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纠结(2)
农村自八十年代初实行联产承包制的土地改革以来,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吃饭穿衣的问题,那代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也心满意足了。十多年后,70后长大走向社会,已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这些基本生理需求了。那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固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其中大部份是不事耕作的70后年青人。我们知道,70年代是生育最高峰的时代,所以到了90年代70后走向社会的时候,无论城乡,到处是大量的农村闲散人员和城市待业青年。他们将何去何从?正在有些有识之士忧国忧民的时候,南巡讲话一声炮响,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时代。整个九十年代,南方沿海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大量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开始出现了打工潮和春运,千千万万个城乡70后南下北上,打工创业经商,或者盲流,开始了不同于上几代人的特殊时代和特殊人生。 对于王佐来说,他本不应该属于这种序列的人生。在90年代初,城市青年是最难就业的,如果没有特殊背景和社会关系,只有考上大中专或参军,才能有一份撑不饱饿不死的工作,也就是那个时代所说的铁饭碗。王佐在那个年代幸运地考上了一所船校,于90年代初分到一家国营军工企业。按常理,他应该像他的大多数同学一样,一辈子在国营企业吃喝拉撒,结婚生子,直到后来下岗,甚至跳楼离婚,演绎国企工人的悲欢离合。可是,天生不安份的他,在南巡讲话那两年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当然也有国企不得志和多多少少的感情因素,毅然走上了一条背井离乡并且盲目的人生之路。 这条路何其难哉!简直就是一条不归路,但当时他冲出国企时并不知道。他以为冲出国企便可以天高任鸟飞海宽凭鱼跃了。冲出国企整整四年,他仍没有稳定的事业和中意的工作,仍在南方苦苦挣扎和没有目的地冲刺。四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南中国各个城市,甚至乡村。四年来,累计打工时间也只有一年多,其他两年多基本处于颠沛流离和盲流状态。无一例外,他和其他出门打工的城乡同龄人一样,在没找到工作的时候,捡过破烂,修过自行车,被治安队当作三无人员驱逐甚至关押,还在建筑工地流血流汗,饥一顿饱一顿,有时还露宿野外和牛棚。而且,他还有一段不愿向人提及的经历,那就是在广州火车站帮招待所拉客接人,俗称接站。这种工作当然是骗人性质,所以他后来及时脱身,阴差阳错,流浪到重庆一带,而且还跑到西南攀枝花一带体验了几十天的菜帮和马帮的生活。 他正是从西南攀枝花又来到东莞,结束了流浪的日子,又开始了打工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