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寻出版、影视剧改编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寻出版、影视剧改编[第28页] |
作者:春光辉耀 |
首页 上一页[27] 本页[28] 下一页[29] 尾页[1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大禹站起来要走,被商均死死拉住,他说,“大禹,我可没有说我愿意的话,这是你自己说的,好不好?” 大禹说:“你没有说,我替你说还不行吗?我知道,你没法张口说出来。不过,这不要紧,我对舜后一说,什么事都解决了。” 商均了解大禹的脾气,他松开手说,“好好好,你去对我父说,就说你让我作君主哩!可我还是一个字,不干!” 正在大禹和商均争执不下的时候,皋陶出现在他们面前。皋陶一进茅棚就对大禹说,“我猜的不错,你果真在商均这儿。你们俩都已经商量好了吧?到底谁要作君主啊?” 商均说:“舜后不但对所有的贤臣都说了,而且还举行了祭拜天地,通达上神的典礼,连上神都知道大禹就是华夏君主了,还有谁来作?皋陶老哥哥,你也劝劝大禹,让他安静安静,好好想几天,然后再说作不作君主的事。现在你说不作,谁相信啊?” |
皋陶大拇指一伸,连连称赞说,“商均这话有道理,商均这话有道理。是啊,大禹,回家好好想几天,然后再作决定也不迟嘛。舜后又不是让你马上就接替他的,总得有个过渡期嘛!” 大禹听皋陶这么说,知道再对商均说下去,也只是白费唇舌,便感慨地说,“过去,咱们一同治水患,平土地的时候,你们忠心不二地辅佐我,让我们治理好了大河,疏浚通了淮水,让四渎安澜,天下太平。可今天,你们却一点也不为我着想了。皋陶老哥不支持我,商均兄弟不理解我,还有谁能明白我的心?为什么我就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了?上神哪,你可怜可怜我吧!” 大禹不由得仰天长叹,他也不说告辞的话,独自走出商均的茅棚。此时,天已经黑了,都城中,不时地有人说话的声音从不同的地方传来。有时还会有一两声孩子们欢乐的喊叫。 当皋陶对商均说他也要走的时候,商均却拉住皋陶的手,说什么也不让他走。非要留他吃晚餐。也是盛情难却,皋陶和商均一同到商均家的另一座茅棚去吃晚餐时,帝舜陪着他的两个夫人娥皇与女英已经快吃完了。老亲家们相见,那感情非比一般。虽然上午的时候,他们同在议事茅棚中,那是为了部族的大事。可今天晚上,这才真的是私情啊! |
不一会儿,商均便把一大块烤肉和一陶碗粟米粥端给了皋陶。也用不着过多的客气,皋陶大口大口地开始啃烤肉。啃几口,便喝一口粟米粥,尽情地享受着食物带来的乐趣。也许是他饿了,所以才吃得这么香吧? 帝舜和娥皇、女英他们以欣赏的眼光看皋陶在吃食物,一直等到皋陶吃完了,帝舜才问,“举行祭天大典的时候,不见了大禹,也不见了你,你和大禹上哪儿去了?” 皋陶便对帝舜说,他看见大禹从议事茅棚走出去,他当时也没想什么。但当他走出议事茅棚时,到外边的广场上,他看见大禹朝他家的方向去了,他就跟了去。毕竟大禹年轻力壮,走的也快,一会儿的功夫,大禹就走出了好远。他一直跟大禹到他的家。大禹总说他干不了君主,总想推让出去。实在人哪!后来,大禹他俩一前一后找到了商均,他想把君主的位子让给商均,可商均并不愿意。大禹只好回家了。 |
帝舜问皋陶:“让大禹作华夏君主,你放心吗?” 皋陶却说:“舜后啊,也许这正是上神的安排,一切就随上神的旨意吧!我们只能替天行道啊!” 帝舜和皋陶就治理天下,尊崇上神的事一直谈到半夜。当皋陶说要走的时候,帝舜就让商均去送皋陶。虽然皋陶一再推辞,但商均还是陪着他一起到了都城西南,皋陶的家。这儿,离大禹的家已经很近了。在朦胧的月光中,依稀可见大禹家那茅棚的轮廓。商均本来想上大禹家去坐坐的,想到推让君主的事儿,还是让大禹安静地想想吧。于是,他把皋陶送到家,自己也回家了。 也许朋友之间真的有心灵感应,当商均送皋陶到家,心想着去不去找大禹的时候,大禹心里正在想着是不是再去找商均一趟,对他说,自己完全是出于一片真心,他真的不愿意作这个君主。相对来说,商均倒真的比他要好得多。起码来说,商均作事比他要灵活。真的就推托不掉吗?想到此,大禹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女嫣在一旁说:“夫君,别想那么多了,我们歇息吧!” 这真是: 只求清静不作官, 坦诚相处无心机。 欲知大禹又想出了什么样的推托君主位子的办法,请看第53章《舜帝南巡》。 |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53章 舜帝南巡 皋陶走了以后,帝舜看着茅棚外天上的明月,不禁浮想联翩。日月星辰的运行,一年四季的变换,都是那么地神奇。难道不是有主宰它们的上神吗?娥皇和女英分别站立在他的左右。她们也在看着天上的月亮,也在想着心事。 娥皇体贴地说:“舜后,夜已经深了,我们该歇息了。” 帝舜却拉着娥皇和女英说:“我们还是在这月光下坐一坐吧!” 娥皇和女英便拥着帝舜,坐在了院子中的石凳上。 虽然时序已经进入七月,白天的温度依然是那么地高,穿单衣还是一样地燥热。可到了晚上,已经多少有了些许的凉意。不过,他们刚刚坐下来,倒也并不觉得。 商均送皋陶回到家,看见父亲和两位阿姆在院子中那凄清的月光下坐着,他便说,“你们怎么还不去睡觉啊?坐在这外边,在这大深夜里,小心着凉啊!” 帝舜挥挥手说:“你该去睡觉就睡觉去吧,我们上了年纪,那有那么多的觉?” |
商均知道再劝父亲也是白搭,就独自走了。 看着商均走进他的茅棚,女英说,“舜后啊,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你不把君主的位子传给我们的儿子,非要传给大禹呢?况且,你又不是只商均这一个儿子,就是商均不行,你看不上他,你还有另几个儿子的啊!” 帝舜没有直接回答女英的问话,而是笑着说,“娥皇啊,你能为女英解释解释吗?” 娥皇说:“这是整个部族乃至全天下的大事,肯定要传给一个有德行,受人尊敬的人了。想我们的孩子商均,能受到多少人的敬仰,恐怕是屈指可数吧?再说我们那另外的几个儿子,他们恐怕还不如商均。我相信舜后的选择没错,你把位子传给大禹是正确的,也会受到天下人的拥护。” 帝舜夸赞说:“你说的非常对。看事情就要看开,要往长远看,尤其是关乎部族和天下苍生的大事,不能有半点的私心杂念。至于我为什么要传给大禹这位子,我也是对他考察了又考察,认为只有他才能肩负起这重任啊!” |
女英说:“就算你的选择是对的,可是,皋陶已经告诉你了,大禹并不愿意接替你的后位啊!” 帝舜深有感触地说:“是啊,当年我们的老父亲尧后把位子传给我的时候,那时我也和大禹一样,坚决不愿意接替尧后的位子。于是,尧后便隐匿于山林之间,部族的事情总得有人管啊,已经指派了我,我再不担起重任,那天下苍生谁来拯救?那个时候,已经不是我个人的事情了,我已经不属于我自己了。是上神在我的心中行使他的权柄。我们是在替天行道啊!” 女英说:“舜后啊,你已经把位子禅让给大禹了,为了让他接替你,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也学我们的老父亲尧后吧?你还要领着我和阿姐去隐匿山林吗?” 帝舜哈哈笑道:“虽然我把君主之位传给了大禹,但我还有政务没有作完,我不能也让大禹去作啊!” 女英问:“什么政务啊?” |
帝舜说:“也许你和你的阿姐已经记不住了,但我是忘不了的,每五年我都要到各地去巡行,今年正是外出巡行的年份,我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到外边走走,看看山川大河,放松一下心情。难道你和你的阿姐不想看看外边的世界吗?” 一直没有说话的娥皇说:“舜后啊,你已经70岁了,我和阿妹也已经五、六十岁了,我们的年纪都不小了,我看,你既然已经把君主之位传给了大禹,就让大禹代你巡行吧!” “不!”帝舜坚定地说,“是我的事,并且是我应当作的事,我为什么要推给大禹呢?况且,我如果不离开,大禹又怎么能接替我的位子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都城。我们也好出去尽情地游山玩水啊!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吗?” 帝舜说服了娥皇和女英,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帝舜太坚决了,娥皇和女英姊妹二人又改变不了帝舜的主意,只好顺着帝舜的心思。再一个来说,伴随帝舜巡行天下又不是头一回。以前,帝舜历次巡行天下之时,娥皇和女英姊妹二人都陪伴在帝舜身边。反正是徒步旅游,累了就歇歇,又不是一天非要走多少路,既能游山玩水,游玩散心,帝舜也顺便了解了民间疾苦,查看了各地民情,这也算一举多得的好事。 |
静夜寂寂,夜凉如水,凉意渐浓,娥皇便从他们居住的茅棚里拿出一张兽皮,正要往帝舜身上披时,帝舜却把兽皮接到手中,对娥皇和女英说,“把兽皮披在我一个人身上,你们俩不加件衣服吗?我们都进棚子中歇息吧!所有的事情都放到明天再说吧!” 经过几天的蕴酿和准备,帝舜终于定在七月戊申日要上南方去巡行。住在都城中和都城附近的贤臣们,这几天几乎上是天天往帝舜的议事茅棚这边来。对于帝舜的这次巡行,说实话,支持他的人并不多,只是帝舜非要坚持。皋陶、伯益和伯夷、龙、倕他们都已经劝帝舜几天了。但帝舜总是说,他现在还在任上,作后一天,就要为天下苍生作一天的事。不能因为把位子传给了大禹,自己就推得一干二净,把什么事都往大禹头上推。 陪伴帝舜的除了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姊妹二人,还有帝舜的另一个儿子,叔均。他是一位体格健壮,孔武有力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曾经跟随大禹一起到过淮水之源,在生擒乌支祁的那场战斗中,他被大力士庚辰选为投石手。治理淮水,直到大禹又和伯夷他们到淮水的入海口,全线疏浚了淮水,他们才回到都城。有这样一位魁梧的大汉跟随在身边,帝舜是什么也不用怕。 |
皋陶几次都劝说不下,他也只得一直对帝舜说,再等等,再等等。有意让帝舜延迟巡行南方的时日。他看谁也扭转不了帝舜的意志,一方面从族人中抽调150人,作为保卫帝舜的力量。一方面,他又去找大禹,希望在帝舜出行的日子,大禹再来劝说一下。也许,有大禹出面,帝舜会改变他的行程的。说来说去,都是为帝舜的安全考虑啊!毕竟他已经是70岁的人了,并且去的又是南方多有瘴疠之地。再一个,一路上狼蟲虎豹、毒蛇猛兽,说不尽的艰难,道不尽的危险。贤臣们把该说的都说了,帝舜却总是微笑着倾听,但最终还是不接受任何人的劝阻。 其实,最不想让帝舜上南方去巡行的,就是大禹。因为帝舜一走,他如果还在都城中,部族中有什么大事,那就必需由他来处理了。虽然这几天他也天天在议事茅棚这儿,可他看那么多人都在劝说帝舜,希望帝舜能取消他的这次巡行。所以,一向为人低调的大禹,也就不再往帝舜身边围,他总是觉得,凑那个热闹也没什么必要。早上的时候,皋陶亲自来找到他,让他在帝舜走时再劝说劝说帝舜。但大禹却认为,那么多人劝说,帝舜都不听,他再去劝说,恐怕也是一样。不过,皋陶已经说出来了,真的不去劝说帝舜,反倒显得自己太不关心帝舜了。所以,他便一口应承下来。无论如何,他得再去作最后一次努力。 |
当大禹进入都城的时候,人们已经簇拥着帝舜走出了他家的茅棚。当大禹走到议事茅棚外的广场上时,正和帝舜走了个碰面。 大禹拉着帝舜的手说,“舜后啊!难道说你不能再等等了吗?难道说你真的不能取消这次巡行吗?你不为别的考虑,起码也要想想你自己的身体呀?” 帝舜说:“大禹啊!我能对你们说什么好呢?你们所有想到的,我也一样能想到,可是,大禹啊!我这都是为了你呀!” 帝舜这样一说,大禹的泪马上就流下来了。他了解帝舜的一片苦心,只有他走了,离开了都城,大禹才能接替他的位子,如果他不走,大禹那好意思就去作君主啊!可大禹并没有作君主的意思。他从骨子里不想作什么华夏君主。这副担子,太重太重了。他怕自己挑不起来。 |
大禹哽咽着说:“舜后啊,你还是另外找人吧,我真的作不了啊!”说着说着,他竟然失声痛哭起来。一是因为帝舜的真挚,一是自己对帝舜的一片关怀。他想起来这多年来,为了治水患,平土地,13年没进过家门,及至有时间回家了,女娇却离他而去。这多年来所受的罪,所吃的苦,岂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完的?大禹趴伏在帝舜面前,乞求帝舜收回他巡行南方的成命。 当大禹痛哭流涕地趴伏在帝舜面前,以期帝舜改变巡行计划的时候,其他的贤臣们也都纷纷叫着,“舜后!舜后!”一个个趴伏在帝舜面前,希望他不要再去南方。 帝舜真的生气了,他顿足大喊,“你们这是咋回事?我就要远行了,你们给我个好彩头行不行?” 帝舜一发火,贤臣们只好一个一个地从地上爬起来,大禹也只是还那么拉着帝舜,久久不愿意松开。 这真是: 为苍生呕心沥血, 行禅让举贤任能。 欲知帝舜能否巡行南方,请看第54章《避嫌阳城》。 |
|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54章 避嫌阳城 帝舜巡行南方,任贤臣们苦苦相劝,他非要作他任上没有作完的事情。贤臣们便送帝舜出都城,送出三里外,帝舜让他们回去,可是,没有一个人有回去的意思,继续往前送他。又送了五里地,帝舜让他们回去,可他们仍然紧跟着帝舜。又往前送了三里地,帝舜不走了,他问:“难道说你们要和我一起巡行南方吗?你们送的再远,前边的路还是需要我自己走。都回去吧!你们不要以为我年纪大了,就不如你们了!我有我的两个好女人,娥皇和女英她姊妹二人陪我,还有我的上山能擒虎,入海能捉龙的儿子叔均在我身边,他一个人也顶得上几十个人,我还怕什么?我烦闷时,有我们的夔来为我创作好听的音乐。我去不到的地方,有我们的纳言官龙为我跑腿。我还有什么不够的吗?回去以后,把部族的事办好,比送我再远都让我心里痛快。你们越送,我心里就越不舒服。你们还是让我高高兴兴地离开都城吧!” 帝舜如此一说,众贤臣真是觉得如果再坚持陪帝舜走下去,不是让他高兴,而是让他反感了。所以,众贤臣不得不留下脚步,目送帝舜远去。帝舜一行人走进树林,拐过山坳,众贤臣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时,这才一起返回都城。 一路上,众人热烈地讨论着帝舜的这次南方之行。从这个话题又转移到路边的风景,进而转移到今年的秋收。以前总是一年只种一季庄稼,从去年开始,后稷姬弃他们从东夷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改一年一季变为一年两季,这样,是可以多收获一些。不过,好多人还没有彻底掌握这项技术,认为一年一季已经足亦,何必要种两季?上神安排我们怎样,我们就怎样。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难道东夷人一年两季不是上神安排的吗?这似乎也有道理。 |
但不管别人在说什么,大禹总是不参与,他只是闷头走自己的路。心里仍然在为君主的位子优柔寡断。不能接,坚决不能接,就是帝舜走了,这个位子也不能接。也许是他们谈得兴浓,倒是把大禹给忘记了。所以,当他们走到都城边时,要各回各家了,这才想起了大禹,而此时,大禹早就回家了。 大禹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一头钻进茅棚中,往他那低矮的床铺上一坐,就低下头来想心事。女嫣一连问了他几声“大禹,你饿不饿呀?”他竟然没有听见。无奈,女嫣又提高了嗓门,大禹这才抬起头,一把拉着女嫣,这让女嫣吓了一跳,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好依偎着大禹坐下来。 大禹沮丧地说:“阿嫣哪,咱们在都城住不下去了!” 这一句话让女嫣惊慌失措,她双手抱住大禹的双臂,着急地问,“大禹,发生什么事了?是有人不让我们住下去了吗?是谁这么胆大,竟敢把治水英雄赶走?” “阿嫣,对不起,是我吓着你了!我没有把话对你说清楚,你别急,听我慢慢道来。”大禹像哄孩子似的的轻轻拍着女嫣的肩头,他先是轻轻叹了口气,这才接着说,“舜后把君主之位传给了我,他怕我不接替他的位子,今天他终于踏上了巡行南方的道路。任谁劝,他也不听,这是明摆着让我接替他。我大禹能趁舜后出行就夺他的位子吗?我不能这样作啊!如果咱们一直在都城住下去的话,人们肯定会认为我是在等着接替舜后的君主之位的。咱们只有离开都城,越远越好。远得让人们能忘记我最好。” |
女嫣愁肠百结地说:“要不我们还回涂山吧!除了涂山,我再也想不出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了。” 看着仁慈善良的女嫣,大禹苦笑了一下,他说,“天下之大,能供我们居住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何必忧虑呢?你准备一些我们路上吃的食物,另外,告诉启娃娃这几天不要乱跑,我们说走就走了。我去找伯益,我们开垦的田地全部给他了,秋收的事就由他来决定了。能收多少谷物都是他的。” 女嫣却舍不了他们茅棚中的许多东西,对大禹说,“我们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田地送给伯益,那我们家中这许多兽皮和这么多的谷物咋办?也都给伯益吗?” 大禹爱抚地搂住女嫣说,“舜后把整个天下都传给我了,我都不要,怎么这些许东西挂住了你的心?没有舍,怎么能得啊?物品没有了,我们可以再用我们的力量去换取,但德行丢失了,那就永远也挽救不回来了。” |
正在大禹搂住女嫣,在劝慰她的时候,伯益却走到了茅棚门口。当为帝舜送行的人们回到都城,就要各回各家时,他们这才想起了大禹,没有看到大禹,众人都说,大禹肯定是回家了,也就不再有人关心这件事。可伯益却放心不下,本来他也就想和大禹谈谈华夏君主的事情。他认为,大禹还是接受的好!当然,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但在这时,如果不去找大禹,他肯定在内心中有痛苦。作为朋友,正常的关心是必不可少的。 大禹一看伯益来了,就放开女嫣,请伯益坐在他那低矮的床铺上。 女嫣紧偎着大禹,看着伯益说,“这真是上神的意思啊,大禹就说去找你呢,你却先一步来了!” 伯益惊喜地说:“是吗?你们说我这是来的太巧了。大禹,你也应该去找我了,就是我们不谈很重要的事,叙叙友情也是很必要的啊!你不认为是这样吗?” |
大禹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伯益的说法。接下来,他对伯益说了他要离开都城的打算,并把商均和伯益帮他开垦的田地,全部送给伯益。另外,他茅棚中的谷物啦,兽皮啦,也都转交给伯益,让伯益替他散发给那些部族中最需要这些物品的族人们。 伯益最关心的是大禹要到什么地方去。大禹对伯益说,他已经考虑好了,他们一家三口就上中岳嵩山脚下的阳城去。那儿远离都城,比较僻静,几次从东夷回都城时,路过阳城,他都想在那儿住下来。可是,每次都是公务在身,事情紧迫,也只是中途在那儿停留停留。现在,终于遂了自己的心愿,能在阳城安安生生,平平淡淡地过日子,是他最大的愿望。他心无所求,如果继续在都城住下去,人们不一定会如何议论他呢!还是远远地避开吧!眼不见,心不烦,耳根清静。 有好多人既不认识自己,也不了解别人。而伯益是既认识自己,又了解别人。尤其是对大禹,在和大禹一起治水那几年,伯益清楚地了解到大禹的为人,豪爽,侠义,大度,无私。既然大禹说出了要到阳城避嫌的话,就是再说别的,也只是徒劳无益。多说无用的话,不如多做有益的事。 既然大禹那么实在,把他想说的话,要做的事,全盘说给了自己,伯益也就不再绕弯,直来直去地说,“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呢?走的时候,要不要大家送送你啊?” |
大禹说:“起初我没有打算把我的计划告诉任何人,但我思来想去,如果不言不语,一声不吭地默默走了,对不起朋友们对我的关照。最后我想,还是对你说说算了。正当我准备去找你时,你却事先来到了我家。这也是天意啊!至于我什么时候走,这还没有决定,也许今天晚上我就会离开都城,也许还得推迟三两天。” 伯益听出了大禹的意思,他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他要离开都城,那就不张扬吧!让大禹安安静静地离开不是更好吗?但伯益心里总有些割舍不下。就冲大禹的为人,又有谁愿意他离开呢?伯益和大禹一直谈到夜半时分,方才回家。临走的时候,他对大禹说,等明天他再过来。 伯益离开之后,大禹再也睡不着觉了,虽然女嫣催促了他好几次,让他躺下休息,可大禹因为有重重心事,真的是寝食难安了。女嫣一迷糊就又睡着了。儿子姒启早已在原先女嫣住的那间茅棚里入睡了。自从去年伯益和商均他们“逼婚”大禹,从那天之后,女嫣便和大禹名正言顺地住在了一起,两个人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像是一对缠缠绵绵的鸳鸯。明白地说,等于是女嫣和姒启换了换住宿的茅棚,就这么简单。 |
大禹上外边看了好几回,终于等到月亮落了,东方的启明星出现了,他这才叫醒女嫣,又到另一间茅棚内叫醒了儿子。姒启迷迷糊糊地问,“弄啥哩呀?” 大禹告诉儿子,他们不能在都城住了,要离开都城,到中岳嵩山脚下的阳城去。趁早好赶路。 姒启极不情愿地说:“那就等不到天明了吗?” 那边,因为大禹有交待,女嫣只准备了一些路上吃的食物,别的什么也不带,所以,很快就准备停当了。她也走进姒启的茅棚,温柔地说,“启娃娃,快点起床吧!别再耽误时间了。” 踏着苍茫的夜色,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大禹他们一家三口人离开都城,向着中岳嵩山脚下的阳城进发。这一走,不知道又得多长时间才能走到。 这真是: 满腹愁怅人难解, 一片丹心天可鉴。 欲知大禹他们何时能到阳城,到阳城后又会经历怎样的艰难,请看第55章《云梦泽畔》。 |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55章 云梦泽畔 当为帝舜送行的人们都回去了之后 ,帝舜对跟随护卫他的那150人说,都是在家耕田种地的,也都不容易,你们这一出来,陪着我,不知道得多长时间才能回家。家里有老有小的站一边,年轻力壮还没有女人也没有孩子的站一边。护卫人员们很快就分成了两列。帝舜从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里边抽出来50个精壮有力的人。对他们说,你们愿意不愿意和我一起上南方去呀?小伙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于是,帝舜就让这50人随他一起巡行,余下的全部让他们回家去了。起初那些人并不愿意离开帝舜,认为既然皋陶抽他们出来作舜后的护卫,就是相信他们。有什么比真诚更重要?但帝舜却对他们说,你们家中有老有小,少了一个能干各种活路的人,家里就像塌了半拉天。我不能因为要你们作我的护卫,而让你们的家人们遭罪呀?帝舜好说歹说,才算把那100人劝回家。 帝舜的巡行,也就是视察工作,一是到各地调查一下民情,听听各部族的人们都有什么意见,都有什么样的愿望;一是实地对民众生活的考察,看一看民众们的生活到底怎么样,作为天下苍生的管理者,应该怎样去改善民众的生活,让他们过得更好。再一个是对各地部落首领或酋长们的考核,当地民众生活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首领或酋长领的好不好。如果是只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就进行撤换,不能因为一个不作为的首领或酋长,而让民众受苦受难。还有就是让各地及时发现贤德之人,培养并重用。进而让天下形成一个崇尚贤德的民风。 |
帝舜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氏族的热烈欢迎。两个月后,他们一行人来到了广袤无垠的云梦泽(洞庭湖)边。 昨天,帝舜他们一行人到达这个三苗部落的时候,许多人便把他们给围上了。因为是陌生人,又是这么大的一群,肯定是引人注目。以前出外巡行,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受到这样的礼遇。有时候,他不等人们问他,他便自我介绍。而这些诚实善良的人们也从不怀疑他所说的话。为什么要怀疑呢?有谁无事无非的还敢冒充天下共主?有好多人一说让他作部族首领,就好像是受到了莫大的污辱。人们普遍对当头,对作官持反感态度。认为作官就是要带头吃苦,作官就是要得罪众人,弄不好别人会骂你,对于一个正直者来说,骂一句就会让人受不了。如果再被人议论,那简直就没法活下去了。 当围观者们听说是华夏君主来到,他们认为这事太大了,他们处理不了,就喊来了他们的部落首领崌。 五十六七岁的崌有三个妻子,第三个妻子今年才二十二三岁,已经为首领崌生了两个儿子了。至此,首领崌已经有七个儿子,六个女儿。当族人们向他禀报天下共主华夏部族的帝舜来到他们的部落时,他正领着一大家人在田里劳动呢! |
部落联盟的君主能到这千里之阔的云梦泽来,这绝非一件小事。虽然天下有华夏部族,东夷部族,三苗部落这三大部族的区别,但作为部落联盟的君主就是天下的王,民众的后。不管大小部族,统统都是一家人。至于有时候一些地区发生局部的动荡,大多是一些不安份的人所为,很大程度上是那些人私欲膨涨所致。也许是对当地的首领不满,也许是对部落联盟的怨恨,于是,他们就要自立为王,拉帮结派。想成立独立王国。行驶自己绝对的权力。 崌恭敬地把帝舜一行人接到家中,以最高规格来宽待帝舜。但帝舜却对崌说,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有地位、身份的区分,只有年龄的大小。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卑微,也不要目中无人,把自己看得比任何人都强大。要踏踏实实作人,老老实实办事,实实在在待人。多想自己的过错,多想民众的疾苦。生活上,从廉避奢。不管对待谁,就像自己的家人,不要有高下之分,更不要厚此薄彼,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这样,部族的事没有解决不了的,家庭的事没有治理不好的。 崌聆听着帝舜的教诲,他认为帝舜所说的真格是字字珠玑,全是金玉良言。让他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他对帝舜就更加敬佩。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真不愧为一代天下君主啊!自己所能想到而说不出来的话,被帝舜一语点破。又为自己指明了管理部族的方法,治理家庭的办法。他心说,舜后啊,你为啥不早点到我们这儿来呢? |
休息了一天之后,帝舜要崌带领他们穿过云梦泽继续南行。 两个月的长途跋涉,让娥皇姊妹俩精疲力尽,也许是她们的耐力不够。面对湖光山色,青山绿水,面对这旖旎多彩,犹如仙境一般的云梦泽,那起伏的波浪上,驾着一叶扁舟的渔夫悠闲地唱着歌远去。可她们却对此毫无兴致。 娥皇对女英说:“阿妹,你陪舜后去吧,我实在太累了,我想找个地方好好歇歇。” 帝舜听见娥皇如此说,看着她那疲惫不堪的神情,再看看女英那憔悴的面容,怜恤和悔恨之情同时从心底升起。是啊!已经两个月了,自己没有觉得多么劳累,可她姐妹二人确实够辛苦了。自己怎么就没有多为她们想想呢?是应该让她们好好休息休息了。 崌也在一旁说:“舜后啊,我还没有作好准备你就又要走,你的两位夫人跟随你不远万里,奔波至此,也确实够辛苦的,为什么你就不能多休息几天呢?这样,我也能作好充分的准备。” |
帝舜笑着说:“让两位夫人休息我没意见。可是,你要准备什么呀?难不成,你也要和我一起上更南边去吗?” “舜后啊!”崌说,“往南去地广人稀,山林无数,我准备从我们族中抽调几十人作你的护卫,另外,还要带足食物。不是说,每一种野兽都可以捕猎的。往南边去,好多人和野兽作伴,人们不但不捕猎野兽,而且还把野兽作为朋友。所以,多备些食物还是有必要的。” 帝舜欣慰地接受了崌的建议。 休息了两天之后,帝舜也有了新的打算。他看崌为人和善,心地纯洁,是个能托付大事的人。就对崌说,他有一件事想要托付给他,又不知他愿意不愿意帮忙。崌就问什么事。 帝舜告诉崌,往南边去山高路险,已入南蛮之地,那儿的人大多是未经过教化,野蛮之极,他怕带着两位夫人多有不便。况且她们再跟随他翻山越岭,受不尽的风霜之苦,他计划让两位夫人就住在崌的部落,等他从南边回来后,再一起回都城蒲坂。他走的这些日子,希望崌能够更好地照料她俩。 崌听完帝舜的话,也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形容他对帝舜的一片忠心,只是把胸脯拍得“咚咚”响,憋红了脸说,“舜后啊!只要我崌有吃的,你的两位夫人就有吃的,只要我崌知道热冷,我就一定不会让你的两位夫人遭受热,也不让她们感到冷。你尽管放心南行。” |
帝舜便把娥皇和女英叫过来,对她们说,他要再往南边走走,看看那边的情况,然后就回来。至于她们二位,就不必再跟随他去了。他已经对首领崌说过了,让她们二位就住在崌这里。崌也已经答应过了,他会好好地照料她们的。 娥皇和女英从来没有和帝舜分开过,帝舜这样的安排,她姐妹二人都不大情愿。但帝舜已经说出来了,好像她们俩再不听,那就有点对不起他了。无奈,她俩也只好顺从帝舜的安排。 第二天,帝舜便带上乐官夔,纳言官龙还有他的儿子叔均。另外,首领崌不但选派了几十个族人作为帝舜的护卫,还让他们带上很多食物,以供他们路上食用。 在和帝舜分别的时候,娥皇和女英不自觉地便流下了眼泪。帝舜劝说道,“看你们俩,还像不像五六十岁的人?怎么还和年轻时一样啊!我这一去,最多也就是一两个月就回来了,云梦泽的风景如此优美,崌对待你们肯定错不到哪儿去,你们就安心地等待我回来吧!” |
帝舜走后,崌考虑到二位夫人的安全,找自己的两个女儿陪伴着二位夫人,又找了一条小船,把她们送到云梦泽中间的君山上。那上面也也住着几户人家。他们看首领崌带了几个女人过来,不知道是干什么。等他们要问个清楚时,崌告诉他们,这两位年长的是部落联盟,华夏君主虞舜的夫人,这两位年轻的是他崌的女儿,她们是来陪伴这两位夫人的。希望他们好好对待她们,不许出差错。 交待完后,崌就回去了。把娥皇和女英以及他的两个女儿留在了君山上。 这真是: 千古一帝成圣贤, 至今二女称神灵。 欲知帝舜何时能回来和他的两位夫人同回都城蒲坂,请看第56章《娥皇女英》。 |
首页 上一页[27] 本页[28] 下一页[29] 尾页[1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