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慧律法师| -> 慧律法师《空的哲学思想》 -> 正文阅读 |
[佛经]慧律法师《空的哲学思想》[第2页] |
慧律法师|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放入我的收藏夹] |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长官、诸位在家居士,来桃园讲经今天是第二天。首先要跟诸位道歉,我们所讲的空的思想是佛法的根本精神,主要解脱的根本,讲得比较深一点,对于真正要学佛的人或者知识分子,尤其是我们这些法师应当能听明白。但是因为根器有深有浅,没有办法统一,所以可能一部分人听不太懂,听起来就很吃力,有人初次来听经就碰到讲这么深的,很对不起诸位。 今天这个题目,原本是安排在台北,因为借不到场地,安排不下,这里刚好有因缘,所以就安排在桃园,很对不起第一次听经的人,讲的比较深一点。我七月初三、七月初四、七月初五照样在这里讲课,要讲「六道轮回」种种的事情,重事相的发挥,比喻很多,会讲很多故事。这一次我们讲「空的思想」,重理体的伸张。事实上我讲「空的思想」这样才只是佛法讲的「空的思想」的万分之一而已,所以还不敢发展《楞严经》的思想,一实相印的思想,华严的事事无碍法界的思想,因为根器不一样。所以对上跟利智的人,也很抱歉,请你就委屈一点。你想听深一点的,但是师父要顾虑到其他很多众生的根器,所以不能讲得太深。如果初学者完全听不懂,没有关系,坐著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有功德了,就能消灾延寿。 昨天回去就有人问:“师父,你说无量得肯定就是否定,无量的否定就是肯定。不是这里就是那里,不是那里就是说这里。这样听起来一头雾水,听不懂。”那么今天就讲浅一点,讲简单一点。所谓「无量的否定就造成肯定,无量的肯定就会造成否定。」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举个例子讲:我们今天贡高又我慢,很肯定自己。逢人就说,我多了不起、多伟大。你的意识当中一直希望别人赞叹我们,肯定我们的价值,起了我慢心,所以我们表现出来就很我慢,就是一直想肯定自己的立场。别人就会说这个人贡高我慢,不要亲近他。 无量的肯定——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很执著,肯定自己所做的是对的,别人就会否定你,说你这种朋友我慢不接受人家的劝告,交不得,把你否定掉。所以意思是说,不能太贡高不能太我慢。如果愈原谅自己的人,上苍愈不原谅你;愈不原谅自己的人,上苍愈原谅你。我们在谈话当中,如果很谦虚,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举个例子讲,讲别人人家会生气,讲我就好。如果有人说:“慧律法师,你很行。”我就拍胸脯说:“我本来就很行了。”你会觉得怎么这样!你想肯定自己的时候,别人就:“怎么会这样子。”对不对?人太过于肯定自己的时候,不会去接受别人,马上遭受到很大的反作用力,人家马上把你否定掉。 无量的否定就会得到肯定。譬如说我们确实很行,如果有人说:“慧律法师,你真的很行。你很有智慧。”“哪里、哪里,托你们的福。”外省人讲的:“托你们的福,不敢、不敢。”人家赞叹:“慧律法师,你把佛教带动起来,你很伟大。”“佛教大家的,不是只有我的。”我否定了我自己没有那么行,这样大家听起来,就会比较有舒服感,嗯,这个人很谦虚。但是有一种歪人,他的理解是:谦虚是希望别人再赞叹一次。事实上不是这样子,当然这个解释是随个人的理解了。 我们底下讲,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色是我们六根、六尘、六识所产生的。它偏重于感性作用,偏重于感情的意识作用。空就是理性的意思。色法是感性,空是我们的理性。换句话说,我们如果能够把感情跟理性把它统一,让它平衡,这样我们的痛苦,跟烦恼就会很少。今天我们为什么会很痛苦,就是因为我们的感情跟我们的理性不能达到平衡点。感情跟理性能够达到平衡点,那就是最高超的,就产生大智慧了,佛就是这种人。 我们今天不是,我们今天生活都是感情用事。很简单,你随便可得到这种例子:如果你跟我交情较好,你跟别人吵架来告诉我说,别人怎么不对,别人怎么不对,因为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一定讲你对,这个叫做感性。就是说你的好朋友不管对或错,只听他单面之词,你就判断别人不对,就要找别人算帐了。但是我们事情都远没有查清楚,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的朋友到底对还是错。所以这个就是感情用事。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所以他所讲的统统对。 我们人几乎都是这样子,感性都没有建立在理性当中,因此他会产生很多的偏差,五年前的看法跟五年后今天的看法就会差很多。所以哲学家一直告诉我们,你不要一直肯定你的看法,免得你将来增加很多的后悔。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如果一直肯定我们的看法,以后很多后悔的事情就会出来。诸位慢慢去感受、去经验。所以有一些事情,就是要接受人家的劝告,接受人家好的意见,不要一直感情用事,这样才能够达到我们心中所需要的。 色法六根、六尘、六识所产生的烦恼,是因为我们的无明,就是因为我们的习气。我们今天听到佛经、佛法很好,也想要改过自新,但是却改不过来。听到佛法,知道要改掉坏脾气,但是为什么又发脾气,且在脾气发完才后悔。这个需要时间,诸位不要怕。高雄有信徒对师父很有信心,她跟师父讲:“师父,我从今以后不再生气。”如果看她儿子又不听话的时候,她棍子就拿起来了,都忘了师父劝她不要生气。棍子放下时才想起:我怎么这个样子。再跪在佛陀面前哭,哭、哭:“我都发愿不生气了,怎么又再生气了。”不过,为了教小孩没办法。她就想一套原谅自己的办法。碰到师父就说:“师父,怎么这么奇怪?我知道生气不好,不过脾气一来挡不住,发完才发现这样子不对。” 所以说佛实在很了不起。佛在两千多年前他就统统想好了,在《楞严经》里面讲「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应次第尽。」理可顿悟就是说,道理我们都可以顿悟,但是事须渐修,修行不是用讲的,要的是真正去忍辱。人家侮辱我们,我们都要沉默以对。 以前人家讲一个公案:一个徒弟认为修行成功了,要下山。 他师父问他:「你现在要下山了吗?」 「对,我现在要下山了。」 「要下山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下山以后人家看到出家人对你吐口水你要怎么办?」 徒弟说:「吐口水我就忍辱,把口水擦掉就好了。」 师父说:「这样功夫还不够,要把它留著让它自然干掉,不能擦掉,擦掉对不起别人。」 你想想看这样忍辱还不够,我们现在不要说口水吐在脸上,如果对他呸、呸、呸,怒骂声就出来了,连珠炮似的。阿弥陀佛先请到一边,要生气以前先求佛祖原谅一下。然后:“死小鬼,你敢对我吐口水。”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要等他发完脾气以后才想到:我是一个拜佛的人。然后再跟佛祖忏悔。所以众生就是常常在忏悔,每天都在发愿。 你听过哲学家讲一句话: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贯彻始终,没有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有志气的人,发愿要修行,要了生脱死,然后就这样一直念佛精进修行;没有志气的人,如果朝山回来照晚了,很累,就跟佛陀说我明天再补(拜佛),就去睡觉了。我曾经这样子我才讲,我现在在讲我自己,我就是曾经这样子。 我们人习气很重,所以我告诉你一句名言很重要:「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这一句话是很重要的,不管你是出家、在家统统是这样子。我们不要常常认为,我明年再来修行,我十年后再来修行,这个都来不及了,今天拜三个小时,有三个小时的好处,明天念五个小时,有五个小时的功德,不要拖到明天,拖到明天什么时候要死不知道。 所以我们人都有一种寄望:我今天修得不好,明天再更用功一点。我以前什么想法你知道吗?我以前亲近忏云法师的时候,很精进、很精进,我那时候发愿,一天拜三百拜,不论多忙都是拜三百拜。不过,读大学的时候课程很多,所以如果考试晚回来就只拜到一百拜,剩下两百拜留到明天,“佛陀也知道我在读书,他会原谅我。”我都想尽理由来原谅自己,今天欠两百拜,明天如果课程更多就说,干脆我礼拜天不去玩,从早八点拜到下午五点,这样子比较干脆。到了礼拜天,我的俗家名字叫林益谦,朋友说:“林益谦今天电影不错。”说的也是,电影倒是真的不错,好吧,把早上八点拜到下午五点的改成下午到晚上再来补。就这样,我有这种毛病,你们也会有这种毛病,不要笑人家。所以修行的人,他只要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就用功一个小时,他绝对不会等。 有一个大生意人他很可爱,他太太很认真在修行用功,他看到后就不太高兴:“念佛、念佛、每天都在念佛,我也想念佛。我等儿子娶完媳妇,女儿嫁了人,我也要走这条路。你现在不必每天跟我念佛,念佛不要让我看到,看起来很刺眼,我拼得要死,而你只会念佛,念佛就会有钱吗?”就不太高兴,要他太太也等将来再修行。我问你:“人要死的时候阎罗王来,阴间现前可以等待吗?”他太太要死的时候,哪有办法等她先生,先生要死哪有办法等太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佛法叫做独行道,独来独往,你自己生死自己了。你自己来出世,你也要自己死去,也没有人要代替你,夫妻也是一样。 所以说在一切六尘、六根、六识所产生的感情,我们都要有一个关照,当下关照这是空。感情主要分为父子、母子、师徒、夫妻等等之间的感情,一切只要有感情的东西都不好。所以《楞严经》里面讲,感情愈重的人愈容易堕落,感情愈重的人愈不能超脱。 你说:“师父,你这样讲世间就没有感情了,父母就不必疼爱孩子了,先生就不必疼爱太太了。”不是这个意思。所谓感情是一种很强烈的执著,就像一个先生很疼爱他太太,二十四小时没看到会死一样;如果女众很喜欢她先生,她先生如果跟另外一个女人随便讲两三句话,回来就不煮饭了。感情太重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因为她先生条件好很英俊,事业做得很大,看到她先生跟公司的小姐讲几句话就不得了。女人我很了解,别的我不知道,女人我是最了解的。回去她先生说:“吃饭。”没有回应。她先生一定会问她:“你是不是在生气。”“没有。”她一定这样讲。女人讲没有就是有,一定的。吃完洗碗的时候,你要注意听乒乒乓乓的,碗盘随便丢乒乒乓乓的,扫地也是乱扫一通,不高兴。你如果说:“你有没有生气。”“没有。”女人就是业障重,口是心非。 我现在学乖了,有一个中央大学的女同学带一个男朋友来,我就问他:“是不是你男朋友?”“不是,师父乱讲。”真的有些差劲,她就在我面前一直数落这个男生,一直说这个男生很恶劣,说有多坏就有多坏。反正她很怕人家说她很喜欢他,就一直说他的缺点,结果到最后还嫁给他。还好我没有上当。其实她很喜欢他,不喜欢他为什么要跟他结婚。女人说话不能当真。我所讲的是体育馆外面那些,来听经的这些都不会,这些都是好女人,都很乖。不然等一下下课,糟糕了。 我们感情发出来,就有很多矛盾的心态,他没有办法解决,所以要研究佛法,对于一切色法所发生的事情要放下。 我们现在讲天台宗的思想,「从假入空,从空出假,是名中道、实相」。「从假入空」,这句话很重要,这是真正在修持。「从假入空」我们眼睛所看出去的一切天地万物,我们都有一个念头,这个不是实在的,这都是假的,都不是实在的东西。所以你的心空掉一切的念头,打尽一切的妄想,你的法身就活起来,所发出来的就是清净的念头,也就是「从空出假」。我们今天没有智慧,就是被妄想困住了。 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如果乌黑一片,不现影像的时候,我们擦净表面污垢,镜子自然就会影现出来。我们的佛性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就是被五欲六尘困住了,所以镜子影现不出来,如果我们把镜子擦干净,这面镜子就会发亮。今天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因为我们的烦恼很多欲望很多,贪心、忌妒心、狠心、愚疑心,烦恼心,所以无法显现清净的法身。成佛是怎么成的呢?一点一滴的放下、放下、放下、放下、一直放下、一直放下,把烦恼都放掉,肮脏都擦掉,镜子就能够照出天地万物的光出来了,这样本性就影现出来。 「从假入空」就是,因为众生都活在假相当中,所以要入空观,要观照身体是假的,世间是暂时借我们住的,我们来到这里就像住旅舍,不要执著那辆 BMW 不要执著那栋房子,不要执著这个 diamood 钻石,不要执著这种东西,渐渐、渐渐、渐渐都放下,慢慢来。放下不是叫你丢到水沟里面,是说戴钻石没有关系,要常常自己警告自己:这个是假的。戴著没有关系,人家问就说是戴给众生看的,你打扮得再漂亮都没有关系。你开轿车也没有关系,你很有钱也没有关系,愈有钱愈好,但是内心要自己警告自己,这些不是真的,有一天会消失。我告诉你等到有一天,你死的时候别说轿车带不走,连床人家都不让你睡——你看过死人还睡在房间吗?抬出来埋了,跟这个世间再见了,所以要觉悟,要觉悟。 所以从假入空就是说,你拥有的财富、权利、名利,所有的东西你都要观照:一切是无常,它是刹那间、刹那间在变化,有一天会消失。如果智慧较高的人,当下你就放得下,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如果遗失东西,我都观想我没有遗失,别人拿去用而已,先借别人用一下没关系。 「从空出假」是什么意思呢?从空出假就是说,已经把妄想除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我们的本性。注意!我们的本性不是一样东西。我们用镜子来做比喻也不对,因为镜子是一件东西。我们心中具足智慧,智慧不像一面镜子,能够让你用抹布擦的。心要用观照要用悟性,要用觉性去观照,才有办法显现本性出来。所以用镜子来比喻我们本性是不对的,但是没有办法,要让大家有具体的观念,所以才用镜子来做比喻。 有时候说「拨云见日」,我们的本性就像太阳,乌云就像我们的烦恼。乌云如果遮住了太阳就射不进来。我们的烦恼如果多,我们的本性就显现不出来。这是一种二元对立法的解释,让诸位有一个佛性的观念。其实这也是不对的,佛性不是这种东西,佛性是绝对的东西。意思是说有烦恼是因为你无明,你如果悟了,烦恼就是菩提就是佛,不必去擦烦恼,也没有另加一层修饰。当下如果能够从假入空就悟到了。 从假入空这是一种让我们有次第性的观念,这个也不对。烦恼当中悟到就开悟了。譬如说很多太太学嫁到坏老公,老公会阻止她学佛念佛,有时候还会揍她,太太就很屈曲,自己在佛堂里面哭:“我的命怎么这么差,偏偏遇到这种老公。”她就会哭,我说:“你要庆幸,是你福气才遇到这种会打你的先生。她打你,你才会觉悟。他如果很爱你,天天都粘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想我先生很好,我来世还要再嫁给他。这样不会觉悟。”打你比较好。我主张用打的才会觉悟。师父跟她这样讲以后,她就觉悟了,在挨打的时候会对老公说:“打大力一点,我师父说这样消业障,打大力一点我认命了。你如果不打我很疼我,我还想继续留在这个娑婆世界,你愈打我我愈要往生,因为世间没有什么好执著的。”我说:“这样对,这样对,这样对,这样就是觉悟了。” 我们如果懂得转念头,烦恼当下就是智了。他每天打你,反而让你觉悟,你反而要感谢他。所以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再讲一遍,注意听!二十四小时,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也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譬如说今天我有轿车就想:感谢上苍有轿车可以开,让我外出听经方便,让我事业顺利。如果没有轿车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上苍使我没有车子开,才不会在高速公路发生车祸,不会像王默君那样一下子就死。这样子感谢上苍,用这种心修行,这样子我们的心就会起欢喜心。顺境也很高兴,逆境也很高兴。 今天我们如果生了不肖子,我要念佛,我不愿在这个世间,我来世再生你这种孩子烦就烦死了。如果生聪明的孩子,就说还好我生了个好孩子,让我能够拜佛念佛没有阻碍,这样子我很有面子,反而很好修行。你一直用这样顺境、逆境都用观照,当下就开悟了。(众鼓掌) 开悟的拍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开悟,你们觉得不好意思吗?我告诉你今天听得很高兴,回去三天,三天就又发作了。不相信回去试试看,看你功夫到哪里。我修了十四年还有脾气,你听三天,拍手拍得很高兴,听很欢喜。回去第一天很平静,第二天稍微忍耐一下,到了第三天:“我是听慧律法师讲经,要不然你就该死。”真糟糕,我看是三天而已,不相信回去试试看,没试不晓得功夫到哪里。所以修行是点滴的功夫。修行是一点一滴,慢慢一直修一直观照,一直原谅别人一直修养,这样才有办法到达今天这种程度,你知道吗?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习气确实很难改。 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跟师父跪著求忏悔。我说:「你跟我顶礼什么?」 「第一礼敬三宝,我受了菩萨戒。第二我要向师父求忏悔。」 我说:「你六十几求什么忏悔。」 「师父,我现在看到小姐还很喜欢看,真奇怪。」 六十几了棺材进了四分之三了,这样习气还断不了,你看有多么严重,所以他求忏悔。 我说:「这样还有救。」 习气不是那么简单的,太难了。所以这个才是真正的功夫,修行是一点一滴、一点一滴,慢慢改、慢慢改、慢慢改。清海说眼睛瞄一下就开悟,不可能的事情,头壳坏掉才会这样说。我修了十四年还没开悟,她这样子开悟了,不可能的事情。 It is impossible 。 底下,「从空出假」,因为我们空掉一切的念头,从我们的清净心散发出来的,我们的智慧运用于一切世间。在这个世间,像师父今天从空出假,我虽然了解自性是空的,本性是清净的,但是我不能独自生活,我要跟众生生活在一起。你说这是桌子,我就说这是桌子——假相还是要存在的,不坏假有——你说这是杯子,我就要说这是杯子;花就是花,手表就是手表,书就是书。表是空的,书也是空的,这个我都知道,但是顺从众生的名相,顺从众生所了解的东西来开示。 所以实在讲「从空出假」跟「从假入空」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当下就是中道。这个世间统统是假的,所以三餐吃得饱就好,欲望不要太大刚好就好。世间凡夫就是执著这个假有,世间不是真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听经,明天来这里就空空洞洞的。一百年以后,大家都死光了没半个了,很简单。罗汉执著空,罗汉他证悟到我空破掉我执,他断第六意识断分别心,伏第七意识半分,因为第七意识有我执跟法执,所以他只有伏这个我执,断我执没有断法执。我执的意思是说对人生观不了解,执著这个臭皮囊;法执就是说对宇宙环境不了解是因缘和合法,刹那间、刹那间在生灭。所以凡夫执有,罗汉执空。 空就是他破掉我执心已经空了,但是不敢出来度众生,众生不好惹。今天,我们发一个大慈悲心要度众生,还是有众人要我们死。像我昨天从外面走进来,所用的这个拜垫就有人用邪咒,这个体育馆有人动过手脚,拜下去那个心就不一样。一个修行人,因为他的心很平静,所以很容易感觉到一种魔力,抗拒的力量就很大。昨天在拜佛我觉得身体会抖,我就知道了,马上观照一下。一定有人动过手脚,你虽然发了一个大心要度众生,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赞叹你,不是每一个人听你的经都听得法喜充满的。 来听经分成好几种,有一种是很我慢要来听听看。人家说慧律法师很会讲经,我去听听看,给他漏气,是来给我漏气的;第二种是因为听到录音带没有看过本人,听说他人很矮但是很英俊,是要来看人的,所以排一大排看个清楚:还有刮胡子,真的长得还不错,不过矮了一点声音满好听的;再来就是真的要来听经的,他真的要来了生脱死的;有一种是要来害师父的,都有,统统都有。不是说你今天发一个大慈悲心,你就可以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就赞叹你,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要害众生就好了。还好今天我们有一点修持,今天要来我心里就很清楚了。没有办法,我怕枪而已,用咒搞不倒我的,不可能的事情。我怕枪不要拿枪倒是真的,拿枪来我就会跑。 所以从假入空假就是现实,空就是超越。色即是空就是说,既现实又超越。我们面对一切现实,出家人、在家学佛的都要跟一切众生生活在一起,大家都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面。空就是超越,学佛就是一定要在现实生活里面做超越的功夫,这才是了不起的人。你如果离开这个社会,离开人群,跑到深山里面没有人迹的地方修行,这样功夫也是不够。清修一阵子也是要下来度众生像佛陀这样子,也必须要在现实的众生当中,来普度一切众生,这样才有办法超越。 佛法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是心理学,不是哲学,不是乌托邦不实在的,不是形而上的学问,它是确确实实的东西,它是深入的观念。佛法它的伟大在于,刹那之间它就能改变我们人的一生,两句话就能改变我们人的一生。佛法实在太伟大了!佛陀曾比喻说佛法就像一块饼,你咬旁边很甜,中间也是很甜,你把它剥一半吃,这一边也是很甜,你咬哪一边都是甜的。佛陀说佛法就像大海,饮一滴而知全味。海水,你如果到金山或海外随便取一滴水,咸的,你就知道所有的海水都是咸的。在座今天这里一万多位来听经,听这两个小时感觉很好,你就知道佛法,它的伟大是在什么地方,人家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修行,你不要认为你最行。佛法既现实又超越,可以运用在这个世间,所以这是一门很伟大的学问,而且它可以印证,不是行而上的东西。 底下,色法就是权智,就是权巧。度众生就是要权巧方便,众生的根器统统不一样,所以不能一下子就限制得太紧。有一次一个工人来,他曾经跳过舞、也喝过酒,也去过卡拉 OK ,也赌博过、签六合彩、大家乐统统有,他听过录音带以后就要求皈依,但是他会怕,怕皈依以后不知道会有什么束缚。他就来问我,旁边刚好有一些信徒。 「请问师父,皈依以后不知道可不可以喝酒。」 「可以。」 「请问师父:皈依以后不知道可不可以赌博。」 「可以。」 「请问师父:皈依以后不知道可不可以签六合彩。」 「可以。」 「师父,我可以找女人吗?」 「可以。但是要给人家钱不能赊欠。」 他说:「对,那都是现金没有在赊欠的。」 我说:「我不知道。我读研究所之后就出家了。我没有玩过不知道,这种都跟我没缘。」 我说:「你可以皈依,没有关系,皈依而已没有什么束缚。」 旁边的信徒听得受不了,等他走了以后,他就说师父你头壳坏掉你有问题。学佛本来就是要断女色,断赌博、断喝酒,怎么他要来皈依,你跟他说什么都可以。我说你头壳坏掉了。他对佛法又不了解,你一下子跟他说皈依要吃素,皈依要剃度,一定没有半个要皈依,你要慢慢把他拉进来。法师一定要慈悲,他慢慢接近三宝以后,他如果有办法持戒,我就跟他讲这样不好,我们一个佛教徒学佛的人,最好不要偶尔到外面「找野食」,(你听懂我的意思)花钱还花精神还会染病这样不好不清净。佛陀教我们不净观,慢慢、慢慢地会觉查自己这样不对,然后一步步改进。 你如果一下子,就跟他说皈依要吃素,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男众初一、十五都要理光头,包死的,没有半个要皈依。他留了头发很好看,拜佛还要每天理光头,他就不敢入佛门了。所以要于色法当中运用智慧来普度众生,对众生不能一下子,跟他说太严的戒律。说太严的戒律没有人敢受戒,没有人敢皈依大家都跑光了。 有一个很可爱的人来想要受五戒:“师父、师父,我想要受五戒。”我说:“好啊!受五戒很好。”“不过我很喜欢吃肉,不吃会想,会流口水很痛苦。不知道怎么办?”我说:“受五戒可以吃肉。”他说:“真的?”“可以,吃少一点,以前吃一斤现在吃半斤。”他说:“可以渐渐减的吗?”“可以。你慢慢吃素食,慢慢吃素食。吃一天、两天、三天吃到第五天受不了,再卤一锅大锅的来吃。”他说:“可以这样子?”“可以,怎么不可以,慢慢改不然一下子改掉会想吃。看到肉不吃会受不了。”“嗯,这样好、这样好。”真的就受五戒了,一开始吃素每天腹泻说不习惯,慢慢改,现在吃素吃得很好了。所以说我们要度众生,要慢慢来知道吗?在座诸位要度众生也是这样子,这就叫做权巧,普度众生要权巧。 空就是佛的知见,实相就是佛的知见。他要皈依慢慢受五戒受菩萨戒,受八关斋戒,慢慢引进、慢慢引进,不要受那些不正确的戒。到最后他觉悟了,就剃度出家。真的,我也发现很多用这种方式,这很好。不要像基督教那样或是像一贯道那样,二十四小时缠著人家,去帮他洗衣服,帮他煮饭,帮他带小孩,是用感情用人情的度人信一贯道,使受恩者不好意思才进来的。它不是用真理在度众生——我来你家帮你带小孩,帮你冲牛奶换尿布,洗衣服没有关系,你去听经就好。因为他要做功德,一贯道说拉一个或拉十个就会怎么样怎么样,拉一百个功德有多大。佛没有这样子,佛法是随缘度众生,度得来更好,度不来的放下,这样才不会痛苦。我 在这里讲经你有那个缘来听,没有缘在家里休息就好,就是这样子,这样才能解脱。我昨天就告诉诸位,不要一直想改变别人,不然你会痛苦不堪。所以修行尽分,度众随缘。修行要尽自己的力量,尽力去修,去参悟去看经典,至于度众随缘。我来桃园预计五千人,没想到这么多人一万个,前世可能有放生。 底下,于色法当中必须大智,于空法当中必须大悲。所以修禅的人不可落入断灭,也希望大家都持《大悲咒》,修禅的人一定要持《大悲咒》,要不然修禅修到最后如果落空,他就不会想度众生, 没有办法发菩提心,他就没有办法成佛。没有菩提心就没有成佛的种子,就变成二乘人焦芽败种。所以说于色法当中必须大智,于空法当中必须出大悲心。 再解释一遍,为什么在色法当中要大智慧呢?因为唯有大智慧,才能让我们觉悟,才能看破一切众生,看破一切事相、一切执著、一切妄想、一切分别、一切痛苦、一切烦恼。大智慧从哪里来?一定要听录音带。我们现在的人福报很大,以前听经闻法要到深山里面,走两、三个小时,四、五个小时走很久很久,为了听师父讲几句话,请师父你开示。现在不必了,现在可以一边炒菜一边听经了。昨天我才接到一通电话,说整个菜市场都在听慧律法师的录音带,比影、歌星还红。卖菜耳机插一边,一边听价钱一边听佛法,不然被骗走了。一个计乘车司机告诉我:“这个录音带很好,很好。以前赛车的时候火冒三丈,现在很喜欢塞车,因为有师父的录音带。没有赛车的时候我会一直想去载客,塞车坐在那边听正好听师父录音带,我太太也不会因我发脾气而骂我了。”以前开高速公路都听歌星唱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全部都改了,从高雄开到台北,台北开到高雄刚好听完一套录音带,没有浪费时间。一直听、一直听、一直听,用功、用功、再用功,现在的人福气很大。他要自己看经典比较深,比较难,所以他就听录音带,很快。 在色法当中须用大智,于空法当中必须出大悲心。这是什么原因呢?十方三世一切佛以大悲为上首,十方三世一切佛,因为有慈悲心才能够成佛。慈悲心要从哪里下手呢?第一尽量不要发脾气,告诉诸位发脾气不好。夫妻如果吵架要冷静一下,尽量不要发脾气。我们如果听到佛法感觉很好,就要一直来拜佛,最好在你先生的面前,表现好一点,表现得像个贤妻良母,把家里整理得让他对我们没有反感。 有一种人业障比较重,很喜欢拜佛,但不是太太阻挠,就是先生阻挠。所以我们如果听到佛法,要有慈悲心要去感化他(她),我学佛我为人太太的,我把家里整理得让你没话讲,比没有学佛以前更勤快:以前睡觉的棉被,都没有帮他整理过,学佛以后,冬天很冷,睡觉以前毛毯铺好棉被准备好;以前我们没有煮饭,现丰把它煮好,热热的一碗静静的端出来放著;以前我们跟他大呼小叫的,高八音,现在就把声音降低一点;如果他在生病,半夜就爬起来煎药给他喝。这样他就会感动:“我们这个阿娇很奇怪,怎么现在对我这么好?”只有这样做才有办法度众生。 我如果娶老婆一定这样子,绝对的,真的,我真的很好,我一向很慈悲对待众生,因为要感化众生就是要这样子。如果脾气要发起来的时候,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稍微收蹑一下,出大悲心。慢慢、慢慢再怎么强硬的心都会被你感化,我不骗你的,真的很有效,但是这个是限于夫妻。假如你是一刚结婚的少妇,要度众生,对外面的男人这么体贴,完了,你又长得不错,男人就倒了,就糟糕了,对人家好要看对象。我们如果是男人有家庭有事业,要把家照顾好,对会计好要恰到好处就好,要踩煞车,不要对她一直关心下去,到最后就糟糕了。偶尔拿个录音带给她听,跟她加个薪水。不要进进出出的走在一起,早晚会出问题不骗你的。所以关心要有时间性要有立场,不要妨碍到家庭。 出大悲心于空性。佛法我们可以观一切法是空,但是于空中,要出大悲心,要度众生。色法是世间法,空是出世间法,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是同一体的。色法有相有它自己的作用:杯子有杯子的作用,花有花的作用,电灯有电灯的作用。杯子可以喝水,点灯可以照明,书可以看,但是它的本体都没有自性,都是生灭法。一切都是生灭法,我们人也是这样子。人可以运用它的作用在外在,它的本体也是空的,但是我们的本性是不空,本性是具足大智慧。所以色法是相跟用,空就是我们的体。色即是空就是相用就是体,体会幻化出相跟用,体、相、用一体三面。 底下,「色」就是我们物理学里面讲的「质」。「空」就是我们物理学里面所讲的「能」。 energy 能量,能量 energy=MC2 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换句话说,质如果发挥到最高超的像光速这么快,物质都要被变化成能量。也就是说,世间上没有一种物质有办法在速度一秒钟十八万六千英里也就是三十万公里之下存在。比如说,这只手表这样行走,这只手表还是物质。如果用像太阳的光那种速度打出去,它就烧掉了,因为它的摩擦系数太高,温度会把这个手表烧掉。世间宇宙当中没有一种东西有办法在光速那么快的状态下存在——物质如果速度太快,就会变成能量。 所以佛说佛性具足大光明这是对的,因为我们的念头比光速更快,想到台中就台中,想高雄就高雄,想美国一下子就到美国。但是我们没有作用,我们是用意识在想,佛是用本性。所以本性具足无量的神通,一切十方虚空就是在刹那之间。所以佛性是一片光明,是正确的,因为他具足无法估计的速度,无法估计的神通,超越世间所有对立的东西,没有时间的观念,没有空间的束缚。当他要度众生的时候,他用愿力化成我们的身体来示现,所以佛神通广大有无量的变化。 简单讲,速度如果超过三十万公里的时候整个宇宙都是光。但是因为我们现在的速度,没有办法超过三十万公里,所有的物质会产生种种的变化。我们人也是这样子,佛性大家都平等,但是他所发挥出来的智慧不同。也正因如此有修持的人来世就会往生极乐世界,有的人就会做猪做狗,因为他造业灵魂肮脏,意识不干净。你们看过水沟的水吗?愈脏的水就愈沉,我们的灵魂愈脏就愈往地狱坠落。 我们就要训练自己不要贪心、嗔恨心、忌妒心,随喜别人的成就,不要毁谤别人讲我们自己就好。这样一来我们的心,一天一天一直清净,一天一天一直清净,一直升华,我们的灵性,一直上升一直上升。高僧大德为什么在临命终,站着合掌就往生,或者坐就往生?因为他的心完全清净无所著,他没有家庭的束缚,没有子孙的束缚,没有金钱的束缚,他什么都放得下。所以执为禅之大病,执著就是修禅定最大的障碍。 修行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心中的执著,心中的执著如果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清凉。 诸位要怎样才能很快乐的过日子?你只要听师父的,我今天教你们,你们如果照这样做——不照这样做我没有办法——就能得快乐的日子。很简单:第一你如果知道那个环境会让你烦恼,尽量不接近,远离烦恼的环境,如果是你的职业没有办法。随时二十四个小时,警告自己的心不要起烦恼。这个人如果你看到他会烦,你就尽量不要看他;你婆婆如果很唠叨让你很讨厌,默默的不要讲她。这个媳妇很坏或者这个孩子很坏,能度的能劝告的就劝告,不能劝告的就照顾好自己,为什么呢?我们不是自私,是我们没有办法。这是第一点,远离不好、烦恼的境界。 第二要学习看得顺别人,不要常常看不顺别人,这样我们才有办法修持,心才不会被转走,不然看到讨厌的人一把火就出来了。 第三点,二十四小时都观照我们的起心动念,照顾自己的生死比较重要,要照顾自己的生死这个是最重要的,你要死的时候谁都没有办法代替你,这样子慢慢你就会活得很快乐。像现在我就是用这种方式,有的信徒很烦,他家里什么事情都讲,很烦,脾气也不好。我都告诉他不要这样子,你有什么问题尽快说,我只能跟你见面十分钟或是十五分钟,要不然这个众生实在太多了,家里的事情都搬出来,他太太怎么爱赌博怎么搞外遇,她先生是怎么差劲,喝酒、玩女人,做师父的就每天听这些。所以说我们如果要修持,要把心照顾住,菩萨善护其心,而不是说菩萨善让其身,不是说顾这个身体,佛在经典里面讲的照顾这颗心,心要清净,要放下。 底下,「色即是空」,「色」就像波浪,会让我们烦恼就像水起波浪。「空」就像是水,不论波浪怎么变化,大浪、小浪它都是水,意思就是不论哪一种众生他都有佛性。不论变猪也好,变狗也好,变老鼠也好,变牛也好,变鬼也好是都因为他的业卡住了,业卡住了就像波浪大浪、小浪,但是不论波浪怎么变化,它的本体就是水。意思是说我们的本性被迷了的时候就变意识,也就是世间所说的灵魂。灵魂是什么?灵魂就是本性迷了以后,我们的念头二十四个小时不知不觉的在妄动,那个动的念头,惯性的意识执著就是灵性,也就是我们的业力。 世间人说灵魂再回来,这个就是没有往生。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有一个人问我问题:“请问师父,我们问神或者扶占~的时候,父母都会再回来跟子孙托梦,或者问神会有回话。这与师父说我们人死后中阴身七七四十九天以内就会投胎不符合啊。”这就是不了解佛法,我们人死后灵魂出来——我们就世间人的角度来讲讲灵魂,讲第八意识有的人听不懂,方便讲是说灵魂——我们人死后四十九天以内一定会去投胎,绝对四十九天以内,不可能超过四十九天。在《中阴身救度密法》里面讲得很清楚,他每七天就会看到一种光,看到什么光就代表什么,看到什么光就代表什么,七天一次,所以我们做七的时候,每七天就请法师来超度,诵《地藏经》诵《弥陀经》念《往生咒》。为什么?四十九天以内一定要赶快超度,四十九天以后要超度有办法,密宗也有办法,但是已经非常困难了,几乎不可能了。那么为什么,他会回来跟他的孩子托梦,占童扶鸳~起来还回来讲话,还知道他家里面的事情,这个就是灵魂已经变成鬼,那个时候就不是中阴身了,已经是变饿鬼道了。 所以说,婴灵超度母亲坠胎,坠胎以后写支牌位放在那里超度,一支牌位三千,那简直是敛财。你如果坠胎一个就三千,坠胎十个就三万。如果看过经典的有智慧的人不会被骗,都是呆头呆脑不懂佛法的人,钱才一直寄去一直寄去。我们去坠胎,这个孩子在四十九天以内一定去投胎,绝对去转世。他说有时候这个婴灵他会来闹,来闹的时候叫做鬼,这个时候叫做婴灵的鬼。花三千块所请立牌位的人都不是真出家人。如果真的出家人,绝对不会去那里帮忙的,有正知正见的法师,哪里可能去助纣为虐呢?!你去看那个超度婴灵放录音带,录音带都不能是咿呦、咿呦这样子。 佛经有记载堕胎不好,戒律也是这样讲。佛经没有记载这样超度的方法。谁叫你用一个纸人写个名字叫他一直站在那里,要他累死吗?这样万世不能超度。如果说三千块能够解决一切,那就是鼓励人家做坏事:没有关系反正坠一次胎,花个三千块买个心安理得。有的超度以后也是雾煞煞。有啊,高雄也是有人这样子,看到报纸寄三千块去,没有超度以前很平安,超度以后雾煞煞反而糟糕。所以这个藉用宗教敛财,这个罪过很重的,都不知道因果——不知因果,不是英国,听清楚! 有一次有人问我话,我回答他一句,他笑一整个下午。他说:“请问师父,这些人难道不怕因果吗?”我说:“你错了,因果怕他。”他就笑整个下午。因果怕他不是他怕因果,他最大。如果是我,我怕因果,子虚乌有的事要我这样做,我绝对不敢,真的。像我要盖讲堂,因果都分得很清楚。比如有供养师父,然后说:“这个给您盖道场要做佛像。”这个也要做佛像,那个也要做佛像。我就跟他说:“你们不要跟我限制做佛像,好不好?拜托!如果佛像做好,剩下的钱做厕所好不好?”“不要,做厕所没有功德,我要做佛像就好。”这样子以后到文殊讲堂,只能拜佛不能尿尿——没有人要做厕所,如果膀胱无力的就只能站在那里听。到现在没有人出钱做厕所,如果要出钱做佛像,再多都拿出来大叠小叠的。“菩萨这个做厕所好不好?”“不要,做厕所没有功德。”没有办法,厕所只好我自己做,因为我膀胱无力,只有我在尿而已。所以说众生虽然学佛很久,说真的还是很执著。我们来听听六祖怎么样讲?「烦恼尘劳,清净自性。」烦恼尘劳就是说,我们的色法会给我们烦恼,尘劳会让我们觉得很疲劳。 有一个人也很可爱。他对我说:“师父,我觉得世间很没有意思。每天这样吃饭,每顿都是吃饭、睡觉、吃饭、睡觉、拉屎,都是一样。我觉得人生每天都是这样,没有什么意思。师父,如果开悟呢?开悟在做什么?”我说:“开悟也是一样,吃饭、拉粪、睡觉都是一样,没有什么差别。”他说:“开悟也是这样子啊?”我说:“开悟就叫他不要拉吗?开悟也是要拉屎,一样啊,也是要吃饭。”但是他开悟吃饭,就跟你吃饭不一样;他睡觉跟你睡觉不一样。开悟的人吃饭就是吃饭,他也不会说,这个比较好吃,这个比较难吃。他也不会分别这个分别那个。装比较小碗他就嫌小碗,装比较烫就嫌烫,他不会这样。开悟他也是吃饭一样,吃饭他就不动念。 台中李炳南劳居士讲一句话:“你们连吃饭都不懂。”下面的人大家都愣愣的。吃了二三十年的饭,说我们不会吃饭。你们连吃饭都不懂。——很厉害,这个老居士很厉害,真的。他说:“你们了睡觉都不会睡觉。”那倒是真的,我们不会睡觉,我们睡觉会做梦,妄想纷飞。人家开悟的人,不会做梦,智者无梦,智者不惑,你听过这一句话吗?我们不同,在吃饭就想说我孩子不读书,我老公外面包养女人,明天会款到期、明天要跳票了。我们吃饭不是真的在吃饭,睡觉也不是真的睡觉,晚上一直打妄想,做梦梦见在捡钱,醒来什么也没有。我就梦过好几次了,真的。(众鼓掌)这个不要拍手这个不好意思,这个是难为情的事情,不要拍手,都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你再拍手不好。 所以说烦恼尘劳,应当随时清净观照。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六祖惠能大师说要于一切色法当中,于一切六根、六尘、六识当中,念念不愚。每一个念头不能有愚疑,要有智慧。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不对的,这样做会不会痛苦,这样做是不是违背因果。这样做将来因果很大,那就不要做。要用智慧来做事情,千万不要用感情来做事情。 我现在慢慢地开大智慧了,我现在悟到一点,是我经历十几年来地一点感想,是什么呢?是与女人保持距离。女众在护持的时候是拼命的,是什么东西都拿给你,什么什么豆腐、豆乳,日本的什么,泰国的燕窝,这样子真护持。要注意喔,我们的法师注意听,在家居士的护持你就要小心。你如果跟她很好、很好。因为太好习惯了,你的缺点都让她知道嘛——我们人不是圣人,一定会有缺点的——等到让她翻脸的时候,哼、哼、哼 ... 就该死了。她就会开始毁谤,什么缺点都把你挖出来,不真实的事情也说。 我晚上打坐悟到了两点:第一,女众可怕要远离。注意就好,大家都平等,慈悲就好。讲话不要一直靠近这样子就好,讲话一直靠近,有口臭,要保持距离。你对师父恭敬,我也对你很恭敬这样就好了。那一天打坐,我悟到这一点。还有一次在打坐,悟到一点,发现到钱很重要,金钱很重要。盖讲堂没钱不行,发现到金钱很重要,也悟到了。没钱也没有办法修行,你听懂嘛吗?要慈悲也慈悲不来,所以要去打拼赚钱,要赚钱不然没有办法。整个文殊讲堂上亿的,太多钱了没有办法,要赚钱不然怎么办,悟到第二点钱很重要。你们觉得钱不重要的举手。 有一个菩萨很可爱,来到师父面前我被她笑死了。她说:“师父,我都不爱钱,我真的不爱钱。”我说:“你现在在干什么?”“我先生上班我也没有什么……”我说:“你身上剩多少?”“没有,我也没有什么钱,这一百块给你盖讲堂。师父:我不爱钱,其实我不爱钱。”我说:“你没钱怎么爱,真是的。”有钱你不爱我才不相信,我都会爱你不爱,骗我。我都觉得金钱很可爱,怎么你会不爱。你就是身上剩下一百块,换成我我也是可以。没钱怎么爱,对不对? 所以李炳南来居士讲经的时候,很有艺术,他说:“你拿一个戒指给我,我都不会贪心,可是你拿一条金条给我,就不一定喔。”我们是因为少就不会贪。你们想要试你们的定力,很简单,我教你们,下次我 七月初三 、初四、初五如果来讲经。你们把你们家里的金库打开,出来门不要上锁。你如果有办法从走出来听经,到回去都没有去想金库没关,如果这种功夫就是真的不爱钱。要不然跟我说不爱钱我不相信。 九点二十了,还有很多讲不完。我们下次讲的题目就比较有趣,比较不会这么艰涩。讲‘六道轮回’这是一个最有趣的。我们要了解,天上是什么东西,玉皇大帝的生活是怎么样子的;鬼,饿鬼道是怎么样的。也有一个人问我说:“请问师父,妈祖拜了这么久怎么都不会死?”他就是没有看过经典。我们这里一百年是妈祖住的忉痢天的一天,我们阳间一百年是天上的一天,第二层天,天上有二十八层天,二十八层天的第二层天的一天。妈祖怎么拜得死?妈祖是宋朝林默娘,宋朝离今天也差不多一千多年,唐、宋、元、明、清宋朝差不多一千一百年。我们这里一百年是天上的一天,从宋朝算起来是一千一百年,天上也才有十一天而已,也还不到半个月,怎么拜得死,就算拜五千年,天上也才只有五十天而已。下次要讲这些很有趣的事情,有时间我们再来听。 上一页12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放入我的收藏夹]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