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文学 -> 神蟒原:关中农家沧海桑田,浓郁风土人情 -> 正文阅读 |
[小说文学]神蟒原:关中农家沧海桑田,浓郁风土人情[第41页] |
作者:关中马 |
首页 上一页[40] 本页[41] 下一页[42] 尾页[1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轮杯酒继续喝着,五碗四盘子和白白的小花馍就端了上来。兴善给永寿老汉和胡杨氏用花馍各夹了一条白片,分别递给二老,大家才开始吃馍。永寿老汉一个夹肉馍刚吃完,儿媳青云就端来了两碗卧着两个荷包蛋的长寿面,递给老两口一人一碗。 大家边吃边聊,聊得正欢,门口有人喊“王书记来了”,就见两个穿着灰色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人,推着自行车进了门。 兴善、玥平父子俩马上离席,迎了上去。家奇认识其中的王书记,就是原先神蟒原公社主管教育的副主任王振国,现在已经成了原西公社的党委书记。跟着王书记一块儿进来的干部年龄稍长,看着朴实稳重,却目光炯炯,推着的自行车无铃无瓦圈无后座无后撑,他只好靠在院墙上。 王书记撑好车子,先给和自己一块来的人与兴善做着介绍:这是胡寨府大队的支部书记胡兴善;这是咱县上县委书记郭从军。听过介绍,大队书记和县委书记热情地互致问候,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郭从军脸上流露出的是对胡兴善这个传奇人物的钦佩、敬重;胡兴善对县委书记能来给父亲祝寿深为感动、兴奋。他不解地问道:“我这么小范围地给父亲办个寿宴,咋就惊动了两位领导的大驾哩?”王书记说:“你的范围再小,可你手下的队长都知道。我前几天在你们大队搞调查研究,咋能不清楚?!” |
这时,一块围上来的队长们都笑,胡兴善就责怪他们,说既然你们知道领导要来,就应事先告知我一声,我也好有个准备么,最起码等领导来了再开席呀!大家就说,王书记特别叮咛,说不要告诉你,怕他临时有事来不了,咋好意思让大家久等哩? 胡兴善把郭从军和王振国带到中间一桌,给自己和永寿老汉中间加了两个座位,然后给两人和大家互相介绍,两位书记也就和大家一一握手。郭书记紧握着永寿老汉的双手,大声说道:“您老身体还很硬朗,有福啊!” 王书记又过去从自己车子后座上取下一纸箱挂面,交给走上前来的胡玥平,说这是给你爷送的长寿面;又和郭书记一起,展开他手上拿着的装裱精致的一幅中堂和一副对联,说这是郭书记的墨宝,专为老寿星祝寿写的。胡兴善连说“感谢感谢”,并吩咐玥平挂到客厅墙上。 马上有几个年轻人过来帮忙。正面墙上因为贴着领袖像,不能挂。大家就七手八脚在客厅侧面墙壁上,挂好了红色的中堂和对联。中堂是一个敦实厚重的“寿”字,两边是工笔正楷的柳体“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
客人们眼光都齐刷刷盯着新挂的中堂和对联,不管识字不识字的,都在交头接耳地夸赞着:好字!好字! “今儿个县太爷大驾光临,”永寿老汉笑呵呵地说,“我小老儿可是脸上光彩得很哩!” “是啊是啊!”胡杨氏说,“不怕大家笑话,我也快活到了八十岁,咱这胡寨府村离渭阳县城也就十多里地,我可是从没有见过咱们历朝历代的县太爷哩!” “二位前辈,容在下解释,”郭书记笑着说,“二位左一个‘县太爷’,右一个‘县太爷’,让我的脸上扑哄扑哄的直发烧。现在我们早都不讲究称呼官太爷了,叫‘人民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 “诶,诶!不敢,不敢!不敢叫‘人民公仆,’还是叫人民的父母官好。”永寿老汉说,“你看嘛!普天下哪有父母对儿女不好的?可是有多少仆人对主子是忠心耿耿的?所以说,老百姓其实都希望县太爷是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哩!” “说得有理!说得有理!”王书记哈哈笑道,“看来郭书记这个父母官的称呼是去不掉了。” |
“既然这个称呼大家喜欢,我也就不再推辞。”郭书记有点严肃地站起来,面向大家说,声音也开始慷慨激昂起来,“这是父老乡亲们对咱们这些党的干部最大的信任,最大的期待!古时候也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说,何况我们这些党的领导干部呢!咱们必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咱们就对不住这些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就不配做真正的共产党人!”郭书记话音一落,几个桌子上的客人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胡兴善被郭书记的讲话感染,他也站起来说:“县委郭书记和公社王书记能屈驾前来给父亲祝寿,使得胡家蓬荜生辉,我深受感动也深表谢意。”然后看了一眼郭从军:“大家鼓掌欢迎郭书记指示。” 一阵掌声过后,郭从军又站起来,态度谦恭地说:“首先,我作为来宾,感谢主人和大家的热情;可我还是要毫不客气地批评兴善同志,不要来过去的老一套嘛!只要是领导讲话,就说是指示。我今天没有啥指示,我是以个人名义,也是以一个晚辈的名义,专程前来为胡老先生祝寿的。”说着,倒了一杯酒,双手递到永寿老汉面前,“我借花献佛,借酒祝寿,祝福胡老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哈哈哈!谢了,谢了!”永寿老汉接过酒杯,开怀大笑,“有父母官敬酒,小老儿感恩不尽!”说完,脖子一扬,一饮而尽,酒盅还给了郭书记。 |
郭从军又倒了一杯酒,说要敬胡老夫人,胡杨氏说:“郭书记,你不懂咱农村喝轮杯酒的规矩呀?你敬酒也要喝酒的。只有女人只倒酒不喝酒,所以女人的敬酒叫‘看酒’。” “好,好!我懂,我懂!”郭从军笑着,把酒自己喝了。然后又给胡杨氏倒了酒,也是双手递给她,也说了祝福的话语。胡杨氏高兴地喝了酒,空杯子还给郭从军。郭从军又喝了一杯,才把酒盅摞在酒壶上,递给了下首的王振国。 王振国和郭从军一样,给两位老人敬了酒,自己也喝了酒,又把轮杯递给了胡兴善。永寿老汉哈哈笑着说:“我不敢喝了,你们年轻人继续喝吧。我今儿个太高兴,已经喝得有点头大了。” 两位老人接着吃他俩的长寿面,喝酒在晚辈间继续进行。 胡兴善敬过了郭从军和王振国,才把轮杯传给了章家奇。 章家奇敬了两位书记,又敬老同学胡兴善。敬酒时章家奇说:“感谢兴善兄多年来对家奇的帮助!我这二十多年来只要是有了困难,你老哥总是及时地伸出援手。” |
胡兴善说:“老同学,你就别客气了。我胡兴善能有今天,还不是你章家奇的功劳?我当年要是不在你那里学习种桑养蚕的技术,哪有我大队目前的集体经济?” 王振国接住胡兴善的话题,对章家奇说:“原先只知道你教子有方,属于农村的文化人、能人,今天才知道这胡寨府村的种桑养蚕,最早是起源于你章家奇!”郭从军连连说:“了不起,了不起!那你为啥最后却没有把养蚕坚持下来?” “郭书记有所不知,”胡兴善说,“家奇和我家虽说隔着一条西渭公路,相距也就三四里地,可分属两个公社。他们村的人当年在家奇引领下,种植了好多桑树、果树,可在加入高级社后就被砍了,‘大跃进’时炼钢铁,被当成柴火烧了。我当时因为是我们村合作社社长,才顶住了方方面面的压力,把这些桑树当作集体财产保留了下来。” 这时,在座的几个小队的队长也轮番地开始敬酒,他们在敬了两位书记后,都要敬酒给章家奇,都要夸赞他们的种桑养蚕多亏了章家奇的帮助;同时,大家都对章家奇村上没有像胡兴善一样的好干部,而被砍掉了桑树、逼迫放弃了家庭副业感到痛惜! |
“今儿个有幸和咱的父母官在一块儿吃饭,”章家奇说,“说句心里话,这么多年政策多变,可其中有一条却也始终没变过,就是对咱社员管得太严、管得太死!这也不让搞,那也不让搞。社员搞不了副业,手头自然就紧了,日子自然就穷了。现在好了,政策放宽了,我队上也允许社员出去挣钱了。我如今在咱县剧团学生班当炊事员,每月工资六十多块,年前还发了六十多块奖金。我现在最怕的,就是害怕哪一天政策又变了,又不让社员出去干活挣钱了,还得过以前的穷日子。” “哦,工资不低么,和我的差不多嘛!”郭从军说,“说实话,我们党也认识到在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一段很大很长的弯路,让百姓受了苦,遭了罪。现在,粉碎了‘四人帮’,我党已不再迷信一个人的一句话就是真理,就是最高指示、最新指示,一句顶一万句,而是经过大辩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经过拨乱反正,已经把工作的中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了。你放心,过去那些极左的农村政策,那些永无休止的阶级斗争,那些梁效等人连篇累牍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狗屁文章,永远不会再有了!” |
“对呀!”王振国说,“现在就是要想方设法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前天,在县‘三干会’筹备会上,郭书记听了我关于胡寨府大队一直搞着种桑养蚕的集体副业的汇报,就要来实际考察。我说后天是胡老先生的生日,郭书记当下就写了字,让人裱了,想今天来一方面祝寿,一方面谈谈发展集体经济的事情。”王振国在原西公社上任后,就来到远近闻名的胡寨府村蹲点调研,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致富典型,就把情况向县委书记郭从军做了汇报。 “你看你看,”郭从军说,“咱俩路上说得好好的,在给老人祝寿时不谈工作,咋扯着扯着,就扯到了工作上。” “不咋,不咋!”永寿老汉抽着旱烟说,“在我的寿宴上,你们这县、社、大队、小队的领导都到齐了,正好开个‘四级干部会’。为咱老百姓谋划事情,我胡永寿愿意听,听着也舒坦,也高兴!” “好,既然老寿星愿意听,咱们就边吃边聊。”郭书记说。 敬酒程序结束了,轮杯酒继续喝着,大家也随意地聊起天来。郭从军问胡兴善:“兴善同志,你大队各队今年的劳动日值是多少?” “五个生产队,最高的一块八毛六,最低的一块五毛八,平均一块七毛二。”胡兴善说。 “了不起,了不起!”郭从军说,“这几年我一直在郭镇工作,每年各队的劳动日值很少有超过五毛钱的,还有个别队只有几分钱,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我早就听说过咱县上的胡寨府村富裕,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富裕。刚才我和振国书记到各队转了一圈,发现咱们大队已经没有了破旧的土墙土房,几乎清一色青砖到顶的拱脊大房,大房后边厦子房也至少有十几层青砖垫脚。就连沟里的五队北窑村,现在一眼窑洞都没有了,都住上了青砖瓦房,不简单,真不简单!我就想把你作为先进典型,让你在年后的‘三干会’上,把你的经验好好地给大家谈一谈。” |
“好,”胡兴善说,“既然郭书记讲得这么重要,那我就做个准备,在‘三干会’上,把胡寨府大队种桑养蚕的事情好好地介绍介绍。” “不光讲种桑养蚕的事情,”郭书记说,“也讲讲胡寨府村这么多年的变化,讲讲社员们日子过得好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变化嘛,我还真谈不上啥,”胡兴善说,“除了‘三年困难时期’吃的粮食短些,下来这么多年,社员们够吃,手头也比较宽松,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嘛!” “你看看你胡书记,”王振国说,“你这叫谦虚,也叫‘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刚才和郭书记就看到了你们村的变化,你看看你们村里的街道,你们家家户户的住房,你们村男女社员的衣着穿戴……” “对呀!”郭书记笑着说,“据振国书记汇报,你们大队五个队,队队都有拖拉机。犁地、耙耱、拉运、碾打都不用牛马驴骡这些牲口了,同时也节省了大量人力,投入到种桑养蚕当中;还有,各队都有五眼以上的深水机井,都配备了电动水车或水泵,天旱时也可以漫灌全部农田。这些都足以说明,你们村已经用机械的力量、电的力量,基本代替了几千年来老祖先流传下来的人力、畜力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耕作方式,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水利化,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变化嘛!以后咱关中就是十年不下雨,你胡寨府村百姓的吃饭、花钱都没麻达,咋能没啥说哩?!” |
“郭书记、王书记,我知道了,”胡兴善笑着说,“就是想办法把我们村说得越好就越好呗!” “是啊!是啊!”王振国也笑了,“就是把你们村好的变化都讲出来。” “那这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么?”胡兴善依旧笑道,“这种自己夸自己的事情,我胡兴善从来没做过,就怕做不好。” “这不叫‘自卖自夸’,”郭书记说,“这叫介绍先进经验。你不把坚持搞集体副业的优势、好处讲出来,咋让大家向你学习嘛!” “好,明白了,”胡兴善严肃了,“请两位书记放心,我一定尽力而为!” |
“我补充一点,两位书记看对不对,”章家奇说,“我们九里店村社员手上一直钱短,又离胡寨府很近,就把年年分的肉票、布票、棉花,甚至需要粜出的细粮,都偷偷卖给了胡寨府村的社员。为啥要卖到这儿哩?因为大家知道,胡寨府村社员的手里有钱,有钱了也就大方,不管啥的,都能卖个好价。” “家奇说得好,这些都可以加进去嘛!还有,郭书记,”王振国笑着问,“咱陕西的‘八大怪’里有一句‘姑娘不对外’,你听过没有?” “听过,听过,”郭从军笑说,“就是说咱们关中平原好,姑娘不愿意嫁到外地去。” “可在胡寨府村,这一怪的范围就更小了,”王振国说,“胡寨府村五个队,拉扯起来几乎都是亲戚关系。为啥哩?村里的女青年非本村的男青年不嫁嘛!” 王振国话音一落,大家都哈哈笑起来。 “我们村的男娃娃有福,”永寿老汉笑着说,“不只是咱村里的女娃娃抢着嫁,外村一些出色的女子也争着抢着往咱胡寨府村里嫁哩,我孙子媳妇就是其中的一个。”永寿老汉说完,脸上流露出幸福和自豪的笑容。 |
几个队长接着永寿老汉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都说当爷的最喜欢这个孙子媳妇沈秀荞了,人家是原东公社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曾演过《红灯记》里的李铁梅,却嫁给了原西公社胡寨府村的胡玥平。其中一个队长说,今天是爷爷的八十大寿,孙子媳妇既然演过李铁梅,就应该给爷爷唱一段。这个队长话音一落,其他几个队长都说好,马上跟着起哄起来。郭书记也来了兴致,说咱关中平原时兴过大寿请个戏班子唱堂会,咱自家有这么好的演员,自然是亮亮相的好嘛! “平儿,”永寿老汉喊旁边席上招呼客人的胡玥平,“可以开始了。” “好唻!”胡玥平应了一声,快步走进里间屋子,带出来化好妆的三名演员,还有五六个乐队成员。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胡玥平和沈秀荞小夫妻俩,为了给爷爷祝寿,提前做好了准备,请来了原东公社文艺宣传队的主演和乐队。 鞭鼓一响,打板开场,板胡和二胡拉起来,锣鼓家伙敲起来,胡家宽敞的厅堂里,即刻被秦腔戏高亢悠扬的旋律所充满。 第一位出场清唱的自然是沈秀荞扮演的李铁梅。她穿着和京剧铁梅一样的红色上衣,毛蓝裤子,梳着很长很长的辫子。她的扮相和京剧里的铁梅不差上下,可看起来更年轻,更水灵,更俊俏。沈秀荞一曲《我家的表叔数不清》,赢得了满堂的喝彩声和长时间的鼓掌声。 李玉和和李奶奶的扮演者也轮番演唱了各自拿手的选段。 ………… |
………… 演唱的间隙,郭书记问胡兴善,儿媳戏唱得这么好,扮相也这么好,咋不去咱县剧团哩?想去的话,我可以推荐推荐。胡兴善说,谢谢书记好意!前年原东公社秦腔戏汇演在县上获奖后,县剧团领导就想让秀荞进剧团,可秀荞说她唱戏是业余爱好,她想上大学,最终想当一名教师。后来和咱玥平结了婚,刚结婚过来就碰到咱大队招教师考试,她的分数最高,就在咱胡寨府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 胡兴善还补充说,秀荞当教师可是实打实考上的,我这当公公的大队书记,可是没掺杂一点意见哟!一旁的王振国也插话对郭书记说,胡书记在大队招工、征兵和以前推荐上大学过程中,从来都是公正无私、先人后己的。他的三个儿子毕业后,只有老二当了兵,现在刚复原,还没有安置,老大、老三都在队上劳动——这也是他一直被群众拥护爱戴的一个重要原因 。 胡兴善说大儿子胡玥平上高中时文革开始了,我就不让他上学了,他回来就爱上了种桑养蚕,是咱大队的农业技术员,目前正在筹划着建起大棚种桑,盖起温室养蚕。这样,咱们关中就会像南方一样,一年不只有春蚕,夏蚕,还会有秋蚕,冬蚕,蚕茧的产量就会翻一番哩!胡兴善看着前边穿插清唱的胡玥平说。 |
没有妆扮的胡玥平清唱的是《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打虎上山》。当年他们原西公社宣传队在汇演中虽然没有获奖,他自己却因主演杨子荣和原东公社获奖演员沈秀荞一见钟情,喜结连理。要知道,沈秀荞可是半个渭阳县都知道的人物尖子,在汇演期间更是出尽了风头。 “了不起!了不起!”郭书记感叹道,“胡书记,你的儿子儿媳,不仅是郎才女貌,而且都是既有貌又有才的年轻人。你胡书记的事业后继有人,有福气,有福气啊!” 胡兴善没有谦让,微笑着频频颔首,明显是打心眼里接受了郭书记的赞赏。 这时,铁梅、奶奶、李玉和最后的刑场对唱,把演出推向了高潮,鼓掌声、喝彩声响成一片。永寿老汉的寿宴,在这种非常喜庆的气氛中,闹腾了一个多时辰方散。 注释 (1) 累得席席:指劳累达到了极限。 (2) 阿家:媳妇的婆婆。 (3) 阿公:媳妇的公公。 |
除夕黄昏,家奇带着福儿、家丰、家满、家旺以及各家的下一辈人,来到章氏墓园祭祖。当纸钱烧起来的时候,家奇这一辈人在心里念叨的不尽相同,可有着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告诉长眠地下的先人们,现在世道好了,政策好了,日子也好过多了,请先人们放心! 祭祖结束,大家分别回到自己的小家庭里吃团圆饭。自从章四老汉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就分成了三家。章何氏去年辞世前,一直和家旺住在一起,家旺就住在老屋。家丰和家满分别在近几年向队里申请了庄基地,都盖了和老屋一样的对檐六间厦子房。如今,家丰有了儿子如槐,女儿如柳;家满有了儿子如松,女儿如杏;家旺也有了儿子如柏,女儿如桃。福儿的继子三根也有了一个女儿,取名冬燕;入赘到何家村的继儿也有了两儿两女,每年章家约定待客的日子正月初四,继儿夫妇会带着孩子们回来走一走。 大年初一,一家人在家里吃团圆饭。到了初二开始走亲戚,就几乎全家出动了,只留下如露给侯娜帮忙,照顾服侍着月婆侯萍。 如鹄带着丰厚的四样礼去了西安纺织城,代表侯萍给岳父岳母拜年,也通知了正月初九儿子小龙满月要摆酒席,家里要去追节可放到正月初九。如鹄转正以后,侯萍对她父母讲凭着如鹄的能力,不会长期待在教育界,况且现在已经到了公社教委,不是普通的教师;将来有机会进入政府机关,继而一块儿调入西安城,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侯家对如鹄的招待很是热情。在丰盛的家宴上,岳父拿出来四十多元一瓶的茅台酒让如鹄喝,如鹄受宠若惊,因为他目前的月工资也就四十多元。 |
如鹰骑着自行车,自行车横梁上绑了一个小座椅,小座椅上坐着大龙,薛蓉则坐在后座上,一家三口来到了县东的薛家村,给大龙外爷外婆拜年。大龙妗子、薛蓉弟媳有心对如鹰开起像招待新女婿一样的玩笑,就在给如鹰进门后煮的八个荷包蛋里,只放很多盐,不放醋,咸得像咬着钉子,让如鹰吃得很艰难;中午包的饺子里,又有两个饺子全包着辣椒面,一点盐没放,吃得如鹰流泪冒汗。如鹰说,他妗子,这是对付新女婿的花招么,你咋还对付我这老女婿哩?大龙妗子说,这是我村里的习惯,不管新女婿老女婿,只要有人跟你这样耍,才算是人家喜欢你这个女婿嘛! 十多年以来,青青为了不让二姐的漏划地主成分影响自己孩子的前程,和二姐划清了界限;又为了向世人表示这个界限划得很清,怕在娘家碰到二姐,竟然也和娘家断绝了来往,只在如鹄外爷外婆去世时,家奇、青青不得已去过两次。为这事如鹄两个舅舅很生青青的气,可青青说这怪谁哩?谁叫二姐是漏划地主分子,我不下狠心划清界限,我家这一群儿女的前程谁负责? 现在大家已不再考虑阶级成分的问题,“地富反坏右”的子女一样可以凭考试分数上大学,家奇、青青就想今年去见见两个哥哥,也想在如鹄舅家见见多年没有丝毫联系的可怜的二姐。 青青就和家奇一起,正月初二这天,带着如鲲、如鹏回了娘家。在大哥家碰到了早到的二姐,青青只说了一句“二姐呀,这么多年我对不住你呀!”就抱着二姐泣不成声。二姐也哭了,她也抱着妹妹,颤抖着声音哭着说:“好妹子哩!我不怪你——跟阶级敌人划清界限的人,天底下一层哩,又不是你一个。” “唉!啥个阶级敌人嘛,现在想来真是可笑!”一旁的家奇说,“明明是亲亲的姐妹,愣是搞成了阶级敌人,人为地制造了多少令人悲伤的莫名其妙的矛盾哟!” |
首页 上一页[40] 本页[41] 下一页[42] 尾页[1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文学 最新文章 |
长篇小说《程咬金日记》寻出版、网剧、动漫 |
亲身经历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转载) |
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成长史 |
午夜咖啡馆 |
原创长篇小说:城外城 |
长篇小说《苍天无声》打工漂泊望乡路底层小 |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骂,世人 |
原创先秦历史小说,古色古香《玉之觞》 |
北京黑镜头(纪实文学) |
长篇连载原创《黑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