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 ->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 正文阅读

[佛经]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2页]

其他法师|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放入我的收藏夹]
第三章 几个简要的佛教道理
作者才疏学浅,不足担当介绍佛理的重担,并不是我故作谦虚,在浩瀚的佛法里,古人早有‘佛法无边’的浩叹了,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完全透澈地了解了。(就是了解了也还不够,因为佛法的目的,不完全是被了解的,而是要人照著去修行,去亲证的。)而我不揣谫陋,要在这儿‘简介佛理’,我不得不声明一句:‘诸位在看过之后,如有疑问的,先不要骤然就下结论;“鬼扯淡”或“不过是如此而已。”请再请教更高明的师长或朋友,或直接写信与作者讨论。’
至于介绍那些佛理呢?取舍标准是这样的:
(一)作者确信自己了解,且能作深入浅出的说明的。
(二)一个没有佛学基础的青年朋友也能了解的。
(三)与青年朋友的思想或生活,目前比较相关亲近的。
当然要做到上面三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说是努力去做而已。
俗语说:‘条条大道通罗马.’道理与道理之间也是融合贯通的,底下介绍的,难免和前章谈过的有重复的地方,我们正可利用这机会,加深对佛理的认识。
佛学包罗万象,卷帙浩繁,底下所介绍的,只是沧海之一粟而已。
第一 十善
在本书第五章‘信仰佛教的好处’中,我将简单扼要地介绍‘五戒’。现在我先要在这儿叙述一下‘十善’,就是要告诉青年们在我们日常行为中,那十样算是善行,能够做到这‘十善’的要求,你将会比目前的生活更加的快乐和舒适。
佛教认为一个人的行为造作,都是由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一)身——由我们的身体所造作的坏事有三样,即:杀生、偷盗、邪淫。
(二)口——由我们的嘴巴所造作的坏事有四样,即: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三)意——我们的心所存著的坏念头有三样,即:贪欲、嗔恚、邪见。
所以这身、口、意就叫‘三业’——即三种行为的造作。综合这三业所造作的坏事就叫十恶,如果能够不违犯,那么就叫做‘十善’了。
现将十善简单说明于后:
(一)不杀生——不伤害有生命的动物。
(二)不偷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据为己有。
(三)不邪淫——不违反道德、法律而贪图女色。
(四)不妄语——不说谎、不伪证。
(五)不恶口——不以恶毒、污秽的话骂人。
(六)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搬弄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七)不绮语——不说淫荡轻浮、杂秽不正的话。(包括使人想入非非的肉麻情话,以及毫无意义的废话。)
(八)不贪欲——不非份贪取、贪求无厌,应知足少欲。
(九)不嗔恚——平心和气、不恼怒、不光火,凡事皆做退一步想。
(十)不邪见——不可昧于事理,不明是非,凡事应以智慧观察,凭理智思考,不可轻生偏见与误解。
十善前四条加上不饮酒就是五戒,诸位同学可以参阅第五章第三点‘佛教可以净化社会人心’。又有关口业方面(即(四)~(七)),在底下介绍‘八正道’的‘正语’时,会再详细说明,同学们亦可留意及之。
第二 四谛
四谛是原始佛教的总纲,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现今贝那勒斯市北方约六、五公里地的萨尔娜多)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的道理。
‘谛’是‘真理’的意思,含有‘真实、事实、实相’的意思。四谛是指的那四种呢?就是‘苦、集、灭、道’四种道理。现说明如下:
(一)苦谛——迷的果┐
                    ├世间的流转
(二)集谛——迷的因┘
(三)灭谛——悟的果┐
                    ├出世的解脱
(四)道谛——悟的因┘
用简单的话来说是这样的:
人生一切的‘苦’难,是由于自己的起惑造业(不明是非、胡作非为),自行招‘集’而来的;如果想‘灭’绝这些苦难,则必须修行正‘道’,始克致之。
人生有那些苦呢?最少包括有:诞生的苦恼(生苦),老衰的苦恼(老苦),病痛的苦恼(病苦),死亡的苦恼(死苦),遇到可憎者的苦恼(怨憎会苦),同爱人别离的苦恼(爱别离苦),所想要之物不能得手的苦恼(求不得苦)等数种。
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的、精神的要素都是苦恼的。(作者注:这本来要叙述‘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的道理,但由于不易说明白,所以本书暂不讨论。)
而佛教指出这些苦恼,并不是‘原罪’的遗传,也不是谁降临给我们的,而是自己不明是非,盲目去贪恋、追求所招集而来的苦果。
人,谁都希望能克服、消除这些苦恼,而得到真正的、永恒的快乐,那么应该如何求得解脱的方法呢?
佛教的解答是实行正道。正道有几种呢?正道一共有八种,所以称作‘八正道’,现分述如下:
(一)正见——正当的见解。
(二)正思惟——正当的思惟。
(三)正语——正当的言语。
(四)正业——正当的行为。
(五)正命——正当的生计。
(六)正精进——正当的努力。
(七)正念——正当的忆念。
(八)正定——正当的禅定。
人如果能照著这八种正直的道路去走,就可以逐渐地脱离苦恼而得到真实的快乐。底下请诸位再看比较详细的解释:
一 正见
所谓正见就是对于事物的真正了解。我们一般人对于事物的观察都是不彻底的,只是了解了事实真象的片面或一部份。例如盲人摸象,各人只接触了象的一部份,就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象的整体,实在是既肤浅而又可笑的。
因此正见就是要人确确实实地分析事理,了解真象,不可以浅尝辄止,稍为懂了一些,就自以为知道的很多了,这容易形成偏见与误解。
而四谛就是在阐释一切事物的真相的,所以懂得四谛的道理,就可以算是一种正见。因为它可以带给我们真正的解脱和快乐。
因此正见英文翻作‘Right Understanding’,就是‘正确的了解’;也有人翻作‘Right Knowledge’,就是‘正确的知识’。
二 正思惟
正思惟就是用理智来决定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它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如果不正确,我们要毅然舍弃;如果正确,那么我们就要勇往直前,至死不渝。
决定我们的目标正确不正确,理智要考虑的是:正确的目标必须要爱护一切众生,舍己为人,不用暴力;如果我们努力的目标只是一条满足自己欲望的道路,而为了达到自私的目的,又不惜牺牲别人,逼害别人,那么这一个目标就必须要舍弃了。
因此正思惟英文翻作‘Right Aim’,就是‘正当的目标’,也有人翻作‘Right Aspiration’,就是‘正当的抱负’。
三 正语
正语就是规规矩矩、诚诚恳恳地说话。包括:
一、不说谎话。
二、不造谣生事,不挑拨离间。
三、不用尖酸刻薄、粗鲁无礼的言词批评、骂詈人。
四、不讲一些无意义的、无益处的空话。(无话可谈时,不如保持‘高贵的缄默’。)
正语英文翻作‘Right Speech’,就是说讲话要谨慎、正当。
四 正业
正业就是合乎道义、荣誉、和平的行为。
佛教的五戒就是要使人能达到这个目标。(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妄语,四、不邪淫,五、不饮酒。)
正业英文翻作‘Right Behavior’、‘Right Action’,就是‘端正的行为’。
五 正命
正命就是以正当的职业来生活。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能与道德法律相抵触;不能为了个人一己之私利而牺牲或损失许多人的快乐和幸福。例如贩毒、开酒家与地下钱庄等。
正命英文翻作‘Right Livelihood’,就是‘正当的生计’。
六 正精进
所谓正精进就是以坚定的意志,努力不懈地去努力,不达到成功不停止。
佛以牛做比喻说:‘牛负著重荷,在深泥沼里前进,它虽疲乏,而眼神却坚定地向前望著。它永不懈怠,直到它走出了泥沼。’
正精进英文翻作‘Right Effort’,就是‘正好的努力’。什么叫做正好的努力呢?就是为了达到修行的目的,必须按部就班,脚踏实地的迈进,不可大急切,因为‘欲速则不达’。佛相信‘稳定的迈步比拼命的飞奔更可靠’。
所以正精进告诉我们做事要想成功,除了有恒的努力而外,还要努力得当,既不懈怠,也不操之过急。试想‘一曝十寒’能够成功吗?(正精进就是要修‘四正勤’,此处暂不论及。)
七 正念
正念就是要保持清醒的明觉,确确实实地了解自己的一切所作所为,以及所遭遇的事。
佛告诉我们说:‘我们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所造成的。’(法句经的开头第一句话。)所以人必须要有正确的心念,要怎样才能达到正确的心念呢?就是对于一切事物,要保持不断的警觉和深入的观察,以期获得真确的认识。佛提出了‘四念处’作为我们修行的方法:
(一)观身不净——我们的身体充满著粪、尿、汗臭、污秽不堪。美丽、洁净只是暂时的,年老了或一场病下来就不美丽了;三天不洗澡或一场运动下来就不洁净了。因此不必要迷惑于外表的美丽与洁净,要努力修养自己的心性,只有我们的‘佛性’才是出自污泥而不染的。(‘观’字有观察、了解的意思。)
(二)观受是苦——受就是苦和乐的感觉。世间的快乐都是暂时的,苦和乐是挛生兄弟,如影随形。一对新人挽手步入结婚礼堂,当庄严动人的音乐响起,掌声雷动,万人祝福。但今日的相逢已注定了来日的别离(就是爱别离苦),死亡的阴影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永远无法逃脱。又爱得愈深,痛苦也愈深;今日的山盟海誓,就是明日的肝肠裂断,又何曾有一丝儿真实?
世上的快乐是因缘所生的,所谓‘家庭的快乐’必须建立在家庭中每一个份子的健康与合作,如果有人意外死亡或不肖不贤,那么这一个家庭就破损了,快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紧接而来的就是痛苦。
又所谓‘做官的快乐’,也是不实在的,有一天不能做官了,懊丧、痛苦也就来了。因此我们不必汲汲于虚名假誉的追求,应该多修养品德,净化心灵,只有‘涅槃’——超越苦乐的解脱,才是永恒的幸福。(因为苦和乐是相对待的,所以必须超越苦与乐。)
(三)观心无常——我们的心经常都是受外境的引诱,追求美丽的东西,喜欢美妙的音声,贪求美味的食物,迷惑于舒适的感受等等;而且经常‘见异思迁’不可控制。所以说‘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它会盲目地闯祸,会不顾一切地胡作非为,带给自己莫大的烦恼和苦楚,因此不得不小心。
所以人要‘明心’、‘修心’,要能做到控制心、驾驭心,不要让心带著我们去瞎闯,引诱我们去做坏事,这就是‘观心无常’。(‘无常’就是不可靠,有随时变异、迁徙之意。)
(四)观法无我——宇宙的万事万物(即所谓‘法’),都是随著因缘而生灭的;因缘合则生(氢氧化合成水),因缘散则灭(水可电解成氢氧)。因此在事物的本身并没有一个常久存在、永不改变的‘本体’。(亦即没有自主自在之性。)
以人为例,人为四大假合(地、水、火、风等四种元素),四大不调就生病,四大散离就死亡。(如‘风’大散离,人没有呼吸就死了;又‘火’大散离,人体冰凉,又怎能生存?)人不能叫自己不生病,也无法叫自己不死亡,人对自己没有‘自主’之权,这就是‘观法无我’的道理。
正念英文翻作‘Right Mindfulness’就是‘正确意识’;也有人翻作‘Right Concentration’,就是‘正当忆念’。
八 正定
正定就是经由正当的禅定而达到身心解脱的悟境。
人类的心识通常就像一架没有调整好焦距的照相机一样,是无法对现实或真理有明确而清晰的影像的。而正定就是来帮助我们‘调整’焦点,让我们能清楚地认识、体会这个世界的,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经由‘正定’而觉悟,从此他虽然同凡人一样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但他已进入一种和谐、宁静、平等、平衡的境界中,这个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的,除了人们亲自地去证悟、体会而外,一切解释都是多余的。(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正定英文翻作‘Right Absorption’或‘Right Meditation’都是‘正当的禅定’的意思,它跟其他宗教的所谓入定、出神、出游有别。
以上所解释的,就是八正道的道理,所有的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想达到永恒、真实的快乐,必须照著这八种方法去做,才有成就的希望的。
第三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用来解释人为什么会在生死苦海中打转、轮回的道理。
这十二种包括:
        ┌一、过去因——(一)无明(二)行
        │        ┌果——(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
三世流转┼二、现在┤
        │        └因——(八)爱(九)取(十)有
        └三、未来果——(十一)生(十二)老死
用浅近的白话解释是这样的:一个人由于过去世的无知愚蠹、不明善恶、是非(无明);结果做了许多的坏事(行);有了恶因这一世就投胎受生(识);在胎中身心慢慢地发育(名色);到快出母胎时,眼、耳、鼻等六根都具足了(六入);出世以后,就跟外界有所接触,眼会看、耳会听、鼻会闻等(触),到六、七岁对外界的苦乐能有所感受(受),到十四五岁就对一切美好事物起了贪爱之心(爱),有了贪爱之心就想去追求(取);盲目追求就为自己又种下了来世的恶因(有);有了恶因以后,就又要在来世投胎受生(生),有了生就会再有衰老、死亡的现象(老死)。
十二因缘看来是从无明—老死,依次类推的,但它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环形的锁链。
生命就是这样始而终,终而复始,流转、轮回不停的。像:..........:鸡...蛋...鸡...蛋...鸡...蛋...鸡...蛋................
那么,十二因缘的道理,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
众生的衰老、死亡就是因为我们有‘生’,有生才会有死。而我们所以会投胎到人间来,这是因为我们以往的无知和愚蠢,不明是非,胡乱作恶所致。因此我们这一世要努力行善,断绝一切恶因,免得以后又要受轮回苦报。
十二因缘告诉我们生死的原因,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去研究如何了脱生死的威胁;否则醉生梦死,苦难永无休止之日。
本来十二因缘,从哲学上讲,是有它的理论体系的,即:由形而上学的‘无明’、‘行’,而发展为认识论的‘识’、‘名色’,再发展为经验的现实世界。(指出胎后的‘触’到‘老死’。)但同学们并不太懂哲学,所以我门就不能详细地作这一方面的讨论。
第四 六度
何谓六度?‘度’就是印度梵文的‘波罗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亦即:能度过生死苦海,到快乐的彼岸。所以六度就是使人度过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那六种方法呢?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
一 布施
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舍给别人。无量寿经上说:‘布恩施惠’叫做布施。
布施可以分三种:
(一)财物施 就是把金钱财物施舍给他人,譬如我们解衣推食,慷慨解囊,或济助穷人,或供人急需,都叫做财物施。
(二)法施 指人格上的启发,学问上的指导。能够把道理说给别人听,解释给别人了解,使人能够得到做人处世正确的方法,都叫法施。
(三)无畏施 指解救他人危难,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别人遭遇不幸,我们好言相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别人因事苦闷、沮丧,我们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这都是无畏施。
一般人布施常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亦即有施者与受施者的对立,因此常易因自己是施者,而生起优越感。佛家主张必须打破这种观念,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就是说不要为了希望别人报答,或满足自己富贵的优越感,或为了其他的目的而去行布施。
朋友们记得一个故事吧?有一年齐国闹饥荒,许多有钱人家备了许多酒饭菜肴,遇有路人经过则高呼:‘喂,来吃吧!’由于态度不够真诚,语气洋溢著太多的优越惑,因此,一些有志气,自尊心很强的人,虽然饿得饥肠辘辘,步履蹒跚,但仍然不愿意接受施食,而宁愿活活地被饿死。
这就是不能做到佛教‘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造成的悲剧。所以我们施舍别人的时候,要记住:‘施人慎勿念’的古训。
二 持戒
持戒就是要遵守戒律,使行为不踰矩。
凡人都不是圣贤,常常有许多的弱点,加上外境又有许多的引诱,极容易做出许多坏事,小则个人身败名裂,大则损人伤群。因此佛教制定许多的戒律,来帮助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和冲动,洗净人格上的污点。
我在本书中提到过,戒只是一种消极防患,它的精神却是积极的。举不杀生为例,不但自己不杀生,还要去救众生,见死不救,就是犯戒。因此持戒可以维护善良风俗,维系道德伦理,鼓励人人行善,达到天下一家的理想。
有人误会说:‘不信佛教非常自由,一信了佛教,什么都不能做了。’其实这是不肯用心思考的结果,未信佛教而做坏事,仍然是要遭受因果报应的,就像不懂法律而犯法,仍然要坐牢一样。俗语说:‘不知不罪’只是一种误传。
试问地心吸引力会因为你不信,而就不存在了吗?
所以持戒是非常重要的,做一个好国民都要遵守许多的法律,何况要想修行成佛,脱离生死苦海呢。
戒一共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四级,其名目繁多,条文亦繁,不容细说。其中五戒在前章已经论及,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普通一个出家的和尚要守二百五十戒,尼姑要守五百戒,可见出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三 忍辱
对于别人的侮辱欺害,不生嗔恨之心叫做忍辱。
忍辱对一个人的修养是十分要紧的事,可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又可增加幸福和智慧。
佛教的忍辱是一种内刚外柔的忍,不是懦弱畏缩,更不是胆小屈服。佛家的忍辱,乃是为了达到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理想,乃是为了完成自己普度众生的志愿,而具有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
为什么学佛的人(立志向释迦牟尼学习,愿意遵照他所说的道理去做的人)一定要忍辱呢?因为修行的道路是极其崎岖艰难,若无忍辱功夫,则不易贯彻,中途极易萌生退心。同时修行时,常会有人故意讥笑、毁谤你;将来想普度众生的时候(即讲佛教道理给别人听,使人能得到启示而立志求道),也会有人不领你的情,故意揶揄、讽刺你。但你千万不能生气,更不能报复,要想做到平心静气,只有靠忍辱的功夫。
四 精进
精进就是向上努力不懈的意思。
我们做一件事,想要能成功,一定要恒心地努力,才可以达成目的。
各位今天在学校求学,要想将来能有所成就,一定要努力不懈怠,才能学得高深的知识和技能。何况成佛的道路既遥远而又困难,救济众生的工作既沉重而又艰钜,如果不努力精进,就无法完成‘任重道远’的任务。
五 禅定
禅定就是‘静虑’的意思,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动心’,就是专心一志,精神不散乱的意思。
为什么佛教修行要注重禅定呢?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能透过静虑而专心一志,精神不散乱,那么就不能有坚决的意志和智慧,来克服外界的引诱和破坏,遇艰难危险就心慌意乱,不能力持镇定,不能沉著应付。所以禅定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但朋友们如果有志习禅,一定要找到明师指导,否则盲修瞎炼,未见其利,先受其害,不可不慎。
六 般若
般若是印度梵文,念作‘bō rě’,中文勉强可以翻译为:智慧。
般若和智慧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我们所说的智慧,用它来了解事理并不能透彻,而且常常容易形成‘偏见’和‘妄见’(错误的见解);而般若却能够把事理了解透彻,而且不会发生偏差。
举‘光’为例,普通的光像智慧,遇到墙壁就受阻;但般若似X光一样,它能穿越这些阻挠(指的了解事理而说)。例如我们人类的智慧,不能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就有上帝造人与造物的观念产生,那是人类的智慧有限所产生的‘所知障’(因所知有限所产生的错觉)。中国人不也说‘盘古开天辟地’吗?回教说‘阿拉造人,又造了地球’,这些异曲同工的神话,正可说明人类智慧的不够精深细密。而佛等觉悟的人所具有的般若,却能够如实正确地分析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
心经上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讲所有觉悟的佛,都是依靠这种‘般若’,澈悟真理而得到佛果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文,翻译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意思就是说‘最透彻、真实的觉悟’,指的就是佛道、佛果。)
从这句经文,我们可以明白,佛教并不是单凭信仰可以‘得救’的;佛教不认为自己的罪恶和苦难可以由他人代赎,所以也不依赖任何人来救,人类的罪恶和苦难,只有自己才能够洗清和解脱。也就是人人要自救,自己不救自己,要等待谁来救你呢?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般若)去慎思、明辨,先了解苦难的原因,再进而寻求解脱的方法(即四谛的道理)。
所以佛教主张人人必须要努力‘修慧’,认为智慧(般若)不是‘读’来的,‘背’来的,而是从观察事理,深入研究之后‘修’来的。缺乏智慧(般若)就不能觉悟,也就不能悟道了。
以上所简介的就是六种脱离生死苦海的方法,必须要一齐学习,不可偏废。
依一般来说,六度具有六种作用:
(一)布施能治我们的贪心(悭贪),培养我们的同情和仁爱心。
(二)持戒能使我们循规蹈矩,不做出踰矩的事,也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
(三)忍辱可以培养我们谦让、宽大的美德,也就是‘论语’书中所说‘温、良、恭、俭、让’的德行。
(四)精进可以防止我们的懈怠偷懒。(有恒为成功之本。)
(五)禅定可以澄清我们的头脑,使精神集中。
(六)般若可以使人聪明而有智慧,不会盲从、迷信,而有敏锐、精确的判断力。
同学们平日读书、做人,应该照著这‘六度’的道理去做,这就是好学生,好国民了。
第四章 信仰佛教的好处
宗教对于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显易见的,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极重要的一环,对于人生的鼓舞与振奋,具有无比的力量,同时宗教可以安定社会,净化人心,使人对未来具有信心与希望,使人可以过著一种较合理、高尚的生活。
一般说来,宗教对于悲观的人,具有安抚慰藉的作用;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更具有吓阻警惕的效力;对于纯洁善良的人,同样地亦能有所鼓励与嘉勉。
本章所要讨论的是信仰佛教的好处,首先要声明的是,这并不意味著信仰其他的宗教,就不能得到好处。诚如张澄基博士在‘什么是佛法’一书所说的:‘佛法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教导之法,自不能泥一。’因此‘各宗教与哲学,皆有其价值与功用。各种宗教,皆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与利益的作用。’
但是宗教之间,由于教主的智慧与胸襟的不同,所说教理的深浅不同,教育方式、精神的不同,因此每一个宗教,虽然多少都能带给信仰者许多好处,但毕竟是不尽相同的,一间小学和一所大学,虽然都是学校,都能教导学生有关做人做事的道理,及来日立足社会的技能,但进一所小学和进一间大学,所学与所得的又怎会相同?
以下所要说明的,就是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第一 佛教可以使人获得正确的人生观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
(一)悲观 认为人生短暂,生命空虚,人活著就是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脸,委靡不振。
(二)乐观 这一类人也不是真的‘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他们只是抱著‘及时行乐’的观念,用狂欢、纵欲、热闹来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漠不关心,他们也不知道。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有人怀疑佛教是悲观的,因为它提倡‘苦空无我’,认为人生充满著诸多的苦恼,认为眼前的世界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成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
其实佛教只是不‘讳疾忌医’而已,并不是真正悲观的,你看人生不是充满著许多的苦恼吗?你瞧这个世界哪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不是吗?连孔子都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佛教并不是一种不负责的宗教,它先要我们认识这个人生是个苦恼的人生,然后进一步地分析这些人生的苦恼都是人自己的无知贪欲招来的,因此人人都可以自己克服这些苦恼。最后指出人生的幸福之道,希望人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多为别人服务。佛教深信:自己要想快乐,一定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只有全体众生都能幸福快乐,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快乐的。
佛教认为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因此劝人不必太贪恋、太贪求;相反地劝人要布施,修福慧,要能看破,要能挣脱这些名枷利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财富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精神的充实与否,只有修养品德,净化心灵,才能欢度心安理得的人生。
第二 佛教可以使人积极奋发向上
佛教在‘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后,使人不再盲目地贪恋、追求,如此才能‘积极’地为人群服务,再度地‘肯定’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佛教说人的身体是‘空的’,‘假的’,目的在劝人不要‘处处为我’,而要‘我为人人’,因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么功名利禄要来何用?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劝人要‘少欲知足’,并没有要人逃避责任。佛教要人‘铁肩担道义’,不能做独善其身的‘自了汉’,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最好的说明。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如此,‘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私心理将不复存在,人人急公好义,古道热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一个充满著爱与同情,公理与正义的人间了。
第三 佛教可以净化社会人心
我们每天打开报纸一看,整版的社会新闻,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杀、盗、淫、妄’。谁不会浩叹人心不古呢?
而一个佛教徒最少要严守下列五种基本戒律:
(一)不杀生——不残害生灵。
(二)不偷盗——不偷、不抢别人的财物。
(三)不邪淫——正当的男女关系。不拈花惹草,不红杏出墙。
(四)不妄语——说话句句真实,不虚伪,不说谎。
(五)不饮酒——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必须戒绝。(论语中孔子亦有‘不为酒困’一语,不过酒在当药用医病时,暂可通融。)
朋友们想想看,这五戒不是刚好与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不谋而合吗?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
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
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第四 佛教可以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
人要想真正的快乐,大概须要满足下列几项要求:
(一)心情平静,不生烦恼。
(二)对于眼前的苦难,能随遇而安,不怨天尤人。
(三)对于宇宙、人生的种种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答。
(四)对于未来(来世或人死后的归宿)能有满意的答案。
(五)自己的前途、命运、归宿,以及成败、苦乐不操纵在别人的手中。
我想世界上任何的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能够完全地满足人类这些要求的。(有些宗教只能满足其中之一、二项。)
(一)佛教劝人知足常乐,要学习禅定,乐观进取,心情自然平静,不生烦恼。(举例说明:一般人像三岁小孩,丢了一块糖就焦急、哭泣,而佛教徒像懂事的大人,不会为此而烦恼,这是观念、智慧、境界的不同。)
(二)佛教认为眼前不如意事,都是以前自己造的因所结的果,所以要勇于忍受,敢做敢当,不可怨天尤人。
(三)佛教所有的经典不是在显示佛的权威与能干,而是完全而彻底地解释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能使人得到合理的解答,所以刚逝世不久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世界上的宗教,我最赞成的是佛教。’孙中山先生说:‘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康有为说:‘佛学之博大精微.........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含,尤为深远。’章太炎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梁启超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四)佛经上说:‘佛以一大因缘出现于世。’这一大‘因缘’(即来世间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众生能转迷成悟,从苦难中解脱,永远享受自由和快乐。
(五)佛教认为人就是顶天立地的人,在人之上没有一个可操纵我们生死、成败、福祸的神,人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主宰,只要自我奋发努力,一定有光明灿烂的明天。
因此我说信仰佛教,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第五 可以知道佛是人类最慈祥的导师
释迦牟尼降生人间,贵为太子,抛弃了功名富贵,难道他是傻瓜吗?不是的,他实在是一个具有广大的慈悲心和智慧的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人类的生、老、病、死不能得到解脱,食不甘味,席不暇暖,而出家求道。他更是‘后天下之乐而乐。’——说法四十九年,栖栖遑遑,夙夜匪懈,留下了多少宝贵的真理与训诲,是黑暗人生的一盏不灭的明灯,是汹涌苦海中一只不沉的慈航。谁像佛有这样的悲心,立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愿,在众生度尽以前绝不歇息的?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
佛平常教化众生,在回答弟子疑问时,认为要采取下列四种方法:(一)某些问题必须直截了当的答覆。(二)某些问题须以分析的方法解答,(三)另有一些问题须以反问为答覆。(四)最后,有一类问题须予以搁置。(即暂时不给予解答,因为对方在目前尚不能了解这种道理,说了反而增加他的疑惑与迷惘。如小学生问微积分,他连算术都不会,老师如何能解答呢?)
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就是应机说法,也就是因材施教的意思。
佛永远以爱心和耐心来教导弟子,他不认为有愚笨到不可教育的人,有凶恶到不会悔悟的人。
佛一生贡献出他的智慧和慈爱,详说了无数伟大的真理,教导了无尽的众生,但他永远不以‘教主’或‘主宰’自居,他认为他来到人间,只是尽到了他承先启后的责任——发扬过去无数佛所发现的真理,启发后知后觉的人。
他本身是佛,而佛确信宇宙的所有众生,将透过他们本身的努力与磨炼,而达到和他自己一样睿智、伟大的境地。
今天各位还在读书求学,因此算是学生,是后知后觉的众生,但只要努力,有一天诸位也可以学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同现在你们的老师们一样地,可以为人师表,继续地为教育下一代而尽力献身。
佛与众生是平等的,每一位众生都是未来的佛,他们之间并不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也不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而只是一种暂时的‘师生’关系。
青年朋友们呀!迷的时候是众生,一旦开悟的时候就是具有真知灼见的佛了。
别灰心,别泄气,就是那已经昏暗了十年的漆黑房间,只要点燃起一盏灯,就可以驱逐十年的黑暗,而带来了满室的光明啊!(佛家叫做:‘十年暗室,一灯能照。’)
青年朋友们!快点燃起你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光明就在你周围,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这些道理就是伟大的佛陀告诉我们的,他不是最慈祥的导师吗?
第六 佛教可以培养自尊自信和独立自主的人格
佛称他自己是‘无依道人’,因为从修行到证果,没有别人能够替代得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佛教肯定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是别人的奴仆,不必仰赖神或佛,只要努力照样可以成佛。这可以鼓舞我们的自信与自尊心。
依照其他宗教的说法,人是神创造出来的,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自救自存,必须要靠耶稣的救赎,才能获得永生,因为他是唯一的‘真理和道路。’同时人就是到神那儿,也永远不能同神平等;它是主,你是仆,人与神永远是相互的阶级对立。这是多么令人泄气啊!
而佛教认为人人皆具成佛本性,‘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没有谁可以驾驭人类,可以奴役人类,人的成败福祸全在乎自己。而修行证果,自我完成伟大的人格——成佛,这是人类自己的努力,不是神的恩典,也不是佛的救拔(是众生自救的)。
依照其他宗教的主张,人活著是为著「神’而活,人类一切的努力成果,都是用来荣耀神的(好的都是神的功劳,坏的则不是,人要自己负责),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智慧、能力是上帝赐给的,所以成就该归于它的功劳。(不过,失败了就不是上帝的过错。)
佛教就不这么主张,而认为人是为‘自己’而活著,为‘一切众生’而活著(为了使宇宙的众生都能幸福、快乐),同时一切努力的成果是自己奋斗来的,荣耀归于人类自己,如果失败了,这是自己努力不够,还要更加地勤奋不怠,朝目标迈进。
佛教这种思想,使人从上帝的束缚中释放,从神的威权中得到自由。提醒了人类对自己的行为要自我负责,不能归罪于天或埋怨别人。
人既然不是上帝创造的,不是上帝的奴仆,于是人才有决定自己命运和前途的权利,人才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不是隶属于神的,受神操纵、控制的),有了独立自主的人格,才能谈到自尊和自信。
这就是佛对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宣言,这个宣言比法国的大革命提出的口号早了二千四百多年,比欧洲文艺复兴时产生的‘人文主义’(Humanism),也早了将近二千年。(‘人文主义’的内容请看高中历史第三册一○七~一○八页。)
朋友们,好好地想想呀!你要做别人的奴仆、做被别人赶著的羔羊呢?还是做顶天立地的人,做自己的主人呢?
第五章 几点补充说明
第一 佛教与中国文学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到今年公元一九七一年四月八日,刚好是释迦牟尼二五一五岁的生日。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了民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正是忠实的写照;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文化的内容极其广泛,项目极其繁多,凡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一切总成绩,都可以叫文化。因此,这里我仅想举出文化中的‘文学’一项,用梁启超、胡适等先辈们的话来说明佛教的输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贡献。
一、梁启超认为佛教对中国文学有五项影响:
(一)国语实质的扩大:因佛典的翻译,我国语汇即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
(二)语法及文体的变化:佛典的科判疏钞之学,为组织的解剖的文体首次在中国的出现。而禅宗的语录,更是中国文学的一大革命。
(三)文学情趣的发展:我们近代的纯文学,像小说歌曲等,皆与佛典之翻译有密切关系。孔雀东南飞、水兰辞等长篇叙事诗的产生,大概就是受东晋昙无谶所译马鸣‘佛所行赞’的影响。又大乘经典,皆以极壮阔之文澜,演绎极微妙之教理,增进了中国人的想像力,革新了中国人的诠写法,宋元以后章回小说受其影响不少。
(四)歌舞剧的传入:我国最初的歌舞剧——拨头(亦名钵头),据近人考证,就是从南天竺附近的拔豆国传来的。
(五)字母的仿造:佛教输入,梵文也跟进来,我国高僧仿造字母来应用,才有唐代守温‘见溪群疑’等三十六字母的制作。
二、胡适则认为佛教的输入,对中国有三大影响:
(一)佛教的译经诸大师,用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来翻译佛经,但求易晓,不加藻饰,造成一种白话的文体,佛寺禅门成为白话文与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
(二)佛教文学最富想像力,对于最缺乏想像力的中国文学,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中国浪漫主义的作品,像‘西游记’等小说是印度文学影响下的产物。
(三)印度文学很注重形式的布局与结构。‘普曜经’、‘佛所行赞’、‘佛本行经’等都是伟大的长篇故事;‘须赖经’一类是小说体的作品;‘维摩诘经’、‘思益梵天所问经’等是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这些佛经的输入,对后代弹词、平话、小说、戏剧的发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贡献,又佛经的散文与偈体夹杂并用,也对中国后来的文学体裁有影响或系。
好了,仅就‘文学’一项而言,已经够我们大书特书了。我之所以不怕长篇累牍地来引述它,就是希望我们提高警觉,同时投以佛教更多的关切与注目。佛教绝不是一般等闲的宗教,无论就人生的任何角度来看,佛教都与我们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它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
第二 简释佛义
一 佛是什么
佛是‘佛陀’的略称,而佛陀是梵语Buddha的音译。就好像美国的加州是‘加利福尼亚州’的略称,而加利福尼亚是英语California的音译。
二 佛的定义
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简单的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
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在‘大学’一书中,开宗明义的一段话,刚好可以拿来说明这一个定义。
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新民’,也就是‘觉他’;‘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的意思。
三 佛是谁
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广义和狭义来著手。
(一)先从狭义来说:
佛就是指的两千多年前诞生在印度的释迦牟尼而言。(有关释迦牟尼的一生事迹,请看星云法师写的‘释迦牟尼佛传’或美国高乐斯博士著,程慧余居士译的‘释迦传’。)
(二)再从广义来谈:
佛家主张一切众生都具有成佛本性,因此都有希望修行成佛(像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所以佛不是释迦牟尼的特定称呼,而是宇宙间所有众生的共称。
就好像‘老师’一词,并不限定是至圣先师孔子一个人,而是广泛地指一切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明白了‘佛’的定义以后,我们就能了解佛教就是依照释迦牟尼的言行教化为中心所创立的宗教。
简单地说:‘佛的教导,佛的启示。’就叫佛教。
佛教讲的一切道理,我们平常称它叫做‘佛学’,佛学包括了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种修行方法。是一门伟大、丰富、精深的学问。
第三 佛教与佛学
佛学与佛教实际上是一体的两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佛教必须以佛学为内容,如果没有佛学的支持和充实,则与一般宗教只重形式与仪式,毫无两样;反之,佛学有待佛教的宣扬和实践,否则佛学要来何用?不独对人类生活无所裨盆,而且无助于人群社会。
释迦牟尼曾有‘说食不饱’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譬喻,前者斥责空言的无益,后者指出‘知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实证真义。
佛教通常以‘信、解、行、证’为修行的四个步骤,(所谓‘解’就是要研究佛学,‘行’就是努力实行。)主张行解并重,也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
有关‘佛学与佛教’之间的关系,请朋友们看我在大学时代的一篇演讲稿——‘佛学的理论与实践’,多少可以帮助同学了解‘知行合一’的重要:
[佛学的理论与实践]
各位评判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代表政治大学东方文化研究社,参加这一次‘慧炬社’所举办的北部各大专佛学演讲比赛,我愿借此机会,和诸位同学来谈一谈‘佛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我非常欢迎在座诸位大德们的指教。
首先,我们从佛学的理论谈起。凡是对佛学稍有研究的人都会承认:佛学有严谨的思想体系,有周密的推理方法,孙中山先生说过:‘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这充分说明了佛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科学的原理之上的。梁启超先生也认为:‘佛学是智信的而非迷信的。’这正与孙中山先生有相同的见解。
我们都知道,佛学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包括八万四千法门,这里头说有说空,说显说密,说教说禅,不外真谛和俗谛,也就是出世间法和世间法两大部门,它从自然界的成住坏空,说到人类生命现象的生老病死;从‘独善其身’的小乘法,说到‘兼善天下’的大乘法;从客观世界的形形色色,说到我们内在心灵的妄念无明。在时间方面是贯串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方面是穷尽了三千大千世界。
这种完美的理论体系,中外古今思想界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有识之士,都一致的赞叹激赏。但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法利世的工作并不轻松,如来家业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担负,人天乘的五戒十善固不好守,菩萨乘的六度万行更不易修,不是一步可以登天,瞬间可以奏效的。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修持,才能圆证佛果。有些研究佛学的人,停留在研究阶段,而不肯去实践、实证,这一偏差是要修正的。
重视理论而不重视实践,结果就产生了许多流弊,政大教授邱楠老师,在他的‘言曦五论’一书中就曾说过:‘知识的悲剧是仅止于博学一端,而置笃行的功夫于不顾,如此所学的东西将是一堆冰冷的知识,缺乏光和热。’我们知道博学就是理论的探讨,而笃行就是实践的功夫,如果我们对佛学仅止于博学方面的理论探讨,而置笃行的实践功夫于不顾,那么佛学就丧失了它的精神和意义,而变成一堆冰冷的知识了。
各位同学,重视理论,不重视实践,这是近代中国佛教之所以衰微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佛学如变成了徒有深奥理论的玄学,而不能应用到人类生活上去,岂不是空中楼阁,使人无从捉摸,这样如何能够发生指导人生的作用?我们又何贵乎有佛法?这不是佛教的不幸吗?
诸位都晓得佛教是一个重实证的宗教,讲求自我体验的功夫的,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一切佛学的理论都是基于学佛的需要而产生的,否则‘说食不饱’,一无用处。我们可以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假若现在我们想到高雄去,佛学的理论就像一张地图,它告诉我们到高雄的方法,可以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也可以步行或骑脚踏车。方法虽然很多,应有尽有,但有一项事实是为我们所不能否认的:如果我们不移动脚步,朝著高雄的方向前进的话,我们将永远停留在原地,一辈子也到不了高雄的。
话又得说回来,佛学是理论与实践合一的,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理论作基础,就不能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仰;同样的,佛学如果不透过实践的功夫,将永远发挥不了救世济民的效用,也达不到修行证果的目的。因此今天我们要提出‘以实践印证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口号,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两不偏废。我们既然知道世俗的烦恼是无尽的,我们就要痛下决心灭除它;既然知道苦海的众生是无边的,多少人在水深火热中呻吟,多少人在饥寒交迫下哀号,那么我们就要效法倒驾慈航,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的利他精神,本著地藏王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心、大愿,代众生受一切苦,虽然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我们既然知道佛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大觉者,就不能畏难不前;一定要勇猛精进,向著真理的高峰迈进。
各位同学,从佛学理论研究中,我们知道大乘佛法才是如来本意,我们实践的目标也要以大乘精神为依归,我们不要以做一个小乘的自了汉为满足,我们不但要独善其身,而且要兼善天下。拿出我们的毅力,贯彻我们的决心,努力做天地间的第一等人,宇宙间的第一等事——也就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人、弘法利生的神圣工作。
最后,我以‘弘扬大乘佛法,复兴中国佛教’的责任,与在座的各位师长,同学们共同勉励!
要进一步地了解佛教和佛学,请同学们从第二章‘佛教的特色’与第三章‘消除几种不必要的误会’,以及第四章‘几种简要的佛教道理’,第五章‘信仰佛教的好处’等叙述中,慢慢地去阅读,仔细地去体会了。
第四 神是如何产生的
说来十分有趣,在旧约创世纪中记载的是上帝创造人类的故事,但近代的心理学家以及宗教学者,在深入地研究之后,却告诉我们一个相反的答案:神是人创造出来的。
人为什么要创造神呢?简单地分析,可以得到解答:
古代科学不进步,人们对于大自然不甚了解,对于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天灾地变感到恐惧,以为一定有一个‘东西’在暗地里作怪,他们就称之为‘神’。
人们看到闪电打雷,常常伤害人畜,引起火灾,就以为有‘雷公’、‘电母’;看到洪水氾滥,来势汹汹,就以为有河神。(‘河伯娶亲’的故事就是这种迷信下的悲剧。)
据专家学者的考据,人类所崇拜,所‘无中生有’的神,最多竟达到三亿三千万个的,你说吓不吓人?
然而这许许多多的‘神’——代表著人类对大自然的无知和恐惧。却随著科学的日新月异,而一个个在科学照妖镜下现了形,一个个地又被人类毁弃了。
在知道闪电打雷的真象之后,谁还会相信有雷神?在了解疏浚河川可以防洪之后,河神自然就寿终正寝了。
这些神的死亡,代表著什么呢?代表著人类理智的觉醒,人类懂得运用自己的智力可以和大自然抗争以后,‘人定胜天’的观念就深入人们的心中,人再也不必可怜兮兮地向它匍匐、膜拜,向它谄媚、赞美了。
然而今天有部份的人们,为什么还固执地认定有一个全知全能的造物主呢?这个问题的解答很容易懂,因为人类不了解宇宙、人生的奥秘,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世界如何生成的?由于所知有限,未能了解它,所以就凭空地创造一个‘神’来,毫不费力地就解答了这些疑问。
但相信神创造人和万物的人,却不想想看,上帝从何而来?如果上帝能自己存在的话,那么人类又何必请神出来解答宇宙的起源呢?换句话说:神能够自己存在,万物也能够自己存在了。
神是人类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究竟,所产生的幻想,有一天人类的科学更进步,人类的理智更清晰,人们将毫不留恋地抛弃它——像以前人类抛弃了河神、雷神、树神、灶神、石神、筷子神、碗神......
你知道吗?神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实体上的神根本就求不到,因为人类在以自己的形相造神的时候,所造的并不是实体的神(也无法造),人们所造的是心理的神,观念的神而已。
说来也很可怜,人类一方面在赞美、膜拜慈悲的神的时候,另一面内心却还怀著无限的恐惧和空虚呢。
注:请参阅‘蔡元培全集’第八十一页‘理信与迷信’一文。
第六章 如何做个佛教徒
读完了这本书,或许有些同学对佛教产生了好感,希望能够做一个佛教徒。但心中难免会有点疑惑:怎样才算是佛教徒呢?
如何做个佛教徒呢?我想这个问题的解答,不必兜著圈子,简单地可以分成三点来谈:
第一 要了解佛教研究佛学
我们要做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得圆满、成功。同样的要想信仰宗教,就要先了解这个宗教的教理,是否可以满足人类的要求,它对宇宙人生问题的解释,是彻底呢?还是不彻底?能够令人心悦诚服呢?还是不能?所以要想做个佛教徒,一定要先了解佛教与研究佛学,如此才能基于理智的信仰,才不致于变成人云亦云,自欺欺人的盲信。
比如说了解了佛教是不杀生的,那么杀猪宰鸭拜拜的,就违背了佛教的精神;又一般所谓的‘神明’——诸如妈祖、城隍、土地公、天岁君、注生娘娘等,依佛教眼光看来,他们都还没有得到真正、彻底的觉悟和解脱,所以佛教不拜这些神明。(但也不毁谤、轻视他们。)佛教拜佛、菩萨的目的,就是要以佛、菩萨为模范,勉励自己要做到像他们一样真正觉悟的地步。
佛教所尊敬崇拜的,不是那个‘神’名气大就拜他,而是以觉悟的彻底不彻底来做为取舍的标准。
比如说我们读书时,有疑问一定要找一个学问好的老师请问,绝不能糊里糊涂的随便在半路上找一个一知半解的人解答。因为一知半解的人不可能给你正确的答覆。
第二 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
做一个佛教徒除了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健康的身体之外,还要加上有‘广大的誓愿悲心’。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而做一个佛教徒,‘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工作(也就是普度众生的任务),是自己的责任。佛不能离开人间、地狱而享福,他和众生是一体不可分的,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
古人说的‘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就是佛教徒慈悲的写照。因此做个佛教徒,要先抱著服务社会,救人救世的悲心,为了达到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目的,不惜赴汤蹈火,牺牲生命。
而做一个佛教徒必须要立下四个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以智慧剑斩烦恼根)。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习救人救世的知识和技能)。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向最伟大、完美的人格学习、迈进)。
能够达到这四个目标,不但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兼善天下,这就是佛教徒的理想境地。
第三 受三归依
什么叫做三皈依呢?就是以‘佛、法、僧’做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
‘佛’是个具有真知灼见,大觉大悟的人,他是我们人类最慈祥、伟大的导师,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
‘法’是佛所觉悟的道理,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幸福、快乐的境地,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
‘僧’是严守戒律的出家人,他们抛弃人间富贵,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亲近的、看得见的老师,我们要向他们请教。
‘三皈依’有两种形式:
(一)参加佛寺的宗教仪式,在佛前正式决定以‘佛、法、僧’做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此就是一个佛教徒。(就像天主教的‘洗礼’一样。)
(二)自己默默地以‘佛、法、僧’做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这种人虽然没有参加‘归依’的宗教仪式,他当然也是佛教徒。
既然做个佛教徒不一定要经过‘三皈依’的宗教仪式,为什么现在的佛教徒还是要行‘三皈依’礼呢?大家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吧?它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团结佛教徒们,使大家在同一个信仰之下,共同为社会服务,为人群造福。同时也有‘立志’自勉的意义在内,使自己警惕自己:从今以后我是佛教徒了,‘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定要把往日的坏习惯、坏行为改过自新,一切以佛的教导为依归,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亲戚、爱朋友、爱父母、爱子女、爱丈夫、爱妻子,努力实践佛的教诲,自我完成伟大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完成就是佛了。
综合以上所说的,要想做个佛教徒,努力实践佛的教诲,以达到成佛的目标,修行的途径是这样的:
信→解→行→证
用简单的话来说是这样的:
我做了佛教徒,信仰了佛教以后(信);就要努力去研读佛学,了解佛的教理(解),知道佛的真理以后,还要进一步地去实践,照著佛的教导去修行(行);如此精进不懈,贯彻始终,最后一定能够得到涅槃的快乐(涅槃就是没有疑惑、烦恼、超越了生死的意思),亲自证明佛所说的一切道理——众生都是未来的佛,终有一天都会成佛(证)。  
上一页12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放入我的收藏夹]
  佛经 最新文章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17 20:47:17  更:2021-08-17 21:06:0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