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寻出版、影视剧改编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寻出版、影视剧改编[第26页] |
作者:春光辉耀 |
首页 上一页[25] 本页[26] 下一页[27] 尾页[1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43章 驱逐三苗 夏六月,正是酷暑之时,淮河下游的两岸,那些被水浸泡的地区,一片片沼泽,里边的腐草枯叶,还有死掉的动物尸体,使得沼泽中的气味让人难以接受。不驯服的淮河水,毫无节制地流淌着,好像它想流到哪儿就流到哪儿。这让人们面对被水淹没的大片土地而兴叹不已。和下游被治理过的河段相比,真是差了很大的悬殊。上游两岸的很多部落已经在开垦田地,有的甚至已经在田里种植上了水稻。可下游,这景象真叫人惨不忍睹。 越过沼泽地,大禹带人进入一片杂树林。林子里的参天大树比比皆是,还有许多的藤萝。那些夏季的鲜花总是生长在树和树的较大空隙里。这里和沼泽地边的情景大不相同。树林里没有了烈日的照射,但这树荫,也给人心理上一丝丝凉意。因为没有风,树林里的空气好像凝固了,有点让人呼吸不动的感觉。闷热闷热的林间,时不时地,还有一条条带毒的和不带毒的蛇从草丛中爬向藤萝。也有的蛇就缠在藤萝上,稍不细心,人们就会把它们当成藤条或树枝。 大禹他们用了半个多时辰才走出这片树林。刚走出树林,周围顿时响起了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呐喊声。紧接着,有持棍的,有执长茅的,有带弯刀的三苗族人向大禹他们包围上来。三苗族人打的是伏击战,大禹他们打的是遭遇战。多亏大禹久经沙场,处变不惊,他告诫辅佐者和族人们,作好战斗准备,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许先动手。 三苗族人带着腾腾杀气,气焰嚣张到了极点。他们向华夏族人一步步紧逼。形势十分严峻。估计还有三丈地的距离,大禹怒号一声,“族人们,打吧!” “打死他们 !打死他们!”这呼声惊天动地,华夏族人奋不顾身地冲向三苗族人。 这么近的距离,弓箭是用不上了。人太多了,连棍棒也挥舞不起来了。三苗族人好多人手里都掂着刀,但人围人,人挤人,想举起胳膊都有点困难。只有肉博。或是一个华夏族人对一个三苗族人,或是两个、三个华夏族人对一个三苗族人。他们把对方摔倒在地,然后用石块去砸他们的头。对方的头被砸烂了,在一片哀嚎中,在一片求饶中,鲜血流淌着,脑浆迸溅着,不一会儿,那失败的三苗族人便绝气而亡。开始的时候,三苗族人一点也不示弱,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对付华夏族人,但他们没想到华夏族人超过他们两三倍。 在打斗的现场,喊着,打着,形成了拚命的厮杀声,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恐怕十里地以外都能听得到。这就是古代战争,当他们还没有完全运用冷兵器的时候,肉博、对打、摔跤、互撕、差不多都是肢体冲突。比的是力气,比的是人数,比的是拳头。有人,就有胜利的保障。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场之上人多胜。 三苗部族没有华夏部族人多,领头的看他们总是吃亏,便打一声呼啸,三苗族人便急急撤离战场。华夏族人焉能放过他们?在后边紧紧追赶。大禹下令阻止了族人。庚辰没有打过瘾,他喘着粗气到大禹身边,不满意地说,“大禹,为啥不乘胜追击,把他们全部打死算了。” 大禹宽厚地笑笑说:“庚辰将军,你的勇气可嘉!我知道,在战场上使不得半点妇人之仁。如果那样的话,就是取得了暂时的胜利,最终还是要失败的。但是,我们不追三苗族人,就不等于是我们容忍了他们,是让他们知道我们华夏族人不是以杀戮为目的。当他们醒悟的时候,就不会来和我们为敌了。再说,我们也不愿意树立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化敌为友,结成联盟。他们果真冥顽不化,继续顽抗,我们也不会对他们客气。该杀的一定要杀,决不姑息迁就。” 庚辰释然地说:“我算看明白了,大禹啊!你和伯益是殊途同归啊!伯益驯化鸟兽,让那些凶禽猛兽乖乖地听从人们的指挥,磨去的是它们的野性。而你对待敌人,正像伯益驯化鸟兽一样,你也是在磨他们的野性啊!” 庚辰的话一说完,大家不由得大笑起来。 在大家的笑声还没有停止的时候,族人们押了一批三苗的俘虏过来,请求大禹如何处理。 被俘的三苗族人几乎上都是伤残人员,有的是打断了胳膊,有的是打断了腿。全毛全翅的几乎没有。能跑的都跑了。族人们问过大禹后,庚辰首先说,“这还用来问?全部处死不就行了!” 大禹笑了笑,没有直接回复庚辰,转而问伯益和伯夷“伯益,你们俩说说该怎样处理这些俘虏?对了,伯夷,你先说。” 伯夷看看伯益,伯益像在进行着深深的思考,伯夷便说,“庚辰将军说的全部处死,我看不可取。最好的办法就是等他们伤好了之后,把他们编入我们的治水大军,等工程全部完工了,再放他们回去。” 大禹巡视了一圈,看见了夔,便说,“夔,你说该咋办?” 夔沉吟了一下说:“伯夷说的挺好,就是治水工程完工了,也不能放他们回去。干脆把他们带到都城去,让他们给舜后家干活算了。” 伯益也不等大禹来问,他看该发表意见的人都说完了,就剩自己了,也没有推托处了,便说,“我是这样想的,全部处死固然不对,但他们一次次袭击我华夏部族,骚扰我们进行治水,处死他们也算他们罪有应得。但是,上神有好生之德,我们华夏部族又是以仁德治天下的,以仁德服天下的,全部处死这些俘虏,有点不大妥当。留下他们,全部编入治水大军,帮助我们治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在他们劳动的时候,需要有人监督他们;平常的时候,还要有专人看守他们。治水工程结束后,把他们带到都城去,也是个问题。我们不能不讲一点仁德啊!主要是得对他们进行教化,转变他们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伯益说得有条有理,有根有据,正当大伙在赞赏伯益时,大禹却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尤其是伯益讲得最好。但我只有一个主张,把他们全部放走,一个不留!” 伯夷不解地问:“大禹,你是说等这些俘虏帮我们治理好淮水以后吗?” “不!”大禹的语气里几乎没有缓和的余地,这让他的辅佐者们很是吃惊,他说,“就现在,全部放走他们。不过,有一个条件,需要伯益来完成。那就是对这些俘虏讲清楚我华夏部族施行的教化制度,更不能忘记了你父亲皋陶讲过的礼法以及人伦纲常。当然,部族之间的团结也是要强调的。以仁去感化他们,以德去收服他们 。等他们完全听明白了你的话,就放他们走。但要给他们一点任务,让他们回去后宣扬我华夏的治国理念,还有拯救苍生的责任。你们要记住,以后只要捉到俘虏,就这样对他们先进行教化,然后放他们走。以后,他们就会由畏服我们,变成顺服我们,并且是口服心服。” 伯益领了大禹的指令,把所的俘虏集中在一起,开始给他们上政治课,搞攻心战术,给他们洗脑。 清理战场的族人们,收拢过来一大堆三苗族人丢弃的兵器。 大禹问:“这是怎么回事啊?” 夔说:“族人们携带到了三苗族人丢掉的物品,他们认为这应该归你。” 大禹说:“给我?我能用得完吗?伯夷,你看这些东西应该咋处理,这就是些什么东西呀?” 伯夷仔细核对了一下,各大禹汇报说,长茅6根,弯刀5把,弓箭7张。 “大禹,”伯夷说,“我想,应该论功行赏。在这次战斗中,功劳最大的,就让他们任意挑选。这几种物品想要什么要什么。功劳小一点的,就让他们任选两种。等大家都挑选完了,剩下的就给功劳再次一点的人。这样,族人们再次和三苗族人打斗时,就会更加奋勇超前 。我这样说行不行?” “好!”大禹赞赏地说,“就这么办!” 18件兵器发到了18个族人手中,得到奖赏的人, 一个个笑逐颜开,也使得族人们士气大振。都是摩拳擦掌,下定决心,等到了治水工地,再遇上三苗来骚扰,管打得他们落花流水,片甲不留。 伯益那边,他在对三十多个三苗族人进行教化,伯益最后说,“大禹下了命令,不准我们的族人再伤害你们,全部放你们回家。” 一说完这话,占二十多个三苗族人都哭着说不走了。非要加入华夏部族。他们说,反正都是自己孤身一人,加入华夏部族,他们心里会更舒坦些。伯益说,各部族都是亲兄弟,无论在哪个部族中,只要讲仁德,行礼义,都是一样的。当三苗的俘虏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伯益时,他们纷纷表示,回去以后一定对族人们好好说说华夏部族是个怎样的部族。更重要的是天下苍生的团结一心。 大禹带人到治水工地后,大小战斗又经过了五次,每次都是三苗部族肆意来犯,大禹带人把他们打败。被俘人员受过一番教育后,再放回去。自打第五次后,也就是三个月过去了,三苗部族再也不来骚扰了。又过了两个月,大禹带领伯益、伯夷、夔、龙他们几个,亲自到三苗部族去,联合他们一起治水。开始的时候,他们真的很不愿意,但想到那几次战斗,大禹历次对他们总是以宽厚仁慈之心对待他们,并没有把他们当敌人,而真的像是亲兄弟,三苗部族的首领们,于是便带人加入到淮河入海的治理当中。 这真是: 各族都是亲兄弟, 天下部族是一家。 欲知大禹怎样治理淮河的入海口,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请看第44章《姒启失母》。 |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44章 姒启失母 大禹率领他的辅佐者伯益、伯夷、龙、倕、夔、童律、乌木由、庚辰。还有华夏部族的原首领鸿蒙氏、商章氏;三苗部族的原首领兜卢氏、犂娄氏。加上华夏族人、东夷族人、三苗族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把淮河治理到了入海口。整个淮河治水工程彻底完工了。至此,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在大禹的治理下,河水安澜,基本上解除了较大的水患。 大禹和他的辅佐者们首先送走了东夷族人。接着,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华夏部族的原首领鸿蒙氏、商章氏;三苗部族的原首领兜卢氏、犂娄氏,带领族人回到淮水之源以后,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作好首领,为族人们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在这两年多的治水中,这四个人干得确实不错,不但他们的族人夸奖他们,连东夷族和三苗族的族人们都称赞鸿蒙氏、商章氏、兜卢氏、犂娄氏这几个人劳动得非常出色。并且品行和仁德也很值得人们赞颂。 大禹和四个原首领顺着淮河逆流而上,当四个首领和大禹他们分手时,他们四个人和大禹是洒泪而别,真的有说不完的话。 走在回家的路上,每个人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和喜悦。大禹表面上虽然也很高兴,但内心却止不住一阵阵地焦虑。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步走到涂山,快点见到妻子女娇和儿子姒启。这13年来,他欠他们的实在太多了。用什么也还不完女娇待他的一片真情。这次到涂山把他们母子都接到都城去,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会分开了。 快到涂山的时候,大禹的辅佐者们忽然间来了精神。 伯益首先说:“我相信,这一回大禹无论如何也不会食言了。两年前他已经答应过涂山氏,等淮水的入海口治理好后,一定回涂山和她相会的。大禹,你是让我们在部落外等着啊,还是让我们和你一同进部落啊?” 大禹一本正经地说:“那是我的家,我能回家,岂有不让你们进我家的道理?我不但要邀请你们去作客,并且还要大宴宾客,好好地招待招待你们。让你们痛痛快快地喝喝涂山的稻米粥,那个香啊,可不是一般的香。让你们喝了之后,就不想离开涂山。” 伯夷笑着说:“大禹啊,这一次不用再让庚辰将军生病了,也不用派人上部落中去讨要乳汁了。” 庚辰严肃地说:“现在,我这病已经好一半子多了。等到大禹领我们到涂山,他和涂山氏见了面以后,我的病就全好了。” 辅佐者们的欢声笑语并没有减轻大禹心中的焦虑。和女娇告别的时候,她的身体是那样的柔弱,病得那么重,不知道现在痊愈了没有。上神哪,求你帮帮那可怜的人吧!让她健康起来,还她昔日的风采吧!一路上,大禹一直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忽然有族人高兴地惊呼道:“大家看,涂山氏族的部落到了!” 淡淡的雾岚环绕着涂山氏族的部落,苍翠的树枝掩映着一座座茅棚,周围的山峦好像天然的屏障,夕阳的余晖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所有的人都被这奇异的景色所陶醉。走下一座小土丘,前边就是涂山氏族的部落。为了尽量不打扰部族里的族人,伯益让所有的族人在部落外等候。让倕、童律、乌木由他们几个管理着部落外的族人,他和伯夷、庚辰、龙、夔他们几个陪大禹进入部落。 整整六个彪形大汉威武雄壮地走进部落,走在前边的大禹身高八尺有余,黧黑的皮肤,亚赛一座黑塔。几个人谈笑风生,就如在自己家中一样。部落中的族人们起初不知道这几个外来的人有什么企图,当他们看清带头人是大禹的时候,一个个咧着嘴说,“快看啊,大禹回来了!他终于回他的家了!” 于是,便有人飞奔着去上女娇家报信。 大禹他们已经快走到女娇家门口了,按常理,这个时候是应该有人出来迎接了。可是,反常的是,不但没人出来迎接,女娇家门口反倒围了很多人。大禹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说…… 大禹三步并作两步走,两步并作一步行,心慌意乱地扒开围在门口边的人,弯腰进入女娇的茅棚。棚子里,女娇平躺在床榻之上,双眼直盯盯地看着房顶。她的几个妹妹正围在她身边,连哭带嚎地喊着,“阿姐,阿姐!” 13岁的姒启蹲在女娇身旁,痛苦地呼唤着,“妈妈,妈妈!” 大禹一步冲到女娇身边,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说了一句,“女娇,我回来了!” 女娇幸福地笑了笑,两眼一合,停止了呼吸。 茅棚里的所有人哭喊成一团。 大禹一边呼唤着女娇,一边悔恨不已地用力撕扯自己的头发。他有点近于疯狂了。撕扯着头发,跺着脚,又用头去撞茅棚的墙壁。 大禹的这一举动,吓坏了茅棚中的人们。一边是撒手人寰的女娇,一边是歇斯底里的大禹。这一会儿去照顾谁好呢?伯夷、庚辰他们开始是在门外的,看到大禹这一状况,不得不挤进棚子中,几个人死死拉住他,他才稍微安静了一点。 大禹的躁狂还没有彻底平息,姒启走到他身边,哭着说,“我父啊,我要妈妈!” 姒启这一句话,让满棚子里的人都又哭起来。 痛哭流涕的大禹一手拉着儿子姒启的手,一手拉着女娇的手,他满心想把他手掌上的温暖,传递给似是在睡梦中的女娇,让她从那寒冷的国度里清醒过来。让她睁开眼睛,再看看回来接她的大禹。再听一声她说,“我等你回来!”即使是一声轻微的叹息,也足以安慰他这悲伤的心灵。 大禹问起几个妹妹们女娇以前的身体情况,女嫣忍住悲痛,娓娓地对他说,五年前,当大禹他们从部落前经过时,女娇得知了这一消息,急忙去追赶。她姊妹二人追赶到一座丘陵的半坡,再往前是一片树林,而那时节太阳已经就要落山,再追下去恐怕也没有什么指望,于是,她姊妹二人便不再往前追赶。自从那一次过后,阿姐开始患病,起初并不太严重,后来不管白天或是黑夜,她总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地,念念不忘地说着大禹的名字。看着阿姐一天天消瘦,几个妹妹却也毫无办法。她病倒在床也只是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她总是说,她快活不成了。她不是在吓妹妹们,而是在说真的。她们的父亲老首领戎鬲虽然百般为女儿找药,连部落里的巫医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女嫣正在向大禹叙述女娇的病情经过时,老首领戎鬲老泪纵横地走进茅棚。他一把拉住大禹,沉痛地说,“大禹,女娇娃娃都是为了你呀!她忧思成疾,以至于离开我们。我没有照顾好她,我内心有愧呀!” 虽然大禹的泪不住地往外流淌,但他尽量抑制住自己的感情,他不敢在老首领戎鬲面前过度的悲伤,他怕老人家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搀扶着老首领,让他坐下来。然后,问老首领应该怎样处理女娇的后事。 老首领戎鬲说,他们属于东夷部族,就按他们东夷部族的方法吧!他派了一个族人,叫来了涂山氏族中的巫师泃,让泃选定了葬礼的日子,就在三天后的黃昏时分。为了亡灵的安静,这三天的时间里,他们的家人要轮流陪伴在女娇身边。之后,泃又让老首领陪着他,他们一同到部落外,为女娇选择了一处墓地,在部落外西边一个向阳的土坡上。随后,找了几个族人来挖圹。泃告诉几个挖圹者,挖好之后,一定要用树枝点火好好地烧烧,让圹里边有暖意,这样的话,女娇的亡灵在里边就不会感到寒冷。 这三天里,大禹和女嫣等几个妹妹,一直陪伴在女娇身边,他们为女娇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又用洗净的兽皮包裹住她,然后用细细的兽皮绳子紧紧地束缚着。妹妹们为阿姐净了净面,便为她戴上了一顶专为她做的兽皮帽子。妹妹们又在部落外的野地里采集了几大把鲜花放在女娇身边。 第三天,太阳快落了,黄昏来临了,也是女娇离开家门的时刻。出殡之前,老首领戎鬲把女娇生前所喜欢的东西,全都放在了女娇身边。族人们用木棍架起了一张床形的小抬子,轻轻的把女娇放上去,然后,抬着她走向墓地。 到墓地后,在巫师泃的指挥下,族人们把女娇连同那张木棍架起的床形小抬子,一同放进了圹中。然后,让姒启先撒第一把土。随后,族人们便迅速用黄土把女娇掩埋。一切仪式都是在巫师泃的指挥下进行的。族人们在隆起的黄土堆前宰杀了已经准备好的三只野猪,三头野羊。用树枝点起的大火,把野猪和野羊烧烤之后,人们便离开了女娇。他们相信,女娇有这么一个暖和的地方,有这许多烧烤的食物,她的亡灵应该安息了。况且,巫师泃还特意告诉大禹和老首领戎鬲,墓穴采用东西向,让女娇的头朝东方,因为大禹他们毕竟是要往西去的。妹妹们又哭了一阵子,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女娇,和人们一起回了家。 这真是: 两情深何至十年生死, 双爱厚犹能千古流芳。 欲知大禹他们将要有什么新的行动,请看第45章《姊妹让贤》。 |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45章 姊妹让贤 送别女娇的人们回到部落以后,夜幕早已笼罩了整个涂山。大禹陪老首领戎鬲到他的茅棚中,戎鬲问,“大禹,以后你将怎样打算?” 大禹一时竟然不知道老首领所问何指,便沉闷地坐在他的旁边。戎鬲看大禹默不作声,不知道大禹是不好意思回答,还是没有想好,也不再追问。当老首领戎鬲问到大禹这些年来到处治水,这次回去后,想作些什么的时候,这才打开了大禹的话匣子。他滔滔不绝地对自己的老岳父说出了这些年来,他不但身负治水的重任,而且还考察各地的物产,还有每个部落出入的道路。他回去后,有好多事要对舜后说。华夏部族要发展,要前进,要兴旺发达。戎鬲不住地点头称赞,还不时地给大禹提出些可行性的建议意见,大禹认为老岳父提出的建议很有作用。渐渐地,他们之间再也没有了因为失去女娇而带来的具大悲伤。不用谁去劝慰谁,只有自己去平息自己心中郁积的伤悲。 老首领戎鬲问到大禹以后就和姒启一块生活,不再给姒启找一个妈妈了?大禹的心情又充满了悲苦和忧伤,他对戎鬲说,他已经这样对不起女娇了,怕只怕再对不起别的女子啊!以后就这样吧!他接着把姒启养育大也就是了。如今他已经13岁了,不再是孩子了,能跟他一起作好多好多事了。 大禹已经对他的老岳父说了几次,按道理他得陪女娇七天以后再回都城去,可是,还有很多事情要和帝舜说,需要办理,他不能住下去了。到第四天,大禹带着他的辅佐者们,就要离开涂山氏族部落的时候,却找不到他的儿子姒启了。一会儿的功夫把大禹急出一头汗水。 正在大禹着急的时候,他的老岳父老首领戎鬲叫住了他。就在这个时候,女嫣、女妁还有她们的一个妹妹一边轻轻拉着姒启,还不时地对姒启喁喁低语着。让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她们几个在哄劝姒启。 伯益看大禹被老首领戎鬲叫住了,他便代替大禹走到姒启面前说,“小伙子,我们该走了,快对你的姨妈们说再见吧!” 姒启坚定地说:“不!我不上都城去,我要和我的姨妈们在一起!” 伯益认为姒启说的都是孩子话,也没有在意,就弯下腰去,看了看姒启的脸,然后抻手去拉他的手。姒启往姨妈们后边躲了躲。伯益只好站在一边,笑着把目光转身了大禹。 那边,老首领戎鬲对大禹说,“大禹啊,昨天晚上我想了整整一夜,今天一大早我又和你的几个妹妹们商量,你看,在你们即将要走的时候,启娃娃还恋着他的姨妈们,他确实离不开她们呀!而你,以后谁会照顾你的生活起居?让女嫣和女妁跟你走吧!以后,她俩就接替她们的阿姐,你不会认为老头子我的想法太唐突吧?” 大禹真没有想到,老岳父会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女嫣和女妁许配给他,作他的妻子。此时,大禹心中那真是五味杂陈。但大禹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他当即决定,坚决不能按老岳父的话去做。于是,他说,“老首领,我即使带不走儿子,也不能让两个妹妹去跟我一起去吃苦。我已经对不起女娇了,我不能再对不起她的妹妹呀!” 此时,女嫣和女妁以期盼而热切的眼光看着大禹,期待他能答应老父亲的请求。她们在今天一大早和老父亲谈起大禹时,尤其老父亲说想把她俩许配给大禹时,她们不约而同地同意了。她们爱大禹,因为大禹是普天之下的治水英雄。虽然只在13年前见过一回面,但她们和阿姐一样,都在内心深处爱着这位传奇人物。然而,大禹却一口拒绝了。这让她姊妹俩有点失望。 老首领戎鬲有点后悔,昨晚为什么不作通大禹的思想工作呢?为什么不事先向他言明呢?现在可怎么办? 跟从大禹的伯益、伯夷、庚辰、龙、夔他五个人无不为大禹着急。你说你为什么就那么不长进啊?治水没说的,你要说你第二,就没人敢说他是第一。可这爱情婚姻的事儿,你咋就整不人彩呀?答应下来不就算了?你家老岳父是一心二心为你好!看看你那俩小姨子,人家都急着教你答应哩呀!再怎么说这事儿也不能替,如果能替,大禹的几个辅佐者早就替大禹应承了。 也不能就这样僵持下去呀?无奈何,伯益开口说,“大禹呀,老首领和这俩妹妹也是真心实意,你也别再推托了,要不然,姒启那小家伙可真是不走啊!” 大禹说:“伯益,别的事我能听你的,就这事儿我不能听。我再问一下姒启,如果他真不愿意和我们一起走,那就让他留在涂山吧!说真的,姒启跟着我,不知道还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呢!” 女嫣说:“大禹,你也不用问了。启娃娃如果愿意跟你走,他也不会就这样缠住我们了。不过,你既然这样看不起我们,把启娃娃留下又有啥意思?” 明眼人都听得出来,女嫣的话再清楚不过了,大禹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带女嫣她姐妹俩上华夏部族的都城去。因为没有她们的陪伴,他的儿子姒启不跟他走。他若不带走他的儿子姒启,人家也不想再管了。这真是让人进退维谷。 老首领戎鬲显得特别的尴尬,真没有想到,大禹会是这样。早知道大禹这样坚决,自己就不提这事儿了。如今,话已出口,覆水难收,总得有个台阶下,这事儿才能收场啊! 伯益看如果他不从中折衷一下,终不是了局,便对戎鬲说,“老首领,我看不如这样,大禹心意已决,再劝导他恐怕也不会听。而你又是一片真诚,两个妹妹也是真心实意。实际上,我们都是为了启娃娃能在大禹身边成长。问问启娃娃最喜欢他的哪个姨妈,就让他的那个姨妈去照顾他,至于大禹愿不愿意作他的妻子,那就等以后再说。” 老首领戎鬲想了想伯益的话,似乎还是有道理的。也许是女娇刚刚离世,大禹内心还没有平复。为着启娃娃的名义,大禹可能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于是,他对伯益说,“你还是和大禹商量商量吧!” 不等伯益去问,大禹说,“大伙都是一片好心待我,我若谁的话都不听,我倒有点刚愎自用了。好吧,随便女嫣或女妁她俩谁去照顾启娃娃都行。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事儿而耽误行程啊!” 还没等人去问姒启到底喜欢他的哪个姨妈,女嫣和女妁姊妹俩却互相推让起来。 女嫣对女妁说:“阿妹,你去吧!启娃娃喜欢和你在一起玩,他连作梦时都会大喊,妁妈妈,妁妈妈。如果他离开你,他会很悲伤的。” 女妁没有回答女嫣的话,却对姒启说,“启娃娃,今天你就要离开涂山而和你的父亲一起上华夏的都城去了,不要再恋着涂山了,有你嫣妈妈陪伴着你,你一定要听话。等你长成和你父亲一样的男子汉时,妁妈妈会到华夏的都城去看望你的。” 女妁说完话,牵着姒启的手,把姒启的手轻轻的递给女嫣,她的泪却“哗哗”地往下流淌。但她却一别脸,往茅棚里跑去。 女嫣也哭了,她拉着姒启的手,就要去追女妁,被她的父亲老首领戎鬲叫住了,“阿嫣,不要去追了,这样你们何时是了啊!既然阿妁不愿意去照顾启娃娃,你就去吧!” 女嫣迟疑地站下来,她抹住泪说,“还是让阿妁去吧,不然,她太伤心了。” 这时伯益说,“嫣妹子,老首领你们的心都是正直而善良的,既然老首领说了,你就随我们一起走吧!启娃娃不是还挺喜欢你的吗?你们若这样推推让让下去,最终还得有一个人去。我们走吧!” 伯益这一说,女嫣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办了。 老首领戎鬲催促说:“走吧,走吧!” 女嫣终于在大禹的辅佐者们的簇拥下,一步三回首地走出了涂山氏族的部落。到部落外的大道上,女嫣向着部落声泪俱下地说,“阿妁,姐姐和启娃娃走了,姐姐对不起你啊!” 当大禹他们一行人走到一个丘陵半坡的时候,女嫣对大禹说,就在五年前,她和阿姐追赶大禹到了这里,因为那时太阳就要落山了,前边又是一大片树林,所以,他姊妹俩便不再往前追赶。一同转身回了家。 庚辰粗声粗气地说:“看,大禹,我记得那时候我提议在这个地方休息休息,你非说到树林那边。这可好,一片树林隔断了你和涂山氏。难道这就是造化弄人吗?” 为此,大禹的辅佐者们谈论开了。他们说的几乎都是造化、命运和上神。也许好多事情都是上神有意的安排吧?作为一个卑微的人,怎么能违背上神的旨意呀? 这真是: 仁慈善良今生事, 淳朴敦厚远古风。 欲知大禹他们什么时候能到都城蒲坂,到都城后又会有什么样的大事,女嫣能否成为大禹的妻子?请看第46章《大禹纪功》。 |
长篇历史小说《华夏君主——大禹王》 第46章 大禹纪功 大禹带领他的辅佐者们回到都城蒲坂后,帝舜高兴得手舞足蹈,简直像个孩子一样。他先让家人把自己家中所有能吃的都拿出来,作好之后,宽待群臣。让他们大吃一顿。随后,帝舜又派龙向都城中各家住户传达,都要献上肉食和谷物,要让这些治理天下大水的有功之臣们大吃三天。 自见到大禹之后,帝舜就一直拉着大禹的手不放。心中的多少言语,也只有通过紧握的手来表达了。帝舜如此,大禹也如此。一时竟然不知从何说起。 安排好了款待群臣的事,来到议事茅棚中,帝舜说,“大禹啊!这13年来,你跑遍天下,治理了各处的洪水、水患,让天下苍生安居乐业,你能不能告诉我那些详细的情况啊?” 大禹说:“舜后,我正有许多话要对你说。我为了分别土地的疆界,行走在高山上的时候,就命令族人们砍伐树木作为路标。为了能更清楚地明白疆界,我和辅佐者们就以高山或者大河奠定界域。 “先说说冀州吧! 那是先从壶口开始施工的,从那开始,就治理梁山和它的支脉。在我们治理好了太原以后,又一直治理到太岳的南面。在覃怀一带的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便去治理横流入河的漳水。天底下,就那个地方的土是白壤,那里的赋税是第一等,也夹杂着第二等,那里的田地是第五等。恒水、卫水被我们治理得已经顺着河道而流,不再溢上堤岸而毁坏农田了。大陆泽我们也没有忘记,所以就也把它给治理了。岛夷族,这个住在东方海上的民族,如果他们有一天来进贡,那必定是珍贵的皮服。那个地方先接近右边的碣石山,然后再进入黄河。 “济水与黄河之间是兖州。黄河下游的九条支流疏通之后,雷夏也已经成了湖泽,澭水和沮水会合流进了雷夏泽。栽种桑树的地方都已经开始养蚕了,于是人们从山丘上搬下来住在平地上。那里的土质又黑又肥,那里的草是茂盛的,那里的树是修长的。那里的田地是第六等,赋税是第九等,耕作了十三年才与其它八个州相同。那里的贡物是漆和丝,还有那竹筐装着的彩绸。进贡的船只行于济水、漯水才能到达黄河。 “渤海和泰山之间是青州。嵎夷治理好以后,潍水和淄水也已经疏通了。那里的土又白又肥,海边有一片广大的盐碱地。那里的地是第三等,赋税是第四等。那里进贡的物品是盐和细葛布,海产品多种多样。还有泰山谷的丝、大麻、锡、松和奇特的石头。莱夷一带可以放牧。进贡的物品是那筐装的柞蚕丝。进贡的船只行于汶水达到济水。 “黄海、泰山及淮河之间是徐州。淮河、沂水治理好以后,蒙山、羽山一带已经可以种植农作物了,大野泽已经停聚着深水,东原地方也获得治理。那里的土是红色的,又粘又肥,草木不断滋长而丛生。那里的田是第二等,赋税是第五等。那里的贡品是五色土,羽山山谷的大山鸡,峄山南面的特产桐木,泗水边上的可以做磬的石头,淮夷之地的蚌珠和鱼。还有那筐子装着的黑色的绸和白色的绢。进贡的船只行于淮河、泗水,到达与济水相通的荷泽。 “淮河与黄海之间是扬州。彭蠡泽已经汇集了深水,南方各岛可以安居。三条江水已经流入大海,震泽也获得了安定。小竹和大竹已经遍布各地,那里的草很茂盛,那里的树很高大。那里的土是潮湿的泥。那里的田是第九等,那里的赋税是第七等,杂出是第六等。那里的贡品是金、银、铜、美玉、美石、小竹、大竹、象牙、犀皮、鸟的羽毛、旄牛尾和木材。东南沿海各岛的人穿着草编的衣服。这一带把那筐装的贝锦,那包裹的橘柚作为贡品。进贡的船只沿着长江、黄海到达淮河、泗水。 “荆山与衡山的南面是荆州。长江、汉水像诸候朝见天子一样奔向海洋,洞庭湖的水系已经大定了。沱水、潜水疏通以后,云梦泽一带可以耕作了。那里的土是潮湿的泥,那里的田是第八等,那里的赋税是第三等。那里的贡物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犀皮和金、银、铜、椿树、柘树、桧树、柏树、粗磨石、细磨石、造箭镞的石头、丹砂和美竹、楛木。三个诸候国进贡他们的名产,包裹好了的杨梅、菁茅,装在筐子里的彩色丝绸和一串串的珍珠。九江进贡大龟。这些贡品经长江、沱水、潜水、汉水,到达汉水上游,改走陆路到洛水,再到南河。 “荆山、黄河之间是豫州。伊水、瀍水和涧水都已流入洛水,又流入黄河,荥波泽已经停聚了大量积水。疏通了荷泽,并在孟猪泽筑起了堤防。那里的土是柔软的壤土,低地的土是肥沃的黑色硬土。那里的田是第四等,那里的赋税是第二等,杂出第一等。那里的贡物是漆、麻、细葛、苎麻,那筐装的绸和细绵,又进贡治玉磬的石头。进贡的船只行于洛水到达黄河。 “华山南部到怒江之间是梁州。岷山、嶓冢山治理以后,沱水、潜水也已经疏通了。峨嵋山、蒙山治理后,和夷一带也取得了治理的功效。那里的土是疏松的黑土,那里的田是第七等,那里的赋税是第八等,还杂出第七和第九等。那里的贡物是美玉、铁、银、刚铁、作箭镞的石头、磬、熊、马熊、狐狸、野猫。织皮和西倾山的贡物沿着桓水而来。进贡的船只行于潜水,然后离船上岸陆行,再进入沔水,进到渭水,最后横渡渭水到达黄河。 “黑水到西河之间是雍州:弱水疏通已向西流,泾河流入渭河之湾,漆沮水已经会合洛水流入黄河,沣水也向北流同渭河会合。荆山、岐山治理以后,终南山、惇物山一直到鸟鼠山都得到了治理。原隰的治理取得了成绩,至于猪野泽也得到了治理。三危山已经可以居住,三苗就安定了。那里的土是黄色的,那里的田是第一等,那里的赋税是第六等。那里的贡物是美玉、美石和珠宝。进贡的船只从积石山附近的黄河,行到龙门、西河,与从渭河逆流而上的船只会合在渭河以北。织皮的人民定居在昆仑、析支、渠搜三座山下,西戎各族就安定顺从了。 大禹说:“舜后啊!以上是我带领辅佐者们治理的九州水系,下面,我再对你说说那些我们治理过的大水山峦。” “开通了岍山和岐山的道路,到达荆山,越过黄河。又开通壶口山、雷首山,到达太岳山。又开通厎柱山、析城山,到达王屋山。又开通太行山、恒山,到达石碣山,从这里进入渤海。 “开通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到达太华山。又开通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到达陪尾山。 “开通嶓冢山到达荆山。开通内方山到达大别山。开通岷山的南面到达衡山,过洞庭湖到达庐山。 “疏通弱水到合黎山,下游流到沙漠。 “疏通黑水到三危山,流入南海。 “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达龙门山;再向南到达华山的北面;再向东到达底柱山;又向东到达孟津;又向东经过洛水与黄河会合的地方,到达大伾山;然后向北经过洚水,到达大陆泽又向北,分成九条支流,再合成一条逆河,流进大海。 “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成为汉水;又向东流,成为沧浪水;经过三澨水,到达大别山,向南流进长江。向东,来汇的水叫彭蠡泽;向东,称为北江,流进大海。 “从岷江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另外分出一条支流称为沱江;又向东到达澧水;经过洞庭湖,到达东陵;再向东斜行向北,与淮河会合;向东称为中江,流进大海。 “疏导沇水,向东流就称为济水,流入黄河,河水溢出成为荥泽;又从定陶的北面向东流,再向东到达荷泽县;又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转向东,流入大海。 “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河,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向东流进大海。 “从鸟鼠同穴山开始疏导渭水,向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又向东经过漆沮水,流入黄河。 “从熊耳山开始疏导洛水,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又向东北,流入黄河。 “九州由此统一了,四方的土地都已经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都伐木修路可以通行了,九条河流都疏通了水源,九个湖泽都修筑了堤防,四海之内进贡的道路都畅通无阻了。水火金木土谷六府都治理得很好,各处的土地都要征收赋税,并且规定慎重征取财物赋税,都要根据土地的上中下三等来确定它。中央之国赏赐土地和姓氏给诸候,敬重以德行为先,又不违抗我的措施的贤人。 “国都以外五百里叫做甸服。离国都最近的一百里缴纳连秆的禾;二百里的,缴纳禾穗;三百里的,缴纳带稃的谷;四百里的,缴纳粗米;五百里的缴纳精米。 “甸服以外五百里是候服。离甸服最近的一百里替天子服差役;二百里的,担任国家的差役;三百里的,担任侦察工作。 “候服以外五百里是绥服。三百里的,考虑推行天子的政教;二百里的,奋扬武威保卫天子。 “绥服以外五百里是要服。三百里的,约定和平相处;二百里的,约定遵守条约。 “要服以外五百里是荒服。三百里的,维持隶属关系;二百里的,进贡与否流动不定。 “东方进至大海,西方到达沙漠,北方、南方同声教都到达外族居住的地方。” 帝舜听罢大禹的话,问皋陶和伯益,“你们父子可记下了大禹对我说的这些啊?” 皋陶指着地上的一堆兽皮说:“舜后啊,我觉得,大禹如果再说下去的话,恐怕兽皮都不够用了。” 这真是: 功高盖世不彰显, 名振寰宇有晦光。 欲知大禹还要对帝舜说出什么更加合理的意见建议,请看第47章《舜赐玄圭》。 |
首页 上一页[25] 本页[26] 下一页[27] 尾页[1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