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 ->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 正文阅读

[佛经]能杰法师:童蒙止观[第3页]

其他法师|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5] [放入我的收藏夹]
(五)慧
“慧”,梵语 毗钵舍那,翻译到中国为“慧”。慧的本义是指推理判断事理的精神作用。能通达于无为的空理,所以称之慧。慧有两种:
有漏慧:漏即烦恼之义,这些智慧与烦恼相应并密切不可脱离,且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称为有漏慧。
无漏慧:即指圣慧,不与烦恼相应的智慧,所以称为无漏慧。是从闻思修而来,是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的智慧(此慧即为定的用而来)。
所以观慧又分为四种:
1、正思择,又称简择诸法。谓以思择分别“净行所缘”之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等五种境界,“善巧所缘”之五蕴、十八界、十二入、十二缘起、是处非处等五种境界,“净惑所缘”之世间道、出世间道等之种种差别诸法。
2、最极思择,即指对于种种差别的诸法之中思择平等之真实法性。
3、周遍寻思,又称普遍寻思。即指依分别作意以取诸法之相,而遍寻思。
4、周遍伺察,又称周审观察。即指详尽推求所缘之境。
曰寂照
寂:是寂静的意思。
照:指观照的意思。
此二合起来,意谓止观的本体为空寂、寂静,而有观照、照见的作用。《大乘无生方便门》曰:“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即用即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摄相归性。”故曰寂照。
曰明静
即指智慧明、禅定静。由观能破烦恼远离愚痴,所以称为明。由止能息止乱心镇伏烦恼,所以称为静。
总而言之,“曰止观”是指从因地上修行来说而称为止观。
曰定慧:是指从果地上来说称为定慧。即指在修行的时候称为止观,止观修成功了之后称为定慧。
曰寂照:是指从它的作用上来说而称为寂照。
曰明静:是指从它的体上来说而称为明静。
皆同出而异名也
以上虽然说有止观、定慧、寂照、明静的四种名字不同,仅只是同一体性,分为四个角度设立种种名字而已,所以称为‘皆同出而异名也’。
问:为何同一体性而出种种之名呢?答:体虽相同,但体用不同,所以须要出种种名。为令修学之人容易解、容易学习、容易识别。
若夫穷万法之源底
若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语至于说到。
穷:指寻根究源,或终极义。
万法:指世间法和出世法。
源底:源本指水的源头。
底:指最后。
“源底”合起来即指前因后果。
此句连起来是说:至于说要寻根究源世间法和出世法的前因后果,必须要选择修习止观,没有比止观更好了。故在后句说“莫若止观”。
考诸佛之修证 ,莫若止观
考:指考察、核实等。
诸佛: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合起来称为十方,此指空间。过去、未来、现在称为三世,此指时间。十方三世各有无量诸佛在度化众生,所以称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修:指在因位,正在修的时候,依止观而修。
证:指在果位,已经成就,亦依止观而证。
此句之义即指(我元照律师)考察、核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修因证果,无不是依止观而来。
意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从最初为凡夫时,乃至到了成佛之位。从修行到证果的过程中,不出止观二法,都是依止观而修,依止观而证的。所以说“考诸佛之修证 ,莫若止观” 。“莫若止观”即:无如止观,没有离开止观二法的。
第三节 传承弘扬
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
天台大师:即智者大师的道号,为表示恭敬,不敢直呼其号,所以用所住之山的名字代称之。
灵山:即灵鹫山的略称,位于中印度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东北侧。此山为何叫灵鹫山呢?灵鹫是鸟名,相当于我国秃鹰,羽毛略黑,头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栖于林野。而称此山为灵鹫山者,因这座山之形状类似于灵鹫鸟,又因为此山山顶栖有众多灵鹫鸟,所以称为灵鹫山。
亲承:即亲临法会,得到传承。承:继承、接受、承担义等。
承止观也:即传承了止观法门。
合起来即指智者大师在灵山会上,亲临法会,由释迦佛亲自给他传承了止观法门,或大师在灵山会上亲自得到传承。传承了什么呢?传承了止观。所以说“承止观也”。
此句是表明了天台止观法门二种传承中的金口传承。天台宗的止观传承分为二种:一为金口传承,二为今师传承。
1:金口传承又分二种:一指昔日在灵山与慧思大师同在佛陀座下共闻法华三昧法门,得到的传承。二指今生在大苏山,诵药王品时,在定中亲自听闻佛陀说《法华经》,所得到传承。
什么是金口呢?佛是金色之身,所以佛所说者称之为金口。根据《天台九祖传》卷一上说:陈文帝元嘉元年,大师时年三十三岁,南岳大师住在光州大苏山,即往顶礼。南岳大师一见之即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此即是说明昔日的金口传承)。
南岳大师即于普贤道场为说《法华·安乐行品》(此即是今师传承)。智者大师如教研心,经三七日诵经至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身心豁然,寂而入定,观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大师亲闻佛陀尚在讲《法华经》(此即今世的金口传承)。智者大师亲身亲口得到佛陀在灵山的传承,所以称为“灵山亲承”。
今师祖祖传承表:释迦如来传第一代迦叶、二阿难、三商那和修、四优婆毱多、五、提迦多、六弥遮迦、七佛驮难提、八佛驮密多、九胁尊者、十富那奢、十一马鸣、十二毘罗、十三龙树。
龙树造《大庄严论》说明修一切功德法门。造《大无畏论》说明第一义,《中论》是其中一品。从佛传承下来的妙法微义尽含于其中,后被罗什法师翻译到中国。北齐慧文大师见之恍然大悟龙树心髓,证入不二中道境界。
慧文大师在北齐之际,聚徒万人,专业大乘,独步河淮,时无竞化,所证入法门,非世人所知。学者景仰之,以为戴天履地,莫知高厚。慧文大师以所证悟之心观法门,口授南岳慧思大师。南岳大师分身四门飞入皇宫,位证铁轮,法付天台智者大师。所以称之为“灵山亲承,承止观也。”智者-慧思-慧文-龙树-毘罗-马鸣……迦叶佛,从后到前传承。
大苏妙悟,悟止观也
大苏:山名。现在河南光州境内,智者大师在大苏山经三七日诵法华经,入法华三昧定,悟入初旋陀罗尼,发空观总持,照了法华灵文,证悟微妙的实相之道,所以称为“大苏妙悟”。此悟是名词。
“悟止观也”即依止观悟入一心实相,此悟是动词。此句意谓,智者大师在大苏山悟入微妙的法华三昧,而悟证了一心实相。一心实相即是一心止观。悟:有证入觉悟之义。妙:是赞叹词。
三昧所修,修止观也
三昧:指法华三昧。依据《法华经》而修的法,以三七日为一期,于四威仪中思惟谛观实相中道之理。此法以忏悔灭罪为主,所以须于六时修五悔(忏悔六根、劝请、随喜、迴向、发愿)其法有三:
身开遮:开用行住二仪而遮止坐卧二仪。
口说默:口诵经,默世言。
意止观:分有相行和无相行。
此句意谓智者大师当时在大苏山所修的法华三昧,就是修的一心止观,所以称为“三昧所修,修止观也”。
前面“考诸佛之修证”这句,是指说明诸佛的修因与证果。诸佛所修之因是止观,所证之果也是止观。而此二句“大苏妙悟,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即是说明智者大师也是和诸佛一样。从灵山亲承之后,“大苏妙悟,悟止观也”即是表明智者大师所证之果是止观。“三昧所修,修止观也”即是说明所修之因也是止观。表明了释迦佛和祖师之间的直接传承,乃至修证方法等都不离止观,由此可知唯以止观法门最为究竟。
纵辫而说,说止观也
纵:任意地。
辫:通辨,指辩解,或辨明等。
智者大师既然证得三昧,因此南岳大师授记说:“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辫,不可穷矣。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陈朝大建元年,智者大师居瓦官寺,开始讲说“法华经”题,就于一夏三月之中开科析释,此即称为最有名的九旬谈妙之佳话。因为此《法华经》即《摩诃止观》的宗骨。法华一大部即止观大体。此句意谓大师随便任意地一说,无非都是在说明止观法门。所以称为“纵辫而说说止观也”。
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
天台三大部五小部,皆是大师于大苏山,大悟法华三昧之后。复又于天台华顶苦行头陀所证得的境界,以之和盘托出以告后学之人。所以智者大师随意一说,就说出了他自己心中平时所行证的法门。
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
“则知”即指就知、才知之义。
“宗部”“宗”指主旨义、尊崇义等。
“部”即类别之义。
此句连起来意思是说:照上面这样一讲,我们才知道或就知道天台教理所尊崇的主旨类别,虽然繁多,最后的归宿都没有超出止观二法。
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
“舍”放弃义。此句意谓:放弃止观二法不修,就没有资格说,已经明白了天台的修行之道。
“天台道”即止观道。止观即是定慧,定慧是整个佛法的中心。所以天台道即是整个佛法之道。又由上传承可知,佛的正法,由历位祖师代代相承。到了龙树菩萨时,以佛法心髓含著《大智度论》之中,被北齐慧文师所悟,辗转而传至智者大师。所以宋朝志磐大师说:“若无生宗旨,三观行门。其实祖龙树,宗北齐,禀南岳,师资相承。然佛祖所传,无非止观二门,舍止观,佛祖无所传”。
由此可知,这句“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放弃了天台止观法门不修,就没资格说,已经明白了佛法的修行之道。因此天台宗被称为“观宗正统”,可知离天台止观法门外,并非另有正统。所以说天台道就是整个佛法之道。
不足以议天台教
此句应连上句,即“舍止观不足以议天台教”。“议”讨论义。此句意谓:放弃止观二法不学,就不够资格来讨论或论说天台宗的教理。“天台教”即指天台教观,也是指整个佛法的教理。为什么说放弃止观二法不学就不够资格去论说佛法呢?
如志磐大师说:“舍天台之学而欲识佛法意者,未足以议也。夫圣教东渡,经论徧弘,唯任己心,莫知正义……众制纷纭,相倾相夺,南三北七,竞化当时。犹夫粟散小王,妄自尊大。而不知金轮飞行,统御四海,威德之盛也。唯我祖师智者大师,天纵之圣,备诸功德。约法华悟门,说止观大道,为万世法,盛破光宅,徧难四宗,望风失据,宣布至化,坐致太平,非夫间生圣人,其孰能为此大业者哉。然则欲识佛法意者,其唯天台之学乎!”由此可知,放弃天台止观教理不学,就不够资格,说已经讨论过佛法了。
故入道者不可不学
此句意谓:所以进入佛门要修道的人不可以不学习止观,又《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说:“一切善法,从修而生者皆为止观所摄,故入道者不可不学也。”因为止观是修行的根本法。所以说“故入道者不可不学”。
学者不可不修
学了止观的不可以不实地去修。学而不修,不出生死。故曰:“学者不可不修。”
(一)当知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佛法中能闻到天台教理又难上加难。况今修行的条件都已具备,岂可不修。古德云:我昔于无始生死海中忍受无边的痛苦。今幸得难得人身,皆由过去善业而来,转胜于如意宝珠,千百万倍,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此难得幸已得到的人身,自应作最有意义之事,勿使空过。有意义之事,莫过于修持正法。今所讲止观最适合于年轻人的修法,所以学者应随闻随行,不可稍存推诿。
(二)无常不待人故。人的生命很无常,刹那变化。死期到来,猝不及防。有中午还吃饭,下午便已亡故者。所以如果不及早修行,刹那命尽,则唯有各随业力所转,不能自由。那时虽然有很多佛学知识,临终半字救我不得,所以说学者不可不修。
(三)前生业种未断,此生业在增长。若学而不修,终毕堕落故。人在世上所造业,恶业最为容易。如人一饮一食,都含有三毒恶意,以从未反省,因此恒不自觉。恶业既成,堕入三途,必定有份。省庵大师说:犯一吉罗,五百岁堕泥犂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
现在我们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诶。且以五戒说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是居士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戒等,又不必说了,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犯则终必堕落。万一堕入地狱,一日之间万死万生,其痛苦能忍受吗?以现时吾人所遭的寒热尚觉难受,何况地狱里的大热大寒,你能忍受吗?
如果不修行,万一堕于饿鬼,不惟不得饮食,且不能得闻饮食之名。想解渴而不可得,见果树欲食而不可能。以世人相比,数日不得饮食即不能受。饿鬼九百万年不得饮食,你能忍受吗?
虽恶业轻微,而堕入畜中。所遭到鞭打背磨,生杀活宰以及愚痴无知。如此痛苦,你就觉得不可怕吗?
省庵大师说:若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恶报还自受之,谁当相代,能不寒心。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犹苦。修行则勤劳一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故这篇序文作者元照大师苦口叮咛说:有缘遇到了天台教观,学了佛法,不可不修啊!
奈何叔世寡薄
奈何:怎么办、无奈等义。即没办法、无可奈何的意思。这里是指作者对那些执迷不悟的人,无限的感叹,表达了作者抒发的感情。
叔世:本指国家衰乱的时代,称为叔世。这里引申为佛教末法时期,而称之为叔世。(叔字到下面还会解释到)
寡薄:寡指少义。薄指轻视的意思。此句连起来意思是说:怎么办啊,在末法时期,这些缺少福报的人竟然不重视,诸佛所传的修行心要止观二法。
驰走声利
驰走:原义即奔走、走得很快。引申为追求义。
声利:即指声名利禄。利指财利、利养等。
即指未法时期的学人,不真正地安心学法修道,虽住寺里却去追求世俗名利。因为追求名利的心情非常猛烈急切,所以喻之为驰走。
或胶固于名相
胶固:指执着闭塞的意思。此语出南朝荆州刺史表中说。有宁臣胶固等语,又有坚固、巩固的意思。《后汉书七十郑太传》上说:“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势,犹以烈风扫彼枯叶。”胶固分开来说:胶指粘着,固指牢固等,粘着很牢固。
名:古代称文字为名。《周礼春官外使》,郑玄注。古曰名,今曰字,或指概念,亦指表达概念的语词、名称。
相:与性相对。指一切事物外现的形象状态,可以识别。
此句连起来的意思,指末法学人执着自己从文字上肤浅得来的理解概念,不习止观法门,固步自封,闭塞了悟门。又指末法学人一头扎到文字堆里,被粘着了,非常坚固、牢固,出不来了。所谓入海算沙,一辈子都在分析名相,空过了一生。
或混肴于暗证
肴:指鱼肉类熟食。这“肴”应指“淆”字。
混肴:也称浑肴,有混杂义,指界限划分不清。《抱朴子尚博篇》说:真伪颠倒,玉石混肴。混肴二字意思一样,
暗证:暗指暗昧,证指得到的境界。暗证二字指不识禅定次第法以及禅定境界等。
混肴于暗证:意指禅定修证次第不知,而盲修瞎炼。纵然有禅定的境界出现也分不清是非真伪。以光影门头为真实,执瓦砾为珍珠,以四禅为四果等。
上面三句,第一句“驰走声利”指凡夫之人,不修不学。第二句“或胶固于名相”,指学而不修。第三句“或混肴于暗证”,指修而不学。所以知道必须解行并进,继承天台家风,才能挽救末法之浊流。
其书虽存,而止观之道蔑闻于世
“蔑”蔑指无义。“蔑闻”即无闻于世。又指目受伤而不明。此句话意指:天台宗以止观为修证的法本虽然还存在,但依止观方法去修道的人已经很少,没有传闻于世。
这句话是总结了前面三句的结果,以及互相的关系:
1、之所以驰走声利、胶固名相、混肴闇证,皆是不明止观或轻视止观而引起的后果和弊端。
2、正因为不明止观、轻视止观,所以会驰走声利、胶固名相(不去实修)或虽修却混肴于暗证。
故元照律师感叹说:天台宗谈止观修证的书虽然还存在,而止观的修法却不被后人所重视了、所闻修了。
得不为之,痛心疾首哉
得:指能、可、怎得等义。
之:指人和法。
意谓如此难得殊胜重要之法,是诸佛祖辗转相承之法。至今世人,不修不学、学而不修、修而不学,致使众生永沉生死。所以作者说怎么不为这些痛心疾首呢。作者痛心疾首之原因有二种:
1、为止观法门的哀落、时人见珍宝而不识、不知止观法门的殊胜而悲痛。
2、为众生不知学修止观法门,甘愿沉落生死轮回而生悲痛。
所以说“得不为之,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指心伤而头痛。即指作者慈悲心重,为止观法门的衰落,为众生的愚痴不修,伤心悲痛到极点的意思。
今以此书,命工镂板
今:指现在,现在以这本《童蒙止观》的书,故曰今以此书。
命工镂板:指命令工人雕版印刷。
此句表现出作者的急人如急己之心情。因为既然知道这本《童蒙止观》是诸佛的慧命、是禅门的关键、是众生的达道、是教法的总归,所以急急地使工匠去镂刻排版,而流通此书。目的就是使人人皆能知道止观,使人人皆能学习止观,使人人皆能修证止观,所以下句说:
将使闻者见者,皆植大乘缘种
将:是介词,相当“以”字相同。
闻者:指听到这本止观法门的人。
见者:指读到这本止观法门的人。
皆:指都,或普遍义。
植:指栽种义、培养义。
大乘:乘是交通工具。指能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运载到觉悟彼岸的教法。小乘教法以自己解脱为主要目标,大乘教法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所以称为大乘教法。天台宗认为大乘有两种:权大乘,大乘中的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实大乘,大乘中的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的教法)。
缘种:指因缘种子。
这段合起来:意指以让听到止观这本书的人,读到这本书的人,就都能够种下大乘教法的因缘种子。
况有修有证者,则其利尚可量耶
上句说读书听法都能种下大乘教法自利利他的解脱因缘种子,有这样的殊胜。更何况有人依这本书修持、有人因修持而证果的,那他得到的利益是更加不可测量了。
为什么说读这本书、听止观法、依止观修、证止观果,功德利益不可量呢?总括起来有十种大利益,所以说不可量。
一、法大:此部止观虽名《童蒙止观》,但他是大部之梗概。所以他的体性也是直缘实相理法,所以称为法大。
二、心大:既然知道止观法大,必须要发大菩提心修证才能相称,所以称为心大。
三、解大:即指要修证止观法门,必然先要理解三止三观的教法,所以称为解大。
四、净大:既然已经领会理解止观修法,必定要以清净心去修证才能相应。这清净心通于一切诸佛,所以称为净大。
五、庄严大:既然能够修证止观法门,就能具足菩萨智慧福报功德庄严。天台大师说,以三观为能庄严、以三谛为所庄严,所以称为庄严大。
六、时大:既然能够以止观二法庄严自己,就能一生成就,超越别教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时间,所以称为时大。
七、具足大:即指能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因为以此止观修法能包含无量百千三昧无有遗漏,所以称为具足大。
八、智大:即指修持止观时能包含一切法,因为以空假中三观观察万法,万法无非就是空假中三观之理,而于一切境界上善能分别,所以称为智大。
九、巧大:指能分别一切,修习止观就能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垂形六道,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所以称为巧大。
十、事大:即能善巧化导,能令一切众生决了大事。示现世间,演说大法,证大涅槃,所以称为事大。
此十大功用利益,非凡夫所测、非二乘人所知,所以称为“则其利尚可量耶”。
尚:还、犹义。
耶:表疑问语气。
则:相当而、那么等义。
予因对校乃为序云
予:指我,第一人称。即指元照大师自称。
对校:即核对各种版本纠正失误的地方。
乃:于是、就义。
云:指讲话或语气助词。
此句意谓:我因由上种种原因,所以特地校对各种版本,纠正它失误的地方,出版了这本书,于是为这本书写了序文。因此我简略地予以说明。
时绍圣二年。仲秋朔
时:指写序文时间。
绍圣二年:是指北宋第七代皇帝年号,第八即徽宗,在位总27年,第九代钦宗,在位二年,被金人所软禁,北宋亡。第十代赵构即高宗转为南宋了。北宋第七代皇帝哲宗在位有元佑九年、绍圣五年、元符三年,合起来总十七年(西元1086--1100)国号绍圣的第二年,作者写了这篇序文(西元1095)
仲:古时指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次序,仲是排行第二。
仲秋:即指农历八月。即秋天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如果说仲夏,即指夏天的第二个月,即五月。其它月等,如此类推。
朔:即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面上看不见月亮,这种现象叫朔,以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因此称初一为朔、朔日等。这篇序文是写在绍圣二年农历八月初一,所以称为“仲秋朔”。
余杭郡
余杭:即今杭州。先为县名,后改郡名。秦朝开始置县,因秦始皇南游会稽(今绍兴)途经此地,因立为县,属会稽郡所管。南朝陈朝置钱塘郡,隋改余杭郡。唐朝时改称杭州,宋为临安府,而后一直还用杭州之名至今。
郡:古代行政区名:历代沿革不同,周朝始制、县大于郡,全境分为百县,县有四郡。后来秦朝统一六国,置三十六郡,以统其县,郡大于县。汉朝相同。隋唐之后州郡互称。宋朝元朝设州府,至明朝时而郡废,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后郡或为府之别名。
释元照序
释元照,字湛然,余杭唐氏子,年少时依祥符地方之东藏寺慧监大师学习,十八岁通法华,试经得以剃度,专学毘尼,及见神悟寺天台大德谦法师,讲说天台教观,即嗣法允堪律师(允堪,从天台崇教寺慧公门下出家,学通天台,专攻律部)。元照既然为允堪之传法人,即以天台教义解释戒律,由是南山一宗蔚然大兴。后居住灵芝寺三十年,摄斋讲授,过五百多次,登坛传戒六十多回,得度者多及万人,所到寺院必为结界。政和六年(宋徽宗在位时,西元1116年)九月初一日,集大众齐诵《普贤菩萨行愿品》,双盘打坐安然而化,后人称之灵芝元照大师,寿69岁。
以上解释序文毕。
第五讲 正文
第一节 解释作者

“隋”:朝代名,公元581-618年,北周大丞相杨坚(隋文帝)始袭封隋国公,不久废周自立为帝,国号隋,经历三帝三十八年。隋本作随,自杨坚称帝,以随字从走,因鉴于周齐奔走不宁,所以去走为隋字。而智者大师虽生于梁朝,后来国家统一于隋朝,所以称为隋朝智者大师。
天台山
“天台山”智者大师栖身之所,天台山,或云天梯山,谓此山高险如阶梯,所以称为天梯山。“天”者颠(最高处)义,或指显义,在万物之顶显然可观,所以称为天。《天台四教仪集注》云:“元气未分混为而为一,两仪既判,清而为天,浊而为地,故名为天。”这是依旧时解说。又古人认为,天是太微、太气、太素、太虚、太清五种元素所成。如果依据佛教解释,“天”指最胜、光明、自在等义。这座山的山名称为天台山,是因为此山,上应天上三台星,所以称为天台。所谓三台星:即指上台虚精星,主天子皇帝;中台六淳星,主公卿大夫;下台曲生星,主万民百姓。
修禅寺
“修禅寺”乃大师于陈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于佛陇之北建寺而住,陈太建九年,陈宣帝敕赐修禅寺之号。现由国清寺出资重新建造。
沙门
“沙门”此云勤息,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之义。佛世时是印度人对一切修道人的通称。为了分清是佛弟子,一般比丘自称为沙门释子,以区别于外教的沙门,后来佛法传入我国,沙门二字则专称佛弟子。
沙门有四种:
1、胜道沙门,指行道殊胜之圣人。如佛、独觉等圣人能以圣道自觉,所以称为圣道沙门。
2、说道沙门,又名示道沙门,即指能够善说佛法道义,而且所说道法无有谬误,如舍利弗等,所以称为说道沙门。
3、活道沙门,又名命道沙门。即指依佛道之法而生,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圣者,多闻广学善持法义,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间,所以称为活道沙门。
4、污道沙门,又名坏道沙门,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
智者大师是属前面三种沙门之一,所以自称为“沙门”。
智顗
即智者大师:538—597字德安,姓陈,世为颍川人(河南境内)。为避战乱,止于荆州之华容。父名起祖,梁元帝时官至散骑常侍,封益阳侯。母徐氏,温良斋戒,孕师时梦香烟五彩,萦回在怀。又曾梦香白鼠(卜者云:白鼠,龙所化也)觉而有娠,师出生时,光明溢户外,邻人以为火灾,至则知其子。
又过一夕,其光方止。师生于梁大同四年(538),合家欣悦,欲宰牲为庆席,火灭汤冷,为事不成。晨有二僧叩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得出家,言讫不见。师眉分八采,目耀重瞳,有古帝之相。(在《春秋演孔图》中解释为八种彩色,在《帝王世纪》书中,谓尧十四个月生,眉有八采,舜目有重瞳子)父母每藏护之,不令人见,在襁褓中卧即合掌,坐必面西。
七岁喜往寺院,听僧口诵《普门品》,一遍成诵。年十七,于长沙佛像前,誓为沙门。夜梦佛像授金色手,从窗而入,三摩其顶。由是深厌家狱,思求出家。二亲爱之,不获见许。乃刻檀为像,披藏寻经。当拜佛时,恍然如梦。见高山临海,山顶有僧,举手招之,须臾伸臂接至于山引入寺院,见所造像在也。
即悲泣自陈,愿学得三世佛法,能对千部论师,说之无碍,用报四事恩惠。僧复指像谓曰:“汝当居此,汝当终此。”是年父母相继倾丧,年十八辞兄求法,投本郡果愿寺舅氏法绪出家。二十进受具戒。初从慧旷学律,常乐禅定。二十三岁时,闻南岳大师在光州大苏山,即往顶拜。
慧思大师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遂于座下,得证法华三昧。三十八岁入天台。先有神僧定光, 庵居三十载。师至光为之曰:颇忆招手相引时否?师即悟礼像之征。即于是山,造寺安僧。
大师后历为陈隋皇帝讲经说法。京师大德莫不归服,后会稽郡嘉祥寺沙门吉藏,百余人奉疏请讲《法华经》不赴。卒于公元597年十一月廿四日,时春秋六十,僧腊四十。安坐如三昧而逝。

述:指述说,或遵循义。
即传述已成之说,而不自己另立新义,所以称为述。这里即表示了所说的止观修法是有传承的意思。意谓我只述说南岳大师传来的禅法之义,所以称之为“述”。又表智者大师谦虚,而推功上人。所以称为述而不作。
第二节 止观的总纲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此四句是这部《止观》内容的总纲领。并且一代佛法之中,三藏十二部经所有内容,无不包括殆尽。广而言之,乃至十方诸佛的教法,无不含摄其中。为何这样说呢?这有三种理由:
一、从修持角度说。“诸恶莫作”即是止法。“众善奉行”即是观法。“自净其意”:即止观双运之法。它能斩无明之染污,证得真如之性体。所以能使心意清净,成就菩提。“是诸佛教”: 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此正是十方诸佛教化众生的根本目的。所以称为“是诸佛教”
此四句在解说时,有前后次第。在行持时,断恶修善并无次第。因为佛法是心地法门,惟有自净其意,才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惟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自净其意。
二、从三业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身口二业。“自净其意”,是意业。
举出三业以统摄六根。这就表明了下手用功,唯在身心上下工夫,于六根上入手。所以《楞严经》上说:“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汝復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所以说这三句是十方诸佛之根本教法。因此称为“是诸佛教”。
三、从体相用上说。智者大师一开端即以此四句明示止观的体相用。如:
“自净其意”是指止观的本性之体。
“众善奉行”是指止观的本性之相。
“诸恶莫作”是指止观的本性之用。
“是诸佛教”以此止观修法能令凡夫直证真如本性之体相用。正是十方诸佛出世教化众生之根本目的,所以称为“是诸佛教”。
又这止观之真如本性的体相用,遍于一切。因迷悟不同,故有凡圣之别。所以这四句之理,通大乘小乘,义包凡夫圣人。
下面就依凡夫、二乘、菩萨的分别不同来作解释。
第一句 诸恶莫作:


第二句 众善奉行:


第三句 自净其意
一、凡夫
凡夫虽行十善,心念执着于有,未能断尽染污之意。现在佛教化以空观智慧而照破有漏十善之不净 ,弃有漏之善而不用,能观一切法空,因此超出生死,转凡成圣,其意自净。所以称为“自净其意”。
二、二乘
二乘虽断见思之恶,但沉空落寂,被偏空所迷所染,所以也是未净其意。现在佛教化以假观智慧,了达一切法空而不空,入于俗谛境界度化众生,即能破尽尘沙烦恼,所以称为“自净其意”。
三、菩萨
菩萨虽能破除见思和尘沙烦恼,观一切法非空非有超于二边。但对于中道法爱未破,四十二品无明未尽,所以也不能称为自净其意。现在佛教化以中观智慧,了达一切万法当体即是实相中道,非有非空也非中;当下即空即有即中,如果说是空,一空一切空,一切法趣此空是趣不过,趣尚不可得,何况有趣、有非趣。假观中观也是这样,如此类推。所以行持一善法,即是行持一切善法。观一法即是观一切万法。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离四句、绝百非。一一无不是妙善戒定慧。到此时,三惑永尽,二死永亡,这就是菩萨的“自净其意”。
第四句 是诸佛教
是诸佛教:指以上所说的境界,正是十方诸佛出世教化众生的根本目的,所以称为是诸佛教。又依四教佛来说:
佛有四教不同,并都能教化相对应根机而让他们 “自净其意”,超越生死。所以称为“是诸佛教”。诸佛出世教化众生总不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三大纲要。所以这四句能包尽一切佛法,也是本书指导我们要如何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直证圆教三德大般涅槃的总纲要。所以在未讲正修之前,先列出此四句为首。而称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以作为止观的总纲领。


第三节 止观二法的重要性
[原文]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 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 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 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 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 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若如是知者,止观 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今略明 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 浅近也。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 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此段是说明止观二法的重要性。
若夫:此二字是语气词,即发端之辞语,一般置于句子之首,即表示后面要发议论。词意相当:至于说到。
泥洹:即涅槃异音,是梵语,翻译为灭、寂灭、灭度、圆寂、不生不灭、无生等义。又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原来指吹灭,或表示吹灭之状态。后来转指灭尽燃烧烦恼之火,完成悟智(即菩提)的境地,这是超越生死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所以以表明佛教的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为涅槃寂静。
佛教大小乘对涅槃的解释大概的分别,可有如下之说:
据部派佛教来说:涅槃即指灭却烦恼的状态。涅槃分为两种:
一、指有余涅槃,即虽断烦恼但肉体还在的状态,而称为有余涅槃。
二、指无余涅槃,即灰身灭智的状态,再没有遗留色身。这是根据小乘的解释。
涅槃是否有实体呢?小乘有部主张涅槃是一个实在的实体。小乘经量部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状态的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的空性,所以与生死世间无有差别。南本《涅槃经》卷三等,指出涅槃具足八味功德。
一、常住:指涅槃之理,通彻三世而常存,圆遍十方而永恒,所以称为常住。
二、寂灭:即指涅槃之理,寂绝无为,生死永灭,所以称寂灭。
三、安乐:即指涅槃之理,无生死逼迫之苦,而具真常寂灭之乐,故名安乐。
四、清净:即指涅槃之理,安住清净寂灭中,各种障碍都已净除,故名清净。
五、不老:即指涅槃之理,不迁不灭,无增无减,所以称为不老。
六、不死:即指涅槃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灭,所以称为不死。
七、虚通:即指涅槃之理,虚彻灵通,圆融无碍,所以称为虚通。
八、不动:即指涅槃之理,寂然不动,妙绝无为,所以称为不动。
天台宗对涅槃的分类又有三种:
一、性净涅槃,又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事物的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的理体,此性净涅槃即亦指真如本体。所以称为性净涅槃。(此是先天之体)
二、圆净涅槃:依靠修道去除罪业和烦恼,而证得的圆满清净涅槃。所以称为圆净涅槃。(此是后天之相)
三、方便净涅槃:即佛以救度众生的原因,示现种种假身,教化众生之缘既然已尽,而即入涅槃,所以称为方便净涅槃。(此是涅槃之用)
此之涅槃一一皆具八味功德。本书此处“若夫泥洹”所指的相当第二种圆净涅槃。学此止观能够知道心佛体同,就是性净涅槃。依次而修,广利自他,就可以达到方便净涅槃。此三种涅槃,一一具足八种功德,身体尚在,即是有余依涅槃,身体舍去,即无余依涅槃。若依大乘法来说,无明分破,即有余涅槃。无明断尽,即无余依涅槃境界。
之法
法有两种意思:
一、法指境界的意思。这句“若夫泥洹之法”合起来的意思是:至于说到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到涅槃的境界。
二、法指方法。“若夫泥洹之法”,即:至于说到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到的涅槃之方法。
入乃多途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说,要进入或证入本性涅槃的境界有很多的途径。什么是涅槃的本性境界呢?就是上面所举的性净涅槃。吾等众生自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只因一念无明才生起三细而动六粗,所以迷失了清净的本觉自性。此清净的本觉自性,迷失后就成为迷惑的不觉无明,即真妄合一成为阿赖耶识。
由这个原因,我们的清净自性法身,流转于六道,沉没于四生。生死既然由三细六粗而来,那什么叫三细六粗呢?即指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现出生灭流转之妄法(迷之现象),其相状有三细六粗(九相)之区别。三细即指没有“心王”和“心所”的分别,它的相状微细难测。六粗即指有“心王”和“心所”的相应,它的作用之相状粗大明显。
三细:
1、无明业相,略称业相。即指从真如本性生起妄觉的初动之相,即由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的最初状态,乃根本无明中的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区别主客的状态。
2、能见相,又称见相。指见到了初动之相。又称转相,即依据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此系依据前面所讲述的无明业相所起,而认识的对象之心(主见)。
3、境界相,又称现相、境相。由前面转相而虚妄现起,各种境界之相。这是因为能见相既得生起,就会同时虚妄现起,此认识对象(客观)。
六粗:
1、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于染净境,起爱不爱相,即智相。
2、相续相:依智相分别于爱不爱境,生苦乐觉,觉心起念,相应不断,即相续相。
3、执取相:依相续相,缘念苦乐等境,心起执着,称为执取相。
4、计名字相:依执取相,分别假名,言说之相,称为计名字相。
5、起业相:依计名字相,执取生着,造种种业,称为起业相。
6、业系苦相:系于善恶诸业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故称为业系苦相。
众生有此三细六粗之相,所以生死不断,即由三细相辗转进入六粗相,亦即指由不相应心的阿赖耶识位,进入相应心的六识位,迷的世界乃随之展开。如来以慧眼观之,甚可悲悯。为了使令众生抵达证悟涅槃之境,必须是由六粗相逆向三细相迈入,即得证到本源清净的自性涅槃。因为众生根性不一,习气烦恼不同,所以才说种种法门,而法有八万四千,一一法皆能证入涅槃。虽然修持佛法入手不同,但是归元则是一致,所以说“入乃多途”。
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这句意指:论说证得涅槃最直捷最紧要的方法,总不会超出修止修观二法。
论:指论说。
急:直捷,很快。
要:紧要。
证入涅槃的方法无量无数,所说法也是无穷无尽。然法门虽多,天台四教四观,可以包尽一切法门。十方诸佛,如果舍弃四教止观的法门,下无众生可度;三世众生,如果离开四教止观的法门,上无佛道可成。因为这止观二法,是一切法门的本体,所以众生要想一生即可成就,以凡夫身当下证得如来三德秘藏,不须经过三大劫而修证,唯有修此止观二法最为直捷最为紧要了。
藏教以析体止观为急要,而入证偏空涅槃。
通教以体空止观为急要,而入证真空涅槃。
别教以次第止观为急要,入中道无住涅槃。
圆教以一心止观为急要,圆证大般涅槃。
此止观二法非天台宗独有,如密宗的大手印、大圆满等,即止观之异名。华严宗奉法界观为最高原则,行普贤行,即修此止观。唯识宗的修唯识观,也离不开此止观。乃至念佛参禅,当体即此止观。由此可知,止观体则是一,止观的名或有、或无,或用异名而已,可知止观为一切法门的要道,登向涅槃的纲领,所以说“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修系缘止、制心止、体真止是镇伏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的最初法门,而修空假中三观智慧正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的最紧要处。
此段是说明止观的效果。
所以然者
此句为转语词,意谓为什么这样呢?是因为止观是伏结断惑的初门正要。
伏:指镇伏之义(表示未断)。
结:是烦恼的异名,唯此烦恼能使众生结缚生死,不得出离,所以称为结。结分为五下分结和五上分结。
五下分结是指欲界众生所拥有的烦恼。
欲贪:于顺情境上生起贪着心,无有厌足,此修不净观可伏。
嗔恚:于违情境上起嗔恨之心而不自已,此修慈悲观可伏。
身见:于名色阴界入等妄计为身,执着我见,此修界分别观可伏。
疑结:迷心秉理,孤疑不决,由此迷惑而迷真妄,背觉合尘,此修因缘观可伏。
戒禁取见:取执非理,无道之邪戒,此也修因缘观可伏。
欲界众生由上述的欲贪与嗔恚二结,不得超离欲界,如果能够超离,由有身见等后之三结的原因,虽然生于上二界,最终还要堕下欲界,所以想要当生解脱,须先伏此五下分结,而勤修五停心观。
五上分结:指色界无色界众生所拥有的烦恼,上二界众生有此五结,不得超离二界,故受轮回,终还下堕。
色贪:是指贪着色界五欲的烦恼。
无色贪:是指贪着无色界禅定境界的烦恼。
掉举:是指上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的烦恼。
慢:是指上二界众生恃自凌他骄慢的烦恼。
无明:是指上二界众生耽着禅定,而于真性没有明了之烦恼。
这些上二界的五分结烦恼,应当修四念处观、暖顶忍等十六行观及真实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等即可断除。此中如果断除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就能证得预流果,得到不堕法,一定趣证菩提。

惑是烦恼的总称。生死相续由惑业苦,众生因为痛苦想要寻找快乐,而因无知又造恶业,由造恶业又受痛苦,像这样地辗转轮回造成了生死不休,所以想要了脱生死,就要先断生死的根源,根源就是惑,惑业虽然有无量之多,总归不出三种:即见思、尘沙、无明。修空假中三观即能除灭。所以说止能降伏烦恼,观能断除烦恼。
吾人终日忙忙碌碌为烦恼所驱使,起惑造业招受果报,在苦海中浮沉,惟止观能伏断烦恼,使吾人超出苦海。然最初入手,非伏烦恼不可,烦恼伏,则断之易了,所以修止是降伏结缚的初步,正观慧照是断除烦恼的根本。故曰:止乃伏结的初门,观是断惑的正要。
正要
谓此修观法正是伏断妄惑最切要的法门,所以称为正要。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修止就是调养真妄二心最好的资粮,观是策发神通大开圆解微妙的法术。
此两句是说明了止观的妙用
爱养:即调养。
善资:最善(好)的资助、资粮。
心:心有两种意思。一指妄心,即第八心王。二指真心,即真如心。
识:亦有两种意思。一指第六意识,二指第九清净识。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有二种义。
1、依已见性人角度来说:爱养心识的“心”,即是真如心;此“识”即是第九清净识。意谓开悟之人,一旦彻见真如本心,急需依于山林水边,护养或调养清净的心识。古人称之为长养圣胎。而在山林水边长养圣胎最善(好)的资助莫过于修真实三止了。所以称为“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
2、依未见性人角度来说:即指吾人平日心猿意马,妄想纷飞,修方便三止就可以使妄心安定,而第六意识明净,所以说“止是护养心识的善资”。
这妄心幻识本来是生死的根本。古德所谓:“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损功德、灭法财,莫不由此心意识”。此心识既然非是善法,何须爱养他呢?
当知此心识,虽具恶法,但其中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果用在于善法上,则能助人了生死、成菩提;如果用在恶法上,就会使人入牛胎、投马腹,流转生死。所以天台宗最初下手修法,教人以第六意识为所观境,并以妄心识,起微细一念就作为能观所观之主体,使令众生从生死而悟达不生死,领会当下的一念妄想心就是真如心。
所谓即妄即真,犹如即波即水。不须离妄求真,如不可离波求水,知道即虚妄处,原本即是真如,犹如即波浪处,原本即水。学者只须于此不起分别,但在行住坐卧之间修习止观,历缘对境绵绵密密,如鸡抱卵,一旦桶底脱落,就可自然心开,而能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那时神通智慧妙解庄严无不圆备,所以称为“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因为无止不能调伏身心,无观不能开发妙解。止观二法,相互资助,缺一不可,并且二而不二,所以智者大师为修行者首先点明。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策发:策动引发。即人人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因被无明黑暗所遮,不能显现,现在既然修习止法,能将自心妄想杂念降伏,并进修观法,使心里智慧通彻明照,如风吹云散,本具神通妙解自然策发。所以《论》云:修空观得一切智,能妙解万法一大总相。修假观得道种智,能妙解万法差别相。修中观得一切种智,能妙解万法之根源相。所以称为:“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下列表复习: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策发:策动引发。即人人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因被无明黑暗所遮,不能显现,现在既然修习止法,能将自心妄想杂念降伏,并进修观法,使心里智慧通彻明照,如风吹云散,本具神通妙解自然策发。所以《论》云:修空观得一切智,能妙解万法一大总相。修假观得道种智,能妙解万法差别相。修中观得一切种智,能妙解万法之根源相。所以称为:“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下列表复习:








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修止法是得到禅定之果最殊胜原因,证观法是开发无漏智慧的缘由和凭借。
此句说明了止观的功能。
止是禅定之胜因
止:止即止息妄念和止于真理而不动。由止息妄念安住于真理,所以获得有漏无漏定的定性现前,所以止是得到禅定的殊胜根本之因,而禅定即是修止所获得殊胜之果。
禅定:简单来说,即让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又禅定是梵语,此云静思维,定是它的意译,梵汉合一,而称作禅定。因止息妄念深浅的不同,与止于真理的对象不同,所以有种种禅定之不同。
观是智慧之由藉
观:即观照。
由:指因缘义或原因义。
藉:指凭借义或依仗义。
此句即指得到智慧,必是假借修观的因缘或原因才能获得。
当知万法虽多,不出真俗中三谛境界,此三谛境界,由空假中三观为能观,就能出生三种智慧,因此经云:“无碍清净慧,悉由禅定生。”所以说:“观是智慧之由藉。”
《月灯三昧经》卷六上说:“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具息,定性现前,能获十种利益。
1、安住仪式: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遵法式而行,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
2、行慈境界: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使获安乐。
3、无烦恼: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
观是智慧之由藉
观:即观照。
由:指因缘义或原因义。
藉:指凭借义或依仗义。
此句即指得到智慧,必是假借修观的因缘或原因才能获得。
当知万法虽多,不出真俗中三谛境界,此三谛境界,由空假中三观为能观,就能出生三种智慧,因此经云:“无碍清净慧,悉由禅定生。”所以说:“观是智慧之由藉。”
《月灯三昧经》卷六上说:“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具息,定性现前,能获十种利益。
1、安住仪式: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遵法式而行,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
2、行慈境界: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使获安乐。
3、无烦恼: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
4、守护诸根:习诸禅定,常当守护六根,不为六尘所动。
5、无食喜乐:习诸禅定,即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故虽无饮食之奉,亦自然欣悦。
6、远离爱欲:习诸禅定,寂寞一心,不使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着。
7、修禅不空:习诸禅定,虽获诸禅定功德,证真空之理,然不随于断灭之空。
8、解脱魔绢: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悉皆不能缠缚。
9、安住佛境: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的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故心寂静灭,住持不动。
10、解脱成熟:习诸禅定,一切惑业皆不能迷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熟。”
由上可知,欲得禅定智慧,非修止观不可,所以说:“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总之世出世间欲得禅定智慧,定须修止观。
下面把止观二法各分三种解释,
一、从止的三义来释:
1、止息义:指止息妄念,尚是凡夫境界。
2、停止义:指停止于真理,可入圣人境界。
3、对不止而明止义:即汇入法性智。
凡圣因修止故,可得住禅定。


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如果有人成就禅定智慧的两种法门,这就是自利利人的所有方法,全部具备了。
此句是说明止观的殊胜利益。
“定慧”是止观的果,定慧二法即是止观二法。
“法皆具足”即指一切佛法在止观中皆具备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三种解释:
一、依义理说 。
二、依本性具足说 。
三、依教化众生说。
一、依义理说:因为佛法虽多,不出自利利他的法则。止观既能自利利他,所以一切佛法皆具备于止观中了。止观怎么能自利利他呢?
佛之正法唯有教证二类,以此止观之法皆能具足,所以说“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又自利即智慧具足——断德(慧德)。利他即慈悲具足——福德。
结论:由此可知禅定、智慧具足,则能慈悲、智慧同时双运;福德、慧德圆满具足,自利利他丝毫无疑了。所以说:“若人成就止观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二、依本性具足说 。
如果已经得到功夫的人,修止即观,修观即止,止观互具。因为法性本来寂然,即是止义;法性寂然,所以有观照之用(如水澄清,观照的功能就会越强),这就是止中具足观照之用。这法性能有照用即是观法,能照之用不离明静,明静即是止(如月影静水)此即观中具足止法。古德云:“真观必寂然。”所以说观即止,“真止必明静”,所以说止即观。能这样地修持止观二法,即能契合法性妙海,出生无尽甘露法门,所以说“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三、依教化众生说。
《中观》云:“诸佛唯依二谛说,以教化众生,摄一切法尽。云何二谛,谓真俗二谛。”下列表说明:


所以《法华经》上说:十方诸佛自己安住在大乘境界当中,如他们所证得的法门,是以禅定智慧的力量庄严自己的法身,也用这禅定智慧的力量度化众生,而同证涅槃。
《法华经》是释迦如来最后极谈,释迦如来一生教化众生,直到此会,机缘成熟,才说出本怀,而令众生皆能证得最上一乘之法。而在前四时中,众生不悟 ,所以将一乘法,分别说三。现在到了法华会上,重将三乘汇归一佛乘。因此《法华经》称为经中之王。上四句即出自于《法华经》卷一,第二方便品中。
佛自住大乘:谓佛自己住在止观不二的大乘自利利他的境界中。
如其所得法:而告诉众生自己所得到的真实法。
定慧力庄严:无非是以定力、慧力来断烦恼、来庄严法身。
以此度众生:并且也是用定慧力于十方度众生的。
由上可知,佛以定慧之力而成佛,亦是用定慧之力度化众生。又欲令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劝人修此止观。故知止观二法,才是我佛最根本的无上大法,并且无所不包。
又宝静法师曰:“定慧力庄严者,佛的法身无量相好,种种神通无非是以定慧的力量而为庄严。止即定,为福德庄严。观即慧,为智慧庄严。福德、智德为能庄严,法身本性为所庄严。今即以自己庄严的定慧力而庄严众生,故曰以此度众生。”
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应当知道这止观的两种法门,犹如宝车的双轮、飞鸟的双翅,缺一不可,如果偏修于止或者单习观法,就会堕落于邪魔外道和凡夫的颠倒之中了。
这是说明止观二法偏修的弊端,所以举喻呵破斥责。


当知:这是很确定地说,应当知道,修行时必须止观二法并重,缺一不可,所以引车、鸟二种譬喻,来说明修行,须止观双修。像这样地用二种比喻,说明止观成就与否。但还是担心有人不知偏修止或偏修观的错谬,所以大师又苦口婆心地说,“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怎样是“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若偏修习:如果偏于禅定,而疏远于智慧,没有慧水的滋润,即会堕落枯定之中。犹如盲人有足无眼走路,难免堕坑之祸。
如果单偏于观慧,而舍弃于禅定,犹如有目而无脚,总是原地不动,难免说食数宝之讥。
即堕邪倒:此句是大师严肃的警告,意谓如果单修于止,认为能出生死,就会堕于外道邪见。如果单修于观,认为能出三界,那是凡夫颠倒之说。
这种止观双修的观点,历代祖师,代代相传,反复论证,绝对错不了。下面智者大师再引经作证。
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诳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此是引经破斥。大师考虑顽固的凡夫不能信入,故又引《大方广修多罗了义经》作证,略斥狂愚之过。
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
如果偏修禅定,禅定属于福德范围,而不兼学智慧,就称为是愚痴的人。
指如果偏修禅定不学智慧,而禅定所得的功德,是有漏之福,纵然修得最高境界,得到八万四千大劫的长寿。因为不知道空无我慧,依然还要轮回。犹如万年的深山石头,顽固不灵,依然无用。像这类人,执着禅定不修观慧者,所以称为愚痴。
若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
如果偏学智慧,不去兼修禅定福德,就称为是狂人。
指如果偏学智慧不修禅定只是口头三昧。如古德所云:“听其言也,则高越佛祖之上,察其行也,落于凡庸之后,如是之人,岂非狂者。”永嘉大师亦云:“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数他珍宝有何益,多年枉作风尘客。”这些内容都是指呵斥学而不修的颠倒人。
诳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
狂妄和愚痴的过失,虽然稍有不同,但同属邪见,使人轮转生死,并没有差别。
狂:者落空,虽然广学智慧,没有真实行,所以不能超越生死。所谓:说的一丈不如行的一尺。有言无行称之为狂。
愚:者落有,虽然修习禅定福德,但没有通达空性之理,不能了生脱死,所以称为愚痴。
这二者落空落有的过失,虽然稍微不同,但两者同属邪见,都会轮转三界,并没有差别。
盖:推原之词。意谓狂愚虽不同,推查他的原本并非不同。
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止观双修,能出三乘之果,如果法不均等,止观偏修,这就违反了止观能够圆满具备三乘之果的功效了,这样怎能很快地证到了三乘的极果呢?下列表说明: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旨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故经云:经指《大般涅槃经》。
这段是依三乘圣人要证到无上菩提角度来说,也要止观双修均等并进。所以再次引经作证,表示非出胸臆,乃是佛说。文中特别指出了三乘圣人,虽能止观双修,但偏重不一样,所以出现的结果也不一样。因此这段内容,总的是说明止观并运、平衡不偏的重要性。
列表说明如下: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旨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故经云:经指《大般涅槃经》。这段是依三乘圣人要证到无上菩提角度来说,也要止观双修均等并进。所以再次引经作证,表示非出胸臆,乃是佛说。文中特别指出了三乘圣人,虽能止观双修,但偏重不一样,所以出现的结果也不一样。因此这段内容,总的是说明止观并运、平衡不偏的重要性。
列表说明如下:


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者
修声闻道的人,因为定力偏重,所以不能明白见于佛性。
声闻:即指罗汉,因为闻四谛声而悟道,所以称为声闻。仅破见思惑,未破无明惑,安住于空定境界中,不能圆融空即非空、有即非有之理,因为佛性是非空非有,所以不能见于佛性。
佛性:佛指觉悟义,性者不改义。指一切众生皆有觉悟的本性,此觉悟本性通因果而不改,经生死亦常在,故曰佛性。又作如来性、觉性等。据北本《涅槃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盖覆而不能显示,如果断除烦恼,即能显示本有佛性。圣人以烦恼断得彻底不彻底,因此显示的佛性而有深浅不同,所以小乘的分别说部把佛性分为三位。
1、住自性佛性:即众生先天具有之佛性。
2、引出佛性:通过修行所引发的佛性。
3、圣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圆满显发者。
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十住位上菩萨因为慧力偏多,虽然能见佛性而不能清楚明了。
十住菩萨者:菩萨有五十一位置,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如果加上妙觉就是五十二位次,妙觉是佛。
十信者:信是信从义,闻说佛性、四谛、十二因缘之理,随顺不疑,叫信心。信心有十种,所以称为十信。从一信位到十信位满即可伏三界见思惑。
十住:真谛是所住的理,智慧是能住的心,以智慧心住真谛理,所以称为住。住有十种位置,所以称为十住。
1、发心住:指信心成就圆满,广求智慧,初发大心,所以叫发心住。
2、治地住:随空观智慧,净诸六度法门,炼治心地,清净洁白,所以称为治地住。
3、修行住:巧观空有,长养众行,所以称为修行住。
4、生贵住:生于真谛实际之家,种性清净,所以称为生贵住。
5、具足方便住:带真随俗,修习无量善根,所以称为具足方便住。
6、正心住:成就第六般若法门,所以称为正心住。
7、不退住:彻证无生之理,入于毕竟空界,所以称为不退住。
8、童真住:见空而不取证,悲智坚固,不生二乘的邪倒,如人初生太和未散,天真纯粹,所以称为童真住。
9、法王子住:不住于空而能入假化物,当绍佛位,所以称为法王子住。
10、灌顶住:观空无相得无生心,以无生法水灌顶,如轮王太子当绍王位,用金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所以称为灌顶住。
由上介绍可知,此十住的成就,皆以智慧为主体,所以说“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智慧多、定力少,为什么虽见佛性而不明了呢?因为别教的初住菩萨只断三界见惑尽,二住到七住断三界思惑尽,八住到十住只断界内尘沙惑尽,伏界外尘沙惑,界外尘沙未断,无明烦恼未动,所以虽能从空出假,只能相似见于佛性,犹如云中之月,仍不明了。下列表:


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十方诸佛如来因为禅定智慧力量均等,所以能够非常明了地见到本有佛性。
先列出十住后之诸位:
十行:从第一欢喜行到第十真实行,是从空入假,断界外尘沙,成道种智。
十回向:从第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一直到第十入法界无量回向,是正修中道第一义观,始伏无明惑。
十地:从第一欢喜地,一直到第十法云地,断十品无明,可于百三千大千世界中八相成道。
等觉:更断一品无明进入等觉。
妙觉:在等觉位,以金刚观再破一品无明,即进入妙觉佛位。
此段是依别教菩萨成佛的修行历程来说,以定慧均等故,最后圆满成佛,所以能够了了见于佛性。
十住:虽不能明了佛性,但已发真谛智慧,悟空性道理,从此加功修行,即能从空入假,即进入十行菩萨位。
十行:从第一欢喜行到第十真实行,成熟道种智,能分别一切假名,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以此功德,普施众生,理事圆融,顺入法界性海,此即进入十回向位。
十回向:从第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到第十入法界无量回向,正修中道第一义观,伏无明惑,如是定慧等持,次第策修,无明分破,就进入十地位了。
十地位:从第一欢喜地到第十法云地。功德智慧,位位转胜。可于百三千大千世界八相成佛,利益众生等事。如是从法云地,更断一品无明,即入等觉位。
等觉位:再以金刚观进破一品无明,即能进入佛位,如是从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皆是定慧双运,而到达妙觉位。
妙觉佛位: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十方诸佛修行皆遵止观双修均等并进之道而成就。所以说“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故了了见于佛性”。
见什么佛性?
佛性到底是什么?
本宗所说佛性有三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此三因佛性是智者大师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八之说而立的。谓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妙果。下一一解释。
1、正因佛性:即一切众生自身本具的真俗中三谛空假中三观之理。“正”指正中,中必双照,离于边邪,照空照假,非空非假,像这样的真俗三谛具足,即是正因佛性。亦即诸法实相之理体,这理体是成佛的正因,所以称为正因佛性。
2、了因佛性:即指观悟佛理所得的智慧。“了”指照了,由前面正因佛性发此照了的智慧,这智慧与实相理体相应,即是了因佛性。
3、缘因佛性:即指能生起智慧之缘的所有善行。“缘”指缘助,即指以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佛性,开发了正因之佛性,就称为缘因佛性。
此三种,正因佛性属于性德,后二种属于修德,后二种依性德而起修德,依修德而显性德,此二者本来性修不二,到达佛的境界时,定慧力等,即能彻底显示,所以称为“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以此推之
以此推之,指以这样地推量止观的修法之义。
推:指推量、推测。
之:指止观。
即上面所讲的凡夫外道偏修止观落于生死,声闻、菩萨定慧不均,所以证有不同。唯到佛地,定慧等持,所以能够彻底见于佛性,直证菩提。如果以这样来推测,就可以知道止观双修,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所以称为“以此推之”。
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
此句是说,根据上面所讲的,此止观双修之法,难道不是通达涅槃极果最切要的法门吗?门:通达义,谓修止观是通向涅槃最切要的法门。
行人修行之胜路
指三乘行人修行时,想要趣向三乘圣果,此止观双运之法,就是最殊胜的菩提之路。
依凡夫修行来说:无论参禅、念佛,行人或要开悟、求生西方,止观是最殊胜的路径。为什么呢?当知参禅念佛,当体不离止观。今以念佛为例:如果念佛时,心不散乱即是止,清清楚楚即是观。如果念佛时散乱即无止,昏沉即无观,无止无观,岂能得生西方。可知修一切法门,必须要有止观,才能成就胜果。故此止观是一切显、密、性、相宗派,所有行人修行的殊胜之路。
众德圆满之旨归
“众”即三乘众。止观法门是三乘圣众得证功德圆满之旨归,为什么呢?
一声闻众:从因地上修五停心观开始,经历见道、修道乃至无学道果位圆满,最后是以灭尽定(禅定)和无生观慧(智慧),取证了四果,这就是声闻乘人以修止观成就定慧而达到了功德圆满。
二菩萨众:从十信因位上,闻有佛性,即深信不疑。知道不能证得,都是由惑业所障蔽。想要证得佛性,必须修习止观,并经历外凡、内凡、五十一位上,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最后以金刚三昧定的智慧,破了最后一品无明,取证了佛果,而使功德圆满。
三佛乘:众德圆满之指归。
众德:指智德、福德等。
圆满:指三觉圆满。经云:“三觉圆,万德俱,天人调御师。”
佛以什么作为调御众生之法呢?就是以止观二法调御众生。
指:引众生。
归: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
所以称为“众德圆满之指归”。
止观与福德、智德、三觉、三德怎样的关系?
如上所说:修止即是福德,修观即是智德。福德、智德依据自利来说,即是自觉圆满,如果以此福、智二种德,布施于众生,就是觉他圆满。这样自觉觉他,而到达究竟,即是觉行圆满。这样三觉圆满,一一无非是以止观的因,而成定慧的果,指归于三德秘藏。
怎样指归入于三德秘藏呢?
即止观修成后,就是禅定智慧。此定慧能够契合法性缘起,所以止观即般若德。止观成就后,能破尽三惑,就是解脱德。止观成就后,三惑彻底净尽,法性全体显露,即是法身德。像这样地自他成就,众德圆满,无不是止观双运为指归,所以称为“众德圆满为指归”。
无上极果之正体
此句是总结。也分二种解释。依据法上解释:即指无论修大乘小乘任何法门,想要证得无上极果,能够自利利他,圆满成就,无不以止观法为正体。
依据人来解释:谓此止观即是三乘行人证得极果的正体,即三乘极果圣人以止观作为自己的法身正体也。
怎样以止观作为三乘极果圣人的正体呢?
声闻、菩萨、佛等,都以五分法功德,组合法身正体。即由戒清净,得戒身。由修止,得定身。由修观,得慧身。止观双运,得解脱身。止观与法身正体不一不异,得解脱知见身。这五分法身即为三乘圣人极果的法身正体。所以称为“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了。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
如果能够这样地知道了上面所讲的法理,就知道止观二法,实在不是浅显的。怎样知道止观法门不是浅显的呢?现在以《楞严经》四句来列此:


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
此句有二种意思,即指人有二类:1、指迷蒙颠倒,未学过止观之人2、指冥顽邪见,止观偏修之人。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可分为二句:
第一句“欲接始学之流,开蒙而进道。”
欲:指五十一个心所中的善发欲。所谓善发欲,善指慈悲心,发即发出,谓于慈悲、善心相应而发出的欲心,所以称为善发欲。
接:即接进。
始学:指纵然教理通达,未修止观者,皆为始学。
之流:指颠倒之流。
开:指开示。
蒙:指迷蒙无知。
进道:即进趣菩提之道。
此句意谓:大师菩提心发慈悲心动,见颠倒之流专研故纸,不能自拔,困在书堆中不能进道。像这样地迷蒙无知之人,如果不以当头棒喝为之开示,怎能进趣菩提之道?所以称为“欲接引始学之流,开蒙而进道”。
第二句“欲引始学之辈,开冥而进道。”
引:指引入。
始学:指刚学佛法,纵然过去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而未能证到止观中正之道的人,皆名始学。
之辈:指邪见之辈。
开:指开示。
冥:即无知之义。指不明白止观双修之理。
此句意谓:大师见邪见之辈,落于枯定冥顽无知当中,如果不以点石成金,岂能进于菩提正道。所以称为“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
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
这几句显示了智者大师无限大慈悲心的流露。为了策进颠倒之流、邪见之辈的无知和轻视,所以智者大师说,解说止观的义理还是容易,如果行证止观境界,那就难了。所以称为“说易行难”。
岂可广论深妙:意谓止观双运之道,在佛位才能彻底证到。现在止观未修,生死未了,一口气不来,便会阴阳永隔,成了孤魂野鬼。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生命危脆,轮回路险,岂可吃了聚头喧喧,谈玄说妙。所以说“岂可广论深妙”。
大师这样苦口婆心劝告以后,就可以知道修证的重要性,到底怎样修呢?所以智者大师接下去说: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
这段是勉励初发心,学修止观,要认清止观法是证菩提、入泥洹最上的根本大法。
略明十意:略是指大纲的意思,因为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要完全一一说明,末法众生,福浅慧薄、寿命短促,确实无法学完,或初心行人,一见到浩如烟海的佛法,不知从何修起,就不能得到利益。所以智者大师一念慈悲之心,为使末法初心学人,得到一个入门处,因此从八万四千法中,提炼出一个纲要,使人一见就可明白,从凡到圣的修行之路。此纲要之法有十大章,所以称为“略明十意,以指示初心行人”。
以示初心行人:指的是初发心修行人。我们是否初心行人呢?严格来说,我们还够不上资格称为初心行人。因为初心行人从凡夫角度来说,有三个标准:
1、能厌恶世间皆是有为之法,能招感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离此苦,就能发心修行。
2、指宿世就有善根,具足正知正见,欲求出世妙道,就能发心修行。
3、能起慈悲心,悯念世间一切众生受生死苦,就能发心修行,愿拔其苦而予其乐。
由以上三个标准,才称为初心行人。可知此书智者大师是为这些人而讲的。所以称为“以示初心行人”。
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
登:上义、升义。“登”古代通“得”字。
正道:有二种意思。
1、指法。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的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直之道。泛指三乘行人所行之道,都是正而不偏的,所以称为正道。
2、指智慧: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什么呢?下分四点来说明:
一、指舍离主观、客观的相,而达到平等的真实智慧。即是菩萨在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的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的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的智慧。亦即远离名相概念等虚妄分别的世俗认识,唯对真如的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所以称为无分别智。
二、此智属性:此无分别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
三、此智的分类:此智分有三种之别:
1、加行无分别智:即寻思的智慧(指准备阶段的智)。又称加行智。是证道的因。
2、根本无分别智:即是真正的智慧,又称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如理智、实智、真智。是证道的根本。相对于后得智,又是诸智的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的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所以称为无分别智。称此智是真正的智慧,因为此智远离各种推求考察的行解,亦没有分别的智用。但此智自然可明照法体、契会真理,所以称为真正的智慧。又以此智为智的正体,而非化用,所以又称为正体智。
3、后得无分别智:即出观起用的智慧。又称后得智、如量智、分别智、世俗智。后得智即在根本智的后面,再起反照世间通俗事象世界的智慧,这智慧是证道的果。
此根本无分别智与后得无分别智,属同一种智,惟作用不同。后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则靠后得智方于世俗世界的认识中发挥功能。
四、此智的自性:此智远离五种相以为自性。
1、离睡眠等的无作意;
2、离二禅以上的过失有寻有伺地;
3、离无心定的想受灭寂静;
4、离色;
5、于真实义离有分别之计度。
此智修慧为体,到八地后可任运相续,八地前要数数修习。
阶梯:本意指台阶和梯子。这有两种意思:
1、引申比喻走向修道阶级或登进的菩提之路。
2、引申为导致证果的因由和凭借。阶梯二字都有因由和凭借二义。
登正道之阶梯:连起来解释有两种意思:
1、略示的十章止观法门,如果从体上说,是初心行人走向三乘圣人无漏涅槃正直大道的凭借或因由。
2、略示的十章止观法门,如果从用上说,是令初心行人得到登进无分别智的凭借或因由。
入泥洹之等级
入:是证入。
等级:指证道因上下高低不同,所以称为等级。
前面一句是从修因的角度来说止观,此句是从得果的角度来说明止观。即指此止观是证入涅槃的通道,由修止观深浅之不同,所以所证涅槃也有不同,所以称为“入泥洹之等级”。
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
寻:探求义。
愧:怖畏己过,引以为耻的精神作用。
为:使义。
大师告诫说:探求佛道之人,应当要惭愧自己业障深重,烦恼深厚,所以使止观之行难以成就。
上段大师教诫“说易行难”,为什么不解释?到这里才告诉了我们答案。即指凡夫业障烦恼深重,所以使止观难以成就。业障烦恼如果消除,成就即不难。当知所谓末法,不是法末了,而是人末了,因为修法条件破坏了,所以不能如法修道。应当知道止观之法,是过去圣贤都依之而成就之法,我们为什么不能修成就呢?由此可知是人的关系,而不是法的关系了。所以大师说:应当惭愧自己业障深重、烦恼深厚,而使止观之行难以成就。
毋鄙斯文之浅近也:此句是大师担心末法初心行人,虽有善根探求佛法,而不明白这本止观,文虽浅显而义深广,字虽简少而意周全。所以大师教诫不可以轻视。这本书文字虽浅,但含有无量妙义,我们不能了解,虽了解而不能全面,如三兽饮水,海终不浅。故下文云:
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
心:指虑知心,即远离对象仍具有思考的作用。
称:相符义。
眴:指转动眼睛。意指时间很短。此话分二释。
一、消文释。是指如果自己的虑知心,相符本文所言的宗旨,在一瞬间,就可以以智慧断除难以称量的烦恼和业障,所证得神通妙解不能测量。
二、实义释:
心:指能观的空假中三观之心。
称:指合于法性。
言旨:指这部法本所讲的真俗中三谛之旨。
智:即智德,佛的三德之一,如实照了诸法而无碍者。即指般若德。
断:即断德,佛的三德之一,断尽一切烦恼之德。即指解脱德。
难量:即性德。因修止观时,止中有观得断德,观中有止得智德,使令法身彻底彰显,此即法身德。到此境界,非凡夫心能度量,非二乘神通可证量,非菩萨智慧可比量。所以称为“难量”。
神解莫测:即指依止观修持所证得的神通、智慧妙解,就等同于如来三德涅槃境界。非凡夫能测之法,非二乘能测之境,即使菩萨不能测其底。所以称为“神解莫测”。
这句话合起来之意,即指如果能观之空假中三观之心,照了真俗中三谛法性之旨,心境合一,则于一转眼之间,就具足了如来三德密藏境界乃至神通运用、智慧妙解,非凡夫二乘菩萨之能量和能测的。所以称为“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因此大师在上句中教诫学人‘毋鄙斯文之浅近也’即指此意。
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者,空延岁月,取证无由
虚构文言:指如果有人理解了文意,下笔则妙笔生花,谈论则滔滔不绝,而对于真实功夫不去修证,这就称为“虚构文言”。
情乖所说者:指所做事情却违背这里所说止观修法。
空延岁月延:把时间向后推移。岁:一年称一岁。即空过年月。
取证无由:谓这些人只是空过岁月,纵然到毕命时刻,也不可能取得圣果、证到涅槃的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师举喻说:
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说而不修,此事就等同于贫穷人数他人的财宝一样,对于自己有什么利益呢?这句是比喻,说而不修之人,仅是拾人牙慧,非自己所有,终不能得到佛法利益。
“者哉”者:加重语气的词。表示大师一翻彻底的悲心,来警戒后世学佛之人,不要终日分别名相,执着语言文字,只知研究这门佛学、那派大论,却不去真正依止观如法修行,怎能得到佛法利益呢?所以大师同体大悲,毫无保留说出自己所修所证法。为了使修行得到利益,所以从因到果,从始到终,把修行次第列为十章。因机有四类:渐修渐悟,渐修顿悟,顿悟渐修,顿修顿悟。大师是顿修顿悟者不需次第,但为众生,说此十章,以方便权巧,使令进入圆教,乃大师之本义。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5] [放入我的收藏夹]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8 15:26:21  更:2021-08-18 16:34:59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