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 顾鼎臣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 顾鼎臣[第51页] |
作者:金笺 |
首页 上一页[50] 本页[51] 下一页[52] 尾页[6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罗锡文 2020-05-08 00:09:26 支持,问好! ----------------------------- 祝笔耕愉快! |
@海州书生 2020-05-13 20:59:05 明朝那些事很精彩,欣赏佳作。 ----------------------------- 相互切磋,问好文友! |
@爱人在北回归线 2020-04-28 09:37:59 穿越时空到大明 ----------------------------- 感谢点评,问好 文友! |
|
@爱人在北回归线 2020-05-21 08:13:25 欣赏支持 ----------------------------- 祝笔耕愉快! |
|
|
|
|
|
|
|
@爱人在北回归线 2020-05-28 07:54:21 支持佳作 ----------------------------- 多多指教! |
|
|
|
|
|
|
|
蝙蝠赋 [凤凰阁] 作者:金笺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修改] [置顶] [删除]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它既非“飞禽”,亦非“走兽”。三国时期的曹植曾经写过一篇《蝙蝠赋》,称蝙蝠“尽似鼠形”“谓鸟不似”,说的是蝙蝠长得像老鼠,又有些近似于鸟。在西方文化中,蝙蝠的形象相当负面,甚至是邪恶、魔鬼的象征。鲁迅在《谈蝙蝠》中说:“蝙蝠在中国有好的名誉,这也并非因为他吞食蚊虻,于人们有益,大半倒在他的名目,和‘福’字同音。以这么一副尊容而能写入画图,实在就靠着名字起得好。”由于“蝠”与“福”谐音,因而蝙蝠成了中国“福”文化的化身。尤其是明清时期,蝙蝠的形象在建筑装饰、绘画、陶瓷、雕塑、刺绣上频繁出现。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宅邸的恭王府,更是装饰了9999个蝙蝠图案,被誉为“万蝠(福)之地”。 古人认为蝙蝠能带来福气,期待蝙蝠能够光临自己的屋宇,与现在有些人唯恐避之不及形成鲜明对比。网络上疯传所谓的武汉名菜“福寿汤”——整只蝙蝠炖的蝙蝠汤。其实这些图片似都来自帕劳这个太平洋岛国,图中的蝙蝠是帕劳当地的一种狐蝠。帕劳蝙蝠汤是世界有名的黑暗料理,被用来吸引外国游客。这些图片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因此认为是武汉人吃蝙蝠引发了新冠肺炎,不少西方政客借此甩锅抹黑中国,甚至要向中国追责索赔,其险恶用心令人发指。但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就是蝙蝠直接将病毒传给人类的,或是某种人类食用的野生动物扮演了中间宿主的角色,说蝙蝠导致了此次疫情并不公平。蝙蝠主要以昆虫尤其是害虫和植物果实为食,许多植物的授粉、播种、施肥也有赖于蝙蝠。作为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作为哺乳动物中种类仅次于啮齿类的大家族,蝙蝠在农业生产和森林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致命病毒之所以从蝙蝠转移到人类身上,与人类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甚至直接捕食野生动物有关。我们没有必要妖魔化蝙蝠。 【凤凰阁·蝙蝠赋】 洞中蝙蝠,非兽非禽命薄。可憎面目人抛却。 因为名中谐福,转而欢乐。恨只恨、新冠肆虐。 全球流行,欧美潇潇没落。唯中华决胜帷幄。 追责索赔中国?招数凶恶。这强盗、如何发落? 附:明代编著《三言》的通俗小说家冯梦龙所编《笑府·蝙蝠骑墙》记载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凰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何为贺汝?”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 |
|
@罗锡文 2020-06-07 02:05:30 继续支持,问好! 也请关注和阅读: http://bbs.tianya.cn/post-travel-858815-1.shtml http://bbs.tianya.cn/post-poem-652099-1.shtml http://bbs.tianya.cn/post-poem-650944-1.shtml ----------------------------- 问好文友!祝笔耕快乐! |
|
|
|
|
|
@爱人在北回归线 2020-05-31 12:25:42 欣赏佳作 ----------------------------- 相互切磋,问好! |
|
|
& |
|
|
|
|
|
|
|
|
@王敦敏 2020-07-01 22:38:55 能写长篇历史小说的都是大才,品读学习佳作! ----------------------------- 相互切磋!问好文友! |
@靓郦翼然 2020-07-02 14:45:48 今天还更新吗 ----------------------------- 我的新作:长篇言情小说 《转世轮回 前世回溯 明末风流才子 冯梦龙》 即将问世,敬请关注! |
@爱人在北回归线 2020-07-02 08:03:36 看望问候 ----------------------------- 问好文友 |
|
声声慢·夜游剑桥 [声声慢] 作者:金笺 前几年 去英国旅游,夜游剑桥大学,有感而发,赋词一首,纪念之。 《【声声慢】夜游剑桥》 重洋飞越,游剑桥城,剑河游艇划桨。夜访国王学院,月圆明亮。 楼群几幢倒影?远眺望,云淡风爽。夜莺唱,动心弦,思绪起伏荡漾。 享利像,金球上、十字架,床腿变成权仗。苹果传闻,粉碎旧时愚魍。 传奇剑桥学府,激扬起,心胸舒畅。梦幻里,似穿越、网络幻像。 |
|
|
|
|
|
|
|
|
|
【醉花间?栀子花白兰花,叫卖声声入耳】 “栀子花白兰花”对于旧时老人来说,伴随着老阿姨们吴侬软语的叫卖声,闻到优雅的花香,意味着夏天来了。儿时的回忆也好,老年后的怀旧也罢,每当看到街头老阿姨们提着篮子,在编着白兰花手环,就会觉得,这才是“夏天的香味道”。 栀子花白兰花是最佳绝配,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墨绿尚润,香气鲜浓持久,叶色嫩绿明亮,令人心旷神怡,并因此难以割舍。在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回忆中,旧时一件斜襟旗袍,一束栀子花白兰花,可以说是时髦小姐、太太的“标准配饰”。 栀子花白兰花特殊的香味,雅致、清新,让人倍感清爽。在我们记忆中那些充满花香的夏天,是多么美好却又短暂。转眼又到立秋,珍惜与夏天的一段美好时光,留住这一丝丝芳香,珍藏在心底。 【醉花间?栀子花白兰花,叫卖声声入耳】 栀花白。白兰白。相忆儿时日。 闻听卖花声,嗅到香飘逸。 丝绦翡翠滴,平添几分色。 旗袍玉佩轻,栀子兰花饰。 |
|
|
转世轮回?前世回溯 明末风流才子 冯 梦 龙 金 笺 著 |
|
探访冯梦龙故居和纪念馆 [七律] 作者:金笺 冯梦龙(1574—1646),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今苏州)人,字子犹、犹龙,号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墨憨斋主等。他的作品有近3000多万字,尤以“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情史》、《智囊》最为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先驱、通俗文学泰斗。他的科举道路却十分坎坷,屡试不中,后来在家中著书。因热恋一个叫邵慧卿的歌妓,失恋后受到打击,此间他对苏州的茶坊酒楼下层生活频繁接触,为他熟悉民间文学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他的《桂枝儿》《山歌》民歌集就是在那时创作的。冯梦龙可谓是十七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之一,可惜遭到夭折。明崇祯七年,61岁的冯梦龙以老秀才补贡生的身份,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冯梦龙到寿宁后,为了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作了全方位的调查,抱着“大事小事,俱用全力;有事无事,俱抱苦心”的态度,制定了一系列施政纲领。在自己短暂的官宦生涯中,一心为民,深得百姓爱戴。七十高龄的冯梦龙还为抗清斗争奔走,后被清兵杀害。位于苏州黄埭冯埂上自然村北的冯梦龙故居,最近在遗址上翻造重建,修缮一新,还建立了冯梦龙纪念馆。这是一座明代家宅,灰瓦白墙,前屋后舍,中间隔着宽敞的庭院。冯梦龙12岁之前便生活在这里。步入故居,前厅是三间小屋,东间为厨房,可以看见标准的江南水乡的影子,西间是管家房间及杂物室,中间为客堂。庭院内,种植了桂花和石榴树,每年的五、六月份石榴花开,灿若云霞,花红似火,分外鲜艳。到了仲秋时节,丛桂怒放,陈香扑鼻。进入后厅,中间为中堂,招待客人所用,陈设极简单,足以可见当年主人的清廉淳朴。东间为冯梦龙父母的卧房及书房,房内书香气息浓郁,西间为冯梦龙三兄弟的卧房。西厅是冯梦龙三兄弟及村上孩童的学堂,仿佛还能看到当年孩子们听课、玩耍的场景。故居宅后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其枝弯而不折,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冯梦龙的人生追求。毗邻冯梦龙故居的冯梦龙文化园里,两块石碑立在冯梦龙雕像的两侧。每块石碑重800斤,都是明末时期的,近两年才出土。石碑上的两行字“千章绿树绕佳城,一片青山开寿域”,是当年福建寿宁的老百姓送给这位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县令冯梦龙的墓碑。 【七律】探访冯梦龙故居和纪念馆 文艺复兴遭夭折,梦龙惊世著三言。 更胜一著编情史,颠倒乾坤气宇轩。 最是子犹凄楚处,慧卿冢上欲招魂。 墨憨斋主今安泰,修旧翻新建乐园。 |
|
|
|
|
|
|
@爱人在北回归线 2020-07-20 08:12:38 品读学习 ----------------------------- 相互切磋! |
|
|
|
|
孤雁 [渔家傲] 作者:金笺 漂泊他乡的游子犹如南飞离散的孤雁,惺惺相惜,每当见到大雁从天际飞过时,总会伴随着凄凉的秋风而触动心头那份思念、期盼和无奈。作者的这首《渔家傲·孤雁》演绎了许多人都经受过的别离之情和乡愁所带来的揪心之痛,用诗歌表达出在一种毫无希望的挣扎中所寄托的那一丝丝期盼!此诗上半阙第五句“断肠孤雁声声叫”表达漂泊他乡的游子眼见离散的孤雁南飞时,不思饮啄,哀鸣声声,发自内心的感叹:“啊,多么坚毅执著的孤雁!”人与雁又有什么区别呢?人们经受聚散离合的折磨会更加痛苦!在下半阙中,主要描述游子这种割舍不下的乡愁和乡情。第二句“他乡消磨任空老”,诉说游子一颗被思念所揉碎的心。“唤取仙槎归去好”,其实只是梦中的呼唤,无非是一枕黄粱美梦而已。 ?【渔家傲】孤雁 漂泊浮生心未了。前途得失知多少。 情爱恩冤泯一笑。泯一笑。断肠孤雁声声叫。 梦断云天仍未到。他乡消磨任空老。 唤取仙槎归去好。归去好。黄粱一枕巫山晓。 附:杜甫的五绝《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
|
|
|
子夜听雨 [虞美人] 作者:金笺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子夜听雨的心情,因人而异,千差万别。雨夜给人的感觉,总有一点淡淡的愁怅,有一点轻轻的忧伤。在雨夜中,人的思绪随心游离,随心荡漾。在雨的飘渺中,品读岁月的潮起潮落,在夜的幽暗里,咀嚼生命的缘起缘灭。如落花之无奈,如秋叶之坠落。在人生的旅程里,欢乐与机遇,痛苦与得失,都是生命之树的枝叶,在人世间,或缤纷或飘零,萌发着缤纷的火花,氤氲着偶然中的必然。纵然在辗转悱恻里零落化作春泥,依然暗香如故。有念至此,也是一种生命的自在、一种命运的演绎。要问深夜听雨的感觉,还是那一句话: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虞美人】子夜听雨 少年听雨书桌上, 梦想思无量。 青年听雨旅途中, 沦落天涯、折翅溯西风。 而今听雨台灯下, 鬓角斑斑也, 难酬心愿总无情, 风雨潇潇、淅沥到天明。 |
|
|
|
|
@罗锡文 2020-07-30 02:14:50 支持,问好! 欢迎点击阅读: http://bbs.tianya.cn/post-poem-656374-1.shtml http://bbs.tianya.cn/post-travel-859211-1.shtml http://bbs.tianya.cn/post-poem-655398-1.shtml ----------------------------- 拜读诗歌,点赞支持! |
首页 上一页[50] 本页[51] 下一页[52] 尾页[6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