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长篇乡土小说《乌鸦落过的村庄》完稿原创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长篇乡土小说《乌鸦落过的村庄》完稿原创[第38页] |
作者:雄声 |
首页 上一页[37] 本页[38] 下一页[39] 尾页[6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心灵之地 去年秋天,我陪母亲回了一趟一碗村,关于刘三亮的故事,都是从谝子嘴冯友友绘声绘色讲述中知道的。当时身边还有几个村人,你一言我一语,谈不上幸灾乐祸,听起来却也趣味十足,百咂不厌。 母亲感叹说:“这个刘三亮都多大年纪了,最后还是吊死了。唉!就为了那么几个钱,不值啊!黑玉英也命苦,她后来再找人家了吗?”冯友友说:“人家现在还是队长,是全公社都挂了名的女强人呢。一般人谁敢找,再说,她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家里那些地,更舍不得刘三亮死前给盖的新砖瓦房。”肉团一样的赵秀子插话说:“我听说有人想倒插门,黑玉英还看不上呢,嫌人家长得面老,脸黑。”老朽的田木匠,摇头晃脑神秘兮兮说:“那女人心里面有人呢,所以才守着这村子不离开。”赵秀子问是谁?田木匠说:“这种事,你心里比我清楚多了。要不你给老康说说?”赵秀子嘴一扁,“我还当你说别人呢,原来还是他啊。”冯友友打断话题说:“你们不要嚼耳朵根子了,瞎猜人家的心思。咱们还是让老康给讲一讲,人家在西安大城市里的生活吧。” 聊这些话的时候,大家是坐在村东的大柳树下,微风晃动着树冠,树叶飒飒地响着,不时就飘落一两片泛黄的叶子。已经满头白发的母亲被围在中间,脸上荡着我多年未曾见过的舒心的微笑。 我走开一段距离,观察着这棵生长了二百多年的大树,感到较离开以前又长高长大了许多,那粗糙扭曲的树杆,举着满头生命的叶子,有种洋洋得意,傲然岁月的姿态。恍惚之间,在树的阴影里,我看到在树下发生的那些个往事虚虚地蠕动着。 聊天的人中,穿背心裤头的,捂老式中山装的,抽烟的,提着锄头和水桶的,站着的,坐着的,一个个形态各异,男女混杂,胖瘦相间。一幅多么难得的乡村闲适照,我心有灵犀,摘下挂在脖子上的照相机,背转身子完成了准备工作,然后一转身,趁人们不注意,咔咔连拍了两张得意之作。 只是没想到,我的拍照,影响了人们的注意力,说三道四和嘻嘻哈哈随着都停了下来。 母亲提议要与在坐的人合一张影,留个纪念。刚还一派自然的老老少少神情都认真起来,有拍着身上的土,有揪着压皱的衣服,有用手揉着脸和眼睛,挤挤擦擦围站在母亲的周围。临了,母亲要我想办法把这棵树全照进去,说回去了拿给父亲看。 下午,母亲随了冯友友两口子,到地里重操劳动工具,重温了一次往日劳动的情景。我拿了相机在村里转悠,凭了记忆来到疯子远方的父亲家。还是那座老房子,只是门窗都更换成了新的,院墙修的齐齐整整,院子打扫的挺干净,西侧的牲口圈棚里,一头骡子和一头牛分拴在悬挂的铁皮槽头两侧。我推不开院门,一细看,发现被一把小铁锁锁着。 正在这时,一个年轻人扛着一捆新割的青草走过来,往墙边一立,边掏口袋边瞟着我看。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远方的影子,试着一问,果然就是当年的那个鼻子两筒,整天拉着驴放的小家伙。 我贸然说:“你爷爷在吗?”他迟疑了一下说:“我爷爷前些年就死了,你是?”我说:“我是你父亲的朋友,也是从咱们一碗村出去的。当年我走时,你才九岁多。要说你的长像,跟你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就想起什么,叫了句叔,招呼我进屋,从柜子里找了一盒香烟给我抽,让我等着,就跑出了院子。 柜上有张三口之家的照片,看来小家伙已经结婚,我细一推算,一切都顺理成自然了。年轻人很快抱着一颗西瓜,两颗香甜袭人的华莱士回来了,用刀子一切两半,加了把小铁勺递给我。我一口下去,满嘴童年的味道,泌人心脾。他看着我说:“我知道你是谁,可我那时候小,不知道你叫啥名字。我爷爷后来跟我说过几次,说你曾帮助过我们。”我问:“你后来念过书吗?”他犹豫了一下说:“我爷爷一直没让我上学。”我默然了。 傍晚,受黑玉英的邀请,我和母亲来到刘三亮盖好后没住几年的红砖房。黑玉英提说要吊米凉粉吃,母亲眼睛一亮,说那可费事的很。她说没关系,反正咱们有的是时间。 黑玉英的四个女儿,两个大的都成家了,两个小的模样俊俊的。那个虎头虎脑的儿子也长成大小伙子了。在我不经意地观察下,真没发现和刘三亮相似的地方。 黑玉英和母亲边做凉粉边聊,话就说到了刘三亮。黑玉英眼睛湿润说:“婶子,娃他爹的事你肯定也听说了,其实怨我去的晚了一步。唉,那天也是跟上鬼了,听我娃说,三亮他只是和我赌气,谁知让三只乌鸦给害了。唉!主要还是怨我,明明知道他跟上吊有个死结,鬼迷心窍,还去赌气。”母亲宽慰说:“三亮就是那么个人,张张扬扬的,你婆婆曾经就给我说过,担心他迟早要出事的。想不到最终还是走了这条路,这看来也是他的造化。”说到了黑香娥,黑玉英打发小女儿去前屋叫奶奶过来吃饭,就说家里来戚人了。 黑香娥过来了,上身穿一件黑布衣服,污垢油光锃亮,下身穿一条宽腰大胯束口的灰布裤,分不清前后,被扭成几大折子,手里拄着一根木拐杖,两腿罗圈,颤颤微微,走路鸭子一样跩着双脚。瘦长的脖子被皱褶的皮包裹着,随了呼吸和摆动,能分明地看出颈上的骨胳。没牙的两腮塌陷,颧骨显得特别突出,一双朽木一样颜色的耳朵紧贴皮肉,满脸的老年斑像小甲虫在蠕动,耳坠上却还挂着一对银耳环。 老女人黑香娥在灯光下的形象,把我深深震撼了,很快又感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悲哀。为她当年的风韵,更为眼前难以言传的苍老,为岁月,为生命的本身。 晚上,母亲和几个上门来的村人促膝而谈。我非问不多说话,只在旁边静静地听。黑香娥陪坐了一会,跟着众人笑时,嗓子有点痰涌。后来,她干瘪没牙的嘴咕咕哝哝了几句,就找着拐杖回了我们家的老屋。黑玉英翻译说:“我姑妈说她熬不住先睡了,一会让你们到自己家睡去。”母亲高兴说:“你婆婆八十多的人了,看看人家脑子,一点都不糊涂,不乱。” 这时,推开的家门口,来了一位壮硕的女人,往地当中一站,好家伙,简直可以用虎背熊腰如铁塔来形容。人们一时都无了话,她也不当回事,一条肉缝眼先盯了母亲,又转向我。 黑玉英笑着说:“你个母金钢,是吓唬人呢!还是看人来了!一进门眼睛贼抠抠的,像狼挑食一样。”母亲半天没能认出来人是谁。母金钢用闷如打雷的声音说:“婶,你咋不认识我了?我是候女啊!”母亲意外地嚷说;“妈呀!你咋现在长下这么高,这么胖,当年可不是这个样子啊!”胖女候反应明显迟钝,吧咂着大嘴,却没说出声来。黑玉英小声说:“高锁锁出事后,候女受了刺激,个子就没了管制地长了开来,到现在还没有停的迹象。”胖女候终于说出了声,问我们家的情况?母亲慢慢地说道着,她点了点大如笸箩的头,斜了胯坐在炕沿上,再没说话。 夜深了,我和母亲来到住过多年的老土屋,在昏暗的灯泡下,发现屋门还是老样子,窗子被改了一下,底层换成了两眼玻璃,高处还保留着父亲当年精心制作的木头图案。上窗框向下塌出一个弯肚子,一根碗口粗的光溜圆木,支撑在正中央,负荷着来自顶上的压力。窗下的土炕也没大变化,前炕皮上铺着一块陈旧的方格子软塑料,卧着一只黑猫咪,一个破碗里盛着酱糊一样的猫食。后炕上为我们铺开了两床被褥,炕头上,黑香娥盖着花被子,枕头平塌塌的,仰睡的像电影中的木乃伊,对我们的进来毫无反应。 没有睡意,母亲和我便出到户外,在老房子周围绕走,又翻进长满果树的园子,在黑呼呼的树影里穿行。母亲抚摸着那几棵长得参天的白杨树,悠悠地说:“这个黑老婆子挺守信用,让几棵树长得这么粗了。唉!明天走时,咱们给留下点钱吧,让把这几棵树好继续保留着。”我问母亲,现在是不是迷信起这几棵树了?母亲说:“咋不是,看这树长得这么高,你们也一个个过得都不错。这其中,说不定真有一种联系呢。”我也是个神秘主义者,不由玄想不已。 再回到老屋,我倒头就睡,梦里听见公鸡打鸣,看见黑老婆婆在地上点着拐杖头走路,还把头弯到我仰睡的脸前,“嘘、嘘”地出气,用一双皱吧吧的眼睛看了我好一阵子。我没有因此醒来,因为那是一个梦境,我的潜意识这样认为。 吃早饭时,黑玉英问母亲今天还准备去谁家看看?母亲说:“村里的老住户有一半差不多都照过面了,还有一些是不是不在了?”黑玉英说:“这些年村里再没来过新户。赵柱子一家曾搬到县城,生活不下去,过了三年又搬回来了。村里的娃娃念书,再没有个出息的。高军的小儿考了个中专,念出书来找不下工作,又回来种地了。”母亲端着饭碗,突然想起一个人,说:“对了,今天一定要去看看赵队长。”黑玉英嘴动了动没说话。 饭后,母亲说:“玉英,我知道你地里忙,你只管忙去。我们自己在村里转悠就行了。”黑玉英说:“地里的营生哪有个完,我们平时没个理由,想闲也闲不下来,今天我什么也不干了,专门陪你们在村里走走。”母亲见她说的认真,心里高兴,再没勉强。 往赵黑家的路上,黑玉英为难说:“婶,咱们去看赵队长,就怕那黄脸婆子不让进门。”母亲不太明白。黑玉英小声说:“赵队长现在活着还是死了谁也不知道。反正我一年多没见过他的面了。”母亲问咋回事?黑玉英摇头说:“赵队长早年看病的后遗症你们是知道的,后来身体就垮掉了,变得神志不清,常常自言自语,又说不出个完整话,慢慢的连老婆娃娃都不认识了,跟个傻子一样。从前年开始,人就瘫痪了,屎尿没了控制,吃饭没个饥饱。黄脸婆把人锁在一间屋子里,不让外人过问情况。她还养了一只大黑狗拴在院子里,那狗恶的很,连爬墙上树的娃娃都不敢捱近了去。自那以后,赵队长就再没出来过。”母亲叹了一口气,问:“那他的两个儿子呢?”黑玉英说:“那两个儿都让赵五子给安排了工作,在城里成了家,一年半载才回来一次,每次住个一两天就走了。”母亲说:“人真是瞎活着呢。要说赵队长,说实话,那是个好人,当年多厉害,谁能想到老来老会受这种罪。” 赵家土坯彻就的院墙足有二米多高,上面还密密麻麻插了一些碎玻璃碴子,可见黑玉英所言全都是真的了。我们来到大门口,看见两扇铁皮大门,一把拳头大的黑锁,院内传出声粗如豹的狗吠。 母亲心慌说:“玉英,看来家里没人,咱们还是走吧。”黑玉英却不甘心,压低声喊着说:“赵队长,咱们村早年搬走的老康看你来了。”喊了三遍,等了足有五分钟,里边没有人应答。我把铁门推开了一条缝,一只大黑狗脑门上亮着一簇白毛,正蹲在院中央,虎视眈眈地盯着我。我浑身一哆嗦,不敢再看下去了。黑玉英提议让母亲喊叫黄脸婆,喊了却仍无应答。 一阵乱风从院里吹了出来,夹杂一股怪怪的味道。黑玉英捂了嘴,小声说:“婶,你闻到了吗?就是这种味道,闻了让人就想吐。”母亲也捂了嘴用手示意,说:“我心里难受,咱们还是走吧。”黑玉英心有不甘,大了声叫道:“赵队长,有人来看你了。你要是听见了,就出来应个声。”院里仍然毫无动静。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我们快步离开了赵家。刚拐过一户人家的屋后,我就被迎面而来的自行车重重地撞了一下。我胸前挂着像机,又担心旁边的母亲,来不及利落反应,一个屁蹲跌在地上。骑车的小后生一头栽进了路边的土沟里,跌了个灰土满脸。 黑玉英“妈哟哟”叫着扶起了母亲。我看了看相机,发现没什么问题,就站起来摘了递给母亲,瘸着腿过来,和黑玉英一起,把小后生和自行车从沟里拉了出来。 握住小后生的手时,我的心奇怪地蠕动了一下,那感觉像失重的玄晕,令人莫名其妙。小后生一上来就甩开我的手,瞪着我,一脸的不服气。我们理论起来,母亲瞅了我一眼,掏出一块布巾,给那娃擦了脸上的灰土,又帮着拍打头和身上的土。 我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心气顿时全无,发现眉目干净了的小后生,虽然噘着嘴,但模样看起来还挺清秀的,有种似曾相识的印象,一时我又想不起来。 黑玉英三言两语打发走了小后生,我疑惑地问这是谁家的孩子?黑玉英说:“他是赵根子的外孙,这两天放假来村里耍的。”赵根子那是晴梅的爹啊。晴梅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下面有个弟弟。这么说这娃是晴梅的儿子了!可他一点也不像她,那他像谁呢?咋看上去这么熟悉呢? 见我发愣,黑玉英笑着说:“我差点忘了,当年要不是你考上学走了,你和晴梅还真说不定就成了呢!”我说:“是呀,可惜没成了。”黑玉英说:“咋,现在后悔了?”我一笑而过,问那娃叫啥名字?黑玉英想了想说:“早以前我跟晴梅她妈闲话,说晴梅怀那娃,八个月头上就早生了,生时梦见沙漠里下大雨,就给娃取了个梦雨的名字。对了,是叫刘梦雨,小名叫雨雨。” 晴梅有关沙漠的梦,让我浑身顿时凝出一种僵硬。我强自镇定,故作兴趣地问晴梅现在的情况。黑玉英说:“人家现在光景过的好着呢!男人虽然没上过几天学,可是发明了一种专门脱紫瓜籽的工具,还报请了国家专利呢。现在咱们村里好多人家都用那种机器。”我问她常回一碗村吗?黑玉英说:“赵根子老两口现在也受不动苦了,那个儿子是个懒鬼,干活腰来腿不来的。家里农忙,晴梅两口子经常回来给帮忙呢。对了,上个星期我还见过她呢。”我问晴梅现在胖了,还是瘦了?黑玉英笑嘻嘻说:“人家还是老样子,不胖也不瘦,不像你富态得带了这么大个肚子。”母亲接过话说:“听见了吧,你再不锻练可是不行了。真要把你放在农村,保险用不了一年,就把肥减了。” 又要离开了,与众人道别之后,我与母亲出了村,止步在一堆沙丘上,回眸而望。那棵醒目的大柳树,像一把插地的巨伞,一碗村在一片绿树掩映中,显得那么宁静,那么温馨,那么令人依依不舍。母亲说一碗村一点变化都没有,还是老样子,只有树木看起来比当年茂盛了一些。 我缓慢地从一种深邃里脱身出来,脑海里怎么也摆不脱晴梅儿子的影子。终于,我知道了那令人熟悉的小面孔像谁了,心就被一把尖刀猛扎了一下…… 2005年2月21日第一稿 12月23第二稿 2006年4月1日第三稿 2009年2月17第四稿 2016年4月28日第五稿 |
终于上完了自己的心血之作,若有所失,又若有所慰。这时,突然萌生一个希望,所有在天涯阅读过拙作的人,都能留下一句宝贵的“墨迹”。亚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章望溪 2018-06-27 11:58:55 亚宁兄,这一篇是天涯上我唯一读完的长篇,不免感慨万千。这一砣黑色的乡土,中程导弹一样在我的心里爆炸,苦难的土地,原生态的村民,世事的变迁,人生的跌宕,巨卷一般展示出来。我喜欢你的文字,喜欢你文字里的人物,特别喜欢! 祝笔健!身健!心健! ----------------------------- 章大师,握手,握手,握手。 |
@老鸦山的山 2018-06-26 00:34:11 文者辛苦了。一感谢让我一直追文 ----------------------------- 咱们应该是没谋地面的朋友了,有大家追着,我也许就跑出了速度。谢谢。 |
自助。 |
自助。 |
@楚辞招魂 2018-06-30 00:14:10 各位兄台好,暂时不要来顶帖了,等我发了新帖再顶。 ----------------------------- 等新作出现。 |
@zz12291229 2018-07-03 10:24:52 第一次看完一整篇 文笔细腻 想问作者是不是真的在农村生活过 是源于自己的生活吗? ----------------------------- 迟复歉意,感谢留言交流。作者曾生活在这处村子达十几年,其中的人物,多是心中早有的形象。这是作者早年的处女作,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如可能,还请大师评点一二,以利进步。问好。亚宁。 |
自助。 |
自助。 |
结束是一种开始,我相信。 |
首页 上一页[37] 本页[38] 下一页[39] 尾页[6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