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 -> 宏海法师:净土十要 -> 正文阅读 |
[佛经]宏海法师:净土十要[第3页] |
其他法师|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8] [放入我的收藏夹] |
(第三讲) 各位,大家上午吉祥。今天是我们进入四月份的学法期,今天是净土十要《弥陀要解》之第二讲,总的来讲是《净土十要》的第三讲。要告诉一下大家,这几次的课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刚才在念到无上甚深微妙法,说尽形寿皈依法,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么所有的这些法义呢,在我们这几堂课里边,就是蕅益大师讲的已经淋漓尽致了,但是我们能不能学的圆满无漏,这就要看大家的,一个是我们的发心,大家要认真听,要清净地来领悟;二一个看我们的因缘,个人的善根。 上一讲的开始呢,可能我们有的已经听起来就觉得有一些涩。可是这部《弥陀要解》里面,后面讲到前面的这一大段,就是从我们今天开始,后面讲到的五重玄义是特别重要的。所谓蕅益大师把这个《阿弥陀经》发挥得能够这样的称性淋漓的话,主要的内容就体现在五重玄义上,所以非常重要,想学法来讲,大家当作修行一样来听。因为什么?就法来讲的话,我们一提到,你比如说我们上一讲到: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最后八个字:将释经文,五重玄义。所以说马上要开始讲解经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五重玄义。可是你看到了吗,就是:将释经文,五重玄义。就是这个话其实说的很自然,没有怎么隆重的说或者特别的指。 为什么呢?一提到五重玄义呀,就是在古来大德听法信众,就是不管讲的和听的,这都是非常最常规地学习一部经典的一个前行,一个概括。也就是步入经文之前,很有必要地把这部经典的总纲,从各个方面,比如说这五个方面,来有一个核心的了解。所以那会儿的人一说将释经文就知道,将释经文之前五重玄义,就四个字,大家都心知肚明说,必须要讲了,先开始学了。那我们现在的话,有时候就是一听到这么个词儿,那都觉得说这是不知所云,或者说被这个玄义就给吓退了。特别是我们在家的居士来讲,觉得这是应该是法师才懂的这些名相,我们嘛就是说反正什么也不懂,就会念佛就行了。你要不懂这个《阿弥陀经》,特别是五重玄义的内容啊,确实念佛这个事就干不了,干不好。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这次学习《弥陀要解》呢,把这五重玄义本身,和五重玄义对于《阿弥陀经》的讲解的内容要弄清楚。不要觉得说这应该是出家法师才懂的名相,那我们在家居士就不必了。甚至有时候觉得,在法师里面来讲也觉得说,如果不是常要讲经说法或者讲开示的话,就觉得这就是讲经说法的能够称之为专业,会讲就可以了,不是这样子的。 为什么说五重玄义非常必要,并没有离开我们通常的简单的生活中的学修状态。你看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对于问题,经典法义的受持,为什么动不动就来问呢?说我读这个经行不行?我现在这个事儿念那个经好不好?或者说学完经了好几部了,又不知道怎么修。修的时候呢依着这个法门,也不懂得怎么坚持,这个经典的利益是什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是因为不懂了,最后才守不住一个法门一部经典嘛。所以说从这点来讲,你看当时释迦牟尼佛每讲一堂法,一次法会,那么当场就有那么多的人证果,那就说明他就听这个法这个经就可以了,就修行成功了,不是说那么多的经典都要面面俱到地去学的。特别是我们现在的话,你说有时候虽然也在提倡大幅度地阅藏,当然这非常好,功德殊胜。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的教法太衰了。但是我们要知道从修行上来讲,你想,一堂法就度那么多人,百万人天,那就说明他就听这么一句,甚至一段就成了。但是我们现在为什么呢,就是这个核心眼目最后弄得搞不清楚,弄得七拼八凑的,不知如何是好了,这不是问题就来了吗,所以就是因为不了解。 如果我们能够把一部经的五重玄义了解,那么这部经的全部风貌大概就可以了如指掌,就可以总持不坏了,对于这部经典的见解,整个佛法的根本,你就心里有数了。大乘佛法的核心,它的法门的这个功用,你怎么来修,它的核心就是根本的原则在哪里,我们都可以了解,在这五重玄义中。所以有时候真的还怀念古来大德,曾经的我们的过去世吧,一生一世流落到现在。那会儿讲经说法都有这样的方轨,可能我们现在就是缘分太浅了,所以能够在这儿来听,这也算是莫大的福报了。因为没有法,离开法我们就不在修行状态,修行的状态就是要忆念法嘛。你法不在心中的时候,肯定就是烦恼在心中,分别在心中,或者说茫茫然的无记,天天这样的活着,这都在耗损我们好不容易轮回中这个机会。那现在很多时候我老是在说这个,也是说的多了也不太好,但是老是很多时候都是主题讲座,哪里有能够说这样熏进来这样甚深的法义,熏的种子不够,那么你开发的智慧的机缘就不多。所以就形成我们现状了,就是花边占为主导,但是核心的这个义理,甚至不要说我们去领悟去听闻了,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不知道说原来佛法讲的是这个。 所以古德的方轨,特别是在佛教中曾经讲法最为著名的,有一个宗派叫天台宗,天台宗可以说是讲经说法而著称的代表,所以通常我们把它也称之为叫做教下。你看禅宗就是悟这个心,那么教下呢就是从这个教上去领悟,宗门呢是从这个教外别传里去悟。那么因为天台宗,组合了一套智者大师为首的修行成功的路子以后呢,他留下了一个合理而且有操作性的次第。这样去学法很严谨,又非常圆融灵动。所以讲法这个事,很多是以这个宗派当时呈现的多,呈现的多了,他老做这个事,慢慢不就经验丰富了。经验丰富了,而且他对讲法的程序也慢慢地形成这么一个套路了,就形成了五重玄义,先来在讲经文之前做一个交代的风格和方式,五重玄义。你看天台宗讲的大经《法华经》,包括讲《楞严经》,都前面用这五重玄义风格。 那么什么是五重玄义啊?这是我们第一个了解的内容,什么是五重的五?是哪五重?一个,解释这部经的名称。二一个,显示这部经的本体,所诠的经体。什么是体呢?就是它的终极道理,就是学这部经,这部经它当下所依附的是什么的境界、真理,这叫显这部经的经体。第三个,明宗。明白这部经的修行宗旨,怎么修呢?你教我修那你得教我一步一步地走,记住条件,怎么样去操作,如何去坚持,这就叫宗旨。那么我付出了这么多,总得给点回报吧,修完了以后能产生什么样的必然的作用,就叫做力用,力量的力,有什么力量,产生什么作用。既然力量作用,那么区别这部经是什么情况下说的,在教法中它处于什么位置等等这些,就叫做判教,判教就是试图给定位的意思。 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和判教。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名词很教条,其实这个很有真实的生活力。我们首先来看,为什么你想想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中,他每一部经典都有名称啊?那当时我们学习,你迈入佛法怎么迈入的呀,没有善知识给你引路,没有告诉你说你应该看哪个书,佛说的哪个经你多去读一读诵一诵,哪个人没有这样的机缘啊,不是从这么过来的?所以这个就叫做有所见闻的时候,就叫做名,这部经典它有名字。那么有了名以后,这个名这个文字下面一定有他所要诠释的法呀,他想把这个闻名,由听闻这个名而理解以后,慢慢显出来的这个道理,让这个法体显现就叫显体。那么一部经典里面,一定有他主要推动的核心的修行方式,从因到果怎么成就,这就是宗旨。从因到果怎么成就,成就了以后他不但能够让自己排除迷惑断惑证真,而且还能够利益众生,这不是它的用处就出来了嘛。那么这个用处出来了以后,算是在法上有这样的一个成就了以后,那么这个经在整个释迦牟尼佛说的一代教法中它处于什么地位,是在哪个层面讲的,由于它的修行方法,它所到达的目标到底有多高妙,那就说明它在这个里边的地位是怎么样的。 所以打个比方吧,就是说解释经名就好像我们说知道一个人叫张三李四,就比如说我吧,你们把这人当做一个经,要在我身上看五重玄义:那就首先释名我叫宏海,那么显体知道名以后我长的什么样呀,高矮胖瘦你才能知道我是这个样子的。什么叫做明宗呢?就是你如果不明白这个宗,你得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呀,我是一和尚,天天是要说法修行的呀,这就叫职业,你要知道他以何为职业,这就叫明宗,他以什么为宗旨。那么你知道这个职业以后,你还得知道他的力用,能达到怎么样的一个什么呢,这个职业能收入多少,我的收入就是法喜充满。然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生活水准呢?贵为三宝,就是这样,这就是力用。自从当了和尚,袈裟一披身,他就能够到这样的地步。那么判教就是你的生活水准在当下处于什么水平。这个人是叫什么,长什么样,以何为职业,然后怎么去过日子,最后他在这个整体的社会背景下他是什么阶级,就这样。这就叫一部经的五重玄义。所以不要一听玄义,就觉得就玄的这个我玄不进去,就这么简单,其实就是让你提纲挈领地去了解一部经典。 那你想如果我们这个学通了以后,你还要问说师父这部经是什么意思呀,讲什么的?它就是讲让你往生的呀,这部经以什么为宗呢?信愿持名为宗呀。那我学了这部经我能干什么呀?往生以后能得到什么好处,生活水准是怎么样的?圆证三不退呀,一生补处,这就是它的力用。那么让一个凡夫就能够直接往生,圆证三不退,可见这部经在这个佛陀教法中的地位有多么棒,所以它就是圆顿之法呀,属于菩萨藏所摄,不是声闻藏,不是小乘是大乘,究竟之法。所以我们首先了解什么叫五重玄义。玄义就是说这个经中的玄妙之义,提示在前,给我们发挥解释这个经的总纲。那我要提醒一下大家,如果我们学五重玄义,至少你要达到这三个效果。什么效果?第一个提纲挈领,你有这个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说待会儿讲到经文以后,入了经文以后,虽然一堂又一堂,几句几句这样讲下去,但是你不会乱。你不会说讲着讲着就讲到就跟神游到外边一样,收不回来了,都不知道讲哪儿了,讲到干什么呢?你的核心知道。我们虽然一直在讲,但是我们讲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个样子?将来要达到什么效果?都在里边,一直讲的途中,就必须体现这些。 所以你看这《阿弥陀经》还算短一点的,那有的大部头经典的话,你没有把五重玄义提前这样抓紧,就是都没有把这个纲给抓住的话,那网就撒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呀。很多时候,你看现在讲的时候,就谈着谈着就泛泛地谈走了,所以第一个是提纲挈领。第二个,都是我自己总结的,就是说用词上不可能像蕅益大师这样的精准,就是统筹见解,统筹我们对这部经典的见解。为什么?因为一部经典呀,每部经都有无量义,每句话都有无量义,佛说的。但是他的原则还是统一的,你看上一讲的时候就说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嘛。到底这个峰和岭怎么统一呢?它肯定都是庐山吧。那如果你说这个峰和岭都不是,说峰或者说岭都不是庐山的时候,肯定你就错了,你不能出庐山这个概念。 所以来总的把控这部经典,不能够乱讲,有的人乱讲。我们呢也不能够乱学,你必须照着佛、菩萨和祖师的这样去学,不能够照着自己的说,照着自己的说那么就完蛋了。所以你看五重玄义,一旦这个铁板定这个见解的话,那么以后我们再一听就知道说,他对这部经的理解,他这样讲对不对,就知道错在哪儿,哪里不如法,马上就知道,所以这就是可以统筹我们的见解。特别是从这个显体上面,今天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显体。第三个就是楷定根本,你比如说我们这部经典叫大乘经,那么一切的大乘经典他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呀。佛佛道同,法法一味嘛。比如说我们后面会讲到他以什么为体,如果你这个体不一样的话,那就说明佛法就成了两样佛法,不是一样的佛法。那就体会不出来归元无二路了呀,所以你看印祖在盛赞净土法门的时候都会说,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这个法界就是这里楷定的根本,一个法界,一个实相,这个你要抓牢了。这三点就是我们学习五重玄义要达到的效果。 那么我们今天开始,我不知道你拿的法本跟这个一样不一样,有的可能是拿的这个,我的在十三页,大家翻到《弥陀要解》的“将释经文,五重玄义。”开始。 我们先看五重玄义的第一,释名,就是解释这部经的名字。我们看来要解的论文,第六页,咱们这儿发的这个法本在第六页,找到了没有?我们来看: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 广如台藏所明。就这一段我们先来讲,大家来看。你看读这一段,哎呀我就在看的时候也真的是佩服。其他的不说就说这“佛者”来讲吧,你说开始我讲经那会儿,就光这个“觉”,我参照界诠法师的讲的,光这个“觉”我们至少也听了八百回了吧,大概太多了。但是蕅益大师这里就是这样的干脆,干脆利落,你看没有一点儿拖泥带水。首先说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那佛说阿弥陀经,前面的佛是谁呢?是释迦牟尼,由释迦牟尼佛是为能说,后面的阿弥陀佛是为所说的人为名。这倒是有一个疑点,明明是佛为什么说是人呢?因为佛是究竟圆满之人嘛。佛是成佛的人嘛,人是没成的佛嘛,人佛是一味的。另外一个,因为他示现为人呀,那佛一定是能够示现整个正报依报,一切法界的所有法他无所不现,但是他与我们,这个法现在在哪里流通呢?在人道流通呀,大家我们这伙人都是人呀。我们一起以人的这个生命这样的一个状态,来学习人中流通的这个超越之法,那他必须说示现成一个人。所以这里才说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就这个意思。那么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释迦牟尼佛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这个我们不知道呀,是他老人家有一次在讲《悲华经》的时候说出来的。因为什么呢,他多次来这个娑婆世界呀,在律典里边也讲到他说我已经来娑婆世界多少次了?八千往返,就来度化众生,而且还是生在五浊恶世。五浊我们都讲过了,总归就是烦恼得不行了,让你的烦恼成为你通身的一个生存状态。 始终千万百计地让你不能够学习佛法,或者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发心,乃至学习又理解错误,始终不能够圆满,这就是五浊恶世。统而笼之,它就是障碍,浊嘛,浊就是堵住了嘛。就跟那浊水,一搅搅混了以后,你虽然身在其中,你什么也看不清楚,而且都歇不下来,一直在这个旋涡中。所以在《悲华经》里面讲到,说释迦牟尼佛的这个大愿,他发了五百大愿当时。我们现在觉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因为他的四十八愿度众生的这个设机制太为殊胜巧妙了。那如果说悲心来讲的话,释迦牟尼佛一点儿都不差呀,甚至更甚。为什么?因为当时,释迦牟尼佛当时叫宝海梵志,就是一个修行人他叫宝海。那么他心里非常难受,为什么呢?因为很多菩萨虽然生大悲心,但是他不愿意去五浊恶世来度化众生,他嫌这个地方太难度了,你看逼得祖师们写《劝发菩提心文》,就是观众生难度,还不生退却之心嘛。其他的都不想来了,只有释迦牟尼佛不嫌弃,在人寿百岁的时候来。所以他老人家来说阿弥陀佛的这个经,也是因缘早已注定就是这样子。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宝海梵志他当时是谁的大臣,叫做无诤念国王的大臣。 那么这个无诤念又是何许人也呢?就是我们现在今天讲的主角阿弥陀佛,过去世的一生。他当国王的时候呢,这个宝海梵志就很巧妙的劝这个无诤念国王,让他发愿发菩提心,发愿力构建净土。就这一宗的事儿,你看就导致因缘相续中成了《佛说阿弥陀经》。因为这净土法门就是当时,宝海梵志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嘛,他劝阿弥陀佛的前身无诤念国王去发这个菩提心构建净土的呀,所以缘起就是这样的。在这里才叫做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是这么个因缘,大家知道一下。佛,那我们就知道你看这是讲到的是以先觉觉后觉,释迦牟尼就是能仁的意思,就是慈悲,释迦就是慈悲的意思,牟尼就是寂寞清净的意思,就是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了,清净了,寂寞。能仁就是慈悲,其实就是悲智的意思,那么具足了这样的功德,以先觉觉后觉。其实先觉是什么?先觉就是自己先觉嘛,后觉就是令他人也觉嘛。那么一直到无法不知无法不见,就没有一个东西他不觉的时候,不是就觉行圆满了嘛。所以大家想想,其实真正自觉来讲,什么叫做自觉?你想想如果我自己觉悟了的话就没有谁了,你看我觉悟了的话就没有什么呀?没有我了,自觉就是无我相。 什么叫觉他呢?就是无人相。什么叫做觉行圆满呢?就是无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你看所有的经典就在阐述这个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然后还能够假名我相人相去度众生相,这就叫无法不知,无法不见。因为他没有无所相无能相无知相无见相,所以才能无法不知无法不见。我们现在就是一搅,搅得这个分别心知见相出来了以后,回不到本源的智慧中。所以大家要对这个无法不知无法不见,不要落到教法上,我们要把它悟起来,要跟他形容的描绘的这个法要相应。怎么样才能跟这个无法不知无法不见相应呢?我们现在就都稳稳地坐在这里,怎么样跟这个无法不知无法不见相应呢?我们今天在学习这个《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今天这是第二讲了,讲到此时此刻要释名了,释迦牟尼佛,讲他的这个概念,讲他的这个觉悟,讲他无法不知无法不见。 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就此时此刻,释迦牟尼佛全部悉知悉见,就在当下,他是明明白白的,而且我们说的时候他正在已知已见。你就要跟他跟这个法跟这个状态去相应。现在在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的法座前,他们正在议论,跟一群这个清净海众说:哎呀,在娑婆世界,有一个国度叫中国,有一群人在这个首都北京,这会儿还可以他们混到一起了,正在学习这部《阿弥陀经要解》。我们就同步在这里,你要相应到这个阿弥陀佛,也是无法不知无法不见,现前见。那你想,有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学了这么多道理,这个道理就用在现前中,你能够始终这样的话,你还怕不成就吗?你还怕来?你不要说下三恶道,你人天你都不来了。为什么?因为攀上高枝了呀,你总是跟佛的无法不知无法不见去相应。所以大家要知道,这就是真的跟看电影一样,我们现在的妄想中觉得有人,这个剧中人有剧情,在穿插转化,什么电影里边说二十年前,或者一个片头一转,又是五十年后,不是常有这样的情节嘛。但是人家佛就跟看电影一样,从始至终一场戏他看的一目了然,这个角色今天怎么样,明天怎么样,最终结局怎么样早就知道,这就叫无法不知无法不见。佛的功德,这是讲释迦牟尼佛。 我们再来看:说者,悦所怀也。悦是什么?就高兴,直畅本怀嘛。为什么呢?大家看: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这个解释是非常的见解高的呀。你看,就是佛以度生为怀,这个我们好理解,为什么说众生要成佛的根机熟的时候,才讲这个法呢?即生就成就啊,这才是佛直畅本怀出世的根本情怀,叫悦所情怀。大家想佛是干什么的嘛?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从没有学佛之前那样的活着,到我们突然有一天善根显发开始这样的信仰。那么我们知道说,我们从凡夫至菩萨,所有的生命意义,假如果没有净土法门,就是轮回中去修行吧,那一生又一世,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呢?真的不是吃喝拉撒,也不是名闻,不是这个名利,就是成佛度众生,就得把心攀在这个上面。那么唯一的道人就这两件事,那么佛已经成佛了,第一件事情完成了,圆满成功了。那么就剩下第二件事情,就是以度生为怀,这又是需要我们来相应的一个法呀。你看说令一切众生入佛知见,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生生世世,一生一世的以因缘为这个命来度化,把这个尘劳巧做佛事,他每天都是这样子的。 你想想我们的心力都想都不敢想像,因为你们设想一下,如果你们身边有佛菩萨示现或者住世,那么在日常的生活因缘中,在这种我们说了不可思议的感应里,在这个修行的精进的道路上,他一直都在成就众生解脱。就是他所有的目光投向,和亲力亲为,都是为这个。你想我们呢,我们现在一天生活中,多多少少有一点修行或者有一点正念,都觉得已经很不容易了,甚至这个全部的这个力量集中起来,那么也就修个几座法,念个多少佛嘛。这都觉得艰难得不行,很难坚持,一不小心就达不到。可是佛他住在这个大禅定大智慧中就不断,不断地把众生解脱作为他全部的工作,全部的当体的价值。所以你看这个心量这个智慧,我们能想象来吗?就只有去相应,以信去相应,叫做以度众生为怀。那么众生成佛的根机熟了,那么他就来说法。他绝不会像我们说,有时候无聊了,修着修着累了还得跟调琴一样,紧一会松一会。或者说修的不行了,还得在生活中再去投入一下,麻痹一下,才能歇一下,转过头来再做。他没有,念念都以度众生为怀,念念都推波助澜的,想方设法地让一切因缘人中,全部成就佛道,没有一会不这样。你说我们现在累都累得不行,想一想都累。可是他老人家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智慧和功德圆满。任运,先觉后觉,觉行圆满,已经任运了。所以说这样的话,他的出现就是这个众生的机感成熟了,特别是这么一场重要的法会,一定是因缘成熟了才能都够承办。那我们想想这个因缘成熟了,我们就是要从佛感应到我,从我直通到佛,这个因缘成熟我们一听好像说哎呀,为说难信法。 你看: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那我们就会觉得,这个《阿弥陀经》的当即者是谁?舍利弗啊,一定是舍利弗呀,目犍连呀,后面还会讲到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常精进菩萨,一定是这些无量诸天大众俱,他们的机缘成熟了,佛才讲的这部经。这就是我们又心量太窄了,太单调。你看这又可以相应,在佛的无法不知无法不见中,他在彼时讲《阿弥陀经》的时候,其中不要忘了,也包括我们现在所有在坐诸位的机缘成熟了。你不要以为我们现在跟当时的法会一点都不搭嘎,它完全是是同步的。只不过在我们的因缘法中,我们这个时空隔碍中,好像一个是主会场,一个是分会场一样。所以讲这部《阿弥陀经》,他在说《阿弥陀经》的时候,说明我们听《阿弥陀经》,学《弥陀要解》,这个成熟它也不是一般的成熟。 所以大家在这个上要非常的欢喜和自信,因为我们成佛的机熟了,就好不容易,虽然到末法时期了,它就是熟了。这不开玩笑的,不要不知趣地说,觉得开玩笑,这么赞叹一下,不是这样子。所以大家要知道,这就是说在这个地步下才说的难信法,令究竟解脱,为一切世间说是难信之法。难信吗,为什么难信呢?我打个比喻吧,你看为什么有时候,现在我身为一个出家人,有的虽然不太懂佛理的人,但他见了这个形象都觉得哎呀,这个出家人他很自在,每天应该很好。其实他也不知道我的苦,我也在受苦。但是表象上就觉得说,哎呀,太自在了,你怎么能活成这样?我多么向往,等我退休后也要到庙里,怎么怎么样,就又开始了。但是我给他讲我为什么出完家,最终我的目标要什么的,他可能就心就跟不上了,他只能跟着说,你这个遁入空门,这个了了这个世俗,到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这个红尘之外一样,就好像享受去了。可不知道他得苦修要成佛,说我要得什么果呀,要了生死要成佛道。他听这个的时候,他就没感觉了。 为什么?他不信有这法,为什么不信有这法,他因地的那个状态,他没有相应,所以果上他也不信。所以为什么说叫难信法,得究竟解脱呢?人家阿弥陀佛身为法藏比丘的时候是弃国捐王而出家的呀!现在的人能够舍出吗?你有病吧,你领导你都不当了。出家修行了以后,他又别具一格,他不修通常,别人都这么修,他就不这么弄,他非要弄什么?愿如来为我敷演如来净土之行,他又快速地成,别人就想不到。弄完了以后,他又让一样样地现给他看,然后又发了四十八愿,太难发了!我们想想,你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我们现在可以照着说,你的心能跟得上吗?跟不上嘛,也难发呀。难发以后人家发了,累劫勤苦,这样最终成就了极乐世界,就因地一样一样难过来的,果地上的法成就的,你就接受不了。因为他因中干的那些事你就接受不了,果地上成就的功德你当然接受不了。所以这个能接受的人,就等于说你这些心路历程都跟阿弥陀佛多少有点体验了,大福德智慧善根。这是很有原理的事情,不是说光说劝说,你信不信,你给我信,难信之法你快信。他信不起来呀,他没干过阿弥陀佛干的这些事,至少他没有感同身受设想过,所以因地他不能同步的相应,果地上一转就成了极难信之法。很简单,就这么个道理。能听懂吗?所以说,为说难信法。那么说白了,你说既然这个难信法,这个是真的,难在太简单了太容易了。但是告诉诸位,也太欢喜了,为什么呢?凡事因果一定是得失平衡。 你修的是难信法你能够修,得的就是什么?一定是大利益,究竟利益,就是究竟脱。大家知道解脱的感觉呀是随时随地的,不是说光这个成佛了叫究竟解脱了。那我们对解脱的领略一直就有的。你现在修学佛法的法门那么多,大家相应的多着呢,你就在这儿坐一会,哪怕说你听个佛曲佛音,你心里烦闷的时候,或者说很辛苦的时候,你一听马上就解脱了,就觉得清凉了,这也是解脱呀。你最低口捂着出不了气你就难受,蹭地挪开就解脱了,这也是解脱呀,都叫解脱呀。可是这里的解脱,不是说出了三恶道,出三恶道到人天算解脱吧。离开人天,跳出三界外也算解脱吧,这都不算究竟脱。现在为什么对净土大家相应不起来,就没有这个福报去追求究竟脱,只追求方便脱。所以佛法他就为什么,你看那么多的说,这个我没有用呀,现实生活中我用不起来呀,不能当下解决问题。他的问题是什么呀,压力大他要解压。这个住的地方房子不够大,车子不够好,他要花钱买,他要发财,这也叫脱呀,舒服了嘛。但是净土是让我们究竟脱的呀,就这个账明明历历地摆在面前,多少人算不过来。很多时候我们就舍了这个究竟脱法,而又去钻研一些暂时脱,不痛不痒给你打点麻针,暂时舒服一下,可是你这个瘤子在的话,你就生老病死免不了呀,免了生老病死,你住在这样的一个生死涅槃的队列中,你成不了佛,这都不是究竟脱。所以这里才说“悦也”,这才是真正的欢喜。哎呀,最欣慰的就是把这个事情给说出来了,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你们可以往生,最后到那儿一下子就成就了,这叫故悦也,悦所怀也。 讲到说: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这是介绍阿弥陀,介绍他的身份是什么呢?是极乐世界的导师。说到导师,你说导师人家净土的导跟我们这儿的导不一样,你现在找释迦牟尼佛导去吧。上次我们去了一回印度,就觉得说哎呀,就是闻了一点释迦牟尼佛那个地方,曾经的气息都觉得说,哎呀这就得了加持。可见当面对首让佛来指导你怎么修行,那个加持有多大!可是现在我们没有啊,他已经成了涅槃相了。而这个极乐世界的这个极乐之导师,彼土之导师就不一样了,他怎么个导法呢?一个是说,一切众生到了那儿,即刻就把你导成佛了,首先是这样。二一个,在国土里面他怎么导呢,遍布的都是以法为缘,以教为尊。你看这极乐世界的导师,那就是那儿的教主,但是他那儿没有什么,人家那儿也没有战争,也没有什么领土,也没有这个统治,等等这些,就是没有这一些烦恼,就是一个法,就这样的国土中就这么导。 而且众生都可以随时随地跟阿弥陀佛去祈问,可以答疑。这个你们可以设身处地吧?刚才过来的时候还有一个居士同修问说,哎呀,法师呀,这个路上碰见了才问,说平时我问你的话,怕打扰你或者什么,就是总是说没有机会说随时随地问,我当下就满意地给你答,不是随时随地有这个因缘。可是在极乐世界,谁有问题,直接心念一动,阿弥陀佛马上就给你回应了。或者他就不用说话,一个笑脸,一个眼神加持一下,你可能就断疑生信了,烦恼就没有了,就这样,就这么个导法,都是对首去,跟佛去对首去导。对首明白吧,就是你对着我,我对着你,而且每个人都跟佛都是这种感觉,佛可以同步跟所有的极乐世界的菩萨都可以这么给你导,这才叫导师呀,一刻都不离开,这种加持。 那么这都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你看: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这里讲到的就是他的功德,永阶不退者也。生到极乐世界,再没有退的机会了。从修证的果位上,位置上来讲再不会退了,一入净土就成了圣人了,预入圣流了,不做凡夫了。而且在那儿恒常地度众生,你不会生起一念说:哎呀,太难度了,这些业障鬼,我再也不想理他了。他不会,他一定是什么呢,你就把我讨厌死,我还就要加持你;你想远离我,我就变着戏法往你跟前凑,就这样。所以说行不退了,不会堕到二乘的自了汉了。而且包括还念不退,任运自如地增进,就直入如来法界,就是直入佛法界了,这就叫永阶不退。凡生极乐世界者,都能够得这个不退功德。所以你看,为什么说蕅益大师的要解要解,他就切要。 你看他说阿弥陀佛,他不给你说什么这么多,又说这个无量劫来苦修曾经的愿,他不说这些。他第一个,阿弥陀佛是彼土之导师,这是第一个,这叫果教导,就是亲自阿弥陀佛来教导,这是极乐世界。第二个,四十八愿是我们这个法门的核心呀,我们怎么往生,他怎么建的净土,怎么成功地对接,就这四十八愿来作用,所以他就是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然后第三个核心是往生的保障,不退是往生最大的功德。因为我们这里就是退嘛,而且不是一般的退,就是太退了,念念都在进退之时。所以说由此来讲,他就不跟你那么多的杂七杂八的,就直接把这三个核心点给你讲出来,就这么痛快,这就叫做要解,永阶不退者也。 我们再往下看: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这个我们就已经给大家讲过了,这已经把《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讲的时候,都讲到这个无量的内涵,有量之无量,无量之无量。那么这个梵语呢,这里讲到梵语阿弥陀,梵语是梵天的语言,像咱们现在持的咒其实都是梵语的音。当时印度的话是跟梵天的话是一样的,因为劫初的时候,是光音天的天人下来,就是把这个语言带下来,印度人认为自己是梵天的裔苗,苗裔,后裔,所以他就认为他说的语言是梵语。梵语叫做阿弥陀,翻译成咱们汉语就叫做无量光无量寿。其实无量寿就是中间没有隔了,寿命不是就是有隔吗。无量光就是其间没有碍,所以这样的话,就等于说把佛的法身功德遍一切处的这个概念,用佛的这个报身化身给体现出来,这是阿弥陀佛的特点,所以这里叫做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 那么要之,就是简单地这么说一下,代表性的,如果说再要描绘一下,就是阿弥陀佛你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说其实阿弥陀佛通身的功德,极乐世界整个的法界都是无量的。什么叫做无量,就不思议嘛,因为你不可以思,动念头,就不可以去心给他进行一个量,可量,局限,你不可以意语,就不可以用语言去说,就是这么一个概念。这里讲到的阿弥陀佛的,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要之,就是主要来讲,简要而知,功德智慧。功德是什么功德?大家能想一下,佛的最基本的功德是什么功德?就是六度,就是他们已经持戒持得挑不出来刺了,圆满了;布施布得什么都能施了,你难不住了;忍辱忍得一点都你已经把他气不了了,斗不起来了。 就是六度从一桩桩一件件已经全部没有一件事情他不亲历亲为地投入进去把它做圆满,那么在这个上面事事都做到了,就形成功德了,对吧。那么为什么要做到了,因为他知道如梦幻泡影,万法皆空,这叫智慧。所以六度正好是持戒、忍辱、智慧、禅定、精进、布施,那么这是功德,智慧就是般若。从理上来讲,他明白说,这个都是空性的。那么从事上来讲,他每件事既然是空的,一件都难不倒他,所以说具足了恒河沙功德的一切种智,就叫做功德智慧。神通就是指的三明六通,特别是佛菩萨这种大不思议神通。道力就是我们说佛的功德,这些不给大家细讲了,因为我们以前也讲过。你们要了解的话,可以去查一查,就是佛的功德有十力,四无所畏,还有十八不共法,等等这些。那么包括依报正报庄严,依报就是说极乐世界的种种情形,正报就是一切往生者,天人的色身,那么正报依报种种庄严无量。最根本的是什么呢?就是能说法,正报也能说法,依报也能说法,就是那里的众生能够讲法,所有的世界的万物都能说法,这才叫做依正庄严。说法化度,说法化度就是能化所化,也根本无量,能度所度的都是无量的。就是阿弥陀佛,刚才讲了,针对一个众生,他就能够显现一个身形,这是不是无量呢。那么法界众生如此之多,所以阿弥陀佛无量,所度众生无量,一一无量也。 那好吧,再来点儿接地气的吧,这听得玄上了。什么叫做接地气呢?我们怎么来理解无量,相应无量呢?你就相信阿弥陀佛到处都是,因为他是法界藏身,这就是无量的根本意义,说白了就是阿弥陀佛充满生活。你敢这么修不修?你想我们念念能够觉得阿弥陀佛充满生活,没有离开过你呀。就我记得那会儿四川的清定上师,这是已经圆寂了的一位大德,能海上师的法子亲子,清定上师。那会儿清定上师在世的时候,人家修行的功德,就是只要他一出现,他在这个场子里面一出现,气场就一下子不一样,大家马上就觉得非常的光明,能量非常足。特别慈悲,就一个人带动这样。清定上师就说了,说他不知道多少年了,他说一刻都没有离开过,一天都没有离开过观音菩萨,就这么修。 所以你们回去有时候,你去查一下,可以打一下,清定上师,看看那个法相,就是真的是特别慈悲,柔润,这就是相应的功德。所以我们现在,你说了这个无量这么多的能量,你能不能接受这个能量,怎么接呢?到处都是阿弥陀佛。你想如果说到处都是阿弥陀佛,你能相应到这个地步的话,这个非常微妙呀,这就是后面经典里面讲到的什么呀,一心不乱。你能够念念能够相应说到处都是阿弥陀佛,这个话筒也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现的,这个苹果也是阿弥陀佛欲令道场庄严显现的,这个摄像机也是阿弥陀佛,为令这个道场场外的众生,能够听闻到而显现的,那你说这是不是一心不乱呢,所以无量就是一心不乱。你要是相应,就这么相应。这个非常微妙,一切法界唯有佛功德,佛的功德无量无边,是诸菩萨的总集功德呀。你看我们说的四大菩萨悲智行愿,对不对?那都是因为众生分别心重,不能够总持面面俱到这个无量的功德,所以才给你说你缺一个什么你就入一个什么,所以悲智行愿。你相应一个什么就给你显现一个什么。其实这四大菩萨哪一尊菩萨不是佛再来的嘛,佛我们吃不消,所以只好说应现成菩萨。你发大愿就跟地藏王菩萨相应;你喜欢干,你就跟普贤菩萨相应;你的心悲就跟观音菩萨相应;那智慧就是文殊菩萨相应。那这些功德难道佛都没有吗?全体具足,菩萨就是佛的功德示现,就是无量,所以大家仔细地体悟这些无量。 后面讲到说: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大家看,这就是说,佛说阿弥陀,这不是五个字吗,佛说阿弥陀。那么后面的一个字叫经,就是一切佛所说的都称之为经,这叫做通题,都用这个字。那么前面,佛说阿弥陀,是这部经单说的道理和现象和法门,叫做别题,是通别合为题也。那么教行理三,各论通别,这个要分门别类。那么时间关系,我们休息到十点十分,回过来再继续进行。阿弥陀佛。 好,各位,请大家坐定,我们继续下半场。上半场我们讲到说:一切金口,通名为经。这个佛说阿弥陀为别题,经为通题。大家都天天在诵经吧,这佛经也接触得不少了吧。我现在有一个现象我就吃不消,这也是菩萨安排来,不知道是勘我的修行的吧。我就不爱听什么呢,赶紧来问我说:师父师父,你说我听一位师兄说怎么怎么样,然后一大堆。我说师兄是谁呀,说反正我就听一位师兄说,他说怎么怎么样。我不爱听这个话,今天跟大家交代一下,你为什么要听居士的而不听三宝的。那法师说跟师兄说,你得听法师的呀。如果是法师,当然这前提是要有正知正见,不要说绝对了。那我们现在有问题,如果说法师,你要听三宝出家法师说。当然就从出家法师来讲,各说的法门不一样,各侧重的不一样,有隐有显,有正有偏。不是说知见正偏,是说他主弘这个,他就一定是正说这个,然后偏带其他的,依的法门宣说。那么我们听法师说,要听权威的,这个权威不是世俗的权威,是大家共许的,有德行,有教,说为什么叫沙门呢,说道沙门?他至少在教法上,能够全部了解最好了,如果不能够至少有部分地了解。 这样的话,依着佛经来跟你说,也不能他自己说,所以说叫依这个大德法师来定这个知见。那么在大德法师里面,要依祖师来定。就是说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越久而越光辉的,有修证的祖师来定这个知见。那么祖师与祖师之间,告诉诸位,也是有矛盾的,你不要说。那虚云老和尚就是弘禅的,印光法师就是弘净土的,那如果你是修净土的,你就要依着专修的祖师来说。因为法法本来是通的,但是祖师们他也各有侧重。你比如说虚云老和尚讲开示的时候他就说,说劝你这个兄弟家怎么怎么样,然后好好用功,把疑情提起来,忘我地去参,这个意思把生死彻底地要承担怎么怎么样。说如果你不能这样用功的话,那还倒不如说老实念佛去的好。那如果听这个话来讲,就好像说参禅没办法了,才还不如你再念几声佛吧,还总比不念强,好像就给人这个概念。但是为什么,他是主弘禅法的。那印祖就说了,说念佛人不可涉入参究一路,为什么?因为他是主弘净土的,所以说祖师跟祖师一定要依着专修的祖师来说。那么祖师的开示跟菩萨造的论,你比如说像我们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这是解释《般若经》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这是龙树菩萨,提婆菩萨做的这个对于般若的这个中观见地的著作。那么这些大论出来了,菩萨造的论,对一般的祖师来讲,就得听菩萨造的论,这是又一重。菩萨造的论典跟经典有违背,就谁的都不能听,菩萨的也要抛开,全只管听佛经的。那么你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个的话,这才是依法不依人嘛。天天说依法不依人,光说这个人说的他不可信,我就要看经典,真正的依法不依人是这么依的。 那么后面讲到:教行理三,各论通别。这是从什么呢?就是说从教法上,从行法行门上,行持上,从这个根本的道理上,那么各论通别。就是就通别而言,其实这是一个判法,就是一个层次纵横的一个划分,让我们更加地能够厘清头绪,在这个纵横之间能够知道如何统一怎样差别。这个我们听一下,了解一下就知道了。你比如说,教行理三,各论通别。从教法上而言,刚才说一切佛说的都叫做经,都是佛说的教法,这就叫做教通,从通的层面来说这个教。那么《佛说阿弥陀经》,这个经里面所讲的是什么呢?只讲信愿持名之教,跟其他经里面讲的教法不一样,这就叫做教别。那么从行门上来讲,就其他的经典就不要说了,光说净土三经都不一样,为什么呢?《观无量寿经》里面讲到的让观想念,观像念。《阿弥陀经》里面讲的是,只让执持名号,这就叫做行别,在行门上是有区别的。 但是所有的这些净土行门都是为了同归极乐,所有佛弟子的修行都是为了最后导归极乐,这就叫做行通。从通的角度来讲,行门上这是通的,从别的角度来讲,唯有这部经典讲持名妙行,这就叫行别行通。那么从道理上而言,通常的道理,就是这个理上从通的角度来讲,一切的国土能够离开唯心所现吗,这是根本呀。任何一个国土,任何一个经典阐述的都是一切法唯心所现的,染净也是唯心所现的,西方也是唯心的,东方也是唯心的,这就叫理通。但是由于唯心所现,那么你修的话,有的你就修到凡圣同居土了,像我们现在,有的你就修到方便有余土了,有的修在实报庄严土了,佛成了以后,修在常寂光土了。这国土不一样,就叫做理别,道理上来讲有差别。特别是我们这个国土呢,你生到凡圣同居土,你就上不了方便有余土。 生到实报庄严土是菩萨,你就得不到这个佛的常寂光境界。但是在极乐世界,只要你生到凡圣同居土,就横具了后面三种净土的功德了,虽然没有到那儿,那儿的待遇直接就统筹到你这儿来了,这叫做理别,教理上。教理上,行持上,和这个道理上,行持上和教法上都是有通有别。那么你再这样横竖一对照就知道说,噢,这个经典的特点在哪里,讲持名。这部经典的理上来讲,让我们生到凡圣同居净土。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净土,而且横具了上三土的功德。那么再这样一讲,你就说,哎呀,从通从别,横竖一贯,你知道这部经典的特点在哪里了,这就是释名这段话,给大家交代清楚了。广如台藏所明,就是如果你要深度地了解,那就要从天台宗经典和论著里面去学习了,广如台藏所明,就不讲了。 第二个,我要告诉大家,五重玄义是这部经的核心,那么第二个辨体是五重玄义乃至一切佛法的核心,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这个听,至少你要听懂了,要结个缘,否则太可惜了。我们来看,这个我们就尽量讲慢点,希望大家能够依次来,不但是听闻,能够领悟。第二辨体,就是这部经的理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明白了吧。第一句直白地就告诉你,一切的大乘经典,其实也就是真正的佛法,圆满的佛法,都是以真如实相为它的根本体。也就是说,这么多的字这么多部的经,都是所诠的境界就是真如实相。要让你把你推到这个终极的境界,让你明白这是根本,佛法的根本。一旦你知道什么叫做真如实相的时候,或者你悟入到真如实相,那么那个时候就不是说佛法的根本了,世间法也成了佛法了,这个真如实相就是一切法的根本,不在佛法和世间法上论,就是这么个东西。 那么这部经典所诠的境界,当然也无例外地就是以真如实相为它的本来面目,不生不灭的境界为它的法体,为它的经体。佛法的根本就是大乘佛法,那么大乘佛法所诠的根本就是实相,所以我们要明见,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但是问题是什么呀?这个实相是很难理解的,什么是真如实相呀?这倒是脱口就来了,能不能住到上面?不能。因为我们要得到,或者怎么讲呢,触摸吧,就是我们当下就要舍去,脱落心意识的思维,不能用这个名词概念的分别妄心。可是我们的尴尬就是说不能没有名词概念,没有名词概念我们会入不了,入到进去了以后,我们还必须舍名词概念。其实我们最重要的就要听对这个操作的方法,因为诸法实相的这个理它一直是这样子的。以前说到佛出世不出世,它也是这样子的,你讲不讲它也是这样子的,你修不修它还是这样子的,没有变过,也没法变,它就是这个本来面目。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弄了这么多的千差万别的事物,这个世界呈现出这么多的法呢,这么不同的你我他的众生呢,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把这个名词概念乃至认同共许,共许到已经完全不怀疑。 你看为什么我们现在见不到实相呢?因为我们把虚相当作实了,所以就以为实相是虚的。这么多人不信佛法,他就信不了这个嘛。《金刚经》里面说,能以一念生净信者,都不是一佛两佛无量佛培的善根。那么我们一直把名词概念这样认同共许,就成就了诸法而不见实相。你只要把所有相上的这些分别概念,只要你舍,往下放,往平了摆,记住啊不是把它扔了,是在这个当体的相上,你能够把这个摆平,而不是屏蔽,只要摆平诸法,实相就现前。没有一样儿东西不是实相的,实相就显现,这是心性上的东西。所以大家要知道,千贤万圣就为了这个真理,九死一生就为了悟,就为了修这个真理。和世尊是一样的,当时世尊在菩提树下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这个实相之法。但是这个实相没有离开过,大家知道是如如不动的,不是让你死在这儿如如不动。我这么说如如不动,大家马上就连呼吸都不敢了。所以现在好好儿要悟一下,现前当下确实它没有离开过,它没有离开娑婆,当然也没有离开极乐,极乐也在这个之中,娑婆也在其之内,就是这个实相。我们发愿从娑婆往生到极乐世界,还是这个。 所以说这部经虽然讲这个法,它诠的解释的归导的,还是真如实相之理。所以你能这么一了解的话,当然我们现在在了解而已,大家先不要好高骛远,我们先来了解理解。那么就岂止这一法呀,任何法界之法都是实相的法啊。你就包括我们堕到地狱,也是在实相里面,做畜生也是实相呀,到饿鬼也是实相呀。到了地狱被油炸,油锅炸,上刀树,剑树,下火海。做了畜生被一刀儿一刀儿地宰,被这个一斧子一斧子地剁。到了饿鬼以后,天天吃不着,到处去找吃的,痛苦得要命。所有的这些都是诸法实相,因为诸法实相是不能离开任何一相的,当体就是这个内容这个境界。所以一切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正体,以实相为根本,让众生为了证得这个实相,离开我们的心相、意识相、分别相,来显的这个本来真理。那我们要入这个诸法实相,你看后面的开示就极其的到位精彩啊。为什么精彩呢?就是说虽然文字相是一种幻相,可是它的这个引导呀,就能让我们直接入这个实相。所以下面我们来看啊,大家要认真听啊。 首先我们来看: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你们的版本里面,后面有没有注解?有的版本里面这一句话后面。“吾人”就是说的我们,“现前”就是我们当下,一念心性,什么叫心性呢?很多时候我们就听了好多,都不知道什么叫心性,就是你活着呀!你活着怎么活着,你真以为是活在这个身体上吗?真以为你今天活在这个法堂中吗?真以为你就在这个居士林,正在生活在北京,来回天天穿梭等等这些,真以为是这样儿的吗?这才叫我们的心和性吗?不是的,就是我们现前的一个知觉灵动之性。我们活着其实活这一念心性,所有刚才讲的我呀,这些东西呀等等,这个色身,都是这一念心性中所显的。所以你看成时法师在批这一句话的时候,后面加了一句话,我给大家念一下,说“学者须如此生研痛拶”,就是说你在这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上,你要去悟,不要跟着文字走,“不可徒落在语言作道理领过”。 因为你道理多了,又多了知见了,知道吧。我们道理一多就是增烦恼,而不是见心性呀。因为它这个实相它是没有知见的呀,没有这个妄知妄见,它是真知见。所以祖师们讲法,说悟道呀要依着什么呀?要依心法悟,不要依着教法悟。不要一味地依着教法悟,教法只是让我们入这个心性的描绘和引导,但是你不放开教法,心法是显不出来的。所以你想,我们平常生活中的这个外法太多了,心向外求嘛。总以为生命是无限的存在展开,这个时空交错中,我们过的这样儿的生活,每天的生活遭遇都变化多端。实际上我们的存在感,这个现前的作用,只有当下的一念,我的感觉。而且这个感觉都还是被我们枉费地在错用,当然不管你是真用,正确的或者错误的,真也罢妄也罢,有也罢无也罢,对也罢错也罢,反正它都是现前一念心性,没有离开的,就是这个现前一念心性。但是我们要明白这一念实相的心性。首先要什么呀?要熄灭在上面长久以来增生出来的虚相,这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工作,要熄灭这个虚相。 所以蕅益大师下面就开始讲了,大家看: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说得对不对?那你待会儿这个一散了场你就说,哎呀大家往外走,慢点儿啊,这不是就有了外了吗?有了外了,你就觉得我在这儿坐了两场了,我在里边儿坐了两场,这不就有了内了吗?说这个门呀窗户呀就在内外的中间呀。为什么说不在内外中间呢?学过《楞严经》的还记得七处征心吧,说这个心念,说到处找,找不着呀。你其他的就不要说了,首先我们就说中间在哪儿?就没有个中间呀,中间都没有,哪儿有个内,哪儿有个外呀。我们现在觉得这个法堂是内,外面的院子是外。可是对居士林来讲,外面的大马路来讲的话,居士林叫内呀。 外面大马路来讲的话,我们这个叫西城区是吗?西城区内,不在东城区才在外呀,哪儿有一个内外呀,不在内外中间,这是从空间上来讲。从时间上来讲,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可是问题是明明我们总是觉得今天就是现在呀,明天才是未来。其实不是的,这个现在是把握不住的,念念刹那刹那地流动,哪有现在呀。但是反过来我告诉诸位啊,你不要再走偏,一切时间都是现在。所以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既不能够立,也不能够破,它就是这样的当下。但是我们现在在幻相中,所以要以破为主,所以才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为什么?因为现在不可能呀,马上就成为过去了,现在能抓得住吗?再说你得你能够说有过去吗?过去是怎么来的呀?过去是因为有现在和未来相待来的嘛。那相待的话,这讲点儿理论吧。如果要成立过去,那是依照相待未来才有过去。那么如果说过去在过去时中,你要成立过去,那么一定要让未来去到过去,去成立过去。因为过去是相对未来成立的,但是未来如果到了过去,为了给这个过去配对嘛,才能成立过去的时候,那未来就没有了呀。 未来去哪儿了?到过去去了呀,未来到了过去了,就没有未来了。没有未来怎么成立过去,过去是未来成立的。所以大家要知道,这种虚幻法经不起推敲,一推它就破裂。实相法从来都没有变,所以说从时间上: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那么从视觉上,非青黄赤白。我们现在的颜色怎么来的呢?颜色怎么来的?哎哟,这个是红的,这个是白的,这个是黄的。为什么?对比呀。有对比,然后由心向外攀缘投影,这个五颜六色就出来了。再加上光的作用,颜色怎么来的?你白天才知道五颜六色,晚上都黑乎乎的一片哪儿去找啊,色盲怎么不知道颜色呀。所以大家要知道,这都是因缘所生。心的投射进入到这个幻区了,现前一念心性,第一念境界的这个真相实相,它没有这个分别呀。 我们看到苹果的时候,看到苹果的第一念是没有苹果是红的的,因为我们心太粗了,就以为它是一体的。其实当我们看见这个苹果的时候,你产生起苹果的概念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二念了。何况你见到它是红的,这就到了虚相了,不见实相了。所以万事万法都是这个理。下面再看: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那长短方圆在色法也属于色法,物质性的。但是它叫做什么呢?叫做形相。这个色法有色相,有这个表色还有形色。形色就是指的什么呀?长的呀,短的呀,方的呀,圆的呀。这种概念呀,都是我们堆积了多少而出来的妄想。你看包括后面讲到的什么呀?非香,非味,非触,非法。就是一切的能所对待,攀缘心所显现的这些法,都不在实相,都不是实相的本来面目。所以说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不在时空角度,不在这个攀缘向外,也不在六根六尘中。这是从破的方面,但是你不要以为说离开这个法而可。 你看后面就说: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为什么呢?这个实相呀,如果我们从本空意义上来讲,这是再讲点儿道理。就是现前的一念心性它本自是空寂的,本自是空寂的它就不能够在任何东西中体现嘛,对不对。所以就说非内外中间,非长非短呀。但是另外一个,这个实相是常住的。从常住的角度来讲,它是无始无终,本然常住的,不生不灭的。那你给它说它在内,对吗?它到处都是它怎么说能在内呢?说在外也不能呀,它到处都是怎么能说在外呢?你说在内在外在中间,就因为它只在这儿而不再那儿了,可是这个东西它在一切东西中,它不能够离开,那怎么能说在内外中间呢?能听明白吧?所以不管从本空的角度来讲,本来是空和常住不变的角度来讲,它都不在内外中间,就这么个道理。可是就这么个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但是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这说明什么呢?这个状态呀你不能用有无的分别,用有和无来代表我们的一切对待分别。虽然你到处找这个实相,不可能用分别的妄想来界定,但是呢在它根本的表达中,所以才不能够用有和无来说。 觅之了不可得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想想我们寻常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就是在一切法上我们去一个追求的状态。我们的常态是一直在追逐,一直在求索的状态,大家知道吗。你看我们活在今天就想明天,这个刚才我不是说:大家休息一刻钟,待会儿十点十分再来讲。就是不断地追求往前攀嘛,所以在这个追求的状态中,它是不能够体现,体现不出来的。但是问题是什么呢?一切法的当体你也不能说它没有,一切法就是实相,这个真如到处都是,你不管追与不追,求与不求,它就在这其中,所以说你不能说它没。虽然不能够追求,觅之了不可得,但是你不能够说它没有,这是其一点。可是面对一切法的呈现中,你也不能说它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一样儿都不是它本来的样儿,所以叫做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我特别怕你们听不懂。我也又在虚幻在虚相中打转,又不在实相中。 但是这里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具造百界千如”,因为这个名词太专业了,所以我们这个了解,什么叫做百界千如?其实就是一个境界而已,我更具体地告诉大家,就是我们的生活。听起来好像这个名词很远,理解起来它就是描绘的整个法界寻常的生活状态。就体现的也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所具的真如实相,诸法实相的功德。这个功德是什么呢?哪儿哪儿都没有,哪儿哪儿都是。哪儿哪儿都没有的情况下,觅之了不可得。哪儿哪儿都是的情况下,叫做具造百界千如。 什么叫百界千如?百界,首先从数字上来讲是一百个,一百个法界。那这一百个法界是怎么来的呢?我们都知道从地狱到佛,中间经历的一共有十法界,这个都知道吧,就不用我讲了,六凡四圣。那我告诉诸位,在地狱里面的众生,他就有时候儿不起一念的佛性吗?哪怕不起,他也是有佛性的呀。在饿鬼道的众生他就从来不修一念善法吗?那说明他也有人天的性质。就佛来讲他也总想着九法界回来去度众生,他也有十法界的概念。所以说每一法界都具足另外的九法界,那么每一法界具足另外的九法界,就是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每一界都具足,又具足十法界,明白吧?这就叫十十得百,叫做百界,这是从法界来讲。 那么法界里面的现象来讲,所有的这些事物呀,它都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看十如是,这是天台宗形容世界形成的一个概念。什么叫做十如是?就是有十种如是之法,也就是说这种现象,从十个条理来我们厘清一下: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这十如是。如是我闻知道吗?如是我闻,如是我闻讲的是什么道理?就是如是,就是说:就是这样子的,就是这样儿,本来就是这样儿,你不要在上面再动和摇摆了,就叫如是。那现在我们在这个上面儿摇摆呀。你看如是相,就是世间的万物各有各的相貌不会乱。如是性,它的特性它的物理性,它是冷的还是热的,是善的还是恶的,也是这样子的。 如是体,各有不同的体质,你比如说冰棍儿的,冰激凌的体是什么呀?是水嘛,这就是如是体。如是力,它会产生能量呀,有影响力呀,产生力量呀。比如说水的力,能量是什么?水的能量是什么?就是解渴呀。它的体是湿性的,但是它的能量可以解渴呀。水能够解渴这是自然而然的,你不要在上面再去理解说水能够解渴,水能解渴就是这样子的,这就叫实相。你再去推比说,为什么水能够解渴呢?因为水是氢二氧嘛,因为人这个时候人体的里边百分之多少是水,没有了就缺水了就会口渴,这就叫虚相了不叫实相了。你看一切法都是实相的表现,也都能够给你造成虚相,就看你在上面儿见真还是见妄。那如是作,就是造作的意思。善恶业是凡夫,造这个戒定慧就是罗汉,修六度就是菩萨,任何作就决定了你的法界性质。那么如是因,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有主因。如是果,有因必然有果。果与因之间还有什么呀?还得有助缘。什么叫做助缘呢?比如说我们生到这个世界,有善业有恶业,交错着我们做了人对吧。但是我们的緣就是父母不生我们,我们做不了人。 所以善恶业是因,父母为缘。如是报,就是你受报呀。因缘果报怎么来的呢?总体来讲,种子就是因,阳光雨露就是缘,因为有因再有缘,结果你怎么样?五谷丰收了就是果,丰收了以后你吃不到你就算没有这个报,只有果而没有报。吃到了以后享受了这个五谷了,你算受报了。什么叫做报呢?就是事业成功了是果,你享受事业成功带来的福叫做报。果和报还不一样的,那么不管它因和缘也罢,果也报也罢,相也罢,性也罢,体也罢,力也罢,都是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你不要在上面再去希望怎样,或者也许怎样,它就这样,如如不动,叫做本末究竟。千差万别,理体上都是平等的,这就叫十如是。当然这个教理一听你就觉得这个很繁杂对吧?你就相信我说,生活中的一切,其实就是十如是。那么既然是十如是,它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百界千如!在一百个世界里面造的这个十如是。十如是在每一个法上都有十如是对吧?那么在一百个界里面,百乘以十等于千嘛!后面还讲到说,还有什么五蕴世间,国土世间,众生世间,性相诸法,一念中乘以三千,百界千如,再乘以三个国土,就叫三千法嘛,一切三千法都在我们现前一念中具足。所以他这里表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觅之了不可得,你不要去追求,但是它不是没有。虽然造了百界千如这么样活生生血淋淋的生活中,你不要以为它是真的,就叫做而不可言其有,能明白吗?就是虽然不可言其无,但是也不可言其有,不要在有无上面去见分晓。众里寻他不得,但是也不能没有。虽然日用常用生活中就是,你也不要在上面增加知见说是,说是的时候,已经就多余了,因为它本来就是。这就叫做什么呀?现前一念心性,真如相。能听得懂吧?打个比喻吧!你比如说真如实相就跟这个湿性一样,湿的这个本性对吧,那么湿性可以体现出来的,比如说水,是湿的吧?水上面有风一刮,会产生波浪。波浪和水是同一个湿性,对不对?就等于我们说本有的真如实相。但是你能用波,或者是水形容这个湿性吗?因为湿性本来就是波,就是水呀,但是你说波是湿性,或者说水是湿性的时候就错了。 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为什么呢?你看因为全波都是水呀,波都是水,所以你能说波是没有吗?水有波就有,可是全水成为波,你能说真的有吗?因为它都是水,波是假的呀!我估计你们又糊了,能听明白吗?我告诉你怎么个不可言其无,不可言其有法呢?为什么说现前一念心性,大家观我吧,看着我啊!我叫宏海,你今天一早上对我产生了多少的这种分别呀?我叫宏海,我是和尚,我穿着圆领方袍,搭着这个祖衣袈裟,在这儿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地在讲法,你就源源不断念念无间地在什么呀?在这个虚相上走,那我现在就告诉你,就这个宏海,真的有吗?没有,我坐在这儿你说没有!但是,你从今天早上,我坐在这儿,我的样子,我披的衣服,我讲的法中哪一个你能找到宏海?能找到吗?就我这个样子真的是宏海吗?大家要悟呀,不要在教法上悟,在心法上悟。什么是宏海?就这胳膊腿呢?还是眼睛还是鼻子呢?还是穿的衣服,还是搭的袈裟?还是口里滔滔不绝地讲的法?觅之了不可得,没有宏海呀,真的没有呀!这不是假的呀,我们就是因为见不到诸法实相,在虚相上当了真了,所以实相上就当了虚了。我这么一说,大家说,哎呦这怪!是这样么?不敢信!真如实相就是这样的,没有宏海,只有这个,就这个。你们悟一下。但是如果说,你说他没有吗?明明坐在这儿,只是宏海是没有的,宏海是个假相,你不要在宏和海上去觅宏海。但是虽然历历在目,胳膊是胳膊,头是头,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你不可能言其有。他真的没有,宏海是个假象,我看你们也是如此,应当如是观。这就叫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我们再往下看,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你看讲得多妙啊!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说既然是实相,那么你就要离开缘虑分别,什么叫做缘虑分别?缘就是攀缘呀,也就是我们的一念心在上面动,知道吗?虑就是思虑,一念心一动,马上就开始我和你的对待,二元对待就出来了。一旦开始对待的时候,就有分了,再细化,格格分隔嘛!就叫做分。别呢,你一条一条地分,它就有了差别相,所以缘虑分别。要离开这些妄想,离一切的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那大家为什么把语言文字说出来呢?因为语言文字是我们最常用的,挑起我们缘虑分别的道具,这知道吧?所以要离开这一切的错觉之相,所以说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的相。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离开对语言文字的分别,不起缘虑分别的时候,这个语言文字当体不是实相吗?当体就是实相呀。所以又讲到说,非离此别有自性。不管是全波成水一样,或者是全水成波一样,波和水都是以湿为自性的,所以说水上的波也是以湿为性的。文字,语言文字也是以什么呀?以真如实相为其本性的,不是离开真如实相而别有一个语言文字之性,也不是离开这个潮湿的湿性而别有水波之性,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确实很难理解,听不懂也就罢了,但是我给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为什么印祖让我们读经的时候不要去思维,说消业最快。因为消业最快就跟忏悔一样的,无生忏最快了,对吧?当你读经的时候,还记得印祖怎么讲吗?说不要想这一个字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只管一个字一个字地,历历分明地去读去。只要住在这个境界中,就是什么呀,下根的人能够消业障,上根的人就能开智慧。因为下根的人有罪业嘛!那就等于无生忏一样的,知道吗?那么上根的人的话,就念念增进,开般若空性与智慧。那我们用在这里你就知道说,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就是让你在读的时候,不要想着这一句什么内容,那一句什么意思,明白吗?但是还不能不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去,你只要在这个字上面不要有知,你只管去认,而不要去知。因为字当体就跟话筒也罢,花一样,果一样,当体都是实相,但是我们把这个字认了以后知出来的时候就说,哎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阿弥陀经》,就已经远了。所以你看印祖说的法,就跟这个法是同步法嘛。但是还不能让你说不去读,为什么?你只管一字一句地去读的时候,那么就等于说,在这个相上见到性,而不是在这个相上见了妄,是见到真的,而不是见了妄。这就是印祖的读经,其实就暗合道妙,就让你当即就住在这个实相之中。 所以后面又总结为一句:要之,就是简要之,就是总的来说,你记住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就可以了。离开宏海这个相,但是呢不能够离开这个法,就是这个样子。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最后一句最为核心,就是说了这么多呀,说白了都是废话。佛说他讲法那么多年,谁说他说法就是谤法,我说了这么一早上,都是废话,都是为了牵强地从名词概念上,实相两个字上,让你从字上悟入到法上。哎呀,所以大家在这坐一下,你说这个万法中真的有什么东西吗?昨天,你看这就是善知识,昨天我出去了一下,我们一个同修道友,一个法师就给我发来一个微信,我一看,他正在也在讲法途。他给我说,哎呀,我坐在车里,悟了一下:看着车外的人流,大家都在芸芸众生,也没有远,也没有近,也没有善,也没有恶,也没有知,也没有不知,坐在这儿就是这样子的,这就叫中道实相,没有有,也没有无。你看我们一旦悟一会儿实相,大家都怕了虚了。因为这个实相一直在,但是我们背得太久了,受不了。所以说,就是这么一个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在现前的法上你不要去分别,去分别,而不是让你去这个现前之法,万事万物本来就是这样,你不要在这上面再去动,再去摇摆。 这里我们开始要讲一个,因为为什么把实相有时候叫做中道,叫做佛性呢,见实相就见佛性了。我们现在平常都是,要么一会儿说见空,一会儿说执著有,一会儿又偏向空。这都不是中道,所以修行为什么修到法身大士才开始见到中道,就是见这个实相,他在上面不动。大家知道我们是控制不住动的,怎么个控制不住?你看我们怎么知道当体即是实相,我们现在如果让他这样静坐一下,好像不动了,其实是一种物质性的死不动,大家知道吧。为什么《楞严经》里面讲到,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包括识,也就是我们的思维,心念,也是真如实相,如来藏妙真如性的。现在我们有时候修行人怕到一种什么呢?就是好像起心动念就不对了,大家要知道,不对的层面是什么呢?是你启动了,而不是没有心和念了,没有心和念就成了死的了呀。所以一定要在这个上面,这是我们今天要拔个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于这个实相呀,总以为一定是说,物质性的,或者说这个操作层面的。但是一旦涉及到精神层面的时候,我们就以为不迁。 就是说主要落到精神层面,好像就是在动了,而不是不动。大家试着分明一下,就是你现在起心动念,就我们认知的,这是佛像,这是苹果。你说我们真的就是说,要把佛像和苹果完全模糊了才叫做实相吗?是佛像我们也认得这是佛像,苹果我们也知道它还是苹果,但是就这样仅此而已,佛像,苹果,连佛像苹果这四个字都已经是多了,就是他、它。不是不知道,是知道的,但是不要在上面再起心和动这个念了。一旦起心了,说哎呀这是佛像,这是苹果的时候,就落到不在中道了,就增上。你也不要去掉当体的佛像,我明明历历,分分明明地认识这是佛像,这个心念是在的呀,不是不在的,所以说,真如实相是活的,不是死的呀!为什么祖师们说,这是活泼泼灵动动的这个东西呢,我们现在一般以为说,色法上能够好像了解一点不动,但是在心法上,我们就不能不动了。所以在这个上面来讲,这个中道太难悟了。连触摸,我们有时候都尝都尝不到。你想想,如果真是什么都不动,那不就死了吗?是死的呀,是块儿然的呀,是僵化的呀。那么为什么他是灵觉,灵知灵觉的呢? 就是他起心动念,一任他起心,一任他动念,包括烦恼也是这样的,只要你在烦恼上面不烦,就是实相。能明白吗?慢慢地去悟吧!这就是佛法,大家知道这就是佛法,一切的世间学问、事业、理想、追求,都不曾知道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真理。所以大家说,为什么叫佛法,凭什么判做外道呢?所有的外道,就是因为不入这一道,大乘经都以实相为正体。宇宙万法的真理,就是这个真如实相,而且我们说的时候,就这个本体的形容已经是多余了,强名实相,就是这样子。所以你离开这个道,就叫外道。不修这个法,就非佛法,就这么着。所以大家看,修行明白道理有多重要,你道理不明,修行不到位,你道理明到位,你的观照就到位了,观照到位了你的行就到位了,行到位了你的证就到位了,就是这样子。 那么后面我们再做一个导归。既然我们已经明了了,现前一念心体,这个真如实相心体,这个往上会,往其中修。但是说实在的,你看我们说的理解都这么难,你说你修得住上去那容不容易吗?就是有数的,有板有眼的,胸有成竹地往这儿走,可以。可是往这儿走特别难啊,临时体验一下,都是一种相似的体验,都恐怕做不到,何况在这个状态中呢。甚至还有过程中有可能走偏呢,或者自以为是呢?这就是难难难。但是既然我们道理上明白了,你看在这个万法中我们去观照这个实相对吧?万法皆是实相,在上面去观照。那我们也可以同一个原理,我们可以以一法来代万法,因为万法一法,法法都是一法呀!那么以一法来代万法,借这个一法来入这个万法之实相,而且还不是间接的,是当体就入,怎么办?念佛,执持名号。就这个六字洪名,因为大家知道法界圆融,法界圆融,就是这一念心体,刚才讲的吾人现前一念心体,所有的万法都是我人的现前一念心。那么我们这个现前一念心去念佛,假如果我的现前一念心,你看我也不讲法了,我也不看你们了,我什么都不管了,南无阿弥陀佛,就刚才这一念。 去念佛的时候大家想,就刚才,一刹那的那一念,这都是方便说,只是在指陈,我们的念佛心是不是全体当下就包罗了整个法界。正在念佛的时候,全体心性就安在实相上,不起不动不摇不摆。大家不要以为不是,就是这样的。南无阿弥陀佛就把一切的,什么佛像也罢,花也罢,苹果也罢,麦克风也罢,我不去跟你们这些上面计较,我只用我现前一念心,我全部倾注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上,这六字洪名上,那么这六字洪名就我的心性来讲,就代表了整个法体,全体实相,那么我只要在这个实相上不动就可以了,就是安住实相嘛。所以说当我们念着南无阿弥佗佛,南无阿弥佗佛,还在上面想这个想那个,一会儿进一会儿出,我这是散心呢还是摄心念呀?就等于说在上面又动了,根本不在念佛,是在念妄想了,在觅之得去了。你要是只管念佛的时候,你不信试试,念佛的时候是没有我在念,和佛为我念的。等你我说的时候就出来,你在上面你只管念佛,不是没有念,因为我在念。就等于说,前面讲到的: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为什么呢?因为我有念,我在念佛呀,可是呢,具造百界千如,这个百界千如就用我们的六字洪名给代了,明白吗?就如是六字洪名,如是阿弥陀佛,但是你不可言其有。为什么?因为我正在念佛的时候,还有什么念啊?大家想过,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就没有我念,没有佛念,什么念都没有,但是又正在念。既在念,所以不是没念。 因为念佛,所以也没有其他的念,这个就叫实相之念。古德讲到的:世人但念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就是说的这个东西。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你看为什么?如果依着这个,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就是依着这个实相法的话,大家听过说,古人说修行不是怎么修行,最简单的怎么样啊?饥来吃饭困来眠对不对?这其实讲的也是究竟法。我们一般都以为说,这就是让你老老实实把作息时间调整好,该吃饭的时候不要误点,这是粗浅的理解,也是方便解。究竟解是什么呢?就是你在吃喝拉撒的时候,你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叫做照。但是你就该拉就拉,该吃在吃,不要想着你在拉,你在吃,继续拉,继续吃。不要想,不分别,放下一切的分别,这就叫饥来吃饭困来眠,就是中道实相,就是无上甚深法,就是真如实相法,所以这就究竟法,你不要以为这个就这么一句话,就讲了今天早上所有的法了,这就叫中道实相。 你饿了你就吃饭,困了你就睡,就这样。但是你想想,我们饥来不吃呀,不赶点儿。吃的时候,我们吃饭的时候,你以为你真在吃饭吗,我们在想这个是什么,来点酸的,那弄点,淡了再放点盐,这个醋有营养,这个米饭软不软,一口一口地吃着,嚼下去咽下去,我再下一口吃什么呢?都在想这些,从来没有在真的吃饭,所以为什么说整日吃饭,不见一粒米进呢。我们天天说,不但米还有菜,还有饮料,还有甜品呀。证到实相的人的时候,就是该吃饭就时候,就光在吃饭,而不去想吃饭,就是这样,就很简单,这就叫佛法。所以既然如此,我们就在正在不管干什么,我都在念佛的时候,就已经入到真如实相了。 这部经,这个法就是以真如实相为正体。你一入到真如实相为正体,就没有一法不是真如,没有一法不是实相,没有一法不是以这个为体。希望这些法,在你某一刹那中,能够相应到一念。这就是因为今天我们听闻的,熏习的功德。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8] [放入我的收藏夹]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