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神蟒原:关中农家沧海桑田,浓郁风土人情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神蟒原:关中农家沧海桑田,浓郁风土人情[第45页] |
作者:关中马 |
首页 上一页[44] 本页[45] 下一页[46] 尾页[1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这话还真让我们的主人公章如鹄说对了——几年后章如鹄辞职下海,走出关中,转战广州、深圳,最后到了中国最南端的经济特区——海岛经济特区做生意。三十多年后,章如鹄功成业就,深深思念着故乡的他回到了神蟒原,见到了已经是全国人大代表、知名企业家的胡玥平。此时,胡玥平的企业正乘着中央“一带一路”的东风蒸蒸日上,生产的丝绸产品行销世界五大洲,渭阳区——渭阳县此时已升格为西安市的一个区——一半的财税收入来源于他创办的企业集团的贡献。他妻子沈秀荞有个表弟叫严国强,改革开放后曾在章家旺工程队做泥工,后在深圳做包工头时,曾和章如鹄相遇,有过一次购买原始股票的合作。再后来严国强在渭阳和西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搞建筑,渭阳区大部分的楼房、厂房、花园小区都是他的杰作,包括胡玥平的胡寨府村新社区,还有省人大代表、省劳模、党的优秀基层干部史民兴带领群众创建的“中国大棚菜第一村”、也是像胡寨府村一样的西安市著名的“小康村”“最美乡村”——史何村的连体别墅。 |
严国强已经是很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他也是市、区两级的纳税大户。他和胡玥平两人本着“健康中国”的理念,和区医院合作,已经投资建成了渭阳区最大的“中老年休闲养生中心”。如鹄拜访胡玥平的当天,正碰上他和严国强在筹划建设“渭阳场畔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园”。他俩说渭阳目前已经由几十年前关中平原典型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县,完全蜕变为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强区,大部分原先的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继续从事的农业生产也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而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咱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渐行渐远,逐步消亡。而建设这一园区的目的,就在于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关中平原悠久的传统农耕文明、农耕民俗文化,展示传统的农、工、商、牧、副、渔等百姓生产生活文化遗产,为大家提供一个科普休闲的好去处,为子孙后代保留下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看到如鹄很感兴趣,玥平和国强就诚邀如鹄合作加盟,如鹄欣然应允。三人共同出资六千余万元,经过三年多努力,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选址在严国强家乡严仁村、占地三百多亩的“渭阳场畔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园”建成迎宾了——原先想把园区建在神蟒庙门前的庙前街广场,可西安市政府已经北移,并在渭河两岸修建了各为双向六车道的河堤观光路,路边还建有湿地公园和带状公园,神蟒庙也即将被拆迁。 |
建成的园区为六个功能区:其一为生态农业示范区,园区通过古老传统农耕工艺与现代农业科技有效结合,使所有农副产品均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人们可以通过采摘品尝等方式互动参与;其二为农耕文化展示区,园区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百姓民俗生活用品等农耕文化物品;其三为田园生活休闲区,这里以生态田园为背景,以百姓饮食起居生活为主题,让大家感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那种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惬意,品尝美食小吃,领略具有渭阳特色的关中饮食文化;其四为耕织劳作体验区,让大家通过各式的农耕,手工劳作,在学习中感受我们祖先无处不在的聪明智慧,体验劳动人民的艰辛;其五为民俗游戏互动区,这是以文化广场为中心,通过道具场景的设置,再现关中平原农家各种节庆场面和古老传承的童真游戏,并为渭阳社火、曲子、洞箫、芯子等渭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保护提供一个平台;其六是慢城慢镇闲步区,该区以古渭阳县城为蓝图,建成的历史文化街定格的历史画面在清末到民国初期,设慢城慢镇蜗牛标志,机动车禁行,不做任何现代商业,只是以经营传统民俗手工业作坊为主,如手工纺线织布,染坊,酿酒,酿醋,油坊,粉坊,豆腐坊,手工挂面,纸扎,小炉匠,铁匠铺,木匠铺,裁缝铺,剃头铺,客栈,茶舍,书社,烟馆,酒肆,戏楼,当铺,肉铺,杂货铺,银楼,镖局以及众多地方传统小吃等等,给人们一种身临传统农耕文明时期,惬意悠闲的慢拍生活感受。渭河北岸的神蟒庙也已拆迁,原模原样搬到了园区的门前广场。每逢节假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甚至有不少外国友人,在兴致勃勃参观游览了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园区后,也会走进神蟒庙,给神蟒娘娘和观音菩萨上柱香,来一回真正意义上的求“神”拜“佛”。 此为后话,暂不细表。 |
折转回来,再叙当下。 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是个好日子,悟运法师穿着鲜艳的袈裟,主持了神蟒庙盛大的开光庆典。镇、县有关部门领导也来参加了庆典仪式。庙里庙外前来祈拜、上香、讨“神水”的信徒们来来往往,摩肩接踵,临时雇用的治安员组织信众们排成长长的队伍,按顺序上香、跪拜、磕头,然后又到古柏下古井旁排队取“神水”。现在的“神水”不用和尚扳辘轳绞水了——这次重修庙宇,也修了一个水塔,古井里安了一个潜水泵,只要打开水龙头,“神水”就像城里人的自来水,想要多少接多少;取“神水”的用具也变了,已经没有一个用陶罐、瓦罐的了,他们大都是用自带的搪瓷缸子或不锈钢杯子喝“神水”,再用铝壶或塑料桶提些回去。 善男信女们前来求拜神蟒娘娘的内容很多,唯独不再祈求风调雨顺——自从泾惠渠的九支渠通上了神蟒原,加上田地里布满了安装有潜水泵的深水机井,渭河岸边由西向东又建设了十几座抽水站,神蟒原上下的黄土地上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大家在祈福祈寿的同时,又增加了以前不曾有的新内容。有祈祷神蟒娘娘保佑儿女考上大学的,有祈祷保佑媳妇生个男娃的,有祈求自己的小本生意越做越好尽快地发家致富的…… |
两边供桌上摆放的供品也五花八门,增加了好多新种类——像各种南方水果如菠萝、香蕉、柑橘、柚子等。只有一样传统的供品依然占据两张供桌中间的显眼位置,摆放在篮子里越摞越高,这就是渭阳特产——石子馍。渭阳县有几家农户已把这种流传千年的特色食品批量生产,创出了品牌,注册了商标,如桑娟牌、老万牌等。 神蟒庙门前广场通往镇政府一里多路的街道也很热闹,这里在去年已被神蟒原镇政府命名为庙前街,成了神蟒原镇最繁华的商业街。这里已和几年前的神蟒原镇的农村街道有了天壤之别——现在的商铺一家挨着一家,就连镇政府旁边镇中学的围墙外边,也全是商铺。商铺经营的东西也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不管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和自行车、洗衣机等应有尽有;还有神蟒原人以前从没有见过的南方货、外国货,像各种成衣鞋帽、皮箱皮具、带皮壳的小型半导体收音机、日本三洋卡式收录机、邓丽君和港台歌星的磁带、气体打火机等;还有些流动商贩时不时地卖一些外国人穿过的很新很新的旧服装、进口料子布、电子手表…… |
值得一提的是庙前街不知何时新开了几家小餐馆,他们当中除了一家是“油葫芦水盆羊肉”开设的分店外,其余各家清一色都引进了省城西安一种新潮小吃——牛羊肉烧烤和孜然炒肉夹馍。孜然产自中亚地区,很像茴香,但比茴香更香。用孜然炒出的羊肉、牛肉夹进刚烙出的坨坨馍里,美味可口,很受大家欢迎。这些餐馆常常是座无虚席,到了晚上更加热闹。每家店门前摆起的台位客人都坐得满满当当——有家名叫“伯运烤肉”的门店更是客满为患——食客们吃着烤肉炉里用孜然烤好的羊肉、牛肉、鸡翅、鱼和各种蔬菜,一碗碗喝着大罐盛装的生鲜啤酒和蓝色标签的瓶装西安啤酒,大家在弥漫着孜然和烤肉香味的夜空里高谈阔论,都是喜形于色,笑逐颜开,好像人人都是有钱人,个个都过着富裕的好日子。 如鹄和父亲家奇、六大家旺参加完开光庆典,吃完庙里的斋饭,从门口的自行车保管站取出自行车,如鹄又在一家餐馆买了十个孜然炒肉夹馍,打包好正准备带走,旁边一辆东风卡车拉着甘蔗的年轻商贩却喊起来:快来看、快来买,广州拉来的甘蔗甜哩呔!一咬一包水,不买你后悔!…… 如鹄走上前,让年轻商贩先削了三节,和父亲、六大每人一节拿着吃。又让他再削几节,准备和孜然炒肉夹馍一同带回家去让孩子们吃。看着卡车旁半人高的一堆甘蔗皮,家奇嚼着甘蔗说:“年轻人,你的生意不错啊!” 年轻的商贩说:“是啊!咱神蟒原人有钱了,我这一车甘蔗夜个早上才开始卖,估计今儿个黑了就能卖完。” “了不起!真了不起!”家奇啧啧称赞道,“竟然把四五千里以外广东的甘蔗拉回了陕西!” “不是年轻人了不起,”家旺笑着说,“要是当年政策允许,我想大哥你能把五原县娄桥镇的猪娃卖到骊岭县的白田镇和西安西北郊的三桥镇去,就绝对会把咱陕西的特产,像苹果、柿饼、茯茶、蓼花糖、石子馍啥的,贩运到南方各省去!” |
“那是!那是!”家奇深有感慨地说,“政策变了!世道变了!活了大半辈子,终于还是等到好时候了,我真算个有福气的人哩!” “有福!有福!”家旺、如鹄,包括那位年轻的商贩,异口同声地笑着说。 “现在政策好了,到处都是一派繁荣景象。”回家的路上,家旺蹬着自行车边行边说,“前几天,我认识的一个西安朋友,想弄清楚‘泾渭分明’里到底是‘泾浊渭清’还是‘泾清渭浊’,我就带他到了泾水、渭水交汇处。结果我看到‘泾渭分明’那里竟然自发形成了一个旅游点,开了好多商店和茶馆。游客们有的站在岸边对着Y字形交汇处向东流去的一半浑黄、一半清澈的河水奇观指指点点,有的坐在茶馆里喝着茶,饶有兴致地议论着在‘泾渭分明’这个成语上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公案。” “六大,我也一直在纳闷,”自行车上的章如鹄说,“明明这渭水是黄的,泾水是清的,唐代的诗圣杜甫咋就在《秋雨叹》中有‘浊泾清渭何当分’的诗句?” “可是,当年住在都城长安的杜甫老先生肯定不会搞错。”骑行在如鹄身边的父亲章家奇说,“或许那个时候的渭河水,比现在的泾河水还要清哩!” |
元旦这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渭阳县体育场彩旗飘飘,人山人海。县委、县政府在这里正在隆重召开数万群众参加的“勤劳致富表彰大会”。 和往年冬季的群众集会不管男女老少都是黑压压的一片不同,现在很多人都像身着节日盛装,黑棉袄上大都套着各种质地、各样颜色、多款样式的罩衣外套。女青年有了花头巾、花围巾、花外衣、花挎包;男青年有些棉袄上套着涤卡涤纶中山服、夹克衫,有些在毛衣、绒衣外穿着蓝色、灰色或黑色的毛毛领短大衣。还有极少数从南方打工回来的年轻人,男男女女都穿着黑色、咖啡色的真皮或仿皮人造革夹克衫和朱红、大红、深绿、浅绿、深黄、米黄、橙色、黑色等等多姿多彩的羽绒服。这种服装看着很臃肿,有人叫它“面包服”,其实它很轻快,很保暖,也很时髦。 在高音喇叭反复播放了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之后,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县委书记郭从军首先热情洋溢地讲了话,号召与会乡亲们向先进人物学习,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办家庭副业,早日走上富裕路。获奖者代表胡玥平也讲了话,向与会群众介绍了他种桑养蚕的致富经验。县长高同山宣读了获奖名单,并给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渭阳县首富的物质奖励是一辆农用三轮车,其余的全部为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 这些并排挺胸坐在台上的获奖者共有四十多名,他们致富的门路大多数是种桑养蚕的,还有养鸡的、种田的、开商店的、开饭馆的、搞长途贩运的等等。他们个个胸前披挂着用红绸子扎起的大红花。除过其中的特别奖获得者以外,他们的家庭财产都是“万元户”,或者更多。而这些“万元户”中,胡寨府村就占了八名。 高县长宣读完一个获奖者事迹,这个获奖者会马上起立,向台下挥手,让大家认识,然后领过高县长发给的证书,又坐回原位。 第一个站起来领奖的是渭阳县首富、人大代表胡玥平。当高县长宣布胡玥平因种桑养蚕家庭财产已达到十二万元,县政府奖励他一台农用三轮车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胡玥平兴奋地向台下挥手致意,从高县长手上接过了获奖证书和车钥匙。 |
接下来的四十多位获奖者中,尊敬的读者朋友们对其中的几位一定很熟悉,这就是“倒蛋部队”队长、以贩运为主发家致富的四万元户吴明明;种桑养蚕专业户、两万元户高俊山;种桑养蚕专业户、万元户章如钢;养鸡专业户、两万元户吴貌儿;个体工商户、万元户王东民;餐饮专业户、万元户胡解放。胡解放大家不熟悉,可他的父亲胡来喜读者朋友不会陌生——章家奇当年就是拜胡来喜为师,学到了远近闻名的厨师手艺。 需要特别说明一下,还有一位种粮大户、万元户王三牛——这个人物大家在很早以前也见过他。他是王学成、王蝴蝶父亲,也就是“三年困难”后期渭阳县冬至会上因偷吃被打并挂牌示众的“贼娃子”。现在,王三牛所在的王家屯,年轻人男男女女都去南方打工挣钱去了,他就听从儿子王学成的建议,把全村大半的土地承包了下来,又贷款购置了小四轮拖拉机,雇用了两名帮工,在学成的指导下,专种渭阳县种子公司培育的良种小麦和苞谷,两年的四料庄稼,就让他成了大家羡慕的万元户。 高县长最后宣布的两位特别奖得主,虽然没公布他们的财产多少,可他俩的先进事迹早已为大家所知晓、所传颂,也赢得了大家十分热烈的掌声——这就是二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党的优秀基层干部胡兴善;还有一位,就是陪同读者朋友们一路走来的我们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的文化人、“能人”章家奇。 |
高县长特别解释说,我们之所以奖励农村中的“能人”章家奇,一是因为他给胡玥平提出了种桑大棚“母鸡捉虫”的“金点子”,不但节约了灭除害虫的人力物力,而且引发了广大群众养鸡致富的热潮,使得我们渭阳县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之乡”;二是章家奇给吴明明建议去西安贩卖鸡蛋,又出了一个“金点子”,才使得吴明明开拓了西安市场,为渭阳县生产的大量鸡蛋找到了销售的渠道。 表面看,带着鸭舌帽、棉衣上套着新做的深灰色夹克衫、胸前扎着红绸花、领取了获奖证书和一把自行车钥匙的章家奇正襟危坐,表情凝重,可此时的他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他不由得想起在过去那个荒唐无比、不堪回首的年代里,自己就因为贩猪娃赚钱经常被上会批斗的情景!他觉得自己此时此刻是多么的光荣和自豪!他在心里反复念叨的是社会变了!和过去相比,世道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翻了个过儿,老百姓的日子明明白白有了盼头。 最后,县农行行长向大家宣布,有群众购买农机具、农用车甚至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需要贷款,可与各乡镇信用社联系,我们农行系统会提供低息贷款给大家,扶持大家勤劳致富。 |
会场 台一侧,整齐地排列着一辆农用三轮车和四十多辆凤凰牌自行车,车头上也扎着红绸花,这些是准备给获奖者的奖品。旁边站立的人群中,如鹄和学成在聊天。他俩都知道自己的家奇今天要骑着奖品自行车回家的,就一大早骑车带着自己的家奇来开会。获奖者家属队伍里,还有胡玥平媳妇沈秀荞、高俊山媳妇彭秋叶、王东民媳妇冯腊腊、吴貌儿妻子刘辣角、章如钢媳妇叶秋燕…… 表彰大会结束了,第一个跑下台来的是王东民。东民拿着自行车钥匙,按照工作人员指引,对着编号取了自己的自行车,就喊着如鹄和学成,说要请客。学成说:“咱哥仨虽说家里都获了奖,可我和如鹄是家奇的功劳,你是实实在在的‘万元户’,你今天绝对应该大摆酒席庆贺一下才对哩!”东民笑着说:“对呀!所以我不等你俩开口,咱就自觉地提出来请客摆酒么!咱们三家现在就去‘神蟒原大酒楼’,喝他个一醉方休。”——国营东方红食堂如今也被原先的一位厨师、胡来喜的儿子胡解放承包经营。胡来喜辞去了郭镇餐馆的工作,父子俩对店面重新进行了装修,改了店名。现在的‘神蟒原大酒楼’是目前渭阳县城菜品档次最高的大饭店,经营着地道的渭阳菜。酒楼开业时,作为胡来喜徒弟的章家奇,还给师傅扎扎实实地帮了两天忙。 如鹄说:“你俩先聚吧,东民请我喝的酒先欠上。今天是元旦,家里来了好多客,等着我和我大回家吃饭哩!”这时章家奇和王三牛也下了台,取了自行车,如鹄父子就和学成父子、东民夫妇挥手话别。 |
家奇、如鹄父子又推掉了貌儿夫妇一块儿在县城吃饭的提议,也谢绝了玥平、兴善父子的盛情相邀。貌儿骑着旧车,辣角着新车,夫妇俩说说笑笑地朝城里骑去;胡玥平则把来时骑的两辆自行车和获奖自行车一并放到农用三轮车的后车厢里,也让他大胡兴善和媳妇沈秀荞上了车,喜滋滋地插进钥匙打着了火,嘟嘟嘟地开走了。 这时,一直等在一旁的高俊山、彭秋叶夫妇,章如钢、叶秋燕夫妇又走了来,俊山说:“今天我请客,要不是奇叔和如鹄兄弟帮忙,就没有我和秋叶的今天。”如钢也对家奇说:“大大,你就让俊山了了这个心愿吧,俊山夜个黑就和我说了,今天一定请大大和如鹄喝酒的。” 家奇又以同样的理由谢绝了如钢和高俊山。于是大家一块出了体育场大门,才依依不舍挥手道别。如钢、俊山他们骑车向西,进了县城;如鹄和家奇则骑车向东,朝着回家的西渭公路骑去。 高音喇叭继续一遍遍播放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家奇竟然跟着喇叭的旋律唱起来。如鹄看到骑着崭新自行车、胸前戴着大红花的家奇兴高采烈的样子,也不便打扰他,只是骑着旧车子,心情舒畅地紧紧跟在家奇的身后。 如鹄转正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四十多元后,就拿出一半二十多元给家里买了一部延河牌半导体收音机,买回后家奇果然爱不释手。家奇往往在家里一边干着家务活,一边听着收音机,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就是他在收音机里学会的。 |
首页 上一页[44] 本页[45] 下一页[46] 尾页[1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