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 ->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 正文阅读

[佛经]能杰法师:童蒙止观[第4页]

其他法师|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5] [放入我的收藏夹]
第四节 总述十章
具缘第一
第一章是说明修行先要具备哪些条件。
呵欲第二
第二章是说明对外界现前的环境,所执着五欲境界必须排除出去。
弃盖第三
第三章即不但对外界恶条件要去掉,而对内心修行的有害心所亦不能不除弃。盖是缠绵,盖覆我们的心意,令之昏暗不醒的意思。
调和第四
以上把内外不好的条件排除了,还不能如意地进修,这必有不调之处,所以说明五事怎样调适即容易修行。
方便第五
即指调整心态,进一步更积极而坚实地策进自己修行。
正修第六
以上五科能资助正修,方便具足,则可进修止观功夫。
善发第七
正助合一,则于用功中开发善根,众生无始以来具足种种佛性善根,未修以前被惑所盖,不能开发,今修止观,则能开发一切善根。
觉魔第八
行人善根发动,则无始业识种子动摇,诸魔恐其了生死,成佛度众生,魔属减少,故来扰乱。所以行人须为防备觉察,不为所惑。
治病第九
但虽能觉察魔事,而娑婆众生业障深重,一大不调,则有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则有四百四病生。生病则会障碍于进修,生病为障道之因缘。所以第九说明对治病患之方法。
证果第十
既魔去病除。行者得以认真做功,必有所证,水到渠成,即证无上菩提道果。
此中前五科称为二十五方便。方便即善巧义。意谓善巧修行,虽然善根福德不够,业障深重,亦能令无量功行成就,无量妙解开发,证入菩萨位。为什么业障深厚能证止观三昧?《妙胜定经》说:“四重五逆,若除禅定,余无能救。”所以《大智度论》说:能以少施、少戒,出过声闻、辟支佛上,即指此也。
智者大师自论二十五方便说:“假缘进道,所以须具五缘,缘力既具,当割诸嗜欲,嗜欲外摒,当内净其心。其心若寂,当调五事。五事调已,行五法,必至所在。世间浅事,非缘不合,何况出世之道,若无弄引,何易可阶。故历二十五法,调粗入细,检散令静,为止观远方便。”
这十章具体内容,预列如下:


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
略举:非指少举,略即纲要义,意谓把八万四千法浓缩为十大纲。此十大纲,备明修习的整个概念。从凡到圣的始末因果,我们可以从十大纲排列的次序之名就知道了。
急要:急切、紧要之意。
即指有初发心真正想了生死,速证三昧,度化众生,超出三界,依此十章修持最为急切紧要。
当知末法时期,邪说炽盛,或说男女杂交,可得解脱;或说食肉,便可超度;或创宗立派,自封祖师;或说一法六印,便能开悟,种种语言,迷惑世人。或装神弄鬼,故作神秘;或说即刻成佛,哄诱后学。如是之人,多为鬼魔附体,这些人也能具邪智慧,无碍辩才,甚至神通广大,具大威德。初心之人,最容易为之迷惑,为魔所用,终为魔王眷属,陷于生死苦海。为免于被迷惑,所以大师悲悯,而叮咛曰:“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以此作为学修标准,即不误于邪途。
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
此句意谓,如果能够不着文字相,善巧体会止观双修的正意,而修习之。将心安住于自性清净的法理中,就可以免除灾难并得胜境现前,发无漏定,生无漏智解,证得无漏的菩提涅槃圣果了。
善取其意:即指闻慧和思慧。大师指示学人不要执着文字名相,要善取文中之义,而指导修行。如依指而见月,所以称为“善取其意”。
而修习之:即修慧。指示学人要善巧依止观双修的正道,而修习之。
安心:一般指由于修道体验,或对教法的理解,而将心安住于一处,并达到安定不动的境界。本宗所指的安心:即善巧以止观安住法性称为安心。可分为自行、教他二种安心。又因随顺众生根机的利钝差别,可分为六十四种安心,详见《摩诃止观》。据九祖《止观大意》所说:不论人的利钝,皆以止观安住于法性的理体,称为总明安心。而顺应利钝的根机,所产生的六十四种安心方法,称为别明安心。总之,止息心的散乱,观照自性清净,将心安住于法性之理者,称为安心。“免难”即指免除二种生死之灾难了。
发定:由专念一法而心住一境,遂得胜境现前。亦即初因思维的加行、思维渐渐微细,乃至觉想俱亡,即达于三昧正受的境界。终与所观的胜境冥合,得以分明了知,而称为发定。
生解:生无漏智,解一切理。
无漏:漏指漏泄,乃烦恼的异名,指贪嗔等烦恼,由眼耳等六根,漏泄不止,所以称为漏。又漏指漏落,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所以称为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的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等。
圣果:指依据圣道,此圣道即无漏智,行人依此圣道所证的果报,所以称为圣果。
第六讲  二十五方便
第一节  具缘第一
具是具备。缘是条件。在第一章中先说修止观前需要具备的五种条件。所谓五种即指:
(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近善知识。
经云:“四缘虽具足,开导由良师。”所以用此五法作为入道之阶梯。
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
夫:古文中的发端之词,表示下面有所议论。
发心起行:智者大师在《禅门》中说,有十种发心修行,皆非正确,都要纠正。
1.为利养故,发心修禅,此发地狱心。
2.邪伪心生,为名闻称叹故,发心修禅,此发鬼神心。
3.为眷属故,发心修禅,此发畜生心。
4.为嫉妒胜他故,发心修禅,此发修罗心。
5.为畏恶道苦报,息诸不善业故,发心修禅,此发人心。
6.为善心安乐故,发心修禅,此发欲天心。
7.为得势力自在故,发心修禅,此发天魔心。
8.为得利智捷疾故,发心修禅,此发外道心。
9.为生梵天等处故,发心修禅,此发上二界心。
10.为度老病死苦故,发心修禅,此发二乘心。
以上十种皆非此处所讲的发心起行之义。此处所指发心起行者:指由发菩提心,生起四弘誓愿之大行,所以称为发心起行。
欲修止观者:即指为了圆满四弘誓愿,所以发好欲心而修止观的人。
为什么发菩提心,生起四弘誓愿的行人,要归结到修止观上呢?
当知四弘誓愿中的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如果没有六通、四辩,就不能彻底度化众生。如果想要得到六通、四辩,非禅定而不能开发。所以《法华经》云: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即是此意。
第二句“烦恼无尽誓愿断”,欲断烦恼非禅不治,从禅发慧能断结使,无定之慧,如风中灯,所以要双修止观。
第三句“法门无量誓愿学”,想要知道一切法门,《摩诃衍论》说:“如诸佛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所有功德都在禅中。”经云:“菩萨入无量义处三昧,能知一切无量法门。”所以说“法门无量誓愿学”之人,不可离于止观。
第四句“佛道无上誓愿成”如果想要具足无上佛道,不修禅定,尚且不能得生上二界及声闻等三乘果位,何况能得佛位?应当知道想要证得无上妙觉,无论修什么法,最后必须入金刚三昧定,而各种佛法才能现前。所以说:发心起行必归结到止观上。
这二句“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话的目的,是指出修止观人的动机要纯正。所以此文一开始就说发心起行等。
要先外具五缘
指想要修止观的人,已经知道正确的发心,去除十种非心,为了圆满四弘誓愿之大行,必须要修此止观。想要修止观,必须外具五种条件。哪五种呢?
持戒清净:为什么持戒放在第一呢?因大小二乘以戒为本,所以先予说明。
衣食具足:戒律既然明白,想要修止观还须衣食资助,所以放在第二。
闲居静处:衣食已经具备,进修定慧还须有空闲处,所以放在第三。
息诸缘务:居处虽有空静,无所打扰。如果作有为之事,必定障碍修观功夫,所以说明须要断绝有为之事。
近善知识:四缘虽具,开导由师,所以第五说明要得到善知识。
外:指这五缘是进入修止观之前所要具备的,所以称为外。
(一) 持戒清净
总明持戒清净的重要
第一、持戒清净。 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
这句是总的说明持戒的重要,所以引《佛遗教经》作证说明。
“第一持戒清净”这句话中有四个问题:
1.持哪些清净戒?
2.怎样算持清净戒?
3.以什么法持清净戒?
4.为什么要持戒清净?
下面列出十种戒法,能含摄一切世间法、出世法,凡夫、圣人,从因到果所有的戒法,更有其余别名,总不超出这十类戒法范围。
1、持不缺戒:即是杀盗淫妄四重根本性戒。应当清净守护,犹如珍爱明珠,如果毁犯这些戒法,如器皿已有缺口,无所堪用,非是沙门释子,已经失去比丘法,所以称为“缺”。
2、持不破戒:即比丘戒中第二篇里的十三条戒法。无有破损,所以称为不破。如果毁犯这些戒法,如器皿已经破裂,名字虽然称为破戒,但还是胜于缺戒之人。
3、持不穿戒:是持比丘戒中第三篇堕法戒。如果有毁犯,就如器皿穿漏,不能受道,所以称为穿。
4、持不杂戒:即是持定共戒。这是指事相上禅定,得事相禅定就可以自然持守。虽然持守戒律威仪,如果心念破戒之事,就称之为杂。但禅定力量扶持心中,欲念自然不起,所以称为不杂。如《大般若经》云:“虽不与彼女人身合,而共言语、嘲调、见男女相追,皆污净戒。”《十住婆沙》云:“虽制其事,而令女人洗拭、按摩、染心共语、相视、或限尔许日持戒、或期后世富乐、天上自恣,皆名不净,若持不杂,悉无此等念也。”
5、持随道戒:这戒法随得道而共生起,所以称为随道戒。此戒能随顺真谛理,能破见惑。
6、持无著戒:指见真谛理而成圣果,于思惑不生染着,所以称为无著戒。此二戒依真谛持。
7、持智所讃戒:指菩萨化他,为佛所赞。所以称为智所赞戒。
8、持自在戒:指于世俗中度化众生而得自在,所以称为自在戒。此二是依俗谛论持戒。
9、持随定戒:指随着首楞严大定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示现于十法界中度化众生,虽然威仪起动,而能自然常静,所以称为随定戒。
10、持具足戒:前面所讲各种戒法,仅是律仪防止,所以称为不具足。现在是依中道之法,而发起戒法,因此无戒不备,所以称为具足戒,这二戒是指中道第一义谛戒。
1、持哪些清净戒?
答:即是上面十条清净戒。
2、怎样算持清净戒呢?
答:以上十条从凡到圣,在凡夫位置时,前面四类戒法不犯。在声闻位时,在十类戒法中,第五第六两条戒法不犯。在菩萨位时,第七、第八两条戒法不犯。进趣十地之后第九、第十两条戒法不犯。
3、以什么法和心来持守,使戒律清净?
答:即是以菩提心止观法使戒清净。
如何以菩提心、止观法门使戒律清净。下面再分析。
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清净戒
1、依文释:
如佛在《遗教经》中说:“因为依据此些戒律法门,能够得到各种的禅定,生起了灭苦的智慧,所以出家的比丘们应该要持戒清净。”
2、依理释:
依因此戒:即指因为依止上述的十类戒法。
得生诸禅定:
1.先摄前四戒于心,但是因缘所生法,通为所观境。而得四禅八定。
2.次二戒:即是观因缘所生法空,即是空观持戒。而得真谛三昧。
3.次二戒:即是观因缘所生法假,即是假观持戒。而得俗谛三昧。
4.次二戒:即是观因缘所生法中,即是中观持戒。而得中谛三昧。
“及灭苦智慧”
证四禅八定得有漏智慧,灭三恶道苦;证真谛三昧,得无漏智慧,灭界内见思之苦;证俗谛三昧,得道种智慧,灭界外尘沙烦恼之苦;证中谛三昧,得一切种智,灭无明究竟之苦。
以下列表,总示说明:


如上依次第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所以劝导比丘应持戒清净。
如果依据十戒三学一体(又名依戒而生起禅定的修法)来说:
1、持第一类,观因缘所生法的前四戒:都作为所观修境界,如果观一念之心,从恶因缘而生起,就能破毁前面四类戒法。现在学止观法门,以善顺的心,防止恶心的生起,就能让前面四类戒法等,善顺成就,而得无所毁损。所以这学止观的善顺心,有止息恶念的作用。恶心既然停止,身口之恶也就随之停止。此止即是善法,所以顺善之心就是行持善法。这停止恶法的善心即是“止”,顺于善法即是“观”,这就是观因缘所生心的止观法,持守了四类戒法,达到三学一体,所以称为止观法持戒清净。以下空假中三类六种戒法,也如此类推。持十类戒法,从始到终都要贯穿着菩提心在内,所以称为以菩提心止观法来持戒。
2、观因缘法即空持戒:即观前面善恶因缘所生心即是空,如果观这些善恶因缘所生法和心,有假名之设立,设立背后有实法的存在,此即依有而起执见。
如果观善恶假名,这些善恶法是断灭,这就是依断灭而起执见。
现在离开执实之有和断灭之无,但观因缘生一切法,本性空寂。由此观察修持空观,能随顺无漏法,防止生起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种邪见,所以称为第五“随道戒修法”。
再进一步重缘这些空观,思维纯熟,历六缘对六境,在一切处,而能当下即空,就称为第六“无着戒修法”。由此防止思惑的生起而善顺真谛,所以称为观因缘心即空持二种戒。
3、观因缘心即假持二种戒者:
即虽知假名与实法的执着心,是虚妄空无的,但不停留在沉空落寂当中。从空出假,在一切处化度众生,即持智所赞戒。
虽广分别无量心法,但有名字,如虚空相,不生爱着,能随缘化度,不为如幻如化的法所束缚了,名为持自在戒。
知此假观,防止空无之心,善顺俗谛度化的理,防止空故,即止。顺俗度化即观,是名修假观持二戒。
4、观因缘心即中持戒:即观此心性,毕竟寂灭,心本非空,亦復非假,非假故非世间,非空故非出世间。既然是非贤圣法,亦非凡夫法,则二边寂静,能如是观,名为上定。心在此定中,如如不动,但能观照真俗二谛,随如是定,真名持戒,故名中观持随定戒。此中观双遮双照的定,包含一切法门戒,故名中观持具足戒。
如是观心,防止凡圣二边,无明诸恶一时断绝。善能顺于中道一实之理,防止二边即止,顺于中道即观,是名中观持二戒。
当知中道妙观是戒的正体,如此观修即是,上品清净究竟持戒,故曰:“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上面所解,即戒当体是止观,止观当下是戒法。
由上所列可以看出戒与禅定、智慧的关系,也就是说天台宗的教法,对应三无漏学的修法,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
此十戒三观法门,实为凡夫一生成就、速证佛法的至尊最胜的无上大法,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是天台宗不共它宗的独特法门。因为以凡夫之身去持诸佛菩萨的戒法、证诸佛菩萨的定慧、悟入诸佛菩萨果地,实为不可思议。
三种持戒之人
[原文] 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 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 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 受染色。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著。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 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 可灭除。
上品持戒人
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
然而有三种修行人的持戒情况不同,第一种是怎样的呢?如果这人还没有成为佛弟子的时候,没有造过五逆的罪业。
五逆者: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者。五逆有大小乘之区别。
(一)小乘五逆, 又称下品五逆:
1.弑(杀)父
2.杀母。(此二种属弃恩田)
3.杀阿罗汉。
4.出佛身血。
5.破和合僧。(此三坏德田)。
破和合僧分二:
1、离开原来所属的教团,而成立新教团,行布萨等,称破羯摩僧。
2、若立异师异说,而另组教团,则称破法轮僧。
前二弃恩田,后三弃德田,故称五逆、五重罪。以其行为将成为堕无间地狱的因,所以亦称五无间业,或称五不救罪等。
(二)小乘近五逆罪,俱舍所立,有人称中品五逆罪。
1.污母、污罗汉尼。
2.杀住定地菩萨。
3.杀有学圣人。
4.夺僧合缘。
5.破坏佛塔(即同于出佛身血,塔为法身舍利故)。
(三)大乘五逆:有人又称上品五逆
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物、或教他随喜。
2.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门。
3.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
4.犯小乘五逆之一。
5.主张善恶无报而行十恶,而教他作。
(四)三乘通说五逆:
1.杀父母。
2.出佛身血。
3.破和合僧。
4.毁谤正法。
5.杀阿罗汉。
上面这些五逆罪不犯,故曰不造五逆。
后遇良师
后来又遇到了很好的师父。
良师的标准是什么呢?
答:
1、依自利来说,能说与通达空、无相、无作、无生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
2、依利他说,
①教化弟子能使弟子安住菩提心。
②能令修习善根。
③能令究竟诸婆罗密。
④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
⑤能令安住成就一切众生。
⑥能令具足辩才随问能答。
⑦能令不着一切生死。
⑧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
⑨能令安住普贤十大行。
⑩能令深入一切佛智。
此据《旧华严经》三十六离世间品所说的良师的标准。出家者,遇如是良师能渐次引导从发心到究竟无差错,真为良师。
教受三皈五戒,为佛弟子
教导授受以三皈五戒的修法,成为一位真正合格佛弟子。
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是皈投义。依是依靠义。这是每个佛教徒从信仰佛法,修习佛法,直至断除烦恼,证得涅槃的阶梯。佛教徒一离开三皈等于失去了佛教的生命,因此三皈是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所以三皈有五种。从最初到最后皆不离三皈。修法:
1、翻邪三皈
2、五戒三皈
3、八戒三皈
4、十戒三皈
5、具足戒三皈
所皈的对象三宝也分多种,今略举几种:最初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理体三宝。
什么叫最初三宝呢?佛住世时的佛为佛宝,所说的四谛法等为法宝,五比丘为僧宝。
一体三宝:指我等心体包含无外,是体大的佛宝。心识的相有轨范的作用,流转升沉时,还能任持自性,遇善缘时能生起智解,是相大的法宝。心识的用是周备的,有过尘沙般的妙用,无尽的用一一同于觉性,是用大僧宝的意思。简单来说,本觉之性是佛宝,始觉之法是法宝,本觉始觉合一是僧宝,此为通途说法。
理体三宝:诸佛五分法身是佛宝,灭谛无为是法宝,有学无学是僧宝。
此处所说的教受三皈,乃指翻邪三皈,三皈的对象是住持三宝。什么是住持三宝呢?佛像、经书、凡夫僧。因由住持三宝,而引皈自心的一体三宝,佛住世时授三皈即禀五戒,佛灭度后根机渐顿,三皈已再受五戒。五戒即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因犯者,则破五分法身,及一切佛法。此因五戒是一切大小乘戒的根本,若犯五戒,则不得受一切大小乘戒。此五通称为戒,以防非止恶为义,以能防恶律仪之非,能止三业所起之恶,故通称为防非止恶。
《大乘义章》卷十举出三皈的旨趣有三:
1、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法
2、为求出世涅槃
3、为利益众生
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
如果得以出家为僧,先受沙弥十条戒律,其次进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比丘尼,自从受戒以来,清净地护持戒律,一点都没有毁坏犯损,这就称为是上品的持戒人了。
出家:有三
1、出红尘之家,即出父母之家,即凡夫之人的出家。
2、出三界之家,即圣人之出家,指二乘人。
3、出无明之家,即指佛菩萨者。
沙弥三义:息慈,即息恶行慈也。勤策,精勤策励(出分段生死—藏通沙弥。出变易生死—别圆沙弥)。求寂,祈求涅槃之乐(求偏真涅槃—藏通沙弥。求大般涅槃—别圆沙弥。
比丘三义:破恶:(破见惑思惑之恶—藏通比丘。破尘沙、无明之恶—别圆比丘)。怖魔:(怖天子魔、死魔—藏通比丘。怖五阴魔、烦恼魔—别圆比丘)。乞士:(乞生灭、无生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藏通比丘。乞无量、无作谛缘度等法—别圆比丘)。
沙弥与比丘之四教不同:
藏教沙弥——若息见思之恶情,修生缘之大慈。
通教沙弥——若息见思惑,修法缘慈。
别教沙弥——若次第息三惑、修三慈。
圆教沙弥——若一心圆息三惑、圆修三慈。
生缘慈:知一切众生皆在轮回,都是过去父母兄弟六亲眷属,我应令他得到快乐利益的观想。
法缘慈:知一切法,我及他人,其性本空,因缘所生暂时而有,本无有实,怜众生无知,常求虚妄短暂安乐,应生顺众生的观想,故名法缘慈。
无缘慈:不执人我想,怜悯众生,执事相为实,造罪轮回,受诸苦痛,发心救济,脱苦证真,故名无缘慈。
具足戒:意为完全圆满戒的意思。(比丘有二百五十戒,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此乃相对沙弥戒、五戒、八戒等不全戒而言,故云具足戒。此具足戒是禅定、智慧之因,能得涅槃之果,故名具足戒。
据上解释可知,此段所指持戒清净有二种:1、事戒清净,上品可得生天之报。2、兼理戒清净。即指上所说诸戒总摄为观境,以空、假、中三观持戒法,总为事理戒清净。若持空观戒上品清净为缘觉乃至通教菩萨人;持假观戒上品清净,为别教菩萨;持中观戒上品清净,即究竟佛陀。如是空假中三观持戒,事理不二,清净守护,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
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
此句意旨:即当知道这些持修事理不二戒的清净人,以此修行止观,三无漏学,浑然一体而同修,所以必能证入佛所证得的法。佛所证得的是什么法呢?即持戒修止观究竟清净,必证佛的法体,佛的法体即清净法身。持戒修止观功德圆满,必然证得和佛一样的相好莊严,此法相即圆满报身。定慧力庄严,以此度化众生,必成佛的法用,佛的法用即千百亿化身。
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这好像清净的衣服一样,很容易被染上颜色。
犹如净衣:指戒定慧三学一体,修持则能保持本性清净,本性清净则易受福德功德庄严。
易受染色,这句话反过来说,即指戒律不清净,法身慧命就容易被惑业所染污。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著。
第二种是怎样的呢?如果有人受了戒得到戒体之后,虽然没有犯重戒,但对于各种轻戒,多有所毁坏损灭,为了修习禅定的原因,马上就能如法地去修忏悔,这亦算持戒清净,亦能够生起禅定和智慧,这种情况犹如衣服虽然有垢染油腻,如果给予洗浣清净,各种颜色,亦是可以染上的。
这是说中品持戒人,若人受得戒已者:指受沙弥比丘戒后,所得到的无表色的戒体。得此戒体就叫做“受得戒”,我们守戒就是使令戒体不受毁坏与染污。“得了戒体”持守戒律才有所依托,圣法得以建立。诸佛菩萨的五分法身,由此戒体为首,所以护持戒律清净,使戒体增长,五分法身得以成就。
虽不犯重,如法忏悔等者:
忏悔者: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
忏:为梵音,忏摩的略译,乃“忍”义,即请求他人忍罪。
悔:为追悔,悔过义,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期达灭罪的目的。
据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之注谓,忏与悔具有不同的意义,简单来说,忏是请求原谅,悔是自申罪状等。
如法忏悔者:若指作法忏悔,依《四分律羯摩疏》卷四忏六聚法篇载,忏悔须具五法
1、迎请十方的佛菩萨
2、诵经咒
3、自白罪名
4、立誓
5、明证教理等
如法忏悔人也分三品:
1、忏悔时从身体的毛孔与眼出血者,称为上品忏悔人。
2、从毛孔出热汗,从眼出血者,称为中品忏悔人。
3、全身热而眼出泪者,称为下品忏悔人。
又忏悔时,忏悔心起立即不取造罪的念头是为上品,隔时不取者为中品,而隔日不取念者为下品。
此段明中品持戒人,亦有二种:
1、事戒中轻戒毁损,即指虽不犯于不缺戒等重戒,但于不破戒、不穿戒、不杂戒等轻戒多有毁坏,虽用作法忏、取相忏忏悔清净,总名为事戒中的中品持戒清净。持事戒中品清净必得人身。
2、兼持理戒中常受见思习气的渗漏,名理戒中的轻戒毁损,此理戒毁损,虽用取相忏或理忏,忏悔清净,总名为持理戒清净中的中品清净。如持空观戒中品清净,即为藏通二教声闻缘觉等。持假观戒中品清净,可得通别二教菩萨位。持中观戒中品清净可得别圆二教菩萨位。故曰:“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能生定慧,即能生三乘定慧也。
如衣曾有垢腻等者。
衣表法身戒体。垢腻表犯罪。浣洗如忏悔,染色表止观成就。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第三种持戒情况是怎样的呢?如果有人受了戒得到戒体之后,不能够以坚固的心护持戒律,并且各种轻戒重戒,多有所毁坏犯损。这种情况,依照小乘佛教法门,就没有忏悔四种重戒的方法,如果依据大乘佛教法门中的方法去忏悔,还是可以灭除的。
此明下品人持戒,受戒得戒以后,不能坚定心念来护持戒律,轻重俱犯。在小乘中若犯四重戒,如人断头,不能再活,故没办法忏悔。若犯其它罪尚可忏悔。今引戒中的轻重罪相,犯堕忏悔法等(作法忏)以作参考:
1、犯最重四罪:此云死罪、断头罪等。在《佛说犯戒罪轻重经》里说:若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波罗夷。如他化自在天寿,一万六千年,堕于烧热地狱中,相等于人间数字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年。在小乘中不能忏悔。
2、犯次重十三条罪,佛告目连:如化乐天寿八千年,堕于大号叫地狱,相等于人间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年。犯此要于二十清净比丘中忏悔。
3、犯次二不定法罪:如兜率天寿四千年,堕号叫地狱中,相等于人间五十亿六十千年,要于一、二、四、二十、过二十比丘前忏悔。
4、犯次三十捨堕罪:如夜摩天寿二千年,堕众合地狱中,相等于人间二十四亿四十千年,可于一比丘前忏。
5、犯次九十单堕罪与上同。
6、犯次四条可呵法罪:如忉利天寿一千年,堕于黑绳地狱中,相等于人间三亿六千年,可于一比丘前忏悔。
7、犯次百众学法:如四天王寿五百年,堕于地狱相当于人间九百九十万年,可于比丘前忏悔。
此上所引皆名事相忏,作法忏乃小乘法,对于犯了四重罪的即不能忏悔。若依大乘能忏悔者,即指以无生忏、取相忏等法。此是吾佛慈悲,为重罪之人,特开方便路,说明了诸佛教化的权巧,用折伏门与摄持门来教化众生,所以说“若以大乘教门犹可灭除",令重罪之辈,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不使法身慧命受到夭折。且真能忏悔,亦能超出生死。
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忏
所以《大般涅槃经》上说:在佛法里边,有二种健康的人,第一种是不造作各种恶业的人,第二种是造作了恶业之后,而能够悔过自新,去忏悔的人。
健人者:强健有力之人,谓对镜不生心,能抵得住五欲诱惑,故名健人。健人有二种:一者不作诸恶,即善根深厚之人,多生以来,等流习气熏种,故不作恶。二者虽有善根,但境界强盛,一时糊涂,不能决定持戒,或遇恶友即便破犯,或轻或重,以戒破故,则禅定不得,故欲证禅定了生死,须戒律清净。犯者如是思维,而能决定忏悔之心,发露先罪,亦名强健有力之人。
智者大师解忏悔说:夫忏悔者,忏名忏谢三宝及一切众生。悔名惭愧改过求哀,我今此罪,若得灭者,于将来时,宁失生命终不更造如斯苦业,宁抱炽然大火,终不毁犯如来清净戒,生这样的心,希望三宝证明摄受,是名忏悔。
又忏者外不覆藏,悔者内心尅责。忏者知罪为恶,悔者恐受其报。如是众多此不繁引,举要言之。若能知法虚妄,永息恶业,修行善道是名忏悔。
那怎样修行善道忏悔清净呢?下文说: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
如果有人想要忏悔的,必须具足下面所说的十种方法,来帮助成就自己所修的忏悔法,这十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先要对因果之理明白和深信……乃至第十要观照罪业的本性,因缘和合无有所生。
此十法,前九为事相忏悔,后一为理性忏悔方法。事即大乘作法忏,理即无生实相忏,此中理事圆融。忏法虽多,十法已具足。
智者大师举此十法助成忏悔,正是为对治我们最初的一念无始无明起惑造业,乃至成为一阐提的重罪。下面列出从细到粗的造恶次第,及对治此十次第关系的十法。此十法是先粗后细,列表如下:


一者明信因果
即明了深信因果道理。云何明信因果呢?因果即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和一切诸法的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以时间的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此称为因果异时。但若就空间而言,则如三根木头相叉、相靠的情形,此是广义的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佛教的因果论大抵可分为大小二乘二种系统,小乘以俱舍系为典型,提出有六因、四缘、五果。大乘则以唯识宗为代表,以立四缘、十因、五果之说,四缘五果名同义不同。
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的因果,即善之业因,必有善的果报。恶的业因必有恶的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此种因果之理俨然不乱,称为因果报应。
一切法皆因因果的理而生成和坏灭,十法界迷悟的显现即由此因果关系所成,而产生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的因果、迷界的因果和悟界的因果等分别。若能明白此理,则知善恶因果报应如影随形而相续不绝乃至超脱有漏的境界,以达于无漏的寂静地,故须明了因果。既能明了,即可生起深信之心,由此生信,即可破除拨无因果的邪见,而生起明了因果的准则即是生大怖畏。
这段可自行了解小乘的六因、四缘、五果以及大乘的四缘、十因、五果等名词解释。
二者生重怖畏
怎样生怖畏呢?如上了知因果之理,观察过去所作罪业无量无边一点未断,观察现在的罪业继续增长,未来的罪业还不能不令不生。自知此恶因必招恶果,一息不来必堕恶趣受大痛苦。应观三途,地狱有刀山、剑林、寒冰、炉炭之苦;饿鬼有长忍饥虚、鞭打火烧之苦;畜生有任人宰割身首两处破碎等苦。观三途之苦以自照,而使自己生大怖畏,毛骨悚然。
又观察:人命无常一息不来,便千秋永隔;一落三途,路程遥远,无有资粮凭何脱苦,生死大海,法船未备,年龄渐高,寿命剧减,岂可安然无动于心,坐以待毙。由是生大怖畏,努力忏悔先作之罪。又佛经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怎可不怖。
如何知怖心起:怖心起时,如赴汤蹈火,无暇贪恋五尘六欲,以此翻破对治自己昔日不畏恶道之心。
三者深起惭愧
惭愧:即羞耻过罪的精神作用,《俱舍论》举出有二释:
1、谓崇敬诸功德及有德者的心为惭,怖罪之心为愧。
2、以自己所造的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愧。谓自省所造的罪恶而感羞耻之心为惭。
此二种说法即以惭愧皆为羞耻的心,但由对自己与对他人而分别为二。
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载:
1、惭即自己不造罪,愧为不教他人造罪。
2、惭为在自己心中感觉羞耻,愧为自己之罪向他人披露而感觉羞耻等。
如何让自己深起惭愧呢?今引省庵祖师一段话来说:割爱辞亲,早入空门内,访道寻师,只为超生死。今佛法未证,虚受人家供养。彼则竭力穷耕,我则安坐受食;彼则蔽门蓬户,我则广宇闲庭;彼则纺织不已,我则安服有余,不知爱惜。以彼人劳而供我逸;将他利而润己身,于心安乎。”省庵大师之话的确使人心惊流泪。我等怎无惭愧心呢?
又既然我今未证圣果,如果毁犯戒律,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若不努力修持,生又无益于当时,死又无益于后人。的确是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如此思维,实在惭愧,若无羞耻,何名为人,以此对治无惭无愧的心,故当痛改前非,发露罪业。
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
求灭罪方法者有二:一、求现罪正增长的对治灭罪法。二、求过去现在所造罪,未消灭的灭罪法。
1、求现罪不增长的对治方法:因由过去所造的罪业,每人都不一样,故需要仔细观察自己的习气,是欲心多或嗔心多?如是了知已,多贪之人应求不净观法,多嗔之人应求慈悲观方法等,以作对治,如是习气伏住后,再不造新业,乃可求灭罪的方法。否则灭罪又生罪,终不能灭罪。所以在这一段中义蕴二种,一是伏住习气,二是忏悔罪业,这即是求现罪不令增长的灭罪方法。
2、求过现所造之罪的灭罪方法:为何要求灭罪的方法呢?虽法法皆可为灭罪方法,但是众生需要寻求跟自己相应的法门作为灭罪的方法,才会迅速灭罪。如宿生念佛的人,可依念佛的方法灭罪。欢喜持咒的人,可依持咒得定灭罪。乃至拜佛、诵经、持戒、作福等无不如此。以此反恶为善,来对治恶心遍布之罪。此等灭罪方法、灭罪的形状等等,诸大经论记载很广,故真欲忏悔灭罪的行者,欲令自己不落于恶道,今生有所成就者,应当求灭罪方法,然后如法修行。
为什么要如法修行呢?
答:当思过去所作罪业无量无边,现在所作罪业继续增长无穷无尽,如果不修功灭罪,策励不休,必定极恶难逃,故须如法修行也。
“明诸行法”:即在大乘经典当中,已经说明了种种灭过去现在罪业的修行方法了。
五者发露先罪
第五种方法是要发露自己原先所造的罪业,为何要发露先罪呢?
答:《菩萨戒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故当至诚发露,求哀忏悔。罪即消灭。若不发露覆藏于心,日久月深,罪业转大。如人阴部长痈,覆藏不欲人知,不治则死。如人造罪覆藏不忏悔,临命终时必下地狱,如石头落水,一沉到底,永无超升。故经云:“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即安乐。”有如是利益,故须于师长三宝前发露先 罪,以此对治覆讳过失。
六者断相续心
第六种方法就是要断除造作罪业的相续之心,为何要断相续心呢?
答:“如世法初犯,尚可原谅处罚以轻。初次已蒙从轻发落,若再犯即不能宽容。故知忏悔后,重犯戒律罪则难灭。所以应须决定断相续造罪心,如果相续心起,应自省悟。如经论云:“如人落于粪坑,而已救出,冲洗清净。而今复又思入。以此比喻忏悔清净又思造罪的愚痴人。又如自食其吐,必是狂人,此喻已经忏悔发露把罪业相都吐露出来了,现又动了相续心,又想把很脏的罪业习气捡回来,天大的呆瓜非我而谁,如是思维后,生起勇猛心,断相续心,以此对治昼夜相续心。
七者起护法心
护法有二种三类:
护文字法:研读、流通、宣传一切教典经书等。(名 护事法)。
护行法:依道品修行者。
护证圣法:已证圣法,使正法久住。(后二名护理法)。
怎样起护法心呢?
答:应自观从昔以来,自灭善法,亦灭他善法,不能随喜正法,亦不喜他人弘正法,今决定,外要守护一切经典、研读、流通,使正法久住,不令断续,内自修证,使令圣果现前。
怎样知道自己已经起护法的心?他的相是怎样的呢?
答:如《菩萨戒经》云:“宁自入于地狱,经于百劫,而不闻恶人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若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此对外来说。若对自己来说,如《菩萨戒经》“宁以此身投炽燃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如是发起护卫佛法之心,即可获福灭罪。此即起护法心来对治不能随喜心。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著净洁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
成就:据《俱舍论》言,未得或已失而今得称为获得,已得而至今相续不失,则称为成就。所以这一句的“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的真实义,是说如果行人能获得如上所说的十法,相续不失,然后庄严道场,才能真正地相应。如果不能成就十法,内心起人我计、具足顺生死法,道场庄严虽好,修行必定难相应。后几句洗浣清净到取灭方止,他的前提都是具足十法。
庄严:即指严饰布列之意。
道场:修道的场所。
庄严道场:即指布列诸种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故名庄严道场。
庄严有三种:
1、事相庄严:指以色香味等五尘莊严道场。
2、法庄严:具足圆满佛法,如法修行处,名为法莊严。
3、人庄严:人能持戒修定,知真谛理,明善恶法,名人莊严。
此三种有第一,没有后两种即为虚设;第二虽有场所,无法可修,不名莊严;第三虽有佛法,无人能修,有场无道。
故道场也有三种:
1、事相道场:指土木瓦砾所盖之场所,此种道场以事莊严。
2、理性道场:即指成就菩提动机的发心修行人,此种道场以人莊严。据《维摩诘经》云:“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
3、即事即理道场:又名修行当处道场。即指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是道场,此种道场以法莊严。如《法华经》云:“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故名即事即理道场。
行人依上十法修行,即具足从凡到圣、返源归本的圆满佛法。是名真正的莊严道场。
这三种莊严三种道场在下文中怎样分呢?
事庄严:著净洁衣,烧香散花——事道场。
人庄严: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理道场。
法庄严: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即理即事道场。
上已解莊严道场毕,下面解释洗浣清净。
“洗浣清净”有二:
事:即洗澡使身无秽气垢腻,口内漱净含香,使口无臭气。
理:有三:身清净,身无杀盗淫。口清净,口无四恶业。意清净,意无贪嗔痴三毒。
若无理上三种清净,纵然身上最干净,身造杀盗淫,口造四恶业者,必是最脏之人,不名洗浣清净之人。如是三业清净已,乃名著净洁衣。
“著净洁衣”亦有二种:
事:即无论新衣、旧衣、好衣、破衣,但清净者,皆名净洁衣。
理:指三业清净、自性清净,戒衣自显,表之于法,即是慈悲衣、忍辱衣。衣是遮体之用,若无慈悲、忍辱之心,即不能遮住三业之脏。
如是清净内外无垢,虽不烧香散花,香气亦能遍布十方了,故烧香散花亦有理事二种。
“烧香散花”:
事:指烧檀香、沉香、末香等,花指种种妙花等。
理:指烧戒定真香,花指般若妙花。
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
像这样的事理圆融,内外清净,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上根的人一七日到三七日,即能消除重罪;中根的人一月到三月,即能清净;下根的人一年到三年,只要专一不二,虔诚忏悔,所犯重罪也能除灭。
取灭方止
若于一七日到三七日未能灭罪,必待一月、三月。若尚未能净,当思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菩提未证,决不罢休,以至一年至三年决无退意,决定要使无始罪业消灭方止。有此决定忏悔之心,故云取灭方止。
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
既能依上所言,十种忏悔方法修行,并能理事圆融莊严道场,必能使罪业清净,但云何能知重罪已经灭了呢?答:如果行者这样的至诚恳切一心忏悔之时,自觉身体轻安,心理上思维敏捷,夜里有吉祥的瑞梦。如梦口吐黑物,或梦飞步太虚,或梦佛菩萨提携接引,或梦诸佛放光或来摸顶,这些皆是瑞相。
或復睹诸灵瑞异相
此指日常生活中亲自看到,不是梦里。怎样的灵瑞异相呢?或见如来莊严妙相、或见花、见声闻现身等,或闻空中讲经的声音。
或觉善心开发
善心:此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的一切心、心所。
善心开发今有三义:
1、指与善心相应故,在修行过程中发起菩提心,过去没有的现在开始发起,或指生起持戒六度等心。
2、指本性功德深隐难知,今与善心相应故,能开发显了易知。
3、指与善心相应故,于粗浅法中开发出菩提妙谛,即于世俗中一切法,无不是在修学佛法。
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
此句正是说明欲界等定的状态。欲界定就是凡夫所得通向于真正禅定的第一个基础散定。
自于坐中,如云如影:此句是指欲界定到初禅以下的相状。
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修禅次序是:1粗住、2细住、3欲界定、4未到地定、5初禅二禅等。如此修下去故能证得,故曰渐证得诸禅境界。下面一一略说:
粗住:静坐者开始时妄念迁流,未能静止,因端身正坐调息修止,心渐虚凝,不復缘念名利、冤亲等事。此名粗心住。
细住:外事虽不缘念而此心微细流注,刹那不停愈凝愈细,内外双泯,此名细心住。
欲界定:当此细心住时,必有持身法起,此法发时,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物持身,故觉心自然明静,与定相应,定法持身,任运不动 ,从浅至深,或经一坐,无分散意,故名欲界定。
未到地定:得欲界定后,身心泯泯虚通,突然失于欲界的身体,坐中不见己身及床坐等物,犹如虚空,此名未到地定。
初、二禅等定:从未到地定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坏,守护增长,此时发动十六触(动、痒、凉、暖、轻、重、澁、滑、掉、猗、冷、热、浮、沉、坚、软),忽见身心凝然任运而动。
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等,此即通向于初、二禅等法渐渐生起。故曰:因是渐证诸禅境界。
诸禅境界:即指四禅四空等诸禅境地。
得定后有五因缘能破定心:即多诤、多走、多读、多食、多睡。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5] [放入我的收藏夹]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8 15:26:21  更:2021-08-18 16:35:01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