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小说文学 -> 〖天涯头条〗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 正文阅读

[小说文学]〖天涯头条〗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第167页]

作者:V哥掰谎
首页 上一页[166] 本页[167] 下一页[168] 尾页[19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解读《五美吟》
    在第六十四回里黛玉创作了《五美吟》之后有一条批语:
    〖蒙双行夹批:《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
    人们一直对《五美吟》的文字真实性表现疑问,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五美吟》中所描写的五位美女的身事似乎跟黛玉扯不上关系,因为根据人们以往的理解认为书中的诗词很有可能是后回的伏笔,或者反应的是写诗人的某种心境以及性格特点等,但《五美吟》好象很难看出这类内容来,现有的解释往往也都是有些生拉硬套,难以说服人。如果我们简单看一下《十独吟》,好象也是这种风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确实二者关系很密切。也就是说这个《五美吟》与《十独吟》应该有着非常类似的手法与象征意义,所以在解读第八十二回《十独吟》之前,我要先为大家解读一下《五美吟》,而且也算是百年“红学”以来第一次在正确理论基础之上的解读全新,所以意义是非同寻常的,看看我能不能找到全新的切入点。
    其实无论是黛玉写的《五美吟》还是《十独吟》,都是作者借黛玉之口舒发感情,而且充分利用此书正反两面的写作手法,不但让这些诗符合黛玉在表面中的故事中和未来伏笔,而且也能合得上黛玉所影射的历史原型的史实,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以往的“红学家”从来就不知道黛玉是在影射崇祯皇帝,这一点是硬伤。
    我们现在开始一一看一下《五美吟》,第一首: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这一首表面上看不难懂,西施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她是春秋时期的美女,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当年越王勾践真的很贱,打不过吴国受辱称臣,卧薪尝胆,于是耍阴谋诡计,用美人计,派西施这样一个弱女子去迷惑吴王,于是最后搞得吴国被勾践所灭,而据传西施最后被装进袋子里抛入水中溺死,正所谓“沉鱼”之美,揭示了西施为祖国奉献出青春和生命的高度爱国精神。这样看来勾践可真无耻的,要不说春秋无义战呢。此诗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说西施死在水里,跟历史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所以自古红颜多薄命就是这个道理,而西施家东村的东施长得丑,却活得好好的。如此看来长得漂亮有什么好的呀?好死还真的不如赖活着呢,这首诗作者的态度有些问题,多少有些挖苦“西”大美女。
    有人曾认为《五美吟》中的诗都是与爱情有关系的,虽然西施本人没有这方面的太多的情节,但也被不少人强型加入了这方面的爱情含意,非说这是描写黛玉未来爱情的诗。甚至还有所谓专家以此诗称黛玉最后也“沉湖”而死,总之大家都喜欢各种形式的头脑风暴。
    我们再看《五美吟》第二首: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虞姬的故事大家也很熟悉,她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妾,在楚汉相争的最后,项羽的军队被围,刘邦玩了个“四面楚歌”,大打心理战,搞得项羽的军心大乱,纷纷逃跑,楚霸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什么也不留恋,只惦记着爱妾虞姬,都落到这分田地了居然还儿女情肠的!虞姬也知道自己如果不死的话会成为项羽的累赘,于是虞姬自刎,而项羽最后还是在乌江自吻了。“黥彭”句:意思是,黥布和彭越居然甘心将来被剁为肉酱而投降了刘邦。黥布、彭越原来都是项羽部将,降刘邦后破楚有功,黥布被封为淮南王,彭越被封为梁王。后来黥布举兵叛变,被刘邦所杀;彭越野心搞分裂,也被诛,剁尸。醢,肉酱。这里指剁尸剐肉的酷刑。根据为“岳掌门”的指点,这首诗是在用崇祯皇帝之口骂那些投降了清朝却没有落得好下场的人,比如吴三桂。
    我们再看《五美吟》第三首: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这首写的是汉朝的王昭君,她先是入宫,多半是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太漂亮了,也可能是太抠门了,所以不愿花钱贿赂画师毛延寿。因为皇帝都是先看这些美女的画像再决定这些女子的地位,这个皇帝太懒了,人家美女都来了,亲自见一面能累死你呀?由于这个毛延寿没收到王昭君的贿金,所以在画上严重丑化她,搞得她不幸被打入冷宫,多半从来没见到过皇帝。而那时汉朝一直与匈奴有战争,于是皇帝决定派个美女前去和亲,以求一段时期的太平,王昭君听说以后自告奋勇要求前去。皇帝这时因此才第一次见到王昭君,发现她居然这么漂亮!所以后悔了,可是来不及了,因为没有别人愿意去和亲。于是只好派昭君出塞,一去不回。皇帝打听明白了前因后果以后一气之下宰了这个贪心的画家毛延寿,这段故事是在告诉我们说在关键的时候千万不能太抠门,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然自己落得个很悲催的下场不说,还牵连了毛延寿丢了小命,真够坑人的。而宝钗还对黛玉的这首进行了点评:
    宝钗亦说道:“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瑞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别说,宝钗说得还真有些道理 ,然而为什么宝钗对之五首诗其他的不进行评论,而单单对这首大发感慨呢?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再看《五美吟》第四首: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绿珠这个人我们现代人不是太了解,据说她是中国古代害死主人也害死自己的著名美女。她是晋代石崇的侍妾,《晋书·石崇传》:
    “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矫诏(诈称皇帝的命令)收(捕)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武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这讲的是有个叫孙秀的无耻之徒看上了绿珠,朝石崇要绿珠想讨她当老婆,居然还有想要别人的老婆给自己当老婆的人,脸皮可真够厚的,所以石崇当然是不给了,傻子也不会同意的呀!于是孙秀怀恨在心,用计在背后使坏让皇帝来抓石崇,石崇被捕时对绿珠说:“我获罪都是你害的!”绿珠哭着说:“那我就死给你看!”于是绿珠跳楼而死,说实在的,这三个人前前后后的表现可都够无聊的。但似乎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没有这么简单,有人认为石崇被抓是受到“八王之乱”的牵连,什么是“八王之乱”呢?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前后历时十六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引发了西晋亡国和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我们再看《五美吟》第五首: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红拂这个人我们也不太熟悉,她是隋末大臣杨素家里的婢女,本姓张,因侍候杨素时手执红拂(挥灰尘的用具),后来就叫她红拂。有一次,李靖以布衣入见扬素,从容谈论天下大事,红拂在旁见他气宇轩昂、谈吐超人,知道他将来必非庸碌之辈,就连夜越杨府投奔李靖,与他同往太原辅佐李世民起兵讨伐隋王朝。感觉此女很生猛,居然主动投怀送抱,看样子是被李靖侃晕了,这也太传奇了!没想到后来李渊父子起兵后,李靖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帮李渊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大唐,并攻打突厥,活捉了他们的可汗,李靖被封为卫国公,红拂自然成了一品夫人。这样看来红拂这个女人的命运是不错的,没有任何曲折,不但得到了好老公,还留下千古美名,算是这个赌注押着了,也可以说是慧眼识出“绩优股”,所以回报相当丰厚。
    自然有些学者认为此诗是讲林黛玉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红拂具有远见卓识、不受权势的诱惑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追求生活理想的钦佩之情,字里行间也暗示出自己欲摆脱“尸居余气”贾府的羁縻,去追求理想中的爱情生活,不用问,这都纯属强型解读。
    《十独吟》之一朱淑真
    前面我简单分析了一下第六十四回里的《五美吟》,现在要解读本回的《十独吟》了,要知道这些诗句里往往随便一两个字就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作者大才,引经据典,内涵丰富,我感觉自己很难分析得十分透彻。所以我也是尽可能地抓关键地方,对于一些学问太深的细节就不去追究了,关键是看作者主要想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而十首中应该说第一首最为露骨,所以我也就重点说一下这首。
    据说有些所谓“红学家”看过这个《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单从其中诗句的平仄上就断定此本是假的,而可惜的是我对平仄一点都不懂,所以有了解的也可以帮我指点一下这十首诗的平仄是不是有问题,我也可以借此学习一下。
    解读《十独吟》指导思想仍然是这十首诗肯定讲的是古代的十个有名的女人,而且诗中的内容也分为表面的内容和所影射的背后的内容两个方向,自然也是在暗示黛玉在后面的命运和结局,也应该是在影射崇祯亡国的一些内容,总之这也是我解读《五美吟》时的指导思想。
    
    另外,我想强调一下为什么这十首叫做《十独吟》,“独”是指什么呢?说实在的,在之前从来没有想明白过,一直觉得奇怪。现在从本回中的文字我们才翻然醒悟:
    黛玉无聊无寄,翻看了几页古诗,看了些离词别句,不觉兴动,叫紫鹃磨墨,摊开宣纸,耳听着窗外雨声风声,在那纸上走笔赋诗十首以谴烦闷,约莫一顿饭工夫才得停笔,又在篇首写上“十独吟”三个字。
    “独”是指这里提到了“离别”二字,因离别而孤独,自然是指男女情人或夫妻的生离死别,这与在第四十五回中黛玉写的《代别离》一曲同工,都意味着黛玉与宝玉在后面有生离死别的情节,黛玉很奇怪,刚刚王夫人认可了她做儿媳妇,她就在这里做关于孤独的诗,什么意思呀?整个一个大煞风景!在第二十八回里,黛玉还说过这样一句让话,猛一看以为是玩笑,但应该是个非常重要的伏笔:
    宝玉听了,忙撤身出来。黛玉向外头说道:“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甲戌侧批:何苦来?余不忍听。〗
    这也说明宝黛二人经历了离别,宝玉再次回来的时候,黛玉已经死去。所以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再来解读《十独吟》,感觉心中就有了方向了。
    我们先看看《十独吟》中的第一首:
    其一 朱淑真
    诗魂恨断镜妆残,良人意薄醉谁管。
    孤雁声嘹寒侵被,春衫有泪登眉山。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女诗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后人给朱淑真的诗集作序,说她“嫁为市井民妻”,当根据考证,她的丈夫应该不是普通市民,而是一个小官吏,朱淑真所不满于他的,并不是无财无势,而是才学不能相称,心灵无法沟通,从这一点上来看朱淑真跟我一个毛病,都属于文艺青年来的。婚后不久,她便因失望而发出了这样的抱怨:“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朱淑真到底是在和丈夫离异后才另觅爱人,还是在无爱的婚姻中出轨,并无明确记载。但根据她实在娘家的情况来看,她最后应该已经跟丈夫分居,纵使没有得到正式的休弃,不算“大归”,事实上已经离异。
    从《十独吟》中的第一首来看,也能看出朱淑真孤独一人,心情极为悲痛,没心情化妆,喝得大醉,一个人睡在冰冷的被子里,哭着自己一个人登上眉山。看样子孤独得很很,但她的孤独并非夫妻爱得死去活来而又不得不分开造成的,而是因为夫妻感情不合,所以跟黛玉和宝玉是不能类比的,感觉作者只是为了强调一下朱淑真一个人的孤苦之情。
    然而最后一句很有意思,“春衫有泪登眉山”,这里提到了眉山,眉山是在四川,而朱淑真是安徽或浙江人,所以她一个妇道人家,又不用去做官,没事去四川干什么?为什么非要去四川爬山呢?有网友提醒我说最后这句应该是“春衫有泪登煤山”,是谐音“煤山”,自然是指崇祯皇帝!
    第83回《十独吟》原文:
    其一 朱淑真
    诗魂恨断镜妆残,良人意薄醉谁管。
    孤雁声嘹寒侵被,春衫有泪登眉山。

    其二 薛涛
    寂寞古华世事换,佳人郁怀自绝怜。
    懊恨此身非我有,怕临荒台泪难乾。

    其三 朝云
    朝岁何人缀钗头,孤城残梦汀水流。
    零落風烟不相逢,君子无心解闲愁。

    其四 冯小青
    欲寻前迹空惆怅,绿荫门掩望西窗。
    急風吹散鸳衾梦,病翼易痊难疗伤。

    其五 李清照
    展眼春尽剩余年,浪迹萦帘夜梦寒。
    怅忆君言慰奴身,银月盈亏离恨连。

    其六 卓文君
    尊前半醉启宝奁,佳赋已成赛金言。
    镜盟钗誓全为君,深杯欲共笑人间。

    其七 霍小玉
    绣幄情断负春盟,锦屏人妒怨晓風。
    西楼倚扇追前事,乱愁如织扑帘栊。

    其八 杨太真
    新沐恩泽醉和春,圣主城阙仙乐闻。
    展眼坡下红颜老,池苑空寂怨何人。

    其九 崔莺莺
    一片相思情最真,小红多情又多心。
    只因博向强中取,笑语频频赋佳闻。

    其十 杜丽娘
    人愁春老芳情苦,一载痴梦为谁主?
    西風亦明寂寞情,促成佳缘闲恨无。
    《十独吟》的“独”
    表面上《十独吟》更多的是这些女人们与自己的丈夫和情人分离以后的痛苦心情,可以说这都与黛玉和崇祯后来的心境可以类比也可以,而除了第一首以外,其他的都不是特别露骨地影射明亡的历史,主要讲的还是一对对情侣分别的痛苦,所以我就不深入解读了,也许可能还有深意,只是我还没有发现,希望大家能够开动脑筋给找出来。不过我们需要思考一下为什么黛玉要写《十独吟》呢?其实这需要我们深入理解黛玉的本质。
    我们现在都知道黛玉与宝玉虽然是天生一对恋人,但是二人并未白头到老,而是贾家家破人亡,而导致二人婚事不成,在第五回的仙曲《枉凝眉》中的意思是一样的: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里面说得很清楚,二人的的爱情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看似很近,但又遥不可及。也说明本来在后回二人的婚姻本应该美梦成真,但忽然不幸二人分离,从此不能相见,一段美满的婚姻成为泡影,让人遗恨无穷。那在贾家家败之时发生了什么呢?应该说出现了宝黛分离的事,也就是说二人因变故从此天各一方不能相见,其实这在书中有大量的暗示。
    

    这里面说得很清楚,二人的的爱情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看似很近,但又遥不可及。也说明本来在后回二人的婚姻本应该美梦成真,但忽然不幸二人分离,从此不能相见,一段美满的婚姻成为泡影,让人遗恨无穷。那在贾家家败之时发生了什么呢?应该说出现了宝黛分离的事,也就是说二人因变故从此天各一方不能相见,其实这在书中有大量的暗示,比如在第四十五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其词曰: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蓺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
    这里的“牵愁照恨动离情”和“离人泣”说得很明白了,而且在诗前还提到了《别离怨》以及黛玉写的《代别离》,清楚地表明黛玉与宝玉在后回会有分离的事情发生,把二人分离之后黛玉痛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点与“后四十回”的续书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续书中二人并无分离之苦,只是介绍了宝玉丢了“通灵宝玉”而变成了弱智,贾家人于是借机用了调包计让他在迷迷糊糊中娶了宝钗。而黛玉从傻大姐那里听到这一消息以后“焚稿断痴情”,一赌气气死了,死前最后说了一句:“宝玉,你好……”,可就这样暴殄天物的狗血情节居然迷倒了那么多读者,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因为黛玉与宝玉的核心关系就是“还泪”,也就是感激在前世中“神瑛侍者”对“绛珠草”的浇灌,所以这个感激之情贯穿黛玉的一生,绝非因痛恨宝而气死,而续书中的黛玉在死前对宝玉有无限的怨恨,实际上是天大的歪曲和误解,所以这样的描写纯属儿戏,也就是说这个“后四十回”续书彻底歪曲了黛玉与宝玉之间的关系,成了彻头彻尾的“狗尾续貂”。
    其实“红学家”们也体会到了二人之后会有分离之事,只是他们死活想不明白会发生什么。听说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初稿中,在某位知名的所谓“红学大师”的意见指导下,将二人分离的元凶锁定在王夫人身上,因为王夫人死活不喜欢黛玉,在袭人的提醒下坚决要把宝搬出大观园来,从此再不能进去与黛玉相见,搞得人仰马翻,莫名其妙的,极其无喱头,最后主创人员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把这个方案给否定了。之后只好又编了个很无聊的理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节,说的是因为探春远嫁蕃邦,所以宝玉非要跟着出一趟远差,结果电视剧播出以后有人调侃说: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定国安邦!
    没想到的是宝玉这次出差一去不回,中间传来宝玉遇难的假消息,黛玉听说以后信以为真,悲痛而死,原来是个摆了大乌龙呀!也就是说黛玉天生的一股天大的离情的愁苦,最后发现不过是因为一条假消息而已,要不是小道消息害死人呢!难道作者费了那么多心血写了那么多的字就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无聊的观点吗?
    既然书中在后面肯定有宝黛二人分离的故事,那会是什么呢?如果从隐写明亡历史的角度来说一下子就容易解释了,这象征着崇祯皇帝与皇权之间的难舍难离,生离死别。宝玉遇到不幸而离开黛玉,象征着崇祯对国家开始失去了统治能力,象征着明亡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而黛玉的痛苦自然就是崇祯的痛苦,所以这样的比喻应该说还是很有创意的。
    于是乎作者在书中不断暗示黛玉与宝玉有分离的情节,而且还用了《十独吟》来渲染,将中国历史上十位比较有名的与丈夫分离而痛苦的女子的身事写成诗,既符合黛玉一向愁苦的心境,也符合第八十二回日益悲伤的氛围。同时作者想告诉人们历史上这么多的离恨之痛加起来也比不上黛玉与宝玉的分离之痛,以此来烘托明亡带给人们的惨痛教训。应一些网友的要求,我把我的文章进行了精加工,参考了大家的一些建议,还增加了不少新内容,更加丰富详实了,现在大家可以手机阅读,公众号为:vgilhm。也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
    
    (82回原文)黛玉又看了一遍,思虑了半天,把笔一搁,又歪在炕上打盹,不知不觉睡去了。紫鹃雪雁进来,见他睡着,忙将被褥盖在身上,都叹气道:“姑娘得了失眠之症,夜里晚间也睡不着,翻来覆去的,只在白天偶尔打几个盹,这样身子那能不亏,病根儿怎样能除,吃的药也数不清,怎么就不见痊愈?明儿还得跟太太老太太说说,找个医道深的好好看看。”说罢,二人放下帐子,仍到外间做针线,不在话下。且说宝玉一大早起来漱洗了,吃了早饭,因秋深气凉,被麝月催着多添了几件衣服,要往学堂里去,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黛玉得病的象征意义
    有一个问题好象很少有人思考过,也就是说黛玉既然是在影射崇祯皇帝,那为什么书中非要描写她总是在得病呢?难道是说崇祯皇帝的身体不好吗?作者难道有从宫中打听到小道消息吗?好象从史料记载里并没有提到崇祯的身体这样差呀?他这个人自幼丧母,被寄养在西李那里,所以他从小受气,性格跟黛玉很相似,应该说不是很正常的那种,可应该身体还是健康的。正因为他儿时的不幸经历,才让他处处小心,时时谨慎,所以性格才很另类,不合群。
    明朝的皇帝中大多好色,而且有不少因常年贪欢而毁了身体,比如崇祯的父亲就是这样,刚当上皇帝就疯狂大搞女人,结果身体马上垮掉,只当了三十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而他的哥哥天启皇帝才二十三岁就死了,有人说是因为他有一次意外落水差点被淹死导致的,后来有人送来了叫“灵露饮”的“仙药”,于是他坚持天天服用,几个月以后肚子开始肿涨,很快就驾崩了。要知道启皇帝二十三岁这个年龄可应该是正当年,身体应该是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天启皇帝如此不堪一击呢?原因还是因为常年贪图美色从而搞坏了身体,所以落水以后又惊又吓,从此一蹶不振。

    
    崇祯不喜欢沉溺于女色是有了名的,与明朝历代皇帝比这确实很难得,应该也是他小心多疑的性格所至,这也让他到死的时候也保持着健康的体魄的原因之一。他登基不久,魏忠贤送来几个大美女供他享用,本来是好意,他是想巴结讨好新皇帝,可崇祯反而吓坏了,因为他一直怕老魏害自己,可又不好退回去以免魏忠贤疑心,所以自己亲手验明证身以后暂时收下,但绝不碰她们。几天之后的一个夜晚,他与几个大臣正在讨论国事,忽然闻到一股香味远远地传来,他闻出这个香与众不同,所以立即命人检查,结果发现是魏忠贤派来的小太监在附近点燃的,为的是让崇祯皇帝闻到以后赶紧产生性冲动,沉溺于美色,从而无心顾及管国家大事,于是管理江山的事还得交给魏大人处理,老魏真是用心良苦呀,崇祯皇帝知道以后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说:“我的父亲和兄长都是被这个色字害死的,现在居然魏忠贤将这一招用在我身上,其居心是如此的险恶呀!”其实不然我到是觉得他冤枉老魏了,而朱由检幼年时的不幸经历让他有一种比一般人都要强的自制能力,所以可以做到坚决不被老魏的美女人弹打中!没想到老魏的一片好意这也成了罪状了。既然崇祯不那么好色,所以应该没有象其他那些明朝皇帝那样弱不禁风才对。
    既然历史上的崇祯皇帝身体健康,那为什么林黛玉这样病病歪歪的呢?在第三回里黛玉一出场就对此进行了介绍,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黛玉一出场就将她的自幼得的病详细介绍一番,这绝不是偶然,是很有寓意的。在宝玉见到黛玉的时候也描写她身上有病态: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从此她在书中就成了病秧子了,似乎从来没好过,在第七十六回里她跟湘云说:
    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
    黛玉最大的特点还动不动就咳嗽
首页 上一页[166] 本页[167] 下一页[168] 尾页[19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午夜咖啡馆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9:09:02  更:2021-07-13 19:36:4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