啊,不是我能控制的啊!”人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宗教又该怎么劝人向善呢?
    所以,佛教一定要承认人拥有自由意志。
    这在理论上也说得通。就像辩证唯物主义一面认为有物理规律,一面也承认人有自由意志一样,佛教的因果报应和自由意志也可以并存。
    在辩证唯物主义里,苹果一定会掉在地上,这是不可违反的物理规则。但是要不要松开手把苹果扔出去,这个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自由意志,并不受外在的物理世界的影响。同样,在佛教看来,因果报应规则是不可改变的,但人的行为还是自由的。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去多做符合佛教要求的事,从而利用因果规则让自己多获得好报,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科学家不能改变物理规则,却可以利用物理规则制造出航天飞机一样。
    88
    我们再说说关于因果报应的另一个常见误解。
    两个人,A杀了B。站在B的角度,按照因果报应来说,B被杀是B之前造下恶业而得到的恶报,是他活该。但能不能说既然B活该,所以A杀B就没有罪呢?
    《大般涅槃经》就有这个说法,说有个国王杀了自己的父亲,他害怕受到恶报。佛就劝他:你的父王被杀死,是因为他自己先前造下的恶业,是他应该受的恶报,你杀他怎么会有罪呢?
    佛经的说法成立吗?
    我认为不成立。
    假如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世间的一切恶行,起码是杀人放火这种伤害别人的恶行,都可以不受恶报了。
    我们前面说过,人是有自由意志的,A应该有能力阻止自己去杀B。
    佛教对于因果报应,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欠债。
    一个人造了业,早晚要受到相应的果报。如果还没受报,那就是属于欠债的状态,只有受了报了,才算还清债,这个业的力量才能消除,用术语说就是“消业”了。
    那么在刚才的例子里,有人会问,假如A这人很好,多少世也不去杀B,那B就一直都欠着A吗?
    我个人的解答是,B受报不一定要以别人做恶业的形式完成。自己摔一跤难道不算是恶报吗?所以A不杀B,B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来消业。
    89
    明白了因果报应的道理,我们还可以回答一个神学问题:
    有人说,佛那么厉害,那么大慈大悲,立志要普渡众生,那他为什么不直接用神力把我们都普渡走呢?哪怕你在我们前用神力变个莲花什么的,我肯定就信你不信科学了啊,比我们这种带着疑惑的心理去学习佛法不是快捷很多吗?
    这个疑问的解释是:对于凡人来说,佛陀的教诲只是“缘”的一部分。你能听见佛法,说明你和佛法有“缘”,但是还需要你自己内在的“因”。说白了,你要自己不想成佛,你要是自己不努力,甚至还做坏事,那佛也没有办法,因为你的自由意志不受外物控制,已经在佛的能力之外了。
    我们也因此可以说:佛、菩萨不是万能的。
    关于因果报应规则还可以多说的一句是,不同的业是不能互相抵消的。比如我们有时做好事,有时做坏事。不能说我杀了一个人,然后又救了一百个人,我杀人的恶报就可以被抵消了。这不行,一码算一码。杀人受相应的恶报,救人受相应的善报,这是两回事。
    90
    我们前面说轮回和“万法缘起”的理论是相通的,现在来讲讲为什么是相通的。
    我们想个问题:
    假如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没有轮回,一个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他在临死前做了的业会产生什么果呢?生命都没了,果报去找谁呢?
    所以佛教才会说,人死了并不代表生命结束,因为他生前做下的业,并没有完全都变成果,也就是没有完全“消业”。业还在,就会产生果,这个生命还得受果报。所以他会轮回为新的生命。这个生命到底是畜生还是人,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是因为这个人生前所做的业造成的。
    也就是说,唯物主义者认为,孩子出生,是父母交合怀孕的结果。而佛教认为,孩子出生这件事,父母交合只是“缘”,更重要的是孩子前世生命所做的业,也就是“因”。只有因缘聚合在一起孩子才能出生。
    明白了这个规律,我们实际上可以说,佛教的基础理论只有一条:就是“万法缘起”。“轮回”说可以算是“万法缘起”的推论:正因为存在不断的因果报应,所以才让生命在轮回中生死相继,往生不止。
    这当然和唯物主义的观点截然不同。因为这是属于佛教的神学部分,我们只好就这么接受了。
    91
    那么,佛教认为,到底该怎么解脱痛苦呢?
    我们前面只是说“消除欲望”,这么说其实不准确。我们这回利用“万法缘起”和“轮回”理论,再重新推导一遍。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的这个故事:
    释迦牟尼还是在当王子的时候,有一次出城分别看到了生、老、病、死的百姓,于是感到人生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痛苦,因此立志要追求解脱之道。
    我们普通人或许会认为,人生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然而在佛教看来,苦和乐的产生原因是不同的。
    苦是因为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人为了生存,产生了种种欲望,比如要吃要喝,不能满足就会产生苦恼。因为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因此随之而来的苦是根本的、是人人都有,不可避免的。
    而乐只是在人的苦停止时,获得的暂时的解脱之感。
    劳思光先生的举的例子是:口渴是一种苦。人在饮水的时候,是因为停止了口渴之苦,所以才感到了暂时的快乐。假如没有口渴这种苦,单单是饮水这个行为本身,是不能带来快乐的。否则的话,人持续不停的饮水就可以获得不断的快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乐只是伴随着苦而产生的事物,苦比乐更为根本。
    因此佛教认为苦是恒常的,乐是暂时的,佛教称之为“一切皆苦”。世俗人觉得努力工作、好好学习就可以趋乐避苦,在佛教看来是不可能的了。就算在世俗世界里再努力,也逃脱不了恒常不断的痛苦。
    92
    而且不仅是人,六道中的众生都要不断的经历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人有欲望,就有痛苦,有欲望就会造业,造业就又会转生。所以众生此世经历完痛苦后,还要转生继续经历痛苦,没有出头之日。
    佛教觉得生物这么在六道中轮回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把六道形容为“苦海”。
    既然六道这么痛苦,那么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脱离苦海,跳出轮回。
    根据“万法缘起”的理论,众生之所以在轮回中不断产生新生命,是因为自己所做的“业”,所以修行的目标就是不再造业。
    那到底该怎么才能不造业呢?

    为了解释因缘说的运转方式,佛教针对个人,提出了人一生中因缘聚散的过程,叫作“十二因缘”。
    这十二个因缘大致上是按照因果顺序排列的。简单说几个,您不用细看,了解个大概就行:
    第一个因缘叫作“无明”。
    有个故事。
    说唐朝有个很受宠幸的宦官,问僧人说:什么叫“无明”啊?“无明”从哪来的啊?
    那个僧人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却感叹说:佛法要衰败了!
    皇帝在旁边听了好奇,就插嘴问:为什么说佛法要衰败了呢?
    僧人就指着那宦官回答:你看,连个奴才都敢谈论佛法,这佛法岂不是要衰败了吗?
    这宦官受皇帝宠信啊,听这话就气坏了,就发火了。
    那僧人就说:这个火发的就叫“无明”,“无明”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今天俗语个词“无明火”或者叫“无名火”,指的就是没有来由的愤怒。
    在佛教里,“无明”的意思是“无知”。
    第一个因缘“无明”,意思是凡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万法缘起”的规律,不了解世间万物“无常”的本质。
    93
    第二个因缘叫作“行”,指的是我们前世做出的“业”。它是由第一个因缘导致的,因为我们前世“无明”,不懂得按照佛的指导修行,所以才会做出种种“业”来。
    第三个因缘叫作“识”,指的是我们的生命“种子”进入了父母的受精卵(当然最初的佛教没有“受精卵”这种生理学术语),这才产生了“我”今生的生命。
    这个说明的是轮回的过程。佛教认为产生的新生命是前世生命造“业”的结果。那么这个前世和今世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就在“识”这一步了,是因为前世造了“业”,由业影响了受精卵,才产生了生命。所以“识”是由前一个因缘“行”导致的。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投胎”的过程。
    接下来就是人的生命过程了。因为有了“识”这个种子,所以受精卵才会发育(第四个因缘),才会有我们种种的感官(第五、六、七个因缘)。又因为我们有种种感官,才会有种种欲望(第八个因缘)。因为有欲望,就会做一些事去满足自己的欲望(第九、十个因缘),就相当于造“业”。最后生命死亡(第十二个因缘),死后还会有来生(第十一个因缘),从而完成一个轮回。
    佛教说了,人生充满痛苦,我们要想办法跳出这个轮回。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不经历这个“十二因缘”。而“十二因缘”是一个导出下一个,环环相扣的,最初的因缘是“无明”。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明白了佛教的真理,不再“无明”了,看到世界无常的本质,就能破除掉我执和法执,就不会产生欲望,也就不会产生第二个因缘“行”,也就不会产生新的生命,后面的种种因缘也就都没有了。于是人就能跳出轮回。
    佛教管跳出轮回的状态叫作“涅槃”。达到“涅槃”就实现了修行的目的。
    94
    佛教具体的修行方法,概括说有三种:
    戒、定、慧。
    “戒”指的是遵守戒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从浅薄的角度说,就是多做好事少做坏事,那么根据因果报应理论,可以让自己未来得到善报。从更深的角度说,通过“戒”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少造业,也就能接近涅槃的目标。
    “定”指的是打坐禅定,一方面能用来增加人对自己的约束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思考,有助于领悟智慧从而不再“无明”。
    “慧”指的是开启智慧。也就是学习佛法,认识世界的本质,从而就不再“无明”了。
    前面说了,佛教认为开启智慧,不再“无明”是解脱的根本方法。因此在三学中,“慧”最为重要,其他两法都是为了能更好的“慧”。
    正因为把开启个人智慧当作最根本的解脱方法,因此佛教认为自己是追求智慧的宗教。不像其他很多宗教那样,要去乞求神灵帮助。佛教徒可以不假外力,而是靠自己的力量修行解脱。
    不过,我们这章开头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僧人为什么要出家呢?
    假如“慧”是最重要的,那么同样都是佛教知识,我出家念书,和我在家念书,又有什么区别呢?
    95
    我们来着重讲一下出家的问题。
    什么叫出家呢?
    有人觉得拜了老和尚为师,住在寺庙里就算出家了。
    不对。
    佛教出家的最大标志在于是不是“受戒”。
    “戒”的意思是“戒律”。就像我们今天的法律一样,佛教有一些规定,什么事允许做,什么事不许做,这些规定就叫“戒律”。
    所谓“受戒”,意思就是说,有个修行者,通过一定的仪式,发誓说我以后要遵守某些戒律。
    出家的关键就在受戒的仪式上。
    具体受的是什么戒呢?

    我们都先纠正一些称呼。
    我们习惯上,常把出家人称为“和尚”、“尼姑”。要注意,这些称呼都是不恰当的。
    佛教对出家和未出家的人的正式称呼是:
    “沙弥”:
    7岁至20岁的男性出家者。就是我们民间俗称的“小和尚”。
    “沙弥尼”:
    7岁至18岁的女性出家者。就是我们民间俗称的“小尼姑”——注意,这是一个很不礼貌的说法。
    “式叉摩那”(这个名字您不用记):
    18岁至20岁的女性出家者。相当于沙弥尼在成为正式出家人之前的一个考察阶段。也可称为“学戒女”。
    “比丘”:
    20岁以上的男性出家者。我们民间俗称“和尚”。
    “比丘尼”:
    20岁以上的女性出家者。我们民间俗称“尼姑”。
    “优婆塞”(这个名字您不用记):
    不出家的男性修行者。民间俗称“居士”。
    “优婆夷”(这个名字您不用记):
    不出家的女性修行者。民间俗称“居士”、“女居士”。

    以上才是佛教对信徒正式的称呼。
    而“和尚”、“尼姑”都是中国民间创造出的讲法。
    “和尚”原本是对地位很高的僧人的称呼,前面说过,佛图澄就被尊称为“大和上”。后来变成了对男性僧人都称“和尚”,这倒也算是尊敬。
    “尼姑”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比丘尼”和“比丘”就差了一个“尼”字,这个“尼”字是梵语女性词尾音。中国古人又习惯管未出嫁的女性叫“姑”——比如“姑娘”。于是一个“尼”字和一个“姑”字连在一起就是“尼姑”。这个称呼是不尊敬人的。
    一般来说,我们见到出家人,合适的称呼是:“法师”、“大师”、“大和尚”、“长老”等。
    96
    回来说出家的问题。我们说了,出家的关键标志是受戒。
    受了比丘戒的,就是比丘,就相当于正式出家了。
    当然女性出家,就受比丘尼戒。
    我们前面说了,比丘、比丘尼还有年龄限制,最少要20岁。
    不到20岁当不了比丘和比丘尼,只能当沙弥、沙弥尼。也就是说,不到20岁是受不了比丘戒和比丘尼戒的。
    汪曾祺先生的名作《受戒》里,讲的是一个小沙弥明海受戒的故事。
    在小说里,明海已经随舅舅出家了,为什么还要受戒呢?
    就是因为明海出家的时候,还不到20岁。等他到了岁数,要去受比丘戒,这才能成为正式的“和尚”。用学校来比喻,就是“学前班”已经完成了,可以正式成为学生了。

    那么“居士”呢?什么人才能算作居士呢?
    “居士”这个词在佛教进入中国之前就有,原本指的是在家不当官的饱学之士。佛教来了以后,就指的是学佛而不出家的人。因为这个词并不是佛教术语,所以道教里不出家的修道之人,也称为“居士”。
    佛教对居士的规定很宽松,不出家但是愿意学佛的人,只要没做太违反道德的事,都可以被尊称为居士。
    居士也有戒律,叫做“居士戒”。
    佛教对居士戒的要求很松。如果你想出家,当比丘,那么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比丘戒中的所有规定都应该守。但是居士守戒很自由,想守几条守几条,只守一条都行。某一条不想守了,说我不守了(叫做“开戒”),也可以。开戒之后想重新受戒,也可以。
    我们在第一章说过,佛教不像行政机关,更像是个学校。这些戒律并不是一个强迫人接受、限制人自由的条文,而更像是一种友善的建议。佛教告诉你,守这些戒律对你学习佛法有好处,建议你最好都守了。你要是非不守呢,也没人拦着你,全凭自觉。
    97
    知道了关于出家规定之后,您应该有能力做一道练习题了:
    是不是只有出家才能成佛,或者才能死后去西方极乐世界?
    出家的标志是受戒,而戒律的只是一种友善的建议,告诉修行者这样做更有助于修行。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很明显了:不。
    出家并不是成佛或者上西天的必备条件,但是出家所遵守的戒律,会让修行者更容易实现成佛或者上西天的目标。
    我们还可以再说一个有趣的问题:
    《水浒传》里的鲁智深算是正式的比丘吗?
    算。
    鲁智深是比丘。因为他在出家的时候,专门举行过受戒的仪式。而且在仪式上,鲁智深是自己答应守戒的。
    但问题是,后来鲁智深三番五次的违反戒律。喝酒吃肉也就算了,相比之下还算是小错。他犯的最重的是杀戒,而且杀了不止一个人,按照戒律早就应该被开除出僧团了。但是我们说过,在中国,宗教力量一般没有世俗政权大。鲁智深“替天行道”,是豪强宋江手下的大将,自然也就不会有不识趣的僧人专门跑到军中来指出鲁智深的破戒。所以,鲁智深其实是个应该被开除出僧团、但是没人去开除他的比丘,是个不合格的比丘。
    鲁智深是比丘,那武松是怎么回事?《水浒传》里不是管武松叫“头陀”吗?
    “头陀”又是什么意思呢?
    98
    “头陀”这个称呼,不是指的受什么戒,而是指的一种修行方式。
    佛教的修行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这就像你念外语,既可以上函授大学,也可以上补习班,都行。觉得哪个方法适合你,你就选择哪个。
    “头陀行”指的是一种苦行的方法。修头陀行的人要比一般的比丘更加艰苦。印度僧人本来就规定必须乞讨为生、不能积蓄钱财、过了中午不能再吃食物。头陀行又增加了很多新的规定,比如不能住在寺庙里,晚上要睡在墓地里,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要穿死人身上的衣服,等等。
    修行“头陀行”的人,就被称为“头陀”。
    然而“头陀”这个词到了中国,似乎只有“不住在寺庙里”的概念保留了下来,“头陀”在一般人的概念里,仅仅指的是“没有寺庙,四处游方的僧人”。所以中国人又管头陀叫做“行者”。
    《水浒传》就直接把装扮成头陀后的武松称为“行者”。《西游记》里,唐僧更是对孙悟空说:“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
    可见在中国人的概念里,“行者”就是头陀的别名。而且头陀的含义,也仅仅剩下不住固定的寺庙这一条了——别说武松喝酒吃肉了,就是孙悟空一行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找寺庙、找人家里住,也没见睡过坟墓;吃饭也是三顿不误,国王供奉的宴席也照样吃。一点都没有苦行僧的意思了。
    同样是僧人,鲁智深就不叫头陀,因为他一开始在五台山出家,后来又拿着长老的介绍信去了大相国寺——他出家是有“单位”的。
    99
    那么,是不是说在佛教系统里,鲁智深和武松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有单位,一个没单位呢?
    还不是。
    最大的区别是,鲁智深是正式受戒出家的,而武松是盗用了别的僧人的名字。武松根本没有出家,他是个假和尚。
    《水浒传》里是这么写武松变成头陀的过程的:
    说武松和张青、孙二娘相遇。孙二娘见到武松头上有发配时刻的金印,觉得他这么出门太危险,于是出了一个主意。她说两年前她杀了一个头陀,留下了头陀的全部衣物和度牒。孙二娘让武松“只除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头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相貌又和叔叔相等,”正好扮作头陀。
    武松换上头陀的衣服什么的都好说,这个度牒是怎么回事?看上去这个度牒就好像是身份证明,上面还写着拥有者的年龄相貌,有了这个才算是出家人。那这个度牒是谁发的呢?是寺庙颁发的吗?
    不是。

    世俗世界的皇帝们,当然希望活着的时候能有神佛保佑、死后还上天堂,因此给了宗教人士一些特别的优待。比如出家人可以不交税,也可以不服劳役、兵役——这事听着也比较合理,你征召一群僧人道士去当兵杀人?也不像话。
    但这么一来,就给了百姓钻空子的机会:
    找个比丘拜个师,剃个头,就可以不交税、不服劳役了,这事多美!
    结果就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出家。也不是真的信佛,就是想趁机逃税。这么一来,国家的税收越来越少,而且出家人也良莠不齐,混了很多素质低的人。
    我们后面会讲到,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因为出家避税的人太多,而引起全国经济危机的问题。因此后来的中国帝王们,开始严格控制僧人出家的数量。僧人们想出家,光找一个寺庙受比丘戒是不行的,还得有政府的批准,得有个政府颁发的出家证明,这个证明就是度牒。
    所以,武松并不是想装头陀就能装,要是没有孙二娘搞来的度牒,武松就算外表装扮了,让官兵一检查也就露馅了。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就是那个妖怪装成国王,真国王掉到井里淹死,托梦给唐僧的那个故事里,唐僧带着真国王面见假国王,说这个真国王是自己的徒弟。那假国王就说真国王:“这道人踪迹可疑,他是何方人氏,叫甚名字?有度牒是无度牒?”
    意思就是这人形迹可疑,你拿身份证明来给我看看!
    可见度牒对僧人的重要性。
    ——等会儿,武松的度牒是抢来的,那鲁智深的度牒是怎么搞到的呢?鲁智深不是因为杀了郑屠,为了躲避杀人案才出家的吗,那官府怎么可能给他度牒呢?
    100
    官府建立度牒制度,主要是防止有太多的人逃税,因此度牒的发放数量是有限的,出家是有“名额”的。政府越是限制呢,这名额就越值钱。当朝廷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有时就会靠卖度牒换取收入。
    因为出家有免除税赋等好处,还能躲避官府追查,所以有的有钱人家,就先买下空白的度牒预备着,准备临时有谁出家用。
    帮助鲁智深出家的赵员外家就是这么一户有钱人。在小说里他说:“我曾许下剃度一僧在寺里,已买下一道五花度牒在此,”说的就是提前买度牒的事。
    佛教的习俗是,人出家以后就要抛弃到世俗的名字,重新起一个法名。
    小说里,鲁智深完成受戒仪式之后,“首座呈将度牒上法座前请长老赐法名。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赐了法名,“长老赐名已罢,把度牒转将下来。书记僧填写了度牒,付与鲁智深收受。”
    说明张员外买的是一张空白的度牒,上面“法名”等栏是空着的。等鲁智深出家以后,再把他的身份都填上。此时鲁智深就是一个“合法”的出家人了。
    101
    了解了轮回说和佛教出家的规定之后,我们才算了解了佛教的全貌。
    佛教不仅有严谨的学术理论,还具备完整的解脱方案。
    我们前面说了,佛教的修行方式包括“戒、定、慧”三学。
    出家对这三学都有好处。
    受戒是出家的核心标志,出家能通过集体生活,更好的帮助修行者守戒。
    出家者可以过更有规律、更安静的生活,所以也有助于禅定。
    出家能接近更多的佛学学者,接触更多的佛学资料,所以也有助于慧。
    因此,出家是佛教徒最好的修行方式。

    所以慧远被道安的佛法折服之后,就不只满足于单纯的学习。而是要出家修行,亲身实践佛法。
    慧远虽然家境尚可,但是没有办法彻底改变道安僧团的经济情况。《梁高僧传》说慧远出家以后“贫旅无资,缊纩常阙”——连破僧衣都常常穿不上。生活条件很差。
    但就算是这么艰苦的游学生活,也不能保证。
    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一个叫慕容复的角色,成天做着光复“大燕国”的梦。这个“大燕国”,就是在道安50多岁、慧远30多岁的时候崛起的。慕容氏在今天的东北、河北一带盘踞,纠集了一支大军打算征服中国。我们看中国地图,从河北南下,首要的目标自然是道安僧团活动的河南、山西一代。
    慕容氏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上战乱不断。道安实在呆不下去了,只能带着僧团离开了居住50年的北方,南下避难。
    102
    走到新野的时候,可能是因为队伍太庞大耗费太高、不易行动,也可能是为了更广泛的传播佛教,道安决定分出一部分徒众去其他地方传教。
    道安要是真想分徒的话,在北方游学时候随时都可以分。所以此次决定,恐怕被迫的成分居多。在这窘迫的境地里,道安难免会回想自己的一生:既有自己和佛图澄被奉为国师的荣耀、又有因为战乱而过的几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于是他发出了感叹: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这句话成为千古名言,被后人反复引用。因为它直截了当的说清了宗教和政权的关系。
    固然,在大部分的宗教看来,皇帝也不过是有待教化的普通教民。宗教有了大发展,教徒会归功于神力。宗教受到了打击,教徒会说这是因为大众不虔诚而受到的惩罚。总之和世俗政权一概无关。
    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中,我们见到的,是世俗政权决定着宗教的兴亡。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皇权极强的国度里,无论是哪个宗教,有皇权青睐什么都好说,皇权要是厌恶就只能躲在一边画圈圈。要想兴盛本教,必须要“依国主”。道安只是把一些信徒不愿意承认的规律老老实实的说出来而已。
    这还不是中国特色,生活清苦的印度僧人同样有现实的一面。
    季羡林先生在小乘的佛经中翻出这么一条令人吃惊的规定来:
    “和尚同商人同行,如果想放屁或者大小便,必须到下风去,不能在上风,免得熏坏了商人。”
    这说明印度僧人并非完全超然俗世,也会主动讨好商人。
    而且,从佛理上严格讲,攀附豪门也不一定就等于趋炎附势。
    《世说新语》里记录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人嫌僧人势利,质问说:“你们僧人为什么总要进富贵之家呢?”僧人回答:“在你们眼里我进的是富贵之家,在贫僧看来,如同进穷苦之家一样。”
    意思是说,既然佛教不分贵贱,在佛教眼里富贵和贫穷没有区别,那我就进富贵之家又有哪里不对了呢?当然,这话如果是由那些总是专门进富贵家的僧人来说,就有点狡赖的感觉了。
    103
    分徒以后,道安带着包括慧远在内的剩余徒众来到今天湖南省最北端的襄阳市。此时的襄阳掌握在东晋帝国的手中。换句话说,是南方汉人统治的地方。
    道安早已经名满天下。因此以当地最高军事长官朱序为首,整个襄阳地区的官僚、豪门对道安都非常尊崇。他们出资为道安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连东晋帝国的皇帝都下诏说,要给道安“俸给一同王公”——要像对王公贵族一样的供养道安。
    在襄阳,道安僧团安定的生活了十几年。
    这是研习佛法最好的机会,但是道安和慧远遇到了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道安虽然在威望上已经成为当时最有名望的佛学家,但是研究佛学的远不止他这群人。在一个我们刚才已经讲过的问题上,道安和其他佛学家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我们前面说,佛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无常”的。“无常”还不是最常用的说法,佛教最常说的术语是“空”,用来强调事物本质虚幻的一面。我们常听到佛教讲“四大皆空”,就指的是这个“空”。
    但“空”是不是就等于绝对的虚无?佛是不是也是“空”的?对于这些问题,当时的中国佛学家们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对于这些观点,我们列举一二。您不用细看它们,我只是想向您说明这些的分歧多么难以调和。您大致看一下,只需要感受到这些论证个个气势磅礴,结论却又千差万别,就可以了:

    ——有的人说了:佛教解脱的关键不是消除欲望,不再造业吗?消除欲望、不再造业,不就是要通过认识到万物并非实有,破除“法执”、“我执”来实现吗?那还用问,“空”的意思肯定是“虚无”啊!要不还怎么修行啊!
    ——但是有的人说:你要是说万法虚无,难道说佛祖、佛法也是虚无的吗?假如佛祖是虚无的,那你怎么还能听到佛祖的教诲呢?佛祖的教诲、你的修行是不是也是虚无的呢?你的修行也是虚无,那你还修行个什么劲儿呢?所以佛祖、佛法不可能是虚无的啊!肯定是实有的。
    ——但有人会说,假如佛祖是实有的,那么佛祖做的种种事,比如传播的教义,对我们的影响,是不是佛祖所做所为而生的果?佛祖是实有的,那他做的果是不是实有的?这些果又不断产生新的果,这影响不断扩散越来越广,是不是逐渐就是万法实有了?
    还有人问:桌子到底是不是虚无的呢?假如桌子是虚无的,那我们还能往桌子上放东西吗?假如所有的物质都是虚无的,那僧人还要不要吃饭,要不要穿衣?
    ——有的人就认为了,世界万物不都是因缘聚合的结果吗?那么,过去事物的因缘已经散掉,是虚无的。未来事物的因缘还没有聚合,也是虚无的。只有事物此时此刻的因缘是聚合的,所以此瞬不是空的,是实有的。
    这就好比说,上一秒钟的桌子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对我们来说没意义了。下一秒钟的桌子还尚未出现。而此时此刻的桌子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可以往上面放东西,没问题。
    ——但有的又人说了,佛教讲因果报应对吧?你说过去的事物都是虚无的,那过去的“业”也是虚无的啦?此时此刻的一切事物,不都是过去“业”所造成的“果”吗?那虚无的“业”怎么会造成实有的“果”呢?同样的道理,此时的所做的“业”如果是实有的,那为什么未来产生的“果”是虚无的呢?如果我觉得未来都是虚无的,那我做坏事未来受的恶报不也都是虚无的了吗?那还算不算有因果报应啊?
    您是不是觉得,以上说法似乎都言之有理,可结论都截然不同啊。
    104
    这也是道安苦恼的地方。
    从逻辑上,以上各种说法都有能成立的地方,也有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当时的佛学家们解不开这些矛盾,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对佛教的一些神学问题没有权威的答案。
    比如说事物本质的是“无常”,这既有虚无的一面,也有实在的一面。当我们的目的是破除欲望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事物虚无的一面。当我们要在世俗世界里生活、传法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事物相对真实的一面。那么,佛陀到底是让我们放弃一切世俗事物,只管自己超脱凡尘呢?还是说出家人有义务在世俗世界里生活,以便传教和帮助别人呢?这似乎是个理念问题,看佛陀他老人家是如何教诲的,而不是单靠逻辑能推理出来的。
    再比如,佛陀和佛法属不属于万法?是因缘而生、本质无常的呢?还是说佛陀和佛法超越普通事物,是永恒的呢?这似乎又是个定义问题,就看佛陀如何看待佛法和“万法”的关系了。
    因此在道安的时代,包括道安自己,很多佛学家都提出对“空”的看法,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拿来最权威的佛经,看看上面是怎么说的。
    但这事很难做到。
    105
    我们前面说过,汉朝的时候人们对佛学和老庄玄学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清楚。因为佛学经文中有很多汉语里不存在的术语、再加上佛学和老庄之间的一些概念比较相近,因此人们汉译佛经的时候,喜欢用老庄的术语去代替佛经的术语,用玄学理论去解释佛学理论。
    打个比方。
    这就好比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来小说的故事是罗密欧在舞会上和朱丽叶一见钟情,半夜翻进朱丽叶家里跟她表白。这边翻译成中文版后,就变成了赶考书生罗公子在大悲寺上香的时候巧遇富家之女朱小姐。朱小姐暗丢罗帕,罗公子半夜翻墙,俩人吟诗结缘了。
    故事还是这个故事,但是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用玄学术语代替佛教术语的翻译方法有个专门的名字,叫作“格义”。在道安时代已经成为汉译佛经的标准做法。也就是说,那时候中国佛学家们见到的佛经,基本上都是经过了“格义”,把原意歪曲了的。
    道安非常反对“格义”。
    道安还在北方游学的时候,有一次拜见一位佛门好友。这位好友似乎有点和事老的意思,对道安说:“格义”是前辈高僧的做法。你批评“格义”就是批评他们,不太合适吧。
    道安在这个问题上却一点也不通融,直截了当的反驳: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跟是不是前辈有什么关系?
    我们完全能理解道安的心情:佛学还有很大问题没解决,但是卡在忠实于印度原意的经文这一步了。反对“格义”,已经是佛学发展最迫切的一件事了。
    106
    仅仅反对“格义”还远不够。道安需要的是译文优质的佛经。他感叹说,有些佛经的译文是东拼西凑合在一起的,佛经原文和汉语发音不同、语言习惯不同,要想准确翻译出经文的原意实在是太难了。
    没错,优质的译文可遇而不可求。
    因为翻译佛经有很多困难。
    梵汉语言习惯不同、佛经有大量独特的术语,这些困难我们都说过了。
    此外,佛经翻译还有一个特殊的困难。
    有不少佛经是用短句的形式写成。这种文学形式叫作偈(jì)颂,我们俗称为偈子。比如我们前面说的缘起理论,解释该理论的一句汉语版偈颂就是:
    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或“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
    这句偈子意思很直白。意思是:事物是随着其因缘产生的。因缘有了,事物就有了,因缘没了,事物也就没了。
    很多佛经的教义,都是用这样的偈子一句一句写下来的。
    偈子有很多优点,它念出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便于朗诵、记忆。但是,它的用字必须迁就行文格式,因此使用了大量修辞、简写,不像大白话那么好理解。
    所以佛经对翻译家能力的要求很高。
    首先,翻译家得真正搞懂佛经原意。不能光从字面理解偈子,还得明白这句话在佛学里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是象征、比喻,必须把所指给翻译出来。
    然后,翻译家还必须精通汉语,译文不仅能准确表达出原意,还要照顾到汉语版偈子的结构、音韵。
    这个过程近于翻译诗歌,当然是一件极难的事。
    107
    另外还有个要求。
    翻译者必须能坚持正确的翻译原则,把忠实原意当作第一目标。
    在我们看来,这似乎是个废话一样的要求。但是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看重的是人的文艺水平。当个官也要看你的文采好不好,字写得好不好。魏晋文风更是喜欢卖弄辞藻,因而很多翻译家更重视文字的修辞功夫,而轻视忠实原意。
    以上还只是对翻译者个人的要求。此外还有对客观条件的要求。
    在古代,翻译是一项极为艰苦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译师如果只靠自己的力量,穷其一生只能译出数量有限的经文。佛家典籍浩如烟海,就算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力超群、意志坚定的译师,假如他只是单打独斗,没有外界支持,那他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也只能很有限。
    道安是中国佛教界的权威,但是他、乃至于当时全中国的佛学家,都不具备上述条件。道安求经心切,专门写了《综理众经目录》收集、评论各种经文译本的优劣。这是一项很不容易的工作。他又派徒弟到处寻找优质的译本。但道安本人不懂梵文,又很难搞到原文,因此虽然很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唯一的希望是有能力又有物质条件的翻译家能早点出现。
    可找这么一个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翻译家,哪那么容易呢?

    还就有这么巧的事。就在道安在襄阳为了优质译文发愁的时候,一个能堪当翻译大任的佛学家已经学有所成,年满三十岁了。
    他是西域人,叫作鸠摩罗什,住在今天我国的新疆省。在道安那个年代,那里由一个叫作“龟兹”(qiū cí)的王国统治。鸠摩罗什佛学水平极高。西域近印度,因此官民受佛教的影响比中国深。鸠摩罗什凭借精深的佛法在西域诸国拥有很大的威望。据说他说法的时候,各国王族都长跪在他座位的两边,恭请他登坐。
    鸠摩罗什通晓汉文和梵文,更棒的是,他对译文的评价标准同道安一样,也注意尊重佛经原意。
    鸠摩罗什即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佛经翻译家,他会让以自居的中国僧人们见识到,他们对佛经的不同理解,早在两百年前印度佛学界就有了定论。鸠摩罗什还将带来一套逻辑完备的佛学理论,足以终结所有的疑问,把中国僧人们的观点甩出好几条街去。
    可身在襄阳的道安对此还一无所知。
    @明月清风常相伴啊 2012-07-18 19:38:11
    林老师好
    -----------------------------
    您好~
    @明月清风常相伴啊 2012-07-19 10:15:08
    讲得很好 你一定是大学教授
    -----------------------------
    不是啦,我是业余的~
    六 为什么有好人受苦有坏人开心?(这章讲了点零碎儿)

    108
    道安在襄阳的这段时间里,北方的战乱渐渐平定,硝烟散去以后,一个空前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屹立在中国北方。
    这个政权的发源地和中国春秋时期秦国的领土相近,因此在建立帝国之后,使用了那个曾经威震天下的国号“秦”。历史上称为“前秦”。
    前秦帝国崛起迅速,帝国的统治者苻坚自称“天王”,而非中国古人一贯使用的“皇帝”。苻坚志向远大,梦想能建立如秦汉一般强大的帝国。相比之下,征服南方的东晋帝国统一中华,仅仅是他伟大事业的一小步。
    在道安66岁,慧远34岁的时候,前秦帝国的军队包围了襄阳城。进攻的军队大约有20万,而襄阳的守城部队只有2万。双方实力悬殊,秦军很快就占领了襄阳的外城。襄阳的最高军事长官朱序只能退守内城。攻守战争极为艰苦,据说连朱序的老母、婢女都登城巡视,协助防守。
    这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道安打算出城,守城的朱序却不让。
    万般无奈之下,道安只能把自己的一众徒弟全都打发到各地去分散传教。据《梁高僧传》记载,道安对每一批离去的徒弟都一一嘱咐。直到慧远这里他一言不发。慧远跪下来说:为什么师父到我这里,独独没有嘱咐?道安回答说:像你这样的人,我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从此,慧远离开了道安,踏上了自己的求佛道路。
    我们不着急说慧远的去向,您大概和我一样,刚刚产生了一个疑问:
    朱序不是很敬仰道安,对道安很好吗?为什么这次要关着他不放呢?
    史书上并没有解释道安和朱序的动机各自是什么。我们可以稍作推想。
    从道安这方面来说,既然道安在襄阳久居十几年都没想过派徒弟到外地传教,可见外出传教并不是遣散徒弟的主要原因。等秦军兵临城下了才想要出城,多半是担心刀兵误伤了徒众,或者是对苻坚政权的宗教政策没有信心。其动机和他之前在北方四处躲避是相同的。
    朱序这边呢。道安来到襄阳之后深受举国权贵的敬仰,道安又是个说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人,自然不应该和权贵结下什么矛盾。朱序也没有理由对道安产生敌意。因此我觉得朱序的动机只能解释为,他把道安看作了晋帝国或者他自己的政治筹码。不让道安出城是怕他被秦军俘虏。朱序只禁止道安一个人出城,对其他僧人不加阻拦,也佐证了这一点。
    109
    不管朱序如何对待道安,他作为守将算得上极为称职,以悬殊的兵力坚持了近一年的时间。在襄阳南200多公里的地方,驻扎了7万人的东晋军队。但是军队指挥官恐惧前秦帝国的兵力,按兵不动。直到襄阳城被围了近9个月,在朝廷的压力下,才派了一支8千人的部队前去增援。这区区8千人也畏战不前,根本没上前线。
    苦守了10个月后,朱序手下的一位将领叛变,襄阳城被攻破。朱序和道安都成了秦军的俘虏,被一路押送到前秦帝国的首都长安。
    对于道安来说,这一路行进最大的意义不在于他从此开始了身处前秦帝国的新生活。而在于他正在命运的安排下离鸠摩罗什越来越近。
    道安的徒众在围城期间都安全的离开了襄阳城。那么如果朱序没有扣押道安,道安也会安然出城。为了躲避战乱,他只能往更南方走,也就不可能被秦军所俘前往长安。那样的话,道安只会离西域越来越远,恐怕连听说鸠摩罗什的机会都没有了。

    道安和朱序等人作为俘虏来到长安,见到了天王苻坚。
    和石勒一样,苻坚也是少数民族首领。不同的是,苻坚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他极为热衷儒学。
    热衷到什么程度呢,苻坚掌权之后,下令在官员中普及儒学。儒家的各个学科都找到了老师,只有《周礼》没有人会讲。最后发现一个大臣的母亲会讲,可按照儒教,内眷抛头露脸不合适。于是苻坚就让人在这位老太太家拉起一个纱帐,让老太太隔着纱帐给大臣们上课。确实做到了求知若渴。
    我们说过,儒学是在古代最适合统治中国的学问。熟读儒学的苻坚和其他少数民族首领相比,在政治上占了不少便宜。这也是秦帝国能迅速壮大的一个原因。
    苻坚尝到了儒学的甜头,就对儒学推崇得有些过分。
    儒家礼教里面的“三纲五常”,第一个就是“君为臣纲”,忠诚是最大的大事。所以苻坚一见到朱序手下那个叛徒,就下令拉出去杀了。他反倒认为朱序忠贞不二,是儒家道德的楷模,重用朱序为帝国的财政部长。
    对于道安,不怎么读书的石勒尚且能明白佛教国师对统治的重要,用功甚勤的苻坚自然就更加明白了。苻坚以国师之礼对待道安,待遇和之前的后赵帝国相比有过而无不及。
    110
    关于这点有两个小故事,未必是真事,您就这么一听。
    据说苻坚打下襄阳后曾对属下说:“我用十万大军攻打襄阳,只是为了一个半人而已。”
    属下自然知趣的问:“那一个半人都是谁啊?”
    苻坚回答说,一个是道安,另半个是道安的一个朋友,也是很有学问的习凿。
    有些佛教史对这话信以为真并津津乐道,我觉得这就有点不现实了。
    对于政治家来说,战争的首要目的当然是征服领土、消灭敌人。道安固然重要,也不至于需要发动几十万人的大战。联系前秦帝国前后的行动来看,占领襄阳不过是一连串有步骤的军事行动中的一环而已。
    退一步说,假若苻坚真的想要道安超过襄阳的话,那在发动战争之前一定会先通过外交手段要个试试。以当时东晋帝国那么点儿实力,也没理由不给。
    因此,假如这话真说过,也多半是苻坚说便宜话来收买人心。
    还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一天苻坚带着道安同坐一辆车出游。道安不是长得很丑么。就有大臣进谏说:道安相貌丑,出身低,您贵为天子,不应该和他坐一辆车。苻坚听了很生气,说:能和道安先生同坐一辆车,是我的光荣!还命令那进谏的大臣亲自扶道安上车。
    这两件事,我们无法知道其中夸张的程度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道安在前秦帝国受到了极高的待遇。这再次证明了佛教对于少数民族政权,远比对汉人政权更为重要:道安在襄阳15年,都没进入东晋帝国的朝廷。但他刚一到前秦帝国就受到了国师之礼。
    111
    更妙的事情还在后头。
    就在道安来到长安的那一年。有两位到西方求取佛经的中国僧人也回到了长安。
    这两位僧人到过西域的龟兹国。他们向苻坚报告了龟兹国佛教的盛况,特别提到已经闻名西域的鸠摩罗什。
    我们不知道,道安此时是不是意识到这个小他20岁的外国僧人,就是那个他苦寻不着的翻译人才。反正道安在苻坚面前极力推荐罗什,希望有机会能把他迎接到长安来。
    苻坚表面上当然不会拒绝,多拥有一名高僧对他也没什么坏处。但是龟兹离中原太远,又未臣服,苻坚听了这么一耳朵,这事也就算了。道安自然也没有什么进一步的办法。
    但事情很凑巧,道安来到长安三年后,西域的几个国家发生矛盾。有两个小国的国王亲自来到长安向苻坚称臣,甘当带路党,说愿意为苻坚的军队带路,去征服西域的其他国家。
    苻坚如果理智的话,他不应该答应这个要求。
    纵观中国历史,西域对于中原的重要性并不是很大。自然,占领西域可以获得贸易的便利,从商路上抽取一些赋税,获取来自西方的稀有商品。但中国古代最大的威胁一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西域地处偏远、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要控制西域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只有强大如汉唐的时候,中原政权才能把影响力延伸到西域。
    而此时的前秦帝国还没有统一中国,南方还有偏安一隅的东晋帝国。现在去占领西域太早了。
    苻坚的弟弟就劝阻说:西域那个地方又遥远又荒凉,也种不了庄家。汉武帝征服西域也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你占领那干嘛?
    112
    但是,苻坚这辈子实在是太顺了。前秦帝国在他的统治下迅速壮大,统一了北方不说,国力比东晋帝国多出十倍还不止。
    因而苻坚的志向不仅仅是统一中国那么简单。他希望能建立像秦皇汉武那样的千秋功业。
    既然西域只有在中原政权极其强盛的时候才能控制,那么反过来说,占领西域也就成了帝国强大的标志。苻坚决定步子迈大一点儿。他不听从众人的苦劝,决定派大将吕光带领7万军队攻打西域。
    对于帝国来说,这是个冒险的决定。但对于中国佛教,对于鸠摩罗什来华,这却是个好消息。
    军队临行前,苻坚特别嘱咐吕光:征服龟兹国后,要把那里的高僧鸠摩罗什请来见我。
    @挥着天使的菜刀 2012-07-19 17:17:02
    对于自我意识的“我”来说,灵魂不灭就意味着“我”不灭。所谓死亡,不过是在人体里的“我”眼前一黑,然后发现自己有了个鬼或者狗的身体。“我”的自我意识却永存不朽,没有消失。
    但是根据“万法缘起”,自我意识的“我”也是万法的一种,也是因缘而成,因此也是不能永恒存在的。
    所以,佛教认为,没有永存不灭的灵魂。
    为什么还有轮回呢?求解!
    -----------------------------
    您说的太好了,这是佛教理论一大难解的矛盾,因为存在这个矛盾,所以产生了好几个不同观点的学派,后面会慢慢介绍~
    113
    当然相比西域,征服东晋帝国,赶紧统一中国才是更紧迫的事。
    由于秦晋两国国力相差极为悬殊,基本上没人会怀疑战争的结果。但苻坚有些轻松过分了。赢得战争已经不是他的目的,他要把这次战事当作一次风光的游行,一个记在自己名下的功勋。
    他决定御驾亲征。
    大部分官员都反对这个决定。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道安也出面劝说苻坚。道安首先反对的是战争本身,他希望苻坚不要南征,说作为一个明君,不应该打仗。苻坚反问说:难道历史上伟大的帝王都不打仗吗?
    道安于是退了一步,说您出兵也就算了,何必御驾亲征。派个文官去招降,对方拒绝再派武将征讨就可以了。苻坚依旧没有听。而且说干就干,在派吕光征讨西域的第二年,他就开始向东晋帝国发动了最后的战争。
    这场战役,苻坚竟然组织了近90万人的庞大部队。
    我们前文说过在古代组织军队的巨大困难和惊人耗费。苻坚这支史无前例庞大的军队,与其说是用来作战,不如说是用来炫耀国力。与此相对比的,是东晋帝国的迎战部队只有区区8万人。诚如道安所说,苻坚完全没有必要御驾亲征,只需要随便派个武将征讨就足够了。
    从各方面看,这都是一场没悬念的战争。苻坚的前秦帝国应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统御包括西域在内的广大领土。在苻坚的支持下,佛教也将大放光彩。
    然而您应该想到了。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苻坚率领的秦军在一次战略撤退的时候,突然有人在秦军中高喊“秦军败了!”以致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全军彻底的溃败。90万人最后只剩下了10万残兵败将。
    这场结果离奇的战争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一个急转弯,也彻底改变了鸠摩罗什的命运。
    因为这场战争事关中国佛教,结果又太离奇了,我们多说两句。
    从数量上说,90万人消灭8万人如同碾死一只蚂蚁。
    从经验上说,苻坚是多年征战的将军,怎么可能因为一句谣言就兵败如山倒,这打仗是儿戏吗?
    114
    说到底,战争失败的几个原因都和苻坚的性格有关。
    苻坚之前的政治生涯太过顺利,以致自我膨胀,想要把对东晋帝国的战争变成一场好大喜功的仪式。这场战争原本派一员将领和几十万军队就可以搞定。他不应该御驾亲征,更没必要组织90万人。
    士兵往那一站是需要占地方的。当士兵多到一定程度以后,战场就没地方站了。更何况军队移动、驻扎还需要更大的空间。所以,90万士兵根本无法在同一个战场摆开,还是要分成几个集团军,依次前进。实际上,淝水之战和晋军真正接触,也是后来发生溃败的部队只有30万人。
    无论淝水之战是否发生大溃败,另外的60万部队对于前秦帝国来说,只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壮声势的作用。而征召、维持这支部队需要惊人的资源,基本上属于毫无意义的额外负担。
    当然,仅仅是这一个错误,苻坚还败不了,顶多就是多花点钱罢了。

    但苻坚的自我膨胀还耽误了另外一件事。
    在古代战场上因为恐慌而溃败,并不是不可理解。这是因为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指挥官和各级部队之间没有步话机。传达命令主要靠舞动旗帜、鸣金敲鼓和传令兵。前两者能传达的命令单调,后者的传递速度慢。
    一个中等规模的中学一般一两千人,您回忆一下您中学做课间操的时候,一两千人占了多大的面积,再把这个面积乘以150到200——这还不算马匹装备,还不算宿营的面积,还不算地形崎岖——您就可以大致明白,要想给30万人传达号令,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当听到溃败的呼声四起、当看到友方部队迅速后撤的时候,接不到命令的部队会产生恐慌,加入到溃退的行列里,因此会产生可怕的连锁反应。
    但问题是,假如真的这么容易溃退,那我们在古代战争中,干嘛还要交战啊?双方只要尽可能多培训一群大嗓门的人,到对方阵营里大喊“逃跑”不就完事儿了吗?
    其实,防止大溃退也不难。我们在军训的时候,都花了很长时间在站军姿、走正步上。肯定有人会苦恼:站军姿、走正步和打仗有什么关系啊?上战场上难道还需要站军姿不成?
    训练站军姿的真正原因是,通过这种长期的、严格的、机械的训练,让士兵对军事命令产生条件反射。一听到命令就本能的遵守。在战场上团长一喊“冲锋”,就算你害怕,你潜意识里不敢违背命令,也就毫不犹豫的冲出去了。外国电影常有这种情节:一个人让战友先跑,战友不跑,这个人就怒斥:“这是命令!”然后对方就痛苦不堪的跑了,是类似的道理。
    古代的士兵未必会站军姿,但同样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所以古代打仗才有“练兵”一说。经过正常训练的士兵严格听从指挥官的命令,指挥官也同样严守军纪,不会擅自下达撤退的命令。那么谣言式的溃败也就不会产生了。
    但苻坚的这支90万人的部队,举倾国之力而成。在发动战争的一两个月前,苻坚还下令在全国征召男丁。苻坚为了凑不必要的人数,忽视了军队的训练,也就使集体大溃败成为可能。
    不过就算是这样,苻坚也未必会败。只要他运气好,一路稀里糊涂的杀过去,踏也能把东晋帝国踏平了。
    115
    但苻坚读书读太死了。
    我们前面说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里,对于帝国的统治,最重要的是“礼”字。但这个道理并不是每一个熟读儒学的人都能明白。因为儒学经典从来都不把话说透,总在表面说一大堆漂亮话,什么皇帝要爱民如子啊,君王要宽以待人啊之类的。
    我们前面说,儒家朝廷在表面上必须做足道德姿态。但朝廷官员们都是知识精英,是聪明人,大部分人心里能明白道德只是表面的姿态而已,真正做事应该当个实用主义者,借着儒家道德的名义去干厚黑的事。一个自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汉人知识分子,耳熏目染,只要不是像海瑞那样的榆木脑袋,很快就能看穿其中的门道。
    但苻坚生活在少数民族家庭中。
    苻坚身边读书的人很少,他虽然聪明好学,但是儒家经典把礼教之术和仁义道德都混在一起,一个没见识过汉人政治的自学青年又如何能看出其中的本质?
    苻坚在崛起的过程中,抓一个敌人放一个,运用儒家的仁义精神笼络了大批的少数民族势力,尝到了甜头。因而他过于相信仁义。数个他应该斩草除根的敌对势力,他都心存仁慈而放虎归山了。
    淝水之战的细节是,苻坚派了个东晋国的降将去说服晋军指挥官,结果那个降将到了晋军军营里立刻表白忠心,和晋军指挥官一起定下了计策。后来也是这个降将混在前秦帝国的军队里大喊“兵败了!”,才造成秦军的溃退。
    这个降将,就是那个守襄阳,最后被苻坚重用的朱序。
    116
    淝水之战后,朱序回到了东晋帝国,当上了大将军。苻坚则带着10万残兵败将回到了首都长安。曹操兵败赤壁,回去不过是三分天下。苻坚的情况又不同。曹操有起家的青州兵在首都,他信任的将领也都在身边,兵败政权不倒。苻坚是氐族人,本族人数极少。而且为了维持领地的稳定,苻坚又把大量的本族人派到帝国各地驻守。自己身边基本上没有能信任的人了。
    苻坚信奉儒家的仁义之道。这招有时候确实有用,比如对那些特信奉儒家道德的人,你一仁厚,一以德报怨,他就被感动了,就觉得不报答你不行了,就臣服了。
    但问题是,苻坚的手下多是游牧民族,他们并不遵守儒家道德。你对他们使用宽厚之术,能有用吗?
    这些游牧民族是因为苻坚实力强大才臣服于他。如今苻坚实力尽去,没坏心的人还要暗暗琢磨他倒了以后该如何自保,更不用说大部分异族臣子和他都有灭族之仇。
    淝水之战后的两年里,前秦帝国叛乱四起。数个苻坚该杀却没杀的少数民族头领纷纷自立,再加上东晋帝国的反攻,苻坚很快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这一年底,慕容氏的军队包围了长安,苻坚舍死抵抗。到了来年年初,长安城内已经严重饥荒,到了人相食的地步。据说阴历正月里苻坚宴请大臣,有的大臣舍不得吃肉,把肉含在嘴里,为的是回家喂自己的妻女。
    阴历二月份,74岁的道安在战火纷飞的长安城中去世,据说是“无疾而足”。在去世前不久,道安还忙于翻译、校订汉译佛经。但他终究没能见到鸠摩罗什,更没能见到质量优秀的译经。因此道安的佛学成就也就有限。不是因为他不够聪明,而是时代没有提供条件。
    不过,道安给中国佛教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传统。
    僧人出家,要抛弃世俗的一切,也包括世俗的姓名,出家后就不能再使用俗家的姓名了。但是僧人之间也要区分称呼啊,所以要重新起“法名”。道安之前的名僧大都是外国人。他们来到中国后改说中国话,也得起个中国法名。
    道安之前佛教界的习惯是,这个和尚来自于什么国家,就姓什么。比如来自天竺就姓“竺”,来自月支就姓“支”,来自康居国就姓“康”,等等。汉人如果出家,就随师父的姓。道安认为,出家人都是释迦牟尼的徒弟,因此无论师从何人,都应该姓“释”。后来中国的僧人就全部姓“释”了。这个习俗被沿用到今天,您可以回忆一下您知道的僧人,看看是不是这样。
    @挥着天使的菜刀 2012-07-19 19:19:42
    @林欣浩 138楼
    您说的太好了,这是佛教理论一大难解的矛盾,因为存在这个矛盾,所以产生了好几个不同观点的学派,后面会慢慢介绍~
    -----------------------------
    楼主,你能不能一次发完?等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
    木哈哈,慢一点嘛~
    @挥着天使的菜刀 145楼
    我也觉得一次发完有点过分,不过读者心情你也能理解哈。准备购买《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来看看,估计下周能到手。
    -----------------------------
    您是好人~嘿嘿
    @chxrao 2012-07-20 11:14:16
    襄阳在湖北好吧,楼主!
    -----------------------------
    哈哈,谢谢你哈,我是地理白痴……
    @zxxhzx 2012-07-20 14:04:46
    看到楼主写西游记那段的时候,我只能说楼主没有看过原著,也不知道道教体系,在原著中,并没有玉皇在桌子底下那个场景,其次,楼主如果看了原著,只会发现当时天庭压根没有把猴子当回事,还有最重要的,太上老君可是老子,是道教三清之一,地位远比玉皇高的多,怎么可能是臣子,既然用西游记比较,那么就要尊重原著,因此我觉得自己看到这里就不用在看下去了,因为没有了意义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您没细看啊,老子属于三清之一,后面都说了啊
    @zxxhzx 2012-07-20 14:07:41
    好吧,在回复完楼主后,我发现我杯具了,希望楼主别介意,我本人对这些也很有兴趣,希望可以和楼主有机会交流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啊,我也看帖不仔细,回了帖才看见您这贴,抱歉啦~
    117
    道安阴历二月份去世,阴历八月份苻坚兵败被杀,前秦帝国彻底灭亡。
    此时鸠摩罗什已经41岁了,在学术和声望上都已经达到了顶峰。
    他原本有机会到长安的。
    就苻坚被杀的前一年,吕光已经攻陷了龟兹国,也找到了鸠摩罗什。此时苻坚虽然败于淝水之战,但还没有到弹尽粮绝的境地,大部分领土还都插着前秦帝国的旗帜。按照汤用彤先生的话说,假如吕光这时听苻坚的话,立刻派人护送鸠摩罗什,那鸠摩罗什早就到长安了。
    但吕光没这么干。
    他此时或许已经看到了苻坚败落的征兆,或许只是惫懒懈怠,安于享乐。总之他扣着鸠摩罗什不放,在西域一直待到苻坚兵败被杀。
    听说苻坚兵败,吕光有了称霸的心思。西域离长安很近。吕光带领军队向长安进发,在今天的甘肃一带和前秦帝国尚在的守军打了几仗,互有胜负。吕光看到进军中原不那么容易,于是就自立国号,在西北割据了。
    吕光并不信仰佛教。据《梁高僧传》说,吕光见到鸠摩罗什的时候没有一点尊敬之心,非逼鸠摩罗什喝酒,还逼他娶了龟兹国王的女儿。印度佛教并不禁止吃肉,只是严禁女色和饮酒。吕光这是故意让鸠摩罗什破了两大戒来寻开心。
    但石勒重用佛图澄、苻坚重用道安的事吕光肯定知道。苻坚要吕光把鸠摩罗什带到长安的叮嘱也尚在耳畔。吕光自然能意识到,鸠摩罗什具有巨大的政治价值。况且罗什又给吕光提过一些有用的军政建议。因此吕光不肯放鸠摩罗什离开。
    鸠摩罗什就这样被吕光困在了今天的我国甘肃省。既没有研究佛法的条件,也没有外出的自由,只能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汉文,研究手头可以找到的汉译本佛经。
    118
    趁这个时候,我们先回到中原。
    道安已经去世,继承他佛学精华的是他最得意的弟子慧远。
    在秦军围攻襄阳的时候,慧远告别了不能出城的道安,独自踏上了求法的道路。秦军在北边,为了躲避战乱,慧远自然要向南方走。他一路向东南方进发,来到了位于今天江西省、安徽省、湖北省交界处附近的庐山,看到这里环境优雅,决定就留在这里了。
    从此以后,慧远在庐山居住,一直到去世。
    早在拜入佛门之前,慧远和兄弟就有到南方隐居的念头。庐山生活满足了他的夙愿。在慧远居住庐山的35年间,他关起门来专心研究佛法。所谓“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从不出庐山一步。
    关于这点还有个传说。
    慧远居住的寺庙前有一条小溪,叫作虎溪。据说慧远送客出门的时候以虎溪为界,不过虎溪。
    中国国画有个很有名的题材,叫“虎溪三笑”。说有一次慧远送陶渊明和陆修静出寺,三个人一边聊天一边走。慧远不知不觉过了虎溪。这时山间传来了老虎的叫声,三个人才发现慧远越界了,于是一起大笑。
    这个故事虽然好听,但是编出来的。慧远和陆修静差了70岁,自然不可能在一起聊天。中国文人津津乐道这个莫须有的故事,是因为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了佛、道、儒三家。此故事能体现佛道儒三家相合,其乐融融的景象。顺便一说,您可以到网上搜搜“虎溪三笑”的图片。比较同一题材的不同艺术作品,也是一件好玩的事。
    119
    我们之前讲佛图澄,讲道安的时候,一直说朝廷有多么敬仰佛教,高僧受到诸般礼遇。那是因为我们讲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轮到东晋的汉人政权就不同了。
    佛教对汉人统治者也有好处。
    一个是汉人权贵也怕死,也盼着信佛能求解脱。
    二一个是同少数民族政权一样,汉人皇帝得到高僧的认可,同样可以增加统治的合法性。虽然前面说过,佛教在这方面的效果远不如儒家,但佛教深入民心已经是既成事实,让高僧说句皇帝“真乃当世明君”总比不说好嘛。用阶级史观的话说就是:汉人统治者认为,佛教“有助于麻痹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但前面已经说过,对于汉人来说,用儒家道德统治中国远比用宗教更为有利。儒佛两家不发生矛盾还则罢了,如果发生正面矛盾,汉人统治者绝大多数都会支持儒家。
    所以汉人政权从上到下,反对佛教的压力一直都存在。慧远居住在东晋帝国的领地内,即便只是关起门来研究佛学,仍旧需要同各种对佛学的非议斗争。
    120
    当然有非议并不是坏事,有争论才能有进步。我们讲其中一个比较有趣的论题:因果报应。
    我们前面讲因果报应的时候说过,佛教的因果规律是按照其道德标准运行的:做好事就得到好报,做坏事就得到坏报。
    一个唯物主义者自然不会同意这事,因为我们稍加观察就会发现,这世界上大有恶人还享尽富贵的例子。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嘛。
    司马迁就质疑说:假如真是善有善报,那伯夷、叔齐这么好的人,为什么会饿死在山中呢?颜回为什么寿命这么短呢?盗跖这样的强盗为什么能长寿呢?
    这种情况该怎么解释呢?
    司马迁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佛教,司马迁质疑的是中国本土的因果报应说。之所以中国本土也能产生和佛教类似的报应说,是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愿望来自于每个人对公平的本能追求,是人类普世的需要。世界上的其他宗教也都讲善恶有报,只不过主宰报应的大多是神灵、上帝而已。
    那中国本土的因果报应说是怎么解释“善有恶报”的情况呢?
    121
    解决方法是,把家族看成受报的整体。
    也就是说,一个人做的好事和坏事,其报应不仅会施加在自己的身上,也会施加在家族其他人,以及未来的后人身上。一个人经受的好事和坏事,也未必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可能是祖宗当年做下的事情所致。
    按《周易》的话说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所以中国人才注重祭祖,注重修祖坟、修祠堂。这不光是因为尊重祖先,也包含了祈福的成分。祭祀的时候会请“祖宗保佑”,遇到好事会说“祖宗积德”,“祖坟冒烟”。
    古典小说里,有人发毒誓会说“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代代为娼”。这也是家族承报的思想。
    西方也有类似的观念,《圣经》中有多处出现“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之类的文字。而且按照《圣经》的观点,整个人类文明都是建立在家族承报的基础上:是因为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上帝的意志,所以上帝把他们逐出了伊甸园,并让他们的子女——也就是我们全人类——世世代代都要承受痛苦。
    122
    把家族作为受报整体,可以让家族成员更加团结,人们更以亲情为重,这符合儒家思想。
    但是这不符合佛学理论。
    中国人重视家族,总想着“光宗耀祖”“传宗接代”,所以你拿家族受报警告他,他会在乎。可是印度人没有那么强的家族观念,你要说子孙会替你受报,自私的人可能无所谓:子孙倒霉关我什么事?
    所以《般泥洹经》说:“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
    《地藏经》说:“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都强调业是个人承受个人的,亲人不能代受。
    但是,这又出现之前的问题了:该怎么解释好人有坏报的问题呢?
    东晋的艺术家戴逵就专门写了驳斥因果论的文章送给慧远,他列举了一系列历史事例,总结说,好人未必得好报,有时候坏人反倒能得好报。
    戴逵使用的是证伪法:你不是讲因果报应么,我给你举出反例来证明你是错的。
    慧远聪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123
    慧远依照佛经的说法,把因果报应的范围推广到了前世和来生。
    慧远写了《三报论》,说有人世间一共有三种报应:
    第一种是“现报”,人做了业,今生就受报。老百姓常说的“现世报”就是这个。
    第二种是“生报”,业力弱一些,来生才受报。
    第三种是“后报”,业力更弱,以后二世三世,乃至百世千世,到那时候才受报。
    由于一个人的前世和来生都经历了什么是无法考察的,因此这套因果说是不可证伪的了,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成立:
    好人受坏报,就解释成这是他前生造业的结果。坏人没受恶报,就说他来生才会偿还。
    要是正好遇到好人好报,坏人坏报的情况,信仰者就会觉得:谁说世上没报应了,这不就是现世报么?这实实在在的证明了因果报应确实存在啊!

    自然,反对者不会被这种解释说服。在不信因果的人看来,这说法太像是狡辩了:反正我们也不能考察某个人前世和来生到底都做了什么,你怎么解释都可以。
    而且退一万步,就算能考察,比如用科学仪器发现这人上辈子做什么缺德事了,这辈子却没受恶报。这时候慧远还可以解释,受报不止一世两世,而是可以千万世。而佛教又说轮回是无限的,前后都有无数次。即便我们有能力考察众生前后世的遭遇,但因为考察的范围被扩大到了无限的范围,那么就算在局部发现了不符合因果报应的情况,仍旧不能证明因果报应不存在。
    这就好比说,我可以自信满满的提出一系列伟大理论:“宇宙的总能量是平衡的!”“宇宙的正负离子数一样多!”“这宇宙里一定有个长的跟螃蟹一样的外星人!”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听上去很美,实际上都是毫无意义的废话。因为我们目前认为宇宙是无限大的,那么任何不符合我这理论的观测结果,我都可以反驳说:你观测到的太有限啦,在更大的范围内,我的理论才正确哪!
    所以您以后要是再听到有什么专家学者张口就说“整个宇宙”如何如何的时候(真正的科学家会老老实实的说“在我们已观测到的宇宙里”如何如何),您就知道,他肯定是个骗子了。
    @我是jajar 2012-07-20 14:57:58
    @林欣浩 2012-07-16 21:35:10
    78
    玄学拒斥逻辑,所以玄学家喜欢清谈。佛教重视逻辑,所以佛学家喜欢辩论。
    说个小故事。
    庄子主张人要“逍遥”,但没有明确定义“逍遥”到底是什么。魏晋时候有个玄学家就说“各适性以为逍遥”——逍遥就是追随自己的本性。随心所欲,就是逍遥。......
    -----------------------------
    您说得好
    124
    慧远的因果报应说和这个情况有些类似。且不说前后世难以考察的问题,单单由于轮回的次数是无限的,就使得这个理论完全不能证伪。当然,因为这是个宗教观点,所以我们不能说他在骗人。从理论上说,佛陀的确有可能超越人的认识能力,能了解无限轮回中的全部事情。因而慧远的因果报应说作为神学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而且从佛学理论上讲,这个因果报应说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我们前面说过,佛教说因缘,“因”和“缘”是两个东西。“因”是人的内因,也就是造下的业,是因果报应的根本条件。“缘”是外界条件。只有当“因缘”两者同时都合适的时候,才能得出相应的果。
    比如说,有个人打了我一下。这是因,按照因果报应规则,他应该被我打还一下,我们俩之间的账才能消掉。但后来我们俩互相再也没见面,谁也见不着谁,这怎么打还啊?这就是空有因却没有缘,账还消不了。假如俩人都到了来世,还没缘分遇见,那就没办法,还得再等下辈子有没有缘。因此慧远说人的因果报应可能要持续很多世,也不一定是故意要让人不可考察这件事。而是说假如没有适当的缘,这业就得留着,没办法。
    因为这套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任何现实情况,因此被中国百姓广为接受。人们习惯说:“上辈子造了孽”、“上辈子积了德”或者抱怨:“一定是上辈子欠了你的”。都是在使用慧远的这套理论。
    125
    慧远学识渊博,极为聪明。道安反对格义,因此不许徒弟在讲经的时候借用老庄玄学来解释。但因为慧远讲得极好,道安唯独允许慧远可以例外。
    慧远隐居庐山的时候,有一个东晋帝国的权贵来拜访他。因为慧远之前和这位权贵的政敌有过一段交往,因此权贵一开始没带着好气,用有些挑衅的话问慧远:
    “不敢毁伤,何以剪削?”
    “不敢毁伤”语出儒家经典《孝经》,原文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父母赐予的,不能随意伤害,这是最基本的孝道。”
    这位权贵就是在问慧远:孔子不让我们伤害自己的身体,那你为什么要剃发出家呢?你这不是违反孝道吗?
    慧远的困境在于,佛教本来就是和儒学矛盾的,佛教就是要让人抛弃家庭。但是身处汉地,你不能随意贬斥儒学,不能违反孝道,否则就会冒犯整个知识阶层,就是政治不正确了。
    慧远的回答是:“立身行道。”
    字面上,慧远回答的是:“(毁伤身体)因为我要修行佛学。”看上去这回答平平无奇。其实绝妙无比,这是因为《孝经》的原文是: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立身行道”四个字正好接在“不敢毁伤”的后面。当然,《孝经》中“立身行道” 四字的本意和佛教无关。慧远是利用了“立身行道”的双关意思,用《孝经》中的文字回答来自《孝经》的质疑,既反驳了攻击又不至于得罪儒教。而且上下文字正好相连,巧妙之极。
    因而这位权贵立刻“称善”,被慧远的智慧征服了。
    126
    正是凭借着广博的学问和机敏的智慧,慧远虽然不出庐山一步,威望却越来越高。
    慧远68岁的时候,刚才那位拜访过他的权贵认为帝国出家的僧人太多了,影响了经济,因此下令要对全国僧侣进行考核与检查,不合格的都要勒令还俗。但在正式的公文中,这位权贵还特意提到了一句:
    “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列。”
    专门把慧远独独排除在外,可见慧远的威望。
    但是慧远却没完。
    全国僧人普查一事,牵扯到了僧人和世俗政权的关系问题。我们说过,从佛学理论上说,出家人是没必要侍奉君主的。道安是站在传播佛教的角度,才不得不说要“依国主”。
    但是慧远不同。慧远喜欢隐居,喜欢闭门研究学问,他不像道安那么积极的到处传播佛法。因而在东晋帝国查抄僧人的第二年,慧远写了一篇《沙门不敬王者论》。
    按照佛学理论,僧人本来就不用礼敬王者,这很好理解。《大般涅盘经》就明确说:“出家人不应礼敬在家人。”
    《梵网经》也说:“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不向六亲礼拜,不向鬼神礼拜。”说得很清楚。
    因此慧远的文章在理论上没有什么新意,只是把该说的大胆说出来了而已。但这足以惊人了,因为是在王权极强的中国,是在儒家极盛的汉地。
    后人谈论起僧人和权贵的关系时,大都会拿道安的“依国主”和慧远的“不敬王者”当作两个代表性观点。
    127
    但慧远其实也没有强硬到底。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慧远说了半天不敬王者的道理,却又说,沙门和儒家礼法出发点不同,最终的诉求点总是相同的。在给那位权贵的书信中慧远更说,僧人修养德行,他的道行就可遍及六亲,以至全天下。这样,虽然他没有直接辅佐王室,但实际上还是帮助了帝王治理国家:
    “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
    意思说,我们是不敬王者,但我们其实还是间接的敬了。特别是这最后两句,不仅没有否认忠、孝,反倒是间接承认了应该尽忠尽孝。这不仅仅是因为慧远和统治者说话要讲一些策略,要留一些余地。还是因为在中国这个从上至下都奉行儒家道德的社会里,任何人都不敢(或者是不愿)和儒家道德彻底决裂。
    慧远是个很聪明的人,我们也能感觉到,他在解释教理、维护佛教方面已经尽了力了。但是由于真正的大乘经典还没有翻译过来,慧远和道安一样,都受到了时代的局限。我们前面说过,佛教明确反对灵魂的概念,慧远却专门写文章阐述“形尽神不灭”的道理,说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因为当时的佛教徒从轮回说推理,自然会得出“人死后精神不灭”的结论。慧远以为自己论证“神不灭”是在维护佛法,实际上,已经违背佛教教义了。
    要改变这个情况,只有等到鸠摩罗什出山。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9-18 11:05:49  更:2021-09-18 11:36:51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